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攝影師戀港藍色時刻
1 :
GS(14)@2016-05-24 10:35:40【本報訊】鱗次櫛比的大廈、摩肩接踵的街道,香港人每天路過見過,但鮮有停下來欣賞它的美。香港的高山低谷多次被列入世界名單,縱橫交錯的舊區街道充滿傳統智慧,政府卻虎視眈眈,郊野建屋和拆舊築新是高官的宏願。香港人不曾珍惜的畫面,法籍攝影師Romain Jacquet-Lagrèze卻甘之如飴,在法國廿載也未曾用鏡頭記錄故鄉,卻選擇拍攝香港,將不被看見的被看見。
讚港樓景錯落有致
Romain喜歡錯落有致的香港樓景,攝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城市一隅,「法國所有建築物被規劃為同一高度,不太有趣,香港的建築物有其特色,有好強的對比感,高與矮、新與舊、城市與自然、中式與西式,拍攝出來的視覺效果相當強烈」。去年拍攝《Blue Moment》,以直觀鏡頭記錄Romain眼中最美的香港10分鐘。顧名思義,攝影集全是日落前的藍色片刻,短暫的數分鐘光景,每日都出現在眼前,但城市人鮮有停下腳步留意,《Blue Moment》的照片是自然與石屎各半,樓與樓之間見海。他認為這輯攝影集是歷來最難獵攝,但亦是最美麗的一輯,照片糅合香港的3個元素:城市、山林、海洋,「日落前只有10分鐘是藍色時刻,時間極短,不易捕捉。而且不同於之前兩輯攝影集較易覓地取景,藍色時刻不能在街角尋覓」。「Action is better than thinking(行動優於思考)」,行動派的Romain不喜歡安坐家中構圖,穿梭大街小巷,往往發現意想不到的畫面。
Romain6年前偶遇未婚妻來港,但原來Romain在法國時未曾拿起相機,來港後着迷於石屎森林,才投入攝影世界。其作品不難發現大部份都是面臨重建的舊區,或是着墨於城市與自然的融合,「香港的建築物是獨特,全球也找不到,重建是好可惜的事,傳統是要流傳下去,而不是破壞」。
■Romain以拍攝唐樓為題的《Wild Concrete》。
■成名作《Vertical Horizon》以仰視角度帶來的強烈透視感。
Romain Jacquet-Lagreze
囍帖街重建感諷刺
以重建後的利東街為例,他形容把傳統的囍帖街重塑為仿西的名店街是諷刺的行為,「香港曾經作為英國殖民地,原本已滿佈富西方色彩的建築物,拆卸原有的,重建沒有內涵的仿西建築,十分諷刺」。他作為一個外國人和攝影師,認為香港是獨一無二,毋須模仿其他西方國家,「香港就是香港,全世界已經有很多西方國家了,多一個便沒有了原本的驚喜」。特首梁振英曾指郊野公園與房屋用地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Romain卻視鄉郊和市區的交錯是香港最值得珍貴的資產,這也是他喜歡香港多於巴黎的原因,「最珍貴的是由市區到鄉郊,一小時內即到,如果你不喜歡繁忙城市,可立即到寧靜山林,在其他國家是難以做到的」。他拍攝嶄新的香港面貌,盼讓港人不只知道川流不息的街道和繁華林立的樓盤,即使不起眼的角落,都有如畫的風景,《Blue Moment》就是其中一例,「港人日見夜見,早已麻木,但我見到美麗的一面,因為我看完後會探索」。不過他也承認身為法國人,從未探索法國,因為作為在地人只會感到苦悶,換作香港人,也會有同一情況。
Romain於2012年以《Vertical Horizon》為主題,仰望透視式拍攝屋邨和唐樓;2014年的另一輯作品《Wild Concrete》,拍攝石屎舊樓狹縫間的植物;今次的《Blue Moment》是Romain在港的首次個人展覽,亦屬「法國五月」其中一個項目,由即日至下月25日於Blue Lotus Gallery舉行,詳情可見於fb專頁「Romain Jacquet-Lagreze Photography」。■記者梁佩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3/196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