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敘利亞政府軍被控使用化學武器屠殺人民,美國軍事行動已蓄勢待發,這當中有一個小國,其態度是否支持美國,被視為此役能否速戰速決的關鍵之一,這個小國就是位於阿拉伯半島的卡達(Qatar)。 卡達一直提供敘利亞反抗軍武器,但《衛報》(The Guardian)認為,美國若對敘利亞政府實施軍事打擊,卡達頂多「政治支持」而不會出兵。投資,標的物遍及三大洲 為什麼這個面積不到台灣三分之一、總人口數比台南市略多的國家,會讓外媒如此重視它在這場紛爭中的角色?或許這和卡達近來的經濟實力有關。 《財星》(Fortune)報導,有原油資源撐腰的卡達,金融危機後逢低買進全球知名資產,歐、美、亞三大洲都有他們投資的足跡,範圍遍及房地產、藝術品、電視台、運動、礦產能源、金融(見表)。 卡達國民不到二十五萬人,卻是全球最有錢的人,人均所得逾十萬美元,國民不用繳稅,醫療、教育皆政府埋單,社會氣氛較阿拉伯鄰國也更開明、西化。 近年卡達在各國頻頻撒錢收購,目的是分散風險。卡達駐法大使阿勒庫瓦瑞(Mohamed Al Kuwari)表示,卡達的原油蘊藏量最快百年後就會枯竭,政府希望讓目前過於依賴能源產業的投資更多元化,要使非能源產業的投資營收二○三○年超過能源產業。 由於卡達是液化天然氣重要輸出國,滿手現金還能解決歐洲缺錢建設的燃眉之急,英、法等國領導人,無不與卡達王室交好;這層曖昧的關係,為卡達在歐洲化解不少投資阻力。例如,二○一一年卡達投資局入主巴黎聖日耳曼足球隊,時任法國總統薩科奇便全力支持。 爭議,插手歐美大筆投資 但卡達以一介阿拉伯國家的身分,對歐、美主要地標大手筆投資,也不是沒有爭議。《國際先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稱,二○一一年卡達就提過要投資提振法國巴黎郊區經濟,解決貧民窟失業率高、街景殘破問題;二○一二年,現任總統歐蘭德將計畫改成法國官方、民間企業與卡達投資局的合資契約並通過,卻引來外界批評卡達插手法國家務事,《費加洛報》(Le Figaro)甚至批評卡達「想把法國變成伊斯蘭共和國」。 另一爭議來自,卡達主權財富基金帳目不透明。這讓西方企業高層不以為然,他們說卡達不用對持股人負責,能開空白支票奪下標案。 例如在法國,半島電視台旗下的運動頻道beIN Sport,去年六月在法國開播,原本獨占市場的付費電視網Canal Plus,近日跳出來指控beIn Sport不公平競爭,花大錢買下賽事轉播權,把觀眾都吸走了。 另一方面,六月卡達新國王上台,當局的投資態度可能轉變。《財星》指出,新國王的登基演講暗示某些官員必須為投資計畫不當、管理不善負責,新政府會更嚴格把關卡達投資案,投資結果也會更透明。不久後,時任總理哈馬德(Hamad bin Jassim al-Thani)的烏紗帽便被摘掉。哈馬德先前兼任外交部長、主權財富基金執行長,主導近年卡達對外投資熱潮。 觀察家指出,卡達當局投資興趣不會消退,但隨著二○二二年世界盃足球賽進入緊鑼密鼓籌備階段,今後對內投資案將會比對外投資案更多。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估計,該國將砸下兩千億美元整建交通建設、旅館及有空調的運動場。 主辦世足賽,是卡達在後石油時代中與西方國家平起平坐的大好機會。主辦單位預估,這場國際重大賽事將為卡達吸引到全球十億名電視觀眾、一百萬名觀光客。 隱憂,食物用水仰賴進口 不過,表面光鮮的卡達,卻有三大隱憂。 首先,全球液化天然氣最大輸出國的頭銜,十年內可能就要讓給澳洲。由於石油、天然氣產能擴充趨緩,卡達政府估計,經濟成長率將從五.三%降至明年的四.五%。這跟過去五年成長率平均達一三%的榮景可差多了。 其次,卡達的財富集中在少數本國人口,經濟卻大量仰賴外國勞工。一百九十萬常住人口中,高達八成五是外籍勞工,多數人從事清潔工、司機等低薪資工作。 第三,卡達經濟奇蹟並不穩定。這個沙漠小國九成食物仰賴進口,水的儲存量只夠應付六十七個小時。金融危機讓食物價格飛漲,二○○八年卡達成立國家食品安全計畫,目標二○二五年前糧食自給率達四○%。這個目標太遠大,因為目前這個國家幾乎找不到一個農夫。 橫在卡達新國王眼前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主要仰賴的糧食進口途徑荷姆茲海峽,萬一被核試、漏油或戰爭給阻斷,卡達可能得付出更高的代價才能取得食物。而那些支撐各項基礎建設、社會服務的外籍勞工,也會離開這個淘金地,屆時世界盃是否還能圓滿辦成,將是個大問號。也許這是除了敘利亞外,另一個讓卡達頭痛的問題。 【延伸閱讀】從百貨到銀行都收購!