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融“正規軍”撤離農村 互聯網金融乘虛下鄉“打遊擊”

從上世紀末以來,商業銀行急劇收縮農村網點,使得農村金融發展嚴重滯後,造成農村經濟“失血”、“貧血”。日前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金融頗多著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唐仁健稱,文件“在農村金融方面有大篇幅的規定,寫得也是最長最多的。”

據統計,我國“三農”金融的缺口已達3.05萬億元。在當前經濟下行、財力增收困難的背景下,如何籌集農業農村發展的建設資金,唐仁健表示,“(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他提到,要兩手抓,一手抓“整合”,另一手抓“撬動”。要是用好了這些措施,就能夠建立起金融和社會資本下鄉的“導流渠”,疏通資金回流農村的“毛細血管”,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

事實上,資本下鄉有著自己的“算盤”。對金融公司而言,正是看中農村消費金融的這片藍海。在城市市場已經飽和,競爭趨於惡性化的背景下,投身農村金融反而大有可為。

借貸的“怪圈”

正因為看中農村萬億級的市場藍海,互聯網金融資本紛紛“下鄉”。

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傳統的金融公司一定會收縮在農村的放貸業務,轉而投向城市,這是由其金融體制本身所決定的。比如,農民最大塊的資產是集體土地,包括宅基地、承包地,以及農房。但是集體土地無法在銀行辦理抵押貸款,農房由於附著在宅基地之上,亦無法充分體現其價值。此外,農民抵押貸款一般是幾萬元的小額,所需要的風控和管理人員與貸款百萬同樣。考慮到成本問題,在銀行的操作空間是有限。

據媒體報道,有學者稱,傳統金融機構是基於現實風險的管理,要各種抵押物各種條框約束,而互聯網金融則是基於未來的風險管理,這是他們理念的根本分歧,也導致不同的風控路徑。中國農村存在萬億級的金融需求,對於農民小額貸款的需求,傳統金融機構是無法覆蓋到的,相反互聯網金融以其快捷、便利的放款特性是可以滿足的。

對於北京潤農金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潤農金服”)CEO陳輝來說,觸動他的除了農村旺盛的借貸需求之外,還有一個讓人非常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怪圈”。

陳輝說,2015年冬天,他到東北農村考察,一戶人家種有十晌地(150畝左右),每年務農的各項投入接近10萬。經詢問得知,信用社最高貸款3萬,再向親戚朋友東拼西湊3萬,剩下的就只能承受高息求助於民間借貸公司。湊齊這些錢後,這戶人家才會開始一年的耕種。

由於從種植到收獲,需要一年周期。所以對這家人來說,這一年基本上就沒有收入來源,為了維持生活及其它開支,還必須預留兩三萬。等年末賣掉糧食後,再分頭還掉欠賬,然後手頭上就只剩下一點錢,下一年又要繼續借錢。

這戶農民告訴陳輝,年景好壞會影響到收入,但是掙的錢也一直攢不下來,比如要還掉結婚蓋房子時欠的賬,還要張羅著小孩上學的錢。等到攢些錢了,小孩要上大學就又全花光了。再往後,孩子就要結婚了。而且,家人還不能碰上災病,否則負擔更重。

這個農民始終深陷“一直種地、一直缺錢”的怪圈,讓陳輝頗為感慨。於是,他考慮做一些改變,幫助農民解決“借錢、省錢、賺錢”的難題。他認為,如果只是做一家純粹的借貸公司,放貸給農民收取高息,盡管也會掙到錢,但卻無助於打破前述怪圈。

用金融手段撬動整個產業鏈

經過前期半年多的立項調研,2016年6月,陳輝帶領公司團隊到山西南部的聞喜縣幫助農民種植辣椒。

之所以選擇從辣椒切入,他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辣椒作為經濟作物,由於種植範圍廣泛,一直以來價格都比較穩定,不會出現像大蒜一樣過山車般的行情。而且,辣椒用途廣泛,價值較高,還可以烘幹儲存,不用擔心出現生鮮果蔬那樣的滯銷問題。

