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同樣提議徵收「富人稅」,郭台銘為何沒巴菲特有耐心 東方愚

http://www.dongfangyu.org/?p=4894

郭台銘最近有點煩。6月13日,又一名富士康(成都)員工再跳樓自殺;5天後鴻海(富士康母公司)的股東會上,郭台銘談及台日關係時一句「願意出資買下釣魚島,與日本一起開發」在民間特別是在中國內地引起爭議,郭台銘很快成為眾矢之的。

真可謂「禍從口出」。暫且不論郭台銘所言釣魚島話題的真偽,如果他是內地的企業家,早就被口水淹死了(當然大陸企業家絕不會在股東會上談政治)。幸虧他代工的是蘋果公司的產品,罵他們的眾網友們不可能也舍不得抵制iPhone或iPad。事實上他說這句話是順著鴻海參股日本夏普的話題一時興起說的,而他再談夏普,則是通過描述未來圖景以給鴻海的投資者們打氣,要知道鴻海第一季度毛利率只有6.64%,創下歷史新低。

但這些都不會太過影響郭首富的心情。他最為記掛或說最在乎的,是以馬英九為首的台灣當局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自己當年投票時的預許,而這也是鴻海這艘大船能否順利航行並走得更遠的關鍵因素之一。

現實是令人沮喪的。6月中旬,據台灣智庫公佈的民調數據顯示,69%的台灣民眾認為馬英九已經「失去民心」,連任才一個月的馬英九因為在美國瘦肉精牛肉、油價和電價上漲、證券所得稅(證所稅)等民生問題上的拙劣表現而導致這一結果。

郭台銘此前一直是馬英九的忠實支持者,尤其在台灣超級富豪們因擔心被外界貼標籤及政治獻金等話題而對「站隊」問題很是避諱時,郭台銘最早公開支持馬英九,且稱「選情絕對不會有變數」,令馬英九小小感動了一把。當然郭氏也有自己的算盤,即一如既往深信「穩定壓倒一切」。關鍵是他賭對了。

現在馬英九的民意支持率降到冰點,郭台銘應該怎麼做?當年他的前輩、台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在遇到此類問題時的作法是:沉默。另一個大佬、香港首富李嘉誠在今年香港特首選舉伊始即支持唐英年,當唐大勢已去時李仍然聲援。當然他也有自己的考慮,一來這樣做彰顯氣節,二來馬上就要隱退,兒子們以後和新特首梁振英相處融洽就行了。

郭台銘最後選擇的是批評馬英九。所謂「哀其不興,怒其不爭「,在鴻海股東大會上,郭稱「學者沒有實務經驗,學者治國一定誤國,現在(台灣)是律師治國,做事思維沒有彈性。「說完後他回頭看了一下身邊的律師,說「你不姓馬」,繼而稱,「台灣面臨內憂外患,大家都知道『笨蛋,問題在經濟』,但是『問題也得要笨蛋聽得懂。」這種非常直接地嘲諷和揶揄馬英九的事無鉅細與死板,於郭台銘而言是第一次,這令台灣各界投來讚許目光,興許一些先前看不慣他和馬英九「走得近」的其它富豪這會兒豎起了大拇指。

這樣便不難理解6月初的時候郭台銘提出「富人稅」(又稱「分配正義稅」)的初衷和含義。 他的意思是,別征什麼證所稅了,對我們這些超級富豪開刀好了,而據其方案,對全台灣前300名富人徵稅,依比例每年即可徵得180億元新台幣的所得稅。

台灣前「財政部長」劉憶如指責當年郭氏套現鴻海股票10個億才繳了348萬元的稅。但我們卻不能簡單地認為郭氏提議「富人稅」是「良心發現」。要說良心發現,早在2008年他宣佈將捐出自己九成的財產做公益時就開始了,今年2月他又聯合張榮發、尹衍梁和戴勝益等台灣超級富豪宣佈捐款共3000億新台幣的高調豪捐,行為。

一切與政治有關。彼時3000億新台幣的豪捐決定更像是在駁斥民進黨「國民黨代表大富豪利益」之戲謔之辭,而如今的「富人稅」從召開新聞發佈會等形式來看像是在「救馬」——「立法院」有三個證所稅的版本,討論到最後成為一鍋漿糊,甚至劉憶如因此而辭職,馬英九事倍功半、一籌莫展。

