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洞庭水殖虚假披露掩盖关联交易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202/0735557786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03

高速成長掩蓋中小企業管理缺陷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yunying/227052.html

中國本土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長,大多認為是品牌力難以與強勢品牌抗衡使然,但是經過我們對武漢市155家重點中小企業進行全面系 統的文案和現場調研之後,更加堅信中小企業內部管理薄弱是中小企業長不大的癥結所在。儘管這些中小企業因為行業背景以及成長階段、體制性質不同,其問題也 各有不同,但是也存在一些比較共性的問題。總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五大問題。

高速成長掩蓋了管理缺陷

談到管理的重要性,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無不肯定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其理念與行為卻背道而馳。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高速成長掩蓋了管理落後的缺陷。

相比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是最有活力的企業,三位數的成長速度幾乎只能在中小企業裡聽到,這有一定的必然性。大多中小企業在切入市場時,無疑都做 了非常慎重地思考和研究,甚至許多中小企業擁有領先國內外的專利技術,其產品概念也大多是顛覆式的,也不乏有地地道道的「藍海」產品。毋庸置疑,在市場方 面,也同樣具有「驚人」的市場需求,或者潛在需求,經營者一般在立項時,沒有這兩個硬件,是不會輕易「試水」的。而且,在經營管理上,中小企業因為決策靈 活機動,對市場反應快,更容易抓住和把握市場機會,加上企業基數小,常常顯示出倍數式增長,也不足為奇。當局者常常會認為市場前景一片大好,不禁躊躇滿 志,在市場開拓上和隊伍擴張上不遺餘力,但是在內部管理上有些偏廢,甚至認為內部管理無足輕重。譬如,在中小企業,約有七成的企業已經或正在通過ISO質 量管理體系認證,但是從實施上來看,許多企業只是通過認證讓企業的「名片」更加有份量一些,至於質量體系的貫徹執行,會隨著文件鎖入保險箱而告一段落。這 便是以上論點最有力、最生動的論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是通過企業管理帶來的效益很難量化,而且由於行業快速成長等外生性市場因素對企業的拉動力往往會 掩蓋管理帶來的邊際效益,而致使經營者在潛意識裡認為管理不重要,抑或不是那麼迫切;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在如何通過管理來提升效益方面,確實在 一定程度上還不知道切入點在哪裡。但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問題不在此,管理水平的提升或達到一種層次是一個長期持續改善和優化過程的結果。企業在優越的市場 環境中,忽視管理,無疑是將自己置入「溫水煮青蛙」的陷阱當中,一旦外在有利因素消失,企業的處境不言而喻,再恍然大悟管理的重要性也必是為時晚矣。這或 許正是中國中小企業逃不出「各領風騷兩三年」宿命的癥結所在。

管理理論與管理工具不能有效結合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在國有企業轉制過來的企業,與其經營層探討管理問題時,在理念上他們談得頭頭是道,而且能夠與時俱進,積極吸收新的管理思想與理 論;而在與民營企業家的交談中發現他們在談吐上稍遜一籌,但是在現場參觀考察的時候,我們卻發現,在整體管理效果和結果上看,民營企業的管理要比改制企業 的管理更細緻,更到位。究其原因,民營企業家總是在就事論事地、不斷思考更有效的管理辦法,並開發一些比較「土」但是很實用的管理工具;而改制過來的企 業,同樣很注重學習管理理論知識,但是對於開發有效的管理工具則有所偏廢,以至於管理理念不能應用到實際的管理工作當中,以發揮其經濟效益。

在管理上,導致這種原因的根源就是大家對管理理論的運用方法的認識還不夠,將管理理論貫徹落實,需要科學的管理工具,畢竟管理理論是抽象性的指導思 想,它的意義在於讓大家更加透徹地理解管理工具的運用技巧,或指導管理者如何開發實用有效的管理工具,而在由國有企業改制過來的企業緣何難以將管理理論轉 化為實用的管理工具,大致有三點原因。

●不適應變革。因為每一個新的管理工具的導入,意味著新的機制,而變革意味著既得利益的調整、甚至喪失,加上原來國企缺乏變革的企業文化,導致管理變革的巨大阻力。

●偏廢管理工具,空讀管理理論。畢竟關於管理工具的介紹性書籍是市面上很少能買到,自身又缺乏動手製作管理工具的能力,以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企業內部缺乏鼓勵創新的機制。

而在民營企業內,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獨到和創造性的管理辦法和管理思維,甚至讓人感覺有幾分「挖苦心思」的意味。譬如,某印刷廠在管理中,通過鼓勵員 工將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體悟和感悟,用比較精闢的口號或標語貼在車間的牆面上,與大家共同分享。一方面,活躍了大家積極學習上進的氣氛;另一方面,強化了 員工關注工作改進和績效提升,經過長時間的堅持,這種機制固化下來,形成了有很強的變革型和學習型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再不斷地導入新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 法,也就顯得順其自然,阻力自然更小。

儘管在細節上做得非常細緻和具體,但是因為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以至於企業的管理難以成體系,最明顯的就是組織職能的不均衡,大部分企業在某一方面 管理特別出色,但是其他方面有所偏廢,尤其是在營銷方面,營銷能力薄弱和營銷意識淡漠,這幾乎是中小企業的通病。營銷在企業的價值鏈上佔據龍頭地位,這一 環不能處理好,是制約企業做大做強的癥結所在。簡言之,組織職能的不均衡的隱患就是直接誘發管理短板效應。

另外,企業的管理難以成體系的明顯特徵就是,在這些企業裡,許多規章制度以及管理機制的導入,是因為在問題發生之後才想到的,或才引以重視,這只是 停留在「救火」的層面上,其本質是一種反饋控制,而無法做到系統、全面、動態地進行全盤規劃,事先做好各個環節的「防火」工作,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發展思路缺位

