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軟件後 變每半小時「過料」紅米傳資訊到星洲 專家指極不尋常
1 :
GS(14)@2014-09-08 23:21:52【本報訊】國產手機小米上月被揭發擅自上傳用戶資料到北京伺服器,小米為此道歉及推出供用戶下載的「更新包」補鑊,聲稱已堵塞漏洞。不過,《蘋果》委託資訊保安專家楊和生及資訊安全公司Nexusguard進行測試,發現更新後的紅米1S,即使在靜止狀態,每隔半小時便會自動上傳手機資料到新加坡一個租用的伺服器。小米回應稱,與伺服器連線只為客戶更新日曆、天氣等系統,不涉私隱。業界與專家直指情況不尋常,有洩漏客戶私隱之嫌。記者:梁御和上月有電腦保安公司發現,小米3及紅米1S兩款手機會將用家的手機序號及電話號碼,傳送到小米位於北京的伺服器;而以手機發送短訊時,更會連接收短訊者的電話也傳到同一伺服器。事後小米發聲明道歉,並向用戶提供OTA更新包,指已解決有關問題,聲稱安裝後便可「安心使用」。該更新包適用於所有小米手機。本報委託互聯網協會網絡保安及私隱小組召集人楊和生,為香港版紅米1S手機進行為期13天的監察測試;供測試的紅米是全新機,開封後立即連接由楊設立的WiFi網絡,以便監察手機有否向互聯網發放資料。
■保安專家楊和生發現,紅米手機每半小時會自動上傳手機資料到伺服器。方智傑攝
檔案大或含文字資料
監察期間,手機一直維持閒置狀態,只會偶爾進行拍照或新增通訊錄等不涉及上網等動作,也沒有登記及開啟任何雲端或互聯網服務。結果發現,紅米手機在未安裝更新包前,每日早上會自動將手機資料上傳到北京伺服器。根據IP,伺服器登記者為「北京藍訊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中國互聯網傳輸工作,為不少政府部門及國企提供服務;今年5月更與官媒人民網在北京合作設立數據中心。
至於被紅米上傳的手機資料,全數被加密,楊和生暫未能破解。但由於上傳的檔案大小由893B至30KB不等,楊認為不尋常,「普通嘅系統資料唔會咁大」,以此估計,被傳送的有可能包括通訊錄在內等文字資料。其後楊再為紅米安裝聲稱已堵塞漏洞的OTA更新包,發現手機已沒有再將資料傳到北京,但就改為每隔半小時自動將手機資料上傳到位於新加坡的Amazon伺服器。同樣,上傳的資料也被加密,檔案大小由143B至4KB不等,較更新前細,「似係拆細咗續次send,不過上傳嘅時間好密,一樣好唔尋常」。
至於該Amazon伺服器,屬公開的雲端伺服器,可供任何人士租用,除了可作一般資料貯存外,租戶也可以加裝運算程式。業內人士指出,該伺服器方便隱藏身份,近年吸引不少網絡黑客租用。最後記者委託資訊安全公司Nexusguard Consulting,將紅米手機的原廠作業系統(Rom)全數刪除,重新安裝由中國第三方人士設計的作業系統,再以同一方法監察手機活動,結果發現紅米手機已沒有上傳資料到北京藍訊或Amazon,改為每日一次將資料上傳到設計者的伺服器。換言之,之前傳送用戶資料到小米的伺服器,是小米在手機所安裝的系統造成。
稱更新日曆天氣非私隱
小米科技回應稱,安裝更新包後,已經不會再傳輸用戶的個人資料到小米伺服器;至於手機與小米伺服器的連線,內容包括日曆、天氣、軟件更新及系統提醒等互聯網服務,並不涉及用戶私隱。不過,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紅米手機的上傳動作「不正常」。他指一般手機有可能會上傳系統資料到伺服器,「但係頻率唔會咁密,而且好耐先會做一次」。方保僑又稱,一般新機如未有申請或開啟服務,卻出現大量自動上傳動作,「令人懷疑係access緊某啲私隱」,促小米應盡快澄清事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08/18859460
2 :
GS(14)@2014-09-09 12:02:09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08/18859470
【本報訊】有「山寨蘋果」之稱的小米手機,無論產品設計、廣告及行銷方式也被指抄襲蘋果產品;不過由於定價十分低廉,價錢較蘋果iPhone便宜逾一半,在中國內地大受歡迎,最新公佈2014年上半年共售出2,611萬部,成為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供應商。
創辦人扮喬布斯
小米自2011年推出第一部手機以來,便被指其產品設計是抄襲自蘋果,惟小米對此並不避嫌。至今無論是宣傳硬照、甚至是新機發佈會的場內佈置及設計,也跟蘋果十足十。
至於小米創辦人雷軍在新產品發佈會上也模仿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身穿黑色上衣,更加插「One more thing」等經典環節,令一眾「果迷」十分憤怒,在網上齊聲大力抨擊。
然而,小米手機以平價為賣點,價錢由1,000餘元至2,000元不等,大概是iPhone的一半,在中國內地廣受大眾歡迎,首年便成功售出719萬部手機。
近年更進軍香港、台灣、新加坡及印度等地,今年上半年已售出2,611萬部,銷售額更達到330億元人民幣(約416億港元),更成功超越LG,成為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供應商。
3 :
GS(14)@2014-09-09 12:02:2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08/18859468
【本報訊】小米手機再爆洩密疑雲,經常被監聽的泛民及社運界人士,對國產手機更加避之則吉。活躍社運的民主黨區議員區諾軒指出,自小米上月被揭發會上傳資料到北京後,早有黨友在WhatsApp群組內提醒他們「小心小米」。
