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跨年夜有些藝人演唱會價碼超過一百萬元,然而一個清潔工在跨年夜收八小時垃圾,只能賺新台幣一千元。清潔工維持環境整潔,人們才能生活工作,明星只不過娛樂大眾,為何對人們沒什麼實際貢獻的明星,其收入會比對人們更有貢獻的清潔工高? 這是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鑽石與水」的矛盾:水比鑽石有用,鑽石卻比水的價格高。現代經濟學的「邊際概念」已解決這個矛盾:任何商品價格是由其「邊際效用」決定的。人們平常打開水龍頭就可喝水到飽,再多一杯水所增加的價值很低︱︱也就是邊際效用很低,人們因此只願出低價來買一杯水。反之鑽石十分罕見,多一公克鑽石可讓人們光鮮亮麗,邊際效用極高,人們就願出高價買一公克鑽石。 清潔工與明星也是一樣,因為清潔工不虞匱乏,其提供的大量產品服務對人們的邊際效用低,人們只願付低價購買,清潔工收入就低。明星卻非常稀缺,精彩的歌舞也相對稀少,其邊際效用很高,人們因此願付高價觀賞,明星的收入就高。 不過這個答案還沒到底:更稀缺的商品,其邊際效用更高,因此其價格就高。但為何明星相對於清潔工會更稀缺呢? 明星有漂亮臉蛋或歌舞精湛,這些才能有的是天生,有的是後天苦練,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因為這個先天或後天的門檻存在,使得明星非常稀缺。至於清潔工,只要好手好腳,就可把地掃乾淨,人們若想當清潔工沒什麼難度,清潔工的門檻較低,相對就沒那麼稀缺。 因此,決定明星比清潔工收入高的最終原因,是進入門檻。明星要有天賦異稟或後天大量的技術投資,才能提供產品服務,這和鑽石先天稀少,後天還需大量勞動投入才能產出一樣,這種先天與後天進入門檻的存在,使得明星和鑽石無法大量供應,這些東西變得很稀缺,對人們的邊際效用就很高。 其他商品也一樣,為何都市精華地段的房子貴?這是因為好地段能容納的房子數量是有限的,這種進入門檻使得精華地段的房子無法大量供應,因此有極高的邊際效用,人們才願付高價購買。 一九三○年代美國總統胡佛(Herbert Hoover),有次碰到一個小女孩要簽名,胡佛簽了一張後,小女孩要他再簽一張。胡佛問為何要兩張簽名。小女孩答:「你的兩張簽名,可換貝比‧魯斯(Babe Ruth,當時的全壘打王)的一張簽名。」不世出的全壘打王,和平庸的美國總統相比,前者「進入門檻」比後者更高,因此就更稀缺,對人們的邊際效用就較高,其簽名自然更值錢。從跨年夜明星的高收入、都市高房價到貝比‧魯斯的簽名,背後皆是相同的規律,這就是經濟學。 |
集團收入組成(RMB萬元) | 2014上半年 | 2013上半年 | 變動 |
熱力售電 | 197,555.00 | 163,083.00 | 21.14% |
熱力 | 26,138.30 | 27,751.60 | -5.81% |
風電 | 76,941.80 | 85,975.60 | -10.51% |
水電 | 12,572.30 | 13,316.30 | -5.59% |
其他(包括光伏) | 16,045.30 | 3,063.50 | 423.76% |
單位:千元RMB | 2013上半年 | 2013全年 | 2014上半年 |
稅前收入 | 774,268 | 1,449,835 | 848,772 |
天然氣發電補貼 | 228,681 | 1,382,577 | 486,732 |
補貼佔稅前收入比 | 30% | 95% | 57% |
中國在環保方面的龐大支出可能使得可再生能源行業三年來首次增長。
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預計,今年前9個月,約有1750億美元被投資於清潔能源項目上,較去年同期增長16%。
投資的激增很可能意味著在經歷了兩年的衰退之後,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投資額將迎來增長。
這增長幾乎完全來自於中國。今年前9個月,中國在清潔能源項目上投資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50億美元,占到全球新增投資的60%。
不過,中國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尤其是太陽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補貼,這大幅降低了設備成本。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可能會變得更像歐洲。
在歐洲政府削減補貼之後,歐洲第三季度可再生能源支出創下八年新低。從德國的太陽能到丹麥的風力發電,疲軟的經濟增長和脆弱的政府財政使得歐洲官員不那麽願意資助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使得投資額驟降。
