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真實的不良貸款率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1-09/100458362.html
在看完2012年第41期《新世紀》週刊的「中國式次貸」後,感慨良多。

  一是這一趟城投債再次放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府希望以基建投資刺激經濟的動力未變,但不論是貸款還是發債,地方政府負債上升的現實都無法改變。在經濟增速放慢的背景下,前兩年控制地方政府負債擴張的努力又付諸東流。

  二是買這一輪城投債的人看重的並非項目是否可行,而是著眼於政府的隱性擔保。這不能說他們不理性,因為在企業資金鏈吃緊時,地方政府往往都會出手相助。這番「好心」的結果,是銀行公佈的不良貸款比例低估了真實情況。

  先談第一個問題。在今年初,中央政府破天荒地把8%的經濟增長目標從神壇上拉下來,定在了7.5%,這是個值得嘉許的決定。同時,在去年雖然對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有所展期,但至少總量維持不變。

  理論上,從今年初到現在,縱使經濟有所下滑,但就業情況還不算差(這跟中國勞動力開始短缺有著密切關係)。這種情況下,政府理應對經濟增長下滑有較大的忍耐力。但從年中開始,隨著基建項目的加速審批以及城投債的放行,看來政府又開始把穩增長定調為主要的工作目標。這種經濟政策的反覆,在眼下的政治敏感期可以理解。但我們殷切期望在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後,能清楚瞭解到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已十分嚴重,應把結構調整作為未來幾年的經濟工作重點。

  第二個問題,關乎銀行不良貸款率的真實性,更值得關注。縱使經濟增長在2010年後逐步減慢,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仍不斷下降,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低水平,這可能並不反映真實情況,因為究竟有多少貸款處於只能還息而不能償還本金的窘境,是未知數。

  但無疑,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在還款上面臨很大壓力。根據國家審計局的報告,去年底地方政府貸款約有兩萬多億元到期。總理在今年兩會期間透露,地方政府去年還了2萬多億元銀行貸款,但又新增了2萬多億元貸款,數量大致平衡。很明顯,這一筆賬是借新還舊。如此看來,今年到期的2萬多億元貸款,地方政府很可能會以同樣方式來處理。

  這種靠借新還舊來支持的貸款,絕不止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實際上,過去一年多,光伏、風電、鋼鐵、有色、水泥、航運和造船等產業的經營也十分困難,但這些行業的不良貸款卻沒有上升。這是個幾乎無法解釋的怪象。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銀行在現行激勵機制下,不願看到不良貸款率的上升,因此只要企業還能夠繼續還息,暫時對其能否償還本金往往會網開一面。以現在工業企業銷售還有約10%增速而基準利率亦只在6%-7%水平的情況下,企業歸還利息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今年前九個月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8個主要工業行業的數據中,只有煉油、化纖和鋼鐵三個行業的息稅前利潤(EBIT)/財務費用的比例低於2.5倍,可以說其他行業的還息能力還很高。另外,地方政府在當地重點企業遇到財政困難時,一定會出面協調以避免企業倒閉;如果企業還能償付利息的話,地方政府多半會要求銀行把貸款展期。因此,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可能在很長時間裡都不會有明顯上升。

  然而,若長此以往,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反而會長期存活,佔據社會的寶貴資源。反之,它們早些破產清盤,把資產折價賣給更高效的經營者,對提高整體的經濟活力將大有裨益。另一方面,若經濟情況出現變化,導致利息大幅上升或企業收入增長大幅滑落,以至一大片這類企業連利息都償還不出時,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將從一個十分低的水平驟升到「不能承受之重」的險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67

從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看廣匯煤化工的真實盈利水平 天地俠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fa4bb01014din.html
昨晚,中國神華公司公告,中國神華只收購包頭煤制烯烴項目。這明顯是上市公司給集團實驗項目買單。

經初步測算,擬收購資產對應的於 2012 年 6月 30 日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佔本集團2012年6月30日合併財務報表下歸屬於本公司股東權益(2313.64億元)的比率低於6%,擬收購資產對應的 2012 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佔本集團 2012年上半年合併財務報表下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1.81億元)的比率低於 3%。

也就是說,截止2012年6月30日,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淨資產低於138億元(實際應該接近該數目),淨利潤低於7.5億元。整個項目的淨資產收益率,不及神華正常業務的一半。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的真實盈利水平,是非常受質疑的。

這就是中國上市企業和控股集團兩體制的弊端。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淨資產遠遠高於廣匯的哈密煤化工,負債率也遠遠低過廣匯的哈密煤化工,但是,就這樣,今年上半年神華包頭的淨利潤還不到7.5億元。如果按照全負債經營,計算資本利息的話,那神華包頭的煤制烯烴項目,應該是不掙錢的買賣。

神華包頭煤化工如此,全負債經營的廣匯哈密煤化工能將奈何?

廣彙集團的過人之處在於,去年就將上市公司600256的房地產業務,置換成了集團手中燒錢的煤化工新能源股權,未雨綢繆呀!

另外,12月21日,廣匯能源全天融資買進1.7237億元,融資餘額升值29.2649億元,遙居A股融資榜首。第二名包鋼稀土600111的融資餘額為22.6721億元。

廣匯能源的融券餘額僅僅0.2578億元。不要說,廣匯不漲,是因為市場做空,這只是賭徒們的一個美麗的藉口。

由於融資融券賬戶,本來就需要股票資產做抵押,綜合來看,這29億元的融資買進盤,總賬戶持倉應該在90億元水平,其中大部分底倉也應該是廣匯能源的股票,一共6億股!

2012年,中國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的最大賭局,無疑正在廣匯能源600256上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95

財經言說的譁眾取寵和財稅改革的真實挑戰 歲寒知松柏

http://xueqiu.com/1272530506/22757552
兩年前我曾寫過上萬字的長文分析中國的財稅問題,那會大家正熱議個稅起征點,我在媒體上看了很多經濟學家的觀點,我認為多數人的觀點都錯得離譜,比如像李稻葵之類的,純屬信口開河。而華生對中國財政和稅收改革的見解,我很贊同。剛才看了一篇華生的演講,說得很好,轉載過來供大家參考。文章有點長,需要二十分鐘時間。

===================================================================

為參加財經年會,我專門瀏覽了這類會議的議程和歷年年會的介紹。看完之後我有一個感覺,就是現在政府都開始意識到要少說空話、套話,但是其實財經界也有另一類的空話、套話。前幾年的發言拿到今年也一樣可以用,不同的就是每年都有更加出位和聳人聽聞的標題。永遠旨在吸引眼球、譁眾取寵的假大空,是不是也到應該改革的時候了?

坦白地說,現在媒體辦的研討會,很多話我都不太懂。比如今天這個年會的大標題是「重返民富之路」,我昨晚琢磨了半天,沒有弄懂是什麼意思。「重返民富之路」就意味著我們曾經有過民富的時代,後來沒有了。原來民富過,現在不富了,所以要尋找「重返民富之路」,但是就我活的這幾十年和我讀過的中國歷史的這幾千年,我沒看到以前有過什麼民富,所以不知道往哪兒重返。從近處看,改革開放以來,民眾中靠勞動掙工薪的普通員工,典型的如農民工,十年八年前還是五、六百塊錢月工資,現在都是幾千塊錢了。由於勞動成本持續增加,企業家都喊生產成本上升太高太快了,所以很多產業要向東南亞轉移。亞行和北大的一項合作研究認為近年來實際工資增長已超過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因此我們顯然不能說一線工人變窮了。富人是不是變窮了?好像也不是。前兩天我看央視評選的年度經濟人物,大佬們賭一件不大的事情,張口就是拿一個億起價,現在一個貧困縣一年財政收入也就是一個億左右。所以富人顯然也沒有變窮。所以,我就不明白了,我們今天那麼多重量級嘉賓高談闊論「重返民富之路」,想是說的什麼意思?

再回到我今天參加的這個分論壇的主題,叫做「深化財稅分權」,這個我也沒有太搞懂。財稅分權這是政府內部的事情。政府研究財稅分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經常開會,他們也不請我們去,人家自己把這個問題該討論的都討論了,真是用不著咱幫他們操心。中國的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關係,如果和國際上比起來,比例很正常,跟別人差不多,中央財政佔的比例並不算高,轉移支付的情況其他國家也存在。我在英國生活很多年,他們中央財政的集中度比咱們還高,然後再做轉移支付。中國的財稅分權體制仍然還有問題,比如需要減少專項轉移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故確有改進的餘地,但中央和地方之間永遠有矛盾,有博弈,這似乎不是我們要研究的主要問題,不需要我們去為某級政府爭利益。從整體上說,中國的財政稅收體制是有問題,而且有大問題。但很可惜就如我們現在的城市化問題、收入分配問題、國企國資問題、證券市場問題一樣,媒體上討論很熱鬧的往往並不是真問題,流行的反而是一些空話套話甚或以偏蓋全、以假亂真的噱頭。前幾天遇到一位媒體朋友對我說,好多話其實他們不採訪自己也會說,只是迎合讀者需要借名家之口罷了,因此他們自己去採訪也覺得挺沒勁。如果我們財經界擁有話語權的人落到這種空話套話的代言人地步,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下面我先講財政體制。中國的財政體制現在首要面對的是什麼問題?我認為中國財政體制現在有三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要解決賣地財政問題。我們的財政收入中相當大一塊是非稅收入,而不是稅收收入。稅收是國家的法定收入,非稅收入本來就是不夠正規,只能是偶然性和零星性質的。我們非稅收入搞這麼大,這就很不正常。同時,我們這個非稅收入非常主要的一塊是靠倒賣土地來的。我們學的是香港的辦法,香港的地本來就是官地,就是港府的地,我們這還不是自己的地,我們是徵收了農民的地倒賣,所以準確的說咱們不是土地財政,我們是「倒地財政」。這個「倒地財政」我覺得是財政體制要改革的第一件事情。有沒有這個決心,有沒有這個毅力來動這個「倒地財政」,這是對新一屆領導在經濟上第一個大的挑戰。很可惜我們媒體,包括學界對這個問題說法也不一,起碼沒有把它作為重要問題更不是首要問題,而去扯一些什麼分權之類的雞毛蒜皮。在我來看新一屆政府改革如果說在政治上是反腐敗,在經濟上面能不能有突破,第一個試金石,第一個最重大的考驗,就是對「倒地財政」採取什麼態度。不先對自己開刀,土地亂局就不能撥亂反正。就目前來看,可以說倒地財政在城鎮化的口號下還在繼續蓬勃發展,我看媒體上也在推波助瀾,市場上炒作的基本也都是這一套。

