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念之間 張學友 林嘉欣 2016年03月11日

1 : GS(14)@2016-03-13 02:56:2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05182
2002年,張學友和林嘉欣在《男人四十》裡分飾國文老師與學生,譜出一段師生戀,踩入進退兩難的道德禁地,
一念之間,女學生抽身而去,老師保住家庭與事業;14年後,這對銀幕上的好拍檔在《暗色天堂》再度合作,
國文老師搖身變成杜牧師,飾演學生的嘉欣則化身虔誠教徒Michelle,
兩人暗生情愫,關係卻持續曖昧不明,本來定情的一吻,
一念之間,女方告上法庭,牧師身敗名裂,弄得雙輸局面,天堂從此變得灰暗。
愛情沒能開花結果,爭議在於一吻是否小事化大?
嘉欣說:「10個人睇完套戲,有10個不同的意見。」光影世界映照人心百態,
非為提供答案,在於引發觀眾思考,延伸討論觸及人性善惡與個人信念,執迷與釋懷,在乎剎那轉念,
學友說:「對事情轉個睇法,便會有較多出路。」

文:許惠敏  圖:莊振邦
髮型:Hin Wan @ il Colpo(林嘉欣)、Herman Law @ I (張學友)
化妝:Will Wong(林嘉欣)、Julie Hui (張學友)
服裝:I.T (林嘉欣)
場地:馬哥孛羅香港酒店


從盲信中醒覺
《暗色天堂》改編自2005年的舞台劇《法吻》,原著編劇莊梅岩的創作意念來自真人真事,電影版由林嘉欣的丈夫袁劍偉執導,話說前年學友邀請嘉欣拍攝MV,「其實我們甚少私下見面,有次拍MV聽嘉欣提到這個project,我話有需要便找我啦!」學友此言一出,當上電影的男主角,促成這次銀幕上的重聚。故事裡的杜牧師是國際慈善機構香港區總幹事,做事能幹兼為人風趣,深受信眾和下屬歡迎,學友嘗試解釋杜牧師心態,「他是古惑仔出身,某天走入教堂,信了耶穌,自此人生便一切順利,他的信仰是建基於這起點。」是典型藉宗教求順利保平安的迷信心態,當遇上不如人意的事情,便質疑:「點解你照咗我咁耐,現在搞成咁?」動搖也是意料中事,學友續道:「他一直依附這宗教,覺得做甚麼也會掂,我覺得這點很值得討論,當你面對現實生活,是否可以完全不去思考或不用邏輯去判斷?最後,他是需要為自己所做的負責,一句信主得救,其實也可以有事的!」一切源於對信仰缺乏全面認知,疑惑反可推動深入反省,「他曾經懷疑,直至最後知道自己錯在那裡,我覺得角色結尾是完整的,他知道為甚麼信這宗教,也更清楚自己對人生的睇法,是一種釋放。」


完美象徵破碎
本身是教徒的Michelle,初入職牧師管理的機構,已被這位戲中形容為「唔靚仔來講,都算幾有型」的牧師所迷倒,視他為完美的信仰象徵,嘉欣說:「車廂半醉的一吻之後,杜牧師將所有慾望也說出來,Michelle首次看見他最醜惡一面,破壞了對這位敬重的人的印象,不想再跟他扯上任何關係!」作為教徒,Michelle自覺有責任讓對方知罪,受到應有懲罰,「當看見街燈熄了又再亮著,便確認是神託付她懲罰杜牧師的記號。」結果,杜牧師身敗名裂,從此遠離宗教,如願的Michelle卻仍陷於誰對誰錯的糾結中,即使5年後再遇杜牧師,還是設法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她一直想找答案,要得到救贖,不斷讀懺悔詩(聖經的詩篇51篇),可惜,最後都是得不到。」


信念破產 轉念釋懷
深信不疑的信念突然破產,是杜牧師和Michelle的共同經驗,在現實生活中也不難發生,學友點頭道:「我好相信朋友應該兩脇插刀,義無反顧,直至發生一些事,才發現自己對這觀念的認知不足。於是,我嘗試理解事情的背後是怎樣,可能對方受經濟環境影響?或是他對朋友的看法跟我不同?甚麼也可能,不用太執著。」事情既已發生,無法改變,總不能天天耿耿於懷,他半說笑:「唯有認命啦!其實,總得找個理由給自己去解釋事情,不能要求別人,唯一可要求的是自己轉個睇法。」旁邊的嘉欣和應道,「是一念之差,改變自己的諗法,比較實際可行,才不致於很痛苦!」信念破產或經歷挫敗,不失為一個自我重整與催促成長的機會。嘉欣為人所熟悉,是憑《男人四十》獲最佳新人及最佳女配角獎。其實,她曾經因與經理人合約糾紛而令事業停滯,原本不如意的經歷,她卻形容為幸運,「我初入行便衰了,所以,當機會來臨,不會抱有過高期望,也不會覺得是必然。」把負面經歷轉化為面能量,造就今日嘉欣的成就。