隨著中國經濟疲弱跡象的顯現,中國政府也可能做出類似的改變。(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0-23 17:42 編輯 清潔能源技術的迷思與現實 作者:Sara Hastings-Simon,Dickon Pinner,Martin Stuchtey本文來源:McKinsey China 全世界都處於資源革命的風口浪尖。正如我們的同事Stefan Heck和Matt Rogers所指出的(註釋1),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材料科學和生物學的進步將會從根本上提高資源的生產力。得益於更完善、更清潔的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更適宜的商業模式的發展,隨之而來的將是新一輪工業革命,最終將推動強勁的經濟增長,並帶來明顯低於以往的環保成本。但是,我們如何才能將這一令人振奮的大膽預測與清潔能源技術近期所經歷的重重挑戰聯系在一起呢?清潔能源技術是對可以提升建築、運輸、能源、水資源和廢棄物管理行業的環境績效的各種產品和流程的總稱。過去幾年里,很多清潔能源技術的股票指數業績較差;2014年1月,美國一檔新聞節目“60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用一個時段對該主題進行了嚴厲的批判。2013年,加州最大的公共養老基金的前首席投資官則抱怨說,該公司的清潔能源技術投資並未經歷在虧損之後收益陡增的J型回報曲線。他說,投資實際上經歷了“L型回報曲線,也就是一直在虧損”。 那麽,清潔能源技術是否已經日落西山呢?其實不然。相反,它經歷了從高期待(通常是誇大的)到幻滅、整合、再到勝者重振旗鼓的循環,與汽車、鐵路、電梯、石油和互聯網等其他新興技術當年的經歷如出一轍。目前,許多清潔能源技術剛剛脫離幻滅或者整合階段。比如,在交通運輸領域,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成績傲人,而菲斯克汽車(Fisker Automotive)卻在2013年破產;在能源領域,美國太陽能源(SunPower)收益良好,太陽城(SolarCity)在2013年籌資4.5億美元,但也有上百家太陽能公司灰飛煙滅。這樣的競爭和淘汰雖然十分殘酷,但也極具代表性。盡管坎坷不斷,但清潔能源仍然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長率。 我們也應該關註資產負債表以外的數據。全球風力發電機組的安裝量自2006年(見圖1)以來年均增長25%。全球在清潔能源上的商業投資增加了四倍多,從2005年的近300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1600億美元。甚至中東、中亞地區石油和煤炭儲量豐富的國家也不願錯失良機,開始致力於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盡管傳統能源投資巨大,但石油開采的實際成本已經翻倍,采礦業也表現平平。顯然,我們急需找到新的方法,以滿足面臨電荒的13億人和依賴木材、牛糞等傳統燃料烹煮食物的27億人的需求。 ![]() 清潔能源技術並非一時流行、無法贏利的風尚。全世界中產階級群體不斷壯大,資源緊缺形勢日益嚴峻(註釋2),這兩者是最根本的需求來源,目前需求依然存在,而清潔能源技術是解決相關問題的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的未來仍然迷霧重重,已有的三大“迷思”削弱了投資者的信心。 迷思1: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和影響微不足道 錯!事實告訴我們並非如此。國際能源署稱,早在2010年,可再生能源已經占到全球總能耗的18%,且增速高於其他能源。由於邊際成本極低,可再生能源的長期前景更加樂觀。事實上,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將占新增電廠投資的60%以上。 清潔能源的影響也因行業和地域的不同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在一些行業,清潔能源技術徹底改變了產業格局,比如LED技術在照明業風生水起;而在另一些行業,清潔能源雖然滲透率稍低,但仍對產業結構和市場動態產生了深刻影響。比如美國的電力行業,傳統商業模式依賴基礎設施投資,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滿足大部分新增需求的潛力將徹底顛覆這一模式。隨著更多人將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屋頂上並增加了新裝機容量,對電力公司的需求增長將放緩。為響應這一趨勢,一些電力公司也盡量說服監管機構,允許其將對能源效率或者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納入費率基準中。