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正從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人工、資源要素、物流、融資、外貿、制度性交易成本等七個方面降低企業成本激發市場活力。
在當日召開的"降低企業成本激發市場活力"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國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5月,該省共辦理增值稅即征即退7.6億元,全省73萬戶小微企業共計免征增值稅7.5億元,落實增值稅免稅銷售額344億元。今年一季度,共為1106戶企業落實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22854.21萬元,減免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11253.21萬元,政策受惠面為100%。
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為全省36.3萬戶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帶來四個方面的利好:一是4大行業的稅收負擔會有所下降。二是其他非試點企業將增加進項抵扣,特別是增加不動產進項抵扣,從而降低稅收負擔。三是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促進了各類企業公平競爭。四是全面消除重複征稅,有利於企業轉型升級。
湖北省財政廳階段性下調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將企業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由2%下調至1.5%。全年征收額將在2015年42.82億元的基礎上下降10.7億元,也就是說減輕企業負擔10.7億元。
湖北省物價局進一步降低涉企收費水平,全面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對2015年取消、暫停征收的49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落實情況開展督促檢查。對依法保留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實施普遍性降標,總體降幅30%左右。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除了上述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外,為降低企業人工成本,湖北省人社廳還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20%降至19%;失業保險總費率亦下調了一個百分點。
尤其對於去產能過程中涉及的鋼鐵、煤炭等行業,穩崗補貼支付比例可按企業及其員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70%執行。對於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可申請暫緩繳存住房公積金。
降低企業資源要素成本方面,今年內,將通過釋放輸配電價改革紅利、落實煤電價格聯動、取消化肥優惠電價等措施,降低全省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4分/千瓦時,降低大工業用電價格2分/千瓦時以上,預計2016年降低企業成本24.3億元。
擴大電力用戶直接交易範圍和規模。截止目前,湖北省2016年電力直接交易合同或協議規模已達282億千瓦時,今年全年直接交易規模將超過300億千瓦時。據測算,直接交易的協議銷售電價可降低7.1分/千瓦時左右,預計2016年降低企業成本近22億元。
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上,首先是降低高速公路收費標準。從2016年6月1日起,將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費收費標準總體降低10%左右。按現有通行費收入的規模測算,降低收費標準後,全年可降低社會通行成本約18億元。
對整車合法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運輸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的車輛等,落實“綠色通道”等減免費通行政策。據測算,預計2016年政策性減免金額將達33.81億元,其中“綠色通道”政策減免23.14億元,重大節假日減免10.59億元,郵政車減免0.08億元。
湖北省編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現有改革的成果不能有過高估計,企業實際上獲得感並沒有預期強烈,深化改革的任務還任重道遠。
高鐵駛入深山隧道,面對斷斷續續的信號,正在用手機上網的你是不是很著急?
這一難點有望在湖北得到大部分解決。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獲悉,該公司全面啟動高鐵4G網絡深度覆蓋專項工程,對湖北境內漢宜、京廣等多條高鐵線路弱信號區域、疑難站點等進行重點排查、優化升級。截至目前,基本完成1000余個疑難站點4G深度覆蓋,高鐵日均4G流量達650萬MB。
據了解,2014年6月,湖北移動啟動高鐵4G網絡規劃,制定了“湖北省高鐵4G網絡覆蓋方案”,解決了滬漢蓉高鐵等該省境內8條客運專線4G網絡覆蓋的技術難題。隨後,高鐵沿線4G網絡建設全面啟動。2015年初,湖北境內的滬漢蓉、京廣、武九、武康/襄渝等高鐵沿線的4G網絡建設完成,全省1500余公里的高鐵線路共修建4G基站1900余個,湖北4條高鐵全面邁入了4G時代。
“隨著4G用戶的不斷增長,高鐵4G專網體驗感知面臨挑戰。”湖北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鐵4G專網覆蓋難、負荷重、基站網絡故障等問題日益突出。為此,湖北移動組織技術專家分析高鐵專網重負荷的原因,核查並清理專網與公網鄰區關系,刪除其余冗余鄰區關系;對高鐵周邊公網站點進行擴容,提升公網站點對高鐵沿線非專網用戶的承載能力,有效分擔專網壓力;對高鐵專網基站資源利用率進行評估,並申請對利用率較高的站點進行擴容。
