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漲過後,Twitter股票遭投機者大舉賣空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595

在經歷了上市首日大漲73%的無限風光後,Twitter股票近來遭到了投機者的大肆做空。據Sungard Astec數據顯示,截至週三,大約550萬股Twitter股票被借出,佔總發行股本的7%,而融券成本也從5%上升至13%,這表明當前市場賣空Twitter股票的熱情非常高漲。

Twitter在確定26美元的發行價之前已經兩次提高發行價,自上市至今,股價已累積上漲64%,甚至成為了一些ETF基金的前十大重倉持股。然而高漲的股價也吸引了大量做空者的目光,就在三天前,華爾街見聞還曾報導Twitter的股票承銷商高盛等投行向自己的高級客戶披露一些利空的不對稱消息。

AlphaOne Capital Partner首席投資官Dan Niles表示:

」我們在上市的第一天就在做空Twitter,我們認為與其它競爭對手相比,Twitter的營收狀況無法支撐當前的股價,以2014年收入預測為準,Twitter與LinkedIn的市值相似,但收入僅為後者的45%。Twitter當前的股價為市值與收入比值的27倍,而Facebook和LinkedIn只有11-12倍。「

事實上,投機者往往選擇在一家企業剛剛成功且精彩地完成IPO首秀後進行賣空交易,Twitter的股票出借數量和出借成本均處於高位,有關人士認為這些數量還有上升空間,因為Facebook在上市的首日,其股票出借成本為30%-40%(年化),遠高於Twitter當前的13%。且Facebook首日股票出借數量高達2500萬,兩個月後攀升至9600萬股。而如果借入Twitter股票的成本一直保持在高位,那麼本週五Twitter的股票期權開始交易後會進一步增加其股票交易量。賣空者可以買入看跌期權,而持有股票但處於限售期的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期權市場退掉自己的多頭倉位。

路透的調查顯示,華爾街的股票分析師給與Twitter的買入和持有評級數量比為11:2,目標價位從20美元到54美元不等。

股票經紀商ITG交易員Brian Fensake表示:

」鑑於較高的估值,當前肯定有相當多的投資者有興趣賣空Twitter股票,但這應該是一種基於估值交易的短期現象,是投機者的行為。在我看來,這並不能反映出Twitter財務基本面的狀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79

Bill Fleckenstein:所有比特幣投機者都會虧得一無所有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7010

傳奇對沖基金經理Bill Fleckenstein向King World News表達了對比特幣的不屑和嘲諷:

 沒錯,這將是個巨大的連鎖反應。每個投資者都會失去所有的錢。這(比特幣)完全是個笑話。一些蹩腳的貨幣好歹還有一個能夠收稅的政府做後台,以及軍隊之類的東西作為保障。

比特幣什麼都不是。它只是互聯網泡沫3.0版,不是嗎?人們瘋狂地迷戀手機、電子商務等一切通訊方式。如今他們發明了一種稱之為貨幣的東西。人們正在對它進行投機,這和投機其他東西沒什麼區別。它根本就不是貨幣,完全就是個笑話。

Fleckenstein是Fleckenstein資本的總裁,於1982年創立了該公司。他曾成功預測了2000年互聯網危機,是美聯儲QE的激烈反對者。前不久聯儲主席伯南克還對比特幣送上了美好的謹慎祝福,認為比特幣「可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24

我做投機者這十年 我隨時會改名

http://xueqiu.com/9453598496/28507471
寫個長文吧,題目叫《我做投機者這十年》····稍微回顧一下我這十年投機生涯來的一些事。本人不是專業投機的···學的不專業,做的不專業····什麼都不專業,你們願意看就看···不願意看····反正前面這段你也看見了····

一、緣起
2004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猶豫了半天寫不寫,還是決定給母校抹黑了呵呵),本科就出來了,學的是商科,不是金融。

找工作時到了現在的單位,做的事情比較雜,大概和金融沾點邊。說來比較有意思,當時來應聘的據說大部分是學金融或財務的,而我是少見的非此專業的畢業生,而且據說我是唯一一個英語四級的·····沒考6級,SARS的時候認為世界末日大概到了,考6級有啥用·····開玩笑呵呵(忘記說了,我是文科生,寫東西又臭又長)

我不知道他們為何聘用我,但面試時我比較開心的一件事就是,我準確的說出了這公司持有的股票,數量,成本,建倉時間,操作動態····現在來看這都小事呵呵,公開信息能查到對吧

我上學時一直在玩(母校啊···我錯了)。畢業了當然也後悔虛度青春,上學時除了玩,我還喜歡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股票就算是其中一項。但是當時並沒有花那麼大精力在炒股上,更準確說,我只是對這事有興趣,時不時的找來一些圖書館的股票或金融類書籍來學,有的很深入的學,有的隨便看看。看的比較認真的也就是《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分析》《作手回憶錄》之類的····以及我高中時買的一本關於坐莊的書(這本90年代的書是至今為止我看過關於坐莊最好的書,雖然裡面沒什麼圖都)腦子稍微開竅一些,但很奇怪,從來沒想過要炒一下試試,可能我更大的興趣是把這事搞明白,而不是賺錢···

直到快畢業了,我才開始好好做一些股票作為嘗試,前幾天搬家,我還發現了自己2002-2003年的一些投資日記,我想那是我作為投機者之前進步最快的時候了。

總之,當時我學的偏向資金運動(坐莊),和技術

二、十年的開始——初識基本面

2004年我開始上班,這裡的工作內容比較雜前面說過,其中一些是涉及到證券投資,沒什麼好多說的了。 但是我作為一個金融業的外行,在這裡確實學到了一些東西,當然,可能這些在我來說像是新世界,對於基金券商私募裡的朋友們,這太小兒科了。

在工作以前,我對技術分析有些懵懵懂懂的理解,當時剛用大智慧不久(現在看盤已經回到了古老的通達信),基於成本均線以及量價關係還設計了幾個自己思考出來的指標,有次去東二環的一家基金公司開會,發現那個台灣籍的基金經理在闡述市場為何會出現一定的止跌時,居然用了一個和我設計出來完全相同的指標(是的,基金也用技術分析,這不可恥··),也有跳去其他機構做債券交易員的朋友說,你的設計的這些東西,說明你可以跳去基金券商之類的做交易員啊。不過想了想,如果每天做股票的交易,視野有點窄,現在這個單位還是挺好的。當時很有點自得意滿。但那時候可能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無知的不知。

