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外滙交易員千萬花紅 李華華



2008-12-23  AppleDaily





 

金 融海嘯令美國華爾街從業員冇啖好食,今年花紅可能大減45%,高盛、大摩同美林嘅高層甚至冇花紅。不過唔係個個咁黑仔,事關雷曼執笠後,金融市場大起大 落,刺激滙市交投暢旺,紐約諮詢機構Options資料顯示,外滙交易員今年花紅可能比舊年少15%,但比起一般交易員同投資銀行家嘅45%跌幅,已經好 得多。

根據美國貨幣監理署數據,今年第二季美國商業銀行外滙交易收入按年升66%,喺雷曼9月中倒閉後,交易更加速上升。全球兩大外滙交易商德意志銀行同瑞士銀行,外滙交易收入更加連續三季創新高。

兩大滙商交易創新高

德 銀北美外滙部阿頭拉斯卡拉(Russel LaScala)猛晒命,話年初開始佢個team好忙,勢估唔到雷曼摺埋後,滙市更波動仲更好搵。業界透露,做咗3年同埋有副總裁title嘅外滙交易 員,今年花紅平均35萬至45萬美金,即273萬至351萬港銀;如果係外滙交易部環球主管就更和味,可達450萬美金,即3510萬港銀,比舊年只少收 10%左右,喺家陣環境,真係恨死搞結構性產品同其他產品嘅i-banker(投資銀行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822

中環在線:高盛交易員炒股日賺兩億 李華華

2010-05-12  AD





 

俾花旗國證監會 狀告嘅高盛,終於做番場好戲!根據佢哋呈交畀證監嘅文件,今年頭一季,佢哋總共賺咗97.4億美金(差不多成760億港銀),旗下交易員無蝕過一毫子,拉 勻計,每個trader平均每日賺2500萬美金(即係差唔多兩億港紙)。喺63個交易日裏面,有35日仲係單日贏超過1億美金。

華爾街有 史以嚟無一間行試過咁威,可以話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條數靚成咁,唔怪得主席兼CEO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前幾日響股東會咁夠薑話無諗住落台,仲得到95%小股東力撐。睇怕真係可以學「古惑仔」揸弗人伊麪唱返句「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 去」嘞!

隨時要賠78億安家費

之不過呢頭威威,個頭就即刻要認低威!高盛響另一份呈交畀證監嘅文件話,佢哋可能因為銷售債務 抵押證券(CDO)而會俾更多股東控告,仲會有監管機構同其他機關鍥而不捨咁啄住。「市場消息」又好配合咁話,證監告高盛涉嫌誤導投資者買CDO單嘢,佢 哋o依家諗緊同證監和解,而且會承認銷售過程中有「人為疏忽」或「行政失當」呢啲罪狀,畀番10億美金(約78億港元)安家費算數。以高盛一個 trader一日都賺2500萬美金,40日就可以搞點條數。呢班華爾街大鱷,勁過香港蠱惑仔好多,點只戰無不勝,直頭係隻手遮天啦!

黃光 裕快判決陳曉三笑置之

人哋花旗國有世紀大騙案,我哋祖國嚟嚟去去都係啲特大貪案,好多時最後仲係不了了之!好似國美電器(493)大股東兼 前主席黃光裕單官司,擾攘咗超過一年,兩個幾星期前終於肯開審做大龍鳳。審訊拖咗三日,o依家都未知幾時判,華華噚日見到自稱係黃光裕「同事、朋友兼競爭 對手」嘅現任國美主席陳曉,自然要問個究竟。陳總只係話,相信案件嘅進程唔會太慢,應該好快就有判決,咁佢會唔會考慮去聽判「實扑」前主席呢?陳總突然哈 哈哈大笑三聲就當答咗,然後急急腳閃人,人哋一笑置之,陳總三笑唔知有無含意呢?

股東彈起鞠躬嚇呆希慎高層

小股東識得維權之 後,股東會呼天搶地時而有之,但凡事可能真係有例外。噚日希慎(014)股東會投完票後,一位着恤衫、打領帶、頭戴牛仔帽嘅股東,突然彈起身,十分虔誠咁 將右手放喺胸前,向台上管理層鞠躬致謝。

佢仲用英文話:「一年之後,好開心可以再遇到幾位,去年對公司表現非常非常滿意,我代表全部的股東 感謝各位。真的非常開心。」唔知係咪太突然,一時間台上管理層O晒嘴,最後由老薑鍾逸傑爵士回番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先令牛仔坐低。咁牛仔到底咩料?舊年究竟買咗幾多希慎?賺咗幾多?先搞到佢咁感激流涕呢?牛仔無理華華就撇咗,唔通……牛仔係姓利嘅?

謝 佩蘭速撇獅王過友邦管退休金

獅王回歸未必個個頂得住?響滙豐櫈都未坐暖嘅亞太區個人理財業務財富管理業務主管Bonnie謝佩蘭,原來已經 靜雞雞投向友邦保險嘅懷抱,接替Peter Crewe顧培德,做友邦退休金高級副總裁以及友邦信託CEO,即係管晒友邦退休金同埋友邦信託一切日常營運,以Bonnie個底咁厚(曾經做過香港宏利 財富管理業務部副總裁,再加埋獅子行嘅工作經驗),強積金呢瓣,碎料喇!

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65

股壇三害(上) 交易員丹尼

http://dealer-daniel.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6709.html

由於昨天筆者需要出席一名親友的喪禮,故未能兌現上周五的承諾,準時刊出博文,懇請見諒。

今天的寫作靈感,乃源自筆者兒時讀過的“周處除三害”。 相傳義興這個地方有一個叫周處的年青人,生性暴戾,好勇狠,時常滋事生非。 村中各人對周處既討厭,又害怕;並把他與附近南山一頭時常襲擊村民和牲畜的白額猛虎,以及當地長橋下一條出沒無常的大惡蛟,合稱“三害”。 故事的細節,讀者可以自行到網上搜尋瀏覽,筆者還是言歸正傳,說說什麼是筆者心目中的“股壇三害”。

首先第一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財經演員,簡稱“財演”。 此名最早見於原復生(蔡東豪先生的筆名)的文章。 雖然蔡先生貴為精電(710)的行政總裁後,因為身份和公司的利益關係,已經沒再使用“財演”一詞,但財演一角在本地財經界深入民心,相信不用筆者解釋,讀者會明白當中所指。 當年財演稱號一出,回響極大;與一眾股民朝夕相對的“分析員”和股評人,紛紛與財演二字劃清界線。 可是,試問今時今日,有哪個業內人士不知道每天在各大媒體的財經節目中出現的不是財演?

財演融入本地的股評文化多時,起步雖比賽馬評論員為晚,但較那些替中學生補習的天皇早得多。 至於股民與財演,是雞與雞蛋的關係,誰先誰後,已經無從稽考。 不過,財演能夠繼續粉墨登場,股民仍然樂於聆聽追隨,歸根究底乃股民的民智低劣和懶惰之故。

第二害,“財經神棍”也,筆者謔稱“財棍”。 記住,是財棍,不是財神;前者是招搖撞騙,後者是帶來財運,兩者完全不同。 其實,財棍借助玄學知識,走訪各大傳媒,為大眾股民“分憂”和解答投資疑難,已不是新鮮事;可是這股歪風,近年有增無減。 或許由於幫人占命解卦仍是財棍的主要財路,他們一般很少主動出擊,多數是被邀出席為嘉賓,以增加那些財經節目的可觀性。 不過,正所謂“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加上股民善忘,財棍給予的“專業意見”,甚少受到挑戰或質疑。

筆者眼中的財演和財棍都是財經界的丑角,縱使股民長期跟買跟賣,必定輸錢居多,但畢竟他們同時也為股民提供了娛樂和心理輔導,而且大部分股民也不會傾家蕩產去跟隨,故此錢銀上的損失應該有限。

不過,最後的一害,不僅讓股民在投資上蒙受損失,還令股民學習了錯誤的投資知識和態度。 至於是什麼? 明天續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53

股壇三害(下) (9月15日) 交易員丹尼

http://dealer-daniel.blogspot.com/2010/09/915.html

昨天筆伐了股壇三害中的兩害,收到不少讀者的支持電郵,今天續談為禍最深的最後一害。

如果讀者有閱讀本地免費報章的習慣,應該知道其廣告客戶只有幾類,其中一類是自詡在股票市場上戰無不勝的“投資專家”。 據筆者的非正式統計,每天在兩份免費報章上總會找到至少三個“投資大師”的招生廣告。

