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國老闆變打工仔攝影師十年記錄華人辛酸史
1 :
GS(14)@2016-05-21 17:49:35美國總統大選將至,參選人紛紛「出招」搶票,在寸金寸土的三藩市主打可負擔房屋(Affordable Housing)等居住議題;不過,不少低收入華人的居住情況欠佳,當中的辛酸,局外人未必能切身體會。一名資深記者特定舉辦攝影展,以十年以來記錄下的震撼場景和影像,講述一名散房居民的故事。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攝影展的主角是66歲的散房(單人房宿舍,SRO)屋主趙偉雄,他原籍廣東省珠海斗門,2006年攜太太移居美國。和很多人一樣,他起初以為「美國夢」就此啟航,卻發現這裡的生活更艱苦——他在家鄉擁有數間店舖,來到三藩市,他僅靠打散工和在街上賣花維生。趙偉雄夫婦住的散房面積僅80呎,擺放家具後就寸步難行。展覽會地上將他的家一比一間隔圖還原,讓入場人士體會住在這個狹小空間的感受。攝影者黃偉江(David Huang)是灣區的資深記者,巧遇趙偉雄後,用了近十年透過鏡頭追蹤他的生活足迹。「他學習英語的獨特方式最吸引我!」原來窩居雖小,但趙偉雄在牆上貼滿一堆紙皮,寫有2,000多個英文生字。趙偉雄這十年來曾到市立大學(CCSF)上英文課,不過沒學懂國際音標,他閒時會以「自己方式」,融合廣東話記生字,非常有趣。黃偉江讚嘆:「教人敬佩的是他的學習態度,每次出發上課都西裝筆挺,更花錢買正版原裝教材,非常尊重知識。」多年苦讀後,趙偉雄最終獲得一份當地雜貨鋪的工作。趙偉雄在美故事的新一章,以這次展覽「3650/衣錦還鄉」慨括,因為他今年終於買下十年來首張回鄉的機票,回家與離別多時的母親、子女和孫兒團聚。可惜的是,太太因工作未能一起返鄉。他回來後會繼續打拼,朝着開雜貨店和花店的目標邁進。展覽策劃人王雅嬌(Maria Wang)表示:「我們於展覽中以『趙先生』,而非他的全名稱呼他,是因為我們想帶出在唐人街,不少的散房戶都有着這樣的奮鬥故事。『趙先生』只是其中之一。」主辦單位中華文化中心基金會期望,是次展覽可以一洗在美華人的陳腐印象,尤其老一輩,證明不少華人正積極闖出一片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9/19618623
失護照「不幸」尋回攝影師踏死亡之旅
1 :
GS(14)@2016-05-21 19:03:36法國攝影師赫斯(圖)是埃及航空客機遇難乘客之一,他幾乎因遺失護照錯過行程,以為幸運之神眷顧助他如期出發,沒料到這是死神的召喚。赫斯原計劃前往紅海的度假村,會合一名任職潛水導師的朋友。不料出發前數天遺失護照,家屬指他為此三日沒有睡過,一度計劃取消行程,其後有人在街上找回護照,但赫斯仍猶豫是否赴約,最終登上了死亡客機。另一名在法國留學的乍得學生,因母親之死回鄉奔喪,卻不幸搭上肇事客機,讓父親在短期內接連痛失妻兒。戴高樂機場一職員表示,當日她遇到一家七口臨出發前去錯登機閘口,「我看到那位父親很緊張,於是答應嘗試請公司破例暫緩起飛,我從沒這樣做過,但願他們趕不上」。柔道教練侯賽因原定乘坐出事客機,但臨時為探望親友而逗留多一天,他自言非常幸運。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1/19621271
法攝影師戀港藍色時刻
1 :
GS(14)@2016-05-24 10:35:40【本報訊】鱗次櫛比的大廈、摩肩接踵的街道,香港人每天路過見過,但鮮有停下來欣賞它的美。香港的高山低谷多次被列入世界名單,縱橫交錯的舊區街道充滿傳統智慧,政府卻虎視眈眈,郊野建屋和拆舊築新是高官的宏願。香港人不曾珍惜的畫面,法籍攝影師Romain Jacquet-Lagrèze卻甘之如飴,在法國廿載也未曾用鏡頭記錄故鄉,卻選擇拍攝香港,將不被看見的被看見。
