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后函告:黄光裕吁请股东力挺国美“新五年”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6/3MMDAwMDE5Nzg3Mg.html

“谨此吁请所有股东同仁出席并投赞成票。”9月15日下午,距“9·28”国美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只剩最后13天,黄光裕家族再次向国美股东发出公开函,指责陈晓团队,并呼吁广大股东为了国美电器的“正确道路”与其协力将陈晓赶下台。

公开函再次强调了国美电器创始股东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初衷,并对国美电器发展提出了新的五年计划。同时,黄光裕家族还提出了将大股东资产与上市公司相关资产整合的初步设想。

值得注意的是,黄光裕家族提出的国美电器未来五年发展计划,与8月23日国美电器半年报发布的五年计划相去甚远,尤其是其提出的拓展海外市场、发展网络销售等计划都直指老对手苏宁电器。

公开函还全方位列举了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的主要业绩数据,并称“国美已经丧失了中国电器零售商的动力和势头”。

新五年规划:剑指苏宁

8月23日,处于控制权争夺旋涡的国美电器召开了2010年度半年报发布大会,以陈晓为首的董事局公布了国美电器新五年计划。

按照陈晓的设想,国美电器未来5年将实现门店翻番,即新开700家门店;建设11个全国和区域性物流基地;在全国范围内改造400家现有门店,建设11家自有超级旗舰店等。

陈晓还预计,在新的五年计划期内,国美电器的销售规模将实现1800亿元,年度增长率在15%左右。

此消息一出,就被业界解析为陈晓为国美电器增发埋下的伏笔。据公开信息表示,国美电器的五年计划将耗资70亿至110亿港元。业内人士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按照五年计划的融资需求,国美电器增发20%可能性非常大的,而且也是很好的理由。

在 9月15日的公开函中,黄光裕家族对此进行了回应。“截至2010年6月末,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共计约60亿人民币。作为创始股东,在公司已经拥有充 足资金资源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坚决反对通过任何行使一般授权配售和发行公司股票以进行融资的计划。”黄光裕家族认为,如果实施此举,目的在于摊薄 公司股东权益,并把矛头直指贝恩正在实施的债转股。

黄光裕家族还透露,2008年国美电器曾提议并通过“七个第一,一个领先”的战略规划,但陈晓接盘国美电器以来,并未能有效执行上述战略计划,致使国美电器在各项经营指标上逐渐被竞争对手苏宁电器赶超。

为确保公司利润增长率赶超竞争对手,黄光裕方面还首次披露了其所主张的公司未来规划。

该 计划包括,创始股东将与重组后的国美电器董事局研究并寻找合理可行的方式将未上市部分合并到国美电器内;重新梳理国美电器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加强公司 的物流、通讯系统建设,完善公司供应链系统,在确保公司在一线城市领先地位的同时,加强二、三线城市的零售网络;探索国际化战略,寻求具效益的并购机会, 并审慎考虑进军海外市场……

黄光裕方面还承诺,“将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和充足的净现金流支持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以避免增发摊薄股东权益”。

求和贝恩:债已转股

另外,在持续经月的控制权争夺战中,黄光裕家族始终将贝恩资本划入陈晓阵营,甚至以美国资本染指中国企业为噱头,对其进行指责。

但在9月15日的公开函中,黄光裕家族声称,“如贝恩致力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我们必然与其合作”。

公开函同时指出,贝恩有权按照有关条款对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权,并成为拥有公司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9.8%的股东。

但黄光裕家族也认为,贝恩此举将导致包括创始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权益摊薄。而如果按照一般授权进一步发行股份,所有股东持股比例摊薄将加剧。

另外,黄光裕家族指出,贝恩有权并已经向国美电器董事局委派了3名非执行董事及指定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而创始股东目前虽然拥有公司35%的股权,但在董事局却没有任何代表权。贝恩“凭借这样的持股比例而享有上述权利,显然不成比例”。

根据黄方提供的信息,贝恩根据2016可转换债券的条款,相关转换价格为每股1.08港元,若以2010年9月14日国美电器股票收盘价2.35港元转换,贝恩的原始投资在一年多时间里已经翻一番多。

“我们希望贝恩从公司长远发展方面考虑”,期望贝恩考虑到创始股东对公司所做贡献。黄方面据此再次呼吁股东支持创始股东提出的,增设邹晓春和黄燕虹为董事局成员的动议。

黄光裕方面还透露,创始股东方面正在与贝恩讨论以便可为公司带来的专业技术和利益最大化。

但9月15日21:00,黄光裕家族代表邹晓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贝恩已于当天完成债转股事宜,并以9.8%的持股比例成为国美电器第二大股东。据此,黄光裕家族在国美电器的持股比例被稀释至32.76%。

邹晓春透露,黄光裕方面会继续选择增持国美电器股份。但按照相关规定,在“9·28”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前,黄方面只能再增持2%,使其持股比例达到34.76%,且须在9月22日之前增持完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0

熊先生最後一個月 蔡東豪

2010-9-16  NM





索羅斯前拍檔德魯肯米勒 (Stanley Druckenmiller)宣布關閉旗下對沖基金,並退出投資界。德魯肯米勒是對沖基金界最成功人物之一,92年策劃狙擊英鎊,為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大賺 十億美元,名震全球,被認定是令英倫銀行破產的劊子手。十年前,德魯肯米勒受不住工作壓力離開量子基金,之後管理自己和少數客戶資金的對沖基金。

外 界分析德魯肯米勒收山的原因,是過去一段時間他管理對沖基金的投資回報並不理想,今年回報更是負5%,令他沮喪,無法繼續承受壓力。傳媒紛紛發出忠告,一 代投資大師也掌握不到缺乏方向的大市,投資者應引以為鑒。投資者在任何市況都要小心,任何時間都要量力而為,藉着德魯肯米勒收山的新聞,我較有興趣談論 的,是工作狂能否停下來。

首先,德魯肯米勒真的收山?他今年57歲,這代人的57歲等於上代人的47歲,甚至37歲,論體力,德魯肯米勒仍 處盛年。我相信大家一定遇過(或者閣下就是)一些永不言休、永不說不、永遠在作戰狀態的工作狂,這些人無時無刻生龍活虎,世界就在掌握之中,我們做不到 的,他們做得到。他們有一套應付壓力的方法,成就自然比平常人高。我們不會替這些工作狂承受壓力而擔心,因為壓力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反而壓力一下子消 失,他們或會應付不來。

工作壓力可跟對沖基金相提並論的職業,是美式足球教練,他們管理複雜的團隊,心情時時刻刻受賽果影響,大上大落。美 國大學足球界一代宗師,阿拉巴馬州大學足球隊教練Paul Bear Bryant(綽號熊先生)任教至80歲退休,他任教練五十年,本無退意,退休只是外間認為他年紀太大。他退休後一個月心臟病發逝世。對大部分人來說,退 休對身體或有好處,但對工作狂,退休可能是凶兆。

傳媒引述德魯肯米勒的訪問,德魯肯米勒的朋友邀請他十月到蘇格蘭打高爾夫球,他考慮到十月 是傳統上市場最波動的月份,因此婉拒出席。朋友指他已是億萬富豪(德魯肯米勒身家逾三十億美元),竟無法放幾天假去打球,他一定是瘋了。傳媒認為這件事令 德魯肯米勒認真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他決定退休的導火線之一。

 

德魯肯米勒不是第一次退休,十年前他帶領量子基金打科網泡沫這 場仗,其間跟家人到佛羅里達州度假。所謂放假,實在電話不離手,不停指揮基金運作。今年出版以對沖基金為題的《More Money Than God》記載了這件事,德魯肯米勒當時覺得自己的生活已到了連工作狂也不能接受的地步——「I am tired, exhausted. I just can't do it.」他向索羅斯攤牌,宣布離開量子基金,轉為打理一個規模較小的對沖基金。問題是,工作狂的世界裡沒半速前進這回事,而全速前進的結果很可能是成功。 工作狂的工作目標是求勝,未必是求財,德魯肯米勒離開索羅斯的時候已經是億萬富豪,他的生活低調,搵錢對他來說可能是一張積分表,記錄了贏輸。德魯肯米勒 一日留在這舞台,他就全力以赴,因為不願輸。

德魯肯米勒最令人佩服的事跡,我認為不是打垮英倫銀行一役,而是科網泡沫期間量子基金反敗為 勝,《More Money Than God》有詳盡記載。德魯肯米勒不相信空洞無物的科網股,他一開始就沽空,但科網股越沽越升,量子基金因而錄得龐大虧損。德魯肯米勒仍然不相信科網股,但 他知道自己錯了,於是找兩個對科網股深信不疑的年輕基金經理回來,由他們主導,掉頭買科網股,為量子基金反敗為勝。工作狂的自尊和自信有異於常人,不過德 魯肯米勒懂得在不服氣下承認錯誤,難度極高。

德魯肯米勒不單是工作狂,也是投資奇才,活在這生活節奏的人能否真正退下舞台,這是我的疑問。 幸運的話,入行的時候有前輩指導,不過退休永冇得學,全靠自己摸索。德魯肯米勒能否把投資上的過人本領發揮在自己的退休工程?我不大看好,因為投資是一件 太有挑戰性的事情,退休生活中找不到合適的取代品。我在想,熊先生去世前一個月是怎樣過。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47

黃光裕晒馬國美最後決戰

2010-9-23  NM




過去一週,國美電器控制權爭奪戰再度升溫,雙方陣營密密出招,為下週二的股東會作最後衝刺。身在獄中的大股東黃光裕,擺出與主席陳曉誓不兩立的姿態,先恐嚇,後利誘,再分化,兼放風掃貨,步步進逼,大打傳媒戰。

搖旗吶喊背後,陳曉及黃光裕心腹鄒曉春先後高調來港,盡最後努力四出「拉票」。關鍵時刻,持有超過百分之二國美股份的神秘大戶鄭建明突然曝光,頓成拉攏目 標。來自上海,身家超過十億元的鄭建明,上週五現身表態,力勸陳曉出面擺「和頭酒」,否則將投票支持「永遠不會輸」的黃光裕,為「過氣首富」先下一城。

國美話事權誰屬,下週二便會揭曉。由於國美的截止過戶日期是本週三,故此本週一,是雙方陣營透過市場掃貨,增加投票權的最後機會,國美股價一度升至二元六 角二仙,創下個多月來的新高,成交金額急升至逾十二億五千萬元。早前齊齊在央視亮相的國美主席陳曉及黃光裕「頭馬」鄒曉春,先後高調在港現身。本週一,二 人與持有一成國美股權的貝恩基金代表,在港首次會面,互相「摸底」,同日中午,雙方繼續出招,分別於中環四季酒店及鏞記酒家宴請股評人,爭取輿論支持。

