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船東簽約淡水河谷,打開穩定利潤空間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42
第三方電子簽約雲平臺上上簽完成A輪融資 DCM領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5/1201/153039.shtml
導讀 : 上上簽,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一家第三方電子簽約雲平臺,獲得DCM領投、經緯跟投的2930萬人民幣A輪融資。
i黑馬訊(宮盈)12月1日消息,上上簽宣布獲得DCM領投、經緯跟投的2930萬人民幣A輪融資。據了解,這是上上簽在2015年下半年的第二次融資,3個月前曾獲得經緯中國7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上上簽,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一家第三方電子簽約雲平臺,針對互聯網企業的電子簽名需求,幫助用戶在互聯網上獲取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簽名,讓用戶通過上上簽完成整個協議的簽署,實現隨時隨地,想簽就簽的線上簽署。
以前,互聯網企業的簽約方式主要有三種:最常用的就是,所有簽約與確認在自身系統完成,既是合同當事人一方,又是擁有合同並有修改能力的唯一一方,這樣的話,無法自證清白;還有一種就是,線上下單再派專人線下簽約。但是,這常常使得線上行為與線下行為脫節難以關聯,簽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無法滿足企業快速擴展的需求;再就是一些特定行業,針對少量客戶,采用U盾簽約的方式。但身份驗證程序複雜耗時長,用戶簽約成本高,體驗也不好。上上簽的做法是,基於雲的電子簽約方式,用戶不需要使用任何的Ukey或者專用軟件,只需要在上上簽雲平臺上,就可以完成整個協議的簽署。
美國同類型企業Docusign已在今年5月完成F輪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不過DocuSign並不適用於中國的法律體系。據上上簽的創始人CEO萬敏表示,電子簽名的剛需是法律效力,在滿足此需求點的基礎之上,平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是最需要重視的。
PPP項目簽約率提至31.5% “叫好不叫座”疑慮漸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5758.html
PPP項目簽約率提至31.5% “叫好不叫座”疑慮漸消
一財網 陳益刊 2015-12-15 13:23:00
半年之前PPP項目簽約率不足20%,而昨日發改委數據顯示,PPP項目簽約率已提至31.5%。PPP項目“叫好不叫座”的疑慮正在被逐漸打消,不過PPP落地難的諸多問題仍待解決。
半年之前PPP項目簽約率不足20%,而昨日發改委數據顯示,PPP項目簽約率已提至31.5%。PPP項目“叫好不叫座”的疑慮正在被逐漸打消,不過PPP落地難的諸多問題仍待解決。
今年5月,發改委建立了首個國家部委層面PPP項目庫,向社會公開推介1043個項目、總投資1.97萬億元。
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披露了第一批PPP項目進展情況。截至11月底,已簽約項目329個,占推介項目數量的比例為31.5%。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民生證券研究院4月份一份研究報告推算出,當時PPP項目簽約率為13%。4月底,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在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發布會上表示,全國各地PPP項目簽約率大概在10%~20%。
根據發改委數據,簽約項目主要集中在市政設施、公共服務、交通設施等領域。在發改委PPP項目庫眾多領域中,這些領域項目數量排在前列。
具體來看,329個項目中,汙水、垃圾處理項目104個,占31.6%;供水、供熱、燃氣等項目61個,占18.5%;學校、醫院、體育等項目41個,占12.5%;鐵路、公路、港口等項目38個,占11.6%。
汙水、垃圾處理,供水供熱等項目因為項目本身有現金流,且模式成熟,簽約率明顯高於其他項目。
從投資規模看,1億元以下的項目65個,占簽約項目的比例為19.7%;1億~10億元項目177個,占53.8%;10億~50億元項目58個,占17.6%;50億元及以上項目29個,占8.9%。10億元以下項目占73.5%,由此可見,簽約的項目金額普遍在10億元以下。
當然,也有大項目簽約。比如北京地鐵16號線在11月底簽約,該項目總投資495億元,社會資本方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拿下該項目。按照《北京地鐵16號線項目特許協議》,京港地鐵采用PPP模式參與16號線的投資、建設和運營,並獲得北京地鐵16號線30年的運營權。
如何看待PPP項目31.5%的簽約率?簽約率提高原因是什麽?
