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消費產品」?即周邊產品。
依靠當年在線上超過將近10億次的下載,Rovio的小鳥在知名度上無以倫比,但一款遊戲難免有生命週期來掣肘,於是Rovio開始向迪士尼模式轉型。
前段時間,手游公司King發佈了招股書,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發行2220萬股,每股定價在21-24美元之間,屆時公司估值將高達76億美元。
按照這個估值來說King突破百億美元看上去是指日可待之事,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在King之前還有一個Zynga的前車之鑑(上市之時77億美元,現在市值44億美元),他們一個是頁游一個是手游,但共同點是都依託於Facebook平台而起。
除此之外,King依託於一款遊戲打天下的調性與Zynga也有著很多的共同之處。
根據King的財務報表顯示,2012年,該公司的營收為1.644億美元,利潤為780萬美元。但到了2013年,該公司的營收一下增長到了19億美元,超過1000%的增長;而利潤也大躍進式的跳到了5.67億美元。
財務報表很好看,但是King的上市是存在隱憂的,最主要的問題是2013年King的19億美元營收當中有78%的營收來自於一款叫《糖果粉碎傳奇》的遊戲。
King也在招股書中也表明,創收渠道單一是風險因素。同時,在招股書中,King還承認,《糖果粉碎傳奇》這款遊戲目前已達到峰值,現在正處於下降階段。
我們來看另外一家公司Popcap,按理說《植物大戰殭屍》、《寶石迷陣》轉型手游剛開始成績還不錯,在去年推出的《植物大戰殭屍》最新版的成績也足夠喜人。
但是Popcap從2012年開始就在持續不斷的裁員當中,Popcap母公司EA對於Popcap的態度也愈發的不明晰起來。
而凡事都有相反的案例,Rovio這家公司一直依靠《憤怒的小鳥》打天下,並且在財務表現上來說還不錯。
根據Rovio披露的2012年財報顯示,整個2012年Rovio營收超過2億美元,運營利潤近1億美元。而其中45%的營收來自「消費產品」。
何為「消費產品」?即周邊產品。
依靠當年在線上超過將近10億次的下載,Rovio的小鳥在知名度上無以倫比,但一款遊戲難免有生命週期來掣肘,於是Rovio開始向迪士尼模式轉型。
根據2013年年中的一份數據顯示,Rovio官方合作的公司總數已超過500家。Rovio表示「2013年將專注於加強戰略品牌管理,品牌與零售商品營銷,以及品牌授權項目。」
可以看到的是,Rovio活的很不錯,在《憤怒的小鳥》在線上表現開始趨於老化的情況下,Rovio的品牌搭建已經很不錯了。
我們有的時候或許需要明白一個不同點,手游可以出現日活躍200多萬這樣的數據,比如《我叫MT》的日活躍用戶一度維持在230萬左右。
對於一款成功的手游來說,日活躍過百萬簡直是輕輕鬆鬆就可以達到的成績,而端游的活躍用戶則要低很多。
所以,手游在玩家中的覆蓋程度遠遠高於端游以及頁游,但卻在營收上與端游頁游相去甚遠,這是由生態的本質所決定。
在這種情況下,開拓邊緣化的線下收入是一個重要方向,將產品塑造成品牌,可以持續不斷的帶來營收,就像Rovio一樣。
那麼這種模式為什麼當年的端游為什麼沒有在做這樣的事情?
