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定制基金遭流動性考驗 未到預警線銀行提前贖回
債基基金經理終於能先松一口氣了。12月22日收盤後,一位資深債券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表示,這兩天流動性要比之前好很多,借錢也容易不少。Wind統計顯示,10年期國債期貨T1703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幅達到2.35%,12月21日更是一度漲停。
但債市這輪疾風驟雨般的暴跌也給相關從業者以相當警醒,尤其是主投債市的委外產品在這輪調整開始後表現出一定的“不適”,一些銀行紛紛要求贖回。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鑒於目前銀行資管流動性相當緊張,新增資金的委外投放就隨之變小,如果銀行本身面臨比較大的流動性壓力,不排除一些機構可能通過贖回來解決自身流動性問題。銀行贖回主要是從銀行資管資金流動性與產品安全性兩點考慮。
“明年同業理財市場規模預計不會太大,但規模也不會收縮,只是增速放緩,同時更加規範化、平臺化,更多是優化結構自然增長。”中信銀行副行長張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銀行提前贖回
11月4日至上周五(12月16日),30個交易日來10年期國債期貨大跌6.27%,流動性異常緊張,央行的“放水”勉強緩解。但疊加國海證券近日的“蘿蔔章”信任危機,銀行由於擔心信用風險,先行考慮贖回。
“這個事兒剛冒出來,大家反應沒有這麽快。我了解的一些銀行也不會說看看它們的定制產品是否有問題,策略就是先把錢贖回再說。”北京一家老牌公募副總與本報私下交流時表示。
記者了解到一個真實的案例是一家銀行給某基金公司10個億做委外,約定產品止損線是0.9。由於最近債市暴跌,基金預警線設在0.94,在沒有跌到0.94的時候基金不會做任何動作。但有一天跌到0.98時,銀行便打電話要求贖回。
“但是基金的結構、布局都已經布置好了,如果現在賣0.96,賠4個點的話也是要求基金剛性兌付的,不剛性兌付,銀行下次就不找了。”對此,有基金公司人士無奈地表示。
流動性緊張,貨幣型基金也出現異常。上周五場內貨幣型基金一日內被贖回165億元,12月21日華寶添益規模也縮小44億元,另據本報不完全統計,12月20日5只貨幣型基金被贖回規模在5億元及以上。
某城商行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在22日也對記者指出,今年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自營都配置了大量貨幣基金和專戶委外資產,年末流動性緊張超過了銀行本身預期,銀行為了自保會贖回一些產品。他同時表示,截至當日市場資金鏈已經有所松動,最極端的情況已經過去。
值得註意的是,委外定制產品在為基金規模添磚加瓦之余,增量基金產品的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也開始凸顯。委外定制基金被認為是“披著公募外衣”,帶來不小的潛在風險。一旦定制基金收益不達標,很可能會影響公募與委外機構的後續合作,遇到類似於上周債市那樣的風險時,就可能導致部分委外資金中的機構投資者提前集中贖回,進而引發市場動蕩和連鎖反應,形成“贖回—拋售—恐慌”的負反饋鏈條。
委外戰線料收縮
今年以來,委外增速加快,很大程度是因為債券這一波牛市持續時間較長。同時由於委外業務的業績較好,外加今年資產荒,理財規模增長較快,小銀行在沒有資產可投的情況下,被動將壓力轉嫁到委外這一邊。
但是,這一波債市回調,委外占比比較高的銀行資管受傷比較嚴重。多家銀行資產管理部對記者表示,由於明年債券市場波動較大,所以各家銀行將普遍比較謹慎。
張強表示,明年同業理財更加艱難一些,但是會更加規範。“上個星期央行宣布表外理財納入整個MPA廣義信貸監管體系以後,銀行表外理財增長空間會比以前縮小,銀行需要做更多標準化的產品。”他說。
不過,北京一位受訪債券基金經理認為近來債市波動對委外的傷害並不算嚴重。“我個人認為委外危機不會很大。雖然資金緊張,表面看互相借錢規模也大,一借就是一兩百億元,但因為委外杠桿不高,只是規模大,所以虧也虧不到哪兒去。”北京一位債基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表示。
