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失落的盛大帝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26/wNNDE1XzQ0MDkwNQ.html

「現在盛大的員工見面打招呼,就是彼此詢問『什麼時候離職』。」5月23日,一位盛大的員工告訴記者,自盛大網絡(NSDAQ:SNDA)(以下簡 稱盛大)宣佈私有化之後,公司規模性裁員與離職不斷。今年6月底,盛大文學、盛大創新院、盛大在線等子公司又將有一大批員工離職。

6年前,盛大與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並稱為中國互聯網的四大巨頭。如今盛大卻遠遠落後於它的同伴們,疲態盡現。

目 前,騰訊市值接近600億美元,百度市值413億美元。阿里巴巴在此次回購股權時,資本市場給予的估值是350億美元。而盛大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盛大遊戲 (NASDAQ:GAME)與酷6(NASDAQ:KUTV)市值加起來不過13億美元,盛大在線因與盛大遊戲關聯太多,業界普遍認為不必單獨估值;盛大 文學剛剛微利,券商給出的估值為8億美元左右;而盛付通、切客、影視以及創新院旗下的諸多產品等仍處於培育期。如此估算,整個盛大集團的總體估值也僅20 億美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四五年,盛大掌門人陳天橋幾乎消失在公眾面前。媒體對他的記憶,仍然停留在盛大推出盒子時的野心勃勃。事實上,盒子計劃失敗後,盛大制定了清晰的戰略,企圖整合文學、遊戲、影視、旅遊等產業,打造陳天橋夢想中的「網絡迪士尼」帝國。

艱 難的跨界整合,迪士尼帝國夢未竟,突如其來的移動互聯網大潮已洶湧而至。無論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這些老牌巨頭,還是360、雷軍這些新玩家,都在全力以 赴,不敢有絲毫怠慢。時至今日,騰訊有微信、百度有地圖、阿里有天貓,當初差點被盛大收購的新浪也折騰出了一個微博,而持續4年砸下重金的盛大創新院,至 今沒有孵化出一個堪稱領先的產品。

不知當年的首富如今是否有點失落?盛大這盤棋,接下來他將怎麼下?

握在陳天橋手中的籌碼是約8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這80億元的現金花起來也非常快。」DCCI總經理胡延平說,目前互聯網巨頭大舉進軍移動互聯網,彼此之間競爭激烈,產品研發、市場推廣都在千萬直至億元級別。

而截至2012年3月31日,百度的現金總額為161億元,騰訊手中的現金總額為208億元。

創新業務大收縮

「自盛大宣佈私有化後,各個子公司基本在裁員,盛大遊戲、盛大文學、盛大創新院等無一倖免。」5月24日,盛大文學的一名中層員工告訴記者。

2011年10月中旬,陳天橋宣佈盛大網絡回購非陳氏家族的31.6%股權。2012年2月15日,盛大宣佈完成私有化。盛大網絡的退市,僅花了短短的4個月。

根據羅仕證券提供的分析報告,盛大私有化需要花費7.36億美元。截至2011年9月,盛大網絡的賬面上有6.8億美元(包括8000萬美元的短期債務)。這樣的資金存量,並不足以支持盛大網絡的私有化。

今年1月,盛大從盛大遊戲的分紅中獲得2億美元,加上JP Morgan提供的1.8億美元過橋貸款,盛大總共有10.6億美元。除去2.6億元的應償債務,盛大實際擁有8億美元現金。

就在這四個月裡,盛大集團的各個業務線也發生了調整。業內人士分析,除了「開源」,陳天橋不得不裁撤成本中心,削減支出,才湊足了私有化資金,並為私有化之後償還債務做了業務上的準備。

首當其衝的是成本一直不受制約的創新院。據盛大創新院的員工介紹,盛大的切客、機器人、多媒體院等相關產品線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盛大創新院北京員工原本有300多人,現在只留下一半。

陳天橋曾對盛大創新院寄予厚望。在成本控制極其嚴格的文化下,創新院一直是整個集團惟一不需成本預算、沒有營收考核的部門。據盛大創新院員工透露,2010年,盛大創新院的支出超過1億元人民幣。

四 年的重金投入,盛大創新院卻收成微薄。目前,盛大創新院正在孵化的移動互聯項目有50多個,已公佈的有10個左右。其中包括通訊類的應用:通通免費電話、 TT通訊錄、短信聽聽;工具類的應用:麥庫筆記、EverBox、詞庫、語音便簽、省電精靈;樂眾ROM操作系統等。其中一些為盛大自主研發的,如麥庫筆 記、樂眾ROM,還有一些是收購而來,如省電精靈。

據盛大創新院的一位產品經理介紹,「麥庫筆記本」下載量有420萬,「省電精靈」超過百萬,但與騰訊微信、新浪微博的上億用戶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在移動互聯網上,盛大是有產品,無戰術,更無戰略。」胡延平認為,盛大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產品線眾多,但佈局分散,也沒有清晰的戰略,總是「東一錘子,西一鎯頭」,還沒有找到一個核心的產品和殺手級的應用。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盛大的產品線很多,但很多產品活不過一年半載。據盛大創新院的一位產品經理介紹,比如2010年底開始上線的「切客」,在「簽到」功能之外,團隊還在摸索一些O2O的應用,如優惠券,但半年之後仍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向,於是切客就被打入「冷宮」。

「我們自己都不用盛大的產品,因為不知道哪天它停運了,存儲裡面的應用就再也收不回來了。」一位盛大創新院負責市場的員工告訴記者,當遊玩網團隊去做切客時,遊玩網就立即關停,停止服務,很多用戶抱怨上傳的資料都沒來得及下載保存。

今年6月,盛大將推出智能手機,號稱4.3英吋屏幕、售價千元左右。但業界對盛大繼Bambook之後的再次出擊並不看好。

在對創新業務的收縮調整中,專門投資早期創新項目的盛大投資部也被攔腰斬斷。鼎盛時期,盛大投資部有20多人,這還不包括旗下子(孫)公司每家皆有2-4人的投資團隊。而到了2012年初,盛大投資部只剩下十餘人,每家子(孫)公司的大多只留下1~2人。

「那時候撥給盛大投資部的資金許多都被抽走用於私有化。我們光看項目,卻沒法投項目。」一名盛大投資部員工告訴記者,2011年下半年之後,盛大投資部再也沒有投過一筆錢。2011年上半年投的項目,有的繼續,有的則終止履約。

這位投資部員工告訴記者,「即便是那些未來有前景的項目,但現在依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未來也不一定能夠帶來營收,盛大的當務之急是回籠現金,自然許多項目都被砍掉了。」

上 述盛大業務收縮與裁員,記者未獲盛大官方核實。但盛大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在完成私有化之後,盛大的確在清理非核心業務。2012年4月,盛大將邊鋒和浩 方賣給浙報傳媒,獲得35億元。緊接著,盛大又將吉勝科技以8000萬元賣給順網科技。再加上之前獲得的現金收入,盛大現在手持現金80億元左右。

「對於非核心業務,陳天橋現在的想法是能賣的都賣,只要有人出合適的價格。」上述盛大創新院員工告訴記者,「市場上甚至有傳言,只要有人出得起價格來買盛大遊戲,陳天橋很可能也會賣。」

「盛大私有化正好成為陳天橋收縮非核心業務的契機。」胡延平分析認為,陳天橋其實也正在反思當初的擴張策略。

「過段時間,我也會離職。雖然盛大文學的模式比較新,但大勢如此,誰知道未來究竟會怎麼樣。」前文所述的盛大文學中層員工坦承,近兩年,盛大一直在走下坡路,他對公司的信心也在走下坡路。

文學與遊戲不如人意

在盛大龐雜的業務圖譜中,目前能盈利的有三大業務:一直以來的「現金奶」牛盛大遊戲、微利的盛大在線和盛大文學。

2012年第一季度,盛大文學營收1.91億元,淨利潤為306萬元,首度實現盈利。

「雖然盛大文學開始扭虧,但亦是微利。由於資本環境不好,加上網絡文學是一種慢生意,還需要證明其模式的長期可行性。」一位負責美股投資的基金合夥人告訴記者,盛大文學欠母公司達7000萬美元。融資之後,需要還母公司的欠款,這也會讓投資人對盛大文學產生疑慮。

他認為,近期盛大文學很可能無法上市,這意味著,它不僅無力自給自足開展新業務,亦無法給母公司提供融資渠道。

但在陳天橋的戰略版圖中,盛大文學亦是盛大網絡融資的一枚棋子。據一位文化產業投資人士告訴記者,「國內一隻大型文化產業基金想讓盛大文學回到A股上市,但陳天橋的開價很高。」

在移動互聯網,盛大文學也曾有過失誤。2010年9,盛大隆重推出Bambook(錦書),定價999元,並將盛大文學的內容植入Bambook,意欲通過內容補貼硬件。

遊戲一直是盛大的「現金奶牛」。但近年來遊戲這個主業也在逐漸失守。 

失落的盛大帝國

「借Bambook推內容,這個思路是對的。」CSDN總裁蔣濤告訴記 者,Doc、PDF等常用格式的文檔都無法較好顯示,導致Bambook的用戶體驗較差。並且,Bambook應該先把自己的網絡文學內置好,而不應急於 求大,引入一大批傳統出版社的圖書內容。由於這些圖書無法很好地顯示,反而讓用戶對Bambook失望。

一位盛大文學高管告訴記者,Bambook的硬件是由盛大全資子公司果殼電子開發,盛大文學只是將云中書城嵌入其中,用戶付費後,雙方分賬。這意味著,Bambook與內容之間並非「無縫連接」。