上述的文章當中已經說過。
第一,在於用戶的覆蓋程度上面。
強如《英雄聯盟》這樣一款全球性的端游,最高活躍用戶數僅僅超過千萬,而《Anipang》這樣一款韓國本土的手游活躍用戶則輕鬆超過2000萬。
龐大的用戶覆蓋,帶來的是知名度的飆升,這直接可以影響到品牌的建立。
第二,用戶的結構。
手遊玩家偏向年輕化、女性化,有很多的數據表明,現在的手遊玩家有大概超過50%是女性玩家,而端游,將近80%以上的玩家是男性玩家。
對於附屬產品而言,女性用戶的市場潛力遠比男性玩家要高出很多。
第三,端游不削於去開拓線下。
在這裡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淘米一直被譽為在線下做的不錯,但我得到的數據,通過品牌授權,淘米去年大概也就拿到手2000萬元的收入。
而一款成功的端游的收入一個月就是以億元來計算。同時與手游相比,端游的生命週期長很多。
成功的端游根本不會在剩餘價值上挖掘,沒有必要,他們更多想的是如何在遊戲內實現更高的營收,一個好的道具可以抵所有周邊的收入。
這些原因都直接導致了,端游在周邊上的乏善可陳。
除此之外,端游廠商不做衍生品的另一種論調是:中國市場太大,衍生品的工序、渠道太多,有很多互聯網從業者搞不定的因素,即使現在有電子商務提供的渠道,可還是沒有這個市場。所以遊戲周邊在未來也很難形成一個良好的產業鏈。
但是這個論調的基礎建立於自己打造完整的生態鏈,而授權將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而且,在這裡板鄧所要說的是,手游最為生命週期短、覆蓋程度高的產品,完全可以在周邊上再開拓一筆額外的營收,但是到現在為止,手游公司的目光依然聚焦在如何再接再厲打造優質的產品上,而忽視了其實周邊不僅可以帶來一筆額外的收入,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哺線上產品的生命週期的作用。
因為手游的形態與端游、頁游相比,畢竟是不一樣的。一家端游公司、頁游公司去開拓線下,你可以認為是不務正業,因為有太多的不可契合的點,但是手游是不一樣的形態。
手游的玩家結構、知名度覆蓋等等都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天然的適合周邊的因素。
在日本,每年三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為櫻花節,也稱作櫻花祭。己有一千餘年歷史。櫻花自開花至花殘只有七天。也有稱作櫻花七日的說法。是日本自南至北櫻花開放的季節,人們在櫻花樹下襬上豐盛的酒宴,或合家歡聚一堂,或邀請三五好友,一邊吟詩作畫,一邊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待櫻花散去後,人們會收集起櫻花瓣,釀酒、製藥、入食,想盡辦法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一款成功的手游,不就像那最美的櫻花嗎?
剛才我們在休息室聊天的時候,馬化騰董事長已經提出來,說你這個電商的「商」和要成立的公司不太貼切,我們內部原來想叫電子信息科技公司,也覺得沒想好,暫時叫電子商務公司,可能這個名字會讓大家誤以為以後電商是賣商品,名字我們還要再琢磨。
今天我講四點:
第一,O2O是電子商務最大的蛋糕。電子商務發展這麼多年,不管是在世界還是在中國,各種電子大型的商務平台都已經搭建起來,但是線上線下融合的O2O平台目前還沒有。
預計今年中國會有接近30萬億元的消費市場總額,消費市場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多一點是屬於提袋類消費的,提袋類消費中有一部分被拿到線上售賣,基本是圖書、化妝品、服飾等,其中服飾是很大的一塊。而有更大一塊是體驗式消費,如電影、餐飲娛樂類等,這些是無法提袋、也無法放在線上售賣的,是更大的市場。這類消費市場如何能智慧化,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目前還沒有看到這樣的平台出現。基於這一點,我們三家商量要做這樣一個電子商務平台,這將是電子商務最大的蛋糕。未來,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體驗類的消費會越來越多,而不是簡單的買賣消費,全世界都呈現出這樣的特點。將來O2O可能是電子商務市場未來最大的一塊蛋糕,而且這個蛋糕目前還沒有切分,目前還沒有這個平台出來。
第二,機會是均等的。現在O2O都是剛剛才起步,線上的眾多平台都在想怎麼樣往線下滲透,線下一些公司比如萬達,也在想能不能往線上走一走。目前都是剛剛起步,看不到真正的O2O平台和平台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機會對大家都是均等的。既然還沒有一個大平台,我們願意在這方面進行努力。
第三,要有真正的互聯網思維。什麼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目前宣稱做O2O的幾乎都是線上公司,所以現在似乎形成一種輿論,好像只有線上公司才能做O2O。其實,我覺得這就不是互聯網的思維,互聯網的思維就是創新、就是沒有定式。有一部分人質疑萬達是做不動產的,怎麼做電商?我們公司今天算正式簽約成立,實際上搭建團隊超過半年了,很多同事問我,究竟我們是從線上往線下走,還是從線下往線上走?我說這兩個想法都是錯的,我們不應該有線上、線下這種固定思維,我們要融合線上線下,形成互動融合的消費模式。
萬達電商一定不是賣商品的,而是賣服務的,會利用好我們線下的終端。中國現在的購物中心發展了幾十年,商場發展了上百年,停車場多得是,現在連停車場的智能停車技術都沒有,顧客來了不知道有沒有停車位,有人抱怨說到門口兩小時才能下去,下去了也不知道車位在哪,一層有1000多個停車位,繞來繞去找車位要花很多時間。等從廣場下到停車場又忘了車停在哪,有時候找一兩層都找不到。現在做O2O,開發一套智能定位應用,就很容易尋找。
