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更新﹕[東亞運]香港隊一星期內擊敗南北韓和日本 ﹗YEAH !!! (體育世界)


(圖﹕WE ARE HONG KONG ! WE ARE THE CHAMPION !!!)

以前說過﹐亦不厭其煩再講多次﹕我第一次到球場看的足球賽事, 係1980年世界杯外圍賽。當天的兩場比賽分別係日本對星加坡和香港對北韓。後者我至今還今記憶猶新 -- 在三位中東狗屎球証和旁証的"協助"下, 北韓隊上半場一輪急攻便領先二比零。斯時﹐看台上群情洶湧(就像早前南華對科威特那隊狗屎班霸一樣), 很多球迷都對那幾位球証旁証破口大罵, 有些還激烈到把原子粒小收音機和汽水罐等﹐往兩個死阿差旁証那處猛拋。

還在讀幼稚園的我年紀小不懂事, 見身邊人人瘋狂"爆粗", 便"人 X 我 又 X" , 第一次說起髒話了. 說不了兩句, 帶我看球的幾位男性長輩非常驚恐, 半威嚇半哀求要我回家不要亂說髒話, 敢情他們怕收收雙親問責起來會把他們大罵一通罷.

但激情豈能壓抑, 轉眼尹佬和大頭仔(?) 便追平2-2, 那些大人們也顧不了我, 一邊為港隊打氣, 一邊破口大 X 該死的北韓佬/金日成/中東王八蛋裁判, 同時一邊大口的吃雞腿和甜筒雪糕。我生平第一次看現場足球, 就在這種氣氛完滿結束﹐正斗。

想不到的是﹐事隔差不多卅年﹐香港隊再度在大球場火拼北韓﹐亦再一次成功晉級。難道真的是deja vu ?

有說這回參加東亞運的選手並非一線﹐這個說法當然無錯。蓋這次比賽全部球隊(包括香港)﹐都是派出以U-21球員為骨幹﹐再加幾名超齡球員而成。要說南韓實力不濟所以1-4負於港隊﹐但他們其後又能勝中國隊3-0呀﹗而北韓的東亞運隊﹐有9名球員是他們參加世界盃預賽的球員,其中還不乏像朴南哲這樣的朝鮮國家隊主力球員(他在世界盃攻進沙特隊一球)。所以說﹐香港隊今屆真的超額完成任務啦。


(短片﹕事隔差不多卅年﹐香港隊再度在大球場戰平北韓﹐並成功晉級。特別鳴謝這位網民的現場錄像!!)

像當年四強戰對中國隊一樣﹐今天對日本實難言勝﹐蓋日本隊跟港隊一樣球風偏柔﹐不像兩韓的硬朗。但無論組織﹑意識﹑技術及體制等﹐日本都贏了港隊幾倍。唯一不利的﹐是日本客場作賽。就看今天幾萬人“齊X”﹐能否再創奇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571

讀書劄記160211東亞文明論:附諸國漢文詩15首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2/11/%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60211/

讀書劄記160211
東亞文明論:附諸國漢文詩15首
掌門執筆

《東亞文明論》(2010) 趙東一
作者是韓國最負盛名的文學理論家,專長 東亞漢文字圈四國 (ie中、韓、日本和越南) 比較文學.
他的得意構作是綜合文化理論「東亞文明論」, 比較「漢文字文明圈」(定義為使用中國文字作為書面語諸國家的共享文明, 而不論其方言與及地域文化有何歧異.) 各國文明的興衰變遷, 及其背後的動力因由.**** 本書顧名思義,正是作者獨家學理的總結.

〈東亞文明論〉
的基本框架沿襲 華勒斯坦Wallerstein的「世界體系理論」, 特別著重地域上 中心(中國)、周邊(韓國)和 外圍(日本)地區的文化差異,及其互動狀況.****

根據作者的理論, 「漢文字文明圈」的形成是由於周邊和外圍地區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漢字為 共通書面語言.*** 那在具體實踐上面等同於引進中國的 典章制度(ie官制和禮制) 和意識形態(儒學).
其影響可分內外: 在於內部,非中心區複製了中國的先進文化, 形成相同的社會結構(如士農工商階級社會.),*** 和類近的文化氛圍(如忠孝道德觀.).

