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神州数码进驻鼎捷上市进展渐明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30/2177050.shtml

每经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由神州数码控股的鼎捷集团此前上市“绯闻”甚嚣尘上,如今,其上市进展已渐渐明晰。
虽然仍对上市地点避而不谈,但鼎捷集团董秘林连兴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上市一事已经到了正式运作阶段。
“上市是鼎捷非常明确的目标之一,公司于近期对上市做了详细的规划,专业的投资公司正在做整体规划,但是在比较明确的上市时间和地点没有送达之前,目前 相关细节还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林连兴告诉记者,“我们虽然是台湾的企业,但很多客户都在大陆市场,大陆市场现在是全球资本的亮点,A股上市是重要的选 择,当然,我们现在不能排除在其他地点上市的可能性。”
据记者了解,鼎捷集团的前身是台湾鼎新电脑公司,作为台湾ERP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市场占有份额达到60%。
为进一步抢占大陆市场ERP市场,鼎捷集团选择了退市再上市的路径。鼎捷集团董事长孙蔼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我们在台湾是唯一一家经营得很顺畅的 公司而下市的,下市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希望神州数码成为我们集团的股东,但当时的法令有很多规定,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经过了非常复杂的程序。”
10月19日,在经历逐步增资以后,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为宣布控股鼎捷集团30%的股份,从而成为后者第一大法人股东。彼时,郭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选择鼎捷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其ERP市场的实力,神州数码要通过鼎捷来实现自己在ERP市场的份额。
2010年,MBO后的郭为一跃成为神州数码集团第三大股东、第一大个人股东。此后的11月24日,神州数码又在台湾以存托凭证(TDR)正式上市。
“其实,神州数码在台湾资本市场上的动作,背后更大的目的是计划在台湾寻找有潜力的公司并购项目。”一位神州数码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林连兴认为,鼎捷集团在台湾市场有很高的知名度,“神州数码能顺利通过审批也与我们的影响力分不开。”
前述神州数码人士还表示,与鼎捷的合作其实是神州数码在“数字城市”战略中的一步棋。
郭为也对记者表示,未来神州数码IT服务的核心是致力于建设数字城市。而能够提供ERP、管理软件等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鼎捷集团,将成为神州数码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和未来巨大的业绩增长点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2

十年磨一劍-數碼香港(8007)

在多年前已談過同系冠軍科技(92)及看通科技(1059)的騙錢財技,在此不贅,有興趣者可自行在zkiz.com搜尋文章。現在趁今日爆升的機會,談談剩餘的一隻

這公司為冠軍科技的一部分,的經營早在1995年登記網址已開始,並在1997年開始有專人負責業務,1998年底正式成立,主要經營網上付費服務,但10年後的現在,我也不知他們是否有這種產品。

但在成立的半年間只有180萬,虧損170萬,即做1蚊,蝕0.95元,1999年6月,資產淨值為負440萬,其中600萬是母公司墊款。

2000年4月,該股趁科網熱潮,從冠軍科技上了市,以1.2元發行2,500萬股上市淨集資2,400萬,以股本1.5億股計算,市值1.8億元,以一間只有約一年經營經驗,並有負資產值的公司,有這樣的市值,可以想到當年的瘋狂。

為符合上市股東數目規定,冠軍科技分派750萬股股票,每5萬股冠軍科技送63股數碼香港,所以現時可能見到大量63股、126股的碎股,都是因為這樣,亦使這股的完整手數流通量較表面計算的少。

上市後,只有因上市後一天股價大幅波動,導致證監會調查股份流通量,發覺只有62名股東持有多於一手的股票,佔配售股數的97%,並在同年冠軍取回全部墊款外,公司基本上現金均無重大變動。

這股在2004年、2007年、2009年均有變動,但當時都表示沒有任何價格敏感的資料。但是到了上市十年多的今天,公司首次發表一項有資料的敏感資訊

「本公司現正與獨立第三者考慮數個與其日常業務有關的項目,包括付款平台及生物科技之投資項目(該等獨立第三者與本公司及任何其附屬公司之任何董事、行政總裁或主要股東或彼等各自之聯繫人士無關連)。商談現於初步階段,並無達成任何協議。進一步公佈會在適當時作出。」