從網絡文學、圖書出版,到影視製作、播映,陳天橋理想的「娛樂產業整合」四步曲,盛大文學目前只完成了前兩步,到影視製作,盛大文學就無能為力了。

近 期熱播電視劇《裸婚時代》的電子版權屬盛大文學,但影視版權被賣給了其他影視製作公司。當前熱播的穿越劇《步步驚心》早在幾年就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但盛 大文學並沒拿下其圖書出版、影視製作的版權。上述盛大文學高管告訴記者:「在影視的製作上,盛大文學主要依賴於業界的合作夥伴。在影視版權的銷售上,我們 對待華影盛視(盛大旗下子公司)是一視同仁的。」

未來,盛大文學也很可能無法承載陳天橋的「娛樂產業整合」任務。與此同時,遊戲這個主業也在逐漸失守。

遊戲一直是盛大的「現金奶牛」。根據2011年盛大網絡第三季度的財報,盛大遊戲營收2.13億美元,在2.79億美元的整體營收中佔據76%的比例。

而 遊戲又靠《傳奇》系列。財報顯示,2011年《傳奇》系列給盛大遊戲貢獻了50%以上的營收。但業界也有一種說法,自《傳奇》之後,盛大遊戲再無傳奇, 「有大作,無力作」。《永恆之塔》、《仙境傳說》、《龍之谷》等遊戲雖然營銷攻勢兇猛,但在線人數在短時間內很快下滑,陷入外掛氾濫的泥淖,無法替代《傳 奇》在遊戲的營收中佔據重要份額,這讓人對盛大遊戲未來的成長性產生了疑問。

盛大遊戲也曾經奮發求變。陳天橋很早意識到遊戲的開發週期比 較長,一般都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舉一己之力是無法完成的。2007年7月,盛大成立了總額是10億元的18基金,專門投資遊戲領 域。在遊戲的開放平台上,盛大可以說起步很早,但至今效果不甚明顯。

「開放平台要求平台有龐大的用戶,並為開發者帶去價值。」洪波認為,盛大的用戶粘性不夠,也無法較好地幫助開發者賺錢,吸引力並不夠。

羅 仕證券分析師寧波認為,客戶端遊戲行業的創新問題不只盛大一家公司存在,其他公司也有。前幾年,遊戲行業賺大錢讓行業變得浮躁,很多公司只是比拚營銷、廣 告,而沒有把重點放在研發上,這使得網遊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創新不足,玩家流失率比較嚴重,營銷投入的ROI(投資回報率)較低。

創新能力不足

如果說傳奇之外,盛大遊戲再無傳奇。那麼遊戲之外,盛大網絡至今也無傳奇。

騰訊遊戲已經超過了盛大,還有了微信;阿里巴巴在B2B之後孵化了淘寶、支付寶和現在的天貓,百度地圖成了百度的一個殺手級應用,新浪門戶模式過時之際及時做火了微博。而盛大至今未打造出成功的新業務——盛大文學是併購而來。

「盛大10年來一直依賴一款老遊戲,沒有新的支撐性業務,這證明盛大的創新不足。」洪波說。他指出,對每一種互聯網新產品,盛大都喜歡去嘗試,但每次都淺嚐輒止。這挫傷了很多人的熱情。切客、推他、有你等等都是同樣的命運。

「半年,陳天橋往往只給人半年的試錯時間,時間太短以至於不可能有一個團隊能夠將項目做好。」上述盛大創新院負責市場的員工告訴記者,陳天橋認為半年時間已經足夠,如果沒做好,那就是執行的問題。

一位曾經在華友世紀工作的產品經理回憶道:「2010年,我每兩個月就會換一個項目組。因為每個月,陳天橋都會聽匯報,他一覺得這個項目不合適,或者口味變了,就立馬調兵遣將去新的項目,老的項目無人問津,並且他的態度不容拒絕。」

「盛大就是一個家族企業,在股權上對職業經理人沒有激勵。並且,陳天橋的個人色彩很濃,決策基本上是獨裁式的,職業經理人基本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往往沒有動力。」一位盛付通中層告訴記者,這是與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最大的區別。

「很 多員工都覺得盛大升職體系的平衡性比較差,職位陞遷、經驗值的獲得有很大的偶然性。」一位盛大離職員工告訴記者,盛大員工的考核有崗位經驗值與項目經驗值 兩部分,每個季度會依據經驗值升級,工資也漲。但由於項目經驗值的變數很大,項目負責人在項目估分、分數分配時的自由度並不相同,這使得同一層級的員工在 經驗值上差別很大,進而影響了整體的公平性,許多員工開始變得不積極。

離職員工們都認為,陳天橋的個人喜好也影響了盛大的創新機制與激勵 效果。「雖然陳天橋喜歡有才華、有創新能力的人,最後他還是選擇了那些聽話、執行力強的人。」上述盛付通中層告訴記者,那些有創新意識的人往往在盛大呆不 長久,留在盛大的人一直「被壓抑」了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機制影響了盛大的創新。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是,在技術達人聚集的盛大創新院,4年裡也沒孵化一個領 先的移動互聯網產品。

不僅如此,在盛大員工的眼中,陳天橋是一個善變的人。一位盛大創新院的員工表示,當時盛大準備和一家券商合資成立一隻30億元規模的基金,用於移動互聯網的投資。首期資金盛大出資6億元,這家券商出資2億元。

「但簽定了合約之後,陳天橋卻反悔了,當時券商的2億元已經打到共同的銀行賬戶當中,但這只基金後來就沒有募集成功。」上述盛大創新院員工告訴記者,後來,盛大當時看上了新型B2C旅遊網站驢媽媽卻沒有投,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只基金沒有成功募集。

「當很多事情折騰了半天,最終卻沒有結果,或者結果在變時,你就會開始對結果不抱希望。」這位員工說,這樣的體驗讓許多員工都覺得結果沒有意義。

據 一位接近盛大高層的人士介紹,2010年,盛大曾經在中國的資本市場給吉勝科技尋找合適的買家,當時資本市場給吉勝的估價超過5億元。就在有企業表示願意 收購吉勝,並簽訂了框架協議之後,陳天橋變卦了。至此,吉勝被收購一事「功敗垂成」。時隔不久,2010年8月,在同為網吧管理軟件市場上,排名第二的順 網科技上市,並將排名第三的新浩藝收購,自此排名第一的吉勝科技卻再無聲響。2012年4月,吉勝作價8000萬元被順網科技收購。

陳天橋的棋盤

幾乎很少有人相信盛大私有化之後,陳天橋這個互聯網「梟雄」會選擇沉寂,都相信有一天他會捲土重來。大家都在猜想,「戰略高手」陳天橋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從盛大的業務架構來看,陳天橋從未放棄「網絡迪士尼」的夢想,這條橫跨了文學、音樂、遊戲、旅遊、影視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幾經裁撤,整體框架依在。

「內 容是盛大的優勢,可以直接帶來變現的價值。」一位盛大網絡的投資部員工告訴記者,之前,盛大在投資時會選擇那些有內容與流量的企業(如遊戲、閱讀等),在 做內容整合時,盛大也比較有優勢。只要將這種判斷運用到移動互聯網上,那麼盛大還可以在內容的各個細分領域發揮作用。

對陳天橋來說,盛大文學在移動端的成績可能是一個突破口。在網絡文學市場,盛大文學佔據6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中國移動閱讀基地當中,盛大文學提供的網絡內容也超過一半。據盛大文學的官方數據,云中書城的下載量達到550萬,在所有的安卓市場的閱讀類軟件排名第一。

「互聯網經濟是規模效應,我們已經在網絡文學領域取得領先優勢。只要等網絡文學市場爆發,我們的成績就會突顯。」盛大文學副總裁林華說。

移動互聯網是一個新開的棋局,也是一個蠻荒的市場。對任何一個公司來說,都有重排座次的機會。陳天橋自然也不會放過,雖然創新院多年幾無建樹,但手握80億元的現金流,盛大亦可以重新開始。

「正因為盛大在開局沒有找到一個較好的定位,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核心產品不清晰,主要著力點也不知道在哪裡,反而容易重新開始。」胡延平分析。

「盛大要像小公司那樣去尋找新的價值。」洪波認為,LBS只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發力點。遊戲、娛樂的玩家並不一定是以位置為第一核心要義,盛大還有切入移動互聯網的機會。

對盛大來說,私有化之後,並不意味著失去了機會。洪波認為,私有化之後,盛大網絡將成為一家控股公司。由於不是上市公司,在做戰略變動時,並不需要過早地將戰略意圖暴露於眾,這讓陳天橋更自由、更隱秘地佈局。

「盛 大私有化後,子公司仍然可以從二級市場融資。管理層在集團層面上可以放開手腳,不必再拘泥於季度業績。」羅仕證券分析師寧波認為,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如果 需要融資,通過出售盛大的股份並不能得到較好的溢價,因為合併報表後的母公司盈利狀況欠佳,而這種情況下出售股份又會稀釋管理層的股權和控制能力。而盛大 的子公司仍然是上市公司,必要時可以通過出售子公司(如盛大遊戲、酷6)的股權融資,還可能通過盛大遊戲的派息獲得一定現金。

但私有化亦同樣帶來問題,盛大將成為一家徹底的家族企業。雖然陳天橋曾公開表示,家族企業是可以提高效率,是優勢,而不是劣勢。但不少互聯網專家,對此提出了疑問。

「互聯網是一個現代企業,需要更多開放、合作的胸襟。由於用戶使用成本、推廣成本為零,規模經濟非常明顯,互聯網上人才比傳統企業更加重要。」洪波認為,在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在現代的公司制度下,很難對人才產生較強的激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32