此外,頁巖氣已占美國天然氣產量的40%(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火力發電),這直接導致批發電價下跌,吞噬了已放松管制的電力公司的收入和利潤。 認識到清潔能源技術的多樣性也很重要,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在分析了16種重要的清潔能源技術後發現(註釋3),盡管過去十年里每一種技術都有所進步,但有些表現卻更為突出。其中先進建築技術、高級農業、食品生命周期優化、電網分析、電網級規模存儲、智能交通、新一代汽車、太陽能光伏、非常規天然氣和水處理技術,將會真正顛覆既有的產業格局。其他一些技術也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且能獲得成功,但是不會對現狀產生顛覆性影響。 迷思2: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 確實,部分領域的利潤空間有所收縮:比如,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已經把歐美很多高成本的對手擠出市場。另外,融資渠道有限和補貼減少也延緩了技術應用,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縮減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投資。 但清潔能源技術在眾多領域的表現遠遠超出預期,且技術革新和制造升級也壓低了能源價格。陸上風電場、太陽能光伏和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下降速度超出很多行業觀察家的預期,並仍在持續下降。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的推動下,來自陸上風電場設備的發電成本僅為15年前的一半。在照明市場,LED技術由於制造成本和價格的降低而取得市場份額;過去5年里,超高效LED燈成本下降超過85%。電力儲存成本也從2009年的1000美元每千瓦時下降至2012年的500美元每千瓦時,降低約一半。在廢水利用、垃圾分類、厭氧分解領域都出現了類似的轉變趨勢。 美國居民為太陽能光伏發電支付的總安裝成本也在快速下降,從2008年高峰系統容量每瓦接近7美元下降到2013年的不到4美元。我們估計到2020年,這一價格將降至1.6美元(註釋4)。總而言之,清潔能源技術的經濟競爭力日益增強。 迷思3:清潔能源行業依賴於監管支持 過去,成本、融資渠道、市場進入方式(廣義角度)(註釋5),和政策法規四大要素必須齊頭並進,才能帶來清潔能源技術的成功推進。 但隨著市場不斷成熟,這些因素的相對重要性也在發生變化:當清潔能源技術找準競爭優勢,政策法規也就不再具有決定性作用。以LED照明為例:2013年,LED燈管的銷量已經占據多家大型照明設備制造商的大半份額,甚至在白熾燈仍被廣泛應用的市場也是如此,且到2015年,這一數字可能將提高到80%以上。 太陽能的發展態勢為持續推行政策法規的必要性同時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證據。由於預算限制,一些國家已經取消或者削減太陽能補貼,但這一領域仍然保持增長,不過速度有所放緩。舉例來看,德國為鼓勵可再生能源生產下調了上網電價補貼,其能源轉型戰略(即應用可再生能源,拋棄化石燃料並逐步淘汰核電的長期項目)因此增加了不少困難,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仍在增長。從全球範圍來看,太陽能裝機量自2006年以來年均增長率已達到57%。值得註意的是,政策法規的突然調整可能帶來需求的大起大落,但卻不利於在穩健的基礎上發展一個行業。不過更重要的是,雖然監管支持可以推動並且過去一直有助於清潔技術的推廣,但在很多行業,這已不是最關鍵的成功要素。 因為,不僅僅是清潔能源技術本身在不斷革新進步,相關的商業模式、融資方式和管理方法也變得更加成熟。比如,一些清潔技術公司通過發行債券或是第三方融資等做法,在獲得低成本資金來源的方式上做出了重大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也貫穿於清潔能源技術的各個領域。水處理公司提供可以減少過濾技術資本支出的租賃服務方案,從而鼓勵過濾技術更快速的應用。通過更高效地利用汽車所有權,拼車服務減少了歐美地區數百萬噸的碳排放。跨行業廢物利用的舉措使得一個行業的廢棄物可能成為另一個行業的有效原料,比如經過石膏處理的蒸汽以及釀酒後剩下的麥糟等等。迄今為止,幾乎每個參與其中的公司均反映,商業模式創新有助於利潤的增長和碳排放量的減少。整個行業也在使用信息技術來降低能耗。比如C3 Energy等公司將出售電力設備軟件作為一項服務,分析從電網中收集的數據,從而幫助客戶完善電網運營和提高資產利用率,由此增加利潤。