在中小企業,提到企業的發展思路,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沒有明確的戰略方向,幾乎沒有企業對市場進行研究,如果問及「為什麼不進行市場研究」時,應答的 理由比較集中,一般會說「我們已經浸淫行業多少多少年,對行業情況非常熟悉,對行業和市場的研究都在腦子裡」;或者「我們的企業很小,市場空間足夠大,哪 怕幾乎是微小的市場份額,也足夠我們發展十年以上」。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細回味一下,一個企業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且不說是停留在「坐商」的思想意識上,就從形成內部協同效應的角度來看,我 們也不禁提出很多質疑,沒有方向,怎麼來確定和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以確保持續發展?怎麼來確定階段性的戰略目標?每個部門的考核以什麼為主線?部門 間協調的原則怎麼確定?一言以蔽之,整個內部管理如何能協同起來,也就是說,企業的管理無法走出混亂的狀態。舉例而言,假設在發展思路缺位的情況下,企業 有三個不同的業務單元,孰輕孰重,只能是以短期的利潤指標、抑或財務指標來考量,這也是中小企業最為慣常的考核方式,而這種思路恰恰就是「管理近視症」的 症狀表徵。

制度不重要

在中小企業,制度流程文件不繫統、不健全是不爭的事實。中小企業在制度建設上有很多先天的不利條件。

譬如,中小企業的組織架構因為組織快速的成長而經常調整,以及戰略方向因為外在市場不確定因素太多,對企業影響很大而經常調整,以致企業的制度和流 程的適用性經常發生變化。加上中小企業缺乏管理制度和流程的人才,也沒有專門的部門或職員負責,更加導致制度和流程的適用週期的縮短。如此種種,從表象上 讓當局者感覺中小企業不需要制度和流程。從這個角度來看,相對大型企業而言,制度和流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沒有帶來多大的管理效益。但是,相信隨著企業的成 長,當企業管理靠經營者親力親為無法實現有效管理的時候,相信經營者會明白制度和流程其實是管理者管理能力的一種延伸。

這還不是問題的根源,制度和流程的集合是體系化的管理框架。沒有這個平台,許多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就很難應用,很難落實到位。而且先進的管理思想難 以在企業沉澱下來,雖然通過經營者的一時說教,可以起到一些即時效果,但是這些寶貴的經驗和方法會隨著這些人員的流動而流失,不能在企業內傳承和發揚,至 少會打折扣。

缺乏制度管理和流程管理,企業內部的行為沒有標準而顯得混亂,從而降低效率,甚至員工會陷入「推一下才動一下」的無序狀態。

缺乏管理優化機制

在中小企業的管理改進和管理提升中,幾乎沒有企業將它納入到日常工作的議程當中來,而這恰恰是ISO質量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根源,除了 一部分企業經營者對管理知識的欠缺,以及缺少專業的管理人才以外,中小企業存在的以上幾個共性的問題也是其主要原因。在實地調查中,幾乎沒有一家企業有專 門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制度和流程,這本身就足以能支撐本節的觀點。而且,企業發展思路缺位,以及管理體系不健全,本身也說明必要的制度和流程體系都只是 停留在「打補丁,防漏洞」的層面上,還談不上流程與流程之間的無縫對接,當然也無法談及如何管理「制度和流程」。

當然,也有少數企業通過合理化建議獎勵制度來促進管理提升,但是常常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其本質是由下而上來提出建議,很難從系統的角度(由上而下地)來推動整個管理體繫上升到一個新台階,因而只能「治標不治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7

美特斯邦威虛假銷售掩蓋8億庫存 核心人員出走 盧山林

http://xueqiu.com/7466783427/22311216

  原標題:美特斯邦威做賬秘密 這是一個如何神奇消化存貨粉飾漂亮報表的局

  10月20日前,$美邦服飾(SZ002269)$的加盟商們將前往美邦上海總部,參加2013年春裝訂貨會。會上可能會發生美邦和加盟商之間,有史以來最激烈的交鋒。

  「這次訂貨會我們面臨的壓力可能會非常大。」一名西區加盟商向理財週報記者表示擔憂。

  加盟商所言的壓力是指美邦強制他們接受的巨量庫存。

  去年底,美邦服飾曝出25.6億庫存壓倉。壓力之下,董事長周成建(微博)大罵高管「三蛋一不」,即混蛋、王八蛋、瞎扯淡、不作為。

  為消化庫存,周成建走了另一種極端。多名核心知情人士均向理財週報記者證實,2012年上半年,美邦服飾8億庫存的消化,涉嫌虛假銷售和人為調節收入。與此同時,這個中國最大服裝公司還發生了大規模人事變動,直接導火索正是以激進方式處理庫存危機。

  一名前美邦員工表示,離開的原因是出於「委屈「和」恐懼」。

  他說,美邦正在往巨大的危險滑落。「內部員工失望,外部加盟商絕望,供應商無望。」

  加盟商壓貨之痛

  美邦服飾將全國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銷售大區,2012年上半年,東南北三區銷售都實現增長,只有西區銷售額同比下降。

  在重慶、成都、貴陽等地,美邦累計銷售4.35億,同比下滑5.9%。「重慶、成都是直營店,壓貨最嚴重的是貴陽。」前美邦員工告訴理財週報記者。

  10月10日上午,理財週報記者來到貴陽。市中心3層樓高的美邦門店裡,往年的舊款冬裝、夏裝正打7折,但無人問津。

  這是貴州省最大的美邦門店,一名女店員操著一口貴陽話告訴理財週報記者,「銷得不好。像舊款,別人去年已經見過了,打折也賣不出去。」而在陳列新品TAGLINE的3樓,更是沒有一個顧客。