其實,原來我們倒賣土地的財政是和舊式城市化配套的東西,新型城市化是不能搞這個的,這是我們財經媒體並沒有搞清楚的事情。這就跟計劃經濟一樣,計劃經濟是專門為那個一大二公時代配套的,現在倒賣土地的財政也是為少數人服務,不能給新型城市化配套的。2006年我曾經給政府提過批評和建議。我說你們講的新農村建設這個事情不是當今這個時代的主要矛盾,21世紀上半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是新型城市化建設,抓住新型城市化建設才是抓住了城鄉統籌的龍頭,相應的新農村建設才有空間和合理性。那麼,什麼叫做新型城市化?原來那個舊在什麼地方?這個新又新在何處?我覺得政府還只是剛開始有了模糊的意識,我們媒體和學界自己更糊塗就沒希望了。當時我說新型城市化,最主要就是要新在不能光有數量沒有質量,這就需要解決城市的科學規劃和佈局問題,核心是解決人口和戶籍問題。舊城市化的要害就是土地的城市化與人口和戶籍城市化脫節,少數人利用土地發財牟利,把地價房價搞得很高。現在要搞新型城市化其實質就是要讓土地為外來人口落戶服務,讓土地的成本、城市化的成本大大降下來,這樣農民工和其他外來人口才可能安居落戶,人力資本才能積累提高。但是,我看了直到今天的所有的文件還基本沒有這個內容,媒體上渲染的也是開發商怎麼瘋狂的拿地為了迎接新型城市化。我說那不是迎接新型城市化,那是迎接舊式城市化。因為新型城市化首要是解決人落戶的問題,解決土地制度的改革怎麼轉過來,從過去為大樓、大廣場服務、為開發商賺錢服務、為城中村和城郊農民補償服務,為囤了土地和多套房的城市精英服務,轉到低成本地為城市化的主體即農民工及其家屬和其他外來移居的人口服務,這才是新型城市化的本質。

財政體制要為新型城市化服務,我認為要打的第一個大仗就是改變倒賣土地的財政,但是現在我們在這方面可以說還沒有什麼準備。如果沒有這方面動作和準備,我覺得所謂的新型城市化最後必然還是走老路,還是少部分人獲益、大多數人被排擠在外的城市化,就是我們今天的狀態。所以,我認為財政體制要改革的核心,第一仗就是要動搖倒賣土地的財政。動搖這個東西后面帶出來一系列的問題。因為批評它是容易的,但是要替代它,問題是複雜的。我們現在土地還在招拍掛,如果按照中央文件裡面說的「嚴格區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地」(當然這個口號其實也是有問題的),假定真正按照這個口號去做,很快就沒有經營性土地可賣了,就不能招拍掛了,那麼城市建設城市發展怎麼辦?現在我們在這方面可以說沒有做任何準備。沒有準備就只能沿著現在這條老路走下去,一方面被迫付出的土地補償越來越高,一方面招拍掛又進一步推高城市土地和房產價格,結果只會造成土地資源的集中和一部分人的暴富,從而堆積越來越大的資產泡沫、地方債務和金融風險。中國財富榜上有那麼多大開發商,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這個只有香港有,因為我們是從香港學來的拍地模式。這個模式就是把土地資源集中給少數大開發商。所以我們中國的財富排行榜才會有這麼多地產商在上面。所以政府一說新型城鎮化,地產股都上漲。我說這完了,這不是新型城市化,這是舊式城市化。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新型城鎮化的口號其實首先是對財政體制的重大挑戰,即我們的財政體制用什麼來替代過去我們稱之為土地財政的舊模式?土地如果不用徵收和拍賣的方式是用什麼方式?現在又有新的建議,說可以搞城郊農民自主城市化,還有人推薦深圳原住民自發城市化的模式。但深圳富起來只是城中村的農民,他們成了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深圳外來打工者是本地戶籍人口的近10倍,房價那麼高,有幾個能安居?擠在集體工棚、握手樓和地下室裡能叫安居嗎?我們不能打著農民的旗號,為只佔很少數的城郊農民謀利益。如果只是讓少數人受益,只是讓政府、開發商、城市精英和城中村和城郊村的這些既得利益者做進一步分贓,是解決不了新型城市化問題的。

這就是我說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倒賣土地的財政問題。現在土地財政在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已經佔很大比例。如果不從根本上動搖這一塊,設計一套新的制度完全替代這一塊,那麼我們新型城市化拉動經濟發展的設想就會完全落空,因為靠少數人發財拉動不了中國的持續經濟增長。只有幾億農民工和他們在農村的家屬、留守的兒童,還有大量從中小城鎮到沿海一線大城市轉移過來的外來人口,這些若干若干億人的安置,這些人分享土地權利、住房權利,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權利,才會真正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才能夠實現可持續增長。況且從根本上說,這本來並不是一個經濟增長問題,而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和不可剝奪的權利。他們是國民,他們在這個城市有工作,就有給自己搭一個窩的權利。所以,我認為財政體制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大的挑戰就是對倒賣土地財政的態度和措施。

財政體制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財政資源歧視性的分配。我說的這些可能都不是現在媒體上討論的熱點,但是我認為這是主要問題。我們中國之所以現在貧富差距大到今天這個程度,除了市場本身的馬太效應以外,很重要的是因為我們財政資源分配加重了一部分人更好、一部分人更差的境況。我們財政資源的分配首先跟剛才說的我們的住房分配有關係,我們城市保障房主要是對戶籍人口,外來就業人口基本上住在地下室和工棚裡面。教育資源的分配也是如此,所以現在開始爭論外來人口能不能參加本地高考的問題。醫療更是向城市人口,特別是向體制內傾斜,社會保障體系也是如此。這就大大加劇了我們整個財產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客觀地說,這一點是跟我們國家的計劃經濟歷史是相關聯的。因為我們從計劃經濟時代時保的就是城市戶籍人口。當年很困難的時候,城市戶籍人口有布票、有糧票、有油票,保證了至少最基本的供應,但是其他人是沒有的。我們的公共醫療資源主要是集中在城市,而且主要是集中在體制內,用掉了醫療資源絕大部分。所有這些過去習以為常的東西,跟我們財政體制都是有關係的,就像廣州市財政稍微公開一點,馬上暴露出來說他的財政裡面有一部分資金,有幾千萬是撥給省級或者市級機關幼兒園的,其實像這類財政資源分配嚴重不公平的現象是太多了。其他國家的財政資源的分配可以減弱市場本身份配所造成的差距,而我們的財政分配從整體上強化資源分配的不平等,這是我們財政體制的一個主要的問題。

當然,這個改起來非常不容易。因為財政體制現在的分配完全是有利於城市居民的,特別是完全是有利於體制內的。體制內絕不僅僅是幾百萬公務員,更有文教衛生新聞出版等等好幾千萬事業單位的從業人員,加上家屬人就更多。這樣會觸動巨大的既得利益,其中就包括我們各界精英的利益。而且這絕不僅僅是權力精英,還包括我們的財經精英,藝術精英,體育精英,文化精英都是這個體制的受益者。要動搖這個是難度很大的。所以,我一直說收入分配的改革第一步不能盲動,要放到後面逐步去撼動。現在媒體上講的收入分配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隔靴搔癢或者完全是誤導性的,所以我寫過一篇文章講收入分配改革的七大認識誤區。實際上我們財政體制第二個主要問題,就是我們財政資源歧視性分配,嚴重的強化了我們的貧富差距。

第三個問題,這個就更難了,就是我們財政資源的特權分配。現在新一屆領導班子開始了新一波的反腐敗浪潮,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和好評。反腐敗本來就很難了,但腐敗還只是非法的權力濫用,而特權是合法的權力濫用。因為特權是法規承認因而可說是合法的。而反腐敗要深入,最後肯定要觸及特權。實際上從一開頭已經涉及到了,比如說過去領導一出門要封路,現在不封路了。這個碰的是什麼?這個碰的不是腐敗,碰的是特權。當然這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總之,一個反腐敗,一個反特權,後者可謂更難。這兩件事真做到了,政治改革就已經完成一多半了。

我們原來的財政分配體制裡面,它是向特權傾斜的。舉個例子,我們的辦公樓,最近有的地方把辦公樓搞的富麗堂皇,比人民大會堂還氣派。這不光是個案,全國的辦公樓都膨脹。這就涉及到權力的濫用。我曾經去過日本眾議院議員辦公樓,日本眾議會議員不是我們人大代表,首先人少只有幾百人,其次更重要的是誰在議會裡面佔多數就組成政府,所以議員是真正的權力精英,他們的眾議會議員至少相當於我們黨的中央委員。他們的辦公室,每個議員一間房,當中掛一個布簾隔一下,秘書坐外面,他坐裡面。我還上了一趟洗手間,廁所很小,不太方便。所以,我們在財政資源上面大量用在特權方面的太多了,從辦公樓到各種各樣的樓堂館所,到各種各樣的培訓中心、療養中心,到給各種各樣的權貴安排的休息、療養、出遊的地方,各種愛好嗜好的滿足,各種高檔消費和各類禮品的餽贈,這些也即三公消費中公開和隱蔽的地方,這塊耗費了我們財政資源相當大的部分。另外巨大的一塊是為了維穩和花錢買平安的財政開支,花費的隨意荒唐和支出的天文數字,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所以,反腐敗的深入必然是要碰到對特權的限制,乃至包括對人均辦公面積的限制,更不要說辦公以外大量的設施和安排和支出。我曾經應邀去參加過美國國務院開的會。美國國務院自己是沒有地方招待的,找一個公關公司安排全部議程,客人來了安排在商業化的賓館裡面,會議都是在外面開,而我們基本上都是用自己限制對外的內部設施。

所以,真正的財政體制改革在我來看是這三大問題。首先要突破的我認為是第一個土地財政問題,因為它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也是政治問題,而且它的收益很明顯,我們現在想要經濟增長,想要持續發展,不解決 「倒地財政」的問題就不能前進,其他的問題只能是循序漸進。所以財政體制的真正問題,根本不是什麼中央和地方分權,地方的錢是不是少了一點,我想全世界都有這樣的問題,其他國家都是轉移支付的,中央財政佔大頭,各個國家都是如此,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不值得在這上面耗費腦筋。關於財政問題我就簡略的說這些。

下面我再講稅制。如果說財政問題上是一片混亂,稅制問題上基本上是錯誤思潮佔主導。剛才我們的主持人還在渲染說結構性減稅只見結構不見減稅,我覺得這個套話說辭其實並不客觀。因為營業稅改增值稅實際上就是降低增值稅稅率,我們原來增值稅都是17%,現在推廣到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就把17%降到了7%、5%,而且也確實會減相當一部分稅。

