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铁物正式挂牌冲刺A+H整体上市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29/2164864.shtml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12月28日,继中国五矿股份、中国核建设集团之后,又一家大型央企整体改制完成,并将冲刺整体上市。
昨天,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物)在北京正式揭牌。经过整体重组改制,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物资)将98.44%的总资产和99.45%的营业收入注入了中国铁物。
据介绍,中国铁物注册资本56亿元,核心业务是铁路产业综合服务和钢材贸易及综合服务。2009年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实现利 润总额11.2亿元,同比增长70%,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57位。2009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53.8亿元。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铁道部物资管理局,2004年成为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2010年9月实现了整体重组。此次改制后,中铁物资将成为中国铁物的子品牌继续运营。
业界人士指出,中国铁物正式挂牌意味着该公司正在冲刺A+H整体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5

中国出版集团转制完成:冲刺A股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5/xMMDAwMDIxODIxMg.html

伴随地方出版集团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中国出版集团的转企改制工作终于完成。

1月21日,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将在2月份争取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12年初,股份公司将争取国内A股上市。”

中国出版集团的转企改制历时6年之久。早在2004年,国务院即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直至2010年12月30日,中国出版集团才获得中宣部批复,完成股份公司成立的所有基础工作。

一家大型出版社权威人士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明确提出打造国内三大出版集团航母,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作为其中之一,将会更多的参与国内出版业重组整合。”

转制完成

“2010年7月1日,集团公司就正式加入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这标志着集团公司转制单位已全部实现职工身份转化,转企改制工作全面完成。”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路英勇称。

中国出版集团的转制工作始于2004年。此前的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等12家出版发行机构,从原政府主管部门剥离出来,组建了中央级的大型现代化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

路英勇介绍称,“中国出版集团转制工作量极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员身份的转变。现实的情况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编辑为例,按照事业编制退休的部分人员工资都很低,最终,利用财政部补贴等手段,实现了职工身份平稳的转换。”

截至目前,中国出版集团拥有各级子公司、控股公司等企业法人96家,其中,中国出版集团拥有出版社40家,员工7500人,总资产71亿元,年营业收入达41亿元。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8%,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其中,出版业板块,中国出版集团的全年市场占有率为7%。

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共拥有29家出版集团,各类中央以及地方性的出版公司约450家。其中,北方联合出版传媒(601999.sh)和皖新传媒(601801.SH)等地方类出版集团已经实现上市目标。

聂震宁称,“作为国家级的大型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以及上市工作,比地方性的出版集团,需要经历许多复杂的过程,不过,上市和重组是必由之路。”

上市路径

中国出版集团的上市进程,已经箭在弦上。

路英勇介绍称,“中国出版集团在过去的一年,已经按计划完成了尽职调查、资产核资、调整上市范围等工作。目前,我们正按照中宣部2010年12月30日,对中国出版集团的批复要求,抓紧股份公司的登记注册。”

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透露,“2011年2月底之前,中国出版集团将完成旗下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工作。股份公司将涵盖中国出版集团国内出版和发行等主要资产,净资产规模约12亿元。”

具体而言,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涵盖中国出版集团旗下21家出版相关业务的子公司,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等。

聂震宁透露,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已经确立,但是,由于涉及部分股东是上市公司等原因不便透露具体情况。不过,他称,主要股东包括一家来自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公司,包括一家重要的国家级基金会等。

聂 震宁强调,“中国出版集团将在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占据绝对控股地位。此外,股份公司成立后,中国出版集团将积极申请3年豁免,争取2012年初,最 快能够实现国内A股上市。”除了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相关板块,中国出版集团还拥有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新华书店总店、荣宝斋等几家重 要资产公司。其中,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2010年占中国出版集团总收入的52.33%。

对于包括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荣宝斋在内的资产,聂震宁称,中国出版集团将会在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之外,为其寻找新的资本市场的机会。

内外整合

中国出版集团谋求在资本市场取得突破的背景是,中国出版行业存在的重组的重大契机。

出版业内权威人士称,按照国家出版总署的要求,总署已经明确提出打造3家大的出版集团,并且,会积极从政策上,配合3家大的出版集团去实现重组联合,未来3-5年,将实现3家出版集团能够成为“双百亿”集团,以参与国际竞争。

路英勇称,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已经完成对华文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重组,目前,中国出版集团仍在实施对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工作。

中国出版集团内部人士称,“在国家出版总署打造3家出版航母的背景下,中国出版集团获得的重组机会很多,起码现在看,与中国出版集团接触的重组企业,量不在少数。”

此前,外界有传言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将联合整合。对此,聂震宁称,“两家集团的接触确实存在,但是,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公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9

广药状告加多宝:王老吉商标争夺冲刺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20/wMMDcyXzM3MzMwMw.html

王老吉商标使用权限纠纷留给两方主角的时间越来越少。10月20日,广药有内部人士曝出,广药集团已经启动司法程序,争夺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等待法院一锤定音。

“广药王老吉即将有更多的王老吉品牌产品上市,包括食品和药品,王老吉药业旗下的众多不知名小品牌产品将通过换标,借助王老吉品牌获得发展,因此,公司需要招募大批人才。”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关部人士说。

事实上,广药集团已经从10月17日开始,为王老吉药业招兵买马。广药王老吉启动的2012年校园招聘,席卷广州、深圳、南宁、成都、武汉、沈阳、杭州等多个城市。上述人士称,这同时是个庞大的营销计划,其营销的核心是在新一代王老吉消费者心中打造一个“广药王老吉”。