但仔細想一下,簡單粗暴的「富人稅」壓根不具有可行性,暫且不論富豪標準的釐定和其它一些富豪「被代表」後的情緒,而如果當局就此採納,可能會被認為是接受「施捨」而更為凸顯出自己的無能。

如果真的是在「救馬」,那麼郭台銘應該學習下巴菲特在美國呼籲和推進「富人稅」(又稱「巴菲特稅」)的策略和有條不紊的風格。巴菲特甚至在《紐約時報》發文,標題赫然為《停止寵愛富豪們》,並透露他繳稅的稅率是17.4%,比他秘書甚至公司其他僱員的稅率都要低。2012年2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順應「巴非特規則」,提議向年收入達到或超過100萬美元的美國人,施行至少30%的稅率,取代之前15%的收益所得稅率。

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郭台銘等不了那麼久了,他急衝沖地想把跌入谷底的馬英九一把拽上來,同時使鴻海投資者們不必為證所稅所驚慌。但沒想到拽上來的只是一件衣裳。而「證所稅」從提出至今不足一月,台股市值已蒸發超數萬億元。現在證所稅沒有開徵,人們卻擔心更大的驚慌還在後頭。

而郭氏的行為透露出來的一個重要信號是,他現在對馬政府的信心幾乎全失。未來四年,鴻海或會未雨綢繆,無論在海外還在中國大陸,頻有大動作,以便早日完成全球化產業佈局。

而就提議「富人稅」事件本身而言,也不必斥責其「幫了倒忙」,一個國家或地區拯救中產階級,富豪「自殘」雖說治標不治本,但如果整個富豪群體都「選擇性沉默」,更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態。從這一點來說,郭台銘的高調和急躁有其可愛和可敬之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36

皮克斯:講好一個故事的22條準則,創業者同樣適用!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711.html

i黑馬 導讀:這些準則最初是由皮克斯的故事版繪師Emma Coates通過Twitter發佈的。規則的第9條——當你的寫作陷入僵局時,把被卡住的地方列出來,很多時候,這些材料將會發揮作用——這是非常棒的,適用於各種體裁的作者。

1.欣賞一個為成功而不斷嘗試的角色。

2.你要記住的是,身為觀眾,什麼對你來說是有趣的,而不是以一個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兩者是不同的。

3.尋找一個主題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把整個故事寫完,還是看不出到底講的是什麼,那就再寫一遍。

4.很久以前,有一個____。每天____。一天____。正因如此____。因此____。直到最後____。

5.把故事簡化,聚焦於一處,合併角色,繞過彎路。你可能會感覺失去了寶貴的東西,但是這將讓你解脫出來。

6.你的角色擅長什麼,對哪些事得心應手?拋出相對的另一面,挑戰他們,看他們會怎樣處理?

7.在你創作故事的中間部分前,先寫好你的結局。嚴肅地說,結尾很難寫,你要提前開動。

8.在故事寫完之後,即使你的故事不完美,也趕緊收了吧。完整而精彩的故事是理想狀態,還是繼續向前,爭取下次再做得更好些

9.當你的寫作陷入僵局時,把被卡住的地方列出來,很多時候,這些材料將會發揮作用。

10.把你喜歡的故事撕碎。找出你喜愛的細節,然後用到你的故事中。

11.把你的故事寫在紙上,這樣你才能開始修改。如果還是停留在大腦裡,即使再完美的創意,你也無法和別人分享

12.忘掉你想出的第一個想法,接著是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第五件,丟棄那些顯而易見的想法,給自己一個驚喜。

13.給你的角色賦予自己的觀點,作為編劇的你,可能更喜歡毫無主見的被動性格,但這對於觀眾來說是毒藥。

14.為何你必須說出這個故事? 你的故事取自於你內心強烈的信念,那才是核心。

15.如果你是你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有何感受?坦白的你感受,能讓不可思議的情節具有可信性。

16.這個角色有多重要?給我們一個理由。如果角色失敗會發生什麼情況,考慮下利弊關係。

17.努力是不會白費的,如果它不可行就隨它去,繼續前行,遲早會用到。

18.你必須瞭解自己:做得最好和手忙腳亂是有區別的。故事在於不斷嘗試而不是精煉。

19.讓角色碰巧遇到困難是好的;讓他們碰巧度過困境是在掩蓋下一個危機。

20.練習:找出一部你不喜歡的電影,你會如何把裡面情節重新排列成自己喜歡的方式?