難掌握成敗 唯有努力
曾經在教會勸勉信眾力抗誘惑的杜牧師,最終發現自己就是敗在虛榮與驕傲的試探下。作為藝人,當在演藝界擁有一定地位,自然會備受各界推崇和吹捧,如何讓自己不沉醉於虛榮之中,而不覺地自大驕傲起來?學友坦言曾經迷失,「所以我經常跟自己說,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你識唱歌,個個都有把聲,去過卡啦OK,點解要聽我唱?如果我唔努力去練唱功,隨時都可以被人取代。事實上,這行很沒安全感,因為我們的成與敗,都建基於大眾是否喜歡我,完全沒辦法掌握,講得白一點,我們要盡量做到別人喜歡。」最簡單的做法是建立一個人見人愛的形象,可是,人總不能每時每刻都在角色扮演,早晚會給揭穿,「唯有在自己的專業上盡量做好,或是比人早一點找到自己的問題,去面對解決,讓人少一個藉口不喜歡你。」嘉欣認為必須要有警覺性,時刻保持清醒,故此在首次獲獎後,她已經很想去進修演技,「公司覺得我好傻,但我覺得即使你有潛質,也會有耗盡的一天,若不去進修豐富自己,對事業是好危險的。」


演技派 天才變專業
相隔14年再合作,昔日的青澀少女如今已是兩女之母,再遇學友這位大哥哥,嘉欣笑言:「他睇住我長大,那感情是騙不了人的,跟他做戲好舒服!」她憶起一次拍攝的小片段,那是男女主角5年後的重遇,兩人在一間書房互相對質的情景,「拍攝時間好短,戲好重,對白又多,我是有點塞住,要求有個break,那時他主動跟我說『你信便可以!』」一語開解嘉欣的困擾,順利完成拍攝,她形容學友為工作的好夥伴:「有些演員休息會返自己的化妝間,不是每個演員都肯跟你一齊處理這些問題,但在我叫救命時,他會拋個水泡來救我!」學友則回應:「初次跟她演戲時,已經覺得她有天份,只是有時會因現場氣氛而感不知所措,現在她已拍了不同作品,又得到不少肯定,我覺得她是由天才型轉變成專業型,不知所措的反而是我,依然是一嚿飯咁!」嘉欣聽罷,立即向學友回禮:「我覺得他犀利之處是演一場戲,可以完全重複地做,動作手勢都是有設計和意思的,好清晰,樣子又無變過,激死人。」


直斥其非與獨善其身
學友與嘉欣,前者是歌神,後者是影后,都是對自己的演出有要求的藝人,學友自言與杜牧師都是做事要求高的人,有時會令合作的同事難受,談到如何平衡?他笑言:「無辦法,平時對他好一點!」接著,他以籌備演唱會作例子,始終是自己站在台上,會特別堅持己見,「開會時,每個人都會說出自己認為好的建議,但若是很差或不合用,我會當作沒有聽過,然後叫下一個同事繼續,最緊要是對事,當同事做得好,也要讓對方知道。」不過,闊別影圈5年再拍戲的嘉欣,自言很重視每次工作的機會,遇上不認真的人,會直斥其非,「我試過在現場話人!」學友登時嚇得瞪起雙眼,嘉欣很認真地說:「因為我很喜歡拍戲,做了媽咪後,要割捨陪女兒的時間,我希望整個團隊也投入拍攝,所以,覺得睇唔過眼便要出聲,我覺得他唔努力,無天份都唔緊要,但經常在片場傾偈,又唔留意片場發生甚麼事,最大件事是他沒有反省,完全覺得自己無問題!」學友直言,遇上同類情況,他不會開聲斥責對方:「可能我是獨善其身,在我範圍內可控制的,便會堅持,拍戲是群體合作,鬧了他可能會影響片場氣氛,不過,下次不會再合作。」最後,嘉欣補充:「都是基於關心才對他說,想他進步,但他不接受也沒辦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