📖 ZKIZ Archives


傳易方達前員工陳志民涉嫌老鼠倉跑路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7353237
有媒體今日報導稱,易方達基金前員工陳志民涉嫌老鼠倉內幕交易,並且陳志民被傳已經跑路了。

  在上週五(1月24日)市場就開始有傳言證監會正在調查一個史無前例的老鼠倉內幕交易,據消息人士稱,該人士名氣相當大,名氣與王亞偉不相上下,而案件事發地為深圳。

  截至昨天媒體圈開始傳言涉及三個人,其中兩個人在今日上午相關的公司已經出面澄清,僅有陳志民目前仍無進一步的消息。

  搜狐基金聯繫了易方達基金市場部相關人士,該人士稱:「陳志民離職時正常完成了交接,對於他個人的其他事情我們不清楚,我們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調查。」

  同時,搜狐基金也致電了陳志民186開頭的手機,一直顯示「您撥打的電話呼叫前轉不成功「。

  隨後搜狐基金向該手機號碼發送了短信,提示市場有關他涉嫌老鼠倉傳言,期望得到本人具體解釋,但截至發稿時也未收到陳志明的回覆。

  陳志民,前易方達副總經理,2000年參與籌建易方達基金公司,2001年4月公司成立至2012年2月29日,曾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投資經理、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機構理財部總經理、基金投資部總經理、總裁助理、基金投資總監、基金首席投資官。

  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是易方達積極成長,任職期間(2004.9.9-2011.4.21)累計收益率為394%,此前還管理過三隻封閉式基金,分別是基金科翔、基金科瑞和基金科匯。

  發生老鼠倉最可能出現的產品是易方達積極成長。在陳志民管理期間涉及的基金持有人最高達42萬人,2007年之後基本上持有人總數均在30萬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75

老鼠倉案維權難 基金消費者保護路途漫漫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3/3581566.html
去年以來,監管層掀起新一輪「捕鼠風暴」,鄒昱、馬喜德、楊奕、馬樂、厲建超等基金經理紛紛落馬。然而年復一年,在市場為此拍手稱快的同時,基金投資者卻只有看熱鬧和乾著急的份,對於「老鼠倉」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如何消費維權一直沒有進展,尚無成功維權案例出現。

冠軍基金經理涉「老鼠倉」

前博時基金經理馬樂案尚未完結,近日再度曝出新科業績冠軍———中郵新興產業前基金經理厲建超涉嫌違規被查,這也是史上首例公募冠軍被查。關於厲建超是否涉嫌老鼠倉被查之事,儘管中郵基金諱莫如深,但證監會在近日給予了回應。據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對厲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的行為立案調查。調查終結後,證監會將該案相關涉案人員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資料顯示,厲建超任職中郵基金期間曾同時管理中郵核心優選、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兩隻基金,並一度單獨執掌中郵核心優選這只當時資產75億元的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厲建超曾作為雙基金經理之一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至去年7月23日其離任時,該基金當年收益已達62.2%,到去年年底,該基金以超過80%的收益率一舉登上基金業績冠軍寶座。而由其單獨執掌的中郵核心優選去年業績則並不突出,該產品在其任期內淨值增長率僅為-5.21%。這兩隻基金持股高度重合然而業績差距卻如此之大,業內人士疑其涉嫌利益輸送。曾有業內人士透露,中郵旗下產品相互「抬轎子」的行為在業內一直飽受詬病,這其中存在相互「抬轎子」的可能。這樣的做法雖然能夠保證其中一隻產品獲得較高排名,但同時也犧牲了其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而從中郵基金本身的風格來看,有分析指出,公司旗下基金抱團取暖、交叉持股現象十分嚴重,而厲建超掌管的兩隻基金則是其中代表。據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和中郵核心優選季報顯示,去年一季度,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持有漢鼎股份15.9萬股、蘇大維格10.82萬股以及海思科13.72萬股,而同門中郵核心優選則分別持有204.41萬股、205.8萬股和300萬股。至去年二季度末,中郵核心優選和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仍有4只重倉股重合,分別是漢鼎股份、旋極信息、蘇大維格和銀邦股份。此外,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去年三季度末前三大重倉股分別為旋極信息、三聚環保以及爾康製藥,這三隻個股的前十大股東中,同門基金中郵核心優勢、中郵核心優選等均列其中。

事實上,近期監管層「捕鼠」風暴越刮越猛。2月中旬,證監會證實從去年起針對基金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的違法違規行為,共啟動調查10多起,近期調查結果陸續出來,有部分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據刑法規定,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老鼠倉維權第一案」被駁回

2009年2月3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做出最終裁決,張遠忠的委託人於暢請求基金託管人建設銀行向上投摩根行使追償權的仲裁請求被仲裁委員會駁回。這也被稱為「老鼠倉維權第一案」。

資料顯示,基金「老鼠倉」一案發生在2006年4月。時任上投摩根基金經理的唐建利用職務之便,用其父親和第三人賬戶先於基金建倉前買入新疆眾和股票,為自己和他人非法獲利152.72萬元。對這種行為,證監會於2008年5月對唐建進行了行政處罰。

隨後張遠忠又對「老鼠倉」案發起了民間維權,在案發期間持有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的於暢正式委託他為自己的仲裁代理人,「老鼠倉民間維權第一案」於2008年7月正式立案。基金託管人建設銀行由於「監管不力」被申請仲裁,要求其向基金管理人上投摩根行使追償權,將追回的非法收益劃歸為阿爾法基金。證券維權律師嚴義明當時表示,「任何原因造成基金損失、減值,都可以歸結為沒有盡到勤勉盡職的義務,當事人都應該為沒有盡到該義務承擔賠償責任。關鍵在於要闡明這是一種信託關係,即便是個人這樣做,基金管理公司也應該對從業人員管理不嚴而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

嚴義明認為建設銀行作為基金託管人,應該為保全基金資產盡到責任。因為任何人的任何行為導致基金財產受到損失,保管人就應該採取措施來彌補損失。若不採取措施,託管人實際上是職務懈怠,沒有做到勤勉盡職。作為基金託管人,建行還是應該負有責任。

而仲裁的理由主要集中於三方面,首先,仲裁庭認為,基金管理人上投摩根不是本案仲裁的當事人,不屬於仲裁審理事項;其次,唐建個人違法並非職務行為,申請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唐建個人違法行為是以企業法人名義所從事的經營活動,或事先得到企業法人的授權,因此仲裁庭對原告關於唐建個人違法行為是職務行為的說法不予採信;第三,難以證明基金財產損失。由於證券市場上並非只是該基金投資新疆眾和,因此個人「老鼠倉」不法行為損害的是全體投資人的利益,其「違法所得不能解釋為某個單一投資人的具體損失,也不能解釋為提及的基金財產的實際損失」。

對於將追回的損失歸屬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當時的中聞律師事務所蘇小勇律師認為,《信託法》規定,受託人除依照本法規定取得報酬外,不得利用信託財產為自己謀取利益。受託人違反前款規定,利用信託財產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所得利益歸入信託財產。根據上述規定,基金管理人違法為自己牟取非法利益,所得應該歸入基金財產。從目前的法律看,把「老鼠倉」的收益歸入基金財產,在法律上還有疑問。不過從保護基民的角度講,他認為法律應該進一步明確規定,或者作廣義的理解,把「老鼠倉」的收益歸入基金財產。

市場呼喚索賠機制

厲建超涉「老鼠倉」被查的消息傳出後,一些投資者自發創建數個中郵基金持有人QQ群,正在商討維權措施。不過,殘酷的事實是,直至目前,對「老鼠倉」基金經理的索賠依然沒有人成功過,包括已獲刑的許春茂、李旭利和鄭拓等數位基金經理。

「老鼠倉」不僅損害基民的利益,還利用資金優勢和信息優勢侵害了弱勢中小股民的利益,嚴重違背了我國證券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秩序。「老鼠倉」在基金業不是個案,其規模也並非小數。從長遠看,「老鼠倉」的非法獲利正在摧毀廣大投資者包括股民的市場信心,影響整個市場公平公正的基礎,並最終摧毀資本市場,廣大股民都有可能會為「老鼠倉」付出沉重代價。

一旦出現「老鼠倉」,基民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律師認為,這麼多年過去了,目前這仍是一個法律盲點,申請仲裁或者起訴將會比較困難。

兩會期間,這一話題也受到代表、委員的關注。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證監局局長王明偉,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證監局局長侯外林做客人民網訪談室時表示,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盡快推出內幕交易、「老鼠倉」等違法違規行為追究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方便相關受損的投資者索賠。