  馬路對面的另一家門店,店員比顧客還多。一樓播著周杰倫的《稻花香》,二樓播著更吵鬧的rock,音樂在空蕩的店堂中迴蕩。「今年確實賣得不好。」一名店員顯得有些沮喪。

  在附近上班的小米告訴理財週報記者,「每次路過美邦基本上都能看到在打折,今年的情況特別明顯。冷清也不是最近的事情了。」

  理財週報瞭解到,國慶中秋黃金週,個別加盟商業績出現了50%的下滑。逼不得已,加盟商紛紛開始打折銷售,但如果美邦不提供補貼,打七折已經讓加盟商陷入虧損。

  「我們以五七折從美邦進貨,加上運費以及道具費用,成本大概是標價的60%。商舖租金要佔到標價的15%,如果是商場櫃檯就要提高到18%。加上7%至8%的人員成本,我們是賣一件賠一件。」一名美邦加盟商向理財週報記者抱怨。

  對此,美邦在貴陽第一大加盟商「驍文商貿」譚姓負責人表示「不便評論」。

  和西區情況類似的還有北區。雖然北區實現8.44%的銷售增長,但「黑龍江、石家莊、大連、青島等地的經銷商壓力最大,秋冬裝壓得最厲害。」美邦前員工向理財週報記者透露。

  在美邦的存貨中,佔比最大的就是秋冬裝,為了化解上市公司的庫存,美邦選擇將庫存壓力轉嫁到經銷商頭上。「公司往我們這裡運的冬裝最多。」

  貴陽美邦門店的導購告訴理財週報記者。

  有些經銷商欲言又止,「美邦對終端渠道的壓貨太厲害了,傳統服裝行業本來就受到挑戰,我們的壓力非常大。」

  壓貨是套在加盟商腦袋的緊箍咒,使他們漸漸失去了活力。今年上半年加盟店為美邦貢獻的營業收入為22.4億,佔比49.1%,多年來首次低於55%。

  「美邦上市五六年了,希望他們能慢下來,停下來,讓店舖做一個形象的升級,對貨品的結構重新溝通反思一下。」有經銷商對理財週報記者說。

  面對所處的困境,美邦全國最大的加盟商「鞍山錦聯」的李姓負責人表示,「不是不願意說,是不方便說。說了也解決不了。」

  周成建去存貨之術

  有業內分析師稱將如今服裝行業的庫存拿出來賣,可以賣三年不用出新品。

  自信的周成建對服裝銷售形勢的估計一向偏樂觀。上市後,資本市場要求迅速擴張,市值膨脹也讓他信心爆棚,對自己的能力範圍做出錯誤判斷。

  美邦欲學ZARA的快時尚卻變得本末倒置,最終存貨都砸在自己手裡。

  至於美邦推出的新品牌MC和TAGLINE,用分析師的話來講就是,「MC和tagline剛開始出來還賣得可以,後來慢慢不行了。」MC和TAGLINE從未單獨披露過財務數據。

  美邦的存貨高企,非一日之寒。2009年9億,2011年25.6億。

  圈內曾有人士評價周成建執行力和接受新事物的魄力在行業裡絕對是頂尖,然而,這是美邦快速發展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摯肘美邦精細化發展的短板。

  令人驚訝的是,現在美邦的直營店和加盟店的銷售都很艱難;但半年之間,美邦的存貨在周成建的罵聲中「降」了下來。從25.6億元到17.5億元是可怕的奇蹟。

  美邦如何來消化這8億元存貨呢?

  歷年前五大客戶都是控股子公司的美邦,今年找到了新的大客戶來接盤。

  中報披露,愛裳邦購、遼寧大連、湖南長沙、河南鄭州、河北石家莊分別向美邦貢獻了3.17億、3524萬、2764萬、2422萬、2112萬,累計4.25億元,營收佔比10%。

  其中,愛裳邦購是美邦控股股東上海華服的全資子公司,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就是周成建,其餘四大客戶則是美邦的加盟商。

  換言之,今年上半年周成建的愛裳邦購替美邦消化了3.17億元的存貨。美邦內部甚至有傳言說,美邦的存貨有7-8個億賣給了愛裳邦購。

  同時,周成建的親屬們也分擔了6864萬元的存貨,包括向妹夫黃岑期(加盟商)、侄子周文漢(加盟商)銷售3233萬元;向姐姐周建花銷售1958萬元;向妹妹周獻妹銷售1673萬元。

  與門店冷清、經銷商怨聲載道、自欺欺人處理存貨相反的是,美邦服飾華麗的2012年半年報:營收增長21%,淨利潤增長15%。而86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中,有40家營收出現負增長,42家淨利潤下滑。

  但幾乎每個理財週報記者聯繫到的經銷商都認為,「今年市場下滑比較明顯。」

  那麼,美邦的華麗報表是從何而來呢?

  華麗報表的誕生

  2012年的服裝行業哀鴻遍野,另一家體量較大的服裝公司森馬,淨利潤下降43%。

  如此環境下,美邦仍增長15%,且庫存從25.6億降至18.53億,讓周成建賺足了面子。「好幾次都聽到周老闆在同行面前得瑟,說我這邊還在往上增長。」一位美邦前中層說。

  一些上市服裝企業高管不解,「在這種形勢下,為何美邦還保持這麼大的增長?沒有理由。」

  更有同行直接打電話給美邦高層,「都這個樣子了,你們也敢走賬?上半年走了,下半年你們周老闆怎麼辦?」

  這裡說的「走賬」,是服裝行業拉升業績都會採取的手段,即預先配發。

  某核心知情人士向理財週報記者透露,美邦2012年的業績,是將原計劃在2013年2月配送的貨品提前發給加盟商。

  美邦的特別之處在於,預配是由財務部門單獨做的,不經過業務部門。

  預配使用的工具,是美邦在服裝界享有盛譽的ERP信息系統。熟悉該系統的資深人士告訴理財週報記者,「美邦的加盟商和直營門店、分公司、財務部門;備貨、庫存的管理,門店的零售、物流的把握,都用到這一個系統。」

   經理財週報記者多方調查求證,大致還原了美邦服飾的「預配流程」:業務部門先與各個加盟商溝通好,讓加盟商做一個訂貨,並要求其在2012年12月31 日前將款打到公司賬戶;同時公司會做一個虛擬出庫,之後系統就顯示這批貨已發至加盟商手中,隨即系統自動形成銷售收入。但真實情況是,這批貨仍壓在倉庫, 並沒有發到加盟商手中。