國家發改委表示,第一批公開推介的PPP項目簽約情況總體較好。這表明一是推介的項目質量較高;二是各地在積極推廣PPP模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三是通過發改委集中推介提高了社會關註度和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
其實,發改委項目庫是以各地已公布的的項目為基礎,經認真審核篩選後納入PPP項目庫,集中向社會公開推介。因此發改委PPP項目質量較高。
而地方推出的PPP項目遠超發改委公布的數據。根據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的估算,目前國家推出的示範、推介項目與已簽約但未納入中央項目庫的項目之和已經超過2400個,合計金額至少達5萬億元。
在地方財政收入大幅下滑,融資平臺公司被剝離政府融資職能之後,地方政府也愈加重視PPP模式,這也直接推動了PPP項目落地的進度。
一位地方財政人士曾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基層忙著學習PPP模式,推介PPP項目。
不少地方如福建省也主動到北京、上海去推介PPP項目。
另外,入圍發改委PPP項目庫的項目在融資方面也有優勢。一些金融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現在真假PPP項目難辨,為了降低風險,一些銀行給PPP項目融資的前提條件是必須進入國家發改委PPP項目庫或者列入財政部PPP示範項目。
由於PPP項目設計複雜,盡管“PPP叫好不叫座”說法失之偏頗,但PPP項目落地難的現象的確存在。
國開行上海分行規劃發展處處長於柢東近日在第一屆PPP融資論壇上表示,PPP難落地可能存在以下原因,首先是法律法規不盡完善,在實際操作層面存在包括稅收等一系列法規問題。其次,社會資本難以把控PPP項目的風險。再次,政企在PPP項目利益分配上沒有一個標準,難以達成共識。最後,社會資本和政府雙方在培育契約精神上還有待加強。
編輯:劉菁
家庭醫生要來了,你準備簽約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951.html
家庭醫生,一個以你為中心,提供醫療個性化服務,似乎只有高收入群體才會享有的醫療服務模式,以後將可能走入平常百姓家。
6月6日,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計委等多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稱要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16年,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試點。重點在簽約服務的方式、內容、收付費、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實現突破,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
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形成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
推進分級診療關鍵
複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複旦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梁鴻表示,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實現分級診療的關鍵,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伴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與人口老齡化趨勢,慢性病逐漸呈現‘井噴’格局,但這些長期帶病生存的慢性病患者不僅需要良好的治療方案,同時還需要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社區幹預服務,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血壓/血糖持續監測、行為生活方式改變等。
“另一方面,隨著醫學技術發展越來越趨於專業化、精細化,導致呈現出‘高健康需求’與‘高服務技術’之間的錯位格局,在現實中很多患者很難準確找到相契合的醫療服務技術,就會出現諸多病急亂投醫的現象。通過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借助家庭醫生的綜合服務能夠幫助缺乏專業知識的患者提升合理選擇醫療機構就醫的行為能力,獲得長期、協同的健康照顧。 ”梁鴻說。
