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鴻海前副總裁李光陸推薦 鐵血蔡力行 能讓中華電信換腦袋?(054-056)

2013-12-30  TCW
 
 

 

中華電信董事長李炎松確定於二○一四年元月退休,職缺將由現任台積電固態照明及太陽能公司董事長蔡力行接任。據了解,交通部長葉匡時最早屬意的是鴻海集團前副總裁暨網路通訊事業群總經理李光陸,也徵詢過其他人選,但李光陸婉拒,向葉匡時推薦了蔡力行,最後才由蔡力行出線,成為近五年唯一從外部空降的中華電董座。

針對這個人事案,葉匡時接受《今周刊》電訪時證實:「李光陸推薦了蔡力行。」並直言:「找人是找最適當的人,不必局限內升或外找,如果泛公股企業能找來外部人士出任董座,也可帶來新思惟。」蔡力行過去任職台積電期間,對執行力的要求,就像他的名字「力行」一樣,任何事情都要做到貫徹始終。

例如,一九九三年,台積電決定興建國內第一座八吋晶圓廠,當時剛回國不久、完全沒有建廠經驗的蔡力行被指派負責這項工作,但他卯起勁幹,竟然創下兩年內蓋好新廠、量產等待時間最短的紀錄,更厲害的是,這座廠在第一個月就賺到三千萬元,讓蔡力行贏得了﹁鐵血﹂的封號。

為了和時間賽跑,他的手錶永遠調快五分鐘;要求自己在每個會議前,都先做好準備,還把每天跑步、淋浴及更衣,全部控制在一小時內完成。不過,蔡力行的執行力,在他擔任台積電執行長任內,為因應金融海嘯的衝擊而進行裁員,也引起不少員工的怨言,並成為張忠謀換掉蔡力行的導火線。

「將加速釋出最後一哩」

自○九年從台積電執行長下來後,蔡力行轉進台積電固態照明及太陽能事業部,負責LED(發光二極體)及太陽能兩項產業的基礎扎根工作,幾年下來,也做出不錯的成績。

今年十一月台積電的運動會上,張忠謀還特別表示,台積電已是世界半導體的三個領袖之一,但還有「一張底牌」未掀出來,太陽能與LED就是這張底牌。他強調,台積電的太陽能與LED布局成效明年就會顯現,並期望這個事業部可以在幾年內就掛牌上市。

如今,張忠謀已完成台積電執行長交棒,對蔡力行來說,尋找另一個舞台,也成為他專業經理人職涯中不可避免的事。

至於蔡力行為何願意到一個完全與台積電不同特性的中華電信任職呢?事實上,現階段的中華電信確實需要更國際化,尤其是4G開台在即,台灣4G服務原本已落後國際市場甚多,更需要在數位匯流整合上有更積極的作為,同時也亟需整併雲端、服務及各種終端行動產品的能耐。

中華電信標到最佳的帝王頻段,是帶動國內電信產業升級的不二人選,這些任務若依循過去中華電信﹁近親繁殖﹂的人事安排,恐怕不容易達成。

中華電信要做到這些艱鉅的任務,得先換腦袋。葉匡時說,中華電信要走出「舒適圈」,替股東帶來更大的利益,而非失去轉型的動力,「蔡力行是國際級的CEO,未來將對中華電信在推動4G,以及養成企業、人才的『數位雨林』政策上有更多幫助。」此外,葉匡時也強調,「空降」蔡力行,也是希望中華電信的企業文化有突破轉型的機會。

過去中華電信內部對釋出固網業務管線基礎設施的最後一哩始終相當抗拒,而一向主張中華電信要加速釋出﹁最後一哩﹂的政務委員張善政,也支持由蔡力行接任董座,外界揣測目的就是為了加速進行釋出最後一哩,讓全民共享電信資源。中華電信總經理石木標則認為,「(蔡力行)沒包袱,確實會讓人有這樣的聯想。」對於這個突然的高層人事變動,中華電信內部員工坦言,「我們也是看報紙才知道,大家都當八卦看。」此外,過去蔡力行一肩挑起台積電,就以鐵血管理著稱;現下中華電內部員工最害怕的,就是一直以來強調「幸福企業」的文化將有一八○度的轉變。

一位業界大老就不諱言指出,未來蔡力行若把台積電的美式作風帶進中華電信,以中華電一向謹慎保守的風格來看,勢必會引起不小的衝撞,因此,這時候政府部門的支持就相當重要。