我和化騰、彥宏的思想是非常一致的,我們成立這個公司就是要研究如何把線下的廣場等變成智慧的,這個才是O2O,而不是賣東西。至於電商的物理形象什麼時候能展現,我想可能到明年。有人說萬達電商成立已經兩年,其實錯了。我們自己的數據中心、自己的智慧系統、我們的軟件都還沒有完全研發出來,今年底是試行,明年底正式上線。從今年底算起來,大約兩三年時間,也許更快一點,一兩年時間,萬達電子商務公司是什麼樣的公司,會產生什麼樣的價值會逐漸清晰。
第四,我們做電商,既是需要也是責任。這不是講大話,全世界消費市場幾十萬億美元,中國的消費市場2020年肯定會超過10萬億美金,今年已經超過30萬億元,這麼大的消費市場裡至今沒有O2O的平台出來。我們的O2O公司宣佈投資50億,是我們三方出錢的第一筆投資,實際上5年之間我們總投資要將近200億元,我們還會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要做O2O的實驗,金錢數量肯定很大。所以很多業界的同仁跟我們講,說我們做電商就等著你們了,自己搞不起,也費勁,就看你們能不能做出來,我們一旦實驗成功,除了萬達自己2020年會有50億人次使用,還有可能成為一個開放平台,中國所有搞度假中心、電影、文化、餐飲的都可以用,這個價值很大,我們是在為整個線下企業進行探索。
李彥宏:融合,代表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我覺得這個合作是代表一個趨勢,這個趨勢剛才王健林董事長已經講過,是一種融合的趨勢,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不是從一個方向走向另外一個方向。其實我在內部經常講,我說兩邊要往中間靠,建橋都是從兩岸到中間對起來,這是最佳的方式。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也是這樣的方式,而且我堅信這個方式是代表了趨勢,代表了未來發展的趨勢,代表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百度在中國十幾年的運行歷史,我們一直在試圖說服實體經濟的企業往線上走,到現在可能有幾十萬家的企業通過百度的平台獲取新客戶、生意。現在整個IT產業變化非常快,技術進步非常快,我們的實體經濟在擁抱新技術、新變化,但步子走得並不是很快。去年開始我很著急,我在聯盟峰會上講互聯網在加速淘汰傳統產業,如果不擁抱互聯網,不擁抱新技術,不擁抱移動互聯網可能會被淘汰掉。
我們這麼多年做下來有一些感受:首先接受新技術的不是大型的企業,不是成熟的企業,而是小企業。百度最早的客戶是網上的鮮花店,他們最早接受新的技術。
大型企業什麼時候能夠完全的擁抱互聯網技術,新變革帶來的機會,這是標誌性的東西。大約半年前,我和王健林董事長都意識到現在這樣的機會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一方面中國的互聯網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六七億的網民,移動互聯網的成長更快,我們過去覺得互聯網的技術、創新主要產生在美國,現在很多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都是從中國開始的,很多創新都是從中國開始的。
幾年前,我去美國和業界的著名企業創始人、CEO聊天,他們總是覺得你們中國有什麼?你們中國不就是在抄我們美國的東西嗎?現在我再去和他們聊天,他們會說中國現在有很多創新,我們要關注中國。最近有一批美國的企業家、創業者,他們經常來中國,來中國不是說我的產品怎麼能進入中國,而是天天看中國產生了哪些創新,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現象,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時代。
我們生活在一個魔幻般的時代,中國的市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高速成長的市場,技術的革新和進步都比以往更加快速,一年產生的創新相當於過去十年甚至更多的創新,特別是人工智能深入發展給我們帶來無數新的機遇,包括O2O的機遇。如果一個人在萬達廣場逛街,發現一個女孩子的裙子很漂亮,拍個照片就知道是萬達哪家的店賣的。看到一個海報,就知道萬達院線幾點放映這場電影,可以完成選座和支付。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已經走出了當年PC的時代。PC時代以百度為代表的搜索引擎做的連接人和信息,人通過鍵盤輸入關鍵字,我們幫他找到他想要的信息。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更多做的是連接人和服務,當你有需求,我不僅可以告訴你在哪裡滿足你的需求,而且我能立刻滿足你的需求。比如說電影票,我想要看電影,我在網上可以一直選到哪個座位,人走進去看就行了,這個趨勢我覺得才剛剛開始。
這樣的趨勢要求我們線上互聯網公司和實體經濟有更緊密的結合,像萬達、騰訊和百度能非常有效的推動人們更高的推動整個經濟的高速、健康的成長。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線下有很多不夠有效的運營方式,比如說機票,飛機總有不滿的時候,怎樣讓每一架飛機都滿,讓他的運營成本可以下來,不光是機票,電影院、餐館、卡拉OK都是同樣的道理。
怎樣用技術、用運營的手段,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能夠提升我們所有的經濟層面的運營效果,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會。我也希望藉著這次萬達電商的發布,借助三家公司的合作,能夠為未來很多年、很多企業創造新的標準,把線上和線下結合做得非常完美,希望萬達電商日新月異,不斷創造新的輝煌,謝謝!