同時,雙方亦四出派人追蹤手持大股的股東作最後拉攏。其間,手持超過百分之二股權的神秘大戶鄭建明,成為兩方陣營的拉攏目標。來自上海的「過江龍」鄭建 明,在灣仔國衞中心的辦公室接受本刊專訪,承認黃、陳陣營都有託人約他會面。「兩方我都不認識,這根本是場聞所未聞的鬧劇。黃光裕是擁有百分之三十幾(股 權)的最大股東,應該有話事權,你永遠不能把他的股權否決掉,這次輸了,他還會再來第二次、第三次,只有百分之一點幾股份的陳曉,遲早要下台。」鄭建明開 門見山「睇好」黃光裕。

挺黃奪回國美話事權

鄭建明年初時因看好內需股,以平均二元八角的股價購入一億股國美,直至八月,黃光裕向陳曉宣戰,鄭認為「好的東西才會有人爭」,開始密密掃貨,最後一次買 入是上週五,在二元四角買入八百萬股。「價錢升到二元半,就不買了,現在手上股份平均價是二元四角。」鄭建明現持有約三億六千萬股,即超過百分之二的國美 股權,比主席陳曉私人持有更多。

在敏感時刻掃貨,頓成焦點,市傳黃光裕提出以兩分股息或百分之一的股權回報來籠絡支持者,當中包括鄭建明,可得到一億六千萬。「他不可能這麼傻出這個錢, 我也不會為這點錢去做不正規的事。」鄭建明認為,消息是有「目的」的人炒出來的。「這種遊戲太膚淺了,也小看了他們(黃陣營),現在誰都不知道誰是誰的 人,或我是誰的人,一提出來就露餡,成為對方的把柄。」鄭建明強調,陳曉根本無法跟黃光裕鬥。「你要增發股份,他是大股東,可以按比例去買。不配給他,他 也可以用惡意攤薄大股東股份之由,申請禁制令,除非他沒錢也沒朋友借錢給他。」鄭建明認為,管理層和大股東的鬥爭,只會消耗內部資源,對貝恩基金也沒好 處。「貝恩拿着接近一成股份,不能一下子就賣掉,所以公司利益等同他的利益。陳曉應該盡管理層的責任,協調三方坐下來談。」鄭建明道。

上週五,貝恩基金找上門,鄭建明表示,大家見面只是交換意見,沒有談及投票。「貝恩還是比較支持我的想法,覺得管理層和大股東應該各讓一步,不要把個人的意氣之爭放在公司上。」鄭建明表明,並不想捲入這宗糾紛之中,只要有三成利潤便會出貨。

鄭建明「鳴金收兵」,但市傳黃光裕的友好,昨日繼續斥數億元,掃入國美股份,現已合共持有逾一成權益。這已是過去一星期,第三次傳出黃光裕友好入市掃貨相 助的消息。曾助黃光裕借殼上市,向其傳授財技的詹培忠否認買入國美股份,但資料顯示,詹培忠兒子詹劍橋擔任主席的上市公司建星環保紙品,曾委任自稱是黃光 裕友好的陳志雄為獨立非執董,關係熟落。問到兒子有否買入國美,詹培忠以「仔大仔世界」為由推說不知情。「我冇理咁多,至於陳志雄,只係有次係機場見過傾 過偈。」詹培忠說。

不過,詹培忠連珠炮發力斥陳曉「趁人病攞人命」。「當時人哋喺困難時將公司交託俾你,你點可以搶人公司?」詹培忠繼續力撐黃光裕贏面大,亦透露相信其友好會出手掃貨。「不過始終係商業決定,冇你哋講得咁大陣仗。」詹培忠道。

利誘兼分化

除了頻頻放風助威,早前曾威脅要收回品牌兼「拆散」國美的黃光裕,上週三突然發出一封《致國美股東同仁公開函》,改口會積極將私人持有的三百七十多間分店 注入上市公司。利誘之外,曾公開反對貝恩換股的黃氏陣營,亦一反常態,歡迎對方入局,大談「同坐一條船」之說,企圖分化陳曉最大的靠山。本週一,黃光裕一 心希望安插入國美董事局,甚至出任主席的「心腹」鄒曉春,在助手及香港公關公司人員陪同下,於中環文華東方酒店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與貝恩同是股東,利益 一致,並批評陳曉的管治能力。「○八年前,對手蘇寧每年的銷售量只是國美的七成,○八年陳曉接手後,蘇寧趕上至九成六,國美的領先地位隨時不保。」鄒曉春 呷了口茶道。

他承認這次來港是為了與各方股東見面,爭取支持。對於見過什麼人或會面情況,鄒曉春都三緘其口,只是一臉自信地道:「會面的結果給我更大的信心,現在預測 投票結果是沒意義的,一切要等到九二八股東會。」剛坐下不到半小時,中環下着暴雨,但鄒曉春又要趕赴下場約會,走出酒店。記者追問,萬一輸了有什麼部署? 正排隊等「的士」的鄒曉春咧嘴笑道:「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不用考慮萬一的事。」距離股東大會還有五天,局面未定,雙方奇招仍陸續有來。

上海「過江龍」轉戰股壇

在海南島及上海做地產起家的鄭建明,○二年已來港炒賣寫字樓,快來快走,五年間以十六億元掃貨,勁賺五億元,現仍持有會景閣及富匯豪庭等豪宅,市值逾二億 元。○七年,鄭建明接受本刊專訪時,宣稱會成立一個五十億的基金轉戰港股。鄭透露,今年初,除了國美,他亦以每股四元買入一億股恒大地產。「恒大○九年預 售量仲高過萬科,今年會入賬。」不過,經驗老到的鄭建明終於「捉蟲」,現時恒大股價只有二元八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95

仁寶陳瑞聰:戰爭不會結束最後只剩兩、三家

2010-10-25  TCW




今年是瘋狂的一年!」二○○九年,超越廣達、登上全球第一大筆電代工寶座的仁寶電腦總經理陳瑞聰,如此形容今年的筆電代工產業:鴻海大軍壓境,廣達為了奪回王座,不惜搶單,廣達毛利率終於殺至三%的可怕數字。

在九月份的法說會上,一席「沉淪說」,嚇壞所有投資人,筆電代工產業毛利率跌破四%,似乎進入代工黑暗期。

「沉淪說」後,陳瑞聰首度接受媒體採訪,他說:「那時候會講大家一起沉淪,是讓大家有個head up(警惕),再這樣殺下去真正傷害的還是公司。」

未來的筆電代工,在陳瑞聰眼中,不再是雙雄爭霸,現在已進入「三國時代」。面對最新對手鴻海,過去在電子產業代工領域橫掃千軍的氣勢,陳瑞聰信心滿滿的說:「它(指鴻海)要幹掉我們還早咧!」以下是專訪摘要:

看未來毛利率 量和獲利要平衡,否則只剩二點幾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的沉淪說暗示產業的毛利下滑,現在電子五哥(指廣達、仁寶、鴻海、宏?痋B華碩)毛利率下滑到三%,這場仗會打到什麼時候?

陳瑞聰答(以下簡稱答):我想還會持續,只是說在持續過程之中,你不可能永遠都激烈對戰!所有戰爭都是一個大戰以後,大家休養生息,讓毛利維持一下,等到下一輪。不然血流滿地,傷得這麼重。

這種戰爭不會結束,真正要結束時大概只剩下兩家、三家這樣而已。就像是後來的Desktop PC(桌上型電腦)一樣,等鴻海把大眾、神達全部幹掉,但是,它可以把那些人幹掉,它要幹掉我們還早咧!

問:第三季後筆電代工業的毛利率,還會繼續殺下去嗎? 答:現在?我不知道,我心態已經改變。

對 股東來說,真正在乎的不是你的營業額成長多少,是你的獲利,為何我們這波,下半年,我們量不願意成長?因為有個廣達在搶量,我再進去跟它搶量,價格只會掉 得更厲害,最後我們選擇在量和獲利之間要有個平衡,否則有家進來攪局,我們再去跟它搶,這個毛利率可能不是三%囉!二點幾的毛利率就會發生。

問: 外界看科技業就是零和遊戲的競爭,因為量就是這麼多,你何時要做個取捨? 答:這都是一個循環,你有機會去搶量,搶量就是你吃到別人,別人就會進來搶,又會造成一波,過去你看毛利率掉下來後,平穩,再掉下來後,再平穩嘛!……今 年就是瘋狂的一年,這瘋狂的一年就是去年所造成的(笑)!去年的計畫就是今年在量產。

問:現在應該都談好明年的訂單了,另外兩家還在拚量嗎?明年大勢如何?

答:明年應該會穩住,因為該搶的都搶了,有些(指其他競爭對手)出貨出了一些狀況,縱使再殺,客戶也會比較小心。這個產品不像是DT(桌上型電腦)這麼容易,真正出貨要上量,還是有些難度,現在已經看出來了,到了出貨完了,等到明年到了市場,退貨比別人多時,就會反應。

真正到了市場,發現,欸,某些人做的東西退貨率高,只要退貨一台就是幾百塊美金成本,這是客戶最在乎的啊!

看鴻海搶單戰略 它是在自傷,我傷一記、他傷七記

問:所以仁寶第三季毛利會好一些嗎?

答:你認為呢?(笑)我們要回到這波來看,這波會殺到這麼厲害,當然就是鴻海戰略嘛!一進來就是血流滿地。

它以前要殺進DT那時候,和它競爭廠商績效不是那麼好,現在它要殺進Notebook(筆記型電腦),我們這幾家也不是省油的燈啊!要幹,大家來幹啊!誰怕誰……(加重語氣)。

問:你怎麼看郭台銘主動說出未來鴻海營收成長減半,從三○%降到一五%這件事?

答: 他知道未來要成長沒有大機會,我們認為到明年不是講一五%,而是一○%。 第一點,他已經沒有像以前那麼有辦法,很容易打入產業鏈,Notebook進入的門檻夠高,我們這些人做了這麼多年,他沒進來我們就競爭得這麼厲害了,他 要進來,比我們一台便宜這麼多錢,再去接客戶訂單,他本身就自傷,就是七傷拳。 你看過武俠小說吧!他打了以後,我傷一記、他傷七記,他搶到訂單拿到營收,但是獲利比其他產品更差。他以前還可以拿零件的高獲利補這個,現在我們不讓他 補,我們把高獲利的東西自己做垂直整合,他也會受到影響。

再來就是說,他現在已經不是一整個大廠區容易去做調度啦,可以高效率應用資源。他 現在分散這麼多的廠區,管理的難度變高,客戶會更不高興。我們現在所聽到就是說,有不高興的客戶;對我們來說,他有越多不高興的客戶就是對我們的肯定。這 個也是為什麼所謂的三國演義有它的道理(大笑)。

看平板電腦競爭 iPad市占將達五○%,不能低估

問:除了鴻海殺價搶單外,仁寶去年登上第一大,靠的就是小筆電(Netbook),平板電腦對小筆電的衝擊,你怎麼看?

答:現在是還好,跟之前差不多,量沒受到什麼威脅,但是平板電腦的衝擊是絕對會有。我們預期大概明年平板機會在四千萬台……,平板電腦很有可能是六成新的使用者,新創造出來的消費者;剩下四成就會吃到Netbook和Notebook。

問:平板電腦的出現,會改變筆電ODM(原始設計製造)的競爭生態嗎?