這些聲稱能夠教人在股市裡輕易賺大錢的投資專家或大師,筆者一律冠以一個美名―“財導師”。

還記得大約在半年前(3月21日一文),筆者曾經和T先生一起報名,在短短兩個星期內參加了幾乎所有在報章上刊登招生廣告的投資課前講座,觀摩了這些財導師的專業表演。

以下是其中最精彩的兩場講座,請欣賞。

初次參加這類講座,感覺像是處男下(股)海,筆者懷著好奇的心情,畢竟真的不知道這些財導師“什麼葫蘆賣什麼藥”。 那次有兩位財導師一同演出,大師H以輝煌往績作為賣點,強調在過去一年把自家的資產翻了幾番。 正當席上各人心理盤算在前年金融海嘯的損失時,大師H突然拋出一張某股的日線圖,指出自己何時在那個價位買入,在那個價位沽出,聲稱從那次交易中獲利多 少。 其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大師H介紹一招“三線重疊後股價爆上”(筆者日後有機會再詳談), 並聲稱是屬於他本人原創的。 唉! 幸而筆者也閱讀過不少有關技術分析的書籍,否則便會跟其他觀眾一樣,落得受騙的命運。

同場演出的大師V則一口氣展露了幾招必殺技,如何靠發掘和觀察圖表上的訊號去捕捉股份的大升浪;更說明其招式容易使用,變相令人覺得在股市裡賺大錢並非什 麼難事。 另外,大師V是悲天憫人的一類人,其謝幕詞亦十分窩心,表示一直替本港小股民的遭遇感到難過,不值散戶時常受到大戶的欺凌,認為自己應該為小股民在股海裡 引航,指點迷津。 當時許多與會者為之動容,仿似在幽谷裡重遇貴人。

初次觀摩,財導師的專業演出已經讓筆者和T先生大開眼界,怎料翌日參加的另一場講座,更叫筆者驚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就叫他大師M吧,他可算是大師中的大師,因為他的“吹水”技巧,實在已經到達了神的境界,直教筆者明白“如要欺人,必先自欺”的道理。 簡單來說,大師M只有一道板斧,就是光靠陰陽燭去捕捉大市的高低轉角位。 其實,在那次講座中, 大師M一直沒有透露怎樣測市,他只是引用自己在Forum上跟學員的對話記錄,以及一部分學員的買賣單據,作為他測市奇準的佐証。

如果大師M真的如他本人所說,食盡大市上落間的所有波幅,恐怕就連國際炒家索羅斯和沽神保爾森也要拜他為師。 可是,由於大師M的口才實在了得,就筆者所見,在座觀眾的情緒全在他的控制之中。 到了最後的即場報名環節,很多人早已急不及待索取及填寫報名表格。 對於大師M來說,賺錢真的非常容易。

最令人佩服的是,筆者和T先生在離場時,碰見兩名疑似大師M的舊生,在出口處高談闊論地大讚大師M的厲害,又說之前從未遇過如此良師,真的可謂“做戲做全 套”。 到了離開會場稍遠的地方,T先生對筆者表示,若不是在金融圈內打滾了一段日子,他可能已經報名去了。 筆者十分認同T先生的想法,我等業內人士也差點把持不住,更莫說是一般的投資初哥了。

至於其他財導師,也是靠標榜自己的炒功如何卓越去大量招生,賺其每個學生數千元的學費;分別只是賣點略有不同,各“師”各法而已。

筆者初入股場,自修自學,無人指導,交了很多學費,因此認為修讀課程去增進自己的投資知識和技巧是一件好事;始終有人從旁協助,確實能夠省回不少時間,走少很多冤枉路。

不過,觀乎現時坊間那些財導師的教學理念和授課方法,恐怕報讀的股民學到的一招半式只能用於一時。 最悲慘的是,那些從財導師裡接過畢業証書的投資初哥,以為高手們已經慷慨地把獨步股壇的必勝單方傾囊相授,之後無論在什麼市況都一直沿用大師的絕技,至死不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54

「我應該到中國找份工作」——專訪搞垮巴林銀行的「魔鬼交易員」尼克·利森 東方愚

http://ibengua.blogbus.com/logs/124003427.html

 

■「其實巴林銀行遲早會倒閉,所有人都被授予很大的自主權以求生財之道,而規章制度和風險管理卻一塌糊塗,我開設非法賬戶,以及隨後的阪神大地震只是誘因而已。」

 

■「有一次我在英國的一場演講中,主持人介紹我時發生口誤:『有請混蛋尼克·利森』。我並不介意,知道自己發生多大改變的只有自己。」

 

■「任何違背國家法規和金融規則的行為都應受到懲罰。在這方面,不應該對國有企業網開一面。」

□南方週末記者 張華  連線愛爾蘭 發自廣州  http://www.infzm.com/content/58475


「魔鬼交易員」尼克·利森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成為年輕人尼克·利森(NickLeeson,簡稱尼克)搞垮巴林銀行的導火索;十六年後,有人開始擔憂又一次大地震會不會讓新的尼克.利森浮出水面。

而尼克,曾經的「魔鬼交易員」、著名的「金融流氓」,「剽悍」的人生因為那樁轟動全球的醜聞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如果沒有1995年的日本大地 震,」尼克在電話那頭沉思了一下,然後對南方週末記者描繪了一個想像中的場面———「現在的我應該是投資銀行的高層,每天作出重大決策,儘量規避風險,並 且嚴格自律。」

今年44歲的尼克在有些禿頂,他曾是全球金融市場上的焦點人物之一———他28歲時一手搞垮了有230多年歷史的歐洲老牌商業投資銀行巴林銀行 (BaringsBank)。他因此臭名昭著,被稱為「金融流氓」,並鋃鐺入獄,先是在德國監獄服刑9個月(因為事件敗露後他曾逃往德國),然後轉到新加 坡監獄繼續服刑3年7個月。

儘管尼克出獄後完成的《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RogueTrader)一書被拍成電影《魔鬼交易員》後廣為人知,但他在監獄服刑過程中曾嘗試 自殺、身患癌症、與妻子離婚等連環畫式的個人遭遇,卻鮮有人知曉。而他出獄之後,用他一位朋友的話來說,「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他甚至去攻讀了一個心理學 學位。

尼克曾在愛爾蘭一家足球俱樂部任CEO,今年1月辭任。他現在穿梭於世界各地,像「巴菲特午餐會」一樣,參加一些商務晚宴並發表演講,其主要談論的話題是金融風險管理。這些活動也是他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1年4月,他多次接受南方週末記者的連線及郵件專訪,深入談及他被改變的人生。

 

「我不是麥道夫」

今年3月中旬,美國《華爾街日報》一位記者在博客上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日本地震:新的尼克·利森正在潛伏?》。這位記者在文章中稱,「雖然歷史不可能再以同樣的方式上演,但是在災難當中,總會誕生一批瘋狂的金融賭徒。」

「任何巨大的市場波動中都有可能使一些非法交易員們浮出水面,」當南方週末記者問及尼克對上述文章的看法時,他這樣回答,「我當年隱瞞交易的第一 天,就非常害怕會在24小時內被逮捕,可我的貪婪使我上癮,我一邊繼續非法交易,一邊生怕敲門聲響起甚至幻覺中有人來敲門,奇怪的是你忍耐了幾週後放鬆了 警惕,逮捕令卻在接下來的一個關鍵日期或事件中姍姍來遲。」儘管時間過去了16年,但尼克回想起1995年的經歷時仍心有餘悸。

他是一個英國泥瓦匠的兒子,母親在他20歲時去世;他從沒讀過大學,但這並不影響他事業上的一帆風順,他22歲進入巴林銀行,25歲(1992年) 即被巴林銀行派往新加坡分支機構任總裁。「我感覺我站到了『人生階梯』的高處。」尼克說。新加坡國際貨幣期貨交易所(SIMEX)之前的交易是每天兩千多 筆,而在巴林銀行等幾家巨頭的到來之後,每天的成交量暴漲了近十倍。彼時的交易系統顯然無法和如今相比,死機是家常便飯。

彼時尼克手下一位女交易員有一天在交易中出了個小錯,他並沒有向巴林銀行總部匯報,而是私自新開了一個名為「88888」的非法賬戶用以掩蓋事實 ———亞洲文化中「8」是個非常吉利的數字,尼克顯然也受此影響。「我想我不是一個愛說謊的人,」尼克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實際上查出來這個賬戶太容易 了,一個小學生都可以做到,但前提是———有人來查。」到1993年5月的時候,這一賬戶除為他填掉2500萬美元的損失外,還淨賺25萬英鎊。