馬化騰:大家不用把互聯網企業的競爭看得是你死我活
現在這個名字好像不是太完美,我覺得這個詞確實會讓很多業界的朋友引起誤會,說我們是不是三個土豪又聚在一起,重新對已經發展了十幾年的電商領域又發起一次攻擊呢?這錯了,他沒有看清趨勢的本質。
剛才兩位董事長也提了很多,剛才在會前聊天我們也提到,電商這個詞不完全準確,我也想了一下,它更多的是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如何把龐大未經開發線下的經濟實體,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變成智能化,變成智慧、智能的商業可能更加準確一點。這裡是很龐大的市場,而且很複雜,完全不能用一個線上純互聯網公司的思維和能力做得了。
過去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看到互聯網對很多傳統行業的顛覆、替代、更新,我感覺這只是一個初級階段。未來很多行業都會利用互聯網完成昇華,如果他不用互聯網技術他會在自己的同行中落後淘汰,互聯網沒有什麼神秘,可以理解為過去的電力。沒有電力,銀行、股票經紀都在發展,保險很多行業都能做,有了電,電力公司會打掉所有的行業嗎?不可能,能源公司能全部壟斷嗎也不可能。是各行各業利用新的技術、新的能力完善產業的提升。這裡面有眾多的機會,誰能在這波浪潮裡抓住機會,在未來你的垂直領域中競爭力會遠遠超過其他沒有反應、動作慢的公司。
基於這樣的前提,我們非常尊重和敬畏傳統行業的每個大玩家很深的行業支持,不是純粹的互聯網公司能自己做的,騰訊最近半年、一年,我們的很多發展思路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們把過去做的很多沒有辦法利用自身技術、自身能力和需要和其他垂直領域合作夥伴一起合作才能做好的領域,我們釋放出去。我們集中精力做我們自己最擅長的,通信、社交、娛樂內容產業。也利用我們最核心的平台技術,希望能夠成為一個不僅連接人和人之間的騰訊,還連接人和服務、人和商業的連接器,我們並不要求我們主導一切,我們只需要我們貢獻作為連接器這一層的價值。要和連接器其他的端連接合作夥伴和商業機構,所以才會有今天的合作。
過去一兩年和王健林董事長有過幾次接觸,我和Robin去拜訪過萬達,王健林董事長介紹了很多情況,確實讓我們大開眼界,過去大家以為萬達只是房地產,但其實在房地產之後,萬達發展了很多線下的文化產業、拓展了很多領域,都讓我們覺得大開眼界。我和王健林董事長說,這裡有很多機會。在娛樂領域,線上和線下我們剛好都是做得最大的,都有數百億的銷售額。現在線上娛樂和線下娛樂是截然分離的,我們感覺未來有很大的商機。這些不是通過電腦、手機就可以完成的,一定要線下體驗。
舉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有很多合作的機會。微信提出連接一切的口號時,我也在積極的推進,利用移動互聯網讓很多的服務更加智能化,包括我們看到各行各業,不僅是零售,也不僅是文化,還包括很多金融、通信等行業,都有大量的O2O機會,今天我們邁出第一步,如何能夠和百度一起參與到萬達龐大的線下往O2O融合,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加有效率、有創意、更加酷,我覺得這是非常有利的嘗試。
國外也沒有很清楚的案例可供參考,中國互聯網發展到今天,過去很多人問國外沒有你怎麼能做出來?現在可以看到中國的商業模式和很多方面甚至可以在全球領先。包括我們自身最核心的通信,我們看到微信和QQ都能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方式走私密社交的方式,闖出全新的路。只要你能抓住用戶的需求、用戶的重點,商業機會就會存在,以此平台,我也很支持王健林董事長談到的,不僅為了萬達自身,它也是釋放的平台,可以轉化為開放平台,每個垂直領域,包括剛才提到的智能停車場,智能參觀和文化產業的項目,都可以以此為基礎發展出這一套全新的智能化的系統,是完全可以開放給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這一塊都在進行融合。
今天的合作大家看到,大家說BAT,我們和百度很少有大的合作,這次我們第一次攜手,互聯網的很多企業已經更加清楚地瞭解到融合競合是未來的趨勢,我借這個機會給業界給業界發出一個聲音——大家不用把互聯網企業的競爭看得是硝煙瀰漫、你死我活,其實大家都有自身的優勢、有自身的劣勢,更多應該攜手團結起來做更多的事情,只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任何的合作都是應該多嘗試的。