侯外林表示,「我今年提了3個提案,其中一個提案是關於研究出台內幕交易和『老鼠倉』行為的民事賠償司法解釋的建議。大家都知道,內幕交易和『老鼠倉』嚴重違背『三公』原則,是典型的證券違法行為案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的《關於辦理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些年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始終保持對內幕交易、『老鼠倉』這些違法違規行為的嚴打高壓態勢,調查、處罰及移送的內幕交易案件大幅度增加。但是,對內幕交易民事賠償這方面的問題則比較困難。」

侯外林認為,一些內幕交易案件作出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理以後,一些投資者想索賠,但由於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規定,大部分起訴未獲得法院受理。從目前公開的情況來看,有4起這樣的案件,其中1起是原告撤訴,2起是投資者敗訴,還有1起法院還沒有開庭審理。因此,為落實國辦發(2013)110號文件有關健全中小投資者賠償機制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盡快推出內幕交易、「老鼠倉」等違法違規行為追究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方便相關受損的投資者索賠,讓這類違法違規的行為付出更大的代價。

■延伸閱讀

那些紛紛落馬的「碩鼠」

證監會對「老鼠倉」開出的第一批罰單:距上投摩根基金經理唐建「老鼠倉」事件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國內基金業第二例「老鼠倉」案便浮出水面———王黎敏在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任南方基金基金金元、基金寶元經理期間,使用自己控制的「王法林」證券賬戶,買賣自己所管理基金重倉持有的太鋼不鏽、柳鋼股份股票,非法獲利約150萬元。南方基金是國內基金業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規模2000億元左右。最終處理結果為取消其基金從業資格,沒收其違法所得並罰款50萬元,7年市場禁入。王黎敏案和唐建案成為基金法實施以來,證監會對「老鼠倉」開出的第一批罰單。

第一個因「老鼠倉」獲刑的基金經理:韓剛自2009年1月6日起擔任長城基金久富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起,利用職務便利及所獲取的基金投資決策信息,與妻子共同操作賬戶,並謀取私利,共涉及股票15只。與韓剛同時被查出的還有景順長城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涂強和長城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劉海。2011年5月,韓剛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罰金31萬元,成為中國基金業第一個因「老鼠倉」獲刑的基金經理。取消涂強和劉海的從業資格,市場禁入;沒收涂強違法所得37.9萬元,並處以200萬元罰款;沒收劉海違法所得13.4元,並處以50萬元罰款。

史上最悲劇「老鼠倉」案: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期間,黃林擔任國海富蘭克林中國收益基金的基金經理,他利用職務便利及所掌握的基金投資決策重要信息,操作其控制的漢唐證券某營業部荊某賬戶,先於或同步於自己管理的中國收益基金買入並先於或同步於該基金賣出相同個股,共涉及寧波華翔等股票8只,虧損5.4000萬元。而在此之前,在已經被處罰的涉及「老鼠倉」交易的基金經理中,無一不是盈利的。「老鼠倉」虧錢遭處罰,黃林是第一人,被稱為「史上最悲劇的『老鼠倉』」。處理結果則是取消其基金從業資格,罰款30萬元。

名氣最大的基金經理「老鼠倉」案:李旭利可謂中國公募基金界的風雲人物,2006年擔任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是一位名氣很大的明星基金經理。據證監會通報,李旭利於2009年2月28日至2009年5月20日,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其控制的兩個證券賬戶,先於或同期於其管理的基金買入和賣出相同股票兩隻,非法獲利1000餘萬元,成為至今國內基金業最大「碩鼠」,一度逃匿,後被京滬警方聯手將其抓獲。2013年10月末,備受關注的李旭利「老鼠倉」案在上海高院終審宣判,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李旭利因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1800萬元,違法所得1071萬餘元予以追繳。

首起因「老鼠倉」致家人獲刑案件:2009年3月至7月間,鄭拓利用擔任交銀穩健基金經理的職務便利,在信息尚未公開前,借用關係人名下的賬戶,先於或同期買賣相同股票,並從中牟利。鄭拓一審獲刑3年罰600萬元;前妻獲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0萬元;前妻之妹被判處拘役6個月,緩刑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這也是國內首起因「老鼠倉」而致家人獲刑的案件。

涉案金額最高、涉及股票最多「老鼠倉」案:馬樂2011年3月9日起任博時精選股票基金經理期間,涉嫌利用職務便利獲取未公開信息,買入或賣出相同股票76只,獲利1883萬元,成交金額累計約10.5億餘元。這是目前國內涉案金額最高、涉及股票最多的「老鼠倉」案件。同時,招商基金前副總經理楊奕因被舉報建「老鼠倉」而遭調查。現馬樂已被正式批捕,證監會已立案調查。楊奕案正在調查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65

買賣雖易 賺錢不易 ——基金經理痴迷老鼠倉的背後 鵬程五路001

http://xueqiu.com/6870176737/29182226
證券時報記者 萬鵬
基金行業的「捕鼠」行動繼續升級。本週,某基金公司80後女基金經理因「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被上海證監局取消基金從業資格,並罰20萬元。這是今年以來公佈處罰結果的第3起老鼠倉案,也是基金行業的第15起老鼠倉案件。除此之外,近期傳出因涉嫌老鼠倉而被立案調查的基金經理還有不下10起之多。

在上述15起老鼠倉案件中,有13起公佈了非法獲利金額,獲利最高的為1883萬元。而虧損也有兩位。本週公佈的這位女基金經理就以8.45萬元的虧損額排名墊底,成為「最悲催」的老鼠倉。不過,從已公佈的相關信息來看,這位女基金經理一定覺得自己老鼠倉很是冤枉。因為,這位美女只是一名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基金經理,憑藉其掌握的公司旗下基金投資品種的查詢權,而同步或略晚於公司旗下基金買入了同一公司股票。這其實跟一般散戶的跟風炒作沒有太大的區別。

不過,從總體上來看,對於掌握一定信息和具有資金優勢的基金經理來說,通過老鼠倉獲利還是一件勝算很高的事情。比如獲利金額最多的案例中,該基金經理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靠300多萬元的本金賺到了1883萬元,盈利高達600%,其操作手法就是「先進先出」的經典式老鼠倉。而該基金經理掌管的基金總資產超過100億元,更是其頻頻得手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何如此多基金經理不惜鋌而走險去搞老鼠倉呢?一方面,此前我國法律嚴格禁止基金從業人員炒股,一旦基金經理私下炒股則難免與公司股票池重合,不可避免涉嫌老鼠倉。另一方面,則印證了股票投資「買賣雖易,獲利不易」的殘酷現實,因此一些基金經理才想到老鼠倉這條捷徑。

近期一篇題為《一位屌絲基金經理寫給孩子的信》的微信就道出了其中的苦澀:「作為一個業績持續不佳的蹩腳基金經理,爸爸感覺一個屌絲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可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啊。」「在過去十多年的投資生涯裡,我總是在不斷總結經驗,避免重複出現的錯誤,但是每次糾正了一個錯誤之後,都有新的錯誤會出現,週而復始,始終提高不了投資業績。」文章以李佛摩爾和巴菲特為例總結道,「其實這些大神們並非擁有過人的見識或品性,真正的事實是: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夠從自身的經歷中提煉出各種各樣的投資信條,當這個投資者賺到大錢了後,他的信條就成了人人信奉的投資聖經;而當這個倒霉鬼輸光了老本後,他的信條就成了狗屎!