按說此時尼克完全有理由關掉它了,但他沒有這樣做,由於彼時日本政府多次實施經濟刺激措施,甚至公開宣告日本經濟已經「走出谷底」,尼克於1994 年大量買進日經225指數期貨合約和看漲期權,同時又在對日本債券和短期利率期貨市場進行價值約200億美元的空頭交易。可是,這個聰明絕頂的傢伙遇到了 無法預料的事件———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爆發7.3級大地震,尼克手中的金融衍生品的價值走勢與他之前的預計完全相反。2月27日,尼克 「88888」賬戶上累計損失超過8.6億英鎊,巴林銀行最終申請破產,後以1英鎊的象徵性價格賣給了荷蘭國際集團(ING)。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後,我並沒有像《華爾街日報》記者一樣想起來當年自己的經歷,」尼克說,「其實巴林銀行遲早會倒閉,所有人都被授予很大的自主權以求生財之道,而規章制度和風險管理卻一塌糊塗,我開設非法賬戶,以及隨後的阪神大地震只是誘因而已。」

可尼克對金融業的迷戀仍是深入骨髓。在他入獄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還幻想過,如果巴林銀行的「底子」厚一些的話,就算查出了他的非法賬戶和巨額虧損,也許還會給他一次機會,而不是申請破產。「我現在再也不做這樣的夢了,人不能沒有底線。」

尼克後來在讀心理學學位時的2001年,英國心理學家伊凡·泰里爾(IvanTyrrell)對他說,「說不定再過十年,巴林銀行的倒閉只會被看作 是歷史事件,而不是金融醜聞。」當時尼克駁斥了伊凡這一說法:「醜聞就是醜聞。但我必須改頭換面,哪怕教科書上給我的標籤可能永遠是『金融流氓』。」

尼克到現在仍持這一觀點。他對南方週末記者稱,現在一些商務晚宴中會碰到巴林銀行的前職員,他會坦誠地說當年自己犯下大錯。「有一次我在英國的一場演講中,主持人介紹我時發生口誤:『有請混蛋尼克·利森』。我並不介意,知道自己發生多大改變的只有自己。」

不過,尼克並不樂意將他和3年前被查處的因操作「龐氏騙局」詐騙金額超過600億美元的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相提並論。「麥道夫的金融詐騙案是徹頭徹尾的欺詐行為。」他說。

  

監獄是個「好老師」

電影《魔鬼交易員》中有一個場景,「尼克」被捕前在法蘭克福機場,仍是一副不可一世的表情與手勢。「這個情節純屬虛構,」尼克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怎麼可能有那麼堅強。當年那個非法賬戶剛開始虧損時,我就害怕地撕咬自己的指甲了,更別提我被正式逮捕後。我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脆弱,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可能讓我痛哭流涕:我在德國監獄的前6個月當中,幾乎每天都會哭,有時為家人哭,有時為自己哭,有時純粹為了哭而哭。」

事實上尼克在德國服刑時的條件還算不錯:牢房中除了床之外,還有電視機和收音機、報紙和圖書,甚至還有一台筆記本電腦,其它物品亦可向法院提出申 請,法院根據其緊要性程度決定是否准許提供。但是,由於歐美媒體彼時推測尼克的刑期有可能是十多年、二十多年,甚至八十多年,他一度感到萬念俱灰,「我曾 想過付點錢給我熟識的兩個之前是黑手黨成員的意大利獄友,讓他們幫助我在浴室自殺。」當後來他被引渡到新加坡並最終被告知自己的總刑期為4年4個月時,他 內心的恐懼感才減弱。

儘管新加坡監獄的條件遠比德國監獄的條件艱苦得多,幫派鬥爭也很嚴重,但尼克幾乎沒有再哭過,除了他覺得刑期在可接受範圍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 覺得「在亞洲文化中,愛哭的男人很丟臉、沒面子」。不久後,自他來新加坡服刑不久後就越來越少聯繫的妻子,宣告他們之間6年的婚姻正式結束。更糟糕的是, 他隨即又被診斷出患上了直腸癌。

尼克說,不知道投資銀行中別的經理人是什麼樣的一個排序,在他的心目中,同事和客戶的位置,要次於自己的妻子和家庭的地位———儘管他和妻子間的感 情基礎並不牢固,他也曾出過軌。所以他一開始有些絕望,但想想中國古話「己所不欲,毋施於人」,以及獄友中有患艾滋病者,有患嚴重肺結核者,家庭不幸者更 是比比皆是的情景,他反倒「釋然」了一些。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三十而立」後的他正在蛻變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他堅持每天讀書和寫作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我讀過好幾本湯姆·克蘭西(美國軍事作家)的小說,」他說,「不管好看不好看,至少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 力,讓我以為自己身在別處。」尼克得知手術將在兩天後進行的1998年8月9日,正好是新加坡國慶日。這廂是新加坡舉國歡慶擺脫英國統治贏得獨立,那廂是 一個英國的著名金融罪犯在新加坡監獄醫院中等著癌症手術的進行。「很多時候,我自己通過閱讀以瞭解更多關於癌症的知識,之前在這方面我完全是個白痴,」尼 克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稱,「這就像投資一樣,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對事情的趨勢就越明白。」

最終的結果是經過化療後,尼克奇蹟般地起死回生。他打趣稱當年自己是新加坡監獄中「職位最高的『白領』」。1999年7月3日,他獲准出獄。一般來說,囚犯一大早就會急不可待地逃離大牢,而尼克一直到中午才離開,原因是他被要求銷毀他在獄中寫下的所有日記。

回到英國後的尼克感覺自己像個外星人。「我可能是知道英國『波霸喬丹』凱蒂·普萊斯(KatiePrice)是誰的最後一人,」他說,「我最開心的 一件事是出租車司機問我要去哪兒,除了監獄,去哪兒都行啊。」在解決了一下壓抑已久的性需求後,尼克說他必須重新開始新生活了,「一個人必須有自己明確的 目標」。

  

「或許我應該到中國找份工作」

尼克剛入獄和剛出獄時,英國媒體都曾掀起過混戰。英國媒體曾在新加坡媒體上刊登廣告,只為尋找知道更多關於這一「金融賭徒」故事的人。而尼克回國時 的航班上,同樣坐了不少媒體記者,以便能提早從他口中挖出一些「內幕」。尼克對此既悲憤又感激。悲憤在於,個別記者給他「製造了麻煩」,譬如有記者聲稱尼 克的一個秘密銀行賬戶裡還有數百萬英鎊的資金;感激則在於,他回到英國後的「第一桶金」是《每日郵報》為一篇獨家專訪支付給其的「6位數的酬金」(幾十萬 英鎊)。

尼克出獄後所寫的《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曾暢銷一時,版權被賣到了全世界許多國家。當南方週末記者問及尼克他這部分的總收入時,他仍然有些閃爍其詞,「總計是7位數吧(幾百萬英鎊),可扣除了我當年案件的訴訟費用等支出外,就所剩無幾了。」

「至於電影《魔鬼交易員》,我沒有從中獲得一分錢的報酬。」尼克接著說。而對於有媒體曾報導稱,尼克當年的頂頭上司———巴林銀行彼得·諾裡斯在銀 行破產後在倫敦開了一家電影院,且《魔鬼交易員》正是在他的電影院裡首映,尼克給予了否認,「這是子虛烏有的事,彼得先在一家葡萄酒莊幹過一陣,然後又運 營約翰·布朗出版公司一段時間,最近他好像要開辦一間私人銀行。」他說,「當年電影的私人放映會,我邀請了包括彼得在內的三十四個朋友一起參加,但據我所 知彼得很早就離場了。」

尼克後來到英國米德爾斯堡大學讀了一個心理學學位。他和心理學家伊凡·泰里爾便是在這裡認識的,伊凡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幫助尼克重新發現自我, 並稱尼克傳奇經歷和蛻變是現代版的《一千零一夜》。尼克也是在大學認識自己現任太太奧娜的,他們婚後生有一子,加上奧娜和前夫的兩個孩子,尼克一家五口現 在生活在愛爾蘭。「家庭才是最重要的。」他說。他表示自己現在不關注個股,只是密切關注大宗商品如黃金和原油等投資品種。