簡言之,綠色商業正在從更完善、更具創意的管理實踐中獲益。 夥伴關系和進展 大公司日益重視清潔能源技術。比如,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巨頭與規模小但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公司,類似戴姆勒與特斯拉,建立夥伴關系。美國國防部與可再生能源制造商合作進行異地能源生產;歐洲石油巨頭道達爾對太陽能電池板供應商SunPower進行了控股投資。此類夥伴關系不僅有助於產品更快上市,也可以為小公司提供低成本的融資渠道。 已經證實了自身經濟價值和實用性的先進建築技術在激增,在一些市場它們已經成為新建築必須采用的標準,智能化的水傳感器情況也是如此。水處理技術的價格和能源需求在下降,但投資不斷加強。過去十年里,智能電網硬件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公司不斷了解如何利用大數據和分析工具,這一領域將變得更加重要,谷歌近期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Nest Labs公司也印證了這一點。新一代汽車初露端倪,預示著它們將成為當代人的首選座駕。 我們正在見證行業的日趨成熟以及經過驗證的管理實踐的普遍采納。成功的清潔能源技術公司通過專註於卓越運營、營銷、銷售和分銷來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適用於所有制造企業的原則(比如通過精益制造降低采購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對於清潔能源技術也日益重要,客戶細分、渠道接入和定價等方面的管理實踐也是如此。隨著企業不斷升級改造,它們還將面臨其他改善機會。 清潔能源技術的未來趨勢可能會加速、放緩甚至出現倒退。但是不可能所有技術都以失敗告終,畢竟很多技術目前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管理實踐成為關鍵的成功因素,而監管支持或者補貼不再是決定性因素。那些真正取得成功的清潔能源公司將高度顛覆老牌企業,包括(或特別是)那些受到良好保護的企業。資源利用和商業模式的重大變革即將來臨。 當然,一些清潔能源技術公司將會以失敗收場,也有一些技術會因為不達標而被淘汰。但是這些起起落落都是商業的特性,優勝劣汰是商業進步的必要環節。盡管個別公司會破產,但無論是從實際角度還是作為投資機會,清潔能源技術都不會消亡。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清潔能源技術沒有迷思。 註釋: 1. 有關其觀點的更多內容,請參見“Are you ready for the resource revolution?”,麥肯錫季刊,2014年3月,文章總結了Heck和Roger新書中介紹的部分創新想法。書名 Resource Revolution: How to Capture the Biggest Business Opportunity in a Century,紐約,New Harvest出版社,2014年。 2. 參見Richard Dobbs、Jeremy Oppenheim和Fraser Thompson所著的“Mobilizing for a resource revolution”,麥肯錫季刊,2012年1月;以及“Resource Revolution: Meeting the world’s energy, materials, food, and water needs”,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11年11月。 3. 先進建築技術、高級農業(種子、農藥、抗旱劑)、生物能源、電網分析、新一代汽車、太陽能光伏、非常規天然氣、廢物回收利用、風電、高級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學品、碳捕捉和封存、食品生命周期優化、電網級規模存儲、智能交通、智能化的水傳感器和水處理。 4.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參見David Frankel、Kenneth Ostrowski和Dickon Pinner所著的“The disruptive potential of solar power”,麥肯錫季刊,2014年4月。 5. 廣義的市場進入方式包括各類將產品和服務交付給客戶的活動(比如營銷、銷售、分銷、定價和渠道管理),以及公司采取的商業模式、與成熟業者建立的夥伴關系和一系列可用的產品等。(來自承樹投資) |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七年前,Gigi Butler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開第一家小蛋糕店時,人們都覺得她瘋了,而她覺得自己就是應該這麽做。