雖然畢業前在網上看過一些機構寫的研報(當時的研報比現在的美工差多了),不過對基本面並不太瞭解。

我在上學時學過的關於坐莊的書,給我留下的思維模式,不管基本面還是題材還是什麼,都是個虛幻的巴拉巴拉,資金的操縱或者說資金的運動,才是根本。

但2004年工作後,我接觸到的基金券商之類的人,大家都在談論的是基本面,有時候我參加一些這種飯局,對他們談論的事情都一無所知,他們會隨口說一些公司基本面的情況,當時在我來看,這些分析簡直細緻到可怕,彷彿一家航空公司空乘衣服上用的紐扣成本都被他們掌握和跟蹤著·····

我對此的一無所知彷彿白痴一樣,而且這也和我過去野路子學的東西格格不入,這些東西,能有什麼用?這些東西怎麼用?想明白這個問題,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我記得李佛魔說過,只要是和投機有關的事,他都不拒絕去學。我想也是,在我當時的思維模式來看:好吧,既然你們的玩法是這樣的,這是你們講故事編故事的由頭,那我也學學,不然你們講的故事我要麼聽不懂,要不會迷信,總要有自己的判斷對吧,投機這種事,說到底,誰也靠不住,必須用自己的腦子而不是耳朵(這是我當時的想法,不過前一陣看裘國根寫的東西,他說自己懂的部分信自己,自己不懂的信專業人士,我也認為有道理,但前提是,信別人,但要有自己一套方法去應對,這個是我從期貨市場裡學來的,後面會說)

總之,開始的兩年裡,我看股票市場,自己的投資是做技術,學習的東西是基本面研究和經濟層面的研究,很糾結,我不知道怎麼將二者融合到一起。一邊的聲音是,技術分析,資金運動,坐莊。另一邊的聲音是,基本面。

04-05年我記得是機構抱團取暖的一個時期,當時比較火的就是蘇寧電器之類的,我無法理解這種行為,但也無奈,當時人家基本面確實好,市場環境不好,不管市場怎麼跌,公募們也就是擠在一起,市場越跌,大家越抱團····這種情況直到市場最後崩掉以及隨後到來的牛市。

似乎我前面寫的水太多了,不過無所謂了,反正難受的是讀者不是我哈哈哈,想哪寫哪吧。

三、師傅
我剛工作時部門領導是個老操盤手,九十年代做過紅馬甲,人極聰明,智商情商都高,左右腦都發達,對局面的判斷和細節的計算,都讓我覺得我自己腦子裡裝的大概是屎吧·····

現在回憶,當時他也是在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模式,他對傳統的技術和資金運動,有著更加內部的瞭解,但也會從基本面深入分析,更進一步去分析那些採用基本面的公募基金們會做什麼事情,公募們做的是對還是錯,從他們的錯誤中你能抓到什麼機會,尤其是這些機會你應該怎樣抓。

另外我記得有時候他經常會說出一些股票當天開盤會開在多少,最高價是多少,收盤會在多少····於是當天一一驗證了!我覺得這真不是我能理解的····不過現在我能理解了,有時候也會能猜到這些,不過也明白,這些只是用來驗證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猜測是否正確,並不是說你知道了高地價就能做個差價什麼之類的···

不過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更多不是這些技術分析之類的,而是一些思維的模式,關於投資或者投機,你思維的模式。

我感覺他依然是傳統的操盤手,我曾懷疑傳統的那些會不會被拋棄,現在我慢慢理解,有用的東西從來不會被拋棄,世界總在變,不變的是你應該找到自己的優勢,用自己的優勢逐步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用這些去應對變化。

四、初試基本面,經驗及教訓
05年以後,市場轉牛了,記得當時998底部前後,國家隊和監管層來救市,我幾個機構的小夥伴傳遞著上午zjh召集救市的消息,下午到了1點開盤,有個小夥伴問:誒?怎麼沒動手? 我說:稍等,單子太大,征往裡敲呢····後來大單噴薄而出  雖然後來一段時間又差點回落到998去 但是我們心裡都堅信 那裡就是國家信用的底線啊·····

市場見底了,牛熊轉換了,而且轉換的速度很快

其實當時的宏觀經濟還算不錯,除了03年那會有點過熱導致了對通脹的擔心,以及四朵金花的出現外,其實還是不錯的。我上學時00-04年,最熱的話題之一是格蘭仕之類的代工企業,外貿挺好,等我04年畢業的時候,實體經濟的好卻吸收走大量的資金,尤其是我記得04-05年似乎礦產也房地產也比較熱了,現在來說,當時似乎是必然的。

而當時的股市,雖然實體經濟好的一塌糊塗,但998前已經跌了四五年了,股市裡缺的是錢缺的是信心,998點後,信心有了,錢也自然就來了,當然,反過來說也行,錢來了,信心也就有了,從學金融的人思維方式上,這倆一樣。

我不記得是哪年哪月了,我記得當時問一個在某地方券商做研究員的師兄怎麼看市場,他說:大牛市肯定有了,錢太多了,錢太多了。當時我還不知道怎麼看錢太多了這種事,我只知道一隻股票裡的資金運動,我卻不知道宏觀經濟中有多少資金,也不知道這些資金究竟在向什麼大類資產裡運動。

後來大牛市真來了,我不記得當時做過哪些了,甚至也不記得是否賺到錢以及賺了多少錢。但是有一隻股票,可能算是我初試基本面,也在後面幾年裡不斷讓我反覆思考。那就是···中信證券

2006年初中信證券不到10塊錢,我記得當時它可能是唯一一個券商股,而且我感覺它在業內的上升速度很快,此前它不過是一家第二梯隊的券商(我記得是),後來以及如今,他在業內算是翹楚了吧。

等到中信證券漲到12-14的時候,我依然沒有買,但它當時出現了一段盤整期間。當時我突然想到,我是不是每天都能知道中信證券賺了多少錢啊?於是想到,在證監會網站上查了中信證券的市場份額,即使假設後面市場份額不變(按他的狀況其實份額應該逐步上升吧),那我用市場每天的滬深交易額豈不就能推算出它每天的經紀業務收入?按一些成本費用率的假設,我把市場的成交額往後推算了一下,發現它市盈率其實非常非常低,低到根本不可能。當時是牛市的開始,我覺得一年後,市場根本就不可能認同中信證券會有那麼低的市盈率!於是我就12-14的時候開始進入中信,不久它翻了一倍多。到了30-40元。當時我感覺這種速度未免也太快了,而當時恰好滬市也到了2000點多,翻了一倍,也到了2001年熊市時前的高點。

當時一些研究員,包括中信證券內部的人也覺得,他們自己的估值算,30元左右基本是合理的。後來你懂得···中信證券漲到了接近120元··· 而我已經在30多塊錢的時候下車了,這裡面的教訓,如果總結為:好股票就應該一直拿著,那我想我說這事就算白說了···

後來我在誰寫的那本《對沖基金風雲錄》裡,也看到鬼佬們遇到過這種倒霉事,他們分析後認為,對於週期類股票,最好別看估值!

