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念之間 張學友 林嘉欣 2016年03月11日

1 : GS(14)@2016-03-13 02:56:2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05182
2002年,張學友和林嘉欣在《男人四十》裡分飾國文老師與學生,譜出一段師生戀,踩入進退兩難的道德禁地,
一念之間,女學生抽身而去,老師保住家庭與事業;14年後,這對銀幕上的好拍檔在《暗色天堂》再度合作,
國文老師搖身變成杜牧師,飾演學生的嘉欣則化身虔誠教徒Michelle,
兩人暗生情愫,關係卻持續曖昧不明,本來定情的一吻,
一念之間,女方告上法庭,牧師身敗名裂,弄得雙輸局面,天堂從此變得灰暗。
愛情沒能開花結果,爭議在於一吻是否小事化大?
嘉欣說:「10個人睇完套戲,有10個不同的意見。」光影世界映照人心百態,
非為提供答案,在於引發觀眾思考,延伸討論觸及人性善惡與個人信念,執迷與釋懷,在乎剎那轉念,
學友說:「對事情轉個睇法,便會有較多出路。」

文:許惠敏  圖:莊振邦
髮型:Hin Wan @ il Colpo(林嘉欣)、Herman Law @ I (張學友)
化妝:Will Wong(林嘉欣)、Julie Hui (張學友)
服裝:I.T (林嘉欣)
場地:馬哥孛羅香港酒店


從盲信中醒覺
《暗色天堂》改編自2005年的舞台劇《法吻》,原著編劇莊梅岩的創作意念來自真人真事,電影版由林嘉欣的丈夫袁劍偉執導,話說前年學友邀請嘉欣拍攝MV,「其實我們甚少私下見面,有次拍MV聽嘉欣提到這個project,我話有需要便找我啦!」學友此言一出,當上電影的男主角,促成這次銀幕上的重聚。故事裡的杜牧師是國際慈善機構香港區總幹事,做事能幹兼為人風趣,深受信眾和下屬歡迎,學友嘗試解釋杜牧師心態,「他是古惑仔出身,某天走入教堂,信了耶穌,自此人生便一切順利,他的信仰是建基於這起點。」是典型藉宗教求順利保平安的迷信心態,當遇上不如人意的事情,便質疑:「點解你照咗我咁耐,現在搞成咁?」動搖也是意料中事,學友續道:「他一直依附這宗教,覺得做甚麼也會掂,我覺得這點很值得討論,當你面對現實生活,是否可以完全不去思考或不用邏輯去判斷?最後,他是需要為自己所做的負責,一句信主得救,其實也可以有事的!」一切源於對信仰缺乏全面認知,疑惑反可推動深入反省,「他曾經懷疑,直至最後知道自己錯在那裡,我覺得角色結尾是完整的,他知道為甚麼信這宗教,也更清楚自己對人生的睇法,是一種釋放。」


完美象徵破碎
本身是教徒的Michelle,初入職牧師管理的機構,已被這位戲中形容為「唔靚仔來講,都算幾有型」的牧師所迷倒,視他為完美的信仰象徵,嘉欣說:「車廂半醉的一吻之後,杜牧師將所有慾望也說出來,Michelle首次看見他最醜惡一面,破壞了對這位敬重的人的印象,不想再跟他扯上任何關係!」作為教徒,Michelle自覺有責任讓對方知罪,受到應有懲罰,「當看見街燈熄了又再亮著,便確認是神託付她懲罰杜牧師的記號。」結果,杜牧師身敗名裂,從此遠離宗教,如願的Michelle卻仍陷於誰對誰錯的糾結中,即使5年後再遇杜牧師,還是設法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她一直想找答案,要得到救贖,不斷讀懺悔詩(聖經的詩篇51篇),可惜,最後都是得不到。」