區坦言,自己向來不使用國產手機及WeChat等國產Apps,「已經有好幾個IT朋友同我講,呢啲國產嘅(程式)會有監控」。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表示,認識的黨內或社運界朋友均沒有人使用小米手機,「大家對呢方面都好警覺」。
[■吳文遠稱黨內朋友均沒人用小米手機。] ■吳文遠稱黨內朋友均沒人用小米手機。
最驚被偷WhatsApp內容
人民力量副主席甄燊港是小米手機用戶,他說「正考慮停用」。他稱自己的小米手機是由女兒贈送,「千幾蚊,真係好平」,但近月不斷有朋友勸告他停用,「偷聽講電話就唔怕,我有重要事都會見面先講,反而最驚俾人偷到WhatsApp內容」。
4 :
GS(14)@2014-09-09 12:02:42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08/18859464
【本報訊】手機廠商透過收集及銷售包含用戶資料等「大數據」(Big Data),原來這方面的盈利,隨時較單純銷售手機硬件更高。政府部門也能利用這些數據對市民進行全面監控。
Nexusguard Consulting行政總裁龐博文解釋,廠商要收集智能手機用戶的資料,可從四方面着手。先從插入手機內的電話卡,得知用戶的電話號碼及日常撥出的電話號碼。
其次手機硬件內也可以預設資料的傳送路徑,以便中途截取經手機傳出的資料;透過手機作業系統的電話簿等功能,從中得知用戶的社交圈子及個人檔案。
最後監控手機內的Apps,例如facebook及WhatsApp等,用戶的日常生活習慣及行為言論,也可知得一清二楚。
中國「私隱法」阻嚇力不足
龐博文指出,綜合以上資料,「用家成個full picture都睇晒」,政府部門也可藉此對個別人士進行全面監控。而廠商掌握一定數量的用戶資料後,便可集結成大數據,從中分析出市民特定行為、喜好及商業趨勢等,「呢啲資料先最值錢,賺錢過賣手機硬件」。
他稱要使用智能手機,無可避免會被收集資料,故各地訂立的私隱條例才是重點。以美國為例,條例有要求企業收集資料前,須知會用戶及披露收集內容;歐洲各國更加嚴謹,「(用戶資料)儲存地點、時間、用途,都明文規定要公開,甚至連最後銷毀資料嘅方法都要披露埋」。
台灣也有清楚說明個人資料的定義,市民的性傾向、性生活以及社會活動等資料,也包括在保護範圍內,違規者須向受影響人士賠償最高2億元新台幣。
至於中國「私隱法」,即《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自去年9月才實施,但罰則只由1萬至3萬元不等,阻嚇性成疑。
5 :
GS(14)@2014-09-09 12:03:0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08/18859462
【本報訊】原廠小米手機內置「小米應用商店」,功能與Android手機的「Google Play Store」一樣,設有各種熱門Apps(應用程式)供用戶下載,但這些Apps疑已被做手腳改裝。用戶使用這些應用程式時,資料會傳送到內地伺服器。
小米手機分中國版本及香港/國際版本。由於資訊審查,中國版沒有Google Play服務,小米於是自行開發小米應用商店取代,內裏收集有facebook、WhatsApp等熱門Android Apps,還包括一些Google Play上的收費Apps,全供免費下載,吸引不少香港版用家使用。
傳至9個伺服器
資訊安全公司Nexusguard Consulting測試過小米應用商店內的Apps,發現這些Apps會連接中國內地伺服器。例如在Google Play下載的官方WhatsApp,用戶發短訊時,資料內容只會經過Google及WhatsApp的美國伺服器,再傳到目標用戶的手機。但在小米應用商店下載的小米版WhatsApp,則疑被人預先修改,發短訊時資料會傳到九個中國伺服器。
根據IP資料,九個伺服器分別屬於中國聯通、北京森華易騰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及北京藍訊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位處北京及廣州。中國聯通是國企,主打電訊服務;北京森華易騰主要經營互聯網數據中心及網絡安全服務,也會向其他公司提供收集大數據(Big Data)等服務。小米應用商店上的Apps,外觀與Google Play的官方Apps無分別。惟記者發現小米版Apps的檔案普遍較大。以WhatsApp及facebook為例,小米版與官方的程式版本相同,但小米版的檔案大小為15.3MB及13.67MB,官方則只有14.59MB及13.66MB。另現時Google play上的官方facebook App,版本為15.0;小米版卻已去到17.0,比官方還要「新」。
港屋租5年七成 星洲一成半
1 :
GS(14)@2014-12-17 17:03:0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1.htm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升,年輕小家庭「上車」難望,前特首曾蔭權曾建議青年租屋暫住,然而,現今的香港,即便租屋暫住,亦大不易。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全港住宅租金指數,自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至今,5年間大升近七成,同期人工升幅卻只有25%;同樣在海嘯後經濟復蘇的新加坡,過去5年私人住宅租金升幅卻只有15%。環顧全球,各大城市的租務市場往往都有管制措施及特色,例如新加坡有限度地開放政府組屋予外籍勞工租用,美國紐約市及德國等推行租金管制,韓國則有獨特的「全租制」等,這些特點能否供香港有所參考?