這消息導致今日股價一度上升至3.2元,市值達4.8億,收市回跌一點至2.89元,市值達4.345億元,但相較該公司估計2010年6月資產值1,364.6萬,減7至9月間虧損50.4萬計,估計9月資產值約1,314.2萬元計算,可估計殼價現時達4.23億元,較現時創業板殼價約2億高1倍。

至2010年1月12日的CCASS資料, 該公司89.68%是由非CCASS系統加不披露名稱的投資者持有,流通量僅16,259,244股,最特別的是有98.95%股權由非CCASS持股人 加上10大證券行持有,並有大量的非整齊一手的股票,可以見到流通量之少,以今日的交投415.2萬股計算,今天市場上的25%流通的股票都曾經買賣過,如果股友有興趣的,可繼續跟進這股CCASS的變化。

根據此前的研究,之前該系的收購多是抹去空氣盈利之用,今次應不會例外,況且殼價 已超過4億,如果要吸引眼球,至少有5億以上的收購才可,但是這些收購多為一次性利好消息,況且他們應該沒有這麼大的能力拿到這樣的項目,就算拿到,應該 溢價不會低,未來都會虧損嚴重,相信在此炒作後,應該都是對小股東不利的,況且交易也未必成功,這例子也有很多,在消息過後股價自然都要向下,故此此股都 是應該不理較好。

延伸閱讀:

當年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00405/00000MC20011206112852A.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54

(0802) 宏霸数码答辩 岁寒知松柏

http://lyh.jack.blog.163.com/blog/static/132734100201031571219783/

回复 21楼 沧海一粟taotao 的帖子

您说的10月份的公告是对的,802我在中报后就没有再看它的公告了,所以我当时不知道有10月9号的配售事宜。
我在前文指的09年的收购是4月份的那次,您说的10月份的这次配售,确实有增加现金。刚才我看了一下公告,没有查到2000万新股的具体股东是谁。

802的现金流一直是个重大疑问,3月24日它将开董事会,然后公布年报,到时我们可以再看看它的财报,我估计现金情况肯定又不好的,收入和利润不断增长,但现金一直就没有回流上市公司。

802的疑问实在是太多了,像它的毛利率高达50%,而净利率达到30%,净资产收益率也有23%,一年几十亿的收入,仍然有这么高的 利润率是非常不正常的。并且它的产品基本都是收购过来的,并不是自己研发的,802总共才300多职工,如果东西真这么好赚,别人为什么要卖给802 呢?802的护城河在哪里?

另外,虽然公司一再申明经营管理与龚如心的案子无关,但802的管理职位最近进行了大调换,像朱伟民这些人,与这个案子关系太密切,既有股权关系,薪酬又高得不正常,所以公司的公告可以说是欲盖弥彰。

一个财报疑点层出不穷的公司,一个管理层诚信有大大的问号的公司,一个知名度极高而又没有机构参与,完全不合逻辑的公司,做为价值投资者,该选择参与吗?
 
802的疑点包括但不限于:
1、主营收入非常高,增长非常快,远超同行业水平,而现金流一直不好;
2、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非常高,但公司看不出有什么护城河;
3、才300多人,薪水过亿,人均年薪30万以上。802是马来西亚的公司,深圳和北京有子公司,全公司平均工资三十万以上,人均销售额也是非常之高;
4、CEO是个律师,报酬几千万,公司高管的薪酬奇高,且第一名与第二名差距巨大本身就有疑问,况且朱又经常跟在陈振聪身边;
5、陈的官司表明他的为人并咋样,两人之间的股权和薪酬关系,有理由相信他的CEO也未必好到哪去,再推测到整个管理层的诚信;
6、龚如心是零五年开始第一次入股802,自那之后伦敦股价才开始上来,她与陈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第二次入股是临终前几天,这次入股至今是一个谜。
7、逻辑上看,PE和PB如此之低成长如此之快的企业,为什么国际大行和其它机构主流都无视呢?
8、以前的很多收购事件,都存在疑点;
9、以前我有分析过它的应收款帐龄有问题。
 
