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發出對外開放最強信號:盡早盡快惠及人民

10日上午,世界聚焦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尤其關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開幕演講。在演講中,習近平用大篇幅描述了中國對外開放的願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擴大開放方面,中國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及主動擴大進口。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對第一財經稱,習主席所講擴大開放的四個方面存在著內在的聯系,預示著更大幅度的開放,更加全面地深化改革,從而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今年以來,美國單方面對中國挑起多輪貿易摩擦,中國也采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這引發了一些人對於中國開放前景的擔憂。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和業內人士特別留意到習近平演講中“開放政策盡快落地”的表述,演講讓他們看到很多新精神。

習近平指出,這些對外開放重大舉措,我們將盡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國企業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

對於未來,習近平表示,經過努力,中國金融業競爭力將明顯提升,資本市場將持續健康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將加快推進,中國市場環境將大大改善,知識產權將得到有力保護,中國對外開放一定會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博鰲演講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趙忠秀在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的演講,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習主席不僅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和經驗作了高度概括和總結,還提出了進一步開放的四項重大舉措,突破了關鍵的瓶頸,夯實開放的基礎性制度,有利於未來的持續開放之路,促進創新、競爭。而承諾盡早盡快兌現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更讓世人振奮。

汽車等行業已經具備開放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引進外資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外向型戰略的一個核心元素。但在政策發布和執行過程中,一直伴隨著學術界對三個重要問題的反思與爭論:中國引進外資的實際成績、外資在中國經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未來外商對華投資前景與政策。

習近平在講話中表示,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及,首先是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在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同時要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範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博鰲論壇期間表示,放寬外資對金融服務業的準入,表明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會停,中國的金融開放從機構準入開始,第二步可能從人民幣國際化入手,第三步將是市場開放。“如果這三步都完成了,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就基本實現了。”

習近平還指出,在制造業方面,目前已基本開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車、船舶、飛機等少數行業,現在這些行業已經具備開放基礎,下一步要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

對於去年以來中國出臺的一系列吸引外資重磅措施,此前從專家到地方政府再到企業,都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達了歡迎的態度,但對落地仍然抱有觀望心理。

習近平指出,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過去,中國吸引外資主要靠優惠政策,現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資環境。今年上半年,將完成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工作,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4月10日,新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掛牌。《反壟斷法》頒布的第十年,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實現了業界廣為期待的“三合一”。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咨詢專家、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評論說,期待盡快結束過渡期,實現機構、人員的實質融合,共享既有經驗,開辟反壟斷執法的新時代。

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在華外企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國家的政策選擇。舉例來說,就是決策者面對大量以價格取勝缺少核心技術的中小型企業,以及華為這樣有國際技術競爭力的企業時,該選擇誰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政策該鼓勵前者還是後者?

數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過去幾年,阻礙外商企業對華投資的一個主要關切,就是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使得它們對於在中國投資技術密集型產業,依然有一些疑慮。

習近平表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對此,外資企業有要求,中國企業更有要求。今年,我們將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完善加大執法力度,把違法成本顯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我們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同時,我們希望外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

百度總裁張亞勤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正像習主席講的,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跨國企業的需求,也是中國企業的需求;不僅是在國內的需求,也是科技企業走出國門的需求。

去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一個議題就是解決知識產權維權問題。2015年末,國務院下發《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幹意見》。這是中國自身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的必然,也即從入世前後的“以對外貿易驅動發展”進入到了需要“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代。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教授李明德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最高決策者已經明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要保護創新,讓真正創新的人有收益。如果延伸開去,就是只要在中國設立的公司,不論是外資還是內資,都要受到同樣的保護。而鼓勵創新,也意味著需要對創新的產物(專利)支付相應的費用。

具體到操作層面,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寧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這涉及賠償上限的問題,專利、商標、著作權侵權的賠償數額是按照權利人損失、侵權人違法所得等計算的,如果算不出來,就法官酌定,酌定的時候法律有賠償上限規定。這個上限前幾年已經提高過一次了。

《商標法》2012年修法,法定賠償額增加到了300萬元,2015年公布的《專利法修訂草案》的賠償額是10萬~500萬元。此外,《著作權法》的修訂還沒有具體日程,所以修訂前都還是舊法規定的50萬元。