—卡達投資知名標的物 洲別:歐洲國家:英國收購資產:高級百貨公司哈洛德持股比:100% 洲別:歐洲國家:英國收購資產:美國大使館(所在建物) 持股比:100% 洲別:歐洲國家:英國收購資產:倫敦奧運村持股比:100% 洲別:歐洲國家:英國收購資產:倫敦新地標碎片大廈持股比:95% 洲別:歐洲國家:英國收購資產:希斯洛機場控股公司 持股比:20% 洲別:歐洲國家:英國收購資產:倫敦證交所 持股比:20% 洲別:歐洲國家:英國收購資產:英國第三大銀行─巴克萊銀行 持股比:6.67% 洲別:歐洲國家:英國收購資產:豪宅區海德一號公園 持股比:N/A 洲別:歐洲國家:法國收購資產:巴黎春天百貨集團持股比:100% 洲別:歐洲國家:法國收購資產:巴黎聖日爾曼足球隊 持股比:100% 洲別:歐洲國家:法國收購資產:法國最大石油集團─達道爾 持股比:4.8% 洲別:歐洲國家:德國收購資產:大眾汽車 持股比:17% 洲別:歐洲國家:德國收購資產:西門子持股比:3.04% 洲別:歐洲國家:義大利 收購資產:時尚品牌范倫鐵諾持股比:100% 洲別:歐洲國家:瑞士 收購資產:瑞士第二大銀行持股比:6.17% 洲別:歐洲國家:瑞士收購資產:瑞士信貸集團持股比:6.17% 洲別:歐洲國家:荷蘭 收購資產:全球石油巨頭持股比:N/A 洲別:歐洲國家:荷蘭收購資產:皇家殼牌石油集團持股比:N/A 洲別:美洲國家:美國 收購資產:美國半島電視台持股比:100% 洲別:美洲國家:美國收購資產:珠寶品牌第凡內持股比:8.7% 洲別:美洲國家:巴西 收購資產:西班牙最大銀行桑坦德的巴西分行母公司持股比:5% 洲別:亞洲國家:中國收購資產:中信集團的中信資本持股比:22.22% 洲別:亞洲國家:中國收購資產:中國四大銀行之一─中國農業銀行持股比:2.1% 註:此處僅列部分收購案或知名資產資料來源:各媒體 整理:陳筱晶 |
馬航修改了吉隆坡飛往倫敦的MH4航班的飛行路線,不再經由烏克蘭,但他們這次選擇了另一個武裝沖突高發地——敘利亞!!!7月初新華網報道敘利亞反對派開始擁有自己的航空力量,而近幾日敘利亞內戰還在升級。
對於修改MH4飛行路線,馬航解釋道,MH4飛行計劃采用的是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批準的路線,根據敘利亞民航局發放的通知,敘利亞領空沒有受到限制。一直以來,MH4所行路線都是ICAO批準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自始至終堅持將乘客和機組人員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此前,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今年6月底,“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發言人Abu Mohammed al-Adnani發表聲明,正式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建一個伊斯蘭“哈里發”,即伊斯蘭帝國。ISIL組織領袖Abu Bakr al-Baghdadi自稱為哈里發領袖,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應該歸順於他。
7月初,據新華網報道,世界上最年輕的空軍——伊斯蘭陣線空軍初見端倪。敘利亞反對派開始擁有自己的航空力量,他們在Kshesh空軍基地內操作多架繳獲的L-39ZA輕型攻擊教練機。反對派在戰機機腹下掛載了GSH-23L雙23機炮,給飛機塗上綠色黃色相間的雙色迷彩,並在垂直尾翼上塗裝了極端組織標識。
近幾日敘利亞內戰升級,敘利亞活動人士表示,政府軍發動進攻,以奪回被伊斯蘭激進分子占領的一個油氣田,三天戰鬥已造成310多人死亡。
前幾日,據《今日美國》報道,馬航自7月25日起停用墜毀的MH17的航班號,改為MH19。
聯合國最新統計顯示,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間,共有191,369人死於敘利亞內戰。死亡人數比聯合國上一次的更新數據大幅增加,但仍可能低於實際死亡人數。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Navi Pillay抨擊安理會對敘利亞問題的無所作為導致在敘利亞發生的屠殺有增無減。
在這些受害者中,85%為男性,9.3%為女性,其中沒有區分戰鬥人員和非戰鬥人員。
在這些記錄中,最嚴重的一起殺戮事件發生於大馬士革農村,當時有將近4萬人死亡;第二起嚴重事件發生於Aleppo,有將近3.2萬人死亡;在Homs的殺戮事件中有超過2.8萬人死亡。
文件中還記錄了至少有8,803名兒童死於敘利亞沖突,其中1/4的孩子還不到10歲。該報告指出,年幼孩子的真實死亡數字可能更高,因為在超過80%的文件中沒有記錄受害者的年齡。
