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A股個體參與者之現狀 kuhasu

http://xueqiu.com/3046231158/24191698
  現在對於高頻交易普遍存在誤讀,要麼認為非常賺錢,要麼認為擾亂市場。而實際上,大部分高頻策略根本不是賺錢策略,是做市用,提高市場流動性和市場深度的,說白了,是繁榮市場,增強交易所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的。  真正擾亂市場的,跟頻率其實沒關係,就算是低頻,如果市場容量小,照樣影響,比如現在的小盤交易所,現貨,以及之前文交所的情況。反而是隨機單,盈利低不說,還把市場搞的很亂,最後整個市場的盈利水平降低,就跟現在歐美市場一樣。目前公開宣傳的很多人根本沒有高頻交易經驗,所以說話很多都是想當然,不太負責任。

  還有一個令高頻交易飽受輿論詬病的是人們包括很多專家[1]把失誤損失和市場操縱歸咎於高頻交易模式而不是操作風險管理缺陷和違規交易上,把市場不公平歸咎於高頻交易而不是大機構行為和監管漏洞上。

  人們時常從媒體上瞭解到因為「胖手指」(FatFinger)或某個機構的訂單程序進入了死循環而向市場中發出了巨量訂單,然後高頻交易算法迅速反應,造成市場崩盤或者劇烈波動的情況。很多人會說,如果沒有高頻交易,那麼市場就不會這麼動盪,因為人們不會來不及反應,而且高頻交易在市場波動的時候推波助瀾,加劇了市場波動。而實際上,即便沒有高頻交易,市場參與者也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平開倉的決策,當這種決策具有廣泛一致性的時候,市場一樣會出現劇烈波動,這個是市場中一個常態特徵。而且不是所有高頻交易策略都是趨勢跟隨類策略,市場深度的增加和各種各樣的交易行為反而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波動,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和策略對行情的看法並不一致。而很多這類情況中虧損的發生,其根本原因,是參與者的操作風險和市場風險管理有嚴重缺陷造成的,比如不按照交易規定或者策略設計執行操作,風險敞口過大而沒有留存充足的風險準備金。因此這類託辭,無異於一名依據日線進行操作的交易者抱怨一分鐘線的波動太大。同時,人們往往忽略了一些可能違規的交易行為,如操縱市場。對沖基金和投行自營對市場的壓力測試,很多都被偽裝成了「胖手指」,在市場出現崩盤和劇烈波動之前,往往已經通過主動性策略試驗了很多次,而且有聲譽資源的機構,為了彌補自身算法能力的不足和增強算法效果,往往還會靠資本運作、媒體宣傳的方式造市,比如大家時常看到的一些著名機構的報告。與傳統理解的操縱市場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不同,很多這類機構,往往扮演的是對已經走到懸崖邊兒的市場輕輕推了一把的角色,當然他們不會承認其實之前已經推了很多次沒推動,也絕不會承認是他們推的,因為此類主動性交易策略往往伴有合規問題。當然也有算法可以利用此類市場操縱行為實現盈利,因為只是利用而不進行市場操縱,所以也沒有合規問題。而這一切,與高頻與否沒什麼關係。

  同樣的,相當多的市場參與者為了盈利也會費盡心思挖掘監管漏洞和利用甚至創造市場的不公平。閃單交易就是一個典型。閃單(FlashOrder)的交易模式也是屬於不公平交易的,與高不高頻無關,即便在人工電話下單時代,券商交易員也會根據自己情況抬高、壓低、延遲成交某些投資人的電話委託,這個也就是閃單(FlashOrder)的原型,有券商資質的各個投行一直將其作為穩定收入來源之一,從人工到自動,後來還加入了分析客戶訂單的算法。雖然閃單交易已經因為被曝光而被禁止,但是還有各類不公平的交易模式充斥在市場當中,利用著監管的漏洞,比如前些日子因為BATS閃電崩盤導致服務器故障而暴露出的操縱市場的事情。你可以在高頻交易中找到所有違規交易的影子,但是對應的有效的監管方法卻乏善可陳。有些監管部門會邀請直接的市場參與者對監管方法做指導,這是一個能夠彌補監管者市場經驗不足和提升監管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的好方法。

  除了上述一些誤解,一些推銷高頻交易的專家有時也會有概念混淆,例如低延時交易和高頻交易就是兩個概念,不少人還分不清,會把低延時交易等同於高頻交易。與我國的券商總部集中然後交易所撮合的訂單路徑不同,歐美市場很多券商和交易所支持DMA交易模式(DirectMarketAccess,直接市場接入),即交易者的訂單可以直接遞交到交易所進行撮合。當然國內期貨市場中上期綜合交易平台(CTP)的出現的確改善了部分非上海總部券商客戶交易上期和中金所標的的訂單路徑。如果我從天津去北京,不坐便捷快速的和諧號動車,而是坐飛機飛香港然後轉首都國際機場,你肯定認為這是一個笑話,但是大多數二級市場的參與者實際上每天都在做這個事情。技術背景專業人士和受媒體高頻交易宣傳熏陶的行家往往會把交易終端放置於離交易所電信運營商中轉節點附近[2],這樣做的確可以降低訂單的網絡延時,可以減少10-120毫秒(1秒=1000毫秒)的交易數據網絡傳輸時間,而且如果足夠專業的話,管理層會驚喜地發現在效率改善報告上,網絡效率提高了80%-90%。儘管看起來相當完美,但是如果你知道一個人看到信號的反應時間,最快需要130-220毫秒,點擊鼠標或者下單鍵盤的速度最快也要214毫秒,交易軟件本身從接收到數據到顯示最快也要10-50毫秒,那麼針對網絡延遲的改善的效果恐怕就遠遠沒有想像的好。而且當你發現大多數情況下,在這麼折騰後,報價表的價位根本沒有動過,這時候一般多少會有點兒小失望。既然是這樣,從改進交易策略入手,效果會好得多。從專業角度來講,在上馬這類解決方案之前,我們會組成專家組詳細的進行成本收益分析,遺憾的是,絕大部分機構基本沒有做過此類分析就決定參加到「軍備競賽」中去。當然市場參與者追求低延時交易主要還是出於對自身權益的保護,本身無可厚非。如果在上海能比在北京獲得較多的交易優勢,那麼這個市場是不公平的,這方面我國的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做的就相當出色,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廣大的投資者,維護了市場的公平性;而歐美市場正因為缺乏這樣的公平性,所以很多機構都是被迫在進行設備升級和高頻改造,伴隨著軍備競賽,其有效盈利水平不是在提高,反而是在降低,這情形與國內家長給孩子報名參加各類補習班極為相似。

  國外之所以玩兒了命的喊高頻,很多根本是硬件廠商,軟件廠商,以及火箭科學家在喊,會把西蒙斯抬出來。但是最早對沖真正搞真正意義的高頻的,是看市場環境的,不是公開的那些知識,公開的知識是學校看準市場推出的培訓,學術研究和靠教學盈利的。這也是二級市場相對公平的方面,不看學歷、學校、年齡、社會背景。所謂的百分之幾十都是高頻單,其實相當部分只是做市和大單拆分而已,對於大單拆分,我國證券的機構版下單軟件從很早就有。在歐美投資諮詢機構中,有相當多的所謂算法交易提供商,主要以訂單拆分策略為主營業務,如果你詳細瞭解了他們用於執行訂單的算法模型,你會驚嘆,原來錢在華爾街[3]是這麼的好賺!

  如果你關注高頻交易的相關信息,你就會發現,上面的真實情況很少有人提及,這是很奇怪的。不說清楚會增加市場的風險,不利於市場完善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而且需要明確的是,搞明白不是就一定要大力推廣或者打壓頻率較高的交易行為,任何有利於市場健全和穩定的交易行為都應該被支持,都是市場裡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保持了多樣性的市場環境才有利於經濟穩定。只推崇價值投資或者只崇拜套利投機[4],都是犯了主觀定價錯誤,即便是高級數量專家,使用高級量化模型,也會經常犯主觀定價錯誤,從他開始選擇模型開始工作的時候就開始犯錯誤了。而且在任何一個市場裡,都不可能徹底消除價值投資,或者是投機交易,其根本原因是各種交易方法不過是資本的逐利屬性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的不同行為表現而已。一個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對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有好處。當然國內對高頻肯定是限制的,這保護了大多數投資者,並且有利於維護市場的公平性。現在的環境也的確沒有高頻環境,這個是事實。政策方面應該還不會放鬆,況且也沒有必要一定要放開。難道真要每秒20-40萬單,平均一天都1.3-2.5萬單成交一個品種?

    除了對高頻交易有清晰的認知外,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隨著量化投資理念的深入和高頻交易越來越熱的宣傳推廣,在這個經濟危機的宏觀背景下,現在的國內市場正在面臨一些前所未有的風險。  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現有風險管理方法的缺陷和正在暴露出來的虛假有效性。對於交易風險管控,大部分現代風險管理方法在高頻交易中都有同樣的應用。從商業銀行到投資銀行自營部門,到正規的對沖基金,基本上採用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和操作風險量化方法還是建立在VaR(ValueatRisk,風險價值)之上的。可是基於VaR的現代風險管理框架本來就是先天不足,後天補還是不足。而各個銀行在風險識別和管理上一直以來就有嚴重漏洞,08年時候只不過是個驗證而已。況且很多使用風險管理模型的從業人員,其實對風險管理模型本身並不是多熟悉,用法也不一定對。這些機構,相當於赤身裸體走在寒風裡,我國的很多銀行、公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信託公司、私募(對沖)基金,也是如此。比如這次摩根大通的「倫敦鯨」事件,儘管限於保密協議我不能披露太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就已經有對沖基金發現相關市場裡一些大機構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而他們的系統風險,也越來越大,加強內控也沒用,他們在當時已經錯過了最好的自我調整機會。這些傳統上光鮮的機構,現在應該很鬱悶或者還蒙在鼓裡,因為他們的資產充足率和VaR報表一直都「表現良好」。雖然從08年開始有不少對沖基金著手研發全新的風險管理框架用以改善風險管理水平並已經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效果,但是這些方法是與核心交易算法受同等嚴密保護的,不太可能公開,也不一定具有普適性。

  另一個重要風險是我們正在經歷又一次的多樣性喪失,多樣性的喪失會導致系統性風險的積累,而美國前不久剛剛經歷過,那直接導致了本次經濟危機。華爾街僱傭了大量的商學院畢業生和火箭科學家,先不提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社會科學的合理性的問題,同樣的理論灌輸,同樣的培訓模式,造就了大批缺乏差異性的金融精英。也許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但是從知識體系和認知層面,對風險的感知整體敏感度下降了。而我們現在,正在做幾乎同樣的事情。如果任意一個新手進入市場,只堅定有效市場假說是正確的,那是十分糟糕的。認知喪失多樣性目前看唯一的好處就是增加了行為的可預測性,如果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教材絕大部分篇幅都是凱恩斯主義,那你閉著眼睛也能知道當面臨金融危機的時候政府會採取什麼行動。既然人類的認知水平是相當有限的,那麼也就沒有任何理論是一定能靠得住的,因此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沒什麼壞處。另一個技術層面來看,市場參與者越來越採用趨同的交易技術,增加了市場的劇烈波動和可操縱性,而這個帽子,往往被扣在高頻交易頭上。尤其是隨著國內滬深300綁定的ETF產品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套利策略被採用,而這些套利策略,往往又基於經典套利方法和算法,那麼當出現相同的交易信號時,除了競速外別無他法,「秒殺」行情自然會增多。通常來講操縱滬深300股指期貨行情是相當困難的,況且國內期貨還有有限單和限倉的規定,但是即便是單交易賬戶,也可以借助算法分析滬深300成份股,以及市場中採取的各類策略類型和比重,利用足以影響市場的大規模同質策略的資金,比如套利策略,實現對滬深300指數的操控從而在期指交易上牟利。首先,操縱者不用去影響全部滬深300的成份股,然後也用不著人們想像的能夠操縱指數的資金規模,在算法幫助下,自有資金扮演的是催化劑和引導的角色,當市場中同質策略越多,其操縱成本就越低。這些並不太難實現,但是卻缺乏有效的監管方法,因為現有的監管方法很難確定「看起來不算大」的資金規模是不是真的在操縱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監管機構不支持在國內股票市場中恢復T+0是相當明智的。這也可以看出來,在制度建設和投資者保護方面,我國的監管部門和交易所很多都要比美國的監管部門和交易所要優秀和先進得多,對於一個深入全球市場的實際參與者來說,很容易分辨這點。