這些額度,對於以華為為代表的知識產權運營公司來說,顯然有些不合時宜,還不能真正保護創新。

華為副總裁宋柳平就多次在公開論壇上表示,中國司法系統平均8萬元一件專利的賠付價格,嚴重影響了專利實際價值,他期望上億元的訴訟判決在國內出現。他的其他觀點還包括,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一個國家因為嚴格保護知識產權而被歷史所拋棄的,越是嚴格保護知識產權,越是能夠促進社會的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主動擴大進口,增加特色優勢產品進口

習近平還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將主動擴大進口。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國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真誠希望擴大進口,促進經常項目收支平衡。今年,我們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同時降低部分其他產品進口關稅,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加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政府采購協定》進程。

讓業內廣為關註的是,《政府采購協定》(GPA)是WTO的一項諸邊協議,目標是促進成員方開放政府采購市場,擴大國際貿易。但《政府采購協定》並未納入加入WTO必須接受的一攬子協議的範圍之內,一般在後續進行談判。

中國加入《政府采購協定》的進程,一直受到歐美的極大關註,因為其中蘊含著價值萬億美元的市場蛋糕。歐盟中國商會政府采購工作組主席範克高夫(Gilbert Van Kerkhove)就曾對記者表示,希望將中國的《招投標法》體制與《政府采購法》體制統一起來,都適用同樣的50%的本土產品認定比例。

此前,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院長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談判最大的難點在於采購市場規模對等認定,因此“達成一致還需時日”。但現在,一位接近談判進展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看下一步,應該會不一樣了。”

此外,對進口關稅進行調整早有端倪,相關政策信號也多次釋放。

商務部部長鐘山在今年的全國兩會記者會上表示,將通過擴大開放來促進消費。具體來說,是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擴大電信、醫療、教育、養老等服務業開放。

值得註意的是,《人民日報》10日評論稱,中國擴大開放的新舉措,不適用於違反WTO規則的國家。(記者寧佳彥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13

耶倫盟友籲盡早加息

1 : GS(14)@2016-09-09 04:38:51

【明報專訊】美國非農新增職位及ISM非製造業數據遜於預期,但未動搖聯儲局主席耶倫的盟友、三藩市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對盡早加息的主張。他昨再次釋出鷹派信號,重申對9月會議加息與否持開放態度。他形容美國經濟動力已全面從金融海嘯中恢復,就業市場不斷改善,預期未來幾年可循序漸進加息,而且宜早不宜遲。

市場憂日央行技窮 圓逾1周高

鑑於美國服務業數據疲弱,市場揣測聯儲局可能暫緩加息。投資者亦懷疑日本央行是否有能力在本月會議採取更多寬鬆措施,日圓兌每美元昨升至101水平,升至逾1周高位。日本央行將於9月21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後,公布其貨幣政策評估結果。

《產經新聞》昨報道,日本央行委員會內部對未來的政策取向意見分歧,令外界質疑日本央行是否會採取進一步寬鬆措施。若日本央行本月按兵不動,可能令日圓進一步走強。今年此前幾次會議,當日本央行的措施未達市場預期,都令日圓上漲。

威廉斯預期,美國就業市場今年的新增職位,較勞動力增長所需多出一倍,估計失業率可望由目前的4.9%跌至明年的4.5%,預期未來一至兩年通脹率可達致聯儲局的2%目標。今年並無投票權的威廉斯,與耶倫關係密切,兩人曾在三藩市聯儲銀行共事。

威廉斯近期一再發表鷹派言論,昨重申利率太長時間過低存在風險,認為利率應逐步提高,以減輕經濟和金融過熱的風險。他說:「參考歷史,經濟長期過熱會產生經濟不平衡,可能導致通脹過高,資產價格泡沫,最終出現經濟調整,甚至經濟衰退。」

他重申,中性利率(既不助長也不拖累經濟的利率水平)將處於被壓抑的狀態,意味未來用以刺激經濟的減息空間減少,在這新常態下,經濟衰退往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他表示,利率低迷之際不宜採用低通脹目標,再次建議聯儲局應上調通脹目標,改以名義GDP為目標,研究新的政策選項。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30&issue=20160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086

憂中美貿易戰  德籲盡早準備

1 : GS(14)@2017-01-23 07:45:00

特朗普就職演說中民粹主義極濃,各國賀他上任多存保留態度,其中德國戒心最大,副總理加里布埃爾說:「大家要準備好前路會是崎嶇不平。」特朗普以「光說不做俱樂部」來形容國會,刺中了德國的歷史傷痛,因上世紀20年代的納粹希特拉,正以此口號來貶低民主制度上台。加里布埃爾又相信中美貿易戰如箭在弦,德國應盡早準備。


