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拚創新,卻連三年摘米其林二星 靠「說菜」迷倒蓋茲的皇帝料理
2015-12-14 TCW
|
|
端上一道翡翠豆腐,講解菜色,告訴你這是慈禧的最愛,會說故事、懂取捨,讓它成為最國際化的北京宮廷菜餐廳。 當中國餐飲品牌來台多鎩羽而歸時,一家平均客單價超過 一千七百元的品牌,卻在台灣低調站穩腳步,甚至創造近滿座的成績單。 場景來到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內,高檔百貨的三樓餐廳。門上區頡寫著大大的「厲家菜」三個字,由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杰親筆題字,提醒每位來客,它最大的特色—還原當年清朝皇室吃的宮廷菜。 該品牌去年七月底試營運以來,儘管中午平均客單價超過一千七百元,還能每天接近滿座,晚間平均消費接近三千元,滿席率也約六成,並月近半是商務客。
相對於兩岸今年高價位(中午人均消費千元以上)餐廳營運,普遍因景氣衰退,有些餐廳來客數甚至比去年同期減三成至四成,台北厲家菜優於平均水準,台灣連鎖
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日東說,今年台灣出口數據不佳、許多中小企業老闡的宴客需求減少,為了打敗不景氣,九月開始已有五星級飯店推出買三送一等方式招客。 不大舉拓點全台只開一家店也Ok 「不一定是山珍海味,但有些一創意,用特別的功夫去料理,」饕客晏京國際開發董事長林晏弘如此評論厲家菜。 如同精品業常用自己的百年歷史,做最好的包裝題材。厲家菜在販賣產品時,同時會說菜(講解菜色),讓自己的產品在商務宴客時,彰顥差異。
厲家第二代接班人厲曉麟是這樣說菜的:「拌飯用的鹿尾醬,歷史記載慈禧太后賜給恭親王一個「大尾巴」,說的就是鹿尾。」他介紹菜色,也說歷史清宮酷愛的野
生鹿種民國初年在中國滅絕,直到九八〇年代,一位英國老太太找上厲束,把清末帶到英國的鹿鍾又芾回中國,現在才又成為厲家菜的招牌菜之一。 他上蔬果時是這樣說:「康熙皇帝很講究,一定要吃嫩的時令菜,水果一定要熟的,剛摘下來的不吃,最多嘗一口。」
「說菜」是厲家菜上菜時的基本動作,告訴你「翡翠豆腐」其實不是豆腐,而是毛豆泥加干貝,還會告訴你,它曾經是慈禧太后的最愛之一
;厲曉麟的曾祖父厲順慶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二品內務府大臣,職責之一就是每天審查皇族菜單。一審十餘年,審出了心得,還把兩百多道菜譜記錄下來,就是廈家
菜最早的起源。 然而,北京宮廷栗非常多,卻只有它最國際化,還曾連續三年獲得米其林二星。 只靠說故事,不足以讓它被消費著埋單,為了說得有說服力,它必須做的與說的一致。 有些事,它不能做。 皇帝吃的菜很稀有,做法特別耗時費工,一道乾隆皇帝最愛的甜點「三不沾」(不沾鍋、不沾筷、不沾牙),就有一位廚師專門負責,十五分鐘內用上晃勻、撥、拌、炒等不同手法,翻炒約五百文後,才能得出約莫蛋黃大的餐點。
這讓它的成長出現限制,同樣是宮廷菜,東元集團引進的「餡老滿」以餃子聞名,每人平均三百元就能吃飽,目前在台灣已開出四家店,但厲家菜只能做小眾品牌,
一個城市只開一家店,甚至台灣只開一家店也是情理之中,」厲曉麟說。而厲家菜台北店開幕前,光是市場評估就花了三年多。 不脫離宮廷菜開創新菜,從史書找靈感 甚王它也不能任意創新。宮廷菜最大的特色—歷史,卻也給該品牌帶來兩難。消費者第一次為了聽故事嘗鮮而來,但後續,若是菜色沒有變化,消費者會厭倦。然而,若其因應現代消費者口味而大改,又可能讓宮廷菜的歷史定位走偏。 「我們盡量不去創菜,比方說,我發現一些好的食材,例如龍蝦,以前清朝宮廷裡面沒有,我們就嘗試用宮廷的方法去料理龍蝦,」厲曉麟說,尤其是台灣餐飲業競爭激烈,他特別加快台灣市場的換菜頻宰,每二個月就換一次,其他地區一年則只要換兩次到三次。 他也從其他朝代的皇室菜譜中找靈感,好比道葛仙米,就是厲曉麟從晉朝史書記載中所找到的舊食材。有變化,但無脫宮廷菜的範疇。 到目前為止,無法大規模的創新,是特色,也是包袱,它也必須接受很多客戶只為了嘗鮮。但它的精心維持,卻讓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成為食客,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Robert Rubin)用餐後,直接在一美元的紙鈔上簽名,寫上「感謝偉大的厲家族」。 當越來越多小眾品牌崛起,大家都開始練習說自己的故事。但,要把故事說得有魅力,重點除了怎麼說,還有,做出取捨。厲家菜的說菜魅力,正是源自於此。 文·王毓雯
|
料理“身後事”都成連鎖,它如今市值40億美元!10年前差點“死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05/155032.shtml
導讀 : SCI的崛起不禁讓人追問,生命的最後階段也變成商業服務的過程,這合適嗎?