來源:江門萬達嘉華酒店
但是,這些“高大上”的美食果真如屏幕上看上去那般光鮮嗎?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在微信圈和“餓了麽”“美團”等網絡訂餐平臺好評如潮的“美食店”,卻是無證無照、汙水橫流、油汙滿地的“蒼蠅館子”。
不少網站熱門店面實為“蒼蠅館子”
登錄“餓了麽”網站熱門店面,“怡味軒”菜單上的蔥油鯿魚、水煮魚片、馬鈴薯排骨煲等看起來美味精致;在美團網外賣頻道中,“食尚好粥道”的菜單從冷菜到煲湯一應俱全,還有贈飲,看起來既美味又正規。
記者日前跟隨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來到杭州市區城中村九蓮莊現場檢查,赫然發現“怡味軒”“食尚好粥道”的菜品,都出自這里的黑作坊。
記者看到,九蓮莊60號就是“食尚好粥道”的實際地址。這里大部分業務都來自外賣網站。執法人員在屋內發現厚厚一大旮訂單,從送餐地點看大多是周邊寫字樓。外賣盒子上還貼有二維碼方便顧客查詢。
令人驚訝的是,做出這些網絡“美食”的廚房,卻是典型的“臟亂差”:院子里兩間房,一間做廚房,一間用來辦公、生活。廚房里食材、炊具和竈臺擺放淩亂,地面濕滑,布滿了陳年累積的油垢,散發著惡臭的下水溝就暴露在外。經查,這家小作坊是店家每月花800元租來的,根本沒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
附近居民告訴記者,九蓮莊這里擁塞著一家家“蒼蠅館子”,但是當地居民只要看過廚房現場的都不敢來吃飯。
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城管、環保、衛生等相關職能部門日前在九蓮莊共清查發現35家無證無照、環境惡劣的餐飲小作坊。
記者又來到位於杭州濱江高校園區附近,縱橫交錯的幾條小路形成的一片區域被稱作“垃圾街”,由於此地農民房房租低,區域內集中了數百家餐飲小店和大排檔。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中間的三座開放式垃圾中轉站。蚊蠅圍著腐臭的垃圾嗡嗡作響,有的小食店開門就正對垃圾站。
通過查處九蓮莊等地的黑作坊,杭州市場監管部門順藤摸瓜發現此次涉嫌違規的網絡點餐網站有閃食網、淘點點、美團網、餓了麽、愛訂飯等5家,其中餓了麽、淘點點、美團網是行業龍頭。覆蓋率最高的“餓了麽”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等42個大中城市開展業務,線上用戶300萬,線下商戶5萬家,日均訂單超過12萬單。
微信朋友圈營銷更隱蔽,家庭式作坊“最基本的衛生要求都達不到”
除了互聯網電商平臺,一些“黑作坊”抓住年輕人追求時尚、彰顯個性的心理,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營銷。
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近期聯合溫州市消保委、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前後花費3個月對溫州當地10家有一定影響的微信食品店實地走訪,發現7家證照不齊,食品衛生指標檢測隨機抽取熟肉制品、蛋糕、糕點等44個批次,結果不合格率高達56.8%。
檢查人員發現:有些工作室與衛生間僅幾步之隔;案板、調料,稱量器、紙巾盒,甚至筆記本電腦和手機都堆放在客廳的長桌臺面上;開封後的沙拉醬不見生產日期標簽,用了一半的黃瓜也未密封;食品運輸基本沒有采取保鮮措施……
監管部門表示,這種家庭式作坊大部分連最基本的衛生要求都達不到,部分商家衛生指標超標嚴重。如“若凡000的蛋糕”一款名為“芒果芝慕”(6寸)蛋糕菌落總數超出國家規定標準130倍,大腸菌群超標12倍。調查人員表示,超標之嚴重在以往同類食品檢測中十分罕見。
溫州消保委秘書長鄭劍萍告訴記者,這些活躍在微信朋友圈的商家非常隱蔽。由於規則限制,這些店家在微博上只做廣告,卻在微信上做外賣點餐等交易,“從微信平臺上是搜索不到的,他們只存在於朋友圈內部的轉發,不僅發現問題難,要找到實際生產地址更是費力。”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魁說,部分餐飲O2O平臺已經成為食品黑作坊生存的新土壤。“一方面粉飾了食品黑作坊臟亂差的實質,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黑作坊非法營利的能力。”
