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教戰》今年台股漲幅冠軍還能買? 紡織族群還會漲緊跟耐吉、UA就對了

2015-11-23 TCW

在龍頭品牌帶領下,哪些紡織類股最受關注?

如何選對進場標的與買點,投資專家一次告訴你。

美國升息逼近,全球股市接連重挫,帶動台股指數回測季線,誰將會是台股調整後的下一個贏家?

從基本面展望看,紡織類將是台股各產業展望中,最清楚的一個產業明燈。從股價表現來看,紡織類股是今年來台股漲幅各類股之冠,指數也到了近幾年來相對高點位置,但後勢仍動力十足。

首先,從台灣代工廠的客戶端來看,根據美國網路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cr)引述根據券商摩根士丹利報告預估,美國運動品牌大廠Under Armour在未來十年,營收將有望從今年四十億美元衝上兩百億美元大關,而全球最大運動品脾龍頭耐吉(Nike)則是喊出五年內營收將從目前三百億美元達到五百億美元目標。

對比台灣最賺錢的晶圓代工籠頭台積電,都承認今年整體產業正面臨零成長和下修資本支出的寒冬,紡織類股需求端可以說是已經取得上風。

事實上,綜合國內元大、國票、台新等各家研究報告來看,未來一年投資人只要遵循兩步驟,仍可賺足這波運動大商機。

第一步:該選誰?

耐吉、U A下游代工廠獲利最穩當全球運動商機帶動機能性布料成長,誰能調高產品報價,誰就是贏家,這是全球品脾龍頭耐吉的贏家策略,以耐吉會計年度二○一六年第一季營收來說,即便有美元升值匯損和新興市場經濟放緩等因素,但毛利率仍舊擴張九十個基點(一百個基點即一%》,達到四七?五%,顯示耐吉的產品即便價格貴一些,消費者依舊埋單,進而推升耐吉股價續創歷史新高。

國票投顧解析,只要品脾客戶端能繼續維持高毛利,下游的台灣代工廠商獲利就不須擔心,因此只要買前兩大品牌耐吉、UA合作廠商就沒錯。

像是耐吉的合作廠商儒鴻,今年前三季稅後淨利已賺超過一個資本額,儒鴻先前在法說會上,就提到未來重點放在長纖與天然纖維交撚紗組合提升,預估這類產品平均售價將高於一般布種二成五左右,拉高成衣接單價格,多家法人都預估,未來三年內每年營收仍可維持兩位數的成長。

為何其他廠商不考慮?因終端需求雖佳,但紡織製造端仍有降價與整併壓力。

元大投顧認為,隨全球經濟成長緩慢,多數運動品牌廠未來營收恐難持續維持雙位數年成長,為維持獲利,勢必轉而要代工廠降低成本,否則就轉單,以耐吉為例,代工廠家數就從二○一二年五百一十七家,降到今年只剩下四百零六家。

另外值得一提,就是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因素。台新投顧認為一旦TPP通過,成衣關稅稅率將立即從一○%至三二%間逐步降至零,目前台灣雖不在協定內的十二個會員國,但已有不少台灣紡織業者為求較低人事成本,將廠房栘至會員國之一的越南,因此,誰的越南廠產能越大,誰將享受這長期關稅利多。

第二步:何時買?

看準市場有利空、台股重挫才出手就市場心理來看,股價漲多就是最大利空,特別像今年以來成衣廠儒鴻股價曾衝破五百元,成為傳產類股王,吸引全市場目光。但十月初傳出因為國際大廠如耐吉等,北美庫存水位增加過快,使得向來一路看多的外資麥格理率先喊出減碼,導致紡織類股聯袂重挫。

事實上,這反映了法人對於運動風潮商機的買氣存疑。認知到這點後,台股投資人可以進一步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會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最常提到的包括美國聯準會是否升息、油價重挫、中國經濟放緩或新興市場再度重眨等,因為這些經濟變數多半會反映在終端購買上,進而影響廠商的庫存,投資人從源頭就注意,才能領先掌握轉折點。