今天
是清明假期的第二天
你們都玩兒的怎麽樣呢?
黑馬哥依然在默默的加班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
是寄托對親人哀思之時
那麽今天
黑馬哥要給你們
講一個比較沈重的話題
話題的主角
是一家來自於美國的“身後關懷”行業
說白了就是殯葬業
它就是全美大名鼎鼎的——SCI
SCI是一家葬禮連鎖企業
全稱為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SCI是一只巨型的“巨無霸”
在北美經營1800多家殯儀館和墓地
20000多名員工
市值40億美元
區域防腐中心
是SCI的商業模式
每一具遺體都要運到這里
做防腐措施後
才會運到殯儀館
而這道工序
很多家屬並不知情
但SCI這樣做會省下大筆開支
SCI的收費標準高於其它獨立企業
據數據顯示,全美範圍
SCI收費標準平均3396美元
比獨立企業高出30%
當下
全美殯葬業年規模達到160億美元
共有25000家企業
其中大部分為家族企業
而SCI的介入
該行業正在進入整合期
說到SCI
不得不說說他過往的成長經歷
這家企業的創始人
名叫羅伯特·沃特里普
究竟為何會經營這門生意
原因是因為“子承父業”
1940年以前
沃特里普的父親
在休斯頓經營殯儀館
而他正是在這里長大
所以他經歷了一切
1960年後
沃特里普20多歲
他便開始收購競爭對手
這種手法他稱為“群聚”
1970年
他讓公司成為
全美首家上市殯葬連鎖企業
SCI最終在15個國家建立業務
包括英國、阿根廷、澳大利亞
1990年
金融界註意到了這個行業
由此爆發了殯儀館競購戰
這使得SCI欠下
40億美元債務

導致SCI
連續3年虧損
最後為了生存
其不得不賣掉大部分資產
而後
轉眼到了2006年
SCI時來運轉
業務再度騰飛
經歷了起起伏伏
沃特里普積累了大量財富
他擁有大片牧場
而兩任布什總統都是沃特里普的朋友
並曾接受他的財務支持
自從艾森豪威爾以來
SCI參與了每一位總統的葬禮
SCI非常樂意展示它最精華的墓園區
這處墓園建於1936年
43年前被SCI買下
至今沿用原來主人之名
“不論逝者出身貴賤,我們都會盡責地指導他們做出恰當的選擇。很多客戶預約時對價格不是那麽在意。”
“針對成套服務的市場推廣,SCI有一種高度集中式的銷售文化。”
在Everest所列最昂貴的殯儀館中
有73家屬於SCI所有
據J.D.Power & Associates市場調查顯示
有95%的SCI客戶
願意向自己的親友推薦SCI
但葬禮消費者聯盟所稱
他們接到針對SCI的投訴超過對手
而SCI公關負責人麗薩·馬歇爾的回答
則十分驕傲自大
“似乎沒什麽好奇怪的,因為我們是最大的,承辦的葬禮最多”。
馬歇爾的回應並不能平息
聯盟執行董事斯洛克姆的不滿
他儼然已將批評SCI變成第二職業

2009年
加州法院接到集體訴訟
稱十多年來
SCI的墓地管理員為將逝者擠進更多墳墓
不惜損壞現有墓穴
而有證據顯示
SCI對顧客遺體表現不敬
還試圖掩蓋過失
這一案件的律師阿維納蒂曾說
“這個案子會讓SCI破產”
原告律師阿維納蒂則認為
這家公司需要的不是收購
而是好好清理一下公司內部
目前
SCI計劃將旗下服務機構
增至2100多家
並計劃將新奧爾良地區的
一家同行劃至門下
並購完成後
SCI的業務量將增加九分之一
市場占有率超過60%
美國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飽受高度商業化的磨煉
SCI的崛起不禁讓人追問
生命的最後階段也變成商業服務的過程
這合適嗎?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小正太,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料理的智慧財產權
