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為什麼如此熱衷比特幣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37031.html

1. 你為什麼如此熱衷比特幣?

A: 比特幣是一種最接近我理想中貨幣形式的貨幣:不依靠任何政府或者中央銀行機構,完全按照一套固定的生成規則發行。儘管它可能還有一些缺陷,但我更願意把它看成是一種自由貨幣的發端,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把整個比特幣經濟圈都當成是一場社會實驗。實驗當然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可人類社會也是在不斷的試錯中發展的。

為自己的理想做實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已經為實驗失敗做了充足的準備。我的所有關於比特幣的看法都是基於這個前提的,所以請不要把我這個系列的文章當作投資建議。非要聽投資建議的話,我想說,高風險高收益。比特幣的市值幾千倍的漲,對應前面那句話,想想風險有多高。

2. 如果沒有政府擔保,憑什麼相信這種貨幣?

A: 一個理性的人應該對任何事情都持懷疑態度,一個有人情味的理性的人至少對騙過他的人要持懷疑態度。所以說在問這個問題之前,建議翻翻歷史,看看當權者騙過我們多少次呢?我想比你十個前女友加起來都多。對於我來說,寧願相信一個看得明白的規則,也不願相信一個曾經幾次三番騙過我的人的承諾。

當然你可以說為了愛,我不在乎她騙我多少次。塞浦路斯那些和你一樣想法的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手裡的鈔票變成了銀行的股票,而且還是被套牢的股票,這就是愛的代價。

3. 既然你覺得法幣發行方不靠譜,你的意思是該把所有資產都換成比特幣?

A: 這個,我再說一遍,「一個理性的人應該對任何事情都持懷疑態度,一個有人情味的理性的人至少對騙過他的人要持懷疑態度。」你應該在很多地方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塞浦路斯的人如果不把所有資產全壓在本國貨幣上,而是持有美元、歐元、人民幣等等各種貨幣和資產的話,金融危機也不會對他們有太大打擊。比特幣完全可以成為你放雞蛋的一個籃子。當然,如果你真的想把自己所有的雞蛋全砸在一個籃子裡以博取高收益的話,也是你個人的自由選擇,而且確實有人這麼做,看看瑞典海盜黨的創始人Rickard Falkvinge就知道了。

4. 那比特幣到底是一種用什麼擔保的貨幣呢?

A:如果說非要有擔保的話,就是用信用擔保的貨幣。有人願意接受這種貨幣,那麼你就能用這種貨幣來買東西。

5. 那如果背後的信用體系崩塌了,豈不就變成一堆無用的二進制數字了?

A: 說得好,塞浦路斯貨幣已經接近一堆白紙和數字了。

6. 你是否覺得比特幣在未來某一天會消亡?

A: 肯定會有這麼一天,但我覺得不太可能是因為信用崩塌。我覺得願意接受它的人的群體一旦形成規模,就很難倒退回去,畢竟沒有什麼機構能夠在那裡瘋狂增發比特幣讓你手裡的資產貶值。我更願意相信比特幣消亡的那一天是另一種新的更好的貨幣取代比特幣的那一天。不過還是那句話,既然是社會實驗,就存在實驗失敗的可能性。

7. 照你這麼說,比特幣會威脅到政府的貨幣發行權,難道政府不會出台措施封禁掉比特幣麼?

A: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P2P技術的貨幣,它對法定貨幣的衝擊沒有目前媒體報導和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即使哪怕真的有一天比特幣威脅到了政府對金融的管控,政府也要權衡封禁這種虛擬貨幣的代價。

8. 如果大家都用比特幣了,政府的稅收怎麼解決啊?

A: 政府在稅收問題上絕對不會手軟,想收你錢有的是辦法,還是先關心一下自己的養老金能否取出來比較靠譜。

9. 有人說比特幣交易市場有「龐氏騙局」的某些特徵,你怎麼看?

A: 你只是說有「某些特徵」,那我承認,其實絕大多數投資都有「龐氏騙局」的某些特徵:你都要交錢給別人,別人都會承諾給你回報,權益可交易,都存在低買高賣的情況……不是嗎?但你要說這就是「龐氏騙局」,建議先查查「龐氏騙局」的定義,相信我,雖然這個術語很唬人,但定義你肯定能看明白。

10. 現在大家對比特幣的狂熱怎麼看著像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花球泡沫呢?

A: 其實和上一個問題一樣,很多東西都有相似的地方。一些人很狂熱的做事情,無論具體在做什麼,看他們的樣子都差不多。但是類比的時候除了要關注相同的地方,更要看看不同的地方,比如鬱金香花球會腐敗變質(就像我上一段愛情一樣),但基於信用的二進制數字卻天長地久。

 

郝海龍,80後詩人,譯者,前GRE教師,目前於法國ESSEC商學院攻讀經濟學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979

比特幣「紅與黑」:擊鼓傳花老遊戲 一年升值3000倍?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097.html

賺了一輛瑪莎拉蒂的「礦工」

重慶郊外某機電廠,一間隱秘的小廠房裡,60多台電腦晝夜不停地高速運轉,製造出令人耳鳴的噪音和悶熱難聞的空氣。這是「比特幣礦工」孫傑的「礦場」,其60多台電腦的規模,在國內圈子裡數一數二。

一則圈內傳言是:孫傑挖比特幣,賺了一輛瑪莎拉蒂。

今年30歲的孫傑,是這傢俬營機電廠老闆的兒子,從小酷愛IT硬件。2010年,他在網絡論壇上初次接觸比特幣,看到有個美國人用1萬個比特幣,只買了兩個比薩。直到2011年6月,《福布斯》雜誌等美國主流媒體報導了比特幣,其價格從不到1美元猛增至30美元。1萬個比特幣的價值,已經從兩個比薩變成了30萬美元!

「上千倍的收益啊!」孫傑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正打算拿出大部分積蓄購買比特幣,卻趕上了比特幣發展史上的一次「浩劫」。

2011年6月20日,一個黑客入侵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東京Mt.Gox市場,造成比特幣的價格自由落體般跌至0.01美元。當時有人發帖稱:「2.5萬個比特幣被盜,現在真想自殺!」孫傑至今都心有餘悸,「幸好晚了一步,不然也完了。」

雖然此後Mt.Gox市場加強了網絡安全,比特幣價格也逐漸回升,但孫傑認識到了比特幣的巨大風險。他選擇了一種更謹慎的方式挖礦。

實際上,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在交易市場上購買,二是自己用電腦運行比特幣的生成程序,圈子裡稱後者為「挖礦」。挖礦的成本主要是設備折舊和電費,贏利來自出售比特幣。相比炒幣,挖礦的風險相對較小,「相當於發行原始股,幣價高時多賺,幣價低時少賺。」

然而,專業的挖礦絕非易事。

其一,挖礦需要高端配置的電腦,尤其是高端顯卡。普通電腦雖然可以挖礦,但效率極低,電費成本基本抵消了收益。但高端顯卡產量小,不易購買。孫傑不僅通過圈子裡的朋友拿貨,還經常跑到深圳、上海找廠家拿貨。他幾經周折花了10多萬元,才配齊了8台高端電腦,全部採用AMD當時的旗艦級顯卡5970。

其二,由於電腦運行比特幣程序,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與噪音,要規模化挖礦,就必須選擇不受影響的場地。有「礦工」在自己家裡挖礦,嗡嗡的電腦噪音晝夜不停,被鄰居懷疑是外國間諜。還有「礦工」一不小心,電線短路把自己房子燒了。而孫傑自家機電廠的廠房,正好是一個絕佳的「挖礦」場地。

其三,管理挖礦的電腦,需要很專業的IT硬件改裝技術。比如怎樣的硬件配置,才能使挖礦效率最大化;怎樣佈置挖礦場地,才能更快地散熱……幸好自己從小對這塊感興趣,孫傑通過泡論壇,看帖子,逐漸掌握了改裝技術。他甚至專門製作了一個安置電腦設備的架子,充當電腦機箱。

在「礦工」圈子裡,孫傑屬於極為謹慎的一類。

對於挖出來的比特幣,有些「礦工」從投資的角度,會保留一部分,一些極客出於收藏的目的,甚至會將其全部保留。而孫傑則恪守「現挖現賣」的原則,24小時之內將比特幣變現,將幣值貶值的風險降至最小,然後再用賺來的錢添置電腦。

時至2012年年底,比特幣價格從5美元穩步升至10多美元,通過現金流的快速運轉,孫傑的規模也擴大至40多台電腦。這一年他賺了四五十萬元,總共挖出來2700個比特幣。這些比特幣通過「東京Mt.Gox」和「比特中國」這樣的市場,流到了無數炒家手中,最終演變為一種令人瘋狂的投資品。

預見「未來」的老端

什麼東西一年可以升值3000倍?

就在孫傑開始「挖礦」的2011年7月,一個叫端宏斌的人正在通過博客向網友們普及比特幣投資:2010年每個幣不到1個美分,2011年價格已經達到15美元,足足升值了3000倍!

33歲的端宏斌在圈子裡人稱「老端」,如今算得上國內知名的比特幣炒家,之前寫過暢銷書《投資魔法書》,平時靠寫投資博客謀生。當時,身邊的人總對他的普及投來異樣眼光:「什麼騙人的玩意兒?這麼腦殘的東西你也信?」在網絡世界中,老端卻擁有不少追隨者。

老端們相信,比特幣作為一種脫離政府意志,極為純粹透明的貨幣體系,其價值完全取決於市場的信任與需求。2100萬個的總量限定,能有效防範偽造和複製,而其設定的產出速率,能避免通貨膨脹。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大幅削弱了歐美金融體系的可信度後,比特幣越來越被認可,甚至成為一些自由主義者的信仰。一個例子是,2011年美國政府封殺維基解密網,凍結其所有銀行賬戶。但由於在技術上美國政府無法凍結比特幣賬戶,很多極客和黑客通過捐贈比特幣支持維基解密網。

2012年7月,比特幣價格穩定在6——7美元,老端成立了名為「老端比特幣一號」的比特幣基金,號稱「國內第一支比特幣基金」。由於法律與市場的風險,該基金不針對公眾集資。10萬元的資金規模,四成來自老端自己,其餘六成來自老端的朋友。

老端公開承諾:萬一某天比特幣消失,或者價值歸零,自己將全額賠付投資。而作為基金管理者,只收取盈利的20%做佣金。

老端成立比特幣基金,其實是看到了比特幣未來升值的空間:一方面,2012年東京Mt.Gox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已達到幾十萬美元,比2011年增長了百倍;另一方面,按照比特幣產量每四年減半的設定,第一個四年的到期時間,正是2012年11月28日。

按照經濟學最基本的法則供求關係,當需求增加的情況下,供應量減半,其價值必然會上漲。老端當時估計,2013年比特幣價格很可能突破20美元,甚至達到30美元。

然而,比特幣這匹黑馬的躥升速度,大大超出了老端的預料。

2013年3月16日,深陷債務危機的塞浦路斯政府,宣佈對銀行賬戶徵收高額存款稅。不再信任央行貨幣體系的歐洲資本炒家們,立刻將賬戶裡的歐元兌換成比特幣。比特幣需求激增,使得其已經增長至40多美元的價格又開始迅速上揚,至4月初一路衝破100美元大關!