外部方面, 以「朝貢制度」建構統一的東亞國際秩序,**** 中國作為「天朝」居中央制高點,與周鄰國家形成點對點的直屬關係, 而該放射式關係網有層級分別.( 韓國待以親王級禮遇, 越南琉球日本為郡王級,餘此類推.) 屬國對天朝納貢稱臣,稱為「事大」關係; 屬國之間則按所居層級的相對位置交往,稱為「交鄰」關.***
整個系統之所以能夠定位和溝通,全靠每個國家都由掌握漢文的統治階層運作.**** 各國士大夫之間就算口語阻絕,但文書往來,筆談訂約卻全無問題, 其基礎就在於漢文字和儒家思想. 就像中古時期歐洲各國之使用拉丁文和信仰基督教情況一樣.

中心地區的中國是漢字文化的發源地,事必有人口及政經上面的優越條件. 日積月累,底蘊深厚, 這是周鄰國家望塵莫及之處. 但高度成功卻又必然入僵化和自大心態, 中國人將漢文文明據為獨家財產, 極之輕忽周隣國家以漢文為基礎創建的文化成就. 舉証說韓國的「朱子學」(主流理學,有別於陽明學.) 極度發達,深具創見, 但卻向為中國學界所忽略.
反之,明清中國雖仍國力強大, 但抱殘守缺,文化創造力已然衰竭.*** 反映在文學方面,元曲之後,鮮有創製; 經學更徒事考據,了無新意. 反而同期的日韓則多所創新,駸駸然有後來居上之勢. 但中國對此視而不見,一味認為「漢字文明」盡在中國, 拒不承認周鄰的漢字文化成就. 作者痛批中國人這種傲慢和壟斷心態, 稱之為「中國中心主義」.

作者理論的不凡之處在於極力破除「中國中心主義」, 指出在共享文明圈內部,中國作為中心國家其實只在上古時期(ie漢唐) 才擁有絕對的文化優勢. 到了中古時期(明清), 周邊(當然就是韓國)急起直追,多所闡發; 而中心則陶然自滿,不思進取, 其相對優勢已然大幅貶損.
及至近代(晚清迄今), 文化層面更是面目全非, 愈中心愈是雕敝困蹇,適應不良; 愈外圍則愈易變革圖強,創制新猷. 此所以日本維新成功,後來居上;而中韓則….. 不消提起. 如此, “中國中心主義” 又何足稱道之有?
(此處看得非常過癮, 但全書卻頗沈悶,理論框架有點勉強, 力捧 “韓流” 的地方嘛…..)

作者是文學理論家,自然以各國文學內容舉証其「文明理論」. 閱讀本書的意外收穫是欣賞到中國以外國家的漢文詩.附錄
〈諸國漢文詩15首〉.
1《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中國, 溫庭筠
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盛勳歸舊國,佳句在中華,
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 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白藤海口》*** 越南, 阮廌
朔風吹海氣淩淩,輕起吟帆過白藤, 鰐斷鯨刳山曲曲,戈沈折岸層層,
關河百二由天設,豪傑功名此地曾, 往事回頭嗟已矣,任流撫景竟難勝.

《漫成》日本,禪僧, 別源圓旨
世上紛紛幾變遷,靜中風景尚依然, 天恩只在林間久,未奪閒窗一枕眠.

《和偶作詩》別源圓旨
時移世異有青山,人自忙兮山自閑, 唯有山僧知此意,秋風古寺掩禪關.

《無言》韓國, 李彥迪, 儒學者
萬物變遷無定態,一身閑寂自隨時, 年來漸省經營力,長對青山不賦詩.

6《山居》日本, 藤原惺窩, 儒學者
青山高聳白雲邊,仄聽樵歌忘世緣, 意足不求絲竹樂, 幽禽熟睡碧巖前.

徘句數首, 日本, 松尾芭蕉****
繞石蟬鳴聲聲閑,小路更幽幽, 閑靜一何極,蟬聲浸入青巖裡.

微地起秋風,卻涼透石山白石, 白勝石山石.

此秋復何有? 奈何年歲漸入侵,消似雲中鳥.

此道誰人行? 寂寂斜陽,空等秋暮降.

11《山花碑》漢文譯文, 六詔, 楊黻
福分厚時土成金,厄運來時金成土, 聚散如浮雲空花,實一切皆無.
賞玩景色人最多,推心置腹人倒缺, 楊黻我以空贊空,寄天涯海角.

《四明館驛簡離龍河猷仲徽》*** 日本, 絕海中津
十年寄跡江淮上,此日還鄉雨露餘, 客路扁舟回首處,離愁滿幅故人書.***

《釣龍臺懷古》**** 琉球, 周新命
江上荒臺落日邊,不知龍去自何年, 殿檐花滿眠鼯鼠,輦道苔深哭杜鵑,
遺事有時談野老,斷碑無主臥寒煙, 淒然四望春風路,縱是鶯聲亦可憐.