21.你必須融入你的情節和角色,不能毫無感情地創作,你要知道促使角色做出反應的理由。

22.你故事的精髓是什麼?能用最少的字數表述出來嗎?如果你真知道這一點,就能由此構建出整個故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45

和馬航墜機同樣意外:恐怖組織占領敘利亞所有油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587

(上圖來自法新社,圖中ISIL戰士在奪取伊拉克北部省份Salahuddin的一個據點後亮出旗幟。)當全球媒體都在關註馬航MH17客機墜毀於俄烏邊境時,脫胎於基地組織的中東恐怖組織ISIL已經獲得重大勝利。相關敘利亞觀察組織估計,截至上周末,ISIL已占領敘利亞35%的國土,控制幾乎所有的敘利亞油田與天然氣田。ISIL全稱“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又名“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簡稱ISIS。顧名思義,這個以伊斯蘭遜尼派激進分子為主的組織野心絕不僅限於敘利亞,而是企圖建立從敘利亞的地中海岸到伊拉克的極端伊斯蘭教國家。前兩個月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多次提到,ISIL在伊拉克北部地區連克數鎮,戰火一度燒到距伊首都巴格達僅13公里處。由於擔憂伊拉克戰亂升級幹擾國際石油供應,6月下旬布倫特原油一度漲至每桶115美元。上周五,ISIL贏得最大的勝利,奪下了位於敘利亞東部Deir el-Zour的該國最大油田。Deir el-Zour是敘利亞主要產油區,毗鄰敘利亞Homs省和伊拉克。對ISIL來說,攻占這一地區是複興古伊斯蘭帝國的必要步驟。總部設在倫敦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稱,占領Homs省的Shaar天然氣田以來,ISIL的武裝分子殺害了270名敘利亞政府軍戰士、當地保安和氣田的工作人員。這是ISIL在敘利亞挑起沖突一年以來最大的反政府軍事行動。SOHR稱,270名遇害者之中,11人是平民,大部分是ISIL的俘虜。在ISIL占領氣田後,他們被處以槍決。該氣田還有將近100人下落不明。次日敘利亞政府軍發起反擊,40名ISIL武裝分子喪生。據阿拉伯電視臺Al-Arabiya報道,敘利亞官方並未承認上述ISIL殺戮事件,但政府的支持者公布了死難者的圖片,稱ISIL犯下“大屠殺”的罪行。另一方面,正如研究與分析國防和外交事務的非盈利智庫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ISW)下圖所示,ISIL仍控制伊拉克北部和鄰近敘利亞的一些城鎮,包括伊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上圖黑色圓形代表ISIL控制區,紅色圓形代表ISIL與伊拉克政府激烈爭奪地區。如圖所示,巴格達附近正處於爭奪地帶。目前伊拉克國內希望美國援助的呼聲越來越高。彭博昨日報道提到,伊拉克駐美國大使Lukman Faily呼籲美國發出空襲ISIL的警告,因為伊拉克人已經在懷疑美方是否還願意支持伊方反抗ISIL。Faily稱,伊拉克選擇美國作為優先的戰略合作夥伴,已購買超過100億美元的美軍裝備,並計劃再買幾十億美元裝備。他還隱晦地威脅美國:“如果近期美國不會給予更大的支持,其他國家會介入,填補空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17

互聯網燒錢大戰,投資人同樣是贏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10/154211.shtml

導讀 : 投資人貌似是最大的輸家,錢被創業者燒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從人類有了交易,有了貨幣之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直是天經地義的(惡霸除外)。當然後來延伸出眼花繚亂的金融產品,但基本上權利義務的債權關系還是明晰的。

可就是到了這20年來的互聯網經濟,交易雙方到底誰應該給誰錢,似乎有點混亂了。第一次出現,當交易雙方坐下來時,究竟誰是收錢方,誰是付錢方,還是不確定的。(談判技巧這門課不火沒天理啊)

看看互聯網最早的一個案例:新聞門戶。傳統新聞是怎麽分發的呢?記者/編輯給報社打工,報社付錢給印刷廠印制,再付費給物流公司發給郵局、報亭等售賣機構,售賣點把報紙賣給用戶,賺取傭金。看上去這個商業邏輯,簡單、清晰、合理。付費方是用戶,管理方是報社,把收到的用戶的錢分給行業的各個參與者。