擊鼓傳花老遊戲

整個市場開始變得瘋狂起來。

那段時間,老端晚上睡覺做夢,滿腦子都是比特幣、比特幣……每天早上醒來他都會發現,自己的比特幣基金,又多了幾千上萬美元。再打開QQ一看,他加入的幾個比特幣炒家群,都會彈出七八千條信息。有人叫嚷,比特幣已經達到歷史高點,趕緊平倉!也有人抱怨,自己70美元剛一賣掉,就漲破100美元了!更有人鼓吹,比特幣將漲到200美元,大家趕緊加倉!連老端自己,站在100美元的歷史高位上,究竟該買還是該賣,都有些無所適從。

至此,他的「老端比特幣一號」基金,在8個月時間內暴漲10倍多。跟他合夥的朋友們,不停地打電話給他:「老端,趕緊賣了吧,咱見好就收。」迫於套現的壓力,老端進行了一次分紅。

有人套現賺錢,就有人眼紅。身邊一些當初對他炒幣嗤之以鼻的人,反過來問他:「老端,你怎麼不早說啊?」老端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在2012年比特幣價值8美元時建倉,在2013年3月下旬80美元時賣掉,整整賺了10倍。這樣的財富神話傳開後,不少老闆隨即把股市樓市的資金轉移出來,大肆搶購比特幣。

事實上,塞浦路斯危機引發的比特幣暴漲,使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了比特幣,新的資金進場再度推高了比特幣的價格。

此後比特幣的行情,從一匹黑馬變成一匹脫韁的野馬,從2013年4月初的100美元,暴漲至4月10日的266美元,10天之內漲幅高達166%!

比特幣已經瘋了!

老端感到恐懼。在他的投資圈裡,不斷有人在100多美元,甚至200多美元時高位接盤。老端勸過,歷史高位,風險太大,對方回答:「40美元時,就是歷史高位了。現在不是都200美元了麼?」

然而,如同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鼓聲停止時,就是懲罰來臨時。「比特幣沒有漲跌停限制,而且可以24小時交易,一旦沒有人接盤,價格就會崩塌。」當比特幣價格突破200美元後,大量以幾美元或幾十美元建倉的先期炒家,開始拋售套現,致使比特幣價格走勢出現拐點。

於是在4月9日——10日,老端連發兩篇博客警告,果然,4月11日——12日,比特幣價格從266美元,一口氣下跌至65美元。

瘋狂的市場猶如跌入冰窟。老端的幾個炒家QQ群死一般沉寂,過了兩天才有人把忍痛割肉的交易信息,附上嚎啕大哭的QQ表情,截圖發到群裡,隨即招來一連串大哭表情的回覆。

在這輪行情中,老端表現克制,以至於「老端比特幣一號」基金按兵不動。他覺得,暴漲暴跌背後其實是財富的轉移,錢從大部分後知後覺的人,轉移給小部分先知先覺的人。

「南瓜博士」危機

在老端這樣的炒家們「坐著過山車」時,「礦工」孫傑決定不再挖比特幣了。

「礦工」們被一種「礦機」逼到了絕境。當年曾有美國極客提出「礦機」構想一種專為「挖礦」配置硬件的機器,除了「挖礦」,別無他用,後礦機被宣告難產。然而,這種挖礦界「核武器」卻被中國人研製了出來。

2013年2月,一個網名為「南瓜博士」的神秘人物,聲稱研發出了專業「礦機」,並在網絡上以先款後貨的方式公開銷售。一台「礦機」售價8000元,其效率相當於20多台高配電腦,兩天即可收回成本。「等於說,別人造出了原子彈,我們用的卻是小米加步槍。」

實際上,此時孫傑挖比特幣,已是日益艱難。一是比特幣產量減半,「礦工」卻越來越多,在比特幣產生速率恆定的條件下,每個人的「挖礦」速率也就越來越慢。而「礦機」的出現後,更是加劇了孫傑的「挖礦」難度。「一台電腦兩三個月,才能產出一個幣,還不夠電費成本。」

不少「礦工」紛紛向「南瓜博士」投降,在二手市場變賣了電腦,訂購了「礦機」。孫傑仍採取了一貫謹慎的態度,「萬一哪天比特幣不值錢了,礦機就成了一堆廢鐵。而電腦設備至少可以賣二手貨。」

天無絕人之路。2013年3月,像孫傑這樣堅持使用電腦的「礦工」,集體轉向另一種虛擬貨幣利特幣(Litecoin)。

利特幣誕生於2009年,運行模式跟比特幣相差無幾,只不過總量限定為8400萬枚,為比特幣的4倍。最初,利特幣被視為比特幣的山寨幣,隨著比特幣的火爆逐漸被人們認可,於是有了「比特幣為網絡黃金,利特幣為網絡白銀」一說。

對於孫傑來說,挖利特幣又像回到了先期進軍比特幣的好時候。不過一個月時間,孫傑已將挖礦規模擴大至60多台電腦,每月產出幾千個利特幣,大賺了十幾萬元。

金錢永不眠

讓孫傑大賺一筆的利特幣,只是山寨比特幣的一種。目前出現的山寨幣多達10多種,大多數就像三四年前的比特幣,沒有市面流通一文不值。

然而,倘若時間倒回兩三年前,誰還會忽視僅僅價值幾美分的比特幣呢?按照這個邏輯,一個網名為「蘇妲己」的炒家,拿出幾萬元瘋狂購買各種一文不值的山寨比特幣。每買一種新的山寨比特幣,他都會到各個論壇和QQ群,鼓吹這種幣的升值空間。

孫傑在QQ群裡跟他開玩笑:你買這麼多不值錢的山寨幣幹嗎啊?「蘇妲己」回他:哪天一美分變成一美元,就100倍啊!

老端也有這樣瘋狂的朋友,他認為,在獲取超額利潤的意義上,虛擬貨幣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真正有價值的,最多就比特幣和利特幣這麼兩三種,更何況其本身還有不少隱憂。

一個巨大的悖論是,比特幣通過「去中心化」,建立了一個透明公正的貨幣體系,但也因此導致沒有人對這個體系的良性運轉負責。比如,由於政府無法實施監管,比特幣很大一部分的需求,是來自於國際毒梟或走私犯的非法交易。

最大的風險還是來自於交易環節。

無論是「礦工」還是炒家,要通過比特幣獲利,就必須將其放到網絡交易市場上。但由於網絡交易的特性和法律監管的空白,他們卻無從真正知曉,這個市場究竟是誰開的,出了問題該找誰負責。

「周同(ZHOU TONG)」事件可謂一記警鐘。開設交易市場的周同,自稱是一個新加坡華人。由於創新性地開設了比特幣融資平台,以及圍繞比特幣創造出一系列證券、債券和期貨等衍生品,其開設的市場日益火爆。

然而,2012年周同在網上發佈公告稱,市場受黑客攻擊,比特幣被洗劫一空。不少受害者指責,黑客只是幌子,實則是周同本人監守自盜。但受害者們僅僅知道「周同」這個亦真亦假的名字,只能自己嚥下苦果。

孫傑和老端並沒有在這個市場上進行交易,也避開了這次慘重損失。但令他們擔憂的是,即使「比特中國」這樣的老牌市場,也存在著法律上風險。

「比特中國」每天已經擁有1萬多比特幣的交易量,其佣金高達五六萬元人民幣。「開市場的人,必定是手眼通天的人。既把服務器架設在國外,又沒有在國內監管機構備案,合不合法都還難說。」

經歷了劇烈漲跌後,老端越發覺得,市場的不確定性太大。「在股市上,面對的是金融大鱷;而在比特幣市場上,面對的是黑客。兩者完全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而孫傑則很擔心哪一天,市場被查封了,自己挖出來的幣,也就失去了變現渠道。不過他覺得也值了,「做這行一年的收益,等於開幾年工廠了。」

2013年5月,比特幣價格穩定在了100美元左右,利特幣則也保持在3美元的水平。一切看上去又歸於平靜。然而,金錢永不眠,關於它的慾望與戰爭,永無止息。

鏈接:眾說紛紜比特幣

唱衰派: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主席 查理·芒格:比特幣不會成為通用貨幣。我對它沒有信心。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前經濟學家 羅伯特·麥克米倫:比特幣易於儲存、難於盜竊、難於造假的特性賦予其巨大價值,但由於比特幣的供給量有限而且已知,所以它注定無法成為貨幣的有效替代物。另外,它顯然沒有任何使用價值,這一切將使之徹底覆滅。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保羅·克魯格曼:比特幣的波動趨勢鼓勵人們進行貨幣囤積。我們並不希望有一個貨幣體系,讓老百姓不捨得花錢。我們希望的是,這個系統能促進交易,讓整個經濟變得活躍起來,但比特幣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中立派: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主席 沃倫·巴菲特:我們的490億美元中,沒有任何資產是比特幣。但是比特幣也許行得通。

《經濟學人》雜誌資深編輯 馬修·畢夏普:比特幣的火熱和黃金走俏一樣,都是我們在量化寬鬆時代對法定貨幣信任度降低的表現。比特幣最大風險在於,政府可能會採取干預措施,摧毀這種法定貨幣的替代品。但假如一個主權國家也發行這種基於算法的貨幣呢?是否會把法定貨幣逐出市場?

弗吉尼亞大學達登商學院教授 彼得·羅德里格斯:比特幣有可能會崩塌,但只要是貨幣就必須接受考驗,所有的貨幣都在經歷危機。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比特幣是否會經歷坎坷與暴跌,以及人們的瘋狂,而是它能否在這場不可避免的考驗中生存下去。如果能,即使以非常低的價值生存下來,它也將改變我們對價值儲存手段,乃至虛擬經濟獨立性的看法。

唱多派:

哈佛大學公共政策與經濟發展教授 克里斯·羅伯特:比特幣的火熱與近期媒體反覆鼓吹全球經濟不景氣有關,而它的價值又比傳統金融產品更容易被炒作。炒比特幣雖然風險巨大,但我們從來不缺投機者。作為一個新興的金融投機工具,比特幣會長時間與我們相伴。

華爾街分析師 尼克·考拉斯:比特幣是技術宅男的黃金。它最諷刺和最有趣的事情是,很多真人把真金白銀投入到這個系統,他們信任它,就像信任一個國家的主權。新新人類的經濟生活都具備網絡特性,所以比特幣與他們產生了共鳴。

《貨幣戰爭》作者 宋鴻兵:與其糾結比特幣的現實利弊,不如思考互聯網給傳統社會帶來的衝擊。比特幣創造了一個更加嚴格的「金本位」體系,可以避免央行濫發貨幣所導致的通貨膨脹對持幣者的剝削。因此,比特幣是未來貨幣發行體系的一種進化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41

揭秘中國比特幣產業鏈:投機者賭場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191.html

導讀:最早聽說比特幣還是在2010年,當時國內一本在學生中很知名的計算機雜誌對比特幣進行了專題報導,那時我只對報導掃了幾眼,暗暗記住其中幾個概念,諸如P2P生成、自有無國界、貨幣實驗什麼的,以備將來裝腔所需。

而3年後,比特幣相關概念不但人人都能說上幾句,連身邊都有同事開始挖掘比特幣,甚至我本人也被人推銷過比特幣礦機,這使我愈發認識到:比特幣產業不簡單。從身邊人開始,我以一名小白的身份重新調查了整個比特幣產業鏈,最終結果很震驚:中國的比特幣產業早已無關理想或貨幣實驗,有的只是一個個短期投資家。

礦工

由於製造比特幣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所以其運算生成比特幣的過程被形容為挖礦,挖比特幣的人則被稱為礦工(Miner)。我的同事F君就是一名比特幣礦工,自4月份開始挖礦到7月份停止挖礦,他累計投資在挖礦設備上的錢已經接近兩萬元,開銷包括:10餘塊顯卡、挖礦用主板、從美國購買挖礦機的費用(價值9000元,至今未收到貨)以及耗電等。