體育場路附近一家無證照小面館,上網前每天外賣量40份左右,上網後日外賣量暴漲到200份。
多位商家表示,能提供網絡、手機點餐的商家更有競爭力。記者看到不少小店以加入某某平臺為榮。“我正在爭取下個月上線,到時候訂單數量會翻幾番。”一家制作餛飩面的店主興奮地說。
“年輕人愛上網,也喜歡APP點外賣,有這些時髦玩意兒,不愁沒顧客。”一位小吃店的店員告訴記者。
不管網絡上如何吆喝,黑心店最終落地還是有實體的
對於消費者來說,在點餐網站上的誘人美食照片後面發現賣家真實的後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記者了解到,網絡點餐平臺正在快速發展時期,不少風險投資都在爭相進入。為了提高覆蓋率,對食品經營戶的證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記者體驗在“外賣超人”網站申請開店,一徐姓營銷經理表示,公司對證照沒有硬性要求,他只負責把菜單帶回去掛到網站上就行。
發生在九蓮莊的真實案例也表明,在部分網絡點餐平臺申請業務,只要一張菜單,無需其他任何證照。
浙江省消保委秘書長崔礪金表示,微信朋友圈、網絡點餐等新興的互聯網平臺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很可能會成為食品黑作坊“死灰複燃”甚至“發揚光大”的助手。
有關人士建議,監管部門要抓實體,不管網絡上如何吆喝,黑心店最終落地還是有實體的。監管部門應提升監管手段填補監管盲區,提高處罰力度,建立和完善信用體系、黑名單,增加運營過程中的違法成本。
另一方面,作為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網絡平臺,對於餐廳資質、環境應該承擔起審核、監管的職能。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這些平臺的監管,並出臺可操作性的指導意見。
“食品產業鏈非常長,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非常多,最後會暴露在餐飲終端。”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魁表示,查處黑作坊和查處為這些黑作坊提供生存空間的平臺都應該列入監管部門的日常工作。
i黑馬註:對傳統企業進行O2O改造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傳統巨頭蘇寧、萬達也舉步維艱。做O2O的傳統企業,經常會掉入兩種思維陷阱,要麽太重線上,使得線下資源被浪費,造成“線下線上打架”。要麽就仍是以線下為主,使得互聯網體系難以融入公司體系。
上市公司大商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零售集團之一,主要業務集中於東北,目前也在進行O2O改革,這個改革主要由旗下的子公司天狗網推動。天狗網的CEO劉思軍是敦煌網聯合創始人,後來在京東以及萬達工作,在劉思軍看來,大商的天狗網改革是現有零售產業最合理的,因為大商真正把O2O看成一種服務,是線下商店服務擴展的工具,這將激活整個沈睡的大商體系。
以下為i黑馬采訪天狗網CEO劉思軍口述整理:
我們名叫“天狗”,並沒有和阿里“天貓”叫板的意思。因為我們做的事完全不一樣,我們不做純電商,而是用互聯網體系去改造大商集團的傳統線下零售體系,為用戶提供O2O服務。“天”的意思是,要給大商加入線上體系。原來大商集團,只有線下百貨,沒有線上。
傳統的百貨沒有到單品管理,沒有SKU(保存庫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單位),也就是說——沒有單品數據。
傳統零售盲區消費者去百貨公司買東西,從買衣服到結賬,百貨公司並不知道消費者具體是買哪一款衣服,只知道一件衣服賣了多少錢。這使得傳統零售跟電子商務平臺完全不一樣——電子商務能記錄用戶從查看商品到購買的全部過程,這個數據意義非常大。傳統百貨不具備這個東西,百貨經營者對於商品的把控很弱。
並且沒有完整數據,就沒法把這些商品放在電商平臺上去賣。目前很多傳統零售公司都在嘗試,但是沒有做成功的。
O2O是讓線下所有商品數據化
我們把大商體系中的超市、自有品牌、供應商數據打通。首先跟店面數據庫存打通,門店的數據信息不豐富,我們有很多辦法給它豐富起來。