讚港樓景錯落有致
Romain喜歡錯落有致的香港樓景,攝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城市一隅,「法國所有建築物被規劃為同一高度,不太有趣,香港的建築物有其特色,有好強的對比感,高與矮、新與舊、城市與自然、中式與西式,拍攝出來的視覺效果相當強烈」。去年拍攝《Blue Moment》,以直觀鏡頭記錄Romain眼中最美的香港10分鐘。顧名思義,攝影集全是日落前的藍色片刻,短暫的數分鐘光景,每日都出現在眼前,但城市人鮮有停下腳步留意,《Blue Moment》的照片是自然與石屎各半,樓與樓之間見海。他認為這輯攝影集是歷來最難獵攝,但亦是最美麗的一輯,照片糅合香港的3個元素:城市、山林、海洋,「日落前只有10分鐘是藍色時刻,時間極短,不易捕捉。而且不同於之前兩輯攝影集較易覓地取景,藍色時刻不能在街角尋覓」。「Action is better than thinking(行動優於思考)」,行動派的Romain不喜歡安坐家中構圖,穿梭大街小巷,往往發現意想不到的畫面。
Romain6年前偶遇未婚妻來港,但原來Romain在法國時未曾拿起相機,來港後着迷於石屎森林,才投入攝影世界。其作品不難發現大部份都是面臨重建的舊區,或是着墨於城市與自然的融合,「香港的建築物是獨特,全球也找不到,重建是好可惜的事,傳統是要流傳下去,而不是破壞」。
■Romain以拍攝唐樓為題的《Wild Concrete》。
■成名作《Vertical Horizon》以仰視角度帶來的強烈透視感。
Romain Jacquet-Lagreze
囍帖街重建感諷刺
以重建後的利東街為例,他形容把傳統的囍帖街重塑為仿西的名店街是諷刺的行為,「香港曾經作為英國殖民地,原本已滿佈富西方色彩的建築物,拆卸原有的,重建沒有內涵的仿西建築,十分諷刺」。他作為一個外國人和攝影師,認為香港是獨一無二,毋須模仿其他西方國家,「香港就是香港,全世界已經有很多西方國家了,多一個便沒有了原本的驚喜」。特首梁振英曾指郊野公園與房屋用地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Romain卻視鄉郊和市區的交錯是香港最值得珍貴的資產,這也是他喜歡香港多於巴黎的原因,「最珍貴的是由市區到鄉郊,一小時內即到,如果你不喜歡繁忙城市,可立即到寧靜山林,在其他國家是難以做到的」。他拍攝嶄新的香港面貌,盼讓港人不只知道川流不息的街道和繁華林立的樓盤,即使不起眼的角落,都有如畫的風景,《Blue Moment》就是其中一例,「港人日見夜見,早已麻木,但我見到美麗的一面,因為我看完後會探索」。不過他也承認身為法國人,從未探索法國,因為作為在地人只會感到苦悶,換作香港人,也會有同一情況。
Romain於2012年以《Vertical Horizon》為主題,仰望透視式拍攝屋邨和唐樓;2014年的另一輯作品《Wild Concrete》,拍攝石屎舊樓狹縫間的植物;今次的《Blue Moment》是Romain在港的首次個人展覽,亦屬「法國五月」其中一個項目,由即日至下月25日於Blue Lotus Gallery舉行,詳情可見於fb專頁「Romain Jacquet-Lagreze Photography」。■記者梁佩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3/19623726
【iPhone7殺到】港攝影師作品「榮登」Apple盛會 搵唔搵到你自己?