投入兩萬,收益能有多少呢?F君6月初開始使用10塊顯卡組成的比特幣礦機挖礦,剛開始每天可獲得130元收益,但到6月下旬,收益已經不足50元,而到了7月份,礦機每天產出已經不足20元。F君算了算,10塊顯卡組成的比特幣挖礦設備全天運轉耗電加起來要20塊錢,挖比特幣賺到的錢甚至抵不上耗電的錢。

為什麼收入會銳減?F君說這是因為很多人用了比顯卡挖礦更牛的專業設備,目前比特幣產量固定為每10分鐘產生25個,誰的挖礦設備能在10分鐘內最先生成比特幣,誰就能獲得收益,而背後比拚的完全是挖礦設備的計算能力。F君表示,5月份以前,大家挖礦的設備主要是用ATI顯卡,但從5月份南瓜張的比特幣挖礦機開始投入使用後,這種平衡被完全打破。

南瓜張與挖礦機

南瓜張是誰?網上目前仍可搜到一篇關於南瓜張的報導,題為《30歲比特幣炒家身家過億 幾年間飆漲5000倍》,文中稱南瓜張為北航計算機專業博士,其設計的比特幣挖礦機(命名為Avalon)運算速度遠超顯卡挖礦機。另一篇5月份的報導顯示,南瓜張設計的比特幣挖礦機一天能產生357個比特幣,按照7月12日的比特幣價格換算(1比特幣兌換579人民幣),南瓜張比特幣礦機一天可產出20萬人民幣。

能夠產生如此驚人的利潤,南瓜張口氣自然很大,在出貨比特幣礦機時,南瓜張曾寫下了很有趣的」霸王條款」:

1,在任何情況下均不退款。這是因為,我們會用預付款去購買零部件,因此無法退款。

2,沒有保障。這包括但不限於:現在沒有第三方評測所帶來的風險,我們是騙子的風險,由於客觀和主管原因無法按時發貨的風險,bitcoin本身出現嚴重問題無法繼續存在等。

3,沒有銷售客服。由於人力有限,如果您不能理解本公告的全部內容,即請不要購買。同時,QQ和旺旺等均不作預訂諮詢,所有詢問都不會得到回覆。

4,收貨地址一經確定即不能更改。」

據瞭解,南瓜張先後出貨過兩批比特幣挖礦機,這批礦機出貨時價格僅為幾千元,如今卻已被炒到了十萬元以上。有趣的是,在巨大利潤面前,南瓜張卻宣佈不再出售比特幣挖礦機,而是選擇出售其中最為關鍵的芯片,這也直接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比特幣挖礦機組裝。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所謂的南瓜張並不是一個人,其背後有一個團隊在運作,目前南瓜張團隊接到芯片訂單總數已經超過三十萬片。

期貨礦機

在眾多接手南瓜張芯片的公司中,以由原校內網創始人楊曜睿創辦的ASICME作為有名,據ASICME介紹,目前其推出的產品分為三檔,售價分別為3000元/11500元/45000元,ASICME目前每月接到訂單總價值超過700萬元,預計將在9月份集中出貨。

F君表示ASICME的挖礦機屬於典型的「期貨礦機」,期貨礦機的特點是用戶先付款、再出貨,發貨時間不定且一旦訂金轉化為貨款,則不接受退款。F君曾在4月份就掏了9000元購買了美國的比特幣挖礦機(蝴蝶機),如今到了7月份,蝴蝶機仍沒有送到F君手裡。

即使這樣,F君並不打算要求退款,他表示,如果他現在手裡有一台數萬元的比特幣礦機,一個月就可以賺回成本,之後的日子則是淨賺。

除了南瓜張的比特幣礦機和美國的蝴蝶機,期貨礦機領域還活躍著一家深圳廠商,這家廠商的代言人叫做「烤貓」(Friedcat),比特幣挖掘者也稱這家公司為「烤貓」。烤貓在去年年中宣稱研發比特幣礦機成功,向全球網友發行股票以募集資金(其稱之為論壇IPO)生產礦機,礦機生產成功後,其獲得的收益將向投資者分紅。

烤貓一份官方宣傳資料顯示,烤貓在2012年8月通過眾籌模式籌集到約10萬美元,年底製造出礦機的芯片樣品,在今年1月19日第一次分紅。烤貓宣稱僅一次分紅後, 當初投資者就都已賺回成本,目前烤貓股票交易市值已經超過1.3億美元。

目前,比特幣礦機確實能夠產生大量利潤,但一位比特幣礦機從業人員坦言這種日子不會持續太久,Avalon礦機每天產生20萬利潤已經是過去時,如今花數萬元購買一部礦機,回本至少需要30天,等到9月份礦機集中出貨後,需要多長時間回本非常難說。

這位業內人士還表示,從長遠來看,這一代比特幣礦機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未來會有技術更先進、運算能力更強的比特幣生產設備,一旦這些設備出現,現在賣到數萬元的比特幣礦機將與曾經的挖礦顯卡一樣被淘汰。

層層抽成的二級產業

即使現階段擁有了比特幣礦機,也並不意味著能夠立即轉化為財富,想讓比特幣變成真金白銀,還要與眾多比特幣二級服務公司打交道,包括:

1.礦機託管。比特幣礦機運行時噪聲很大且對電源穩定有一定要求,對普通礦工來說,放一個比特幣礦機在家裡可能存在困難,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像服務器一樣託管在機房裡。一些比特幣礦機製造商在向用戶銷售礦機時都會提供託管服務供用戶選擇。

2.礦池。目前比特幣每天會生成3600個,即使用上了比特幣礦機,礦工也不能保證一定挖到比特幣,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技術人員開始組建礦池,將礦工手裡生產設備的運算能力集合起來,形成較為穩定的收益,挖到比特幣後再按用戶貢獻計算能力分配比特幣。而礦池運作者則從中進行抽成,抽成比例從1%到5%不等,上文提到的ASICME提供的託管、礦池整體解決方案抽成比例為8%。

3.兌換。挖到比特幣後,用戶如果想轉化成真金白銀,還需要找到兌換渠道,目前國內有很多比特幣交易網站接受兌換,這些網站除在自己平台進行交易外,也會在淘寶開店就行兌換。然而無論是比特幣兌換成人民幣,還是人民幣購買比特幣,交易網站一律要收3%-5%的手續費。

由於比特幣交易網站的存在,比特幣市場還出現了專門的比特幣炒家,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是這些炒家基本的盈利方式。

4.山寨幣。除比特幣這樣的舶來概念外,如今國內還出現了十餘種山寨「比特幣」,這些山寨幣的運營方接受山寨幣兌換比特幣,從而使得這些貨幣具有挖掘價值。這些山寨幣在技術上往往存在很大漏洞,以山寨幣中比較有名的元寶幣為例,其原本設定於6月29日零點發佈,然而在發佈之前,程序就洩露,由於此時只有很少人挖礦且挖掘難度為負數,導致元寶幣被大量提前挖取。

無關乎理想 只關乎短期博弈

儘管F君承認自己「算是被套了」,但他並不懷疑比特幣會持續升值,他給出的理由是參與挖掘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投入到比特幣產業鏈中的價值就越多,比特幣凝結的價值就越多,同時比特幣的產量卻不斷下滑,因此比特幣只會在現有基礎上升值。在採訪中,我發現這個理念幾乎得到所有比特幣產業從業者的認可,他們一致認為長線投資比特幣必然穩賺。

同時,比特幣產業鏈從業者也都在不遺餘力的布道比特幣,一位ASICME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宣傳比特幣,是為了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比特幣生產中來,比特幣的價值才會更高。根據5月份的一份統計,中國的比特幣節點超過8.5萬個,佔全球節點22.8%,而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後,大家都對中國比特幣礦工超過10萬這個數字表示認同。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說上這麼一段頗具理想化的概念,但事實是,一旦參與到比特幣遊戲當中來,大家都成為了比特幣行業的短期投機家,挖礦者、礦機製造者、礦機芯片製造者、交易平台運營者、比特幣炒家都成為這個短期博弈遊戲的參與者。一位比特幣礦機生產者明確表示,在他看來礦機生意只能存在兩年,兩年之後的市場變成什麼樣都很難去說,大家參與進來都是為賺熱錢。

更為讓人擔憂的是,比特幣短期內很難直接購買現實中的商品,其被各國政府接受更是遙遙無期,這種情況下,比特幣價值升高只能靠吸取現實中資金來增值,過往遊戲參與者只有靠吸收新參與者投入的資金才能賺取利潤,而一旦外部兌換渠道斷裂,封閉的比特幣產業鏈將成為一個零和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470

比特達人瘋狂小強:6萬到6000萬 風險大於A股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334.html

從2012年4月份開始,起點中文網上出現了一部黑客題材原創小說《超腦黑客》,講述了一個農村少年,憑藉聰穎的頭腦,一步一步成長為頂尖計算機高手的故事。這彷彿就是作者「瘋狂小強」的真實寫照。來自於湖南小城市的「瘋狂小強」,大學畢業後白手起家,先從網絡小說中淘了第一桶金,隨後介入比特幣投資,個人資產從6萬一度飆升到6000多萬,目前其手中比特幣估值仍超千萬。

是什麼使「瘋狂小強」一飛衝天,實現完美逆襲?讓我們走近這位神秘的投資達人。

寫網絡小說補貼家用

「瘋狂小強」是筆名,在網上,人們都親切地叫他Rockxie。Rockxie的家鄉位於湖南省和江西省的交界處,這裡曾誕生過中國的花炮祖師李畋。由於家境貧寒,小時候家裡常常連學費都繳不起,但是Rockxie讀書很用功,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系。

鑽研於計算機領域的Rockxie從2006年大三開始,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第一部網絡小說《黑客傳說》,講述了一名超級黑客項彬「過勞死」之後,重生到一名初中生體內,成為一名全新少年的故事。小說以「計算機」、「黑客」為主要元素,融入了推理和玄幻的風格,在網上廣受好評,累計點擊量超過400萬,而Rockxie也由此挖到了第一桶金。他將這數萬元稿費全部用來補貼家用,自己投身於第二部小說《超級系統》的創作。

畢業後,Rockxie在上海一家軟件公司從事軟件開發。但是,習慣了自己支配時間、自由撰寫網絡小說的他,對朝九晚五的生活很不適應。不多久,他就離開了公司,專心投身於寫作。期間,他還和朋友合夥創業,主要從事傳統工業電器方面的銷售,不過由於市場、管理,以及個人興趣等方面的原因,三年之後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退出。

走近比特幣:從小說素材到大舉投資

2011年下半年,Rockxie已經成為起點網上的「大神」,連續幾部小說的暢銷,讓他獲得較為可觀的資本積累。就在他準備撰寫新小說《超腦黑客》時,「比特幣」這個神秘的概念,躍入了他的視野。「第一次聽說『比特幣』是在一個技術論壇中,當時比特幣交易所遭到黑客襲擊,價格從29美元跌到了3美元左右,大家都很消沉,紛紛探討比特幣的泡沫,也有一些人想尋找下家,拋售手中的比特幣。而我在論壇裡泡久了,對這種新型的電子貨幣漸漸產生了興趣。」