當前,醫學健康信息對於國人來講還存在獲知的難度,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一份對身體健康信息的解讀,而家庭醫生在未來將承擔這份職責。
《意見》中表述,家庭醫生團隊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約定的健康管理服務。基本醫療服務涵蓋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中西醫診治、合理用藥、就醫路徑指導和轉診預約等。公共衛生服務涵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規定的其他公共衛生服務。各地應當根據服務能力和需求,設定包含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在內的基礎性簽約服務內容,向所有簽約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務主要是針對居民健康狀況和需求,制定不同類型的個性化簽約服務內容,可包括健康評估、康複指導、家庭病床服務、家庭護理、中醫藥“治未病”服務、遠程健康監測等。現階段要首先從重點人群和重點疾病入手,確定服務內容,並逐步拓展服務範圍。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滿足居民多元化健康需求。
“英國的家庭醫生考核機制就是家庭醫生服務質量的考核,你服務的人群的高血壓控制如何?糖尿病控制如何?這些都需要家庭醫生對服務的人群進行生活習慣、飲食的指導。”北京市西城區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韓錚錚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
考驗基層
家庭醫生落地在基層醫療機構,這項改革的實施,最直接考驗的是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基層醫生必須具有很強的臨床服務能力,能把高血壓降下來,能夠給簽約的患者帶來信任,而且必須是全科醫生。目前我這邊30多個全科醫生都是碩士以上的畢業生加3年規培,對人群的服務必須個體化,而且在指導上也活學活用,目前已經簽約了本社區30%的重點人群。”中國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會長、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杜雪平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
她認為,要想這個政策落地,必須有強基層、建機制,而且機制更為重要。
梁鴻則表示,調動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積極性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激勵措施。在收入分配方面,要綜合考慮包括簽約服務在內的績效考核情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使家庭醫生通過提供優質簽約服務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同時,應在編制、人員聘用、職稱晉升、在職培訓、評獎推優等方面重點向全科醫生傾斜,加快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簽約服務水平。
“此次簽約有簽約費用,對家庭醫生來說也是一種激勵方式,但只有收入上的激勵也不能完全吸引人才,重要的是人才需要雙職稱的晉升,一方面是專業職稱,一方面是教學職稱,要讓全科醫生的晉升通道與三級醫院一樣才行。”杜雪平表示。