一旦鎮定的個股,遇到台股因上述任一原因而出現聯袂重挫之際,卻仍屹立不搖,甚至逆勢上漲,便透露出買點已經出現。這時股票買盤敢進場多半是看好未來業績穩定成長,公司大股東與法人持股信心堅強,這時候買進,絕對比看到營收創新高就跟著追進來得安心,屆時投資人不須因當下市場負面因素而買得心驚膽戰。

總體而言,根據美國NPD研究機構統計,運動服飾產業在過去四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九?一%,高於一般服飾品牌的五?九%,預計未來幾年仍舊持續,只要產品夠創新,台灣紡織族群股價勢必不會寂寞太久。

文 蕭勝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96

用傾聽 融化族群對立的高牆 真心對談》姚立明、吳念真 釐清歷史矛盾

2016-03-07  TWM

在台灣,推動文化上的轉型正義,是重要且迫切的大工程。透過政府公布過去被掩蓋的歷史真相,不同族群彼此之間也能互相傾聽與理解,台灣才有改變的可能性;在二二八事件六十九周年之際,更具意義。

這是一場跨界對談,在圓神出版發行人簡志忠主持下,外省第二代出身的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與本省籍導演吳念真,深入探索台灣省籍衝突與階級矛盾的緣由,他們期待進行文化上的轉型正義,推倒高牆,才能走向共同的未來。全文收錄於姚立明新書《也許我們沒有共同的過去,但一定可以有共同的未來》。

一道竹籬笆,隔出兩個世界姚:我花了三、四十年,才走出來吳:有差異,就會針對彼此不同批評簡志忠(以下簡稱簡):台灣社會長期糾結在省籍衝突與階級矛盾之中,究竟要如何完成轉型正義,破除障礙,讓大家走向共同的未來?

姚立明(以下簡稱姚):推倒高牆很不容易,我這一路也是跌跌撞撞,花了三、四十年的歲月才走出來。

吳念真(以下簡稱吳):就我的觀察,省籍不是問題,階級才是。有些外省朋友具有潛在優越感,不自覺流露出「我們是管理者」的心態,他們討厭李登輝、柯文哲,因為覺得你們這些台灣人憑什麼當管理者?憑什麼!這種優越感,在對岸開始有錢之後,也可以在大陸朋友身上看到,聽他們不經意地說什麼台灣文化是邊疆等等,我就覺得:「天啊!又來了!」姚:我太太從小在眷村長大,三十歲之前,並不覺得有什麼白色恐怖。我問過她,什麼時候開始感受到衝擊?她說,婚後回到我小時候住的台北士林官邸附近,看到做禮拜的雅歌堂,回想起生平第一次戴孝,就是為蔣中正死亡哀悼,她很難理解,為什麼印象裡慈祥和藹的老人既可以是基督徒,又可以那麼殘忍批示將韓若春(白色恐怖受難者)立即槍決?

做禮拜教導的是要關懷人、愛人,可是走出教堂,回到總統府辦公室,又可以立刻簽公文,要槍斃這個、那個,這麼大的反差讓我很難釋懷。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我才能理解,這就是統治者的心態。

基督教信仰有所謂「認罪」,就是一個救贖的概念。外省族群從小認識、崇拜一個偉人,後來發現他竟然還有不同的、不好的面向,要接受這一點,彷彿同時否定了自己的過去,內心必須經歷很大的折磨,這道高牆不容易越過去。但是,不承認、不面對,就永遠得不到救贖。

吳:我跟你最大的不同是,很小就聽過二二八,七、八歲就開始矛盾糾結了。

我們那個礦場的老闆劉明(本名劉傳明),是延平中學創辦人之一,他在二二八事件後被抓去關了十年,原本可以吃三代人的財產,也絕大多數被充公。我也聽礦工說,另一個礦長到台北去,在八堵車站被衝上火車抓人的阿兵哥帶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這些事情是存在的,學校教育卻從來不提,我很小就開始懷疑課本裡的東西。課本都寫小明、小華,可是台灣小孩都叫阿×、阿○嘛。書上的爸爸在家裡也一身西裝,但我們的爸爸明明一下工就七分褲、木屐,那是另一個高高在上的世界。