更為重要的是,公司已經跟下遊的加工企業簽訂了訂單,鎖定了收購價格。陳輝說,只要每年能夠達到幾十萬噸的生產規模,就可以成為“老幹媽”的指定供應商。然後,公司再跟農戶來簽訂辣椒收購的價格。而且簽約的價格“就高不就低”,這樣既保證了產銷對接,也能穩定農民的收入預期。

作為一家新型訂單農業金融公司,潤農金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為整個產業鏈提供全程的金融支持,以及為農戶提供栽培技術,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從而保證產量和質量。

具體來說,在篩選完基地和農戶之後,從種植環節開始,公司會為農民提供農資,跟農民簽訂賒銷協議,等辣椒種出來後,由公司統一收購烘幹,交由加工企業,待結算後就會按照簽約價格,扣除農資費用,支付給農民。這其中,由於統一采購,為農民降低了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成本,而公司又可以從整個產業鏈中抓取利潤,從而補貼給農民,使得賒銷為零利息。

在山西,小麥和辣椒可以輪作,即小麥收獲後,可以再種一茬辣椒。也可以不種小麥,一年種春茬和麥茬兩茬辣椒。春茬已經基本有數,但是麥茬能簽多少畝尚未可知。

陳輝說,農民最實在,要是農民感覺到辣椒春茬種的不錯,也確實掙到錢了,那麽第二茬就還會再種辣椒。根據前期調研和已經有過一茬的經驗來看,一畝地可以為農戶增收2500元。因為麥茬種玉米的話,刨除成本平均每畝地的收入為500元,但是種植辣椒後收入會達到3000元。也就意味著,如果種植面積能夠達到10萬畝,將會為當地農民增收2.5億。

陳輝表示,公司就是在其中扮演從規模種植到集中采購的橋梁,通過金融服務嵌入產業,從而撬動整個產業鏈。2016年已經跟農戶簽了5萬畝左右,2017年春簽約到10萬。預計2017整年會簽約到50萬畝,訂單農業的總交易額達到15億元。

截止到2017年2月,潤農金服的業務覆蓋山西、河南、山東等省份,簽約農戶超萬戶,簽約貸款金額8000萬。這其中在山西、河北有辣椒跟種項目,在山東有養豬養雞等項目,還有江蘇的稻蝦共養項目,以及東北、河北、山西的土地托管業務。

征信背後的農村消費

多年來,農業種植的小農經濟在應對大市場方面,往往力不從心。一方面無法對農作物來年的市場價格做到準確判斷,另一方面對市場價格及農資成本方面無法形成議價博弈能力。在當前,小農經濟仍然會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背景下,要是能夠湧現創新整個產業鏈的企業,不論是金融企業,還是農業企業,都將會幫助農戶改變弱勢地位。

相較於小農戶,陳輝提到,下鄉的資本或企業就有實力去做市場調研,包括農資、農產品的價格,甚至國際貿易、期貨市場的價格,然後綜合預判,選擇適合做的項目。而小農戶是無法想象能夠做到這一點的。

還有一點優勢在於,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種植品種帶領農民致富。他舉例說,當初種辣椒的時候也考慮過,要是達到10萬畝的規模,會不會供過於求,造成全國辣椒市場降價,後來才發現,辣椒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這點規模對市場的影響完全可謂是微不足道。

當然,對於潤農金服而言,以辣椒來切入農業並非最終目標,而是希望借此彌補農村征信的空白,拿到農民的消費數據,借此再跟一些合作企業,為農民提供消費貸款服務。

陳輝解釋稱,對農民來說,可以分為生產和生活兩塊。先幫農民搞好種植這一塊,讓農民增收,這屬於惠農扶貧。跟他們建立信任關系後,然後再由生產轉向生活,挖掘其潛在需求,幫助農民花錢。他認為,農村金融最難做的是征信工作。對於傳統的金融機構,甚至一些知名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農民的征信都是空白,因為這部分群體很少上網購物。但是,通過農作物種植,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白。

據了解,潤農金服在農村布局的惠農點下沈到鄉鎮和村,計劃在今年年底達到3000個。惠農點將為農民提供各種便利的金融服務,包括小額現金借貸、汽車金融、房屋建設裝修、家用電器分期、婚喪嫁娶相關等分期服務。在陳輝看來,這背後有著巨大的藍海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30