1 :
GS(14)@2016-09-09 05:42:55如果你有留意Apple發佈會的話,應該都會發現到內裡有不少於香港拍攝的照片,當中一張是在天水圍,一眾精靈訓練員在玩《Pokemon Go》時的圖片,而這張圖片正正是由香港攝影師林亦非的作品,能夠「榮登」Apple的盛會,林也在自己的Facebook專頁分享了此圖,大家如果有去過天水圍捉精靈,又找不找到自己呢?另外發佈會上亦有其他香港的照片,分別是卜公公園及旺角花園街(應該係,除非唔係)的地方拍攝,雖然未知相關攝影師的身份,不過亦足以顯示出香港的確非常美麗,就連Apple都要用作試影呢!記者:方健銘
能夠「榮登」Apple的盛會,香港攝影師林亦非亦在自己的Facebook專頁分享了此圖。
發佈會上Apple亦展示出了一張應該是旺角花園街的試拍。
連卜公公園亦有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9/19765012
攝影師聚焦素人 反思傘運
1 :
GS(14)@2016-09-29 07:56:20【本報訊】城市影像記錄攝影師朱迅(Birdy,圖)於雨傘運動期間,沒有追隨傘運的關鍵人物,焦點反而放在「瞓身」和「踩場」的素人身上,今晚他將會應邀出席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傘步》首映及討論會。Birdy希望,《傘步》不單是一套讓香港人反思的紀錄片,同時能夠讓身在香港的內地學生、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多點了解這場雨傘運動的意義。
Birdy曾經做過攝影記者,於雨傘運動期間,他沒有把鏡頭聚焦在關鍵的佔中三子、學民思潮等人物身上。Birdy說,兩年前,由9.28催淚彈前線走到佔領區清場,在臨近香港政改決議的關鍵時刻,遊走佔領區拍攝留守街頭的香港人,聆聽學生、長者、義務救護員、生意人、上班族、家庭主婦等人的心聲,從他們的故事之中,反映對於佔領以及政改各有不同的觀點。
Birdy說,雨傘運動以清場告終,留下的看來只有迷惘、失落以及社會撕裂。他認為,香港人要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和反思,從而找回自己的方向及目標。
■朱迅於傘運見證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市民。
■市民戴上頭盔及眼罩,站在前線與警員對峙。
反世貿啟發港人抗爭
2005年的反世貿會議,由南韓農民主導的大遊行,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的示威衝突。10年後,正當大家淡忘這場在香港發生的國際大事,Birdy製作10年回顧紀錄片。Birdy說,誰會想到反世貿一役啟發了香港人往後的抗爭文化。愛用影像記錄城市的人和事,Birdy一直透過攝影以及錄像去關注社會的發展,而雨傘運動是個大型公民抗命佔領運動,關乎着香港前途問題,是一個必要記錄的重要時刻,藉此為前途未明的香港人作見證。
Birdy在加拿大進修電影、錄像製作以及進階攝影,他的作品曾經在多個城市放映,亦曾入選2009年香港藝術雙年獎、2013年亞洲當代藝術獎、2015年香港人權藝術獎。其作品《傘步》可於Youtube觀看:
https://youtu.be/LfBv0l7QgP8。■記者林社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29/19785346
【何文田變天前】雙塔式井字對稱公屋 震撼90後攝影師
1 :
GS(14)@2016-10-01 13:20:2890後攝影師Wilson留學期間聽聞井字形公屋的建築之美,兩年前回流返港後,立馬到愛民邨拍下多張對稱建築作品。 (受訪者作品)
井字形的舊式公屋是不少攝影發燒友的拍攝對象,從中高低層都可以拍出震撼的視覺效果。兩年前自英國回流的90後小伙子李偉信(Wilson)是一名業餘旅遊攝影師,自小便周遊列國,13歲已一個人去旅行。他聽聞愛民邨雙塔式井字形公屋的建築之美,立馬朝聖,拍出一張張對稱的攝影作品。「這種美是,即使我看過很多外國的風景和建築,我都沒有現在這種嘩一聲的感覺。」