那看什麼?其實看什麼是一方面,比如週期是否仍在繼續,或者對週期事先有個大概時間段的估計,或者對週期有個波幅的估計,這樣能提高你的想像力巴拉巴拉,至少你能跟蹤週期是否轉變了再說··· 其實看什麼是一方面,怎麼做才是另一方面

如果按我目前的狀況,我可能有更多的策略和手段去應對這種機會,但當時沒有。我說到的更多策略和手段,其實就包括我下面要說的從期貨市場裡學到的

五、期貨市場,我的另一個師傅
工作不久,同樣處於對投機的興趣,我考了個期貨從業資格,算是對期貨知識的入門瞭解,但是這個被很多股民視為洪水猛獸的市場,雖然波譎詭異,但實在是我鍛鍊的一個好地方。

我是06年左右開始做的,但其實斷斷續續,有時候一年都沒做,有時候幾個月裡稍微做做,也有不忙的時候,做的多一些,好在期貨軟件都有條件單,我覺得這比股票軟件強多了,也更適合有章法的人。

在股市裡,你總感覺自己能把握到一些事,基本面你似乎都能看的懂,經濟情況,你似乎也可以,我感覺09年以來,我每年對市場大概的走勢都沒出現大的判斷失誤。但期貨市場···

我只能用水木期貨版上每天都有人說的那句「做期貨好難」來說了。

期貨是個嚴厲的師傅,更何況我這種對它瞭解不夠深的人來說,如果你要搞基本面,你能搞清楚的也無非歸結到供需平衡表之類的,可是一到裡面各種稀奇古怪詭異的貿易方式、現貨商套利方式、政府的政策思路、外資對外盤品種兇狠異常的操縱方式····你的基本面分析會被分分鐘打碎,而你如果抱著基本面,對於普通投機者來說,那無異於義和團打算去消滅海豹突擊隊····

至於技術分析和資金運動,期貨的走勢也比股市更難把握,我熟悉的資金運動判斷,在裡面甚至會被一些詭異的資金運動方式給瞬間打暈,尤其是一些比較妖的品種。期貨市場是一個搶錢的市場啊,如果說股市裡,過去大一些的資金,想的是怎樣對付散戶,後來想的是怎樣與其他機構博弈,但那種博弈無非就是搶椅子遊戲,在基金裡的朋友你們想是不是。

可期貨市場裡的資金····他們想的是掃視一眼,誰身上錢多,哦,你錢多,那我比你有何優勢,你現在的思維模式是什麼樣,你的思維模式有漏洞沒?好吧,我們來挖個陷阱,你跳進去了?太好了,掙紮著往外爬?更加好了,你越掙扎,我從你身上賺的越多····大資金們想的是怎麼去巧取豪奪,真不是搶椅子那麼簡單·····

這麼一個險象環生的市場,我只是個學習者,這和我多年前進股市的考慮一樣,不過不一樣的是,我沒想到從期貨市場出來後,我沒學會更精湛的技術分析,更精湛的基本面分析,我學會的是·····策略,交易計劃。

你眼前彷彿一團黑,一切都是你的猜測,你以為你交易的是事情的真相,其實一切你想的可能都是浮云···· 那還能不能做交易?

也可以!最近水木期貨版上有人一年16倍,已經晉陞千萬級了,我不覺得他的成功是偶然或者什麼運氣,對做過期貨的人來說,你只看它做什麼,他的輸贏,你都無法判斷這個人的水平,只有他全面的說了他的策略後,或者你猜他在做什麼策略後,你才敢去評判他。

一個人作空,一個人做多,同一個品種。他倆可能都是錯誤的,也可能都是對的。在你對別人策略瞭解前,一切都是浮云。

策略!交易的計劃。我想如果我還在股市裡繼續待幾年,可能這種東西,在我心裡永遠不會變的那麼重要。甚至我也無法真的理解該怎樣做交易的計劃,雖然我剛工作的時候也做過這種東西····

幾乎所有的人在開始做投機的時候,無論股票還是期貨,都把重點放在預測和猜上面,其實····關於這個我不太想多說具體怎麼做,因為方法和每個人的做法都有差別,我只說說好處吧

一個好處是 避免你預測的失誤,或者預測正確前就失敗。如果你能把基本面經濟面資金運動一切的一切都猜對,那你是上帝。我前面說過,你以為你交易的是事情的真相,其實往往你交易的只是你的觀點。預測錯誤,或者預測驗證前就失敗的事難道不是很常見麼?利令智昏,人往往看到機會後,只想到下注去賺大錢,而不是想,我怎樣去賺這筆大錢,我冒多大風險去賺這筆大錢,如果風險是我承受不了的,我怎麼能通過倉位管理和調整去贏?這玩意···我真是覺得懂的人,說了就懂,不懂的人,依然會抱著一些想法去賭(當然,他們自己可能覺得自己在堅持一個什麼理念,比如價值投資之類的)。人非聖賢,你的心裡承受總有個極限,尤其當你事先沒設計過的時候。

你看好基本面的增長,目前的估值低,這股票是個十倍股。別人都對這股票誤解了,而我才真看對了。於是你殺入。那你想過,如果這樣一隻股票跌了20%的時候,你可能還在想繼續加倉,跌了50%的時候,你無倉可加,但你認為已經到底了,跌了70%的時候····我估計用不了這麼多,大部分人的價值投資或者成長投資信仰就被敲碎了···或許你沒看錯,或許你看對了,但只是運氣不好遇到了意外。總之,我估計你出場的時候,一定是在情緒已經崩潰的情況下出來的···

而我有個概念,所有情緒指導的交易,都不是什麼好交易

做計劃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避免情緒化交易。情緒化交易是99%的新手最常見的問題,能夠影響人情緒的東西太多了,你所相信的一個理念、一個傳言、哪怕只是股價的一個快速拉升,都會讓你忍不住當即下單殺入!而最後的結局···運氣往往沒那麼好,你會發現彷彿有人惡整你,為什麼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幾次失敗下來,你的情緒就亂了,我常說的就是有心魔了!於是進一步開始更為混亂沒有章法的瞎做。這種情況不但期貨市場上新手常見,老手也常見,股票市場上,個人投資者常見。