  此外隨著量化交易的推廣,國內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模型風險及操作風險監管難題。實施量化交易的機構,一年需要維護和監管的模型數量少則幾十,多則成百上千。這裡面存在的最大難題在於,交易策略、風險管理、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等本身屬於不同模型範疇,各個類型下面又分很多子類,也是不同模型範疇,比如交易策略,基於不同假設、背景、設計原理、採用算法、實現手段五花八門,很多還是黑箱算法,模型代碼的直接可解釋程度很差,即便模型中出現某人的八字作為決策依據也是很常見的,相對的,一般機構人員本身的建模經驗就有限,而且往往缺乏綜合應用和實戰經驗,那麼這種情況下要進行模型風險管理,找到一個有效解決方案來監控各種模型風險,可以說十分困難。這個情況,相信在國內實施過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和巴塞爾資本協議三的會很有感觸。在投資領域,包括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我見到過和建立過的相當數量的模型都比諾貝爾經濟學獎級別的模型要複雜,有的是模型看起來極為精簡,但是訓練模型的方法卻極其複雜。這當中感觸最深的就是,對於相當多的模型算法,使用者是很難瞭解到算法發明者的全部意圖和模型缺陷的,甚至就連模型算法發明者自己,也有相當部分沒有意識到自己模型算法的缺陷,長期資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另外,在相關模型進行部署實施的審查階段,現實中也經常會有非專業業務領域的管理層出於經營和某些利益的考慮,放棄穩定的模型解決方案而採用可能更冒險和欠缺穩定性的解決方案,因為決策者即為監管者,那麼在出現不可挽回損失前,其實際操作和市場風險水平往往會被掩蓋。這一幕在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中已經多次上演,並且一直到最近也依舊在上演,根據對各個機構盡職調查的結果來看,在未來的一段經濟動盪期中,還將會一次次地上演。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量化交易和高頻交易增加了風險,而是這類事物的發展,讓很多原有的風險管理漏洞更快的暴露了出來。據我瞭解到的情況,國內有自營業務的機構,有市場風險管理,操作風險量化稍差,相當數量的機構沒有專門的模型風險管理,但是卻在積極快速地推行算法交易和高頻交易。

  另外,不可否認的是,量化交易的確促進了券商自營業務的發展,但是也帶來了不少問題。採用量化手段,本身降低了二級市場中交易的門檻,並起到了一定的風控作用,這樣原本需要極高天賦和經驗的交易員的工作變得可以用研究員代替,就連所謂的盤感也可以進行量化。對於券商來說,這雖然增加了業務線,豐富了收入渠道,有助於促進券商向投行或投資集團的進一步發展完善。不過需要擔心的是,如果自營不獨立成法人機構,客戶的資料就可以作為內部資料被查閱,加之高頻交易方法讓一些操作更容易實現,隨之而來就有可能出現跟單嚴重,客戶訂單被延遲申報,針對客戶的訂單情況(不是單一客戶)派生出算法侵吞客戶的資金卻偽裝成「滑價」,甚至分析客戶情況與客戶對賭,還有很多不公平的交易手段,都會損害客戶利益和影響整個券商行業及金融市場的穩定。而如果自營業務獨立出來,比如成立對沖基金,那麼兩個機構之間如出現客戶信息洩露的情況,無論從合規還是監管的實際操作執行上,都會便捷有效得多。

  最後,高頻交易應用的主要市場之一的衍生品交易在未來幾年極有可能在國內得到推廣,那麼這類金融發泡劑有多少對實體經濟有幫助,有多少又會埋下隱患,需要我們非常謹慎的對待。歐美金融業的衍生品設計現在存在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就是不再秉持有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需求導向,而是偏向金融機構本身盈利的創收導向。這就使很多金融衍生品存在的實際意義和高頻交易方式被質疑。前幾天獲悉私募債發行的消息,我曾經開玩笑地說過:我們這類人,完全有能力把私募債重新拆分組合、打包定價,僅僅採用不同的定價模型就能讓資產「增值」,還完全合規,然後把私募債的衍生品再賣回給發債方,券商可以盈利、設計者有佣金、交易所有業績、連發債的企業方的財務報表看起來都會有所改善,還做了金融創新,一舉多得。可是這整個過程,除了幾方面可以牟利,其他什麼幫助也沒有,甚至反而增加了發債方和整個市場的風險,那麼這種金融創新,應該抵制。而且針對領導拍板決定製的買方,賣方機構很容易找到突破點和有效方法來進行銷售。需要買方警惕的是,很多衍生品不一定會以成型的產品的形式出現,也有可能是以交易結構設計的形式出現的。而對於已經成熟的衍生品市場,適當促進國內的交易平台發展,反而有助於降低風險。一方面是因為部分金融衍生品的確有經濟潤滑劑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為隨著全球化進程,國內機構不參與國際衍生品交易基本是不可能的。那麼不論是爭取定價權還是減少參與國際衍生品金融機構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的風險,設立這樣的平台是有必要的。不過在現在全球經濟依舊面臨動盪的時候,還是需要審慎的考量才是上策。[5]

  自從薩老先生(薩繆爾森)不太受哈佛待見而轉到麻省理工,並把大量數學工具應用於經濟學開始,金融業就沒有停止過量化的腳步。於是國人更是對數理分析崇拜到極致,不少從業者更以複雜模型為榮,高頻交易和算法交易恰恰能夠滿足這個虛榮心。可是,金融到底需要哪些數學知識呢?

  第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加法,你要知道你的投資組合是如何分配的,利潤是多少。

  第二個,更加重要的,就是減法,你需要知道你的損失在哪裡,並把它們從你的資產總值中減去。

  第三個,是除法,因為你會發現只有金額和價格是不夠的,你沒法準確判定形勢,所以你需要百分比。

  第四個,是乘法、乘方、以及根運算,因為你需要把你的投資組合收益進行時段化,通常是年化,這樣做唯一的目的,是吸引其他感興趣的投資人的投資。當然你如果只是自營的話,第四個可以不知道。

  也許不少精英會嗤之以鼻,可是據我瞭解,華爾街包括中國的金融業裡,能完全掌握上面的四個/三個知識的人,的確不多。

  2012年5月於中國天津

  註釋:

  [1]High-frequency trading the fast and thefurious,The Economist, Feb 25th 2012.

  [2]原先的宣傳是交易所旁邊,後來有人意識到地理位置近不一定到交易所的電話線就短。而且準確的說應該是交易所撮合服務器所在地,國內因為交易所和撮合服務器在一起,所以地理位置等同;而歐美市場許多交易所的撮合服務器所在地與交易所不在一起。

  [3]事實上很多機構的註冊地和總部已經不在華爾街,儘管美國依舊享有著全球資本給提供的流動性。

  [4]投資與投機都是中性詞,無任何感情色彩,也沒有好壞之分,二者都應是金融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5]國內正在準備推出的國債期貨、期權,以及相關的固定收益類衍生品,就十分有益於健全市場生態環境。但是單純的固定收益的專業人員,在衍生品交易方面的經驗是相當欠缺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93

網絡作家生存現狀:「大神」如何年入數百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871.html

昨天傳來噩耗,起點中文網簽約作者「十年雪落」因為過勞猝死。網絡寫手的生存現狀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

1個月難以出門一次,1年只拜訪過一兩次朋友,每天從早上9時到夜晚10時,每天都在不停碼字,這或許是大多數網絡寫手的寫照。但支撐他們如此付出的,是行業裡內越來越多的「大神」成名故事。

過去十年,以起點、縱橫中文等平台為聚集地,網絡文學作者群已初步形成了規模。而隨著行業商業模式的成熟和移動閱讀近兩年的爆發,這一市場正快速催生一批高收入作者。2012年網絡作家富豪排行榜顯示,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分別以3300萬、2100萬、1800萬的版稅收入居「網絡作家富豪榜」前三甲。貓膩、無罪、南派三叔等大神年收入也已突破數百萬。這些擁有高人氣、高收入的作者被業內稱為「大神」。

隨著騰訊、百度大力扶持網絡文學,起點也出台各種優惠政策,「大神」身價上揚,議價能力提高,基本跳槽就可實現待遇翻番。有傳聞稱原起點團隊創辦的創世中文網向貓膩拋出橄欖枝,出價為千字3000元,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個月寫10萬字,則30萬元輕鬆到手。

這些頂級網絡作家已告別初期碼字階段,稿費僅是現有收入一部分。很多一線網絡作家在內容寫精同時,更關注多版權運營。大神們收入越來越多來自無線版權、遊戲版權、漫畫版權。唐家三少、月關、貓膩均與盛大文學編劇公司簽約,編劇分成也是一項收入來源。

網絡作家無罪對騰訊科技表示:以前純粹靠字數和耗時間的模式已經行不通。對一流網絡作家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外部影響力,將市場做大,並開發出更多新的渠道。如唐家三少,每天只需要寫6000字,做好版權運營,一樣可以獲得很多收入。

貓膩每天花費幾個小時寫作。他對騰訊科技表示,對目前收入情況初步滿意,寫書也沒有想像中的辛苦。在貓膩看來,網絡文學行業處於上升階段,隨著更多平台加入,網絡文學渠道越來越多,但大神相對稀缺,這也會推動網絡作家的收入不斷上漲。

網絡作家收入猛漲背後,網絡文學價值在重構,網絡文學作為產業鏈的上游,其資源正被用於遊戲、影視、聽書、廣播劇等方面,甚至改編成舞台劇,也讓越來越多企業搶奪。網絡作家不僅可通過網絡文學創作來賺錢,更成「主流」存在,獲得越來越多人認可。

網絡作家年薪十萬已很普遍

網絡文學曾有一段低迷時期,十年前十萬年薪的網絡作家鳳毛麟角,甚至盛大文學成立初期,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微博)很長時間是和百度、盜版文學網站「戰鬥」。網絡作家主要依靠千字幾分錢的分成,日子很苦。但如今百萬年薪甚至千萬年薪的作家都已存在。

葉妖精,今年23歲,騰訊女頻簽約作家,月收入早已突破3萬元,目前月收入在4萬元到10萬元之間。從業5年時間,葉妖精最高紀錄曾達到年收入百萬。葉妖精是騰訊最早一批VIP作家,19歲開始寫網絡文學,相當於跟著騰訊文學的發展一路走過來。

葉妖精涉足網絡文學有很多巧合,上大學時玩QQ,無意間進了騰訊原創平台,看到別人在寫書,抱著好奇態度也寫起來,前3個月收入就達上萬元水平。如今葉妖精從大學畢業,並未選擇就業,而是選擇做一個自由職業者——以網絡作家的身份給騰訊供稿。

葉妖精的生活愜意,每天吃飯、睡覺、碼字,宅在家裡不出門,偶爾寫完一本書就出去旅遊十天半個月。騰訊文學有一批這樣月收入幾萬的網絡作家。網絡作家寂無表示,在騰訊有市場,在騰訊以外沒名氣。呆在騰訊埋頭苦寫,直到某天賺不了錢才會考慮去外面闖蕩。

與無罪、貓膩相比,葉妖精、寂無還是輕量級網絡作家。無罪成名於起點,2010年加盟縱橫中文網、並因小說《羅浮》徹底與起點中文網決裂,如今無罪是縱橫中文網的台柱子之一,這幾年年收入早已突破百萬元。「貓膩」是湖北宜昌人,據傳去年一年版稅高達230萬元,其作品有《映秀十年事》、《朱雀記》、《將夜》等,這些作品成就了他人氣積累和財富積累之路。

如今碼字已非「貓膩」和無罪最主要的收入,「貓膩」收入中來自簡體和漫畫改編及第三方已佔收入一半。無罪收入構成中網站給的稿費和移動閱讀分成費用僅佔40%,簡體和漫畫改編及第三方分別佔20%。隨著時間發展,來自非網站的收入比例會越來越高。

更多神話來自天蠶土豆、唐家三少和我吃西紅柿等知名寫手。23歲天蠶土豆自爆08年開始寫小說,第一筆稿費就拿到3000多元,曾給母親600萬做投資。我吃西紅柿06年賺進第一筆800塊稿費,3個月後收入過萬,半年後買房。唐家三少的《斗羅大陸》漫畫單行本發行量近千萬冊。

 

騰訊、百度紛紛殺入網絡文學江湖,讓網絡江湖發生微妙變化,也提升網絡作家身價。大神蒼天白鶴是在起點之亂中最先表態支持創世的網絡作家。蒼天白鶴對騰訊科技表示,樹挪死人挪活,加上原起點編輯推動,自己願意跟隨這一批人一起出走。

「我們寫書的人跟編輯聊得最多,可以說我們的成功跟編輯有很大關係,我們跟編輯熟,把稿子給他、大綱給他,跟他討論怎麼寫,習慣了這些編輯,再換編輯就不習慣,所以編輯打個招呼就來。」不過,蒼天白鶴選擇加盟創世,顯然還看重創世背後的騰訊資源。

「貓膩」也無法擺脫江湖爭奪。創世在與騰訊合作後出價千字3000元挖「貓膩」,這一舉措會讓無數網絡作家心動。「貓膩」對此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其與起點簽約還在繼續,《將夜》版權將歸起點,對平台之爭也不關心,不過他表示,合同完畢後可能會另作打算。

一位熟悉唐家三少的人士表示,三少名氣來自起點,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由起點爭取,加上其渠道很多,其會穩定在起點平台,不受外界波動。無罪則表示,各家平台差不多,出走這麼多年,在縱橫中文網也很好,換個陌生環境可能遭遇適應問題,暫時不打算換平台。

與這些已經成名,擁有博弈權利的大神相比,一些收入還不錯的未成名網絡作家更關心自己的位列。寂無說:「我們在網絡文學江湖沒地位,可以悶聲賺錢,但離開這裡,別人不知道你名字,也就給不了高價錢。我們一直以來都『壓力山大』,擔心某天突然寫作不賺錢了該幹嘛。」

葉妖精也有煩惱:寫小說需要不斷編劇情,讀者很挑剔,一旦寫得囉嗦或更新時間拖延時間太長,讀者立馬離開。如果哪天自己缺乏靈感寫不下去了怎麼辦?