“現在委外的量還是很大,平均會占到銀行理財的5%~10%之間。從理財的總規模來看,大部分還是自己在運用的。委外雖然比例不大,但是絕對量大。”某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副總經理也指出。
“不過委外戰線收縮後銀行的錢怎麽運用?畢竟銀行是做信貸出身,一般的金融市場部也好,投資營業部也好,人數都不是很多,是不是具備足夠的管理能力呢?現在報送基金業協會的所有材料都要說明是不是委外定制化產品,後面這塊將會越來越規範,對銀行也是好事。”上述北京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副總與本報私下交流時表示。
“部分受托投資機構杠桿很高,一旦踩雷產品收益會出現明顯波動,有些銀行開始要求投資機構主動降低信用債比例。越來越偏好集合產品(含公募基金),因為這類產品估值透明,期限靈活。”深圳一位公募人士也指出。
債市中期或有轉機
Wind統計顯示,12月8日以來7天Shibor連漲9個交易日,21日報2.5440%,創下15個月新高,22日與21日持平;3月期Shibor連漲33個交易日,創2010年12月底以來最長連漲周期。
銀行協議存款利率也跟著水漲船高,當前一個月的銀行協議存款報價均價為4.5%,最高達6.0%;同期,28天交易所回購利率飆升至5%以上,最高達5.895%。
隨著美聯儲加息,市場對後續加息的預期升溫,引發外匯市場劇烈波動,國內面臨的資本外流壓力和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年末時節,同時物價短期繼續上行、美債繼續調整,也有分析人士預計春節前資金將持續緊張。
“近期債券收益率的上升可能導致社融增長放緩和貨幣增速回落,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體現。從這個角度而言,債市短期有壓力,中期或有轉機。”融通歲歲添利定期開放債券基金經理王超分析道。
“我認為明年經濟快速反轉的概率不高,短期需求平穩、供給收縮的格局可能使得經濟維持‘價強量弱’的格局。重要經濟指標有望在年初趨於回落。屆時,制約貨幣政策的因素也有望減弱,利率將有望重回下降通道,但在短期我們認為應持審慎態度,資金是當下制約市場的主要因素。”王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美歐隔閡加深,但大西洋聯盟遠未到破裂程度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法國年度外交政策演講中表示:“歐洲不能依賴美國來保護,我們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與主權。”馬克龍在演講中還呼籲歐洲建立獨立的金融系統和防務系統。幾乎在同一時間,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接受德國電視一臺采訪時呼籲,為了對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歐盟應該努力變得更加自主。德國外長馬斯也在署名文章中表示,歐美夥伴關系應該更加平衡,當美國跨越“紅線”時,歐洲將予以制衡。但德國無法獨自完成這個任務,只有與其他歐洲國家緊密合作,才能達到制衡美國的作用。
默克爾發表歐盟應加強自主性的言論已不是頭一次。此前,在結束七國集團峰會之行後,默克爾就明確表示,美歐互相依賴對方的時代已經結束,歐洲人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歐洲人的命運打拼。默克爾將於9月初訪問巴黎,與馬克龍就歐洲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商議。
美歐之間分歧不斷
特朗普上任以來,尤其是2018年以來的半年多時間,美歐之間分歧不斷。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特朗普不顧歐盟的反對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在北約問題上,特朗普要求歐洲成員國必須加大防務投入,要滿足成員國的軍費開支必須占GDP2%的硬指標。在伊朗核協議問題上,歐盟退出伊朗核協議表示不滿。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談到歐盟目前面臨的現狀時諷刺道,美國和特朗普是“比敵人還差勁的朋友”。