好運氣並不總在你這邊,情緒化指導的交易,只要錯一兩次,你就要接受壞情緒的教訓了。···所以我有時候看到新手什麼都不懂,就說做投資關鍵是心態好,我只能呵呵···

關於這個,很重要,但也就說到此吧。

另外期貨市場也讓我增強了技術分析能力,提高了對期貨市場資金運動的把握能力等等

六、也算悟道
08年金融危機,其實07年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情況不妙,不過08年市場還是大崩潰,其實崩潰的速度快也是好事,不過壞事就是···我也賠錢了。07年底-08年初在忙一個事情,當時手裡仍有持倉,不過已經有點遠離市場,對當時的市場和經濟出現的巨大變化,我都沒有什麼瞭解,仍停留在之前呢,所以剛開始崩掉的時候,第一波反彈時我還在想:流動性過剩情況下,崩能崩到哪去?可是後來···想起了之前哪個鬼佬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流動性都是膽小鬼,只要有風吹草動就都不見影了····

等我回過神來研究到底發生了什麼,才意識到我靠,經濟情況這麼差,外需縮減這麼嚴重,流動性這麼緊,貨幣政策居然還做了這麼腦殘的····不過期貨市場的經驗此時也算救了命 做投機最重要的是 知道自己底線在哪裡 如果不斷往下移自己的底線 那就是作死的節奏了

回過頭來之後 工作上要求加強對此時宏觀經濟和一些大宗商品價格的跟蹤判斷  而我用從期貨市場學來的技術分析方式 竟然比較好的預測到了08年下行中的幾次反彈 以及08年的股市見底,另外用期貨市場的方法 也預測到了當時原油價格下跌的結束····這個技術方法後來被我十分重視,以至於今天我還在用它檢測一些什麼,比如在1月份開始,用這個系統檢測創業板指數的over····這個後面再說

這章題目似乎是悟道····我剛想起來。其實在這個時期,是工作以來第一次真正紮實的去瞭解到底經濟是怎麼運行的,實體經濟、貨幣、資本市場到底是怎麼個關係。從經濟的角度去學,也從投機的角度去學。後來想明白了···

這一想明白了,似乎一通百通似的,股市、商品的價格漲跌,到底是因為什麼?有哪些因素影響,從什麼角度以什麼方式影響?經濟、貨幣、股市的收益、市場裡各路資金的運動···我感覺基本面和投機的東西,我似乎已經可以把他們逐步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了。

08年09年的時候甚至想寫本書,不過後來想想,尼瑪這些事在那些專業機構眼裡都是小兒科,他們都懶得說,我就別當做什麼新鮮玩意了····不過好處就是,你理解了市場的本質,你也就理解了各種方法····索羅斯、巴菲特、格雷厄姆、林奇、李佛魔、科斯特拉尼等等等等···他們對市場本質的認識,其實沒有差別,他們都知道這麼個事,只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法。而我們這些人···上來就喊著價值投資、喊著資金運動是一切···你不懂市場的本質,只學方法的皮毛,又沒有合適的策略,那你能否學到真東西,或者能否賺到錢,還真需要不少運氣了····

書雖然沒寫(還好沒丟人,老婆說我這玩意,寫了也是讓人笑話呵呵),不過後來正好需要寫篇論文,關於原油方面的,我把這套東西拽上去,還評了個什麼獎,也算是有點收穫···

不過有了對市場本質的理解,有了合適的市場分析方式,09年以後對股市大方向的判斷,基本沒再出過問題,對一些小的轉折,也能夠把握的相對準了。

七、道有餘而術不足
對市場的本質理解了,尼瑪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啊!對大勢把握對了,除非你只去做指數基金,否則也沒多大用,在股市裡,畢竟你需要去進一步博取賺錢的機會啊。

09年之後的兩年,我就在被這事困擾著,而且也措施了一些機會。比如前兩年,想經濟這麼不好,搞點「軟」的東西行不行?2012年試著做了做華誼兄弟,不行啊,根本沒資金來玩這個,結果2012年底開始,這玩意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彪了6倍多。等我想起來看看的時候,人家已經完成了整個漲幅·····

我過去的選股方式就是這樣,想想經濟,想想各行業哪些有機會,最終往往沒有多少賺錢的機會,大海撈針啊,又沒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從上到下的方式似乎連機構也在大面積的拋棄著····而且效果確實也是不好。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式,又有點太過耗費精力···

我的腦子回到了當初在期貨市場的時候,當初做期貨的時候,我明白了先去看基本面,往往沒多大意義,除非你要搞一票大的。先去從市場層面找機會,慢慢摸到脈絡了,你再看看這裡面的資金是想幹嘛,這玩意基本面是不是真有那麼好,這幫資金進去了,賭的是個什麼事?要是也沒啥大事,那差不多就得了。要是他們賭的是個什麼行業翻轉或者行業週期走強之類的,你有沒有什麼更高頻點的數據去跟蹤這個行業?某種關鍵產品的價格或者量?如果也沒什麼好跟蹤的,那就只能用技術和資金運動的方式去跟蹤嘍,基本上也不會出大事,反正這玩意不是擅長麼,幹嘛不用。

其實術不足的情況,我現在依然還是覺得有,所以只能繼續磨練,但是···下一個題目

八、勤不可少
我和老婆是在水木論壇認識的,她雖然做過某版版主,但是屬於比較變態的潛水黨,剛認識她不久的時候,我說現在水木的股版真夠爛的,牛人越來越少,當初一些大牛,現在不是財務自由或者移民,要不就是已經成了業界翹楚,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機構裡都有名有號的了····老婆說她牛x呢(不是罵人,某人網名,以下同),天x呢,白x呢?···

好吧,我覺得牛x同學確實很牛x,現在做的股社區挺好的,而且我覺得當初他在水木股票版就不錯,那時候沒看到他水平多高,但是基本上沒他看不到的重要東西,他很勤勞,真的很勤勞。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現在做的私募是系統交易路線,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我感覺,自己這些年,悟道了,有點術,但是不勤勞。你自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會,那你賺個錢給我看看唄?整天不付出辛苦去研究去看,你以為賺錢機會從天而降啊——老婆大人教育的是!