Rockxie告訴《IT時報》記者,一開始他並沒有想到投資,只是想把這個元素融入小說,於是廣泛地收集一些比特幣的資料,其中包括許多國外的技術性文章。「通過不斷地學習,我覺得比特幣的泡沫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而自己當時創業項目不太景氣,在A股市場頻頻受挫,於是開始轉型投資,慢慢地購入比特幣。」

Rockxie還記得第一次購買比特幣是通過淘寶網的賣家,大約40元人民幣一個,其中還包括幾元手續費。隨後比特幣價格慢慢回升,Rockxie也越買越多,並開始登錄專業的交易網站,他陸陸續續購買了1000個,平均成本約60多元,共動用了六七萬元資金。

投資虛擬股票成千萬富翁

就在Rockxie不斷購買比特幣的同時,他從一位比特幣圈內的朋友處得到消息,一家名為「bitfountain」 (烤貓)的公司正在比特幣社區中面向全世界發起眾籌項目。烤貓公司雖然在國內名不見經傳,但是在比特幣世界裡卻赫赫有名,它是比特幣世界中最大的礦機供應商之一(挖礦機是一種軟件,可通過連續計算產生比特幣),當時謀求在互聯網虛擬IPO上市。

「虛擬IPO是和現實資本市場平行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們可以通過特定的交易系統,用比特幣買賣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會根據每年的業績情況,以比特幣的形式,給股東分紅。」在烤貓公司上市之前,其原始股為0.1比特幣一股,買5000股以上可以額外贈送10%股,Rockxie將其1000個比特幣全部買入了烤貓股份,共持有11000股。

隨著比特幣熱度持續上升,烤貓公司成功地虛擬上市,其股價從0.1比特幣上升到目前的5比特幣,Rockxie的資產又翻了50倍。經過幾次減持後,Rockxie目前仍然持有公司超過5000股的股份,並持有6000多枚比特幣,總市值超過千萬人民幣。

就這樣,Rockxie成了像《超腦黑客》主人公那樣,神一般的人物。而現實中的他看起來卻依舊平凡,穿著普通的T恤衫,戴著斯斯文文的眼睛,有時候還會露出孩子般的靦腆。而對於比特幣投資,他說,今年三四月份一波漲幅之後,目前漸漸歸於理性,現在他還在密切關注,等待下一個投資機遇。

對話

比特幣投資風險至少比A股大

記者:面對一個新生事物,你怎麼會有勇氣一次下這麼大注碼?

Rockxie:起初我和很多人一樣,也認為比特幣是泡沫,所以只是想把它作為一個素材寫進小說。但正是因為寫作的緣故,我才對比特幣進行了深入研究。我是讀計算機的,隨著對比特幣算法、體系的瞭解程度越深,我對它的信任度越強,所以才敢於做這樣的投資。

記者:你覺得現在的比特幣是否還有升值空間?

Rockxie:當比特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時,它的價格會不斷上升。在國外,已經有很多支持比特幣支付的商店和旅館;在國內,也有很多淘寶賣家支持比特幣,不論外界評論怎樣,比特幣仍然會沿著自己的軌道發展。

記者:比特幣畢竟是虛擬貨幣,你有沒有想過哪一天將這些比特幣和比特幣股份全部套現,換成現實中的貨幣呢?你現在已經有千萬元的身家啦。

Rockxie :有啊,如果價格漲到2000(美元)以上的話(笑)……不過,我還是會留一些,沒準以後養老就靠它了。

經歷了這麼多次幣值的大起大落,大部分比特幣愛好者的承受能力已經被鍛鍊得非常堅韌。我們是用比特幣來衡量自己的財產,匯率如何波動,對我們的影響不大,所以現在我的心態比較好。

記者:現在的山寨電子貨幣層出不窮,未來可能發展成像比特幣一樣嗎?

Rockxie:暫時沒有看到有這個潛力的山寨幣,現在的這些山寨幣算法都沒有什麼革命性的創新,所以很難超過比特幣,當然,以後或許會出現。

記者:你鼓勵更多的人參與投資比特幣嗎?

Rockxie:比特幣還處在一個非常原始的階段,在這個時期,由於經驗和法律制度的缺乏,將有著非常多不光彩的現象出現,例如欺詐、黑客偷盜等等。所以,比特幣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我建議後來者根據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來考慮,如果你連A股的風險都無法承受,那肯定也無法承受比特幣的風險。至於未來的發展,個人還是很看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993

迄今為止最大的比特幣「翻船」事件!比特幣應用的大本營絲路網站被FBI查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567.html
據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報導,知名的毒品買賣網站「絲路」(Silk Road)已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查抄,該網站29歲的創始人羅斯·烏爾布萊特(Ross Ulbricht)遭到逮捕,被控以「恐怖海盜羅伯茨」(Dread Pirate Roberts)為化名來運營這個網站。
烏爾布萊特最近在他的LinkedIn個人主頁上發表一篇個人背景介紹,裡面這麼說:
現在……我想運用經濟理論作為手段來廢除人類之間的強制與敵意。就像奴隸制如今已消除,我相信暴力、強制以及所有人類施加於他人的武力行為都將終結。政府與機構是實施武力最廣泛與系統的主體,所以這正是我現在努力的方向。改變政府最好的方式是改變被統治者的思想。為此,我正在創建一個經濟仿真體,它給人們帶來不必生活在武力與強制體系下的第一手體驗。
絲路是一個什麼樣的網站?
維基百科,絲路是一個利用Tor(Tor專門防範流量過濾、嗅探分析,從而讓用戶可以實現匿名對外連接、匿名隱藏服務,可以避免被追蹤。)的隱密服務來運作的黑市購物網站。買家在絲路上可免費註冊,然而賣家必須購買新的帳戶才能進行交易;截至2012年為止,絲路的月銷售額估計略超過120萬美元。
該網站交易時採用的是虛擬貨幣比特幣,匯率則和和美金掛鉤。也就是說,對於在線購買毒品的人來說,比特幣可以說是必需之物。
2011年,紐約州參議員Charles Schumer和西佛及利亞的Joe Manchin致信給美國的藥品管理局稱絲綢之路運用比特幣洗錢,要求對絲路和比特幣展開調查。
依據大多數國家與地區的法律,在絲路上交易的大部分商品都可以歸類為違禁品。絲路大部分的賣家來自英國和美國,這些賣家提供的商品包括海洛因、LSD和大麻等。不過,該網站的運營商宣稱其禁止出售可能會對第三者造成傷害的物品或服務;諸如假鈔、失竊信用卡、槍械、個人信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暗殺委託以及兒童色情製品等等都在禁止之列。絲路上除了違禁品外,亦提供一部分合法的商品或服務,例如藝術品、服裝、書籍和珠寶等等。
比特幣受到打擊
在這次查抄活動中,共有2.6萬比特幣被沒收,其總價值為320萬美元左右。這是到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比特幣查抄活動。有報導稱,通過「絲路」網站流通的比特幣總價值大約為12億美元,該網站從中獲得的佣金收入接近8000萬美元。
從聯邦調查局提出的指控來看,烏爾布萊特還被控聘用一名職業殺手,以15萬美元的酬勞指使其謀殺了一位化名為「FriendlyChemist」的「絲路」網站用戶。當局稱,在今年3月份,這名用戶開始發佈威脅性的信息,稱其將公佈「絲路」網站用戶的姓名和住址,除非他能拿到50萬美元的封口金才會罷手。
指控稱,烏爾布萊特與另一位化名為「redandwhite」的「絲路」網站用戶進行了接觸,後者接受了一筆懸賞FriendlyChemist人頭的「賞金」,據稱兩人最終以1670比特幣的價格達成協議。隨後,Redandwhite向烏爾布萊特作出回覆稱:「我已經收到付款……我們已經知道他身在何處,他將在今天晚上被幹掉,到時我會向你發送信息。」
在「絲路」網站被查抄和烏爾布萊特被捕的消息傳出以後,比特幣的價值迅速下跌。截至9月底為止,每比特幣的價格高達145美元;在今天開始交易時為139美元左右,但受前述消息的影響,當日比特幣收盤價格降為123美元。
一些比特幣的支持者此前曾認為,儘管除了投資與交易,比特幣主要用在賭博網站等非法活動中,但比特幣仍有望進入主流。比特幣基金會首席科學家加文·安德森就表示,絲路等網站只是比特幣的早期應用,在比特幣進入主流視野之後,它會在日常交易中得到應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27

比特幣在中國 虛擬世界的瘋狂遊戲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542

中本聰解決了比特幣發行、使用過程中的信任問題,可是沒考慮到交易平台這個環節。在中國這個逐漸壯大的比特幣新興交易地,新手們就撞上了江湖騙子。

要不要立案?怎麼立案?2013年10月末,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中國大陸各地的公安們遇到了同樣的難題。

10月26日,一個自稱是在香港的比特幣交易平台GBL,頁面忽然被篡改、關閉,接著用戶們又紛紛被踢出GBL官方QQ群——這是他們與這個交易平台唯一的聯繫渠道。這時用戶們才明白,GBL關門跑路了!

還沒有來得及提現的受害用戶們,在QQ群里約定組團去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截至2013年10月30日,尚無一個公安機構為此立案。報案者得到的多數答覆是,這樣針對虛擬貨幣的案件尚無先例,需要向上級匯報。

同在這個10月,中國正悄然躋身比特幣最大的交易市場。

截至北京時間2013年10月30日6時,根據Bitcoinity.org對比特幣交易平台的統計,在過去的6個月裡,一共約有1267萬個比特幣在交易,BTCChina平台上交易的數量約佔其中的9.56%;最近3天裡,這個比例變成了33.94%,躍居第一名,比第二名Mt.Gox高出近11個百分點;最近24小時裡,這個比例是32.98%。

10倍槓桿的誘惑

19歲的徐遠達也參與了這一比特幣投資。他是江蘇省的一名高三學生。

2012年,他在論壇裡知道了比特幣這樣一種虛擬貨幣。2013年4月3日,他說動了母親,從她那裡拿了2萬元開始比特幣交易,那正好是一個高點,1200元/個,「進場價格像火箭一樣。」徐遠達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5月27日,一名經紀人在全球最大的比特幣論壇中文板塊開帖宣傳GBL交易平台,隨即遭到網友們質疑,不斷被找出笑料——譬如,他們公司董事的圖片,是恆生銀行「借來」的;公司前台照片PS了華潤的;公司介紹裡大段抄襲了新鴻基的內容。事後受害者提供給南方週末記者的資料顯示,GBL網站QQ群裡的客服以及所謂的董事長的QQ頭像都是盜用別人的。接著,其留下的法國分部地址,被發現其實是一家咖啡館。

從whois可查詢到,GBL的域名(btc-gbl.com)2013年5月9日才登記,而在遭遇明眼人關於其虛假註冊信息上簡繁體混用、PS痕跡明顯的奚落之後,高邦公司終於在2013年6月10日在香港註冊處正式登記註冊。雖然有公司登記,但是GBL沒有香港海關金錢服務經營執照或證監會牌照,這違反了香港反洗黑錢法例和證券及期貨條例。

比特幣「老鳥們」對這樣錯誤百出的交易平台的質疑,很快淹沒在一大群GBL經紀人們現身說法的人海戰術之中。他們佔據了各個有關比特幣的論壇,在每一個帖子後面附上「註冊添加推薦人可以免兩週手續費」,GBL則向經紀人支付他所推薦客戶交易手續費的5%。

在GBL「跌也能賺錢」的鼓動下,徐遠達把自己在國內另一家交易平台的16.7個比特幣拿出來,進入了GBL,因為這裡不僅直接買賣比特幣獲益,對賭也可以賺錢。

其他GBL受害者們向南方週末記者講述自己之所以選擇這個交易平台的理由時,無外乎這幾點:界面友好,提現快(只需2小時),更重要的是10倍槓桿交易。GBL做了一個比特幣的期貨市場,簡而言之,假設你有1000元人民幣,現在一個比特幣價格是1000元人民幣,你就可以交易10個比特幣,可以選擇做多或者做空,比如你做多10個就需要1000元保證金,接下來如果價格漲到1200元,你就是賺2000元,但是如果你做多,接下來跌到800,你就是-2000元,負數如果超過賬戶餘額,交易平台就強行平倉。

「本來比特幣行情波動就很大,如果跟對節奏就能非常賺錢。」徐遠達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自己曾在15天裡翻了1倍,更有人將3萬翻到了20萬。

賺錢固然是好事,隨後徐遠達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用戶在開倉後完全可以選擇不盈利不平倉,反正價格總會有漲跌,只要能耐住性子,100%能盈利,而和用戶對賭的GBL交易平台,顯然虧損的幾率更大,這個平台的漏洞有多大啊?GBL的盈利模式不是很有問題嗎?