同時,湖北高鐵4G深度覆蓋還面臨著複雜地形帶來的軌道多變、多隧道、多橋梁等難題。以孝感為例,京廣孝感段穿越黃龍寺、代家山等多個長隧道,隧道紅線內4G網絡建設、排障工作受地理及鐵路運行的影響,站點開通十分受限。“難度最大的是大悟境內的黃龍寺隧道段。”湖北移動高鐵4G站點建設項目經理向敬波介紹,每周二、三、四3天淩晨0點至2點是高鐵列車運行的檢修間隙,技術人員這才能進隧道檢測網絡故障,“得步行幾公里,不爭分奪秒不行。”據了解,為實現黃龍寺隧道內4G網絡的深度覆蓋,技術人員多次組隊到現場勘察、選址,充分論證覆蓋方案,從選址、設計、協調、安裝至開通,提前4天時間完成站點開通。
據悉,目前湖北省內高鐵沿線移動4G網絡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平均下載速率達20Mbps,峰值下載速率可達到40Mbps以上。
16日,湖北省統計局發布該省1~5月經濟運行情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受住宅去庫存政策的影響,水泥、石灰、天然大理石建築板材等房地產上遊產業增速明顯放緩,商品房銷售額達1487.98億元,增長58.5%,住宅待售面積下降18%,去庫化效果明顯。
民間投資低位徘徊
1~5月,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其中5月當月增長7.8%,較4月下降0.2個百分點。41個行業大類中,22個增速環比減緩,其中,計算機通信設備、金屬制品、通用設備制造、有色等重點行業累計增長11.7%、13.0%、9.3%和18.4%,分別比1~4月減緩1.8、1.5、0.7和1.1個百分點。1~5月,湖北省共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49家,累計產值398.8億元,對產值增長貢獻率為27.1%,拉動產值增長1.6個百分點。部分停產企業對工業增速有一定影響。中韓石化季節性檢修和楚源化工集團環保整改停產影響全省工業產值當月增速0.6個百分點。
1-5月,湖北省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751.74億元,增長13.7%。新開工項目8707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703個,增長24.3%。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1820個,比上年同期增加734個,增長67.6%。
前五月,湖北省民間投資6136.48億元,增長1.6%,環比回落2.6個百分點,低於全省投資平均增速12.1個百分點,占全省投資比重為62.9%,同比下降7.5個百分點。
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亦有所回落。1-5月,湖北省高技術產業投資386.30億元,增長14.5%,低於上年同期1.3個百分點,增速環比回落5.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完成投資178.90億元,增長22.0%,醫藥制造完成投資131.23億元,增長14.8%,增速環比分別回落9.6個和13.1個百分點。
進出口雙雙正增長
1~5月,湖北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75.82億元,增長11.3%,增速較前4月下降0.2個百分點,同比回落0.8個百分點。
前5月,湖北省進出口總值963.5億元,增長5.5%,其中進口326.9億元,增長0.7%;出口636.6億元,增長8.1%。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速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進出口增速列全國第5位,出口增速列全國第4位。
1~5月,湖北省實際利用外資43.02億美元,增長18.4%,增速同比加快8.3個百分點。
前55月,湖北省財政總收入2182.94億元,增長14.1%,同比加快2.3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87.35億元,增長18.6%,同比加快6.2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21.17億元,增長4.3%,同比回落18.4個百分點。
截止5月末,湖北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45816.57億元,增長16.0%,比年初增加4470.6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32666.90億元,增長19.9%,比年初增加3152.33億元。
據湖北調查總隊統計,1~5月,湖北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2%,其中5月份,湖北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漲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跌2.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跌4.4%,跌幅比上年同期縮小2.0個百分點。
住宅去庫存政策顯效
近日,湖北省分管房地產行業的副省長曹廣晶在《湖北日報》上刊發署名文章談去庫存政策。在文中,曹廣晶詳細地解釋了房地產價格下跌帶來的危害,並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例進行警示。“房地產是財富的基石,在居民財富中占比很高,是銀行貸款最主要的抵押物,房地產調控的目標是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房價暴漲暴跌,都是極其有害的。”
“泡沫一旦破裂,銀行貸款的重要基礎垮了,後果很嚴重,甚至會引發金融危機,這比單個企業甚至單個行業的危機要嚴重得多!”曹廣晶直言並強調,調控的目標,是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平穩、有序、可持續發展,切忌一說去庫存,恨不得把所有的措施都加上去,恨不得一夜之間就把庫存消化掉,結果又炒起一個泡沫。
今年3月,湖北召開全省房地產去庫存工作推進會。曹廣晶在會上要求,各地實施調控必須因地制宜,一城一策。管控好土地閘門,有序調整商品房與保障房之間的比例,有序引導房地產行業並購重組,健康發展。