《思鄉作》南詔, 段義宗
座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15《思歸》高麗, 李齊賢
扁舟漂泊若為情,四海誰雲盡弟兄, 一聽征鴻思遠信,每看歸鳥歎勞生,
窮秋雨鎖青神樹,落日雲橫白帝城, 認得蓴羹勝羊酪,行藏不用問君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84

投行縮減亞洲股票業務 東亞銀行宣布裁員180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724.html

近年來,傭金戰已經成為令香港券商經紀業務難以解決的困境。隨著證券行業交易量和客戶群提升空間的收緊,傭金水平一度降至可承受範圍的最低點,券商紛紛叫苦不叠。與此同時,港交所遠高於地區同行的手續費引發券商意見,認為相關收費規則使他們幾乎無利可圖。

因經營業績不佳,東亞銀行(00023.HK)宣布,經過詳細審視效果的業務及營運流程後,決定推行重整措施以提高整體營運效率,其中包括裁減180名員工。

東亞銀行表示,此次裁減的員工占該行在香港總員工人數的3.8%,受影響的員工一般可獲得優於香港雇傭調理規定的遣散費。為了更有效率地運用資源,東亞銀行全資附屬東亞證券有限公司將於7月8日前,關閉其全部22個在香港的零售網點,東亞證券將繼續透過電話及其他電子渠道,包括互聯網、手機應用程序及自動化電子服務為客戶提供服務。

東亞銀行稱,東亞證券目前超過90%以上的交易是透過電子及電話渠道進行,令其以零售網點提供櫃臺交易服務成本變得高昂,同時,東亞證券與東亞銀行在證券業務上也有資源重疊。目前,如果東亞銀行客戶持有其綜合戶口,也可以提供證券服務,有關服務不會因東亞證券的變化而受到影響。

東亞銀行認為,關閉東亞證券的零售網點及重整證券服務的後勤部門,將有助東亞銀行提高成本效益,有效地運用資源為客戶提供更佳的服務。

同時,在充滿挑戰的經營環境下,為了控制營運成本,該行也審視了其他業務的營運,旨在透過各種方式精簡流程,包括重整工序及將工作流程自動化。

根據東亞銀行2015年年報,該行服務費及傭金收入凈額出現下跌,由2014年的41.46億港元降至40.99億港元,東亞中國的服務費及傭金收入凈額同比減少19.9%,而東亞銀行在年報中也明確透露,今年對未來的券商業務前景看法非常不明朗,將繼續整合經紀業務,以提高盈利能力及提升旗下的流動交易服務,透過安全嚴密的平臺為客戶提供更佳的交易服務。

實際上,東亞銀行過往的交易記錄顯示,該行在今年年初已經出售了旗下一部分券商業務。2016年3月28日,東亞銀行透過將東亞證券(臺灣)並入永豐金證券,正式出售東亞證券(臺灣)的全部已發行股份;4月6日,東亞銀行把旗下全資附屬的券商東盛證券全部出售予永豐金證券。東盛證券是一家在香港擁有證券、期貨、期權、外匯及金銀合約買賣服務的券商,而這家券商在2010年1月28日才成為該行的全資附屬公司。

據了解,東亞銀行上一次較大規模裁員可追溯到2002年,因東亞銀行和第一太平銀行合並後,部分業務出現重複,一些分行需要關閉,因此決定裁員200人。而2008年東亞銀行凈利縮水99%,僅剩3900萬港元,時任主席李國寶致歉時仍承諾不會通過裁員解決困境。

香港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最近,投行界掀起裁員潮,幾乎每天都有人被裁。首當其沖的是年紀較大的後臺或中後臺人員,也有表現欠佳的前臺人員,主要涉及成本及績效問題。事實上,由於亞洲市場交投平淡,包括港資、日資、歐資及美資在內的投行今年都陸續開始縮減在亞洲的股票業務。

裁員潮已經正式拉開帷幕,外媒引述消息稱,某英資跨國銀行已開始在全球投資銀行部門裁走數十名高層,作為集團去年提出削減成本、在2017年前逐步裁減最多2.5萬人計劃中的一部份。該英資企業上周開始通知位於倫敦的全球銀行和市場部門員工,本周還有新一輪裁員,預計涉及約10位高層。據稱,此次新一波裁員,是由2月從某美資過檔該行的高層主管負責,該行當時宣布會將資本融資業務並入投行部門,主要因崗位重疊,所以需要裁減人手。

此外,某澳大利亞投行亦將裁走亞洲股票部30人,並於上周五開始通知員工。被裁員工來自中國香港、日本及印度,人數占該部門約8%,常駐香港的亞洲現金股票銷售部門高層亦在離職之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41

