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冒房委騙業主借錢 收26萬手續費
1 :
GS(14)@2015-03-26 00:59:23
【本報訊】財務周轉有困難,要小心誤墮按揭借貸陷阱。明愛向晴軒發現,有中介公司以類似房委會標誌的信件,去信「警告」未補地價的居屋或「租置計劃」的公屋業主,引誘業主致電,向二、三線財務公司借錢填數,更收取高昂中介手續費,讓原本打算減輕利息支出的業主,最終每月支出更大、負債更多。明愛向晴軒今年一月底至二月底,共接獲四十二宗涉二、三線財務公司的物業貸款和中介收費問題個案,已是過去三年合共一百二十八宗的三成,反映情況趨猖獗。向晴軒債務及理財輔導服務項目主任翁麗萍表示,新個案當中九成人不但未能達致原本減省利息開支的目的,反而推高負債總額。
「恐嚇」違房屋條例
他們發現債務人往往接到自稱銀行職員協助重組債務的電話,最終會介紹到所謂銀行附屬公司等進行貸款;又有中介公司會因債務人擁物業,游說到銀行上會貸款清還高息卡數,但最終仍被介紹到二、三線財務公司申請高息業主貸款,更被中介鯨吞平均二十六萬元手續費。中介公司又懷疑利用土地註冊處的「按揭註冊摘要日誌」,找尋最近出現貸款紀錄的物業,發掘可能有財政問題的業主推銷;若發現有未補地價的居屋或「租置計劃」的公屋而出現業主貸款紀錄,便採用類似房委會的標誌向業主發警告信,「恐嚇」他們或已觸犯房屋條例,誘導業主上釣。明愛向晴軒促請當局檢討放債人條例,將中介手續費納入法定借貸利率上限,並將全港逾千財務公司納入金管局監管,調查是否有債務人資料外洩,以及要求房委會嚴懲利用其標誌來詐騙的不法份子,保障小市民財產安全。■記者馬志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3/19086564
房委會未來5年供應逾9萬公營房屋新居屋選址曝光深水埗勢爭崩頭
1 :
GS(14)@2015-11-01 23:38:19■發祥街西地盤將會興建兩幢居屋大樓。許頌明攝
【本報訊】公屋輪候冊突破28萬大關,新居屋也錄得超額認購,反映港人住屋需求殷切。政府最新文件顯示,房委會未來5年將提供9.33萬個公營房屋,當中1.78萬個單位為居屋及「綠置居」,餘下則為公屋單位。其中2019/20年度落成的7個居屋選址曝光,涉約6,200個單位,遍佈深水埗、荃灣及沙田等。有長策會成員預料,鄰近港鐵南昌站的深水埗發祥街西的市區居屋地盤,交通方便,勢必吸引無殼蝸牛爭崩頭申請。記者:譚靜雯 鍾雅宜
運房局昨向立法會提交2015/16至2019/20年度,最新公營房屋建設計劃,顯示未來5個年度,估計有約9.33萬個公營房屋落成,包括逾7.5萬個為公屋單位、1.78萬個資助房屋。若連同房協提供的單位,總供應達9.71萬個單位。文件也披露,2019/20年度落成的7個居屋選址,分別位於深水埗發祥街西、荃灣德士古道、鄰近火炭站的沙田區坳背灣街、恆安站附近的馬鞍山恆健街、火炭禾上墩街、將軍澳第65C2區及東涌第27區,涉約6,200個單位。
■前東華龍岡馮耀卿夫人紀念小學校將興建成公屋。張柏基攝
估計呎價達8,502元
其中深水埗發祥街西的居屋地盤,房委會計劃興建兩幢大樓、涉約800個單位,地盤鄰近港鐵南昌站,步行至港鐵站只需約10分鐘,交通方便,也鄰近私人屋苑碧海藍天及昇悅居,環境清幽。若按今年初推售的新居屋折扣率計算,同區碧海藍天實用面積平均呎價約12,146元,若以市價七折推算,發祥街西居屋每平方呎單位售價高達8,502元。而荃灣德士古道居屋地盤,前身為大窩口職員宿舍,現為空置地,與早前推售的沙嘴道新居屋只是一街之隔。
運房局也同時公佈預計在2019/20年度落成的最新公屋選址,主要集中於市區,包括柴灣、深水埗、黃大仙區等,提供約9,200個單位。以多年沒新公屋落成的柴灣區最受矚目,柴灣永泰道為前東華龍岡馮耀卿夫人紀念小學,房委會計劃興建1幢約37層高單幢公屋,提供約800個單位。新居屋錄超額認購,長策會成員王坤估計市區樓最搶手,「上次荃灣個居屋交通唔算方便都好多人爭」。他預料鄰近港鐵南昌站發祥街西的市區居屋地盤,交通方便,勢必吸引無殼蝸牛爭崩頭申請。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也相信,「始終港人鍾意住市區,保值同升值潛力亦較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31/19354814
房委會、房署 無適當風險評估
1 :
GS(14)@2016-06-01 11:16:52【本報訊】鉛禍波及11條公共屋邨,過萬名居民受影響,報告批評房委會及房屋署內部存有「制度上失誤」及「制度上紕漏」,早知含鉛物料會危害食水及人體,但完全依賴承建商,沒有適當風險評估,當出現問題也無法發現。
總承建商完全依賴分判商
報告詳盡審視房委會及房屋署對食水問題的認知,從當年房署轉用銅製食水喉制定標準的文件,相信房署早知食水含鉛對人體的危害。不過報告批評,房委會在建造內部供系統焊料方面,明顯有制度上失誤,同時也完全依賴總承建商,根本不知道送往地盤的物料是否合規格,若加設關卡審查送貨單副本,或可許免今次事件。報告又點名兩名房署人員,被批評的房署前助理處長黃比,當時在2000至07年身兼水諮會的房署代表,理應在討論水喉物料時把握黃金機會,讓房委會認清含鉛焊料的威脅,卻失之交臂,令人對房委會參與水諮會工作的表現存疑。另一名被點名的是2002年時任房署總屋宇裝備工程師的梁世智,委員會指,一般人期望他的專業,會負責確保建築物料不含鉛,但他卻推卸指是工程小組工作。對於4間總承建商,調查委員會的批評算是相對「輕手」,相信非故意用含鉛焊料。但報告批評,總承建商完全依賴水喉工程分判商採購及使用恰當焊料,亦沒有審核物料的安排,最終所託非人。■記者鄭啟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1/19636445