港家庭入息5年升幅不足三成
根據統計處數據,本港家庭月入中位數由2009年的17,500元,升到今年的21,900元,升幅不足三成,但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過去5年本港私人住宅整體租金指數由2009年的96.1升至160.7,升幅達七成,遠遠拋離家庭月入的升幅。租金升七成是全港平均數,個別地區如中產小家庭聚居的沙田第一城,一個實用面積僅284平方呎的細單位,已由09年約月租6000元,升至近期1.1萬至1.2萬元,升幅近倍。
同樣經歷金融海嘯再復蘇,新加坡的私人住宅租金升幅卻明顯較香港平穩,據新加坡稅務局統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幅由09年的139.4升至今年的162.8,升幅為15%。
雖然新加坡永久居民結婚之後便可以低廉價格購買政府組屋,但當地有接近130萬外國勞工,除了低收入建築工人多租住外勞宿舍外,具一定學歷與專業資格的外籍工人也超過30萬人,要自己在租務市場上解決住屋需求,對租盤也有一定需求。在新加坡銀行業工作的Ruby表示,當地部分組屋也可租給外國人,相比起私樓,組屋是一種經濟實惠的選擇(見另稿)。
長策成員:星允組屋出租 港可行性低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新加坡組屋面積較為寬敞,一個家庭的住屋有3、4個臥室也十分普遍,因此有條件將部分住房甚至整體出租。他表示,類似的釋放部分公營房屋的措施,例如允許居屋有限度地出租等措施也在本港長策會討論過,但因香港公營房屋本身十分擠迫,空置數量十分有限,「等緊上公屋、買居屋人都咁多」,另一方面港人對福利問題較為敏感,對利用政府資源來牟利等做法的容忍度低,故討論後認為此做法在香港實施的可行性較小。
德政府訂市場價格範圍
香港在1999年廢除了租管,又在2004年通過修訂《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取消了租住權保障,與此同時,歐洲及美國部分地區仍然保留租管,隨租金升,近期有部分團體呼籲港府恢復租管。現時德國的租金管制便被普遍認為是既能保護租客利益及不會對業主造成傷害的機制,地方政府會訂立一個市場價格範圍,業主在範圍內可有限度地加租,一般每年不超過15%,另外政府也會提供稅務寬免予業主作為補貼;在美國紐約市,約一半出租單位受到租金管制,其中大部分單位可根據租金釐定委員會訂立的加租幅度內加租(詳見另稿)。
學者:倘港設租管 市場租盤減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系主任鄒廣榮認為,現時香港租金急升,最主要原因是供不應求,尤其是市場上需求最旺的中小型單位,故租金管制未必是最適合的方法, 因租金管制會令業主出租單位的意欲下降, 一個副作用是市場上租盤會減少,對目前香港租務市場的情是反效果。許智文也認同,實施租管有很多技術問題,政府定出租管範圍之後,業主往往會通過改變單位面積、間隔或用途等來避開租管,「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同樣是人多地少的城市,首爾的人口密度比起香港還要高約1.6倍,但有一定儲蓄的韓國居民,只要付給業主相當於樓價一半的金額作為按金,就可免費租樓,合約期滿後業主將全數退還金額(見另稿)。
【系列完】
明報記者 田青青
■影片區更多專訪片段:
http://link.mingpao.com/20343.htm
■明報報料熱線﹕
[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
2 :
GS(14)@2014-12-17 17:03: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2.htm
房補習教師 坐水桶教書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30歲的林小龍在中文大學碩士畢業,現時是全職補習教師。3年前,他因為家庭原因要搬出來獨居,因收入有限,又要照顧學生的需要,因此在元朗租了一個鄰近學校的唐樓房。房面積有限,加上廁所也只有50平方呎,但租金也要2800元,算下來呎租要50多元。
元朗50呎租2800元
中文系出身的他藏書豐富,家中三面牆都密密麻麻地排滿了書,房正中間擺了3張茶几,兩邊靠了幾張方形儲物,除此之外便再也沒有空位,連一張睡覺的也沒有,「因為同係必需,平時學生補習都坐這裏,夜晚就睡在這幾張上。」原來上的「咕」就是他的枕頭,被子收在儲物下,夜晚才拿出來。因為的闊度與小龍肩膀差不多,所以他睡上去之後只能一動不動,「曾經試過轉身時整個人跌落地下,不過現在慣了可以不動」,緊挨的茶几也成為他的「防線」,「跌下去之前,我碰到張就會醒」。
只有一兩個補習學生的時候,小龍還可以與他們「平起平坐」,但有時一班學生四五人同時上課,小龍連都沒得坐,要退到廁所教書,他試過坐在馬桶上教,「蹲亦都試過,但始終一堂至少個半鐘,都幾辛苦」,後來他將水桶反轉扣在地上,成為一張迷你,他總算可以坐教書了。
「晚上睡在幾張上」
「始終比較硬身,醒後好似被人打過,身體不很舒服。」小龍也曾買過一張褥,擺在房中間當,但涼時,廁所滲水出來會弄濕褥,「試過用毛巾都塞唔住」,故唯有「摺埋」,繼續睡仔。在房中捱了幾年,隨學生增多,收入漸趨穩定,女朋友亦學業有成踏入社會,他計劃明年初與女友搬入村屋單位,空間更為闊落,只是租金也大增至5000多元。
生活艱辛,小龍還是保持苦中作樂,「香港形勢艱難,係外部苦,但保存自己,花點心思,係內部樂。」他指房住得太久,身體會顯得不如以前健康,但他還是希望一眾房居民可以養好自己的身體,等待轉機,「希望香港日後建屋可以滿足本地人需求先,政府都應該增加公屋、居屋供應,改善低下階層居住環境」。
3 :
GS(14)@2014-12-17 17:04: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3.htm
政府組屋可出租 增供應平衡需求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Ruby遠赴新加坡,在當地一間銀行工作。在新加坡的第一年,Ruby與大多數外籍人士一樣,租了一個組屋房間與業主同住,因房東太太的丈夫在中國內地工作,女兒也在外國讀書,所以大多數時候只有Ruby與房東太太兩個人。Ruby表示,雖然房東人很好,也很照顧她,但與業主同住始終有點拘謹,「有點寄人籬下的感覺」,因此半年前,她與朋友找到適合的租盤時便搬走了。
