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都市麗人招股書 徒步十公里

http://xueqiu.com/9262363803/29713211
都市麗人來了,一路猛跑,香汗淋漓。

IPO比偶預料的要快,偶彷彿聽到了志玲姐姐那深情又熱烈的加油聲。

偶幾次路過都市麗人的街邊店舖,始終沒好意思進去。下次如果再有路遇的機會,偶一定下定決心,排除靦腆,推門直入。

從招股書看,麗人的PE大概定在20倍PE附近,遠高於安莉芳控股。股票這檔子事,只要一涉及到價格,馬上就會口水橫飛,偶還是那句話,買賣得自個拿主意。

麗人的招股書真是相當囉嗦,把市佔率、店舖數量這幾個數據重複了很多遍,乾貨不多,看得偶心癢癢,難道就沒別的可寫?就招股書字數而言感覺就像阿拉伯蒙面長袍,就實質內容而言卻像bra。

麗人在介紹行業情況時,只引用了Frost&Sullivan的行業數據。從這個報告看,2013年貼身衣物行業零售額高達2000億,而且增長迅速。Frost&Sullivan說2009年至201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4.4%,並預測2013年 至201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8.6%。文件沒有解釋為啥會加速成長,這個預測偶感覺相當樂觀,有搽脂粉的嫌疑。

收入由2011年的人民幣16億元增加至2013年29億元,相 當 於2011年 至2013年復合年增長率約32.7%,店舖數量的複合增長達到30%,和收入增長基本一致。

都市麗人的發展主要是最近幾年,在2010年才擴充規模,引入PE資本。靠快速擴充店面數量催肥營業收入,這個模式帶來的效果將來可能放緩,因為這個店舖數量已經處於很高的水平。

麗人2013年末自營加上加盟店,總計有近6000間店舖,這個數量估計是大陸服飾零售行業的高級水平了。按照2013年底計算,服飾行業幾個典型玩家的零售店舖數量如下:

安莉芳控股:2,272 個
李寧:近6000個店舖
安踏:近7000個店舖
百麗女鞋:近14000個店舖(單指女鞋,不包括運動服飾)

除了同行安莉芳外,其它幾家的營業收入都遠高於都市麗人。

偶覺得靠開店推動收入快速增長的方式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不然管理難度可能會快速增加,別的不說,光補貨和庫存管理就很麻煩,服飾行業和庫存做流血鬥爭的例子屢見不鮮。

麗人店舖數量快速增長的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公司向加盟店提供了高額的利潤分成,都市麗人的毛利率三年平均為近30%,遠低於安莉芳控股的80%。即使考慮到安莉芳縱向一體化的差異,這樣的毛利率差異也是比較大的。

按照零售價計算的話,不考慮稅收,供應商,都市麗人和加盟店零售這三個環節分別拿到了大概比例為20:33:47,渠道佔了最大頭。為了擴張,都市麗人把毛利都讓給了渠道,這也意味著麗人將來如果企圖提升利潤率,可能會對渠道的利益分配做重大調整,比如說要開更多的自營店。自營和加盟店的衝突估計也是一大風險,不過這些不會寫在招股書裡。

實際上麗人已經在加速開拓自營店規模,IPO籌資規模的投入重點就是自營店舖,進一步向安莉芳一體化模式靠攏。這將會對財務表現帶來了深遠影響,比如毛利率提高的同時存貨周轉天數逐漸上升,營業費用,比如說租金等,可能會進一步上升,拖累利潤率表現。投資者不可不察。

提升毛利率的方法除了增加直營店,就是提高產品形象,賣高價。麗人給人的印象是單價便宜的中低檔貨,想要改變形象很難,比如美邦遇到的問題。

目前在列的內衣行業上市公司只有安莉芳一家,行業數據極少。都市麗人的招股書得以對這一行當管中窺豹,在麗人的刺激下,估計其它競爭對手比如愛慕等可能會加快上市進程。

大陸內衣行業高度分散,市場上有超過3,000名參與者。市場規模雖然龐大(2013年2000億零售額),但是從業者更多,平均下來單個從業者營業額只有幾千萬,印證了偶之前小而散的猜測。這個行當和床單一樣,觀眾們只要一聽分析師說起市場空間就熱血沸騰,麗人也拿行業集中度的提升當賣點哈。不過偶感覺行業的集中度提升可能會非常緩慢,那些買入後就指望著很快就能一統天下的,估計要煎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395