信念破產 轉念釋懷
深信不疑的信念突然破產,是杜牧師和Michelle的共同經驗,在現實生活中也不難發生,學友點頭道:「我好相信朋友應該兩脇插刀,義無反顧,直至發生一些事,才發現自己對這觀念的認知不足。於是,我嘗試理解事情的背後是怎樣,可能對方受經濟環境影響?或是他對朋友的看法跟我不同?甚麼也可能,不用太執著。」事情既已發生,無法改變,總不能天天耿耿於懷,他半說笑:「唯有認命啦!其實,總得找個理由給自己去解釋事情,不能要求別人,唯一可要求的是自己轉個睇法。」旁邊的嘉欣和應道,「是一念之差,改變自己的諗法,比較實際可行,才不致於很痛苦!」信念破產或經歷挫敗,不失為一個自我重整與催促成長的機會。嘉欣為人所熟悉,是憑《男人四十》獲最佳新人及最佳女配角獎。其實,她曾經因與經理人合約糾紛而令事業停滯,原本不如意的經歷,她卻形容為幸運,「我初入行便衰了,所以,當機會來臨,不會抱有過高期望,也不會覺得是必然。」把負面經歷轉化為面能量,造就今日嘉欣的成就。


難掌握成敗 唯有努力
曾經在教會勸勉信眾力抗誘惑的杜牧師,最終發現自己就是敗在虛榮與驕傲的試探下。作為藝人,當在演藝界擁有一定地位,自然會備受各界推崇和吹捧,如何讓自己不沉醉於虛榮之中,而不覺地自大驕傲起來?學友坦言曾經迷失,「所以我經常跟自己說,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你識唱歌,個個都有把聲,去過卡啦OK,點解要聽我唱?如果我唔努力去練唱功,隨時都可以被人取代。事實上,這行很沒安全感,因為我們的成與敗,都建基於大眾是否喜歡我,完全沒辦法掌握,講得白一點,我們要盡量做到別人喜歡。」最簡單的做法是建立一個人見人愛的形象,可是,人總不能每時每刻都在角色扮演,早晚會給揭穿,「唯有在自己的專業上盡量做好,或是比人早一點找到自己的問題,去面對解決,讓人少一個藉口不喜歡你。」嘉欣認為必須要有警覺性,時刻保持清醒,故此在首次獲獎後,她已經很想去進修演技,「公司覺得我好傻,但我覺得即使你有潛質,也會有耗盡的一天,若不去進修豐富自己,對事業是好危險的。」


演技派 天才變專業
相隔14年再合作,昔日的青澀少女如今已是兩女之母,再遇學友這位大哥哥,嘉欣笑言:「他睇住我長大,那感情是騙不了人的,跟他做戲好舒服!」她憶起一次拍攝的小片段,那是男女主角5年後的重遇,兩人在一間書房互相對質的情景,「拍攝時間好短,戲好重,對白又多,我是有點塞住,要求有個break,那時他主動跟我說『你信便可以!』」一語開解嘉欣的困擾,順利完成拍攝,她形容學友為工作的好夥伴:「有些演員休息會返自己的化妝間,不是每個演員都肯跟你一齊處理這些問題,但在我叫救命時,他會拋個水泡來救我!」學友則回應:「初次跟她演戲時,已經覺得她有天份,只是有時會因現場氣氛而感不知所措,現在她已拍了不同作品,又得到不少肯定,我覺得她是由天才型轉變成專業型,不知所措的反而是我,依然是一嚿飯咁!」嘉欣聽罷,立即向學友回禮:「我覺得他犀利之處是演一場戲,可以完全重複地做,動作手勢都是有設計和意思的,好清晰,樣子又無變過,激死人。」


直斥其非與獨善其身
學友與嘉欣,前者是歌神,後者是影后,都是對自己的演出有要求的藝人,學友自言與杜牧師都是做事要求高的人,有時會令合作的同事難受,談到如何平衡?他笑言:「無辦法,平時對他好一點!」接著,他以籌備演唱會作例子,始終是自己站在台上,會特別堅持己見,「開會時,每個人都會說出自己認為好的建議,但若是很差或不合用,我會當作沒有聽過,然後叫下一個同事繼續,最緊要是對事,當同事做得好,也要讓對方知道。」不過,闊別影圈5年再拍戲的嘉欣,自言很重視每次工作的機會,遇上不認真的人,會直斥其非,「我試過在現場話人!」學友登時嚇得瞪起雙眼,嘉欣很認真地說:「因為我很喜歡拍戲,做了媽咪後,要割捨陪女兒的時間,我希望整個團隊也投入拍攝,所以,覺得睇唔過眼便要出聲,我覺得他唔努力,無天份都唔緊要,但經常在片場傾偈,又唔留意片場發生甚麼事,最大件事是他沒有反省,完全覺得自己無問題!」學友直言,遇上同類情況,他不會開聲斥責對方:「可能我是獨善其身,在我範圍內可控制的,便會堅持,拍戲是群體合作,鬧了他可能會影響片場氣氛,不過,下次不會再合作。」最後,嘉欣補充:「都是基於關心才對他說,想他進步,但他不接受也沒辦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75