原文载于新浪:http://club.finance.sina.com.cn/hkstock/thread-896668-1-1.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7

HK0802宏霸数码财报可能作假的问题 岁寒知松柏

http://lyh.jack.blog.163.com/blog/static/1327341002009101692345746/

一、09年前,主要是不断现金收购,取得了大量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消耗掉了过去几年的盈利和现金。从财务审计的角度看,公司可以将虚增的盈利,通过虚增的收购进行会计科目的转移与平衡,收购评估的公允性和真实性,难以判断,这一点,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担心的;

二、09年后,公司进行了增发收购,由于增发收购不涉及现金,所以若有虚增的收入、盈利和现金,就无法转移平账。因此,公司可能用虚增应收账款而未增加现金流的方式,来转移这一部分盈利。

以上分析,都只是依据财报来怀疑,真实情况我们散户也无从知晓。

上边有同学说交货问题及解决方案收入增多问题,我认为可能性还真不大,因为我列出的是应收未收款账龄,这些不同账龄的应收款,不等于不同时期的主营 收入,主营收入是肯定要大过应收款的,我们不能说,30天以下的收入,100%未收款,60天以下的也是100%,90天以下的也是100%吧,总有部分 收入收到款了吧,是不?因此,30天,60天,90天的实际收入,应该比应收未收账龄还要更大,好像5月份的应收款3.585亿,理论上只能是收入的一部 分;同理,4-6月应收款7.4亿也只是4-6月收入的一部分,理论上4-6月收入要大于7.4亿,可能是8亿,9亿,而09年1-6月总收入也就13 亿,这样,09年1-3月的收入,只有4-6月收入的一半,这合理吗???

再说了,08年的应收款,怎么就没有这个现象呢,账龄比例也合理些,账龄期也要短。

 

大家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09年1-6月对比08年

0-30天    222,060     149,074

31-60天   358,521     156,454

61-90天  159,860     131,061

90天以上 124,115        63,692

802去年半年收入10亿,今年13亿,也就是说,去年月收入1.6亿,今年2.2亿

09年,0-60天合计应收未收是5.8亿元,比2.2亿/月*2=4.4亿,要多1.4亿元;
0-90天合计7.4亿元,比月均2.2*3=6.6亿,要多0.8亿,逻辑上有些说不过去

反过来意味着,6月份应收未收2.22亿,5月份应收未收3.58亿,4月份应收未收1.6亿
唯一的可能是5月份销售非常好,季节性因素很强,且收入刚好基本没有收到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3

邱騰華零監管大陸海關扣押數碼港運泥船

2011-6-16  NM




香港至今最大的防洪工程還未完 工,已成為中港笑柄。本刊收到消息,上月底有八艘由香港出發的運沙船,被廣州海關扣押,指船隻偷運毒泥入境傾倒。本刊調查後,發現這批毒泥,全來自這個在 數碼港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雨水排放工程。這個耗資卅億元的大工程,因為承建商欲慳成本,於是偷偷運往不合資格地點傾倒。最令人髮指是環境局長邱騰華縱使一早 收到舉報,仍不作仔細調查,任由毒泥兩年來非法傾倒。

耗資卅億元的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工程,正日以繼夜在港島數碼港地盤趕工,然而工人近日議論紛紛的,是工程可能因官非而無法收科。一名地盤員工上週向本刊記 者透露:「五月底有批運沙船在內地被扣留,搞到突然間無船運走啲泥,堆積喺地盤度,大家都停晒手唔使做。本來係三艘大船,依家得番一艘,運載量無之前咁 多。你問我啲船點解被扣留,我都唔知!」這個渠務署歷來最大型的防洪工程,○七年展開,主體興建一條全長十一公里、由大坑延至數碼港的六米直徑雨水道,然 後連接卅四個入水口,預計明年完工後,可收集港島三成雨水,集中排至數碼港出口。由於工程龐大,鑽挖出來的廢料估計有二百五十萬噸,足夠在維多利亞公園鋪 上五米高的泥層。目前這批泥沙集中在數碼港卸落運沙船,再送到別處傾倒。