最尖銳的矛盾出現在貿易問題上。美國將貿易戰大棒揮向歐盟,宣布對其附加征收25%的鋼鐵關稅和10%的鋁關稅。歐盟不得不擬定報複清單,回應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攻勢。特朗普發出威脅,將對所有在歐盟組裝的進口汽車加征20%的關稅。歐盟委員會警告美國,如果美國政府以懲罰性關稅打擊汽車進口,可能引發全球對高達近300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產品展開報複。盡管特朗普7月底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緩和貿易緊張局勢達成一致,雙方同意通過談判降低貿易壁壘、緩解貿易摩擦,並同意暫停加征新關稅。但調查顯示,71%的受訪德國和美國企業表示,他們對美歐化解貿易爭端的前景表示懷疑。
美歐矛盾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在2003年小布什任內,美歐關系就出現波折。小布什以“先發制人”追求美國絕對安全的戰略理念引起法國和德國領導人的反感。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和法國總統希拉克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反對美國采取單邊主義行動。在安全戰略和外交戰略理念上,美歐之間出現重大分歧。美國戰略學者羅伯特·卡根將之形容為,美國來自“火星”,歐洲來自“金星”。2008年奧巴馬上任後,美歐外交政策理念重歸一致。在氣候變化、防止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自由貿易等諸多議題領域,奧巴馬的政策立場均與歐洲接近。美歐關系出現了重回“蜜月期”之勢。特立獨行的特朗普終結了上一階段的“蜜月期”。“特朗普主義”使美歐矛盾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展開。
美歐矛盾的根源
然而,特朗普上臺只是美歐矛盾加劇的催化劑,而非根本原因。美歐矛盾緣於雙方不同的安全關切和直接的利益沖突。在國際安全問題上,歐洲將大周邊安全視為其最主要的安全關切。歐洲在地中海以北、以東、以南的大周邊地區再度面對俄羅斯的軍事強勢和北非亂局。歐洲不可能依靠武力解決大周邊安全難題,只能訴諸多邊主義解決方案。與歐洲不同的是,美國仍然堅持把中、俄等大國及伊朗與伊斯蘭世界視為其安全威脅。這就決定了美歐雙方無法在伊朗核協議問題、敘利亞問題、美駐以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問題及對俄政策等問題上步調一致。因此,盡管特朗普在今年7月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力壓歐洲國家將其軍費開支增至其GDP總量的2%,歐洲國家並未積極響應。
在國際經濟和貿易議題領域,美歐之間存在競爭關系。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處處爭取“實惠”,以期實現美國經濟與就業增長,自然不會放過在美國市場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歐洲優勢產業。而對歐洲國家而言,在現有多邊貿易體制下,保持國際貿易額繼續穩定增長是其維持經濟增長和繁榮的生命線。歐洲國家不僅要在歐洲單一市場框架下繼續推動歐洲內部貿易增長,還要在現有多邊貿易體制下維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同時希望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擴大貿易份額。因此,歐洲國家更希望維持現有的以WTO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對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爭端、攻擊現有多邊國際貿易體制等單邊主義政策,歐洲必然強烈反對。對於特朗普政府對歐洲國家鋼鐵及鋁制產品征收高關稅的政策,歐盟采取了針鋒相對的直接反制措施。