答: 對於剛要跨進來做的EMS(專業製造加工服務)廠來說難度更高,比能力,它們落後我們很多,只需要投入RD(研發),這部分我們比他強很多。原來我們做 Wintel時,軟體相對單純。……未來在開發時不像是現在一個CPU(中央處理器)和OS(作業系統)、其他都是共通的;變化會很大,軟體和研發將會是 產品差異化的重點。

問:所以可以說平板電腦是鴻海跨入筆電代工的天險? 答:不見得,它占了一個iPad EMS組裝上有利點,從Tablet(平板電腦)生產比重來看它贏了,但是它的附加價值有限,這是為何人家說它他一台iPad只賺九美元。

問:花旗的外資分析師說,鴻海已經成功要求客戶端提高代工價格?

答:哪有這種事,我認為這些都是在炒作。

問:鴻海占了iPad組裝訂單的優勢,非iPad陣營的平板電腦商機,有機會贏過iPad嗎?

答:我們在看明年平板電腦七五%都是iPad。我認為即使到了二○一四年,以它(指iPad)現在整個eco system(生態)的建立,會到五○%市占,我們絕對不能低估它的影響力。

問:平板電腦的量,會超過小筆電嗎?

答:我認為至少上億台的量絕對跑不掉,只是在哪一年發生,快的話二○一三年,慢的話二○一五年。

延伸閱讀:筆電代工,殺進「三國時代」

鴻海集團'05—'07 相安無事●承接蘋果筆電組裝 ●入股筆電電池大廠新普科技

'08—'09 暗潮洶湧●成立NB小組,再次進軍筆電代工 ●挖走廣達副總經理,建構筆電團隊

'10 競爭白熱化●拿下惠普訂單後,搶得戴爾500萬台筆電代工 ●預估今年有900萬台筆電代工訂單,明年有2,000萬台 ●控告實盈,企圖斬斷「防鴻鏈」

廣達、仁寶陣營'05—'07 相安無事●台灣包含廣達、仁寶等筆電代工市占率超過7成

'08—'09 暗潮洶湧●仁寶、廣達提高機殼自製率 ●仁寶、廣達抽走鴻海連接器訂單,扶植連接器廠實盈和嘉澤端子

'10 競爭白熱化●仁寶、廣達毛利率面臨「保三」,下修第3季出貨量 ●陳瑞聰在法說會上提出「沉淪說」 ●預計今年仁寶和廣達筆電出貨量各為4,895萬和5,010萬台

資料來源:各媒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51

2010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2/2010.html

      預祝各位新年快樂,今天是本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了,回想起一年內的操作,由年頭極度大膽到現在極度驚慌,可想而知巿場是如何了,我記得年頭還在 全倉進擊合和公路基建和惠理集團,到目前一刻差不多現金多過股票,年頭幾乎想都不用想就可以進場了,可是現在再怎樣想也不怎麼敢深入陣地,巿場絕對地高估 了。還有,貨幣因素已開始由鬆轉緊了,人心亦開始思變,這些都會扭轉股巿的上升局面,我看目前而言想要繼續上升,至少政策要更明朗才可以,不然來年只會呈 現上下波動但沒有突破的格局,就算係有都是炒價而不是實質經濟支持的。

        對於2011年的看法,我個人仍然是保持非常保守的態度,至少可以跟你說,過去兩年沒有旅行的可以去去旅行了,人生除了股票也該出外見識 見識吧,對住股巿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忍不住高追低沽的,而且未來一年我相信每次上升和下跌的幅度也會比今年來得大,題材也不見得會有多新鮮,主要是加息和量 鬆,天下間沒有新鮮事,人心的欲望和害怕千百年來也沒有怎樣變化,這才是股巿的關鍵,奉行價值投資,也不一定要急於一時三刻內建倉,長渣直到永遠,相反, 等待一個合理的買進時機才是致勝的關鍵。天下間最危險之事莫過於大喊銀紙變垃圾,要是你認為真的垃圾了,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你會不問價追入資產,而其實公 司營運的時候不就是在售出產品換回銀紙嗎,你極其量只是買進了一個垃圾回收商吧。看清這些嚇人的言論有助於你發揮真正的投資技巧。

        今年整年的回報率是15%,而單是下半年則只有5%可言,當大巿真的大幅向上升之時,通常我搵錢是十分之少,這點各位要留意,我非常討厭 風險,尤其當股巿臨屆於高位之時,我寧可買進債券或者定期存單爭取5%的回報,也不願冒著下跌30%-50%的風險來爭取低於跌幅的升幅,所以來年我認為 關鍵是找出兩次較大的下跌波動,適量買進並等待回升沽出,以小波動爭取全年業績,我相信未來一年會有這樣的一個機會,要看的是想買進的股票會不會跟除波動 罷了。

        總結過去有助於各位提升投資水平,看清楚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有助於你未來不再犯下同樣的錯誤是極為重要之事,還有敢於承認自己真的知道和並不知道的事情也是極其重要,人貴自知,如果不知道的話將會付出的代價真的很貴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4

一代梟雄東莞暴 斃羅兆輝最後買賣

2011-1-27  NM




曾坐擁廿億身家的地產界神童羅兆輝,他的傳奇一生,終於在本週一下午正式落幕。

週一下午三時多,羅兆輝正在東莞常平一所律師樓辦理買賣手續,就在簽字一刻,突然暴斃。

本刊記者趕往常平,聯絡他臨死前一刻接觸過的相關人物,原來他臨死前正完成一宗內地房地產買賣交易,涉及一百六十萬人民幣。

神童輝一生像過山車,經歷大上大落,由籍籍無名的地產經紀,搖身一變為上市公司主席及坐擁廿億身家,更是城中超級富豪彤叔及大劉的好友,與城中女明星過着酒色財氣的荒淫生活。但一場金融風暴,將他打回原形,自此他經歷破產、吸毒、自殺、被捕及坐監。

○九年年尾被迫屈居東莞的他曾透露欲東山再起,可惜還未能重振「神童輝」神話之前,客死異鄉,享年僅四十七歲。

成也地產,死也地產。

週一下午,有消息傳出羅兆輝在東莞暴斃,但至於他的死因一直存疑,有傳他死於自殺,更有傳他死於吸毒過量。

本刊記者即時致電羅的大陸手提電話,竟由聲稱為羅兆輝男友人接聽,他證實了羅兆輝死訊。記者之後再致電羅的前妻鄭黛芬,她憂傷地簡短回應:「我哋唔想咁高調,佢啱啱走咗。」

根據常平派出所公安人員證實,週一下午三時十五分,接到一名港人黃先生的報案,稱四十七歲港人羅兆輝在常平大道的一間律師樓內暴斃,當時羅正辦理一宗常平的物業買賣手續,與他同行還有一名內地女子。公安透露,羅兆輝死於心肌梗塞的突發性心臟病,初步看死因無可疑。

律師樓死前一刻

記者立即趕赴羅暴斃現場的常平律師樓,據當時有份在場目擊羅兆輝死前一刻的律師助理小何表示,羅是由地產代理轉介到律師樓的新客。週一下午約二時十五分,羅與一名打扮入時,年輕貌美及操普通話的內地女子前來辦理買樓合約手續。

他回憶羅兆輝當時穿着黑色大褸、拖着該名大陸女人進律師樓時,神情並無異樣。「開頭講解合約內容時,羅先生都沒什麼,後來見他面色越轉越白,之後佢隻右手 一直震,有啲唔正常,到一簽完合約,佢一企起身,就成個人碌落地,用雙手按住個胸叫好痛,不夠一分鐘,他就突然昏迷,怎樣也叫不醒 ……」小何回憶說。

內地女友搽油失救致死

他說律師樓的同事面對突變,房中各人均不知所措,起初還以為羅只是暈倒,而羅的同行女子,即從手袋拿出藥油替羅兩邊太陽穴搽抹,但一直無效,羅依然昏迷不醒,約過了三、四分鐘,羅的女友人便慌得致電其他友人前來幫手。

「過咗十幾分鐘後,成十幾人衝上律師樓,個個意見多多;卒之最後都要打電話叫救護車。咁樣又過了十幾分鐘。救護人員嚟到搶救咗十幾分鐘,最終都救唔番。」 何領記者到當時羅死亡現場,房內還剩下當時羅兆輝穿着的一對黑皮鞋及暗花襪,還遺留當時律師樓人士及朋友搶救他時用的毛氈及藥油。

救護員證實羅死亡後,公安立刻到場處理案件,證實羅兆輝死於「心肌梗塞」,羅的遺體之後送往東莞牛山殯儀館等候火化。

完成最後房地產交易

據知,羅兆輝到該律師樓是辦理一宗內地房地產的買入合約。

負責是次地產交易的房地產代理謝靜表示,羅是由一位姓丁的港人熟客介紹給她,該宗交易是羅以一百六十三萬人民幣,購入一名文姓內地人,在常平東田翠湖灣的一個約二千四百呎的單位。

「羅先生之前已交付了八十萬人民幣,餘額八十三萬,應該是在他簽了合約之後再一筆過付清,想不到他一簽完合約就昏了過去。」謝靜回憶說。

謝表示當時她也在場,目擊羅兆輝死亡經過,亦心有餘悸,但從不知羅曾是香港富豪。「我不知他的來頭,見他的打扮,與一般常到常平尋歡的港客無異,直至佢死 去,他的朋友不斷叫我不要亂說話,又話羅兆輝是香港名人及大有錢佬,仲叫我上網自己查吓。」語畢,謝反過來追問記者有關羅兆輝的底細,還抱怨他既是香港富 豪,未成交前就不要不斷催促謝向賣家壓價。

生前做慣過億物業炒賣的羅兆輝,估不到臨終前的一宗交易僅是百多萬元人民幣的住宅單位。

一生大起大落

1964年:出生,祖籍潮州,曾入讀名校聖芳濟小學,自言不滿被老師「屈」他偷竊,故自行退學,淪為街童。

1978年:十四歲便出社會工作,曾任雜役、推銷員及旅行社跑腿等。

1985年:加入專收購舊樓的中環滿通地產任地產經紀,由於成功令多個舊樓業主放盤,一年間便晉升經理。後轉到置業顧問行豪宅部,令羅結識不少商界中人。

1988年:成立皇爵集團,專營玻璃幕牆、建材及炒樓等地產相關生意。

羅與「炒鋪專家」陳國慶合作炒賣北國怡安中心十個鋪位,賺了七百萬元,是羅的成名傑作。

1989年:買入西環寶柏中心地皮,進身發展商行列。

1991年:以一億四千萬向鄭裕彤購入剛發生火災的尖沙咀重慶大廈,並重新裝修,兩年後以六億八千萬沽出,賬面勁賺五億四千萬。年僅廿七歲便被財金界冠以「神童輝」的綽號。同年與鄭黛芬結婚,搬進山頂峰林閣,至九七年正式離婚。