《意見》規定,家庭醫生團隊為居民提供約定的簽約服務,根據簽約服務人數按年收取簽約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付費等分擔。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將簽約居民的門診基金按人頭支付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家庭醫生團隊,對經基層向醫院轉診的患者,由基層或家庭醫生團隊支付一定的轉診費用。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療聯合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發揮家庭醫生在醫保付費控制中的作用,合理引導雙向轉診,發揮守門人作用。家庭醫生團隊向簽約居民提供約定的服務,除按規定收取簽約服務費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費用。提供非約定的醫療衛生服務或向非簽約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按規定收取費用。
在轉診層面,韓錚錚表示,大醫院依然還是處於市場化經濟的追求目標,上轉和下轉的標準缺乏,需要進一步明確轉診的標準。
川普反貿易延燒 新興國掀「簽約恐慌症」 美總統參選人拒當「救市主」
2016-06-13 TWM
|
這次美國大選很有爆點,脫序的參選人與反骨的政見不斷上演,也催化了民粹,反全球化、反移民、反外資浪潮洶湧,新興國家的頭號經濟威脅,也從升息變成川普風暴。 有段時間,許多人認為美 國聯準會緊縮銀根的政 策是新興國的最大經濟威脅,特別是新興國本身尤其抱持這種觀點,但現在情況改變了。 美國這次總統選舉的反全球化與反貿易論調,已經擠下聯準會的升息政策,成為新興國最擔心的頭號經濟威脅。 聯準會身為全球最有權勢 的央行,對跨國資金流通、匯率、利率,以及投資人對風險的認知都有極大影響力。特別是在金融機構不夠穩健、投資觀念薄弱、政策反應能力不足的新興經濟體來說,聯準會在金融環境、匯率與利率之間的調整尤具衝擊力。 他們喊苦! 剛從QE印鈔劫難重生 對一些金融環境較僵化的 國家,例如幣值與債務不對等,或是採行不切實際的釘住匯率制度,都會使聯準會政策的衝擊力道加劇。 在推行時間長得出奇的極 度寬鬆貨幣政策之後,聯準會開始逐步將金融立場正常化。 前主席柏南克三年前表示要「減碼量化寬鬆」,造成金融市場大亂,資金開始流出新興市場,貨幣出現漫無章法的貶值。聯準會雖然立即採取措施以穩定市場,去年底也重啟近十年來的首度加息,但全面正常化才剛起步。 過去兩周,聯準會官員又放風聲,表示可能在今夏加息,這意味美國金融狀況緊縮對新興經濟體的威脅不僅真實,而且迫在眉睫。不過,有三個理由相信聯準會政策的衝擊力道已經減弱。 首先,聯準會表明在非危機期間,國際情勢的考量在聯準會的決策過程中,將扮演比過去更重要的角色。聯準會這麼做的主要原因,雖說是基於內政考量,但它為其他國家帶來的,是比過去更能呼應其他國家經濟狀況的金融政策。 他們擔憂! 激烈言論起美國恐翻臉 其次,新興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已經有了一些經驗,面對外來因素造成的破壞,不再像過去那樣地手足無措,有些國家的因應手段漸趨高明。 此外,大批新興市場資產持有人,也已經淘汰出局。結果是,聯準會引發的衝擊不再那麼銳不可當。 第三,其他有影響力的央行——如日本銀行、歐洲中央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跟進聯準會縮緊政策的可能很小,甚至會採貨幣寬鬆政策。 所以,儘管聯準會採取進一步緊縮行動的可能性很高,新興市場知道國際情勢一旦有變,聯準會不會放任不管,而且還可能會比過去更加關心。 但現在有一個讓新興國家 更加擔心的問題,就是在這次吵得沸沸揚揚的美國總統初選過程中,幾名民調領先的參選人,多表態反全球化立場;新興國家與歐巴馬政府簽署貿易協定的遠景,也變得越來越不樂觀。美國政治這股突然掀起的反貿易、反移民與反外國直接投資浪潮,令許多新興國擔憂不已。 他們緊張! 簽好的貿易協定恐生變 擁有多樣化管道,與美國簽有貿易協定的新興國,在過去一般表現較好,不僅是墨西哥這類大國如此,小國尤其如此。原因就在於這類關係可以在經濟政策管理上,發揮護欄作用。但有鑑於美國反全球化情勢越演越烈,特別是那些想與美國簽署新貿易協定的國家,想不擔心也難。 新興經濟體雖說有理由不 必那麼擔心聯準會,但面對另一項外來威脅卻全無頭緒。 近年來,由於先進世界根基不固、欠缺穩定性,新興經濟體不得不在極端動盪的全球環境中繼續摸索向前。現在,面對另一個更複雜、而且可能更不友善的國際貿易環境,他們得更加提心弔膽了。 |
2000+機票代理簽約南航 攜程阿里同程途牛在列
7月1日機票銷售市場大變天後,南方航空(600029.SH)在其官網公布了與其在7月1日前簽署了新版代理協議的代理人名單,超過2000家機票代理公司獲得了銷售南航機票及相關產品的權利,其中包括以前主要以平臺方式供應代理商所銷售機票的阿里、同程和途牛。
對於機票代理來說,7月1日最大的變化就是代理費前返後返費用將全部取消,改為定額手續費。
目前,大多數航空公司都與代理完成了變更銷售代理協議,代理費也變為基於航段數量,並參考銷售艙位高低而不同的新標準。
