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禿鷲」基金狠搶一六○○%報酬率 驚動百位經濟學家 阿根廷倒債事件 動搖全球金融秩序

2014-08-11  TWM
 
 

 

哪有這種國家?欠了錢不還,還有百名經濟學家、多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幫它喊冤?國家破產,股市還是今年以來全球漲幅最高,引來一堆投資人搶進買便宜?別小看阿根廷倒債,它的影響,可能比你看到的更深遠!

撰文‧楊卓翰

才在世足賽飲恨,屈居亞軍,引發上千球迷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暴動,阿根廷這個南美洲第三大經濟體,如今又面臨另一次國際屈辱。

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七月三十一日舉辦公開電視演說,向全國人民解釋,政府因無法支付五.三九億美元的國債利息,正式違約。隔天,國際互換與衍生品協會(ISDA)正式裁定阿根廷對國債違約,承作CDS(信用違約交換)的機構必須理賠。

這是繼歐債風暴後,第一個啟動CDS理賠的國家,正常來說,這代表阿根廷已無力償還債務,上千億美元的國債可能變成廢紙,所有政府擔保品也都失效。這對已連續二季經濟負成長、擁有四○%的超高通膨、面臨貿易和財政雙赤字的阿根廷來說,無異敲響喪鐘。

隨之而來的,應該是股市跳水、債券拋售、匯率崩跌、民眾擠兌。詭異的是,這些都沒有發生,沒有暴動,甚至連抗議的人都沒有。

這次不一樣!

二度違約,被避險基金盯上七月三十一日,阿根廷MERVAL指數從前一日的高點八九○○多點跌了九%,至八一○○多點,但八月一日收盤隨即反彈一.七%。儘管震盪,但阿根廷今年以來的漲幅仍有五二%,仍是全球之冠。

而違約的主角:二十年期公債,價格雖然從違約前的九十六美分跌到九十美分,卻仍比一月的六十五美分還要高,殖利率甚至從一○.四三%微幅下跌到一○.三六%。比起二○一二年引起歐債風暴的希臘違約事件中,希臘公債價格一夕跌到三十美分,阿根廷這次違約,簡直跟沒事一樣。

不只如此,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包括索羅斯家族理財室(George Soros's family office)、DE Shaw、Third Point和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等全世界最大的避險基金,反而開始大買阿根廷的石油、電信和金融股。為什麼國家破產,投資人不但不為所動,反而大買股票?

阿根廷素有倒債之國的惡名,早在一八二四年,阿根廷發行第一筆公債,結果不到四年就跳票。這次是近十三年來的第二次違約,也是立國以來第八次倒債。

不過,這次違約的結構和過去不同;就連寫《這次不一樣》一書、暗諷人們忽視倒債危機的美國知名經濟學家羅格夫(Kenneth Rogoff),都指出,阿根廷這次倒債「真的不一樣」。

「阿根廷絕對不會對這些『禿鷲基金』低頭!」阿根廷財政部長柯西洛夫(Axel Kicillof)在七月三十日於紐約召開的記者會中大聲宣示。要聽懂這句宣示,必須先回到十三年前的一段歷史。

一紙法院判決

讓主權債務重整成空

二○○一年,阿根廷遇到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無力償還當初在紐約發行的大量債務,造成了上一次的國債違約。阿根廷八一○億美元的債務契約,一夜之間變得不值錢。不過,仍有少數不怕血本無歸的投資人,會買下這些極便宜的不良債券,希望有一天債主能夠償還。

○二年,買下其中七%債權的,就是以NML Capital為首的紐約避險基金團,他們正是柯西洛夫口中專買違約債券並以訴訟手段爭取高額利潤的「禿鷲基金」,也是他們掀起了如今這場違約風暴。

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的幫助下,阿根廷在○五及一○年提出債務重整,藉由發行價值只有四分之一的新債券,來取代舊債券,減輕債務量。有九三%的債權人同意,畢竟,這些撈便宜的債權人,早就計算過重整後仍會獲利。

但這時候,有七%的債權人拒絕債務重整:NML Capital像是「釘子戶債權人」一般地緊咬不放,堅持阿根廷要用原本的全額支付利息。原來,NML Capital並不簡單,他們專門瞄準破產公司,克萊斯勒、通用汽車破產事件,都可以看到他們透過這種方式獲利。據歐洲債務及發展協會計算,如果讓阿根廷屈服,他們的報酬率將高達一六○○%。

雖然這群禿鷲的債權僅約十三.三億美元,以阿根廷二九○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應付起來應是綽綽有餘,但債務重整中有一條「未來發行權利條款」(RUFO):未來不論發行多少新債,所有債權人的權益必須相同。也就是說,阿根廷不能只付給NML全額,而必須付給剩下九三%的債權人全額利息,總金額將超過二千億美元。這相當於阿根廷一半的GDP(國內生產毛額),阿根廷自然無法消化。但NML據理力爭,兩造去年一月告上紐約法院,展開一年半的鬥法。