1994年:收購上市公司東方紅,並成為公司主席,更邀李嘉欣做代言人。買入星光行多層樓面,其後更買入南北行,當時羅身家已達兩億。

1996年:一擲逾十億,購入旺角西洋菜街剛結業的中僑國貨舊址,後改建成以售賣數碼影音產品為主的商場星際城市。其後再拆細賣出勁賺,高峰時估計羅身家達二十億。

1997年:受金融風暴拖累,多個物業成交爛尾,身家大縮水,終要將東方紅售予「殼王」陳國強。

1998年:以二億向陳國強購入東方紅地產,並易名為金匡企業。

2000年:年初辭去金匡主席一職,但受錢債困擾,於遊艇上燒炭自殺,雖奇跡獲救但卻變得精神失常,更沉迷毒品。

2002年:腮邊生大毒瘡,受到傳媒高度關注及追訪,後由任港秀陪同,到巴黎做割除頸部毒瘡手術。

二月,大爆與女星名模的風流性史。

十月,因未能償還四千多萬債項,被銀行頒令破產。羅後來經常在澳門「打躉」。

2005年:一月,羅與三名內地女子在澳門新世紀酒店內,因涉嫌從事販毒、藏毒及吸毒而被澳門司警拘捕,後准保釋候審。

2007年:三月,羅因販毒、藏毒及吸毒罪名成立,判刑一年零九個月及罰款一萬元,緩刑兩年,當庭釋放後,自此避走東莞。

2011年:一月,羅在東莞常平富鴻大廈一家律師樓內因心臟病發猝死。

東莞東山再起

其實,○七年羅兆輝因在澳門藏毒罪名成立,幸被判緩刑兩年後,即避走東莞。本刊記者○九年在東莞常平找到隱居多時的他,他表示選擇東莞,是因為那裡有得蒲有得嫖。這位落難富豪,當時在東莞仍不脫一派愛嫖及愛賭的作風。

當時,羅住宿在東莞一間熟人的酒店,平日到常平一間茶餐廳打躉及與友人玩「鬥地主」的啤牌賭博遊戲;入夜,羅經常與友人聯袂到常平加州紅卡拉OK尋歡,有時則找街上的流鶯玩樂,總之,羅當時的生活依舊是酒色財氣。

不過當時羅已表明雖然自己一直有濫藥習慣,但從不曾放棄搵錢大計,「我依家成日都high嘢o架啦,所以有時唔係咁清醒,不過我知自己做緊乜嘢,近排睇住內地房地產,一定可以賺大錢。」

不過從當日羅臨死前的買賣合約所見,羅兆輝在東莞報住地址寫上「中國香港」,在東莞似乎並沒有一處定居住址,○九年年尾採訪羅兆輝時,記者見他長居於常平的好運酒店,該酒店職員卻指他已三個月沒交付過房租,近日羅已搬往另一間酒店暫住,依舊欠租,生活非常潦倒。

風流女星史

鄭黛芬:鄭為羅一生唯一的合法妻子,(正室) 九一年結婚,九七年六月正式離婚。但盛傳九八年二月復合,更結伴出席車展活動。

伍X敏:為羅公司一名女翻譯,並誕下一名私生子,於羅生活沉淪時仍不離不棄,可說是羅背後的「女人」。

孫佳君:九四年結識,九五年正式拍拖,其間二人拍下多張親密照片。羅在○二年向傳媒大爆與孫之關係,二人關係在○○年已結束。

任港秀:○二年全程陪伴羅到巴黎治療毒瘡。

劉嘉玲:被拍下於街頭吻別照片,九九年又被目睹二人同往大馬。

張文慈:盛傳羅藉東方紅主席名義結識張,並力追女方。

麥家琪:與羅同遊加拿大,麥後來稱︰「佢(羅兆輝)個個都追o架啦,點知佢係咪追我?」

Maggie Q:被拍得與羅一同出海及到南丫島食海鮮,二人其後亦承認為朋友。

梁敏儀:獲羅邀請出海玩樂,盛傳二人秘密交往數月。

樊亦敏:因參選港姐而認識羅,盛傳二人秘密拍拖長達五年,羅亦公開視樊為紅顏知己。

妻子最後通電

避走東莞後,羅兆輝最後一次出現在香港,是去年七月現身在小西灣一個商場,當時頭髮蓬鬆的羅,似乎認不得人,神情異常呆滯。

週二早上,記者再致電羅的前妻,她語氣平靜說:「件事嚟得太突然,尋日中午還跟他通過電話,點知……佢父母都知道佢死訊,我哋想低調處理,至於安葬响大陸 定香港,依家都未有定案,佢細佬(羅兆華)已上咗東莞處理佢身後事,所以我同老人家唔會上東莞。」羅兆輝前半生享盡榮華,身邊亦女人無數。○二年二月,他 向傳媒大爆自己與眾女星及名媛的荒淫穢史,女星如孫佳君、袁詠儀、劉嘉玲、麥家琪、Maggie Q及名模Danielle等都與他扯上關係。不過臨死前的一刻,他與前妻通了最後一個電話,互相問候,然後,突然暴斃,四十七歲「神童輝」的神話結束。

地產神童大起大落

本週二中午,記者在澳門賭場找到曾一度在澳門接濟羅兆輝的吳偉(街市偉)訪問,他一聽到羅兆輝死訊,即時打了個突:「吓!真係唔知喎。自從佢離開新世紀酒 店後,我哋已失去聯絡 ……」街市偉隨後更道出當年羅兆輝離開澳門的真相:「當年成日傳話我趕走佢,實情係佢想走,因為佢一直想東山再起,佢知道香港同澳門已冇機會俾佢發展,所 以佢先走返內地,當中完全唔涉及我哋兩個人有乜嘢恩怨。」

街市偉惋惜表示,羅兆輝為人絕頂聰明,只是在燒炭自殺後才表現遲鈍。「估唔到咁後生就過身……」街市偉語帶哽咽。

而地產界人士對羅兆輝的突然離世都感到驚訝,並表示他已有四、五年沒在香港地產界蒲頭,宛如消失。他當年好友、華置聯行行政總裁古劍輝說,羅兆輝迴避不見 人:「佢之前燒炭出事時,我有打電話俾佢傾偈慰問吓,但後來搵佢,佢已經唔聽電話。以前佢好正常o架,唔係大家見到咁癲。佢性格開朗,思想敏捷,做交易決 定好快,而且為人疏爽,地產富豪個個都好鍾意佢,無人批評佢,後尾變成咁真係好可惜。」

據知半年前他開始租住小西灣藍灣半島,對樓市仍然敏感,「我哋問過晒啲行家,都話無做過佢生意,我哋估計係佢啲富豪朋友以公司名義幫佢租。佢經常一個人喺 樓下商場出入,行過地產鋪都會望吓display,留意吓價錢,跟住就會行開食支煙。」該區一名經紀說。平時羅則返大陸在東莞活躍。

廿歲出頭闖天下

終年四十七歲的羅兆輝,堪稱地產界傳奇,有不少經紀當他偶像般崇拜;他由一個籍籍無名的地產小經紀,經十年打滾進身富豪行列,與多個超級富豪相熟,成為億萬上市公司主席,卻在九七年金融風暴後慘遭沒頂,永不超生。

十四歲便出來打工的羅兆輝,曾做過雜役及推銷員。八五年,他二十一歲轉行經紀,及後轉投到置業(Land Power)顧問行豪宅部,專門服侍貴客。其實羅兆輝母親家世也不弱,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的太太鍾倩薇便是他的阿姨。他透過在鍾永賢律師樓做師爺的舅 父,認識富商蔣震女兒、做歌星的蔣麗萍,再由蔣介紹細劉劉鑾鴻及大劉劉鑾雄予他認識,成為人生轉捩點。

「當時羅兆輝同大劉仲係生疏,但佢好聰明,他搵人打聽到大劉幾時生日,又知佢鍾意古董,所以買咗件值二十幾萬嘅古董送俾佢。當時大劉對呢個地產經紀好好奇,向身邊人打探後,說:『下次食飯叫埋佢啦!』自此兩人開始熟絡。」一名地產發展商回憶說。

與富豪關係密切

鄭裕彤:九一年,鄭裕彤將重慶大廈商場售予羅,造就羅成為「神童輝」,自此羅一帆風順。羅在人前人後均說鄭是其大恩人,更稱呼鄭為「彤哥」。有傳鄭在羅三十歲前,亦把羅當作兒子般善待。

劉鑾雄:羅稱呼大劉為「大哥Joe」,傳聞羅得大劉提攜,才能接近如彤叔般的超級富豪。劉更一直視羅為細佬。

李嘉誠:羅狂晒獲李嘉誠照顧,羅更自言他曾擁有的慳電機公司Legend Power,李佔有一半股份。羅又稱李曾為他選購尖沙咀港景峰的單位,更指李贈送法國干邑給他。

楊受成:羅在遊艇燒炭自殺後,楊受成曾高調到醫院探望,羅表示在他心目中,楊對他十分好。

「街市偉」吳偉:羅經常向人提及吳是他的恩人,過去曾借吳四千萬應急。羅破產後常在澳門「打躉」,其間大部分時間入住吳的新世紀酒店,羅更黐飲黐食。在羅因販毒被捕後,街市偉直言一定會幫他。

一鋪賺四億

其後他憑着口才和聰明才智,周旋於老闆之間,每當老闆叫去夜總會,他都會即時問朋友借錢陪老闆玩;陪富豪鋤弟時,手揸靚牌都不出,故意輸給老闆。「佢叫老 闆買樓有生意要預佢一份,錢唔使出住,後數囉!」羅兆輝幫老闆摸貨成功,才分回一成作佣。到八八年,不甘打工的羅兆輝成立皇爵集團,承接相熟老細的柯打, 做玻璃幕牆及鋁材工程,自己亦拍住老細短炒物業,其中一位持有大水喉的老闆正是劉鑾雄,羅在人前人後亦稱他為「大哥Joe」。

八九年他購入西環寶柏大廈地皮重建,大賺七千萬,又於九一年在大劉支持下,以一億四千萬買入另一老闆鄭裕彤的尖沙咀重慶大廈商場,重新裝修並改名意法日廣場,賣給力寶和明珠興業,一鋪淨賺五億二,令他聲名大噪,「地產神童」之名霍然而起。

鍾情龍珠漫畫

掘到第一桶金,羅兆輝即買樓買車,出入排場宛如大富豪,「佢即時買咗山頂柯士甸山道大屋,又買Bentley等名車,將所有嘅錢『浮晒上面』,連保鏢都請 埋!」該名地產商說。他想與富豪朋友如大劉、鄭裕彤等看齊,不想永遠做「別人的o靚」。九四年他剛滿三十歲就收購上市公司東方紅的三成股權,成為上市公司 大老闆。至九六年間他享受着富豪級的巔峰生活,埋堆玩的富豪朋友除了劉鑾雄外,還有鄭裕彤、楊受成及周星馳等,擁有勞斯萊斯、法拉利、保時捷等十多部名 車,又以四百萬投得「七十一」號車牌,及由公司花四百萬美元訂購七十五呎長遊艇,並以三千萬買入山頂道七十一號準備重建自住。