“加多宝现在对这件事情还不能表达任何意见。”10月20日,面对咄咄逼人的广药集团,加多宝公关部负责人田威出言谨慎。

广药豪赌

广药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明年起王老吉药业旗下药品将全部启用王老吉商标,下个月的年度经销商大会将会推出多种王老吉产品。”

广药集团自从去年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规划以来,动作虽大,但并未能在终端市场正式落地。

从广药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业绩来看,广州药业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7.7亿元,同比增长21.37%;白云山上半年实现收入20.34亿元,同比增长12.99%。

不 过,对制药主营业务的业绩依赖,使两家上市公司都没有能逃脱今年整个医药行业成本上升、药价下降的市场风险,毛利率下滑明显。其中,广州药业毛利率为 43.48%,同比下降10.94%。而白云山A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毛利率只有8.47%,同比下降5.51%,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毛利率为 30.36%,同比下滑7.6%。

在广药集团内部,主打品牌王老吉被视为实施“食品+药品”大健康战略布局的重要工程。据王老吉药业资料显示,广药王老吉药业现一共拥有61个药品批文,但其旗下药品除了“保济丸”外,销售规模都不大。

目前,王老吉药业旗下除了王老吉品牌,还有“广州牌”系列、“金龙牌”系列和“三公仔”系列,其中广州牌主要有七八个大品种在销售。王老吉药业虽拥有销售额较大的保济丸。但除了华南,其他地区保济丸的知名度很低。而“金龙牌”痰咳净散及痰咳净片在北方几乎无人知晓。

今年1月份以来,王老吉药业总共已经完成了21亿元销售收入,但其中的15亿元都来自以绿盒王老吉凉茶为核心的食品事业部,药品部分仅占5.9亿元。

按照广药集团的“十二五”规划,广药王老吉今年的销售目标为23亿元,往后逐年递增20%左右,到2015年预计达到48亿元。

绿盒王老吉凉茶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渠道已经完善,市场也日趋成熟,可挖掘的利润空间不大。未来业绩递增空间则主要依靠其它类食品和药品。

这也是广药押注“王老吉”这一品牌的主要原因。

统一品牌

据上述王老吉药业公关部人士介绍,由王老吉研发的王老吉龟苓膏、王老吉固体饮料预计将在明年推向市场。此外,由广药授权使用“王老吉”商标的广粮饮料也将推出新产品。

药品方面,广药王老吉明年将给所有药品更换脸谱,外包装贴上重新设计的王老吉商标。此外,该公司还将增加两个新品种:王老吉牌调经胶囊和王老吉更年乐胶囊。“目前这两个药物已经拿到批文,正准备生产上市。”该人士说。

另外,王老吉药业的拳头产品保济丸改剂型而来的保济片也进入临床阶段,预计不久将以王老吉的外装进入市场。

此次广药集团计划在各高校招聘营销“广药王老吉”,亦有意以一个独立于合资公司的平台单独对品牌统一后的王老吉进行营销。

广药集团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大健康产业联盟,独立于与同兴药业合资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8月底,广药集团副总经理施少斌曾公开表示,广药集团已经在积极筹备设立一家独立运营王老吉品牌的大健康产业实体公司,该公司成立后,将会有一系列的王老吉品牌的授权运作。

据广药王老吉内部人士透露,本月15日,广药王老吉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10年股东分红方案:每10股分红3元,剩余资金将预留作为扩大生产投资的储备金。

王老吉药业总股本2亿,由此分红金额就达6000万元。王老吉药业公关人士称,股东们都称比很多著名的企业分红都高,且对广药王老吉的扩大发展非常有信心。

目前广药旗下十几个子公司已经加入“王老吉大健康产业联盟”,下一步,广药可能整合旗下众多品牌向此渠道注入产品。

今 年第三季度,珍奇味集团旗下的广州裕农投资公司将在肥西投资10亿元,建王老吉、白云山、珍奇味等健康饮品生产基地项目。珍奇味集团的肥西项目是广东与安 徽经贸合作的新举措,广药集团已对白云山和王老吉两个商标进行了新的授权,其中之一就是王老吉新饮品,授权的对象正是珍奇味。

今年6月底,潘高寿药业亦以“合资+授权”的模式,招来银基集团的合作。

虽然目前未能核实以王老吉命名的新实体公司是否已经成立,但广药王老吉的市场推广力度显然已经独立于合资公司王老吉药业控制之外,加多宝亦处于被动地位。

广药集团副总裁李楚源多次表示,为实现大健康产业的扩张,旗下品牌对外部将继续采用“合资+授权”的模式引进新的投资方。

对于广药的咄咄逼人,加多宝则采取冷处理。加多宝集团公关部负责人田威表示,并不知情双方司法诉讼事件,并拒绝对此发表意见。

而在今年3月份,广药集团曾授权王老吉品牌给广粮食品时,加多宝曾怒称,将严密监视王老吉商商标否被侵权,并保留法律追究权。而记者亦从内部人士获悉,加多宝方面曾确实在为司法诉讼积极准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6

