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美制裁倒逼中俄合作 “習普會”中方敦促加快建設西線天然氣管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09

習近平,普京,俄羅斯,中國,天然氣

歐美相繼決定推出更嚴厲的新一輪對俄制裁,西方壓力倒逼中俄加快深化合作。昨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時強調,要盡早啟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普京稱,希望推進油氣、核能、航空、金融、基建等領域重大項目。(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繼決定貿易結算中增加使用人民幣和盧布後,中俄在討論成立新的銀行間交易系統,替代現有全球系統SWIFT,“去美元”道路上更進一步。俄副總理舒瓦洛夫稱,中國銀聯已準備與尚未成立的俄全國支付系統全面合作。

昨日習近平在會晤時提到,中俄正積極探討高鐵合作,強調雙方要繼續促進兩國戰略性大項目合作,特別是盡早啟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推動兩國能源合作,還要擴大金融合作,推動雙邊本幣互換。

習近平稱,願意繼續同普京保持密切溝通,推動雙方加大相互支持,擴大相互開放,相互給力借力,共同抵禦外部風險和挑戰,實現各自發展振興。

普京稱,他本人高度重視俄中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該項目互利共贏,要加快建設,希望雙方繼續著力推進油氣、核能、航空、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重大項目。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俄中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和協作。

今年5月習近平與普京在上海會晤期間,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與中石油簽署了為期30年、總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購銷合同。根據中俄雙方2010年簽訂的協議,中國將通過西線Altai管道和東線西伯利亞管道進口天然氣,年進口量最高可達680億立方米,其中西線300億立方米/年,東線380億立方米/年。

本月1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方境內段開工,這條名為“西伯利亞力量”(Sila Sibiri)的管線耗資50億美元,全長4000公里,最快可能於2017年正式向中國境內送氣。

俄羅斯,天然氣,中石油,Gazprom,中國

對於當前的烏克蘭危機,昨日習近平強調,有關方要追根溯源,從根本上去理順和解決矛盾。中方主張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呼籲烏克蘭方面盡早開啟包容性對話,達成全面解決危機的政治方案。

當地時間昨日,歐盟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和國防領域展開新一輪制裁,進一步加大對俄進入歐盟資本市場的限制,禁止向5家俄國有銀行和3家俄能源公司提供貸款,擴大對俄出口軍民兩用品的限制範圍,實行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制裁的俄公民增加24人。

歐盟理事會範龍佩稱,未來歐盟可能視烏克蘭停火進展推遲或修改制裁計劃,甚至可能部分或全部撤銷制裁。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日發布聲明稱,美國將與歐盟共同“深化和擴大”對俄羅斯金融、能源和國防工業的制裁。新制裁措施的更多細節將在本周五公布,當天立即生效。

華爾街見聞兩天前文章曾提到,面對新一輪更嚴厲歐美制裁,中俄不但加強兩國銀行合作,而且中方也將增加對俄能源和基建領域的投資。

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將持有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俄油)旗下最大油田Vankor10%的股份,投入約合10億美元。俄油與中石油還在商議合作開發北冰洋的巴倫支海(Barents Sea)及其東南部的伯朝拉海(Pechora Sea)。

全球三大運輸企業之一俄羅斯鐵路(Russian Railways,俄鐵)第一副總裁Alexander Misharin向俄媒透露,以國開行為首的中國銀行有意投資4000億盧布,資助俄鐵修建莫斯科高鐵的項目。

俄羅斯副總理 Arkady Dvorkovich本周曾表示,全球需要更加穩定的貨幣流通環境。人民幣可以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他還說,和中方談到“其他許多項目”,世界需要“不止一個權力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55

中俄西線輸氣管道協議接近達成 中國或成俄天然氣最大買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35

irrHAaH5_Tgk

中俄能源合作或再下一城。據俄羅斯官方媒體機構"今日俄羅斯"(RT)報道,兩國已接近就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達成協議。若該協議達成,中國將一舉躍升為俄羅斯天然氣的頭號大買家。