據知當年他與輝煌物業董事伍宏進十分老友,兩人都愛睇《龍珠》漫畫,故先後買入兩隻馬,一隻叫「杜拉格斯」,一隻叫「格古樂」,每次出馬都齊齊入場。本週 二記者致電伍宏進,他顯得相當避忌:「噚日(本週一)已有人通知我佢走咗。當然我好感慨傷心,但我想低調啲,以前嘅事唔想再講。」

樓市火紅意氣風發

九六年是羅兆輝事業的高峰,正值樓市起動之時,羅兆輝轉投炒鋪行列,短短一年就參與六單共三十三億元交易,其中最出名是與劉鑾雄合作,以十億購入中僑國貨 油麻地及旺角舊址,再拆散賣出,勁賺四億元。這時的他最高傲自大,某次在灣仔設宴招呼友人時,侍應問他有否興趣食蛇羹,他突然大罵侍應:「一定個個鍾意食 蛇嘅咩!」一名代理行董事亦憶述說:「我哋個個叫佢『大官』,當年同佢講赤柱有間做餐廳嘅鋪放盤,要三千萬,佢諗都唔諗就話要,價都唔講,話第二日簽約, 但到第二日又唔記得,不過佢好快又再應承,但唯一條件係個鋪要交吉,因為佢要搵自己廚師去煮嘢食,明言『用來溝女o架嘛!』」而最離奇是他買入的交易,都 很快有人搶住要,「好多有錢佬,如穩打穩紮半退休嗰啲,捱幾十年都無佢炒幾年賺得咁勁,覺得佢人夠紅夠旺,所以想『黐』吓佢啲旺氣,信佢嘅貨一定掂!」當 時羅兆輝的寫字樓在香港仔田灣,有一個家廚幫忙在羅兆輝一邊傾生意時,一邊在旁表現烹調。

屋漏兼逢連夜雨

羅在樓市高峰期炒落廿億元物業,負擔沉重,故欲透過東方紅向富豪老友陳國強,購入國際德祥借殼上市。他並將東方紅股份按予銀行套現再購入物業,豈料九七年 十月股災,樓市逆轉時,準買家撻訂,他手上物業頓成蟹貨,不單責死現金,還要撲十多億元尾數完成交易,而東方紅股價大跌,銀行追債,亦令他倒瀉籮蟹。

本來他可以撻訂不買國際德祥,但賭性強的他賭完一鋪又一鋪,結果勉強完成交易後,一個月便要將國際德祥與東方紅連仔帶乸一併賤價賣回給陳國強。其後他力撐翻身,向視他如契仔的鄭裕彤借二億元贖回國際德祥控制權,易名金匡。

不過他炒鋪多年借落的過億街數難清,各方追債官司如雪花飄至。他多晚唔瞓諗計,為金匡引入日本慳電機,又找來長江基建及和黃當投資者,但國際德祥股價最後 都只是「死貓彈」,○○年他辭去金匡主席一職,同年被申請破產。諗唔通的羅兆輝,面對不到自己的失敗,於○○年十二月的冬至日,在自己的遊艇上燒炭自殺。

兩日後他甦醒,一段時間後復元,竟然變為癲喪,爆富豪淫行,被頒令破產,在澳門藏毒被捕,最後在東莞落腳,本週一突然離世,生命雖然短促,卻充滿傳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4

最后的赌注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24881&time=2011-02-12&cl=115&page=all

深谙赌术的何鸿燊面临人生最大的赌注,筹码正是他对财富的控制权
《新世纪》周刊 特派香港记者 刘卫

 

  “人还活着,子女却迫不及待争财,甚至要对簿公堂,这在香港怕是绝无仅有,闻所未闻。”一名香港大律师对本刊记者连声感叹。

  兔年农历新年的前一周,本是期待阖家团聚的日子。89岁高龄的“赌王”何鸿燊,四房太太并17位子女,却未能如愿团圆。为争夺上市公司资产,一出瞬间万变的肥皂剧还在延续。

  这是深谙赌术的“赌王”人生最大的赌注,也可能是最后的赌注,筹码正是他一生积累的最值钱的财富——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下称澳娱)的控制 权。该公司拥有博彩业上市公司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00880.HK,下称澳博控股)56%的股权,后者市值约662亿港元,控制有澳门17个赌场。

  “赌王”此番并非孤注一掷,但他押下的还有家族利益和情感。他不得不与复杂的人性对赌。

  “赌王”的发迹史,在很多人看来类似通俗小说中的传奇故事。何鸿燊生于1921年11月,是个相貌俊逸、拥有荷兰血统的欧亚混血儿,会讲葡语、英语和粤语。父亲何世光曾是香港的著名富商,一度担任渣甸洋行买办、立法局议员以及华东三院的主席。

  后来,父亲炒股破产,出走越南,少年何鸿燊亦受贫苦折磨,尝尽世态炎凉。有一天,他的一颗牙蛀烂生洞,去找做牙医的姑表丈,不料却遭冷遇:“你没钱,补什么呀,拔掉算了。”

  1939年,何鸿燊发奋考上了香港大学理学院。适逢“二战”爆发,1941年何鸿燊肄业,在日本侵略香港期间,逃至中立地区葡萄牙殖民地澳门。当时身上只有10块钱,这就是他的创业资本。

  何鸿燊的“第一桶金”得益于澳门联昌贸易公司。靠着能说流利的英语,他被引介当上了公司的秘书;又善察言观色,周旋四方,颇得赏识。一年后跻身为公司合伙人,次年更从公司取得100万港元的分红。

  成为当时港澳最年轻的富豪后,何鸿燊进入澳门贸易局,专门负责战时物资采购。他意识到限额生意盈利极大,便与香港恒生银号创始人之一何善衡合伙创办大美洋行。至“二战”结束时,何鸿燊财富积聚到200万港元,已涉足金银买卖、药品代理、火柴制造等多项生意和产业。

“赌王”帝国

  1953年何鸿燊回到香港,与人合办利安建筑公司,涉足地产业,揽建大量香港政府工程。至1959年,他的身家从离澳时的300万港元增加到1000万港元。

  而得以成为一代枭雄的转折出现在1961年。40岁的何鸿燊联合霍英东、叶德利、叶汉合组的财团,在距截标时间5分钟前上交标书,以316.7 万港元的价格,仅比竞争对手持牌财团泰兴公司的出价高出1.7万元,赢得赌场专营权。此役开启了何鸿燊对澳门赌业垄断经营的40年。

  澳门回归祖国三年后,何鸿燊在博彩业的垄断地位方告结束。外国竞争者被引入,其中包括永利度假村(澳门)股份有限公司、银河娱乐场股份有限公 司。在此后的2003年、2005年和2006年,上述三家公司分别与威尼斯人集团、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新濠博亚博彩有限公司签订了转批合同, 获得了准许赌场运营的牌照。

  不过,何氏家族依然占据澳门赌业的半壁江山,何鸿燊与子女何超琼、何猷龙仍拥有六张许可经营牌照中的半数。

  得益于内地“自由行”政策放宽,澳门赌业在2006年超过了美国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博彩中心。据澳门博彩监察协调局数据,2010年澳 门博彩业收入同比大增58%,达1883.43亿澳门元(约合235.1亿美元)。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公布,2010年入境旅客达2500万人次,同比上 升15%;其中53%来自中国内地,30%来自香港。

  何鸿燊的财富随着赌业王国的急剧扩张而暴涨,最高峰时控制着5000亿港元资产,个人财富有700亿港元,位居港澳十大超级富豪之列。除了经营 一个由葡京赌场支撑的赌场网络,多年来通过大举投资和收购,何鸿燊的产业遍及澳门地产、百货商场、酒店、银行、电视台、机场、轮渡等,其投资地域亦延伸至 中国内地、葡萄牙、越南、加拿大等。

四房变法

  除了庞大的赌业王国,赌王的四位太太及17位子女相当了得,被当地媒体称之为“四房十七杰”,一举一动皆为世人关注。

  然而,这表面上的和谐在过去数周内趋于瓦解。为争夺一家控股公司Lanceford Co.的控制权,四房夫人及子女的纷争终于公开化。这一公司是持有澳娱32%股份的最大股东,从而间接拥有澳博控股18%的股份,这部分股权价值约16亿美元。

  四房明显分成两个阵营,一方由二房及三房结盟,另一方则由长房及四房联合。争夺战始于今年1月24日澳博控股的一则公告:Lanceford Co.股权变动,何鸿燊将所持的澳娱股权约31.6%分予二房子女及三太,自己只保留100股普通股。长房及四房在此次分配中一无所获。而去年年底,何鸿燊将其持有的澳博控股7.03%的股份转让给四太梁安琪,使后者增持比例增至7.69%。

  今年1月25日中午12时,何鸿燊在浅水湾家中,与其代表律师、高李严律师行合伙人高国骏见面。据高提供的一段录像,其时何鸿燊清晰地用英语表示:“我们一定要夺回Lanceford!”当高国骏询问“赌王”如何形容今次事件时,何鸿燊拿起手上眼镜说:“It’s something like robbery”(事件犹如抢劫)。他对此要求进行诉讼。

  不过,次日上午,何鸿燊却向公众抛出相反的言论。他在三太陈婉珍家中接受了三家媒体采访,在镜头前宣布事先写好的声明,表示自己爱家人,不想互 相控告,并撤销高国骏的代表资格。这是何鸿燊首次现身电视荧幕,向公众宣读“和解”声明。当时“赌王”神情呆滞,不时停下喘气。

  1月26日下午4时,何鸿燊在浅水湾家中拍摄第二段与高国骏对话的录像,声称自己是受到二房女儿何超琼和何超凤的压力,才宣读声明。他承认高国骏仍是其代表律师,希望他继续法律程序,入禀法院。当日下午5时,高国骏代表何鸿燊入禀高院,控告二房、三房等11人。

  1月30日上午11时,何鸿燊拍摄了第三段与高国骏对话的录像。他对何超琼等人“出尔反尔”感到失望,希望通过法律行动予以阻止。当晚11时, 高国骏在一份声明中表示,1月27日何家在澳门开了一次会议,与会者包括代表长房的何超贤、二房的何超琼及四太太梁安琪。大家原则上达成共识,按何鸿燊意 愿,重新将Lanceford权益平均分配给四家人。何超琼表示愿将其权益均分,但要征得母亲及兄弟姊妹的意见。

  就在高国骏发出声明一小时后,事件再度出现转折:二房、三房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发出多份文件,包括何鸿燊于1月27日签署、1月29日存档的终止诉讼通知书、何鸿燊在1月28日签署的声明等。

  他在声明中称,女儿从无抢劫和欺诈,“超琼和超凤曾向他全面详尽、深入解释有关Lanceford的改组程序,并取得他的认同及签署。整件事件 从无任何‘骑劫’‘抢劫’‘欺诈’或‘违背诚信’的情况”;“这类字眼非我原意,使用者是哗众取宠,另有用心……我的儿女随我身边工作近20年……我对他 们的诚信、忠心和能力,从过去到现今,从无丝毫怀疑或动摇。”“赌王”还表示,过去没有经过深入了解和沟通,采取了不必要的法律行为,但现在已全部撤销。