【迎接法國五月】跟林嘉欣 環遊莫奈天地…

1 : GS(14)@2016-04-23 18:41:08

《四季睡蓮》為巴黎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的鎮館畫作。莫奈晚年視力衰退、以心靈的眼完成此巨作,他形容自己當時專注在絕對的孤寂中。林嘉欣重遇這作品,感嘆是莫奈留給世界最後的禮物。



去年11月巴黎恐襲,槍聲響徹夢幻之城,全球震怒。創傷是悲愴的,但巴黎人卻沒有失掉骨子裏那份優雅與勇氣,他們傲視法國深厚的文藝底蘊為療傷藥物,也樂於與眾分享種種精神資產。一年一度的「法國五月」(Le French May)藝術節整裝待發,今年主題是「如幻似真」,果籽記者兩度赴法國事先探路,更獨家與「法國五月」文化大使林嘉欣作藝術深度遊,走訪多家美術館,欣賞莫奈等藝術家的作品,並拜會即將來港獻藝的大師們。法國人在港的本土故事同樣如歌動聽。飲食籽找來駐港法國總領事分享廚藝、法國模特兒教扮靚籽栽種時尚品味、法式間條衫內藏哪些文化密碼、走進法國人在港蝸居、窺探港法戀事,情花開了能否結果。果籽透過一連兩個周六的專刊,與君一起迎接「法國五月」,呷着Rose吃口macaron,用法式節奏細味其中。



林嘉欣在法國遊學期間,最愛逛的就是這所收藏近代藝術、天然光拱照的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


今年第24屆「法國五月」的焦點除了揭幕音樂會「情牽莫札特」和在澳門舉行的德加(Edgar Degas)珍貴雕塑展外,重頭戲當然是將於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行的「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今年是法國印象派鼻祖莫奈(Claude Monet)逝世90周年,而展覽又是迄今香港最大型的莫奈展,17幅橫跨他剛出道至晚年的風景作品將破天荒在港聚首,從作品中看到大師對生命的感悟與畫風的蛻變。「莫奈的美學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台灣著名藝評人蔣勳曾一語精準道出莫奈一生的創作態度,捕光捉影就是莫奈的秘技。藝人林嘉欣曾於2007年人生低潮時遊學法國半年,風雨無間天天去逛美術館與畫廊,結果百多天還是未逛完巴黎逾千家藝術機構,曾經參觀巴黎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的鎮館超大型畫作《四季睡蓮》(Nymphéas)震撼非常,如今重遊故地仍刻骨銘心。





莫奈的強項是捕光捉影,但晚年被眼疾折騰,做白內障手術前曾擔心自己從此會盲,難再創作。

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說,觀眾可從來港展出的17張莫奈畫作,了解他的本性、創作技巧變化甚至法國文化。