現場直擊 沒錢沒設備 水公司還用三十年前那一套 全台5.9萬公里管線 只靠67人徒步抓漏

2015-03-30  TWM
 
 

 

三月二十三日,旱象未解的大台北地區,我們隨著一位水管抓漏師傅穿梭在人車雜沓的新北板橋鬧區。

他在幹什麼? 原來他在聽,在尋找地底下漏水的聲音,在這個時刻,每一滴水都彌足珍貴。

台灣自來水漏水率高達一八%,每年漏水量足以提供全台兩個月以上的民生用水。

單就管水能力這一點,就無法說服大家,台灣是先進國家,更何況我們的抓漏技術,還停留在三十年前??。

辛勤,不等於效率台水的測漏員還在使用尋水棒、聽音器等測漏「古法」,小小的團隊,一年要走上千公里。但將近6萬公里的自來水管,土法煉鋼,何時才能巡得完?

撰文‧楊卓翰 研究員‧曾乙申二○一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早上六點三十一分,桃園天空發出兩聲巨響。那是驚蟄春雷,像爆炸一樣的雷聲,從龜山到台北信義區,震醒許多人。然後是傾盆大雨,從台北下到桃園,讓好多人期待,已經乾涸的石門水庫,是不是進帳了?

但是,隔天水利署水情公告,石門水庫的有效蓄水容量只增加○.一一%。四月一日起的第三階段限水,照常實施。一場雨,救不了岌岌可危的台灣水資源。

當人們仰頭望天,求老天爺降雨時,有另一群人也在求水,只不過他們的目光是緊盯著地上看||他們是台灣自來水公司︵以下簡稱台水︶的抓漏專家。當台灣水情告急,他們的工作更顯重要,因為台灣自來水漏水率竟高達一八.四%︵日本東京只有三.一%︶,甚至比中國北京還要高。

台灣的水,同時面臨高山陡峭、儲水不易的先天不足,以及自來水管理落後的後天失調。

按照台水和北水配水量統計,台灣一年漏掉約七億噸的水,足以供應全台兩個多月的民生和工業用水。而這七億噸的重量,全壓在這群全台為數只有六十七人的抓漏師身上。

還在用﹁尋龍尺﹂

外國已用大數據測漏 我們仍在土法煉鋼採訪的這天,只見趙師傅拿著自製的尋水棒,在路上找水管。這根L形的金屬棒,又稱「尋龍尺」,握在手上,在水栓附近走一走,棒子突然自己轉向。「啊!水管在這裡。」這不是台水的找水管標準配備,「這是我自製的啦!」問是什麼道理,趙師傅一時說不出口,「大概是磁場吧!」「尋龍尺」是古代尋找水源時用的,但卻出現在現代,新北市的板橋熱鬧市區裡用來定位水管。這群台水漏水防治處檢修組師傅的任務,就是找出我們腳底下自來水管的暗漏,我們像目睹了一場現代「水巫」。

會用這招,因為台灣自來水管線圖已經年久失修不精確,早已無用武之地。「我們到現場前,當然會看水管的管線圖,但是現場與管線圖,有很大的差別。」台水漏防處檢修組組長盧烽銘說。

台灣漏水率高,不是沒有原因。當北京和上海都已經開始使用有3G訊號的無線自動水表,透過超音波流量計,每天回傳好幾兆MB的資訊,用大數據測漏水,甚至可以預測在漏水前的異常時,台灣,卻還在用「尋龍尺」找漏水。

確定管線位置後,趙師傅拿著尋龍尺,背著擴大器,戴上耳機,拿著上面有膠帶補釘的測地麥克風,沿著看不到的水管線走一步,聽一步。「這裡水聲比較大!」走了一陣,他停下腳步說。

打開旁邊大樓骯髒破舊的水表蓋,師傅拿出長長的銅製聽音棒,一頭壓在水表上,「如果水表沒有動,但是有水聲,那就是漏水了。」一聽,果然有轟隆隆的水聲,師傅討論了半天,確定這是漏水,然後,他們在地上用白漆噴上大大的「水」字,等待後續檢修。「如果漏水量很大,像地下水道,也是一天好幾百、上千噸都有。」趙師傅說。

很難想像,全台灣五萬八千多公里的自來水管,就是用這樣土法煉鋼的方式找漏水。台水漏水防治處處長李丁來說,台水北中南的九個專責檢漏人員分隊,加上管線隊,只有六十七人,平均一個人要維護近九百公里長的水管,可以來回高雄台北三次。