在選好地址、列好配方、在街上招來兩個雇員之後,Butler 在2008年2月21日開了第一家 Gigi’s Cupcakes店。
“我沒有投資者,也沒有錢打廣告。”她說,“所以我只有祈禱人們會來光顧我的小店。”
人們真的來了。
現在,在全美23個州有92家 Gigi’s Cupcakes,今年全部商店的銷售額將達到 3500萬美元。Butler再也不是那個銀行賬戶余額只有兩位數的清潔工。
“我對現在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高興,但我從沒想過我會在做紙杯蛋糕上成功,我總覺得應該是音樂。”
Butler 出生在俄克拉何馬州,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個荒原小鎮的農場里長大。從 7歲開始,她就夢想成為一個鄉村音樂歌手。“我從來沒想過還有其他選擇,我一定會成為一個鄉村音樂歌手。就是這樣。“她說
到了15歲,她不得不工作,但她又不想為某個老板工作,因此她買了拖把和籃子,挨家挨戶的按門鈴,給別人打掃清潔。就這樣,Gigi’s 清潔公司誕生了。
1994年,她從大學輟學,帶著500美金搬到了鄉村音樂之都-納什維爾。她沒有工作,沒有朋友,沒地方住。她還是幫別人做清潔,晚上去酒吧唱歌,每天如此。“ 但到了31歲的時候,我不想再被別人掐屁股,不想拿著罐子到處要小費。我覺得我很失敗,因為我就是想唱歌。但我知道這不會實現了。”
2005年,她放棄了成為鄉村歌手的夢想,轉而致力於發展她的清潔公司。她賺了不少錢,學會怎麽當一個老板,管理公司,做生意。盡管她比較滿意,但她說挑戰還不夠,“還缺了點兒什麽。”
2007年,Butler在客戶的浴室里做清潔時接到了哥哥打來的電話。
“他當時正在紐約過勞動節,他說“太奇怪了,人們居然排幾個小時隊買紙杯蛋糕!而且還沒你做的好吃呢。”
Butler 從小到大身邊最不缺的就是面包師。她的阿姨、祖母和媽媽都在廚藝上很有天賦——她自己也繼承了這一優秀基因。
掛掉電話之後,她看著鏡中的自己想到,我不害怕失敗,我能做到。我想開一個蛋糕店。
1個月後,她去向在得克薩斯州開了一個面包店的姑婆取經。“我不知道該怎麽做,所以我就去學。”
她回到田納西州,就去向銀行貸款。她信用良好,也沒有債務,但銀行的人直接嘲笑她說到:“你沒開玩笑吧?賣紙杯蛋糕?”
沒有辦法,她轉而從信用卡里透支提取了 10萬美元現金。
她給蛋糕店選了一個好位置,附近有 3所大學、6間醫院,就在Music Row旁邊。Butler的父母也來幫她發展她的生意。“我媽媽幫我改進配方,爸爸設計商店。他們給了我一些錢,我真的很需要。”
開店之前,Butler用完了10萬美元的透支貸款,加上父母給他的錢,還有她所有的積蓄——就算這樣,她還有6500美元的賬要付(4500的租金,1000的原料,1000給兩個員工)。她的銀行賬戶里只有33美元了。
但僅在1個星期後,Butler就償還了這6500美元。人們不是喜歡她的小蛋糕,人們愛死她的蛋糕了。剛開業幾個小時,Gigi’s Cupcakes商店外面就排起了隊。
幾個月後,Butler 的房東Alan Thompson建議她通過“特許經營”加速擴張,她一頭霧水地問,什麽是“特許經營”?
同 Thompson、她父母和她哥哥Randall一道,Butler從2008年11月開始開始對外開放 Gigi’s Cupcakes 品牌的特許經營權。
“我覺得開一家店,每年賺5萬美元,就夠了。”她說。“說實話,我在特許經營店達到 15家前,都還在做清潔工作。”
92家 Gigi’s Cupcakes商店中的90家都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建立。
Butler 認為她品牌的成功在於產品:紙杯蛋糕、曲奇、松餅、蛋糕、派等烘培物,即美味又獨特。“每種味道都有故事。”她說。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從不害怕失敗,所以我能付出一切。”
Butler 說她計劃在2019年能開250家商店。
“不論我們做的多大,我都會穿上圍裙,給蛋糕灑上糖霜,因為我愛做這個。”
看看曾經風光一時的美國杯子蛋糕之王,上市公司 Crumbs 在盛極一時後迅速跌入谷底,連續虧損後,終於在 2014年7月關閉所有門店。相比之下,Butler 這樣小本經營起家,通過特許經營輕資產發展的小企業,反倒活得比較滋潤。