  「財務走完賬之後所有的爛攤子都交給業務部門收拾,包括和物流部門溝通,和加盟商溝通等等。」

  以上信息理財週報記者從北區一名加盟商處獲得證實,「這個事情,我也聽說過。」

  做虛擬出庫會有嚴重的「後遺症」,就是等到要真正配發時,系統會顯示加盟商已經有這批貨了,每個倉庫的預配賬面與實際配發的賬面都對不上。

  「這時候業務部門就要和加盟商溝通,你預配了什麼東西,但實際上應該配什麼東西,賬怎麼走,款項怎麼走,你的進貨合同要怎麼寫。這些都是我們弄,財務不管。」

  預配漸漸成為業務部門的噩夢。「我們要花大量時間,在期貨合同和在ERP虛擬配發的下面,用手工調賬面,然後再發給物流配送的同事發出去。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供貨合同和實際配送經常會有一些差額,需要我們來回去調。」

  更可怕的是,預配導致的窟窿一年比一年大。「2008年剛上市第一次補差額是幾千萬,現在每年都是幾個億、幾個億地調整。」

  「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吵得很凶。」前述知情人士告訴理財週報記者,「當然,他們也知道,財務部的同事也只是聽命行事。原來的財務總監黃興估計是害怕了才離職的。」

  理財週報記者採訪期間,周成建的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董秘韓鐘偉始終不接電話。當理財週報記者就瞭解到的上述流程向美邦證券部人士求證時,對方驚慌地強調了一遍又一遍,「不存在虛擬出庫的情形。」

  面對這種做法,國內某資深審計人士表示吃驚,「如此看來,這家公司的財務是做出來的。產品已經發出是確認銷售收入的一個基本條件;如果貨物還存放在倉庫,只是登記出庫是不行的,這是虛假銷售,財務不能確認收入,加盟商打進的錢也只能計入預收賬款。」

  但周成建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並且他還對100%增長抱有極大渴望。「他強制要求員工執行,甚至瞞著一些管理層自己另外加下單。」

  哪怕是已經離職的員工沒有人會否認,周成建是敬業的。在多位下屬眼中,周成建非常自信,願意公開認錯,但又常常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思維跳躍,非常善變。

  「周老闆是一個強迫性完美主義者,容不得一點紕漏。這種性格完全有可能使他為了追求好看一點的報表而去這麼做。」一位跟隨周多年的老部下如此評價。

  但更多的人認為,這不僅僅是面子問題:「周老闆經常會做一些股權抵押融資,漂亮業績可以穩住股價。」

  據理財週報記者統計,2009年8月28日-2012年8月22日期間,由周成建實際控制的華服投資一共做了12筆股權質押,將美邦股份4.07億股質押給招行、云南信託、西南信託等公司,佔美邦總股本的40.5%。

  40核心人員出走背後

  今年年初,存貨如山的危局使得周成建控制不住自己的憤怒,在一次會議上他怒罵手下的高管「三蛋一不」,即混蛋、王八蛋、瞎扯淡、不作為。

  這一開罵,從上海罵到了各個分公司所在地,又從各地分公司罵回上海,從年底罵到了過年,從過年罵到春節上班,持續了數月之久,周成建的焦慮,可見一斑。

  周成建對業績不達標的員工採取了滅「蛋」政策。一位「被」離職人士告訴理財週報記者,「完全是扣帽子。老闆派人來勸我們主動遞交辭職報告,想賴掉補償金。」

  走的並不僅僅是基層員工。知情人士向理財週報記者透露,2010年11月美邦公佈的股權激勵名單中,授予對象185人,包括7個副總裁,17個總監和161個部門經理。這些人中如今已離開美邦的不少於40人,佔比逾20%。

  副總裁裡,分管信息系統的閔捷離開了。此人是2009年初從著名的國際航空電訊集團公司(SITA)來的「空降兵」,不料2011年5月就轉身離去。今年7月27日,在美邦長跑了13年的銷售副總裁程偉雄也作別了美邦。

  17個總監走了7個,包括在美邦打拚了13年的蔣代君,以及美邦上市後的第二任財務總監黃興、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李景霞等等。161個部門經理,也走掉31個。

  「這個還不包括我們下面走的一些部門主管。」一名離開美邦的人表示恐懼。「恐懼是因為,我們意識到這樣做業績下去,是錯誤的。」

  他無奈地告訴理財週報記者,「美邦的業績今年實際上是很艱難的,沒有報表漂亮。其實我們非常想問周總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能讓自己的報表稍微放緩一些?」

  傳統的國慶購物旺季剛剛結束。據接近美邦的人士透露,美邦在長假期間的銷售額同比下滑了將近30%。「財務的都在擔心今年年報能不能夠做漂亮。」

  已經離開美邦的員工也在暗自在替財務部門的同事發愁,「今年秋裝的配發已經提前到上半年了。下半年美邦的業績怎麼辦?報表怎麼搞?」

  對3季報的盈利預測,美邦將增長率定在較為保守的0-30%。

  實際上,這已經是美邦歷史上的第八次人事震盪,也是陣容最大最隱秘的一次。2008年上市前美邦曾經歷過六次大規模的人事震盪,包括1997年5位管理層集體離職,2002年19位經理人的相繼離開以及2004年2位副總的離職。

  說起這些人事動盪,周成建曾坦言,在過去的13年,美邦服飾在人力資源方面做得不夠,並下決心杜絕第七次人事大震盪。

  然而,就在2008年,美邦又發生了第七次人事變動。監事魯小虎、董事兼財務總監龍中興等高管辭職。2009年8月21日,副總裁楊鴿鴒也提交了書面辭職。

  美邦的人員大變動,外界往往簡單地理解為,美邦在洗牌。只有美邦內部人員才知道,靚麗財報背後的巨大壓力和風險是定時炸彈。光鮮報表背面的灰暗故事,讓高管們不願再繼續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03

德銀掩蓋巨虧內幕:又是衍生品估值惹的禍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614

FTav:關於資產估值問題的爭論很容易就會轉變成哲學問題。我們上週四就報導了,德銀三名前僱員指控德銀沒有給它的信用衍生品頭寸合適的估值,進而給市場創造了一個具有誤導性的健康印象。

我們首先想到:「德銀大不了和其它銀行一樣,難道不是嗎?」但其中涉及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事情看起來就變得有趣了。

看起來,德銀的故事和一種特定類型的信用衍生品相關:

...給被稱為槓桿化超高級的衍生品結構頭寸錯誤估值了...