從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湖北省住宅去庫化效果已經顯現。前5月,全省建材產品產量增速放緩,其中水泥、石灰、天然大理石建築板材等增速分別為-1.1%、2.3%和2.2%,環比降幅較大,分別達到9.9、5.8和4.3個百分點。
1~5月,湖北省房地產開發投資1356.17億元,增長7.7%,增速高於上年同期4.8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0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完成投資969.30億元,增長9.2%。
商品房銷售持續快速增長,增速環比回落明顯。1~5月,湖北省商品房銷售面積為2204.61萬平方米,增長37.8%,環比下降6.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2061.97萬平方米,增長40.3%,環比下降9.4個百分點。湖北省商品房銷售額1487.98億元,增長58.5%,環比下降8.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1354.84億元,增長62.2%,環比下降13.2個百分點。
待售面積持續下降,住宅去庫化效果明顯。1~5月,湖北省待售面積為2511.25萬平方米,下降12.4%,低於上年同期37.0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待售面積為1676.98萬平方米,下降18.0%,低於上年同期45.2個百分點。
記者 邵海鵬 周芳 發自武漢
連續暴雨來襲,困擾長江中下遊的湖北、安徽等省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月5日抵達武漢,原計劃參加當天開幕的第九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但從5日傍晚開始,電閃雷鳴,暴雨在武漢傾瀉了一整夜。6日一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接到大會組委會通知,由於武漢雨情汛情嚴峻,為保障大家的人身安全,大會議程已作更改。
受影響的不只是這一國家級專業大會。5日晚到6日晨,武漢再遭強降雨襲擊,近一周的降雨量粗略估算相當於40個東湖的蓄水量。連續強降雨導致全城近200處路段嚴重漬水,大小車輛均無法通行,部分地鐵站點進水,市內部分地區電力、通訊中斷,中小學校臨時停課,不少企業允許員工在家辦公,政府建議市民減少外出。此外,武漢多個長途客運站的多個班次停班,另有多趟列車受強降水影響停運。
大水圍城,對百姓生活和經濟運行帶來怎樣的影響?《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市內菜市場發現,從上周大雨初現開始,江城多數蔬菜價格開始明顯上漲,普遍漲價一成多,最高漲價四成。菜販稱,漲價主要是蔬菜生產與運輸批發環節有所斷檔。
作為全國重要的生豬調出大省、全國淡水魚養殖大省之一的湖北,生豬、畜禽、淡水魚養殖均因遭遇洪澇肆虐,導致養殖戶損失慘重。
多家豬場被淹,大多魚塘被沖
湖北生豬養殖數量居全國前十,2014年底統計局數據是生豬存欄2550.67萬頭,占全國5.5%。武漢的芝華商業數據分析有限公司(下稱“芝華數據”)通過受災地區的養殖場戶了解到,此次強降雨天氣,降雨來勢兇猛,湖北、安徽兩省多處爆發洪災,多家豬場被淹,大多魚塘被沖,養殖戶損失嚴重。
芝華數據的生豬分析師姚桂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洪災直接導致仔豬死亡率非常高。湖北、安徽養殖戶反映,由於雨來得猛又大,豬場進水,小仔豬遇水就被淹死了。按出欄期推算,這將影響春節前肥豬供應量,利好春節前豬價行情;就近期而言,洪水沖毀交通,目前湖北、安徽受災區的肥豬由產區外運受限,華中和華東局部地區市場肥豬的供應可能不足,利好局部豬價。
她預計,災後肥豬會集中出欄,而且體重偏大,質量參差不齊,對災區豬價利空。
她還提醒須註意疫情風險。洪水來勢洶洶,被沖跑的肥豬很容易發病、死亡,而且目前空氣潮濕、溫度適宜,依靠水源和空氣,極易造成疫病傳染和傳播。對後市的豬價來說,利空短期豬價,利好中長期豬價。
在黃岡麻城,生豬養殖規模大概有10萬頭。姚桂玲與當地的養殖戶電話調研後發現,這次暴雨,大概有一萬頭豬被沖走,上遊沖下來的豬、漂在水上的死豬也比較多。目前養殖戶手中300斤以上的大豬也有不少,待出欄的豬較多。豬飼料也快斷了,豬馬上面臨沒有飼料吃的問題。
在黃岡紅安,生豬除了供應當地,主要發往河南、武漢等鄰近省市。但是,一天700毫米的降雨,可謂相當罕見的災情。姚桂玲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地被淹豬場比較多,小豬死亡率非常高,大豬都在水里泡著。從目前情況看,大豬死亡情況稍好一些。豬舍270~280斤待出欄的豬比較多。暴雨導致整體損失很嚴重。只有母豬有保險,一頭母豬保1000元。
姚桂玲表示,據多省生豬經紀人反映,目前受南方暴雨影響,湖北、安徽、江蘇局部豬場受損嚴重,道路損毀導致跨省調運困難,南方產區豬源難以進入銷區,6日豬價看漲預期增多,當天全國大部分地區豬價小幅反彈。
另外,作為聞名全國的魚米之鄉,湖北多地魚塘遭洪水沖毀,養殖戶損失慘重,對漁業生產造成嚴重災害。姚桂玲說,據黃岡的養殖戶反映,一些魚塘基本全軍覆沒。
蔬菜價格上漲明顯
長江流域連日暴雨,對蔬菜的生產和供應也造成嚴重影響。
記者走訪市內菜市場發現,從上周大雨初現開始,江城多數蔬菜價格明顯上漲,普遍漲價一成多,最高漲價四成。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武漢市農委市場處負責人解釋稱,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連日的大暴雨,影響了本地蔬菜采摘上市。據了解,連日來的大雨對武漢各個新城區的蔬菜產地帶來了嚴重沖擊,其中新洲、黃陂不少蔬菜大棚、田地等被淹沒。湖北省內多地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對蔬菜生產、采摘和運輸都產生較大影響。
目前武漢市蔬菜供應主要依靠從山東、雲南、廣東、廣西調運的外省區蔬菜,物流和人工成本較高,價格漲幅較大,特別是葉類菜上漲比較明顯。
據氣象部門預報,本周武漢市仍將持續降雨天氣,預計蔬菜價格還將有所上漲。
據芝華數據數據采集部門高級經理馮華介紹,湖北受災的禽類養殖場,從產、銷和運輸方面也均對蛋雞產生影響。比如,紙箱包裝受潮現象比較明顯。目前蛋質無明顯問題,但貿易商收貨量明顯減少,養殖戶家里普遍庫存增多(庫存約3~5天);銷區貿易商要貨謹慎,由於紙箱變軟,導致雞蛋破損率增高,減少進貨量,短途運輸頻率增加。