另一種矛盾是,村子裡敬畏的權威都是外省人,例如警察、老師。老師家有配給,在那個時代,吃麵是大事,他們家沒事就吃麵,儼然是比較高階級的。但礦工對外省人的某些生活習慣又不以為然,有時也會輕蔑地說:「那些外省仔。」因為有差異,就會針對彼此的不同去批評。

都是被統治者運用的棋子

吳:震撼!山東流亡學生被迫害姚:拆牆,從看到別人的故事開始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外省人也有他們的悲哀,是在當兵的時候,那些四、五十歲還沒辦法娶老婆的士官長,找來的新娘才十幾歲,岳父比他們還年輕,我們這些台灣士兵就認真幫忙辦婚禮。

震撼最大的,是在黨外雜誌看到山東流亡學生被迫害的「澎湖七一三事件」,我與我當時在中影上班的製片經理趙琦彬提起,發現他竟然就是當事人之一。趙琦彬說,他們當時都還是孩子,半夜聽到抓人的聲音,大家都「不敢醒」。我聽他講完細節,就很激動地說,為什麼不寫出來、不拍出來,讓大家知道呢?他回答:「念真,你想想我的職位……。」那時是民國七十幾年,還沒有解除戒嚴。

簡:階級通常是自然形成,省籍問題則是政治蓄意操弄的。

姚:以階級來講,統治階層是少數,多數外省人自己也是受害者,例如《老莫的第二個春天》、《軍中樂園》裡的士官長,他們原本心不甘情不願被抓去當兵,卻漸漸認同統治集團,不管什麼命令都會執行,幫忙壓制在台灣占絕大多數的本省人,本省人對統治者的民怨也投射在這群人身上。

竹籬笆裡的外省族群,除了米、麵配給的小福利,並沒有享受到統治者的什麼大利益,教育水準不高、生活困頓的也很多。

這群外省人也是廣義的受害者,但他們沒有理解到被統治者利用的角色定位,無法否定自己,去面對被騙了三、四十年的事實。所以,要推動轉型正義,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知道真相,張開眼睛看到自己與別人的故事,不能為了拆牆卻讓他們更痛,那高牆就拆不掉了。

簡:必須讓外省族群也體認到,大家都是被統治者運用的棋子。

吳:當一個族群自以為是統治階層,就會看不起更底層的人,具有優越感的外省人看不起本省人,有些本省人又看不起原住民,被輕視者也會反過來鄙夷高高在上的人。

姚:文化是一個關鍵,統治者深知這一點,一開始就刻意隔閡人民。像我太太說,她生長的眷村有十幾種語言,偏偏就沒有人講台灣話,因為政府的語言政策,就是盡量禁止講台語。這是統治者刻意不讓你們融合,一旦融合了,他的統治力就降低了。

吳:要談轉型正義,應該讓國民黨像其他政黨一樣重新開始、公平競爭,第一件事就是黨產,曾經從這塊土地不當獲得的財物都要歸還。黨產沒有了,選舉沒有可以輕鬆獲勝的財力,必須爭取民眾的支持,國民黨也會跟著轉型,黨內某些被壓抑的聲音、優秀的人才會出頭。

簡:所有黨產,除了黨員繳交的黨費外,其餘都是不當的。

轉型正義的首要是黨產

吳:放掉財力,優秀人才就會出頭姚:占用的土地建築,不能再使用姚:真正的困難在於法律是不溯及既往、保護善意第三人,所以國民黨現在拚命移轉黨產,即使你追查到了,也已經是別人的,拿不回來。但第一步至少要做到,像救國團、婦聯會占用的土地、建築,不能讓它再直接使用了。

簡:轉型正義不做,台灣許多錯綜複雜的問題都很難解決。例如在政治控制之下,一整個世代的創作自由都化為烏有。

吳:我們從小看的小說,故事背景都是中國大陸。等到有了黃春明、陳映真、王禎和、王拓……,立刻引起當局注意,打壓本土作家的鄉土文學論戰就來了。

姚:幾十年來,透過電影、小說等等創作,按照統治者想法去塑造中國導向的歷史與文化,直到現在還沒有扭轉過來。所以,轉型正義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說故事,不同族群背景的人,都說出自己的遭遇,現在說的還很有限。