這是中俄第二條天然氣輸氣管道協議。今年5月,雙方達成了被稱為東線的第一條輸氣管道協議,涉及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參加11月9日至11日APEC會議前夕接受了媒體采訪。在談到將俄羅斯天然氣西線輸往中國的項目時,他說:

我們已經對西線輸氣管道的開通達成了原則性非正式協議。我們已經就這個項目的很多技術和商業方面達成一致意見,這為最終協議的達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圖:俄羅斯向中國的兩條輸氣管道示意圖(藍線是名為Altai的西線輸氣管道,紅色虛線是名為Power of Siberia pipeline的東線輸氣管道)(圖片來自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

111

被俄方稱為Altai的西線輸氣管道將從俄羅斯境內通往中國,從新疆烏恰入境。俄天然氣工業公司對外經濟活動部門負責人奧傑羅夫曾在9月表示:“經西線對華供氣基本計劃預計在300億立方米。當然,在與中方協商後可以擴大。”這就意味著,俄羅斯對華供氣量將在今年5月達成的東線供氣協議的基礎上接近翻倍。

華爾街見聞曾提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中國石油已於今年5月簽署了一份30年的供氣協議。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Power of Siberia pipeline)”,即規劃中的兩條中俄輸氣管道中的東線,俄羅斯將每年向中國輸送380億立方米天然氣。位於俄羅斯Kovykta和Chaynda東線輸氣氣源的可采量預計為3萬億立方 米。

西線輸氣管道竣工後,中國將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買家。預計俄羅斯向中國每年的供氣量將達到680億立方米,總供應量超過俄羅斯向德國每年輸送的400億立方米天然氣。

俄羅斯媒體俄羅斯之聲報道稱,今年10月,中俄雙方簽署了政府間協議,將在開始階段通過西線每年對華供氣300億立方米。

普京還表示,中國將參與俄羅斯原油的勘探和開采工作,雙方在中國設立合資石油精煉廠的工作也已經啟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在上合組織峰會上發表講話時強調,中俄雙方要盡早啟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普京9月也表示,俄中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互利共贏的,他本人高度重視,要加快建設。

中國的能源陸路布局,東北方主要來自俄羅斯。在西北部,主要是在中亞。

圖:俄羅斯與中國方面就天然氣供應合作逐步深入

22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86

"南溪"管道建不成 普京的B計劃可能也沒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72

iCiOl.Uaj6cI

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表示不再尋求開展繞過烏克蘭向中歐和南歐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南溪”(South Stream)管線項目,轉而采用B計劃——取道土耳其向希臘和歐洲的其他地方輸送天然氣。不過,彭博社報道稱,B計劃比原計劃更難成功。

土耳其畢爾肯大學(Bilkent University)的能源專家Necdet Pamir在電話中告訴彭博,巨大的天然氣管道從俄羅斯取道土耳其向歐盟供氣是不現實的。

彭博社報道稱,阻礙“南溪”管線建設的因素可能也會妨礙B計劃的實施。歐盟天然氣需求增長停滯,加之由於烏克蘭危機,歐盟並無心情與俄羅斯做交易,同時歐洲還在尋求從其他地方進口天然氣。

B計劃意味著俄天然氣巨頭Gazprom需要修一條通往土耳其的超級管道,足以輸送超過該國全部需求的天然氣量。然後,再通過土耳其和希臘的邊境,將天然氣輸送至歐洲。

不過,普京上周在安卡拉(土耳其首都)表示,“該計劃是很現實的。”

至於土耳其是否會承接這一項目,目前仍是個未知數。該國能源部長Taner Yildiz 昨日表示,土耳其不希望被夾在歐洲和俄羅斯的矛盾之間。

他稱,“時間將告訴我們,該計劃是否可行。”