盡管美歐隔閡加深,但跨大西洋聯盟遠遠沒有到破裂的程度。美歐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極高,互為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這種緊密關系很難被第三方取代。雙方爆發大規模貿易戰的可能性較低。面對美歐矛盾不斷升級的局勢,美國商業團體希望當局政府解除關稅威脅。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麥榮·布里恩特(MyronBrilliant)表示,不這麽做的話,就有可能“疏遠”美國的盟友,並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布里恩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舉將造成美國制造商的成本上升,減緩美國建築行業的增長,並抑制這兩個關鍵行業的就業機會增加。”“美國鋼鐵價格已經比歐洲高出近50%。”在這一背景下,陷入停滯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有可能重啟。
在防務上,雖然歐洲在推動獨立防務,但獨立防務談何容易。1999年歐盟就決定實施“歐洲安全與防務政策”(後來改名為“共同安全和防務政策”),並決定在2001年部署獨立於北約的快速反應部隊,以解決發生在自身、周邊及世界其他地區的人道主義危機或安全危機。但歐盟成立的18支快速反應部隊,迄今為止還沒有一次投入使用。並且,在情報收集、預警導航、空中加油和指揮系統等方面,即便是歐洲軍事大國,也不具備獨立的作戰能力。對於歐洲國家而言,可行的做法仍然是在北約框架下發展防務。
因此,美歐隔閡加深並不意味著跨大西洋聯盟走向終結。美歐矛盾看起來劍拔弩張,但雙方均未孤註一擲,始終留有談判空間。歐盟加強自主性的努力勢在必行,但跨大西洋聯盟並未發生結構性變化,美國仍將是其最親密的夥伴。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歐盟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孫維維
時辰未到 方思捷
1 :
GS(14)@2012-09-06 18:16:46http://skypost.com.hk/column/%E6 ... C%AA%E5%88%B0/28388
朋友原本在一家大公司擔任助理總經理,跟副總經理A合作良好,互補長短。
後來公司來了新的總經理B,不做事,專搞鬥爭,還拉幫結派,她不喜歡副總經理A,想把他趕走。她先是升了朋友為副總經理。做的事和以前一樣,對朋友來說,升職加人工都是好事,但他萬萬估不到自己被總經理B作為攻擊A的棋子。
「A是我的舊上司,帶我入行。和他合作十幾年,我最清楚他的為人。他不是那種跟人鬥的人,他只會默默承受。」朋友說。一次,B借一個機會,在開會時不留情面的罵A,一口氣地罵,由上午十一時罵到下午三時,說甚麼:「你以前的馬(指我的朋友)比你強多少倍,你有甚麼資格坐在這裡?」
可以想像在這幾小時裡面,甚麼也罵過,甚麼也可以罵吧!A也算忍得,他不動氣,坐著讓B罵。
「可能他有家室,可能他有負累吧!」朋友道出了所有打工仔的悲哀。最後朋友選擇離開,他不想淪為別人的棋子,也不忍心看著舊上司A活受罪。辭工後,朋友去了一家小公司。怎知上班第一天,公司竟然給舊公司收購了。最「痛苦」的是B又做回他的上司,他只有嘆一句「造物弄人」。
我說:「惡有惡報!」
朋友說:「可惜時辰未到啊!」我說:「寒山問拾得,別人謗我毀我害我,怎麼樣?拾得說,讓他由他避他,過幾年,看他怎樣!」
央行退市 時機未到 施慧雅
1 :
GS(14)@2013-06-08 15:37:3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昨天,筆者談到從前的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增加貨幣供應對經濟沒有根本性和實質性影響的觀點,並提到它忽略了一點,就是物價對貨幣供應增加的反應不是即時的。在一段時間內,經濟體制內某些位置會享有優勢的,而在現實世界中,這些優勢的重要性不宜低估。
