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彩控股(3882)IPO点评:第2大运动相机生产商,领先市场份额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084
$ 天彩控股(hk03882)$
作者:蔡伟鸿
公司概览
天彩控股为运动相机行业的领先数码影像设备及解决方案供货商。公司2014年为全球第2大运动相机生产商,市场份额达31%。
全球著名运动相机品牌GoPro为公司最大客户,占2014年收入82.7%。GoPro为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公司,从事开发及销售针对极限运动市场的相机,201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34.6%至5.18百万台,出货量占全球数码摄像机33.3%。
公
司2014年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9%至20.9亿港元,其中来自运动相机及配件收入占比85.2%,按地区分布来自美国/中国/欧盟收入占比分别达
85.4%/6.5%/3%。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3%至2.02亿港元,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21.3%及9.6%。
行业状况及前景
全球运动相机出货量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5E-19ECAGR将达18.3%。
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进入爆发期,预计2015E-19ECAGR将达80.1%。
优势与机遇
强大客户基础
全球领先市场份额
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弱项与风险
收入较依赖单一客户
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增长慢于预期
估值
我
们假设2015E行业增速20%及公司维持现有市场份额,以公司招股发售价2.68-3.38港元计公司2015E动态市盈率约8.8-11.2倍。公司
收入虽然较依赖单一大客户,但所处的运动相机及可穿戴设备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且估值相对同业平均2015E动态市盈率15倍具备折让,我们给予公司
IPO专用评级6。(来源:安信国际)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会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iPhone 6S又悲劇了:機身溫度高導致相機罷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2267.html
iPhone 6S又悲劇了:機身溫度高導致相機罷工
環球網 2015-09-28 17:13:00
隨著iPhone 6s的出貨,問題也越來越多的被曝光出來。近日,有不少國外網友紛紛吐槽,6S機身溫度太高,以至於相機無法正常工作。
隨著iPhone 6s的出貨,問題也越來越多的被曝光出來。近日,有不少國外網友紛紛吐槽,6S機身溫度太高,以至於相機無法正常工作。

不少國外網友在Reddit表示,iPhone 6S運行一段時間後,開啟攝像頭會出現閃光燈無法使用的情況,而這個問題在機身溫度冷卻後會自行消失。
此外,有網友還表示,iPhone 6S出現閃光燈無法用時,機身溫度在39度左右。相比驍龍810來說,iPhone 6S這個溫度絕對不算高,會出現這一問題還這是出人意料。

目前受影響的用戶數量還不清楚,蘋果也還未給出官方答複,環球科技持續關註報道。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它用縮時攝影相機,切入全球沒人做的市場 營收三億小廠 變台股超額認購王
2015-01-14 TCW
|
|
縮時攝影想一機搞定,現在全球只有邑錡做得到,這讓它EPS僅約兩元,掛牌卻能凍結市場資金一百五十億元。 年底IPO熱潮中,超過十家來自半導體、電子、餐飲與醫材等各領域的企業趕著上市櫃。 其中的超額認購王,卻是在十二月二十九日掛牌上櫃,營收僅有約三億元、全年EPS(每股盈餘)約兩元的小公司──邑錡。 它不是這波掛牌熱中的營收王,專攻縮時攝影(詳見小辭典)相機的邑錡,為什麼吸引超額認購達一千三百三十七倍,凍結資金一百五十億元? 其實,依算術邏輯來看,邑錡的超額認購並不令人意外。