2014gazprom-20southstream,w_640

南溪線路圖:來自Gazprom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二宣布,俄政府不再尋求開展繞過烏克蘭向中歐和南歐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南溪”(South Stream)管線項目,指責歐盟阻撓南溪線施工,稱將開始同土耳其合作修建替代輸氣線。南溪線成為近幾個月歐盟因烏克蘭危機抵制俄羅斯的犧牲品,這也是俄羅斯與歐盟關系惡化、進一步疏遠的跡象。

“南溪”是Gazprom在2007年與意大利埃尼集團(ENI)共同發起的大型跨國輸氣管道項目,擬投資400億美元,預計天然氣年輸送量達630億立方米,計劃2018年完工,屆時將輸送歐洲約12%的年消耗天然氣。法國電力企業EDF於2010年參與。俄開發該項目的戰略意圖是,繞過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最大中轉國烏克蘭,鞏固其在東南歐的能源主導地位。

保加利亞是南溪管道自俄外延的第一個國家,有利的地理位置會使其因南溪獲益頗多。但迫於歐美壓力,今年6月上旬,保加利亞政府宣布中止其境內的南溪籌備活動。華爾街見聞當時的文章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南溪線實質上成為歐美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對峙的重要政治與經濟棋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59

天然氣管網改革再進一步 中石油中亞管道出售股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353.html

天然氣管網改革再進一步 中石油中亞管道出售股份

一財網 張旭東 2015-11-26 13:59:00

也有券商分析稱,中石油出讓中亞管道股份是為了應對利潤下滑、籌措資金。中化原總地質師曾興球分析說,低油價利潤下滑,使得油氣改革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會推動內部改革的進程。

在油氣改革方案發布前,天然氣管網改革已經開始逐漸實施。

中國石油25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準子公司中油勘探對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進行內部重組,並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完成內部重組後中亞管道公司5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50億至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

這是傳出油氣改革天然氣管網獨立以來,石油公司首單對管道資產的交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郭焦鋒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中亞管道出售股權和管網公司獨立的方向不沖突,股權轉讓可以是一個過渡。

中亞管道資產重組

截至2014年底,我國天然氣管網超過8萬公里。基本覆蓋除西藏外的行政區域,形成全國“一張網”的大格局。

中石油在國內天然氣供應、管道運營中占據優勢。天然氣主幹管網中的陜京一線、二線、三線、四線,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都是由中石油運營管理,只有川氣東送由中石化建設管理。

按照一般的統計,天然氣管網里程的80%左右都歸中石油運營,可以說管網改革落實主要看中石油怎麽操作。中國石油公告稱,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內部重組後,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5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50億至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

國新國際是國新控股的子公司,國新控股2010年底成立,承載著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的責任。

國新控股介紹說,公司職責之一是持有國資委劃入國新公司的有關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並履行出資人職責,配合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重組,接收、整合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後存續企業資產及其他非主業資產,配合中央企業提高主業競爭力。

這意味著中亞管道公司股份出讓涉及到國資委推動的資產重組,後續可能成為上市的平臺。此前,中石油對管道資產也曾有引進民資和社會資本的操作。

2014年在混合所有制火熱時,中石油曾提出成立東部管道公司,公然後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更早之前,中石油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曾引入社保基金、寶鋼和國聯產業投資基金,並出現在基礎設施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名單中。

與管網獨立沒沖突

針對管網改革,中石油總裁汪東進在此前的業績發布會上曾提出,改革會結合中國的油氣管網當前實際情況分步實施,目標是完全實現管道的獨立和市場化。

郭焦鋒分析稱,國新公司本來是國資委的一個操作平臺,中亞管道公司重組後50%股份劃入國新公司,對管網獨立沒有影響,可以過渡到獨立和市場化。

對於組建國家管網公司,此前的消息都顯示,成立天然氣管網獨立公司較為容易操作,主要是將主幹管網獨立運營,國家核定輸送費用。同時,繼續執行能源局推動的加強儲氣設施、接收站的公平準入。

一位參與油氣改革前期課題的研究人員對本報記者稱,國家管網公司即便成立,LNG接收站在內的基礎設施的公平準入也會強化,相應的管網輸送能力、接收站容量、液化能力、儲氣庫的庫容等都將成為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形成有效的交易市場。