不過,他認為,由於本次持續暴雨僅發生在湖北地區,影響到的湖北雞蛋主產區也是局部地區,如新洲、浠水等地,造成少數地區發生非普遍性的雞群溺亡事件。湖北的蛋雞存欄目前約占全國總存欄的6%,影響力有限。短期而言由於交通受阻,雞蛋出貨受限,會導致華中、華南地區價格發生階段性上漲。但從長期來看,由於持續陰雨,導致蛋質變差,後市待雨天過後,蛋農大規模集中出貨,會拖累雞蛋價格下跌。
全球變暖造成極端天氣頻繁
除了湖北,全國尤其是南方的天氣形勢依然堪憂。
據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長江中下遊地區主雨帶將逐漸北移,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南部等地的降水增多。四川盆地將出現持續性暴雨或大暴雨天氣,四川地區養殖戶還需做好養殖防範工作。而且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馬上來臨,將會給我國華東沿海地區及東部海區帶來較大風雨的影響,對於華東和東部沿海的養殖戶來說,需加強防範。
極端天氣為什麽頻繁出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問題,美國布朗大學地質科學系終身教授黃永松稱,全球氣候變暖跟近來頻繁出現的極端氣候是存在關聯的。
他說,全球氣候變化是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造成的,但造成當今氣候變暖,尤其是加速變暖,主因正是人類的活動。
中國氣象網顯示,溫室氣體繼續排放將導致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在現有基礎上再升高0.3~4.8℃。
如果地球再處於自然增溫階段,與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系統增溫相疊加,將會進一步加速全球氣候變暖,也將導致我國高溫、洪澇、幹旱等風險加劇,極端氣候災害將趨多趨強,防禦形勢更加嚴峻。
黃永松認為,對人類來說,調整產業結構、優化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控制工業領域排放等是需要的應對舉措。平衡發展跟代價的關系,不能盲目地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因此所付出的代價。
“圍墾使部分自然濕地面積消減”“水土流失、泥沙淤積降低了濕地的調蓄能力”“江湖之間的天然連通性被嚴重阻隔”……
由國家林業局11日出版的中國濕地資源系列圖書《湖北卷》稱,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濕地生態價值認識不足,加上保護管理上存在著薄弱環節,湖北省存在天然濕地面積縮小,逐步片斷化、島嶼化,水生生物逐漸減少,生態質量逐步降低、生態功能逐步退化的不良趨勢。
《湖北卷》列舉了湖北省濕地保護中存在的四個問題:
圍墾和基建使自然濕地面積減少。分析稱,湖北省是全國人口大省,截至2010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數已達5723.77萬人。人口的持續增長對糧食的需求量也持續增長,然而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因而圍墾濕地成為增加土地面積的重要手段。圍墾主要發生在大江大河的兩側以及湖泊的周邊地區,基建占用主要發生在城市濕地。數據顯示,與第一次全國濕地調查相比,湖北省100公頃以上的自然濕地面積減少了10.94萬公頃。
淤積和沼澤化速度加快。調查發現,湖北省的內陸河段、湖泊,由於泥沙淤積、河床及湖床被擡高,排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在農村水網地區,歷史上均有清挖河泥、塘泥作為客源肥土用於種植業的傳統,但隨著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已經很少再從事此類生產活動,小型河、渠、塘長期沒有疏浚,淤積日益嚴重。
濕地資源過度利用。調查發現,湖北省對濕地資源的利用逐漸透支或過支。湖北四湖地區原有的三湖和白露湖現已全部圍墾成糧田,僅存長湖和洪湖。省會城市武漢市,曾因一些商家追逐短期的經濟效益,而政府有關部門又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度出現過度圍墾、填湖造陸現象,致使一些湖泊萎縮甚至消失,即便是城中最大的湖泊——武漢東湖,也曾有被圍填的經歷。“省會城市尚且如此,地級市、縣級市情況更是不容樂觀。”
水利工程的過度開發,對濕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
《湖北卷》建議湖北省“樹立科學發展觀,統籌經濟發展與濕地保護的關系”“積極推進濕地地方立法”“完善濕地保護網絡體系建設,加大濕地保護力度”。
在國家林業局11日召開的中國濕地資源系列圖書、中國濕地資源電子圖集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興土介紹,系列圖書和電子圖集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翔實、準確介紹一個國家濕地資源的巨著。
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馬廣仁介紹,系列圖書和電子圖集是基於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2009年至2013年)成果而編寫制作的,是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的重要結晶。該系列圖書包括1本總卷、31本分卷、1198萬字,共有1610位專家學者參與了編寫。
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濕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濕地率5.58%,受保護濕地面積2324.32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為43.51%,調查技術手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按照《濕地公約》的規定,我國濕地分為5類,其中近海與海岸濕地579.59萬公頃、河流濕地1055.21萬公頃、湖泊濕地859.38萬公頃、沼澤濕地2173.29萬公頃、人工濕地674.59萬公頃。在分布上,青海、西藏、內蒙古、黑龍江4省(區)濕地面積均超過500萬公頃,約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50%。全國共有577個濕地自然保護區、468個濕地公園。