今年七月十八日,紐約法院判NML有理,而在七月三十日大限前夕,雙方談判又破裂,紐約法院下令將阿根廷已經存進銀行,原本要付給九三%債權人的五.三九億美元利息凍結。阿根廷只有兩條路:宣佈違約,或是支付這當初簽下的巨額負債。最後,阿根廷只得選擇「技術性違約」。

解決這場鬧劇,仍有一絲微薄希望,阿根廷現在仍有機會和第三方銀行團達成協議。市場傳言,數家阿根廷的私人銀行正在計畫向NML買下十三億美元的債權,打算在RUFO失效後,再和阿根廷政府談一個較好的條件。如此一來,就可以避過法律規定,阿根廷也只會短期違約。

從市場的反應來看,大家也都預期這場茶壺裡的風暴很快就會落幕;知名避險基金操盤人羅布(Dan Loeb)也在寫給投資人的信中信誓旦旦地強調,阿根廷一定會走出陰霾,當債務危機最高峰時,就是買進點。

看來微不足道,違約金額、牽涉範圍都小,甚至是進場的好時機,但阿根廷倒債隱藏的影響,卻比你看到的都要大。

超過一百名經濟學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曾任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的布蘭科.米拉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等知名經濟學家,在法院判決後當天,就連署一封公開信,要求美國國會介入這場阿根廷與避險基金的戰爭。他們認為,紐約法院的判決「不公平地阻礙阿根廷償還九三%的債權人」,「不但會重創經濟,也將傷害全球金融體系」。

牽連逾十個背債國命運

特別是新興市場 發展中國家「這些禿鷲基金對於國家的利益一點興趣都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里茲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他們低價買進主權債務,然後就希望遇上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法官,讓他們從中獲利。」他還嚴厲批評:「這是純粹的貪婪。他們為違約保險,甚至可能從違約中搞到更多錢。這些禿鷲讓債務重整變得不可能,但債務重整在經濟運行中是必要的。」可以想見,如果在歐債危機中,歐豬五國無法債務重整,以投資人同意的減記債務解決,勢必會引發更大的金融風暴。「我們可能會陪上整個世界。」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指出,判決會讓債務國和投資人都陷入兩難,可能使現有的金融危機擴大。

阿根廷的上訴敗陣,結果可能不只是像輸了世足賽一樣,勢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信評機構穆迪週一發出警告,除了阿根廷,全球還有十個國家深陷信用危機,包括烏克蘭、希臘、埃及等國,幾乎都處在債務重整的階段。這些國家的命運,勢必受波及。

「IMF必須要建立起一個主權債市場的監理系統和國際法庭,」史蒂格里茲指出:「否則,禿鷲會摧毀我們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金融穩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尤其危險。」「這不是零和遊戲,」史蒂格里茲補充,「而是一個負和遊戲。無論如何,全世界輸掉的,一定遠遠多過那些禿鷲所掙到的利益。」—阿根廷MERVAL指數近半年走勢4/21 違約案在紐約法院開庭7/18 阿根廷敗訴,須支付全額債務利息7/31和NML談判破裂,阿根廷正式違約要小心!穆迪警示信債危機11國

希臘

牙買加

賽普勒斯

埃及

貝里斯

巴基斯坦

阿根廷

委內瑞拉

厄瓜多

註:古巴與烏克蘭未提供數據,但信評皆低於Caa2,比垃圾債券等級還低。

資料來源:穆迪(Moody'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69

馬雲旗下小黃襲台 秘徵百位推廣員

2015-04-06  TCW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的台灣攻勢將再出招,這一次的對象,不是台灣年輕人,而是計程車司機。

三月中開始,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的一間小辦公室裡,正在秘密進行一場百位App(手機應用軟體)推廣員面試。

「在我們還沒有準備那麼完整的狀況下……,我們不希望競爭對手發現我們的弱點,」「(我)沒辦法跟你們說我們的App叫什麼名字,」此次百人徵才活動極為低調,不僅未在社群媒體上打廣告,每位長達二十分鐘的面試,這位負責徵才的台灣員工只說:這是由阿里巴巴投資的手機應用軟體,卻絕口不提公司名字。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這個即將襲台的阿里巴巴旗下App,就是中國最大叫車平台「快的打車」。

不像爭議極大的美國優步(Uber),鼓勵一般民眾利用閒置車輛和時間,到街上載客賺外快,快的打車則是招攬有駕駛執照的計程車司機加入,透過手機App媒合司機和乘客。

這個由阿里巴巴投資的計程車媒合平台,今年二月,與騰訊投資的「滴滴打車」透過換股方式合併,在中國市占率幾乎獨大。

只是,快的打車的經營模式,與三個月前,宣布因法規問題而關閉台灣區辦公室的Easy Taxi一樣,快的打車憑什麼搶攻台灣?