東亞變「病夫」管理層應自行了斷(2016/6/16)

2016-06-16  NM

本月初東亞銀行宣布裁減大約180名員工,佔香港員工總數3.8%。東亞銀行近年業績倒退,內地業務壞賬率倍增,股價低沉,變成東亞「病夫」(見股榮6月5日《蘋果》文章)。若然要問責,管理層肯定難辭其咎,實應自行了斷,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改善業績。

翻開東亞的年報,就知道這間老牌華資銀行的董事及高層管理人員,完全是李家天下,家族色彩極其濃厚,業績大幅倒退而毋須問責,看來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東亞的主席兼行政總裁是李國寶,現年76歲,他同時是公司提名委員會及風險委員會主席,以及薪酬委員會委員,可以掌控公司的人事任免和薪酬福利。李國寶兩名兒子李民橋和李民斌,出任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二人不單職位相同,薪酬福利也一致。

李國寶去年薪酬總額是2,800萬元,較2014年約3,350萬元為低;但兩名兒子每人獨得870萬元,較2014年的420萬元增加超過一倍。換言之,父子三人去年合共取走4,540萬元,較2014年的4,190萬元上升8.4%。

然而,東亞同期業績卻大幅倒退,由2014年賺66.6億元,下跌至55.2億元,下跌17.1%。由於期內向大股東三井住友銀行增發股份,以致攤薄每股盈利,由2.72元大跌28.3%至1.95元,每股股息則由1.11元下跌至0.88元。每股盈利和股息較2011年的水平還要低,實在難以向股東交代。

根據統計處資料,金融及保險業員工平均每月薪酬約為21,000元,即一年約25萬元。以此推算,東亞裁減180人,每年可節省4,500萬元,金額與李國寶父子三人去年的薪酬相若。倘若三人自行了斷,為公司節省4,500萬元,便可以避免180名前線員工失去飯碗,生活感到徬徨。根據年報披露,東亞七名非執行董事中,有四名是李國寶的家族成員。這四名非執董包括李國章、李國星、李福全和李國仕。李國章現年70歲,是李國寶的胞弟,李福全(86歲)的堂姪,李國星(66歲)及李國仕(56歲)之堂兄,李民橋(42歲)及李民斌(41歲)之叔父,真可說是一家親,開董事會就像家庭聚會。

東亞的董事會成員亦包括本地三大地產商的家族成員,恒地主席李兆基的大兒子李家傑是公司非執行董事,長和主席李嘉誠的次子李澤楷是獨立非執行董事。之前董事會成員還包括新地前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2014年12月,郭炳江在新地貪賄案中被定罪判入獄五年,自然無法再為東亞效勞。同案被判入獄七年半的大貪官許仕仁,是東亞的大客戶,拖欠東亞6,000萬元貸款,2013年被東亞申請破產。近月另一宗法庭新聞涉及東亞私人銀行前高級副總裁劉有為,在職時涉嫌收受資深物業投資者譚伯榮共約150萬元利益,以協助對方獲批信貸案。去年7月2日,筆者已在《壹週刊》撰文,指出多個不買東亞、只買恒生和中銀股票的原因。經過近一年時間,雖然三間銀行的股價顯著回落,但若以過去六年的股價及派息計算,東亞的表現依然遠遠跑輸恒生及中銀,近月股價更跌穿六年前水平。筆者對東亞的結論與一年前相同,就是李氏家族應該放棄東亞控制權,自行了斷,讓其他銀行以高價全面收購,以報答小股東長期不離不棄。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108

專訪東亞中國常務副行長林誌民: 人民幣國際化為銀行創造新機遇

自1996年我國宣布人民幣經常賬戶可兌換以來,資本項目開放進程始終維持漸進式推進,成為中國經濟金融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伴隨著資本項目不斷破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近年來有了明顯突破,尤其是2015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式同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標誌著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進程以及國際化的步伐得到國際認可。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亞中國”)常務副行長林誌民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相關的業務目前已經成為銀行業主要的增長點之一,伴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增加,內保外貸、內存外貸等跨境業務需求明顯增多。面對中國所處的經濟新常態,林誌民坦言,銀行業雖普遍面臨一些挑戰,但也迎來新的市場機遇,同時目前也是銀行“修煉內功”的良好時機。

跨境業務需求猛增

“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不僅重申了繼續推進資本項目開放的總體方向,還強調了開放的過程需適應中國面臨的內外宏觀經濟新形勢。

今年以來,美聯儲加息疑雲,英國退歐公投以及歐洲、日本央行進一步寬松箭在弦上,無不挑戰著全球投資者的應變能力。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境內企業與個人投資者對於全區資產配置的需求明顯提高。