現時她與一個朋友在附近合租了一套約700呎的組屋,因單位近地鐵站,又處於富人區,附近多為私人公寓及獨立屋,因此價位也較普通組屋高一些,她與朋友分攤租金,每月要付1300坡元(約7600港元),佔月薪三分之一。
佔月薪三分之一
Ruby直言,「雖然房租有點貴,但這個單位值得起這樣的價錢」,單位寬敞且裝修、家具都很新,還有衣帽間與洗衣房,附近環境優雅,生活方便,鄰居質素也很高,去島內各處的交通時間都不超過半小時,故她對單位感到很滿意。
Ruby表示現時新加坡大學畢業生普遍起薪有3000坡元(約1.7萬港元)左右,租一個組屋一間房與業主同住是比較常見與經濟的選擇,位置好的大約要1000坡元,偏遠一點的600坡元也有。
合租一套組屋更貴
同樣條件的組屋,若同人合租一整套組屋單位的話,平均下來一間房要貴100至200元,私人公寓再在這個基礎上貴200至300元。她表示考慮到私人公寓有健身房及泳池等設施,她也曾一度想租私樓,但因找不到交通方便又價格適中的私樓而作罷。
4 :
GS(14)@2014-12-17 17:04: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4.htm
新加坡租務特點:組屋可出租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新加坡政府規定,購買組屋5年後可出租半套,但租客必須與業主同住,購屋10年後,則可將單位整套租予外國人,但必須經由建屋局批准,而今年開始,每棟組屋不可超過11%單位租給外國人,每個鄰里(相當於屋苑)則不可超過9%,若將其中一兩個房間租予外國人則不受比例限制,故在當地,租客與業主同住是比較常見的現象
5 :
GS(14)@2014-12-17 17:04: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5.htm
400呎月租1.7萬 租前確認收入水平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來自廣東省的劉艷(Prynne)碩士畢業並工作5年後,決定到紐約進修藝術商業(Art Business),她在紐約曼哈頓中心區租了間一房一廳的公寓,面積逾400平方呎,月租2200美元(約1.7萬港元),單位屬於「租金穩定系統」的範圍內,但租了一年多,業主也沒有要求加租。
Prynne在租入這個「租金穩定系統」內的物業前,房東還要確認她的收入是否合格,因政府規定租客的稅前年薪要在月租的40倍以上。Prynne所住的單位雖樓齡逾百年,但保養得當,內籠裝修亦十分新淨,且交通方便,「我家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央公園只需要步行15分鐘,平時都走路上學」,因此皇后區、布魯克林區及鄰近新澤西州的租金雖便宜兩三成,「但紐約的地鐵遇暴雨、暴雪時會故障,巴士也不太準時,所以我還是傾向住在曼哈頓」。紐約平均大學畢業生稅前年薪6.1萬美元,即平均月薪約3.9萬港元。
外籍人士留學生租樓有限制
Prynne又稱,對於外籍人士、留學生來說,租房是比較困難的,因一方面紐約市政府的經濟適用房只提供給美國公民,且「我們(外籍人士)在本地沒有信用紀錄」,所以不少業主都要求他們預付半年租金,另外大型合作社式公寓雖租金較低,但租客需經過面試及業主委員會同意才可承租,外籍人士亦經常被排除在外。
Prynne指她一開始也被要求一次過預付半年租金,租了一年後才轉為按月付租金,「如果同樣的租金,信用紀錄良好的本地人的話,可以在一個大型的合作社式公寓裏找到更好的單位」。
6 :
GS(14)@2014-12-17 17:04: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6.htm
紐約市租務特點:租金管制及經濟適用房屋(affordable housing)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紐約市大概有220萬個單位出租,其租金管制(rent regulation) 包括租金控制(rent control)及租金穩定(rent stabilization),租金控制大約有3.8萬個單位,主要規管樓齡超過60年、租客自1971年便開始租住的情,幾乎不可加租;租金穩定則有約100萬個單位,主要包括1947至1974年間建的公寓樓, 每年由租金指導委員會開會釐定建議加租幅度,個別業主加租不可超過這個範圍。
保障房屋 分租中低收入者
另外,紐約市推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房屋,例如在私人項目中,給予發展商稅務優惠,交換條件是發展商將項目中約兩成單位交予政府,政府再將這些單位按比例分租予中低收入者及長者,他們只需要繳付低廉租金便可入住,但申請者眾,要靠抽籤來決定承租者;還有專為中收入家庭而設的Mitchell-Lama發展計劃,提供廉價的租賃和合作社式住宅。
7 :
GS(14)@2014-12-17 17:05: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7.htm
樓價一半作按金 居住兩年免交租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今年33歲的崔明一雖已結婚生子,但因不想買樓,便靠這種「全租制」解決住房問題。
他們夫婦倆都是全職上班族,家庭月入約為1000萬韓圜(約7萬港元),租的公寓大約有700平方呎,兩房間隔,位於首爾的商業區。公寓需要一次付1.9億元按金,他們有1.5億韓圜(約105萬港元)儲蓄,再向銀行借了4000萬韓圜,每月付10萬韓圜利息給銀行,利息支出約佔家庭月入的1%。「因為在韓國買房需要繳付財產稅,另外加上管理維修等額外費用,經濟壓力比較大,加上我們兩夫婦都年輕,日後換工作的機會多」,所以不急於買房。
借貸付按金 利息比月租平