這些年,確實感覺勤很差。很多東西沒有去執行,沒執行,自然也就沒賺到更多的錢。所以今年以來,我在變得勤勞···效果也還行···先是猜到了小盤股over的時點,融券作空了一些必死的玩意,同時做多了一些可能強起來的東西,收益明顯提高了一些····當然也許運氣的原因。但是自從勤勞起來,發現自己對市場的把握比過去更準確,制定的策略也更有效···

我在想,我錯過的那些賺錢機會啊···哎,07年底的時候和某朋友說一個農業股,說這玩意好,沒準能行,這朋友在某賣方機構如今也算聲名顯赫了,對我說:「你丫太能忽悠了,這 玩意都行,乾脆你幹賣方得了」····結果這農業股居然成了金融危機期間漲幅巨大的幾個股票之一···還有很多這樣的經歷···我看到了,猜到了,沒賺到,因為我沒去付出辛苦,後來因為這事那事就去幹別的了,早把投機賺錢這種事扔腦後了,哪天高興想起來,又回來了···

似乎我還像十年前一樣,學股票是為了興趣,而不是賺錢,沒有勤勞,錢自然不會來。

怎麼勤勞? 對於廣大小散來說,我經常說,至少你定期把滬深股票都翻一遍,你對市場的瞭解肯定天翻地覆。另外做好投資筆記····

當然,上面說的這種方法,機構的小盆友們是看不上的。不過也沒轍啊,我下面要說的這個題目就是···

九、你猜哪張牌?
我前面jjww說了好多,估計很多人早看困了。我最近比較祥林嫂,為了啟發幾個小朋友,不得不用各種活生生的例子和鮮活的比喻去說教····

你猜哪張牌就是這個

我發現我說的對市場本質的理解,他們有的理解不了或者不會使用。於是我說好吧,來點實際的簡單的

有上、中、下三張牌

上牌:上帝決定的事(公司基本面、經濟、等等機構決定不了的事)
中牌:機構和大資金
下牌:你自己以及其他和你一樣的小散

機構和大的資金猜上牌和中牌,他們每天這研究那研究的,其實研究來研究去,猜的是他們決定不了的事,所以他們才去玩命猜。此外,機構還要猜中牌,和他們一樣的大資金,美之名曰:考慮市場博弈。

那麼,你猜哪張牌?

你也可以直接去猜上牌,很多雪球網上的小盆友學了架子投資成長投資之類的以後,上來就直接猜上牌。那你面臨的情況也會出現,你猜上牌是大,機構猜上牌是小,於是機構紛紛跑掉,股價跌50%,你忍痛砍倉,過兩天機構玩別的回來了,於是又猜上牌是大,結果猜對了,股價飆升,而此時你去猜別的去了····有時候研究基本面讓小散視野變得又窄又深,投資變得很固化,尤其如果你只學了巴菲特之類的方法,卻沒有他對市場本質的那種瞭解的話。

你也可以去猜中牌,從技術面和資金運動去猜,如果你完全都不去猜上牌,那可能你說到底也不知道這幫鬼在倒騰啥,當然,人家撤退的時候也不會和你打招呼,所以你會覺得猜他們心思還真是很難,因為你沒看到他們也是在猜····當然,這種東西,如果做好了,你的策略得當,出不了大事。前提是策略得當···

你也可以上牌中牌都去猜···

不過我覺得,其實最好的方式,對於普通投資者,先猜中牌,然後再看情況猜上牌。而且對上牌信任的深淺,稍微打個問號,除非你狠專家。

另外就是····策略。這個偶也不想多說了。

十、感悟
做投機不容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成功的投機者(尼瑪一說這句我就突然想起李佛魔自殺前說「我的人生是個失敗···」)

不過我覺得自己也不算個太失敗的投機者吧 我沒有像有些人那樣玩的傾家蕩產 當然目前也沒有靠投機這事大富大貴  我只是在裡面找到了一點樂趣  不過 在老婆大人的壓力下 我還是把這慢慢當個正經營生賺錢吧···

沒想到寫了這麼多,快一萬字了··其實廢話不少而且囉嗦,估計上面早有人看的罵娘了。

每個人的境遇都會不同,做好投機這種事,要悟到市場的本質,哪怕只是你認定的一個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做好策略進退有據······

我經常說:我知道這事可能失敗,不過什麼事都可能失敗,我該最好的策略最好了,如果失敗,我退出後的風險是我能承受的,那我還怕什麼呢?大膽的去做好了!

留一句話作為結尾吧,投機最大的心魔不是貪婪和恐懼,而是怕後悔,只要你想好了一切,你接受結果不怕後悔,那你就可以勇往直前了!

十年啊···我進步的太少,還需要努力。出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18

一張圖看清投機者日元倉位變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08

自8月中旬以來日元對美元下跌了3.7%,是主要貨幣中貶值幅度最大的。本周二美元/日元升至106.37,創下近6年新高。

市場看空日元的情緒高漲,因美國和日本的貨幣政策方向差異越來越大。美聯儲預計將於下個月停止資產購買計劃(QE),而日本的投資機構在政府養老基金(GPIF)的影響下紛紛轉投風險資產,加速了日元的拋售。很多分析師認為歐洲央行近日的降息舉動也增加了美元/日元的買盤。

市場分析師普遍預計日本央行將維持當前購買資產速度,直到明年。因黑田東彥作為日本央行行長的5年任期才過了一年,距離2%的通脹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剔除上調消費稅的影響,日本CPI自去年12月份達到1.3%以來就失去了上升動能。最近的經濟數據也尤其疲弱,二季度GDP同比居然萎縮了7.1%,令市場震驚。

部分市場人士預計日本政府最快將於下個月便追加預算或出臺新一輪刺激措施。

瑞銀集團日本高級經濟學家Daiju Aoki表示,現在市場對於日本央行出臺更多刺激措施的預期重燃,且市場經濟學家對今年GDP增長的共識預期只有0.48,遠低於日本央行預期的1%及政府預期的1.2%。

美國經濟複蘇強勁,就業市場得到進一步改善,針對未來通脹的可能,美聯儲一直圍繞加息主題,十月聯儲徹底結束QE,這與日本目前正在實行的超級QE及歐洲將要實施的歐版QE呈現相反態勢,因此目前市場上議論最多的一種套利交易就是,做多美元,做空歐元和日元。日元凈空倉規模截止上周達到117308張合約,為1月中旬以來最高位。

但是也有分析師擔憂日元可能被低估了。摩根大通日本首席外匯分析師Junya Tanase表示,當前日元的空頭頭寸過於龐大。根據美日國債息差的歷史表現來看,美元/日元匯率應該在104附近。

5f143e5e-37ff-11e4-b69d-00144feabdc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30

華爾街嗜血套利樣本:PIMCO被迫變現 投機者瘋狂蠶食 Miracke

來源: http://xueqiu.com/8150426142/31949066

文 / tree         2014年10月01日 18:53:39
債王格羅斯曾經一手創立的世界最大債基PIMCO正經歷著風雨動蕩。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格羅斯離職僅兩天,PIMCO的資金流失規模達到近100億美元。隨後該公司的旗艦基金還遭到了多家機構的降級。