林誌民對本報記者表示,東亞中國在2009年開始啟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目前已推出人民幣信用證、內保外貸、內存外貸、離/在岸聯動貸款等產品,幫助企業“走出去”及為高凈值人群進行全球化資產配置等。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利用海外的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不單是上市,最近還有很多發行金融債、綠色債的例子,人民幣國際化為企業‘出海’提供了更多工具,加大了走出去的動力。” 林誌民說道。

(東亞中國常務副行長林誌民)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近年來對於海外投資、置業、移民、子女教育等需求的增多使得銀行從單純為實現投資需求的跨境業務演變成滿足投資者在人生不同階段需求的“貼身管家”。

值得註意的是,自去年8月11日“新匯改”以來,人民幣打破此前近10年的單邊升值預期,雙向波動明顯增加,尤其是在今年全球環境變化詭譎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有所承壓。

林誌民表示,近年來人民幣雙向波動增加推動了一些業務的興起,典型的例子是外保內貸。前幾年,基於境內融資成本高於境外,以及市場對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不少國內企業主要通過“內保外貸”或“直貸”等業務來降低融資成本,並獲取一定的跨境套利收益。而近段時期,因人民幣對美元波動幅度增加,且人民幣貸款利率不斷下調,外保內貸業務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企業關註。

所謂“外保內貸”是指銀行根據境外代理行開立的融資性保函或備用信用證,向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進行融資,即以外資企業提供的有效和可接受的擔保為前提,以銀行境外代理行信用為中介,以備用信用證或保函為載體,幫助外資企業在中國獲得授信上的支持和便利。

對於部分市場人士擔憂人民幣出現持續貶值趨勢,林誌民認為,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貨幣出現貶值或升值都是正常市場化的表現,同時人民幣匯率波動與國內經濟增長周期也有一定關系,只要不是爆發系統性、大幅度的貶值,無需過度擔憂。

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對於實現均衡匯率、維持匯率穩定也帶來積極作用,越來越多的國外央行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境外機構、投資者也將人民幣作為其資產配置的一部分,為人民幣的長期匯率穩定增強信心。

銀行需靜心“練內功”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不斷推進,一方面為國內銀行業帶來更多業務需求,創造增長機遇,但與此同時,利差的收窄也在擠壓銀行利潤,再加上國內經濟處於新的增長周期中,銀行業正面臨著新的挑戰。

業內人士認為,除受到國內經濟增速面臨下行壓力、銀行利率處於低位等因素影響之外,貨幣快速擴張使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快速膨脹,造成銀行業業務龐雜、管理難度加大,進而導致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及市場風險上升;此外,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對傳統銀行業也帶來一定壓力。

“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只是一個經濟周期問題,銀行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不論處於何種經濟周期,能夠把握市場機遇,保持核心競爭力,才是銀行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林誌民說道。他表示,盡管銀行業正面臨利率市場化、新型金融業態等挑戰,但隨著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開展等,又將為銀行帶來更多市場機遇。

同時他還認為,眼下也是銀行抓緊修煉“內功”的大好時機。“當業務高速增長的時候,銀行沒有太多的時間‘練內功’,現在放慢腳步,我們可以對業務流程做進一步優化和整合,並加強內控及風險管理,為長期穩健發展夯實基礎。”

“我們對內地經濟長遠前景充滿信心,也對我們未來的發展充滿自信。”談到東亞中國的未來發展,林誌民信心滿滿。

對於未來銀行業務的重點,林誌民表示,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許多傳統銀行目前重點推進的方向之一,東亞中國也將進一步加快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布局;在跨境業務方面,東亞中國將充分發揮已建立起的 “內地-香港聯動”平臺優勢,為更多企業客戶提供高品質的跨境金融服務;此外,通過跨境衍生產品、基金銷售等業務拓展,幫助高凈值客戶進行全球資產配置也將是東亞中國未來業務的一大重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35

長沙當選2017年“東亞文化之都” 官方稱將斥資3億確保名副其實

夜幕下的長沙(圖片來源網絡)

2017年“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終審工作25日在京舉行。經評審委員會評審,長沙市當選2017年“東亞文化之都”。8月下旬在韓國濟州舉辦的第8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三國文化部長將共同為當選城市授牌。

據湖南當地媒體報道,這是湖南省第一張“文化標識”的國際名片,為湖湘文化與世界接軌拓展了更廣泛的空間。為此長沙市委市政府將斥資3億元,增加文化投入,確保“東南亞文化之都”名副其實。積極承辦“東亞藝術節”;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文獻資源中心;建立中日韓多語種“數字東亞文化之都”網站;創辦“東亞文化論壇”、“東亞文化之都”市長峰會等。還將籌劃包括音樂藝術、體育賽事、美術攝影、非遺交流等十大系列百場活動。