簡:台灣社會要整個轉型,真的非常不容易。有的人不能接受中正紀念堂為什麼還在那裡?還有全國有多少條「中正」路。

吳:台灣被不同政權統治過,有位朋友形容得好,鐵蹄踏過,可能滿目瘡痍,但台灣卻遍地開花,每一批來過、踏過的人都留下一些東西,開出不同文化花朵。

傾聽凝聚共識,一同創造未來姚:停止放大自己經歷,探頭看世界吳:撥開統治者加諸我們的誤會不順眼就拆掉是沒有自信,只想到趕快破壞、摧毀它,有自信就應該留下來,成為歷史的痕跡。如果推動轉型正義,久而久之,大家對蔣中正產生不同歷史評斷,中正紀念堂可能只是去散步的地方。

姚:到時候,大家對中正路的概念就不是紀念蔣中正,而是城市最中間、最筆直的那條道路了。

吳:推動轉型正義,絕對不是清算,而是釐清過往歷史的某些東西。我們小時候被教育的是中共「竊據」大陸,蔣介石帶著幾百萬官兵來到台灣這個「反共復國基地」,但真相是他當年在大陸的統治出現許多問題,一路被打到台灣,又實施高壓統治,造成不同的文化悲劇。

簡:在和解與寬恕的基調下,台灣錯綜複雜的問題,應該被重新整理,包括省籍的、階級的、政治的,讓社會看到歷史真相,大家自然產生新的共識。

吳:這幾年,被寫出來比較多的部分,是關於台灣人在二二八,或白色恐怖時期的傷痛,其實外省人在那段時期,也遭受許多苦難。在口述歷史的時候,對於外省人遭受的迫害冤屈,應該再多一點重視,多理解他們的無奈。

簡:大家都是被害者,只是被統治者操弄來互相傷害。

姚:我期待的是,大家好好互動、交談,不會每講一句話就用成見,或意識形態去解釋。我不敢說透過轉型正義,就可以百分之百和解與團結,但是至少不會每逢選舉,就爭執什麼「中華民國保衛戰」。

光是要讓大家認知彼此有不同的過去就很困難,因為大家習慣將自己的經歷,化約為全面的經驗,不願意探出頭看看圍牆外面的世界。

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願意彼此傾聽?我期待的不是政府,而是民間,尤其是文化人。政府應該做的是不斷提供真相,一方面透過教育讓下一代了解,一方面期待文化的潛移默化,讓現有世代漸漸凝聚共同的認識,比較容易產生共同的結論,就有機會創造共同的未來。

吳:對過去的事件,如果彼此有清晰的理解,才會發現,其實我們都一樣,只是因為歷史的某些狀況而誤解對方,沒有把事情看清楚。如果沒有這些心結,就不會再受制於統治者有意無意加諸我們身上的各種誤會;發覺我們的生命是一樣的,就會有共同的未來。無論如何,只要開始做,就是台灣一起面對未來的開始。

也許我們沒有共同的過去,但一定可以有共同的未來

作者:姚立明

出版:圓神(2016年2月)

撰文 / 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316

注意520後的三低族群公司 中小面板模組、NB零件、PCB上游公司

2016-06-13  TWM

現階段台股操作,可從中低價、低基期及低本益比的「三低」為思考, 其中,首季獲利相當優異的中小面板模組、NB零組件、PCB上游公司等,可特別關注。

台股五二○後首波漲勢啟動,五月十九日至六月二日,從八○九五漲到八五五六點,漲幅五.六%。從買盤觀察,外資買超四二二億元,但融資餘額僅一二九二億元,台股上漲中反減少十七.五億元,且融券增加,從歷史經驗看,這是第一波漲勢的正常形態。

電子股與生技、高價股,是本波台股上漲中的外、內資人氣指標族群:一、電子股: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六月二日收盤七○三.?四三點,近兩周漲幅一○%,創今年新高!連動到台股的電子指數,從五月十九日收盤三一九.三七點到六月二日的三四一.七四點,漲幅七%。