大概在GBL平台上交易了一個月後,他發現了一個秘密——可以去Mt.Gox(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GBL的期貨交易,是依據Mt.Gox行情的漲跌來計算收益)自己做莊控制小幅漲跌,從而賺到GBL的錢。

具體做法是:由於中國地區的交易量一直很小,只要去Mt.Gox花兩三個比特幣,就可以讓MT漲上1美元,接著在GBL開空倉,然後在MT撤單,再掛賣單,MT就能跌下來,在短短10秒內完成這個操作,個人本身沒有什麼損失,可是會讓價格曲線出現一個小小的波動。

但是,「一個人操作手速慢,手速慢就很容易開錯單,就會被套死」。徐遠達在QQ群裡把辦法公開,號召大家一起去Mt.Gox,甚至還組織了20人的YY語音公會,帶頭幫他們掛單撤單,大家統一聽他口令,開倉、平倉。「這樣把GBL搞得可慘。」

後來,徐遠達才發現,之前已經有大戶這麼做,悶頭賺錢。Mt.Gox本來好好的行情,有時會毫無理由地忽然壓下去又彈回,不排除是GBL在坐莊,故意打壓。

雙方都心知肚明,散戶們的這一做法也被GBL發現了。9月中旬,GBL發公告,表示要取消這種平台對賭模式,做成撮合交易的期貨交易制度,就是玩家對賭,大概於9月15日到9月底正式改版。

「我也是受害人!」

改變遊戲規則之後,意味著GBL只收手續費,幾乎沒有風險。不少人認為這是GBL改邪歸正的開始。

前期以10倍槓桿平台對賭方式吸引用戶到來,用戶積累到一定規模之後再轉向其他比特幣股票交易所那樣正規化操作,皆大歡喜。

可是,9月中旬開始,一大批用戶開始提現,表示不玩了。徐遠達當時就擔心,GBL之前應該尚未盈利,如果出現大量用戶擠兌,他們會不會跑路呢?

徐遠達記得自己是在9月16日去到家門口的派出所報案。他見到的第一個警察,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比特幣,還好在場的還有一個比較年輕的新警察,在電視上聽說過,幫他做了筆錄。短短一頁紙的筆錄,徐遠達花了3小時來解釋,一個名詞要講10分鐘。

講到最後,警察問他,「你損失了嗎?」

他說:「沒有。」

「那關你什麼事情呢?你知不知道誰損失誰報案啊,再說網站都還沒跑路你報什麼案啊!」

報案無果,徐遠達把自己的資金大部分提現。

9月中旬,GBL開始發行自己的原始股。徐遠達的一位朋友、網名叫做「流年」的重慶用戶,就買了8000元的GBL原始股。這8000元,原本是流年為了成為GBL的經紀人,向GBL所繳納的押金。經紀人每月可以獲得自己拉來的客戶手續費的5%。

9月15日以前,要成為GBL經紀人非常簡單,GBL發給你一份Word文檔,上面列出了一些問題,比如GBL手續費怎麼收、GBL合作夥伴有哪些、什麼叫做多做空、怎麼樣爆倉,你把答案寫好回傳,考核通過之後就可以成為經紀人了。

徐遠達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自己在9月初也做過這一份Word文檔,通過了考核,但考慮到自己開學後就是高三,還是放棄了。9月中旬後,GBL經紀人政策調整為,還需要繳納8000元押金,押金在三個月後返還。

GBL原始股開售,流年索性把這8000元押金轉成了GBL的股權,加上買股贈送20%,一共持有9600股,每天可以收到1-2元的分紅。最開始這個股權出讓只是針對經紀人和VIP,10月初左右也開始向普通用戶出售了,他的另一個不是經紀人的朋友也買了幾千塊。

流年在10月初嗅到GBL出問題了。起因是在國慶節後GBL又推出了一個新政策,有些客戶的賬戶已經出現負數了,按理說要強行平倉,GBL不僅不平倉,反而繼續借錢給你玩,最多可以借到虧損額的50%,半年後如果你賺錢了還回來就可以了。

可是要換一個賬號來玩是很容易的,用戶完全可以不還你錢,換個賬號繼續玩就是了,憑什麼還你那50%呢?這樣一來,平台怎麼能不虧呢?所以那時候,流年就意識到GBL要跑路了,只是沒想到這麼快,這麼突然。

10月開始,GBL提現速度明顯下降,不僅規定一天只能提現25%,要一禮拜才能提清,而且鼓勵用戶不提現,如果不提現還有獎勵。10月22日,GBL客服發公告,說他們在培訓,無法大額提現,小額的還可以提。

10月26日凌晨2點前,還有人在提現。這之後,GBL網站無法訪問,首頁顯示黑客敲詐留言。比特幣交易網站被黑並不稀奇,一些用戶在群裡討論GBL應該會修復問題,一些經紀人還在個人微博上讓大家相信GBL會修復問題,到了28日,他們又刪掉微博,同時大喊:「我也是受害人!」

下一個跑路的是誰?

GBL跑路的時候,徐遠達正在自己的電腦前熬夜為Btcmini這樣一個針對比特幣的導航網站上線做準備。在他們收錄的18家比特幣交易平台裡,至少有10家像GBL一樣,出生在2013年。

在《計算機科學講義》(LNCS)2013年系列會議文集中有一篇論文,作者是南衛理公會大學的助理教授泰勒·摩爾(Tyler Moore)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助理研究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汀(Nicolas Christin)。他們追蹤了在過去三年內成立的40家比特幣交易平台後,發現其中18家已經關閉,包括曾經成交量排名第二的TradeHill。有13家關閉時沒有提前警告,5家是因黑客入侵而被迫關閉。18家關閉平台中,只有6家向客戶退款,5家沒有退款,剩餘的幾家情況未知。他們的研究顯示,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平均壽命是381天,一個新交易平台失敗幾率是45%。

徐遠達發起了GBL受害者QQ群,聯合大家尋找GBL線索,目前群裡有450人,主動登記的受害者約200人,登記損失五百多萬元人民幣。還有很多人不願意提供真實姓名、賬號和聯繫方式,沒有統計進來。他估計這次捲款應該在1000萬元左右。

在GBL出事之前,一家創辦於2013年6月叫做眾贏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也在10月2日宣佈「暫停運營」,並向客戶退款。

而GBL是在中國第一家沒有預先通知就跑路的平台,GBL受害者QQ群裡,網友們將它稱為「首例交易平台捲款跑路的虛擬幣詐騙案件」。目前沒有任何公安機關願意立案,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損失無從追討。徐遠達擔心,「如果GBL沒有被追責,肯定還會有人跑路」。

一位來自廣西北海的陳先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比特幣的理唸給人們以希望,但是卻被騙子所利用,當時自己是看中了GBL的香港背景才選擇在這個平台交易,以為可以逃避政府打壓的風險,現在看來,還得靠政府來打擊這些騙子。

中國參與比特幣交易的數量正在與日俱增,但這些交易同時也置身於無人監管的灰色地帶。目前不下20家交易平台,絕大多數網站都把域名服務器架設在海外,沒有備案。做一個交易平台幾乎沒什麼門檻,成本在1萬元左右。公開叫賣的交易平台的源碼,2000元-6000元人民幣不等,再租一個服務器,請兩個客服,就可以開張了。

國內很多平台展開了激烈用戶爭奪,中國最早也是最大的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從2013年9月24日起正式開通0交易手續費服務,一些小平台也不得不跟進。

一些平台想出其他玩法,譬如一些私下發行的比特幣股票,徐遠達就買過一次。2013年7月底,一個叫做BTI的公司發起「人人都可以擁有礦機」的「Myminer」項目,計劃批量採購挖礦芯片製造比特幣礦機,集中託管維護來挖礦,發行原始股以籌資,發行價是0.015比特幣,籌集資金到位後,股東們還沒有等來礦機,先是等來了原始股股價上漲,最高時候炒到0.03比特幣。

徐遠達是在0.02比特幣時買入,等到9月,發行方宣佈礦機做不成了,計劃流產,實施原始股回購,所有的炒家都虧了。「這是公開在騙。」徐遠達表示,從7月底發行到9月回購,其間白白無息的比特幣貸款,加上比特幣漲幅,騙了不少錢。

類似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在豆瓣的比特幣小組也有聲討,一個叫做42BTC的比特幣平台,在2013年5月發起比特幣礦機預售計劃,向用戶募集購機款,項目未達成,最後只肯退55%的購機款,讓用戶很是不滿。

如果僅僅靠比特幣交易手續費,平台的收益十分有限,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在交易平台之外做比特幣交易所。除了GBL,目前中國不乏類似的從事比特幣相關股票、期貨交易的平台。但比特幣本身的合法性尚難以確立,交易所的風險更大,會不會被政府取締很成問題。在海外,一些做大了的交易所就主動選擇了關閉。

在2012年10月,身在英國的全球比特幣股票交易所(GLBSE)突然關閉,比特幣挖礦公司Asic和Giga-mining等,都在它的平台上發售股票,用投資者的錢來買設備並付紅利給股東,它在鼎盛期承擔了全網百分之十的算力,交易量和Mt.Gox相當,其創辦人Nefario最近在英國《連線》雜誌解釋,當初選擇關閉原因在於有被指控洗錢、稅收、監督的風險。

2013年9月下旬,全球大型比特幣交易所之一BTC-TC宣佈關閉,理由是「虛擬貨幣的監管環境變化」。

比特幣志願者們一開始就著眼於推動比特幣合法化,目前最大的成果是在德國——2013年8月,德國政府認可比特幣作為一個記賬單位(unit of account),允許政府來對比特幣使用者和挖礦者收稅。

在美國,2013年3月18日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發佈了虛擬貨幣管理條例,認為比特幣交易是一種貨幣轉移業務,在美國開展業務需要獲得所有的相關許可,並把MtGox列為重要的監管對象。2013年5月,美國國土安全部凍結了MtGox的兩個美國銀行賬戶,指證該公司涉嫌為洗錢提供便利與無證經營貨幣轉移業務。

為了獲得經營許可,MtGox需要繳納2500萬美元購買交易執照,還要差不多一年才能走完所有程序。10月2日,美國聯邦調查局查抄了最著名的地下交易網站「絲綢之路」,沒收了2.6萬比特幣,總價值為320萬美元左右。

儘管如此,比特幣的財富故事依然在流傳。據10月29日《衛報》報導,挪威青年Kristoffer Koch在2009年以27美元的價格買了5000個比特幣,2013年這些比特幣價值約886000美元。最近他賣掉了1000個幣,用這些錢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富人區買下一套公寓。

10月22日,比特幣兌美元價格再次突破200美元,又來到了歷史最高峰。6天後,CCTV新聞聯播的最後一條,是關於加拿大將開放全球首台比特幣自動存取款機的消息。比特幣玩家們在論壇裡討論,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也將給比特幣一個合法地位?