另一方面,同樣重要的是,「預期」,「信心」等等因素,又或凱恩斯所說的「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會對經濟運作有實質影響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因素有覑一定「自我實現」的特性,這亦是古典經濟學家未有考慮到的。總括而言,筆者認為凱恩斯提出的「金錢迷惑」概念仍未過時 ,美國資產市場和經濟在近月來出現初步好轉,表示覑印銀紙這一招有一定效用,而且是愈早實施,效果會愈佳。從某角度看,歐洲和日本政府目前所做的,是不甘後人的表現。
大方向向上 不必看太淡
重要的是,若以上的分析是可取的話,各國央行和政府策動的「金錢遊戲」 現在應仍只是初段,應還未有退市的條件 。不過,市場對這是存疑的,而市場上亦有不少人士,以推動市場的波動為生。另一方面,為了減低印銀紙帶來的後遺症,政府和央行們亦可能樂於配合,久不久就「嚇一嚇」市場,以防止太多投機資金湧往資產市場和不斷提高槓桿比率。
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的猜測,對於這類事情,我們很難可以下定斷。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根據以上分析,市是大方向向上,但期間可以有大波動,市好時,不要得意忘形,但市差時,亦不宜看得太淡。
施慧雅
陶冬:真正北水未到
1 :
GS(14)@2015-06-29 17:47:1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29/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渡過了高增長期的內地經濟開始下滑,儘管中央多次通過宏觀調控試圖減緩頹勢,惟效果並不理想。而在中國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港股市卻突然接受了「大時代」的洗禮。大量本應注入實體經濟的資金流向資本市場,不僅是A股,連帶處於價值窪地的H股也大幅受惠。今期《Money Monday》請來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為讀者分析市。雖然近周A股大幅調整,陶冬表示,隨愈來愈多的北水未來繼續南下,H股或有機會在下半年繼續跑出。
「今天幾乎要對股市悲觀才能對經濟樂觀。」這是陶冬對於眼下股市與經濟的表現的評價。他坦言,這樣的邏輯判斷是一個黑色幽默,但也是事實所在。
流動性不足屬季節因素
陶冬解釋,這段時間市場熾熱的原因,並非經濟改善,而是流動性基本面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流動性的大量增加以及實體經濟的不暢,令資金成本下降,故資產價格上升屬合理現象。
自去年11月內地牛市抬頭起計算,人行共計已經進行了三次減息及兩次降準,並頻頻在市況出現變化時公布貨幣政策,大量流動性以及在特定時間點的釋放被市場解讀為人行定會「托市」。但過去兩周A股經歷大跌後,中央未見有所動作,令市場對於貨幣政策是否會發生轉變產生擔憂。
對此,陶冬解釋,市場出現短期流動性不足屬季節性原因,主要是銀行遇到半年期常規檢查以及央行未能及時推中期流動性便利(MLF)所致,並導致銀行間拆借利率大升。但上周取消內銀75%的存貸比限制,以及再次提供MLF,表明人行在流動性問題上並未決絕,對於長期的態度仍未改變,周末更宣布降準減息。
但他同時強調,流動性不會永遠充沛,人行遲早要開始進行去槓桿化。「今天的槓桿愈高,未來的調整就會愈痛苦,對金融體系帶來的威脅就愈大。」
AH股經濟陷「三角戀」 港股佔優
雖沒能有效刺激實體經濟,但人行流動性大幅提升,卻打造了A股的「猛牛」,更同時令處於價值窪地的H股受益。對此,陶冬形象的將中國實體經濟與A、H股間的關係比喻為一場「三角戀愛」。
陶冬表示,如果將中國經濟想像成一個高樽花瓶,過去給實體經濟澆水的是銀行,但現在變成了人行。惟人行的澆水器具不匹配,導致在將一大桶水澆入後,花瓶裏只有一點水,其餘大量資金都溢出流向了資本市場。而由於H股相對A股的估值又存在差異,故令資金又流向了處於溢價低處的香港,最終形成了這三者之間的「三角戀愛」。