二、生技股:OTC的生技指數從五月十九日收盤一七○.六八點到六月二日的一八五.三九點,漲幅八.六%。

三、高價股:目前約有一三○家公司股價超過百元,有二十五家從五月十九日至六月二日,漲幅逾一○%,占比一八.五%。

當上述指標族群氛圍仍維持強勢時,就可聚集下一波股民人氣,買盤會形成資增券增的形態,醞釀下一波漲勢。

本文由工作夥伴陳俊佑(一九七六年∼,中山大學企管系)撰述,我略加修正定稿,與讀者共同注意追蹤。

從首季財報成長性及股價對比,是台股投資者抓住下一波漲勢公司的首要功課:一、獲利成長性:今年首季獲利年增五○%或去年首季虧損的公司共三九七家,十元以下及十至三十元的公司分別為六十五家與一八八家,占比一六%與四七%(合計六三%),顯示許多中低價公司的首季財報表現相當優異。

二、股價對比:二○一六年十元以下、首季仍獲利的公司有一○四家,占所有十元以下公司比率為三五%,較去年一百家還多,十至三十元有獲利公司也達五一○家。

觀察近三年首季十元以下有獲利的公司,以一四年最多,達一三三家,該年OTC指數從五月十五日(公告財報後)的一四一.?七點,到六月底的一五三.五五點,漲幅八.三六%,中低價股成為當時上漲的主流族群。

因此當下選股方向,可從中低價、低基期及低本益比的「三低」為思考,其中首季獲利相當優異的中小面板模組、NB零組件、PCB上游公司等,可供讀者參考:

(一)中小面板模組:

中小面板廠商近年來成功轉型:包含久正、晶采、光聯、全台等廠商經過消費型面板的殺戮,重新開發應用於工控市場,在工控、家電、事務機等民生器械逐漸導入顯示及觸控模組趨勢下,各類新應用都為中小面板廠未來潛在機會;配合各公司資本結構的調整,毛利、獲利穩健雙雙成長,值得期待,加上這些公司股價幾乎都是中低價,更具空間。

重點公司:晶采 (八○四九),營運動能如下:一、毛利率自一五年第一季二一.?九%提升至一六年第一季二五.三%,為中小面板廠毛利最高者,第一季EPS○.二九元。主因結束OEM業務,全部轉往自有品牌布局,加上TFT結合觸控模組出貨占比放大效益 (營收占比四○%、毛利高於平均值),獲利將逐步提升。

二、產品分散,高客製化為工控產品之趨勢,晶采掌握此兩項優勢 (單一客戶占比不超過二○%,客製化程度達六五%以上),能滿足客戶一站購足的需求,配合資本結構調整下,表現亮眼。

(二)NB零組件:

去年NB出貨量為一.?六五億台,年減六%,今年第一季NB品牌廠持續消化庫存,季減一九%,其中蘋果第一季出貨季減四○%、惠普季減二一%、華碩季減二九%,比平均值更低。

第二季在庫存持續消化後,下半年將進入新產品推出期,換機潮將開始啟動,因此第一季獲利優異的NB零組件,將從第二季起谷底回升。

重點公司:良維(六二九○),營運動能如下:一、毛利率自一五年第一季一一.二%提升至一六年第一季一七.四%,第一季EPS(每股純益)一.?○一元,年增四一○%,主要受惠於高毛利的歐規電源轉接頭出貨占比提升。

二、主要客戶蘋果預計在第三季末推新產品(iMac),惠普新款NB也預計在六月上市,新產品都有助於推升下半年營運的成長動能。

(三)PCB上游公司:

PCB上游材料銅箔基板(CCL)供應商為南亞、台光電、台燿、聯茂等,第一季獲利都相當亮眼,主要是這些公司積極提升產品價值,跨入高端網通、伺服器市場,逐步擴大市占率。

銅箔基板上游的銅箔,過去幾年處於產業供過於求的競爭,一直難獲利,近年中國發展電動汽車,將部分產能轉向高毛利、單價的鋰電池,導致供應PCB銅箔銳減,產業供需開始平衡。