相對這些處於網絡文學金字塔的頂端或上層的作家,更多底層的作者只有微薄的收入,大部分還需要另外一份工作來養家餬口。如百度多酷CEO孫祖德所言,並非所有的人都可以寫小說。這也意味著行業多數人的命運會比較糟糕。

對此,「貓膩」指出,網絡作家這個門檻很低,只要有寫作能力都能寫,但並非人人都能從事這一項工作,很多人可能僅僅憑藉興趣,這無法支撐更長遠的發展,一些從業者如果覺得自己不適合網絡文學這個行業,就應該盡快轉行,畢竟任何行業能賺到錢的都是少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37

鷹眼看投資——創新成長股的現狀和投資方法 深圳零存整取

http://xueqiu.com/7102683784/24456425
最近,隨著創新成長股的屢創新高,市場爭論的聲音是不絕於耳,幾個業內前輩和大腕,也紛紛撰文,,但細看之下,至少我個人覺得這些文章理性和審慎有餘,但對技術進步的理解以及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卻缺乏熱忱的憧憬。

     以下,分享我幾個觀點和心得:

一,當前階段創新成長股的投資現狀和市場情緒

     今年以來,市場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蹺蹺板特徵。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受宏觀影響的傳統行業越來越差;而各種創新產業股,如醫藥醫療,TMT,環保,傳媒,天然氣等等越來越好。

     大量的小型公司數月之內迅速翻倍,而且特別集中在創業板中,所以大家的印象是:創業板被爆炒,泡沫湧現!市場不可理喻!

     我個人非常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

第1,成長股的崛起,是市場認識到經濟的冷熱不均後的理性判斷;

第2,翻倍黑馬的特徵,本就應該是小型創新公司為主,並不是因為是創業板才去炒,而是這種特徵更多的體現在創業板的公司上;

    不能凡是創業板的股票我們就去炒;也不能快速成長的公司,因為是創業板的,就覺得他就是泡沫化。

第3,創新成長股分化行情早已出現,並非雞犬升天,需要甄別。

二,那如何對成長股的投資進行鑑別呢?

1,估值和市場空間預判,誰更重要?

          很多朋友對已經出現動態高估值的品種,都嫌高,買不下手,但卻奇怪的發現,越是想買的,越下不來;越是罵他不可思議了,卻又繼續漲了,即使動態50倍以上了,可反而更猛烈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方面是整個市場對特別優異的成長股,都是眼巴巴的等著拿貨,好東西越來越稀缺;另一方面,如果復合成長在50%的速度上,現在50倍,只需要再熬幾個月,就可以用15年的增速來考量了,50倍會一口氣降到35倍,那又不貴了。

         可反覆猶豫不上車的,卻只能望股興嘆,目送大牛上路。諸不知,騰訊當年也才10幾元,現在310了,好像還遠遠沒漲到頭。如果在當時,他任何一年的漲幅,都會讓不理解的人目瞪口呆及感覺貴得不可理喻!

        再比如,淘寶的快速發展不知道多讓全球瞠目結舌,僅光棍節那一天的歷年成績就是驚天動地:09年5000萬,10年9億,11年33億,12年191億!淘寶才做了多少年,現在年銷售過了1萬億,相當於內陸幾個省的GDP!!

        親們,中國真的沒有創新型的好企業嗎?!誰又能告訴我,淘寶該給多少倍市盈率估值?

        所以,計算眼前的市盈率,不是不重要,但卻絕不是根本的指標,只有不停的去預估產業前景和利潤成長速度才是王道!

2,打假偽成長!

    可對於已經估值的很高的票,其實風險的核心真的不在「貴」而在「假」!

     許多熱門行業及公司,短期因為某個產品,或者某一潮流,導致短期利潤大爆發,我們的市場最愛聞這種腥臭味,把他當香餑餑看,竟然也給40-60倍市盈率!其實根本沒有持續性,這是典型的炒作!

     比方電子消費品類,就是個很不靠譜的行業,根本就不該給高估值。如頭2年蘋果好賣,蘋果供應鏈的股票都給爆炒,眨眼三星又崛起了,三星供應鏈又給爆炒,而蘋果供應鏈的股票,瞬間就成了爛蘋果。

     再比方,某些無厘頭的電影,忽然間大熱,票房奇蹟誕生,股票立刻被爆炒翻倍,其實只有天知道下一部電影能不能再大熱,而每一部電影都大熱,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高估值,你憑什麼?所以,必須迴避短期成長,沒有長期持續性公司,至少不能把炒作當投資。

3,持續成長是怎麼樣的?

     總有人詬病中國股票怎麼怎麼害人,倒也是實話,但這裡頭的有5-8%的佼佼者,照樣穿越週期,有沒有好好總結都是什麼樣的?

     首先,這樣的公司必須與宏觀景氣週期無關,不受大環境擾動,全靠自身產品和競爭力壯大,即我說的獨立景氣!

     其次,行業大體上還是在新興產業中:醫藥醫療,TMT,環保,天然氣,傳媒,品牌消費品,越有創新能力就越有爆發力。

      再次,特徵上行業空間特別巨大,品牌號召力強,利潤率不斷上升,而且長期粘性強,保證長期穩定快速賺錢,生生不息。

      還有,看得見,摸得著,越簡單越好,人人都得理解得了。。。

      隨手舉些例子,中醫藥的天士力,片仔癀,云南白藥;消費品的格力空調,長城的哈弗越野車,上海家化的六神花露水,魚躍醫療的家用血壓計氧氣瓶,,,

      稍複雜點的安防的大華股份,長春高新的矮小症成長激素,富瑞特裝的天然氣設備,迪安診斷的第三方醫療服務。

     選上了這些牛股,翻數倍都是少的,大華翻了27倍,長春高新20倍。

     不過耗時起碼幾年,沒有這個遠見,成長股投資就不要玩!

三,總結如何獲得超級收益率

1,重點研究不受宏觀影響的獨立景氣行業;

2,從小型公司入手,特別是創新成長類的;

3,集中持股,重倉出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長期跟蹤,堅決死捂,屁股往往比小聰明更能賺錢!

四,投資的根本信仰

   投資需要信仰嗎?N多人覺得這是笑掉大牙!

   可我們一直認為,不相信民族的偉大復興,投資只能成為投機,炒股只能成為賭博。而賭博,你能贏嗎?

    所以,我們要相信中國有優秀的產品,有優秀的企業家,更有優秀的上市企業,雖然,這個比入群的優秀比例更低,但確實真是大量的存在!

    自下而上的不斷探索,投資將變得越來越有章可循,越來越勝券在握!

                                               深圳森瑞投資  林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868

二十一張圖表詳解美國就業現狀(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996

上週五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美國非農就業增長16.2萬,未達到預期的18.5萬。

與此同時,美國失業率降至7.4%,達到了4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7月美國就業增長主要來自於零售業就業增長,該部門增加了4.7萬個職位,過去12個月中,零售業部門增加就業人數達到35萬。

下方是來自美國勞工統計局的彙總圖表,通過這些圖表能夠清楚地瞭解美國目前的就業狀況。

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變化情況:

2013年7月,美國各行業部門就業增減情況一覽:

2009年10月以來,礦業增加就業21.5萬:

建築業就業已經連續4個月沒有顯著變化了:

而製造業部門的就業增長情況,自從今年2月達到2.3萬的增加之後,一直非常低迷:

7月份,美國機動車輛和零部件生產部門的就業增加了9000人:

7月美國批發貿易部門增長就業1.4萬:

7月美國零售貿易部門增加4.7萬就業:

建築材料及園藝供應部門增長6000就業:

醫療部門的5000名就業增長中主要來自於製藥業:

日用商品行業增長9000個就業崗位:

請繼續參閱 二十一張圖表詳解美國就業現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52

二十一張圖表詳解美國就業現狀(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005

上週五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美國非農就業增長16.2萬,未達到預期的18.5萬。

與此同時,美國失業率降至7.4%,達到了4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7月美國就業增長主要來自於零售業就業增長,該部門增加了4.7萬個職位,過去12個月中,零售業部門增加就業人數達到35萬。

下方是來自美國勞工統計局的彙總圖表,通過這些圖表能夠清楚地瞭解美國目前的就業狀況。

請參看本系列上篇二十一張圖表詳解美國就業現狀(上)

交通運輸及倉儲類就業增長從今年2月以來就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公共事業部門就業稍有下降,7月減少2000人:

2011年3月至2011中,信息行業就業減少100萬,隨後也沒有實現復甦:

7月金融活動方面就業增加1.5萬,過去12個月中增加12萬:

專業和商務服務部門就業增長相對較為迅速,但是7月僅增長3.6萬,低於歷史平均水平6.6萬:

 

教育及健康服務領域就業增長變化甚微:

7月休閒產業就業增長2.3萬,此前6月增加5.7萬:

過去一年間,個人服務和洗衣服務領域增加就業2.1萬,下圖為其它服務業就業增長趨勢:

聯邦政府就業經歷了前兩個月的下滑之後,7月穩定了下來:

2013年目前為止,美國聯邦政府淨裁員5.3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53

我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和未來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4726640
一、互聯網金融的理想和現實

互聯網金融,已經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但是對於什麼是互聯網金融,我個人感覺目前為止,也一直缺乏很好的定義,雖然「互聯網金融」最早的概念提出者,謝平教授,曾經做過一個定義,但是顯然如果按照謝平教授的定義,目前看來還沒有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的出現,

他把互聯網金融定義為「在這種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非常低;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達到與現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並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減少交易成本。」

從目前市場上所出現的各種互聯網金融模式來看,符合這個帶點烏托邦性質定義的金融模式應該並不存在,所以,單純從概念提出的角度而言,中國不存在現實的互聯網金融模式。

那麼現在大家探討的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目前業內存在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的探討,其實也一直處於概念模糊之中,各種模式,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定義來進行界定。所以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否則大量的討論都建立在基礎定義不同的基礎之上,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習慣把所有涉及到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經營模式,都定義成了「互聯網金融」,當然業內還有一種傾向,其實是更直接、簡單的理解,就是只有互聯網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互聯網金融。而金融企業使用互聯網手段,則不是互聯網金融,而習慣性界定為「金融互聯網」。這種劃分,單純的其實就主體劃分,習慣性將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對立起來,這種對立的後果是引發了業內大量的口水,實質的意義卻非常有限,因為人為的排斥了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暫且撇開定義,我們就現象來看,目前最普遍定義為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大概區分其實是四個模式,第一個模式是拍拍貸為代表的線上P2P模式,(當然P2P背後也開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貸模式,人人貸等模式,陸金所、有利網模式等,至於宜信模式,我個人認為是屬於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線下運作的概念,跟互聯網關係不大,所以暫不為定義互聯網金融。),還有一系列眾籌網站(這個模式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國外發展有一定的成績,國內暫時沒看到太多的實質性業務網站,點名時間是個代表,但是帶有一定的公益特徵,還有待觀望),第二個模式是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所形成的各自互聯網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較多。第三個模式其實是涉及到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存在了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業。第四,則是大量的互聯網企業介入的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更多還是以服務金融機構為主要運營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領域,例如數米網、銅板街、東方財富網等基金代銷網站,還有如融360、好貸網的金融信息服務模式的網站。