毒泥運費比較

廣州海關網頁上月底披露,扣查了來自香港的躉船,上面運載二千六百噸建築廢料。

海關扣八船

但這樣的重量級工程,兩年來卻一直非法傾倒泥頭。廣州海關於上月二十三日在廣州南沙查獲一批走私建築廢料,當中包括渣土、棄料、淤泥等建築廢料約二千六百 噸。經調查後,發現這批廢料來自香港,中間人收到泥頭後,再轉賣給當地工程判頭作堆填。大陸海關上月在番禺及南沙,分別扣查了六艘及兩艘運沙船。本報記者 於是月初到南沙蘆灣村對出的海邊,找到被扣查的兩艘運沙船,船名分別是「粵廣州貨0508」及「番運機168」。「粵」停靠在近岸位置,船上仍有小量泥 石,泥石早前已卸在岸邊。「番」則在岸邊以外約二百米的海上停泊,船上還堆滿一個個小山丘泥石。一名在蘆灣村泥石場工作的工人,負責將船上卸下的泥石剷成 山丘;這幾天他無工開,就是因為由香港來的運沙船已整個星期沒來。「停晒啦,無做運香港嗰啲泥,惟有等運其他地方海沙囉。」他解釋內地對泥石需求甚殷: 「呢度好多香港的船運廢料過嚟,依家南沙、中山好多開發區呀,地盤呀,都會用呢啲廢料嚟平整土地,或者用嚟填海。香港啲船運過嚟都好幾年啦!」爆料人士續 稱,數碼港運來的泥頭,最終運到中山火炬開發區臨海工業園。記者到該處視察,佔地四十平方公里,即相當於整個九龍半島大的臨海工業園,一車車泥頭正在運送 到地盤,用作平整土地。

唯一合法地點台山

原來香港的三個堆填區將於二○一四年陸續爆滿,根本沒空位容納大量建築泥頭、廢料,加上數碼港工程於鑽挖加入膨脹劑,掘出來的泥頭含大量化學物,不適宜填 海,更遑論近年本港填海工程早已買少見少。不能填海,堆填區容不下,數碼港的二百五十萬噸毒泥唯一出路,是按○五年中港簽署的《香港廢棄物跨區傾倒管理實 施方案》,只可送到台山廣海灣傾倒,香港由○六年至去年,已累積運送了約三千萬噸建築廢料到台山。然而台山路遠,運費連行政費每噸泥要收至少四十元,於是 不法承建商,就想盡方法傾倒泥頭。業內人士告訴本刊,小量傾倒,可在郊野公園或偏僻山邊搞妥,大量的,有工程判頭就試過找平底躉船偷偷載泥頭到中、港水域 交界,如桂山島一帶,打開船底,不消一分鐘,泥頭入海,無影無踪。可是近年兩地政府管得緊,有承辦商悄悄聯絡南沙、中山等近香港的地盤,私運毒泥到那裡傾 倒。業內人士又指,運往南沙的毒泥每噸運費約要十八元,比去台山便宜廿二元,若以數碼港毒泥總量二百五十萬噸計算,共省五千五百萬元,佔整個工程造價近百 分之二。「泥石出口有嚴格管制,唔可以隨便運出境,根據香港及內地協議應該要運去台山,但台山遠,運到中山南沙一帶,可以慳番好多運輸成本。」一名不願公 開名字的工程顧問表示。

點會拉人?