以邑錡轉上櫃前最後一天的興櫃股價約一百二十元,對照掛牌價每股七十六元來看,投資人只要中籤,若無意外,每張股票至少可賺約四萬元,是年底這波掛牌熱潮
中,掛牌價與興櫃價價差最高的一支股票。再加上,邑錡此次僅提供一千六百張股票用做抽籤,自然容易形成高倍數超額認購。 每股盈餘僅兩元,掛牌價高達七十六元,本益比約三十八倍,研究光學類股的凱基證券分析師柯良蔚表示,這樣定價並不低。 邑錡敢定如此高價,除了其股本小,它最大的利基,是切入連iPhone與GoPro也都投入的利基市場——縮時攝影相機。 自創品牌,客戶逼出來的 邑錡是目前全球唯一能「一機搞定」,不須外接硬體,也不須再經過軟體後製的縮時攝影相機製造商。 但邑錡走上這條「全球唯一」的路,其實是被客戶給逼出來,在夾縫求生存的結果。 以工業設計代工起家的邑錡總經理陳世哲,八年前受友人請託,接手經營、「入殼」當時負債的邑錡。 陳世哲曾經營工業設計公司,知道若僅有設計代工,成長性十分有限,為了迅速讓營運上軌道,決定雙軌並行,在代工外,也創立自有品牌。「台灣公司要能長久,除了代工,一定要轉型,國外公司能做品牌,我為什麼不可以?」 但像鴻海信誓旦旦不做自有品牌的筆電與手機,台積電強調不自主設計生產晶片,就怕與客戶打對台,訂單將不保。 當時包括微軟、華碩與日本的鏡頭大廠Hoya等國際級企業都是陳世哲的客戶,代工範疇從筆電、手機到光學產品都有。他坦承,要找到一個完全不會與客戶競爭的品項,「等於是大海撈針,很難。」 經過數個月的討論,決定結合公司過去代工經驗,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光學產品」與「低功耗技術」中找交集,同時既不與現有客戶競爭。於是六年前,誕生了邑錡的首款產品,專門以縮時攝影記錄植物生長過程的「花園監控相機」(Garden Watch Cam)。 「當初老實講,市場多大都不清楚,等於我創造一個市場,完全沒有(研調)數字……去國外參展,都還是參加園藝展,旁邊攤位都在賣自動灑水系統。」陳世哲自嘲。 這樣一個利基到沒有任何國際廠商投入的市場,卻意外讓陳世哲闖出一片天。 它的產品,倫敦街頭也用 不斷參展,並委託經銷商主攻歐美市場後,開始有客戶幾千台、幾千台的訂購,陳世哲追問才發現,原來客人將縮時攝影相機拿去做工地監工用,記錄施工進度,也讓他陸續開發專為工地設計的不同機型。甚至英國的政府部門也採購五百多台相機,架在倫敦街頭上,記錄交通情形。 邑錡的產品在每秒自動拍攝一張照片的情況下,能連續拍攝至少四天、超過三十萬張照片都不斷電,續航力比動態攝影的GoPro高出許多。 資本額僅一億七千萬元的邑錡,電源管理技術能勝過當初有鴻海等大廠投資的GoPro,靠的是將許多研發委外,如將軟體開發外包給印度、介面設計委外給中國、電子機構件委外美國,公司內部的研發團隊則擔負統整功能。 該公司二○一五年營收雖比前年成長四成,但因市場小,仍僅約三億元,稅後淨利挑戰三千萬元,不如想像中驚人。 未來,邑錡要面對的挑戰,是市場逐漸長大後,國際大廠若也切入縮時攝影相機領域,該如何持續保有競爭力。同時,手機也能有縮時攝影功能後,到底有沒有這麼多專業的縮時攝影需求,仍是個問號。 同樣開發、製造利基型相機的Memora共同創辦人葛如鈞認為,縮時攝影未來如果能結合智慧辨識、人臉辨識等功能,技術往上升級,才能讓更多人「需要」這類產品,拓寬市場。 邑錡的故事讓大家看到,小國寡民的台灣,或許沒辦法在主流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做世界第一,但只要找到定位,仍有可能當全球「唯一」。 撰文者 吳中傑 |
VR相機Insta 360獲數億元B輪融資 領投方迅雷要做“豬飼料”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413/155173.shtml
導讀 : Insta360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迅雷網絡領投,峰瑞資本、啟明創投、IDG資本跟投。迅雷稱要做VR領域的“豬飼料”公司。
今日,Insta360聯合創始人兼CMO陳金堯代表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公司已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迅雷網絡領投,峰瑞資本、啟明創投、IDG資本跟投。