這些路,都只能用走的。但近六萬公里長的水管,盧烽銘和他的組員,一年辛勤地走了上千公里,也走不到一半。所以,台水測漏水的週期是「兩年一巡」。也就是,如果一個地方漏水,等下一次測到,可能就是兩年之後。

管線舊、沒錢修

水價過低 讓一切變得惡性循環用這個方法,面對台灣破舊的自來水管,如同用紙包火。盧烽銘說,台灣的自來水管,為了求快、求便宜,有一半都是塑膠管,使用的年限是二十年。但是,台灣現在有八成以上的水管,都已經使用超過三十年。

已經硬化的塑膠管,只要水壓一大,就會破裂。「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加壓永遠不夠,高樓一定要有水塔,但在國外沒有這種東西。」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說。

台灣的自來水網絡,就像一艘破舊不堪的大船。每年台灣降雨量約九百億噸,但能供給自來水的,只有不到四十億噸,又有一八%的自來水漏掉。要補這等同三座石門水庫的水,台水公司手上有的工具卻很落伍。

「我從一九八二年進到台水,就是用這個方法在檢漏。到現在三十幾年後,我們還是用一樣的方法。」盧烽銘說。方法古老,引入現代的漏水管理方式,他坦言:「很難啦!」「漏水是結果。」李丁來說:「真正問題是資產設備管理。」漏防處是去年九月才成立的新部門,專門治台灣的高漏水。但是,李丁來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資源。

李丁來指出,從一九九四年,水費凍漲到現在,面對台灣自來水需求越來越高、供水率也越來越密集,台水管線長度增加兩萬多公里。資產中的機械及設備,從原本的六百億元,增加到現在的一千六百億元;但在水費不漲的情況下,業務收入只從一三九億元增加到二五一億元。

台水有一六○○億元的資產,占大多數的是自來水管線,但台水一年只有十一億元的維修預算,「算起來,維護成本不到資產的一%。你買一百萬元的車,開了二十年,每年還只花一萬元修車,你覺得這輛車能開嗎?」李丁來說。

他舉東京的例子,東京自來水供水人口約是台灣的七成,但是漏水率僅三.三%,遠遠低過台灣。而東京都自來水事業,每年高達新台幣一千億元的營業額中,投入漏水改善資本支出就逾三成。比照台水常年虧損,「管理維修費用要提高一%,都很困難。」環境工程出身的李丁來,常年走訪日本、德國、新加坡等水資源管理先進國,看到國外紛紛引入高階的檢漏設備和管理系統,他也心急。但是,現實擺在眼前,要治漏水,必須先投資。他舉例,要把現在的傳統水表,換成能夠自動監控漏水的AMR水表,僅硬體設備成本就比現在使用的傳統水表高過一倍以上。

檢漏管理要成本,把已經超過使用年限的老舊塑膠管(PVCP),換成材質更好的耐衝擊管(HIWP),成本更高。目前汰換一公里管線花費,粗估為六七五萬元,塑膠管全部汰換,要一六○○億元。台水目前每年的水管汰換率是一.五%,但是李丁來計算,只能用二十年的塑膠管,每年要五%的汰換率才夠。

「水價過低,是現在水資源管理最大的問題。」經濟部常務次長兼水利署署長楊偉甫說:「水價越低,台水的營收就越少,漏水管理能力就越差,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但是,他也指出,調升水價的阻力,來自於民眾對台水管理能力存疑,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台水的組織和經營,需要大幅進化。

限水 其實可以避免

漲水價之前 台水經營效率得先提升例如這次新北新莊、板橋的第三階段限水,其實可以避免。原來,「板新二期改善計畫」(簡稱板二),其實從○七年就開始施工,計畫在去年完工,目的就是讓板新能接起水量充沛的翡翠水庫,減輕石門水庫的供水負擔。「但是,台水在遇到困難時,例如用地取得,就沒有那麼積極。」楊偉甫說,一延再延之下:「這個計畫如果它(台水)速度夠快的話,板新可以從翡翠(水庫)引水,這次石門水庫的緊張就會比較輕。」「台灣的漏水率,其實在這幾年有降低,但台水還可以更快。其中關鍵的技術和設備,台水願不願意做投資,這是它要檢討的。」綜觀台灣的水情,每年愈趨極端,要停止每年缺水,卻每年漏水的惡性循環,除了台水要努力提高經營效率,全台灣民眾能否接受合理水價,也是改善的重點。