隔天,比特幣對美元價格約233美元,兌人民幣約1300多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11

比特幣礦業史(上):故事的開始,CPU 時代 36氪

http://techorange.com/2013/05/22/bitcoin-mining-history-1/

編按:本文作者張沈鵬為比特幣交易平台42btc.com42qu.com的創始人,也是個神級程式工程師。以比特幣的歷史為題投稿至《36氪》,分為上、中、下三集刊出。如果想對比特幣的種種了解更多,42btc.com 上有更多說明

2013 年 5 月19 日這一天,中國的比特幣節點有 85,220 個,雄霸全球,佔比 22.8%。美國有 75,258 個,排第二;德國有 30,395 個,排第三。
(數據來自http://bitnodes.io/

  • 0. 序

比特幣是電子黃金。有黃金就有淘金者。

比特幣的淘金者常自稱為網絡世界的「礦工(miner)」, 與時代另一大階層碼農(《TO》編按:指底層資淺程式設計師)交相輝映,構成了虛擬社會的工農階層。

時至今日,比特幣礦業界已經歷經三次產業革命,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圍觀群眾投身其中。

很多人相信,比特幣將引發信息革命之後的第四次產業革命 — 金融革命。很多人相信,比特幣必將改變金融業,就像當年互聯網改變了傳媒業那樣。

現在,請讓我們回首那些硝煙還未散盡的往事。

  • 1. 故事的開始: CPU 時代

1.1 史前啟示錄

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1899~1992),20 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197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晚年寫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本經濟學專著: 《貨幣的非國家化》 。

他在書中顛覆了正統的貨幣制度觀念: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務市場上自由競爭最有效率,那為什麼不能在貨幣領域引入自由競爭?

哈耶克提出了一個革命性建議:廢除中央銀行製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並自由競爭,這個競爭過程將會發現最好的貨幣。

本書出版後在西方引起強烈反響,由此引發的爭論至今沒有結束。

1.2 盤古開天地

千百年來,如何用最科學的方式來對財富進行計價,並以最經濟的方式來交易,是一個歷史難題。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看來,太平洋小島雅浦島居民用在石幣上作記號的方式來交易,與美聯儲將黃金儲備賬單從一個抽屜移到另一個抽屜,本質並無不同。 為此他產生一個偉大的靈感:可以用計算機技術(數學)來建立比國家信用更可靠的貨幣體系。弗里德曼構思了一個自動化裝置,可以按程序來發行貨幣,從而避免各國央行無限制的開動他們的印刷機。

可是,怎麼來實現這一設想?怎樣去製造不可偽造的貨幣呢?

上個世紀 80 年代,一群天才程序員一起探討這一難題。

1982 年,大衛·喬姆(David Chaum)提出不可追踪的密碼學網絡支付系統。8 年後,他將此想法擴展為密碼學匿名現金系統,即 Ecash。

1998 年,戴偉(Wei Dai)的論文闡述了一種匿名的、分佈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money。

與此同時,尼克·薩博(Nick Szabo)發明了 Bitgold,提出工作量證明機制,用戶通過競爭性地解決數學難題,然後將解答的結果用加密算法串聯在一起公開發布,構建出一個產權認證系統。

哈爾·芬尼(Hal Finney)則把該機製完善為一種「可重複利用的工作量證明」。

2008 年 11 月 1 日,一個名不見經傳, 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網友, 在 metzdowd.com 的密碼學郵件組中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現金支付系統》闡述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

1.3 礦工第一人

對於中本聰的想法,當時,最好的反應也只是持懷疑態度的接受。密碼學研究人員已經看到太多低水平的新手想出來的宏偉計劃了。他們的本能反應就是懷疑。

不過,這份郵件引起一個人的注意:哈爾·芬尼。

哈爾·芬尼是在密碼圈成名已久的大牛,PGP 加密的作者之一。哈爾·芬尼早就構想過一種基於密碼學的貨幣。他甚至曾經嘗試創造過基於一種基於計算工作量的貨幣,名為 RPOW。

事實上,比特幣用到的核心技術之一,便是基於他當年提出​​的「可重複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

而中本聰是一個發奮圖強的程序員。他不止提想法,他還寫代碼。

2009 年 1月 3日,他發布了 bitcoin 客戶端的第一版。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哈爾·芬尼通過郵件向中本聰報告了不少 BUG,然後中本聰把它們一一搞定。

很快,比特幣軟件的運行非常穩定了。所以哈爾·芬尼就讓它自己運行著。那時候,挖幣的難度還只是 1,可以通過 CPU 輕易地得到塊,根本不需要 GPU。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 哈爾·芬尼開采了幾千個比特幣。

後來,哈爾·芬尼覺得運行 bitcoin 客戶端會導致計算機很燙,而且風扇的噪音也讓他感到困擾,於是就把軟件關閉了。

或許, 他沒有意識到,他會因此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就像人們永遠會記得,貝爾發明電話時,第一句話是​​向他的助手喊道:

  「沃森,快過來,我想見你。」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64

比特幣礦業史(中):群眾的覺醒,顯卡時代 36氪

http://techorange.com/2013/05/23/bitcoin-mining-history/
  • 1.4 CPU 時代

在那個年代,比特幣只是一種新鮮而宏大的概念。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新鮮而宏大的概念,這些概念絕大部分都很快隨風而逝,好像它們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能倖存,並發展壯大的,萬中無一。

事實上,比特幣倖存了下來,並悄然流傳開來。

不過,參與者都只是覺得這個概念挺有趣,公司的電費也不用自己掏錢。他們開始找一些空閒的機器,運行比特幣的客戶端。可以說, 這時候的比特幣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只是一個遊戲。它的價值還比不上網絡遊戲《魔獸世界》中的金幣,並沒有太多人在意到底可以挖多少。

大家都用著比特幣的客戶端,用著 CPU,默默挖著礦。一種力量,在這波瀾不驚的水面下,生根發芽,悄然滋長。

  • 群眾的覺醒:顯卡時代

2.1 第一筆兌換

2010 年 5 月 21 日,一位暱稱為 laszlo 的人在論壇上發帖,想出售 10,000 比特幣,要價 50 美元。

但是,沒有人買。

不過,有人表示,願意用價值 25 美元的比薩餅優惠券換這 10000 比特幣。

Laszlo 答應了。

以如今(2013.05)市價,10,000 比特幣大概可以兌換 800 萬人民幣。(約為 3,600 萬台幣)

我想,這大概是歷史上最昂貴的比薩餅了。

驀然回首,歷史總是讓人感慨萬千。

2.2 逐漸流行

一年後的 2011 年 5 月 29 日,全球最大的 BT 下載網站「海盜灣」創始人Rickard Falkvinge寫了一篇著名文章《為什麼我把我的積蓄全部投入Bitcoin ?》在這片文章中,他旗幟鮮明的表明了自己對比特幣的狂熱。他在原文這樣寫道:

「下面是三個我打賭 Bitcoin 會升值的主要原因: 

過去:在過去 14 個月裡,Bitcoin 對美元的匯率增加了一千倍。是的,再讀一遍:一千倍,14 個月。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它將停止或已經飽和,恰恰相反。

使用:Bitcoin 的使用不需要經過任何官方的同意,所以不需要向第三方支付交易費用,沒有任何繁瑣的手續。

預期:根據數學計算,我預測,在未來的幾年內它的價值還會至少有一千倍的增加,而且這只是保守計算。」

事實上,比特幣後來的價格走勢也基本印證了他的觀點。

(以上為比特幣價格走勢圖, 來自 blockchain.info

2.3 階級形成

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
只要有 10% 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 20%,就會活潑起來;
有 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 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
有 300% ,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 《資本論》第一卷

比特幣的市場表現逐漸的吸引了更多的早期玩家的加入。瘋狂的升值,讓大家不在像以前那麼淡定,也有人開始研究如何挖掘到更多的比特幣。

比特幣設計之初,就決定了每天比特幣的總產量是有限的。你的運算能力越強大,獲取比特幣的概率就越大。這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

人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盡各種手段,提升自己的運算能力,以期挖出更多的比特幣:魔道的駭客們,透過深埋地下的病毒木馬,控制了大量計算機組成殭屍網絡,來挖礦獲取暴利;正道的駭客們則研究發現,比特幣挖礦所依賴的 SHA-256 哈希值運算,GPU(也就是顯卡)的計算速度比 CPU 高成百甚至上千倍。

於是乎,駭客們編寫出利用顯卡挖掘比特幣的程序,進而引發了比特幣礦業界的第一次產業升級。大批的玩家開始採購大量的顯卡組成專門用於挖礦計算機器乃至計算集群, 這些機器被稱為「礦機」,而「礦機」的所有者則自稱「礦工」。

為此,有人甚至寫了一篇文章《13歲的兒子開始在網上賺錢了》,講述他兒子如何透過顯卡挖礦而賺了上千美元的故事。

此時,中國玩家也大規模參與了進來,媒體上的各種報導日多。不過,他們中很多人並非熱衷於比特幣本身的理念,只是將其當成一種賺錢的門路。很多人會將挖到的比特幣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拋售,補貼家用。

事後,因為比特幣一而再,再而三的瘋狂升值,不少人對自己當時這種及時行樂的短線做法表示了無比第後悔。有人感嘆:「本來錢足夠在北京買套房,結果我只用它買了輛車」;更有人因此發出了「三年不出幣,出幣就剁手」的狠誓。

而 CPU 挖礦,因為計算效率過低,日益衰落,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官方客戶端 bitcoin 也從 0.3.22 版起,宣布取消自帶的比特幣 CPU 挖礦功能。

2.4 鑄幣工廠

有「礦機」,有「礦工」,自然也有「礦場」(又稱「礦池」、「鑄幣池」)

礦機的主要工作是將交易記錄打包為數據塊, 每個成功打包的數據塊中都允許發行一定數量的新比特幣。

但是,隨著參與者日多,打包數據塊的難度也在快速。單台礦機成功打包一個數據塊的概率越來越低,甚至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

於是,有人振臂一呼「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響應者雲集。

他們將零散的礦機整合起來, 形成一個個龐大無比的雲計算集群,然後根據計算能力的貢獻均分挖礦收益。一如當年從小作坊到大工廠的工業革命。

(上圖為礦池市場佔用率示意圖)

至此,比特幣網絡的總計算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全球前五百名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的總和。

不過, 這一切還僅僅是個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65

比特幣礦業史(下):巨頭的誕生,ASIC 時代 36氪

http://techorange.com/2013/05/27/bitcoin-mining-history-3/

編按:本文作者張沈鵬為比特幣交易平台 42btc.com 和 42qu.com 的創始人,也是個神級程式工程師。以比特幣的歷史為題投稿至《36氪》,分為上、中、下三集刊出。如果想對比特幣的種種了解更多,42btc.com 上有更多說明。

比特幣礦業史(上):故事的開始,CPU 時代

比特幣礦業史(中):群眾的覺醒,顯卡時代

  • 3.1 軍備競賽

2012 年的時候,人們意識到可以通過設計專門的 ASIC 集成電路來專門進行哈希計算,提高挖礦效率。事實證明,ASIC 挖礦比顯卡挖礦,相同能耗,速度要快上百倍。