如果還有一塊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話,那就是比特幣的出現,很多人把比特幣跟q幣等同,我認為兩者夏截然不同的。事實上q幣背後其實是等值人民幣作為信用基礎的,所以q幣的誕生過程是不創造信用的,社會總體貨幣體系是均衡的。無論你怎麼玩q幣,都不會給社會貨幣總量產生衝擊。而比特幣不是,比特幣其實理論上是創造了一種貨幣體系,他存在的信用基礎是人們基礎於對恆定貨幣總量的預期,這種貨幣體系,創造了信用,理論上可以理解為發行了新的貨幣,規模如果足夠大,對社會邊會產生各種衝擊,我自己對金融的理解,首先金融的背後第一屬性絕對是政治屬性,是政治社會裡對社會整體控制措施的一種。也就是意味著社會不可能產聲明脫離政治屬性的金融體系,比特幣的悖論就出現了,如果自娛自樂,那跟金融本質是無關的,一旦影響社會貨幣體系,必須納入監管,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也就只是政治體系裡發行多元化貨幣的一種,所謂的顛覆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市場上,最熱門討論最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P2P的發展從07年開始,到09年之後發展非常迅速,引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監管空白,使得這個模式從一開始就處於了充分競爭的格局,為了保持各自的競爭優勢,P2P開始了出現各種分化,分化的背後使得大量的P2P模式,總體而言,已經脫離了其最早誕生時候的初衷,現在的P2P的本質其實已經是批了互聯網外衣的金融機構了,只是這樣的金融機構沒有牌照準入,也沒有監管涉及。

二、P2P的分化和實質

目前P2P在國內主要是三個模式,第一個而是拍拍貸模式,從誕生起一直堅持做平台模式,算是最純粹的P2P模式,這種模式下,平台不參與擔保,純粹進行信息匹配,幫助資金借貸雙方更好的進行資金匹配。這種模式其實本質是直接融資的概念,是金融脫媒的一種表現形式。改變了資金原先都通過銀行等中介媒體彙集在給予資金需求方的模式。應該算是一種創新的金融模式,這種模式其實是符合謝平教授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定義的模式,但是現實中要達到謝平教授的可以純粹脫媒,估計還要很長的時間要走,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類似拍拍貸這種堅持做平台模式的P2P,大概全國僅此一家,在大量帶擔保的P2P的圍剿下,生存難度日益加大,最終使得拍拍貸模式可能也會最終走向擔保模式。

很多時候,我自己認為,一開始所謂的不規範的市場,最終其實是會扼殺創新模式,扼殺的方式就是簡單直接的「劣幣驅逐良幣」,現在全球來看,為什麼就單獨中國的P2P發展迅猛,絕對不是中國的市場空間大,而只是因為也就中國的P2P市場存在空白監管,沒有規範的監管之下,大量的P2P都以互聯網的方式從事金融機構的業務,P2P進行了異化所導致的局面,國外的P2P,有嚴格的監管要求平台不介入資金交易,不進行信用擔保,從而規避了P2P異化的可能性。美國的PROPSER曾經就被停業一年之多,在監管入駐調查之後,核實了業務模式後重新放行,是因為其堅守了平台的本質。

第二個也就是提供本金甚至利息擔保的P2P模式,這個是目前P2P的主流模式,一個本金擔保和不擔保,看上去的一個微小的差異,最終形成的差異卻是截然不同的,交易性質發生了本質改變,本金擔保的P2P模式實質已經是間接融資的概念了,他的運作模式由平台成為了一個擔保機構,而大量的投資人本來基於自身能力和借款人的公開信息的借款行為,就成為了更多依賴於對P2P機構的信賴基礎上的一個借款行為,而P2P機構負責尋找客戶,篩選客戶,提供擔保,然後匹配資金,這個一系列的行為使得P2P在這個層面上成為了所有的風險聚集點,不但成為了交易的信息中介,資金中介,也更為了風險中介,這三大中介其實,本質已經是典型的金融機構所履行的業務職責了,P2P這個時候異化成為了一個金融機構。而且還是異常強大的一個金融機構,當前大量的P2P註冊資本都非常小,一家註冊資本100萬的P2P,最終能夠形成幾億的業務規模,而與此同時,一家註冊資本一個億的小貸公司,卻只能操作上限1.5億的業務,兩個強烈的反差所表現的是,P2P很多時候其實是在進行監管套利的行為。

我們其實很多時候在談互聯網金融的本質的時候,其實是希望能夠依賴互聯網進行金融脫媒,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能夠讓大量金融機構的職能不斷的分化甚至消失,這個是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意義。但是顯然這種P2P的模式,已經偏離了這種模式,他本身又承擔了金融中介的職責和功能,從這個邏輯上來看,這樣的P2P跟傳統的金融機構其實本質是一樣的。無非只是叫法有所區分而已。所以,帶了本金擔保的P2P的本質就是沒有牌照的金融機構。

從P2P的現實操作來看,當前大量的P2P模式之中,互聯網其實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吸儲的角色,是資金流量入口的概念,而在信貸交易的核心領域:信用風險的控制領域,這類的P2P機構採取的又是跟傳統金融機構幾乎是一致的模式,都普遍採取線下審核的模式,都沒能體現出互聯網的優越性出來,也就注定了P2P的悖論,運營跟傳統金融機構的幾乎一致,但是卻沒有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制度性保障的優勢,例如傳統金融機構對抗風險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採取幾乎零成本獲得期限錯配的方式來對抗極高壞賬率的情況下依然成生存的情況,而顯然P2P缺乏這樣的制度性保障,更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為了對抗這個風險,就使得目前的P2P模式之中,普遍存在通過構建虛假借款人的行為來搭建資金池的行為,從而獲得資金,以解決現實業務運行中的流動性問題,通過這個方式,大量的P2P都宣稱沒有壞賬的同時,規模不斷上行,這個上行其實並非業務的增長,而是因為被資金池的成本推著上行的結果,如同肖鋼主席曾經說的,這種資金錯配的存在的背後其實就風險的不斷堆積,本質上就是個龐氏騙局。

針對P2P是否是互聯網金融模式,我個人的觀點是相對清晰的,我一直認為區分金融的核心點在於如何更好的風險控制的競爭,這種競爭一種是制度性的競爭,一種是技術性的競爭,如果無法在這兩個層面都體現出互聯網優勢來,顯然是不能界定為互聯網金融的,P2P如果進行拆解顯然就是線上拉儲,線下放貸,這种放貸的審核行為的線下化行為的本質必然不能界定為互聯網金融的。

第三個模式是陸金所、有利網等類P2P模式,他們的模式其實是將金融機構或者准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以極低的門檻對外銷售的方式,這個低門檻分為金額拆的比傳統金融機構更零散,期限比傳統金融機構更靈活。我個人感覺這種模式本質跟第二類的P2P一樣,也是屬於監管套利的行為,理論上金額更小,期限更靈活的產品更容易進行銷售,但是反過來,由於傳統金融機構收到嚴格的風險監管,使得無法進行類似的操作,才衍生出了類似的模式,如果在雙方監管一致的情況下,很難說這種模式會體現出更優越的特性來。

這類P2P,本質上屬於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模式,前者更多其實是平安擔保產品的證券化的過程,規模的大小其實是受到平安擔保的擔保規模和擔保能力的限制,壞賬率直接取決於平安擔保公司的運營能力,而有利網更多則是將大量的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資產打包成理財產品的形式對外銷售,這種模式,前面說了其實是帶有一定的監管空白地帶。按照我國對理財產品的銷售所進行的一系列管理辦法來看待的話,他們的優勢不在於互聯網的優勢,實質在於突破了監管。

現在到傳統金融機構購買理財產品會相對繁瑣和麻煩,而且還帶有極大的門檻特徵,需要一定的金額之上才可以購買,但是這個並非是傳統金融機構自身的意願,而是收到了嚴格的監管所致,但是同樣的行為,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卻可以得到規避,這種規避的核心並不是因為互聯網提供了更好的風險控制水平,因為他們的最終產品風險度是一致,區別僅僅在於互聯網的理財產品銷售方式,暫時沒有納入監管體系,屬於空白地帶,隨著監管的日益介入,個人感覺這類模式的整體生命力會相對有限。

而且,我自己感覺這個模式和上述第二個模式,可能也不太適合定位為P2P,我們對P2P的理解,更多還是要建立在個人對個人的基礎之上,第二個模式,其實更多是建立在個人對平台,然後平台對個人的基礎上,借款人和出資人都是相對隔離的,不單信息隔離,風險也是隔離的。而第三個模式則是個人對平台,平台對機構,機構在對個人,信息隔離,風險認知隔離都更為遙遠。所以把這類產品定義為P2P,顯然是不合適的。這種模式應該是金融產品的銷售渠道或者是金融機構的資金吸儲模式。回到最後的核心其實是金融機構本身的運營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規模受到這些金融機構本身的約束。

監管上來看,更多的關注點則必然放到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之上,跟平台關係不大。例如對陸金所的產品的監管,可能要更關心的是按照融資性擔保管理辦法,到底平安擔保能做多少擔保,擔保餘額多少,是否及時公佈給投資人?例如小貸公司通過網絡進行證券化是否合適,小貸公司能否不經過主管部門同意進行信貸資產的對外銷售,因為網絡銷售都普遍需要帶回購或者加擔保,那麼這樣的形式表外,實質表內的規模,是否可以超過1.5倍的限制?

對於平台的監管而言,在這個層面需要關心的是,到底什麼樣的網站具備進行產品銷售的資質,目前對於一般的理財產品的銷售都有極為嚴格的監管要求,在宣傳等方面都給予了非常苛刻的監管,那麼對於風險更高的金融產品的證券化領域,是否因為批了互聯網就可以放寬監管?我感覺顯然是不合適的,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銷售,面更管,人數更多,引起的糾紛必然更為麻煩,我曾經看到一筆四十萬的借款,有近800多人出資,這種帶有極大的外延性的銷售方式,是否可以獨立於傳統的銷售管理辦法之外?都是需要值得探討和分析。

三、P2P的興起的背後

P2P的三種模式的快速發展,是有一些大的背景的,我個人認為,這是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都處於牌照管理,同時實行長期分業監管和利率管制的狀態下,所必然出現的金融畸形業態,我在很多年前就提出過「夾縫金融」的概念,無論何種形式的P2P,民間借貸,乃至現在的所謂信託、私募股權等相對正規的金融機構,其實都是典型的「夾縫金融」,由於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無法滿足大量的社會性借款需求的同時,也因為存款利率管制,所以無法滿足存款人更高的利息需求,從而形成錢多和錢少並存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的資金無處可去,只能獲得遠低於通貨膨脹存款利息,一方面則是大量的實體企業缺錢,到處以極高的價格到處借錢。幾個因素交疊下,夾縫金融是必然興起的,P2P只是其中的一種。

所以,就從本質而言,P2P在我國的異化,很大程度上是對我國扭曲的金融體制的一種市場化訴求,但是這種訴求在大的制度性體系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雖然對於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實質性的意義還是相對有限,一方面是因為這種模式的更多還是我國金融信貸化以及全民高利貸的一種互聯網的表現形式,在我國資金整體流動性氾濫的情況下,P2P的資金成本一直居高不下,P2P的吸儲成本都基本接近甚至超過民間借貸的成本,最終也是助推了我國的「貨幣空轉」的現象,而且從實際的情況來看,現在的P2P最大的風險不是集中在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跑路事件上,而是集中在P2P規模日益上行的同時,P2P的壞賬卻一直處於不透明的狀態,從目前能看到的數字上來,在一千億左右的P2P餘額之中,在能被看到的壞賬率數字卻維持在1%以下,甚至很多P2P宣佈零違約率,我們說,一個不違約的市場其實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這個現象的背後就必然是大量風險的堆積然後容易集中的大規模釋放,會極大的加劇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產生的後果更為嚴重。

因此放任P2P當前的狀態,一方面是對於真正的金融創新進行了遏制,很多人以P2P是金融創新為由,認為對待P2P要儘量寬容對待,我恰恰不認為是如此,目前的P2P狀態,其實是扼殺了真正的P2P模式的產生,謝平教授的互聯網金融的設想,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壓根無法開展,因為在普遍給予本金擔保的情況下,是沒有人會去本金不擔保的P2P平台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非常嚴重。所以對P2P的監管要求無論是從現實風險角度考慮,還是金融市場創新角度考慮,介入監管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如何監管P2P上,難度的確很大,將是放在監管層一個非常重要的難題,現在的P2P很多都已經既成之事實,已經形成大而不能倒的局面了,所以,純粹的一刀切,可能會引發太大的社會問題,而且事實上在大的背景不消除的情況下,也很難相信這類模式就會因為勒令取消就不再出現別的模式,如同高利貸在我國綿延不絕的發展了兩千多年一樣,單純的進行取締靠壓制意義不大,進行整體性的金融體制改革可能才是問題的關鍵,當前對P2P的監管也可能只是過渡性的權宜之計。從當前的P2P的整體情況來看,核心資本管理可能會非常有意義。其實可以參照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辦法進行監管和實施。對P2P所能操作業務規模跟核心資本進行掛鉤,不宜超過4倍。其次,對P2P的債權的分拆標準進行設定,個人感覺嚴格控制在三十人以下會比較合適,避免債權過於分散,同時還要限制債權的轉讓次數,避免借新債還舊債的情況的出現。最後,嚴格監控虛假債權的情況,虛假債權的本質已經到了集資詐騙的成分,而且虛假債權是構建資金池的核心,這個部分的業務是堆積金融風險的核心點。