可就是因為有了互聯網,一切都亂了。原本新聞門戶只是個分發點,最直接取代的是報亭和印刷廠等角色。原則上如果它收用戶的錢,拿取它該得的傭金,那麽這個行業就可以因為互聯網技術來提升效率、節約成本了。可它偏不,它向用戶免費了。突然之間整個行業沒有人付費了!那怎麽辦呢?最終形成的行業格局是,互聯網門戶網站向擁有采編權的新聞社付費。(其中當然還有些說得清道不明的因素)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目前為止最被接受的解讀是眼球經濟,也就是新聞門戶通過在線信息發布,匯聚了大量的用戶流量,這些流量可以用於其它關聯業務產生收益,因此為了獲得內容優勢,願意成為內容的付費方,以此獲取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收益。2000年時,眼球經濟是遭到過質疑的,遠超過今天對O2O等模式等質疑,並由此產生了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的破滅。但15年後的今天再回頭去看,第一代互聯網明星企業幾乎都有門戶的背景。直到今天,自媒體的興起,其實邏輯上依然走的還是這個路線,只不過用了粉絲經濟這個新名詞。

既然已經有了這麽成熟的解讀,為什麽還要拿這個案例來說呢?原因很簡單,這個商業邏輯被濫用了。

14、15年的投資熱潮中,大家一起搶互聯網公司錢的運動造就了一個老詞的新生:"薅(hao1)羊毛"。

這場戰鬥究竟誰輸了?誰贏了?

用戶 無疑是最大的贏家,享受了更好的服務、更低的價格、更多的尊重。

傳統企業 表面上也可能是贏家,做了更多的生意,賺了更多的錢。

創業者 好像可能會輸一點,沒賺錢,還投入了最大的時間成本。

投資人 貌似是最大的輸家,錢被創業者燒了。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用戶受益是大勢所趨,體現了互聯網關註用戶體驗的初心。

投資人同樣也是贏家,因為互聯網帶來的趨勢性變化是幾十年一遇的機遇,只要合理布局,分散投資,贏得最終的收益還是合理可預測的。當然魯莽和跟風型投資人除外。

創業者是在用生命實踐理想,在大潮中有抱負、有熱情、有機遇。也許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對於成熟理性的創業者來說,好的過程和好的結果都是無價的收獲。關鍵在於是否能對商業邏輯有準確深刻的理解,別空耗了生命。

傳統企業短期可能賺錢,但必須更多考慮如何與互聯網共生共榮。互聯網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萬能的。它的特點只有一個,建立新秩序。傳統企業在新秩序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地位,遠比短期薅羊毛重要得多。比如新聞門戶終有一天會擺脫對新聞社的依賴,但是確很難離開真正有價值的媒體人。

明天分享,新秩序中的生存法則。 

本文作者:徐磊,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連續創業者和投資人,2011年黑馬大賽年度總冠軍。微車(weiche.me中國最大加油站互聯網運營商)CEO,七麥科技(ASO100.COM中國最大appstore數據服務商)董事長。長期關註移動互聯網創新創業,行業觀察者。

微信公眾號: Common Sense

標簽 燒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119

蘋果和小米:成也粉絲,敗也粉絲,同樣困局,不同境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17/154732.shtml

導讀 : 相比於蘋果,小米的處境更加艱難。

2月24號,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雷軍發布了小米5。一方面是小米5為了等驍龍820不得不硬生生“拖”了19個月,可謂是小米苦苦等待的戈多,另一方面這天還是喬布斯的61歲生祭,第三方面是小米和雷軍的重新定義了“發燒”和“黑科技”。

小米5發布會可能是小米歷代產品最難過的一次發布會,且不說原定兩個小時的賣點展示時長只用了一個半小時就說完了,更重要的是產品的賣點呈現和雷軍的現場表現讓人失望:

1)對演說內容不熟悉,PPT銜接不暢,且經常看提詞器,米粉現場的積極反饋(鼓掌)較少;

2)營銷超脫於產品功能,為了傳播而提煉的所謂“黑科技”不過是供應商特性或他人已采用的功能;