獲Orbis巨額投資盛大文學上市窗口再臨近?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3/2ONDIwXzQ1MjY2OQ.html

還在等待IPO中的盛大文學獲得了一筆新投資。

盛大文學最新披露的F1文件顯示,上月Orbis旗下基金向其投資1500萬美元,持有盛大文學1.875%股份。由此可推算盛大文學目前估值為8億美元。

Orbis基金總部位於百慕大,是投資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老牌全球基金,也是網易等企業的長期投資者。

盛大文學F1文件顯示,2012年5月,Orbis旗下7家實體組成的一組基金,共計斥資1500萬美元從盛大投資處購買了4899622股B類普通股,這是由盛大投資持有的4899622股A類普通股轉換來的。

盛大文學此前是盛大投資的全資子公司。盛大投資於2010年8月自盛大網絡手中接收盛大文學(Cloudary Corporation)的所有股權。此次Orbis旗下基金入股後,盛大投資持有盛大文學98.125%的流通股。

盛大文學籌備上市已有一年。最早他們於去年5月25日向SEC提交了IPO申請,但7月21日原計劃在7月29日上市的盛大文學宣佈,由於美國市況不佳,延期進行路演及上市。

此間,盛大文學還遭遇更換承銷商的風波。知情人士稱,盛大集團對融資額的預期與承銷商及資本市場的判斷差異過大造成不利格局。

事實上,自去年8月土豆網流血上市至今,TMT中概股只有今年初唯品會一家上市成功,且付出首日破發的流血代價,而土豆網也宣佈與優酷合併。

在資本市場低迷的眼下,Orbis入股盛大文學,對後者而言可謂利好,顯示其較為獨特的商業模式及市場價值得到了認可。

這或與盛大文學近期披露的最新財報表現不錯有關。此前,盛大文學F1文件修訂版顯示,其2011年全年營收7.01億元,2012年第一季度盛大文學主營業務收入為1.91億元,淨利潤為306萬元,公司首次扭虧為盈。

這被盛大文學視為其公司發展、商業模式接受市場檢驗的重大勝利。盛大也一直為盛大文學提供助推,自2010年推出E-ink電子書Bambook之後,近日它們又發佈Bambook智能手機,將成為盛大文學內容在移動終端的自有輸出口。

盛大文學自身也在爭取更多盟友。上月底,盛大文學旗下云中書城與微軟、諾基亞結成深度合作,這是微軟和諾基亞在全球閱讀類應用中少數重點合作的平台之一,其客戶端進駐微軟和諾基亞的官方商店,微軟和諾基亞將為云中書城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持。

盛大文學沒有披露關於Orbis入股及IPO事項的更多信息。有觀點認為,這或許是在為IPO繼續準備有利條件。目前8億美元的估值作為基礎,將為IPO定價、融資提供依據,同時也可能促使pre-ipo階段盛大文學股權結構更趨合理。

它可能還在耐心等待時機。此前業內信息顯示,京東最快或將於9月IPO,資本界人士判斷,彼時可能會出現稍好的窗口期。

此外,此次融資或許也與盛大集團的整體步調有關。接近盛大人士說,從去年下半年起,盛大集團開始鼓勵旗下業務公司吸引外部投資。在盛大集團私有化之後,集團清理出售不少業務的同時表現出更明顯的集團後撤,讓具體業務板塊公司提升能動性的態勢。

一位盛大內部人士說,集團對具體業務公司事務過問趨向減少。而另一家盛大集團旗下公司的CEO也說,集團越發重視讓業務公司放手發展,目前與集團的關聯除了盛大在線的用戶底層和廣告系統緊密外,更顯獨立自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8

360盛大開始手機預售:雷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周鴻禕之身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6/28/228833.html

手机配置对比

手機配置對比(騰訊科技配圖)

互聯網江湖充滿戲劇性。在遭遇「戰爭之王」周鴻禕瘋狂阻擊1個多月後,IT勞模雷軍與這位九頭鳥老鄉互換了一下位置,在360特供機發售前夕發起阻 擊戰,雷軍以其人之道還置其人之身,不斷指360特供機硬件粗糙,還逼問周鴻禕曬360特供機成本清單,為何在堅稱零利潤、卻低配置的情況下,360特供 機售價高達1699元。

此外,雷軍將周鴻禕「緊咬」小米不放鬆的原因歸咎為「羨慕嫉妒恨」,並拋出當年周出售3721獲利幾十個億的往事,要求其以實際行動回饋用戶,以回應周鴻禕對小米的暴利指責。

360公開回擊,稱:「最近雜糧(小米公司)的表現來看,雜糧對自己不夠自信。」周鴻禕則反諷:「雷不群(雷軍)今晚怎麼像打了雞血呢,很不淡定。」周鴻禕指出,雷軍一反常態上竄下跳,是因為在阿爾卡特官網、淘寶和京東上將同時開賣第一批360特供機AK47。

在這場雙方的攻防戰中,雷軍和周鴻禕上演了一場場揭露黑幕的大戲。不過,在這場大戲酣戰之際,新湧入的「盛鬥士」卻顯得落寞。同樣是6月28日,盛大手機也將正式發售,8G版本售價為1299元。不過,雷軍與周鴻禕團隊雙方你來我往,全然無視新玩家的進入。

實際上,整個市場混戰的背後國產智能手機已擺脫了山寨機的帽子,為國內用戶認可,市場孕育著巨大機會。不過,上海自然道公司總裁,「多普達之父」楊興平指出,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就像圍城一樣,進入的人很痛苦,外圍的人很羨慕。

楊興平警告說,隨著新玩家湧入,手機企業將更難賺錢。互聯網企業做手機一定要把控好手機質量問題,否則可能會引發災難性後果。

IT勞模對決戰爭之王:死咬特供機低配置

隨著發售日期的臨近,周鴻禕加緊了對360特供機AK47發售的籌備。按照計劃,將在阿爾卡特官網,淘寶和京東上同時開賣第一批AK47手機。

360盛大正式手机预售:雷军与周鸿祎再掀论战

360特供機AK47

不過,一場對360特供機AK47發售的阻擊戰也已經打起。昨日晚間,360特供機AK47被拆機的截圖流出,硬件看上去拼湊而成,極其山寨。小米 科技副總裁黎萬強直諷刺做工粗糙。「那兩根線和焊點,怎麼感覺像收音機?」雷軍也附和說,360特供機AK47做工的確寒磣。「周老闆,我可以幫忙推薦富 士康或英華達,需要嗎?就是成本貴點。」

360特供機AK47硬件成本和供貨商成為小米主要攻擊方向。雷軍直接在微博上向周鴻禕喊話,「周老闆,別生氣,用國產屏不丟人,但您不要掖著藏 著,要告訴消費者呀。今天我不問,您是不是就隱瞞了?還有傳聞說,除了奇美外,您還採購其他更便宜的國產屏?煩請周老闆一次說明,還採購哪家的,包括這兩 種屏的成本?」

「您一直堅稱零利潤,而您採購能力遠超過小米,雙核1.2G、5M相機和國產屏的手機怎麼還要賣1699元?也請周老闆或專家曬曬神機的成本清單吧。您的神機比小米青春版貴200元,成本多少?真的零利潤嗎?」

這一策略何其熟悉,與當初周鴻禕質問雷軍的方式如出一轍。雷軍甚至舊事重提,指出周鴻禕當初出售3721獲得數十億元資金,也應該拿出來補貼用戶。

周鴻禕則反擊說:「雷不群(雷軍)今晚怎麼像打了雞血呢很不淡定。」並指出雷軍一反常態上竄下跳,平時偽裝斯文的君子劍也不要了直接赤膊上陣,因為在阿爾卡特官網,淘寶和京東上同時開賣第一批360特供機AK47。

周鴻禕直指:「從飢餓營銷製造缺貨買不到的假象,到現在放開銷售變相降價300也賣不出去,已經過氣的非主流配置雜糧手機,還想糊弄消費者幫它清理 庫存,號稱割喉價原來是割消費者的喉嚨。故意不推米2是捨不得米1的暴利,最後還要忽悠冤大頭消費者替你慶祝,雷軍的精明厚黑沒法效仿。」

被冷落的「盛鬥士」: 產品被指賣點不足

實際上,在360特供機AK47發售的同一天,盛大Bambook智能手機官網也在開始預售,8G版為1299元、16G版為1499元,盛大手機搭來自意法愛立信Cortex-A9架構1GHz雙核處理器,內置盛大文學數百萬種圖書及盛大遊戲旗下眾多手機遊戲。

按照計劃,盛大手機已與中郵普泰簽訂包銷合同,中郵普泰將在一年內包銷300萬台盛大手機。此外,盛大已與手機連鎖迪信通簽約,利用迪信通營業網點和售後點為盛大手機用戶開放,並將利用京東、亞馬遜中國等電商第三方物流實現對盛大手機配送。

360盛大正式手机预售:雷军与周鸿祎再掀论战

盛大手機宣稱是90分的中學生(騰訊科技配圖)

盛大果殼CEO郭朝暉曾表示,盛大在銷售手機過程是擦著成本賣,不僅不賺錢,甚至會微虧。郭朝暉很有信心,他把用高通Snapdragon A8架構處理器的小米手機比作95分的小學生,盛大手機是90分的中學生。

不過,在這場智能手機大戰中,盛大手機無疑顯得落寞,不僅被小米手機與360特供機搶過風采。在新一輪的「小3」大戰中,盛大手機甚至是一個被遺忘的對象。來自百度指數顯示,目前盛大手機關注度也遠低於小米手機。