但是,我要說實際上中國稅收體制主要問題,並不是現在人們主要攻擊的國家稅負太重,在我來看並不多。中國的稅收現在佔GDP20%多,從國際上無論怎麼比也是非常正常的水平。我們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出在稅收以外的非稅收入很多,所以加起來以後到了30%多。如果真正像我們剛才說的那樣把非稅收入主要是土地收入拿掉,稅收的主要問題就不是砍總量的問題,就不是減稅的問題。當然,喊減稅,這老百姓都歡迎,現在在媒體上能看到的全部意見可以歸納為兩句話:第一,要求減稅,這所有人都歡迎,是個時髦的口號。第二,要求增加福利,大家也很高興。要提高低收入人群狀況怎麼辦?要增加補貼和福利,所謂提低擴中。限高增稅呢?那就難了,太多的人出來說這個不行那個有負作用,富人會移民之類等等,反正征不得。其實放眼全球,現在美國和歐洲都是這個問題。美國和歐洲的全部難題就是一邊要減少稅收,一邊要增加福利。所以美國出了財政懸崖,歐洲出了債務危機。因為如果把政府自我消耗中多吃多佔的那塊擠出來以後,政府本身實際上只是一個過路財神,他收多少就干多少。你可以增加稅收,然後增加福利,也可以減少稅收減少福利,但是唯一不能持續的就是減少稅收增加福利,這個是混不下去的,這也是今天美國和歐洲撐不下去的原因。他們至少在這一點上肯定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在這麼低的發展水平上學美國和歐洲的寅吃卯糧,靠堆積如山的借債過日子,我們肯定是死定了。

因此,儘管這個話不受人歡迎,我覺得稅收上的問題,在解決了非稅收入以後,稅收本身這個水平恐怕是降不下來的,按照現在政府所承擔的職能,包括對農村、對醫療、對方方面面大家所要求他花的那些錢,他這個稅收減不下來。就像美國現在一樣,共和黨說稅是絕對不能加了,砍不砍福利你們看著辦。但如果稅真不能加,只能砍福利。所以民主黨和奧巴馬說福利一定不能砍,因此必須增加稅收。現在還在討價還價、內鬥糾結。

中國稅制主要存在什麼問題?在我來看和我們經濟一樣,不是總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首先是稅收之外的非稅收入,把那一大塊非稅砍掉以後,稅收這塊在中國現在發展水平上,20%多是很正常的。因此中國稅收最主要的問題是結構問題,什麼結構問題呢?我們現在是以間接稅為主體,基本上沒有直接稅。所以,像調整經濟結構一樣,稅收制度最主要是調整稅收結構,實現從間接稅向直接稅的轉變。但是這個轉變的口號大家也許不反對,做起來沒有一個人歡迎,包括我們在座的人。間接稅都是老百姓承擔的。你去買個饅頭,買個消費品都交稅了,富人消費的少,所以他交的少,窮人的收入幾乎全用於消費,所以交的比重就特別大。但是所謂間接稅,就是沒有直接從你口袋裡面掏。真從口袋裡面拿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所以,中國現在工薪階層當中只有7%的人交個人所得稅,7%的人當中有90%的人只交5%,真正交超過5%的個人所得稅的人不到1%。現在又有新建議,說把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到1萬元,據說網民大多數都贊成。如果網民能代表民意,也就意味著中國人的偏好是最好個人所得稅取消才好。因為現在這個樣子已經很少人交了,提到1萬元是只剩百分之零點幾的人交稅。美國共和黨右派那麼強硬,新自由主義那麼流行,還是多數人都得交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如此,我們直接的財產稅也是幾乎沒有。美國剛結束的大選辯論的話題是歐洲社會主義和美國資本主義,因為美國人認為歐洲的國家干預和再分配調節太厲害了,搞的是社會主義,美國人是不干的。其實中國的稅收比美國資本主義還資本主義。我在參加政府的會議上就直截了當地說,我說中國稅收制度是世界上最熱愛資本主義的稅收制度了。因為我們主要對勞動和消費大眾徵稅,對財產和資本基本不徵稅。所以勞動一輩子未必買得起一套房,但囤兩套房就可以移民了。勤勞不能致富,財產可以暴富,中國何來創新發展?從稅制來看,美國共和黨右派的主張拿到中國來也是很左派了。我們沒有遺產稅,沒有贈與稅,也沒有固定資產保有稅。美國人炒股一年以內賣出的要交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到40%左右,長期炒股也要交20%的資本利得稅,金融危機特殊優惠了也是15%,我們這個稅完全沒有。當然我們中國人如果不喜歡這些稅,也是可以的,但是貧富差距大家就得忍一忍。因為沒有這個調節,貧富差距一定很大,而且越來越大。不少人愛說所有這些問題是因為市場化改革不徹底造成的,好像市場化徹底了,問題就解決了。其實市場化發展到今天的美國和歐洲,其貧富差距在稅收和福利調節之前仍然是很大的。美國在一次分配結束的時候,基尼係數也是0.5左右,是通過稅收和福利的再分配才把0.5調到0.4左右。歐洲呢?在美國人眼裡面歐洲是社會主義,所以歐洲從0.5調到0.3以下,調低20多個百分點。我們呢?剛才我講了,我們的財政體制的再分配是強化了一次分配當中的不平等,稅收該調節的完全沒有,而且我們也不喜歡調節。所以中國現在的基尼係數,前幾年我就說一定在0.5以上,最近有人說過了0.6。雖然缺乏準確的數據計算,但是我想中國基尼係數在0.5以上恐怕是沒有什麼疑問的。因為連人家完善的市場經濟在二次分配之前也是0.5左右,我們肯定比他們高得多。

所以,我覺得我們稅收體制要解決的真正問題不是大家喜歡聽的自欺欺人的減稅,而是怎樣實現從間接稅向直接稅的轉變。中國現在的稅收制度相當於18世紀美國、歐洲的稅收制度,就是對財產和資本基本不調節的稅收制度,這不要說不是社會主義,也不是現代資本主義,還是原始資本主義,我們離現代資本主義還有很長距離。現代資本主義從羅斯福新政開始,從歐洲社會民主主義開始,從勞工保護到個人所得稅,到遺產稅,到贈與稅,到固定資產稅,有一系列對資本更不說對土地等財產和收入調節的措施。

所以,我開頭為什麼要抨擊財經界流行的假話、空話、套話,就是說當我們真正面對現實的時候,這個現實有時候是很殘酷甚至是很醜陋的。我們經常要面對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而兩難才是現實經濟的真實狀態,也可說是經濟學研究的真正課題。如果全是一難那就太好辦了。因此坦率地說,如果我們的稅收制度還停留在18世紀原始資本主義的稅收制度,我們必然有一個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如果我們想改變這個狀態,我們就必須在稅收制度上做根本的重大的變革。順便說一句更難的問題,在沒有直接稅的時候,隱性收入也是很難辦的。只有當一個稅收體制是以直接稅為主體的,這時候隱性收入才能提上日程。有人計算中國居民的隱性收入是8萬億、10萬億,相當於GDP的20%以上,媒體上也熱炒。但隱性收入如果真有這麼大,居民收入佔GDP比例就不低了。你不能一邊喊隱性收入規模巨大,一邊又叫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比例太低,因而要大幅提高,因為如果算上隱性收入的話,中國的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比例很高,根本不是再提高的問題。所以現在媒體上流行的許多套話其實都自相矛盾,就像一邊說工資收入徘徊不前,一邊又說企業用工成本上升太快一樣。這二者不能同時成立。就隱性收入而言,我個人認為是巨大的,這也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如果沒有隱性收入,全世界27%的奢侈品能被中國人買走嗎?這一個指標就可說明我們隱性收入巨大。居民收入根本不是比例低了,而是嚴重分配不公不均。稅收體制以直接稅為主,隱性收入才會成為稅收徵管的主要對象,同時它才能成為遏制腐敗主要的工具。因為在西方國家,反腐敗主要不是靠我們的紀委,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稅務局。西方人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稅收和死亡一樣不可避免。所有人最害怕的都是稅務,因為每個人都逃不脫。美國的富豪想移民,稅務局都會先讓他脫一層皮。

所以在財政稅收體制方面,我們面臨的挑戰實際上是非常大的,其中有政府的阻力,還有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各界精英的阻力。因為講既得利益集團,那不是別人,中國有話語權的人都在既得利益集團當中。房產如果開始收稅,收1%,很多人覺得已經很嚴重了,從第三套收,很多人提出許多意見來,說這個有不合理之處,如果真像日本、韓國那樣從第一套就收,甚至到了別墅收7%,住一個1億元的豪宅或別墅,每年交700萬,每個月交60多萬,我們很多人早就暈過去了。那種情況下還有多少人住得起豪宅?但是人家能夠越過中等收入陷阱就是靠這套制度安排。我們現在設想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包括我們唱高調,說套話,講市場化、攻擊別人都可以,但是當所有這些東西落到我們自己頭上的時候,落到有話語權的精英的頭上的時候,我們到底是什麼態度?這是中國能不能真正前進的關鍵。

總而言之,我覺得今天這個年會,設一個財政稅收的分論壇是設對了,因為財稅體制確實是整個經濟改革推進的一個關鍵之所在,所以有領導感嘆過,翻開真實的財政史,那才是真正的驚心動魄。我住在英國的時候,每次大選,包括每年政府公佈預算,所有人最關心的是財政部長的演說,因為他的演說裡面講稅,全國人都停下來看明年的稅又怎麼徵了,因為那是涉及到每個人利益的。你去搞選舉最多四年、五年投一次票,而且到時候可能還不去,你說今天我要送孩子上學,就不去投了。但是,切身利益是跟你每天都發生關係的,你的基本權利在這裡。所以,我覺得財政稅收體制是經濟改革的核心所在,但是這裡面的難度我們要有充分的預計,它不僅是經濟,也是社會,也是政治,解決好它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而這些我們基本上準備的都很差。就像講收入分配改革,一講就是提高工資標準,或提高居民收入佔GDP比重,或罵罵國企,其實並沒有搞清問題,觸擊真正的要點難點,只是譁眾取寵。

所以,我個人覺得剛才我說的這些改革三五年內都很難,我希望能夠在一兩個問題上突破,比如在倒賣土地財政上突破,因為土地收益佔我們財產和收入不平等的很大一塊。要使這塊收益不被我們政府、開發商、城市精英、城中村、城郊村的農民瓜分,而真正把城市化的成本降下來,讓城市化的主體即農民工和其他外來就業人口獲益,能夠走出這一步,大局就會有比較根本性的扭轉。其他事情有待於我們統一思想,逐步形成共識,設計好制度然後再下決心慢慢去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74