與此同時,航空公司在新協議中還要求“禁止機票標準產品的供應商銷售模式”,及未經航空公司批準,機票代理人不得擅自在攜程、阿里、去哪兒等C端、B端平臺上銷售相關機票產品。

比如南航就規定:嚴禁代理人通過C端、B端平臺等第三方渠道銷售南航機票標準產品(單程、往返程及缺口程等裸機票產品,或以機票為主體,附加保險、代金券等低價值標準化配件的機票套餐)。對於包含南航機票的打包、組合產品,代理人也需要經過南航審批後,方可投放至南航簽署商務合作協議的C端第三方渠道展開銷售。
同時,B端平臺僅限自有平臺進行供貨銷售,不允許在第三方平臺供應裸價或組合產品。
此外,南航將與符合南航要求的主要C端機票平臺簽署商務合作協議,允許C端平臺引入經南航審批同意供貨的代理人,作為供應商開展銷售,但相關打包或組合產品的上線和銷售均需經過南航審批,方可實施。
目前,攜程和阿里等平臺上的一些非自營機票代理商產品已經下線,而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南航公布的已經簽署新版代理協議的代理人名單時則發現,攜程、同程、途牛和阿里旗下公司也在其中,意味著他們也具有了自營銷售南航機票的權利。
在此之前,同程、途牛和阿里與去哪兒網一樣,主要向其他機票代理開放平臺,作為機票銷售大代理的攜程,近年來也逐漸開放了平臺。而據記者了解,去哪兒網也向南航申請了代理授權,目前公司正在受理之中。
南航方面還透露,後續,南航將定期公布授權代理人服務質量排名,以進一步規範各銷售渠道的銷售行為,切實保護廣大旅客的合法權益。
附:簽約代理名單
http://www.csair.com/cn/about/news/notice/2016/1an4keupp7bc3.shtml
文章相關鏈接
機票銷售市場今日變天 去哪兒網也要自己賣票了
部分省市招商造假:重複簽約 幾千萬包裝成幾個億
紅旗飛揚,彩球飄飄,禮儀小姐落落大方……在西北某省一場招商會的簽約現場,幾個項目的簽約雙方大筆一揮,雙手緊緊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場面。而在場的某市一位部門負責人無奈地對記者說:“這里頭我們市的幾個項目,早在半年前就簽過約了,如今無非是讓老板給個面子,再來捧個場。”
跑場子只為了做樣子
西部另一省份一家文化企業為了改善印刷質量,引入了一套新設備,正式使用一段時間後,當地舉辦經貿洽談會。為了湊夠簽約數目,有關部門就動員這家企業,為設備的引進再舉行一次簽約儀式。企業礙於面子,只好派出代表配合舉行“隆重”的簽約儀式,為經貿洽談的成果“添磚加瓦”。
“我們合同早已簽過,拿到洽談會上再簽一回,純粹是做樣子,可是不做還不行。”該企業負責人說。
“重複簽約並不少見。”中部某市一位財政部門負責人坦言,目前招商引資仍然有任務,從省一級分解到市一級,市一級再分解到各部門,各部門完成任務有困難,就把主意打到重複簽約上來,企業對此邀約往往是雖不情願卻也不願得罪人,只好來回跑場。一位企業老板發牢騷說,一個月內省里市里來回跑了四五趟,打亂了他原本要出國考察的計劃。
幾千萬包裝成幾個億
以中部該市為例,今年,該部門的任務是招商引資一個億,到5月份完成的任務還不到1/4,負責人著急地找熟悉部門的領導,看看有沒有可能在對方的項目中分一杯羹:“如果實在不行,就聯合招商,但是在土地等數字上面做一些工作,使幾千萬的投資變成幾個億。”
重複簽約到底有多明顯?一位知情人介紹,少則一兩次,多則四五次。有的協議只是意向性的,也敢往簽約項目的數字里面兌。這樣簽的意向書,並不是合同,不具備約束力。
西部有個招商會為拼湊簽約成果,讓各個經濟部門到全國各地招商,不管項目最後能否落地,先把企業邀請到再說,第一要參會,第二要簽約。一位參與招商的工作人員說,為了完成“邀商”任務,就到兄弟省市找對口單位求援,請人家出面組織企業參展,盡量能“簽約”。對方有此類需求,當地也會全力配合。真有項目還好辦,多數沒有幹貨,或者落不了地,雙方只好“表演”簽約。
假政績出不來真效果
重複簽約有兩個目的:一是將簽約儀式的氣氛捧熱,營造一種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景象,造成當地是熱門投資地域的假象;二是讓數字漂亮,通過媒體宣傳,提升政績。一位經濟部門負責人自我反思:“說到底,這還是一種虛榮的政績觀在作怪,國家現在強調不以GDP論英雄,但在當地事實上經濟發展指標仍然是目前最明顯的成績單。”
各地經濟部門為完成招商任務也常叫苦不叠,任務的繁重使得重複簽約似乎成為“沒有選擇的選擇”。然而,招商只是形式,如何讓企業留下來、讓市場保持健康發展這個重大而根本的問題,卻被很多人忽視。
“我跟企業負責人聊天,發現這種沖動性地招商引資本質上是一種最大的短視行為,招商時什麽都敢答應,招來後原本承諾的配套、人工、補貼等都難以兌現,最終招商會變成‘招傷’,企業留不住,口碑也差了。”一位負責人說。
華潤置地聯席總裁張大為:北京大區簽約額超200億 將推頂級產品
剛剛完成組織和人事調整的華潤置地,如何規劃和展望其未來?