談及這位新加入戰場的「盛鬥士」,黎萬強(微博)表示,從目前看盛大手機熱度不夠高,產品賣點不足,手機內置的遊戲和文學內容不足以拉動產量銷售。

實際上,儘管盛大CEO陳天橋一直對「硬件」唸唸不忘,近些年盛大卻一直在走向沒落。不僅與騰訊、百度、阿里差距越來越大,而且從最初的「盒子」到電子書,從盛大社區「糖果」到LBS應用「切客」,新項目鮮有成功。這也使得外界對盛大手機項目也心存疑慮。

手機市場就像圍城一樣 進入的人很痛苦

華寶證券報告顯示,國產品牌手機雖然佔據國內50%智能機市場,但都集中在低端智能機市場。三星和蘋果占據手機市場99%的利潤,國產品牌只能去爭奪剩下的1%利潤。

在這一情況下,「多普達之父」楊興平對互聯網企業做手機持消極態度,稱這將使本來就很艱難的手機市場面臨更艱難局面。手機市場就像圍城一樣,進入的 人很痛苦,外圍的人很羨慕。實際上,在過去十年,國內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倒閉了數十家手機廠商,包括波導、夏新都曾輝煌一時,最終成為歷史煙幕。這也是自 己不再做手機的重要原因。

楊興平指出,相比於國際手機企業諾基亞、黑莓擁有多年的設計、製造手機經驗、在革命大潮衝擊都已失去往日輝煌,互聯網企業在技術等各方面並不佔優 勢,憑什麼可以改變手機行業。「包括小米手機一直強調所謂的鐵人三項,這也只能讓外行人信服,其本質並無核心競爭力,沒有獨創的技術或用戶體驗。」

楊興平建議互聯網企業做手機需要提防幾大風險:出現庫存、產品質量問題。他指出,對於小米、阿里、盛大等企業來講,一旦質量問題失控,可能會引發災難性後果,甚至直接導致這家公司關門。「諾基亞一個季度虧損10多個億的美元,互聯網企業誰能承擔這樣的虧損。」

TCL通信副總裁肖鋒相對樂觀,稱現在製造手機門檻已經很低,不需要太高投入,對於盛大這類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做好質量管控,並有開放合作的心態。對於TCL通信來說,一直堅持專注、開放、合作和分享,願意為其他企業提供硬件生產的能力。

作為已在手機行業摸索一年的 「老資格」,黎萬強則給新進入者指了一條路:發展初期一定要將產品爬坡做好,尤其是當產量達到10萬台、20萬台、30萬台時是道檻,質量是第一緊要的事情,必須能夠對手機質量進行有效監控。

黎萬強指出,目前階段,小米已賣國銷量300萬台的門檻,售後服務體系已經完整建立起來,優勢得到有效建立。但未來的路才剛剛開始。

實際上,成功獲得2.16億美元融資的小米並不輕鬆,在清一代手機庫存的同時,也在精心籌備二代的發售,與做出不一樣的二代手機。雷軍此前透露,準備推出WP版小米手機,爭取小米手機可實現WP和Android操作系統互刷功能。此外,小米手機將在移動電商方面做出嘗試,並欲通過底層將信息PUSH給用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1

盛大迪斯尼夢碎:視頻滑落遊戲放緩 創新項目多夭折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07/230798.html

7月底的上海儘管炎熱,依然阻止不住玩家對Chinajoy展會的熱情,Chinajoy展會上人頭攢動,各大網遊廠商在各自展區使出渾身解數推出各種節目與玩家互動,展台Showgirl擺出可愛姿態吸引宅男駐足,喧囂的背後,卻有一家老牌網遊廠商顯得落寞。

與去年相比,盛大遊戲今年展台不僅沒有了巴西女郎的性感熱舞,還少了很多Showgirl,而且不再與巨人、網易等廠商同一展區直接PK,反而是落到二號展台,其風頭甚至被VeryCD創始人黃一孟的《神仙道》展台蓋過。這也與其在網遊行業的地位嚴重不相稱。

盛大遊戲是因集團私有化沒錢了嗎?還是其他原因?這略顯衰敗的現象也折射出盛大尷尬縮影。恍如幾年前,盛大將華友納入旗下、併購酷6、進軍影視製作與發行,氣勢如虹,如今盛大在遊戲方面躊躇不前、視頻領域折戟沉沙、新業務受挫、移動互聯網發展被批無章法。

盛大到底怎麼了,這些年為何離互聯網主流越來越遠,被喻為戰略家的陳天橋這些年提出一系列概念,網絡遊戲概念上市、迪斯尼帝國與盒子、免費遊戲、現在的三縱三橫戰略,為何沒有取得大的成功,反而頻頻失策,反而大量職業經理人離去?

難道大量職業經理人離職,陳天橋沒有感觸?難道盛大只是一個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玩家,只能通過出售邊鋒、浩方等資產獲得大筆收益。

破碎的網絡迪斯尼夢想

多年來,盛大一直希望通過整合遊戲、音樂、視頻、文學和電影等多個業務,從而打造網絡迪士尼的宏偉夢想,不過,去年開始,盛大離這個夢想越來越遠。酷6暴力裁員事件不僅讓盛大嚴重損失美譽度,也給盛大的衰落打下深深烙印。

財報顯示,酷6營收僅及優酷同期11%,土豆同期21%。資本市場酷6股價一路下滑,最低時跌破1美元,截止8月3日,酷6股價為1.15美元,同 期優酷股價15.71 美元,土豆為24.50美元。如今酷6市值僅為0.58億美元,優酷市值17.90億美元,土豆為6.95億美元。

陳天橋說,酷6肯定會成中國最早盈利的視頻公司。不過,視頻行業並不認可。一位分析人士就指出,酷6早已從第一陣營滑落,喪失行業話語權。即便獲得盈利,也只是不入流的小公司。

作為核心業務,盛大遊戲過去一年多也一直處於調整中。一位盛大前高管透露,盛大核心利潤來源仍是老牌的《傳奇》系列遊戲,在開源節流原則下,不少項目均被砍掉。業界盛傳甚至盛大遊戲引以為豪的《龍之谷》團隊規模也大幅縮減,「原來用的是整層樓,現在沒有幾個人。」

去年負責《星辰變》項目的總裁凌海也被集團調回負責投資,並轉到盛大資本,最終凌海選擇創業。上述高管表示,「凌海是替罪羊。」不過,凌海在騰訊科技連線中表示自己已離開很長一段時間,不方便就此事表態。

實際上,盛大遊戲旗下18基金也已基本停止投資。18基金負責人左玉龍也早已掛職而去。金酷CEO葛斌斌透露,18基金最主要的投資項目就是金酷遊 戲,金酷遊戲最高峰時期有700人,納入盛大遊戲後,經過這一年多調整,只剩下100多人。「盛大裁員非一次性裁員,而是一個月一個月裁員。」

產品創新方面,盛大也是屢屢失敗,甚至成為失敗的代名詞,砍掉的項目不計其數。一位創造者表示:「盛大做什麼不可怕,有幾個項目能成?我們最怕的是百度、騰訊涉足。」

是否還曾記得那個切客網,切客網CEO宋錚曾公開表示,盛大一直在尋找新應用。從商業價值判斷的角度來講,陳天橋是非常看好電子商務,尤其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電子商務。「陳天橋覺得是未來是一個藍海,他是把這個希望寄託在切客身上了,也非常支持切客。」

這一在盛大內部可與盛大遊戲、盛大文學並列,並單獨成立子公司的項目最終因沒有抓到合適方向,被打入冷宮,消失了差不多一年。宋錚最後一系列公開亮相,甚至有點像落單大雁的陣陣哀鳴,他曾欲引入外部投資挽救切客網的命運,不過,最終功敗垂成。

略顯諷刺的是,宋錚在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還曾表示,盛大對切客網的投入一直非常順利,並未受利潤下降的影響。實際上,據騰訊科技瞭解,這一年多切客網進行了非常大的調整,獲得的資源大幅減少,陳天橋無疑狠狠打了宋錚「一嘴巴」。

創新失敗是因為缺少核心平台?

這兩年盛大在大規模砍掉不賺錢項目的同時,行業聲音越來微弱,與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的距離越拉越大,勢頭也被小米、360、新浪追上。互聯網分析人士謝文認為,盛大脫離互聯網主流已久,其創新失敗一方面缺少基因,另一方面缺乏核心平台。

談及如今盛大的命運,陳天橋也感嘆說,「我們很幸運但其實也很不幸,儘管我們獲利最早、獲利最豐厚,但遊戲產品從一開始不是一個平台型的產品,我們沒有辦法成長為像百度、騰訊那樣,以一個平台型產品作為基礎迅速發展的企業」。

不過,這也是個悖論。互聯網分析人士程苓峰認為,盛大創新失敗主因並不是因為缺少平台,也有很多公司如搜狗,最初並沒有很多大的平台,但也發展起來。

以被微信和米聊打死的Talkbox為例,盛大本有機會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領先者,不過,盛大卻坐失良機。當初Talkbox選擇了盛大作為投資方,理由很簡單,創始人郭秉鑫不想賣掉Talkbox,盛大第一家找上門,並且態度很好。但這一決定如今已讓其後悔不已。

按照當時盛大與郭秉鑫達成的協議,Talkbox產品團隊只有從之前公司中剝離出來,投資才可以到賬,就是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他們錯失了搶奪市場的先機,等到資金到位,米聊、微信已經前後推出了語音功能,並開始了用戶的爭奪戰。

事到如今,Talkbox逐漸淪為看客,用戶量已降到百萬級別。後發而至的微信已經成為騰訊移動互聯網戰略佈局的核心。或許當初盛大像騰訊這樣投入,Talkbox命運可能會發生改變。