2005年尼克開始擔任愛爾蘭一家名為戈爾韋聯(GalwayUnited)的足球俱樂部的總裁,直到2011年1月他卸任這一職務。他說他已經 「擁有了足夠多的東西」,希望能夠專注於自己真正感興趣併合適他的方向做事。他現在主要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參加一些商務宴會並發表演講,他沒有具體加盟哪一 家企業,不過他的活動均由英國一家名為NMPLive的頂級演講機構安排。

「中國不是有句諺語叫作『失敗是成功之母』嘛,」尼克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是一種很嚴肅、真誠的心態參加每一次宴會的,基本上是以自己的經歷為 例,和大家探討風險防禦和金融監管。金融醜聞不斷發生,我絕非故意拿搞垮巴林銀行這一事實作噱頭或炫耀,我只是希望人們重視我做錯的地方,無論是個人的失 誤還是從一個組織的角度反思巴林銀行的倒閉。」但他也遺憾地表示,他在所有的課本和報導中都會成為反面的例子。

不過,讓他感到高興的是,他的一個好友的兒子在課堂上聽到巴林銀行倒閉的細節、老師稱尼克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時,他竟然站起來反駁老師說:你說的未必完全正確,我認識他,沒你說的那麼壞。

如果讓尼克給年輕人一些忠告的話,他說他會說「不要不懂裝懂」。「在面對自己不能應付的局面時試著虛心地詢問別人的建議,那才是真正的勇敢。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希望我當年可以勇敢一些」。

當談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時,尼克稱從金融機構到監管部門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激動地談論愛爾蘭:「愛爾蘭的情況太糟糕了,某些槓桿融資 租賃的做法從一定程度上說是違法的、可恥的。」巧合的是,就在南方週末記者採訪尼克的4月18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調降愛爾蘭多家金融機構信用評級。

近年來,發生在中國的衍生品交易虧損事件同樣頻繁且規模巨大。值得關注的是,東方航空、中國遠洋等一些央企發生金融醜聞時,幾乎沒有人受到牽連,更 別說入獄,它們甚至還能繼續巨額的財政補貼。「任何違背國家法規和金融規則的行為都應受到懲罰。在這方面,不應該對國有企業網開一面。」尼克說。

不過並非沒有例外。2006年3月,因擅自從事石油衍生品期權交易導致5.5億美元巨虧的中國航油新加坡公司總裁陳久霖入獄,陳成為第一個因觸犯新 加坡法律而被捕的中國海外上市公司總裁。「我知道陳久霖事件。新加坡的監管尚且不夠完善,全世界別的地方的監管能好到哪裡去呢?如果不是中航油新加坡公 司,而是中國國內公司,結局是不是又是另一種情形呢?」尼克把皮球踢了回來。

得知陳久霖出獄一年後,於2010年出任一家中國央企子公司(葛洲壩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後,尼克有些吃驚,他以半嚴肅半調侃的口吻說,「看來我應該去中國找份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90

魔鬼交易員 II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202238

瑞士央行月初突然出招,將瑞郎與歐元掛鈎,上限定為每歐元兌1.2瑞郎,以遏抑瑞郎升勢,對比1998年俄羅斯突然宣佈盧布大幅貶值,及延遲還債等,這算不了什麼大新聞。當時牽連甚廣,在一個月之內,引發一連串的事件,導致許多新興國家的貨幣也跟著狂瀉,事件造成 LTCM基金投資組合的資產淨值,在同期間,從40億美元縮水到只剩6億美元。當年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亦突然間緊張起來,改變了當時的貨幣政策!我貓王相信,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內情,如果債券危機再深陷下去,可能會提早出現類似金融海嘯的危機! 可是,今天閱讀報章,高盛旗下最大對冲基金Global Alpha要關門了,相信它今年只損失數億美元,關門是因表現不擠而迫不得已的,另日前又傳出瑞銀(UBS)魔鬼交易員Kweku Adoboli被補,過去三個月此君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進行投機交易,當中涉及標普500指數、德國的DAX指數和EuroStoxx指數的期貨,令公司蒙受20億美元的損失!專家相信兩件事都與瑞郎更改匯值的影響有關,可見,投資銀行的內部管理其實脆弱不堪!

何解投資銀行的事故頻生,風險管理部往哪跑了?「霸菱事件」記憶尤新,當年駐新加坡明星交易員李森(Nick Leeson)炒爆了二百多年的英國老號的霸菱銀行集團(Barings Bank),是金融衍生工具操作的失誤,只導致14億美元的損失,已震動財經界。金融海嘯時,法國興業的交易員傑洛米‧科維爾(Jerome Kerviel)又爆了衍生工具,那是49億歐元的損失,相等於當時的71.6億美元,倘好法國興業仍然僥倖存活下來,可是我貓王相信這事件已使到法國政府奄奄一息!我的日記剪存了科維爾的故事,我覺得事件很多疑點,但我不是金融偵探,用不著去探究,這待我退休時才做吧,回看那文章,覺得這句令人深思:

家美國銀行駐巴黎分部的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50億歐元的損失,太多了,一個人怎麼能藏得住這麼多錢?”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113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6

有中國特色的魔鬼交易員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24/100308981.html

王爍

  哪裡都有魔鬼交易員(rogue trader),法國興業銀行有,瑞銀有,中國也有。魔鬼交易員都相似:內控漏洞、激勵錯配;但中國魔鬼交易員又有鮮明特色:他們不在華爾街,不在倫敦金融城,而在中國銀行體系最草根的分理處。他們特別堅強。十餘年來,他們的魔鬼交易模式就沒怎麼變過。

  十餘年前,我的同事就報導過一起基層銀行人員內外串通,「劫持」銀行信用吸儲,將巨量儲戶資金體外使用的案件。那件事發生在湖北十堰。十餘年 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內蒙古包頭:同樣是銀行人員內外串通,同樣是「劫持」銀行信用吸儲,同樣是巨量儲戶資金體外運用。十餘年間,中國的銀行經歷了剝離不 良貸款、外儲注資、引入國際戰略投資者、重組上市的全套,更托賴中國經濟高增長之福,從「技術性破產」變成今天全世界最盈利的銀行。為什麼這一套並不複雜 的操作還是能輕易突破層層內控?怎麼就沒變化呢?

  說沒變化也不對。那次內外串通,需要幾乎銀行分理處全體工作人員合作,這次中行內蒙分行案,目前的說法是有三位銀行工作人員參加,一位做前台業 務,兩位做後台業務;那次只是「劫持」銀行信用,這次「劫持」銀行信用外,還發生了劫持人質事件,而作案者的主要訴求,竟然是三位銀行人員復職!更不要說 這次的涉案金額餘額是40億元,是那次的數十百倍。

  中國銀行業變與未變,在中、建、工行上市後到2009年之前,關心的人很多,它關係到中國銀行業是告別過去還是只不過新一輪循環的開始。到今天關心這問題的人已經不多。「4萬億」已經給出了答案。

  本期值班主編 王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7

魔鬼交易員不魔鬼 蔡東豪

魔鬼交易員不魔鬼



瑞銀交易員違規進行交易,導致瑞 銀虧損二十三億美元,轟動全球財經界,事件嚴重至瑞銀行政總裁引咎辭職。我留意到香港和國際傳媒形容違規交易員有分別,香港傳媒形容為「魔鬼」交易員,國 際傳媒形容為「Rogue Trader」。根據《陸谷孫英漢字典》,Rogue Trader是英國人較常用的詞,解釋是「不受控制」。「魔鬼」和「不受控制」分別很大,形容一個人的行為「魔鬼」,我認為應該包含蓄意傷害他人,出發點 有邪惡的意思。希特拉屠殺猶太人,我認為他是魔鬼,然而以魔鬼形容違規交易員,我認為不恰當,Rogue Trader貼切得多。

在投行 工作的交易員須接受投行定下的規則和限制,違規的意思是違反了這些規則,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進行交易,令投行面對不必要的風險。其實違規不一定代表輸錢, 違規下贏錢也是違規,但公眾不會知道,因為違規而贏錢的結果是,交易員賺取巨額花紅和獲上司嘉獎。交易員違規交易導致投行蒙受龐大虧損,這類事件近年發生 過不少次,還未包括公眾不知道的個案。每次發生這類事件,總有風險管理專家接受訪問,指出制度不可能杜絕違規行為,因為制度始終由人設計,一定有漏洞和不 足之處,因此風險管理只能儘量減少事故發生。最需要管的是人,但人不可能被管到實,所以風險管理系統不可能百分百有效,這邏輯合理。既然風險管理系統只能 做到有限的地步,可否從最基本的人性着手,減低違規事件發生?答案是很難,其實問題已包含了答案,因為牽涉的是人性,而人性難違,有兩個原因:第一、交易 令人上癮,沾上了癮的交易員不容易停下來。賺錢令人想賺多一點,賺多一點會令人想賺多多一點,人的慾望無止境,肯定不會在未遇到重大挫折之前主動叫停。發 大達之前,人總有一朝發達的幻想,最緊要不用下太大苦功,三爬兩撥,便賺夠上岸。時時刻刻在賭博的交易員難免也有一朝發達的幻想,一單交易,可賺夠今年的 目標,簇新跑車在望……