重點公司:聯茂及台灣最大銅箔廠金居,首季營運數字如下:一、聯茂(六二一三):毛利自一五年第一季一一.三%提升至一六年第一季一六%,第一季EPS○.八五元,年增一二三%。

二、金居(八三五八):首季毛利率達一一%,第一季EPS○.二五元,五年來首次單季獲利。

撰文 / 呂宗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57

【三藩市直擊】11歲女童擁馬丁路德金風範上台為少數族群激動發聲

1 : GS(14)@2017-01-18 22:21:19

美國種族平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誕辰紀念日(MLK Day),多地舉行慶祝活動。在三藩市灣區,今年活動被反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情緒籠罩,吸引特別多不同膚色的青少年參與,展現團結一面。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加州火車(Caltrain)安排的「自由號」,由聖荷塞(San Jose)免費接載市民到三藩市出席慶典,車票早就被人訂清光。華裔乘客李先生首次上街紀念馬丁路德·金,「因為好奇所以來看看,覺得很有意義,尤其特朗曾當選總統,希望華人也能有把聲音。」幾位來自聖荷西獨立高中(Independence High School)的學生就在「我的夢想是……」的標語上填上「公義」、「平等」和「富同情心」等字眼。越南裔學生Jennifer Nguyen說:「我們在美國也是少數族群,希望所有膚色的人也能平等壯大起來,不只我們。」逾千遊行人士再從火車站行至芳草地花園(Yerba Buena Gardens)集會,市長李孟賢和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也有現身。主辦方聯合信仰議會(Interfaith Council)以「今日青年,明日領袖」之主題。當非裔小學5年級女生傑克遜(Ralani Jackson)朗讀一篇「不要仇恨」(Don’t Hate)為題的詩,以激昂的語調和投入之情控訴「不要因為我的膚色是黑或是白而憎我,我們的社會被不平等籠罩,但劃分人之間的不同的,應該是我們的個性,不是不平等的特質!」,極有當年馬丁路德·金的演講風範,贏得全場站立鼓掌良久。參與紀念活動已30多年的非裔市民圖森(Deborah Tutson)表示:「希望特朗普當選令一些漠視社會狀況的人睜開眼,如果票投特朗普的人認為這是合理決定,請在這4年證明一下,但目前我看不到這個選舉結果對甚麼人有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8/199009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056

失勢猩猩王回歸遭族群殘殺分屍

1 : GS(14)@2017-02-03 03:10:18

塞內加爾一個黑猩猩研究場上演了一幕自相殘殺的血腥廝殺,一個黑猩猩族群的昔日領袖,不但慘遭牠的舊部下打死,還被分屍吞噬,落得死無全屍的悲慘收場。專家在《國際靈長類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報道昔日該黑猩猩族群的「猩猩王」富杜庫(Foudouko)被同類用石頭、樹枝攻擊致死,右腳被咬傷、背部有大傷口、肛門撕裂、肋骨斷裂等,相信牠內傷或失血過多致死,但即使牠死了,其他同類仍不放過牠。「多隻黑猩猩仍攻擊牠的屍體,以一隻年輕成年雄性及一隻較年長的雌性為主,後者更吃掉屍體。」研究人員普魯斯(Jill Pruetz)自2001年開始研究這群黑猩猩,形容情況「令人震驚」,「雌性吃得(屍體)最多,牠是兩隻最高級別雄性的母親,而牠的兒子是唯一未有參與攻擊的。」普魯斯指出,富杜庫曾是這個族群的領袖,「有點像暴君」,其後被踢出族群,獨自生活了多年才歸來,但仍受到部分猩猩排擠。富杜庫更嘗試重拾權力,研究員形容,其行為非常「愚蠢」。黑猩猩通常只會襲擊來自其他部族的敵人,自相殘殺較為罕見,科學家觀察多年至今只曾錄得9宗個案。研究人員指,正常猩猩族群雌多雄少,但由於這個族群雌雄比例失衡,雄性黑猩猩數量是雌性的一倍,令到交配競爭加劇,因而導致廝殺。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2/199156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