據了解,“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旨在貫徹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聯合聲明,提倡“東亞意識、文化交融、彼此欣賞”精神,推進文化務實合作的國家行動和國際戰略。三國每年分別選出一個城市,共同當選。自2013年啟動以來,這項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3屆。每屆“東亞文化之都”評選均吸引了多座城市積極申報參與。

歷屆“東亞文化之都”:

2014年:中國泉州、日本橫濱、韓國光州

2015年:中國青島、日本新潟、韓國清州

2016年:中國寧波、日本奈良、韓國濟州

(綜合來源:新華社、新湖南客戶端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83

【麻煩大了】逼宮東亞銀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600

國內萬科股權爭鬥硝煙未散,另一場圍繞著香港東亞銀行的逼宮大戰也正進入白熱化。

2016年7月18日,美國對沖基金Elliott以機構股東的身份狀告東亞銀行,向包括主席李國寶等在內的部分董事提出不公平損害呈請。機構的壓力也從四面八方而來,近日11家機構發布的報告中,有9家機構對該行評級為負面。

此時,離東亞銀行開張營業的百年紀念只剩三年光景,那也是77歲的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為曾祖一代開立的核心事業服務五十載的日子。兩位同樣畢業於劍橋的公子李民橋、李民斌歷練多年如今均晉升東亞銀行副總裁,正等待在2019年這個特殊時點接棒,從而完成第六代的香火傳襲。

很可惜,有人偏偏不願成就此等美事,只因為同樣作為股東,已“忍無可忍”。

從2016年2月4日發出首封公開信,到11天後待東亞銀行“不出意料”公布未盡如人意的上一財年業績報告後再度致信,較李國寶年輕5歲的保羅·辛格(Paul Siger),手握270億美元打理資產的美國第九大對沖基金埃利奧特公司(Elliott Capital)創始人,正不斷敦促李氏以較高市凈率(PB)和估值放盤祖業。

保羅·辛格素以手段強硬著稱。從130萬美元起家,過去40年來,他令旗下對沖基金錄得超過標普500指數同期兩倍漲幅的回報。

其實,在第一封公開信中,持有東亞銀行7%股權的埃利奧特已開宗明義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東亞銀行股東多年來一直承受著管理不善且故步自封的管理團隊,由此引致的是疲弱的基本財務和營業表現,以及對獨立少數股東差勁的投資回報。”

作為老牌美式對沖基金,當然知道需要足夠的證據才能激發潛在同盟者的感同身受。喏,諸君請看,自1997年來,東亞銀行的年回報(TAR)僅2.7%,而包括恒生、中銀香港在內的香港大型上市銀行同期TAR值則為8.6%,若計算由家族營運的香港上市銀行,那麽包括道亨、永隆、創興以及大新在內諸銀行的同期TAR值更高達12.8%。

埃利奧特進一步對東亞銀行現行股權結構發難——李國寶本人目前僅持有東亞銀行6.7%股權,即便加上由其多位堂親持有的股份也不過20%,但整個李氏家族卻在銀行內擁有多達7個董事席位,占比亦超過七成,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為了保住控制力,自2007年起,東亞銀行連續使用一般性授權,有選擇地向西班牙第三大銀行凱克薩銀行與日本第二大銀行三井住友銀行配售附帶制約條件的新股。特別是2014年9月和10月,或許嗅到某種不祥氣息,東亞又連續向三井住友和凱克薩進行配股,使兩位各占一席董事席位的“友好”機構持股上升為17.2%和18%。在保羅·辛格看來,來自亞洲和歐洲的朋友僅僅是“占著茅坑”,只是幫助李氏家族鞏固了外圍,而沒有幫助其改善業績。

其實,作為參照標的的其他香港銀行之所以表現良好,根本原因在於自2008年後,來自東南亞尤其中國內地的買家出手實在大方,大部分香港上市銀行其實早已改頭換面。比如2008年,急於國際化走出去的招商銀行以2.91罕見PB、合計193.02億港幣購入伍氏家族控制的永隆銀行97.82%股份並旋即私有化;2014年,廣州越秀集團通過該市政府註資40億人民幣從而以116.4億港幣並購廖氏家族控制的創興銀行;同年,新加坡華僑銀行以387億港幣收購永亨銀行,此兩宗交易實質標的市凈率均接近2。而到了2015年年尾,一直渴求銀行牌照的中國四大資產管理集團之一的信達,又從中銀香港手中一次性全款支付680億港元接盤了南洋商業銀行。