  此外,还有一份何超琼的声明,否认1月27日的聚会是家庭会议,否认她同意“均分股份”的说法。

  1月31日,高国骏在首次举行的记者会上公开三段与何鸿燊会面的录像片段,重申仍然代表何鸿燊,将继续进行法律诉讼。当天深夜,何超琼发出声明,称录像片段的公布令她惊讶,“因为这与家父何鸿燊博士于不下一次在医生与律师在场的情况下,向我们表达的指示并不相符”。

  一个星期的新春假期之后,有关何鸿燊的财产分割纠纷仍未达成共识。高国骏透露,由于没有一份可以接受的建议书,很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一记警钟

  “赌王”的家族恩怨外曝于众并非第一次。2007年,比何鸿燊小一岁的胞妹“十姑娘”何婉琪将何鸿燊告上法庭,指控他40年来以“家族丑闻”相 要挟,逼迫自己放弃股权,骗取了上亿美元资产。耄耋之年的兄妹反目震动濠江,加上澳门政府近年来力促博彩市场自由化,外资博彩集团攻势甚猛,令“赌王”备 感内忧外患。

  一名博彩业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表示,何鸿燊的遗产继承方案之争,其实早在澳博控股上市时即已开始;而上市行为本身,是何鸿燊遗产继承的一个工具。 澳博控股2008年7月上市以来,现金流一直相当充裕。截至2010年6月30日,澳博控股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7亿港元,短期借债24.8亿港元, 长期借债35.9亿港元,净现金56.59亿港元。

  “澳博控股上市后一直没有大的项目要做,因此上市并非由于渴求融资。但是,上市的好处是能够将管理层和所有权分开。”这名分析师指出,何鸿燊势必对今日局面已有预料,才有当年将澳博控股上市的决定,“只不过他万万猜不到自己会中风。”

  2009年7月,时年87岁的何鸿燊在家中因中风晕倒撞伤头部,入医院接受开颅手术,之后返家休养。病中有四房子女轮流探望,但分割家产事宜亦从此紧锣密鼓加快酝酿,终于引发2010年1月的这场股权争夺战。至于Lanceford Co的股份最终是四房平分,还是二房、三房据有,短期内仍未有定论。

  瑞银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在短期内,何氏股份的变动将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运营。不过于长远看,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及决策会否因澳娱的大股东而异,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过去数十年由何鸿燊一人集中掌权的赌业王国时代将由此不再。

  在外界看来,澳门何氏家族争产之战,无疑为隔水毗邻的香港富豪们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长江实业的李嘉诚、恒基兆业的李兆基,还是新鸿基地产的郭 氏兄弟等,这些亿万富豪们已陆续步入迟暮之年。他们名下的巨额财富将如何继承与分割?这是处于香港经济“中流砥柱”地位的系列家族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刊实习记者林韵诗对此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6

券商龍頭之爭 七年互搏的最後一役 搶寶來 辜、馬兩家進入最後備戰

2011-2-14  TWM




從二○○四年開始,開發金、復華金、台証證,一直到現今的寶來證,辜仲瑩與元大馬家之間戰戰相碰,就像是麻花藤一樣糾纏不清,雙方都有輸不起的壓力,也讓寶來證這場開春大戰,戰情緊繃到最高點。

撰文‧劉俞青

戰火從去年一路延燒,今年開春最受矚目的戰役,仍是寶來證的經營權大戰。為此一役,市場上傳言四起,其中放話者多,有心者眾,雙方各有盤算。

包括有傳言說,近日內,元大馬家與凱基證辜家這兩大買主,都將各自啟動公開收購機制,雙方高層對每股價格、何時啟動、甚至連召開董事會的時間,都進入諜對諜、最高備戰狀態,自己做好準備,也隨時防範對方突襲。

亦 有傳言說,兩邊都已端出最高﹁誠意﹂的聘金,並且各擁大股東自重,其中,寶來前董事長白文正長子白介宇手上約五%股權,應會支持辜仲瑩一方,而目前董事會 中最多股權的董事賀鳴珩,持股將近一成,則與馬家理念較為接近。此外,擁股超過四成的外資股東,更是辜、馬雙方使勁拉攏的對象,而場外雙方各自好友紛紛收 到﹁敬請支持﹂的請託,受託進場買股,一時間硝煙四起,使得寶來證的股價從去年十一月以來,已經大漲超過二五%。

﹁雙方都有輸不起的壓力, 正是戰情如此緊繃的關鍵因素。﹂一位市場人士分析。因為辜仲瑩一旦輸了這場戰役,幾乎確定與﹁證券龍頭﹂說拜拜。為了市場龍頭地位,辜仲瑩苦追馬家多年, 終於在去年如願併下台証證之後,追到只差一步之遙,幾乎就要到口,但如果寶來證拱手讓給馬家,距離一下子又被拉開,多年的努力就要功虧一簣。

而元大馬家的壓力更大,寶來證只要掉入辜仲瑩手上,多年龍頭寶座就此換人坐,面子、裡子全輸光不說,兩岸金融才剛開啟,龍頭地位一失,恐怕連帶之前在中國的布局也跟著破局。

開發金馬家撐腰

復華金讓辜心有餘恨

但這場﹁辜、馬大戰之寶來證一役﹂雖然至今戰果未揭,但其實只是續集,事實上,從二○○四年至今,辜仲瑩與馬家六年來已經連戰至少四個回合,戰戰精采,不到最後關口,勝負難定。

二 ○○四年,辜仲瑩入主開發金的關鍵戰役,當時對手陳敏薰僅以一%不到的持股,竟然戰到讓辜仲瑩汗流浹背,在二十一席董事中拿下四席,還搶下前三高票,靠的 就是元大證的股務代理在背後運籌帷幄,火力全開為陳敏薰徵求到超過八%的委託書,當時有市場人士戲稱:﹁陳的四席董事中,至少有二席的法人應是元大證﹂, 也因這四席董事,讓辜仲瑩在此屆的董事會中,很難討到便宜,但也因此種下辜、馬之間,永遠難解的情結。

但其實幾乎就和開發金一役同一時間,當時的復華金戰役已經悄悄開打,而這場戰役,才是讓雙方關係急遽冷凍的關鍵。

當 時國民黨的中央投資手上握有將近二成復華金的股權,誰想取復華金,都得來叩中投的門。原本辜家已經取得先機,得到中投的點頭,但馬家知悉後,立刻透過管道 中途攔截,此舉曾讓辜仲瑩淚灑當時總統夫人吳淑珍眼前,可見辜仲瑩多麼心有不甘!但最後也逼得元大大家長馬志玲自掏腰包,拿出近百億元資金,從市場上硬是 買下復華金,也讓辜仲瑩就此飲恨,與復華金擦肩而過。

到此為止,辜仲瑩與馬家一比一戰平,雙方各拿下一家金控門票,各取得一場勝利,但彼此的關係卻未隨之平息,反而越發緊張。

緊接著幾年,表面上看似暫時偃旗息鼓,但其實台面下的小動作不斷,彼此看衰對方的態度從沒有改變過。

這個暫告熄火的局面,一直到了前年五月台証證一役,就像死火山突然爆發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台証證一役讓馬家捶心肝

第四戰的贏家是金管會?

前 年五月,原本屬於台新金旗下的台証證購併案,元大馬家從登門商談、實地查核到提價,幾乎已到最後階段,幾乎就要手到擒來,沒想到,最後一個禮拜,殺出凱基 證這個程咬金,不用鑑價也不做查核,直接提出以﹁元大開價加十億元﹂的價格,最後一刻踢下馬家,強娶台証證這個美嬌娘。

有人認為辜仲瑩此舉出奇制勝,贏得漂亮,也有人不太以為然,認為不符君子行為,但商場競爭勝王敗寇,馬家再氣也只能往肚裡吞。據悉這個﹁不太符合市場規矩﹂的行為,不僅讓馬家恨得牙癢癢,也讓馬維建、馬維辰兄弟誓言這筆帳﹁非討回來不可﹂。

還有一說是,馬家在失去台証證這場戰役後,幾乎沒有浪費一秒鐘,立刻著手研擬寶來證大戰,對寶來證的布局,也從此時開始。

雙方戰情匯報顯然都是做足功夫,馬家大動作買進寶來證沒多久,辜家這方得到訊息,自然也不會坐視讓馬家輕易得手,辜馬第四戰——寶來大戰就此展開。

寶來證已是辜馬交手以來的第四場戰役,雙方其實對彼此的籌碼、戰術、心理各方面,其實都知之甚深,但結局如何?知情人士說,最後拍板的恐怕不是姓馬、也非姓辜、白、還是賀,而是姓﹁金﹂,叫金管會。

和之前不同的是,近期金管會對買家開出兩大條件,一是希望大家都能走公開收購的方式進行購併,讓一切交易透明化;二則是希望盡可能以自有資金購併,至少借貸資金比重要越低越好,符合這兩項規定,金管會才會點頭。

雙方在輸不得的壓力下,據悉對金管會的條件都表示一定遵守,而且開價都﹁展現誠意﹂,辜馬大戰第四集會如何發展?預計很快就能見分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71

澳門賭王家族 上演港版「霹靂火」 何鴻燊 創業強人最後的啟示錄

2011-2-14  TWM




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分家鬧劇,不會是單獨現象,亞洲還有許多在二次戰後崛起的企業,憑著創辦者的意志,維持著表面的團結,但是家族的子女,都虎視眈眈地等著分產。

兄弟鬩牆、王國崩解的故事,將不斷上演!

撰文.乾隆來

今 年將要「慶祝」九十大壽的澳門賭王何鴻燊,在農曆年前開演了一場轟動全球的家族爭產風波,他的四位太太、十七名子女,加上一位家族律師,幾乎天天召開記者 會,爭搶何鴻燊所建立的賭場王朝。這場赤裸裸的豪門爭產,比任何連續劇都要讓人拍案叫絕,不只香港八卦傳媒狂做新聞,連英國《金融時報》、美國《華爾街日 報》這些嚴肅的外文報紙,也都忍不住連番以頭版報導。

這場現世肥皂劇最令人訝異的是,一代賭王何鴻燊竟然失去往日的雄風,任由女兒、姨太、律師擺布。這邊叫他簽律師函他簽,那邊叫他簽法院訴狀他也簽;兩邊在媒體上指責對方綁架何鴻燊,他也無力阻止,自己簽的法律文件,事後他又公開不認帳,否認之後,過幾天又承認。

「想要暴富,必走險路!」在二○○九年七月,當時八十八歲的何鴻燊在家裡跌倒,導致腦部重傷之前,他是人人敬畏、睥睨群雄的獅子王。

一 九二一年,何鴻燊出生在香港最為顯赫的買辦家族,他的祖父何福是英國在香港最大企業怡和洋行的買辦。何鴻燊一出生就口銜金湯匙,他自己說:「我在十二歲之 前,香港比我有錢的小孩,絕對不超過十個!」但是,在三○年代的大蕭條中,他的父親炒股票賠光所有身家,何鴻燊雖然還能夠上香港大學,卻也得像一般窮困的 小孩那樣,設法自行謀生。

二次大戰後期,日本入侵香港,偏僻的澳門因為沒有戰亂,成了許多香港商人避難之地。何鴻燊也跑去澳門,以何東︵何 福之兄︶家族的背景加入了聯昌貿易公司,買貨跑船賣給戰亂中的中國大陸;何鴻燊後來說:「想要暴富,必走險路!」他冒著生死押船,躲搶劫、躲海關、躲炮 火,每一批貨都暴賺。一九四三年,當時只有二十二歲的何鴻燊,就已經分到一百萬港元紅利,暴發了!