京能清潔(00579):來自花旗的深度報告 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的第二篇是來自於花旗對京能清潔能源(00579)的最新報告,該報告的作者在這個行業是常年II排名第一,一般是拉開第二名很遠(II排名是國際上對研究員的排名,類似國內新財富,但更國際化,更權威) 。 報告中,花旗對京能清潔給出了4.40港元的目標價,回報率達32%。花旗認為,公司2014-2016年EPS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1.4%;2015年,公司盈利結構趨於多元化,同時,隨著北京市政府油氣價格補貼政策的頒發,公司將增加抗成本上升風險的能力。2015年預期9倍市盈率非常有吸引力,相較於純風電運營商和油氣供應商分別折價43%和41%。 以下是花旗最新報告的部分關鍵內容摘譯,僅供大家參考: 內容摘要: 目標價4.40港元,回報率為32%。根據現金流貼現模型的計算,我們認為京能的目標價為4.4港元。我們的觀點:1)2014-2016年EPS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1.4%;2)2015年,預計盈利結構趨於多元化,營業利潤的50%來自燃氣發電廠,37%和來自風電場,13%來自水電和太陽能項目;3)隨著北京市政府油氣價格補貼政策的頒發,公司將增加抗成本上升風險的能力。2015年預期9倍市盈率非常有吸引力,相較於純風電運營商和油氣供應商分別折價43%和41%。 EPS將快速提高。我們預期2014年至2016年的EPS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1.4%。其增長動力分別來自,2014年的油氣裝機量預期將達到2393兆瓦,2014年-2015年風電裝機將分別達到364兆瓦和298兆瓦;太陽能發電在2014-2015年預期將達到431兆瓦;營業利潤的不確定性在於,我們只將兩個位於北京市日均處理能力達40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其中一個計入模型。 多元化的盈利結構。2015年,預計燃氣發電廠的營業利潤率為14%,將貢獻50%的營業利潤;風力發電的營業利潤率為54%,將貢獻37%的營業利潤;水電的營業利潤率為44%-48%之間,預計將貢獻13%左右的利潤。 有能力化解油氣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京能的單位天然氣成本在2014年9月1日,提升了0.42元/m3了,幅度為16%,單位發電成本增加0.084元/千瓦時。但預期並不會對京能的利潤形成較大沖擊,主要是由於官方將會調高上網電價以及在2015年1月之前北京市政府通過燃氣補貼方案是大概率事件。北京市政府持有京能65%的股份,因此寄希望於通過大力補貼,以期減少排放。 利潤對燃氣價格的敏感性----如果2014年9月1日,天然氣價格上調50%,那麽京能2014年的凈利潤將會比之前預期下降11.9%,而相較於2015年的利潤較之前的預期將下降27.1%。2013年6月以來,公司的燃氣成本的上升帶來的經營壓力已經化解,並且,2014年9月以來,公司已經在重新申請提高補貼以化解成本壓力。 2012年-2016年盈利指標的統計和預期 ![]() 1、預計未來兩年裝機容量將大幅提升――預期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6% 京能在2014年1季度有4306兆瓦的裝機容量,包括燃氣發電廠的2028兆瓦(占47%),風電達到1699兆瓦(占比39%),水電369兆瓦(占9%),太陽能發電210兆瓦(占5%)。公司的目標是在2015年末,達到7676兆瓦的裝機容量,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6%。同時,公司在北京也擁有兩個垃圾焚燒發電廠,合計日均處理垃圾能力達到4000噸,預計在2016年-2017年對公司的利潤形成貢獻。 根據北京市“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為了完成節能減排計劃,北京市正在將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作為主要能源。其中,天然氣占城市能源的比重將增加11個百分點,達到24%,可再生能源將提升3個百分點,達到6%;同期,在能源結構中降低煤的比重,將煤的比重降低13%個百分點,降至17%。 3、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預計2014年,京能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率將達到20%,在人民幣24.36億元左右。其中,50%來自燃氣供應部分(同比增加3.8個百分點);36%來自風電部分(同比下降7.1個百分點),7%來自水電部分(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剩下的7%來自太陽能和其他能源部分(同比增加3.8個百分點)。燃氣供應和太陽能發電對公司利潤的貢獻將會隨著裝機容量的提高而上升,我們假設在2015年1月上網電價上調之前,84元/兆瓦時的額外補貼將能夠化解自從2014年9月1日上調天然氣價格以來對公司9-12月燃氣成本上漲的壓力。 