去年11月,某基金公司副總的一篇《「聽風」與「識鳥」》的文章廣為流傳。然而不到3個月後,便傳來該大佬因涉嫌老鼠倉被查而「跑路」的消息。網友諧稱,其「聽風」的本領果然高強。回顧這篇文章,行文流暢、可讀性強是其一大亮點,其所列舉的案例也都相當經典,但卻未免有事後諸葛亮之嫌。再結合其涉嫌老鼠倉的情況來看,這番經驗之談更要大打折扣。實際上,大多數在股市上浸潤多年的老股民,也都有過曾經的輝煌,但這些經驗能否被再次使用,並實現盈利,卻要打一個的問號。

約翰.墨菲在《金融市場技術分析》一書中有這樣的分析:如果市場正在上升,那麼買進策略更可取;如果市場正在下降,那麼賣出的方法才是正確的;而當市場正在橫向運動時,置身市場之外通常最為明智。這聽上去很像是真理,方法客觀,簡捷明了且通俗易懂,但是如何看出市場「正在」下降、上升或盤整呢?這或許比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還要困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10

掃蕩「老鼠倉」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1033

一場「捕鼠」風暴,以從未有過的廣度和深度,席捲資產管理的整個鏈條。監管層通過任用新人、採用大數據新技術等手段,試圖衝破重重利益糾葛,讓資本市場變得乾淨一些。

一場席捲基金、私募、險資和券商等老鼠倉利益鏈的稽查風暴,讓長期在股市吞噬投資者財富的各種老鼠倉們人人自危。

公募基金無疑身處事件風暴眼。中國證監會發言人在2014年5月16日披露,華夏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個別基金與一些老鼠倉嫌疑賬戶存在關聯。此前一週,證監會還通報了光大保德信原基金經理錢鈞,嘉實、上投摩根原基金經理歐寶林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其涉案交易金額均超過億元。

被以各種方式進行調查的基金公司則更多。

私募基金也未能倖免。原華夏金牌基金經理、現轉做私募基金的王亞偉,傳出被證監會「約談」。另一有名的私募大佬澤熙投資掌門人徐翔,也因為在東方鋯業重組停牌前精準買入該股票而受到證監會調查。

保險公司旗下資產管理公司也捲入「捕鼠」風暴中。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前投資經理張治民也出現在證監會通報中,張治民老鼠倉涉嫌交易4.87億元,獲利1500餘萬元。北京市公安局也於近日通報了中國人壽旗下養老保險子公司投資部門總經理曾宏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案件,犯罪嫌疑人曾宏利用職務便利,通過操作私設賬戶累計交易達2.97億元,目前已被檢方批准逮捕。

券商自營部門和資管部門也是「鼠患」頻發的災區。不僅如此,連券商的研究部門和分析師也陷入稽查風暴。目前,已經有數家券商的分析師,正在接受證監會調查。這是因為,一些券商分析師容易接觸上市公司內幕信息,成為灰色鏈條上游環節的中轉站。

甚至連下游環節的託管銀行工作人員,也可能成為跟莊的老鼠,調查同樣也沒有放過這個環節的可疑人。

老鼠倉在全鏈條下氾濫成災,凸顯中國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的廣度、深度和複雜性。而證監會推動的這場史無前例的捕鼠風暴,也顯示其懲治老鼠倉毒瘤的決心和力度。惟有此,才能挽回日漸逃離A股的投資者的信心。

證監會新人捕「鼠」

新生稽查隊伍在基金和券商中的利益糾纏少,辦案更為堅決,「不易受既得利益人士的干擾」。

「這場針對老鼠倉的稽查風暴,是肖鋼出任證監會主席以來『加大稽查執法力度』的體現。」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據介紹,肖鋼自2013年上任後多次強調,稽查執法工作是證監會的一項核心工作,並宣稱要新增600名稽查執法人員。他甚至在《求是》親自撰文,明確了「從審核審批向監管執法轉型」的監管思路。

肖鋼對內幕交易零容忍的明確表態,眾多基金及資管人士當時並不以為然。按照他們以往的經驗,每當監管層提到嚴查內幕交易,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事實上,也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內幕交易的案件都無法追究下去,這也是老鼠倉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肖鋼也頗為無奈地在文章中承認:「近年來證監會每年立案調查110件左右,能夠順利做出行政處罰的平均不超過60件。平均每年移送涉刑案件30多件,最終不了了之的超過一半。」

監管系統中存在諸多利益派系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在2013年底的三亞財經論壇上,曾擔任證監會副主席的高西慶公開表示:「我在證監會待了三年半,據說是得罪了六組不同的利益,然後又被攆出來到社保基金理事會做副理事長。」

然而,這一次還是不一樣。雖然人員編制還有諸多限制,但在肖鋼強力推進下,證監會通過內部調劑和外部招聘,稽查執法隊伍已經從原來的150人擴充至300人。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雖然距離新增600名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但新人辦案熱情很高,最近不少老鼠倉大案就是由這些新人推動的。」

前述知情人士介紹,這支新生隊伍在基金和券商中的利益糾纏少,辦案更為堅決,「不易受既得利益人士的干擾」。

該人士透露,這些既得利益人士有不少甚至是監管系統原官員。在過去十年中,超過五十名證監會前工作人員離職後到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任董事、總經理、監事等高管職務,他們甚至曾在監管部門的各敏感崗位任職,比如發行部、會計部、上市部、基金部、機構部等。證監會以前對內幕交易等違規事件執法之難,不少阻力就是來自這些前監管系統工作人員,「都是熟人和老同事,面上過不去,辦案時很難查下去」。

甚至,這些擔任券商和基金高管的前監管工作人員中,也存在老鼠倉現象。比如,證監會前官員、銀河證券前總裁肖時慶2006年在國元證券股票的老鼠倉賬戶獲利約1億元,該獲利紀錄保持至今無人突破。

「肖鋼有過人之處,自上任伊始就敏銳察覺了證監系統前官員遍佈基金高管和券商高管的弊端,強力擴充證監稽查隊伍,大膽起用新人,這些稽查新生力量『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懼來自原有既得利益人士的恫嚇和阻力,這也是當前一大批老鼠倉大案得到查辦的重要原因。」一位深圳證券資深人士評價說。

但該人士也不無擔憂,因為目前不少潛伏的老鼠倉賬戶已放風要出貨砸盤,股市兩千點大關岌岌可危,「這也是資本時代各方勢力的慘烈博弈,稽查風暴還面臨諸多考驗」。

「聯合搶帽子」

「老鼠倉協同作案的主要方式,是玩『聯合搶帽子』的遊戲。」

「現在查得很嚴。如果公司買某隻股票之前兩天,打過電話的人恰好買了同一隻股票,就會被調查。」一位北京某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說。現在,這些保險資管的投資經理在股市交易期間手機都要上交。

據證監會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捲入老鼠倉調查的保險公司有兩家,基金公司則超過十家。

不僅基金經理和險資投資經理惶恐不安,券商分析師也人心惶惶。上海一家券商分析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最近來廣州和易方達基金的大學校友吃飯,其間大家胡吹亂扯的都是各自的趣聞和軼事,都不敢談股票不談報告不談工作,生怕捲入老鼠倉被告發。」

深圳一位券商分析師也大吐苦水,他與另外一家券商資管部的投資經理電話聊天時開玩笑說了一句「這股票我覺得還不錯,你要不也來點啊」。就因這句話被電話錄音,該分析師被本地證監局請去協助調查,「現在嚇得我都不敢亂說話了」。

「以前從沒這麼嚴過。」一位任職多年的基金經理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原本加入了很多微信群,但最近「都退了出來,怕萬一群裡有人討論股票,沾惹上說不清楚」。

「老鼠倉調查面之廣,與這幾年基金等機構之間的協同操縱股價有關。」前述接近證監會的人士稱。老鼠倉涉案人員呈現鏈條化擴散,不僅出現基金經理本人和親朋好友參與,甚至還擴展到上游的券商研究人員、後台的交易人員,甚至下游的託管銀行工作人員;而涉案機構也從基金擴張到私募、險資和券商。

「老鼠倉協同作案的主要方式,是玩『聯合搶帽子』的遊戲。」該人士說。

根據證監會最近通報,2014年1月,證監會對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原投資管理人員張治民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啟動初步調查,3月正式立案稽查。經調查初步查明,張治民案涉及交易金額達4.87億元,獲利1500餘萬元。

證監會在通報中並無透露張治民涉案的更多詳情。南方週末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張治民的老鼠倉賬戶,先於或同期於其管理的保險資產賬戶買入相同股票超過十餘隻,但主要的持倉股票是海欣股份。

據知情人士透露,海欣股份在2011年期間出現「聯合搶帽子」事件,其主要策劃人之一正是張治民。2011年期間,由於重慶啤酒炮製的乙肝疫苗神話方興未艾,股價在此前兩年從三十多元炒作到八十多元,導致一些炒作主力開始在海欣股份上製造一個治療直腸癌的抗癌藥炒作題材。

張治民此時是平安資產管理公司負責投資的負責人。海欣股份是一家經營長毛絨產品的紡織企業,正在向醫藥產業拓展。海欣股份2010年十大流通股股東等公開數據顯示:平安資管在2010年第四季度逐步買入1200萬股,成本均價在6元左右。在2011年1月4日-6日三個交易日,海欣股份發生多筆買賣雙方均為平安資管的大宗交易,合計成交總股數達3050萬股,合計成交金額約2.153億元,成交價格也隨之由6.67元/股升至8.13元/股。