想想,以東亞銀行現有規模與實力——且不論其在港的89間分行,僅在內地的30間分行就非上述各行所能攀比。由於業務貢獻中來自內地部分已達到49%,李國寶本人也多次表示,希望東亞銀行成為在A股上市的首只外資銀行股,甚至戰略新興板亦可考慮,憑借“最會借助人脈開拓生意的銀行家”的名頭,以及李氏家族在香港政界、商界、司法界及教育界開枝散葉強大的布局,此一設想未見得是“天方夜譚”。

賬愈算愈明,一方面埃利奧特認定“東亞銀行的品牌和規模對有意將其銀行業務擴充至大中華區的潛在收購者具有吸引力”,同時,根據此前收購交易平均定價為賬面值2倍的均值,那麽東亞銀行完全可以每股60港元,即相對於現時股價溢價185%放盤。

東亞銀行最新公布的2015年度業績顯示,其盈利下挫17.17%至55.22億港元,每股盈利大跌28.3%至1.95元每股,末期息同比也下挫26.5%至0.5元,毫無疑問,這只是壞時代的開始。

2月15日,也就是公布業績的當天,李國寶在宣布系列改革措施之後正式宣布拒絕埃利奧特的建議,理由是“沒到時候”。

對於李國寶堅拒野蠻人的行徑,確實不出埃利奧特所料,所以便有了第2封公開信。“東亞銀行董事會仍然堅決固執己見,並將不考慮出售銀行的原因推究於市場經濟不景氣,是極不負責的推辭,管理層不惜一切代價,只顧追求‘獨立’”。

既然出手就絕不輕易放過,對於東亞銀行和李國寶,食髓知味的保羅·辛格自然也不會僅僅奉上兩封信了事。

首先,身為盟友和重要股東的西班牙凱克薩銀行已提出將所持股權以每股24.5元售予其母集團,為此,東亞銀行不得不改變原先對前者作出的一系列限制性規定,而此時埃利奧特拋出每股60港元放盤的訊息肯定會對交易雙方心理產生影響。別忘了,埃利奧特自身也是凱克薩銀行股東。

此外,一直持有東亞銀行14%股權位列第四大股東的國浩集團,其背後老板、馬來西亞第三大富豪郭令燦覬覦東亞銀行控制權甚久。這位1983年買入香港道亨銀行,隨後又在21世紀初通過出售給新加坡發展銀行凈賺23億美元的大佬,很可能也會給保羅·辛格一定支持。

最重要的,當一個家族發展百年,家族成員是否還會同心同德?近30年前因一場內鬥李氏家族痛失華人置業從而成全劉鑾雄一幕,至今令不少市場人士記憶猶新。

作為小股東控制企業經典的東亞銀行,身為李氏家族第五代扛旗人物的李國寶,正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93

東亞銀行嫌依家嘅業績未夠牙煙? 中環客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8/19/%e6%9d%b1%e4%ba%9e%e9%8a%80%e8%a1%8c%e5%ab%8c%e4%be%9d%e5%ae%b6%e5%98%85%e6%a5%ad%e7%b8%be%e6%9c%aa%e5%a4%a0%e7%89%99%e7%85%99%ef%bc%9f/

醜婦終須見家翁,東亞銀行喺8月19日交易時段公布成績表,業績倒退三成七,東亞中國嘅壞帳比率升到2.8%。

雖然東亞中國聲稱近期批嘅貸款因為改咗風險模式,穩健咗好多,仲聲稱有九成四貸款有抵押品跟。只不過,中環客對近一兩年批嘅貸款質素好懷疑,中國越嚟越多廠執笠走佬,地產又做唔起,中環客好懷疑果批抵押品嘅價值,而近一兩年批出嘅貸款係唔係更穩陣,東亞中國要提供更多資料,否則好難信佢囉。

但最嚇親中環人係,東亞銀行夠薑話要同微眾銀行合作,加快發展流動平臺,進一步拓展金融市場同個人金融業務。以上呢堆業務係乜嚟?微眾銀行之前都講過,肯定係個人消費市場業務,實係無抵押貸款多。個人金融業務,更加唔駛講,唔通你覺得班土豪會存錢喺東亞中國?係都落嚟香港存喺東亞銀行香港喇,甚至搵外資銀行算喇。金融市場業務,係咪提供更多孖展俾散戶炒股?東亞中國同東亞銀行本身都唔係強於投資銀行業務,唔通你覺得佢地會大搞IPO咩?

