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生物醫藥投資戰場火爆  VC與上市公司各自為陣

隨著移動互聯網紅利趨緊尾聲,投資熱點開始從商業模式創新向技術創新轉移。生物醫藥領域的前沿技術就是各路資本逐鹿的戰場,這個領域的投資相對更加專業,投資周期也更長,並且相對收益率並不會像互聯網那麽高,但是它仍然受到了眾多投資機構的熱捧。生物醫藥的投資並購是否存在過熱的現象?

不同時期的項目對資金屬性有不同的需求,包括早期投資機構、上市公司、母基金甚至是一些跨界的資本都在尋找這個領域的投資機會。

澳銀資本投資總監李晉在投中年會上指出,與許多傳統行業相比較,醫療健康領域相對能抵抗經濟周期的風險,在經濟周期中的表現會比較平穩,因此對於綜合性的投資基金來說,可以與TMT做一個投資搭配。

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澳銀資本近期關註的生物醫藥領域的前沿技術主要包括微流控芯片技術、化學發光以及高端體檢等方面。

其中,化學發光現在是非常熱的市場,澳銀主要看產品適用於基層醫院的新興公司。李晉認為,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高性價比的產品在基層有很廣泛的市場,特別是一些社區診所和相對偏遠的醫院。

2014年之後,國內成立了不少專門投資醫療領域的VC,大型綜合性機構內部也都有專職看醫療的投資人。不過,對於有原創技術的投資標的,擁有產業資源的醫療類上市公司以及一些跨界資本都在和VC爭奪這部分的資源,這個問題在投中年會的現場引發了產業和投資界人士的討論。

華君控股首席投資官張曄認為,上市公司的投入有純投資的概念,但更多是從產業方面布局,尋求新的利潤點。而達晨創投醫療投資團隊董事總經理徐淵平指出,很多項目被上市公司特別是一些跨界資本進入後,過度炒作,使得投資標的泡沫非常嚴重。

徐認為,上市公司的戰場應該在並購而非投資。企業也不應該過早的引入上市公司的投資,否則很可能最終擺脫不了被並購的命運。

來自母基金的人士也表達了跨界投資的反對。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夥人廖俊霞說到,醫療投資的專業性非常強,一方面是技術的專業性,一方面是政策環境和運營的專業性,看藥的人可能不懂器械,懂器械的人又可能不懂服務,跨界的人很難深入看明白。

事實上,並購的戰場一直不缺乏各類玩家。2010年到2015年的五年間,隨著一些重大的行業政策宣布,中國的醫療行業並購趨勢越來越熱,特別是一些研發驅動的上市公司有並購的需求,同時,PE/VC和跨界收購也在逐漸升溫。

此前的一項業內統計顯示,過去三年,中國醫療技術並購市場的市銷率中值在4.6倍左右,而歐美市場約2.3倍。中國市盈率中值在20倍左右,而歐美市場僅在13.6倍左右。

來自普華永道的數據,2016上半年醫療健康行業並購總額達到人民幣143億元,除了大型的醫療管理機構,險資也將對該領域保持了強烈的興趣。

這一熱度在下半年持續不減,近日,泰康保險就以11.5億收購了和美醫療超過26%的股份,成為和美醫療的戰略投資者。和美的早期投資人鼎暉套現超過4億人民幣退出。

普華永道也指出,境外醫院並購投資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大型的跨境交易也會在未來更多的出現,將主要集中在遠程醫療、腫瘤治療等科技含量高的醫療服務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