搶帽子遊戲正是在此時拉開帷幕。

所謂「搶帽子」,指股市投資機構或人士,在發佈對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之前買入股票,等待利好消息公佈後,迅速獲利的行為。

平安資管開始買入的當日,2011年1月4日,平安證券研究所發佈了一份關於海欣股份的研究報告。

在這份極具煽動力的《直腸癌治療性疫苗價值凸顯,股價至少低估50%》研究報告中,平安證券分析師凌軍給予海欣股份「推薦」評級:「……公司當前合理市值分別為123、166和195億元。而目前公司市值僅約80億元,對應謹慎假設情景,股價仍然低估50%。」

該研究報告發佈後,海欣股份在三個月內股價多次漲停,從7元上漲至最高15.75元,翻了一倍。張治民負責的平安資管賬戶在2011年3月31日前退出海欣股份十大流通股股東,但平安人壽賬戶卻進入海欣十大股東。這讓當時的市場人士懷疑,張治民不僅在玩搶帽子遊戲,還在玩機構「對倒」股票的操縱遊戲。

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海欣股份2011年中報披露,「平安系」賬戶從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全部撤離。

至今,海欣股份的抗癌藥沒有得到國家正式臨床批文,2013年醫藥業務盈利僅兩百多萬元,所謂的195億元估值不過是投機炒作的一個神話故事。負責投資的張治民及其下屬、平安資管另一位投資經理夏侯文浩,以及負責研究的凌軍,正是這場搶帽子遊戲的三大主角。

夏侯文浩老鼠倉成交金額累計達1.46億餘元,獲利919萬餘元,獲刑兩年;凌軍則離開平安證券研究所。目前,張治民案件也被證監會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其老鼠倉涉案金額4.87億元,獲利1500餘萬元。

平安方面則聲稱,不管是老鼠倉,還是研報事件,均是平安資管前員工張治民、夏侯文浩和平安研究所原分析師凌軍的個人行為,平安旗下機構不存在違規行為。不過,2013年夏侯文浩曾在庭審現場表示,「兩年間幫公司(平安資管)賺了10億元,希望能從輕發落。」

「海欣事件是典型的險資策劃、分析師研報煽風點火、私募游資助攻、基金分倉、老鼠倉大賺的聯合搶帽子遊戲。」一位投資人士評價說。

大數據發威

「只有舉報和大數據分析結合起來,才能形成精準的案件線索發現機制。」

針對正在全行業氾濫的老鼠倉,證監會目前已逐步發展一套有效打擊老鼠倉的「大數據監管」模式。

這套大數據系統主要有:證監會針對基金公司非公平交易的監測系統,滬深交易所的兩個大數據系統。三套系統相結合,可以監控市場異動、利益輸送行為、內幕交易賬戶等違規交易行為。

據一位接近證監會人士介紹,證監會針對基金公司非公平交易的監測系統,主要根據當年上交所監察部趙瑜綱的研究報告——2000年,《財經》雜誌以《基金黑幕》為題刊發了這份報告的主要內容,震動整個資本市場。而這份報告正是趙瑜綱在分析大量基金交易的數據後,得到基金存在對倒交易、操縱股價的行為。

不過,這套系統對基金經理個人隱秘的老鼠倉賬戶還未發揮出更大的用處。老鼠倉的查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還主要靠舉報,比如南方基金李旭利轉投私募得罪了老東家牽出舊事,而招商基金公司楊奕是由於情人反目。

但隨著2009年以來所積累的海量交易數據,以及內幕交易算法的不斷升級,交易所的大數據系統漸漸能排查出與基金賬戶高重合度的可疑賬戶,形成疑似老鼠倉賬戶交易數據分析和發掘機制。

「不能神話大數據監管,事實上,只有舉報和大數據分析結合起來,才能形成精準的案件線索發現機制。」上述知情人士稱。比如前中郵冠軍基金經理厲建超案,先是厲建超遭同行舉報,但舉報者也並不知具體老鼠倉賬戶,但交易所將可疑賬戶的交易記錄與厲建超管理的中郵新興產業股票基金一一作對比,便找出高度關聯的涉案老鼠倉賬戶。

在2013年「兩會」上,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曾公開介紹,深交所有一個幾十人的監控室,通過兩百多個指標進行分析,一旦檢測到股價出現異動,便會派人實時核查該上市公司是否有特殊的信息公佈,以及異動背後有哪些人或機構在參與。

深交所人士還介紹,針對新興的操縱市場的手法,他們專門成立了一個項目小組跟蹤和研究,包括近年來興起的漲停板手法、新股操縱手法等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885

老鼠交易員?你敢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78

市場總是有一些別出心裁的人會想出匪夷所思的辦法,老鼠交易員可能至今為止最令人吃驚的“發明”。Wonkblog's Matt O'Brien在其推特上轉發了有人訓練老鼠交易外匯和貴金屬的新聞。

奧地利藝術家Michael Marcovici宣稱成功訓練了老鼠交易員,並且老鼠們的表現要比人類基金經理的翹楚還要給力。

簡單來說,在老鼠們面前會有紅色和綠色的按鈕,代表買入或者賣出。老鼠們根據自動報價機的波動情況來選擇交易方向。如果選擇正確,則會得到食物獎勵,如果選擇錯誤,則將面臨電擊懲罰。通過這種類似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來提高老鼠的正確率。

此外,Marcovici還在其網站上表示老鼠交易員也存在純種優勢。通過嚴格的交配,那些第二代老鼠交易員的表現會比其父母更為出色。

盡管無法對老鼠們的交易做出具體統計,不過根據網站資料記錄來看,老鼠們的表現似乎還不賴。

最早一筆交易出現在2009年3月6日,當日標普500指數剛好完成歷史重要低點666點,大多數個股也在當天見底。一只名為“Kleinworth夫人”的老鼠當天買入美國銀行,該股收於3.14美元,目前價格則為17.05美元。如果“Kleinworth夫人”一直持倉的話,現在的盈利已經高達443%。

SPX

以下是該網站記錄的其他一些交易情況:

RATS

不過可惜的是,該網站自2011年之後就沒有再更新過,Marcovici也沒有回應過市場的任何提問。所以這可能只是一個茶余飯後的談資而已,投資者切勿走火入魔,將此視為投資依據。認真你就輸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02

十億“老鼠倉”案為何緩刑收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363

2014年10月20日,廣東省高院對原博時基金經理馬樂“老鼠倉”案作出終審裁定,維持一審法院的緩刑判決。 (CFP/圖)

史上最大“老鼠倉”的罪犯免去了牢獄之災,嚴查“老鼠倉”,嚴打內幕交易的大棒緣何高高舉起,又輕輕落下?

馬樂不用坐牢了。

2014年10月20日,廣東省高院對原博時基金經理馬樂“老鼠倉”案作出終審裁定,維持一審法院的緩刑判決。馬樂,這個累計交易10.5億余元、非法獲利1883余萬元,被輿論稱為“史上最大‘老鼠倉’案”的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884萬元。

無獨有偶,兩天之後,即2014年10月22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也對原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錢鈞,“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進行宣判。累計交易金額1.22億余元,非法獲利140余萬元的錢鈞,被判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1年6個月,罰款160萬元。

連續兩起“老鼠倉”案犯罪者,均以獲“緩刑”收場。其中,廣東省高院維持馬樂案一審緩刑判決,更將對未來類似案件產生判例示範作用。為何嚴查“老鼠倉”、嚴打內幕交易的大棒會高高舉起,又輕輕落下?