Pillay在周五(22日)的聲明中說,由於這種國際性的癱瘓,敘利亞的兇手、毀壞者和酷刑折磨人的人都被授權、具足了底氣。
聯合國上一次公布敘利亞內戰死亡人數是2013年7月,當時統計死亡逾10萬人。Pillay解釋,這次公布的死亡人數呈現激增,是因為除了包括過去一年來的新增死亡人數,還修訂了先前兩年的死亡人數,把遺漏統計的死者補充進去。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值得註意的是,敘利亞死亡人數激增還反映了一個現象:極端武裝“伊斯蘭國”為了鞏固對現有勢力範圍的控制,不斷襲擊敘利亞多個反對派武裝,包括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武裝以及與“伊斯蘭國”存在競爭關系的其他武裝組織。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主席鄧普西(Martin Dempsey)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僅僅打擊伊拉克的伊斯蘭國的恐怖份子是不夠的,美國可能會著手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恐怖份子。
鄧普西將軍稱,美國無法無視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的存在。他說:“如果不處理在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伊斯蘭國能夠被打敗嗎?我們的答案是不能。”
美聯社本月18日報道,敘利亞政府軍17日開始對境內ISIS武裝展開空襲了至少26次空襲,擊斃至少31名ISIS武裝人員。“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主管拉米·阿蔔杜勒·拉赫曼說,這是敘利亞政府軍迄今對ISIS武裝進行的“最猛烈襲擊”。
至於美軍是否會進入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目前尚不得知,鄧普西表示,它需要多方面的手段和工具,空襲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並非預告未來可能在敘利亞發生的事。但它需要全國所有力量的配合:外交、經濟、資訊、軍事。
據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公布的圖片顯示,上周末該極端武裝在攻占敘利亞一空軍基地後,處決了被俘敘利亞軍人,並劫持人員作為人質。
上周日IS武裝攻占了敘利亞Raqqa市附近的Tabqa空軍基地,據人權組織敘利亞人權觀察者(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的估計,IS武裝與敘利亞政府軍激戰,至少造成500人死亡。
該人權組織稱,在5天激烈交戰中,至少有346名IS武裝,170多名敘利亞政府安全部隊死亡。
據公布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的照片顯示,一夥頭戴絨帽的IS武裝人員,至少射殺了7名被俘跪在地上的敘利亞士兵。
其他照片顯示另有8-10人一夥的軍人被扣押作為人質,其中有三人是軍官,一些人臉上有傷痕。
照片還顯示至少還有二十人被扣押作為人質,而IS武裝人員則拿刀緊鄰被俘人員。照片還顯示IS武裝在攻擊過程中至少使用了一輛坦克
在今年6月更名以前,伊斯蘭國(IS)全名簡稱ISIL,另一縮寫為ISIS。6月29日該組織宣布建立橫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哈里法”(caliphate,意為“阿拉伯帝國”),單方面要求全球其他穆斯林向其頭目效忠。
目前伊斯蘭國已經占領了從敘利亞到伊拉克的大量土地。敘利亞外交部長Moualem周一說,目前敘利亞願意與任何國家合作打擊伊斯蘭國極端武裝。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報道,英美“殺手部隊”的目標鎖定在了全球頭號通緝恐怖主義者——IS的領導人 Abu Bakr al-Baghdadi。
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高級官員表示,美國正準備派遣偵察機進入敘利亞領空獲取活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情報,包括無人機,這可能為美國將有限的空中軍事打擊範圍,從伊拉克擴大至敘利亞奠定基礎。(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該行動相當於承認,美國情報收集工作範圍必須擴大,以更好了解IS的威脅程度。該官員說:
“美國軍隊中央指揮部已經要求派遣更多偵察機,包括無人機搜集更多關於IS的情報。他們可能很快在敘利亞東部開始飛行計劃。”
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寫過,奧巴馬總統首席軍事顧問在之前警告說,如果不摧毀伊斯蘭極端勢力在敘利亞的基地,他們永遠不會被打敗。隨後一位白宮高級官員上周末也提到,美國可能對伊斯蘭極端組織在敘利亞的基地進行軍事打擊。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民主黨參議員Adam Schiff認為,IS可能是美國9.11事件以來面臨的最大風險。但是他懷疑奧巴馬總統是否會授權在敘利亞境內對該組織予以空中打擊。
這名美國高級官員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五角大樓準備派偵察機到敘利亞,但尚未決定是否空襲,不過為了幫助做決定,需要做盡可能多的形勢觀察。
“情報工作將為衛星圖片和其他消息來源提供補充。”
該官員並稱,敘利亞東部的防空系統不會構成威脅,因為傳感器要麽過於分散,要麽不可用。美國的無人機進入敘利亞領空沒有得到敘利亞政府批準或授權。
這也不是美國第一次這麽做。美軍過去多次秘密派遣無人機和有人駕駛的飛機進入敘利亞領空,包括7月份嘗試援救一批被IS俘獲的美國人,但因這批美國人已經被IS轉移,該次救援行動失敗。
彭博新聞社援引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消息稱,過去24小時,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已奪取敘利亞21個庫爾德族村落。
該組織負責人Rami Abdurrahman稱,IS的成員奪取了靠近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的Ayn al-Arab地區及西部的數十個村落,並向敘利亞第三大庫爾德族居住城鎮行進。
自9月16日開始,IS和庫爾德軍事武裝People’s Protection Units就在Ayn al-Arab地區持續發生激烈的火力沖突。大批本地居民離家逃難,他們害怕整個村莊被IS成員血洗。IS武裝分子目前在雙方交戰中處於上風。
IS成員攜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對該地區發動攻勢。數十名庫爾德族戰士正勉力固守,但遭IS成員圍攻,形勢嚴峻。
Rami Abdurrahman補充說,Ayn al-Arab和其他庫爾德人居住地村落很可能陣線不保,IS可能控制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地區。
庫爾德武裝力量和IS激進分子在敘利亞北部地區的戰鬥已持續了一年之久。聯合國曾表示,曠日持久的武裝沖突已導致超過19萬人喪生。
《德國之聲》報道稱,9月1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修正一項法例,允許美軍為敘利亞反對派提供裝備和訓練,幫助他們對抗極端組織IS。
修正案雖然經過6小時討論後通過,但仍需美國參議院認可。若一切順利,修正案可能於周四完全通過。這意味著反對"伊斯蘭國"及現任總統阿薩德(Baschar al-Assad)的敘利亞溫和反對派將獲美國支援。軍隊訓練將於沙地阿拉伯進行,為期12個月,並為超過5000名受訓者提供武裝。計劃估計將動用5億美元國防預算。
不過,奧巴馬同時強調白宮反對向當地派出美國部隊參加地面戰爭。(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國防部宣布,美國及盟國開始空襲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目標。國防部發言人John Kirby少將表示,此次空襲動用了戰鬥機與轟炸機以及“戰斧”巡航導彈。
美國官員透露上述盟國有沙特、阿聯酋、約旦巴林等國,並未說明首次空襲的詳情。
據路透報道,至少120名伊斯蘭聖戰者在此次美國為首的空襲中喪生。人權組織Syrian Observatory稱,除70名IS武裝分子外,還有50名死者是基地組織武裝分子 。美國官員稱,美國將持續打擊敘利亞境內IS武裝,打擊的步伐將取決於目標。
今日晚些時候,以色列宣布擊落一架敘利亞戰機,稱該機以“產生威脅的方式”飛入以色列領空。但敘利亞方面稱,被擊落戰機並未飛經以色列,這是以方挑釁行為。這意味著。以色列借美國發動敘利亞空襲之機,對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宣戰。