而對於平台模式的P2P,在確保資金和平台隔離以及無相關關聯債權的存在的情況下,個人感覺不但適當寬鬆,還要進行政策扶持,支持和鼓勵創新技術的運用,但是要嚴格的排斥擔保行為的存在。

對於陸金所等平台的模式,監管則可以考慮適用證監會關於理財產品銷售的管理辦法,確保網絡銷售和實體銷售的監管一致性,而事實個人感覺網絡銷售的監管要嚴於網下。另外這種模式的核心還是要放在相應理財產品發行主體上的監管,例如現在不少P2P平台開始發售私募股權的產品,以及一些私募機構的產品,這些產品的發行其實是要嚴格遵守特定公眾群體,網絡化銷售必然是突破了這個界限,而且這些產品的發行主體的發行資格可能都是存在嚴重的監管問題。

四、阿里、京東金融模式

阿里金融基本上已經成為了繼P2P模式外互聯網金融的代表類型了,仔細劃分下阿里金融,可以發現阿里金融基本上涵蓋了互聯網金融四大類型的除P2P模式外的三塊業務,一塊是以放貸和擔保為特徵的風險業務,一塊是以支付寶為核心的第三方支付業務,還有一塊是基於淘寶和支付寶基礎上的基金銷售業務和數據分享業務。

同為銷售平台的其他電商,如京東、敦煌網、網盛等,就目前情況來看,可能最終採取的模式會跟阿里有較大的區別,業務範圍也小了一些,一方面因為平台還是相對較小,體系不如阿里,另外一方面則是沒有支付寶,雖然目前京東等平台也開始構建第三方支付體系,但是要到介入金融,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就風險業務比較來看,雙方也是有較大的區別,京東等平台,可能並不直接介入實質性的風險領域,也就是說他們不直接進行貸款發放,而更多還是跟傳統金融機構合作,讓自己的業務模式鍥入傳統金融機構,雙方展開合作,共同服務他們的平台客戶。

當然,我自己感覺他們還可以更進一步,甚至可以開放給數據給更多的資金方,走入到P2P領域去,因為傳統金融機構的相對效率較低,風險容忍度非常小,因此可能並不一定能適合這些網站的平台需要,或許會陷入阿里巴巴最早跟建行、工行合作的老路上去,利用P2P的方式,同時依託他們平台的控制力的優勢,或許可以更快,更便捷的實現資金對接,真正實現直接融資的概念。

憑藉體系內還是具備一定的風控的優勢基礎上,相比於第一種毫無根基的P2P而言,這種模式的P2P,或許更有優勢,同時,我自己的感覺也比跟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可能還要更靠譜點。之所以,是走異化的P2P模式還是走純粹的P2P模式,個人感覺一方面取決於監管政策,一方面取決於這類電商平台自身的總體考慮,很難說那種模式更好,當然走異化的P2P模式,可能就跟阿里小貸和阿里擔保就最後走到一條路上來了,都是附加了自身信用之後的風險行為。

所以,從目前情況來看,雖然同屬於電商介入金融領域,其實也是有分化的,阿里走的是自建金融機構的概念,而其他電商走的是純信息服務加數據分享的路線,前者承擔實質性的風險,而後者不承擔風險,至少目前是不承擔,僅提供融資的信息,技術服務,區別還是很大的。孰優孰劣很難說,如果建立在具備極大的風控優勢的基礎上,個人感覺,前者更好,但是由於風險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和滯後性,因此會不斷堆積風險,而且風險都堆積在體系內,雖然可以通過證券化的方式進行不斷分攤,但是總體而言,實質風險還是很高。

這種模式其實跟金融機構目前雖然暫時看不上太多的正面性競爭,因為更多還是在體系內發放貸款,但是隨著銀行不斷下沉,也隨著阿里金融體系成長,雙方會形成直接的對抗,取決於阿里金融的野心和實踐的結果。當然也取決於銀行下沉至該領域的時間和效率。從純概念上而言,我個人感覺,阿里金融的這塊業務,實質是金融機構業務,跟傳統金融機構是實質性的正面競爭,都是屬於金融機構之間的同業競爭,但是由於阿里的小貸和擔保業態,其實在貸款層面的競爭必然是弱勢的,制度的不對等的情況下,阿里金融要對抗銀行等金融機構,難度很大,所以,也只是概念上的正面競爭,很多專家都在說阿里已經利用證券化和餘額寶變相吸儲了,已經完全可以顛覆銀行了。我只能說這些專家挺扯淡的。我一直想表達的是,我們在討論任何問題的時候,基本性定義先弄明白,在這個基礎上衍生不同的觀點,其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行為,但是基本定義都弄不明白,就只能說是扯淡的了。餘額寶哪怕是存款,也跟阿里沒關係,更別提餘額寶不是存款。所謂證券化是可以理解為變相吸儲,但是跟吸儲相比,成本太高,效率過低,完全無法相同比較。所以,我自己理解的阿里金融跟傳統金融機構的競爭,必然是在阿里獲得銀行牌照之後,這個更具體的,放在後面闡述。

當阿里成為了一家銀行,可以預見到的是阿里可能更多會成為一家專營銀行,切入的是以淘寶為基礎的電商市場,阿里銀行的規模大小取決於電商規模的大小,畢竟金融作為借貸交易的核心是其背後的信用風險控制能力,就目前而言,阿里金融的核心風控都是來自於淘寶和天貓,無論是對體系內的控制力,還是大數據下的風控模型,其實都還是更多依賴於其掌握的淘寶交易數據,就這些數據而言,即使形成長期風控能力,也是必然立足於其實體本身。

所以,不論如何做結論,阿里金融雖然批了金融的外衣,但是他的內核其實還是帶有互聯網的特徵,因為在阿里金融的特性裡,他的信貸交易核心風控特點,已經形成和體現了互聯網化的優勢,這種優勢在體系內是具備了可批量複製的可行性的,的確使用了互聯網降低邊際成本的概念,對於阿里來說,構建了風控模型之後,理論上就可以隨著淘寶的成長而不斷的擴大規模,這種帶有典型互聯網特徵的金融體系,雖然批了金融的外衣,但是他的實質是互聯網金融。

但是阿里金融正因為是構建在體系基礎上的金融衍生,這個是他的優勢,使得他風險可控,相對有優勢,但是也是他的劣勢,只有構建不斷擴張的淘寶和天貓的基礎,才有金融業務的不斷衍生,所以,問題也隨之而來,首先是這種金融模式本身是不具備可複製性的,因為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在複製一個淘寶和天貓,然後再來誕生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其次,淘寶和天貓的邊際擴張也是需要不斷的投入和維護的,目前淘寶面臨的問題也日益複雜,建立在一個虧損面超過80%的商戶基礎上的淘寶體系,也面臨著擴張衰竭的趨勢,使得在此基礎上衍生金融的可能性在降低,同時,五六年的阿里金融實踐之後的阿里小貸、擔保的整體規模和壞賬率都與設想中的規模差距甚大,阿里小貸的規模大概不會超過三十個億的規模,這個顯然跟他號稱一萬億銷售額的數字是不匹配的,阿里小貸面臨著雙重邏輯困境。要麼就是體系內有效需求不足,導致規模無法上行,要麼就是風控措施過嚴,雖然存在足夠的有效需求,但是滿足其量化放貸模型的客戶太少。也就是說規模一旦上行,其壞賬率還會攀升,兩個邏輯悖論下,使得阿里金融的發展難度其實也非常大。

最後,我個人感覺阿里小貸也好,阿里擔保也好,本質的核心其實還是在於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但是由於這兩個金融模式在金融業態中而言,個人感覺都屬於過渡性金融業態,很難是長期業態,特定時期下的產物,隨著金融管制的逐步放鬆,以及利率市場化趨勢大加快來臨,這兩個業態的生存基礎其實都在被打破,必然也面臨著轉型的趨勢,下一步,我個人感覺阿里申請銀行還是必然的趨勢,時間節點的問題。也只有申請牌照,阿里也可能跟傳統金融機構有一致競爭的可能性,否則即使握有淘寶和天貓,也很難對抗銀行的帶有制度性保護的流動性優勢。轉型銀行的阿里金融,所面臨的問題,一方面可能是形成體系內的排他性競爭,另外一方面還是要逐步走出自身的體系,跟傳統金融機構的進行正面對抗,否則,光淘寶和天貓還是很難滿足一家銀行的生存性需求的。畢竟電商領域的整體容量有限,很難養活一個龐大體系的銀行,雖然現在誰都在做電商,但是實際而言,貿易流通行的以消費品為特徵的商品流通領域的實質性需求很小,普遍都是現金流很充足,對周轉率要求很高的商戶,不太會有多大的實質性業務需求。但是走出淘寶和天貓的阿里金融,要跟傳統的金融機構的對抗,到底如何,個人暫時看不到太多的優勢。

最後談談,我自己對阿里的風控體系的認知和理解,目前大數據被炒作的異常火熱,而大家都認為淘寶和天貓擁有別人不可企及的數據優勢,所以推定阿里金融無可戰勝,我自己感覺這種邏輯過於簡單了,事實上,從阿里小貸的風控體系來看,未來的趨勢想走基於淘寶體系內數據的量化交易之路,這條路其實是具備極大的風控革新的思路在裡面的,阿里指望通過體系內龐大的數據基礎進行大數據的應用,來更為便捷和低成本的實現客戶群體辨別,從而實現為體系內的客戶進行更好的金融服務,互聯網的優越性就體現在了有效進行數據整合,以及降低成本上,讓本來存在了很久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望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將以往銀行無法覆蓋和顧及的業務,進行有效覆蓋。所以,阿里小貸很大程度上是符合互聯網思維的,只是想說的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大數據的運用在信用風險控制層面,其實難度相對較大,大數據其實是概率論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對各種維度的數據集中處理來統一計算可能潛在的違約概率,只要讓違約概率低於收益率,模型就是成功。

這種概率論為基礎的信用風險,個人感覺難度非常大,首先從概率的基礎上來看,我們一直認為概率在金融領域是很難進行使用的,因為概率要求基礎是有規律的隨機事件,在大量重複出現的條件下,呈現必然的統計特徵,所以樣本的選擇必然是那些有規律的隨機事件,這種隨機事件要求是事件發生是相互獨立事件的,就是A發生違約跟B發生違約沒必然的聯繫,但是小微企業必然是不符合這樣的特徵的,他的違約既無規律,也不隨機。跟金融機構的風險篩選能力是正相關的,這樣的樣本極具備篩選難度,所以,我自己是不認同,貸款的客戶數越大,其風險就越小的說法。另外,還有所謂的概率其實是需要一定的基礎量的在整體規模覆蓋面不夠廣的情況下,其實最終的概率都少0.1事件,違約率會忽高忽低,實際的意義不大。從數學角度來說,只有數量足夠足夠多,才能讓偶然性事件變成必然事件,從而達到理想狀態的一個壞賬率。如果家數做的不夠多的情況下,隨機事件無法變成必然事件,那麼這樣的貸款壞賬率就是個隨機事件,什麼是隨機事件,就是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給你出個大風險。

另外,從阿里金融的數據構成來看,現在的阿里的數據的有效性是不足的,我們講大數據首先是全,也就是維度要多,其次是大,現在阿里能依賴的排他性數據也就是淘寶的交易數據,依靠這單一維度的數據,構建信貸風險控制模型,個人感覺難度還是非常的大,單一維度的真實性以及反映背後的邏輯難度還是很大,更何況目前的淘寶存在極為嚴重的數據失真的行為,目前幾乎所有的淘寶賣家都參與到了刷磚的模式之中,已經儼然形成了利益鏈條,還有專門維持好評的公關公司等等,其實都極為嚴重的干擾了正常的交易型數據的真實性,這種基礎上所形成的數據分析,雖然也是具備一定的意義的,只是意義不大,因為混淆了交易本身真實性的特徵。會加劇模型參數失真的情況出現,再加上系統風險控制過程中的反身性理論的存在,會讓系統本身也出現較大的自我顛覆的情況,讓系統的設定的難度加大,這裡面還有量化模型裡最可怕的黑天鵝事件的出現,都會讓這種模型出現非常龐大的系統性風險,帶來極為致命的風險性事件。就更別提在中國普遍存在的尋找系統BUG的行為了,在金融系統裡,量化放貸的背後就是意味著認數據而不做具體的分析,符合標準就排除人工干涉行為,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大量圍繞數據為核心的造假行為的發生,基本是沒辦法屏蔽的。所以,總體而言,基於此而形成的量化放貸模型,我個人並不是看好。