Talkbox不過是盛大投資150多個項目中的一個例子。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盛大對新項目的忍耐時間是半年,如果半年不見成績,這一項目多半會被打入冷宮。「半年,陳天橋往往只給人半年的試錯時間,時間太短以至於不可能有一個團隊能夠將項目做好。」

實際上,盛大不僅減少了向新項目輸血,還通過變賣邊鋒、浩方這些項目籌錢,甚至盛大遊戲、盛大文學等成熟項目有限的資金也不斷向集團輸送,造成自身業務發展受限,這或許是今年Chinajoy展會大家感受到盛大遊戲場面「掉了檔次」的重要原因。

此外,陳天橋一直說很重視人才。「到硅谷來,哪怕我再不願意飛都不能夠迴避,因為這是所有做IT人都必須要來的聖地」,陳天橋說盛大遊戲上市後主要工作就是尋找人才。過去幾年中盛大有成績、也有經驗教訓,「最後我發現,所有的競爭其實都是人才的競爭」。

讓陳天橋引以為豪的是,盛大創新院的規模已經超過400人,設立了幾十個項目,覆蓋近40個專業領域,主要專注於云計算、無線互聯網、物聯網、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研發。

不過,在過去一年多時間,盛大恰恰是高管離職最多的互聯網公司。那些明星創業者及經理人都曾齊聚在陳天橋麾下,包括酷6創始人李善友、點點網創始人 許朝軍、盛大遊戲總裁凌海、盛大在線副總裁邊江、金酷CEO葛斌斌,這些人都曾經在盛大奮鬥,又都離開。很多人很多創業後不僅不選擇陳天橋的投資,甚至還 與陳天橋對薄公堂。

其中,電子書錦書項目發展也並不如人意。一位盛大員工抱怨說,「橋哥喜歡找聰明人來帶項目,但信任度又往往不夠,不僅自己事無鉅細都聽匯報,錦書項 目從亞馬遜挖來高管何剛,但還派來盛大在線的首席安全官季昕華來一起管,不任命誰是一把手。現在何總、季總都離開了。預算也大砍,攤子鋪大了,就只能拖 著。"

盛大內部流傳的說法是,人員走馬燈似的變化,唯一沒有變化的是對陳天橋思路的絕對服從。一位盛大員工向騰訊科技表示,有那個「皇上」在那裡,高管獲得的授權很少,施展不開。也有盛大員工口頭禪是:「也許我不懂業務,但我最懂橋哥。」

一名熟悉陳天橋的人士透露,盛大是陳天橋一個人的盛大。所有在盛大的職業經理人都必須在這個框裡面,帶著鐐銬跳舞。在陳天橋眼裡,模式最重要。只有 懂得意圖的「明白人」才能獲得提升。比如現任酷6網CEO施喻、邊鋒總裁諸葛輝,很難說對現業務精通,但因為是圈內人獲得陳天橋重用。

但陳天橋並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他曾說,最近有很多競爭對手寫的文章,動輒就說從某某離職員工的嘴裡知道盛大某某不好的事情,在他們的眼睛裡面似乎認 為,只要這個人離開盛大他就是恨盛大,恨陳天橋,「但是我相信只要在盛大一天,盛大人心裡面裝的對公司和事業的感情,對同事之間的愛,對我們未來這個夢想 的執著就沒有一天改變。」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當外界這麼多輿論矛盾都指向陳天橋時,陳天橋是否需要反思,在制定策略和實際執行之間,是否應該給高管更多自由空間?這麼多人離職、盛大這麼多項目不被看好背後,是不是公司管理真出了問題?難道只有創新院裡面的才是人才?

不再空想的盛大 陳天橋腳踏實地?

如今的盛大,陳天橋提出「三橫三縱」策略。盛大要將文學打造成繼遊戲後的另一支柱型產業,預計今年收入將超10億元,利潤1億元;酷6有扭虧可能; 盛大遊戲收入有望打破十億大關;盛大在線被也分拆為盛付通、盛大云和廣告公司。盛大發展顯得更思路明朗。儘管並非盛大的巔峰時代,但陳天橋認為「開始有點 點跟想像的盛大比較接近了。」

與外界質疑聲一片不一致的是,依然有部分盛大員工對公司表示看好。一位盛大中層對騰訊科技表示,盛大其實根本不是外界想像的那樣糟糕,運轉非常正 常,員工也充滿幹勁,可能少數員工因為KPI等原因離開,但總體來說,運營非常健康,「比如盛大遊戲做了很多公益的事情,文學維護版權,這些都是很有益 處。」

另一位盛大員工表示,除看到施喻出任酷6網CEO、諸葛輝出任邊鋒總裁和諸多高管離職外,也應該看到還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加盟。比如盛大在線聯席CEO和盛大美國創新院院長Tuoc Luong,再比如來自谷歌)的劉文博今年5月初出任盛大云CEO。

前盛大在線副總裁邊江認為,現在是盛大最好的狀態,旗下遊戲收入相對穩定、文學有起色、酷6走向正軌,邊鋒、浩方等資產賣出不錯價格。此外,盛大對業務進行重新梳理規劃,很多新業務如做手機不管做得好不好,都是在原來做電子書基礎上延伸。

「我和盛大的人有過接觸,他們現在的精神狀態也都不錯。」邊江認為,陳天橋更腳踏實地,此前每次想法很大,但是不是進入了死胡同,具體怎樣執行下去都值得懷疑。

資深媒體人程苓峰指出,陳天橋是聰明人,盛大離職了這麼多中高層員工,陳天橋一定會反思,並對症下藥。相信未來3年盛大會比現在更好,因為盛大依然有資金、有時間。程苓峰說,大家以前都質疑張朝陽,如今暢遊上市,搜狗、搜狐視頻快速發展,誰還質疑他。互聯網只要抓住一次機會就足夠。「陳天橋心態太高,只要放低心態,再做一番成就不難。"

資深經理人王冠雄認為,陳天橋是中國互聯網罕見的戰略家,在網遊時代甚至曾獨立做出一條產業鏈。但業界也公認,盛大相對缺乏優秀的產品基因。 自<<傳奇>>之後,從原創網遊到盒子、錦書,盛大很少拿出過受市場歡迎的一流產品。而歸根結底產品是互聯網公司的驅動力。

有理論指出,「所謂戰略,就是你能夠看到敵人看不到的地方。所謂戰術,就是你與敵人都能夠看見的地方。」以往盛大足以憑戰略優勢「以時間換空間」,但在快時代的今天,先發優勢已被大大縮短,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出色的戰術執行力和團隊。

王冠雄指出,盛大的過去是遊戲,盛大的現在是文學,盛大的未來可能是盛大廣告(包括直銷平台在內的精準展示廣告平台,該平台基於點擊效果付費)。王冠雄對盛大的未來自己依然謹慎看好,稱因為陳天橋最近露面中氣色不錯,創始人的心,永遠是企業最重要的因素。

謝文則給盛大潑了點冷水。他指出不管是當初的網絡遊戲概念上市、迪斯尼帝國與盒子、免費遊戲、還是三縱三橫戰略都是扯淡。盛大私有化後其高科技企業形象和家族式作坊模式完全背離,如果不遵守現代規則,不創新不緊跟互聯網潮流,盛大會很快滑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02

盛大改革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124
    8月27日,就在盛大遊戲名為《零世界》的新產品開始內測不久,這家公司就證實了CEO譚群釗離職的消息。原首席製作人兼首席運營官張向東被任命為新的首席執行官,兼任首席製作人,陳天橋擔任董事長。譚群釗將繼續保留董事職務。


  譚群釗是盛大集團的元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陳天橋剛剛創立盛大之時。他長期擔任CTO一職,從2010年後接替當時的李瑜成為盛大遊戲CEO。


  《零世界》和較早之前的《星辰變》,都是由譚群釗所主導的遊戲項目。此前,他還主導開發了盛大網絡廣泛部署於網吧之中的eSales系統,幫助盛大率先實現了對網遊「虛擬點卡」的銷售。


  譚群釗解釋離職理由稱,因為業績不佳和身體不佳,他決定辭去CEO職務。


  一位盛大遊戲內部人士說,盛大網絡(SNDA)退市後,公司的下一步計劃可能是精簡部分遊戲業務,專注於那些能夠帶來利潤的產品,改變過去不斷尋找代理遊戲的做法。但譚群釗未必會對大方向的調整和精簡盛大遊戲計劃都十分贊同。


  過去數年盛大遊戲代理了多款最初被視為「戰略級」的遊戲產品,比如《永恆之塔》、《龍之谷》等,這些產品都為盛大遊戲帶來了營收,但已經難以複製《傳奇》系列的輝煌。


  具備真正平台意義上的騰訊遊戲在大型遊戲業務上的追趕、遊戲市場競爭的激烈,都使得盛大開始考慮轉變盛大遊戲、以至整個盛大集團的業務策略。除了遊戲 業務,從2012年年初,盛大集團也對盛大在線進行了逐步調整,將其劃分為支付公司盛付通、云服務公司盛大云、以及廣告公司盛大廣告。


  盛大過去圍繞遊戲用戶的業務佈局開始被打破。與盛大文學一樣,如今盛大廣告也位於一幢獨立的辦公樓中,「廣告業務將是盛大集團新的馬車」的標語被貼在 牆上的醒目位置。陳天橋在2012年6月的一次盛大離職員工的聚會上透露,當季由盛大廣告貢獻、來自盛大體系之外的營收已經達到了1億元。