第一,利用導購人員,讓他們主動給物品分類和拍照,上傳數據,因為這樣他們可以把貨賣到天狗網電商平臺,所以他們非常樂意。第二是激活商家的ERP系統,很多傳統商家有自己的數據系統,但是這些系統不具備互聯網屬性,我們可以把它們接入天狗O2O數據平臺。
天狗網將建立一體化的系統,把原來的系統全部替換掉,模仿京東供應鏈管理後臺系統,跟品牌商庫存對接,倉庫對接,我們團隊這方面經驗很強。
大商天狗免費為供應商提供更好的直通(消費者)服務,很多數據分享給供應商,這是沒有數據的百貨公司提供不了的。未來天狗有集合店的形式,類似宜家那樣的。每個品牌進來面積不大,租金就少,導購員也不用他派,我們統一有,更多是自助體驗服務。
依靠數據:激活物流與會員營銷
有了數據之後,我們消費場景就豐富了。消費者看中的線下商品,只要線下掃一掃,就可以存在自己的用戶資料,考慮買不買,是否需要送貨上門。天狗數據完全可以從庫存調取,記錄。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清單,可以記錄自己想買的商品,跟蹤它的價格,直接在手機端支付。並且,天狗還能記錄著消費者的消費數據,未來進行大數據營銷。這也是我們未來把天狗商品放在上線的基石。
大商集團有很多店,每個店都有會員卡,等數據打通之後,就可以所有商店通用一張會員卡。未來在大商集團店鋪買衣服,吃飯,看電影都可以用一張積分卡。甚至可以直接把信息放在用戶手機上,直接把積分卡放在用戶手機中。用戶的積分可以換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有了數據管理,大商集團的門店和超市就可以變成倉庫,其他電商的平臺,天貓也好,京東也好,它必須通過倉庫通配送到用戶手上。大商有眾多門店,還有超市,我首先從超市做起,把超市當成貨架,當成倉庫的貨架,未來跟供應商的倉庫直接打通,天狗就不用建倉了。超市就是貨架,用戶下單了,有揀貨員揀好,一種是送到你家,一種是自提。
O2O本質是服務,擴展線下服務能力
電商其實也分了傳統電商和新興電商,傳統電商是我去砸流量,我去打補貼,贏來市場規模,贏來會員,我去資本市場上市,這是一個傳統電商的做法。不考慮利潤。天狗網上的店都有實體店,單品化、營銷方式、會員的互動方式都是O2O的,我們的宣傳陣地主要是線下為主,服務好我們現在的會員。所以我們不存在從廣告上引流量,提高成本的方式,我不需要,你引來了他也不一定是天狗的用戶。
天狗O2O的目的,是給線下商鋪擴展服務能力,不存在“線上線下打架”的問題。天狗的核心是為門店服務,強調提升門店的體驗性。天狗首先服務好自己的商戶,服務本地的用戶。大商集團本身就有一千多萬的會員,我激活其中一百萬就站穩腳跟了。
天狗現在的UV轉化率為30%,客單價500元。這是O2O的特點,傳統百貨店專櫃進去的人和實際買東西的人比例是多少?50%。我進到你這個專櫃,一半人會買東西,這是傳統的特點。但是客流很少,一天一兩百人,幾十人。網上鼠標一點離開的可能性太大,選擇面太大,所以轉化率1%、2%,這是很正常的。
我們就是這個特點,我是針對本來來線下購物的人。天狗的用戶基本上都是我們在大商店鋪和超市中的二維碼吸引來的,我們很少進行線上推廣。O2O一定要在移動端做,美團現在手機是主戰場,80%的交易量都在手機上,天狗就沒有PC端產品。天狗的用戶一定是線下為主,只要手機粘住了,天狗就可以長期為他提供服務。
天狗並不是說我要把大商做到北上廣,都來買我的百貨,那不現實,我不會改變線下的銷售模式,我給他增加更多的服務和價值。本地的消費會員要服務好,通過供應鏈的單品化打通,消費者可以得到一些實惠。我們不是和大的電商平臺競爭,本質上還是和其他百貨集團競爭,但是我用O2O的方式,一是打通供應鏈節省中間環節成本,二是提升用戶體驗和粘性,傳統百貨公司就沒有能力和我們競爭了。
例如我們的用戶可以提前在天狗APP上定好今天想買的菜,我們會把訂單送到每個小區門口,東北二三線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北上廣不一樣,他們定點下班,這種方式就可以很好的服務他們。
大商實體店就已經有了客流,你要充分利用好客流,服務好會員。把他們粘住,再打情感牌吸引更多的人來。大商有那麽多會員,那麽多客流,我把它線上化,1700億的銷售額,200多個門店,我們要做的就是連接好供應商,做好用戶體驗。
口碑傳播,專註東北人群體
其他大的電商他們建了這麽久,線上流量玩法已經很牛了,天狗怎麽進行競爭?大商門店主要集中在東北,我們依托於大商集團在東北的影響力,在東北的很多城市,幾乎所有人都去過大商。我們是通過東北人這個群體來開始做,讓他們為東北人代言。