另外,前面闡述過的還有個重要的點是淘寶到底能做多大?離開了淘寶的阿里金融的優勢在哪裡?舉個例子,阿里金融針對B2B,就一直缺乏很好的風控手段,採取的方式跟傳統的金融機構幾乎一模一樣,同樣屬於阿里體系內卻明顯不同的信用控制方式,其實也說明了信用控制必須有所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阿里金融跟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可能就蕩然無存,所以,論述淘寶和天貓到底能做多大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裡不但是誕生他的金融業務的基礎,也是他信用風控的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阿里金融可能就意義非常的有限了。淘寶的規模,一方面取決於我們零售商品的總體規模有多大的同時也取決於其他電商機構的成長速度,從佔比上來看,淘寶的雖然絕對份額在增加,但是佔比份額其實都是在下降的,而且資本也不斷湧入,都在分流阿里的金融基礎。這個其實是很致命的問題,而與此同時,淘寶自身也開始嚴重分化,好的越來越好的同時也越來越少,淘寶成為了個普遍性虧損的地方的時候,一方面使得淘寶規模很難繼續前行,另外一方面也大大的降低了淘寶商戶的金融需求的同時,還極大的抬高了風險,因為虧損下的商戶要麼無信貸需求要麼就是有騙貸需求。

事實上,我個人感覺,即使,我國去年十八萬億的零售總額都網絡化了,最終會形成的金融需求應該都不會特別大,我自己調研過很多種小商戶,也看過全球類似的報告,商貿流通行業更多應該是理財性需求多餘信貸類需求的。而且信貸類需求的特徵更多還是零散性的週期性的需求,其實阿里金融自身已經反映的很明顯了這個特徵,他的貸款總量可能突破了一千億,但是餘額一直未能有效上行,大概還是維持在二三十億人民幣左右,總體而言,實質性的收益是有限的,反過來其實也證明了,實質的有效需求不足。但是餘額寶的規模卻能短短一個多月事件突破一百億的規模,則證明了理財需求的旺盛。

也因為這個點,所以很多人會在這裡說,阿里一旦成為了銀行就可以通過電商可以獲得了較為便宜的資金沉澱,從而有相比較於銀行的資金成本優勢,怎麼說呢。理論上是有可能,但是實際我們要考慮到幾點,這裡先提一點,就是淘寶的支付便捷其實是建立在各家銀行卡都支持的基礎上的,一旦阿里自身介入了銀行業,我感覺各家銀行業作為競爭性的對手,很難繼續維持目前的合作關係,即使有,也會提高各類收費,大大增加阿里的成本,因為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阿里的資金沉澱,跟銀行業的龐大資金量相比較,還是過小,作為非同業競爭,可能更多是合作關係,但是作為同業競爭,可能就是競爭性關係。很難說維持目前的關係了。

而以京東、敦煌網、生意寶等為代表的平台,更多還是優化生態的角度考慮,金融是優化其平台的策略和手段,所以更多還是金融服務的概念,他們本身不介入具體的金融運作,所以,這種模式雖然也被認定為互聯網金融,但是個人感覺他們扮演的模式更多還是信息初篩,數據分享等基礎性工作,核心的風控必然還是由銀行等金融機構來實現的,所以我還是可能把這個模式界定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模式,當然,如果他們最後撇開了銀行金融機構,走入到P2P模式,我到是感覺那應該是很好玩的事情,反倒帶有很大的互聯網金融的特徵了。這裡隱含的前提是我前面一再的強調,不得介入擔保和資金交易,否則又是個危險的事情。

如何評價這兩類的模式,首先,由於這些平台做到現在其實都已經是非常的完善了,規模也很大,因此法律邊緣地帶,他們基本上不會涉足,所以他們目前為止在P2P上都出奇的保持了謹慎態度,另外,我自己的感覺由於阿里金融也好,京東金融也好,從信用控制的邏輯來看,雖然我對量化放貸表示不樂觀,但是總的來說,我感覺這類平台還都是具備風控基礎的,這種基礎未必體現在單純的交易信息更為安全的基礎以及信息數據更完善的基礎上,還體現在他們對生態圈內的借款方的較強掌控性上,他們都能通過自身體系的控制力讓商戶有很強的違約成本,所以他們的金融不是如同P2P而言憑空而起的,他們具備天然的金融發展的基礎,事實上,金融都衍生於實體之中,而且金融的風險特徵也呈現出了與實體越近風險越小,越是遠離實體,風險越大的特徵,所以這類電商金融幾乎天然的就是切合自身實體而生的,如同汽車金融,衍生於汽車銷售一樣,從這個角度上而言,阿里金融、京東金融等金融模式,雖然不符合謝平教授的互聯網金融定義,但是在實踐中,可能更契合我國當下互聯網環境下的金融體系和模式。

而隨著互聯網模式的不斷衍生發展,各種平台電商和垂直電商,以及新的交易模式都會不斷的產生和發展,互聯網也一直處於顛覆和自我顛覆之中,不斷的進化,這種進化,催生了更多交易模式的同時,也必然催生更多的金融模式,我總的核心的看法是,只要基礎於實體之上,立足於風控創新的金融模式,都是有旺盛的生命力的,而脫離這個環節尋求金融創新,就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往往還會造成極大的後果。我一直說,在當前的體系環境裡,我國的金融創新,更多還是立足於擴槓桿,立足於更快更迅速的發放貸款,而非風控模式的創新,因此,這種金融創新最終的結果會非常的破壞性,這方面有太多的教訓,互聯網金融必然也是要繳納一些學費的,估計用不了多久,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所謂互聯網金融的破敗案例出現,這些都是任何一個行業成長的必然邏輯,也不需要太見怪。

五、第三方支付和基金銷售

互聯網金融的第三、第四個部分,其實可以合在一起分析,事實上來看,第三方支付本身是非常悲催的行業,目前250張支付牌照可以想像絕大部分都是虧損甚至乾脆只是拿了牌照並不進行業務操作的,只有極少部分在運營,這個行業最終,大概也就是形成幾家支付行業寡頭壟斷,大部分都是名存實亡的格局吧。支付行業的投入很大,單純依靠支付本身盈利,難度很大,事實上,如果支付寶離開了淘寶的這個基礎,支付寶本身的盈利也是個非常大的困境,這個行業短期來看,雖然已經突破十萬億的規模,但是相比較2、3000萬億的銀行業務處理規模而言,這個數字要給銀行產生太大的衝擊還不太至於。

目前大抵談支付對金融的衝擊,主要是指支付行業隔離了銀行跟客戶的關係,讓銀行遠離了客戶,這種隔離使得支付企業佔據了渠道的優勢,從而獲得了跟銀行一致的渠道競爭的可能性,餘額寶是這種衝擊的主要代表,餘額寶橫空出世給業界極為震撼,大家都在研究餘額寶。回到餘額寶的本質而言,我自己梳理的邏輯其實是,通過淘寶做大了支付寶,而支付寶停留住了更多的支付客戶,從而通過讓其購買貨幣基金,讓支付客戶更願意在支付寶中停留。本質上而言,其實是阿里生態的自我優化的必然過程,讓更多的人在體系內沉澱,是幾乎每家互聯網公司所必然的邏輯,如果不能讓人沉澱在自身體系內,那麼就意味著互聯網模式的失敗,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號稱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模式,其實也只是個口號而已,實質的互聯網其實也是處於人為的分裂,分割狀態,封閉性很強,合作性很差幾乎是所有的成功的互聯網企業的特性。如何容納更多的用戶成為了互聯網競爭的唯一考慮點,直接體現在流量層面。

所以,如果非要定義餘額寶,可以舉個例子來進行比較,可以理解為某個銀行網點,由於有極多的存款客戶,為了讓這些存款客戶不流失,某個銀行針對這些客戶設計了一款收益更高,安全性也相對較好的理財產品,從而避免了這些客戶流失到別的銀行去的行為。這種行為算不算創新兩說,但是是合理的生態邏輯。所以餘額寶的成功,並不是在於什麼技術創新,而是在於其龐大的客戶體量,我們以前說銀行幹啥都行,也不是因為銀行有多技術上優勢,也是因為銀行有足夠龐大的客戶量,有了這些基礎,是快速做大規模的基礎。這種能力也體現為邊際成本很低,是個搭順風車的行為。前提是基礎客戶量,其次才是所謂的技術創新,而事實上,技術創新也不是餘額寶的事情,匯添富09年就實現了這種功能,而互聯網企業如同銅板街,數米網都比餘額寶之前實現了類似的功能,而美國的PAYBAL在1999年就實現了這個功能。但是最終卻是餘額寶大放異彩,是因為支付寶的基礎性優勢太強,而支付寶的基礎性優勢則又是來自於淘寶的一枝獨大,所以單獨以餘額寶去理解第三方支付給金融行業帶來的衝擊,個人感覺意義有限,畢竟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其實是無法形成這種衝擊的,所以第三方支付對銀行的衝擊要結合著第四個部分一起來看,單純就支付行業而言,我個人感覺對銀行的衝擊是相對有限的,因為第三方支付首先最終端口都在銀行,需要銀行的支持,兩者更多還是共贏的關係,而且第三方支付雖然實現了去紙幣化,但是最終的存款都還是體現在銀行賬戶之上,不會影響銀行本身的運營,無非以數字貨幣替代了現實貨幣,所以衝擊也相對有限,而衝擊較大的可能是以第三方支付的賬戶為基礎的貨幣基金銷售等其他金融服務,這個衝擊主要還是體現在銀行原先基本上是唯一的理財產品銷售渠道,基本得銀行渠道就得天下了,大量的基金公司都是圍繞著銀行而生存,現在有了餘額寶的出現之後,互聯網的第三方支付行業也開始日趨體現其價值,一方面是削弱了銀行的代銷的中間業務收入,另外一方面也讓銀行的存款減少,這個衝擊是隨著銷售規模增加而增加的。

我們先回到基金銷售的模式本身進行界定,首先,互聯網在其間扮演的角色是渠道特徵,他們本身是不介入金融領域的,因為最終的收益產生和實現都是需要他們所代銷的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的運營能力,是虧是賺都是這個機構的能力,而非基金銷售方的能力,反過來銷售渠道還會受制於運營方的制約,例如餘額寶如果最終給客戶造成了損失,給阿里帶來的負面聲譽將是極其大的,甚至可能會引發再一次的十月圍城的格局,我自己理解的這塊業務的本質,其實,與其說是互聯網給銀行帶來了衝擊,還確切的說,應該是銀行的核心業務面臨著來自同業的競爭,雖然渠道在這期間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是最終的競爭對手還是金融機構本身。

其次,回到銀行的非核心業務來看,也就是基金代銷的業務來看,過去幾年銀行銷售佣金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大面積的壓榨了基金行業的管理的利潤,部分銀行收取了基金的管理費的一半以上,很爽,讓基金業很痛恨。但是另外一方面,由於基金行業在過去幾年裡的極其差的業績表現,讓銀行面臨了客戶極大的怨恨之心,弄的銀行也灰頭土臉,反過來也就更嚴格的要求基金的同時,也更苛刻的收取基金的費用,現在互聯網來參與到這個行業的競爭了。幾個結論性的論述,第一個是互聯網的基金銷售,怎麼說呢?估計條件只會比銀行更狠,無論在收費方面,還是客戶服務方面,肯定是比銀行更加苛刻,因為銀行能做的都做了,做不了的,也就只能被互聯網企業給壓榨,只要基金業的業績一天不得到體現,那麼必然就是這個格局。第二個是互聯網企業也必然面臨銀行一樣的煩惱,甚至比銀行面臨的問題更複雜,因為互聯網面對的客戶群體更加的多元化。

單純從基金等金融產品銷售的實質來看,我自己個人認為互聯網是更具備銷售優勢的,因為互聯網專注客戶體驗,同時能用互聯網更低成本更好的拓展和複製客戶,互聯網在這個領域內是身經百戰的,提高客戶粘度和體驗幾乎是他們每天必然要去考的問題,否則他們就無法生存,尤其是電商網站,在這個領域內幾乎已經把客戶體驗做到了極致,所以從純商品銷售角度來看,互聯網帶有極強的優勢,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其實是網店多,客戶群更集中,同時信用背書更強,前者更適合網絡用戶,後者則適合網下客戶,當然這幾年金融機構也做了很多的改進,不斷的提升自身客戶粘性,但是短期內,難度還是很大。

但是一旦結婚金融產品的風險特性,我們就要同時看到,互聯網的劣勢也非常的明顯,金融產品帶有的極大的風險性,是長期滯後的,也會不斷累積,而且還無法進行有效辨別,辨別成本很高,需要很強的能力,互聯網顯然在這個層面的劣勢就非常的明顯,如果也都需要配備專業的人士進行這方面的工作,互聯網企業就很難是純粹的互聯網企業了,而轉型成為了金融企業,這種配備專業人才的模式,一方面是能力無法批量複製,另外一方面也導致了銷售的邊際成本並不是遞減的,顯然這點跟互聯網邊際成本遞減的特性是違背的。從基金產品的銷售角度來看,客戶最終真正的核心體驗,其實是資金安全,如果無法保證資金的長期安全有效,那麼再好的其他客戶體驗,都是會喪失意義,而且基金銷售越多,所帶來的長期負面性其實是越大的。所以,可以基本理解為這類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必須要有能力確保客戶在長期體驗和短期客戶體驗上進行良好的匹配的能力,才有可能確保更好的運營和發展。顯然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模式裡面在這個層面還沒有體現出來。

最後,我們從監管上來看,由於互聯網具備極大的外延性和擴散性,可以很快將金融產品予以擴大至全球範圍,但是金融產品的銷售則受到較多的硬性監管約束,全球範圍來看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讓互聯網的擴散性和金融產品銷售的相對嚴謹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也是這類模式的需要考量的地方,前段時間,餘額寶橫空出世,擴大宣傳,把貨幣基金存款化,風險提示不到位所引起的業界非議,就是集中體現了互聯網機構對金融認知的不足,央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長就提出了餘額寶風險提示不足的委婉批評,也是需要互聯網對這個領域加強認知和學習的。互聯網企業目前暫時可以脫離監管,形成法外之地,但是最終必然是進入一致性監管領域的,到了這個時候,其實才有可能真正的優劣勢比較的可能,也才有了競爭的基礎。也就只有在同一水平線上的競爭,才能起到通過競爭,加快了我國金融機構整體實力的上行,加速兩者之間的融合,所以,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對於如何有效的把互聯網金融的相應機構納入監管之中,即保持其具備開放、效率的互聯網特性,但是也要接受金融的嚴謹保守的核心理念,不會因為互聯網的極大便利性所帶來的風險的快速擴張。這個是放在監管層上的難題所在。

六、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機構是否構成了衝擊?