  退市、剝離非核心業務,降低遊戲業務比例這些看起來都沒錯。唯一的問題是,這家公司仍然只是在不斷「佈局」,而如果戰略始終無法清晰落定的話,它恐怕還是會重蹈「網絡迪士尼」的覆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67

盛大果殼生變:郭朝暉辭職 互聯網手機是泡沫?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10/23/234054.html

騰訊科技昨日獲悉,盛大果殼電子CEO郭朝暉已於上週五遞交辭呈,其或將於下月正式離職。果殼電子主要負責盛大的硬件業務,包括Bambook電子書和今年6月發佈的盛大手機。

騰訊科技隨後在電話中向郭朝暉求證。郭對其離職傳聞未置可否,僅表示目前「盛大還在給我發工資」。

但郭即將離職的消息已在盛大內部流傳。「郭朝暉下個月才正式離職,接任者估計要到下個月才能公佈。」一位盛大內部人士向騰訊科技證實。

更進一步未經證實的消息稱,近期果殼電子內部正進行調整。其旗下Bambook電子書及手機業務計劃進行拆分,電子書業務重新劃歸盛大文學,手機業務則仍留在果殼。不過,隨著郭朝暉的離開,盛大手機業務陡生變數,顯得前景不明。

郭朝暉於2011年5月出任果殼電子CEO,加入盛大不滿一年半時間。知情人士稱,郭朝暉的離職理由是「家庭原因」。不過,外界分析認為,由於郭選 擇離開的時間點接近年底,這凸顯出背後並不尋常的意味。據騰訊科技瞭解,為方便在盛大工作,郭此前已將家庭從北京搬遷到上海生活。

郭的辭職正值盛大集團業務頻頻調整、高管變動較多之際。今年8月,盛大創業元老、盛大遊戲董事長兼CEO譚群釗離職。更早前的一年多時間,盛大旗下的各個業務板塊包括盛大遊戲、盛大文學、盛大云、酷6等出現較為頻繁的高管離職現象,引發業內關注。

郭朝暉在業內口碑頗佳,接觸過他的人評價其「坦誠實幹、邏輯清晰」。他擁有消費電子和電子商務雙重職業背景:加入盛大前,其擔任卓越亞馬遜副總裁六年左右,主要負責消費電子部門;更早前的職業生涯則在摩托羅拉度過,曾任摩托羅拉(中國)電子北方區營銷總監。

「他(郭朝暉)在手機業務上傾注全部心血,但得到的支持卻遠遠不夠。」接近郭朝暉的人士向騰訊科技指出,「他也並不希望離職的消息影響到盛大手機業務,目前仍在與各供應商在溝通、洽談。」

盛大手機:喧囂中的沉默者

無論是當初的「盒子」、Bambook電子書還是現在的盛大手機,均承載著陳天橋對硬件的夢想。果殼電子亦被認為是盛大集團的希望之星。不過,果殼的硬件終端之路走的並不很順。

果殼的起家產品是Bambook電子書。該產品的銷量至今是迷,但據知情者稱,其銷量增長很大程度上仍然靠和盛大文學云中書城的捆綁銷售,即在云中書城消費滿一定金額送電子書終端。Bambook電子書最早推出時就由盛大文學管理,後來才劃歸果殼電子。

而盛大今年推出的手機業務成為果殼電子最可講的「故事」。在盛大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中,手機無疑是重要的一環,是搭載盛大諸多無線產品的天然平台。郭 朝暉曾表示,果殼電子做手機最終目的是將盛大手機打造一個開放的、實體版的App Store。盛大希望將旗下文學、遊戲、移動應用等內容優勢轉化為盛大手機吸引力。

盛大手機今年6月發佈時,果殼電子宣佈與中郵普泰簽訂包銷合同,中郵普泰在一年內包銷300萬台盛大手機。此外,盛大已與手機連鎖迪信通簽約,利用迪信通營業網點和售後點為盛大手機用戶開放,並將利用京東、亞馬遜中國等電商第三方物流實現對盛大手機配送。

郭朝暉甚至信心滿滿的說,盛大手機項目涉及300多人的團隊及果殼電子和盛大創新院等多個部門,由盛大網絡CEO陳天橋弟弟陳大年親自負責,是公司重大項目,加上集團出售一系列公司,因此盛大手機投入不會受私有化影響。

盛大手機因其性價比高也曾引發消費者熱捧,6月28日開始預購,當天創下5分鐘銷售一萬台記錄。不過,7月20日,是盛大承諾開始發貨的日期,直到 7月24 日,經過近20多天漫長等待的大量消費者開始發現,他們的訂單還處於未發貨的狀態。盛大手機還未到消費者手中,互聯網已遍佈消費者的投訴、質疑,還有消費 者表示要退款。

在隨後3個月的試銷階段,盛大手機銷量並不理想,一位盛大內部員工向騰訊科技透露,盛大手機實際銷量並未達到預期。盛大官方稱銷售狀況非常好,但一直拒絕公佈銷售數字。

無論是當初小米董事長雷軍和360董事長周鴻禕掀起「小3」大戰,還是如今的互聯網企業做手機浪潮消退,盛大手機很多時候就像一個被遺忘的對象。最新百度指數顯示,盛大手機關注度遠低於小米手機和360特供機。盛大手機在微博上的曬單也並不算多。

夢醒時分——互聯網手機是泡沫?

郭朝暉的辭職背後是否意味著盛大手機遇挫?這尚不能得出結論。目前,手機業務仍是盛大集團的重點支持項目,短期內似乎無法論其成敗。

但是,互聯網企業手機業務的前景卻並不樂觀。

在搶奪「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誘惑下,阿里、百度、盛大等互聯網公司先後發布自己的智能手機計劃,阿里甚至一度想收購天語。不過,時至今日,阿里已很少提及做手機,百度依舊在做手機預裝,盛大在艱難前行,並沒有一家表現出彩。

一度可以成為互聯網手機熱推波助瀾者的網易,也在暗夜飛行半年之後及時剎車。網易內部人士曾透露:網易手機項目自今年初立項後,從網易內部抽調員工 組建專門項目組負責手機業務,但該項目組已於7月份解散,項目組的大部分成員也已重新調派崗位。手機業務投入高、毛利低,及360董事長周鴻禕的勸阻,是 網易CEO丁磊在最後階段決定放棄進軍智能手機業務的關鍵原因。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曾表示,很多互聯網公司覺得小米成功就是靠忽悠,覺得自己忽悠能力比小米更強,沒有理由做不好手機,當他們真正涉足手機行業後,發現裡面的水挺深,這個行業極其殘酷的行業,僅僅半年時間,所有互聯網公司都覺得做手機不容易。

小米科技副總裁黎萬強對騰訊科技表示,做手機需要有很好的內功,處理好研發、生產線、售後、倉儲配送、營銷、周邊服務,而不是靠炒作,最終互聯網產品還是靠產品說話。很多企業衝動進來後,發覺試錯成本很高,看明白後選擇了放棄。

黎萬強說,互聯網手機除追求高性價比的同時,也需要依靠規模的支持,小米二代敢於把價格定在1999元,是基於100萬台虧損前提下可以出售400萬台,通過規模降低成本獲得收入,如果其他企業看不清形勢,一味效仿僅能出售10萬台,自然會陷入虧損。

網易內部曾調研,如果網易推出手機,產品毛利率或將不到10%。這一數字低於毛利率超過70%的網遊業務,甚至不如毛利率20%的門戶業務。例如,以網易手機1.5G雙核CPU、1G內存、4.3英吋顯示屏的配置要求,不可能將成本壓縮到千元以下。

網易分析後認為,如遵循摩爾定律,當成本能持平時再發佈,將錯失市場時機;如自建硬件部門採用小米手機模式運營,則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利潤有限、商業風險卻極大。這也是阿里、盛大們進軍手機行業遭遇的共同挑戰。

周鴻禕曾表示,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缺乏線下維修網點資源,360不從手機廠商賺錢,不懂得做硬件,所以手機生產事情交給專業手機廠商去做,360會利用用戶去推廣這些手機產品。

即便如此,360做手機也談不上成功,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曾感嘆,華為手機堅持精品路線,產品成本也因此偏高了些,做不到周鴻禕的更低價要求。華為和 360的合作最終是高調合作,低調收場。360與TCL合作無疾而終,與海爾合作在小米二代推出後也不太順暢,僅僅夏新的大V手機還值得一提。但與小米手機依然不是一個量級。

雷軍的金山前同事,同樣做手機的博沃COO任健表示,互聯網企業不做手機反而會比做手機更好,因為手機廠商擔心互聯網企業做手機危害自己利益,從而 拒絕與這些企業合作。此外,做手機要有大的投入和熱情,有多少互聯網公司CEO能有雷軍和周鴻禕這樣的影響力,同時又不遺餘力的在各種場合為其手機計劃宣 傳。

雷軍是脫離金山然後做的手機,並找的懂軟件的林斌(小米總裁),懂硬件的周光平(副總裁),然後做小米手機,相反。現在互聯網企業很多做手機的具體負責人為職業經理人,做手機和做互聯網的理唸完全不一樣,這容易導致職業經理人和CEO間產生文化衝突。

互聯網企業做手機並非沒有失敗先例,谷歌Nexus One的嘗試就以失敗告終,這一方面由於谷歌對硬件不熟悉,這款手機出現小瑕疵,另一方面谷歌又無法像運營商那樣通過話費補貼來攤平消費者的手機使用成 本,還遭遇運營商阻撓。雷軍一度擔心小米遭遇谷歌做手機的覆轍,曾多次呼籲給創業者寬容的創業環境,也意在緩解自身心理壓力。