中行副行長:應鼓勵金融正規軍進入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

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增長迅猛,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應推動商業銀行在高校消費金融領域發揮主體作用,同時對市場化機構加以規範,設置相應的準入門檻,使其發揮補充輔助作用。

我國高校中現有超過3700萬在校大學生。艾瑞咨詢近日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研究報告》稱,龐大的人口基數奠定了大學生市場千億級的消費規模,2016年我國大學生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524億,同比增長4.7%,並呈增長趨勢。

但目前,在為高校學生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機構中,商業銀行的覆蓋面非常不足,更多由一些市場化機構占據市場,而這些市場化機構良莠不齊。

從業務範圍來看,商業銀行在校園相關信貸服務中仍聚焦在國家政策框架下的助學類貸款上,主要是向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助學貸款,包括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

許羅德說,2002年起,商業銀行也曾較大力度推行大學生信用卡,之後監管部門出於謹慎監管原則,大幅度提高了信用卡發卡門檻,要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方能發信用卡。由此,商業銀行基本退出了校園信用卡市場,針對大學生消費金融信貸的服務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在商業銀行的相關服務無法滿足校園內實際消費信貸需求的情況下,市場化機構就出現了大量提供“校園貸”。據不完全統計,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2013年為11.5億元,到2016年達到801億元,4年增長了近80倍。

艾瑞咨詢的上述報告也顯示,大學生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在2015年同比增長達746.7%,遠超整體互聯網消費金融增速,2017年,預計將突破1000億的金融交易規模。

許羅德說,大學生是未來中國信用體系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軍。適度的生活消費和正當的助學消費,是大學生群體的合理訴求。

但近幾年提供高校消費信貸服務的市場化機構,主要是以“校園貸”為主的P2P公司和互聯網助貸平臺。許羅德說,這些機構介入大學生消費信貸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高收益或自身的市場估值,對社會效益的考量相對不足,有時存在迎合甚至誘導校園的非理性消費行為。部分市場化的校園消費信貸機構實質上並沒有建立完善的風險評審機制和內控合規機制,盲目追求規模擴張。

因此,許羅德建議,高校學生消費信貸需要構建一個規範有序的服務體系,優化制度安排和監管頂層設計,以全面提升高校學生金融服務的普惠水平。

在許羅德看來,當前要建立高校學生消費金融的服務指導機制。金融監管機構要對高校學生消費金融市推出全面、規範、有針對性的指導性意見,一方面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等金融正規軍在校園消費金融服務中發揮主力軍作用,並對其服務價格、服務產品、服務流程進行有效引導,發揮其示範和引領效用;另一方面,對市場化機構治理整頓的同時,加快出臺市場化金融機構為高校學生提供消費金融的服務指引,明確這些機構的可為空間和應為動作。

考慮到我國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在產品研發、風險控制、內控管理、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因此,許羅德認為,金融監管機構要鼓勵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等金融正規軍在校園消費金融服務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而市場化機構則需要加以規範,並發揮補充輔助作用,二者形成有效銜接。

而要真正成為主力軍,許羅德說,商業銀行要開發有針對性的消費金融產品,滿足大學生合理消費需求。一方面建立以小額信用消費貸款和信用卡為基礎的大學生消費金融產品體系。另一方面積極聯合消費品及消費服務供應商,共同開發“商品+金融”或“服務+金融”的嵌入式的場景消費金融模式。

另外,商業銀行也需要圍繞高校學生細分群體,合理設置消費信貸額度和利率,使針對高校學生的消費金融產品價格更符合普惠金融屬性。

與此同時,商業銀行要形成專業的風控案防機制,實現大學生消費信貸有序投放。比如,可以依托商業銀行自身風控體系,探索數據驅動的風控技術,規範信息采集和數倉管理,建立大學生資信和承債評級模型,形成有別於其他借款主體的大學生風險控制機制。同時也要建立高校學生金融服務的聯動機制。在消費金融的貸前、貸中、貸後各個環節和高校學生管理形成聯動機制和主體示範作用,更好地防控潛在風險。