繼台積電後 另起戰場

事實上,在行政院核定蔡力行接任中華電信董事長的同時,也同時宣布了明年度國家總預算,其中包含了台積電與中華電等四一一億元的釋股案。如果延攬蔡力行的動作,搭配政府加速釋出中華電股票,讓中華電能夠加速民營化,並且擁有更多的經營決策自主權,恐怕才是蔡力行能夠放手一搏的關鍵。

蔡力行的離開,從台積電角度來看,也許是失去一位戰力極強的專業經理人,但對忍辱負重多年的他來說,轉任中華電信董事長,無疑是全新起點,這個攸關電信產業自由化與國際化的重責大任,也將成為蔡力行接下來最大考驗。

蔡力行

出生:1951年

新職:中華電信公司董事長經歷:台積電固態照明及太陽能公司董事長、台積電公司執行長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博士、台灣大學物理系

撰文‧林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22

中國半導體有政府撐腰 搶人才、技術更要搶主導權 聯發科內鬼案背後的半導體業隱憂(056-058)

2014-08-25  TWM  
 

 

一樁聯發科離職員工涉嫌偷技術的內鬼案,牽扯出的不只是展訊的挖角行動,更是中國政府以國家級資源扶植半導體產業的又一次出手。高通已經選擇向中國政府低頭妥協,那台灣呢?

撰文‧周品均

八月十二日午後,聯發科內鬼案驚動了整個半導體業界,調查局兵分十一路,搜索十名聯發科離職員工住處,以及這十名員工現任的鑫澤公司辦公室。這一查,不僅查出這十名離職員工將聯發科產品機密外洩,更發現這家名為鑫澤的香港公司,背後竟有聯發科在中國最大敵人——展訊的影子。

展訊與聯發科的競爭關係,從以前就是如此,他們一路從商場廝殺至人才爭奪領域,展訊大挖聯發科牆腳,更是時有所聞。因此,當聯發科這次主動檢舉離職員工,讓兩家公司諜對諜的對峙狀況浮上枱面,也不令人意外。

只是,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頻頻在半導體產業出手,先是以「反壟斷」名義調查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迫使高通「有目的」地與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合作,這次再爆以「內鬼」竊取聯發科技術,在在都指向一件事:中國政府衝刺半導體,是玩真的!

然而,中國政府傾國家資源發展半導體,台灣IC設計廠被列為頭號獵殺目標的,就是聯發科。

中國政府出手

整併產業、讓市場重新洗牌「展訊將是聯發科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威脅。」他是大和國泰證券亞洲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這些年,為了追蹤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他不只頻跑中國,甚至舉家搬遷到香港。面對中國半導體業的急起直追,陳慧明嘆了一口氣,他用了三次「非常」,來強調聯發科將面臨巨大威脅與他的憂慮。

「中國要發展半導體,已經是很明確的事了。」一名半導體業內人士直言,今年六月,中國公布名為《國家積體電路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展政策,備妥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約台幣五千億元)資金,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的晶圓代工、IC設計廠商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衝刺半導體,找錢、整併、找技術,成了中國政府的三大利箭。他們一邊成立所謂的「領導小組」,負責整合所有資源、追進度,一邊設立諮詢委員會,找來產學專家開藥方。

「領導小組」的第一箭,就是出手整併中國IC設計廠,以中國官方色彩濃厚的清華紫光集團為首,先在去年六月收購展訊,今年七月再購併了中國IC設計排名前三的銳迪科︵RDA︶。背後用意很簡單,不再讓展訊、銳迪科各自為政,而要重新整合資源,打造出中國IC設計的新龍頭。

「清華紫光背後的大股東就是中國政府,目前持股二五%的第一大股東啟迪控股,啟迪控股三大股東之一的清華控股,就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目的就是為了培植發展中國科技產業。」業內人士直接了當地點出展訊的官方色彩與江湖地位。

「領導小組」的第二箭,則射向了高通,搬出「反壟斷」名義,大規模地針對高通進行調查,七月更從官方傳出確認高通的壟斷事實,高通恐怕會面臨七十億元人民幣(約三百五十億元新台幣)的罰款。

近兩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大舉躥起,不論是小米、聯想、中興、華為,多達三三%的智慧型手機晶片都是來自高通。中國肥沃的內需市場養大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同時,也增加了高通的獲利,這一點,自然是中國政府相當無法接受的事實。

業內人士解讀,中國政府對高通祭出反壟斷調查,無疑是想讓市場重新洗牌,讓展訊、海思等中國廠商進而分食市場大餅。高通若不低頭,就得面臨巨額罰金;反之,高通若願意以技術換和解,就得面臨接受中國政府要求,協助中芯國際的二十八奈米製程開發。這一點,七月三日高通已經以行動證明,宣布與中芯攜手合作。