 

投行最高薪的不是身光頸靚的投資銀行家,這些人搵生意靠團隊支援,靠投行的金漆招牌,靠投行的融資 能力,功勞是屬於公司。交易員則不同,這些人日日夜夜揸鑊鏟炒,有贏有輸,榮辱全歸自己。投行最高薪的僱員多數是那一年成績最好的交易員,不過這個人下一 年可能因成績欠佳被炒。這就是交易員的生涯,有上有落,但他們屬於特殊品種,食得鹹魚抵得渴。交易員可以賺很多錢,但他們的付出毫不簡單,經過一個交易日 後,情緒大起大落,在作戰狀態的交易員死去的細胞難以估計,而這個過程日復日地出現。你有無發現走入IFC的高級酒吧,侍應對你招呼冷漠,原因是酒吧不稀 罕你的生意。酒吧大客是樓上投行的交易員,一日過後,交易員無法釋放壓力,唯有借助酒精。交易員放工後,落酒吧放低張信用卡(通常是公司卡),一路飲至盡 興。你入到酒吧又要叫杯水,又要睇餐牌,招呼當然冷漠。第二是OPM效應,用人家的錢去賭,交易員分外勇猛。違規交易員的故事有一個共通點,交易員最初輸 的錢不多,但急於收復失地,便愈輸愈多,最後要想辦法繞過監管系統,希望賺回失去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用自己的錢去賭,總會早一點出現不同形式的限制, 可能是家人發現後喝停,可能是自己信用額爆煲,迫使自己及早覺醒,不會把虧損累積至一個無法回頭的金額。我認為交易員違規交易導致投行輸錢,大都不是一個 人獨自行事,即使沒有直接幫兇,很多時交易員的上司可能有意或無意中知情,但選擇扮睇唔到,因為交易員出事,自身也難保,唯有不作聲求神拜佛交易員能收復 失地。違規交易員的行為不錯累人累物,但我和你跟這些違規交易員易地而處,我認為爆煲的結果也有可能出現。違規交易員不是魔鬼,他們是跟你和我分別不大的 普通人,只是在不適當的時候在不適當的地方做出不適當的事。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 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0