據Sanford Bernstein公司預計,格羅斯離職後會帶走PIMCO多達30%的資產。

而這些資金正加速湧入競爭對手那里,被華爾街稱為“新債王”的DoubleLine Capital的Jeffrey Gundlach稱,上周五該公司的資金流入規模創下年內最高,數以億計的資金流入該公司。

在離職事件發生前,旗艦基金已經經歷16個月的資金流出。



如果投資者信心崩潰,資金加速流出,PIMCO的根基都將會動搖。

而華爾街的字典里從來沒有“同情”這兩個字,只有弱肉強食和趁火打劫。

微信號走進華爾街(UWS)就認為,這次格羅斯的最牛跳槽事件,讓很多基金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大規模套利機會,也使得我們有了一次絕佳的近距離觀察華爾街嗜血套利的機會。

因為在套利交易中,最簡單明了的機會就是知道市場的資金會往哪里走,中國的老鼠倉就是典型的案例,只不過那是非法的。

而合法的機會非常少,第一要是突發事件,第二規模要足夠大,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時刻。

他具體分析如下:

為了滿足這些數百億(甚至千億美元以上)的贖回,PIMCO就必須拋售盤子里的債券。如果贖回是暫時的,那麽就只拋售流動性最好的產品,比如美國國債,以避免大規模拋盤帶來的折扣。但是這麽操作的風險在於,大量拋售流動性最好的品種以後,會使得持倉結構變得不合理。如果持續被贖回的話,會使得接下來的拋售的折扣作用反而更大,這個會產生某種惡性循環,越拋折扣越大,贖回也就越厲害,而更多的對沖基金們,或者競爭對手們,會跟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瘋狂蠶食PIMCO倉位里的重倉產品,以及流動極差的結構型衍生產品。

對沖基金或者競爭對手會充分分析PIMCO的倉位(本來就因為是業內老大而倉位極其受到大家的關註),去挖掘PIMCO已經控盤的產品,即市場的需求主要被PIMCO所吸收,PIMCO就是該產品的市場,像某些美國的市政債券。

據說PIMCO最大基金的8%倉位是意大利國債,西班牙與墨西哥國債都很重倉,這些都是對手們餓狼撲食的美餐選擇。另外,據說格佬也很相信中國的債券,但是因為人民幣非自由兌換貨幣,就通過衍生產品來做空中國的CDS(也就是看多中國的主權資信)。這些衍生產品流動性很差的,如果被迫成為拋售的對象,那麽競爭對手可以跟聖誕大甩賣的一樣,開心笑納折扣後的大禮。

當然,很多資金並不想這麽累,直接做空了PIMCO旗下的數個封閉式基金。根據下圖,PIMCO最有名的封閉式基金PIMCO High Income Fund,周五放量大跌後,周一繼續放量跌,就是被嗜血如癮的對沖基金稱火打劫的最好寫照。



而最開心的恐怕要數格羅斯了,因為沒有人像他那樣清楚的知道PIMCO的倉位配置,雖然現在Janus的規模還不及老東家的十分之一,但是集中火力命中要害,獲取巨額收益只是分分鐘的事兒。

目前,根據彭博的報道,PIMCO已經開始進行資產變現:

PIMCO的Total Return ETF周五準備拍賣超過1.7億美元的房利美CMBS(商業抵押擔保證券)。

一位交易員稱,你會優先出售流動性最好的產品,肯定不希望到最後被迫賣掉所有資產,我認為這些資產的銷路會很不錯。

所以,格羅斯前腳剛走,PIMCO就刪除了他在官方賬號的所有twit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53

華爾街嗜血套利樣本:PIMCO被迫變現 投機者瘋狂蠶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13

債王格羅斯曾經一手創立的世界最大債基PIMCO正經歷著風雨動蕩。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格羅斯離職僅兩天,PIMCO的資金流失規模達到近100億美元。隨後該公司的旗艦基金還遭到了多家機構的降級。

據Sanford Bernstein公司預計,格羅斯離職後會帶走PIMCO多達30%的資產。

而這些資金正加速湧入競爭對手那里,被華爾街稱為“新債王”的DoubleLine Capital的Jeffrey Gundlach稱,上周五該公司的資金流入規模創下年內最高,數以億計的資金流入該公司。

在離職事件發生前,旗艦基金已經經歷16個月的資金流出。

9BF93EEA-E64C-4328-A8AE-446B955C89B9

如果投資者信心崩潰,資金加速流出,PIMCO的根基都將會動搖。

而華爾街的字典里從來沒有“同情”這兩個字,只有弱肉強食和趁火打劫。

微信號走進華爾街(UWS)就認為,這次格羅斯的最牛跳槽事件,讓很多基金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大規模套利機會,也使得我們有了一次絕佳的近距離觀察華爾街嗜血套利的機會。

因為在套利交易中,最簡單明了的機會就是知道市場的資金會往哪里走,中國的老鼠倉就是典型的案例,只不過那是非法的。

而合法的機會非常少,第一要是突發事件,第二規模要足夠大,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時刻。

他具體分析如下:

為了滿足這些數百億(甚至千億美元以上)的贖回,PIMCO就必須拋售盤子里的債券。如果贖回是暫時的,那麽就只拋售流動性最好的產品,比如美國國債,以避免大規模拋盤帶來的折扣。但是這麽操作的風險在於,大量拋售流動性最好的品種以後,會使得持倉結構變得不合理。如果持續被贖回的話,會使得接下來的拋售的折扣作用反而更大,這個會產生某種惡性循環,越拋折扣越大,贖回也就越厲害,而更多的對沖基金們,或者競爭對手們,會跟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瘋狂蠶食PIMCO倉位里的重倉產品,以及流動極差的結構型衍生產品。

對沖基金或者競爭對手會充分分析PIMCO的倉位(本來就因為是業內老大而倉位極其受到大家的關註),去挖掘PIMCO已經控盤的產品,即市場的需求主要被PIMCO所吸收,PIMCO就是該產品的市場,像某些美國的市政債券。

據說PIMCO最大基金的8%倉位是意大利國債,西班牙與墨西哥國債都很重倉,這些都是對手們餓狼撲食的美餐選擇。另外,據說格佬也很相信中國的債券,但是因為人民幣非自由兌換貨幣,就通過衍生產品來做空中國的CDS(也就是看多中國的主權資信)。這些衍生產品流動性很差的,如果被迫成為拋售的對象,那麽競爭對手可以跟聖誕大甩賣的一樣,開心笑納折扣後的大禮。