IPO開閘後 綠地集團沖刺整體上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732

據中證報消息,綠地集團總裁張玉良今日表示,綠地集團A股上市材料最快本月底下月初遞交給中國證監會。上市將是整體上市,上市規模將較大。 此前在內地整體上市進程受阻後,綠地嘗試在香港實現借殼上市。 2013年8月,綠地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認購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擴大股本後的60%交易正式完成,這標誌著綠地集團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盛高置地更名為“綠地香港”。綠地包括酒店管理集團、綠地持有的酒店資產以及海外資產將註入此平臺。 去年以來,綠地在海外市場屢現大手筆。 近期,綠地集團首次將海外版圖拓展到歐洲。1月7日,Delancey旗下Minerva有限公司宣布與綠地集團簽署正式協議,向後者出售旗下位於倫敦Wandsworth鎮、總投資規模為6億英鎊的Ram啤酒廠開發項目。而綠地在倫敦的第二筆投資也在準備中。 2013年10月,綠地一口氣拿下美國一個15幢樓的開發項目的70%股權。該項目是紐約20年來最大規模房地產單體項目,總投資很可能超過50億美元。7月綠地斥資10億美元簽下洛杉磯房地產項目。 張玉良提出,2014年全年綠地集團計劃新增海外投資50億~80億美元,到2015年實現海外收入超300億元人民幣。 除了海外拓展,綠地整體上市的進展也一直在推進之中,作為上海國資系統內重要的房地產企業,其整體上市也符合國資改革的目標。 去年12月17日,上海正式出臺國資國企改革20條,改革大幕正式開啟。在《關於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中著重提到了整體上市: 利用國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企業整體上市、核心業務資產上市或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企業成為社會公眾公司。 在此背景下,綠地的整體上市進程也在加速推進中。目前仍在重組之中的金豐投資則有望成為綠地集團A股上市的標的,若成功登陸A股,綠地將實現整體上市。 金豐投資的第一大股東是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控股金豐投資38.96%,同時還控股另一家上市企業中華企業的36.17%的股權。目前上海國資委有意解決同業競爭問題,讓隸屬的綠地集團通過股權收購的方式入股金豐投資,使上海本地房地產企業的資源進一步優化。 據此前的數據,綠地集團的兩大國有股股東——上海地產集團和上海城投合計持有綠地51%的股權,員工持股46%,員工持股部分被認為是上市的主要障礙。 此外,綠地擬登陸A股的時機正好也於IPO開閘的時間表相契合。從去年年底IPO開閘以來至今,已經陸續啟動發行的新股數量達到50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173

阿里巴巴全力沖刺IPO 高盛被委以“護盤”重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93

140317-alibaba-jack-ma-12p_e0e8800e8db3e5959953ff09082b2273

周三,CNBC援引知情人消息稱,阿里巴巴任命巴克萊為指定IPO做市商,任命高盛為穩定市場代理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巴克萊的主要任務是撮合阿里巴巴股票的買賣雙方,為市場提供流動性。高盛的主要任務是托盤,確保IPO股價不會破發。

《華爾街日報》文章稱,作為穩定市場代理人,意味著高盛必須盡最大努力來確保客戶成功實現IPO,且股價不會跌破發行價。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果一只股票上市首日的收盤價低於前一夜投資者買入的價格,這樁IPO會被普遍認為是樁失敗的交易。

華爾街見聞曾提及,Facebook曾在上市首日險些破發,承銷商為給該公司托盤,付出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代價。

根據美國證券法規,穩定市場代理人有權決定是否在市場上買進更多股票以支撐股價。它在決定是否行使所謂的增售選擇權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增售選擇權允許承銷商從公司買進更多股票以便支撐最初IPO交易以外的需求。

此外,在IPO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穩定市場代理人或許能夠從客戶身上實現更多的交易傭金,因為它將是被視為對股票交易擁有最大決定權的銀行。

巴克萊是全球最大的做市商之一,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交易大廳場內六家指定做市商之一。該投行曾在去年Twitter IPO之時主導其做市交易。

有趣的是,此前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大股東軟銀曾在收購Sprint公司之時,因巴克萊為競爭對手出謀劃策而令最終收購價擡高了15億美元。此事令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大為光火,要求阿里巴巴停止與巴克萊合作。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阿里巴巴計劃在9月8日當周稍早時候進行IPO,這意味著股票最快或於9月18日或19日開始交易。

阿里巴巴IPO首日募資規模或達200億美元,或將創下史上最大規模的IPO。其中,僅支付給投行的IPO承銷費用就有可能高達4億美元,將創下企業IPO史上第四高。

消息人士指出,阿里巴巴要想在上市後幾日內維持股價上漲,就需要從大型機構投資者那里獲得4倍超額認購,這就需要一些買家願意向阿里巴巴IPO投資10億美元甚至更多,以確保需求。這就對承銷團隊提出了很高要求。

此前,知情人透露,阿里巴巴的上市投行團隊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和德意誌銀行,花旗也將參與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12

全球路演結束 阿里巴巴在掌聲和質疑聲中沖刺IPO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78

jack_ma_original

9月18日,阿里巴巴火爆的全球路演宣告結束,其將於美國時間周五正式登錄紐交所掛牌交易。

這家電商巨頭的全球路演如明星登場前一樣火爆。事實上,也許正是由於倍受歡迎的路演,才助推阿里巴巴將每股ADS (美國存托憑證)定價區間由先前的60-66美元上調為66-68美元。

更為驚人的是,原本計劃兩周的路演,竟然開始僅僅兩天就獲得了足額認購。彭博新聞社報道稱,許多基金經理準備購買阿里巴巴股票,他們此前的擔憂被阿里較低的估值和中國廣闊的消費前景所打消。

然而,在此起彼伏的看好聲中,也有人表示了懷疑。CM Research董事總經理Cyrus Mewawalla表示:

我震驚了:投資者們是如此樂觀。在這枚硬幣的正面,這是一家在業界占主導地位的公司,也恰逢電商蓬勃發展的時代。然而,在硬幣的背面,與這家企業相伴的還有很多警示信號。

在紐約

9月8日,阿里全球路演首戰在紐約華爾道夫·阿斯托里亞酒店舉行。這場路演原本預計500名投資者參加,但最終出席人數多達800人,很多人被擠到了會議室的外廳。投資者非常關心阿里巴巴的交易策略。