在談這個話題之前,其實我們要先認清一個基本性的問題,那就是由於我國的金融體系其實長期是在相對封閉的體系裡完成的,我國過去十多年一直高速增長的環境和競爭性保護壁壘,兩個因素的助推下我國的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這個發展其實是大而不強的,更多是一種壟斷下的產物,尤其表現在銀行體系,可以說,我國未來的任何一步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也好,還是民間金融機構的發展也好。必然是建立在對銀行體系的削弱基礎之上的,而金融改革的一系列手段也必然是圍繞這麼個趨勢而制定,畢竟我國銀行業一枝獨大的格局對我國的整體性金融業形成了太強的擠出效應,讓其他金融機構處於極為尷尬的境地。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銀行業面臨各種衝擊是必然的,面臨著同業的競爭也面臨著跨界的競爭,而且競爭的力度也會隨著管制的逐步放鬆而更加激烈和觸發實質。互聯網金融其實只是大量的競爭中的一種,也並非是最強烈的一種。目前資管領域對銀行的挑戰可能還要遠高於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挑戰。互聯網金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還會處於夾縫金融領域,哪怕擠入了金融機構領域,也還是更多面對著小額零散領域,這個其實是互聯網的特性所決定。

互聯網的優勢主要是體現在對大量小額的分散的人工辨別成本極高的領域具備降低成本的優勢,但是對於大額個性化的金融產品是不具備優勢的,簡單的例子,一百筆五十萬的信貸業務,如果採取人工逐筆審核的難度是遠高於審核一筆五千萬的信貸業務的,所以前者可能適合用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共性化的審核標準,而後者則適合採取人工審核,因為收益遠高於成本,沒必要用互聯網來解決,整體意義不大。所以,互聯網金融可能更適合在小微企業層面發揮既定的優勢。也正因為如此,我個人感覺互聯網金融要改變太大的結構的可能性其實是不大的。因為從任何一個國家的生態結構而言,金融的本質其實都是「借屌絲的錢給高富帥用」這個核心,大量的屌絲的更多特性還是給錢方,而不是借錢方。高富帥其實被證明了有賺錢的能力,而且也積累了更多的資源去創造更多的財富,越是發達的基本社會,財富逐漸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也是特性,只是國家採取一系列手段讓財富進行再分配來保持社會的整體平衡,這個基本的邏輯體系也就決定了大量的屌絲更多還是資金入口的概念,而高富帥則扮演了更多的資金創造財富的角色。所以,互聯網金融要改變大的格局的可能性並不大。

就實質性的衝擊來看,目前由於互聯網金融都扮演的還是資金入口的概念,所以,我還看不到太大的實質性業務衝擊,即使有,也更多還是觀念上的衝擊,當然也包括了技術革新性運用的可能性。觀念上的衝擊主要體現在互聯網對客戶的極端體驗的偏執狂般的追求上,金融機構由於過去十多年的順風順水,體制呵護,展現了過於強勢的特徵,形成了目前普遍性的輿論一邊倒的趨勢,當然這個有時候也很難說誰對誰錯。因為銀行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的背後都是血淋淋的教訓的沉澱,而互聯網企業作為攻方,則可以無所顧忌,也讓銀行有時候無處辯駁,但是總體而言,銀行在客戶體驗上的確可以做的更好。但是要說道實質性的衝擊,個人感覺還是過早了,互聯網企業獲得牌照後,一直監管下的兩個業態的競爭就回到一個業態上的競爭了,更多還是效率和運營的競爭以及核心資本的競爭,從全球這麼多年的發展歷史來看,雄厚的資本、豐富的經驗、以及豐富的網點資源,乃至戰略佈局都是經過大量的時間沉澱和累積出來的。指望一種帶有那個共通性的技術來獲得突破性的進步,然後超越這些,基本上難度是很大的,可能性不大。當然不排除個別銀行在競爭中犯了致命性錯誤然後退出歷史舞台的可能性,但是總體而言倒下比超越要容易。

所以,我個人的核心觀點是,銀行業的顛覆必然不是來自互聯網的跨界入侵,顛覆銀行業必然是來自於一些基礎性的金融制度和框架,我自己歸納了我國的銀行業面臨最大的幾個基礎性變革,個人感覺首當其衝的可能是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加速,這個是構建銀行壟斷的一個主要的基礎性制度,另外,金融牌照制度管理的逐步放鬆,以及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在加上貨幣發行體制的改革、資管行業的全面放開,這幾個制度性的變革出台,才是對銀行業的實質性衝擊,銀行與其擔心互聯網給銀行帶來這個哪個的衝擊,還不如多考慮這幾個大變革下的銀行業生存的基礎可能更合適。理論上,這幾個基礎性的制度框架開始之後,所謂的夾縫金融的基礎則會逐步的消失,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可能才會真正出現,而不是目前的這種批這互聯網外衣的金融機構的本質,那時候可能才有真正的可競爭性,。當前談互聯網金融的意義都不是特別的大,也只有這個時候,互聯網金融可能才有正面的積極意義。

否則在當前的整體體系下,單純通過互聯網金融,來改變我國的金融亂像甚至作為金融補充的意義都不是特別現實,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他們的本質也是屬於金融,也是必然從屬於金融邏輯的,在這些大的框架制度性變革不改變之前,互聯網金融即使顛覆了當前金融機構,也一樣會跟目前的銀行機構一樣,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趕走一個暴君在來一個暴君的概念。

七、銀行做電商?

在洶湧而至的互聯網大潮之下,銀行業要去思考的地方的確很多,但是目前自己感受下來,感覺銀行過高的估計了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影響,處於非常茫然和徬徨的局面,主要體現為各家銀行都在設電商,我自己就感覺有點非常詫異,當然我並不是說否定去做電商這樣的行為,但是要建議銀行做電商之前,要先弄明白,做電商的目的是什麼?電商對金融的滲透到底有多大,是否只有介入電商才是互聯網金融?

第一點我個人感覺銀行去複製一個淘寶出來實際的意義也是非常有限的,可以說電商進入金融領域是較為自然的事情,因需求而導向的模式是正確的,但是金融進入電商,個人感覺不是很能找到合理的邏輯,基礎性優勢在哪裡呢?暫時沒想明白這個問題。但是前面論述了,電商對金融的整體貢獻會非常有限,至少我是看不明白銀行期望從電商身上獲得什麼?如果指望重新再造一個淘寶出來,實在是可能性很低,從做金融的角度來看,意義也很有限。

但是換個邏輯看問題,如果能通過電商,讓銀行更好的能理解和認識市場,可能意義就非常大了,銀行這幾年有危機意識其實是很不容易的,至少在前幾年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一直在體系內的銀行高官長期不貼近市場,坐南朝北慣了,不懂民間疾苦,現在讓他們有危機感,總歸是好事情,更好的認知和瞭解市場,通過電商的運作更明白和理解互聯網邏輯,對銀行的持續性發展的好處還是極為重大的。而電商又是互聯網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在這個領域內能有所學習,縱然失敗,也是值得嘗試的。我一直說無論我如何不喜歡馬云,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馬云是極其優秀的,能在這個毫無門檻和壁壘的行業裡殺出一條血路,是極其不容易的事情,每天都是在為生存而戰鬥是互聯網行業,顛覆和被顛覆是每天的主旋律,甚至還要自我顛覆,難度極其大,這種競爭狀態下的企業才是有戰鬥力的,到這個市場上,去轉轉,總歸不是壞事情。

另外一方面,銀行做電商,雖然邏輯的確不是很看的明白,但是有一點立足於銀行龐大的客戶群,本著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角度,尤其是客戶基數極大的銀行,在銀行的客戶體系內形成資源的充分挖掘和使用,也未必不是不可行的道路,雖然規模未必能做的很大的,但是精細化生產之後的效益也會非常的明顯,把最終的目標定位於優化銀行生態體系,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差異化服務,提高客戶的粘性,而未必要電商盈利從而讓客戶更喜歡停留在銀行體系內,如果真能以這個為目標精耕細作,或許也是條道路也未嘗不可。事實上,招行曾經有過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信用卡積分電商公司,只是後來被打趴下了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16

日本手游現狀與發行經驗談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762.html

在分享演講內容之前,我們先看看日本市場的應用榜單。下圖為10月30日的Google Play 與App Store iPhone 的Grossing榜前十。

093312lriidkwfy8zkwfvy

成功案例分享

《鎖鏈編年史》自推出後在總榜與遊戲榜排名一直靠前,10月10日是App Store總榜第3遊戲榜第3。它有三大成功因素:1. 開發商世嘉推出的RPG精品;2. 繼承了家庭用遊戲的風格;3. 世嘉的粉絲眾多,該遊戲ARPPU(ARPU)非常高。

《魔法師和黑貓問答》總榜第6遊戲榜第5,它也有三大亮點:1. 遊戲中問答問題的形式跟手機的親和性,使其成為一款非常有個性的作品;2.大廠Colopl開發出的人氣作品;3.畫面的上部是敵人、下部進行操作,吸收了追求「下一款智龍迷城」的用戶層

Line的Pokopang(消除遊戲)總榜第2遊戲榜第2則是由於Line的強推和其本身互動社交屬性。

中國手游廠商最近還沒有在日本市場取得特別好的成績。

對日本遊戲市場的總結:

1、市場的本身非常大。日本遊戲下載規模僅次於美國中國排第3、收益規模第2。日本市場智能機是快速普及,今年持有率達到43.3%(5105萬人),預計後年會突破7000萬人。

2、 Android的份額不斷擴大,約為iOS兩倍。但Android與iOS的市場規模差距不大,AppStore上付費規模更高。2011年7月智能設備操作系統中iOS佔40.8%Android佔51.3%,2012年8月iOS是32.5%Android是61.1%,2013年5月iOS是33.4%Android有65.0%。

3、 比較封閉。主要被日本國產遊戲和Line平台上的遊戲佔領,其他海外遊戲成功事例不多;

4、集中度非常高,排行榜第一位與其他遊戲差距很大。如下圖所示,Google Play上集中程度比App Store更高。(圖2)

5、若要成功,必須適應日本市場特有的遊戲運營模式與掌握市場的經驗知識。

詳細說下來,在遊戲運營方式上,想獲得持續成長有3個要點:

1、平衡的要素。把握好內容、消費、推廣的平衡。

2、成長的要素。要促進消費的遊戲活動運營、消費邏輯的構建,要點是在1-2周時間內構建PDCA的循環。

3、 KPI的把握。銷售額的成長關鍵是DAU,付費轉換率與ARPPU也是重要KPI。

另外,遊戲活動、遊戲宣傳、後台服務也是必不可缺的要素。

要提高收益,需必要的活動與宣傳;要維持收益,需構建合適的後台服務。採用最適合日本人的宣傳方法,方能增加忠實用戶;遊戲運營中尊重用戶感受,才可維持用戶忠誠度。

在日本的市場宣傳中,廣告代理商作用非常大,市場推廣的成敗往往在於初期的代理商選擇與推廣案整合。後續要管理和分析所有數據,仔細掌握各廣告的露出媒體面和廣告設計的CPA與ROAS。要有大局意識,根據方案全體的CPA跟獲得用戶總數來判斷、改良。要針對各平台的邏輯採取合適對策。