一審緩刑,檢方抗訴

生於1982年8月的馬樂,來自河南省南陽市農村。2000年,考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2006年7月,馬樂從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畢業,之後進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博時基金)工作。博時基金成立於1998年7月13日,是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總部位於深圳。

馬樂在博時基金工作期間非常努力,一路高升,直至擔任博時旗下資產凈值達到100億元左右的博時精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代碼:050004,下稱博時精選)的經理。

在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期間,馬樂全權負責這只基金投資股票市場的工作,掌握著基金交易的標的股票、交易時點和交易數量等“未公開信息”。

司法查明,當時年薪已在百萬元級別的馬樂,卻在此期間,私下操作著自己掌控的三個戶名為“金晶”(馬樂妻子李宇華的同學)、“嚴維進”(李宇華的舅舅)、“嚴曉雯”(李宇華的表妹)的股票賬戶,通過臨時購買的,十幾張不記名的神州行電話卡下單,先於(1-5個交易日)、同期或稍晚於(1-2個交易日)其管理的“博時精選”基金賬戶買入相同股票76只,累計成交金額達到10.5億余元。

馬樂的這種做法,就是俗稱的基金行業“老鼠倉”行為。馬樂通過“老鼠倉”賺到了1883余萬元的非法收益。但在他擔任基金經理期間,博時精選的投資回報(基金凈值加分紅),卻下降了12.16%。

馬樂案發後被逮捕,2014年3月24日,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審判決,認定其行為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且“情節嚴重”。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號稱史上最大“老鼠倉”案的犯罪者——馬樂,獲得緩刑的消息,甫一傳出,輿論大嘩。不少人認為馬樂“量刑過輕”,法院這一判決,是在縱容犯罪。

2014年4月4日,深圳市檢察院公開表示,“經(深圳市檢察院)審查認為該判決量刑明顯不當”,提出抗訴。

“情節特別嚴重”依法無據

9月22日,馬樂案二審,在廣東省高院開庭。出乎意料的是,這宗廣受關註的案件,僅僅開庭38分鐘後,即宣布結束。

深圳市檢察院闡述了三點理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從法律上分析,目前刑法規定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依照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量刑標準處罰,故結合本案的案情,馬樂應當依照‘情節特別嚴重’的量刑檔次處罰”,因此“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量刑明顯不當,請求依法改判”。

廣東省檢察院也支持深圳市檢察院的抗訴,也認為:馬樂的犯罪行為應屬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現一審法院僅認定其犯罪“情節嚴重”,系認定情節錯誤。

馬樂的辯護人,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子平、李明明,則回應稱:根據刑法第一百八十條第四款,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只規定了“情節嚴重”這一量刑標準;在目前的司法實踐及判例中,各級檢察院及法院亦均認定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只有一個量刑情節,即“情節嚴重”,而無“情節特別嚴重”,包括已生效的鄭拓、李旭利等非法獲利達一千萬元以上的案件亦均認定為“情節嚴重”。因此,檢察院指控馬樂的行為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違反了“罪刑法定”及“罪刑相適應”原則,不應采納。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劉子平律師表示,他對深圳市檢察院以“適用法律錯誤”為由,提出抗訴,“有點意外”。

10月20日,廣東省高院的裁定,支持了馬樂辯護人的意見,認為,抗訴機關提出馬樂的行為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缺乏法律依據,不予采納。因此,維持原判。

對於這一結果,劉子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並不意外,因為法律規定的很明確,二審法院“是依法判決,體現了依法治國、司法公正的精神”。

劉子平還說,如果馬樂的二審,按照當時“輿論的導向”發展,“結果恐怕很難說,好在,二審判決受輿論的幹擾還是比較小的。”

“老鼠倉”VS“內幕交易”

馬樂一案,二審控辯的焦點,集中在刑法第一百八十條上。

1990年,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新中國建立了自己的證券市場。證券類犯罪,也隨之增加。1997年,刑法經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修訂後,增加了第一百八十條,共三款,增設“內幕交易罪”罪名。規定內幕交易案,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什麽屬於內幕交易罪的“情節嚴重”,什麽是“情節特別嚴重”?

2012年,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證券交易成交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期貨交易占用保證金在三十萬元以上”、“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等屬於“情節嚴重”;同時,“證券交易成交額在二百五十萬元以上”、“期貨交易占用保證金在一百五十萬元以上”,“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在七十五萬元以上”,屬於情節特別嚴重。

在司法解釋出臺之前,2010年,黃光裕僅僅在“內幕交易罪”一個罪名上,就獲刑9年。2011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原總會計師杜蘭庫,也因犯內幕交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而在基金行業,隨著“老鼠倉”行為的增多,200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刑法第七修正案,在刑法第一百八十條,增加“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罪”。具體處罰,則僅僅表述為,“情節嚴重的,依照(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簡而言之,在具體操作中,“內幕交易罪”適用於上市公司的從業人員,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俗稱“老鼠倉”)則適用於資產管理行業的從業人員。

此前,對於基金行業“老鼠倉”行為,以證監部門的行政處罰為主。

直到2011年5月,也就是刑法第七修正案出臺兩年多後,中國基金業才出現第一個因“老鼠倉”獲刑的基金經理,這就是長城基金原基金經理韓剛。法院判決,韓剛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罰金31萬元。

同時,除前文所述馬樂等人外,僅以“緩刑”脫困者還不乏其人,如2011年10月,光大保德信基金原投資總監許春茂,因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迄今為止,未見有達到或超過五年刑期的“老鼠倉”案犯罪者。究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量刑標準里,只有“情節嚴重”一項,而無“情節特別嚴重”的條款。

基金管理者應有更高的忠誠義務

對此,劉子平律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內幕交易罪的犯罪主體,是掌握了內幕信息的人,其從事內幕交易的行為,會擾亂證券市場,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對證券市場的沖擊非常大。

而“老鼠倉”案里,基金經理們很多時候,信息是靠自己去分析判斷的,其獲得的渠道與內幕交易不同,因此,“危害的結果也沒有內幕信息那麽大”。

曾參與《證券投資基金法》起草工作,並長時間擔任某基金公司獨立董事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劉俊海教授對此並不認同。

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法理上講,基金管理公司是投資者的受托人,投資者是信托人,因此,基金公司應負有的“忠誠義務”,比掌握內幕信息的上市公司更多。

對於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報,隨時跟蹤上市公司的情況,直接買賣股票。而基金投資者,是把錢交給基金公司,讓後者去交易。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對基金經理的信任,要高於對上市公司的信任。“應該說誠信是基金業的生命線,如果這條生命線失守,那麽基金業的將來,會走向何處就很難講了。”

劉俊海還說,過去在一些基金公司里,認為“老鼠倉”行為是“潛規則”,公司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有些私募基金還認為“會用‘老鼠倉’的人是人才”,有些因為“老鼠倉”行為被處罰的公募基金經理,轉身投入到了私募基金中。

“無論公募還是私募,基金公司要這麽想,是非常錯誤的。我認為,‘老鼠倉’行為,實質也是受托人違反忠實義務,性質特別嚴重。資本市場流行著很多所謂的‘潛規則’,現在該是這些‘潛規則’破產、終結的時候了。”

鏈接 ❶

過往部分“老鼠倉”案例

2008年4月,涉嫌“老鼠倉”交易的上投摩根原基金經理唐建、南方基金原基金經理王黎敏,被證監會取消基金從業資格,沒收其違法所得,並各罰款50萬元。同時,唐建還被實施終身市場禁入,王黎敏實施7年市場禁入。

2009年6月,證監會沒收涉嫌“老鼠倉”交易的融通基金原基金經理張野,違法所得229.5萬元,並處400萬罰款,同時處以終身市場禁入。

2010年9月,因涉嫌老鼠倉交易,景順長城原基金經理塗強,被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200萬元和終身市場禁入;長城基金原基金經理劉海,被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50萬元和3年市場禁入。

2012年11月,交銀施羅德基金原投資總監李旭利,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罪名成立,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800萬元。李旭利後上訴,但二審維持原判。

2013年3月,同樣是來自交銀施羅德的基金經理鄭拓,也因“老鼠倉”案,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罰金600萬元。

鏈接 ❷

刑法第一百八十條

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上述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範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以及有關監管部門或者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違反規定,從事與該信息相關的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16

柯文哲:貓抓老鼠的時代來了

2014-12-08  TCW

 

今年三月,我們專訪柯文哲時,他自稱「瘋子」,不修邊幅、說話速度極快,自己取杯倒水,也不在乎我們其實也沒水喝。

相隔二百七十四天,他高票當選台北市長後,我們再度專訪他,一樣狂的口氣、亂的頭髮;一樣不關心訪客是否需用茶。他邊咳嗽邊扒便當,兩分鐘內唏哩呼嚕吞完,一粒米也不剩,連掉到肚子上的飯粒,也撿起來塞回嘴裡。

他盯著便當裡僅存的炒菜油汁,有點可惜的說這太鹹了,不然也要吞下去,「我吃過的便當喔,連狗都沒有機會!」接著把鋼筷插水杯裡,「(筷子的)油最後會洗掉,再把它喝掉。」

如此節儉成性,我們問:「你一定不是美食主義者,你這樣子,能夠體會以文創、美學做為國際進步城市的價值觀嗎?」「我不需要,只要我的文化局長知道就好,」他爽快的說。

相較於三月時,柯文哲習慣雙肩拱起,略顯駝背,在專訪中還經常迴避與我們眼神接觸,顯露自閉個性;如今他已快速「進化」,背脊較直,眼睛直視,手勢豐富,講到得意處就開朗大笑。

他指著《商業周刊》第一三七三期封面稱他為「狂人」的標題,非常認同的說「他們(指對手)就是不相信,才會輸掉……,我說我的對手要小心,因為我是個瘋子!」

這位?「瘋子市長」在專訪中直言將會施行的種種嚴厲作風,我們問他這樣會不會把人嚇跑,他說「那你們要趕快(寫)」,意思是看到的人自己要有心理準備,害怕的人,就別進市府任職。

他對自己充滿信心,開玩笑說:「除非天不假年(指活不長),」否則他一定會做得好。

再過幾天,這位台大醫師就要一躍而成台北市長。他認為自己勝選的意義是什麼?他打算怎麼做好台北市長?如何管好公務員?以下是專訪摘要:

談酷吏作風給你30秒從我面前消失有一套除籍程序,就像外商砍人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我們聽說一位競選團隊一級主管因為遲到,被你罰站十五分鐘,你以後進台北市政府也會這樣嗎?