拜讀:一個老交易員的告誡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yra.html
金融市場的瞬息萬變不過是人性瞬息萬變的一個匯聚。選擇這個市場,本質是選擇直視錯蹤複雜的人性。
這個論壇讓我的失望在於人性的「賤格」在淋漓盡致的發揮,哪怕是爆倉虧到走投無路,都要習慣性的損人,損網友,以某些人的這種做人的品性,覺得有一 絲一毫成功的可能性嗎?請對號入座,不點名。就算讓你們這種德性的人撞運偶爾成功一時,於人於社會又有何益?除了顯擺與輕視蔑視他人還會有什麼?走火入魔式的自 大狂每天都無處不在,也請對號入座。也許這段話讓你們不舒服,但是這是事實。
本金少的,要麼忍受一個較長時間的投資週期,要麼一邊上班一邊做日周K大勢,這還有別的路嗎?
    基於Android 手機的應用軟件在文華財經上,目前不是廣泛運用了嗎?隨時都可以看行情與下單。面子又值幾分錢,珠三角製造業基地,只需要初中文化,2000/月以上包吃 住,有社保,遍地都在招人,只要有手腳,就不怕餓死。好一點的製造加工工廠3500-4500元/月,如富士康之類。省吃儉用,存個2-5年錢,如果你有足夠本事,還不可以從頭再來。我說的都是只要肯吃苦的初中生學歷的打工待遇。
    2003年下半年在股市的寒冬裡,我親眼見了兩位當時的兩大券商王牌市場總監,離職下海謀生。一位在海南練攤,一位在東莞厚街開了個很小的作坊式的 小店, 做模塑,後來還做大了,開了個小廠。股市轉好後,又重操舊業,目前各自年薪100-150W區間。2003年的證券行業的薪水,我相信知情人都瞭解。如果 要養家餬口,不改行,就是喝西北風的下場。不是他們不愛這個市場,他們選擇了默默承受,沒有怨天尤人。你們能想像一名重點大學的碩士生,為了生存,風雨無 阻,當個走鬼求生存的勇氣與決心嗎?這是我03年親眼所見的人。至今,我對他的敬仰尤存。一個優秀的人,不在於他成功時,做了什麼,更在於他在人生的逆境 時,有「安忍如大地」的耐性,有一如既往的尊重別人與市場的品性,有面對生活的勇氣。
    本人最看不慣那種輕視他人隨意貶低他人的嘴賤之人,當行為上升為習慣,以佛家的觀點,你已敗光了你現在與未來的氣運。
    有朋友說,我沒有回答,如何止贏這個問題。其實我已經回答了,只是你們不用心去讀。止贏不是由我由你由他來決定,而是由市場來決定。除了以「時間平 倉」或 較大的贏利來平倉,沒有更好的辦法。世上不存在完美的止贏的方法,所謂的很多的完美的止贏的定法都是馬後砲。只有你選擇的大勢觀與止損,是可以由你自己來 決定。
    什麼叫以時間平倉?比如你今天只想做日內,對你有利的單,就是拿到收盤前平掉,艾力信已給你們做了很好的示範。
    比如你只想做一個周K,那就週五收盤前平掉。月K同理。這是一種追隨市場本身的自然的贏利方式。
    均線系統做單同理。比如以20日均線多空,拿到20日均線反轉離場。
    什麼叫較大的贏利?我的個人觀點,大於做單週期的平均波副的贏利,就可以開始止贏了。這個需要較長的統計數據的支持。
    要做好止贏不容易的,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很多時侯更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當你歷經人生的滄桑後,或許能認同我的觀點。生活的幸福多麼難得,面對複雜的人性,一定要慎之又慎做出正確的選擇。
    無論你所求的是隨遇而安的小康之家的幸福,還是縱橫國內國際金融市場的抱負,乃至尋求恆久價值傳承的投資帝國,我能給各位的忠告是:不要妄圖走捷經,靜下心來,安下心來,腳踏實地是唯一的路!這條忠告對99.99%的人一生絕對有效。
    當你無法面對人性作出選擇時,用這兩種情景做個對比吧
    第一種:財務自由人身自由,有正常的朋友圈,有知心的愛人,有幸福的家庭。。。可以享受暖洋洋的太陽照在心坎的感覺,可以有足夠的財力幫助親友,走到哪裡,都有人尊敬你。。
    第二種:負債纍纍,沒有朋友,每天都是寒冬,全是對親人的虧欠,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整個一社會的垃圾。。
    當你走投無路時,恭請你把我這篇文章,反覆看幾遍,或許你會找到你失敗的答案。負債時,放下面子,鼓起勇氣,去立即找個工作,自食其力是唯一的正途。一句話,大丈夫能伸能屈。
    順便提一句,N年前忽游我,欺騙我的日內炒單公司,不是一兩個,是一批,6年後,當我再去統計追溯其下落,全部灰飛煙滅,什麼玩藝嘛。
    6年前在我面前擺譜整天快進快出倒騰折騰的那些「高手」,現在無車無房,面如灰色,見了熟人,還是整天去拉單,做一個死一個,每年每月每日生活在生存線上.
    上海期貨大廈裡,這種快金快出的炮灰,每年不知道滅掉多少批。
    感慨上天的公道,既所不欲,勿使於人。這些騙子與騙子公司終究受到了生活的懲罰。
    好自為之,好自為之,各自珍重,各自珍重。
    基於贏利需要時間的原理,那麼選擇中長期均線作為操作的K線週期的均線參數,可能是最好的途徑。
    短期均線,特別體現在太小的K線週期上(比如分K週期),信號過多,過於凌亂,基本沒有利用價值,所以我一直強調以相對穩固的大勢觀來做單,現像是迴避短期信號的混沌凌亂與頻繁止損,本質上是迴避過於激烈的短線的人性的角逐。
    過高的倉位,那怕你是神一樣的技術水準,都無法做到在激烈的人性角逐中保持從容鎮定,必定為人性的角逐所傷害。貪婪所帶來的必定是恐懼與持續的傷害與失敗。
    倉位直接體現是否有成為一名成功者的素質。
    中長期均線的技術意義,如果你不能對其理解達到深入骨髓的程度,特別是30分K,60分K,120分K,日K這些相對較大的K線週期的中長期均線, 
    需要靜 下心來反覆深入理解。如果要發動較大的單邊波段行情,不可能越過這些必經之路,必定要在它們的長時間的支撐或壓制下進行。
    對於均線的操作,我作三點說明,僅供謹慎參考:
    1:只有在順應更高一級K線週期的均線大勢觀的輕倉持倉中,你才有可能利用更低一級的均線系統為你帶來更多的贏利與更少的止損次數,(請注意是止損次數非止損副度),這種利用是對看長做短的利用。即你也許可以順大勢逆小勢,要具體分析。
    2:能夠為你常常帶來巨大利潤的交易,往往是選擇與中長期均線做朋友,陪伴它們一路發展。無論你是選擇操作1分K,5分K,10分K,15分K,還 是 30,60,120分K,還是日K周K月K。這是無法逃避的交易哲學。每一次交易,都要有陪伴中長期均線發展的破釜沉舟的勇氣與背水一戰的決心。
    我所說的技術都是很膚淺又通俗易懂的,論壇比我技術好的高手實在太多太多。
    我能給各位提醒的是兩點,技術很一般就OK了,關鍵是勤奮的做準備工作更重要,不要隨機交易。更重要的是你必須清醒的認識自己的人性。認識自己的人 性的懦 弱(體現在不敢給出大勢觀做單的較大的單筆止損,體現在不敢順應大勢觀持倉較長時間),認識自己人性的貪婪(過重的倉位),認識自己人性的恐懼(貪婪帶來 的恐懼,炒單帶來的恐懼,複雜多變的小勢觀微觀勢帶來的頻繁的恐懼),認識自己人性的自卑自大(失敗帶來自卑,盲目幻想帶來自大)。
    認識純粹的短線的勢的不可利用性,認識超級短線的勢的混沌凌亂與複雜多變,認識到沒有定法可依,一個正常的人,至少需要6年的一線市場操作磨練,非 職業的 可能需要10-40年的時間。本質是對人性的的一個認識過程。從肯定到否定,否定到肯定,再到肯定到否定,反反覆覆,會有個漫長的過程。
    投資很複雜也很簡單,有了基本的簡單的技術,如果你能戰勝你的人性的弱點與重重的心魔,那就留在這個市場吧。否則,越早離開越好。現在操作個幾萬塊的小資金,整日幻想成為多少多少億,XX首富的,XX萬倍的,那顯然是入魔深重,不可救藥了。忠言逆耳。
    我的觀點,無論你是兼職還是全職,無論你有著多麼偉大的抱負,多麼高尚的情操,還是先從追求最基本的隨遇而安的幸福開始吧,做一個幸福的平凡的人開始吧。反思自己的交易行為,反思自己的人性,慎重的選擇自己的交易方式與策略。
    希望我的貼子,能引起你們的深度思考。破滅那些吹手製造的一群狗屁般的偽神的誤導,還神聖的交易一片淨土。
    好好的看我的貼,不要急於抬桿,特別是虧損的朋友及新人,或許會給你們啟發。
    在交易的世界裡,從來不存在神。從來沒有過。從古至今都沒有過。神仙也是凡人做。
    不要盲目崇拜,你盲目崇拜,不過代表你的心極其浮躁,你的人極度愚蠢加極度無知加極度好騙。
    交易是最需要理性思考的行業。
    13年的一線市場操盤,大中小資金我都做過,見過了太多滄桑,從沒有離開過市場一天。我的心其實早就蒼老了。。
    在交易的世界了,任何人都是絕對的客觀的公正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無論你多少資金,無論你多大名氣,無論你多麼卑微。大家面對的是同樣的圖形,同樣的基本面,同樣的人性。張狂,輕敵,盲目,貪婪,恐懼,沾上任何一項,無論你多大的名氣與金錢都是毀滅。
    2006年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傳奇性的交易者,暫定義為A君吧,朋友說是5000-6000元吧,用了7-8年的時間做到5000W以上。2007 
    年初, 再通過朋友瞭解,該君已資產上億了。後來此君被獵頭引見,2008年下半年做了國內一家陽光私募的基金經理(知道什麼叫陽光私募吧,不要錯把野雞私募也當 陽光私募),山東信託旗下,點下名吧,知情人自然會瞭解。但是該基金自他2008年8-9月掌陀以來,苦苦掙扎到2010年底,也是正常止損清盤的命運。 
    國內目前合法的完全公開透明的陽光私募是695家,每一個陽光私募的基金經理,在過往5-10年基本上都有公開透明的可查的輝煌成就,這個成就足以讓這個 論壇99%的人仰望!但是今年還不是平均虧損20%以上。什麼趙笑云,趙丹陽等等都是被逼止損清倉的浮云。市場從來不認過往成就與名氣。
    2011年一年,陽光私募被逼止損清盤的近200家。在偉大的市場面前,無論你過往多麼優秀,只要你停止前進的腳步,停止努力認真的腳步,都是淘汰的命運。
   期貨的野雞私募全國能夠穩定五年以上贏利的,全國只有一家。別無第2家。年贏利80%。從未被超越。北京的。
    期貨上總是出笑料的,比如張文軍之流,王向陽之輩,僅僅是一個笑料而已,當然很多愚蠢的人要當成神來拜。這種笑料從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與洗禮,浮華 一時。交易的客觀,市場的公正與客觀,從來不會因為一批批的偽神有一絲一毫的改變。套用一句俗話,裝逼的從來裝不長久!更經不起透明公開的檢驗。裝逼的偽 神,在不停的顯擺他們的定法,顯擺他們莫須有的成績或一個時間段的成績,市場的回答只有一個詞:小樣!
    就像你們所喜歡的艾力信MM一樣,說句很客觀的話,那點微末可憐的成就,加上所經得起考驗的可憐的投資週期,與目前全國排名前300位的任何一位陽 光私募 基金經理的過往成就相對比一下,無論是贏利副度,管理資金,資歷,學歷,投資的考察週期,都是雲泥之別。任何一位管理10億以上的陽光私募的基金經理,誰 沒有偉大的個人成就?誰沒有過獨特的適合中小資金的術法?但是重新以另一個更顯赫的身份去面對市場的時侯,需要的是一如既往的以謙虛低調的姿態,戒驕戒 躁的心去認識與面對市場,需要至始至終的認真與努力。很多人過往很輝煌,一放鬆自己,就被市場淘汰了。
    金融市場從沒有定法,長時間有效的適合大多數品種的定法。如果有,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要融合智力與經驗的元素。
    金融市場唯一的道就是戰勝你的貪婪與恐懼,每天都要認認真真的分析總結,努力的做好交易前的全面分析與計劃。想以定法去一勞永逸,想以懶惰戰勝市場,我只能說你們想得太天真了。比白日做夢還天真。
    金融市場跟任何行業是一樣的,只有腳踏實地才能長久成功,跟任何行業一樣,認真加努力是勝出的最佳捷徑。
    我的出現,是為了讓有緣人真正的理性的思考。
    思考自己,思考交易,思考市場。
    做交易的經常停下來思考是一種美德。
    有人說,我會擾亂這個市場。我說過,我的心,早就蒼老了。我見過了太多的沉浮與人事。只是你們讀不懂另外的意思。
    金融市場跟任何行業一樣,是靠認真與努力取勝,別無他法。市場是千變萬化的,任何定法都可以賺錢,也可以虧錢。何來擾亂?我讓你們思考,是讓有緣人 撥開一 些迷霧與干擾。認識你們一直以來所接受的錯誤的引導。認識一些可恥的裝逼的偽神的誤導!你們偉大,能偉大得過克羅?提鞋都不配吧。50W倍的成就擺在哪 裡,24年的考察週期,500年內都難以被超越。但是他一如既往的坦城透明面對觀眾。他在交易的19年,每天都認真做分析,每一筆交易都有明確的記錄與詳 盡分析。如果說有神話,神話存在於腳塔實地的認真努力工作,並長期堅持不懈。
    同樣的起點,同樣的人性,同樣的圖形,同樣的市場,如果你不比大多數人更認真與努力,自然難逃輸錢的命運。交易有另外的法則?
    K線週期越低,信號越多,凌亂就越多,毛刺就越多,你交易越多,就失敗的概率越大。
    讀懂我的話,需要智慧。99%的過度交易者都是虧錢的,不要跟龐大的歷經50年的金融市場的統計數據對著干。
    無論那些偽神與可恥的傢伙怎麼裝逼,怎麼誤導,怎麼煽情,金融市場過度交易的失敗率都是99%以上!絕不可能改變這個客觀到如寒冰般讓人寒冷的大數概率!請深度認識這一點。
    一天一單,賭日K方向,合理的止損,你靠什麼贏錢?一個較長週期的大數概率的集合。
    合理的止損是你的承受力,你注定無發逃避的宿命,你想小止損逃避就是不停的失敗失敗。。。。再失敗。
    真英雄要贏得起,輸得起。打了止損就是輸了,關電腦走人,絕不戀戰。贏了要贏一根K線或大副贏利走人。
    打了止損,戀戰不走人的叫賭徒!你看錯了,就要認命輸得起。想明白想清楚。
    沒打止損,就要敢持倉,別跟個SB樣,賺點毛毛雨就跑。想明白想清楚吧。
    我給的忠告與建議已說了,失敗者特別是長期失敗者最好是用一天絕對只做1單的方法來逼迫自己轉型,1次交易只做一個品種!不要提震盪,毛刺之類的話,成功 者的字典裡沒有這個詞,絕對的無視震盪與毛刺。做好一天一單,完成資本積累,再轉型更穩健與安全的輕倉大勢觀的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4