「槓桿化」超高級?看起來有點矛盾,但這只不過是個名字。

補充一下,銀行、債券保險商、對沖基金和其它金融機構,經常進入超高級交易,而相對於這些交易的名義價值來說,真正交換的現金流是很少的,甚至沒有現金流。

超高級層次是銀行CDO產品製造流水線留下的碎石。這個層次的利息水平通常很低(可能只有幾十個基點),所以它們對投資者缺乏吸引力。同時,銀行會把它們的風險看作是可忽略的,因為在超高級層受到影響前,下面還有大量的次級層資產可供緩衝損失。

向債券保險商購買超高級層的CDS,也是一件容易而廉價的事情。所以審計員和監管者已經被說服相信這個層次的資產沒什麼好擔心的。

起碼在債券保險商開始被下調信用評級,和這些頭寸的市場價格開始滑落前,是可以這麼認為的。以下是一些細節。

但那時候還存在"槓桿化的超高級"交易,這是涉及非債券保險公司投資者的結構性產品。我們週四的報導提到了加拿大的退休基金。下面給出了圖解:

右上角所示的超高級層在投資者角度說上「槓桿化的」,因為投資者在簽訂合約時出的錢是遠少於投資者的實際頭寸的。這些交易的另一個特徵是,潛在的信用質量不是次貸按揭,而是看起來更安全的企業債務。

引述我們的報導:

德銀從加拿大投資者那裡買來了違約保險,接著又通過美國的信用基準指數CDX,把違約保險出售給其他投資者。德銀可以從這兩個頭寸中賺取幾個基點的利差,可能是0.03%。

建模的困難來源於,與客戶的超高級頭寸和利用CDX對沖(後來又利用了一些標普指數看跌期權)之間的風險錯配。 同時,因為如果這個層次的資產質量惡化,客戶可能會選擇離開而不是繳納更多的抵押品,所以存在一個「空隙期權(gap option)」。

在我們報導的分析中,闡述了三名前僱員的看法。簡而言之,指控主要是指,德銀對頭寸的估值沒有合理地反映空隙期權存在的風險,或是對沖不完美的風險——後者讓我們想起了摩根大通的倫敦鯨事件。

關於具體數目的報導:

但當時德銀囤積了不能再多的頭寸,最終佔據了所有槓桿化超高級交易的65%,最終累計了名義價值為1300億美元的資產配置。

這是個巨大的數字。這些資產配置由什麼組成的呢?只有出售給客戶的槓桿化超高級產品嗎?還是在另一端還有CDX的頭寸?可能還有普通的超高級產品,這也是CDO製造管流水線的一部分。

在CDO業務上,德銀是一個大玩家。下圖從CDO的未償付規模提供了另一個視角:

在2009年一季度之前,全球一共有1.308萬億美元未償付CDOs產品。這存在一定的誤差,上圖排除了像一些只有一個層次的交易——這可能包括一些槓桿化超高級產品,如果這些槓桿化超高級產品是獨立構建的,但對我們來說看起來不像會這樣構建。上圖的數據讓我們相信,1300億美元的頭寸至少含有CDX的頭寸。回到主題…

故事主要配角,巴菲特出現:

兩名前僱員指責,德銀在一些頭寸上,錯標2009年由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出售的保險產品的價值。而這些安排的存在,在之前是完全沒有公佈的。

這是與槓桿化超高級產品有聯繫的另一類風險——定價貨幣風險(quanto risk)。這類風險的存在歸咎於加拿大投資者持有的產品是由加幣定價的,但CDX交易是用美元定價的。所以:

伯克希爾公司在2009年以7500萬美元,出售了一張存在定價貨幣風險的保險給德銀。而德銀認為自己已經完全對沖了風險。但我們翻查了交易的合約,如果出現損失,伯克希爾公司的賠付金額上限只有30億美元,但當時德銀聲稱該保險價值數百億美元。

你可能會記得,伯克希爾公司還曾出手拯救過另一片區域——撿起了一些債券保險公司的市政債券業務。特別指出,這是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保險公司完成的。巴菲特當時會認為這是筆漂亮的交易,至少有一段事件是這麼想的。

下面是伯克希爾2010年的10-k報表(用於公佈衍生品頭寸的):

定價貨幣的內容在哪?可能是沒有被分拆披露。

伯克希爾曾經就其信用頭寸發表過如下言論:

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發生了數件信用違約事件,主要和涉及非投資級別(或高收益)企業債券發行者有關,在2009年,我們大約賠付了19億美元的賠款。

還有:

正如合併財務報表附表11所描述的,我們是一些股權看跌期權和信用違約合約的交易方,在任何情況下,這些合約都不含繳納抵押品的要求,其中包括合同公允價值或內在價值的變動,還包括伯克希爾公司的信用等級被下降。

有趣的地方:

大部分這些合約都是在2008年12月31日前簽訂的。

這和存在定價貨幣風險的交易有關嗎?