「但是你要說『三角戀愛』,香港恐怕是中國資本市場集資的重要平台。」陶冬指出,香港肩負人民幣國際化與集資這兩大重要功能,而這一戰略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是無法被替代的。他認為,只要作為「第三者」的港股未威脅A股,北京就不會介意。
去年一年,工行(1398)、中行(3988)、建行(0939)與農行(1288)四大國有銀行在香港通過發行債券與優先股的方式共集資超過約3530億元人民幣。陶冬表示, H股相對A股正規一些,今後恐怕銀行集資等主要功能主要在H股,在香港做。他認為,今年表現好的恐怕不僅是A股,也包括H股,「甚至下半年H股要比A股更好。」
下半年H股勝A股
然而,在上演了半年多的大牛市行情後,兩地股市近期卻出現大幅回調。上周A股繼6月19日的「黑色星期五」後再度出現「雪崩」,上證指數周五暴跌7.4%,過去兩周更是合共跌去近19%,單日行情頻現大起大落的「V型走勢」。而港股也受A股拖累,恆指上個交易日曾一度跌逾600點。
對於逐漸瀰漫的恐慌情緒,陶冬說任何市場都會有起伏,大量IPO入市及收緊槓桿融資令市場流動性在短期內出現逆轉。但他強調,短期的走勢並不會影響其對滬港兩地市場長期的看法,未來依舊會有大量的資金繼續流入處於估值低窪的香港市場。
短期走勢不影響長期看法
陶冬指出,由於資本管制,所以儘管中國經濟發展30年,但A股走勢和二級市場關係不大。但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這局面將會改變。與此同時,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出海口」,長期受外圍市場影響的港股與內地股市的關聯度也將逐漸提升。
今年三月底,中證監宣布允許國內公募基金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而「港股通」額度亦在復活節假期後的兩個交易日全部用盡,恆指和國指均大幅急升。一時間市場驚嘆「北水南下」。但陶冬卻認為,真正的「北水」,實際尚未到來。「中國資金在香港已經邁出了出海的第一步,但巨人目前還沒把腳伸進去,只是伸進了一個小腳趾頭,香港股市的水就一下子起來了。所謂的中國資金來港,實際是一些基金經理的私房錢和土豪們一起炒了一把。真正的「國家隊」下來的不多,7月後會多一些,今後幾年會更多。」
「巨人」現只踏出小腳趾頭
陶冬指海外機構資金在香港市場的烙印很深。他以工商銀行舉例(但強調並非薦股),表示工行在一個海外機構投資者的眼裏不過是一個股票號碼,但在國內基金的眼中卻像一座長城,風險觀念不同。但隨中國資金流入港股,這樣的行為準則就會出現一些變化。
(封面故事)
明報記者 尉奕陽、顧冷冰
佳佳最長壽熊貓未到37歲先破紀錄
1 :
GS(14)@2015-07-29 08:24:31■海洋公園昨將蔬果製成的冰雕蛋糕給快37歲的佳佳享用。陳奕釗攝
【本報訊】雌性大熊貓佳佳將迎來37歲生辰,相等於人類110歲,成為史上最長壽的在世圈養大熊貓。佳佳超越1999年離世的另一雌性大熊貓都都,刷新健力士世界紀錄,成為新一代大熊貓瑞。為慶祝佳佳大壽,海洋公園下月推敬老優惠,65歲以上長者可以優惠價68元享用熊貓健康餐,陪同長者入場的4名親友也獲七折門票優惠。記者:伍雅謙 潘柏林
■林鄭月娥昨代佳佳接過健力士世界紀錄證書。
佳佳在1978年四川野外出生,下月已是37歲的「老婆婆」。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另一長壽大熊貓都都在1962年出世,並於1999年7月22日未滿37歲時離世,故佳佳度過本月22日後,經已刷新圈養大熊貓的最長壽紀錄。至於佳佳的老伴安安,雖然比佳佳年輕8年,但已是全球在圈養環境下第二隻最長壽之雄性大熊貓。佳佳昨獲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成為「最長壽的在世圈養大熊貓」及「迄今為止最長壽的圈養大熊貓」,並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接過認證官頒發的證書。林鄭月娥稱佳佳是港人寶貝,日前特意半夜乘飛機返港出席佳佳慶生會。
8月生日市民免費入場