日本市場上主要有五大廣告種類

1、PR預熱。在遊戲發佈前進行的預熱,為了獲取熱衷於遊戲的用戶註冊。每月可能獲得3000-5000下載,平均下來下載單價約350日元。

2、 積分牆廣告。用於提升排行榜名次,這種途徑獲得的用戶次日留存率非常低。下載規模每月3000-5000,平均下來下載單價約350日元。有D2C Reward、Metaps、AppDriver等。

3、 非獎勵型成果付費廣告/CPI/宣傳稿。有AppBank、Octoba、8Crops、GameFeat等。

4、 廣告聯盟。可獲得付費率比較高的用戶。下載規模每月1-2萬,平均下來下載單價500-1000日元。有Admob、InMobi、i-Mobile等。

5、Facebook廣告、病毒營銷等其他類型。針對特定用戶進行廣告投放。Facebook廣告能獲得5000-1萬下載/月,單價在500-1000日元。Soendo、SocialReview做的社交媒體傳播,能獲得2000-1萬下載/月,單價100-1000日元。

推廣案例分享

一款教育類App(演講者沒有提到名字)的推廣案例是,CPI廣告50萬日元加上積分牆廣告500萬日元的投入,對App的指標進行改良和驗證,換來教育類銷售榜第一維持很長時間,月收入約500-900萬日元。

手游Brave Frontier,提前告知獲得活躍用戶註冊,上線後再通過積分牆推榜,預熱是300萬日元、積分牆投入約1000萬日元、廣告聯盟約1500萬日元。上線頭一個月銷售額1.5-2億日元,曾達到暢銷榜第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241

【純乾貨】2013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現狀和趨勢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30/56735.html

我們製作了IVD行業指數。樣本囊括了達安基因、科華生物、迪安診斷、利德曼、博暉創新和陽普醫療等在內的10家上市公司。

我們發現,從2012年至今,IVD行業指數大幅跑贏了醫藥行業和大盤,最大漲幅達到120%,是醫藥行業指數的2倍。

我們認為IVD指數大幅上漲的原有有幾個,首先行業的增速較高,支撐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其次,IVD行業是政策的避風港,符合未來醫改的政策導向;第三,和今年中小盤股票大漲有關;第四,投資標的具有一定稀缺性。

那麼站在現在這個時點展望未來,我們覺得有必要梳理一下思路,看清目前IVD行業的真實發展狀態,把握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就是我們此次會議的目的所在。

第一部分 臨床體外診斷應用現狀和展望

一、 三大領域分別討論(生化、免疫和分子)

1、生化診斷領域,已經發展比較成熟了,醫院每年的工作量增速很低,大約只有10%左右。國內生化診斷市場上,儀器品牌使用較多的是羅氏、貝克曼、強生、西門子、日立和東芝等等。試劑方面,國外品牌基本上自己配套的試劑,除了日本的之外。國內有幾個廠家的試劑做的比較好,比如中生北控、九強生物和四川邁克(原羅氏四川地區代理商)等等。

2、免疫診斷領域,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酶免階段,基本上用的都是國產的,科華生物、北京萬泰、麗珠集團和安圖生物等品牌用的都比較多。但是近幾年化學發光迅速成長,臨床上幾乎替代了酶免,尤其是在高級醫院,用的基本都是化學發光了。化學發光在檢測項目上增長也很快,不僅取代類原有酶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還擠佔了原來生化檢測的空間。近4年檢驗科免疫工作量平均增速24%。

在應用品牌方面,目前化學發光領域基本被外資品牌所壟斷,包括羅氏、雅培、西門子、貝克曼和強生等等。化學發光目前都是封閉式系統。所以現在高級醫院的免疫診斷產品——從儀器到試劑——都用的國外。目前免疫診斷——至少是在高級醫院——外資品牌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國內的免疫診斷行業也經歷了「進口——國產——進口」的過程,即從國外酶免壟斷——國產Elisa完成進口替代——進口的化學發光取代傳統Elisa的過程。所以從行業的發展路徑來看,國內化學發光產品目前先以低級醫院作為立足點,然後再進行進口替代。不過從目前國內幾家化學發光代表性公司來看,技術水準與國外相差太遠,深圳新產業、北京科美、四川邁克、科華生物和利德曼等等,都不能與國外產品相提並論。

國外產品性能也不相同,羅氏的最好,產品穩定性好,儀器設備性能優異,處理樣本量大,故障率低。雅培的也不錯,但是儀器沒有羅氏的好用,設計理念有問題,樣本量大了以後故障率高。強生的化學發光也在用,他們的特點是設備的操作簡單,像傻瓜相機一樣,不需要專業人員,把樣本往裡面一方,一按,就可以自動處理了,所以醫院的急診樣本會用他們的設備來做。總的來講這幾家在化學發光領域各有特色,醫院通常選擇3、4家的產品均衡使用。

3、分子診斷領域,目前規模最小,但是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一方面,從新開展的診斷項目來看,分子診斷的增速是最高的。根據《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目錄》,2007年分子診斷項目僅為28項,2013年項目增加到148項。生化和免疫也有增加,但是增長率最高的是分子診斷。從醫院開展的臨床診斷項目來看,也是這個趨勢。

2009年-2012年,生化診斷項目僅增加了4項,免疫診斷項目增加了14項,分子診斷項目增加了18項。另一方面,個體化醫療的發展給分子診斷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目前分子診斷主要的應用領域包括傳染病檢測、遺傳病診斷、腫瘤診斷、個體化醫療等等,個體化醫療是未來的大方向,個體化醫療實際上覆蓋了現在分子診斷的應用領域,比如對於腫瘤的治療,個體化用藥需要進行基因突變檢測。

從醫院方面來看,2012年開始分子診斷工作量開始明顯上升,以該醫院為例,2013年8月份和9月份,兩個月的分子診斷量同比增速均達到了70-85%之間。

二、 工作量與支出佔比情況

首先從工作量來看,最近4年檢驗科工作量平均增速12%左右。2012年該醫院生化的工作量是最大的,佔比大約為60%左右,其次是免疫,工作量佔比20%左右,分子生物學工作量佔比0.3%,微生物檢測工作量佔比1%左右。所以從工作量來看,生化檢測做的是最多的。

但是從醫院檢驗科支出來看,完全和工作量不成比例。醫院在生化方面的支出比例僅為12%左右,免疫的支出高達約70%左右,分子診斷的支出佔比1%左右,微生物佔比2%左右。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免疫和分子診斷的支出比例是工作量比例的3倍多,而生化診斷支出佔比僅為工作量佔比的1/5左右。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在新項目開展、自動化程度和方法學改進等方面遠遠比生化診斷活躍,價格也比較高,例如該醫院最近五年在免疫診斷方面的支出增長了1倍,而同期生化支出僅增長了20%,年均增速僅是個位數增長。從醫院的角度來講,希望能夠降低成本,降低醫療費用。但是從市場角度來看,生化診斷缺乏新技術新應用領域的拓展,價格體系穩定,整體市場發展缺乏動力。

三、 對獨立實驗室的看法

對廣州金域的評價很高,國內做的最好。達安基因和迪安診斷做的也比較大。現在三甲醫院也做外包,比如剛剛開展的一些項目,開展初期樣本量很小,醫院沒有設備,就外包給ICL來做,但是一旦項目的樣本量增多,醫院就不再外包了,就自己做了。這個也是目前為什麼三級醫院不是ICL市場主要貢獻者的原因。另外,現在一些獨立實驗室也給醫院送樣本(反外包)。一些獨立實驗室在某些樣本檢測上充當了中間商的角色,它從一家醫院接到樣本,然後送到別的醫院去檢測,然後他們收取差價。這可能和他們的商業利潤核算有關係。

第二部分 血站系統體外診斷產品使用情況

血站系統所使用的IVD產品和臨床檢驗科相比,有著顯著的特點。使用產品種類相對很少,但是樣本處理量巨大,而且對於產品的質量要求高於臨床。

血站的採血前篩查主要初步檢測血液的血型和傳染病病毒抗體檢測,採血後的篩查主要是篩查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抗體情況。

血站系統使用的診斷試劑和臨床不同,對於診斷試劑的靈敏度要求更高。臨床產品通常按照第二或者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審批,血站系統產品按照藥品標準審批註冊,要經過中檢所的批批檢才能供應血站。

2009年之前血站系統使用的血篩試劑都是傳統酶免,酶免的特點是成本低,操作簡單,樣本處理量大。但是其致命的劣勢在於靈敏度低,檢測窗口期長。對於臨床用血安全有一定的隱患。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血站系統開始推官血篩的核酸檢測工作。

核酸檢測的靈敏度比Elisa高3個數量級,由於直接檢測病毒DNA和RNA,能夠有效地縮短檢測窗口期。經過實際對比,第一遍採用酶免檢測,第二遍使用核酸檢測,由於敏感度提升和窗口期縮短,的確能夠有效降低假陰性結果。

在血篩核酸診斷的產品方面,目前諾華和羅氏佔有率很高,在第一期推廣階段,諾華和羅氏的產品佔有率達到80%。國內企業中,上海浩源在血站系統做的比較大,上海浩源將全部身家都壓在血站上了,所以國內他做的比較大。科華生物的份額僅次於浩源,大約在6-10%之間。其他廠家都很小。

總體來講血站系統對於產品的價格敏感度不高,比如現在諾華和羅氏的試劑價格基本是國產的2-3倍,但血站更看重產品品質和儀器性能等指標。在選擇產品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儀器的佔地面積、耗電量等多種因素。目前北京使用的基本是諾華的產品,羅氏的都不多。

目前血篩核酸診斷的推廣情況,主要和地方財政撥款息息相關,許多地方推廣進展緩慢主要是資金問題。一些資金支持比較好的地方已經提前完成了血篩的核酸診斷推廣,比如北京,全部血站已經完成了核酸診斷的全部推廣工作。(原載微信公眾平台medchin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57

八張圖告訴你中國人口現狀及趨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429

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口壓力,三中全會宣佈將放寬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政策。到底中國的人口狀況面臨哪些問題,可能對經濟產生哪些影響?下面來自摩根士丹利的八張圖表將會告訴你。

1、中國自1949年建國以來經歷了三次嬰兒潮。第一次是戰後的1949年至1958年,第二次是1962年至1972年,第三次是1981年至1991。

2、中國的生育率在1970年代達到最高5.5,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開始迅速下降,到了2012年為1.6,以經低於2.1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3、人口自然增長率1970年代為2.6%,1980年代計劃生育後降至1.2%,目前低於1%。

4、中國的人口增長將會減緩,至2030年將出現人口負增長。

5、工作年齡人口將在2017年開始下降,這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

6、儘管經濟下滑,公司招人會變得越來越難。

7、獨生子女政策降低了人口對經濟的壓力,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男性比例的偏多。

8、中國人傾向於工作的時候存錢,退休了之後消費。隨著前兩撥嬰兒潮人群的退休,中國經濟結構將從投資趨向於消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16

一幅圖瞭解全球製造業現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831

如果你看過華爾街見聞本週分享的下面這幅圖,應該會有些「失落」:去年除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金磚四國」(BRIC)和丹麥,全球其他地區的製造業增長都有好轉。

摩根大通的下面這幅圖讓我們看到了全球21個國家地區從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其中中國的數據來自匯豐中國製造業PMI

如果只截取去年12月的表現,我們會看到21個國家地區裡只有4個低於50,表明只有4個國家製造業增長呈收縮態勢。

這「四大金剛」分別是:PMI製造業指數為47.0的法國,49.6的希臘、47.6的澳大利亞和48.8的俄羅斯。

如果與11月比較,環比上升的有13個國家地區,金磚四國裡只有巴西是環比增長,由49.7升至50.5。

就算以中國官方製造業PMI來參考,12月中國也是半年來首次回落。

當然,不能僅憑PMI判斷全球製造業形勢。

去年9月,美銀美林就發佈報告質疑PMI數據的「神話」。

報告認為,要知道這類PMI調查有多原始,這點很重要。

每個月都有那麼幾百名採購經理接受調查,要回答各類行業活動變量的問題,根據這些答案制定指數的結果。

這項調查在一個月還沒結束時就開始進行,有些問題會涉及到受訪採購經理來不及準備好給出答案的領域。

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指數相對穩定,很容易解讀。美銀美林指出,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簡明的特色反而是這類數據的缺點,並不算長處。

報告認為,調查樣本不能代表整個經濟體,有的調查樣本集中在大企業。而且,這類調查根本沒有試圖根據企業成立和倒閉的現狀做調整。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下圖這樣強勁增長的「軟」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