伊朗總統魯哈尼則是表示美國領導的敘利亞空襲是非法行為,應該得到敘利亞政府認可。
今年8月以來,美國已經對伊拉克境內的IS武裝發動了150次空襲。本月上旬,在紀念“9·11”恐怖襲擊慘案的講話中,奧巴馬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其講話稱,
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美軍的空襲將打擊“每個角落存在的”IS分子。“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通過一套全面的持續反恐戰略,我們會削弱、最終摧毀IS。”
奧巴馬公布的戰略包括擴大對IS現有的空襲範圍,打擊進犯伊拉克及鄰國敘利亞的IS目標,還會討論加大對兩國抵抗IS部隊的支援。同時,他明確表示不會派美軍參加地面戰鬥。
奧巴馬還將宣布支持參與打擊IS的多個盟友,包括中東與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合作夥伴。
此後美國國務卿克里稱,已有50多個國家承諾加入打擊IS的聯盟,包括埃及和其他多個阿拉伯國家。
昨日IS發言人在網上發布聲明稱,“戰鬥的勝負不能由空襲決定”,放言美國單憑空襲無法擊敗IS,美國將被拖入地面戰,最終失敗。
以下BBC圖表總結了8月8日-9月15日美國對伊拉克境內IS的空襲次數和打擊地點。(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日美國宣布對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發動首次空襲。事實證明,美方對此次空襲給予極大重視。僅空襲首日一天內,美軍投入敘利亞境內的炸彈與導彈數量幾乎相當於空襲伊拉克境內IS一個月的量。
美國國防部下屬中央司令部公布,在與沙特等五個阿拉伯國家聯手打擊IS的首日空襲行動中,美軍動用了200枚炸彈,其中大部分為精確制導炸彈,美軍的兩艘軍艦還發射了約47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其消耗彈藥的數量與今年8月8日到9月10日美軍空襲伊拉克不相上下,當時一個月內投入了炸彈及導彈合計253枚。
不僅投入大量彈藥,美軍還出動了最新型的武器,包括F22猛禽戰鬥機、“死神”(Reaper)無人機。這是F22猛禽戰機將近十一年後首次在戰場亮相。此外,投入空襲的“戰斧”式巡航導彈也是軍火制造商雷聲公司推出的最新式導彈,它能在飛行中途重新定位。
此次空襲的目標包括IS的占領區、儲存設施,甚至還有金融中心。美國國防部發言人John Kirby少將表示,第一晚的空襲“只是開始”。昨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作戰指揮官 William Mayville中將表示,要深入打擊IS的構成組織,因為要設法幹擾他們的支援基地。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美國官員表示,美軍第一波空襲打擊了IS的軍事領導人、訓練營及控制中心,並承諾該多批次空襲是“一場持久戰役的開端”,可能持續多年。
截至美軍開始空襲敘利亞的昨日,今年8月以來,美國已經對伊拉克境內的IS武裝發動了150次空襲。本月上旬,在紀念“9·11”恐怖襲擊慘案的講話中,奧巴馬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其講話稱,
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美軍的空襲將打擊“每個角落存在的”IS分子。“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通過一套全面的持續反恐戰略,我們會削弱、最終摧毀IS。”
奧巴馬公布的戰略包括擴大對IS現有的空襲範圍,打擊進犯伊拉克及鄰國敘利亞的IS目標,還會討論加大對兩國抵抗IS部隊的支援。同時,他明確表示不會派美軍參加地面戰鬥。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評論,首輪空襲意味著,奧巴馬對中東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過去三年,奧巴馬一直頂住了美國政府加大介入敘利亞事務的壓力,而他競選總統時的承諾之一就是結束美國在中東的戰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