Wilson中學會考後赴英留學五年,在歐洲到處遊歷,鍾情對稱建築的他當然不會錯過當地著名的教堂、劇院和大型商場,當中影得最多的是柏林,「試過特地去商業大廈影對稱設計,外國的對稱建築大多是較新式的設計,現代感很重。」回到香港後,Wilson想拍攝一些舊式的東西,他首選是愛民邨雙塔式的井字形設計,「我始終是在香港長大,在香港、影香港建築是特別不一樣的。現在公屋也有分新舊,新式公屋不會有這種天井式的設計,外國也很難見到這麼漂亮的對稱建築。」採訪時,Wilson多次稱讚眼前的公屋真的很美,他的眼神可以說出,兩年後重遊舊地,井字形公屋建築對他仍然是一種震撼。來自中產家庭的他住在大型私人住宅,「平時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遠,這種天井的設計則讓大家一開門就看見對方。你會看見很多日常瑣事都在這條走廊發生,例如在門外的欄杆晾衣服、小朋友又會在走廊玩耍。」事實上,這樣的井字形設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香港建築師學會副會長衞翠芷博士表示:「以前,小朋友都會在走廊和天井玩耍,居民一出門口就可望到上下左右,小朋友可以在大人的視線範圍玩。」她又補充,天井的大小跟愛民邨樓高20多層的高度都有合適的比例,確保天然光可以照到每一層,可以減少開燈。「另外在通風方面,由於底層接通天井,當裏面的熱空氣上升時,可帶動空氣的循環。」這樣的環保設計,正符合當時冷氣還未普及和基層的生活需要。
facebook:Wilson Lee Photography記者:列淑華攝影:陳健邦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說最簡單的拍攝方法就是在高中低層影,可輕易拍出這類舊式公屋的特色。
Wilson向來喜歡對稱建築,他說愛民不算難影,但一定要在對稱軸上拍攝,才可達到拍出好的作品。
從天井「低炒」上去,視覺效果相當震撼。
今次他更嘗試捕捉陽光照進來的光暗對比,突顯井字形公屋充份採用自然光的特點。
細心的話,你會見到邨內有幾幢迷你舊長形公屋,它們位處屋邨的外圍,避免擋住整個屋邨的通風。
Wilson說他雖然看過不同國家的風景和建築,但回到香港影舊式公屋,感覺很不一樣。
丹麥哥本哈根管風琴教堂 (受訪者作品)
除了歐洲國家,他到日本旅行時,也影過東京都廳。 (受訪者作品)
英國倫敦Royal Albert Hall (受訪者作品)
德國柏林交易所兼商會大樓 (受訪者作品)
德國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受訪者作品)
香港建築師學會副會長衞翠芷博士表示,雙塔式井字公屋採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風的設計十分環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01/19787201
【另類攝影師】Google街景靠晒佢 揹18公斤背包首闖哈佬喂
1 :
GS(14)@2016-10-12 07:53:21全香港第一個,暫時亦是唯一個「Google街景計劃作業員」Raf自言影了香港八九成,但影海洋公園影哈佬喂節目卻是第一次。
Google Maps大家都應該用得多,亦應該都有用過它的街景功能,不過你又知唔知道原來Google Maps上全香港大大小小的所有街景都只是全靠一個人負責拍攝?他的名字叫何文豐(Raf),他是全香港第一個,暫時亦是唯一個「Google街景計劃作業員」,全香港毋論是用車拍攝的街道實景,又或是偏遠的行山徑,都是由他一手拍攝,Raf:「做這工作已有四年,四年來基本上好天便外出拍攝,唔好天就在辦工室做相片處理及後期工作。」
「全香港差不多影了八九成,但今次卻是第一次入海洋公園影哈佬喂節目。」據他說Google Maps近期都積極加入期間限定的節日原素,好像新年花車巡遊,聖誕燈飾等,讓用家在Google Maps上也能看到特別的節日氣氛。不過今次可說是Raf的最大挑戰之一,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好驚鬼,甚少玩鬼屋。」他笑說。據知今次目標雖然只是拍攝其中兩間鬼屋及部份海洋公園內景,因要維持步速兼重覆拍攝,所以大概已需時一整天,大家看到的Google街景絕對得來不易!「真係粒粒皆辛苦!」只因用作拍攝的街景背包足足有18公斤重,行街還好,背著來行山就認真攞命!但Raf自言滿足感令他繼續投入工作:「很想把整個香港的街景都拍下來,讓香港人看看!」據他說未來更計劃會在Google Maps,帶來舊有的香港街景,讓大家懷緬一下,而今次哈佬喂的拍攝,更會在今個星期尾開始在Google Maps上看得到,即使沒時間出去玩,只要打開電腦亦能感受到猛鬼氣氛。記者:韓繼聰攝影:伍慶泉