Insta360專註於全景影像的研究與VR相機的硬件研發,已自主研發了支持全景視頻采集、渲染的實時拼接、陀螺儀自平衡等技術。產品除中國外,還銷往包括美國、瑞士、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本次融資後,Insta360將用於研發投入以及人才招聘。消費級VR相機Insta360 Nano也將於五月初上市。
據悉,領投方迅雷通過其海外子公司進行運作,根據交易文件,除資本層面合作外,迅雷將在技術、產品、用戶,特別是視頻內容開發及雲計算等領域,與Insta360深度合作。目前,迅雷影音已經上線專屬的Insta360VR內容頻道。
談及此次融資,Insta360 CEO劉靖康透露,領投方迅雷網絡掌握的視頻編解碼、星域CDN、雲計算等技術優勢,與Insta360掌握的全景視頻采集、渲染等技術優勢形成互補,依托迅雷的用戶資源和產業化布局,此次合作將推動VR產業在內容制作的進步和完善,推動消費級的極致VR體驗。
Insta360的創始人兼CEO劉靖康曾因計算出南京大學各院系平均臉,破譯360老總周鴻祎手機號碼,受李開複邀請加盟創新工場走紅網絡並被網友稱為技術帝。2014年創業後,帶領團隊從南京起步,創立至今,產品月銷售額已達數千萬元。 公司於2014年6月獲得IDG資本100萬美金天使投資,2015年3月獲得啟明創投,IDG資本800萬美金A輪融資。
此前,迅雷已經開始對VR領域進行布局。2015年底,迅雷領投了國內虛擬現實企業大朋VR,Insta 360是迅雷正式對外公布的第二項VR戰略投資。
按照迅雷的定位和規劃,迅雷要做VR領域的“豬飼料”公司,專門為那些能趕上VR“風口的豬”提供糧草,也就是流量、用戶以及迅雷創新的技術服務,比如迅雷的H265實時編解碼技術和無限節點CDN服務等。
迅雷方面稱,通過對VR相機等上遊企業以及VR頭盔等終端顯示企業的投資,公司將逐步完善對整個產業鏈的布局。
VR圈:關於VR行業的那些人和事兒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VR圈,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頭顯之後 VR硬件的下一波熱潮在全景相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04/155566.shtml
頭顯之後 VR硬件的下一波熱潮在全景相機?
電科技
五一期間,Gear 360在韓國開賣,正式加入了全景相機市場。此外,三星還推出一款同類項圈式便攜產品AMe。加上此前發布的360度3D攝像機Project Beyond,可見,繼頭顯之後,全景相機已成為三星在VR硬件領域的另一大著力點。
不只是三星,近期,大公司和創業企業在這一領域的活躍度明顯成上升趨勢:包括尼康、Gopro、Lg在內的不少知名硬件廠商都推出了全景拍攝設備,相關創業公司的曝光度也在增加。
種種跡象表明,VR硬件的下一波熱潮就是它了。
頭顯格局漸定 生產工具制約內容發展
事實上,全景相機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上世紀九十年代全景照片也曾一度流行,但受到終端和應用的限制,這一趨勢最終還是被淹沒在技術的浪潮中。
二十多年後,VR的興起使得市場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智能手機和廉價頭顯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普通消費者接觸到全景內容的門檻。
在各平臺經過兩年多的布局之後,VR產業鏈在內容層面的短板已經顯而易見。至此,視頻和遊戲被推到了VR產業的風口浪尖。
對於制作方而言,原有的技術手段已經不能適應VR的內容需求。在視頻領域,這一脫節從前期編排、拍攝一直延續到後期處理。可以說,單靠對CP的扶持並不能完成對VR視頻內容的補缺,生產工具的到位是無法回避的準備工作。
價格壁壘再現 VR社交將撬動入門級產品需求
按照攝像機的目數和分辨率,市面上的產品可簡單分為民用級、專業級和影視級三種。前一種售價千元起步,與一臺智能手機的價格相當,後兩種設備價格在多在幾萬和幾十萬不等,最貴的甚至堪比一臺豪車,諾基亞、Facebook、谷歌的產品都屬此類。
總的來說,目前全景相機的價格並不在大多數消費者和中小內容創作團隊的接受範圍之內。
與VR頭顯一樣,全景相機的普及需要一種類似於手機盒子的廉價設備來教育市場。對此,有人或會質疑:頭顯是每一個用戶接觸VR的入口,而全景相機作為一種生產工具,本身就不再大眾消費品的範疇,需要在非專用市場普及嗎?