展覽策展人Bruno Girveau與林嘉欣互相交流對莫奈的鍾情,感嘆他對捕捉大自然每一瞬幻變的那份至死不渝的執着。



眼疾折騰 成就巨作

「莫奈花了人生最後三十年重複畫睡蓮這單一題材,其間有四至六年時間他受白內障困擾,要靠助手替他調顏色,再憑自己印象中的風景描繪,我反而覺得他這個時期的作品具實驗性又帶強烈情感。」踏進塞納河畔這幢展示印象派畫家及後印象派畫作的藝術館內,嘉欣侃侃而談。平常橘園美術館遊人如鯽,這次在休館時候來訪得到館方特事特辦,我和嘉欣在無人地帶逐朵蓮花、逐筆落色觀賞。事實上,這橢圓形的偌大展館也是為莫奈這幅巨作度身訂做的,作品靈感來自他晚年定居法國北部吉維尼(Giverny)家中自家打造的蓮花池,自1883年起他住在當地達43年之久。莫奈80歲高齡在進行白內障手術前後花六年創作這作品,從盲人到受強光刺激長期視覺折騰下畫的,竟創作出長達600cm的睡蓮,含苞的、綻放的、凋零枯萎的,千姿百態的包圍着自己,靜靜的坐着觀看就像由黎明坐到黃昏、春來也秋去,彷彿也看到莫奈的一生和感受他追求的無限(L'idée de l'infini),震撼度非筆墨能形容。這次香港展覽雖不包括這幅莫奈最重要的傳世作品,但他於1907年創作的另一張《睡蓮》則會飄洋過海首次跟香港觀眾見面。「你見不到特定線條,但卻會看到光、影、水三者融和而呈現出多變的顏色,他並破格的以圓形構圖來敍事。」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談到這次展出的《睡蓮》作品。《維特尼流域塞納河解凍(面向拉瓦古)》甚至在沉靜荒涼的畫面中,滲透出畫家的悲慟。「莫奈堅持在攝氏零下25度的環境創作,連顏色都變硬了,擠不出來,畫的是塞納河景色卻色彩暗淡,是因為當時他的第一任太太剛去世,一看畫面便知悉他當時的心情。」盧秀麗續介紹指,莫奈自小已不愛受束縛,人家念書他卻愛在海邊玩耍,對大自然無限嚮往,也獨愛住在河旁,觀看水的流動。除了油畫,展覽更包括粉彩畫及掛毯,作品以莫奈四處重要創作地來劃分,除了吉維尼,還有諾曼第及布列塔尼、巴黎及法蘭西島、倫敦及威尼斯,四個區域展區分別配以聲音、影像等多媒體裝置,重塑莫奈於吉維尼的故居場景,讓觀眾遊走莫奈起居室、飯廳、工作室同花園,置身莫奈世界,還能回味他的食譜。「觀眾除了解莫奈的口味,也可以複製他的菜餚,甚至伴碟。」盧秀麗說。



除了畫家,莫奈本身也是一位園藝設計師,睡蓮是他的創作標記,是次將在港展出的莫奈1907年所畫的《睡蓮》。

1920年,莫奈站在一道橋前,他的作品不時會出現這種日本拱橋。(@ Musée d'Orsay)

1921年,莫奈在親手建構的吉維尼花圃留影。(@ Musée d'Orsay)



一幅畫 一個畫派

甚麼原因使莫奈的作品和大眾有了這麼密切的關係?「莫奈的確啟發了無數現代畫家,香港展覽將呈現莫奈由創作傳統風景畫,逐步轉投現代技法甚至抽象畫的轉折。」是次展覽策展人Bruno Girveau解釋,莫奈善於捕捉靜物風景的第一印象,「而且繪畫獨特風景時不只花幾小時去畫單一作品,他會以周、月計逗留甚至與家人安頓在該地,周而復始去創作,務求捕捉大自然每一瞬間的幻變。」
Girveau與嘉欣談得興起,莫奈恍似二人的閨蜜,有數不盡的故事,包括他成為「印象派」始祖前、一段「被侮辱」的曾經。於巴黎出生的莫奈在1850年以前,也是以傳統寫實技法畫風景,後來聽命於恩師布丹(Eugéne Boudin),把畫架搬出戶外寫生,在諾曼第開始了戶外創作。1874年,他的作品《日出印象》參加了比賽但落選,他與其他藝術家舉行「落選展」,結果被一位保守派的藝評人Louis Leroy狠批其年少輕狂,不認真學好古典技法,只會胡亂塗抹「印象」,並成為報章上被人拿來嘲諷的報道。「莫奈應該意想不到,因自己的一幅畫,誕生了一個畫派,而且更是後世最大的畫派。」林嘉欣補充指,這幅重要作品現藏於巴黎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成為了一場藝術革命的佐證。