先去影BB班級的糖果街,雖然鬼妖唔得人驚,但街景背包重18公斤,仲要均速行,都咪話唔辛苦。
室內環境易與街景背包有碰撞,所以會用其他秘密拍攝工具協助。
據Raf說Google Maps近期都積極加入期間限定的節日原素,好像新年花車巡遊,聖誕燈飾等,讓用家在Google Maps上也能看到特別的節日氣氛。
街景背包大概分兩大配件,下方的是電池電腦及GPS裝置。
上半部就是由多個鏡頭組合的全景拍攝鏡頭。
記者親身實試背起背包,感覺相當重,背著來行山應該相當辛苦,難怪Raf會說:「粒粒皆辛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2/19797852
拍走私穿山甲 澳攝影師獲獎
1 :
GS(14)@2016-10-20 08:05:24生態攝影圈內最高獎項之一,英國年度野生攝影獎(WPY)公佈結果,其中兩幅作品與中國有關。4,000多隻剝了鱗片的穿山甲蜷縮在凍柜裏的畫面令人難過,而中國是穿山甲最大入口國。
■攝影師Britta Jaschinski的獲獎作品攝於長隆度假區。
待運往中國越南
由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和BBC頒發的第52屆「野生攝影獎」,本月18日宣佈結果。長駐香港的澳洲攝影師Paul Hilton一幅以穿山甲為主題的照片獲「野生圖片新聞獎」。該照片去年4月攝於印尼棉蘭,當地查獲一個凍魚集裝箱裏裝着5噸穿山甲,原本要被走私往認為它們有補身和藥效功能的中國和越南。穿山甲是全球被盜獵走私最嚴重的哺乳類動物,今年9月底全球野生動物高峯會上,182個國家簽署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一致通過禁止國際交易穿山甲。印尼是唯一反對的國家,中國則放棄投票。另一張獲獎照片是一只紅毛猩猩被穿上閃亮的禮服,站在舞台上神情落寞,由攝影師Britta Jaschinski拍攝於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裏的「國際大馬戲」。英國《衞報》/Twitt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0/19806704
台「醜怪」攝影師開展專影「台灣不美的風景」
1 :
GS(14)@2016-11-23 07:53:17想眼睛大一點、瘦一點?沒問題!用「美圖秀秀」修一修就行了!現代人很習慣用美圖軟體把「瑕疵」修掉,有時卻修到連爸媽都快不認得你,很多風景美照也都透過後製,失去了原汁原味。來自台灣的攝影師汪正翔反其道而行,他不但不修掉缺點,反而希望瑕疵「被看見」:「台灣的天空是甚麼顏色?對,是灰色的!可是攝影師不可能給你看灰色的照片,都要通過後製把天空刷成藍的。我覺得這種事情很愚蠢,為甚麼我們要去偽造這種風景?」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出於一絲反抗的心態,汪正翔開始拍一些台灣不是那麼美,但是覺得好看的風景。這次他帶着「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系列作品來到紐約,與大家分享他眼中的台灣風景。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一些著名風景區沒有被注意到的角落,破舊的招牌、雜亂的電線、雜草叢生的土地、灰色的天空……他說:「有一點花朵的地方都可以被拍成所謂『花海』,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很多人拍照運用各種手法刻意避掉醜陋的風景,將台灣的形象轉換得很像一些國外的美景,還把它稱作為『台灣映像』,這是我覺得最諷刺的地方。」他表示,現在的人已經養成了關掉感官的能力,刻意忽略那些不美的部份,只拍美的地方,但他認為那並不是真的台灣。