繼續,伯克希爾還大概說了一下衍生品估值的問題:

相當多的判斷可能需要作出一些假設前提,其中包括利率的選擇、違約和可恢復率和市場波動率。假設前提的變化可能對估值存在巨大的影響。基於這些原因,我們把我們持有的信用違約和股指看跌期權合約分類為GAAP(公認會計準則)下的3類資產。

除了假設前提的相關性,對一家持有槓桿化超高級頭寸的銀行來說,還空隙風險和定價貨幣風險等。

對於德銀來說,那些沒有充足市場數據的3類資產(負債),必須利用模型決定它們的估值:

「被分為3類的以公允價值持有的金融資產,2009年12月31日的總額為582億歐元,而2008年12月31日為877億歐元。」(注意這是公允價值,不是名義價值)

德銀對我們報導的回應:

德銀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指控已經有超過2年半歷史了,2011年就有公開的報導。德銀補充道,它們已經進行了「一次仔細認真的調查」,但「什麼東西都沒發現」。

德銀表示,調查結果已經解釋了,指責我們那些人「並不瞭解關鍵的事實和信息,或是對這些信息不負責任」。德銀承諾,「將繼續全力配合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對這件事的調查工作」。

我們對事態的未來發展很感興趣。它可能會重燃對估值/模型問題的大規模爭論,但現在另一個性感而可怕的創新性產品已經出現在人們的焦點中。據我們報導:

在2012年前,很多交易已經到期或已經被解除。當信用市場恢復到比較正常的水平,德銀與有毒衍生品的「不正當關係」不再是威脅到生命的事情。

但這並不是說,在這個歷史性重要時刻對德銀的指控不應該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993

更換成份股並不能掩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缺陷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291

週二,道瓊斯成分股大換血,高盛、VISA、Nike替換了美銀、惠普、美鋁,但這不一定使其更加真實的代表市場,且以價格為權重,僅包含30支股票的缺點一直使人們質疑它的代表能力。

針對這次更換成份股,該公司稱:

「更換成股份的原因是即將退出的這三家股票的價格較低。另外,道瓊斯指數委員會也希望代表該指數的行業和工業集團能夠多樣化。」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包含30支股票,以價格為權重計算。華盛頓郵報的Neil Irwin認為,股價與公司規模、重要性和代表能力沒有一點關係。

高盛代替美銀。美國銀行的股價低於15美元,而高盛的股價超過164美元。但是,美國銀行的規模更大,其市值為1556億美元,比高盛745億美元的規模大。美銀僱員約25.7萬人,比高盛的3.2萬人多。美國銀行的銀行和借貸業務也基本滲透到該國的各個社區,相反,高盛專注於投資銀行業務。

NIKE代替美鋁。NIKE市值為590億美元,而美鋁市值僅85億美元,這個替換顯示了另外一個問題:什麼原因導致它們這麼久才替換?多年來,美國鋁業一直是一家相對規模較小的企業,人們也不再認為它是美國最重要的企業(股票)之一。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以價格為權重,這使得高價股比低價股在平均指數中更有影響力,並且也會產生誤導的結果,如低價股增長1美元可以輕易被高價股下跌1美元所抵消(即使低價股相對百分比增幅非常大)。FT稱,

自2009年低點以來,美國銀行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363%,至14.54美元,但是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貢獻僅為90點。這不能反應市場的真實情況。

另外,股票價格較高的企業也不容易被選入成份股,比如蘋果、谷歌和亞馬遜,三者股價分別約為500美元、890美元和300美元。

FT稱,這些都說明以股票價格為權重的指數不能很好成為市場的基準。

Irwin稱,100年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也許極具代表性。在當時的情況下,它們把成份股限定在30支,且用每股的價格計算指數還很有意義。但是,現在很多複雜的指數能夠立即計算出,而且我們也擁有按市值選擇股票的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53

解讀美國掩蓋風險貸款的同業拆借工具——TruPS CDOs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377

大家都知道,中國央行和監管者正在打擊中國銀行業利用同業拆借來投放高風險貸款的行為。中國金融業已經顯示出通過掩蓋風險追求利潤的巨大創新力,然而,與美國金融市場相比,中國金融創新肯定還處於初級階段。在過去兩周里,信托優先證券CDOs(TruPS CDOs,其中Trust-Preferred Securities是一種混合了優先股和次級債特性的證券,一般由銀行控股公司通過建立信托發行)已經吸引了廣泛的關註,因為TruPS CDOs是最近通過的沃克爾規則對美國地方性銀行至今的首個“受害者”。地方性銀行將不容許持有TruPS CDOs,這意味著地方性銀行將不得不對所持有的TruPS CDOs進行減記(之前一直以面值留在資產負債表上)。本質上說,TruPS CDOs就是美國小銀行用於掩蓋風險貸款的同業拆借工具,費城聯儲作出了解讀:TruPS CDOs是通過把發行的信托優先證券(TruPS)集中於資本池並發行可交易的CDOs,作為提供給小型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和REITs進入資本市場的一種渠道而發展起來的,從2000年出現,到2007年破壞性的中斷,該市場已經增長到600億美元的發行量。根據評級機構降級、當前的市場表現和我們自身模型的評估,TruPS CDOs的表現可能是很差的。利用領先信息提供者的數據和估值軟件,我們估計大量的次級債和部分高級債券將要被全部減記,或部分減記,就算未來不會出現更多的違約事件。造成這些損失的主要原因是,TruPS CDOs的潛在抵押品是沒有信用評級的,主要資產是商業地方的小型銀行。在2003-2007年的發行量爆發期里,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和銀行業很低的倒閉數掩蓋了潛在的風險,而現在這些風險已經顯現。銀行發行的TruPS CDOs表現不佳的另一個原因是,小型銀行已經變成了銀行TruPS CDOs中層債券的主要投資者,這也增加了監管者清算倒閉銀行的複雜性。(TruPS CDOs與CDOs的結構是類似的,只是資產端變成了更高風險的TruPS)