海洋公園指,一般野外熊貓壽命少於20年,圈養熊貓則約20年。園方陸生動物部高級館長祝效忠指,佳佳目前有白內障、關節痛和高血壓,要定期服藥,但相對其他年老熊貓,健康已非常好。為照顧年老佳佳,飼養員10多年來不變,氣味熟悉可令佳佳安心;藥物會加進豆奶及西梅汁中,讓佳佳一併吞服;職員又在佳佳最喜歡的玩具麻包袋添加不同氣味,如薰衣草味,吸引佳佳玩耍。大熊貓長命訣竅眾說紛紜,園方動物及教育部執行總監蔣素珊笑言,可能是良好基因導致,目前難以估計佳佳壽命;副行政總裁李繩宗稱,園方圈養年老熊貓技術優良,甚至有外國動物園借鏡。海洋公園8月份推出專為長者而設的大熊貓健康餐,包括大熊貓便當和大熊貓素食便當,原價每份98元,65歲以上香港居民或憑智紛全年入場證持有者享68元優惠價。此外,65歲以上長者除可繼續免費入場,在8月份陪同入場的4名親友也享七折門票;而8月份生日的市民,可於該月任選一日免費入場,陪同的4名親友也享七折門票優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29/19235894
銀行進取 太古城未到價收回嘉湖銀主盤 開價貴過估值
1 :
GS(14)@2016-06-06 03:00:22■嘉湖山莊再現銀主盤,一個樂湖居單位在市場開價360萬元放售。 資料圖片
【本報訊】樓市轉勢,銀主盤湧現,但銀主堅拒平賣。嘉湖山莊再度出現銀主盤,樂湖居2座一單位剛淪為銀主盤,銀主以360萬元放售,較銀行估值高出最多逾10萬元。而鰂魚涌太古城銀主盤昨拍賣,獲買家出價至740萬元,未到銀主底價而收回。記者:程俊華
天水圍嘉湖山莊新增銀主盤,位於樂湖居2座低層C室,實用551方呎,銀主在市場開價360萬元放售,呎價6,534元。原業主於2012年2月以198萬元買入,購入後透過財務公司承造一按,但於去年將物業轉按到東亞銀行,近期被銀行收樓。據了解,原業主在2011至12年間曾在嘉湖山莊購入多個單位,最終只有3個單位有上會。銀主盤數量增加,但銀主開價卻未有低於市價,上址在中銀及滙豐分別估值約350萬至355萬元,即開價高過估值約2%。
維也納花園開價470萬
粉嶺維也納花園亦現銀主盤,單位為2座低層G室,實用678方呎,原業主於2002年以176.2萬元購入,連一按共有17次按揭及借貸紀錄,當中14次在2012至15年間錄得。現時銀主以470萬元放售單位,但目前銀行對單位估值484萬至502萬元,可見銀主開價進取。銀主拒低價出售銀主盤,太古城興安閣高層H室,實用583方呎,於昨日拍賣,以730萬元開價,雖獲兩名買家出價至740萬元,但因未到底價而收回。同場另有5個銀主盤拍賣,只有元朗朗晴居12座低層A室,實用739方呎,經8口價以565萬元市價售出,呎價7,645元。事實上,近期成交價量齊升,上月住宅註冊量及成交金額齊創10個月新高。美聯指出,5月份一手私樓及二手住宅註冊量共錄4,830宗,按月升約1.2%;涉及金額約392.5億元,按月上升約12.3%。
晉嶺首宗二手勁蝕17%
青衣地皮以低價批出,市場即現減價成交,盈翠半島2座高層B室,實用756方呎,上月業主仍以1,000萬元放售,惟細山路地皮後,減價至970萬元成交,呎價12,831元。入伙近一年的深水埗單幢樓晉嶺首錄二手成交,隨即見血。單位為高層B室,實用215方呎開放式戶,原業主於2013年以398.24萬元一手購入,單位剛以330萬元易手,呎價15,349元,賬面蝕68.24萬元,貶值1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2/19637447
昂山素姬贏大選後首赴美演講:慶祝之時還未到
1 :
GS(14)@2016-09-24 23:30:45緬甸「民主女神」昂山素姬,在其率領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歷史性贏得大選後,周三在美國紐約亞洲協會演講。她表示,緬甸正處於發展為真正民主國家的起點,歡迎世界各國,包括美國,提供協助。她強調,先建立完善法治、政治制度,比經濟發展更加迫切,也表明無意參照中國「讓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經濟模式。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全民盟去年歷史性贏得國會大選、今年3月正式從軍政府手上接過政權,昂山素姬被任命為緬甸國務資政及外長,成為實質領導人。與2012年剛獲釋時比較,時隔4年昂山素姬再次訪美,身上背負國家發展重擔。昂山素姬昨稍早在聯合國大會演講,成為緬甸第一位在聯合國大會演說的領導人。