摩根大通巨虧:「最聰明的銀行家」管不住自己的交易員

http://www.infzm.com/content/76085

在上一次金融風暴中,摩根大通憑藉「最具堡壘性」的風控體系而毫髮無損,現在卻爆出超過20億美元損失。雖然損失對公司的影響並非非常嚴重,卻讓整個市場對華爾街的信心再次動搖,也讓監管這些大傢伙的呼聲再次高漲

「我們作為你們的股東,已經對錯誤感到不耐煩了。」上週二在全美直播的摩根大通集團股東大會上,一位股東衝著董事長傑米·戴蒙發難說。

這位股東所說的錯誤是指:摩根大通集團在當地時間2012年5月10日發佈巨虧公告——該公司首席投資辦公室(Chief Investment Office,CIO)駐倫敦資深交易員在「合成信貸投資組合」上的交易出現了20億美元損失。

公告一時震動全球金融市場。CEO傑米·戴蒙和綽號「倫敦鯨」的交易員布魯諾·伊科西爾(Bruno Iksil),則成為這場巨虧漩渦的主角。

這起事件也讓大多數市場人士頗為意外,因為在上輪次貸危機中,傑米·戴蒙帶領摩根大通打造了一個號稱「最具堡壘性」的風控體系,不僅在金融風暴中毫髮無損,還趁機收購華爾街其他奄奄一息的機構,一躍成為美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

傑米·戴蒙也因此被奧巴馬稱讚為「最聰明的銀行家之一」。甚至有傳言稱他是奧巴馬政府下一任財長候選人之一。但現在似乎一切都蒙上了陰影。

目前,巨虧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有交易員預計,該行持有的衍生品敞口頭寸仍在繼續惡化,若短期內剁掉倫敦鯨所有頭寸的話,虧損數字有可能超過50億美元。

神秘「倫敦鯨」

摩根大通資深交易員布魯諾·伊科西爾近幾年來每年都為CIO賺入近1億美元,在去年的公司債衍生品交易大戰中,獲得4.5億美元利潤。

「這是一場群鯊和鯨魚的慘烈廝殺。」一位香港從事量化交易的基金經理宋先生這樣描述摩根大通和對沖基金的金融大戰。據他介紹,早在3月底4月初,就有傳聞說摩根大通一位犯錯的交易員有爆倉之虞,不少在香港的歐美對沖基金迅速從港股抽資,加入華爾街的獵鯨行動,這造成4月初港股巨幅震盪。

這位被圍獵的交易員就是摩根大通資深交易員布魯諾·伊科西爾(Bruno Iksil),法國籍,行事低調,其工作的地方是摩根大通位於倫敦的首席投資辦公室,主要從事債券洐生品指數的交易工作。伊科西爾由於其令人生畏的大手筆交易也被作為對手的對沖基金們稱為「倫敦鯨」。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伊科西爾每週在倫敦辦公室和巴黎的家之間往返,即使在辦公室,他也幾乎不打領帶,有時還穿黑色牛仔褲。這位神秘的交易員近幾年來每年都為CIO賺入近1億美元。

低調的伊科西爾很少被外界關注,他此前在彭博系統的檔案頁裡也只留下了一句簽名:「Chuck is french;champion of 『kick it', walking over water and humble…yes」(我是個法國人,是戒除不良嗜好的冠軍,願我能謙遜和樂於助人……是這樣。)在今年巨虧事件發生後,有人調侃說,他的簽名該加個fired(被解僱了)。

但在實際交易中,伊科西爾大得驚人的交易頭寸往往令對手畏懼。從2011年夏天起,伊科西爾通過建立巨大的企業債CDS(信用違約掉期)敞口頭寸,撬動了規模高達數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據稱目前這些頭寸價值1000億美元甚至更高。

伊克西爾和CIO在之前3年來的投資取得了許多成功。摩根大通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顯示,他們所在的集團過去三年實現淨利潤50.9億美元,超過摩根大通同期總利潤的10%。

傑米戴蒙在5月10日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聲稱,CIO部門的目的是在嚴峻的信貸環境中對沖公司的風險敞口。但有交易員稱,近年來,交易結構愈加複雜,對沖實際上變成了單邊對賭。

伊科西爾的冒險交易始於2011年夏天,他不斷看空企業債市場,並建立相應的頭寸,他在市場交易的核心是Markit CDX.NA.IG.9指數。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伊科西爾的做空策略是,他認為組成該指數的一部分公司將會違約,從而能獲得巨額收益。在伊克西爾做空的同時,與他對賭的對沖基金和其他投資者則在積極進行相反的操作。

從2011年夏天到12月份之前,IG.9指數的成分股Dynegy、美國航空的母公司AMR Corp.陸續申請了破產保護,以及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意外動用信貸額度,令違約風險增加。

這些違約事件讓伊克西爾的做空策略大獲成功。根據《華爾街日報》所引用的交易員的估算數據,摩根大通從這項交易中總共獲得4.5億美元左右的利潤。

而虧損嚴重的對沖基金交易員們,則認為伊科西爾是在做一場「把所有人都清除出局的奪命交易」,並為此給他送上另一個綽號「洞穴裡的野蠻人」(Caveman)。

群鯊圍獵

黑色幽默的是,在參與獵鯨的對沖基金中,還有一隻摩根大通自己管理的公共基金。該基金通過多家代理銀行購買價值3.8億美元的CDS,沒有從摩根大通處直接購買。

好運從2012年開始發生了逆轉。「對沖基金就像聞到血腥的一群鯊魚,開始圍剿一條犯了致命錯誤的鯨魚。」前述香港量化投資經理宋先生說。

此時,歐洲央行實施救市舉措,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這導致所有債券出現反彈。伊科西爾從2012年起把信貸衍生品交易調整為偏重做多的策略。為此,摩根大通賣出了名義價值至多為1000億美元的CDS合約,該合約與北美公司債券走勢的指數IG.9掛鉤。

這一交易意味著伊科西爾看多美國公司債市場,摩根大通所售出的CDS合約就是一種保險,一旦該指數成份股公司發生違約或其他信用事件,摩根大通作為保險出售人就需進行賠付。伊科西爾的看多策略就看好美國經濟復甦前景和看好公司債市場不會發生違約事件,這樣摩根大通就不需要賠付而盈利。

但另一方面,伊科西爾的交易對手們則對媒體抱怨說,他的操作行為嚴重扭曲了債券市場的價格。在華爾街,很少有人願意被別人稱為「鯨魚」,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利用資金優勢操縱市場。

一位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這樣形容被伊科西爾扭曲的市場價格:「在過去9個月,我們之所以不以0.72元的價格購買這個價值1元的東西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存在這麼一個似乎火力無限的對手。」