不過,ASIC 製造很昂貴,硬件芯片的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遠非普通個人可以承擔。

於是,大家想到了募資。

首先,是蝴蝶實驗室BFL)開始接受 ASIC 訂單,採用 65 納米製造技術。

他們募集了大量資金,然而研發的進展卻異常緩慢——連續八個月,他們僅僅是在 2013 年 1 月的 CES(全球消費性電子大展)大展上展示了一次 ASIC 的原型機的機箱。 人們等待著,對此很不滿。

此時比特幣社區殺出幾路其他人馬,紛紛表示「ASIC 礦機, 我也能做, 只是沒有錢。」

但對於已經開始漸漸瘋狂的比特幣社區而言, 錢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2012 年 8 月9 日,深圳某公司發言人「烤貓」在 bitcointalk 發帖,聲稱自己的團隊能研發 ASIC 礦機,面向全球網友以比特幣的方式募股,籌集啟動資金。

股份很快被哄搶一空。

2013 年1 月3 日,這批礦機的樣機問世並穩定運行,正式標誌著 ASIC 時代的來臨。

在烤貓團隊公佈樣機的 17 天後,中國的另一團隊「阿瓦隆 Avalon」完成了首個礦機的交付,比特幣網絡核心開發者 Jeff Garzik 有幸成為了第一個商業 ASIC 礦機的擁有者。

2013 年 4 月20 日,瑞典專業 ASIC 設計公司 ORSoC 宣布他們將聯手 KNCminer 進行專業 ASIC 比特幣礦機的設計及生產。

軍備競賽,拉開帷幕。

  • 3.2 瘋狂上漲

比特幣每 4 年的產出減半一次。

2012 年底,比特幣產量首次減半。如果你略懂經濟學, 一定會聯想到,供給的減少將帶來價格的上升。

適逢其會,賽普勒斯金融危機讓比特幣大出風頭。

隨著政府對銀行儲戶徵稅,同時施加嚴厲的資本管制,人們瘋狂尋求資金出路。

那些不再信任政府的人突然發現,比特幣或許可以挽救他們的財富。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存款轉化成比特幣,政府確實沒辦法查封你的比特幣,美國人想封維基解密的比特幣帳戶,至今都沒有成功。

於是,最近比特幣的價格持續上漲,而上漲帶來的新聞媒體報導又帶來更多人的關注,導致比特幣上漲速度越來越快,終於在 2013 年 4 月 10 號摸高到了 260 美元。

這一波從 25 美元上漲到 260 美元,短短兩、三個月,價格上漲了 10 多倍。而從 2010 年的 4 月份到 2011 年的 6 月份,比特幣則在 14 個月內暴漲了 1000 倍。

於是在 2013 年的 4 月 11 日,有人寫下了《比特幣的內在價值》一文,充分反映了當時市場的樂觀情緒。引用如下:

「比特幣合理價值到底是多少呢?這取決與你認為比特幣作為一種『貨幣』所能到達的高度。

如果你認為比特幣和黃金差不多,全球央行的黃金儲備總價值大約 12 萬億美元,換算下來一枚比特幣大約價值 57 萬多美元。

如果你認為比特幣能完全替代美元鈔票,美元的 M0(通貨發行額減去金融機構庫存現金,可以簡單理解為流通中的現金)大約 9,000 億美元,如果用 2,100 萬比特幣代替的話,一枚比特幣大約價值 4.5 萬美元。

如果你認為比特幣能夠替代全球隱藏的『黑錢』,由於『黑錢』不好定義,我們用『消失不見』的美元鈔票來代替。全球的黑錢大約有 1 萬億美元。假設都用比特幣來持有,一枚比特幣的價值大約為 4.8 萬美元。

即使比特幣只能達到上述三種情況中的 10%,對應的比特幣價值也有 5,000 到 5 萬美元,遠遠高於現在比特幣的價格。」

比特幣價格瘋狂上漲的結果,就是 ASIC 礦機價格的一路飆升。以 Avalon 為例,其價格從最早的 8 千人民幣,一路飆升到頂峰時的 31 萬人民幣。

作為投機品,房地產與比特幣比起來,簡直是弱爆了。

  • 3.3 產業鏈

大部分經濟學家都相信,分工的不斷深入和細化是產業成熟的標誌之一。比特幣礦業的發展,也驗證了這種看法。

Avalon 成功推出礦機之後便開始宣布轉型--開源 Avalon 除芯片以外的硬件解決方案,但同時只出售芯片,不再出售組裝好的成機。 事實上,Avalon 這樣做,也是不無理由的。Avalon 是由 28 歲的「南瓜張」,北航計算機體系結構在讀博士,負責研發的。對於芯片研發,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不過,產品銷售和客服,已經超出了他的專業範圍了。

Avalon 團隊在第二次預售的時候,就給出了幾個霸道的用戶條款:

「在預訂之前,請務必閱讀並認可以下條款:

1. 在任何情況下均不退款。這是因為,我們會用預付款去購買零部件,因此無法退款。

2. 沒有保障。這包括但不限於:現在沒有第三方評測所帶來的風險,我們是騙子的風險,由於客觀和主管原因無法按時發貨的風險,bitcoin 本身出現嚴重問題無法繼續存在等。

3. 沒有銷售客服。由於人力有限,如果您不能理解本公告的全部內容,即請不要購買。同時,QQ 和旺旺等均不作預訂諮詢,所有詢問都不會得到回覆。

4. 收貨地址一經確定即不能更改。」

這些條款後來也被不少人詬病。雖然事後 Avalon 團隊用最先大批量發貨的事實,證明了他們的信用。但至少在當時看來,很多做法在商業上是不夠成熟的。

加上向最終用戶直接出售成品還需要提供後續保修等種種服務,Avalon 團隊顯然覺得這些事情太過繁瑣。於是決定不再出售成品機器,而選擇專注地成為比特幣挖礦芯片提供商。

我想, 他們的決定,是符合分工細化的社會發展趨勢,極端明智的。

  • 未來的展望:量子的幽靈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馬克思《共產黨宣言》

若實用的量子計算機誕生,bitcoin 的密碼學基礎則將崩潰。

當然,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比特幣,而是整個現代計算機密碼學,也就是說,銀行亦不能倖免。

也許很多同學會覺得量子計算機還很科幻。不過, 事實上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速度絲毫不遜色於比特幣。

2007 年,D-Wave 公司宣布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計算機的工作模型機。彼時就有科學家預言,從模型機到真正生產商業化應用的機器,還有至少 20 到 50 年的時間。

不過,事實證明,在預測未來上,專家往往並不比算命先生靠譜——2011年,D-Wave 發布了全球第一款商用型量子計算機 D-Wave One,採用了 128 量子位的處理器,運算速度是前代的四倍,理論運算速度已經遠超當時的所有超級計算機。

2012,D-Wave Two 量子計算機面世,其處理器達到了512 量子位,它在某些領域的運算能力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領先,售價 1,500 萬美元。

2013,Google 決定採購 D-Wave 量子計算機,創辦量子計算實驗室。為了測試 D-Wave 量子計算機的性能,科學家讓 D-Wave 與配置英特爾芯片的傳統計算機運行同一項任務。在某些測試中,量子計算機的速度比傳統計算機快了近 1.1 萬倍。

當然,話說回來,現在妄言量子計算機投入實用還為時過早,更不用說用量子計算機來挖礦——目前,每天比特幣的總產量也才 3,600 個,每四年減半,而一台量子計算機就價值 1,500 萬美元。另外,量子計算機的超強計算能力可能引發 51% 攻擊,這一點也值得擔憂;所謂 51% 攻擊,就是指某人擁有了超過全網 51% 的運算能力,那麼他就可以任意修改比特幣的全局帳單。

儘管有上面的憂患,但我的觀點是,未來總是不確定的,有時無需太過擔心,聰明的人總會找到聰明的解決方案。凱恩斯就有句名言:「從長期的角度看問題,是一種誤導。從長期的角度看,我們都是死人。」

所以如果真有一天量子計算機投入實用,那雖是比特幣之禍,但也是人類之福。

  • 4. 結語

比特幣, 2013 年,四歲。

它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還只是曇花一現的概念?
它將對全球化的進程帶來怎樣深遠的影響,中國又在其中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
它能否生根發芽,以摧枯拉朽之勢重建人類社會的金融體系,進而影響世界的政治格局?

我想, 與其等待答案, 不如給出回答。

和一切新鮮而充滿活力的事物一樣, 比特幣屬於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參考文獻

  1. 中本聰的沃森:比特幣與哈爾·芬尼傳奇http://www.8btc.com/hal-finney
  2. 為什麼我把我的積蓄全部投入Bitcoin ?http://www.btcfans.com/archives/96.html
  3. 13歲的兒子在網上賺錢了
    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c266260100pmxh.html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c266260100ukx7.html
  4. 比特幣的內在價值 http://zhiqiang.org/blog/finance/intrinsic-value-of-bitcoin.html

如果您想看比特幣的技術文,還可以點這篇《走向未來:比特幣何以變得更好》《諾貝爾經濟學家Krugman錯了嗎:數字朋克的比特幣熱愈演愈烈》以及我們在兩年前發布的關於比特幣的介紹:《Bitcoin P2P貨幣:有史以來最危險的項目》《Bitcoin P2P虛擬貨幣原理詳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66

比特幣無繮飛奔

2013-11-04  NCW  
 

 

比特幣在中國持續被熱炒,是在繼續極客們的貨幣試驗,還是演化成又一場為炒而炒的“郁金香泡沫”?

◎ 本刊記者 吳紅毓然 鄭斐 文wuhongyuran.blog.caixin.com|zhengfei.blog.caixin.com 比特幣(BitCoin) , 一群計算機極客(geek)在網上構想出虛擬世界的流通貨幣,並通過複雜的電腦運算挖掘和交換使用。比特幣當然不是法定貨幣,在中國也不屬於法律限定的虛擬貨幣,卻成為方興未艾的中國互聯網金融新寵。

“我身邊每一個人都在談論比特幣。 ”一位任職于大型券商公司的人士說,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熱,金融從業者們開始重視互聯網金融產品,其中就有比特幣。有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在中國的發展反映了中國投融資渠道狹窄的現狀,加之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被看好,促使它被賦予資產增值的預期。

據數字貨幣研究中心Genesis Block 統計,中國比特幣市場的交易量大幅增長,截至2013年9月末,每天交易量上升到17500個,市場份額占全球的30%,較6月底漲了近24% 的市場份額。其研究報告指出,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比特幣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未來也許能站在比特幣交易的頂點” 。

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院研究員維 利· 萊唐維塔(Vili Lehdonvirta)對財 新記者表示: “歐美地區的比特幣熱潮已經過去了,最近中國才掀起比特幣熱 潮,可能由於目前中國的投機客們在湧入比特幣市場。另外,中國有比較嚴格的貨幣監管政策,使得人們對虛擬貨幣 的需求更旺盛。當騰訊公司的 Q幣興起的時候,西方還沒有這樣的產品。 ”“互聯網貨幣符合貨幣形態的發展規律,成為貨幣形態新的發展階段的可能性已經出現,但互聯網貨幣也存在內部風險。 ”長期關注互聯網金融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謝平表示。