當然,很多資金並不想這麽累,直接做空了PIMCO旗下的數個封閉式基金。根據下圖,PIMCO最有名的封閉式基金PIMCO High Income Fund,周五放量大跌後,周一繼續放量跌,就是被嗜血如癮的對沖基金稱火打劫的最好寫照。 

640

而最開心的恐怕要數格羅斯了,因為沒有人像他那樣清楚的知道PIMCO的倉位配置,雖然現在Janus的規模還不及老東家的十分之一,但是集中火力命中要害,獲取巨額收益只是分分鐘的事兒。

目前,根據彭博的報道,PIMCO已經開始進行資產變現:

PIMCO的Total Return ETF周五準備拍賣超過1.7億美元的房利美CMBS(商業抵押擔保證券)。

一位交易員稱,你會優先出售流動性最好的產品,肯定不希望到最後被迫賣掉所有資產,我認為這些資產的銷路會很不錯。

所以,格羅斯前腳剛走,PIMCO就刪除了他在官方賬號的所有twitt。

要知道,金融的世界是很殘酷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88

投機者大規模翻空 原油期貨跌入熊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68

i3zmIXMnJEbE

基金經理削減原油多倉幅度創五周新高,助推美國原油期貨(WTI)進入熊市。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的一周中,對沖基金和其他大型投機者削減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原油期貨多頭倉位4.8%,減幅創五周新高;同期空頭倉位大增8%,增幅創近一個月新高。

WTI與布倫特原油期貨已自6月的階段性頂部下跌超過20%,符合進入熊市的通常定義。

據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隨著美國原油產量創近28年新高以及煉油廠因維護而停工,截止10月3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為今年4月以來最大。與此同時,美國政府10月7日預計,美國今年原油需求創下2012年以來新低。

法巴銀行商品市場策略部主管Harry Tchilinguirian 10日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

原油價格進一步下跌主要伴隨供應增加的擔憂而來,美國不缺原油。

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的成員國正打著價格戰。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的國營石油公司Oil Marketing Co周日以2009年1月以來最大的折扣力度出售了巴斯拉輕質原油給亞洲的買家。伊朗上周也表示,為了應對沙特阿拉伯的降價銷售,今年11月將以近6年來最大的折扣力度向亞洲買家出售原油。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10月初油價跌至兩年低點附近時,沙特決定下調原油出口價格而非減產來捍衛市場份額。

庫存積壓

在CFTC本次報告期內(截至10月7日的七天中),紐約商品交易所的WTI期貨價格下跌2.31美元或2.5%至88.85美元/桶。周一,WTI收跌至85.74美元,創下2012年12月10日以來新低。洲際交易所(ICE)交易的布倫特原油期貨昨日也收跌88.89美元,創2010年11月30日。

EIA數據顯示,截止10月3日的一周中,美國原油庫存攀升502萬桶至3.617億桶; 當周日均產油888萬桶,創1986年以來新高。

花旗全球能源策略部主管Seth Kleinman在能源部冬季能源展望會議上表示:

幾家大型的、聰明的對沖基金稱油價將跌到零。這麽說是有些誇張,不過他們真的十分看空油價。

輸出將上升至每天950萬桶,明年,自1970年以來之最,EIA預計7月生產湧動的水平鉆井和水力壓裂或壓裂的組合,從解鎖頁巖地層用品。

EIA在當期報告中預計,2015年美國原油產出將攀升至950萬桶/日,創1970以來新高。水力壓裂法(頁巖油開采方法)和水平鉆進平臺的結合,使得美國原油產出大增。

EIA報告還指出,因煉油廠在9月和10日進行維護, 煉油廠加工產能由7月的1660萬桶/日降至報告內的1560萬桶。(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926

這次真的不同:美聯儲王牌出盡,投機者“小鬼當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80

fredgraph2

最近兩周全球股市出現了相當程度的下跌,大家還能保持過去4年里“一跌就買”的思路嗎?

回首始於2007年8月的全球股市崩盤,當時投資者們突然意識到次級貸款問題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控制範圍,盡管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早在6個月前就警告過這一點。其證據是次貸巨頭——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發出意外的聲明,稱要大量減記其2000億美元規模的資產負債表。

當時,市場認為國家金融服務公司正在采取緊縮的財務政策,大部分來自於房地美、房利美的資產仍然是安全的,該機構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和從政府支持企業那賺來的大量利潤足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結果現在大家都知道了,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是實實在在的“紙牌屋”,風暴剛來臨便轟然倒塌,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還要為銷售該公司有缺陷的債務付出超過500億美元的代價。

其實,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發生。金融市場的本質註定了牛市之中資產會出現泡沫,市場會出現“選擇性失明”無視潛在的風險。

就在2007年8月的崩盤之前,國家金融服務公司還有150億美元的市值,同時貝爾斯登、房地美、房利美、雷曼兄弟、AIG、通用集團這幾家在金融危機中已經倒閉或瀕臨倒閉的公司市值合計超2500億美元。

不過短暫的危機過後投資者們發現“金發女孩經濟(Goldilocks Economy)”已經來臨,此時相對不錯的經濟增長伴隨著極低的通脹,股市、房市波瀾不驚的持續上漲。這主要是因為市場相信美聯儲正用“先進的”管理方式牢牢控制著宏觀經濟,多虧了美聯儲的激進的“救市”,恐慌情緒便很快煙消雲散,投資者們甚至還未來得及好好反省上次危機中的錯誤。

伯南克自己管這一時期叫做“大緩和(Great Moderation)”。從2009到今年中期,股市幾乎從不大幅度回調,在此期間,“一跌就買”成為華爾街最佳策略,這也導致市場的回調越來越少,波動性越來越低。此前,在90年代末互聯網大泡沫時期也出現過相同的狀況。

上周以來市場再次大跌,還適用於“一跌就買”的策略嗎?

首先,美聯儲已經向金融市場里註入了大量的籌碼,遠超2003~2007年的水平。市場預期明年標普500每股盈利為125美元,對應15倍的市盈率,有人認為在經歷了這兩周的下跌後,股市有望更健康的向這個目標邁進......