也有券商分析稱,中石油出讓中亞管道股份是為了應對利潤下滑、籌措資金。中化原總地質師曾興球分析說,低油價利潤下滑,使得油氣改革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會推動內部改革的進程。

重組後的管道資產,存在重新上市的可能。在目前背景下,上遊受到低油價影響利潤減少,管道業務反而顯得穩健,單獨上市將會籌集更多資金。

管道涉及的股東錯綜複雜,包含了中石油內部上下遊的企業。同日,中石油公告還提到,昆侖能源可通過收購中石油昆侖燃氣股權、資產或其他方式實現整合。

中石油公司的地方公司還與對應的石油管理局、勘探局簽訂資產轉讓協議,涉及的天然氣儲量價值合計35.09億元,將受到油價影響較小的天然氣資產置換進入上市公司。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00

金洲管道大股東增持瀕臨爆倉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增持被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512.html

金洲管道大股東增持瀕臨爆倉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增持被套

一財網 楊佼 2016-01-18 19:02:00

隨著2016年開年以來的資本市場大跌,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被套的已不鮮見。由於市場波動,引發股價大幅下跌,部分上市公司股東增持後,目前已經虧損30%以上

繼股權質押面臨平倉危險之後,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增持也站在了爆倉的懸崖邊上。

這回大股東增持瀕臨爆倉的是金洲管道。1月18日,金洲管道以擬披露重大事項為由臨時停牌。當日中午,金洲管道再次公告,披露停牌是因第一大股東金洲集團,通過資管計劃增持的公司股票,目前已經達到止損線。

大股東增持金洲管道累計動用資金超過2.9億元。根據金洲管道停牌前的價格計算,金洲集團增持已經虧損1.1億元,需要至少補倉7000萬元,才能使增持資管計劃凈值回到預警線以上。

隨著2016年開年以來的資本市場大跌,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被套的已不鮮見。由於市場波動,引發股價大幅下跌,部分上市公司股東增持後,目前已經虧損30%以上。

大股東增持瀕臨爆倉

根據金洲管道1月18日中午公告披露,第一大股東金洲集團通過中融基金-民生銀行增持1號資產管理計劃增持的公司股票,目前已經達到預警線、止損線。

金洲管道去年7月11日公告顯示,公司大股東、董監高人員,計劃在2015年2015年7月13日—2016年7月12日間,通過券商、基金定向資管等方式,合計增持不低於2.86億元的金洲管道股份。2015年12月,上述增持計劃實施完畢。

根據金洲管道披露,截至2015年12月22日,金洲集團通過中融基金—民生銀行增持1號資管計劃,共計增持1529萬股,增持均價為18.97億元,共動用資金2.9億元。

迄今為止,金洲集團合計持有金洲管道6230萬股,持股比例為11.97%。根據最初約定,金洲集團增持的預警線為0.85,止損線為0.8。目前,金洲管道最新股價為11.7元,已達到約定預警線和止損線,中融基金已發出預警通知,要求及時進行補倉,以保證產品單位凈值不低於預警線。按增持成交價計算,金洲集團的增持股份目前已經瀕臨爆倉。

金洲管道在公告中稱,金洲集團將采取積極措施,籌措資金進行補倉,使產品單位凈值不低於預警線,以保證持有公司股權的穩定性,並在實施相關措施後盡快複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據業內人士此前向《第一財經日報》介紹,上市股東大股東增持資金,均是由銀行通過資管計劃提供,上市公司大股東提供劣後級資金,杠桿比例多在1:1或1:1.5,也有個別銀行的杠桿比例達到1:2。若按1:1計算,金洲集團增持資金中,有1.45億元來自銀行,而目前其增持部分的市值,僅剩1.8億元左右,虧損額高達1.1億元左右。若需將產品凈值提升至預警線之上,至少需要補償7000萬元以上。