何鴻燊把賺來的一百萬港元,創立獨占事業澳門水火(煤油)公司,也拿去香港與人合資籌組建設公司,賺戰後的重建財,不到十年,就晉升香港十大富商,實力與霍英東、葉德利等人平起平坐。當時李嘉誠、郭鶴年還在後方追趕。

一 九六一年,澳門政府決定開放賭牌,剛滿四十歲的何鴻燊與霍英東等香港著名的商人合夥,參與賭牌執照競標。幾組投標廠商殺頭競爭,志在必得的何鴻燊給澳門政 府開出「無法拒絕的三條件」:一、免費為澳門建立新港口;二、將新港口的腹地規畫成新都市;三、買最新、最快的船,從香港大量載賭客進澳門。「三條件」之 外,再加上令人跌破眼鏡的附帶優惠:所有賭場的盈利,九○%捐出做慈善事業。

從一九六二年獲得澳門賭牌之後,何鴻燊蠶食鯨吞,不到十年就壟 斷澳門的賭場,至○二年澳門政府開放國際賭牌為止,何鴻燊實際上掌控澳門政治、經濟、黑白兩道的所有資源。他的賭場每年上繳政府賭稅超過四十億港元,是澳 門政府財政收入的五成以上,還有將近四成的澳門居民,直接或間接受雇於何鴻燊的企業。

何鴻燊的企業集團,核心是三家香港上市公司,最早成立 的是信德集團,目前總市值一一○億港元,資產包括澳門、香港的地產開發,以及在中、港、澳之間穿梭、全世界載客量最大(每年二千三百萬人次)的飛翼船隊 TurboJet等;其次是總市值約莫七十億港元,在○一年收購的老牌公司新濠國際,資產包括著名的避風塘地標珍寶海鮮舫、澳門Crown 賭場等。

這 次爭產的焦點,則是擁有澳門最核心賭牌的澳門博彩控股,總市值達七五○億港元,擁有葡京、新葡京、索菲特大酒店等,是何鴻燊賭博王國的核心企業。總計三家 上市公司股票總市值超過九百億港元,其中有三成仍然控制在何鴻燊家族及控股公司手中;這還不包括分布在美國、加拿大、葡萄牙,以及中國各地的房產與股票投 資。

有錢、能玩、風流倜儻的極品何鴻燊的獨特地位,來自於他顯赫的出身,西化的貴族作風,以及永遠說不完的風流韻事。何鴻燊是貨真價實的 「富三代」,他全身都是貴族氣息,曾祖父是猶太血統的荷蘭人,混血的何鴻燊外貌有如電影明星,身高一八三公分更是英挺迷人,不僅是運動健將,舞藝更具職業 水準,在香港上流社會,他的社交舞蹈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還有,何鴻燊講笑話功力更是一絕,他在社交場合妙語如珠,一開口就能讓全場氣氛 歡暢,賓主盡歡。不要忘記他少年致富,口袋裡花不完的鈔票全都是自己賺來的,所有完美條件的結合,絕對是風流無敵的極品。這樣的社交極品,一生娶四位太 太,生十七名小孩,似乎「每次都是合理、謹慎,都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卻也埋下他晚年家族爭產無可避免的悲劇結局。

何鴻燊在二十一歲的時 候,就靠高超的把妹技巧,把當時澳門第一美人黎婉華娶回家了。黎婉華是道地的葡萄牙人,擔任律師的父親是澳門當時唯一的公證人,在還是小村莊的澳門擁有 「喊水會結凍」 的地位,也具有直通葡萄牙政府的通天本領,對何鴻燊早期奠定的事業基礎,有著莫大的幫助。

但是一九五七年之後,黎婉華患了 結腸炎,看遍名醫都無法復元,後來把整個胃都割掉了,只能吃流質的食物。此時何鴻燊事業正在快速發展,天天在外應酬,經常在社交場合與何鴻燊伴舞的年輕美 女藍瓊纓,自然取得了「二太」的身分。何鴻燊娶二太太的過程還頗掙扎,原因除了起家曾靠岳父幫助,還因為西式婚姻不允許納妾,何鴻燊拐彎抹角,當時雖然已 經是一九五七年,卻引用了當年在澳門還有效的《大清律令》,明媒正娶的把二太迎回家門。

眾太太與子女走上爭產不歸路從二太入門到三太太出現的二十八年期間,何鴻燊奪得澳門賭牌,建立了澳門首富、澳門賭王無可挑戰的地位。小何鴻燊二十二歲的藍瓊纓,陪同何鴻燊出入各種重要場合,堪稱是他事業成功背後的重要推手。

相 較於靠跳舞入室的二太太,出身護士的三太太陳婉珍則有點像三明治的夾層。陳婉珍是元配黎婉華的看護,一九八五年,當時已經六十四歲的何鴻燊,幫年齡只有三 十二歲的陳婉珍買了豪宅,大家才確認經歷將近三十年之後,終於正式出現了第三任太太。但是這位第三任已經無法登記正式婚姻,只在八九年之後陸續生了兩女一 男,都登記為何鴻燊的子女,才確認她的地位。

四太梁安琪則是所有太太中最高調的一位,出身廣州舞蹈團的她,隻身到澳門闖天下,也像二太太那 樣靠舞蹈走入何鴻燊的世界。當時二太太遠走加拿大、三太太又不太出門,何鴻燊雖然已經六十八歲,但是社交活動仍然頻繁,從一九八九年獲贈香港豪宅起,梁安 琪不僅成為過去二十年何鴻燊公開場合的太太,還為他連續生了三兒兩女,成了四房裡面人丁最旺的一家。

從企業接班的觀點,六十五歲之前的何鴻 燊雖然風流,卻還能有為有守,大房三女一子都沒有進到企業,二房的女兒們也沒有獲得接班授權。但是,六十五歲之後,太太與子女數目暴增,相互角力,終於走 上公開爭產的不歸路。何家帶頭爭產的是兩位強悍的女人,一位是今年剛滿五十歲的四太太梁安琪,另一位是二太太的長女、今年四十八歲的何超瓊。

舞蹈老師出身的梁安琪,跟著何鴻燊已經二十年,早就成為商界的女強人。她承包經營多個何鴻燊賭場的貴賓廳,身兼旗艦上市公司澳門博彩公司的執行董事,高調以數十億港元大炒香港豪宅,同時還在中國投資三溫暖、證券行、茶餐廳以及高爾夫球場。

另 外一邊,何超瓊也非等閒之輩,她獲得父親的真傳,在港澳社交圈是媒體爭相報導的名媛,常常穿著名牌參加各種派對,奪取香港媒體的鎂光燈。何超瓊的商業頭銜 多到不可勝數,最有權力的職位是信德集團董事總經理,上頭的董事長就是何鴻燊,取得準接班地位,被香港媒體公推為「賭王膝下最能幹的女兒」。

「隔 離法」被何超瓊與梁安琪衝破在何鴻燊跌倒住院之前,他用「隔離法」阻絕幾位太太之間的鬥爭。早年元配黎婉華在澳門,二太太藍瓊纓就只能在香港發展,如此維 持了將近三十年。八五年三太太出現後,何鴻燊要藍瓊纓移民加拿大,還給她一家服裝公司去經營,就這樣讓二太太在加拿大忙了十幾年,而港澳大本營就給了四太 太發揮。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四太太梁安琪的接班態勢越來越強、二房大女兒何超瓊強大的活動能力,兩個女人不斷衝撞何鴻燊的防火牆,逼得何鴻 燊不斷退守,最後只能搬出「公平」這道最後防線。而所謂的公平,就是把何鴻燊的時間分割,照早、午、晚三餐,輪流切割何鴻燊的時間,一三五、二四六睡在不 同太太的家裡,每年生日都要被不同的太太輪流辦場,看似熱鬧,實際則是不斷公開較勁。

直到去年底,香港政府頒給何鴻燊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 章」後,他才正式進行「分產」,先在去年十一月,將十二億港元的信德集團持股轉給二房的五名子女所有的控股公司;接著在十二月將總值近六十億港元的澳門博 彩股權,移轉給四太太;然後就在今年一月,將持有澳門博彩的控股公司 Lanceford,平分給二房與三房。

分產之後,澳門賭王的名下實 際已經一無所有,而Lanceford股權的移轉,四房又完全落空,因此引發太太們的強烈衝突。尤其是賭王的旗艦澳門博彩公司,在分產之後的股權架構,是 二房大勝,拿到股權與經營權;三房大賺,取得與二房同樣價值的股權,而原本領先的四房,雖然也拿到等值六十億港元的股權,卻因為分到的是上市公司的股權, 而不是二房與三房拿到有決定權的上層控股公司股權,淪為面子裡子盡輸的小股東。

以女兒何超瓊與四太梁安琪水火不容的關係,迫不及待在何鴻燊生前分產,而且是以表面公平、實際彼此傾軋的危險股權結構來分產,賭王一生英明的布局,最終還是走入「霹靂火」分家的老套。

最後,英國《金融時報》一篇評論提醒,何鴻燊的分家不會是單獨現象,亞洲還有許多在二次大戰後崛起的企業,憑藉著創辦者的意志,表面維持著團結的假象,但是家族的子女都虎視眈眈等著分產。《金融時報》預言,兄弟鬩牆、王國崩解的故事,即將不斷上演!