又是磚頭:真實的兇猛剛需?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li09.html

本來約一對上海夫婦一起下個月去歐洲六國自駕,今天收到信息她們還在搞買房子的手續,離不開。----中國很大,經濟很複雜,我無意愚蠢到就身邊的一兩個實例去判斷磚頭(實在太多人會犯這種錯誤了,盲人摸象,自作聰明,就像本人過早賣出投資性房產,當時自認為絕頂聰明),我只能客觀得感覺,剛需真的兇猛,包括改善性的。普通投資客早已撤離了,而且現在的投資客經濟實力大增,現金流充裕。更高層次的多套別墅豪宅類,他們也許錢多得懶得動,他們太有錢了,也做充分的對沖和準備,如海外投資。他們已經或多或少是這場印錢時代的大贏家,迅速地拉開了和無產者的貧富差距。

 

剛需的確很兇猛,中國經濟離不開磚頭。唱空的人可以前仆後繼得唱空,總有一天會給唱對的。我的投資組合的內房股都很超值,並且堅定持有。---這就是我對磚頭的判斷。

 

又到收息時候了,投資組合前四位均是穩定的高息股,深控,新華文軒,路勁,寧滬(A股)---我估計沒幾個人的投資組合夠我的股息收益率高。很明顯我是愛息之人,深知股息的威力及對複利的影響(特別是熊市股息再投資),今天大摩說港股會在2015衝到50000點,我也期盼著「財息兼收」。

 

股市有風險,獨立謹慎思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913

唐山市移動互聯網觀察:中國二三線城市移動互聯網的真實現狀!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6231.html

唐山距離首都北京僅180公里,車程2小時。雖然相距不遠,卻有著與北京氛圍不同的移動互聯網世界。走訪唐山,從裕華道一條街到永通、日昌、手機連鎖,從運營商營業廳到蘇寧國美(微博)手機賣場,從貼膜維修小店到唐山百貨大樓,一個真實的移動互聯網世界漫捲開來。

在北京,有中關村的熙熙攘攘;在唐山,有裕華道的車水馬龍。在北京,有天橋路邊的貼膜、售殼小攤;在唐山,有面包車上的手機生意。相同的是,蘋果和三星都是最暢銷的手機品牌;QQ、微信、陌陌都是較為常見的聊天軟件。

在唐山,年輕人喜歡去裕華道「淘」手機,年長者則喜歡去百貨大樓等商場或手機連鎖。

裕華道上,「貼膜、維修、越獄、下載」一體式服務受到歡迎;在唐山市的一個小鎮,農民工手機成為一門大生意。

•手機篇

品牌: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蘋果和三星。

手機渠道:裕華道一條街(個體經銷商);運營商;永通、日昌、樂語、迪信通等手機連鎖;唐山百貨大樓(多家手機經銷商入駐);國美蘇寧賣場。

裕華道:唐山的「中關村」

裕華道,唐山市最繁華的手機一條街。

在這條街上,有上百家手機經銷商,氛圍頗似北京的中關村。與中關村大賣場不同的是,這裡的手機店沿街而立,背靠居民樓,一條龍排開。傍晚時分,店內是買手機匆匆的人群,店外有愜意的下象棋的老人。

裕華道是唐山年輕人買手機最主流的渠道。在這裡,既有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也有華為、聯想、小米、OPPO等國產品牌,也有不知名的品牌和山寨機,應有盡有。

年輕人喜歡來這裡「淘」手機,價格便宜,品類豐富,並不在意買水貨;而父母輩則喜歡去唐山百貨大樓或手機連鎖買行貨,希望品質得到保證。

在裕華道,還有一座知名的新舊手機交易市場:裕華通訊市場。由於工作日,裕華道的個體經銷商、永通、日昌、蘇寧、國美等地略顯冷清。但在裕華通訊市場,人流湧動,購買者多為40歲以上年齡的人群。這裡的手機主要以二手、仿貨、山寨手機為主。

在裕華道一條街,有這樣一番景象:

——兩年前,受歡迎的智能手機有蘋果、三星、摩托羅拉、HTC、諾基亞,現在最受歡迎的是蘋果和三星,最暢銷款為iPhone 5、iPhone 4S、三星7100和7102。

——小米手機在當地較受歡迎,被用戶和經銷商評價為「性價比高」。走訪中,兩位17、18歲的少年分別買了一部小米手機1S,價格1400元左右。一位經銷商除了賣小米手機正品(米2售價2500元左右),也銷售小米手機高仿機,售價600元-800元。

——經銷商反映,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HTC手機銷量下滑,逐漸退出第一陣營。一位經銷商分析,銷量不佳與其外觀、時尚度相關。不過,HTC蝴蝶(售價4700元左右)受到歡迎,曾一度斷貨。

——聯想、華為、步步高、朵唯也是經銷商重點推薦的手機品牌。

——在這條街上,也有一些並不常見的手機品牌。例如,一家經銷商說銷量最好的手機是MEEG米歌,促銷價999元;也有經銷商大力推薦歐新、知己等品牌。

——在裕華通訊市場,主要是二手、高仿、山寨手機。高仿蘋果、三星、小米,售價500-600元;其他不太知名的手機有大顯、知己、愛我、天時達等,600元-700元,生產地為深圳。

——一位聯通內部人士透露,在其銷售的合約機中,蘋果占60%,三星佔20%-30%,其餘為華為、酷派等品牌。

——裕華道上的維修店、貼膜店,一般都提供越獄、下載服務,越獄從30元-80元不等,Android手機刷機約40元,如果下載應用需加20元。

除了裕華道,運營商合約機、永通(河北手機連鎖)、日昌(唐山手機連鎖)也是唐山居民購買手機的主流渠道。而蘇寧、國美的手機區略顯冷清。在蘇寧遠洋城店,銷售商品以家電為主,手機區面積僅10平米,品類較少,價格相對較高。

一位手機連鎖店工作人員認為,裕華道手機價格雖低,但無法保證正品,不排除有翻新機。而這也是一些消費者的顧慮所在。

據唐山本地居民反映,由於近兩年智能手機的發展,本地居民越來越青睞運營商渠道的「買手機贈話費」形式,這對一些手機連鎖品牌也造成一定的衝擊。

•應用篇

常用應用:QQ、微信、QQ音樂、空間、微博、360手機衛士、UC瀏覽器、淘寶、百度地圖、陌陌。

常見的內置應用:QQ、微信、QQ遊戲、QQ瀏覽器、手機管家、應用寶、百度、百度輸入法、UC瀏覽器、有你短信、憤怒的小鳥、水果忍者、搜狐云中店、愛讀掌閱、酷狗音樂、ireader、酷蛙斗地主。

手機聊天的世界:微信、QQ、陌陌

微信、QQ、陌陌,被當地譽為前三大聊天軟件。

走訪的經銷商、被調查的用戶中,微信皆是必備應用之一。一位手機維修商說:「最常用的軟件有QQ、微信,現在一批年輕人也開始使用陌陌。」

阿東、礬礬、阿君、阿宇是唐山一中國際部的高中生,阿東、礬礬、阿君讀高三,阿宇讀高二,四人皆是95後。

國際部是唐山一中的出國留學班。唐山一中對普通班學生的要求是不准佩戴手機,對國際部學生的要求則是「進校門需關機」。由於國際部氛圍較為寬鬆,這裡有著更為豐富的移動互聯網生活。

在某種程度上,國際部是唐山上流社會的代表。據一位老師介紹,唐山市擁有煤炭、鋼鐵、水泥、電力、陶瓷幾大行業,私營業主的比例較高,帶動了當地教育、餐飲、美容等行業的發展。

阿宇所在的班級一共25人,其中21部iPhone,包括iPhone 5,iPhone 4S、iPhone 4,4部三星,1部HTC(同時擁有iPhone)。國際部同學對蘋果的鍾愛是一個特例。在普通班,人數約60人,蘋果只佔十分之一,不少同學仍會使用初中畢業後買的諾基亞,很多女生選擇OPPO。

這些「高帥富」學生的移動互聯生活活躍且富有見地:

——微信已經非常普遍,在他們的同學中,使用率甚至超過了QQ。在他們看來,微信對信號要求不高,即使較弱的信號下也能收到消息;更簡潔,排除了很多干擾信息。

——前三大常用應用幾乎全部與QQ有關。除了QQ、微信,常用的相關應用還有QQ音樂、QQ空間。阿東是QQ綠鑽用戶,綁定QQ音樂後,可下載高品質的音樂。阿宇則認為,QQ音樂與QQ賬號互通,一鍵登錄,省去了註冊的麻煩。

——如果微博與微信只能選擇一個,他們會選擇微信。「朋友圈的保密性好,非好友看不到評論,可以保護隱私。」

——他們經常逛手機淘寶,並通過手機支付。但在淘寶上只會買小飾品,服飾仍會選擇線下商場,對線上的品質並不信任。

——在他們的同學中,《找你妹》這款遊戲很風靡。

小A是一位不到一週歲寶寶的媽媽,今年26歲,從事管理軟件設計工作,使用的手機是iPhone 4。小A常用的手機應用有30多個:由於設計工作,她會經常瀏覽花瓣網、照片工廠、每日壁紙雜誌;工作之餘,她會用手機購物,常用的手機客戶端有淘寶、天貓、噹噹,為了方便與淘寶店主溝通,她也下載了手機旺旺。

小A是騰訊產品的「粉絲」。最初,同類軟件她會下載幾款,體驗後選擇一款;現在她更多會在同類產品中選擇騰訊的產品,例如QQ音樂、微云。「因為騰訊的應用比較穩定。」她說,「用戶體驗上,騰訊和淘寶特別專業,360的用戶體驗也有進步。」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用戶會被應用的一些細小功能所「俘獲」。

例如,團購在唐山仍然風靡,小A選擇的是美團網手機客戶端,她看中的是美團的「篩選」功能,例如,可以篩選出4-5人餐,省去了人工篩選的麻煩。「一個細小的功能讓人覺得非常貼心、方便」。

阿東、礬礬、阿君、阿宇四人皆選擇的是有道詞典,除了品牌知名度,他們鍾愛於「照相」功能。但他們也並非完全滿意,原因是有道詞典的照相功能「反應慢、不準確」。

另外一款較為常見的應用是「我查查」。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調查者用「我查查」的目的並非比價,而是「瞭解價格」。小胖是一位銷售人員,他在購買禮物時會首先用「我查查」掃一掃價格。「很多客戶都裝了『我查查』。我會在買禮物時掃瞄價碼,做到對『我查查』上顯示的價格『心中有數』。」另外一位參與調查者同樣說,春節期間,習慣於用「我查查」對收到的禮品掃瞄一番。