《日出印象》可能是莫奈一生最重要作品,雖曾被狠批,莫奈卻因此建立一個影響世界的畫派,惜今次展覽未能一睹其風采。

《維特尼流域塞納河解凍(面向拉瓦古)》是莫奈喪妻後不久創作的,攝氏零下25度之下的塞納河流露着交錯迷離的孤清。

莫奈喜歡將畫架搬到戶外寫生,晚年定居法國北部吉維尼,這《春天的吉維尼》很快就跟香港觀眾見面。



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

展期:5月4日至7月11日地點: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票價:$5至$20延伸活動:香港大學藝術歷史科教授Greg Thomas將於5月29日在銅鑼灣誠品書店分享「莫奈與他的藝術」。「法國五月」在兩個月內舉行逾百項文化活動,詳情可瀏覽活動網址:http://2016.frenchmay.com



記者:鄭天儀攝影:潘志恆、楊錦文編輯:黃仲兒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23/195821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05

林嘉欣留意BB安全椅

1 : GS(14)@2016-05-08 02:56:21

林嘉欣前晚撇低兩名囡囡,以法國五月大使身份到中環大會堂欣賞「情牽莫札特」音樂會。她表示女兒年紀太細未能入場,平時駕車送女兒返學時,都會播莫札特的歌曲給她們聽。林嘉欣接受訪問時講到日前有BB車給的士撞倒的意外,慶幸BB沒事,她分享了BB汽車安全椅原來也有期限,她說:「我喺美國租車先知,每個國家有唔同指引,所以要check清楚。」談到兩個囡囡的性格,她笑說:「姐姐甩繩馬騮啲,妹妹較謹慎,我都會畀姐姐撞吓板,試過我哋去日本,姐姐冇同我哋講聲,行開去櫥窗睇公仔,我哋都遠處望住佢,爸爸話由佢等一下,見到姐姐想喊咁,我哋等咗兩、三分鐘。」嘉欣表示雖然殘忍,但自此之後家姐到哪裏都會事先講聲。採訪、攝影:盧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07/196012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993

林嘉欣鬥氣增肥避拍寫真

1 : GS(14)@2016-08-07 02:03:52

林嘉欣昨日在港台接受雷頌德(Mark)節目訪問,談及有關電影、理想、教育和與老公生活相處的事,林嘉欣說:「阿Mark有話我硬頸,自己都認同嘅,其實係倔強,有時都幾任性,堅持都係美德。」重提當年初入行,公司要她影寫真,她刻意增肥拒絕拍攝,她說:「公司同我都有唔同諗法,當時唔識諗,諗點樣可以保護自己,其實我一直冇乜點瘦過,但好好運,肥肥地大家都睇我嘅戲。」林嘉欣趁女兒放暑假,一家人到歐洲半個月,問生日將至的她,老公可會送驚喜?她說:「我話唔使喇,一齊食飯已OK。」採訪、攝影:王連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5/197233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596

【add】紅人主場:林嘉欣玩藝巴黎

1 : GS(14)@2016-10-13 08:09:41

Carven藍色喱士top毛毛領大衣Boucheron鑽石戒指(左)Dior粉紅金戒指(右)



38歲的林嘉欣從來我行我素,近年在人妻、媽咪、金馬影后等多重身份外,加了藝術氣息,變身童書出版人、策展人等。她鍾愛巴黎自由文藝風,人人狂買衫,林嘉欣沉迷逛博物館,「法國感覺好自由,見到草地就想赤腳,但冇諗過移民,我好鍾意香港,好有效率。」採訪:林妙萍攝影、攝錄:郭賢興髮型:Will Wong化妝:Hin Wan首飾、手袋:CollectorSquare.com林嘉欣曾在法國留學,連續多年任法國五月節大使,她亦一有時間就跑到當地,早前赴巴黎睇Carven時裝騷,不忘蒲美術館、博物館。



