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加碼雙特機制 上海設立超百億產業引導基金發展臨港

作為上海面向未來的戰略空間和發展引擎,上海臨港地區將設立超百億元產業引導基金,以支持產業發展。

8月23日的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稱,從2016年到2018年,上海將通過深化完善“雙特”政策,支持臨港地區新一輪發展。

這其中,包括100億元的上海集成電路裝備材料基金、50億元的臨港智能制造產業基金、20億元的海洋產業發展基金、10億元的臨港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同時,將設立每年5億元智能制造專項資金。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單個項目最高1億元支持。

臨港地區位於上海東南角,距離市中心75公里,開發面積達315平方公里,是上海“十二五”重大發展的六大功能區域之一,是上海面向未來的戰略發展空間,承載著提振上海先進制造業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任。

“十三五”期間,上海要求臨港地區推進科技創新中心主體承載區和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區和現代化濱海新城。

為了發展臨港,2012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臨港地區建立“雙特機制”(特別機制、特殊政策),並在2013年2月發布“臨港30條”,其中包括工業用地的彈性出讓、低價位的雙定雙限房、居住證專項加分……以降低商務成本,使臨港成為上海的成本窪地。

彼時,上海市副市長周波稱,“臨港30條”是近些年來上海對一個區域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次,目的就是舉全市之力,使臨港地區成為上海裝備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的重要陣地。

三年半後,上海大力度支持政策再度來襲,推出“雙特”2.0版,在延續“雙特”政策的基礎上,根據臨港地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制定了《關於深化完善“雙特”政策支持臨港地區新一輪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政策期限為2016-2018年。

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臨港基本建成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區和現代化濱海新城,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

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傑表示,未來上海在“十三五”期間要達到制造業保持25%的比重,臨港無疑在當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臨港已經形成了包括新能源裝備、汽車整車零部件、船舶關鍵件、海洋工程、工程機械、民用航空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的“6+1”先進制造業集聚態勢,一批像中航商發、三一重工、卡特彼勒等重點產業項目已經在臨港落戶。

陳傑說,目前在臨港重裝備產業區已經集聚形成了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海洋工程以及船用曲軸等大型構件,下一步針對這些產業將進一步推進智能化的發展,主要是在高端制造、極端制造以及自主制造三個方面重點推進。

“在臨港產業生態體系中,金融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臨港在金融方面的發展必須圍繞智能制造產業,從而拓展科技金融以及相應的產業金融支持。”陳傑說。

為推進臨港發展,《若幹意見》稱,要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整合臨港地區現有各類專項資金,由上海市、浦東新區和奉賢區財力共同出資,連同市級稅收增量返還部分等資金,成立統一的臨港專項發展資金。

同時繼續執行“雙特”政策中土地出讓金和區級稅收所得留用政策;支持臨港地區存量政府債務置換及新增發債額度實行單列;支持運用PPP方式推進項目建設運營。

為了推動臨港地區產業發展,《若幹意見》也提出,加強土地政策支持。保障臨港地區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益類項目土地指標,重點產業項目經論證後安排新增計劃,提高臨港地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同時在臨港地區特定區域開展綜合用地規劃土地政策試點,引導科技研發、企業總部管理等創新功能加快集聚。在臨港地區規劃管理中,試點開展用地性質彈性管理。

為了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繼續延用“雙特”政策中的居住證積分專項加分政策,即每滿1年積2分,滿5年後開始計入總積分,最高分值20分。臨港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社會公益事業單位錄用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落戶給予政策傾斜。在臨港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崗位工作滿5年的居轉戶人員,持證及參保年限可縮短至5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