柯文哲答(以下簡稱答):你怎麼知道他被我罰站十五分鐘?

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柯咧嘴笑)

答:現在就要製造恐怖氣氛喔……。對啊,他遲到被我拍桌子罵過,再來就是被罰站!這種遲到的人被罰一次,其他人就不敢遲到。

問:所以,在北市府也會這樣做?

柯:我以前曾經跟人講過,給你三十秒從我面前消失,而且永遠不准再回來。你會被帶到電腦前面,打開電腦,變更密碼……,有一套除籍程序。

問:那就像外資公司開除人一樣嘛!

答:(猛點頭笑)

問:可是公務員沒辦法開除?

答:就調部門啊。

問:所以以後從副市長、一級主管以降,通通都是如此?

答:昨天有人說要搶當什麼(編按:勝選之夜柯便與競選團隊召開市政會議,討論局處長位置),我說,你確定你要過這種生活嗎?(笑)

問:我們曾經去採訪市府高官,結果到他那一層的辦公室一看,下午三點多竟然像托兒所一樣,小朋友在爸媽的辦公室裡面吵鬧、吃東西、寫功課。想到我們繳稅給他在那邊當托兒所……,非常訝異,這種情形你會怎麼處理?

答:就找人大喊狼來了、狼來了(拉高音調、舉起雙手)。不會啦,我通常的做法都是,(宣布)幾月幾號幾點開始,規則是怎樣。

談自己的「會議控」我絕不「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有一套SOP,這就是文化!

問:你這次強調不藍不綠,請問你是走什麼路線?

答:我只是(走)務實路線而已。

問:之前別人的路線不務實嗎?

答:就好像太極雙星(編按:雙子星弊案),二○○七年開始招標,招到二○一四年還沒完,一個招標花七年,如果是我,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政府是建立一個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然後讓business(商業)跟individual (個人),可以很容易的在這裡(發展),你不要幻想政府全都要自己做。所以我覺得,帶進現代管理技術,這樣就好了!

問:現代管理技術?例如什麼?

答:像我們開會一定有會議紀錄,一定有追蹤時間,要轉成excel表,不會「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敲桌)」,這一定有SOP(標準作業流程),這就是文化啊!

問:會議紀錄多久以內要完成?如果沒有完成會怎麼樣?

答:24小時。不會發生。

問:沒有人遲交過嗎?

答:那他很快就消失了。(笑)

問:你剛講追蹤的案子,如果尚未結案,你多久追蹤一次?

答:每次開會就要交上來。

問:這次競選,多久開一次會?

答:週一、週三、週五早上,姚立明不入市府,他不是有講個理由?早上八點開會,他凍未條(台語:受不了)。

問:萬一很多市府員工都不認同你的管理風格怎麼辦?

答:我對人還是滿有信心,同一個中國人,到上海隨地吐痰,到新加坡就不會(指環境會影響個人行為)。

談用人之道老師教我選最兇的就對了提拔最兇的那個,最差的要殺掉

問:但你以前在台大才管理幾個人,市府團隊有七萬人,你過去的管理經驗能適用嗎?

答:我跟你說桶箍理論,桶箍是一片一片木片(組成),儲水量是最短的那一邊決定。以前我的老師朱樹勳(現為亞東醫院院長)跟我講說,他說用人很簡單,你以後選組長,選最兇的就對了,兇的可以管不兇的,不兇的沒辦法管兇的。所以Team裡面,最差的要殺掉,提拔最兇的那一個。

問:你這麼貫徹SOP,過於目標導向,會不會看不到人性?

答:如果這樣,你對哪裡不滿意,你拿出來講。政治上的基本原則,如果你想不出更好的方法,那麼現在這個爛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通常我會問,反對的舉手,沒有?就照這樣做。

問:三月我們訪問你時,你說過如果市議員來關說,就把他公布出來,現在還是這樣嗎?

答:我們有新制度,廉政透明公約,一級主管全部要公布統一的行程,以後他(們)的行程表會用這個方式解決(出示手機,給我們看他管理競選團隊主管行程的範本)。

問:喔,是 Google Calendar(編按:Google線上行事曆編輯軟體,可雲端共享)。

答:所有的一級主管,採用同一格式,所有一級主管的秘書key行程,統一列管,備查。

問:你有時間每天看那麼多人行程?

答:我不用(每天看),要看的時候我要知道,比方說我要找誰,人呢?聯絡不到,打開他的那個(Google Calendar)看。

問:他不要列上去就好啦,譬如市議員來關說,他幹嘛列上去給你看?

答:要見廠商,全部在辦公室見,全部列表。如果有一天出事了,他什麼時候去見你,怎麼上面沒有紀錄?就一次(被查到),你就死(定)了!

問:但你這科學管理,會不會犧牲少數人利益?比如說,文林苑,如果大家都要拆,只有一戶不要拆?

答:那就真的拆了,沒辦法。

問:這不就多數暴力?

答:沒辦法。這可以商量的,我相信良心,事實的真相,大家難道不用討論?你不要假,講兩次就知道了。

問:你跟市議會關係鬧僵的話,像美國也有碰過府會僵局,預算通不過,白宮快要關門的時候,你怎麼辦?

答:我的政治理念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是,人家是妥協當中,尋求一點點的正義,柯文哲是在堅持理想當中,做必要且最小的妥協。

其實講實在,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他打得過的時候,他就顯露本性,打不過,他就換成另外一副嘴臉。

問:所以你的本性要出來了,是不是?狂人本性?

答:哈哈哈……,開始貓抓老鼠,那個貓爪伸出來(比手勢)。

問:這是你的招牌手勢?

答:很多記者問我那是什麼意思,這個……貓抓老鼠的樂趣……。

問:你這麼強勢,市府團隊、市議員會埋單嗎?

答:唉,我跟你講,我一輩子都是這樣,我都一路打過去,遇到困難就停下來,流水戰術,遇到障礙就繞過去,水淹到夠,再淹過去。所以能做的先做。

談勝選意義想給台灣「相信」的意義以前都有人喊,但沒有實現過

問:你自認不世出的人才,但你勝選也許是曇花一現,對台灣有什麼意義?

答:有文化意義,好像史懷哲在非洲黑暗大陸點一盞燈,這一戰對台灣歷史最大的意義是「相信」,相信了信念,這場戰爭叫作「信念」之戰。

問:哪個信念?

答:相信人因夢想而偉大,相信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相信公開透明,相信如果有選擇,要選擇正面與進步的方向。

問:這些信念以前選舉大家都拿來用過,快樂、希望、有夢最美,都用過。答:但是沒有實踐過!

問:你憑什麼讓人家相信你會實踐?

答:我說不插旗子,我說公布競選經費,我說海選,打開大門,讓天下的英才進來,連勝文不敢用這種人,我全部都用「政治浪人」。而且在過程當中,說斬就斬……,你看少掉誰了?

問:被砍的原因?

答:他犯到我的天條。

問:你的天條是什麼?

答:說謊。

問:讓你翻掉藍營在台北十六年的基本盤,是不是中產階級?

答:藍綠被打破,四十歲以下沒有藍綠了。

問:所以主要是四十歲以下?

答:看民調就很清楚!我在二十到二十九歲,支持度是八十幾快九十(百分比),年輕人支持連勝文會被同學嘲笑,已到霸凌的程度了。

問:四十到五十歲的民調也很高!

答:它(民調)一開始(我)是五十歲以上就輸掉,後來一直壓,到六十歲以上才輸掉,那條線是一直被壓上來。

談翻盤力量很多人說「我女兒叫我投給你」用年輕人說服爸媽,我是蒙對的

問:為什麼老年人會改變?