韓國經營者聯合會今年的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約為278萬韓圜(約1.9萬港元),崔先生的家庭月入在同齡人中屬中上層。崔先生認為,「全租制」的好處在於只要有儲蓄的話,就不用再繳付月租,即使儲蓄不足以支付租房押金,也可以向銀行貸款,利息比起月租便宜很多。崔先生又稱,首爾房價不穩定,令很多人不想買房子,所以已經結婚生子、手上又有一定儲蓄的中青年一族,便很喜歡這種租屋方法。
至於業主拿得巨款後,可存銀行生息或作其他投資,但由於近年韓國存款利率下跌,願意接受全租制的業主已較以往減少。
倘月租形式 200呎3000元
首爾人口密度幾乎是香港的2.5倍,崔先生表示住房雖然緊張,但「只要不選擇優良學校區或商業區的話,在首爾租房並不難」,另外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多數會選擇按月付租金的形式租房,與香港一樣,年輕人租一個200呎的一房單位約需50至60萬韓圜(約3000至4000港元)。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系主任鄒廣榮認為,「全租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當地房屋供應充足,樓價升幅慢,故就算當地人有一大筆錢也不想買樓,但他也指出,「拜美國QE(量化寬鬆)所賜,當地樓價都慢慢上升中,業主都開始加租」。
8 :
GS(14)@2014-12-17 17:06:1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8.htm
韓國租務特點:全租制度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全租制是韓國特有的租房制度,租客一般與業主簽兩年合約,租客交付一筆高昂的按金給業主(通常是樓價的五至六成),其間就不用再交任何租金,兩年合約期完之後,業主需將按金發還租客;若租客的儲蓄不足夠,可向銀行借貸,銀行會根據租客的收入、工作穩定性及信用紀錄批出貸款
9 :
GS(14)@2014-12-17 17:06: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09.htm
德國租務特點:租金管制
業主加租 須參考政府指數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由地方政府諮詢租客團體之後定立一個本地市場價格範圍,業主可在此範圍內自訂租金,業主要加租時,必須參考由當地政府編製的租金指數及至少3個同區類近單位的租金,向政府說明加租理據,另外,租金加幅每3年不可超過20%(個別州為15%);德國有一個租客協會,是全國320個地區租客組織的聯合組織,代表租客與政府及立法部門溝通;為補償業主,政府也會為業主提供稅務寬免
10 :
GS(14)@2014-12-17 17:06:5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10.htm
高租金元兇 公屋銳減 旅客激增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過去5年租金升幅跑贏收入,特別是中小型單位升幅,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主任鄒廣榮表示,因過去幾年香港家庭住戶數目一直在增加,保持每年約兩三萬個家庭數目的增長,「一方面年輕人需要獨立,每戶人數在減少,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離婚」,故戶數變化增大了對租住單位的需求。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亦指出,供不應求是導致過去幾年租金升的主因,因「八萬五計劃」之後,本港住宅無論是私樓還是公屋供應都銳減,居屋更是停產,每年的住宅供應量只有約2萬個,不足應付每年約4萬個住屋需求,租客競爭大,租金因此被推高。
公私營房屋皆供求失衡
另外來港學生及旅客數量過去亦大增,許智文表示,因學校無法為全數非本地學生提供宿舍,故有一部分要在市場上租屋,也會增加房屋需求,但他認為這些影響較為局部,主要影響學校附近的租務市場。
訪港旅客由5年前的不足3000萬,增加至逾5000萬,鄒廣榮認為雖然當中很多都是不過夜旅客,但對租務市場也會造成間接影響,「因為旅遊業創造的工作機會主要集中在市區或者景點區,受益於旅遊業的中低層勞工可能希望在市區租房,方便工作,而他們收入有限,所以集中租中小型單位,推高租金」。
11 :
GS(14)@2014-12-17 17:07:0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a11.htm
在職露宿者增 社工指因租貴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由2009年1月至今,面積在39.9平方米(約422平方呎)以下的單位,租金增幅逾六成,同期社會福利署已登記露宿人數由421名大幅增長至718名,增幅達七成。從事露宿者服務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表示,租金昂貴也是大部分在職露宿者的考慮因素。
露宿者收入中位數5500元
吳衛東指出,全港約1400個露宿者有四成在職,收入中位數是5500元,「2004年取消租住權保障之後,業主可以隨時加你租趕你走,同埋租金升得好緊要,一個板間房都月租1500,房更加升到二三千蚊,加埋按金同添置基本生活用品,租屋住其實好困難」,全港露宿者調查也反映,最主要的露宿原因是「租金太貴,找不到負擔得起的住所」,有四分之一露宿者表示這是他們露宿的原因。
月入萬元跟車 露宿公園
51歲的「權叔」蔡寶權屬於在職露宿者,一張薄被、一張氈,再用衣服當枕頭,深水的一個公園便是他的家,下雨時他要到公園旁邊的男廁借宿,洗澡要去附近體育館。因為交友不慎和健康問題,權叔輾轉換了好幾份工作,現時他做跟車,工資按日結算,約有400餘元,每周休息一日,每月收入都有1萬元左右,但百物騰貴,無奈之下也要在深水的公園內露宿。
權叔指4年前曾在深水租房,月租約2000元,現時已升到3000多,「租樓起碼要畀得起3個月按金,我都要儲定一筆應急錢,萬一突然失業要開飯」,故他要先儲起1萬多元,才有能力去租樓住,但他之前失業多時,現時百物騰貴,要租樓也十分困難。