京能的利潤結構的變化 ![]() 強大的股東背景——北京市政府是其大股東 北京國有資產管理中心(BSAMAC),是一個重要的北京政府部門,北京市政府通過北京國有資產管理中心的全資擁有的北京能源投資集團(BEIH),而北京能源投資集團則擁有65.68%的股份。 (1)預期京能將通過未來的天然氣價格上漲從而獲得更高的政府補貼,或對2014-2016年的燃氣發電廠上網電價,由於北京市政府期望保持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北京市政府已經進行了成熟的定價機制的設計。此外,京能將繼續作為在北京市唯一的風電場和地面太陽能電廠的經營者。 (2)京能也得益於與供應商和經銷商的緊密關系。早在2012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正在整合北京地區的熱供應組織(主要包括在城市的暖氣的供應商和經銷商)進入北京能源投資集團。這加強了京能燃氣發電方面和熱供應組織的燃氣業務的聯系,使得燃氣發電發電廠經營更為穩定,效率更高。同時,燃氣供應企業同樣隸屬於北京市政府,京能集團將無需擔心燃氣發電所需的燃氣供應。 京能股權結構圖
![]() 發改委提出,一、二、三、四類風能資源區風電上網電價將由0.51元、0.54元、0.58元、0.61元每千瓦時降至0.47元、0.50元、0.54元和0.59元,平均下降幅度6.25%。京能在2014年之後將增加945兆瓦的裝機容量,預計對2015和2016年公司的利潤形成影響。 風險提示: 政府補貼的時間不確定。2014年,京能仍沒有收到任何政府的補貼,其中包括燃氣補貼7.94億元,雖然財政補貼不到位的概率較小,但對於公司的現金流將形成影響。 北京以外的燃氣發電廠的盈利存在不確定性。首先是價格和補貼上的不確定性,公司的大部分北京之外的燃氣發電廠在廣東省,而雖然其上網電價保持750元/兆瓦時的高位,但發電廠仍然需要依靠政府的補貼才能盈利,而補貼則是由地方政府決定。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價機制,使得地方政府會根據燃氣價格上漲的情況,調高上網電價或增加補貼。其次是補貼的支付存在不確定性。北京市政府擁有足夠的財政資金保證補貼能足額及時發放,但這並不代表其他地方政府能按時足額的發放,而在過往的案例中,也確實存在補貼發放不到位的情況。 第三,天然氣供應存在不確定性,在非北京地區,燃氣的供應商基本都是非聯營企業,京能的掌控能力不強。 (來源花旗) |
本帖最後由 千與千尋 於 2014-11-27 10:51 編輯 京能清潔能源(579.HK):入股中廣核 新增投資亮點 作者:徐曼 i) 公司介紹 公司為北京地區最大的燃氣熱電供應商:公司於 2011 年 12 月上市,主要業務包括燃氣發電及供熱、風力發電、中小型水電、光伏發電和其他清潔能源。截至 2014年底,燃氣機組裝機容量達到 4418 兆瓦,占北京市燃氣裝機量五成,是北京地區最大燃氣熱電供應商。 ii) 投資邏輯 我們對京能的推薦邏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公司層面: (1)從裝機量上來看,公司下半年將陸續投產三個較大項目,分別為隸屬西北熱電中心的高井項目(1305 兆瓦)、高安屯項目(845 兆瓦)和未來城項目(240 兆瓦)。公司年底裝機容量將由 2028MW 增加至 4418MW; (2)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主營業務仍然還是燃氣發電,風電和太陽能行業的調整對於公司整體收入影響較燃氣部分較小。2014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燃氣售電 381 萬兆瓦時,同比增加 10.7%,實現售電收入 19.8 億元,同比增加 21.4%。收入增加除了機組利用小時數增加至售電量增加外,主要還有北京市發改委上調燃氣發電上網電價至 0.65 元/度所致。另外京能入股中廣核,料將增厚利潤 4.9%左右。 (3)從資金層面看,上周央行下調貸款利率,我國將進入降息周期,有利於資產負債率 70%的京能清潔能源提高盈利能力。 行業層面: (1)北京“煤改氣”,燃氣發電利用小時數和燃氣價格均有保證; (2)順價機制已經成熟; (3)9 月發改委上調氣價至 3.05 元/方,已經接近 2016 年中俄氣平均價格,我們認為可能調價已到位;(4)區域燃氣發電成為未來趨勢,公司在北京市內享有獨家開發權。 iii) 估值 我們預測 2014-2015 年公司 EPS 分別為人民幣 0.201 和 0.336 元,我們重申 “買入”評級,上調目標價至港幣 5.04 元,相當於 14/15 年 PE20/12 倍。由於貸款利率下調和入股中廣核,我們預計將在近期上調盈利預測。 iv) 風險提示 1)建設進展不達預期;2)利率風險;3)限電風險。(安信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