費城聯儲對TruPS CDOs市場從高速發展到“半死不活”現狀的反思:TruPS CDOs市場給市場如何應對監管,投資銀行和信用評級機構在開發模型和評級上的共生關系,評級是如何隨時間而調整的,以及最近的會計準則是怎麽與危機一起改變的和一直怎麽應用於無評級證券估值上的,提供了重要的認知。...TruPS CDOs的不佳表現是金融危機和房地產市場下滑帶來的大範圍影響中首要的直接和很大程度無法預計的結果。在2003-2007年倒閉銀行數量的創紀錄低位,加上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有助於解釋了這些年發行量的集中爆發。非常有利的市場環境,加上TruPS CDOs相對於其它結構性金融產品良好的回報率,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麽銀行成為了它們自身市場證券的主要投資者。然而,非常有利的市場環境掩蓋了潛在的風險。因為TruPS CDOs構成了規模太小而無法評級的銀行的主要債務,同時又因為這些銀行大規模地投資於商業地產,這些交易實際上就是對沒有信用評級和深層次級商業地產債券的間接投資。作為對比,就算最高風險的合成次貸CDOs中層債券開始也是由投資級別的債券構成的。那些同時發行TruPS和持有其它銀行債務的銀行,以及把相同的TruPS發行者納入眾多不同的CDOs已經大幅增加了這些風險。銀行最終成為了低信用評級層的TruPS CDOs的最重要客戶,而全部模型都顯示,其中大部分很可能要完全減記。看起來,這種持倉的基本原理就是,銀行在投資它們自己的行業,假裝比其它行業更了解其中的風險。雖然對這類證券的定位,這可能並非不尋常的,但一旦市場出現下滑,這無疑增加了這些風險。我們發現,銀行成為自身行業中的TruPS CDOs的主要投資者,早在2004年的投資銀行業學術論文中被公開披露,但在TruPS CDOs市場崩潰以後,並沒有重要的參與者、交易商或評級機構表達出任何擔憂,或作出重大的模型調整。因為評級不會考慮一筆交易的投資者基礎,評級機構也不會持續跟蹤誰是投資者,這將不得不讓交易商自我監督。當主要動機是制造更多業務,這些參與交易的機構就出現了利益沖突。...這些交易還存在監管套利。銀行持有其它銀行的權益是不容許算作資本的,但通過TruPS CDOs投資銀行就沒有這樣的限制了,其中的TruPS是一種混合權益和債權的金融產品。TruPS CDOs本身結構的模糊性和信息披露的不足,使得監管者更難決定如何按照監管的目標對TruPS CDOs進行會計處理。假如銀行過去被要求為投資TruPS CDOs而計提資本金,這將限制銀行對TruPS CDOs的投資,回頭看來,這應該不是一件壞事。早在Dodd-Frank法案限制把TruPS CDOs算入法定資本之前,更多TruPS CDOs的發行已經被凍結了。更重要的是,已存在交易未來的不確定性。違約的銀行控股公司仍沒有清算它們的TruPS,但在第五年的延期償付以後,清算將不得不完成,這是不違約地延期償付的上限。評級機構正在作出保守的假設——所有現存的延期償付都將會違約,而且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恢複價值。這已經在負責進行估值的分析師之間制造了爭議。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確定這些延期償付最終將怎麽演變,以及關於恢複價值的最合理假設是什麽。同時,清算銀行TruPS索償權的工作將能增加恢複價值的清晰度,這對損失預測是至關重要的。...ABS/MBS市場需要的是來自不從任何渠道從新發行證券獲益的分析師和研究員的客觀和關鍵的分析。TruPS CDOs市場,以及整個結構性金融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事實是,直接從新發行證券獲益的企業主導了分析。這並非不尋常,實際上還存在必然性。經濟動力是金融創新最大的動力,這個過程不應該被監管所阻礙。然而,關於這些交易更核心的分析早就應該揭示這些投資的高風險本質,這些投資明顯具有大溢價,而且TruPS CDOs中AAA評級的高等債券明顯存在大量的次級成分。更重要的是,當上面提及的市場集中度變得越來越明顯,評級機構和發行者的定價模型應該更多地考慮這個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37

標普500新高掩蓋的驚人事實——47%納指成份股進入熊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19

47%納指成份股較一年高點跌超20%,平均跌幅24%;標普僅不到6%的公司跌幅超20%。原因或包括:2009年來納指漲幅大於標普、納指中業績虧損公司多於標普、小盤股成交量低。有分析師稱市場健康程度如何可關註阿里巴巴走勢,因其代表大型科技公司。(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bearbull

納指成份股中,約47%的公司較一年內高點下跌了20%以上,平均跌幅為24%;代表小盤股的Russell 2000指數成份股中,約40%的公司較一年內高點下跌了20%以上,平均跌幅為22%;彭博IPO指數成份股中,也有超過40%的公司較一年內高點下跌了20%以上。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該指數延續去年強勁態勢,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其中僅有不到6%的公司跌幅超20%。通常,若某只股票較近期高點相比降幅超20%,那麽認為這只股票進入熊市。

過去一年多來,納指、Russell 2000指數與標普500指數的“差距”在不斷拉大。去年5月,納指成份股中有30%的股票被歸為熊市,而自那以後該比例在上漲;與之相比,標普500被歸入熊市的比例在下降。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Hennessy基金投資組合經理Skip Aylesworth表示,小盤股漲勢一度兇猛,與標普500相比,小盤股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當它們漲的太快後,市場認為它們太貴、擔心調整,於是小盤股出現重挫。2009年3月以來,納指和Russell 2000指數均上漲了超250%,標普500漲幅為193%。剔除虧損類企業,標普500市盈率為17.9;Russell 2000指數為20.5。

Stewart資本首席投資官Malcolm Polley表示,當前市場對風險的偏好在降低。阿里巴巴即將上市,屆時其股價表現有助於衡量市場健康程度。當前,大公司走勢更好,大型科技公司如蘋果、微軟提振納指上漲。

Frost投資公司研究主管Brad Thompson表示,在市場動蕩時,盈利弱、交易不活躍的股票通常表現更糟。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納指和Russell 200指數中,均有超過20%的公司預計本季度不會盈利;而過去一年中,標普500指數里僅有15家企業虧損。

GW&K股票研究總監Dan Miller表示,對於市場中部分股票大跌並不擔心,整體看美股仍是最好的投資選擇。今年Russell 2000指數表現不佳其實沒有那麽糟糕,畢竟過去兩年它上漲了接近60%。利率在低位、美國經濟不錯,這都會繼續推動股市上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87