作為寶寶媽媽,小A挖掘了很多記錄寶寶成長的應用,皆具備特色功能。例如,寶寶拍拍,每日為寶寶拍下照片,上傳後可在不同設備間登陸瀏覽;倒數日,記下特殊的日子後,會記錄距離這一天還有多少天;當這一天過去後,顯示出這件事已經過去多少天。

可以說,很多軟件的小功能,顯示出的是大智慧。

•運營商篇

主流流量:300M-500M。2G仍是主流,2G與3G用戶比例約4:1。

運營商份額:2G移動份額超60%,3G聯通市場份額約60%。

2G仍是主流 3G聯通領先

聯通營業廳排隊的顧客(騰訊科技配圖)

手機賣場最繁華的裕華道附近,分佈著電信、聯通、移動三大營業廳。

雖然是工作日,聯通營業廳依然忙碌,100多平米左右的大廳坐滿了排隊的人。由於人流較多,這裡採取排隊叫號的形式。

裕華道附近的移動營業廳約200平米,除了辦理手機業務,大部分面積用來展示合作的手機品牌,工作人員耐心為用戶講解買手機返話費的機型。

裕華道的電信營業廳相對面積相對較小,客戶人流相對較少。

話費套餐方面,運營商工作人員大多向愛上網的年輕人推薦300M-500M的上網流量套餐。例如,在聯通營業廳,3G A計劃為「上網+暢聊」套餐,66元包含300M流量;156元包含500M流量。電信3G上網套餐,49元包含200M流量,69元包含300M流量,129元600M流量。中國移動(微博)的全球通上網套餐中,88元包含300M流量,128元包含400M流量,158元包含450M流量,188元包含500M流量。

從整體看,2G仍是主流,2G與3G用戶比例約4:1。在裕華道上的個體「售卡」點,每家主打聯通的2G上網套餐,9元包含300M流量。在接受採訪的對象中,大多會在家中使用WiFi上網。

一位運營商內部人士透露,唐山固網(寬帶和固話)市場份額中,聯通超70%,電信超20%,移動+鐵通超5%。移動網方面,中移動是2G的霸主,市場份額超60%;聯通市場份額超20%,電信10%左右。但在3G上,聯通領先,市場份額約60%。

據悉,當地主流寬帶在4M以上。從2011年開始,小區進行光纖改造,目前80%的小區已經改造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99

虛擬養老院的真實前景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303/t20130320_420591.htm
「虛擬養老院」擺脫了實體養老院在場所、設施以及設備等方面的束縛,老人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專業的服務。這種新型的養老服務模式,既減輕了政府負擔,又能幫助加盟企業拓展老年服務市場。

  

  周舒婕/文

  

  近10年來,中國老年人的數量正在以每年逾3%的速度快速增長,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而按照聯合國人口「老齡化」標準,目前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1.776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3.26%,已然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迅猛增長。據「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2015年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4500億元,養老服務就業崗位潛在需求將超過500萬個。


眼下,全國各類收養性養老機構已達4萬個,養老床位達314.9萬張,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2萬個,並且「十二五」期間,還將增加日間照料床位和機構養老床位340餘萬張,實現養老床位總數翻一番。這些措施雖有助於緩解養老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但依然很難跟上「老齡化」不斷嚴峻的速度,單純依靠傳統的實體養老院滿足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未必現實。

  

  此外,老年人的飲食、健康、興趣、愛好、性格、習慣各異,現在卻要由一個單一的養老機構一年365天、一天24個小時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向他們提供大致相同的服務,這種方式實際上很難滿足老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而「虛擬養老院」的出現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養老資源緊缺的問題。

  

  「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在中國,「虛擬養老院」的概念最早由蘇州市滄浪區民政局在2007年底提出。5年多來,其「養老院」所服務的對象從300餘戶發展到目前的6000多位老人,累計提供常態化的上門生活照料服務44萬餘人次。服務內容也從最初單一的保潔工作,細化為家庭保潔、電器維修、換季整理、買菜做飯、陪同就醫、陪同購物、繳領資費、個人衛生護理等多個方面。

  

  不同於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虛擬養老院」擺脫了實體養老院在場所、設施以及設備等方面的束縛,為每一位老年人制訂個性化的服務計劃,通過遍佈全市的信息系統和服務網點,實現對老年人各類需求的快速響應、專業服務。老年人不必住在實體養老院中,在家就可以挑選、享受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這與國外所流行的居家養老概念頗為類似。

  

  因為無需另建實體和集中管理,「虛擬養老院」的性價比遠高於實體的機構養老院。據測算,投資建設實體機構養老院,每張床位根據地區不同可能需要10萬-25萬元,這也就意味著1000萬元的投資僅能滿足最多100位老人的養老需求。相比之下,同樣規模的投入就可以覆蓋超過6000位老年人,滿足他們常態化的居家生活照料需求。且服務不受地區限制,覆蓋範圍更廣,初始投資資金回籠更快。

  

  由於優勢明顯,2012年以來,各省市相關部門大力支持推行「虛擬養老院」。

  

  蘭州市城關區的「虛擬養老院」下設老人接待、加盟企業管理、呼叫指揮和諮詢投訴四個中心,組成一套完整的服務系統,從客戶確認服務開始就對服務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回訪、意見諮詢,並以客戶的滿意度來考核服務商的服務質量,核撥政府補貼。這種信息化的管理技術和運轉模式,使「虛擬養老院」既擁有機構養老所缺少的個性化管理,又實現了機構養老所具有的專業化服務。目前蘭州市已有90多家企業、40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經過資格認證加盟提供服務。

  

  同時,蘭州市還發展「虛擬養老餐廳」,這是「虛擬養老院」的配套項目,發動酒店等企業加盟提供服務,全區目前已有50多家企業加盟,去年共接待老人近20多萬人次。老人上午10點前撥打虛擬養老院服務熱線就可訂餐,政府補貼套餐價格的60%,老年人自己負擔40%,便可享受在酒店或餐廳吃「老年套餐」或送飯、做飯等服務 。

  

  進一步市場化是關鍵

  

  「虛擬養老院」的前景無限美好,然而其發展也面臨著不少現實難題。不難看出,目前的「虛擬養老院」依然多由政府所主導,財政壓力十分突出,而為數不多參與其中的企業同時要面對不斷增加的人工費用和並不豐厚的利潤所帶來的雙重壓力。「虛擬養老院」要突破眼下的發展瓶頸,不是向政府伸手多要錢那麼簡單,而是要合理平衡公益和市場之間的關係。

  

  在美國,養老院並非官方機構,任何企業,只要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同時又有場地和人員配置就可以申請營業。近年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體系在美國日益流行,相關機構會為老年人提供類別分明的養老服務。全托制的「退休之家」,設施完備,服務周到;日托制的「托老中心」,白天在中心活動,晚上回家休息;組織「互助養老」,讓老年人結伴認對、互助養老;或者提供專業護理人員上門服務。此外,養老院還可以獲得當地政府一定的補貼,在用地、貸款、稅收等方面享受優惠。而對那些從事養老服務的工作人員同樣會發放一定的補貼,減輕養老院的人工成本。在有效的政策引導下,引入市場化的機制,美國的居家養老因此迅速成長。

  

  在中國,「虛擬養老院」雖剛起步,但一些推行的省市已經意識到公益與市場並行的重要性。蘭州市嘗試將「虛擬養老院」服務對象劃分為A、B、C、D四種類型,按服務對象不同分別提供無償或有償服務。這種分層次的養老服務形式,不但保障了老人的基本養老需求,還滿足了更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海南省的「虛擬養老院」2013年3月將開始運營,老年人如需要幫助時,只需按動特製手機上的SOS按鍵即可獲得救助。該項目首期將有1萬名生活困難的老年人直接免費受益,同時還歡迎和接納有一定經濟能力的老年人自費加入成為會員。虛擬養老院」市場化正在起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29

中國銀行業的真實感受 蔬芙

http://xueqiu.com/3069737339/23523488
民生銀行我是2012年6月份買入的,當然起是我是買入整個銀行業,當然我發現民生銀行的機會非常偶然,就是研究銀行股的時候發現如此有個性的公司。雖然金融行業別人都說沒什麼好研究的,但是我認為銀行業和宏觀經濟的關係非常大,我對宏觀比較熟悉,所以研究起來不像其他行業那麼吃力,尤其是醫藥行業,對於我們這種外行人簡直就是天書一樣。

至於為什麼我要買銀行業,其實到底就是討論什麼是牛股,因為股票也分長短線,牛股的意思是價值投資+中長期持有。當然很多人說價值投資在中國就是扯淡,其實不然,估值的藝術很微妙了,單從財務報表是不能概括全貌的。在我看來,天時就是股票的基本面,地利是行業內的「特殊之處」,任何包括很多,第一是管理者的理念,第二是所謂的技術面,莊家的籌碼和買入時間點。每人能預測未來,包括我我也不能,但是Oak Tree 的Howard Marks 說過一句話,當市場過度悲觀的時候,買入,當市場過度興奮的時候賣出。當然這個是很主觀的,但是我也研究出一些「量化」的方法可以做到。另外,可以考察莊家對這只股票的鍾愛程度,我運用的主要就是籌碼分析方法,可以很清楚看到莊家的點位在哪裡。他為什麼要保護某個階段的價格。我認為銀行業未來會分化成"土匪「和」貴族「,貴族諸如招商銀行行和平安銀行之流的,土匪是民生和興業之流的。因為中國銀行其中一個問題是同質化非常嚴重。

本篇文章由於篇幅關係,我們會討論中國現在銀行最主要的問題,其實我買銀行股不等於銀行股就是很好,銀行業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作為一個壟斷企業毫無競爭意識,這是非常仍讓人痛恨的。

中國銀行業不像那些券商報告寫得那樣的,例如說那麼有效率,對存貸管理是多麼的有效。其實我覺得中國還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對於所有行業都是這樣,金融業尤其。都是政策在調控。

所以此篇文章的思路是從上而下分析方法,高盛之前發佈一篇報告認為中國的股市波動有90%都和宏觀指標相關,在高盛的量化選股亞太策略當中,有一些結論是非常值得我們參考的:

(1)中國的股市波動率和月度和季度宏觀數據非常密切,從幾百個宏觀指標當中高盛挑選了幾個重要的宏觀數據,GDP,CPI-GDP增速、匯率、金融政策(央行的行為)。雖然這些指標有點大眾化,但是對於行業的分類來說卻非常敏感,現在易綱公佈了今年的GDP預測會維持在7%-8%左右,我相信未來幾年都會維持在這個區間,因為高速增長在中國已經完成了,問題是如何提高質量才是首要的任務,此時我們的策略應該有所調整,就是應該將「宏觀策略「轉去」行業策略「過去幾年當中,我都是做宏觀策略居多,然現在行業策略更加重要。
(2)銀行業,根據投行的研究,在亞太地區是極其收到央行政策的影響。未來幾年我們可以預見幾樣東西,金融頻繁地改革,這個要看習總和李總在總體策略上面的趨向,一般來說習總傾向於比較激進的金融改革,發展私企而政治改革則保守,而李**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SME),而現在中國很多問題都比較嚴重,尤其是貧富懸殊問題,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國企的發展模式需要變革,因為在過去的20年中,國企的低配置效率和高收益擠兌了不少民企,在2011年民企已經被弄得雞毛鴨血了。如果還不在這方面有政策的話,群眾對這種改革的內心會變得更加不安,社會動盪會繼續加快。所以圍繞中小企業的一切發展是相當於有利的,另外一個話題就是城鎮化,但是也是繞不出這個發展。
(
3)銀行業以後會走向分化,現在可以看到四大行(中工農商)已經非常飽和,其實這些銀行內部有著典型的國企風範。按照平安銀行來說,以後會走供應鏈金融方向,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它的策略和方向,平安未來會和互聯網結合起來發展。而招商銀行,一向是財大氣粗,看屌絲不上眼的,如果你經常看行長講話,就知道馬行長是不屑於和屌絲為伍的,而招行的信用卡服務我也領教過,沒有五萬的現金或者低於五萬的就要立刻扣錢。而另外一類「土匪「代表的莫過於興業和民生,經常會有人比較這兩間銀行,因為網上瘋傳興業鋼貿倒閉或者是龐氏騙局。民生銀行的表現也是,風險太過激進。但是我認為,這與根本發展不想違背的,銀行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拿美國的銀行來說,Wells Fargo典型的存款銀行,而Citi是信用卡銀行,而當地的一些提供學生信貸的辦卡可以免年費,其他銀行不行。這是好事,因為只有多樣性發展市場才能健全,不是什麼都是大而全,統一才好。至於投資者怎麼選擇,風險怎樣對沖是投資者的事情了。

我認為中國真實的銀行業以及存在的問題:
我曾將在國有銀行實習過對這個比較瞭解,跟大家說說基本情況,雖然不一定對但是確實是感受。

銀行永遠的核心業務是風險管理,再多的風險管理都不為過。銀行業在所有行業當中的地位就是渠道(channel),盤活整個經濟的渠道。就像一個城市的地下水系統,如果搞得不好,就會像中世紀的倫敦一樣,不但環境不好,還能使人惹上瘟疫。銀行其實也是一樣的,資金在中國通常會遇到很多問題。

第一是渠道不暢通,大家可能已經遇到過了,我在興業銀行轉賬同一個省但不在一個城市的都要收手續費,手續費很高,那四大行的更加不用說了,每一筆都要扣錢,那樣財大氣粗的銀行卻要對雞毛蒜皮的事情和利潤都要剝削我們這些小市民,著實是沒有東西賺錢。

第二是標準化的銀行其實不標準,這是涉及到中國特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法規朝令夕改,而且在執行過程當中完全違法違規也是有的,這對於銀行的風險管理那麼突出的企業來說是一個恥辱。最明顯的例子是銀行剋扣費用的問題,以前開了一大堆信用卡,但是銀行更改年費的時候並沒有通知你,你的卡原來並不多錢,幾百塊錢,但是幾年過去了,銀行給你來個突襲說你反而欠銀行的錢,這種情況不但新聞報導多次,而且只我身邊也發生過很多次。所以每次我都懷著怨念去銷卡。別看這些問題是小事,其實這裡往往發現了風險監管不當的問題。銀行的風險不但是員工的操作風險需要管理,內控風險現在四大行倒是做的很不錯的,但是完全沒有將客戶的利益擺在前面。你說客戶能對銀行有忠誠度麼?

第三是中國的銀行在貸款上面永遠是高帥富的聯姻,如果大家看了UBS的報告《中國貨幣政策手冊》這本說明書可是對中國銀行有些瞭解,但是現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裡面有一個和能突出的例子,就是說在改革開放前,中國的貸款是配給制度,就是所謂的貸款「指標」每年需要完成多少,話說的倒好聽,改革開放之後就沒有這種情況出現了,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為什麼2011年會出現那麼多民企老闆跑路?是因為沒錢麼?絕對不是,銀行是絕對有的,只是銀行害怕風險,他們的貸款指標是貸款給大企業完成的,而且是熟悉的大企業,更多的行內做法是:如果貸款的指標完成不了,就暫時「貸款」給大企業,讓企業在科目上面做個對沖,然後就放了一年「安全」回家了,銀行可能會壓低貸款利率給這些企業。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做這種傻事,出現這種馬太效應?因為貸款的指標是和當年的獎金息息相關的,雖然銀行對外說,是啊我們的確是按照貸款的供需來做的,已經按照市場經濟來調節貨幣的供給,但是事實是這不是市場為導向,而是獎金為導向的問題。這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資金的錯位配置導致市場的效率極度扭曲和降低。這非常不利於自由市場的發展,儘管我同意中國銀行應該有壁壘,但是一定要引入相反的力量與之抗衡這才能進步。

第四是銀行的利率問題。存款利率上下限應該要放開,利率市場化是金融改革必須的事情,這符合當前十八大備忘錄裡面的思想。中國的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是兩個極度不平衡的東西,之前有研報表明美國和日本市場利率化之後,存款利率都會向市場利率靠近,我想現在的市場利率更加接近於我們這邊的「黑市」或者「錢莊」利率,而存款利率和這個差一大截。

第五是服務意識不強,我最近經常到銀行站點,說實在我不是某券商分析師,我只是代表投資者的利益。我現在經常委託在銀行的熟人自己進行調研發現銀行太多問題,歸根究底就是危機意識不強,這是壟斷造成的。我拿一個很細微的觀察大家便可以知道了,根據券商研究,銀行年末是有存款減少的效應的,因為過年,所以很多人都要拿錢回家過年。這是中國人的習俗,所以此時銀行經常準備的」現金「科目的數目會大幅度增加,因為以備很多要提款。這個想法和服務是好的,但問題是資金有時候不能有效配給,就好像有時候我去興業銀行和光大銀行調查,上個星期就是因為某些支行的提款機每天才補充一次存款,而提取的人很多,所以到了晚上很多人都在ATM提不到錢,一問之下,櫃員說我們規定是每天只能在ATM補給一次存款,並且有人存有款項的時候,都不能同時提款。所以導致有些人拿著信用卡卻沒有錢拿的情況在年末的情況經常出現,而銀行對此無動於衷。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當然不但是這個問題了還有很多細節問題都反映了銀行的服務意識不強,只為有錢人服務。所以支行此時應該根據人流路段情況按比例來補給ATM機的存款並且按照季節因素做出調整。雖然看似這些東西都是很小的事情,很不值得一提,但是做這些東西的確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手續費是一個收入,另外服務業提升了,軟實力對銀行現在更加重要。

我認為很多券商銀行報告都只是很簡單從財務報表入手,忽略了很多估值因素,除了對銀行的CAMMEL模型分析以外,對管理和其他因素甚少考慮。往往在中國這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有這樣的背景我就可以寫民生銀行為什麼會那麼有個性,當然這是因為我喜歡有個性的東西。民生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在於單有小微貸款的定價權,因為利率自由化會給銀行帶來更多的競爭。民生銀行的作用是真正活化了民企的產業鏈,保護中國民企的上下游產業,還有就是風險控制能力極強,因為他們很多東西都是在前線,所以收集的市場信息會比別人快好多,而且他們的貸款基本是供應鏈的模式,活化了一個行業的資金流動。這是中國亟需的,正是因為這種深入到民間的服務意識,才能使民生有更強的增長模式。另外我調查過其他銀行的小微貸款業務,都不太完善,第一是條件高,抵押方式單一,必須有很多的抵押才能放款。第二,不是真正想幫助行業的發展,只是為自己銀行的」收益「做打算,如果你看看招商銀行和工行就會很清楚,他們不是和企業形成」互惠互利「的模式,而是用」利己「的模式來營運銀行,這和民生的發展模式很不相同的。民生銀行的董事董文標明確在多篇報導新聞中指出,一起和中國企業成長,幫助真正的民企。這個從民生銀行的內部框架就已經可以看出來了,和大部分銀行設置是非常不同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22

出口暴增迷局:多贏遊戲贏不來真實增長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232

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一季度出口數據的大幅增長讓經濟界廣為矚目。但經濟現實,並不如數據那麼火熱。

新門路的出現,形成皆大歡喜的局面——企業得利,保稅區業務增長,地方外貿增長任務完成,鏈條上涉及的每個環節都能分享利益。不過,這個多贏的遊戲,並不能帶來實體經濟的真實增長。

2013年4月19日,晚上9點多。王師傅駕駛的的士行駛在深港澳高速上,時速10公里。他不停地避讓著那些身長超過10米的大貨車,一邊抱怨:「晚上還堵車,反常。都是因為這些從福田入關香港的貨櫃車太多了。」

車行至福田關口分叉口,內道上的貨櫃車隊綿延數公里,等待入關。

伴隨堵車的是外貿額的大幅攀升——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的大幅增長讓經濟界廣為矚目。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6.12萬億元人民幣,扣除匯率因素後同比增長13.4%,其中出口增長8.4%。

出口猛增的焦點是內地與香港的雙邊貿易額,一季度這個數字大幅增長了71.2%。其中對港貿易增長最快的是廣東——廣東對香港貿易額達到842.6億美元,增幅高達91.6%。

作為通往香港最重要的通道,深圳的進出口增長數字更是亮麗。其中最讓人吃驚的莫過於保稅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海關特殊監管區——2013年1月份,深圳保稅區貨物進出口增長了7.4倍,出口增長了8.8倍。

暴增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熱鬧的福田保稅區

貨櫃車突然緊俏起來,倉庫租金從此前的20元/平方米左右暴漲到50多元/平方米,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高位。