2016-05-02 TWM
|
|
當廚師視料理為生命, 榮譽心與志氣會比法律更有強制力。 最近有家甜點店一開幕就在美食圈造成轟動,一位朋友卻在觀賞其照片後,指稱某些作品「抄很大」。 「該怎麼認定抄襲?」我納悶了一會兒。食物的創作當然構成智慧財產權,但所有創作往往從臨摹開始,有誰能真的神來一筆?就算有神,那神難道不早就住在我們腦海裡? 法律上,料理是難以獲得保障的。就著作權而言,法律僅保護「食譜的表達」,亦即料理特色的敘述、烹飪照片等等編寫、拍攝、排版;烹飪的配方、步驟,因被認為是「思想」,不受著作權保護。所以,抄襲一道食譜的編排才有侵害著作權的問題;參考其烹飪方法,複製或「發明」一道料理,不會觸犯著作權法。 專利呢?確實有食品取得專利權,但必須申請、通過審查才算數;而一道料理能否通過專利審查,須視其是否具備解決問題的技術性(發明專利),是否該當物品之形狀、構造、組合的創作(新型專利),或該當物品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的創作(設計專利),有其難度。食譜配方可用營業祕密保護,料理名稱也能取得商標權,但都得另當別論。 那麼,創作者該如何防止他人抄襲?要談規範,同儕壓力會比法律更具效果。國外曾有學者研究法國廚師,主張法國高端餐飲界已衍生一套不成文規範,讓料理的發明者,能享有排他的權利,當他人未經同意抄襲或剽竊,會遭受其他成員排擠,且名譽受損。當一位廚師視料理為生命,榮譽心與志氣,比法律更有強制力。 換個角度想,也許根本沒有防止抄襲的必要。國外另有研究指出,正因為食物產業欠缺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保障,反而鼓勵創新,餐飲趨勢的變動更加迅速,且能由高端遞延到低端,由紐約走紅到世界的可拿滋(cronut)就是個好例子。 不過,Cronut一字仍有在美國取得商標權,人家畢竟還是厲害的生意人哪。 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原創,廚師的創作受到其師父的影響,往往理所當然。 撰文 / 高琹雯 |
老牌日本咖哩練功20年 搶下中國九成市占 一年辦三萬場試吃 教幫傭阿姨料理方法
2016-08-01 TWM
|
|
典型內需企業「好侍」競走出日本,致力於宣揚咖哩文化,中國究竟能不能接受這種「日式咖哩」呢……? 二0一五年底,好侍食品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好侍)將國內最大咖哩餐廳壹番屋子公司化,成為外界討論的話題。其用意在於,透過加速在國外推展餐廳事業,讓咖哩文化深植當地,藉以促進咖哩塊的銷售。 每到周末,CoCo壹番屋上海店就滿足年輕情侶。和日本店面相同,辣度、配料以及米飯的量,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似乎就是因為這樣的風格,好侍贏得了好評。也或許因為不少客人回去後都到超市購買咖哩塊,試圖在家重現風味,在中國的微博上,經常會出現「好侍的咖哩真不錯!」的發文。 搶進中國咖哩塊加八角 上海與好侍有很深的淵源。一九九七年時,為測試中國市場是否接受日武咖哩,就是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店「CurryHouse」。 那時的中國固然會把咖哩當成調味料使用,卻不存在淋在白飯上食用的咖哩飯。好侍在中國的事業發展史,正是一部咖哩在中國成為「大眾食品」的歷史。 0二年,與味之素合併後,該公司在中國推出家用的咖哩調理包,先藉由趨近於完成品的商品讓大家理解「咖哩飯是什麼樣的料理」,三年後再推出咖哩塊。 