真的嗎?

fredgraph

答案也許是否定的,因為這次真的不一樣。當上次金融危機中市場開啟第一輪大跌時,聯邦基金利率是5.25%,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只有8500億美元,兩者都還有調整的空間。

但是隨後,美聯儲通過零利率政策及QE,數次向市場註入天量“籌碼”,支撐著美股長達69個月的大牛市。但隨著而來的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火箭般躥升5倍,已經接近史無前例的4.5萬億美元,這些錢換成100美元的鈔票壘加起來有4500公里高,相當於三分之一的地球直徑。

現在市場再次出現慌亂時,美聯儲恐怕已更多“彈藥”來托底。

美聯儲今年8月時已經承諾將縮減創紀錄的資產負債規模,MSCI預計美聯儲未來三年將縮減5470億美元的資產。但是美聯儲的拋售勢必會引起債券價格劇烈下跌,MSCI預計美聯儲的市場價損失將達2160億美元。

這樣的虧損在美聯儲百年歷史中無疑也是史無前例的,國會肯定不會放過這一點將猛烈攻擊美聯儲的政策;但是美聯儲如果繼續增持美債那麽未來面對通脹升高而慌忙拋售債券控制以調節利率或控制虧損的時候勢必更加痛苦 。

美聯儲手中的王牌已經悉數出盡,再也不能像伯南克當年那樣強力的打壓利率。所以當這次市場恐慌的大背景已經改變,最後托底人美聯儲已經走遠,投機者們這次恐怕是要像電影《小鬼當家》的主角一樣,獨自迎接“大壞蛋”們的光臨了。到時他們的表情可能是這樣的:

home-alone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70

【信報】投機者最大心魔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7.html



2010年時,港人皆說本地樓市是泡沫,「實跌到嘔啦!」自己也把自住樓賣掉,租樓等執平貨,結果…現在瞓身押註美股,相識暗笑:「升咗幾個開才買,遲早實大跌,你聽乞食啦!」自己微笑回應。

投機怎樣才能贏大錢?早幾個月打坐時才想通:就是買了後,價格勁升;沽空後,價格勁跌,沒有別的途徑。最好連續幾年,升極都升唔完,才能賺取厚利。像A50(2823)那樣的當世奇葩,2009年底股價是14.92元,五年後是9.44元,苦坐五年,得個爛桔。

頓悟前半生,苦戰十五年,老是贏不到大錢:我對任何氣勢如虹的資產類別,情感上有意無意地,悉視之為「泡沫」、「好危險」,無法食盡大浪。

紅磡站上車,大圍落車,有排先到羅湖。落車後,戇居居地看著牛三,股價拋物線式上升,次次如是。別人啖啖肉,自己吮骨頭。

人看事情,或多或少,都受個人情感、喜好所影響。你喜歡的投機,買了後長升長有,那就是「牛市」。你討厭(或害怕)的投機,自己無買或早走,價格狂升,那就是「泡沫」、「唔合理」、「非理性」。所謂分析,九成九,無非是用來支持自己的喜好(贏錢時)或偏見(輸錢時)。想起以前有個老細,最喜歡笑我是「書生」。「看那麼多書,思想太複雜,成日over-think。」當年聽了真的很氣憤,過了幾年,才覺得這句話好有禪味,也暗合投機之道。

身處大牛市的資產,應想盡辦法死坐爛坐,坐到牛市結束,方獲利離場。不要over-think,猛分析「點解個市會升?」、「咁樣合唔合理?」…點解大陸GDP增長7.5%,股票卻恍如有毒?唔使理!點解全世界得美國和印度股市創新高?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創新高,你有份,戶口的資產淨值節節上升。分析(尤其是符合對方口味時)可以贏得掌聲,但掌聲卻不能令你發達。

投機者要做的,跟一個出色的禪修者一樣,不是去分析、去評論、去喜好;而是觀察自己的呼吸和情緒,最終讓「自我」慢慢消失,變成「無我」,重點在於觀察。將來一旦發現美股跌破警戒水平,比方說10月平均線時,便微笑道別。

如果某天新興市場再次氣勢如虹,也會飛身擁抱。上善若水,「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

說得白點,投機,請不要諸多意見、自我中心、沈迷分析。就像美股,晚晚創新高,你日日看衰,咒它外強中乾,對不起,除了大市回調幾巴仙那一剎那顯示你見識過人外,對於身家,卻無丁點幫助。

不帶愛惡地觀察價格,買強,避開甚至沽空弱者。美股強,就買美股,到某天風水輪流轉,流行買金,就買金囉!世界沒有永遠的牛市,但總會有某資產是牛市。打開心眼,自然看到。

(原載於信報20141126日)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期權教室】Facebook 業績操作分享:http://on.fb.me/1ulxo6k
【美股101】一分鐘看公司業績:http://on.fb.me/1vn7fyx
Google+專頁:http://bit.ly/1tYbN39
名人堂 bloghttp://investhof.blogspot.hk/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61

如何判斷一國貨幣已經陷入危機呢?當這個國家的總統開始威脅投機者的時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11

貨幣危機並非新鮮事,市場不難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某個貨幣身陷囹圄。那麽如何判斷一個貨幣已經陷入危機呢?SitkaPacific Capital Management的顧問Mike "Mish" Shedlock有他自己獨到的看法。

首先Mish總結了六個明顯特征:

  1. 打擊 “貨幣投機者”
  2. 指責外部勢力引發貨幣危機
  3. 想辦法控制資本外逃
  4. “特赦”回流資金以期待資本回流
  5. 幹預匯市
  6. 匯率管制

Mish指出,如今的俄羅斯似乎完全符合以上六個條件。

周四華爾街見聞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放下狠話,承諾要以“嚴厲”的措施懲罰攻擊俄羅斯本幣盧布的投機者,為今年3月俄羅斯合並原烏克蘭自治區克里米亞辯護,還將國際社會反對他的人比作二戰時的德國納粹頭子希特勒。

此外普京還在講話中提出,俄羅斯需要關上 “資本外逃”的大門。而為了吸引資本流入,要“大赦”(full amnesty)回流的資本,不會對其征稅和調查。他承諾,要合法地讓資本回歸俄羅斯,稅收和執法的政府機構對此不會有任何疑問。為幫助俄羅斯企業,普京提出四年不會上調稅費。

而俄羅斯財政部長Anton Siluanov雖然重申了不會采取匯率管制,但是他強調政府和俄羅斯央行將通力合作,減少盧布貶值對俄羅斯出口商的影響。在Mish看來,這是匯率管制的前兆。

過去6個月以來盧布大幅貶值超過37%,俄羅斯央行為抑制盧布下跌已經大幅幹預匯市,但是效果有限。俄羅斯經濟在盧布和原油一同下跌的影響下,2015年面臨衰退風險。而在普京強硬表態、俄羅斯央行拋售美元之後,盧布也只是短暫走強。

44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