比如你是東北人,你在北上廣打拼,你父母在家里,天狗網可以給你提供你幫你父母搶超市優惠的東西,讓你在遠方就可以幫家里人進行本地(東北)購物,通過大商的平臺可以盡孝心,維系親情。並且天狗網上還可以買到許多東北特產,在外的東北人都會有需求。
針對東北人群體,天狗網也在做東北土特產,有一些新招的網絡品牌它是可以全國發售的,它沒有地區性的限制,天生就是全國發售的。例如我們合作的北大荒的品牌就是全國發售,全國各地都有倉。
(劉思軍)
大商集團做O2O的魄力與思考
大商非常有做O2O的魄力,對做O2O的思考也很深。天狗目前有100人,大商前期投資幾個億,我進集團就是的常務副總裁,擁有更多的改進權利。我們這個團隊也是用互聯網的形式搭建,大商的信息部歸天狗管,我們可以把天狗的技術團隊和原來的信息部做整合,不存在競爭,沒有競爭關系。
我們O2O系統未來不叫線上系統、線下系統,是大商的一體化系統。例如我們的單品數據管理系統,未來就能取代線下不是很先進的管理方式。會員體系也會被現有O2O模式革新。
我們本質上是為大商集團逐漸構建一個新的系統,這種受益對於大商集團將是長期和巨大的。
------------------------
O2O創業大潮將構建新商業文明,O2O創業者請加QQ群375798609交流,入群請註明公司-姓名。
1、代駕從“業務”變為“行業”
楊家軍坦言在進入代駕行業時曾預計北京的代駕市場僅有日均2000單的規模,彼時沒人能說清這一行業到底能產生多大的市場。e代駕給出的數據顯示,目前,僅該平臺上註冊活躍的代駕司機就已達到4萬人,而這一數字的基礎是e代駕對於司機70%的淘汰率,僅北京的訂單量也已上漲了十幾倍。
隨著消費水平的逐漸升高和駕駛人群的正不斷擴大,更多消費人群從不敢開車去喝酒變為開車去喝酒然後找代駕。楊家軍表示,未來,e代駕在穩固目前102個城市的基礎之上,將開始拓展縣級市業務進一步擴大產品範圍。
2、酒後代駕市場正在催生“代駕”市場
這是楊家軍眼中未來e代駕的發展方向之一,消費人群目前提起代駕的第一反應是“酒後代駕”,而事實上,代駕市場正在逐步擴大,在平臺中已出現了長途代駕、代駕接送等需求,未來e代駕將嘗試滿足這些消費需求,而第一步將是實現在代駕時間上的全覆蓋,從目前主要推廣集中在晚間的酒後代駕,延伸至全天候代駕服務。
3、移動互聯正重構線下勞務市場
有人曾擔心一旦滴滴、快的等體量較大的產品進入到代駕市場,勢必會沖擊到e代駕的地位。楊家軍表示,事實上,e代駕的核心工作是用移動互聯網重構線下勞務市場,而非與“出行”領域產品競爭。
巴人頗為認同楊家軍的觀點,包括e代駕、e家潔等產品本質上都是對線下勞務市場的整合,在“去中介化”的基礎上對線下勞動力進行直接整合,未來,相信這類產品將逐漸延伸至各個勞務領域。而這類產品往往會創造某些“自由職業”市場,楊表示,其定位自身產品便是給予“自由職業”的概念,雖然不排除有用戶將代駕當作全職工作看待,但對用戶碎片化時間的利用仍將是產品未來的方向。
其次,投資背後反應了O2O線下門檻飆升
1、雙方曾欲砸錢競爭。
在被曝出雙方資本融合之前,兩家都曾“攢錢”開啟線下大戰,楊家軍坦言當時的e代駕已籌集一筆資金準備對抗58同城的競爭。而兩家也由此經歷了從合作到競爭再到合作的過程。此前,e代駕曾接入58同城的代駕平臺,這造成了58同城代駕業務量的飆升,而此後58看準市場機會欲甩開e代駕獨立進入該領域,兩家也險些爆發線下燒錢大戰,重演打車app悲劇。
2、地推成了O2O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無論從一開始的團購還是後來的打車App,再到後來的家政、代駕、外賣等市場,地推都是各家企業不得不重視的問題,擁有一支可靠的線下地推團隊已經成了當下O2O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此前巴人曾撰文認為巨頭做O2O的問題正式極度缺乏落地能力,所以出現了將O2O業務“逐級分發”的情況。從市場上看,擁有一支百人規模的地推團隊已是全國級O2O產品的標準配置。
楊家軍表示,e代駕的地推同時也借助的技術的力量,引入了一套“智能地推系統”,楊對巴人表示,該系統主要為了提升地推效率,該系統可用來在地推人員對店面推廣後記錄已經被推廣的店面相關信息,未來,該系統或將成為分發地推任務的平臺。
最後,巴人想說,隨著O2O逐漸出現垂直巨頭產品,線下能力將成O2O平臺產品創業的最大門檻,甚至可以說這類機會已基本消失。從代駕領域的爆發不難看出,O2O產品在挖掘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在逐漸整合人們碎片化的時間,並由此創造行業價值。
本文經品途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