主力商品是在日本已經知名的「百夢多咖哩」,並配合中國人偏好,弄成黃色而不是日本人熟悉的咖啡色,還加入中華料理中不可或缺的辛香料之一「八角」,每盒(三到五人份)的售價十元人民幣。辣度和日本一樣分為三級,最暢銷的是「原味」,也就是在日本的「甜口味」。 社長浦上博史還把在日本推廣咖哩的手法應用到中國。例如,透過學校營養午餐或親子料理教室等管道,讓小朋友喜歡上咖哩;和日本企業洽談在員工餐廳供應;甚至還指導「阿姨」(相當於幫傭)們怎麼煮咖哩。花最多心思的是在街頭或店面舉辦的試吃活動,一六年也預計要在中國各地舉辦共三萬次的試吃活動。 這些努力有了成果,該公司產品在上海的家庭普及率已破三成,在中國的咖哩事業也在一二年開始賺錢。營收一直維持年平均三0%的成長,市占率破九成,目前看不到對手。一六年六月,還投資了約五十億日圓,在浙江設立上海與大連以外的第三個生產據點。 只是,仍有待解課題。製造商或批發商在中國,對於零售店除了必須支付促銷費用,一般還必須支付陳列費、庫存管理費等多種費用。浦上社長說:「費用高得很不尋常,為提高獲利,必須拉拾(針對外食的)業務用銷售之比率。」 如何因應勞動法規以及製造許可證之申請內容等制度面的變化,也讓人頭疼。負責國際事業的廣浦康勝專務說:「很多時候制度直接就修改了,根本沒有正式通知。」要是沒察覺到制度改了,違規遭檢舉的話,最糟的狀況可能會遭到停售處分。 購併變多企圖增加利益 至於好侍整體集團的業績,也不能算亮眼。營收雖然自一二年左右開始緩慢提升,營業利益卻一直掉。最大因素在於,占營收約五成的國內咖哩事業表現不佳。辛香料等原物料成本高漲,再加上消費低迷,等於雙重打擊。 未來由於少子高齡化,國內食品市場將難以再擴大。「現在的核心事業,未來也不能保證會一直是核心事業。」浦上掩不住他的擔憂。 好侍近年來的購併活動增多,顯見對於結構改造的決心。0九年,創辦人浦上就任為社長後,隔年就以五十三億日圓將「六甲的好喝水」事業賣給了朝日飲料;接著在一三年五月,收購了農產品進出口業者Vox公司,強化原物料的運籌能力;同年十月又將公司轉為控股公司制,這是為了把各事業的經營交給各個事業公司,好讓總公司專注於加快推動購併策略使然。 這也促成了一五年底對壹番屋的追加出資(三0一億日圓)。今年六月,自味之素公司取得業務用調味料大廠Gaban公司的股份、轉為子公司後,再加上原物料調度面的相乘效果,以及活用Gaban打造起來的業務用通路,好侍在原本較薄弱的飯店以及餐廳等層面的業務體制,就變得更完備了。 廣浦專務說,目前成長中的中國咖哩事業所面臨的危機在於,當地大型業者的加入」。就算現在由好侍獨大,但康師傅等大廠一旦嗅到咖哩的商機而著手進入市場,對於在銷售網的廣度與知名度上不如對手的好侍來說,將成為一大威脅。 |
亞士厘道料理店 逾半數捱過難關 日式食肆生意見起色 2011年05月12日
1 :
GS(14)@2011-05-15 00:17:3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12&sec_id=15307&art_id=15246751
災後復蘇》日本核災波及本港日式食肆,事發至今兩個月,部份「守得住」的中檔店生意已見曙光,惟高檔店經營仍然艱難。據業界透露,尖沙嘴亞士厘道 10多間日式食肆,已有 5、 6間結業。本報走訪亞士厘道,發現仍有約 8間日式料理店,部份食店在核災淡化後生意額已回穩,但須割價「吊鹽水」;亦有店舖「捱唔住」擬頂讓生意。
記者:周燕芬 林靜 攝影:羅君豪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日式食肆業務近期已見改善,當中走大眾化路線,尤其是以年輕人為對象的日式食肆,由當初生意額跌三、四成,收窄至現時的一成半左右;高檔日式食肆則由四至五成跌幅,縮少至現在約兩成半跌幅,不過高檔食肆是要透過大割價三至五成,才能挽回部份生意,「原本賣 1200蚊嘅套餐,減至 700蚊!」,可謂「有客人,但冇得賺!」