與我國1995年至2003年進行的第一次濕地資源調查同口徑比較,濕地總面積減少339.63萬公頃,減少率為8.82%。其中,自然濕地減少337.62萬公頃,減少率為9.33%;濕地面積年均減少率為0.92%,自然濕地年均減少率為0.97%。全國受保護濕地面積為2324.32萬公頃,增加525.94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由30.49%提高到43.51%。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在發布會上表示,該系列圖書和電子圖集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學術價值,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濕地政策法規制定、濕地文化建設、重大規劃編制、履行《濕地公約》和開展國際合作等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相關科研機構提供了濕地方面的基礎研究數據。
張永利說,該系列圖書和電子圖集的出版,不僅是我國濕地保護管理和濕地文化建設的一項標誌性工程,也是我國對世界濕地文化發展作出的一個巨大貢獻。
濕地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和資源資本。圖為湖北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攝影/章軻
中國濕地資源系列圖書、中國濕地資源電子圖集發布會現場。攝影/章軻
中國濕地資源系列圖書、中國濕地資源電子圖集。攝影/章軻
在經歷前幾次強降雨襲擊之後,湖北一些城市內澇嚴重。新的一輪強降雨即將來臨,湖北省委緊急部署並提出,應急還要謀遠,退垸還湖保生態。附近一些居民已經開始搬遷。
在13日15時湖北省防指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湖北將於7月14日上午6:30左右正式啟動對省內第二大湖泊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進行破垸蓄洪,緩解武漢等平原湖區漬澇災害。
牛山湖是梁子湖的一個湖汊,因湖南面有牛山,形狀似牛,山湖相連,故名“牛山湖”
12日的下午,湖北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專題聽取當前梁子湖防汛形勢匯報,研究部署全省防汛抗洪救災工作,提出“切勿麻痹松懈、嚴密防守保安全、應急還要謀遠、退垸還湖保生態”的戰略指示。
梁子湖是湖北省內的五大湖之一。截至12日,梁子湖水位已達21.48米,比保證水位高0.12米,比歷史最高水位高0.05米,防守形勢尤為緊張。目前,入梅以來第五輪強降雨已經來襲,梁子湖防汛壓力將進一步增大,退垸還湖迫在眉睫。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13日的通報顯示,梁子湖僅有的樊口泵站已全力排水80天,但每天降水僅1厘米,受高水位浸泡影響,梁子湖堤防發生重大險情的幾率日益增大。
根據湖北氣象預報,12日至18日,五大湖泊流域範圍將有200到300毫米降雨,內澇問題將加重,其中梁子湖問題最為突出,水位將達到22.38米,超過保證水位1米以上,而湖堤高程在22到23.5米之間,漫堤風險更大。
梁子湖位於江漢平原東南邊緣,湖面面積270平方公里,武漢市江夏區占三分之二以上,鄂州、鹹寧占其它部分,流域面積3265平方公里,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面積第二大的淡水湖。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附近居民已經開始連夜搬遷。有些已經轉移和安置到附近的一些學校里。
湖北梁子湖退垸(湖)還湖工程進入倒計時。圖為東湖高新區龍泉街升華村大徐灣村民連夜轉移。
184名升華村村民被臨時安置在升華小學內。13日淩晨4時許,村民們陸續接到緊急口頭通知:“要炸大堤啦,要放水啦,快搬家呀!”大部分村民來不及收拾行李,卷著鋪蓋連夜轉移到安置點。
即將實施爆破的牛山湖大堤,梁子湖與牛山湖的水位落差有1米多高。退垸還湖工程利於湖泊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複。
向安置人員免費提供的盒飯,15元/人/餐 夥食還不錯
“這是我人生第二次分洪。”73歲的徐新華從小就住在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龍泉街升華村大徐灣牛山湖湖畔,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第一次分洪是在1954年,“那時我才11歲,牽著一頭黃牛到栗廟,跟著大人一起種玉米、蕎麥,生產自救。水退後就回來了。”但這一次,徐新華要永遠離開他的“一線湖景房”了。
湖北省委、省政府7月12日做出決定,對省內第二大湖泊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進行破垸分洪,解決湖區嚴重內澇,避免高水位漫堤風險,同時退垸還湖,從長遠解決這一地區易漬易澇問題。湖北省防指昨日15時宣布,今天6時30分左右實施破垸分洪。
鋪設炸藥
為了配合此次分洪,共有1658名居民被轉移安置。據龍泉街道黨工委書記夏世佳介紹,對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實施破垸分洪後,大徐灣以通彎路為界,臨湖一側將永久性退垸還湖,至少有11戶64人將永遠離開家園,徐新華家就在其中。
事實上,破垸分洪已迫在眉睫。根據湖北氣象部門預報,從7月12日開始,入梅(6月18日)以來的第五輪降雨如期而至,梁子湖流域未來一周還有100~200毫米的降雨,在現有湖泊狀態不變的情況下,梁子湖的水位還要上漲0.4~0.8米,將大大超過保證水位、超歷史最高水位,嚴重威脅梁子湖湖堤安全。
牛山湖是梁子湖的一個湖汊,因湖南面有牛山,形狀似牛,山湖相連,故名“牛山湖”
“得保大武漢啊”
“要炸堤放水啦!快點搬家!”7月13日淩晨4時,自小住在大徐灣牛山湖湖畔的吳婆婆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定了定神,吳婆婆趕緊給在流芳大學城打工的兒子徐海波打電話:“趕快回來搬東西,要泄洪了!村主任挨家挨戶通知的!”