妥善處理漏水

就能延長供水2個月

以全台去年的用水量估算,每年漏掉的水,足夠台灣民生和工業多使用67天。

漏水率 每年漏水可供天數基隆 新北 (註2)29% 22天台北 16.7% 66天新北(註1) 11.91% 43天桃園 17.62%64天新竹 15.36% 54天台中 23.38% 84天彰化 16.82% 62天嘉義 16.17% 59天台南 10.7% 39天高雄14.7% 54天台東 26.63% 106天花蓮 23.8% 90天宜蘭 18.59% 66天註1:涵蓋範圍包括板橋、新莊等區。

註2: 涵蓋範圍包括淡水、汐止等區。

資料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公司、水利署註1:涵蓋範圍包括板橋、新莊等區。

註2: 涵蓋範圍包括淡水、汐止等區。

資料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公司、水利署為什麼台水改善不了漏水?

人力缺乏,一個人要維護879公里台灣水管線長58944公里,但是專職檢查漏水的人員只有67人,平均一個人要維護879公里的水管。

經費不足,維修比率不到1% 台水一年花在維修管理的成本只有11億元,面對1649億元的資產,比率不到1%。

水費凍漲,業務收入成長不到1倍1994年水費凍漲至今,台水管線等資產從615億元增加1649億元,成長近2倍;但是業務收入卻只從139億元成長到251億元,成長不到1倍。

漏水率最高,但水價卻最便宜——台灣的水價是亞洲主要城市中最低的,但漏水率卻最高漏水率(%) 水費負擔率(%)台北市 16.7 0.16 全台平均 18 0.16 北京 12.5 0.27 韓國首爾 7 0.32 新加坡 4.6 0.39 日本東京 3.1 0.96 註:水費負擔率=家庭用水每年200度水費╱人均GDP 資料來源:IWA、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05

日女護踏單車遭刺腹徒步回醫院

1 : GS(14)@2012-04-26 00:18: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278650
日本東京有女護士當街遇刺,利刀插入腹部幾厘米,但她無報警無求救,只憑頑強意志忍痛繼續徒步到上班的醫院。同事見狀後,嚇得目瞪口呆,趕緊通知警方落案。
周一早上 7時許,東京都板橋區一名 42歲女護士,踏着單車往醫院上班去,途中卻遭人從後方撞倒,並被對方拔出利刀,直插入她的腹部。當街遇刺後,她沒停下來呼救,也沒報警求助,反而徒步走了 152米( 500尺)回醫院。
當她腹側插着利刀,到達醫院時,同事均大驚並立即報警,醫生則為她急救。利刀原來已深入她腹部數厘米,幸未有觸及要害地方,不會有生命危險。警方之後展開調查,正翻看事發沿途閉路電視,尋找目擊者,希望揪出真兇。
台灣東森新聞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59

【旅遊籽】摸黑徒步 峇里登活火山

1 : GS(14)@2017-05-18 01:11:35

這天我們看的日出並不算最完美,但一樣醉人。



【旅遊籽:浪迹遊蹤】到印尼峇里度假,大部份人不外乎旨在享受陽光海灘。其實峇里島不少地區屬於山地,除了海,內陸還有許多活動可以玩,特別是在烏布區(Ubud),叢林、河谷、梯田、山巒等,氣氛跟海岸完全不同。這次我下榻在烏布,回歸山林,隨着當地登山導遊徒步登上活火山,以另一種方式玩轉峇里。



登火山是峇里一個很受外國旅客歡迎的玩意。算起來,印尼位處火山帶,活火山約有一百二十七座,當中有三座活躍於峇里。要數島上最高一座為海拔3,142米的阿貢山(Mt. Agung),被視為峇里的聖山;第二座為標高2,276米的卡吐山(Mt. Catur);至於遊客最熱門徒步登山的,則是第三高的巴杜爾火山(Mt. Batur)。只要天氣好,每朝都有數以百計遊客登頂遊覽。