3)小米產品的領先優勢逐漸不那麽突出,軟肋凸顯,但小米並不想、也不能坦誠這一點。

但從產品上來看,小米5像極了iPhone 6s給人的印象,盡管漂亮但不再驚艷,盡管傑出但不再超脫,盡管仍是粉絲的摯愛但熱度已減,盡管嘴上不說但心里都苦。可以說,小米和蘋果盡管處於不同的境遇,卻面臨著同樣的困局,而這個困局都是當下難以解決的,方向在前方但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品牌附著力核心因素不再

雷軍曾在2014年表述為“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是說外部環境對於企業發展的影響,而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的一切都變了。再牛逼的基因型也得配合環境才能有牛逼的表現型,否則就會出現橘生淮北則為枳的情形。

蘋果和小米同樣面臨著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原有的成功因子在新的環境下不再有效,品牌的附著力和吸引力逐漸弱化,品牌的光環逐漸暗淡。

蘋果

蘋果很容易理解,作為最大的產品經理和最具前瞻力的掌舵人喬布斯去世後,蘋果的品牌附著力的核心——創新——就逐漸淡去了,蘋果給人的感覺不再是那個改變世界的企業。此前彭博社刊發《彭博全球調查》稱,71%的投資者認為蘋果失去了創新領導力,28%的受訪者認為蘋果已永遠失去創新領導力,只有23%受訪者表示蘋果仍是優秀公司。

在喬布斯去世後的4年時間里,蘋果鮮有創新產品的發布,唯一全新發布的Apple Watch也並未達到預期的成功,去年銷量僅1200萬只.......供應鏈專家庫克正逐步把蘋果打造為一個成功的高速運轉的盈利性商業公司,唯獨不是創新型公司,蘋果失去了魔力。

小米

而小米的品牌附著力核心源於“性價比”,但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小米的品牌特質。

隨著競爭對手對小米模式的了解,手機行業進入激烈的價格戰,用價格換市場成為主流。眾多傳統廠商用小米的模式來搶占小米的市場和占領用戶的心智。小米的”性價比”從小米4開始就逐漸地不那麽突出,而小米5更是被米粉稱之為缺乏誠意之作。智能手機換機潮的結束又加劇了這一態勢。

更為嚴重的是小米的定位問題。特勞特定位體系告訴我們,“讓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據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為某個類別或某種特性的代表品牌。”

而小米品牌在產品線延伸中混淆了用戶的品牌認知,紅米的推出讓小米從性價比的定位下沈為便宜好用的低價手機,隨著低價紅米的暢銷,小米變成了用戶心中的紅米。而這種用戶定位一形成,小米品牌向上的Note系列就很難有所突破。

有業內分析稱,紅米系列在小米的銷量占比高達70%—80%,按照銷量來講,小米品牌已經成了低價的紅米,在低端市場只有血腥的價格戰而沒有品牌溢價。當“性價比”不再能成為小米的核心優勢,小米的品牌附著力因素就逐漸缺失了。

曾經小米還能用三駕馬車來形容自己的生態,但隨著魅族flyme,華為的系統易用性的提升,小米只好將產品賣點轉移到講情懷和設計。並不是說情懷和設計不能講,但這並非目前小米的強項,小米的營銷是和產品特性割裂的為營銷而營銷,甚至還讓小米再度陷入了抄襲蘋果和三星的口水戰中。

一旦失去了品牌的附著力,無論蘋果還是小米都開始褪去光環,變成一家“非特別”的常規的商業公司,此時粉絲會將它拋棄,輿論和媒體也會將其包裝為失敗者。

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在互聯網背景下,碎片化的渠道和資訊入口導致用戶的註意力是天生發散、缺乏聚焦的,所以有一批聚焦關註企業的死忠粉尤為重要,這也是蘋果、小米能夠迅速口碑引爆的原因,也是錘子科技為什麽在T1銷量並不算好的情形下仍然能夠在T2上獲得青睞的關鍵,這一切都是粉絲的作用。

但雖有明主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當品牌不能為粉絲提供心理的滿足感時,當品牌不能持續為粉絲帶來驚喜的體驗時,可能就會出現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結果。

對於粉絲來講,想要獲得粉絲的青睞就要持續不斷的提供超預期的產品體驗,蘋果產品是創新和逼格的體驗,小米則是性價比和最好國產手機的光環,然而這兩大光環都在逐漸的失去對粉絲的吸引力。