星洲高空拋垃圾罰11萬
1 :
GS(14)@2015-01-22 23:12:14
亂拋垃圾乞人憎,在有名以重典治國的新加坡(圖),這一拋更讓一名圾垃蟲失掉接近兩萬新加坡元(約十一萬五千港元),相信是獅城歷來金額最高的高空拋垃圾罰款。環境部昨天表示,在前年六月開始,接到報告指某幢大廈有人從高空拋下垃圾。地方官員多次到該大廈宣傳和教育住客要有公德心,但之後仍再接四次拋垃圾報告,環境部官員到場「守候」卻往往無功而還。
垃圾蟲勞改五小時
當局在同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間,到現場設監察鏡頭,終於拍到該名三十八歲男子三十四次拋垃圾的罪證。垃圾蟲除遭罰款,更要做五小時勞改。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2/19011056
雨傘運動令星洲才俊醒覺「慣咗唔出聲好危險」
1 :
GS(14)@2015-03-24 08:26:21
■沈文才稱雨傘運動(左圖)讓他明白下一代須主動掌握自己的命運。
【本報訊】李光耀預言香港無真普選,但港人在雨傘運動昭示出來的不認命與自救精神,仍得到新加坡金融才俊欣賞。居港新加坡人沈文才(Eric Sim)說,相對港人,新加坡人更習慣依賴政府,他希望在港成長的子女可學到港人的自強,「我一路成長都係好聽話,如果一直留喺新加坡教小朋友,好可能都係咁。希望小朋友學習香港人,會主動掌握自己命運」。
Eric居港四年,現於金融公司任高層,十分為其新加坡人身份自豪,也很尊敬李光耀。出身基層的他,父母在新加坡到處可見的熟食中心經營小吃攤檔,小時候一家五口居於組屋。他說,香港最令他amazing(驚訝)之處,是無處不在的自由市場,如「紅van」路線及收費皆自由,毋須政府介入,卻運作完善、順暢,「新加坡係樣樣嘢都有政府參與,我來香港之前,冇諗過有啲嘢就算政府唔介入,都可以行得咁好」。但他也認為,並非所有事務都應以自由市場形式運作。以照顧普羅大眾來說,新加坡政府做得比港府好,前者在多方面的硬性規定,雖限制了自由市場的運作,卻讓基層有向上流動的可能。
遇問題多求諸政府
不過,Eric亦看到,星洲國民遇上問題,求諸政府多,自行解決少,很難想像可如港人般挺身而出造就一場雨傘運動,「我好欣賞佢哋(傘運者),有意見就努力爭取,唔會等政府安排。新加坡前五十年好幸運,有個好好嘅政府,但難保將來有機會出現冇咁好嘅,如果新加坡人習慣咗唔出聲,係好危險」。長遠而言,Eric有意回新加坡從事教育工作,或加入政府,以自己在外吸收到的各家所長,回饋教他最自豪的故鄉。■記者朱雋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762
雨傘運動令星洲才俊醒覺「慣咗唔出聲好危險」
1 :
GS(14)@2015-03-26 00:33:24
■沈文才稱雨傘運動(左圖)讓他明白下一代須主動掌握自己的命運。
【本報訊】李光耀預言香港無真普選,但港人在雨傘運動昭示出來的不認命與自救精神,仍得到新加坡金融才俊欣賞。居港新加坡人沈文才(Eric Sim)說,相對港人,新加坡人更習慣依賴政府,他希望在港成長的子女可學到港人的自強,「我一路成長都係好聽話,如果一直留喺新加坡教小朋友,好可能都係咁。希望小朋友學習香港人,會主動掌握自己命運」。
Eric居港四年,現於金融公司任高層,十分為其新加坡人身份自豪,也很尊敬李光耀。出身基層的他,父母在新加坡到處可見的熟食中心經營小吃攤檔,小時候一家五口居於組屋。他說,香港最令他amazing(驚訝)之處,是無處不在的自由市場,如「紅van」路線及收費皆自由,毋須政府介入,卻運作完善、順暢,「新加坡係樣樣嘢都有政府參與,我來香港之前,冇諗過有啲嘢就算政府唔介入,都可以行得咁好」。但他也認為,並非所有事務都應以自由市場形式運作。以照顧普羅大眾來說,新加坡政府做得比港府好,前者在多方面的硬性規定,雖限制了自由市場的運作,卻讓基層有向上流動的可能。
遇問題多求諸政府
不過,Eric亦看到,星洲國民遇上問題,求諸政府多,自行解決少,很難想像可如港人般挺身而出造就一場雨傘運動,「我好欣賞佢哋(傘運者),有意見就努力爭取,唔會等政府安排。新加坡前五十年好幸運,有個好好嘅政府,但難保將來有機會出現冇咁好嘅,如果新加坡人習慣咗唔出聲,係好危險」。長遠而言,Eric有意回新加坡從事教育工作,或加入政府,以自己在外吸收到的各家所長,回饋教他最自豪的故鄉。■記者朱雋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762
批評公積金 首位誹謗罪成網民星洲博客羨慕港人上街抗爭
1 :
GS(14)@2015-03-26 00:44:20
■鄞義林在網上批評中央公積金制度,被判誹謗罪成而面臨破產。羅君豪攝
【李光耀逝世】【本報訊】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國內國外紛紛致哀,並送上溢美悼辭。但在這個繁榮富強的國度,李光耀遺下的除了財富,還有動輒得咎的狹窄言論空間。新加坡博客鄞義林,因發表批評中央公積金制度的文章,被李光耀兒子、現任總理李顯龍控告誹謗罪成,成為首位被整治的網民。面臨破產、還因示威再次被捕,但他仍無畏無懼。強人離去,他寄語新加坡人也要告別恐懼,向雨傘運動中的香港人借鏡,面對強權,應以選票、雙腳抗爭。記者:雷子樂
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在當地一直備受推崇。但鄞義林發現,當地低收入人士的實際工資,是全球發達國家中最低、政府要市民將公積金用於教育、醫療等範圍,並同時增加收費,兩家為公積金作投資的主權基金和政府公司,回報理想,對市民派息卻是偏低。
「我很可能破產」
資料顯示,目前僅7%長者有足夠的公積金存款支援退休生活,八成人無法維持中等的生活水平。他三年前在網誌撰文分析有關問題,惹怒了兼任政府投資公司(GIC)的經理李顯龍,被他控以誹謗,去年被裁定罪成,今年年中會對罰款作出判決。鄞義林已作最壞打算,「該法院是處理金額25萬元(約142萬港元)的官司,我很可能破產」。被控告後,他被公司開除,去年九月到全國唯一准許集會的芳林公園抗議,因揮舞國旗及喊口號,再被拘控。他批評,過去五十年來,新加坡政府從沒停止過壓迫國民。從1963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引用內部安全法,未經審訊就關起反對黨、學生領袖、工會、報章記者。到九十年代,就以誹謗法律去控告反對黨、國際傳媒。近年政府又加強網絡限制,要求每個月內有逾50萬人瀏覽的網上媒體要領取牌照。