除了增持部分,金洲集團還將所持部分股權用於質押。據金洲管道此前披露,2015年6月19日,金洲集團將該公司2175萬股,質押給農業銀行湖州分行,當時其股價在16元左右。目前,金洲管道股價已遠低於質押時的價格。

深圳某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率一般在3~5折,優質藍籌股質押率相對較高,如果按4折的質押率計算,金洲管道質押價格約在6.4元,目前尚在安全線之上。

盡管面臨增持爆倉,但金洲集團似乎並不缺錢,通過 2014年底以來的大幅減持,金洲集團手上握有大把現金。

公告顯示,2014年12月25日~2015年4月20日,金洲集團及其子公司上海金洲合計減持金洲管道5833萬股,占比11.2%,共計套現達5.8億左右,10余天後,金洲管道再次減持625萬股,套現約1億元。

隨後,2015年7月,金洲集團、上海金洲,再次將所持8600萬股以協議方式轉讓,持股比例也降至不到10%。但在權益變動書中,金洲管道並未披露轉讓價格,但若按其停牌前20日均價的9折測算,轉讓總價亦在12億元以上,加上上述數字,金洲集團去年金洲管道,共計套現達19億元左右。

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被套

增持的金洲管道股票之所以爆倉,與金洲集團增持時點選擇不加有很大關系。去年7月,金洲集團宣布增持後,卻遲遲沒有行動,而是將出手時間放在了去年12月,而此時恰逢金洲管道股價沖上最近一年多來的最高點。

根據金洲管道此前披露,其增持集中在2015年12月17日—22日之間進行,三次增持成交價分別為17.59元、18.84元、19.77元,此時恰逢金洲管道最近一年來股價最高位。金洲集團增持完成的當日,沖上19.88元的高位後,隨即便掉頭向下。截至停牌前,跌幅已達42%左右。

金洲管道增持爆倉,也為其他增持的上市公司股東敲響了警鐘,其中的一部分可能已經身處險境。

根據同花順統計數據,僅在2015年7月1日到12月15日,A股上市公司獲大股東增持的市值合計超過3000億元。隨著A股再次走弱,去年12月下旬以來,又有大量上市公司股東宣布增持,當月共有超過350家上市公司獲得大股東增持。

由於大股東增持時,部分上市公司股價處於相對高位,目前增持的上市公司股東,已經面臨跌破成本價被套的尷尬。

以中安消為例。2015年11月,中安消實際控制人塗國申,通過國金中安消1號增持資管計劃,累計增持590萬股,投入資金2億元,增持均價為33.93元,此後,中安消因故停牌,但停牌前股價已跌至28.84元,塗國身為此已虧損15%左右。

合康變頻同樣如此。公告顯示,去年12月7日~9日,合康變頻三家股東以21.38元·21.85元的價格,增持了該公司股份,截至1月18日收盤,其股價已跌至17.02元,跌幅達27%,三家股東增持部分已平均每股虧損4.5元以上。

實際上,經過最近一輪大跌,類似案例比比皆是。2015年11月,漢威電子兩名股東,以23.62、32.82元的價格增持,而目前漢威電子股價已跌至23.4元左右,累計跌幅達到30%左右,增持的股東也已虧損約28%。公開信息顯示,迄今為止,存在類似情況的上市公司,至少已有10余家。

據業內人士介紹,上市大股東增持,雖然以資管計劃進行,但資金主要來自於銀行,而有些用於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的資管計劃,杠桿率要高於股權質押,上述情形已為銀行資金安全帶來了一定壓力。但《第一財經日報》從多家銀行獲悉,目前並未對此類業務進行政策調整的消息。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61

西氣西用落地執行 管道繞塔克拉瑪幹沙漠半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806.html