對於市場化機構來說,許羅德表示,監管部門要從制度層面,設計準入校園的標準,尤其是風控能力、銷售方式和息費標準。

許羅德說,市場化機構在資格準入的前提下開展高校學生消費金融業務。而準入的關鍵應該在於其是否具備風險管理能力;是否落實合規銷售;是否符合價格限定要求;是否具備資金實力;是否具備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85

眾專家熱議“現金貸”新規:良幣驅逐劣幣 正規軍迎來大發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03/1167655.html

12月1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現金貸”的整頓新規,多位專家第一時間對新規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進行了深入解讀。

多位專家均指出,現金貸新規不是一刀切,新規的落地有利於“良幣驅逐劣幣”,有場景、重風控,低利率的合規公司不用愁。

要想健康發展,關鍵在有效風控

“對現金貸不是一刀切”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監管原則基本涵義是 " 新增控制,存量排查,對現金貸不是一刀切,而是違反監管突破幾個原則的予以清理,回到正常合理的狀態上 "。

12月2日,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教授針對新規發表《讓現金貸成為負責任的金融》,提到:“現金貸具有普惠金融的特性,因為現金貸的借款人基本上很難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現金貸要健康發展,就必須做負責任的貸款。而“負責任”的關鍵在於有效的風控。”

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首席經濟學家盤和林更是進一步指出:一些以大數據、風險控制為基礎的金融科技公司,的確是為被排斥在傳統金融市場(銀行信貸)之外的人群提供了金融服務,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在緩解小微企業貸款難、刺激消費等方面實實在在地發揮了一些積極作用。

以螞蟻金服旗下的花唄為例,數據顯示,上線三年來,花唄借唄的不良率一直保持在1%左右。基於支付場景,螞蟻金服通過大數據技術,從身份識別、歷史信用、資產狀況、消費穩定性、行為穩定性、收入預測,到反欺詐、反多頭借貸,為個人消費金融建立起超過10萬多項指標,150種風控模型,5000多種風控策略,有效控制風險,同時也能降低貸款成本。目前,借唄的日均利率為萬分之4,意味著年化利率為14.6%,和銀行類似產品的利率相當。

不會影響“剁手族”

新規出臺之後,不少網友留言,“我的花唄、借唄是否受到影響?”作為剁手神器,花唄、借唄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對此,專家解讀,“現金貸”新規並不會影響“剁手族”的消費金融服務。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莫開偉表示:新規對有經營牌照、有金融場景、有指定用途、有“門檻”、有抵押物的正規軍是利好。比如像騰訊推出的微粒貸、螞蟻旗下的借唄、花唄就不屬於整頓範疇,這些平臺因為堅守有場景、有低利率,反而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

盤和林解釋:“市場上的“四無”現金貸業務是整頓的對象,即無場景依托、無指定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無抵押等為特征的借貸。廣大用戶所熟悉的花唄和借唄都是依托支付寶消費支付場景而衍生出來的金融增值服務,屬於是有金融場景、有指定用途、有客戶“門檻”、有抵押(信用也是有效風險控制的一種)等,則不是本次整頓的“現金貸”範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417

從草臺班子走向正規軍 網絡大電影提升“自我修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4/1199100.html

對網絡大電影來說,今年可謂開門紅。

1月,《大夢西遊4伏妖記》《新僵屍先生2》《超級大山炮之海島奇遇》三部影片在10天之內接連突破千萬元分賬票房。春節檔期間,《濟公之英雄歸位》上線4天票房分賬收益破千萬元,《靈魂擺渡·黃泉》更是創下了上線不到一個月突破三千萬元的全新紀錄。

從半地下狀態走向“正規軍”,從打擦邊球到拼制作,如今的網絡大電影,除了“狂飆突進”,更註重提升“自我修養”了。

口味刁鉆記者主動“安利”

“完全看不出來是網大!”“這個故事,做院線電影也綽綽有余吧!”1月28日,網絡大電影《靈魂擺渡·黃泉》舉行上線首映式,邀請了一批北京的電影記者在院線看片。看片結束後,一家網媒的電影記者迫不及待在朋友圈分享了觀後感。“故事完整、制作合格、主題動人,感覺秒殺了不少院線電影。”這位看片口味甚是刁鉆的記者很少在朋友圈主動“安利”電影,這一次她破例了。