Moschino金鏈logo sweater藍色牛仔裙金色logo高跟鞋

Carven白色喱士裙灰色大褸白色高跟鞋Patek Philippe古董腕錶


5個巴黎必遊館

「如果你想睇pop art,龐比度幾好;如果睇印象派,奧賽美術館係一個好理想嘅地方,睇畫之外,你會見到賽納河左岸嘅靚景。」蒲得多,心中已有一個巴黎must go藝術館名單,「我幾鍾意10區Quai de Valmy,嗰邊比較多本地人去,有河、有本地設計師、有聽音樂嘅地方。」這個浪漫城市在林嘉欣眼中有獨特魅力,「每次嚟,我都會去睇真迹,因為個impact好大!」慢活法國人也帶來不少趣事,「試過去郵局排咗好耐隊,到我係下一個,佢突然拉咗個簾,話要唞唞,兩分鐘,coffee break要去飲杯咖啡,呀!唔該做埋我嗰個先啦,佢哋係好有原則,呢樣幾好,但我哋唔慣。」


盡責媽咪出童書

有自己一套的林嘉欣,2010年想嫁就嫁、想生就生。復出拍片,兩三年下來就成為金馬獎大滿貫影后。她總不忘自己的媽媽身份,年底再次推出兒童書,「下個月會出六本繪本系列,由六個不同風格嘅本地畫家嚟畫,好好玩;亦係盡緊我某個責任,希望提醒我哋大人多啲用小朋友角度睇世界,其實佢哋好真、好敏感。」林嘉欣上月為日本已故書法家井上有一策劃《花》展覽,形容自己是怕醜草,愛藝術,會否轉行開畫廊?「香港真係冇可能,地方太貴,維唔到皮。」


古董Chanel用10年

講藝術也講時尚,林嘉欣回憶第一次巴黎睇騷,「十年前,我受台灣Chanel邀請第一次嚟睇騷,嗰時好似遊客咁,坐第一行,旁邊係泰國公主,好多保鑣,感覺係好唔真實。」當時所買兩個復刻版手袋,更成為她保留至今的紀念品,「唔會留畀啲女,可能佢哋會覺得,『咦,舊嘢唔要!』小朋友好難估計。」


林嘉欣5大必遊藝術館

1.龐比度文化中心 Centre Pompidou-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2.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林嘉欣推介印象畫愛好者到奧賽美術館。

3.畢卡索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Picasso


4.Quai de Valmy

5.布列松攝影基金畫廊Fondation Henri-Cartier Bresso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3/197987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872

林嘉欣停工陪女考小學

1 : GS(14)@2016-10-24 04:21:01

林嘉欣昨日以綠在家中大使身份出席素菜烹飪比賽,她笑言自己不算是cooking媽媽,但不時會想出創新的素食煮給吃素的丈夫。張學友憑《暗色天堂》角逐今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問嘉欣睇好嗎?她說:「喺我心目中好希望佢攞,其他候選個個都好叻,無論點都好,佢係我心目中嘅好拍檔、好演員同男神,唔會變。」問嘉欣冇份入圍會否失落?她說:「唔會,自己好多時睇戲好客觀,但睇自己就苛刻啲,仲有好多進步空間。」嘉欣正忙着為囡囡小一入學面試作準備,並要求公司停工三個月,她說:「同公司講今日至明年1月唔好郁我啲時間,而家入小學真係好難,我報咗五間。」嘉欣還表示入到心儀學校一定要慶祝。採訪:羅慧敏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23/198092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94

【爆相爆片】林嘉欣走開五分鐘兩女公園爬上爬落

1 : GS(14)@2016-11-16 05:10:13

■林嘉欣提醒囡囡不可弄到其他小朋友,非常有家教。讀者提供圖片



現年38歲的金馬獎影后林嘉欣,6年前下嫁導演袁劍偉,婚後生了兩名囡囡,分別是6歲的Kayla和3歲的Sofie,一家四口樂也融融,靚媽咪林嘉欣婚後以家庭為重,不時親力親為照顧女兒。有讀者陳小姐透過《蘋果》的「爆相爆片」,分享了林嘉欣日前黃昏帶同女兒到淺水灣公園玩樂情況。當日傍晚6時左右,陳小姐發現林嘉欣帶着兩名女兒出動,三母女去公園享親子樂,未見老公袁劍偉或家傭同行。兩姊妹都穿上姊妹裝,相信是媽咪刻意打扮,反而媽咪林嘉欣就素顏便服look。