7月28日,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城市•昆侖”新品發布會在京舉辦。這也是內部架構調整合並後的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第一次公開亮相,華潤置地聯席總裁、北京大區董事長張大為和華潤置地副總裁、北京大區總經理蔣智生一同出席,此前備受關註的昆侖域項目也在此次會上發布。
組織架構和人事雙調整

7月初,華潤置地(1109.HK)剛剛完成區域整合和管理團隊的調整,現任副主席唐勇將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同時設置聯席總裁管理架構,聯席總裁張大為、李欣協助唐勇開展工作,組成華潤置地三人核心團隊。
公司的區域構架方面,華潤置地正式由九個大區調整為六個大區,其中北京大區和山東大區合並、上海大區和江蘇大區合並、深圳大區和福建大區合並,其余成都、沈陽、武漢大區保持不變。
對於公司為何進行整合調整,張大為表示,這是為適應華潤置地“十三五”戰略而實行的組織變革,9個大區合並為6個大區,進一步強化城市深耕細作,聚焦北京、上海、廣深一線城市都市圈,發揮成都、武漢、沈陽區域核心城市輻射力。“十三五”期間,華潤置地確立了“銷售物業+投資物業+X”的商業模式,即在繼續堅持銷售物業及投資物業兩大主營業務基礎上,積極拓寬購物中心+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物業服務、老年地產、海外地產等其他業務發展模式。
在過去的2015年,華潤置地的經營業績應該可以令股東方滿意。
銷售物業方面,2015年華潤置地銷售物業簽約額人民幣851.5億元,實現簽約面積675.9萬平方米。投資物業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華潤置地在營購物中心22個,已進入中國內地17個城市,總在營面積達491萬平方米,合作商家超1000個,合作品牌近2500個,會員人數116萬,包括酒店經營在內的投資物業實現營業額港幣 66.5 億元。
截至2015年底,華潤置地總資產為3965億港元,土地儲備面積達4126萬平米,進駐全國54個城市,開發項目超120個。
張大為稱,在房地產轉型的大環境背景下,華潤置地提出2+X的全新商業模式,也就是在堅持銷售物業、投資物業雙輪驅動的同時積極尋求轉型,努力探索經營創新、業務創新。“十三五”期間,新北京大區將重點從精準投資、卓越運營、變革創新三方面助力戰略落地,集中優勢資源聚焦一二線城市發展,做實大區,深度挖掘客戶需求,以成就客戶、以高品質戰略兌現品質給城市更多改變的品牌諾言。
為何聚焦一二線?
張大為所言的“做實大區”也有了數據上的體現。他透露,新北京大區今年的簽約額已經超過200億元。
他表示,華潤置地將堅持“精準投資”的戰略,一是要聚焦一二線城市,二是把握發展窗口。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已經進入14個城市,其中有7個一二線城市。
從經營數據上也可以解釋華潤置地為何要聚焦一二線城市。
蔣智生對外發布了新北京大區的戰略布局和運營指標,目前在新北京大區的業績構成中,北京的業績貢獻為55%,6個二線城市也貢獻了30%的業績,兩者之和已經超過八成。
“整體毛利率達到28%,處於行業較好水平。另外,以現在的去化速度,華潤置地的房子還夠賣四年時間。”蔣智生說。
當前樓市分化形勢下,一二線城市目前已經成為大型房企必爭之地,競爭激烈也將迫使企業產品升級做優。
上述發布會上,張大為展示了華潤置地位於三大一線城市的頂級產品——北京昆侖域、上海靜安府及深圳灣悅府。

昆侖域所在地塊為豐臺“亞林西西側地塊”,2015年1月初,華潤招商九龍倉平安聯合體以總價42億元、配建45300平方米“限價房”的代價摘得,溢價率近50%。
蔣智生表示,昆侖域要把產品做到極致來回饋購房者,這將是致敬這座城市的進取心,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
截至目前,華潤置地尚未發布昆侖域的售價。
中歐體育收購AC米蘭簽約完成 永大集團擬參與並購基金
8月12日晚,吉林永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中歐體育投資管理長興有限公司發來的《關於與FininvestS.p.A簽署收購AC米 蘭俱樂部99.93%<股權購買協議>的告知函》,獲悉中歐體育與Fininvest S.p.A簽署了關於收購AC米蘭俱樂部股權的協議。