「邊個家底厚 邊個捱得過」
據黃家和了解,食肆雲集的尖沙嘴亞士厘道,本來有逾 10多間日式食肆,但已有 5、 6間結業。本報亦得悉,其中一間位於 1樓的樓上舖西日式餐廳,正以 60萬元叫價頂讓,但負責人拒絕接受訪問。據指,該店為突圍,早前甚至推出下午茶時段,但仍難敵淡市。
雖然有同業倒下,但亞士厘道的其他日式食肆卻不乏生意回暖例子。八王子料理的主管美加義雄對記者表示,營業額最差時曾一度大跌五成,但自四月底起已回復災難前八成生意,加上餐廳嚴控來貨量,上月收入基本已可重返以往水平。他補充,「家大家都係睇吓邊個家底厚,邊個就捱得過。」來自冲繩的美加義雄指出,「香港新聞報道比日本仲要誇張,啲人睇到當然驚,但家事件淡化咗唔少,好多熟客都已經返番嚟。」
另一日式料理店 OSAKA的經理曾石忠亦認同,雖然餐廳推出八五折優惠,但最重要仍為港人信心,「香港人係好善忘嘅,只要再無更壞嘅消息出現,相信喺兩至三個月後,餐廳可以完全恢復災前生意額。」
京 笹居酒屋的經理 Minato則以一個「忍」字來形容餐廳現時的堅持,並希望日本情況進一步明朗。他指出,居酒屋生意自災難發生後大減近三成,至今情況只是稍有少許改善,未見強勁反彈,但餐廳亦未擬減價促銷,「客人已經少,再減價就更難搞。」
貨源供應 不成問題
烤肉店盛八較幸運,集團的烤肉分別來自日本及美國,即使標明日本來貨,市民對相關肉食亦沒有太大戒心。
事實上,對於貨源供應,各食店都認為不成問題,只是來貨價稍升,並需小心選擇來貨地點,避免來自災區。不過,由於海嘯將災區部份酒廠淹沒,部份酒品已絕迹,京笹就指出,來自宮城縣的純米吟釀已經完全停產,集團惟有改為增加冲繩及新潟等地的來貨填補。
【飲食籽】周中猜猜猜 $200分子料理食乜
1 :
GS(14)@2016-04-01 15:47:12周中與分子料理廚師徐匡龍的猜謎大戰究竟誰勝誰負,即將揭曉。
【飲食籽:識飲惜食】今日是愚人節,愚人節以整蠱人為己任,就如分子料理一樣,明明整道菜擺在眼前,嗅過吃過,依然未知自己在吃甚麼。從科學角度去處理和烹調食材,從而改良菜式,令人可吃到「像半生其實是全熟的三文魚」、「包在薄膜內的蜜瓜汁」和「泡沫狀的醬汁」。這種打破固有認知的做法,不只食客,其實廚師亦不易猜到底蘊。這次便邀得名廚周中師傅品嚐只需$200的分子料理,讓他猜猜當中六道菜式使用了甚麼食材。周中師傅出名風趣,但甚少人知他是中西融合菜的先驅,把鵝肝和三文魚作中菜的食材,且看分子料理又能否考起他?
一咬即破 唔係蛋黃係乜東東?
這次周中挑戰的是主打二百元六道菜的立食分子料理,主理人徐匡龍希望透過站立進食的方法增加客量,從而以更相宜的價錢推廣分子料理。正好本月菜單更新,新菜單中更有兩道菜是由中菜轉化而成,大家不妨跟周中一起猜。徐匡龍先上第一道菜,匙羹盛着像蛋黃的東西,下面一片火腿,上面一點綠。周中二話不說把匙羹上的東西放進口中,輕鬆地說:「這個哈密瓜真不錯,想必是哈密瓜火腿吧?」原來這是將皺紋瓜瓜肉打成汁,加入海藻酸鈉粉做成像蛋黃般一咬即破的狀態,為的當然不只是驚喜二字,「這道菜選用比原版更濃味的西班牙黑毛豬火腿,為了令哈密瓜的味道不被蓋過,除了轉用更香甜的澳洲皺紋瓜,還要增加它與味蕾的接觸面,最直接的方法是榨汁,然後以分子料理方式做成晶球狀,即所謂的蛋黃。至於上面的綠點,是薄荷晶體,用作平衡油膩感。」徐匡龍說。整道菜經過細心思考,才能把哈密瓜火腿這道經典前菜更進一步。
哈密瓜分子晶球配西班牙黑毛火腿,將澳洲新鮮皺紋瓜瓜肉打成汁,做成一咬即破的晶球,令味道在口腔內爆發,周中一口就估中。
徐匡龍不時要在液態食材裏加入各種添加物,如大豆卵磷脂和檸檬酸,使其做出晶球化和啫喱狀等效果。
每次將食物放入口前,周中總會做出誇張的表情,像接受大懲罰一樣。
膠袋雲吞皮 食得㗎咩?