房委會員不知發展計劃
1 :
GS(14)@2016-09-17 17:13:15■傳媒揭發曾樹和在橫洲棕地經營17公頃停車場,涉霸佔官地。資料圖片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日前談及橫洲發展計劃時,強調1.7萬個公屋單位的建屋目標沒有改變,又聲稱房委會亦知悉,但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黃成智表示,政府沒有將計劃提交房委會討論。另一成員葉國謙亦指不了解計劃,但指自己並非房委會策劃小組委員會成員;而屬策劃小組成員的蘇偉文則以會議內容須保密為由拒回應。
黃遠輝:不掌握開展時間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昨日出席電台節目後稱,項目規劃的1.7萬個單位中,剩下1.3萬伙仍在構思階段,不掌握開展計劃的時間,但相信必定在長遠構思中。他又指橫洲項目在程序上未到房委會討論層面,相信委員可能是與房署的接觸上獲悉計劃事宜。但自2014/15年度至今均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的葉國謙表示,他不了解計劃內容,稱自己不在房委會策劃小組委員會內,該會其中一項職能為制訂策略指引及規劃指標;商台則引述另一名委員會成員黃成智稱,政府沒有將橫洲發展計劃提交房委會討論;蘇偉文則說「唔講得」,因會議內容要保密,故不會回應。■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6/19772491
指為基層提供住屋是使命反駁林鄭公屋封頂論 黃遠輝:房委蝕得起
1 :
GS(14)@2017-10-30 00:54:36黃遠輝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拋出「80萬公屋封頂論」,指公屋改作綠置居出售,可紓緩房委會財政壓力。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反駁房委會「蝕得起」,指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負擔的租住房屋是房委會使命,現時每年公屋運作赤字不多於10億元,「並不是不能接受嘅數字」,又質疑假設綠表居民可吸納大量綠置居單位屬過份樂觀。記者:曾偉龍
林鄭月娥在前日的《明報》專訪中指,在綠置居和公屋成本相同下,將公屋轉作綠置居出售,可紓緩房委會財政壓力,並稱公屋收回的租金不足填補差餉、管理費及維修費用。
■陳帆昨出席公開活動後為「公屋封頂論」護航,惟出席同一活動的林鄭未有回應就急急離開。有線電視畫面
不應局限公屋財政支出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稱,房委會使命是「為有住屋需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可以負擔的租住房屋」,而公屋運作赤字為每年每個單位僅約200元;以全港公屋計算,每年蝕不多於10億元,並不是不能接受的數字,「咁樣嘅補貼同支出,嚟幫低收入家庭,有輕微赤字係合理使用(資源)」,故政府應毋忘初心,幫助低收入家庭。上屆政府為房委會預留房屋儲備金,確保有足夠資源落實長策建屋目標,現已滾存至700多億元。黃認為房委會現有盈餘加上儲備金料約千億元,假使建20萬公屋需2,000億元,房委會仍能應付,不應用財政為由減建公屋,除非政府經過研究和計算,「但研究複雜,要睇80萬公屋單位日後要用幾多錢,有幾多租金,計完先知道」。他指現時沒辦法確認低收入家庭數目,故不應局限公屋的財政支出,「如果講明係80萬,就等於封頂,所以政策上係唔恰當」,亦不是幫助低收入家庭的政策本意。他認同將公屋改為綠置居,一個單位可滿足公屋家庭和輪候冊家庭兩個需要是好事,但如假設綠表居民可吸納大量綠置居單位,則是過份樂觀,應小心處理綠置居數量,循序漸進推出;若發現需求不大,便應減慢速度,降低數量。
林鄭藉口紓緩財政壓力
林鄭月娥指公屋租金不足補貼管理費及維修費等,但按房委會委員兼城大學者劉國裕整理的數字,在2014/15至2016/17年度的房委會租住房屋運作賬目,每間公屋平均每月赤字僅1至3元。劉指公屋實際運作赤字較大眾想像中為少,在公屋建造成本上,房委會計算了土地出售的成本,「呢個係機會成本,公屋數量增加,地價成本亦會減低」,指房委會屢採用較大的支出預算。影子長策會成員陳紹銘批評,林鄭以紓緩財政壓力為由是講大話,「政府財政儲備豐厚,林鄭話有百億盈餘,唔存在冇錢,呢個講法一定係站唔住腳」。他稱要求房委會自負盈虧是多年以來的「縮骨做法」,財政預算案每年投放大量金錢在不同範疇,土地收益龐大,卻未有在公營房屋顯示承擔。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029/2019781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