“家庭用天然氣後方便很多,而且使用氣每月費用20元,用煤的話至少得100元。”新疆和田墨玉縣城附近的用戶說起天然氣,滔滔不絕。

當地的居民用氣價格為1元/立方米左右,這戶居民兩家人住著當地的平房。廚房經改造後,顯得整潔大方。這是新疆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建設的結果,也是執行方中石油員工津津樂道的事情。稍有遺憾的是,當地用戶並不清楚天然氣就來自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油氣田。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隨《能源》雜誌專家走進塔里木,調研了氣化南疆部分段管網、運行中心和站場。經過前期建設,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已經在南疆建成英買力—喀什段、喀什—澤普段、和田—澤普段、和田—民豐段4條輸氣幹線,以及其他5條支線、14條團場支線,總長度2424公里,繞著塔克拉瑪幹沙漠轉了半圈。

不過因為南疆各地州天然氣消費以民用為主,工業用氣量較低,但新疆執行統一的天然氣門站價格,供氣企業要承擔價差損失,因此提出可以考慮新疆實行差別門站價格。

氣化塔克拉瑪幹沙漠半圈

東中部各省對西氣東輸較為熟悉,西氣東輸最先建設的管道以新疆阿克蘇境內氣田為主,後續建設的西氣東輸管線更多采用中亞進口天然氣。與此同時,南疆的氣化工程也早已提上日程。

2010年起,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用3年時間,2013年建成英買力—喀什段、喀什—澤普段、和田—澤普段、和田—民豐段4條輸氣幹線,以及其他5條支線、14條團場支線,線路總長度約2424千米,投資64億元,與之前氣化南疆工程已有的天然氣主幹管道形成環繞塔里木盆地的輸氣管網,新增氣化12個縣(市)、20個農牧團場。氣化南疆工程對南疆五地州實現了全覆蓋,讓400萬各族民眾可以使用潔凈的天然氣。

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涉及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蘇,克州,巴州等五地。管道運行中心設在喀什,管道的監管高度數字化,油氣運行中心僅有80名員工。全部管道設置43個站場,其中僅6個節點站場有人值守。其它站場通過運行中心的主控室可以一覽無余,並實現操作。

南疆天然氣管道長度相當於西氣東輸主幹管網的1/3,但南疆各地州主要是民用天然氣消費。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下設塔西南公司,運營南疆油氣管道,喀什油氣運行中心黨委書記張潤華稱,南疆天然氣管道使很多南疆居民從柴薪時代直接進入天然氣時代。

張潤華提供的數據顯示, 2015年,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供氣已達7.42億立方米,整個塔里木油田對南疆五地州供氣33億立方米。民用之外,記者在當地看到,新疆的交通用天然氣應用較多,加氣站覆蓋比較完全,高速公路沿線、市區遍布加氣站。

和田一家加氣站,氣價在2.8元/立方米,加氣的出租車和民用車輛絡繹不絕。加氣站經營者對記者說,加氣站主要考慮壓力是否足夠大更容易加滿。這家加氣站一天營業額能達到5萬元左右。

氣化南疆,或者中石油內部稱為西氣西用的工程,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北邊,與西氣東輸管網相連,可以調劑余缺。南疆的管網與西氣東輸主幹管網已連為一體。西氣東輸沿線的省份都在提出氣化工程,但像南疆地區已實現到市縣,鄉鎮以及居民用戶的,還不是很多。

天然氣價格機制待完善

國內天然氣消費已經呈現出一定的供大於求局面,今年已出現天然氣價格與油價反方向運行的趨勢。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2016 年一季度,全國天然氣產量367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 天然氣進口量198 億立方米,增加23%,天然氣消費量580 億立方米,增長15.4%。業內普遍認為2015年11月進行的天然氣門站價格下調帶動下遊天然氣的消費需求。

不過,一季度天然氣消費量增長迅速也有北方遭遇嚴寒天氣的原因。北方多地供暖季一般在3月中旬結束,東北部分地區供暖季到4月中旬才結束。今年2月份比往年多一天也帶動天然氣消費量上升。