指星人敢怒不敢言
強人前日終於倒下,鄞義林說,不會怨恨李氏父子,畢竟李光耀在位的前二十年,確有一支良好的隊伍,把新加坡很好的建立起來,但八十年代以後,管治團隊質素下降,新加坡的發展開始出問題,「新加坡人其實很生氣」,只是一直敢怒不敢言。沉默之中,他還是看到一點希望,就是新加坡有民主,「如果新加坡人肯去投票,把政府投掉,肯去芳林公園示威,我們是可以改變」。香港的雨傘運動,也令他感慨良多。他很記得,有一位香港爸爸說過「為了孩子,我會上街」;但在新加坡的爸爸則會說:「為了孩子,我不會上街」。「我希望新加坡會在這數年,了解到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如果我們可以上街,去芳林公園示威,如果我們投對了一個政府,我們有機會翻身,令我們有一個比較照顧人民的政府。是時候放棄我們的恐懼,給自己一個機會。」香港人的抗爭行動,他羨慕不已,「跟中國政府拼,機會很渺茫,但他們肯去奮鬥,我真的希望新加坡人可以這樣。」他更希望香港人要繼續為民主抗爭,「機會仍在的,也是可影響新加坡人,所以,請你們不要停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5/19089362
十萬星洲人 冒雨送國父 一代強人化輕煙
1 :
GS(14)@2015-03-30 08:18:54
■新加坡昨午為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舉行國葬,移靈隊伍途經的地方,大批民眾冒雨揮動國旗送別。羅君豪攝
【李光耀國葬】【雷子樂、羅君豪 新加坡直擊】【本報訊】在風雨中帶領新加坡傲立萬國之林,也在風雨中接受國民的呼擁道別。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昨舉行國葬,早上靈柩運出國會時下起傾盆大雨,10萬國民撐開雨傘或任由雨打,揮舞國旗,向靈車吭聲疾呼「李光耀、李光耀」,作最後道別。各國領袖下午出席國葬,這位國民心目中的偉人、世人眼中的威權主義之父,在火化儀式過後,化作輕煙。繼一連四日逾45萬人前往國會參與公祭後,昨日李光耀靈柩前往舉行國葬會場時,所經過全長15.4公里的路途,沿途都有大批民眾從早上開始在街上等候。新加坡昨晨突然下起大雨,國會外、商業區,盡是一把把的雨傘和密麻麻的旗海。有民眾早上6時已來排隊,有中學也動員了百多名學生到場,在靈車途經路線維持秩序。65歲的劉先生昨晨6時已前來,他表示李光耀能做到民眾安居樂業,對新加坡有極大貢獻;80歲的葉先生早上8時到達,他讚揚李光耀統治的新加坡,能做到四大種族和諧共處,國民生活有顯注改善,特意前來送他最後一程;潘女士不介意渾身濕透也要送別心目中的國父,她讚揚李光耀令新加坡經濟起飛,對李顯龍的接班感到滿意,但也認為新加坡不會再有第二個李光耀。大約正午12時30分,三軍儀仗隊到達國會外,民眾舞動新加坡國旗,高呼「新加坡加油」。這時段雨勢最大,雷聲大作、烏雲密佈、國會大廈半落的國旗,被雨打得捲縮成一團。人民行動黨在網頁上重貼60年代新加坡首次國慶巡遊的舊照,那時同樣下起大雨,李光耀在雨中表示全球都在注視,新加坡人會勇敢面對!
■李光耀靈柩途經政府大廈前大草場時,陸軍部隊以最高規格的21響禮炮向他致敬。羅君豪攝
陸軍鳴放21響禮炮
12時45分,靈柩及車隊駛出國會,軍官低頭致哀,在場群眾難掩激動情緒,一起拍手、疾呼「李光耀、李光耀」,即使撐傘也渾身濕透,有民眾乾脆任由雨水打在臉上,與淚水混和。靈車車隊駕過後,群眾不理大雨,尾隨車隊一段時間,才悄然離去。其間戰機的引擎聲劃破長空,是空軍精英部隊黑騎士(Black Knights)四部戰機飛行向李光耀致意,但由於天氣惡劣關係,取消原定的「隕落隊形(Missing Man formation)」表演。陸軍鳴放21響禮炮致敬,海軍兩艘巡邏艦亦掛上軍旗及李光耀的名字,鳴笛致敬。
靈柩經過多個地標
靈柩沿途經過多個與李光耀息息相關的地標,包括他宣佈新加坡獨立的政府大廈、濱海灣、新加坡大會堂、中央商業區、位於李光耀生前一直服務的丹戎巴葛區的達士嶺組屋、貪污調查局、女皇鎮組屋、新加坡理工學院等地點,最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舉行國葬儀式。下午2時14分,蓋住新加坡國旗的靈柩由8名軍人抬入會場時,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澳洲總理阿博特及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等各國政要在內,約2,200名出席者全場起立,神情肅穆。李光耀長子李顯龍致悼辭時,忍不住哽咽;李光耀另一兒子李顯揚、新加坡總統陳慶炎等,亦輪流致悼辭,最後由李顯龍和陳慶炎向靈柩獻上花圈。公眾警報系統在下午4時35分響起,全國人民默哀一分鐘。默哀完畢,整場葬禮以宣讀《新加坡國家信約》及唱國歌作結。約4時50分,靈車駛往萬禮火葬場,進行私人火化儀式,百多名在外等候的群眾再次向李光耀揮手告別。李光耀上月5日因嚴重肺炎入院,延至本月23日逝世,享年91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30/19095232
全球中學生數理成績 星洲壓港稱冠
1 :
GS(14)@2015-05-15 01:40:24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分析全球76個國家和地區的15歲中學生數學和科學成績,發現成績最好的首五位全是亞洲地區,新加坡力壓香港排第一,歐美國家排中游,非洲國家加納則排榜尾。香港學者指,新加坡與香港的教育制度相似,但新加坡實行精英制度和分流考試,故此在全球的教育排名高踞榜首。今次排名是分析國際不同評估報告,屬全球最大規模的教學排名;由於中國不是OECD成員國,今次排名沒計算在內。研究員施萊克爾(Andreas Schleicher)認為,亞洲地區的排名比歐美高,相信與老師教學嚴格有關,「你去看看亞洲學校的課室,老師要求每一位學生成功,他們要求嚴格,十分專注教學,凝聚力強」。