教宗促關注窮人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就在賀詞中期望特朗普「可令兩邊中產都重新富裕起來」。至於曾跟特朗普爆發罵戰的墨西哥總統湼托就表示,「會跟特朗普政府展開有尊嚴的對話」,只會以主權利益為依歸同美國加強關係。教宗方濟各就促請特朗普,「遇到重大的人道危機時」,希望美國一如以往,繼續關心貧苦大眾。英國首相文翠珊就美國新政府似乎較樂觀,相信批評過北約成員無承擔足夠軍費的特朗普,最終會「明白北約的重要性」。而跟特朗普關係友好的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在特朗普上台後,表示總統普京準備好跟特朗普見面,但料是數月後的事,但日內普京會同他通電話,俄方已暗示會邀請美國加入敍利亞和談。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2/199051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633

被指青黃不接 促盡早部署接班

1 : GS(14)@2017-05-27 08:51:58

【本報訊】近年廉政公署非自然流失率一度達4.8%,李寶蘭被取消署任執行處首長更觸發人事大地震,多個高層職位曾需以署任安排填補人手。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前委員單仲偕關注廉署內部青黃不接,認為需盡早部署接班準備。曾任調查主任的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表示,2012年政府竟找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執行處長黃世照,接替退休的李銘澤出任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首長,已反映廉署內部青黃不接,「之後湯顯明重挫廉署士氣,白韞六就搞到廉署大地震」。他批評,白韞六剛上任時稱廉署有完善繼任計劃是「擘大眼講大話」,並指「之前丘樹春又突然話唔做,好彩佢最後留番低,如果唔係仲有succession planning?succession tragedy就有!」


李寶蘭事件打亂部署


單仲偕認為李寶蘭事件的確影響廉署高層接班,促請廉署盡早為接班作部署準備,「高層人員係需要由資深、有豐富調查經驗嘅廉署人員出任,年資淺啲都唔可以」。不過,前副專員兼執行處首長李銘澤不認為廉署青黃不接,「廉署內部係有人才,唔明點解要咁多署任,亦唔明白要搵離開咗嘅同事返嚟廉署」。有資深人員承認,李寶蘭事件引發公眾對廉署接班產生信心問題,「當日李寶蘭離開嘅同時,接任嘅丘樹春亦一度遞信唔做,的確係打亂執行處嘅接班部署,專員先至要搵外援同署任安排解決執行處高層真空問題,係會令公眾對廉署產生青黃不接嘅感覺」。但他指,廉署接班部署現已理順,有信心可順利接班。■記者謝明明、紀靜雯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7/200349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41

證監拋出「減刑」三級制 合作從寬 籲各方盡早助查

1 : GS(14)@2017-12-18 03:38:56

【明報專訊】「謎網」風暴愈鬧愈大之際,證監會昨日發新聞稿更新指引,呼籲各方盡早主動協助執法調查,並提出寬減制裁「三級制」,提出在愈早的調查階段提供協助,相關人物及機構受到的制裁可予減免最多30%,據了解,減免並非單單針對與謎網相關的調查,有分析認為近年大量中資公司及券商來港經營,倘若券商能主動合作會更有助執法,形容是「釋出善意」之舉。

明報記者 余慕恩

證監會表示,評估「減刑」程度時,視乎得到的協助價值有多大,包括證監有否因此節省時間及資源、提供資料的可信性、能否就資料展開調查,以及合作是否適時等。證監詳細列出每個階段提供協助獲得的寬免,如證監發出建議紀律處分行動通知書前,制裁最多寬減30%,其後就通知書限定的回應日期前合作,有20%寬免,在作出陳述限期屆滿至證監發出決定通知書期間,最多有10%寬免(見表)。

詳列每階段「減刑」幅度 刑事案不適用

證監特別提到,包括「三級制」在內的指引並不適用於刑事案件,因為律政司就刑事檢控擁有不受約束的酌情權。不過,如果在調查過程中表現合作,或能導致法庭或審裁處寬減制裁,證監可能會因應要求,向其他監管機構或執法機關發出合作函件,描述對方的合作行為,惟證監強調,此舉並非指示其他監管機構採取應有行動。

一通行政總裁宓光輝表示,在這個時間點上發布指引,不免令人懷疑與近日涉及謎網事件的調查有關。雖然廉政公署上周已拘捕數名康宏(1019)高層,但謎網名單多達50隻股份,市場普遍估計牽涉的券商為數不少,範圍極廣,當中亦未必全部涉刑事,故鼓勵相關人物合作,「目標是打大老虎」,「利誘」券商主動合作減輕調查工作壓力,故將既有的做法「標準化」。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則認為,證監這類型文件一般預備需時較長,在一連串執法行動後發布,只是一個巧合,未必有任何關連。