阿里巴巴今年成為中國最積極的並購者,它花費了46億美元收購了一系列企業,比如快的打車、影視制作公司。盡管大筆撒錢可能影響公司利潤,但阿里的目的在於拓展用戶市場,尋找與用戶發生聯系的新途徑。

Roosevelt Investment Group Inc.量化研究負責人Gongwen Peng表示:

他們的確有並購一些自己並不占主導地位的行業企業。我們的驅動力是滲透中國市場。中國在線消費領域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新加坡

當投資者問及阿里巴巴與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之間的競爭時,馬雲淡化了來自騰訊的競爭威脅,稱騰訊是一家互聯網領域強、但電商領域弱的公司。他將阿里巴巴與競爭對手的競爭比作狼狗之爭,“很難區分這兩者,但是,一頭狼知道他不同於一只狗。”另一家直接競爭對手京東的吉祥物恰恰就是一只狗。

在倫敦

當然,在全球路演中,阿里巴巴也遇到了難以避免的一些問題。比如,在倫敦路演中,就有投資者擔憂阿里巴巴在假冒產品問題上的管理風險。Sica Wealth Management LLC總裁Jeff Sica稱:

說假冒在中國是個問題都是輕描淡寫了。阿里巴巴需要管理數以百萬計的小供應商關系。最大限度地減少假冒是非常困難的。

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對投資者表示,公司有1000多人的專職團隊打擊假冒產品。阿里巴巴的招股書顯示,公司的應對措施包括網上投訴平臺和政府溝通渠道,以幫助消費者解決假冒產品的問題。

在舊金山

在美國技術創新的搖籃舊金山,阿里巴巴被問及從電腦轉向智能手機將如何改變集團的收入。

二季度,相當於阿里集團總營收的2.5%的產品是通過零售網站售出的;通過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完成的交易在阿里總營收中占了1/3。

首席財務官吳亞馨告訴投資者,隨著移動應用的增長,阿里巴巴從移動端獲得的收入比例也會隨之增加。

在波士頓

在共同基金的“朝聖地”波士頓,投資者對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系統支付寶很感興趣。

但是,一些投資者認為,作為公司管理不善的一種反映,阿里巴巴允許一組內部人士來提名多數董事會成員的管理結構增加了投資者的憂慮,因為這可能損害小股東的利益。Cabot Money Management Inc. 的Rob Lutts表示:

中國的管理不夠完善。當發現馬雲在公開上市前將集團旗下支付寶轉移到自己名下,我們的分析師被震驚了。這種事情都會讓人大叫:“哇哦,真的嗎?”

支付寶及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不在本次上市資產中。上個月,華爾街見聞提及,對此,阿里巴巴對投資者表示,由於中國針對支付公司外資所有權的法規不明朗,所以支付寶的所有權被轉移至一家名為小微金融服務(SFMS)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權益被一份利潤分享協議取而代之。

在香港

在香港路演時,馬雲強調了他的全球擴張野心,在利茲卡爾頓酒店,他對投資者表示,希望在歐洲、美國和亞洲進行“極大的”拓展。他稱:

我們不是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我們是一家發源於中國的國際性企業。

不過,S&P Capital IQ互聯網分析師Scott Kessler表示:

他們必須在中國以外證明他們的能力,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我們對這家公司能否達到這個目標持懷疑態度。

為了這次IPO,阿里巴巴也做足了準備,其IPO投行團隊陣容豪華,瑞信、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德意誌銀行、花旗這些老牌銀行均參與其中。阿里還任命巴克萊為指定IPO做市商,任命高盛為穩定市場代理人,確保IPO股價不會破發。(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40

軍工握緊接力棒 沖刺新里程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66

軍工握緊接力棒  沖刺新里程
作者:陸洲

中國重工是軍工股中的第一藍籌(估值最低、股價最低),建議高度重視!目前最看好中國重工、中國衛星、中航飛機,其次看好成發科技、信威集團、天和防務。


事件


1、12月3-4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全軍裝備工作會議。


2、美國通過法案對臺出售4艘先進戰艦,中方堅決反對。


3、中國5軍機飛越日本宮古海峽,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應對。


4、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12月14日,日本第47屆眾議院選舉競選活動正式開始。


5、外交部發布“菲律賓南海仲裁案”93條立場文件,重申對南海部分島礁領土主權。


6、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近日提交給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稱,到2020年,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將超過美國海軍艦艇數量,達到351艘。報告還預計,中國2014年度國防開支將達1310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長12.2%。


結論


金融股的高歌猛進令人眩目。在非金融板塊中,我們判斷各類主題投資熱點將穿插其中,形成輪動。軍工股自11月上旬調整至今,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全軍裝備工作會議再度吹響號角,首次提出“建設一支掌握先進裝備的人民軍隊”,“更好更快”和“頂層設計要超前規劃”更強化了軍工發展目標!整體而言,航母主題、航空發動機主題、衛星主題、大飛機主題、軍事信息化主題、民參軍主題是我們最看好的六大細分主題,而且都是可以持續關註、不斷發酵、反複表現的細分主題。中國重工是軍工股中的第一藍籌(估值最低、股價最低),建議高度重視!目前最看好中國重工、中國衛星、中航飛機,其次看好成發科技、信威集團、天和防務。其它相關軍工標的均可配置。


我們的分析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不斷會有利好,相關標的將反複表現。習主席把“裝備建設”提得很高,放在了實現中國夢、超前規劃、加速優先發展的地位,這是前所未有的。習主席指出,要“鼓足幹勁,把裝備建設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因此,目前軍工板塊仍處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起步階段,無論裝備研發、定型、列裝都還遠沒有到位,研制資金投入無憂,部隊需求迫切,裝備的技術含量和列裝數量有望大幅提升。