參考PC、手機的發展進程,不難看出,從最初的文本、聲音到後來的圖片、視頻,能即時傳輸最新形式的媒體內容是終端設備演進的時代特征之一。
按照這個規律,作為下一個計算平臺的VR,也應該具備實時生成和傳輸VR內容的能力。Facebook和Oculus的關系本身就暗示了VR是社交的布局,而不是相反。國內也有創業團隊認為,社交才是VR真正的爆點。
據此,未來全景相機的形態應該和手機上的攝像頭一樣,集成在VR設備上,用戶可以實時采集和分享這一格式的信息。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全景相機應該是個不錯的鋪墊。
從投資的角度看,在VR生產工具上的布局還處於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資本的動向已經透露出,全景相機之戰即將開始。

VR圈ID : VR-2014
點擊加入黑馬會VR/AR分會
[本文作者電科技,來自微信公眾號(ID:adiankeji)。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VR
硬件
贊(...)
分享到:
他把相機事業賣鴻海,成身價百億投資大亨 代理法拉利的黃震智 為何逆勢開飯店
2016-05-23 TCW
|
|
兩岸氣氛不明、陸客限縮陰影,觀光業景氣罩烏雲,普立爾前董事長卻接手債務、產權複雜的飯店。 五月十二日正午,桃園大溪笠復威斯汀度假酒店開幕,飯店的角落,只見一個人走在磨亮得白淨的大廳地板,一邊動手將桌上的花歸到定位,一邊招呼客人,一會兒還會指點員工檢查地板乾不乾淨。當天的鎂光燈沒有照在他身上,但是熟知內情的人都知道,這家飯店幕後的推手就是他,普立爾前董事長黃震智。 以往,黃震智的出手都有點讓人「看不懂」,全球相機大廠柯達還在迷戀傳統相機膠捲的魅力,黃震智已經一股衝勁,登上了數位相機全球第二大代工廠的位子;正當數位相機產業如日中天,他又把整個事業賣給了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獲利估計超過百億元出場。而這一次投資度假型酒店,又是在一個兩岸政治氣氛最詭異的月份,陸客限縮的陰影揮之不去。黃震智的勝算是什麼? 「刷」一顆小白球劃破天際,與遠方山頭的桐花相互輝映。這是美國高球名將老虎.伍茲(Tiger Woods)造訪過的鴻禧球場,笠復威斯汀度假酒店就在它旁邊。 他挖市場隱形缺口 不攻陸客,搶台灣頂級客「他跳下來做,朋友都說真的好有勇氣!」 回首轉業之路,黃震智的夫人劉秀麗回憶, 當年買下球場時, 光是外債部分就有超過二十件案子。外傳鴻禧集團爆發財務危機,積欠銀行債務最多時達一百五十餘億元,情況相當複雜,靠黃震智和股東們出面談判協商,才終於解決債務和產權的問題。 做生意,黃震智一向喜歡找市場缺口,他心中清楚,轉戰飯店業不能只在品牌上取勝,必須找到長久穩定的客源,才能維持贏面。經過市調,他發現,北部少有結合高爾夫球場和飯店的營運模式;陸客團限縮,國民旅遊卻逆勢成長,因此以全亞洲威斯汀系統最大的親子俱樂部,做為飯店賣點,搶攻親子市場的大餅,擴大飯店客源的分母。 依據世界觀光組織的預測,今年全球旅遊人次仍有四%成長, 在國民旅遊方面, 二○一四年國內旅遊總人次達一億五千六百萬人次,寫下歷史新高,讓黃震智無畏景氣,決心投入觀光業戰局。 黃震智的女兒黃郁婷指出,飯店將著重在國旅的高端市場,客源預計八五%至九○%為台灣人,避免陸客團縮減的地雷;加上鴻禧山莊、球場球友的政商人脈,可為飯店帶來一半以上的客源。台北君悅酒店副總經理陳孝慈分析,加入國際連鎖品牌的好處是,能以免費的會員制吸引國際客源,讓房客能累積住房點數,同時也運用訂房系統,主動記錄房客的個人喜好,以君悅的平台為例,來台房客的住宿滿意度可以藉此提升一成五。 也就是說,黃震智的算盤,內有高端球場會員,外有國際連鎖會員,已有一定的勝算。 「他這個人,事事求第一,」光學產業的大老觀察,黃震智連興趣都很認真,他在五十歲學打高爾夫球,第一年就打到九十桿,第二年就晉升為八十桿的非職業頂尖水準,連打球都要拿第一。 一般人打高爾夫重點在應酬,但黃震智不學則已,一打就想要贏,因此除了買書來看,還調出老虎.伍茲及各大公開賽的影帶來琢磨,三不五時蹲到果嶺上觀察地形、風向,分析伍茲在不同天候下的出桿技法,才在短短兩年打出Pro級的水準。 喜歡開車追求速度的黃震智,除了是蒐集法拉利的玩家,最後興趣變成了事業,與朋友合夥代理法拉利跑車。這次則是喜歡打球,最後在球場邊上玩起了觀光飯店。 鴻禧別館前總經理、中華國際觀光協會行政總顧問周武分析,鴻禧山莊住戶、球場會員人數將近千人,只要能整合李登輝、連戰、郭台銘等住戶的人脈圈,借力使力,加上國際連鎖品牌進駐,可為飯店帶來穩定的高端客源。 