目前來看,比特幣更多的是一種投資增值的工具,而非用于實體經濟中的貨幣支付工具。比特幣在中國是曇花一現的“郁金香泡沫” ,還是真正的互聯網貨幣,甚至能撼動以各國貨幣監管部門所引導的貨幣體系?這種爭議自比特幣誕生至今,從未停止過。

噱頭營銷

在北京市著名的創業咖啡館車庫咖啡,大批的創業者與投資人每天在此見面,談計劃、做項目,熱鬧非凡。在咖啡館一角的小房間里,一群中國比特幣玩家匯聚于此。

10月29日 的 上 午, 前 墨 跡 天 氣CTO、現負責車庫咖啡技術指導的趙冬,正盯著屏幕看比特幣的交易。 “你看這個交易曲線,漲跌幅是對數級別的,這個趨勢要維持的話,比特幣半年內就可能會站上1000美元的高位。 ”趙冬指著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 Mt.Gox 的交易價格圖預測 :比特幣未來會持續走高,且隨著交易量的擴大,其價格震幅也會趨於平穩。

比特幣的構想來自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日本用戶,他在密碼學在線論壇上發出一篇研究報告,稱比特幣不依賴于政府和銀行等現存金融體系中的基礎設施,而完全為點對點的貨幣交易。這種貨幣的生產依賴于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CPU) 。用戶通過 CPU 的運算能力來運行一種定制的軟件作為“挖礦工”;當“挖礦工”齊聚行動時,就形成一個“區域鏈” 。和現實生活中的挖礦工作一樣,比特幣就在這個過程中誕生。

像趙冬這類 IT 工程師出身的比特幣玩家並不少見。同時,隨著比特幣熱 的不斷升溫,IT圈外人士、特別是金融行業人士也參與了進來。

比特幣的接受程度在日益提高,交易量也在逐步增長,但火熱現象的背後,投機資金對比特幣價格進行炒作,仍是目前比特幣上漲行情的主因。

2013年年初至今,比特幣價格走勢跌宕,曾在4月攀升至1比特幣兌200美元高位後跌落。10月則是比特幣第二輪高漲期。據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BTC 中國顯示,10月以來,比特幣交易價從1比特幣兌800元,飆升至1比特幣兌1270元的高位。

據 Mt.Gox 數據,比特幣交易價則從1比特幣兌145美元,回升至1比特幣兌212.65美元。

從動態數據來看,比特幣中國市場總是處於領漲的位置,帶動全球的比特幣價格上漲。

市場認為,比特幣此輪上漲的導火線,來自于互聯網巨頭公司百度對比特幣的認可。10月15日,百度旗下網站安全加速平台“加速樂”宣佈已支持採用比特幣進行支付。據公開消息,加速樂是一家防火牆公司,其于9月2日被百度並購,更名為“百度加速樂” ,百度加速樂享有百度的一級域名。

“線上越虛擬,就越需要信用。 ”一位比特幣玩家認為,這則消息對於比特幣持有者而言,意味著百度公司本身承認了比特幣的地位。 “一旦可以用比特幣支付,在財務方面的變革就極為重大,如何做財務報表,想象空間很大。 ”實際上,百度公司本身並不支持比特幣的支付業務。這只是互聯網公司慣常採取的宣傳策略。

一位前百度工程師、現比特幣創業者明確指出,是加速樂跟比特幣合作,而非百度跟比特幣合作。

一位接近百度的知情人士則表示,百度與加速樂並非控股關係,屬於關聯公司合作開發。他透露,在加速樂的業務中,有一筆交易使用了比特幣進行支付。加速樂方面就此事進行了宣傳,由於加速樂與百度有一些關聯,造成“百度接受了比特幣”這一傳播效果。

“百度加速樂只收到了31筆付款,不到一個比特幣。 ”安邦咨詢分析師劉 梟指出,從實際交易情況來看,宣傳的效果遠大於實際情況。

“噱頭營銷,這是互聯網的玩法。

比特幣的每一輪上漲都是噱頭式的,並沒有真實的交易量支持。 ”劉梟說。

維利· 萊唐維塔也表示, “這一輪熱漲還是投機帶動,而非真實交易量上漲。

因為比特幣匯率漲幅較大的同時,比特幣的交易數並沒出現大幅上漲。 ”

挖礦生產鏈

如何獲取比特幣?方法有兩種,一是按照算法成功計算,即“挖礦”;二是在交易平台上用現實貨幣購買比特幣。

比特幣的火熱,帶動了整個比特幣產業鏈的發展,從上游的“挖礦機” 、中游的交易平台、到下游的個人交易及保存,環環有錢賺,但環環有風險。

根據中本聰的設計,比特幣將在2140年達到2100萬數量的上限。 “算法會根據當前已產生的比特幣存量,來動態調整算法的複雜度,以嚴格控制比特幣的生產速度。已經產生的比特幣越多,算法就越複雜,挖礦的難度也就越高。 ”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趙曉撰文解釋稱。

因此, “挖礦機”的芯片需要不斷升級。一位“挖礦機”投資者指出,普通比特幣玩家會委托 OEM 集成商代買芯片並組裝礦機,採取在淘寶上預付款的訂制模式。一台礦機的價格從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

由於挖礦是一項需要爭分奪秒的工作,礦機的交付時間就相當重要,據烤貓礦機的一位投資人士介紹,如果礦機延遲一周收到,就相當于少挖了20% 的比特幣。因此,礦機生意的風險主要在於這些組裝礦機的人的違約。

一位網名為星空的比特幣“礦工”指出,有個別很知名的比特幣玩家,利用客戶對其的信任,把客戶預訂制礦機的錢私吞,卻宣稱所有的錢都被用于研發而無法退款,或只能部分退款。

通過“挖礦”獲取比特幣的風險主要在於礦機違約,通過交易獲得比特幣的風險則在於平台安全。多位比特幣玩家都指出,與國外的交易平台相比,中國的比特幣交易平台存在惡性競爭,交易平台被攻擊是常見的,而且攻擊方往往來自于競爭對手。

9月下旬,世界第三大的比特幣交換平台 BTC 中國遭遇大規模、持續九小時之久的 DDos 攻擊。另一家中國比特幣交易平台 OKCoin 的負責人徐明星則指出,OKCoin 在今年9月遭受了四天四夜、上百 G 流量的 DDoS(分佈式拒絕服務)的攻擊。 “這直接反映出國內比特幣行業缺乏規範,惡意競爭嚴重。 ”他說。

由於這種分佈式拒絕服務的屬性,黑客攻擊平台的成本很低,而交易平台防禦的成本很高,因此,大多數交易平台都難以對抗黑客的攻擊。

目前,中國共有近20家比特幣的交易平台,BTC 中國聚集了中國比特幣市場的絕大多數用戶, “比特幣交易平台市場具有明顯的互聯網效應,即贏者通吃” ,前述比特幣玩家指出,只要BTC 中國不出現重大的事故,或者客戶數持續增長,日常的攻擊無法撼動其市場地位。

對於普通比特幣用戶而言,自己所在的交易平台如果被攻擊,那麼存在平台上的比特幣就會被盜取。 “這是我主要擔心的問題。我也沒什麼防禦技術,就是使用蘋果電腦,這樣木馬少一點。 ”來自金融界的比特幣玩家羅璞說。

除了比特幣上中下的產業鏈,比特幣的衍生產品如兌匯工具、支付結算工具,或各式各樣的“安全錢包” ,為比特幣的發展開創了新的可能。

BitPay 是一家位於美國硅穀的公司,目前已與1萬家商戶簽約,它為商戶提供一攬子的貨幣轉換的服務。當用戶支付比特幣後,如果商家只能接受法定貨幣,BitPay 可以直接把比特幣根據實時匯率轉化為法定貨幣。這種轉換的手續費很低,外匯轉換則加收一定的手續費。目前,BitPay 能支持11種貨幣的轉換,並且一天之內到賬。

“中國的賬戶要接受外國,尤其是某些小國的匯款非常麻煩、手續費也很高,而 BitPay 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一位 BitPay的中國用戶說。

比特幣的悖論

車庫咖啡曾明確表示過接受比特幣支付,但到目前,其所接受的比特幣數量也沒有超過十個。 “我用錢把這些比特幣兌換了,然後囤積起來。 ”趙冬認為,比特幣不需要與實體經濟掛鈎,因為比特幣解決的是通道問題。

囤積比特幣,是大多數比特幣玩家的做法。他們預期,由於供給相對固定,接受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比特幣會不斷升值。

劉梟認為,比特幣只能算上“極客們的貨幣實驗” ,如果參與比特幣的交易人數越多,受益者將是那些更早入場,以更低廉成本獲取比特幣的人。而當後來者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就不會選擇 進入比特幣市場。 “他們就在圈子里自己玩,那有什麼意義?”200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 克魯格曼(Paul Robin Krugman)也曾表示, “比特幣的波動趨勢鼓勵人們進行貨幣囤積。我們並不希望有一個貨幣體系,讓老百姓不捨得花錢。我們希望的是這個系統能促進交易,讓整個經濟變得活躍起來,但比特幣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艾瑞咨詢分析師李超認為,如果大量投機資金一旦清盤,比特幣價值也會暴跌,周邊產業泡沫也將破裂。

除此,比特幣還存在另一個悖論。

對於部分比特幣玩家而言,與全球現行的貨幣監管機構相比,比特幣數量恒定,不存在通貨膨脹的可能,所以具有最強大的信用,會帶來一場顛覆性的金融革命; 但批評者也指出,比特幣存在悖論,既然比特幣實行雙向兌換,就不能避免與現行貨幣體系掛鈎。

“比特幣不向公衆承諾價值是穩定的,我只是說我的貨幣數量會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一定的總量。當你通過計 算機協議實現這樣的信用,比美聯儲、中國人民銀行等各國央行的信用都強高。 ”這位比特幣玩家還指出,比特幣流行的國家,都是通脹比較嚴重的國家。

“只要比特幣和某一個幣種進行掛鈎,它就無法割裂自身和某種貨幣之間的關係。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老師魏武揮指出。

從市場數據表明,美元指數值與比特幣匯率呈負相關。當“比特幣的價值隨著美元的波動而波動,那它規避了哪門子的通脹?”劉梟有此疑問。

目前,各國監管機構對比特幣的態度不一,但態度逐漸明晰。3月以來,美國的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系統要求,虛擬貨幣交易必須在監管部門登記備案,同時還應該遵守類似于其他金融服務公司所面臨的法律規定。德國財政部確認比特幣作為“記賬單位” ,將其合法化為私人貨幣。芬蘭則要求,使用虛擬貨幣的銷售都被視為與其他貨幣工具一樣要繳納所得稅。礦工獲得的新比特幣也將作為普通收入進行征稅。

一家泰國比特幣交易所發佈公告稱,公司與泰國央行在一次會議上被告知, “使用比特幣在本國是不合法的” 。

目前,中國虛擬貨幣的管理對象主要是網絡遊戲幣,管理思路主要是限制其介入實體經濟。據央行研究局近期發佈的文章“互聯網語境下的貨幣概念”指出,應要著手搭建更適應互聯網金融環境的貨幣監督管理新機制,儘快建立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主要監管主體的電子貨幣監督管理系統,建立電子貨幣發行准入制度和虛擬貨幣發行備案制度等。

“如果監管機構有能力通過直接關閉‘絲綢之路’這類比特幣黑市交易網站,來解決比特幣的負面影響,就可以對比特幣正常的業務持中性態度,而不必持整體負面的態度。 ”一位比特幣創 業者表示。

本刊記者曹文姣、倪偉峰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2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