4月25日,晚8點多,福田保稅區工作人員剛剛下班,轟鳴的貨櫃車依然川流不息。

這個區域,在沉寂兩年多後突然重新迎來了繁華。

福田保稅區成立於1991年,曾經隨著中國出口經濟的發展而迅速紅火,因為大量貿易與香港有關,以致人們將其稱為內地「小香港」。

但2008年金融海嘯讓福田保稅區陷入困境。倉儲空置率曾高達50%以上,租金單價從45元/平方米直降至20元/平方米左右。

2011年開始,「二次危機」的擔憂再次襲來。2011年,這裡的工業產值、商品銷售額、進出口額、上繳稅收等數據,相比2010年,下降近一半。2012年一季度,深圳對外貿易進出口再次出現大幅下滑的局面,倉庫繼續大量空置。

但回暖從2012年下半年到來。到2013年一季度,更是如火箭般突然躥升。倉庫租金從此前的20元/平方米左右暴漲到50多元/平方米,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高位。

貨櫃車也突然緊俏起來。

李明是保稅區內一家物流公司副總。因為公司要外包一些業務,但他們去租車時發現園區內竟然無車可租,全都被預訂了。這樣的光景讓其恍惚,「很久沒有如此繁忙了」。

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一位負責人表示,突然的暴漲讓很多業內人士不解。因為熱鬧並沒有發生在其他地方。

黃帆是鹽田港口一家物流公司負責人,遭遇的卻是不同的光景。「站在鹽田停車場附近樓上看看,多少沒事的貨櫃車停在那?」他說,一季度,他所在的公司裡有70%的車輛閒置。

與福田保稅區不一樣,鹽田港是貨物發往歐美的重要通道,黃帆因此而感到奇怪,「數據增長那麼多,為什麼我們沒感覺到?貨物為什麼都發到香港去?這不正常。」

「這些外貿增長大多集中在福田、羅湖等對港貿易特區。」深圳市政府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富士康、華為以及跨國公司增長並不大,可見市場需求並無明顯增多。「這樣的增長有些反常。」

「水分」在膨脹

一季度,企業的市場現實與火熱的增長數據並不一致。

其實,內地與香港的貿易額向來就有一些「水分」。

因為成本原因,很多公司會把報關業務交給代理公司做。但為了保護客戶信息,不會透露給代理公司,因此發貨地點往往都寫香港。這在業內逐漸成為習慣,因此與香港之間的貿易額向來並非完全真實,其中很多最終的目的地都並非香港。

而在一季度,企業的現實也與火熱的增長數據並不一致。

廣東海關的統計顯示,廣東一季度的出口增長主要來自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有交叉)出口支撐,兩類商品一季度分別同比增長了40%和64.4%。

南方週末記者從多家受訪電器進出口企業瞭解到,消費類電子企業第一季度進出口增長慘淡,大家普遍對市場需求持悲觀態度。這與經濟危機有關,也與處於行業淡季有關。

鄭群是中小企業外貿服務公司深圳一達通的外貿指數分析師,他從約700家機電企業的數據中得出結論,增長主要集中在機器機械行業,一季度出口額同比增長147.5%。而電氣電子行業一季度出口額同比增長其實只有13.9%,約三分之一的企業還出現負增長。

現實並沒有呈現出飛速的增長,剩下的解釋是,膨脹的很可能更多的只是「水分」。

而經濟低迷背景下地方政府保增長的任務,讓這種膨脹有了現實的推動基礎。

2012年的任務是保全年10%外貿增速,各省均提交增長目標,並將任務以簽訂目標責任書的形式分解至地市。但最後,全國外貿增速僅為6.2%,滑落至十多年來的低點。

面對嚴峻的外需形勢,一些地方採取了非常規手段。

一位知情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內地某政府為了完成目標,曾找其報關公司朋友到深圳來「買單」,地方政府給每一美金出口額補貼2分錢人民幣。這種補貼,在有的地方甚至高達5分到1毛。

有的地方政府還會給予運費補貼,將內地貨拿到福田保稅區,每公斤補一塊多。這些貨物會再從保稅區運到香港,隔日再從香港運回保稅區的倉庫。「這樣也增加了對港業務數額。」他說。

如果一個貨櫃車按400萬美元的貿易額計算,一進一出就完成了800萬美元的貿易額。

騙稅,也會導致進出口貿易額的增加。上述人士透露說,2012年曾有人找他,要求將一批近2億貨值的電腦運到香港。該人士懷疑其騙稅,便拒絕了。後來東窗事發,果然是把電腦送過去後,又僱用「水軍」將貨運回內地,來回倒騰騙取出口退稅。不過,來回倒騰並不容易,該人士表示,這種情況應該不佔多數。

申銀萬國宏觀分析師孟祥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論是廣東還是全國一季度的貿易數據都存在水分。香港僅僅是轉口港,從歐美等市場反饋的信息來看,需求雖有好轉,並未出現強勁復甦。她說,「從港口數據推測下來,1-3月份中國貿易的實際增幅應該只有10%左右。」

「搞金融」

企業將貨物運往保稅區,然後在保稅區和香港之間來回轉,境外資金便以貨款的形式,正當進入內地。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福田保稅區內逐漸興起一個新的生意門路:「搞金融」。所謂「搞金融」是國外資金通過外貿渠道名正言順進入內地——由於內地存款利率高於境外近3個點,資金進來後可以存款或者買理財產品,穩賺利差,或者做別的投資。

對外貿行業來說,這種方式已是公開的秘密。他們更願意將其看做一個新的生意模式。企業將貨物運往保稅區,然後在保稅區和香港之間來回轉,境外資金便以貨款的形式,正當進入內地。

王家明是福田保稅區一家物流公司報關主管。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所有貨物走正常報關程序,可以在一個人註冊的不同公司之間循環交易,甚至有時候同一個公司多次買賣同一批貨。「不用想得那麼複雜,用最簡單的方式就可以完成這一運送資金的過程。」他說。

「大家都悶聲發財。」王家明說。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有人就開始這樣操作。因為走的都是正規報關程序,只要你不要求退稅,相關部門也不會管太嚴。

而銀行也參與其中。深圳一名銀行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我們不能干涉客戶的資金來歷,只要他具備各項單據就行。

有十年深港運輸經歷的李家輝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負責人。有時候客戶會要求他想辦法讓資金入境。

比如一批高價電子產品,在入關時,與其他貨物(例如膠膜、布料等低價值產品)混在一起,報關時可以把貨物價值做低,減少稅費。如果以樣品或者次品名義報關,稅費往往可以降到28-29元/公斤。他的車隊以螞蟻搬家的方式,一車車運送貨物,然後資金則以貨款的形式進入內地。

「甚至有時候,車隊會運送現金,比如每輛車夾一萬美金。」李家輝說,不過這樣的業務收費往往高達1%左右。他說,有各種方法規避海關查驗,「只要不運送違禁物品,海關也不太會查的」。

多位受訪者一致肯定說,新門路的出現,形成了一個「多贏」的局面——企業得利,保稅區業務增長,地方外貿增長任務完成,鏈條上涉及的每個環節都能分享利益。

「但是,這種現象造成了虛假貿易。對中國經濟帶來嚴重危害。」 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一位負責人則表示了擔憂。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察覺了外界的懷疑,回覆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稱,「海關對外公佈的貿易統計數據,均以統計原始資料為支撐,原始資料包括企業向海關申報的進出口報關單或其他規定的申報單證。可以說,列入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的每一個美元都可以找到一份實際存在的單證與之相對應,不存在實際貨物貿易與海關貿易統計數據的差別問題。」

對於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貿易量的快速增長勢頭,廣東海關「依法加強了進出口環節的實際監管和後續稽查工作,暫未發現有違反海關規定的情事」。

南方週末記者試圖聯絡福田保稅區和深圳海關以及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採訪,截至發稿時,均未得到回覆。

但變化已經在發生。一名海關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中央聯合調查小組正在調查此事。」而王家明則說,「最近風聲很緊,很難像以前那樣做了。」

(應受訪者要求,黃帆、王家明、李家輝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42

【每日一黑馬】一家國內創業公司,在Kickstarter募資的真實故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723.html

三天前的一個早上五點,就在北京雙井時代國際小區的一個房間,雖然外面天已經亮起了,但房間中的燈也亮著,而且是亮了一夜。房間中的五個人毫無睡意,包括我,都很激動,因為我們這個創業公司剛剛將名為Plugaway的移動硬件發佈到了國外著名的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
我叫Richard,是這家公司創始人,就在一年前,我還在做金融證券的生意。一年後,我卻帶領一個很小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團隊做出了精美的移動硬件產品。
一年前,當我看到Kickstarter的時候,我震驚了。因為這對於我這樣金融背景出身的人來說,深深的感到這改變了企業募資的方式,你不需要找天使投資出讓股份,也不需要擔保貸款。只要你做出一個科技產品樣品,有精彩的展示,就會有用戶提前付錢讓你做大規模的生產。Kickstarter改變的不僅僅是科技,更是金融。
不同籌集資金模式比較

移動互聯網+新的募資形式。這是我職業生涯的新追求,在過去的職業生涯中,我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希望下一步追求的是內心。

 

組建團隊,研發產品

 

於是我組建了一個很小的團隊,開始準備做移動互聯網的硬件。Wifi+硬件就是我們的出發點,通過app將各種硬件的數據整合之後,就會有無窮的價值。而我們選擇了一個最簡單的硬件 ——wifi插座。

我找到了兩個硬件工程師非常優秀,他們住在北京遙遠的一個小村莊裡面,因為這裡無線信號很少,調試的時候干擾小。我每次開車都需要超過三個小時才能趕到。但他們的效率卻比一個大團隊還要高。

當然,只有技術肯定不行的,技術距離產品有很遠。工業設計是最重要的一環。我通過朋友找到清華的專業研究生,又介紹了專業的朋友,給我設計了以下這個精美的產品外觀。我甚至還帶著這個3d圖樣跑到車庫咖啡用3D打印機打印了一個樣品。專業的打樣公司出一個樣品就要兩千元。

只有硬件當然不行,移動App的開發也非常重要。為了更好的體現wifi插座的價值,我們經過討論,除了控制之外,定時的多組開關也是我們產品的特色,而且實現起來比起單獨的定時插座要靈活和有價值的多。同時,app可以將耗電的所有信息記錄下來,生成圖表,給用戶非常清晰的展示。以下是我們設計的App界面。
經過超過半年不分晝夜的,我們做出了真正的產品。接下來就是要提交到Kickstarter了。

 

Kickstarter的募資經

 

首先就要準備充分的資料。包括產品文字介紹信息,視頻介紹、產品的真實圖片,公司網站等等,其中視頻介紹部分尤為重要,對於產品介紹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是否可以贏得投資者的信任。為了拍好這段視頻,我甚至通過朋友找到電視台的朋友協助拍攝剪輯。這樣出來的視頻是一個很專業的展示。突出了產品節約能源、定時功能等特點,充分地向投資者展現項目的優勢及前景。

此外,由於Kickstarter是一家英文網站,面對來自全世界的投資者,因此所有材料均需為英文撰寫,Kickstarter的申請人需為美國或英國居民,關於這一點,Kickstarter會通過電話及地址確認,同時需要一個美國或英國銀行賬戶,一旦籌集資金成功,資金將轉入該指定賬戶。為此,我還找到一位英國的合作夥伴。

因為Kickstarter非常注重美觀性、原創性、真實性及申請人的誠信度,因此在材料準備過程中,我們要儘量地去迎合Kickstarter的偏好,儘可能在視頻及文字介紹中體現以上幾點。這也是Plugaway項目可以順利通過該Kickstarter審核,成功上線的重要原因。

所有的這些全部準備完畢,提交的那一刻,大家的心裡既激動又興奮。

發佈了

現在的時間是美國時間的晚上,但還是有人付費!