他出名一個「精」字 幫大立光做出高獲利決策 黃震智生意經的字典裡,最核心的就是「精」。他對產業趨勢的敏銳,當時影響了股王大立光。一九八五年,當國內相機鏡頭只有玻璃材質時,黃震智觀察到日本廠商開發塑膠鏡頭的趨勢,建議林耀英發展塑膠鏡頭。在黃震智的三度建議下,林耀英決定設計生產塑膠鏡片,成為後來大立光電持續高獲利的關鍵,而這項決策,也成為後來大立光領先其他同業的分水嶺。時任大立光電董事長的林耀英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黃震智的「眼光很精準,市場的敏銳度、嗅覺很夠。」就在光學產業景氣正夯之際, 黃震智卻在二○ ○六年宣布, 將畢生心血以二百八十二億元的代價賣給鴻海,跌破外界的眼鏡。 「那一手賣得很漂亮!」一名光學業的董事長分析,普立爾雖位居全球第二大的數位相機代工廠,但黃震智已提前三年就看到產業趨勢,手機的出現有如猛虎出柙,目前國內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達七成以上,黃當年決定出售普立爾,是「眼光看很準、很厲害」的決策,更凸顯他審時度勢的精準眼光。 精準,是光學產品的唯一要求,難容一粒灰塵。黃震智也用做電子業的高標準,帶著女兒走一遍。只不過,進入飯店業,他的起步排資論輩應該算是「晚輩」,還能不能像電子業玩出速度、準度,會是不小的挑戰。 撰文者林淑慧 |
全球最貴VR相機制造商 卻最想做媒體
“我們想上天入地,去到最深的海底。”虛擬現實公司Jaunt這樣描述他們的夢想。對於VR的未來,Jaunt不願旁觀,而是希望以最近的距離接觸到核心。
今年法國歐洲杯上,歐洲足球協會聯盟在場館中安裝了10臺諾基亞OZO虛擬現實相機。OZO內置了新研發的虛擬現實攝影算法,可以即時生成360度全景音畫。這10臺OZO相機每臺售價就高達6萬美元,歐洲足球協會聯盟將考慮把VR視頻上傳到官方YouTube上,用戶可以通過如Oculus或HTCVive這樣的虛擬現實頭盔從YouTube上觀看該機拍攝的視頻。
這聽起來很酷,然而並不是新鮮事。早在今年2月,舊金山Levi’s體育場舉行的超級碗就已經率先使用了VR拍攝設備——Jaunt360度全景虛擬現實相機JauntOne。JauntOne的售價甚至高過OZO,達到了驚人的7.5萬美元。這臺機器是在加州制造的,目前全球僅25臺,其中10臺在Jaunt自己的工作室,3臺在上海文廣傳媒集團SMG,其余的分發給了Jaunt的其他合作夥伴。
一切為了本土化
“VR還處於初期階段,但是毫無疑問VR是具有影響力的,將會對人們未來的生活產生顛覆性的影響。現在即使你用手機,也已經能夠獲得較好的VR體驗,當然你也有更加高端的選擇。”Jaunt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代理CEOArthurVanHoff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
ArthurVanHoff,荷蘭人,在創立Jaunt前,曾擔任社交新聞雜誌AppFlipboard首席科技官。也正是他,將VR的媒體屬性賦予了Jaunt。創立Jaunt之初,他們就希望做一家關於內容的公司。“我們想找一些比較好玩的東西。”VanHoff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當VR第一次用在Oculus的時候,我們試了之後感到很新奇。但問題是似乎所有人都在做遊戲,於是我就想來做一些不同的吧,所以我們就做了娛樂。”Jaunt因此誕生。
VanHoff讓記者試了幾款剛剛開發出來的VR娛樂視頻。就觀影體驗而言,這幾款遊戲稱得上是業內頂尖的,即使長時間觀看,也完全沒有暈眩感。其中一部是關於秀場表演錄制的360全景視頻。除演員外,各個工種的人都同時出現在畫面里面。“也許人們會感到不習慣,但是我們想讓他們了解一個節目真實的錄制過程。”VanHoff解釋道,“這讓觀眾獲得了一種新的體驗,很多人希望知道節目背後的那些人和發生的一切。”
還有一段視頻看了後就不那麽愉悅了,情節充滿了暴力和血腥。VanHoff說:“我們在中國有專門的視頻制作團隊,就是為了加速本土化,來制作適合中國觀眾的視頻,那些暴力的畫面不會在中國的內容里面出現。”
“本土化”是VanHoff不斷強調的詞。他的目標是把Jaunt做成VR中的GeniusBar。上個月,Jaunt與SMG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了Jaunt中國,打造高端VR影視。對此,VanHoff表示:“我們在中國主要做兩件事:第一是創造內容,特定的內容,為中國人量身定制的中文內容,這也是與SMG合作的原因;第二件事是做一個中文的APP,做渠道,適配於所有VR硬件頭盔的內容平臺,讓中國的VR硬件設備也能夠隨時隨地使用。”