第二道菜是以快速製煙機做的煙熏三文魚,自然也難不到他。來到第三道菜,徐匡龍拿出虹吸式咖啡壺,用大地魚粉和木魚絲煮湯,加點蝦籽,煮沸的水從下方沿着吸管流到上方,湯煮好後倒進杯,再把盛有啡色粉沫的膠袋上碟,完成。「它原是一道眾所周知的中菜。」徐匡龍臉帶微笑地補充。頭兩道西菜被拆解,更難的謎題卻留在中菜,這道菜真的令周中摸不着頭腦。喝口湯,再把「膠袋」吃下,還是沒甚麼頭緒。「湯用蝦籽、大地魚粉和木魚絲煮,膠袋的是櫻花蝦和肉鬆……」答案是雲吞,在場大概誰也沒把這看出來。所謂的「膠袋」,是以大豆卵磷脂及薯粉製成的。跟首兩道菜比較,這道菜更趨向玩味,是徹頭徹尾的偷換概念,怪不得周中猜不出來。「蝦不彈牙,肉不爽滑,又怎能說是雲吞?說到底,分子料理只是噱頭掛帥,用來賺錢的手段。」他說。徐匡龍把第四道菜端上桌代替回應,這次是一個盛着飯的砂鍋,一大樽白色泡沫,「這道菜也是改自中菜。」他補充。
膠袋雲吞配虹吸管日式雲吞湯,靈感來自雲吞,外形與口感卻大大脫離了原版,難怪周中猜不透。
輕易估中!即席煙燻慢煮三文魚,用快速製煙機即席在客人面前煙熏三文魚,過程非常吸睛。
這道變種版雲吞,即使在周中面前即席製作也摸不着頭腦。
煲仔飯醬汁起泡 玩嘢喎!
這次先揭謎底,它是煲仔飯。周中把飯一口接一口地吃掉,說嘗到飯焦味也夠濃,白色泡沫其實是蒜香忌廉汁,把汁加進去吃,終於露出一副滿意的表情。有些分子料理是較概念性、玩味的,但徐匡龍更重視如何透過科學令原有的菜式更上一層,那不一定是法國菜,也可以是中菜。「佐以煲仔飯的醬汁必須夠濃,原理跟蜜瓜火腿一樣,都是從味蕾的接觸面出發。但液體會使飯焦變腍,這次把醬汁變成泡沫,放在飯面上便不易滲入,味道相對較淡,不用斟酌使用量。」剩下兩道分別是龍蝦慕絲和液態氮西班牙濃湯,周中師傅也沒能猜出。
估中!煲仔鮑汁神戶牛面頰西班牙飯配分子蒜香忌廉泡,鍋邊有飯焦,配搭蒜香忌廉泡吃不會太濃味。
龍蝦慕絲配魚子醬、椰菜花,將椰菜花切碎放在底部,口感非常特別,不易估中。
液態氮西班牙凍湯,將液態氮倒入西班牙凍湯,變成脆口的凍湯,感覺非常新鮮,考起周中師傅。
將蒜香忌廉汁打成泡沫,可做出味道較輕盈而不會使食物變軟的醬汁。
分子料理≠西餐
競猜遊戲最終以3:3收場,周中在途中所提出的「口感、噱頭和賺錢」等議題卻教人深思。每當提及分子料理,大部份人會聯想起世界首五大餐廳之一的el Bulli和The Fat Duck。「分子料理因el Bulli而在各國變得聲名大噪,同時也因el Bulli而被人定型,更準確點是誤會。主廚Ferran Adria看準了分子料理中把食材拆解重塑的部份,將其糅合在自己的菜式,這些菜式獲得空前成功,卻使人們將拆解重塑這部份當成分子料理的全部。」徐匡龍說。
廿歲仔自學分子料理
別小看這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他閱讀發明分子料理的化學家Nicholas Kurti和Hervé This所撰寫的論文,自學分子料理,時常創作並付諸實驗,「也許你可按食譜做出分子料理,但你永不會了解這樣做的目的和原理,這樣對烹飪本身毫無裨益。」希望未來能將這些技巧套用在中菜上。「以蒸魚為例,再了得的師傅都不能將幾十斤重的魚蒸得全熟同時保持滑嫩,通常他們會選擇捨棄部份魚肉來換取肉質,也許慢煮能解決這問題。這只是冰山一角,只要別把分子料理看待為西餐,而是烹調技巧的一種,總有一天它會被運用於所有菜系上,受益的將會是所有人。」