當天8時許,徐海波帶著老婆胡勝梅回到了大徐灣,匆匆忙忙地整理了兩大包換洗衣物,又擡了一張雙人床後,便來到地勢較高的臨時安置點升華小學。胡勝梅十分惋惜地說:“還有兩張床擱在樓頂平臺上沒來得及搬,空調拆不下來也搬不走。”一旁的吳婆婆打斷她:“人命關天的事,還要這些個東西幹什麽!搶險重要,得保大武漢啊!”
東湖高新區龍泉街升華村大徐灣村民連夜轉移
今年入梅以來,湖北省已發生四輪強降雨,造成五大湖泊和9條主要中小河流水位超警戒、超保證、超歷史。長江中遊出現歷史第5位洪水。
湖北省副省長、省防指常務副指揮長任振鶴在破垸分洪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入梅以來梁子湖流域遭受了連續四輪強降雨的襲擊,四輪強降雨總量、強度和範圍等均高於1998年,突破多個歷史極值紀錄。”
以暴雨強度為例,四輪強降雨中,江漢平原、鄂東一帶多地降雨強度創歷史極值,均大於1998年。從1小時最大、24小時最大兩項數值來看,武漢江岸區1小時最大降雨119毫米,歷史第一位,達100年一遇;1998年1小時最大降雨沒有超過100毫米。黃岡麻城24小時最大降雨449毫米,重現期為100年一遇,比1998年最大的黃石站379毫米還大。
受四輪強降雨影響,梁子湖水位居高不下,防洪形勢嚴峻。6月18日入梅至7月上旬,15天入湖來水總量約為12.30億立方米,相當於常年汛期4至9月總來水量。目前,梁子湖水位高達21.48米,超保證水位0.12米,超歷史最高0.05米,為歷史第一位。更要命的是,自7月7日淩晨開始超過保證線後,梁子湖的高水位已持續了7天。雖然梁子湖僅有的樊口泵站已全力排水80天,但每天降水僅1厘米,受高水位浸泡影響,梁子湖堤防發生重大險情的幾率日益增大。
1658人清晨撤離家園
與吳婆婆此前對分洪毫不知情有所不同,徐新華早在3天前就聽說,已漫堤的南湖、湯遜湖要把湖水排入梁子湖,但梁子湖也裝不下了,還得繼續往牛山湖排,“這幾天聽候通知,隨時要搬走”。
然而,在得知將永遠搬離家園後,徐新華怔怔地發了半天呆,回過神時懊惱地說:“(我)只卷了這床鋪蓋,搬了張床出來。”說完就責怪起身邊的兒子,“凈在屋子里打些固定家具,搬也搬不走。”接著,徐新華還自言自語地說:“還以為就是4000塊錢的蓮蓬和花生絕收,哪知今年萬把塊錢的收入沒影了!”
吳婆婆的兒子徐海波說,因為床不夠,哥哥嫂子一家帶著兩個不到1歲的孩子到江夏流芳去投靠大姨了。徐海坡夫婦則打算留下來,一來照顧留守在家的老母親和5歲的兒子,二來也想第一時間獲得下一步移民安置的消息。
像徐新華和吳婆婆兩家一同連夜撤離的居民並不少。武漢市常務副市長龍正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破垸分洪需要緊急搬遷1658名群眾,分布在武漢市江夏區和東湖高新區,均處於牛山湖周邊轉移規劃淹沒線以下,這些群眾已於13日12時全部轉移完畢。
第一財經記者在龍泉街升華小學臨時安置點內看到,兩棟教學樓已被臨時征用,作為轉移安置災民們的生活駐地。升華村村委會主任範家應說,共有184人轉移安置在此,“我們每天向大家供應三餐飯,午餐、晚餐都是15元/人的標準,早餐是10元/人(的標準),飲用水都是各界捐贈的,向災民不限量供應。”
184名升華村村民被臨時安置在升華小學內
向安置人員免費提供的盒飯,每人15元標準的夥食還不錯
由於中小學校只能在暑假期間作為臨時安置點,8月底必須騰出來等待學生入學,夏世佳表示,政府還在建一個安置還建小區,一期有14萬平方米、1000多戶,今年下半年可入住,“將優先安排11戶為分洪作出犧牲的村民”,二期有46萬平方米、近5000戶,可滿足其他地區、其他原因的轉移安置、拆遷戶入住。
隨著今天早上爆破的實施,有著360多年歷史的大徐灣將有一大半淹沒在浩瀚湖水里。想到此,大徐灣村民徐祥勝無比感慨,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建牛山湖大壩前,牛山湖水位在19.5~20米,村民們顆粒無收,靠吃國家返銷度日。大壩1981年建成後,水位下降了1米左右,大家種水稻、香蓮、花生、玉米,近些年還養起龍蝦和螃蟹。“一畝香蓮可賣兩三千元,5畝魚池一年純收入有五六萬元,大部分家里過上了小康生活。”他說。
13日晚間,東湖高新區、江夏區環保部門開始挨家挨戶做最後的清理工作,防止農藥、柴油、生活垃圾等汙染物混入水體。
破垸還湖化解填湖之殤
行洪調蓄措施不僅是防洪應急之舉,更是謀遠之策。
沙湖,1987年7.7平方公里,2003年4.05平方公里,2013年2.4平方公里;南湖,1987年14.59平方公里,2003年10.96平方公里,2013年7.4平方公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地理學教授李長安擺出的一組組湖泊面積對比數據令人唏噓不已。他繪制的武漢市湖泊地圖,從1987年的370.97平方公里,到2013年的264.73平方公里,湖泊萎縮的速度觸目驚心。
“我們的監督去哪兒了?我們的孩子是否養好了?我們出臺了湖泊保護條例這個好的法律,是否保證了法律的嚴格施行?”李長安說,“看到武漢的湖變成這樣很心痛。”
任振鶴在破垸分洪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圍湖造田、填湖蓋房、圍湖養殖,使得湖北省的湖泊數量減少、面積萎縮、功能退化,多年來形成的蠶食湖泊軀體、分割湖泊汊港的局面,已經嚴重影響湖泊調洪功能的發揮,嚴重影響湖泊和周邊地區生態環境,顯著增大了梁子湖流域人民群眾防洪保安風險和壓力。
任振鶴指出,梁子湖水位一再突破歷史最高水位,圍湖、攔汊開發的嚴重後果已充分顯現,再不采取緊急措施,後果不堪設想。
據介紹,梁子湖的牛山湖破垸分洪之後,梁子湖、牛山湖、垱網湖、愚公湖及本月7日進行的第一批17個分洪民垸將連成一體,因勢利導破垸還湖,梁子湖面積將增加100余平方公里,達到370平方公里,從而減少養殖汙染,增強湖泊自凈功能,提升湖泊水質,修複湖泊生態。
據湖北省防辦介紹,目前,省內湖泊已破掉84個內垸調蓄分洪,其中主動破垸分洪34個、被動破垸分洪50個。
任振鶴表示,啟動牛山湖等汊湖分洪調蓄應急措施,是湖北省全面實施湖泊綜合治理的第一步。下一步,將實施全面退田還湖、退垸還湖、退漁還湖工程,加強湖泊入江通道建設,提高湖泊防洪排水能力。
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曾直言:“如果綠線、湖泊不保護,以後我們連眼淚都將哭不出來!”
第一財經記者13日下午從湖北省防汛抗洪救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湖北省委決定,為應對梁子湖流域嚴峻防洪形勢,湖北第二大湖泊梁子湖的牛山湖將於14日破垸分洪,同時永久性退垸還湖,發揮湖泊綠色發展在長江大保護中的積極作用,還湖於民、還湖於史、還湖於未來。