誘使券商主動協助 有助調查執法

另外,宓光輝指現時網上交易盛行,券商或未有舉報客戶涉違規行為,甚至變相隱瞞,證監的指引或能提供誘因令券商主動提供協助。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譚紹興則稱,以往曾經參與證監會和解的案件,當中律師代表與證監會經常會出現討價還價的情况,雙方會有條件地協調,各取所需,證監可省卻人力、資源及專家證人等,但笑言寬減制裁三級制難以衡量,「並非坐監刑期」, 他形容證監是「釋出善意,讓人感覺良好」 ,也不排除證監已經累積一定數量的案件,希望短時間內解決事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28&issue=20171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77

盧楚仁:調升目標價至6算 人幣盡早換

1 : GS(14)@2018-01-22 06:15:38

【明報專訊】上周人民幣無論是離岸或在岸價,均受到一連串利好消息刺激,勢如破竹地突破了6.4大關,令到我這個人民幣大好友不得不進一步上調人民幣目標價。如果你是對人民幣有實質需求,我奉勸你早換早着,正如我去年10月在此欄奉勸要用英鎊的也早換早着同樣道理。

早前中國公布去年12月外匯儲備增加至31,399億美元,連續11個月回升;背靠着龐大外匯儲備的後盾,更加奠定了人民幣強勢的基礎。人民幣本已受弱美元及一籃子貨幣走強帶動而做好,上星期中國公布2017年度GDP升6.9%,結果令人民幣匯價進一步急升。美國亦公布中國及日本減持美債,都是利淡美元利好人民幣匯價的因素。再加上上海銀行同業拆息被挾高,確實令人民幣升勢火上加油。另外,德國央行官員明言會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亦是利好消息之一。

大戶怕繼續升值急掃貨 升勢火上加油

有評論說,人民銀行怕影響出口,所以不欲人民幣升值,但過去人民幣貶值卻觸發嚴重走資,到了影響金融穩定的地步,所以在兩害取其輕之下,人民銀行去年5月在人幣中間價機制加入了逆周期因子,已充分反映人民銀行當時對人民幣繼續貶值的憂慮。如今人民銀行已不再擔心人民幣會貶值,所以宣布抽起逆周期因子。

現在人民幣強勢回歸,除了吸引交易員、基金經理及投資者掃貨之外,還迫使一些機構投資者湧入大手掃貨,這些機構或企業主要是害怕人民幣繼續升值,對他們業務上造成匯率損失,所以大手買入人民幣對冲,估計這些對冲買盤陸續有來,令人民幣匯價節節向上,造成循環效應。

後市方面,中短期來說美元兌人民幣匯價將會向着6.3水平邁進;但中長期來說,我則上調人民幣目標價,估計會向着6算關口邁進。

日本周二議息 留意退市預告

本星期有4件財經大事值得注意,首先是星期二日本央行議息會議,幾乎肯定日本央行不會作出貨幣政策上的變動,反而要注意央行的會後聲明,看會否有些蛛絲馬跡流露出日本央行作出部署退市行動。若有的話,勢必令日股及日圓雙雙同步向好。

另外,同日的達沃斯論壇,亦是本周焦點所在,原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會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說,市場關注他會否就美國優先及對華貿易不滿的發表強硬言論,令中美股市出現劇烈震盪。

倘歐央行出口術 趁低吸歐元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第六輪談判亦是在星期二舉行,特朗普已事先多次高調說退出此協定,因為特朗普認為在美國優先主義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是非常蝕底的,故就算不退出都必須大幅加入有關對美國有利的條款。在加拿大來說,這些對美國有利而對加拿大不利的條款,反正不簽也罷,故發展落去的形勢頗為對加拿大經濟不利,所以在美元弱勢下加元能否大幅升值,我確實對此有些所保留。

最後,星期四則要注意歐洲央行議息會議的會後聲明,因為12月歐洲央行的會議紀錄顯示,會在2018年初修改前瞻字眼。市場估計歐洲央行有機會釋出全面退市的字眼,令歐元匯價進一步向上。但要小心,歐洲央行副總裁及官員們已公開表示對歐元上升有抱怨而作出口頭干預,不過若口頭干預令歐元匯價回落,也不失為趁低吸納的好機會。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

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48&issue=20180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