對《靈魂擺渡·黃泉》編劇兼監制小吉祥天來說,這是他期待的效果,“《黃泉》這個項目其實就是要做一部院線電影,我們追求的是表達一種正確價值觀,講一個盡量避免驚悚的情感故事。”

在這部大電影之前,《靈魂擺渡》已經算得上是一個“IP”了,同名網劇自2014年開始在愛奇藝上線,累計三季的內容聚集了不少鐵粉。但決定要做網絡大電影後,小吉祥天打算轉向,盡量消除原系列中的靈異因素,轉而講一個更容易讓普通觀眾接受的故事。

《靈魂擺渡·黃泉》講述了一個完全獨立於網劇的愛情故事:值守黃泉的孟婆三七幼年時與修仙小童長生結緣,300年後二人再度在黃泉相識相知。愛情的信任與背叛,是這個故事的主題。這種更容易為普通觀眾接受的故事類型,也讓該片看上去和普通的院線電影無異,涉及鬼怪的部分只是故事的背景,而不再是網絡大電影用來吸引驚悚靈異題材愛好者的噱頭。

驚悚靈異題材開始降溫

劇情片、愛情片居然成了網絡大電影中的票房好手,這似乎與大家印象中的網絡大電影不同。

愛奇藝會員業務事業部副總經理葛旭峰說,這種題材的轉向其實也符合這兩年網絡大電影在類型上的變化趨勢。2014年,愛奇藝首次提出“網絡大電影”概念。2015年,一部僵屍片《道士出山》以28萬元的成本撬動了2400萬元的分賬收益,直接導致當年同類題材紮堆兒。2015年僵屍片火起來後,當時愛奇藝收到的提案,50%都是僵屍片。

近年來,隨著網絡視頻內容監管越來越嚴格,網絡大電影的題材紅利也有所削弱。

“一個新興市場出現時,一開始肯定是眼球經濟。2014年那會兒,網絡大電影基本上都是以軟情色為主,而那種展現僵屍、鬼怪的怪力亂神的片子,其實都是徒有其表,只是為了吸引觀眾註意力。”葛旭峰認為,在初始階段必然會出現這種走勢,但隨著市場越發成熟,這樣的東西最終會被逐步洗掉,被市場自然淘汰。根據《2017年網絡大電影產業發展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開始,劇情、愛情、喜劇成為網絡大電影的主要類型,而驚悚的排位開始下降。

“從覆蓋人群考慮,喜歡驚悚靈異的畢竟也是少數。”葛旭峰覺得,不管是從營銷還是從項目定位來講,“做靈異驚悚的話,受眾肯定是窄的;講述愛情,則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的,受眾基數大。”

小吉祥天也認為,網絡大電影要想突破先前的觀眾群,就一定要抵達更廣闊的群體,“就像美劇、日劇一樣,口碑雖然集中,但是只集中在相對小部分的人群,觀眾真正的大群體是在二三線城市,要做泛傳播就得打動這一部分人群。”基於這種考慮,《靈魂擺渡·黃泉》在上線前的營銷也進行了調整,“在片名上我們更強調‘黃泉’,而不是‘靈魂擺渡’,宣傳點也做在了愛情故事上。”

團隊不再是“草臺班子”

如果仔細研究如今網絡大電影票房排行前列的作品,會發現一個共性:網絡大電影的團隊已不再是“草臺班子”,而更多是由影視產業的“正規軍”操刀,在拍攝制作上經驗豐富。

《靈魂擺渡·黃泉》制作團隊出自電視劇王牌軍——郭靖宇團隊,小吉祥天是原電視劇團隊的藝術總監,導演巨興茂是曾在郭靖宇的電視劇《鐵梨花》《打狗棍》中有過出色表演的演員。

《濟公之英雄歸位》幕後班底來自香港的林子聰團隊,作為周星馳電影中的經典配角,他曾在《美人魚》中擔任執行導演。《新僵屍先生2》的導演劉觀偉,正是當年香港電影《新僵屍先生》的執導筒者。

“影視作品本身就是集體創作,從編劇到演員再到攝影等各個方面,創作團隊整體的專業性,最終構成了一個成熟的作品。”葛旭峰說,在愛奇藝內部,制作班底的專業性會被當作評估項目等級的重要考量因素,因為好的制作團隊自然會給作品加分。