在國內互聯網企業做手機掀起熱潮的時候,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也曾一針見血的指出,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絕大部分會失敗。他認為,手機在內部項目評估中,屬於不賺錢不主流的項目,而又要花大錢的項目,很難得到足夠資源,會被主流項目壓擠。

「真正想做手機的人還會繼續留下來做,想投機一把的就會撤了,再過一段時間,這一波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熱潮才會真正停息下來。」雷軍此前曾如此預測互聯網手機熱的結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10

盛大3年22高管離職 屢失機會淪為遊蕩者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2/5MNDE1XzU1Mzg5MA.html

陳天橋對平台夢戰略層面的執著與執行層面的遊蕩一直存在衝突。在這種衝突下,近三年盛大有22位高管離職。在這股離職潮背後,原本最有實力與騰訊、百度較量的盛大「帝國」屢失機會,並最終演變成仍在尋路的「遊蕩者」。

34個月22位高管離職

果殼電子CEO郭朝暉辭職,僅僅是近3年來盛大高管離職的冰山一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的結果顯示,自2010年至2012年10月的34個月內,盛大系共有22位離職高管。

從時間上來看,2010年離職高管有2位,2011年達14位,2012年前10個月有6位;如果從類別來劃分,盛大旗下的遊戲類公司有6位高管離職,網站與科技類公司分別有3位,傳媒影視類公司高達10位,2009年盛大收購的酷6網,離職人數有8位;從職位來看,盛大旗下相關公司董事長、CEO或總裁級別的離職高管人數為11人,佔比50%,副總裁級別高管人數為8位,其餘級別高管人數為3人。

高管頻繁離職,折射的是陳天橋在戰略層面對平台的整體構想與執行層面的殘酷現實間的偏差。

以高管離職人數最多的酷6網為例,去年3月,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辭去CEO職位;5月,酷6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裁員,裁員比例達20%。對此次裁員持抵制態度的時任酷6網副總裁郝志中後來炮轟說:「陳天橋根本聽不進意見,只要他認定的事,沒人能改變。」

最終陳天橋將自己的意志強行執行。不過此後,陷入內鬥的酷6在優酷、土豆等同行的步步緊逼下漸顯競爭疲態。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酷6已跌出中國網絡視頻市場綜合收入前十。

對此,易觀國際首席分析師李智認為,「之所以有這麼多高管離職,可能是公司的理念和產品變化太快,與他們初來時的設想不相符。」

平台夢再次遇阻

今年6月,久未露面的盛大集團董事長陳天橋現身盛大離職員工的聚會,重提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平台夢。陳天橋表示,盛大想成為一個平台,並且已經開始接近自己的想像:盛大內容三駕馬車(文學、視頻、遊戲)與拆分後的盛大在線(支付公司盛付通、云計算公司盛大云、盛大廣告)一起,構建起盛大「三橫三縱」架構。

同樣在6月,果殼電子推出盛大手機。陳天橋意欲通過電子書、手機等硬件終端,反向整合「三橫三縱」架構,從而在終端消費者與盛大系生意鏈條間搭建一個渠道,構建生態鏈的平台夢架構初現。

實際上,這種平台架構方式並不陌生:2005年,陳天橋推出盒子計劃,計劃通過電視終端整合盛大系,打造平台,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

不過,陳天橋並沒有放棄平台夢。2010年,盛大推出電子書業務,被業界稱為「第二個盒子計劃」。平台構建思路未變,只是載體由之前的電視終端變成了電子書。如今,電子書業務已江河日下,從電子書業務身上接過平台夢的手機業務,目前也隨著果殼掌門人郭朝暉的離去陷入迷茫。

李智分析認為,陳天橋的平台夢一直以「網絡迪斯尼」自居,娛樂正是其支柱。這種定位與互聯網越來越生活化與工具化的大勢並不完全合拍。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下,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並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盛大依舊在搖擺,至今仍未有一款知名移動應用產品出爐。

李智認為,盛大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機會是盛大文學和盛大創新院,但是盛大文學因版權問題與百度的糾紛不斷,恰恰曝露出盛大沒有能力做入口的煩憂。「它作為內容提供商還有機會,但是在移動互聯網平台,已經沒有盛大的位置了。」

未來何去何從

盛大未來將何去何從?盛大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新聞發言人張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並未正面回答上述問題,「未來我們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是現在還不能透露。」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認為:「盛大攤子鋪得太大,當一個項目出現虧損或停滯時,不是面對現實解決問題,而是將眼光瞄準另一個項目。」他認為,盛大應該集中精力做好核心業務,而不是盲目擴張。「在這個行業,如果每一個業務都是老三的位置,可能就要反思是不是應該停下來做減法了。」

目前,盛大系鏈條中除文學業務外,多個子業務均退出了所處行業的一流陣營。即使是盛大系大本營的盛大遊戲,目前也已被騰訊、網易、暢遊擠出了行業前三的位置。更可怕的是,盛大遊戲的生存現狀仍在惡化中。該公司2012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淨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4%,環比下降18.6%。

在多條戰線遭遇不順,陳天橋的平台夢正迎來嚴峻的考驗。盛大是誰,路在何方……各種疑問,仍然待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67

盛大遇盒子危機:果殼電子陷分家產漩渦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2/wNNDE1XzU1MzgwNg.html

盛大「硬」轉型遇「盒子」危機:郭朝暉離職果殼電子陷「分家產」漩渦

調整中的盛大近日又出現高管變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盛大旗下的果殼電子內部多個渠道獲悉,郭朝暉於近期辭去了果殼電子CEO一職,或將調往盛大集團在北京的其他子公司就任。

作為承載陳天橋平台夢的硬件支柱,果殼電子於2009年年底成立,旨在向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技術應用的電子產品,目前已推出Bambook電子書和智能手機。掌門人郭朝暉棄「殼」而去,再次引發人們對盛大平台戰略的關注。此後業內又傳出,果殼電子準備「分家產」,進一步加重了坊間對陳天橋平台夢再次折翼的猜測。

盛大手機前途未卜

對於離職的猜測,10月25日早晨,時任果殼電子CEO郭朝暉在新浪微博上回應說:「我提出了辭職,是因為我太太生病了。」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果殼電子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郭朝暉只是調往其他子公司,工作地點從上海換到北京而已,純粹是因為家人的原因,這個不算離職。」

2011年5月,郭朝暉從卓越亞馬遜跳槽至盛大,就任果殼電子CEO,至今在盛大的工作時間僅約一年半。雖然郭朝暉及盛大方面均表示他離職是出於「家庭原因」,但仍引發猜測。

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認為:「在這麼短的任期內離職,很可能是業務進展不順利導致的結果。」但這一猜測未得到果殼電子的正面回覆。

一位接近郭朝暉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郭朝暉在微博中說辭職陪家人的說法並不假。但另一方面,盛大手機這塊業務在集團層面得到的支持太少。於公於私,他做出這種選擇都沒錯。」

上述人士表示,儘管360特供機、騰訊手機等互聯網手機在誕生之初便遭遇了多方質疑,但是各家仍在賣力吆喝。「但是從盛大身上,我並沒有看到這種決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盛大Bambook手機售價為1299元,在智能手機中居於中間位置,目前主要通過果殼電子官網、京東商城和淘寶等線上渠道銷售,線下則與手機連鎖商迪信通進行合作。儘管果殼電子對外宣稱,該手機銷量已達到預期,但從未透露具體的銷量數據。

6月盛大Bambook手機上市時,郭朝輝曾對媒體表示,盛大做手機的初衷是為了在「新互聯網運動」中佔據一席之地,目前並不急於探索能掙錢的商業模式。「現在談利潤太早,盛大手機基本以成本銷售,目前處於微虧狀態,至於何時盈虧平衡,取決於市場策略。」

然而,距此款手機推出不足半年時間,郭朝暉便棄果殼電子而去,讓盛大Bambook手機業務的發展情況受到關注。

據上海迪信通多倫多分店一名銷售人員介紹,目前店內盛大手機的庫存量已不多,平時銷量一般。在調查中,記者還注意到,盛大手機後續配套服務存在供應不足的問題。在上海,目前僅在膠州路有一處服務中心可以提供檢測和維修服務。

方興東分析認為,互聯網公司做手機,通常會將手機當作旗下互聯網應用的承載平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用戶,容易脫離用戶需求。另一方面,與百度、360、阿里巴巴等做手機的互聯網公司相比,盛大做手機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盛大旗下的受眾以遊戲用戶為主,缺乏海量的主流消費者組成的群體支撐。

「盒子」噩夢再降臨?

果殼電子旗下的主角盛大手機前景不明,而另一個主角——Bambook電子書,目前也正遭遇被邊緣化的生存困境。

2009年底,自盛大「盒子」計劃中止後,陳天橋為了繼續自己的平台夢,成立了果殼電子,並將目標對準了當時由亞馬遜Kindle熱銷帶動起來的電子書市場。同年10月底,盛大首款電子書正式開售。

易觀國際分析師黃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亞馬遜電子書因為審核問題一直未能進入內地市場,給包括盛大等在內的相關國產品牌留下了很大的生存空間。

不過好景不長。2010年,iPad上市,此後在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的衝擊下,國內電子書市場迅速由盛轉衰,相關公司也相繼陷入困境。

以漢王科技為例,去年11月1日,公司收盤價為19.79元,而今年10月31日,收盤價已跌至9.46元。伴隨漢王科技股價腰斬的是業績的大幅下降。在10月26日發佈的今年三季度財報中,該公司預計2012年淨虧損額為3500萬元~4500萬元,原因是電紙書產品收入減少。

與漢王科技類似,盛大電子書業務同樣有如「王小二過日子」。不過,果殼電子從未對外公佈過電子書銷量的數據。郭朝暉曾透露,電子書業務短期內仍處於虧損的狀態。

由於電子書整體市場日益萎縮,且公司電子書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上半年,坊間曾一度傳言盛大要關掉電子書業務。不過7月,郭朝輝在微博中反駁了上述傳言,表示果殼電子不會放棄電子書業務。

雖然電子書業務得以保留,但此次郭朝暉辭職後,又出現了關於果殼電子「分家產」的傳言:電子書業務將從果殼電子剝離,重新劃歸盛大文學旗下。不過,果殼電子內部人士否認了這種說法:「電子書還是會留在我們這邊運營。」不過該人士拒絕透露進一步的消息。

電子書和手機業務均前景不明,盛大之前一直準備推出的平板電腦,目前為止仍無聲無息。

在郭朝暉離開後,果殼電子下一步將怎麼走?會不會重蹈當年「盒子計劃」的覆轍?