6月18日“入梅”以來,湖北省已遭遇四輪強降雨,降雨總量、降水強度、降雨範圍等均高於1998年,突破多個歷史極值。目前,省內五大湖泊水位居高不下,其中梁子湖最為突出。截至7月12日,梁子湖水位21.48米,超保證水位0.12米,超歷史最高水位0.05米,受高水位浸泡影響,梁子湖堤防發生重大險情的幾率日益增大。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未來10天將有兩輪強降水過程,第一輪強降水將發生在12日至16日,第二輪降水將發生在17日至19日,為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過程,湖北汛情將呈加重之勢。“雨行舊路”,預計12日至18日,五大湖泊流域範圍將有200至300毫米降雨,其中梁子湖壓力最大,若按時段200毫米降雨計算,梁子湖水位將達到22.38米,超過保證水位1米以上,而湖堤高程一般在22.50至23.50米之間,且堤身單薄,潰堤風險極大。
據介紹,分洪時,長江流域防汛總指揮、省防指指揮長將現場下達命令,由武警水電七支隊對梁子湖與牛山湖之間3.7公里隔堤實施爆破作業,預計可調蓄梁子湖水5000萬方。不考慮新一輪降雨,梁子湖水位將從當前21.48米降至保證水位以下。
梁子湖位於江漢平原東南邊緣,湖面面積(不含牛山湖)271平方公里,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面積第二大的淡水湖。據湖北省防指介紹,梁子湖的牛山湖破垸分洪之後,梁子湖、牛山湖、垱網湖、愚公湖及7日進行的第一批17個分洪民垸將連成一體,因勢利導退垸(湖)還湖,梁子湖面積將增加100余平方公里,達到370平方公里,從而減少養殖汙染,增強湖泊自凈功能,提升湖泊水質,修複湖泊生態。
據統計,此次牛山湖等分洪垸破垸分洪共涉及1500多人。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武漢市、鄂州市正妥善展開湖區群眾轉移安置工作,不僅要解他們水困之患,還要解除他們長遠發展的後顧之憂。
湖北省經濟半年報19日出爐,房地產業本身呈現高增長,同時帶動湖北粗鋼、水泥產量不降反增,分別增長3.1%和4.3%。
19日上午,湖北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湖北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吳中誌對外通報了上半年湖北經濟運行情況。
上半年湖北省生產總值(GDP)14114.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60.29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6538.41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6516.06億元,增長9.5%。
固投增速為13年最低
上半年,該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35.42億元,增長13.3%。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3年來最低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409.89億元,增長35.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012.04億元,增長14.4%;第三產業完成投資7713.50億元,增長11.6%。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累計完成3984.51億元,增長28.5%。高技術產業投資累計完成536.53億元,增長16.4%。民間投資累計完成8899.42億元,增長1.4%。
上半年,全省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54.98億元,增長11.4%。限額以上企業網上商品零售額203.29億元,增長56.2%。
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中部首位。1~6月,湖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1190.9億元,增長6.1%。其中,出口785.8億元,增長8.5%;進口405.1億元,增長1.7%。湖北省是上半年全國進出口保持正增長的10個省份之一,進出口增速均位列全國第4位,居中部地區首位。上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53.23億美元,增長17.4%。
上半年,湖北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2715億元,增長12.1%。其中稅收收入1200億元,增長12.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13億元,增長24.1%。
截止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46728.17億元,增長14.3%,比年初增加5382.2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33453.91億元,增長21.8%,比年初增加3939.35億元。
粗鋼水泥產量不降反增
房地產行業庫存消化進程加速。上半年,湖北省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021.21萬平方米,增長28.5%,高出上年同期22.2個百分點。全省商品房銷售額為2013.49億元,增長47.2%,高出上年同期37.0個百分點。
截至6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為2470.58萬平方米,下降15.8%,環比下降3.4個百分點,低於比上年同期增幅35.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待售面積為1631.59萬平方米,下降22.2%,低於比上年同期增幅44.3個百分點(上年同期為增長22.1%)。