以《靈魂擺渡·黃泉》為例,即便其預算難以達到院線電影級,但片子的後期特效還是盡力做到了“良心”。片中,孟婆三七的真身大蛇多次出現,雖然真實感稍顯欠缺,但並沒有被網友大範圍吐槽“五毛特效”。作為該片的藝術總監,郭靖宇透露片子其實在2017年6月就已拍攝完成,但大蛇的特效難度極大,為了不留遺憾,他們決定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打磨特效細節,而不是趕工上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51

正規醫院偽造分娩紀錄11.6萬賣出生證「洗白」被拐童

1 : GS(14)@2016-09-25 10:28:07

■居住福建的陳春福坦言兒子是抱養的,出生證是購買的。



內地拐賣兒童問題嚴重!打拐義工上官正義早前向政府舉報,公佈一份買賣嬰兒出生醫學證明名單,揭露有正規醫療機構偽造虛假出生證明,通過黑市中介出售,從而讓被拐孩童憑非法證件「合法」上戶口。一張出生證黑市價最高1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11.6萬港元)。



■偽造的出生證有價有市。

內地每年大約有20萬名兒童被拐賣,為令這些非法收養或拐賣的黑戶能取得合法身份,竟衍生「出生醫學證明」買賣一條龍服務。打拐義工上官正義近日向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發舉報信,內附630張嬰兒出生醫學證明名單,是正規醫院透過黑市中介高價出售。名單顯示,購買出生證家庭全來自福建省,賣證醫療機構分散全國,集中貴州、湖南、河南三省。



■趙大鵬稱花錢就能辦正規出生證。

買賣雙方互不見面

據報稱,買家只要肯付錢就能拿到從未去過的醫院簽發的出生證明,由中介負責協調衞計部門、醫院和買家。買賣雙方互不見面,包括新生兒出院產科登記、產婦住院病歷、分娩紀錄、住院病歷等都能偽造。內地記者曾聯絡其中一名黑市中介趙大鵬,其所賣的就是正規醫院的出生證明,他向買家答應可先辦證及上戶口後付錢。做黑市中介約五年的他表示:「多好的醫院裏,也有想多賺錢的醫生,他們一個月工資就3、4千塊,想多賺點。」他又指可提供全套手續,10萬元一個證,兩個星期做出來。打拐義工上官正義表示,「如果孩子是被拐的,被洗白的孩子沒能錄入全國打拐DNA數據庫,很難找到。」福建莆田市崗樓村村民陳春福,2001年抱養一名男孩,但不知其出生地。他在2010年花700多元,為兒子購買黔東南婦產醫院的出生證,憑着出生證明,抱來的孩子成陳春福法律上的親子,順利落戶。福建警方近日着手查案,包括某縣人民醫院和婦幼保健院被指捲入事件。《新京報》


【網民有話說】

‧難怪地鐵站那些乞討的小孩,報警一查居然也是親生的!‧被拐賣孩子再找不回來了。‧有錢賺就有人鋌而走險。‧最可憐的還是孩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5/197811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44

邊境購物城申作正規商場

1 : GS(14)@2017-03-04 10:14:54

【本報訊】恒地(012)及新地(016)兩大發展商牽頭的落馬洲邊境購物城,新近再向城規會申請作正規大型商場,永久商業用途,涉及地皮面積42.73萬方呎,可建樓面93萬方呎,規模差不多等同新地元朗的Yoho Mall。項目原本計劃為來港購物旅客分流的臨時邊境購物城,啟用時間卻一拖再拖,估計正式開業時間要延至本年中,即比最初定的開業日期2015年10月足足推遲近兩年。地皮由新地及恒地以象徵式1元租出,地租期為3年,即在2018年把土地交回兩大發展商。現恒地及新地擬建2幢7層高物業,擬包括食肆、娛樂場所、商店及服務行業。資料顯示,2015年8月新地及恒地曾向城規會申請把地皮發展成邊境購物城外,亦修訂作永久商業用途,9月城規會有條件通過,但去年11月撤回申請把地皮作永久商業用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4/199470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7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