巴杜爾山上並無住宿或村落,只在頂上有一間小破屋,供人坐着吃吃早餐。

我們酒店預備的豪華早餐,令旁邊的老外羨慕不已。

右邊是政府認可的登山導遊,左邊是我們酒店的領隊,他們都熟悉山路。


不時噴發 夜半專業導遊帶領上山

基於安全理由,徒步登巴杜爾山需由峇里當地政府管轄的專業登山導遊帶領,以免發生意外。他們均為峇里人,為數約有二百多人,全需經過專業訓練並通過考試才能擔任,以確保登山者百分百安全。要知道,巴杜爾火山本身很活躍,曾有多次爆發紀錄,1917年的一次大規模爆發,山腳村落約有六萬五千棟平房受摧毀,死傷數以千計。近年,巴杜爾山亦有多次噴發紀錄,包括1994、1997及2000年,規模雖沒有百年前般強勁,但火山湧出的大量熔岩,仍對周邊民居造成嚴重影響,不少村民需要疏散撤離。如今若從烏布區或金塔馬尼(Kintamani)高地上遠眺巴杜爾山,不難發現大片焦黑地帶,這都是近幾次火山噴發時熔岩及火山灰流到山腰凝固後的痕迹。即使近十多年來巴杜爾火山沒有大型噴發,但每次的火山微細活動都可能令山路狀況出現變化。我在徒步的時候,嚮導說上山的岔路不少,都會問我們要挑戰斜一點短一點的路,還是走平坦一點但遠一點的路。徒步上巴杜爾火山,最佳時分是在大半夜,皆因峇里天氣炎熱,加上活火山本身帶熱溫,若選擇白天上山氣溫太高會容易中暑;在半夜上山不僅較涼,更可在抵達山頂時看日出。我為了半夜出發到火山徒步,專程下榻在較近巴杜爾山的烏布區,前一晚便不用「太早」出發。所謂不早,其實也得在凌晨兩點半「Morning Call」、三點出門、四點左右抵達登山山腳。遊客住在峇里南端地區,為要趕及看日出,出門時間可能更早。我在山頂看日出時碰上的老外登山客,便說需要在凌晨一時出發才能趕及攻頂看日出。「我女友可能聽到要凌晨一點出發,說不舒服終沒陪我上來啦!哈哈!」老外說。



沿途會經過一座舊峇里神廟。

山頂有一座石碑給遊客打卡。

這冒煙的石壁,只要吹一口氣,便會冒出更多煙來。


觀星賞日出食早餐

我下榻的酒店COMO Shambhala Estate早已為我們安排了登山導遊和隨行領隊,還準備了登山杖和手電筒。雖然登山路程只約一個多小時,穿上合適的登山鞋和衣服還是不能少。「不少遊客都穿不太合適的鞋上山,這很容易導致受傷。」我們的嚮導說,我們夜行的山路都是火山灰和非常細碎的碎石,乾路時也帶點跣腳,遇上潮濕或微雨會更滑,穿上登山鞋比較合適。一路上,我們都一手拿着登山杖、一手拿着手電筒,慢慢往上走。老實說,在半夜上山,黑漆漆的,景觀其實沒有多少,但在天朗氣清時舉頭可見超美的星河。接近山頂,遠方的天空開始呈魚肚白,登上1,717米的火山口剛好日出,對面的阿貢山和海金光閃現。山上有間簡陋的小屋,遊客們都聚在這裏食早餐。有的導覽團會預備三文治和果汁,有些僱嚮導的則直接在破屋旁的草屋向當地人買烚蛋、麵包和咖啡。我們的酒店領隊則十分周到,幾個食物盒內分別有乾果粟米片、薄餅卷、切好的新鮮水果,還有果汁和熱騰騰的杏仁茶等,就是坐在我們對面的老外也忍不住打趣說:「嘩!六道菜早餐呀!」落山前,我們先看看仍有煙冒出來的火山口,拍拍照才原路落山,約四十分鐘已可回到山腳。回程時,清晰的巴杜爾山整座就在眼前,想起剛才半夜徒步登山,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好玩的活動。回到酒店才約早上十時多,洗個澡、補個眠當然是最佳節目了!



山路大部份是火山灰和碎石,每步都要走得小心。

大家攻頂看完日出,便準備下山回去。

遊人一般會選擇半夜上山,清晨抵達山頂。


半夜上山景觀不算多,但抬頭有個清空可觀星。


INFO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均毋須簽證氣候:峇里島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4度至30度,屬高溫多雨之熱帶氣候,5月至10月是乾季,最適合旅遊。在烏布山區溫差比較大,如打算登火山攻頂宜備薄外套。航班:國泰航空直航峇里島登巴薩,機程約3.5小時,查詢:http://www.cathaypacific.com住宿:COMO Shambhala Estate四日三夜Wellness住宿連活動套票,園景房二人由2,488美元起(約19,400港元),查詢:http://www.comohotels.com導覽團:峇里坊間及酒店都能安排導覽團,如我在COMO Shambhala Estate,部份住宿套餐已包登火山活動,若不包此團的可另加95美元參加。



記者、攝影:卓文慧編輯:馮秀珍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7/20023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