她晚上在亞洲協會,甫開始演講即表示,緬甸距離發展成真正民主國家,路途遙遠,「現在還不是值得慶祝的時候」。昂山素姬演講長約20分鐘,主要闡述她在治國方面的理念,其後接受主持人提問。她表示,上任後首要任務包括修改憲法、化解內部矛盾達致和平,及建立法治制度。昂山素姬解釋,緬甸憲法賦予軍人特殊權利,包括能直接取得25%國會議席,「在現代文明社會內,民主國家軍隊責任遠遠大於此,但不應在政治上有任何角色」。被軍政府軟禁15年的昂山素姬,不失風度地表示,感謝軍方開放選舉,為國家帶來改變契機;不過,緬甸國內地方割據問題嚴重,昂山素姬指,16個參加和解大會的地方組織中,只有8個組織簽署和平協定,「在這個難得的歷史機會上,我們必須將內部矛盾劃上句號」。在外交問題上,昂山素姬感謝美國多年來「對國家、人民,以至個人幫助」,認為美方已「做盡可做的事,(緬甸)與美國永遠是朋友」。同時,昂山素姬批評,部分人發展經濟時強調全球化,「遇到問題時卻要求別國『不要干涉內政』」,她認為全球已連成一體,反問「現在還有外國人嗎?(who is a foreigner today?」,強調緬甸外交政策會對所有國家持歡迎態度。昂山素姬指,緬甸逐步開放後,很多人對國家經濟發展寄予厚望。不過,她認為先建立完善政治、法治系統,較推動經濟來得迫切,「不少人覺得經濟改善,其他問題便會迎刃以解;如果這是對的,美國今天應該一點問題都沒有」。她補充,無意參照中國發展模式,「在發展經濟同時,我們不會忽視政治發展」,緬甸不會把全部資源投放在較富裕地區,而是平均分配發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4/19780516
IS死撐「末日之戰」未到
1 :
GS(14)@2016-10-20 08:05:23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在伊拉克和敍利亞節節敗退,近日更失去宣傳重鎮、聲稱是末日之戰爆發地的敍利亞西北部達比克(Dabiq)。不過IS及後「搬龍門」,指只是末日之戰時刻未到。
IS常引用一則遜尼派預言詮釋自己的合法性,指穆斯林會在達比克的末日之戰擊敗基督教十字軍,建立國度。然而此鎮上周末被土耳其支援的敍利亞反對派武裝迅速攻陷。IS官方媒體辯稱,由於預言中十字軍、彌賽亞式人物和80國聯軍未真正出現,末日之戰未是時候發生。外界嘲諷IS只是垂死掙扎、嘴巴不落下風。不過分析認為,今次轉口風顯示IS有足夠的靈活性以及宣傳策略應對危機,真正的核心力量未除,不應掉以輕心。事實上IS多名高層已死於空襲,但組織仍維持有效運作。
藏身地底避空襲
聯軍在奪回伊拉克摩蘇爾的行動第一日中,已修復摩蘇爾以東的村莊巴達納(Badana),當地目前一片頹垣敗瓦。軍隊在當地發現IS建立大量地道,藏有不少新鮮糧食和煮食器材,顯示IS一直以來都藏身地底生活,以躲避空襲。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0/19806778
天匯銀主盤未到價收回
1 :
GS(14)@2016-10-26 07:57:37■天匯歷來第二間銀主盤,流拍收場。 資料圖片
【本報訊】西半山天匯歷來第二間銀主盤流拍收場;環亞昨日拍賣天匯39樓A室銀主盤,單位實用面積2,476方呎,底價1.05億元,只有兩人出價競投,買家欲執平貨,經過兩口叫價至1.08億元,無人再出價,銀主拒平價賣而收回。
觀月.樺峯銀主盤首蝕讓
銀主盤業主為內地客尹聰,2013年底斥約2.7億元買入天匯39樓A及B室兩伙,B室率先於今年4月淪為銀主盤,經拍賣以1.083億元沽出,連使費蝕約4,000萬元。環亞昨拍賣41項物業,成功售出4伙,當中3伙屬銀主盤。全日競投最熱烈的項目反而是北角和富中心12A座5樓B室銀主盤,實用826方呎,開價880萬元,低市價約兩成,吸引最少七組客競投,每口價10萬元,短短10分鐘內承價23次,最終以1,060萬元易手,呎價12,833元,搶貴180萬元。另外,筲箕灣道逢源大廈9樓H室半契銀主盤,開價118萬元,搶高五口價以130萬元售出。觀塘觀月.樺峯錄首宗銀主盤蝕讓,低層G室兩房戶,以700萬元易手。原業主2013年以678.3萬元一手買入,扣使費後明賺實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6/1981239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