答:年輕人說服老年人。有很多人跟我講說,是我女兒叫我投給你。

問:那你們是怎麼知道說要用年輕人去說服他爸媽,這招怎麼來的?

答:那是蒙對了。

問:蒙對的?你不是有大數據團隊?

答:吼,你都知道,就問他們就好啦。

問:聽說你對那大數據團隊很授權?剛開始你怎麼說的?

答:孩子,好好幹。(比拍肩手勢,大笑)你只要知道就好了,他只要來,知道要多少錢……。

問:你相信他們做出來的結果嗎?

答:他會報資料給我,有結論就報。

問:聽說你要這大數據團隊找出四十歲以下支持者?這精準指令怎麼來的?

答:從過去失敗經驗,不會成功,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把所有過去經驗,全部忘掉,也不是忘掉,根本不知道。所以你就按照你的直覺,去打這個選戰而已。所以我覺得最有名的一句話:「I follow my mind.」

問:你說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你覺得明年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

答:你應該先問明年的台北會是怎樣子?再討論後年(台灣會怎樣)。

問:你覺得會怎麼樣?

答:一、公義社會;二、文化城市;三、 健康安全;四、關懷分享;五、社區營造;六、公開透明,就是六大願景。

問:你明年就會做到?

答:不會全部做到,但是會一年一年的深化,建立一個會做對的事情的社會,不會處理很奇怪的事。太極雙星怎麼發生?怎麼那麼奇怪,我要理解,一個台北市政府,怎麼會被詐騙集團騙?

問:你覺得是什麼問題?

答:我不曉得,我只是問Why(為什麼)?但我當市長絕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因為那個局長一定被我頭掐掉(重摔杯子),絕對給他死(台語)!

【延伸閱讀】9個月前的承諾,柯文哲做到幾個?

1.打破藍綠,做到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到底

2.選舉的收入支出全數上網

3.不需要企業大老闆站台

4.按照自己的步驟來打,制人不制於人

5.浪人與失業者大聯盟會贏得選戰

6.用0.1%改變99 .9%,重新定義政治人物(目前達成,後續觀察中)

【延伸閱讀】未來1,400天,盯緊柯P這10張支票有沒有兌現——柯文哲10大主要政見

■你的權利

政務官由你票選:年滿18歲,可用自然人憑證上網投票,由市民決定政務官任免、官員考核、政策等

100億幫你圓夢:自2015年起,從編列預算中省下100億,公開由公民提案運用

標案全透明化:各局處會議紀錄(含招標、結標)全部上網公告

■你的居住

5萬戶公宅開放租:公辦都更,撥出公有土地100公頃,興建5萬戶公營住宅,只租不賣

租金補貼:活用空屋,由政府當二房東,提供租金補貼,增加低房租供應

■你的吃

外食族更安心:從夜市、菜市場到營養午餐,建立食品微笑標章認證系統

逛市場更乾淨:攤販使用統一餐具,減少使用免洗餐具;改造傳統市場,做到乾溼分離、垃圾不落地

■你的交通

小黃載客更方便:普設5,000個計程車候客停車位,讓計程車司機定點攬客;成立計程車通譯服務中心,協助司機服務外國旅客

降低挖馬路擾民:道路挖補由工務局統一發包施作,並預埋管線溝,減少再挖機會

■你的荷包

提供創業設備:例如,高速網路、高階3D列印機台、大型烘焙機器等,節省創業者投資成本

資料來源:柯文哲競選官網整理: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50

《森林法》刑責輕 山老鼠「今交保、明再犯」 漂流木認定不明 難防國寶被盜運


2015-03-30  TWM  
 

 

三月爆發一批含有珍貴紅檜的漂流木,讓民代、檢警和媒體從台東、台北一路追查到苗栗,疑似山老鼠利用天災來掩飾盜伐情事,雖全案仍在偵辦中,卻也凸顯出現行漂流木管制上的漏洞。

撰文‧賴若函

三月中,一批從台東經台北內湖、又「奇幻」流到苗栗三義的漂流木,在短短十天內,從數量、樹種和來源都引發爭議,一度讓內湖警分局長張夢麟的飯碗不保。

揭露整起事件的台北市議員高嘉瑜,指責內湖分局在三月十二日植樹節當天,僅憑一紙公文,就縱放業者將多根來自台東、價值不菲的紅檜、扁柏運走。

後來,警方相關人士皆遭懲處,而這批不見蹤影的漂流木,二十一日又有部分在苗栗木材行現身,但是珍貴紅檜數量已減少,爆發掉包疑雲。整起案件行政瑕疵、疑點重重,目前已進入檢調偵查。

所謂的「漂流木」,指的是颱風帶來豪雨,使得河川、海濱出現大量自上游林地沖刷下來的木材。按照《森林法》規定,颱風過後,縣市府及林管局人員會在一個月內,針對在出海口、河川等地的漂流木做註記,接著有一個月的時間,開放人民撿拾樹木上不含有國有、公有及私有木頭註記者,可在公告後自由撿拾。

照理說,屬於珍貴木材的紅檜,成為漂流木後,應該早被政府在一個月內一一註記;然而,這次事件中出現的貴重一級木材,卻未見政府註記。

事件起於三月十二日,台北市議員高嘉瑜接獲線報,發現內湖山區有兩輛貨車載著大大小小的木頭,疑似「山老鼠」盜伐蹤影。

接著,警方及林務局羅東林管處兩名人員相繼到場,確認現場有來自台東縣的三根紅檜、三根杉木、四根闊葉樹,上面都沒有政府的註記。

而木頭主人興善宮主委王朝卿,後來拿出台東縣政府一二年准許撿拾漂流木的公文,警方也採信其說詞,讓業者離去。

整起漂流木羅生門,至今仍在司法偵辦過程中,但已凸顯現行漂流木管理的問題。

疑點一:

一級國寶木,政府未註記?

為何本該註記的一級國寶木材卻未註記?除了是山老鼠盜伐的可能性外,農委會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李允中說,政府確實也有可能漏記。

目前,災後處理漂流木,林務局會由六到八人為一組,共八組人馬行動;但林木漂流數目眾多,以現行人手,難以全部註記。

例如莫拉克颱風造成的漂流木數量近百萬公噸,流到堤防、海洋、農田及漁港設施等,影響層面很廣,處理上極為困難。

雖然這批木材的主人王朝卿出具一份一二年可以合法在台東撿拾漂流木的公文,但是小貨車上的這批木材,真的是當時撿拾的嗎?

疑點二:

出示公文,無法驗明正身「光憑申請文件,無法證明到底是哪一批木頭;也就是說,有心人可以用A公文套用在B木材,一紙闖天下。」李允中說,目前法令規定,若政府來不及在一個月內標註完所有珍貴樹木,剩下的不分種類,民眾可自由撿拾,以至於常出現模稜兩可的公文;真要追查,僅能靠檢調之力。

因此,李允中建議《森林法》應啟動修法作業,屬針葉樹一級木或闊葉樹一級木(例如紅檜、扁柏、肖楠、櫸木、牛樟等),即使未註記,也不得撿拾,誤撿拾者應自動歸還,不然會被處以相關罰則。

至於漂流木是否如媒體揭露,是山老鼠的偽裝手法,在颱風來臨前,先將珍貴樹材斷根,等到風雨過後樹倒下、流到下游,再持載運證明把「假漂流木」運出販售,成為合法漂白管道,讓執法人員抓不勝抓。對此,林務局認為機率不大。

「在河床兩側的樹木,的確有可能使用這樣的作法偷運,但是珍貴的紅檜等樹種,多在深山裡,離河床太遠,不太可能偽裝成漂流木。」林務局林政管理組組長蕭崇仁說。

如果紅檜等大徑木者變成漂流木的可能性極低,那這批被業者宣稱是「漂流木」又是怎麼回事?也難怪網路上不斷有人懷疑「漂流木」說法,甚至直指可能就是山老鼠盜伐。

事實上,台灣山老鼠猖獗已久。蕭崇仁說,林務局早在一九七九年全面禁止伐木,目前山老鼠盜伐樹木,多半是把日治時代伐木時遺留下來的樹頭,鋸成小塊,再雇請逃跑外勞背下山運出。

目前林務局追查山老鼠的作法,是在全台的八個林管處,不定時派遣由五到十人組成的深山特遣隊,進入中央山脈的國有林地,防範山老鼠盜伐山林。

不過就算被抓到,目前罪刑過低,也是盜伐盛行的主因。盜伐珍貴林木,觸犯《森林法》第五十二條「加重竊取森林主副產物罪」,刑責為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科處罰金。

根據高嘉瑜資料,○七年到一一年之間,違反《森林法》被判刑者,高達九一%僅處以一年以下徒刑,她認為實際判刑都太輕,無法有效遏止。

相較於刑責輕,市面上,一根三到五公尺、直徑四十到六十公分的紅檜,平均售價可達七萬元,一次十數根,就是百萬元入手,相當好賺,也因此,有人今天交保,明天再犯。例如,台東就曾抓到一位鐘姓「山老鼠」,高達七次前科。

漂流木處理得當,可為政府帶來經濟效益,成為民間藝術品,延續其價值,但本次內湖區疑雲百出的漂流木案,顯示現行法規的不足,需要盡早啟動相關修法,避免「假撿拾真盜運」的狀況一再發生。

漂流木是怎麼來的?