伊科西爾所建立的1000億美元的巨大頭寸,引起越來越多對沖基金的注意。而截至2011年年底,伊科西爾當時做空公司債的頭寸不超過600億美元。

「敞口頭寸從500多億增加到1000億美元,伊科西爾在自我膨脹,他沒有意識到出現二個紕漏,第一,1000億的頭寸,意味著他手上的現金儲備逐漸用光,對沖基金隨時可捲土重來;第二,他對經濟復甦過度樂觀,對經濟前景的複雜性估計不足。」量化投資經理宋先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

一群不屈不撓的對沖基金迅速發現了伊科西爾的漏洞,開始對摩根大通和伊科西爾進行新一輪圍獵。這些對沖基金不斷放大與伊科西爾相反押注的交易。

在這群鯊魚般的對沖基金中,伊科西爾還碰上了一位傑出的交易對手——博阿茨·維恩斯坦(Boaz Weinstein)——對沖基金Saba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始人。

維恩斯坦在摩根巨虧事件中被稱為「讓倫敦鯨擱淺的人」。這位美籍猶太人也充滿傳奇色彩:16歲成為國際象棋大師,1995年密歇根大學畢業後進德銀做自營交易員,27歲成為德銀史上最年輕的執行董事,2005年和巴菲特打橋牌贏了輛瑪莎拉蒂,2009年創辦對沖基金Saba Capital。

2012年2月,維恩斯坦在摩根大通舉辦的慈善投資會議上公開與摩根大通出售CDS合約的行為唱反調,他對著所有的聽眾說:「買入CDX.NA.IG.9吧,它的折扣很大。」

進入三四月份,形勢對摩根大通和伊科西爾越發不利。美國要在7月份實施「沃爾克規則」(Volcker rule)中的部分條款,該規則會禁止銀行用自己的資金進行高風險交易。這意味著,現金儲備快耗光的伊科西爾,很難得到摩根大通後續的現金「彈藥」支持。而對沖基金方面,則有源源不斷的新基金加入戰團。

4月初數大歐美主流財經媒體對摩根大通和伊科西爾進行了持續的揭露曝光,這對「倫敦鯨」形式再次沉重打擊。一位交易員評價道:「投資最忌諱的就是自己的頭寸被曝光,尤其是這種巨型敞口頭寸。這讓摩根大通陷入兩難境地,砍倉要虧損,不砍很容易被擠倉。」

直到讀到媒體對「倫敦鯨」的報導,戴蒙才發現事情不妙。4月9日,戴蒙召集高管開會討論「倫敦鯨」。CIO主管伊娜·德魯(Ina Drew)告訴他情況沒那麼嚴重。

戴蒙回應說報導是小題大做,並用「茶杯裡的風暴」輕描淡寫。

但雪上加霜,4月份的希臘歐債危機繼續惡化,也引發美國公司債市場大幅動盪,摩根大通的敞口頭寸中,幾乎以每天虧損1個億美金的速度行進。

到5月10日,戴蒙終於承認,摩根大通的衍生品交易虧損20億美元。

摩根大通的巨虧則造就對沖基金和華爾街其他大鱷的狂歡。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高盛集團和美國銀行在內的十幾家銀行和對沖基金獲利總額可能高達5億至10億美元,而這些收入正來源於在某些情況下與摩根大通首席投資辦公室(CIO)相反押注的交易。

對傑米·戴蒙來說,具有黑色幽默的是,在參與獵鯨的對沖基金中,除了維恩斯坦領銜的Saba對沖基金外,還有一隻摩根大通自己管理的公共基金。該基金名為 Strategic Income Opportunities Fund,管理著130億美元的客戶資產。該基金通過多家代理銀行購買價值3.8億美元的CDS,沒有從摩根大通處直接購買。也成為分食摩根大通交易盈利的群鯊之一。

有分析師打趣說,戴蒙或許可以從中獲得少許安慰。

傑米·戴蒙的困局

摩根大通有一個風險控制規則,當損失超過2000萬美元時,交易員就必須退出倉位。當CIO部門的交易活動帶來豐厚利潤時,戴蒙逐漸喪失了原有的警覺,對交易細節也變得不太關注

「20億美元的交易損失,對於一家擁有1.1萬億美元資產的銀行來說,的確不算什麼。」一位長期跟蹤摩根大通的金融分析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但又為什麼引發全球的關注和媒體持續報導,主要是因為摩根大通這家銀行代表的地位和CEO傑米·戴蒙這個人,他們的光環太強烈了。」

摩根大通,其前身是JP摩根集團,擁有幾百年的歷史。在金融衍生品領域,摩根大通是CDS的鼻祖,並將該產品推向全球市場,在金融危機中全身而退。

在華爾街,傑米·戴蒙向來以精明的風險控制大師自居,出任摩根大通CEO後,戴蒙就對CDS等金融資產高度警惕,並從2006年起開始著手清理CDS等引發次貸危機的有毒資產。

曾在華爾街工作過多年,與摩根大通有過業務往來的併購專家、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肖金泉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傑米·戴蒙是一個極度謹慎和保守的人,是一個身經百戰的銀行家,有很強的風險意識和風險控制制度。

「他們的光環背後,卻隱藏著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如信心膨脹、高管高薪酬、交易員的貪婪。很多規則不是難於執行,就是無法監督。」上述分析師稱。

「從人性角度講,每個交易員都很貪婪。金融機構普遍實施薪酬與業績掛鉤的制度,交易員想方設法逃避監管和制度限制。」肖說。

據公開報導,摩根大通有一個風險控制規則,當損失超過2000萬美元時,交易員就必須退出倉位。戴蒙表示,CIO倫敦部門負責人放棄了這個風險控制規則,而他對此並不知情。

當CIO的交易活動帶來豐厚利潤時,戴蒙逐漸喪失了原有的警覺,對CIO的交易細節也變得不太關注。摩根大通每週一會舉行運營委員會會議,戴蒙會拷問各個部門主管,但很少會質疑CIO主管德魯。當戴蒙查看利潤和損失表時,CIO都能持續帶來利潤。

戴蒙也公開承認再對沖「存在缺陷、過於複雜、監督糟糕,執行糟糕並且管理糟糕」。

金融學博士、中金控股集團董事長唐金龍表示了擔憂,「這次是摩根大通,下次不知又會是哪家,或者虧到破產倒閉,衝擊脆弱的全球經濟。」

「再爆發危機,那麼,衍生品就是引發災難的那隻『蝴蝶』。」唐金龍博士稱。

對沖,還是投機

現在再一次提醒我們,監管部門需要建立嚴格、有效的標準來保護納稅人,不要讓他們為銀行的高風險賭博埋單。」

「傑米,那個傢伙(倫敦鯨)究竟是在執行『對沖』策略,還是瘋狂的自營(投機)交易?」巨虧事件曝光後,一位分析師在電話會議上對傑米·戴蒙追問不捨。

觀察人士也指出,CIO並非僅執行對沖交易,而是事實上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營交易部門。

但在所有場合,戴蒙解釋說,CIO及倫敦鯨的使命是對摩根大通整體的債券投資風險敞口的對沖。

戴蒙目前已經讓CIO負責人、55歲的德魯辭職,伊科西爾目前還未辭職。

但戴蒙仍面臨兩難困境:要麼拖下去直到全身潰爛,要麼一刀下去壯士斷臂。市場預計,若短期內剁掉倫敦鯨所有頭寸的話,虧損大約是50億美元。

另外,摩根大通在發現風險敞口計算錯誤的過程中,過於依賴所謂的VaR(Value at Risk,風險價值)模型。

而在不久前剛舉行過的伯克希爾的股東會上,巴菲特的夥伴查理·芒格明確批評道:「風險價值(VaR)是有史以來最蠢的指標。」

美國參議院永久調查分委會主席、民主黨議員萊文(Carl Levin)發佈聲明稱:摩根大通今天宣佈的巨大的損失再一次證明,銀行所說的「對沖避險」交易通常都是高風險的賭博。現在再一次提醒我們,監管部門需要建立嚴格、有效的標準來保護納稅人,不要讓他們為銀行的高風險賭博埋單。此外,SEC、FBI等監管機構也在著手對摩根大通巨虧事件初步調查。

戴蒙作為華爾街強權人物,一直反對監管機構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標準,他一直在同美國監管者就「沃爾克規則」(Volcker rule)進行博弈。該規則旨在禁止大型商業銀行從事風險極高的自營交易。

同樣,在5月10日的電話會議上,當被問到外界的批評時,戴蒙依然認為該筆交易沒有違反沃克爾規則。但他表示:「這非常不幸,給了那些批評者以口實,這就是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