換言之,東亞銀行管理層似乎嫌東亞銀行業務未夠牙煙,一於富貴險中求,向更牙煙嘅業務進發,依家美國聯儲局加息如箭在弦,一旦美國加息搞出乜出嚟,中環客都唔敢估,東亞銀行班大孖沙勇成咁,作為東亞銀行投資者就真係祝你好運嘞。

所以公布完業績後,東亞銀行股價即跌百分之二以上,好正常,俾著中環客都三十六著,走為上著,投資喺啲咁勇嘅銀行管理層身上,不如留定彈藥,得閒賭嚇英超,甚至留番下個月賭嚇馬仔,都分分鐘賺得多之餘無咁大風險。

 

相片來源:www.seniorliving.or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18

東亞賣鋪啟示錄 中環客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8/24/%e6%9d%b1%e4%ba%9e%e8%b3%a3%e9%8b%aa%e5%95%9f%e7%a4%ba%e9%8c%84/

東亞銀行公布咗相當難睇嘅業績後,勇到堅持要進軍牙煙到爆嘅中國消費金融市場,中環客已經覺得呢間銀行好危嚇。只不過,東亞銀行嘅情況,有可能比各方人馬想像中仲要差,大家睇嚇東亞銀行決定要賣筲箕灣道307號同埋慈雲山毓華里分行鋪位,就大概估到依家東亞銀行為咗應付未來越嚟越嚴苛嘅資本要求,同埋中國嘅壞賬問題,仲要撲幾多水。

東亞銀行要削減分行網絡,呢個做法係合理同正路,因為分行呢樣嘢真係成本太貴。只不過,東亞銀行削減咗果啲自置物業嘅分行,大可以攞出嚟租,一如恆生手上成手都係物業,恆生銀行命名嘅大廈分佈市區多個地方,恆生唔攞嚟用果啲,都係攞出嚟放租,照計可以為銀行提供一筆穩定嘅現金收入,一旦日後要擴展番分行網絡,亦進可攻,退可守,根據現有香港法律,業主要收番個鋪自用,無人可以阻止佢。

但依家東亞銀行乾脆賣咗兩間鋪算數,一方面有可能自己都睇唔好鋪位租務,既然自己都隨時成手蟹貨,不如趁依家賣咗兩間鋪,搵水魚接貨攞番啲資本填充一下。另一方面,更可能東亞銀行根本出現撲水難,快快賣鋪攞得幾多現金就攞幾多。依家唔趁成堆中國國企走資買大廈,連中環中心咁都打算吞落肚嘅時候去賣,唔通等條街都係蟹貨至賣?

所以可以預期東亞銀行會繼續賣市區啲分行鋪位,如果連東亞銀行總行以外嘅大樓都攞去賣果陣,大家可以估到下一份成績表應該係更難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07

四川銀監連開三罰單 東亞銀行涉放貸、票據違規被罰110萬

9月26日,銀監會網站消息顯示,四川銀監局在8月底對東亞銀行成都分行連續開出三張罰單。

地方銀監局對外資行開罰單較為鮮見,此前一次是今年6月底北京銀監局發布的對韓亞中國的處罰信息,不過該罰單是在2015年11月開具的。

根據四川銀監局的罰單,東亞銀行成都分行所涉的事由是,“違規放貸,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承兌無真實貿易背景金融票據;向監管部門提供虛假資料”。四川銀監局同時向符江川、陳學峰開出行政處罰決定,稱二人在任東亞銀行成都分行行長助理和副行長,以及東亞銀行成都分行行長助理期間,“對該行違規放貸、承兌無真實貿易背景金融票據等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行為,以及該行向監管部門提供虛假資料行為負有直接領導責任”。

近年票據案件頻發,據第一財經粗略估算,今年以來公開曝光的銀行票據案件涉及規模已經超過100億元。其中最大的農行票據案件,涉案金額高達39億元。

在案件頻發風險之下,監管對業務合規的排查也在加強。今年銀監會下發全面開展“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回頭看的通知,加強銀行合規經營的排查。其涉及的業務包括存款、信貸、票據、同業、理財和代銷等,排查機構也包括外資銀行。

在此次銀監局開出的罰單中,東亞銀行成都分行被處罰110萬元;該行涉事負責人陳學峰被罰20萬元,並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3年;符江川被罰30萬元人民幣,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5年。

此前北京銀監局對韓亞中國開具的罰單則涉及違規存款等,其被罰金額也高達90萬元。被罰事由是,韓亞中國通過返利方式吸收存款;以培訓費、咨詢費名義虛列費用套取資金,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高級管理人員獲得任職資格核準前履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8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