天災發生 風災沖刷林地

林木斷裂 從上游一路流到沿海及河岸註記造冊 災後一個月內,縣市府會同林務局人員,針對珍貴樹種漂流木註記造冊完畢,集運到適當場所保管,日後公開標售開放撿拾 開放最少一個月,讓民眾自由撿拾沒有國、公有或私有的烙印註記漂流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398

中國人壽“老鼠倉”案開庭:涉案金額超9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0903.html

中國人壽“老鼠倉”案開庭:涉案金額超9億

第一財經日報 謝丹敏 2015-12-04 00:08:00

歐海韜在擔任中國人壽資管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助理時,使用他人信息在湘財證券、國金證券開設的股票賬戶進行趨同交易,相繼買賣華夏銀行、哈藥股份等285只股票。

繼上半年平安資管“老鼠倉”二審開庭審理後,保險資管又一起內幕交易案件浮出水面。

12月3日上午,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資管”)股票投資部前副總經理歐海韜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一案在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據庭審信息,歐海韜涉案金額9.36億元,非法獲利所得1594萬元。

庭審結束,法庭未作宣判。被告對相關指控供認不諱,表示積極配合法院審判及其後的執行工作,並委托辯護律師做了緩刑的辯護請求。

還原案件審理經過

當日一早,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進入案件審理法庭之時,案件尚未審理,但歐海韜及辯護律師均已提前到場。歐海韜,身穿黑色羽絨服,面色凝重,約莫40歲的年齡。從庭審現場的答辯環節得知,他出生於1974年,目前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最小的孩子還未滿周歲。

據起訴書內容,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間,歐海韜在擔任中國人壽資管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助理時,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得的人壽資管分紅配置賬戶、股票交易情報等非公開信息,使用家人保姆常企德(音譯)、常瑞蘭(音譯)在湘財證券、國金證券開設的股票賬戶進行趨同交易,相繼買賣華夏銀行、哈藥股份等285只股票。

被告人歐海韜稱,在進行上述交易期間,自己並未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構成犯罪。在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觸犯法律後,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在2014年10月22日向公安機關交代相關情況後,兩次取保候審。

從歐海韜職業崗位的不斷晉升來看,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其公司的認可。2004年8月,作為中國人壽的老員工,歐海韜自中國人壽資管成立公司之時便加入,擔任基金投資部投資經理,不到兩年時間里,晉升為高級投資經理。隨後他又擔任股票投資部高級投資經理、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助理。2012年5月~2014年8月,其先後擔任股票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並主持日常工作。

“老鼠倉”案讓歐海韜付出了沈重的代價,不僅賠上了光鮮亮麗的職業生涯,同時也搭上了一段原本美滿的家庭。在答辯環節中,歐海韜辯護人稱,歐海韜原本是個有為青年,連續多年在單位投資業績排名前列,還曾獲得過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接下來,由於他家中有未滿周歲的孩子以及因接受不了打擊而住院的70多歲老人需要照顧,懇求法院作出緩刑判決。

面臨巨額罰金

與以往基金經理老鼠倉案不同,此案量刑過程中還存在一個法律界定問題。在歐海韜違法行為期間,保險業尚未有相關犯罪行為判決的先例。

公訴人在庭審現場也提到,保險法還未有相關違法行為處罰條例。但保險資管不僅受保監會監管,同時也受證監會監管,同期基金行業內幕交易犯罪行為早有判決先例。

2009年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七)》引入了對“老鼠倉”的刑事處罰,對內幕交易罪“最高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截至庭審結束,公訴人認為,歐海韜有自首情節。辯護人認為歐海韜適用於緩刑。歐海韜現場則表示,1~5倍罰金相差較大,但他會積極配合籌措罰金。

值得註意的是,與去年年末老鼠倉案件密集過堂開庭不同,今年下半年以來對於老鼠倉案件的審理情況較為少見。而在股災以來,操縱證券市場行為成了監管的重點,而處罰手段多為行政處罰。

編輯:李瀟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89

“最大老鼠倉”馬樂案,再審改判三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791

(CFP/圖)

改判三年。備受資本市場關註的“史上最大老鼠倉”案,終告落定。

2015年12月1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廣東省深圳市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對該院再審的被告人,博時基金原經理馬樂,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即俗稱的“老鼠倉”案)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對馬樂改判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913萬元;同時,將其違法所得人民幣1912萬余元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此前,馬樂,一審、二審,均判為緩刑。

2015年12月8日,馬樂已被重新羈押,此番宣判之後,將進入監獄正式服刑。

馬樂再審案的辯護人,北京市尚權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青松律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此案的一審、二審及再審,控辯雙方對案件事實並無爭議,主要是對“刑法第一百八十條第四款”的理解,即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是否存在“犯罪情節特別嚴重”,有“觀點不同”。

張青松認為,此番最高法院對馬樂一案,做出改判,具有明顯的“司法導向性”。預計日後司法實踐中,將對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判罰產生重大影響。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如果存在“犯罪情節特別嚴重”,量刑為“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最高院再審改判馬樂為有期徒刑三年,顯然也是考慮到馬樂有歸國自首等情節,從而減輕處罰。

馬樂生於1982年8月,從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畢業後,進入博時基金工作,後擔任博時精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代碼:050004,下稱博時精選)的經理。

在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期間,馬樂全權負責這只基金投資股票市場的工作,掌握著基金交易的標的股票、交易時點和交易數量等“未公開信息”。

司法查明,馬樂在此期間,私下操作著自己掌控的三個他人名下的股票賬戶,先於(1-5個交易日)、同期或稍晚於(1-2個交易日)其管理的“博時精選”基金賬戶買入相同股票76只,累計成交金額達到10.5億余元。

這種做法,就是基金行業俗稱的“老鼠倉”行為。

彼時,馬樂通過這種“老鼠倉”行為,賺到了1883余萬元的非法收益。但在他擔任基金經理期間,博時精選的投資回報(基金凈值加分紅),卻下降了12.16%。

而10.5億元的成交金額,為中國資本市場“史上最大老鼠倉案”。

2014年3月24日,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審判決,認定其行為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且“情節嚴重”。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2014年4月4日,深圳市檢察院公開表示,“經(深圳市檢察院)審查認為該判決量刑明顯不當”,提出抗訴。

同年9月22日,馬樂案二審,在廣東省高院開庭。10月20日,廣東省高院裁定,認為抗訴機關提出馬樂的行為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缺乏法律依據,不予采納。因此,維持原判。

然而,2014年12月9日,來自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消息顯示:二審後,廣東省檢察院認為終審裁定確有錯誤,於11月27日提請最高檢抗訴。12月8日,最高檢檢委會研究該案,認為本案終審裁定法律適用錯誤,導致量刑明顯不當,決定按審判監督程序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訴。這也是2014年最高檢察院提起的唯一一起刑事抗訴案。

馬樂一案,就此進入“再審”程序。

2015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檢察機關依法查處金融犯罪典型案例》。馬樂案名列其中,最高檢稱,“本案所涉法律的正確理解和適用,對明確同類案件的處理、同類從業人員犯罪的處罰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對於加大打擊‘老鼠倉’等嚴重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彼時,這一舉措遭到張青松律師的質疑,他認為最高檢在最高法對案件判決前,公開發表傾向性言論,有利用輿論影響審批之嫌疑。

此前,中國的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罪,多數以緩刑收場,實刑最多的一樁是交銀施羅德基金原投資總監李旭利案,一審、二審均被判有期徒刑4年。

鏈接:

“刑法第一百八十條”

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上述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範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以及有關監管部門或者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違反規定,從事與該信息相關的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