Three Dice Kitchen銅鑼灣禮頓道136號希雲閣地下2號舖備註:$200六道菜(新菜單將於四月中旬供應)
分子料理進化論
1988年分子物理料理由已故牛津大學物理學家Nicholas Kurti與化學家Hervé This於1988年所創,當年不少廚師十分抗拒。1992年一班意大利科學家和廚師討論烹飪與科學的關係,分子物理料理一詞也縮短成分子料理。
2005年廚魔梁經倫於2005年在中環雪廠街開業創辦Bo Innovation,主打中法融合菜,當中用了不少改變食材結構的方法,如把臘味飯做成雪糕,將鮮奶和伏特加做成泡沫等,是香港分子料理的第一人。
2006年el Bulli主廚Ferran Adria與其他一眾名廚於2006年共同簽署表示自己的烹飪手法非受1992年所發佈名為分子料理的方法所影響,並說不承認這是一種烹調手法,而Ferran Adria則稱自己的烹飪風格為解構主義。
2015年供應分子料理的都是高級餐廳,動輒幾千元一位,2015年徐匡龍將分子料理融合立食文化,創辦Three Dice Kitchen,以平民化價錢,只需$200提供六道菜,意味分子料理趨向大眾化,普羅大眾都有機會享用。
記者:蘇健進攝影:伍慶泉、徐振國編輯:黃仲兒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01/19552247
跟蔡英文食好西高雄日本料理佢最like
1 :
GS(14)@2016-05-19 02:22:26台灣美食多,翻開旅遊指南,覺得推介的幾乎聽慣聽熟,新鮮感欠奉?不妨試試總統級口味!台《壹週刊》滙集了台準總統蔡英文(小英)的「英派獨門小吃全紀錄」,和大家分享她在高雄、台北市及台中市的美食秘密基地,下次遊台可以跟隨小英的足跡品嚐這些人情味濃厚的小食!先說說蔡英文和高雄「魚壽司」的緣分,這要回溯到十多年前,有一回小英到高雄開會,會議結束後已經是晚上9點多,早已經飢腸轆轆的她與工作團隊在酒店附近沿着大馬路走,看到一處通火通明且人聲鼎沸的小餐館,便進去「醫肚」。這一嚐,就牽出了她和石曜明一家人的情誼,這一吃,就是10個年頭過去了。現在只要有高雄的行程,她總是沒忘了來這裏打打牙祭,點幾個菜,邊吃邊和石家人閒話家常。小英每次上門,必點「蛋炒綠竹筍」,台南產的綠竹筍外殼雖然堅硬,裏面卻是柔嫩無比,食材新鮮,所以只需要打顆新鮮雞蛋,加點鹽,就完成了,搭配一碗白飯,就是小英的最愛。小英由石家老爸石曜明的手藝,吃到已經接手的第二代石舜菁,依然吃得樂開懷。如果季節對了,她也會點份「黑鮪魚下巴」,2015年6月小英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內文訪談中提到她在高雄宴請記者時,親自為記者服務,其中她還對他們北京特派外籍記者說道:「你回北京之後,告訴他們,台灣的下一任總統曾經替你服務過。」這個態度讓第一代老闆娘陳月霞相當欣賞,直說:「小英的態度很好,是低調的霸氣,和一般女強人可不一樣了!」小資料:高雄魚壽司地址:高雄市前金區成功一路358號電話:(886)07-241-0775台灣《壹週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6/19614071
【築地小店】火爆姐的溫情料理 魚頭最抵食
1 :
GS(14)@2016-08-04 04:07:12老闆娘荒井ミヨ子睇落好惡,其實外冷內熱。
築地市場,一個充滿男人味的地方,難得和食加藤由全女班打理,以為會有溫柔待遇?