深諳挖角時機

搶聯發科人才不遺餘力

看著高通被中國政府壓著打,聯發科雖然沒有「反壟斷」的問題,卻也開心不起來,一來是中國IC設計的頭號假想敵,依舊是聯發科,中國政府挾國家資源打商戰,聯發科雖是在外觀戰,卻也片刻鬆懈不得,就怕繼高通之後,下個遭修理的目標就是聯發科。

其次,枱面下展訊對聯發科的挑釁動作沒有間斷過。雖然展訊目前僅有四核心晶片的技術能力,距離聯發科的八核心晶片,還有一大段路要走。「聯發科技術至少與展訊拉開一至兩年的時間。」業內人士直言,從客觀條件來看,展訊對聯發科威脅很有限,可是,展訊一直都是暗著來,這次打著「招兵買馬」旗幟,實為挖角、偷技術的內鬼案,就是一例。

「看展訊,不能只用產品、技術來看!」陳慧明直言,展訊背後的官方支持,就是它發展晶片的最大武器,「如果從兩家公司的技術、市占率和規模來看,展訊恐怕很難追上聯發科;但別忘了,展訊有資源、有錢,還積極挖角台灣人才。」為了挖角台灣人才,展訊早已悄悄在新竹建立據點,業內人士透露,「展訊在台元科技園區有據點,這個據點基本上就是獵人頭(挖角)用的。」除了選擇更接近半導體重鎮地區,展訊的挖角條件也直逼外商,甚至超越外商。

「一般來說,同職位相比,外商薪水是台廠的二至三倍,只能說展訊開的條件有國際公司水準,是台廠不能比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說。

一名聯發科離職員工私下表示,曾聽聞展訊挖角條件,「只要轉換跑道至展訊,就有五十張展訊股票。」相較之下,聯發科的待遇雖然在國內科技業名列前茅,但比起過去員工配股的時代,現在的待遇幾乎腰斬,面對展訊大發股票,或是薪水「幣值由新台幣變成人民幣」的條件,不少工程師確實對這些條件動心。

展訊不僅是開出誘人的薪資條件,它也懂得選擇挖角時機,這次,展訊看準聯發科與晨星合併的陣痛期將會有不少工程師人力流出,趁機大舉招兵買馬,剛爆發的聯發科內鬼案中,就有七名工程師是前晨星員工。

而展訊也深知,雖然現在技術比不過聯發科,但IC設計業最大的資產就是研發能力,「IC設計產業和製造界不同,人才是最大資產,展訊深諳挖角要挖關鍵人物的道理。」業內人士不諱言。

拚A股掛牌

展訊規模快速擴增

過去,中國面板、LED產業都同樣透過大規模挖角台灣人才,加上有當地市場與供應鏈的支撐,如今也都成為稱霸一方的產業要角。這次,中國政府打算複製相同模式,帶起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一旦有了人才,展訊的技術要追趕聯發科,也不是不可能。」業內人士語重心長地說出這句話。陳慧明指出,展訊以目前的一千多人規模,當然難以與聯發科的七千至八千人相比,聯發科目前的市值約七千八百億元,展訊市值連聯發科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不可忽略的是,已從美股下市的展訊,明年可能將在中國A股重新掛牌,將有利於展訊募資,意味著未來展訊市值與規模都會快速的成長。

雖然展訊目前仍處產品轉換的陣痛期,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展訊基頻晶片也曾打入三星供應鏈,在二○一○年至一一年兩年當中,以低價策略造成聯發科極大的殺價競爭壓力。

未來,一旦展訊的市值與規模快速擴充,有了人才,同時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又在中國,加上政府在背後的支持,晶片殺價戰恐怕捲土重來,「展訊要追上和聯發科的差距,很快。」陳慧明大膽預言。

這或許也說明,聯發科每年流動率約六%至七%,也就是每年都有六百位至七百位的員工離職,為什麼這次內鬼案的十名離職員工會遭聯發科舉發,因為事情的嚴重性不只是資料與技術的流失,而是展訊這個敵人已經來到家門前。

這樁堪稱今年科技業最受關注的內鬼案,背後所延燒出的衝擊,恐怕不僅僅是台灣人才的流失,而是在中國以政府資源介入後,兩岸半導體對戰將拉高到國家級對決,只是這一點,政府還渾然未覺。

聯發科

負責人:蔡明介

資本額:157億元

主要業務:智慧型手機晶片、電視晶片主要客戶:SONY、小米、

中興、華為

近三年EPS:

2013年 20.51元2012年 12.90元2011年 12.3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