何鴻燊家族上演爭產戲碼

分產之前各房持股

何鴻燊 7.49%

31.65%

藍瓊纓(二房)

58.62% 新濠

50.72% 信德

11.463%(直接及間接持有者) 澳娛

55.70% 澳博

陳婉珍(三房) 梁安琪(四房)

0.72% 澳博

分產之後各房持股

何鴻燊

藍瓊纓(二房)

49.45% 股份總價65.8億元 控股公司Lancefrd 58.62% 新濠*(67.31億元)50.72% 信德*(110.35億元) #11.463%(直接及間接持有者)澳娛陳婉珍(三房) 50.55% 股份總價67.23億元 控股公司Lancefrd 梁安琪(四房) 7.63% 股份總價57.6億元 澳博*(754.88億元)控股公司Lancefrd 31.65% 澳娛 55.70%澳博

*2月1日總市值

#何鴻燊轉讓私人持有之2.5億股信德予二房五名子女共同持有註:何鴻燊仍持有澳娛100股 幣別: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72

澳博上市最後一擊

2006-3-23  NM




賭王何鴻燊這個月喜事不斷:不單女兒何超瓊私人夥拍美國美高梅集團的賭場項目,獲美國當局批准去馬,兒子何猷龍與拍檔取得澳門最後一個賭牌;馬不停蹄,賭王上週三又宣布將澳門娛樂旅遊(澳娛)旗下的澳門博彩(澳博)上市

將四十年累積的心血一鋪上市,將是何鴻燊面對內外夾攻的最後一擊。對外,勁敵威尼斯人及永利等賭場項目快將完工,隨時搶生意,澳博極需「彈藥」迎戰。對內,澳娛很多事已由四太梁安琪揸弗,但她始終經驗尚淺,其餘幾房虎視眈眈,加上股東之一的十姑娘經常抨擊澳娛,紛爭不斷。澳博上市,正好將賬目「坦蕩蕩」見人,將本土公司提升至國際層面,為四太及年幼子女,鋪定一條「康莊大道」。

繼上週四,何鴻燊辭去新濠主席一職,為澳博上市鋪路後,緊接翌日,佔有澳博八成權益的母公司澳娛在澳門舉行董事會,商討上市大 計。當日何鴻燊、鄭裕彤、何超瓊、四太梁安琪等澳娛董事都有出席。一小時後,一向說話抵死的何鴻燊,只一臉沉重地與四太及女兒步出會場,丟出一句「所有方 案都通過晒」便匆忙離開。本週一,記者往信德中心向何鴻燊再查詢,他表示「有口難言」:「銀行(投資銀行)已經叫我唔好再講,港交所嗰邊好麻煩。」

十姑娘全力反對

澳娛董事局大部分是何鴻燊「自己友」,自可順利過關,下一關將是下週五舉行的股東大會。澳娛部分股東與何鴻燊有「牙齒印」,其中十姑娘已表明反對澳博上市。本週一,十姑娘透過發言人向本刊說:「我堅決不同意澳博上市,有人透過好多人說服我唔好反對,怕會影響上市。但我會運用股東可享有嘅權利,反對呢件事!」記者即向何鴻燊問及十姑娘反對一事,本來對上市問題耍手擰頭的他,立時瞪着眼,勞氣地說:「所有股東都贊成,得佢一個反對!」

不過,十姑娘可成功推翻上市的機會極微。事關根據澳娛公司章程,只要股東會當日出席的股東,共佔公司四分三股權,而其中三分二贊成,便可通過協議。現時十姑娘在澳娛只有百分之七股權,根本無力抗衡。

只要股東會通過,上市大計便進入直路。這幾天何鴻燊都忙於在上環信德中心的寫字樓工作。平時他在寫字樓逗留半小時便走,但最近往往工作兩、三小時才離開。

據消息人士透露,澳博上市已交由德意志銀行處理。澳博會在香港成立新公司,注入旗下十六間賭場及十一間角子機場的所有收益。現時澳博市值估計約六百億元,新公司將發行股本約二至三成,預計集資約一百五十億。

賭業戰國時代

翻開澳博的賬目,○四年的純利達四十億澳門幣,外間都質疑何鴻燊為何把這盤賺大錢的生意上市,與人攤分利潤。其實何鴻燊這樣做亦迫不得已,事關澳門賭權於○二年開放後,屹立澳門四十年的澳娛面對不少壓力。

事實上,單是○四年開業的威尼斯人金沙娛樂場等項目,已令澳博的市場佔有率,由百分之百下降至七成六。其他勁敵還來勢洶洶,如由永利投資、有三百多張賭枱的度假村項目,將於明年上半年落成;而一向實力最弱的銀河娛樂,亦正興建有五、六百張賭枱的酒店及度假中心項目。

有分析員預計,澳博未來一年的市場佔有率,將由七成六再下降至五成八。面對澳門賭業快將出現的戰國時代,澳博不得不迎戰。現時澳博興建中的新葡京娛樂場及十六浦娛樂場,以及規劃中的「海洋之神」項目,估計投資額達一百億,澳博自要儲足彈藥。一名賭業分析員說:「澳博上市事在必行,而家亦好啱時機。去年澳博賺得仲算好,公司估值同股價可定高啲。如果遲多一年上市,競爭更大,相信賣不到好價錢!」

四太澳娛話晒事

澳博上市,亦是何鴻燊分家最後一擊。一直以來,澳博母公司澳娛,是四太梁安琪及二房何超瓊角力的戰場,現時看牌面,四太在澳娛已穩操勝券。

四太在澳娛本來不是董事,亦不是股東,但多年來她不斷在葡京霸地盤,除葡京內的京華鮮果店、洋酒鋪、樂宮餅店外;又有由她打骰,在賭場經營酒樓食肆的麗晶集團、及葡京二樓的水晶宮賭廳。就連葡京的裝修工程,也是多由四奶與哥哥禤偉祺有份的佳景集團承接。

去 年四月,何鴻燊想給她和三太陳婉珍一個「名分」,欲將名下兩股澳娛股份,轉讓與她們,各人佔一股,以便進身董事局。但由於澳娛股東可按持股量,優先認購股 份,一向唔妥何鴻燊的十姑娘,便以二百萬承接了這兩股普通股。不過何鴻燊不罷休,轉而向八家姐何婉鴻埋手,要她拿出二百股,售與三、四太。最後十姑娘只能 斥資一千萬買下當中十股,而三、四太,則分別以九千萬及一億元,購入九十股及一百股,成為澳娛股東,並於同年六月加入董事局。

及後四太還進身政壇,去年九月與蘇樹輝等人組成「澳門發展聯盟」,參選澳門立法會,最後成功當選。不過,一名澳博前員工說,四太「打完齋唔要和尚」:「四太喺選舉前做咗公司員工福利會主席,仲經常落場同員工傾偈,話要改善員工同公司嘅溝通,選舉完就冇做呢啲嘢啦!」

為仔女鋪路

同 樣由賭王推舉入董事局的三太陳婉珍,就極少參與賭場事務,她一直「二仔底」死跟四太。梁安琪近年以數十億元狂掃物業,當中包括以九億多元,購入淺水灣道 117號全幢;陳婉珍亦夥拍由四太介紹的紀寶,以約六億元狂掃三十三伙凱旋門單位。而去年已進身保良局總理的梁安琪,最近更密謀鋪路做主席。三太陳婉珍亦 同樣申請做仁濟總理,但臨門脫腳,最終成功入局東華做總理,四月便會就任。

兩人這樣做,無非為年幼子女鋪路。三太有一子二女,除了十七歲的 大女超雲,還有十五歲的龍鳳胎超蓮及猷啟。四太梁安琪的子女更細,三子二女中,經常見報的大女何超盈,只有十五歲。早前,其十一歲四子何猷君,在數學比賽 中奪得金獎,何鴻燊便興奮得向主辦單位自薦親手頒獎給兒子。

四太在澳娛權傾朝野,二房難以插手。身為澳娛董事的何超瓊,早於○二年已獲委任,本想在澳娛爭權,但卻受舊有勢力掣肘。據知,她曾請來十五名舊同學,部署以新方法經營賭場。但由於四太已掌控澳娛的賬房及管理層,何超瓊難以插手,這班請來的「智囊團」只好解散。

難怪上週六記者向何超瓊問及四太「霸住」澳娛時,何超瓊即時黑面:「我唔會答你……我唔係直接參與澳博嘅。你問番賭王啦,我冇意見。」而四太則回應記者說:「唔好問我,我唔清楚!」

安撫二房仔女

澳 娛早成四太囊中物,而何鴻燊為平息二房「怒火」,亦作出分家部署。第一着,便是在去年四月,以二億美元將澳博的副賭牌賣予何超瓊私人投資的美高梅金殿。一 名澳娛小股東不滿說:「永利個副牌要九億美元,而家賣俾個女只要兩億,明益自己人啦!」美高梅金殿是何超瓊與美國MGM集團共同發展的項目,去年曾傳出美 國當局不批准合作,但近月已經擺平。

分家第二步,就是栽培二房的兒子何猷龍為自立王國的「小賭王」。何猷龍掌舵的新濠,原只管珍寶海鮮舫等生意,連年虧損。但這兩年何鴻燊將私人的摩卡角子老虎機生意注入新濠,又把澳娛旗下興建賭場的地皮賣予新濠,令新濠搖身變成澳門概念股。

接着,新濠又與澳洲的PBL集團合組公司,競投新加坡濱海灣賭城度假村項目,圖令何家賭業衝出澳門。不過,這計劃何猷龍認為成本太貴,因而在今年一月退出競逐。轉而以九億美元取得永利手上的副牌,成為澳門最後一家有賭牌的公司

現時賭王分家已成形:四太主管澳娛,二房子女各有賭牌在手。已無其他資產要分,何鴻燊心情大靚:「我仔仔女女都有賭牌,澳博又上市,安樂晒,我唔使做咁多嘢!」不過,何鴻燊多年來樹敵甚多,除十姑娘外,另一澳娛股東霍英東亦對他不滿。澳博上市公開賬目,日後有何爭拗便交港交所及證監會定奪。但何鴻燊的子女和四太在賭場營運上經驗尚淺,面對外來的賭業競爭,今年八十五歲的何鴻燊要退下來,不是一件易事。

近身最着數

澳博上市如箭在弦,跟隨何鴻燊三十年的蘇樹輝、吳志誠等管理層,屆時若套現手上股權,將進身億萬富翁行列。

蘇樹輝於七三年畢業於港大物理系,七五年何鴻燊以信德名義請他任助理秘書。入職不久,蘇被派往菲律賓,後調往澳娛任職,成為賭王的頭馬及四太梁安琪最信任的近身。澳娛、澳博對外事務,多由蘇樹輝負責;據知何鴻燊向幾房人分「家用」,亦由他安排,被視為大掌櫃。

而另一「近身」吳志誠,原是十姑娘何婉琪「契仔」,於七十年代港大社會學系畢業後,即由十姑娘聘請在賭場工作。由於他由派牌的基層工作做起,所以十分熟悉賭場的運作。○二年十姑娘被擯出澳娛董事局後,吳志誠升為澳娛行政總經理,掌管賭場運作。

據悉,澳博開業初期,蘇樹輝及吳志誠分別獲贈百分之五及二的股權,以「激勵」他們的工作士氣。按此估計,若澳博成功上市,他們身家分別暴漲三十億及十二億元。

妓女無啖好食

澳博旗下的葡京賭場,一向為妓女搵食的集中地,但最近卻因何鴻燊整肅而無啖好食。一名賭場中人說:「全盛期葡京有成五百個妓女搵食,兩個人一間房,日租一千一百蚊,都佔成三百間房。」

不過,最近何鴻燊見人數太多,有損葡京形象,吩咐葡京酒店行政董事、姪兒何猷倫好好管理。

「啲妓女日日喺葡京地下嘅樂宮美食餐廳外來回踱步兜客,走廊兩邊嘅保安就負責點人數,一超過五十人,就捉晒去大豐銀行嘅保安室,要佢哋抽籤,罰佢哋返上房瞓覺兩至八個鐘。抽中『二』字要瞓兩個鐘,抽中『四』字就瞓四個鐘,如此類推,唔俾佢哋落樓搵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