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堅持增加供應與提高能效相結合,加強供氣設施建設,擴大天然氣進口,有序拓展天然氣城鎮燃氣應用。”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但數據顯示,2015年天然氣產量13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6%;天然氣進口量614億立方米,增長6.3%;天然氣消費量1932億立方米,增長5.7%。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未能達到此前規劃的2000億立方米的消費目標,進入10%以下的低增長期。

雖然今年以來天然氣消費量維持10%以上的高增長率,但業內普遍認為,國際天然氣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也持續下跌,但是國內價格機制不完善,消費旺盛局面是否延續有待後續觀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郭焦峰研究員分析,國內天然氣價格並沒有理順,在現有市場供需形勢下,天然氣價格至少還有20%的下降空間,未來要完成天然氣替代煤炭以及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的提高,需要價格機制的完善和調整。

國內在去年4月份將增量氣和存量氣價統一,並在11月份降低平均門站價格0.7元/立方米,壓縮上遊企業利潤。今年以來,浙江、安徽、廣東等地都進一步壓縮省級管輸企業和城市燃氣企業的收費標準,顯示價格改革正在地方層面推動,天然氣價格將進一步向市場化靠攏。

地方政府涉氣收費需規範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今年2月份的《2015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曾提出,國內天然氣消費增長主要受到氣價下調之後天然氣發電增長的帶動,其它領域增長有限。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天然氣銷售公司經理陳勇說,就公司數據而言,轄區內天然氣銷售已經連續兩年絕對量下降,預計今年還會繼續下降。他建議,考慮到南北疆發展程度不同,可以分別設定門站價格,減少企業背負的價差負擔。

記者在實地走訪中還發現,地方政府會對非居民用氣征收天然氣價格調節基金,用於天然氣和油價差距過大時補貼天然氣銷售方。征收額度較高的地方,天然氣價格調節基金能占到終端氣價的近三分之一。

這部分調節基金,地市級政府就可以決定,各地普遍存在,屬於天然氣價格改革過程中的障礙,在實踐中加重了用氣成本。

當然,在天然氣產量高的地區,天然氣價格較低,交通用氣優勢依然比較明顯,政府征收的調節基金只是壓縮了上遊和銷售企業的利潤。

即便如此,天然氣的前景依然被看好。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以及塔里木油田公司下屬的塔西南公司都表示要大力推進勘探工作,用天然氣造福南疆居民,以天然氣服務當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83

中石化: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項目公開引資

中國石化8月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天然氣川氣東送管道業務引資的議案、天然氣川氣東送管道業務引資等相關議案。引資完成後,公司對管道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50%。

附公告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73

深圳新建地下排水管道多是豆腐渣工程 官方澄清

針對近日有香港媒體報道稱“深圳新建地下排水管道三分之二是豆腐渣工程”,深圳市水務局技術處處長梁毅4日表示,媒體對此存在誤解。深圳市水務局局長王立新則表示,“絕不放任何問題工程過關”。

據梁毅介紹,為確保汙水管網的建設質量,2014年深圳市水務局要求全市各排水管網建設單位,在標準驗收規程的基礎上,附加新增內窺檢測項目,並要求各建設單位必須把通過內窺檢測作為驗收的前置條件。深圳市治水提質指揮部還決定從2016年起由深圳市水務局統一、獨立開展內窺檢測工作。

深圳水務局近期對2015年底以前新建成的汙水管網,按20%的比例進行了內窺檢測成果抽查。抽查項目共29個,檢測總長度122公里,抽查發現:1/3的項目未發現問題,可正常移交;2/3的項目因檢測出問題或不具備檢測條件,需要整改才能移交。經統計,檢測含有較大問題的管段總長度為4.9公里,占樣本總長度的4.0%;其中,有結構性缺陷管段1.7公里,占樣本總長度的1.4%,有功能性缺陷管段3.2公里,占樣本總長度的2.6%,正在整改中,經整改合格可通過驗收,對城市公共安全不構成嚴重影響。