在獲得了Flipboard的運營經驗後,VanHoff創立了Jaunt。他坦言,Flipboard在中國做得並不好,原因就是不符合中國人消費新聞的習慣。他相信技術是相通的,只是內容平臺不同而已。“我們正在用同樣的技術打造不一樣的平臺。我相信中國的市場一定會超過美國,因為這里對於移動需求的趨勢異常明顯。”
利用此前在媒體行業的經驗,VanHoff始終在努力推動Jaunt與新聞媒體的合作。Jaunt曾和美國廣播公司ABC做過關於敘利亞內戰摧毀歷史文明古跡的VR新聞;在尼泊爾地震的時候拍攝過VR公益片。VanHoff對記者表示:“媒體使用VR技術來做新聞並不見得會增加成本。而且新聞里所有的人都會出現在屏幕中,觀眾會覺得很有意思。”
內容大於硬件
但即便是價值高達7.5萬美元,配備24個高性能攝像頭的JauntOne,也無法在現階段實現VR的新聞直播。VanHoff說:“目前的VR相機還只能靠把拍攝畫面導出來,經剪輯處理後做成VR視頻,VR直播功能很可能在下一代產品中實現。”
擁有堪稱全球最貴的VR相機的Jaunt,卻始終把自己定位成一家做內容和應用而非硬件的公司。在Jaunt位於洛杉磯的工作室,有一大批來自於迪士尼旗下盧卡斯影業的校友。VanHoff告訴記者:“我們真的不介意去用一些其他公司的虛擬現實設備來拍攝專業級的VR視頻。因為說到底我並不認為我們是一家生產照相機的公司,我們也歡迎其他平臺的開發者到我們平臺來開發。”
所以當人們還在沈浸於GoPro的拍攝所帶來的新鮮刺激感時,Jaunt已經開始籌備好萊塢級的大片了。“我們和SMG合作拍紀錄片,關於歷史,關於自然,上天入地,去到人們不能去到的地方,哪怕是最深的海底。”VanHoff饒有興趣地說,“海底對我們最大的挑戰在於光線太暗,相機成本太貴,所以現在還是在天上多一些,比如把VR相機裝在無人機上,讓人產生飛翔的感覺。”
VanHoff表示,目前還不知道SMG用JauntOne具體在做些什麽,“可能是一些動作片,比如功夫熊貓的宣傳片。”但是JauntOne的設備今年會增加到75個,未來中國將擁有三分之一(25個)。他說:“中國市場用戶的興趣更加廣泛,比如追星,我們需要很好地了解市場,了解用戶。”
就在兩個月前,JauntCEOJensChristensen突然宣布離職,這也導致外界對Jaunt的猜測。對此,VanHoff顯得非常平靜:“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對CEO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更多的能力和經驗。Jens現在也是我的好朋友,他說想休息一下,去度假。”
而對於未來Jaunt由誰來掌舵的問題,VanHoff也毫不避諱,“我們希望未來的CEO是一位有資深媒體背景的人,做VR就是做媒體,把內容用到好的渠道,足夠了解市場,最關鍵的是幫助公司實現增長,我們來中國也是為了更快地增長。”他還透露,Jaunt中國未來的CEO也很可能來自中國。
提到虛擬現實AR領域的競爭者MagicLeap最近的發展勢頭,VanHoff笑著說:“AR是未來的東西,還有好幾年要走,但幾年後一旦推出會比VR更激動人心。不過眼前還是讓我們先做好VR,VR才是現在。”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Jaunt不關註未來。VanHoff介紹稱:“只有通過新技術才能改變世界,為此我們也設立了一個研發中心,他們就是在做關於未來的事情。未來在看電影的時候,人們能夠進入電影里面,在作畫的時候,也能夠進入畫中。”
李克強:穩定宏觀政策取向 加強相機調控和預調微調
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科學研判經濟形勢、做好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和企業家的看法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
會上,姚洋、高善文、劉洪玉等專家和沈陽機床、弘毅投資、優客工場的負責人分別圍繞結構調整與需求管理、經濟運行與風險、房地產市場、智能制造、轉型發展、創業創新談了觀點。大家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平穩,新經濟、消費、服務業成為重要動力,經濟轉型初見成效,但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交織,需要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李克強與大家深入交流。