「就如同長澤正美在台灣宣傳片裏說的,『台灣有很多顏色』,真的嗎?那部影片拍的只是西方人眼中的台灣。」他認為台灣在文化認同上很掙扎,「我們不知道怎樣才能表達自己的文化,當我們面對外國人會很想要表現自己,很想讓別人看見自己,但為了『被看見』,表現成另外一個樣子,反而不會『被看見』」。汪正翔來到紐約已經四個月,他也曾不自覺地在外國人面前扮演「亞洲人」的角色,扮演「自己」,但又發現那不是真實的自己。他說:「我們近幾年來想要在文化上和中國有所區隔,就開始把一些元素撿起來,中國文化借一點、日本文化借一點等,拼成好像台灣文化的樣子,但又拼得很粗糙。這讓我覺得很可惜,看起來好像是我們的文化碎掉了。」因此在創作上,他開始運用更加真實的手法來表現台灣,而不進行刻意的包裝。他坦言這些照片不僅是通過他的鏡頭去發現台灣,更是透過台灣找回自己:「創作者本身就很卑微,並不像別人所想象的那樣光鮮,我也不想把自己的掙扎掩飾起來。」汪正翔「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時間:11月18日至12月16日地點:紐約曼哈頓456 Gallery(456 Broadway,3rd Flo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3/19843221
【生活態度】婚禮攝影師棄童話婚禮開闢任坐唔嬲千呎空間
1 :
GS(14)@2016-11-25 07:37:41兩人喜歡花墟的悠閒寧靜,一街之隔的花園街已是人山人海。
(Perry)及吳銘麗(Chris),卻放棄童話式婚禮,寧願將足夠擺飲宴的金錢,花在旺角花墟的千呎工作室「樓上空間」,集影樓、畫室、select shop於一室,以多元空間會友,改變以結婚生子為目標的戀愛模式。「已經見盡結婚所有事情,即是俗稱的洗盡鉛華,所以對我們來說,即使舉辦婚禮,也不會有太多童話元素。」現職婚禮攝影師的Perry,十年前從事軟件工程,因討厭營營役役的打工仔生活模式,毅然轉行投身婚禮及時裝攝影,從此改變對生活的看法,還因工作在婚禮上認識畫家Chris,兩人經常周遊列國,出入小店咖啡室,有感香港太多一式一樣的大型商場及連鎖店,缺乏創意吹水空間,「花一筆足以擺酒的錢在這裏,有人覺得好傻,但我們覺得值得。我們希望有一個地方,做分享、創作、交流,聚集不同的朋友,互相分享,才能令生活起變化。」這裏的裝潢設計,由兩人一腳踢,十四呎樓底唐樓,還保留戰前建築特色,「大門、有石屎牆身的洗手間、綠色洗手瓦盤,也有六七十年歷史。」店內多款大大小小的二手坐椅,皆來自各方好友,配合Perry珍藏的舊式打字機、唱機、黑膠碟,加上窗外透視的自然光,確實令人只想放慢腳步、吹水放空。這裹除了是出租影樓、工作室,還有他們在日本、泰國、台灣及本地搜羅的心頭好,每一個品牌也有挑選準則,「十多年前已經留意泰國Playworks的插畫袋,老闆都是靠手藝起家。」兩人經常來台灣,除引入台南80C.L Studio木製飾物盒及燈具,「選用台灣風災後的天然木材製造,每一塊木頭也不一樣,無論是戒指盒還是燈座,打磨後也不會上油,保留其天然木香。」本地手工皂不難尋,Chris引入本地社企「春天合作社」的天然肥皂,全因他們的理念,「春天合作社是一間幫助弱勢社群的機構,提供工作機會給中度智障的人士,值得更多人認識。」即使不幫襯,他們亦歡迎平時到訪,絕不趕客,「我們想嘗試建立一個實體分享平台,提供一個空間讓大家可以放慢生活,思考生活,不會飲兩杯飲品便趕你走。如果沒有這個空間,大家就連交流的機會也沒有。」(info)樓上空間地址:旺角園藝街3號1樓
Facebook專頁:LifeStyleDesignHK記者:王佩兒攝影:劉永發
台中C.L Studio胡桃木、香柏木戒指盒$250-$350
春天合作社天然手工皂$70由自力更生人士主理的手工皂,提供竹炭、茶花杍、左手香、馬油等多款選擇,適合不同肌膚。
台中「小巷愛樂芬」乾燥花束$260老闆娘因小朋友有先天疾病,經常出入醫院,為放鬆心情開設治癒花店,月底將會在這裏開班教學。
泰國Playworks布袋$100
室內不難發現陳列歷史痕跡,包括這個有五十多年歷史的夾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5/1984482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