行精英制 師資較佳
在新加坡成長和讀書的學者曾淵滄指,新加坡與香港的教育制度十分相似,「都係逼你讀書」,但就指新加坡的考試比香港多,學生在小四有分流考試,小六有升中試,中四就有大學試,故此新加坡學生從小在壓力中成長。曾淵滄認為,因為新加坡學生常常要考試,令新加坡在全球的教育排名每每高踞榜首,但他指香港的教學制度不需要盲目跟從新加坡的一套,「毋須令小朋友太辛苦」。對於歐美的排名比亞洲落後,曾就回應:「低啲有咩所謂,唔使做第一。」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指出,新加坡以英文教學,實行分流和精英制,故此精英人數比香港多,加上新加坡政府培養師資的計劃完善,若有學生想成為老師,他入讀教育學院的學費由政府負擔,另有津貼資助。謝錫金認為新加坡政府有心培養人才,在新加坡當老師8年,就享有6個月假期進修,若想參加國際研討會,政府亦會資助;加上當地設立不少獎學金,不少中學會物色出色學生,再讓他們到外國留學進修,從而培養人才。謝又指,亞洲地區的補習風氣盛行,「幼稚園學生都要贏在起跑線」,學生的上學和學習時間都比歐美長,加上文化差異,亞洲人比較着重成就,專業人士薪金較高,令亞洲學生勤力讀書,「但外國做司機或修理水喉的人工可能高過老師」,令歐美學生欠缺讀書動力。英國廣播公司/本報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4/19146930
港金融競爭力 一哥變老三 敗在創新不足 新西蘭星洲超前
1 :
GS(14)@2015-10-01 12:41:2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1/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編製的《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昨公布,香港整體競爭力在全球140國家及地區中,連續第3年排第7位,多個細項排名亦保持全球前列,但金融市場發展競爭力從去年榜首跌至第3位,遜於新西蘭及新加坡;除金融競爭地位下降,香港在創新方面亦繼續弱勢,僅排27位,與排第9位的新加坡有明顯距離。
創新排名 遭星拋離18位
對於今次最新排名,報告指香港的基本條件及效率提升兩方面,都能保持在第三位,其中基建競爭力繼續處於榜首,但宏觀經濟環境、醫療及教育則分別只排第16及第29位;據報告所指,宏觀經濟環境主要衡量是否低通脹、公共財政穩定、政府債及收支等因素。
雖然大多數指標都沒太大變化,但本港金融市場發展排名卻由去年第1位跌至第3位,落後於新西蘭及新加坡;市場規模排名亦由去年的第27位下跌至32位,創新方面亦是最弱一環,僅排全球第27位。報告評論,香港的基礎設施繼續領先新加坡,金融排名雖有下降但仍保持發達,良好信譽及社會穩定仍然是優勢;但在創新方面始終最薄弱,這會影響到整體經濟發展。
報告中的金融市場發展排名,主要考量該國家地區包括提供金融服務、資本市場融資、風險資本可用性、銀行健全度、證券監管及法規等。而對於結果,本港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不用太在意及放大:「我們不知道這項指標的統計準則,但從結果來看,新西蘭排第一已經令人意外,且換個角度想,香港排名高於美國和英國,豈不是金融地位比紐約及倫敦更厲害?那就算排第三也不用擔心。」
麥萃才:成立創科局有幫助
對於創新這弱項,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校教麥萃才認為,如果政府能夠成立創新及科技局,雖然短期難以縮窄和其他城市的差距,但將會有助創新行業在人才、資金及場地的配合,有利行業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自1979年開始每年發布,該競爭力指數由制度、基礎設施、宏觀經濟環境、商品市場效率等12個類別指標組成。瑞士過去7年均排首位,新加坡及美國今年則分別排第2及第3位,中國則排第28位。
明報記者 陳子凌
2 :
GS(14)@2015-10-01 12:41:4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1/news/ea_eaa2.htm
納斯達克:歡迎「滬納通」
2015年10月1日
【明報專訊】繼英國早前表示打算研究上交所及倫交所推行「滬倫通」後,美國兩大交易所之一的納斯達克亦有意展開「滬納通」。納斯達克高級副總裁Robert McCooey昨日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表示,認為開通「滬納通」存在可能性,並且歡迎有這樣的機會。
McCooey表示,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之間存在互聯互通的可能性,不過在此之前,他覺得需要先搞清楚國內的價值是什麼,以及中國企業怎樣進入美國資本市場進行交易。他又稱,雖然經濟形勢並不樂觀,全球資本市場陷入動盪,但美國方面未見有公司取消IPO,中國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優秀而具成長潛力的公司依然會吸引到海外資本的追捧。
高級副總裁:先搞清國內價值
雖然美國及英國均有意跟中國股市互聯互通,不過世界經濟論壇昨日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中國最大的弱項正是其金融業,一方面銀行業積累了大量的不良貸款,另一方面這行業由大型國企佔主導地位,信貸更傾向於其他國企或大型企業,令中小企融資難,這成為中國金融的一大主要問題。
不過,報告亦指中國擁有第一的市場規模,經濟基礎總體非常強健,在普及基礎教育、公共衛生、投資基礎設施等領域表現出較高水平,保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但建議中國若要提升全球排名,便需要進一步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轉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