「我覺得(法規)不會是一個無法克服的問題,真的要做的話,只要申請一個車隊執照,就可以了。」Easy Taxi的前高層表示,加入該系統的計程車司機,都有專業執照,相較於優步的平民駕駛,在法律上較站得住腳。他透露,當時是總公司資金不足,才選擇退出台灣市場。

給好康不手軟司機下載App就送行動電源

銀彈攻勢,是快的打車在中國快速壯大的最大優勢。攤開快的打車的股東名單,從阿里巴巴、軟銀到中國最大租車商一嗨租車,成立三年來,共計募得超過新台幣二百八十億元的融資,足足是Easy Taxi的十倍以上。

快的打車在中國成立僅三年,快速擴張到擁有一百三十五萬位計程車司機加入,就是因為它敢砸錢。快的打車除了不定期向乘客發放新台幣五十元不等代金券之外,針對司機也提供不定額的獎勵金,短期目的不在於獲利,而是衝高使用率。

根據這位台灣面試官說法,只要下載此App,就能拿到行動電源或手機架等禮物;而負責推廣的員工,時薪以新台幣一百二十五元起跳,若成功說服一個人下載,即可獲得五十元的獎勵金,集滿五人再加一百元。

幾個月前,香港採用相同模式,短短兩個月就送出七萬台行動電源,「香港有一個promoter(推廣員)超厲害,他一個月加一加,拿了(新台幣)八萬塊走,」這位面試官向前來面試的推廣員強調,該軟體背後有富爸爸做靠山,「錢的部分不用太擔心。」

緊迫盯人推銷駐守捷運、加油站堵司機

從祭出「無上限」的薪資條件、送禮物到廣發代金券,快的打車花錢不手軟,目標是在最短時間,衝高軟體下載量。

此次來台秘密招募上百位的App推廣員,任務是在特定時段,駐守在加油站、捷運站等計程車司機出沒之地,前去進行推廣。「我們每年都要去(警察局)審驗(執照)的,那個sales(指App推廣員)就在警察局門口看我們出來沒事,看一下(執照)通過了,他就叫我們參加這樣。」一位曾加入Easy Taxi系統的蔣姓司機回想。

在該App還沒在當地上架之前,這群推廣員就像是先鋒部隊。快的打車公關總監葉耘說:「(司機)他用不用打車軟體,做為他工作的一個工具,其實很大取決於他個人,所以說這個其實它需要很多的promoter推廣員去講解,包括去給他們安裝。」

衝擊叫車生態車隊祭出抽查以防偷接單

為此,快的打車找來前Easy Taxi的員工,進行台灣的推廣員招募和訓練。「因為Easy Taxi員工做過,了解司機生態,重新做一次會比較快。」這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說。

雖然Easy Taxi已退出台灣市場,但目前仍有近兩千位司機,使用該系統接單載客,對計程車司機而言,等於是免費多一種客源。「一天只要多一個客人,當作好玩吧!」這位蔣姓司機說。

不用花錢又能增加載客率,其中也有不少大都會和台灣大車隊等司機加入,如今隨著快的打車進軍台灣市場,司機若能直接從此平台找到更多客源,影響最大的就是背後的車隊公司。

但,根據台灣《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申請核准經營辦法》第十六條明示:「同一車輛以委託一家經營派遣業務之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為限」,台灣大車隊總經理李瓊淑說,為了揪出那些偷偷使用其他系統接單的司機,台灣大車隊採取不定期使用其他平台叫車,「如果你一叫,叫到我們的車,我們就會處置。」

如果沒有意外,四月底前,快的打車將正式宣布進軍台灣,屆時將挾著大筆資金,快速收編計程車司機。可想而知,繼優步兩年前襲台之後,今年台灣的計程車市場,將因為這位中國強勁對手的加入,競爭更加激烈。

【延伸閱讀】近3年進軍台灣的叫車平台

Uber(美國)˙來台時間:2013年6月˙模式:號召民眾兼職司機載客˙服務據點:遍布55國、269個城市˙在台近況:交通部去年9月向Uber開罰,雙方仍未有共識

Easy Taxi(巴西)˙來台時間:2013年9月˙模式:透過手機平台,媒合有專業執照的司機和乘客˙服務據點:遍布41國、超過160個城市˙在台近況:今年1月撤出台灣市場,但仍有近2千位司機用此App接客

快的打車(中國)˙來台時間:2015月4月˙模式:透過手機平台,媒合有專業執照的司機和乘客˙服務據點:中國、香港超過300個城市,台灣為第一個海外據點˙在台近況:最快今年4月正式來台

註:國際知名、尚未來台設點者,還有馬來西亞GrabTaxi,去年底獲軟銀2.5億美元投資

整理:莊雅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