李克強指出,做好當前經濟工作首先要科學把握形勢。今年以來,面對困難增多、挑戰嚴峻的國內外環境,通過實施有效的宏觀政策,我國經濟運行基本平穩、符合預期、結構向好。二季度經濟延續了一季度平穩增長的態勢,國內需求起到了頂梁柱作用,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各項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新經濟等快速發展,帶動城鎮新增就業超過700萬人,一些傳統企業也通過發展新技術新模式,走上升級發展新路,成績實屬不易。同時,也要對面臨形勢的複雜性有充分估計,世界經濟和全球市場需求仍然低迷,國際環境中新的不確定因素仍在增加,後續影響難以預料。國內地區和行業走勢分化,深層次矛盾的解決還要一個過程和付出很大努力,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多重自然災害也給經濟運行和群眾生活帶來較大影響。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穩定宏觀政策取向,加強相機調控和預調微調,積極防範和穩妥化解各類風險,通過促改革、調結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在合理區間運行。
李克強說,要持續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堅持穩中求進,依靠改革開放創新,適度擴大總需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針對市場主體期盼,著力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發揮好營改增等減稅降費政策效應,推動“三去一降一補”落到實處。采取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和綜合性措施逐步降低企業杠桿率。處理好去產能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平衡,創造條件實現富余人員轉崗不下崗。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抓手,更大激發市場活力,依托“互聯網+”,促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促進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新動力成長,帶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新的經濟結構,使新經濟在優化供給、支撐增長、吸納就業、改善民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積極釋放新型城鎮化帶動擴大有效需求的潛力,加強防洪工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薄弱環節建設,加快補上經濟發展和民生領域的短板,惠及人民群眾,增強發展後勁。
李克強說,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機遇和困難並存,希望各位專家和企業家圍繞國家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突出難點,多謀良策、多創實績。各方面共同努力,時不我待、幹字當頭、攻堅克難,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劉延東、汪洋、馬凱、楊晶、王勇參加座談會。
別以為躲墻後面就看不到你: 透視相機問世
以前只聽說過“隔墻有耳”,如今,一墻之隔,不僅能“聽到”,而且還有望“看到”。
將來只要用相機對著遮擋物,遮擋物背後的物體也能夠一覽無余。比如躲在墻後面偷歡的情侶,你以為躲開了別人的目光,別人卻已經拿相機對準了你。
這種能夠拍攝墻背後隱藏的人或物體的透視相機即將面世,美國莫格里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進行研發。