同時,按照湖北省政府《省人民政府關於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全省過剩產能主要集中於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業。上半年,湖北省高能耗、高庫存產品增速放緩。平板玻璃、中空玻璃、天然花崗石板材6月均為負增長,增速分別為-6.5%、-38.6%和-8.3%,六大高耗能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為27.1%,比1~5月下降0.3個百分點。
但應引起關註的是,由於受到下遊房地產行業回暖影響,湖北的粗鋼、水泥產量不降反增,分別增長3.1%和4.3%,產能化解壓力較大。
武漢增速低位運行引憂
上半年,武漢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低於全省規上工業增速3.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低於全省投資增速9.9個百分點,投資總量占全省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
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行業統計中,武漢市批發業銷售額下降6.7%,對全省批發業銷售額造成了較大的下行影響。
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超過35%的武漢市經濟發展持續低位運行會對全省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全省民間投資則持續乏力。上半年,湖北省完成民間投資8899.42億元,增長1.4%,占全省投資比重為63%,同比下降7.4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的主體是工業和房地產業。上半年,全省工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4%,增速低於全部工業投資4.1個百分點,房地產民間投資同比下降1.7%。
究其原因,一是在“去產能、去庫存”的政策背景下,一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民間投資下降明顯。二是信貸資源匹配失調、融資成本居高不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愈加偏緊,中小企業拿到貸款的綜合利率在15%左右。三是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影響下,民營企業加大海外投資力度,出現“內冷外熱”現象。四是投資風險大、盈利空間小及改革不到位等嚴重阻礙了民間投資熱情。
新增長引擎成長快速
當前雖然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湖北的新經濟成長勢頭正在加快,經濟增長新動能正在形成。
裝備制造業增速回升。上半年,該省通用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3%,快於規上工業增速2.3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2%,較上年同期加快5.8個百分點。
高技術產業較快增長。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5%,高出全部規上工業增速3.5個百分點,占比達到8.2%。高技術產品產量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全省光纜產量增長30.9%,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長16.4%,手機產量增長38.6%,汽車儀器儀表產量增長29.6%,光學儀器產量增長34.4%,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31.9%,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產量增長82.2%,信息化學品產量增長90.3%。
重點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79億元,增長141.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7.9%;研究和試驗發展、專業技術服務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共實現營業收入229.80億元,增長12.8%,比上年同期加快10.5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逐步向新經濟轉變。上半年,湖北第三產業完成投資7713.50億元,增長11.6%,第三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4.6%。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累計完成536.53億元,增長16.4%,高於全省投資平均增速3.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完成投資241.95億元,增長25.6%,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完成投資25.04億元,增長49.8%。
受一次又一次強降雨影響,湖北354個A級景區中的92個受洪災損毀嚴重;為了確保遊客安全,目前全省漂流項目全部停業。
據初步統計,全省被沖毀的漂流河道28條,漂流項目的基礎設施、漂流設備等不同程度受損。有著“漂流之鄉”美譽的黃岡市受災尤為嚴重,全市20多個漂流景區均受損。
為確保遊客安全,湖北全省漂流項目全部暫停營業。大部分漂流景區重建後,有望在8月份投入運營。
這92個受損A級景區集中在鄂東南、鄂西南山區。據湖北省旅遊委介紹,洪災內澇還使全省農家樂、鄉村旅遊等涉農景區損失較大。全省受淹農家樂2521戶,損毀果園、苗圃8215畝。
湖北省旅遊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受災,全省各A級景區遊客人數比去年同期銳減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