經濟實力決定軍工實力。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軍工實力在發展上通常存在約20年至30年左右的時差。在30年經濟快速發展之後,中國軍工產業如今呈現“井噴”景象,也就不足為奇。如無意外,此現象應可持續二三十年或更長。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細分主題和不同的市場環境,篩選不同階段受益最明確的軍工標的。


優選一線藍籌


中國重工。中國重工是航母及艦船裝備、艦載武器的主承制商,占據我國海軍艦船裝備市場80%以上的份額,是罕見的低估值藍籌(25倍)。用三句話概括:戰略性軍品訂單節節攀升、民船企穩曙光初現、研究所資產註入增加彈性。從2014年起中國重工進入軍品結算高峰期,考慮到明年研究所資產註入增厚業績,預計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別為0.28元和0.38元。按分業務估值法,給予軍品50倍PE、海洋經濟20倍、能源交通15倍、忽略民船,中國重工市值有望突破1500 億元。“買入”評級,目標價10元。


中國衛星。明年是我國衛星發射大年。2014年中國共發射了14發,2015年要發30發,創歷史新高。當前,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改革決心已下,同時中國衛星董事長兼大股東航天五院院長退休在即,人事調整將推動資產註入進程加速。航天五院盈利能力極強,是國內最為優質的軍工資產。目前,五院收入約為公司5倍,且大衛星制造利潤率遠高於小衛星,註入完成將明顯增厚業績。此前高層提出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作為北鬥衛星研制總體單位,五院在新一輪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中將獲得巨額訂單。


中航飛機。中航飛機是是我國運輸機、轟炸機主要生產廠商。公司在產軍民用飛機型號不斷向多用途、系列化延伸,其現有與潛在訂單正處在戰略性轉折點。由於新型轟炸機尚未定型試飛,公司原有的轟6K 和殲轟7(飛豹)訂單極為飽滿,運-8系列飛機及改裝的空警、電子對抗機等機種已經列裝部隊。目前運-20運輸機正處於試驗和加速定型階段,有望在2015年接到訂單,總需求量將在300架以上,初期年產量可達5-8架。按15億元/架單價測算,運20每年為中航飛機貢獻收入在80億元左右。


中航飛機自1997年上市以來,經過兩次重大資產重組,基本實現了西飛、陜飛的整體上市,預計下一步公司在國企改革、盤活股權資產、擴大對外合作上將有所作為。從產品結構看,盡管距離還很遙遠,但中航飛機已經具備了成為波音、空客的潛質。如果公司借當前的國企改革東風有所作為,業績釋放有可能遠超預期。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別為0.20元和0.26元,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0元。


次選二線藍籌


成發科技。航空發動機產業是軍工行業中兼具軍事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頂尖領域。它的內涵無比豐富:產業鏈條足夠長,上下遊衍生品眾多,軍民兼容性好。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航空工業在這一領域的差距最大,潛力和後勁也最大。有外媒報道,未來20年的時間里,中國最終將在發動機領域投入高達3000億美元。當前的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正處於最後沖刺的攻堅階段,每一個技術進步和每一次試驗突破都會被資本市場賦予重要意義,相關標的蘊藏的上升空間極為可觀。


成發科技目前是世界級航空發動機零部件供應商,公司正面臨向整機廠轉型的重大機遇。也就是說,成發科技正在從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富士康”向“小米”轉型。目前成發集團已提出“重返航空發動機主戰場”的口號。從2006年開始,公司仿制俄羅斯D-30KP2的“渦扇-18”型號正處於徹底突破的最後沖刺中,裝機試飛在即。渦扇-18的潛在裝機對象是運-20,轟6K,伊爾-76,預警2000等。在渦扇-20定型之前,渦扇-18可能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擔當起運-20發動機的任務。同時,渦扇-18作為一款大涵道比發動機,完全可以改裝為商用航空發動機,這是成發科技的最大潛力所在。從這個角度看,公司目前100億市值遠遠不足以支撐起一家航空發動機整機公司,上升空間廣闊。按照一架運20配置4臺發動機、備用4臺發動機的比例計算,初期發動機訂單400臺,按照單價5000萬元計算,渦扇-18的潛在市場容量高達200億元,年均增加收入25-40億元。


信威集團。在強軍戰略和深化改革的推動下,軍工生產資質、軍品立項審批程序、武器裝備采購體制等方面將加大向民資開放的力度。作為軍工信息化龍頭,信威集團借殼上市後,預計將利用資本市場平臺做大做強,在軍工多個領域有所作為。包括靈巧衛星、航空發動機、無人機等領域,都已經或是即將成為信威集團涉足的方向。信威集團的獨特戰略定位和特殊資源背景有助於公司在軍事信息化領域實現快速增長。


天和防務。天和防務是目前軍工第一高價股,公司正在進行便攜式防空導彈產品線的拓展豐富。珠海航展期間,公司研制的國內首款增強型通用航空飛行服務站獲得較高評價,TH-S317光雷一體化探測系統、中國•獵影SmartHuter新一代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和中國•無影海洋探測系統系列產品有可能取得較好的市場反響。


未來公司將重點推進八個重大研發項目:(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中國民航協同空管技術綜合應用示範”之“通用航空綜合運行支持系統”課題;(2)新一代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3)新一代區域防空群通信指揮系統;(4)目標指示雷達系列產品;(5)光電探測系列產品;(6)地面偵察指揮系統;(7)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重大項目課題;(8)海洋探測通訊系列產品。公司是“民參軍”板塊成長性確定的標的。