有人兩年前向政府舉報,數碼港工程承辦商寶嘉——西松聯營將毒泥偷運到南沙、中山傾倒。爆料人李先生對本刊說,負責監督工程是渠務署,渠務署接報後大為震 驚,馬上煞停運泥躉船,要承辦商一週內交代。由於法例列明建築廢料由環保署監管,環保署就接手調查,怎料一週後的調查結果卻嚇了一跳。「環保署官員居然話 運泥船有內地批文,佢哋又已向內地部門調查過,證實批文真實,所以毒泥係合法運去南沙、中山。」李先生說:「如果批文合法,依家又點會俾海關拉人、封 艇?」不僅香港政府查核馬虎,地盤承辦商僱用的環境顧問公司一樣離奇地向毒泥「開綠燈」。根據香港法例,地盤承辦商要聘請環境顧問公司,監督工程環保工 作,並須向政府及公眾公布有關地盤的《每月環境審核報告》。數碼港工程的環保顧問是環保界老行尊漢臻顧問有限公司,記者翻查漢臻去年十一月公開的《環境審 核報告》,發現裡面講明地盤泥頭是運往中山,而不是《香港廢棄物跨區傾倒管理實施方案》的唯一傾倒地台山;這一點連環保界老行尊漢臻也搞錯,實在匪夷所 思。記者向工程承辦商寶嘉——西松聯營和環保顧問漢臻,查詢數碼港運沙船被內地海關扣押一事,他們一概不願置評。至於環保署更卸膊,一句不答,只交由渠務 署作答。本刊把廣州海關拉人封船的照片和報導交給政府看,要求解釋,渠務署仍不承認,只說每艘船均有蓋印簽收的記錄,如碎石是運離香港,承建商亦呈交「出 口報關表」副本以作參考;但當記者要求處方提供報關表等批文,處方則拒絕回應。

老行尊前高官

漢臻顧問有限公司由陳漢輝及蔡惠芬創辦,二人現時為公司主要股東。漢臻曾為多個大型工程擔當顧問,包括港澳碼頭直升機坪的噪音評估、沙田新市鎮道路的環評 等。負責簽署《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工程》的環境審核報告的人士正是蔡惠芬。陳漢輝在業內的來頭不小,他在八二至八七年任職環保署,後來離開政府搞私人公 司。他亦是香港能源學會榮譽顧問,及曾任工程師學會環境界別代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76

10 Jul 11 - 神州數碼(0861)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7/10-jul-11-0861.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2

fatlone’s view: 為何有這麼多博客持有數碼通(#315)?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2/03/09/fatlones-view-%E7%82%BA%E4%BD%95%E6%9C%89%E9%80%99%E9%BA%BC%E5%A4%9A%E5%8D%9A%E5%AE%A2%E6%8C%81%E6%9C%89%E6%95%B8%E7%A2%BC%E9%80%9A315/

先插一下中國休閒食品的隊, 我數日前只是link駁link地看過數個股票博客的網站, 發現數碼通(#315)是其中一隻出現最多在博客的持倉組合的股票

希望這篇文不會引起任何人的不滿吧…

我看到這個現象, 真的似曾相識, 在某一段時間博客們總會有一些股票同時擁有, 而印象中多數出現這個現象的時候就是該股票的高位, 之後就會下跌, 又或者很難再有大作為繼續數以倍計地向上狂衝

我沒有作過統計, 以上只是我印象中出現過, 要我舉例子我暫時只能想到中國聯塑(#2128), 你可以在我的tag cloud查看, 最多人看的應是斬掉#2128的那篇, 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出文的時間, 對比其他博客在同一時段的持倉是否都有#2128。我沒有真的去這樣做, 如果有人做了歡迎留言告知大家。請留意我那篇文是去年2月中寫的, 對比出文之時的最後收市價5.21, 仍有一段距離呢

我個人是沒有對數碼通做過任何研究, 但是, 我作為一個smartphone用家來說幾句本地電訊市場的看法, 我不是專業人士, 我的言論從來都不用太上心 (亦不會有人上心吧:-P)

現在智能手機已接近人手一部, 連家父家母也投向android的陣營中, 智能手機的穿透率已相當高。(我要強調, 我的言論只限香港, 這一點很重要) 而令到ARPU急升的原因是有大量用戶開始使用智能手機, 所以他們從收費低廉的純語音通話計劃轉移到數據服務計劃。這個轉移的速度是和智能手機的市場穿透率成反比的, 簡單點來說就是市場已開始飽和, ARPU上升的動力就自然下降。我不是說從這一刻開始就沒有任何空間增長, 只不過, 最有機會使用智能手機的人口有很大部份已經正在使用, 而當中大部份都已經上了data plan, 我暫時沒有認識一個iphone/galaxy s2 or note的用家是純粹用手機講電話。