據悉,此次協議中,股權出讓方為FininvestS.p.A,股權受讓方中歐體育投資管理長興有限公司為簽約主體,最終受讓主體為中歐體育發起設 立的中歐體育投資長興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股權出讓方Fininvest根據協議約定將其持有的AC米蘭俱樂部 (AssociazioneCalcioMilanS.p.A)99.93%的股權轉讓給中歐體育,中歐體育將向Fininvest支付轉讓款5.2億歐 元,並向俱樂部提供1億歐元的貸款。
早在6月3日,吉林永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曾發布公告稱,經公司2016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決議全資子公司永大創新金融服務(深圳)有 限公司擬與中歐體育投資管理長興有限公司)合作,參與投資總規模不超過45億元人民幣的產業並購基金(其中永大創新擬認繳不超過3億元人民幣)。該基金主 要投向於體育、文化等產業。
永大集團提示,目前中歐體育已經完成簽約事宜,公司作為擬參與方將嚴格按照監管機構的有關規定及下一步各方談判的結果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但公司或永大創新出資義務的履行尚需履行必要合規程序並且根據各方談判進展情況而定,敬請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中國保險投資基金半年“成績單”:已簽約項目700億
作為保險行業的投資平臺,中國保險投資基金自去年底成立以來備受關註。回顧2016年上半年,中國保險投資基金已簽約項目700億元。近日,基金管理人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保投資)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聘任深圳市原副市長徐安良為公司總裁的議案。
2015年6月,該基金由國務院第96次常務會批複設立,由中國保監會負責籌備組建,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社會有效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打造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新引擎的重要舉措。基金總規模為3000億元,首期1000億元,存續期限5-10年,主要向保險機構募集,保險機構出資不低於基金總規模的80%。
據記者了解,2015年12月發行的“招商局輪船股份股權投資計劃”,募集保險行業資金400億元,直接投資招商局輪船股份公司境外項目,有效支持了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以及國油國運政策。該項目獲得多家市場機構超過8倍的超額認購反饋。2016年4月中保投資再次募集300億元保險資金,以母基金形式與上海浦東發展(集團)、陸家嘴(集團)成立“上海中保浦東城市發展股權投資基金”,該項目有40家保險機構參與認購,是保險業開展另類項目投資以來,單個產品受益人最多的金融產品。
基金開局良好,行業反響熱烈,且有效緩解了當前保險資金可匹配的低風險資產不足現象。據了解,目前包括亞投行在內的眾多國內外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央企和國企均表示出與中保投資的強烈合作意向,基金作為保險行業投資平臺得到業內快速認可。
在經濟“新常態”下,投資行業總體面臨經濟結構和金融結構調整,利率下行和資產荒的壓力。同時監管政策轉變也在為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的發展創造了機遇。目前,公司已入庫儲備項目涉及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兼顧產業升級、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互聯網醫療和大健康等新興行業,符合國家戰略方向、風險可控、收益良好。除了傳統的類固定收益類項目,公司在長期股權投資方向上進行了重點拓展。
據此次董事會披露,公司目前已通過立項階段項目5個,進入盡職調查階段項目4個,進入合同文本起草階段項目4個。其中擬與招商資本合作成立物流倉儲與新能源產業基金,與財政部發起設立“PPP發展基金”以及“生態城市發展基金”,與中燃控股合作成立清潔能源發展基金,與中交集團合作成立“交通事業發展基金”,與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合作成立“中國建材產業發展基金”等。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