「小心啲!唔好亂咁郁!」荒井ミヨ子,74歲的老闆娘,睇落就知不好招惹。事實上,整家店的店員都是火爆女漢子,想入內,更加是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舖頭有三不准,不準小朋友入內,不可分享食物,亦不設英文菜單,唔識睇,你嘅事。就連日本媒體也不多報導的一家店,是築地批發商老闆推薦我們來,行內人也覺得的美味。這裏主打家庭料理,不刻意整色整水,名物汁煮金目鯛用即日鮮製,成個湯碗般大的魚頭,肉厚身得來又夠軟腍。西京燒鱈魚的面豉亦醃得非常香口,看這裏日本客人多過遊客,就知都無來錯。荒井好似好惡,其實得個樣。比如唔俾小朋友入內,她解釋:「這裏地方窄,凳又無椅背!小朋友搖來搖去,傳菜時好易撞到,所以我才不讓他們進來。」日本食評網中不少網友就說,其實她們不時出來同食客寒暄,又或幫外國客影相,只是講嘢較直腸直肚,就如香港的茶餐廳伙計一樣外冷內熱。在築地50幾年,雖然不想搬,但問到佢對築地有甚麼回憶時,她又回到一貫語調:「這裏不就是工作場所,我不是來玩的!」記者:甄俊宇攝影:伍慶泉和食かとう位置:8號館時間:5am-1:30pm(星期日及休市日休息)
汁煮金目鯛(1,800日元)
銀鱈魚西京燒(1,500日元)
店內確是狹小,老闆怕小朋友亂走,傳菜時容易撞倒弄傷,故不讓小朋友內進。
主打家庭料理,吸引日本食客多於遊客。
除了魚料理,也有一些配菜可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03/19720390
【直擊●京阪米芝蓮】京都三星冇驚喜 7間京料理蟬聯
1 :
GS(14)@2016-10-19 05:50:26京阪米芝蓮2017名單剛於日本時間下午2時公佈。京都方面,去年共有179間餐廳奪星,今年增至186間;至於三星餐廳名單無驚喜,去年7間取得三星的餐廳維持水平,但並無其他餐廳新上榜。
【京都】(1)菊乃井本店類型:京料理是日本三大料亭之一,創立於1912年,現在的社長村田吉弘是第三代。於京都有三間分店,只有本店得三星。地址: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下河原通八坂鳥居前下ル下河原町459預算:午餐¥4,200-26,250;晚餐¥15,750-26,250網址:http://kikunoi.jp/store/
tabelog:http://tabelog.com/kyoto/A2603/A260301/26001346/(2)吉泉類型:京料理今年65歲的谷河31歲時就創立了吉泉。99年在料理的鐵人中完勝當時被視作完美鐵人的超级明星森本正治。一夜間人與店都聲名大噪。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下鴨森本5番地預算:午餐¥8,400-31,500;晚餐¥14,700-31,500網址: http://www5d.biglobe.ne.jp/~kichisen/
tabelog:http://tabelog.com/kyoto/A2603/A260302/26001047/(3)吉兆嵐山本店類型:京料理是日本三大料亭之一,創始人湯木貞一是日本料理界的傳奇人物,創造出「松花堂弁當」風靡京都,獲頒天皇的「紫授褒章」,更是日本第一個獲得「文化功勞者」的料理人。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龍寺芒ノ馬場町58預算:午餐¥30,625-83,500;晚餐¥35,000-83,500網址: http://www.kitcho.com/kyoto/
tabelog:http://tabelog.com/kyoto/A2604/A260403/26001312/(4)千花類型:京料理創辦人永田基男於1946年創建這店。座落東山與鴨川之間,風景極佳,店內餐具大部份都來自清水六兵衛等名師的工藝品。地址: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祇園町南側584-13-2四条通り沿い路地奥預算:午餐¥10,000-36,750;晚餐:¥13,650-36,750網址: http://www.kyotochihana.com/
tabelog:http://tabelog.com/kyoto/A2603/A260301/26000537/(5)なかむら類型:京料理京都的三星餐廳なかむら算是最低調的一家,現年54歲的中村元計是有着兩百年歷史料理世家的第六代傳人,用鯛魚做的「酒燒甘鯛」及「白味噌雜煮」是中村家族「一子相傳」的絕技。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富小路御池下ル預算:午餐¥15,750-21,000;晚餐:¥21,000-26,250網址:http://www.kyoryori-nakamura.com/
tabelog:http://tabelog.com/kyoto/A2602/A260202/26003637/(6)瓢亭類型:京料理位於京都南禪寺畔的瓢亭,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老店,最初是讓參拜善信休息的茶店,在1837年之後開始供應懷石料理。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南禅寺草川町35預算:午餐¥20,000-45,218;晚餐:¥23,479-45,218網址:http://www.hyotei.co.jp/
tabelog:http://tabelog.com/kyoto/A2603/A260301/26001012/(7)未在類型:京料理主廚石原仁司27歲時已是嵐山吉兆料理長,日本人有一說「東京味,西未在」即吃京料理的話關面最好的就是未在。不過此店一位難求,聽說已滿座至出年年中。未在亦很神秘,店內是不能拍照的。地址: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八坂鳥居前東入ル円山町613預算:晚餐:¥30,000網址:http://mizai.jp/
tabelog:http://tabelog.com/kyoto/A2603/A260301/26002279/記者:飲食籽攝影:林栢鈞、潘志恆
菊乃井本店
吉泉
吉兆嵐山本店
千花
なかむら
瓢亭
未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9/1980517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