投資建議


當前時點,結合公司估值及動態,中國重工是軍工股中的第一藍籌(估值最低、股價最低),建議高度重視!目前最看好中國重工、中國衛星、中航飛機,其次看好成發科技、信威集團、天和防務。其它相關軍工標的均可配置。(國金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543

粵津閩自貿區掛牌 各地沖刺籌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53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3月1日,是全國人大授權四大自貿區(上海、廣東、福建、天津)內暫時調整外資三法等規定的有關行政審批的實施日期。

隨著該日期臨近,四大自貿區掛牌的準備工作也在加快推進。

從目前各地的報道來看,相關標識等的設置已經完成。比如,有媒體報道稱,天津空港經濟區中心大道“天津自貿區”標識字體、夜景照明全部安裝調試完畢。

目前,平潭自貿區官方網站也已經設立。但截至2月24日,其官網的“走進自貿區”一欄的“內設機構”顯示,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片區管理委員會的編制正在報批中。

進入2月份,各地推動自貿區籌備的速度正在加快。

2月17日,在農歷馬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深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進行調研,檢查籌備工作的進展情況。

黃興國來到天津自貿區東疆港片區服務大廳,現場聽取了天津自貿區門戶網站和辦公信息平臺建設情況,觀看了企業設立審批網絡申辦演示,並就進一步完善網站設計提出要求。同時,黃興國還走到審批服務窗口前,詳細了解辦事大廳設施籌備和審批情況。

在之後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黃興國稱建立天津自貿區,就天津來講,一是為國家試制度,二是為新區謀發展。要緊緊抓住制度創新這一核心任務,按照可複制、可推廣的基本要求,在借鑒上海自貿區經驗的同時,突出天津特色,堅持區內區外監管相結合、服務貿易與實體經濟發展相結合、空港與海港相結合,努力打造制度創新新高地、轉型升級新引擎、開放經濟新動力、區域協同新平臺。

除了做好掛牌籌備事宜、抓緊制定具有天津自身特點的制度創新舉措、修改完善制度創新事項清單、深化細化相關配套文件、落實具體實施方案之外,黃興國也表示,自貿區的建設成效關鍵在項目,要堅持質量、效益優先,打好招商攻堅戰,形成大項目、好項目“熱氣騰騰”紛至沓來的局面。

同時,要把金融創新作為自貿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租賃業發展政策環境,做強、做大融資租賃產業。

同樣,在廈門,當地媒體報道稱,2月16日,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廈門市委書記、領導小組組長王蒙徽主持召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全面推進自貿區工作。

福建自貿區將於近期掛牌,王蒙徽要求廈門片區全力做好掛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王蒙徽稱,各部門都要行動起來,把各自工作與自貿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研究自己要試什麽、能試什麽,提出具體方案和創新舉措。

更早幾日前的2月11日,中共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召開,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強調,今年上海全市改革的重點,就是按照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總要求,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環節改革,帶動全市面上的改革推進和瓶頸難點的突破。

三個改革重點之首,就是抓好自貿區擴區之後的先行先試。韓正指出,要把自貿區擴區和自貿區部分開放措施輻射到浦東新區這兩篇文章,放在一個平臺上研究把握;不失時機地在上海全市輻射推廣不涉及法律授權的自貿區經驗。

在自貿區正式擴容之際,國務院也批複同意建立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下稱“聯席會議”)制度,為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

2月16日,國務院網站公布了“國務院關於同意建立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複”。

根據批複,聯席會議由包括商務部、中宣部、中財辦、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一行三會等30個部門和單位組成,商務部為牽頭單位,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商務部,承擔聯席會議日常工作。

其中,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擔任聯席會議召集人,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國務院副秘書長畢井泉、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誌軍、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曉濤擔任副召集人。

批複顯示,聯席會議制度的主要職能,是在國務院領導下,統籌協調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工作。對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試點工作進行宏觀指導;協調解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驗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評估、總結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提出複制推廣意見和建議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09

【聚焦】A股冲刺MSCl前夜:海外投资者激辩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310


作者:朱丽娜


A股冲刺MSCl

在 经历一年的咨询评估后,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即将再次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而在公布这一决定之前,市场意见分歧不小,富时集团以及领航 集团则用行动表达了其意见,纷纷将A股纳入其旗下指数或指数基金。在近一年来,A股开放程度加快,QFII额度限制松动,沪港通的推出以及即将实施的深港 通,都表现出A股国际化进程加快。然而,由于资本项目未开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未匹配,使得不少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融入国际投资市场仍有疑虑。

目前,QFII、RQFII以及沪港通等形式可投资A股海外总资金近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在1%左右。如果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短期内将有200亿美元资金被动投资A股,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其标杆效应更为突出,更多海外投资者将关注A股。




A股冲刺MSCl前夜:海外投资者激辩

导 读:安联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陈致强坦言:“多年以来大部分国际投资者都是低配中国市场。即使A股成功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于主动管理型基 金而言,他们或许不会立即将资金配置于A股敞口,只会选择个别股份作出增持。但纳入A股将会加速一些指数追踪型被动基金投资A股市场。”

市场期盼许久的A股能否跻身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指数即将揭晓。

一直以来,A股市场与国际投资者的距离似近若远。自去年年中以来,A股牛气冲天,上证综合指数今年以来飙升52%,在全球市场中独领风骚,沪深两市的市值高达9万亿美元,每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对很多海外基金经理而言,A股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却又让人十分纠结的市场。

作为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标,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全球机构股票资产以MSCI指数作为基准,而MSCI新兴市场指数则被全球1.7万亿美元的基金所采纳。

MSCI亚太区研究主管谢征傧近日在香港出席某论坛表示:“目前而言,是否将A股纳入MSCI指数并非问题,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我们仍然需要评估国际投资者是否乐于使用现有的多个渠道参与A股市场。”