餘下還未用智能手機的人口, 有很大部份是根本不會用, 又或者即使會用都不會用data plan, 亦即使他們會用data plan, 都會是用最低用量的計劃。我的理據是, 最少人用智能手機的人口是老年人, 其次是小孩, 這兩部份已佔百多萬人口, 如果不計算他們市場已經相當飽和。雖說香港平均每個人擁有超過1個流動電話號碼, 但我不太相信有很多人會願意「供養」2個data plan… 又不是沒有可能的… 除非tablet更加普及, 促使客戶為其平板電腦再額外買data吧… 如果可以解答這一點, ARPU的確可以再提升

以上是從收入角度去看, 如果以成本計算, 我認為下降空間不大, 科技的更新換代不會停, 支出永不能大幅下降, 不要大增就已算成功, 更重要的是…我根本不會算電信公司的帳 :-P 所以就無謂再多講了。

香港市場太小, 很快飽和, 增長的故事很快便沒戲唱, 所以我這刻不會視#315是一隻所謂的「十年/十倍股」, 即使你能夠4元買入, 我看不到一間在香港和澳門營運的數碼通有升上40元的理由。至少兩三年內應該不會去到這個水平。

如果你說「OK, fatlone, 我只是短炒」這倒我沒有意見。

我在去年與友人談論濠賭股, 質疑賭場股的成長是否已快到極限, 因為我見澳門已迫滿大陸客, 城市的容量幾乎已到了極限, 還可以再多擠幾十%的人嗎? 結果我是看錯了, 股價真的可以繼續升。所以今回數碼通的評論我亦有可能看得很錯。

歡迎大家交流, 多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68

宏霸數碼值B+評級? (重刊) 港股博弈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03/24/%E5%AE%8F%E9%9C%B8%E6%95%B8%E7%A2%BC%E5%80%BCb%E8%A9%95%E7%B4%9A-%EF%BC%88%E9%87%8D%E5%88%8A%EF%BC%89/

近來OT開得多了,已經是「梗有一間係左近」,大家都擔心「被OT了」,所以想歸納一下OT股的類別及加以預防。歸納前又想到原來投資者「被OT」的可能性是跟其投資定位及接收資訊有關,也有可能不是股票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所以先重溫一些有關的舊文章,一來娛樂一下大家,二來方便討論。

監管不力也是一個可能。

==

鳴謝:

宏霸數碼潛力厚 無懼遺產風波

http://www.snb.hk/page/zh-tw/snb_report.aspx?ItemId=200488

 

image

宏霸數碼是否值B+評級(骷髏會20102評級),很難說。不過這單舊刁就應是AAA評級吧:

董事會宣佈,於二零零九年四月七日,買方(本公司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與賣方訂立協議,據此買方已同意向賣方收購銷售股份,該等股份佔A-1全部已發行股本之15%,總代價為135,000,000港元(11.84百萬英鎊*),將按以每股代價股份發行價9.00港元(78.95便士*)配發及發行15,000,000股已繳足代價股份之方式予以支付。

印面值135百萬港元公仔紙去買A-115%份。A-1是什麼 ?

A-1 之成立旨在為中廣亞廣播信息網絡有限公司(「CATV」,乃以中國為基地之網上供應商及娛樂平台)提供獨家資訊科技及業務流程外包以及顧問服務。A-1 CATV間之外包協議涵蓋了該等獨家服務,當中包括為CATV 5,000 萬用戶提供策略規劃、業務及技術改造、行政及管理服務。A-1 計劃向CATV 提供會員服務升級及獎勵計劃,包括向CATV 之用戶提供人面識別登入應用程式及虛擬儲存軟件應用程式。

賣 方及買方在中國互聯網及網上平台開發之潛在發展空間方面擁有共識。中國政府通過其政策激勵資訊科技之發展,該等政策包括《二零零六至二零二零年國家信息化 發展戰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此規劃乃旨在將互聯網引進全中國之農村之宏偉規劃),以及教育部使中國至少90%中小學接入互聯網之計劃,從而推動國家於互聯網及其應用之快速發展。董事認為,收購事項將帶動本集團之增長。

好像不錯,不過A-1有何資產或業務?

由於A-1 自其註冊成立日期二零零九年四月二日起尚未開展業務營運,故A-1 並無營業額、稅前或稅後純利以及特別項目。

即是新空殼一個。為什麼要買呢?