方興東指出,盛大缺乏以免費為基礎的高黏度互聯網主流應用,以及忠誠用戶群體,因此無論盛大推何種終端硬件,都會受到制約。

無硬件基因的盛大,在平台夢的指引下,賦予了果殼電子生產硬件的使命,目前果殼電子方向不明,或許是早已注定的宿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68

陳年內幕:盛大錯過與樂視網一樁160億元大買賣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863.html

今天說個比較震撼的陳年往事。沒有被披露過,只有內部人員才知悉的。

在2009年收購視頻網站酷六網之前,盛大曾經和國內多家視頻網站進行過收購或者投資的談判,其中一家是樂視網,現在在A股上市。

盛大給樂視網開的收購價格是3-4億元人民幣,但樂視網的老闆賈躍亭堅持要6-8億元的價格。在這個拉鋸戰上,雙方始終沒有相互說服,最後交易沒有達成。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看到了,盛大以4400萬美金收購了李善友創辦的酷六網,樂視網在A股上市了,成為一支奇葩妖股。

酷六網是通過盛大旗下收購的華友世紀換殼上市的,現在股價1美金,市值5000萬美金,長期徘徊在被納斯達克摘牌的生死線上。股價低於1美金的時候,就採取合股,或者宣佈與國內某某公司達成合作,股價必定暴漲。你看,去年5月宣佈與開心網達成視頻合作協議,盤前漲逾40%,年底與網易微博達成戰略合作,早盤暴漲20.43%。。。。。。。

這太搞笑了。美國股市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團隊更換也如走馬燈,最密集的新聞不是離職就是換帥。最新的一次是在4月1日宣佈的。劉文博任總裁,陸堅任CTO。不熟。每次發財報後的電話會議都沒一個分析師提問的。

酷六網的理想是Youtube這樣的UGC,夢想非常高端。截至去年年底現金流1307萬美元,季度營收與虧損均在300-400萬美元。盛大總裁邱文友最近表態不會放棄酷6,還將加大投資。

原話是,盛大會不斷投資酷6,投入到有一天中國的市場成熟,能夠容許至少有一家視頻網站能像YouTube在美國生存的那麼好時,確保酷6就是到時候的YouTube。

這也是一種堅持和夢想。

我們再來看看樂視網,真的是妖股。現在股價38元,一個月前也就在24元左右,各種漲停。市值你猜到了多少,160億元。

什麼概念?優酷土豆現在市值32億美金,折算後是196億人民幣左右。樂視網在市值上快趕上中國網絡視頻的no.1了。

樂視網Q1財報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96%,淨利潤為7112萬元。

優酷土豆2012年四季度營收6.358億元,同比增長30%,淨虧損1.136億元。

營收是優酷土豆的一半,市值相當於4/5,淨利潤甩出好幾條街。。。

樂視網的收入包括廣告收入和網視頻版權分銷。版權分銷一直是主力營收點。2012年報顯示,網視頻版權分銷收入5.55億元,約佔全年總營收的47%,而廣告收入佔35%。其他視頻網站收入主要是廣告收入。

這又說到了樂視集團另一個牛逼閃閃的業務,樂視影業。拍出來的好劇,他能搞到,再決定是否分銷還是獨家給樂視網。正版內容可是網絡視頻網站的上游,沒有內容就沒有關注度,樂視網作為其中一個分銷商。

這可能還不足以構成妖股的全部因素。樂視還畫了一個大餅,他們還要進軍硬件產業!所謂的娛樂全產業鏈,實現從內容版權、網絡分銷,再到硬件佈局,有市夢率嗎?

資本市場相信故事。

樂視網4月1日宣佈,生產硬件的子公司樂視致新獲得富士康1.3億元注資,出讓20%股份,IT代工巨頭進來無疑是一次超級背書。

這種場景突然變得很熟悉。數年前,盛大陳天橋力推的家庭娛樂盒子戰略,意圖跨界整合,玩轉內容與硬件產業,實現盛大Inside夢想。

很遺憾很遺憾,這個計劃很快因為太超前而變得無法實現。但現在我們在樂視身上卻看到了盒子的計劃。如果在與樂視網談判的時候,盛大能提高3億的報價,盒子計劃捲土重來未可知啊。

都是命,也都是淚。

樂視TV將在5月7日發佈超級電視,家庭娛樂戰略的夢想會由他們去完成麼。事在人為,路在腳下,但資本市場卻是相信故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31

盛大文學今天的三步好棋:重啟IPO、碾壓競爭者、篡改輿論焦點!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875.html

引入外部資本:重啟IPO之路

盛大文學原本定於今年4月IPO的進程因受到耽擱。近期,騰訊、百度等多家互聯網公司紛紛強化推出自己的網絡文學業務,這一領域的競爭無疑正在加劇。而應對這種競爭,如果盛大文學能搶先上市,將會獲得市場以及資本的先機。

邱文友在接受i黑馬訪問時表示,「如果時機得當,盛大文學將可能在3-6個月之內考慮赴美IPO」。

盛大文學此次一改以前直接從盛大集團內部注資的作風,引入外部資本高盛巨額融資,其目的不外乎兩點:

1.依靠高盛注入資金,重新獲得穩定的市場估值,在「吳文輝團隊出走」事件之後重振外界對盛大文學的信心。

2.高盛擁有強大的背景,豐富的上市經驗,以及美國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它將能為盛大文學赴美IPO提供強大的支持

有報導指出,這一交易上個月已經完成。這也是去年5月,Orbis旗下基金向盛大文學投資1500萬美元獲取1.875%股份後,最新的一次資本運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盛大文學的估值約8億美元,而這一次盛大文學的估值近6億美元。

盛大網絡總裁、盛大文學董事長邱文友表示,「透過此次融資及戰略合作,盛大文學將獲得高附加價值的資源及戰略合作夥伴。本次的融資除了加強我們的資本實力,也為盛大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其實盛大集團並不缺錢,此次引入高盛,不外乎就是用外部資方的認可來重振盛大文學的估值,以及重拾上半年以來因為內亂而喪失的信心和業內第一的霸氣。

如果盛大文學真的想3至6個月之內重啟IPO之路,那麼引入高盛的投資是一步非常有用的戰略。

 

盛大文學的未來戰略方向:開放平台+移動互聯網自有分銷平台

開放平台戰略:強化內容

盛大文學董事、首席執行官侯小強則表示:「借助於此次機遇,盛大文學將秉持開放策略,讓更多作家、內容加入盛大文學平台、讓作家在發展中獲得更大收益;在移動互聯網端,將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積極進行新商業模式探索,打造絕對領先的移動互聯網閱讀軍團。」

盛大文學開放戰略,一個舉措是平台開放,將以盛大文學旗下起點中文網作為開放承載平台,讓作者自主上架銷售,包括自主決定上架、自主站內站外促銷並同樣享有分成和獎勵。而這只是「開放」的第一步,未來,盛大文學平台還將向整個文學行業開放,接受各個出版社的非獨家授權作品,面向更加多元化的內容,享有流量變現支持。

另一舉措則針對作者收益,此次盛大文學重塑起點中文網作者收益模式,連載訂閱銷售收入將通過「分成+獎勵」的形式,100%返還作者。

在新開放戰略的實施下,盛大文學將有機會吸引更多優秀作者、作品加入盛大文學,強化其內容領導地位。

移動戰略:發展移動互聯網自有分銷平台

據介紹,近年來,盛大文學在移動領域成績突出,2011年已成為三大移動運營商閱讀基地最大的內容提供商,2012年來自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年度總訪問用戶數近1.5億,較2011年翻了一倍。自有移動互聯網端,日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500萬,月活躍用戶數超過3000萬,來自於自有移動渠道的收入已經超過PC端收入。包括起點中文網在內的自有移動互聯網渠道今年第一季度各項數據與去年全年持平,從今年四月到現在,收入更進一步實現了倍增。

在新移動戰略的佈局下,盛大文學將對旗下各移動端產品進行戰略重組,提升閱讀體驗、提升付費便捷性,同時將通過內容發現與推薦引擎、為用戶找到圖書,為圖書找到用戶,將移動渠道打造成絕對領先的移動互聯網閱讀軍團。

 

盛大文學利用高盛注資「一石三鳥」

 

此次引入高盛的1.1億美元資金,盛大文學可謂「一石三鳥」。

一,獲得大量的資金注入,重振估值,確保赴美IPO計劃重新啟動

二,制定平台化和移動策略,重新進入市場碾壓新入競爭者,確保其產業第一寶座。同時,兩個策略也將在未來IPO時,讓資方市場看到「美好的前景」

三,讓盛大文學從「吳文輝團隊出走」的話題中脫困,讓輿論焦點重回到盛大文學的估值,以及發展戰略等問題的討論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8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