一個小時後,300多歐元!

兩個小時後,500多歐元!

今天早上,已139位購買,已經募資5991歐元!

這就是一家中國創業公司在Kickstarter為創新移動互聯網硬件募資的真實故事,我們知道,這個故事遠未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31

首例創業板上市造假案稽查細節:「真實的萬福生科不符合上市條件」

http://www.21cbh.com/HTML/2013-5-27/zNMzA3XzY5MzQzNQ.html

在對萬福生科財務部門的突擊檢查中,公司一名財務人員企圖藏匿的U盤被截獲,「根據這個線索我們確定了萬福生科在2012年的真實銷售情況,從而掌握了他們造假的一些手法,進而找到了萬福生科保存他們體外循環資金流水賬的賬冊。」一位調查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最終,首例創業板公司上市造假案件浮出水面,這個巨大的謊言用稽查人員的話來說,是「真實的萬福生科不符合上市條件」。

資金:14億元假回單

萬福生科2012真實銷售電子台賬和自有資金流轉電子賬,成為了案件調查的關鍵。

在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關鍵點——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上,調查組選擇了銀行資金核查與外圍調查組分組、同步展開的方式。

在銀行資金核查方面,調查組的工作頗為艱巨,這與日後被揭露出來「公司自有資金體外循環」模式有關。

萬福生科假借採購戶和銷售戶名義,用自有資金以現金存取方式製造進出資金流,並偽造銀行憑證,假冒糧食收購款和銷售回款,實現自有資金的體外循環。其中多個關鍵點完成了一個資金流造假系統:多個個人賬戶、現金存取、偽造銀行憑證、賬套流水與銀行賬戶流水一一對應。

首先是個人賬戶,「公司動用了很多個人賬戶來完成資金體外循環,涉案個人資金賬戶達200餘個」。上述調查組負責人指出。

調查組舉例稱,比如賬面有500萬資金去做虛假銷售,公司先假借糧食收購預付款名義把資金分別打到幾個個人賬戶,之後從個人賬戶分別以銷售客戶甲、乙等名義周轉回來,完成資金一出一進。

再者是現金存取,萬福生科的資金流造假系統中,存在大量從個人賬戶到公司賬戶的往來,「如果直接從個人賬戶轉賬到公司賬戶,很容易被追查。」上述負責人指出。

為掩蓋資金真實往來,萬福生科以現金存取方式人為的把資金流割裂開。「先到銀行櫃檯從個人賬戶取現,然後再以客戶名義把現金存到萬福生科賬戶。」上述負責人指出。

有些細節可說明其難度,比如現金存取分散多個櫃檯完成,部分轉款通過刷pos機完成,很難以常規方式找到源頭。在涉案資金流水中,有數萬條資金流水為櫃檯現金存取。

第三是偽造銀行憑證。為實現「真實」資金流水,萬福生科還偽造一系列票據,從而掩蓋上述各賬戶間讓人眼花繚亂的資金往來。比如要完成虛假的某客戶回款,萬福生科就依據真實資金流水假造資金回款單據,將付款方改成該客戶,並偽造銀行業務章來蓋章。

為確認這些財務憑證的真實性,調查人員數次對萬福生科4年半的財務憑證進行逐一核實,最終發現大量偽造的金融票據。

「真實憑證與虛假憑證之間的紙張質地不一致,真實的更粗糙一點,假的更光滑一點,真假銀行業務章和憑證字體也存在差異。」調查組人員告訴本報記者。

調查人員最終發現了7種不同類型的涉及多家銀行的假憑證。其中極端情況是「工商銀行蓋的是農行的章,還有兩張單據流水號一樣。」最終行政調查結果顯示,萬福生科偽造了1300多張銀行的業務回單,涉及金額達14億元左右。

最後,則是賬套流水與銀行賬戶流水一一對應,簡單核實難以發現問題。為了查清回款資金來源,調查組追查了10萬餘條銀行流水和憑證,才最終掌握萬福生科以自有資金虛構客戶回款的證據。

客戶:「神奇的數字」

銀行憑證核實和資金流追查的同時,外圍調查也同步開始,調查組認為,僅從公司銀行資金往來入手,受制於銀行資料調取週期,也無法直接證實銷售收入的虛假,必須將資金調查與實地調查相結合才能保證調查效果和效率。

面對萬福生科四年來數百個客戶,全面鋪開調查既不能保證調查效率也難以保證效果,因此調查組負責人有策略的挑選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客戶作為主攻目標。

由於萬福生科案所涉及的調查對象多為自然人和個體戶,分佈在4省市的數十個縣鄉村鎮,必須結合客戶特點和地域分佈,才能挑選出部分嫌疑度較高的客戶以開展外圍調查。這引起調查組注意的是一些「神奇的數字」。

這些「神奇的數字」體現在某一個相同或相近時間內,分處不同地區、不同身份、沒有任何關聯的客戶,採購數量卻驚人相似,甚至一模一樣。而另一段時間區間,這些客戶又再度出現採購數量和類型的高度類似。

調查人員分析認為,一般正常的業務流程,不應有如此強的規律性。這些規律性,是因公司根據需要進行分配後,分別記載到各個客戶頭上,所以就出現了這些神奇的數字。事實上,日後的行政調查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次調查的特點,一是調查對象大多為中小型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財務基礎非常薄弱,所以我們在調查過程中要多方面去調取證據來形成證據鏈。」一位外圍調查組成員告訴本報記者。

此外,調查對象多是小食品行業企業,週期性非常強,調查中有很多企業已停產、半停產,甚至倒閉註銷,都給調查組尋找當事人帶來了難度。第三則是調查對象分佈地域分散,部分地處偏遠,語言溝通也存在一定困難,而且在面對非監管對象時也很難開展工作。

整個外調給調查組的最大感受是「衝擊非常大」。這種衝擊來自於萬福生科財務報表的光鮮數據與實際客戶之間的巨大落差。

在調查組選取客戶調查的標準中,依據之一是其重要程度,即交易金額大小。但萬福生科財報上每年銷售額上千萬甚至幾千萬的客戶,卻被發現處於偏遠的湘西小鎮,更有甚者,是只有一兩間小門面的個體家庭作坊。

還有的「重要客戶」早已人去樓空,廠房招牌也已破落不堪,有的甚至在2001年已不復存在,這種「重要客戶」卻仍在萬福生科當期賬面上頻繁出現銷售往來。

最終,經過對數十個縣鄉村鎮、一百多個主體的調查取證,調查組才取得一系列紮實的證據。

真相:兩個萬福生科

歷經三個月的現場調查,調查組最終掌握了667卷15萬餘頁的證據,萬福生科IPO造假的來龍去脈已逐漸清晰,一個巨大的謊言隨之浮現。

萬福生科在上市前三年連續財務造假,其中,2008年至2010年累計虛增收入4.6億元,虛增營業利潤1.13億元。調查人員坦言,「看到的萬福生科跟實際的萬福生科是兩個公司,從本質上來講,真實的萬福生科不符合上市條件。」

事實上,萬福生科在上市後也無法停止繼續圓謊的腳步,終於使得謊言無法繼續。而為了掩蓋謊言,最終造成的結果是造假的金額越來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到2012年,它業務陷入停頓之後還要造那麼大的假去掩蓋整個事情。」調查組成員指出。

行政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萬福生科累計虛增收入4.67億元,虛增營利1.06億元。造假金額遠超「綠大地」案,且各年度虛增收入和營業利潤分別佔當期披露數的50%左右和85%以上。

萬福生科準備上市前,公司董事長龔永福把其財務總結覃學軍叫到了面前,說要為上市做好一盤賬,讓覃學軍進行操作。於是,一個涵蓋了上市前三年連續造假、遍及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參與人員眾多的系統性造假由此展開。

在整個造假流程來看,實現了系統性造假、分工明確、流水作業。萬福生科案件由財務總監總體策劃,財務人員、業務人員分別參與,完成了從虛構糧食收購到虛構銷售收入,進而虛增銷售利潤的整個造假環節。

具體手法上,萬福生科案隱蔽性極強。如前所述,在資金方面通過多個環節實現自有資金體外循環,與此同時,整個造假流程均配有購銷合同、入庫單、檢驗單、生產單、銷售通知單、發票等「真實」票據和憑證,使整個虛構業務流程難以分辨。「形式上是真的,內容上是假的。」上述負責人稱。

謊言牽扯外部方越多,就越容易被戳破,但萬福生科造假系統的獨立性之高也是鮮見。因為萬福生科糧食收購面向農戶、糧食經紀人等自然人、因此其採購發票和銷售發票均可自行開具,這為其造假創造了便利條件,其資金流和票據流都可在公司控制下完成循環,不依賴採購或銷售對手方配合。

在流水線作業與獨立系統外,還有兩個手法讓萬福生科的謊言更加難辨。一是真假混淆的財務數據,因為萬福生科造假為統一策劃,其對真實業務和虛假業務不加以區分。

其次,整個造假通過成本倒算展開,使整個財務指標「看上去很美」。為平衡各項指標,萬福生科根據造假需要,用虛增後的各產品銷售收入、毛利率及生產消耗率等,倒算財務成本,達到產銷平衡,從而實現資產負債平衡。

調查人員舉例稱,假設某個月份,萬福生科想在賬面達到一個3000萬的收入,公司並不理會這個月真實的銷售收入,它只是簡單地把3000萬分配到若干客戶上,每個客戶虛增個幾百萬,然後再由具體人員去做具體的每一天該客戶的業績。

此外,虛增的利潤並不簡單的掛在「應收賬款」賬目,而是結轉成本形成利潤後,以虛構的糧食收購款、預付在建工程款等名義掛賬,並偽造銀行票據形成假資金流動,從而達到資金流的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