掩蓋真相的利器——股票回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46

如果公司的銷售和利潤都獲得亮眼增長,那股票回購對股東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然的話,股票回購很可能被用來轉移註意力,掩蓋公司管理層管理不佳的事實。

IBM第三季度財報令人失望。《紐約時報》指出,自2008年以來,IBM已經回購了1080億美元的股票,其中包括今年回購的120億美元股票。盡管股票回購可以幫助抵消管理層股權激勵帶來的稀釋,並推高每股利潤,但IBM或許更應該將這些現金用以投資,以在快速變化的信息技術世界增強競爭力。

這傳遞給投資者一個信息:你要關註的不僅僅是公司的每股利潤和每股銷售額,你需要了解這些數字背後的構成來了解公司真實的運營狀況。

蘋果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蘋果公司一直通過回購股票來提升已經不錯的財務數據。蘋果公司第三季度的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1%,至412.9億美元。每股銷售額同比上漲18%,至6.91美元。

之所以每股銷售額增速快於銷售額增長,是因為蘋果公司的股票數量降低了6%。公司凈利潤增長13%,至84.7億美元。每股利潤上漲20%,至1.42美元。蘋果股價今年已上漲45%,周三收盤報114.67美元。

下圖顯示了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10家回購股票超過10%的公司。

QQ圖片20141120142852

只有CF Industries Holdings Inc.和Illinois Tool Works Inc.成功跑贏了標普500指數。在近三年,只有CF Industries Holdings Inc,CBS Corp和Illinois Tool Works Inc跑贏了標普500指數同期79%的漲幅。

下圖顯示了股數的減少如何推高公司的每股銷售額。

QQ圖片20141120142906

有趣的是,CF Industries的銷售額下滑了16%,而其每股銷售額僅下跌3%。ADT Corp銷售額僅增長4%,而其每股銷售額大漲27%。

以下是對各公司利潤和每股利潤的對比。

QQ圖片20141120142925

ADT的利潤下滑15%,而每股利潤卻上漲4%。這些數字顯示,公司的每股利潤未必能反映公司真實的經營情況,回購股票可能掩蓋了真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54

薩科齊再度被法庭傳喚 涉嫌開假發票掩蓋競選經費超支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月7日報道,當地時間7日,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再度被法庭傳喚,要求他對2012年開具的大量假發票作出解釋。

據該報道,除了薩科齊本人之外,法庭還傳喚了其他13人,其中包括不少右翼前幹部,原因是“濫用信任、弄虛作假、競選舞弊及參與舞弊”等。

薩科齊受指控稱,其所在黨派在2012年法國總統競選中為了掩蓋競選經費超支的事實而大量開具假發票,總共隱匿了1500萬歐元的競選經費(另據BBC報道稱該數額為1800萬歐元),而法國為總統競選經費設定的上限是2250萬歐元。

據BBC稱,薩科齊否認對經費超支一事知情,並表示他將根據法庭的審判決定提出上訴。

2016年11月,薩科齊敗選後發表演說

薩科齊在201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敗給現任總統奧朗德。去年,薩科齊決定再次參與下一屆法國總統大選,但在2016年11月舉行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黨內第一輪投票中敗給了法國前總理菲永。

2015年4月,薩科齊已因2012年競選總統非法籌資醜聞接受法庭傳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18

羅志祥微笑掩蓋悲傷 2014-08-26

1 : GS(14)@2014-08-30 23:46:32

http://www.skypost.com.hk/featur ... %B2%E5%82%B7/151443\r\n羅志祥近年鮮有做專訪,不過人紅是非多,他一直新聞不斷,譬如前年與黃秋生在微博上掀起罵戰,早前又傳與林心如譜出「豬心戀」。問他是否天生是非命,他不答;問戀情、結婚打算,他也是不答。「其實是不是是非是由大家去鑑定的,這是現在的媒體生態,喜歡拿是非做文章。」入行20載,他早已看穿一切。\r\n今番受訪,涉及個人問題的,羅志祥(小豬)多半三緘其口,宣傳下月的紅館騷才是重點。演唱會取名「舞魂再現」,他身兼舞蹈、創意及音樂總監三職,重新訂製了歌衫、設置了舞台及大型道具。「我的演唱會每場都會帶來不同驚喜,而且我的驚喜並無預設,只要觀眾愈high,驚喜就愈大。因為我是個即興瘋狂的人,來看演唱會的朋友們,一定會看到很不一樣的羅志祥。」\r\n\r\n\r\n過氣藝人\r\n\r\n如此搏命,或許因為他曾跌過。1995年模仿郭富城出道,靠主持綜藝節目打響名堂,後因合約問題,小豬一度成為傳媒口中的「過氣藝人」,試過舉行簽唱會,只有數人捧場。「現在看到很多的歌迷朋友支持我,我非常珍惜,也覺得很開心,因為嘗試過失敗,所以更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就算別人習慣關注他的是非多過工作,也不會覺得心痛。「只要不做犯法的事情,我都覺得還好,自己的努力、舞台上的表現才是要讓大家看到的,一些緋聞問題,那都是茶餘飯後聊天的八卦而已。」\r\n說到緋聞,小豬入行至今,算是緋聞不斷,對象有蔡依林、楊丞琳、徐熙媛、任家萱及林心如,更有源源不絕的「情慾緋聞」。何時成家立室,他不肯透露半字,只說:「我的愛情觀跟我的《搞笑》這首歌有點像,不管面對困難或是感情上的問題,我都會用微笑或歡樂去掩蓋自己的悲傷。」至於工作,就計劃多多。「今年以戲劇為主,也準備拍電影,明年以唱片為主,每年都有不同的目標和打算、希望每年都有個不同的突破。」35歲,他絕對可以衝多幾年。\r\n撰文:余敏、黃艷\r\n編輯:黃寶恩\r\n設計:鄧俊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