“对于A股纳入,MSCI方面将尽可能保持灵活度,不会被6月至6月年度周期死死绑住。”他透露。

市场人士预期,即使MSCI在6月未能如期纳入A股,但有可能今年年底作出特别评估安排。MSCI自2013年6月宣布将启动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谘询,作为2014年年度评估一部分,并于去年3月额外发布谘询报告,详细解释A股纳入路线图。

投资者意见仍分歧

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于是否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依然存在意见分歧。

“由于沪港通机制下的名义持有人问题,目前我们还不能通过沪港通购买A股。这是很多欧洲基金面对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我们将反对MSCI今年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标准人寿投资中国股票基金经理何嘉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香港惠理基金投资董事王焱东则表示:“今年A股加入该指数的机会应该不大,目前沪港通只包括了中国整个股票市场的不到一半,而且一些海外投资者要参与沪港通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性障碍。”

然而,安联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陈致强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沪港通开通以来,国际投资者基本上已经可以自由投资上海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因此,我们支持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谢 征傧曾坦言,去年进行的年度评估显示,“有些投资者对纳入A股十分赞成,而部分投资者却由于额度分配的机制问题提出反对意见,有些大基金不能获得足够的额 度,而小型基金却能获得很多额度。同时,跨境资本自由出入一些国际投资者所担忧的,QFII、RQFII仍然存在一些不便利。”

同时,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预测,将于6月10日公布的MSCI指数检讨可能不会纳入A股,因为内地市场仍有多个问题仍有待解决,包括外资买A股配额、“沪港通”A股外资持股拥有权及司法权问题,但该行认为未来12个月MSCI指数纳入A股的几率更大。

谢征傧透露,基于2014年3月QFII及RQFII已批出的820亿美元额度,MSCI仍将初步纳入5%A股的比重,相对应在新兴市场指数中权重约1%。他指出,以1.7万亿美元资金追踪新兴市场指数计,有望为A股引入约200亿美元的国际增量资金。

富时率先抛出“橄榄枝”

面对A股市场不断国际化以及抢眼的投资回报,一些国际大型基金和指数机构早已按捺不住了。

5月26日,英国指数公司富时集团(FTSE)宣布启动“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基准”的过渡计划,并计划推出两个富时罗素指数(FTSE Russell)的新兴市场过渡性指数。A股在新指数中的初始权重约为5%,国际投资者可全面进入A股后,该比例将提高至32%。

富 时集团亚洲区董事总经理白美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了反映中国市场的积极变化以及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 国的股市市值为全球第二,但中国股市在全球指数中的比重却很小。随着中国不断开放资本市场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我们决定推出这两个过渡性指数以满足一些拥 有足够额度的市场先行者对于指数灵活性以及增加A股敞口的要求。”

白美兰透露,基于FTSE于去年9月的评估会议显示,A股市场尚未符合正式纳入旗下标准全球指数的条件,主要障碍在于市场准入程度、额度分配、托管清算以及资金流出限制等,“我们将于今年9月对于A股市场的最新情况以及符合程度进行新的评估。”

“目前来看,中国股票市场正在发生很多积极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来得特别迅速。我们预期A股将在未来两至三年间将最终符合我们的地区市场划分标准。”白美兰表示。

6 月3日,全球最大指数基金公司之一的领航集团(Vanguard Group)宣布将开始投资中国A股,领航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基金(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 Stock Index Fund, VEIEX)和领航富时新兴市场交易所买卖基金(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 VWO)都将纳入中国A股,并占前者的权重约5.6%。

截至今年4月底,领航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基金资产规模约为687亿美元,前十大持股名单中包括腾讯、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今年4月,领航投资澳洲有限公司获得100亿元的RQFII额度。

领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Bill McNabb表示:“作为首个纳入A股的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基金,该基金将变得更加多元化,更深度地面向新兴市场,并分享到中国股市的增长潜力,从而使投资者受益。”

瑞银证券A 股策略分析师杨灵修表示:“新设立的FTSE新兴市场过渡指数并不意味着全球基金必须将A股纳入其组合中,配置A股;但作为有益的尝试,预计一些全球基金将开始选用FTSE含A股的新兴市场过渡指数,其示范意义重大。”

海外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

一直以来,海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与基本面的偏离持怀疑态度,但这种情况似乎已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野村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的一周内,专注中国市场的基金累计仍录得高达27亿美元的赎回。但这种状况已于上月底发生明显逆转,在5月21-27日的一周以内,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却创下了净申购46亿美元的单周历史纪录。

进 入6月,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依然高涨。野村数据显示,在5月28日-6月3日的一周内,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持续录得14亿美元的净申购,同时投资 香港市场的股票基金亦出现回暖,净申购额在5月28日-6月3日的一周内增至1.8亿美元,相比前一周的净申购额则为6600万美元。

“目前来看,海外投资者对A股牛市的逻辑由完全无法理解转为一定程度上理解。他们意识到股市可能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推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工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马上要参与这个市场,”摩根大通私人银行副总裁兼中国经济学家陈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 坦言,虽然目前A股市场已经出现“局部性泡沫”,但整体市场的估值仍然处于合理区间,政府需要发展资本市场来刺激经济转型以及宏观基本面的继续下滑仍然处 于可控范围,“这些都将继续支撑牛市格局至少在未来1-2个季度来延续,但由于散户主导的市场格局以及高达2万亿元的融资余额,未来市场的大幅震荡将会持 续。”

安联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陈致 强坦言:“多年以来大部分国际投资者都是低配中国市场。即使A股成功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他们或许不会立即将资金配置于A 股敞口,只会选择个别股份作出增持。但纳入A股将会加速一些指数追踪型被动基金投资A股市场。”