A-1 已與Virtual Storage 簽署特許協議,以於三年之合約期內購買WinLogon VSW之使用權最少各21,000,000 套。由於合約之規模較大,故A-1 己獲特別定價,而本集團委聘之獨立估值師評估特許協議之現值淨額約為900 百萬港元(78.95 百萬英鎊*)。該項採購將分期進行,每項訂單中每種軟件使用權之訂單將不少於5,000,000套。A-1 繼而將向CATV 之用戶轉售軟件使用權,作為彼等會員服務升級及獎勵計劃之工具。

其實是在放網上賣,不是向CATV 之用戶轉售軟件使用權:

http://ucard.catv.net/GameCard/sellcard/face/index.htm

空殼一個,為何值15%份值135百萬港元?

A-115%135M,即是整間值900 百萬港元,剛好是「獨立估值師評估特許協議之現值」

咁即是A-1的價值是從宏霸數碼這單刁來的?一舊雲?

A-1之母公司Top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已在200958日以$6.338減持至4.8%,即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持有: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NSForm2.aspx?fn=114167&sa2=ns&sid=50000441&corpn=RCG+Holdings+Ltd.&corpndisp=%u5b8f%u9738%u6578%u78bc%u96c6%u5718%28%u63a7%u80a1%29%u6709%u9650%u516c%u53f8&sd=10%2f02%2f2009&ed=07%2f12%2f2009&sa1=cl&scsd=10%2f02%2f2009&sced=10%2f02%2f2010&sc=802&src=MAIN&lang=ZH

簡單地說,宏霸數碼零成本印公仔紙給A-1A-1就在市場賣了$95M公仔紙承諾向宏霸數碼買貨,真是十分正的刁。

再看宏霸數碼2009年上半年業績:

2009年4月就FxGuard Windows Logon軟件成功與 A-1 Development Inc簽訂特計權協議,令該類產品銷售按年增長22.7%

那麼是印公仔紙造盈利嗎?

當然不是,香港證監不會容忍有種事發生的。這個只是宏霸數碼其中一個策略性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97

0802 宏霸數碼 – 勇者之選 (重刊) 港股博弈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03/24/0802-%E5%AE%8F%E9%9C%B8%E6%95%B8%E7%A2%BC-%E5%8B%87%E8%80%85%E4%B9%8B%E9%81%B8-%EF%BC%88%E9%87%8D%E5%88%8A%EF%BC%89/

近來OT開得多了,已經是「梗有一間係左近」,大家都擔心「被OT了」,所以想歸納一下OT股的類別及加以預防。歸納前又想到原來投資者「被OT」的可能性是跟其投資定位及接收資訊有關,也有可能不是股票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所以先重溫一些有關的舊文章,一來娛樂一下大家,二來方便討論。

監管不力也是一個可能。

==

除稅前溢利 651M,市值2298M,好低買。

隨著本集團擴展,我們持續獲得業界的肯定和獎項,包括

  • 《福布斯》雜誌亞洲版「市值10億美元以下的200家最佳亞洲中小型企業」、

  • 德勤快速科技500亞太2009

  • 《經濟一週香港傑出企業2009

  • 及被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投資(MSCI) 小型股香港指數

  • 司喜獲A&S top 50 保安公司評為全球第11 大保安公司及亞洲第5 大保安公司,此乃備受全球尊重的A&S 雜誌的年度排行榜。根據公司排名,宏霸數

  • 碼為全球第2 大以及亞洲最大的生物識別公司

  • 宏霸數碼最近於RFIDinfo 網站2009 年度中國RFID行業排名上亦獲得很高的名次,包括「RFIDinfo 企業大姆指」第二名、

  • 於中國工商銀行及中國建設銀行成功實施的「宏霸數碼RCG數據中心管理解決方案(銀行應用)」被列為「最先鋒應用」類別第一名、

  • 「宏霸數碼RFID數據中心管理解決方案」於「RFID產品之最」類別被列為第五名。宏霸數碼亦獲RFIDworld(作為中國有關RFID重要平台的主要網站)納為其中一間中國射頻技術行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境外公司

 

真係好想即刻買,不過:

  • 年份 2007 FY => 2008 FY => 2009 1H => 2009 FY

  • 無形資產 256M => 1275M => 1247M => 1301M

  • 存貨 145M => 294M => 362M => 524M

  • 貿易應收款項 395M => 500M => 864M => 802M

  • 貿易應收款項一般信貸期為30 90 => 30 180

  • 按金、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 236M => 407M => 488M => 754M

  • 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 1M => 2M => 0M => 26M

  • 已付所得稅 5M => 4M => 1M => 2M

 

驚睡不著,都係考慮下先。

 

上回提到 A-1 的刁 :

 

200948日,本集團收購A-1 Development Inc.A-1」)的少數股權,該公司獨家為一個基地設於中國的在線內容供應商及娛樂平台提供技術及業務程序外判及顧問服務。A-1亦與本集團簽訂一項特許權協議,訂購本集團的FxGuard WindowsLogon Virtual Storage Workgroup software。本集團持續接獲A-1 的訂單,為本集團的消費類產品分部帶來正面貢獻。於此報告公佈日期,本集團接獲訂單,A-1已履行於本集團收購時簽訂之特許權協議所承諾訂單的三分之一。對A-1 的策略性投資實與本集團擴展於中國龐大的網上娛樂市場的發展策略一致。

 

由於經濟危機,消費類產品分部的收入(除FxGuard Windows Logon 外)輕微下跌,令2009年度整體產品銷售下跌。FxGuard Windows Logon是一種專門為電腦設計的最新容貌識別軟件,電腦登錄毋須使用密碼。此項產品佔本集團截至2009 1231 日止年度營業額的14.1%,而FxGuard Windows Logon 2009 年度的營業額比2008 年增加10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98

怎樣看神州數碼(0861) 的失落 郭曉平

http://xueqiu.com/1531393579/23008563
$神州數碼(00861)$ 作假遭對手舉報,被財政部處罰3年不得參與政府採購項目。今日早盤大跌14%。3年不得參與政府採購項目,著實處罰嚴厲,從中我們該接受怎樣的教訓?
   以前筆者做廣電項目時跟$神州數碼(00861)$ 接觸也還算多,筆者也做了很多年商務招投標工作。看這次處罰原因:對手浪潮舉報,項目招標要求需使用國產設備,神碼投標文件與事實不符,提供虛假材料中標。
  先不說政府項目佔神碼銷售額的比重,這筆受處罰的單子很小,78萬,一顆螺絲釘壞掉了整艘大船。處罰肯定是有據可循,翻盤比較難。工作難做,項目難做。
  國內的政府採購項目招標,一直就是這樣,盯項目的越來越多,競爭的越來越多,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杜絕投標文件做假跟杜絕財務作假一樣,很難。投標文件是用來響應招標文件的,全部符合或響應為第一基本要求。招標項目總是關係和價格最為重要,招標文件的重要性到在其次。
   筆者以前是這麼做標書的,有一套標準模板,每個模塊均有統一文字與之配套。當一個項目下來時,需要重寫的部分就是框架,按照招標文件要求重新規劃順序,響應文件單獨寫。像這次神碼出現產品生產地不一的問題,想想神碼代理產品多了,出現這問題很正常,都成了習慣行為,每個項目都會有這樣的問題。怎樣去杜絕呢?相信神碼以後做標書的團隊會吃一塹長一智,會注意到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在標書寫作嗎?這裡不出問題其他地方也會出問題,源頭不在標書和工作流程上。
  問題還是在項目把控上。下個單子,狠狠打浪潮一把?你來我往,日後項目會更難做。規範自己的商務流程,在項目源頭發力把控。如果招標文件中沒有要求非進口商品一條,這次的問題將只會是筆誤,前後不一的小問題而已。
  不能說誰家不道德,環境就這樣,做好自己,把控風險,遠離是非地。

評點:
1) 別把事情看的太複雜,這事情影響就是面子上的問題,對業績影響不大。那麼多子公司,項目照做。以前也常玩舉報和被舉報事情,純經濟行為,一查一准,沒那麼多花花腸子,稱著低點,不失為買入好時機。個人見解,呵呵。
2)跟計算機集成資質也沒多大關係 。被處罰的是總部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7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