這種透視相機使用了一種稱為非視距成像(non-line-of-sight imaging)的特殊的拍攝技術。拍攝時相機會發出高速脈沖激光,這種激光碰到墻面或天花板時會發生散射,傳向其他物體的表面。最終,許多光子會回到相機的位置,根據光子返回時間的差異,相機能對拍攝空間進行數字化重建,墻後暗藏的人或物體就能夠在重建圖像中顯露出基本的形態。
所謂非視距成像技術,通俗來講,就是應用一些中間媒介,讓人看到你不能直接看到的影像。簡單舉例來說,潛望鏡或者在拐角路口的大鏡子可以算是它的簡化版。但是和潛望鏡等利用鏡子的反射原理不同,這種特殊的成像系統利用的是一般的墻、門或者地板等不會被認為有反射或者折射功能的物質作為媒介。
這種相機使用的技術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發的,早在2012年就曾進行過展示。而近日,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對這種技術表現出了興趣,並為其相關的研究團隊提供了440萬美元的資金,希望能夠加速研究進程,促進透視相機的面世。
該技術的發明人AndreasVelten介紹:“光線散射的次數越多,非視距成像相機就能收集到越多的數據。不過光線在多次反彈後的亮度會大大減弱,這要求相機具有極高的敏感度來捕捉數量少得可憐的光子。”不過他並沒有明確回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出的有關這項技術目前發展到何種階段的問題,只是表示:“計劃在前兩年利用DARPA的資金深度挖掘這項技術的潛力,後兩年則用於開發可量產的硬件。”他還說:“我們對如何捕捉傳統照相機捕捉不到的物體非常有興趣。”
然而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許多,包括如何重新收集散射的光線;是否能夠辨別所拍攝物體的材質;如何區分非常相似的形狀;是否能夠把這種技術應用到更多的角度拍攝等等。
非視距成像技術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比如在搜尋營救、沈船探索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此外在駕車導航時,能夠讓司機看到盲區的路況,並能在拐彎前提前看到彎道後面的路況;在醫學方面,以前人體內模糊不清的結構,也能通過這種成像技術來輕松識別。這種技術甚至在繪制月球坑圖像等領域都能起到作用。Velten目前就在和NASA合作開發一個項目,確定該技術是否能用於探測月坑的維度。
中國的相關企業也對這種技術產生了巨大的興趣。Focalmax是一家剛成立不到一年的從事光學、通信、終端和應用的全球性智能終端制造商。Focalmax首席技術官晏正濤從事光學研究長達20年。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幾年前就關註到這個技術,而且目前國內也有幾所院校和研究所正在展開相關領域的研究。
“目前這種技術,在一些簡單環境中,實驗性質的操作,或者說理論上的驗證沒有任何問題。但要進入實際應用,還需要技術方面很大的突破,比如如何有效地消除幹擾,就是不同中間媒介(不同場景)的散射光線;如何提高探測器的靈敏度;如何還原現場的算法等。”晏正濤對記者表示。
iPhone 7相機居然長這樣? 類似6 Plus搭載光學防抖功能
近日,外媒曝光了一張蘋果iPhone 7相機模塊和iPhone 6/Plus、iPhone 6s/Plus的對比圖。從最新曝光的iPhone 7相機模塊諜照中可以看出,與iPhone 6和6s采用的柔性電纜形狀不同,iPhone 7相機模塊采用了類似於iPhone6 Plus及iPhone6s Plus采攝像頭模塊采用的L形的柔性電纜。

眾所周知,為了最大程度的吸收市場用戶,蘋果從iPhone 6系列開始就采用了雙旗艦策略,通過尺寸和規格上的不同,來吸引更多的用戶。例如iPhone 6s Plus就不僅僅是尺寸更大,還搭載了iPhone 6s沒有的光學防抖功能。也就說,Plus系列獨享光學防抖功能。
此外,通過諜照可以獲知,與iPhone 6s Plus相同,iPhone 7及iPhone7 Plus的鏡頭周圍有四個小矩形卡口,可以固定相關的元器件,使鏡頭能夠輕微地懸浮起來,以此提供更加清晰的圖片。這意味著兩者都會支持光學防抖技術,這 也為之前的諸多傳聞提供了第一次可視的線索。
目前的疑問在於,今年的iPhone7 Plus如搭載雙攝像頭,還會是獨享嗎?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