此外,即使A股最终得以跻身进入MSCI指数,市场参与者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参与新市场的交易,谢征傧曾表示:“以卡塔尔、阿联酋等市场为例,这个准备阶段大约在一年。”

MSCI于每年6月宣布全球市场分类评审结果,包括决定是否将一个市场新纳入其指数体系,再于下年的6月正式生效。(21世纪经济报道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527

恒大淘寶擬登陸新三板 沖刺中國足球第一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39827.html

恒大淘寶擬登陸新三板 沖刺中國足球第一股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07-02 09:54:00

多年前,遼足俱樂部也曾謀劃上市,後來則不了了之。今年初,長春亞泰俱樂部表示,亞泰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正積極籌劃登陸新三板。最終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廣州恒大淘寶俱樂部。

恒大一直在扮演足壇的“吃螃蟹者”。

中國足壇第一股

7月1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新三板”)顯示,恒大地產(HK.3333)控股的廣州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已遞交掛牌申請, 並於同日獲得受理函。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 恒大俱樂部此次擬發行股票37500萬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若最終恒大俱樂部成功登陸新三板,將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足球俱樂部,開創中國足球登陸資本市場先河,打造亞洲足球俱樂部首家上市公司,未來市值有望達數百億。

資料顯示,新三板與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都是中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被稱為中國的“納斯達克”,聚集了大量成長性高的優秀企業,是進行股份轉讓、定向融資的有效選擇。近年來,在諸多利好推動下,新三板社會關註度、資金參與度不斷攀升。

業內認為,恒大足球從恒大地產分拆上市,作為獨立的上市公司,實現獨立運營、自負盈虧,有利於恒大地產專註核心業務,增強盈利能力;恒大兌現新產業逐一分拆上市的承諾,降低負債水平,加快輕資化進程。

實際上,從恒大進入足壇伊始,就一直扮演“吃螃蟹者”的角色。早在2010年收購尚身處中甲的廣州隊時,恒大就提出了五年內奪得亞冠冠軍的目標,當時幾乎大部分足球界人士都不看好。但僅僅過了四年,在一系列大手筆投入之後,恒大即成功登頂亞洲。

2014年,廣州恒大開始開源節流,並朝著收支平衡邁進。除了將胸前廣告以1.1億元賣給東風日產,2014年6月恒大引入淘寶入股50%,許家印還提過要吸引更多戰略投資者,通過資本市場,將恒大足球做大做強。

也就是說,從去年始,恒大每年投入兩三億元,就可以取得比魯能、國安等投入了數億元的球隊更好的成績,而且帶來很好的企業品牌價值,這樣的投入產出比,在中超各隊中,無人能及。

未來有望轉板

在世界足壇,足球俱樂部上市者早已有之。英超老牌勁旅托特納姆熱刺1983年在倫敦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足球俱樂部。1991年,曼聯在倫敦證交所掛牌;2012年8月,曼聯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目前市值超30億美金。

此外,多特蒙德2000年10月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掛牌。法甲豪門里昂2007年在巴黎證交所上市,成為法國首家上市的足球俱樂部。在意甲,尤文圖斯、羅馬和拉齊奧是僅有的三家在米蘭證交所上市的意大利俱樂部。

在中國足壇,多年前,遼足俱樂部也曾謀劃上市,後來則不了了之。今年初,長春亞泰俱樂部表示,亞泰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正積極籌劃登陸新三板。最終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廣州恒大淘寶俱樂部。

值得一提的是,新三板對上市要求非常低,對盈利沒要求,同時市盈率較低,所取得的融資效果與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均有不小的差距。對大部分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而言,轉板是很重要的目標所在。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恒大俱樂部未來也有轉板的計劃。

專門從事新三板申報企業審計的陳小姐告訴記者,在新三板掛牌,不僅實現了融資的目的,而且通過掛牌新三板,企業自身的治理結構、信息披露等各種制度得以規範,未來再走IPO通道也更加快。而且,有消息稱目前相關的轉板機制正在研究,如果轉板機制或者註冊制推出,新三板企業轉板也會加快。

相比新三板,目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對盈利都有嚴格的要求,但目前國內足球俱樂部要真正實現盈利並非易事。

此次恒大足球俱樂部的掛牌申請報告也披露了最近2年半,俱樂部的營收和盈利情況。2013 年度、2014 年度、2015 年 1-5 月,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41310.4萬元、34295.49 萬元和 8464.85 萬元,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體育事業收入、比賽日門票收入和廣告收入是最主要構成。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分別-57614.74 萬元、-48264.11 萬元和-26512.48 萬元。

也就是說,恒大淘寶隊要保持在亞洲足壇頂級的水平,每年至少要花費8億到10億元。即便俱樂部每年收入達三四億元冠絕中超,但現階段恒大要完全實現收支平衡,也就是說完全靠俱樂部自身造血也不太現實。

在歐洲,足球豪門的一大收入來自於電視轉播權收入。而在中國,只有俱樂部求電視臺轉播,也只有更多的更大牌的電視臺轉播,球隊本身的品牌宣傳功能才能最大化,因此這一部分收入為零。

有鑒於此,恒大也開始另辟蹊徑。6月24日,恒大集團將恒大足球學校最核心的資產——所有球員資產註入俱樂部,並為俱樂部增資4億元現金。增資後,俱樂部股權比例由50%∶50%變更為恒大集團持股60%,阿里巴巴集團持股40%。分析指出,未來恒大有望通過足校的核心資產——球員的增值獲益,通過球員的交易提升俱樂部的盈利水平。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7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