梁毅還介紹說,據深圳市三防辦統計,今年上半年,深圳降雨量為1348毫米,較近五年同期平均偏多五成,累計錄得202處內澇積水,較去年同期減少19%,較前年同期減少59%,其中今年最大的“5·20”暴雨(最大降雨462毫米)錄得內澇積水80余處,對比2014年“5·11”暴雨的300余處(最大降雨430毫米)、2015年“5·11”的120余處(最大降雨148毫米),呈逐年改善態勢。本次“妮妲”臺風期間,最大降雨197毫米,全市錄得44處內澇積水。他說,深圳多年平均降雨天數為186天,近十年來平均每年有接到災情報告、錄得內澇積水的天數為13天,占降雨天數的6.9%。以上數據標明深圳地下管網建設、運行狀況總體良好。

相關閱讀:港媒稱深圳新建地下排水管道2/3是“豆腐渣”工程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8月2日報道,調查深圳城市公共安全及專題協商會日前召開,深圳市水務部門發現全長121公里的排水管網工程中,僅有約1/3工程項目未發現重大問題,但仍要經簡單修複才能驗收;約2/3的工程因檢測出來的問題嚴重而且數量極多,或因施工單位無法修複等原因而無法驗收。

地下管道工程存在質量的問題包括:管道出現錯口、脫節、接口材料脫落等銜接問題;管道滲漏、支管暗接、異物穿入等破損問題;管道起伏、變形問題;管道充斥沈積、障礙物等問題;另外工程管材選購、施工監管也存在嚴重問題。

與會的深圳市政協委員李毅稱,被視為“城市的良心”的地下管道,有一大半是豆腐渣工程;深圳政府投入大量經費建設的下水道工程,現淪為破壞城市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動,因多層分包,最終承建方的建設費已大打折扣,導致偷工減料成常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93

湖北當陽一發電公司發生高壓蒸汽管道爆炸事故 致21死5傷

據湖北日報報道,8月11日15時20分許,湖北當陽市馬店矸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高壓蒸汽管道發生爆管事故,經全力組織搜救,目前已確認死亡21人、受傷5人(其中3人重傷)。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率市有關負責同誌及市安監、環保、經信、質監、衛計等部門,已趕赴現場指導搜救處置工作。目前,傷員已送往醫院救治,事故現場搜救正在進行。

據悉,該公司於2002年在工商登記註冊,主要經營火力發電、爐渣爐灰銷售、石油制品零售等。

事故現場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943

大手筆!日議員提議投7000億日元,修建日俄天然氣管道

據日本共同社17日報道,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議員組建的“推進日俄天然氣管道議員聯盟”(會長:眾院議員河村建夫)17日基本決定要求政府建設從俄羅斯遠東薩哈林經日本北海道至東京灣的管道。預計工程總距離約1500公里,總費用約7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0億元),用來向日本輸送俄羅斯的天然氣。該工程由俄方要求修建,日方認為此舉將有助於改善兩國關系。

議員聯盟正在討論18日匯總向政府提交的建議內容,擬遞交給首相安倍晉三和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等。作為對俄經濟合作的一部分,該聯盟匯總了具體業務,力爭打破北方四島領土問題僵局,還認為此舉有助於通過巨額國內投資來促使日本經濟觸底反彈。

聯結薩哈林與日本的天然氣管道是俄羅斯遠東發展部部長提出的18項經濟合作項目之一。

議員聯盟希望天然氣管道項目能帶來多方正面效應(資料圖)

據議員聯盟介紹,管道將從薩哈林南端延伸至北海道稚內港,鋪設陸上管道至苫小牧,然後鋪設海底管道至青森縣陸奧小川原,之後經由茨城縣日立市抵達東京灣。

報道稱,如果開建天然氣管道,就不需要將其變為液化天然氣(LNG)的設備,可以更加便宜地進口天然氣。對俄羅斯而言,好處則在於能夠穩定地對日出口天然氣。

但是由於開發金額巨大,再加上有意見擔憂對環境和漁業的影響,該項目至今沒有開建。議員聯盟相關人士強調必要性稱:“這將有助於強化日本的能源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