■林嘉欣一度離開兩女,她臨行前不忘提長女照顧妹妹。讀者提供圖片

■嘉欣囡囡好活潑,站在離地幾呎高的設施上都不怕。讀者提供圖片


叫大女照顧妹妹

陳小姐前晚在電話中說:「兩姊妹當時好活躍,佢哋喺公園設施上面爬上爬落,又跳嚟跳去,但嘉欣就一啲都唔緊張,只係用英文叫兩個囡囡小心啲,唔好整到其他小朋友。兩個囡囡玩玩吓,嘉欣就同大女講咗幾句,應該係叫家姐睇實妹妹,佢就離開咗兩個小朋友約5分鐘,之後先再番嚟。」陳小姐指當時天色偏暗,畢竟兩個小朋友年紀太細,當林嘉欣行開後,兩姊妹都各有各玩,所以有一定危險性,幸好最後兩姊妹都平安沒事。



■近月擔任藝術展策劃人的林嘉欣,一有時間就到場助陣。互聯網圖片

林嘉欣跟兩女關係親近,她有空必貼身照顧,甚少假手於人,前年就孖老公袁劍偉帶着大女Kayla去到金鐘「雨傘運動」現場,她拖着囡囡行政總樓梯,然後給囡囡講解市民貼在牆上的字條,希望囡囡將來長大後,可以有獨立思想。採訪:王梓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4/198326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58

林嘉欣招牌笑容少女味15年冇褪色

1 : GS(14)@2016-11-16 05:10:14

林嘉欣02年第一套電影,就同張學友拍住上,演咗套《男人四十》,憑住呢佢個份獨特嘅甜美笑容,演一位17嘅學生,贏晒香港金像獎同台灣金馬獎嘅最住新演員同最佳女配角,當年佢只係23歲。轉眼間林嘉欣已經38歲,結咗婚生咗女,但呢一份純真嘅笑容,並冇褪色,仍然充滿少女味,好pure好天真,最佳例子就係今年佢再同張學友合作咗套《暗色天堂》,依然飾演嘅一位年青少女,就知佢keep得幾好。講到佢嘅笑容,就要講下佢連帶嘅小動作--掩嘴,林嘉欣笑起上嚟,其實好顧儀態,每次都好自動波咁,都會用雙手掩嘴,就係呢一下,令佢笑得嚟不失大方,仲多咗幾分美態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4/198333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61

林嘉欣湊女唔黐身

1 : GS(14)@2016-11-22 00:24:53

林嘉欣昨日在西環出席麥當勞活動,再次為大會設計兒童繪本。早前有家長投訴她獨留女兒在公園,她解釋自己一直坐在餐廳內觀望:「小朋友要長大,學同其他小朋友相處,家長黐住會好難。每次都會講我喺邊,而我都會遠距離望住。當時我有見到個媽媽影相,都擔心影到阿女嘅樣。」她與女兒間有默契,以防拐帶:「我同囡囡之間有密碼,如果有陌生人話帶佢見媽媽,就要對方講密碼。」另外,張學友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林嘉欣任頒獎嘉賓,問到是否有特別玄機?她說:「唔知,呢個係大會安排。」採訪、攝影:王連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1/198403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549

林嘉欣決定封肚

1 : GS(14)@2016-11-26 13:51:11

林嘉欣昨日在K11出席《agnès b. STYLISTE》新書發佈會暨簽書會,品牌創辦人兼設計師agnès專程來港出席簽書會,並向林嘉欣送上簽名自傳,林嘉欣表示會細閱agnès的生活點滴,嘉欣說:「我有兩個(小朋友)都好難兼顧家庭同工作,佢有五個小朋友點兼顧咁多?真係好崇拜佢!」問林嘉欣是否兩個夠晒數?她說:「兩個係好好嘅數字,佢哋有個伴,我決定收工封肚。妹妹有話想要,因為佢覺得細佬妹係公仔。之後我話畀佢知,佢哋會嘔奶同喊,佢就做咗一個鬼臉出嚟。」林嘉欣透露早前跟女兒到小學面試:「而家等通知,我都係想畀佢哋讀番本地學校,因為我覺得中文好緊要,其實最重要係家庭教育,呢個係一個核心。」採訪:曹家誠攝影:陳順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6/198457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1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