第一,粉絲的耐受性會不斷提升

幾年前的某個創新和功能領先足以讓用戶兩眼放光,但幾年後的現在用戶對同樣的領先可能完全無感。這也是為什麽綜藝節目三季往後收視都往往會走低,比如中國好聲音,在第四季海選的甄選標準不僅需要歌手的聲音要妖,同時還要有故事性的情況下仍然滿足不了觀眾的胃口。

更何況粉絲這樣一個瘋狂愛著品牌的受眾群呢?這群瘋狂的人不僅耐受性更高,同時還保有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態,所以才會有查普曼對約翰·列儂開了五槍,只是因為:“你變了。”對於摩爾效應起作用的數碼產品領域來說也是一樣,用戶對創新(性價比)的期望超過產品的實際表現時用戶就會失望,多次失望後就會離開。

第二,粉絲的註意力是有限的,粉絲需要不斷的被刺激才能被激活

新產品的崛起勢必要瓜分一部分粉絲的註意力,自然會有粉絲投入競爭對手的懷抱,所以粉絲需要不斷的接收到品牌的信息,通過品牌事件及媒體傳播獲得更多的話題討論,進而俘獲粉絲的註意力。

定位理論講人類的頭腦有五大缺陷:腦容量有限,厭惡混亂,缺乏安全感,已經裝到大腦里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經常會喪失焦點。所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占據消費者頭腦中第一的位置,如果不是第一,最好也能成為兩強之一,就是要占領用戶的心智。小米在2015年國內市場的出貨量達到7000萬,只完成了預期的70%的目標,也側面印證了粉絲心智被競品搶占的事實,眾多米粉轉黑也是一個側面的體現。

第三,粉絲個性與共性的動態平衡正在被打破

我一直認為手機作為一個最貼近人體的智能設備,是遠比服裝、配飾更能體現一個人品味的產品。但隨著蘋果和小米出貨量的增大,二者已經淪為街機,當人人有“個性”就變成了沒有個性的情形下,真正有“個性”的粉絲就會逃離。新加坡、香港的富裕人群就已經開始遠離iPhone開始嘗試三星,而小米則在小鎮青年中褪去了最好國產手機的神秘面紗,對粉絲的吸引力也在降低。

此外,iPhone 5c、Apple Watch銷量不佳,小米Note高端系統銷量不暢都說明兩家公司已經失去了對部分粉絲的吸引力。

本心與業績間的相愛相殺

不忘初心是眾多的企業領導者常常掛在口邊的,特別是處於困局的企業,在搜索引擎檢索時有一大把不忘初心的企業家,導致筆者一度懷疑這是一個貶義詞,真正的不忘初心並不是掛在嘴上而是在實踐上。谷歌的不作惡是寫入網站的非正式口號,但鮮有谷歌領導人在公開場合表示已經不作惡。

常常掛在嘴邊的可能正是他所缺乏的,正所謂缺啥補啥。

蘋果創新的乏力,小米業績增長放緩讓兩家公司不得不重新審視之前的產品策略和市場策略,從市場的中心向外延伸,進入自己並不熟悉的市場,做自己曾經並不願做的事。

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對於打造更好的蘋果產品更有著強烈的個人意願。即使有批評者看衰蘋果公司的決策或者提出建議,喬布斯通常會堅持己見,他告訴用戶follow me就好。而庫克時代的蘋果則迎合用戶需求,你要什麽我就給你什麽,一定把你餵好。所以蘋果推出了喬布斯時代一定不會出觸控筆、小型平板,推出了相機凸出的6和6s系列,為了提升銷量狡黠的推出土豪金、玫瑰金的換殼機制,多次進入中國市場進行供應商公關和政府公關……

當然某些策略不是說不好,而是蘋果為了市場份額做了太多的讓步,而這個讓步是喬布斯時代所不會取舍的東西,也是偏執的蘋果的生命力所在。

智能手機換機潮的過去,市場競爭的加劇導致小米的出貨量增速不如預期,所以小米的以市夢率為方式的偏高估值也開始被詬病。小米最新一輪投資案顯示,小米估值跌回240~280億美金,跌掉40%,盡管是小米為了員工和投資者提前鎖定收益而降低了估值,但40%的跌幅仍然說明小米估值開始跌落,發展速度的下降造成市夢率的夢並不如預期那般美好。

從公司戰略上,為了維持小米的高速發展和估值,雷軍在紅米Note3發布會上哽咽,宣布回歸創業初心,打造讓用戶感動的產品,而非刻意追求銷量或市場份額。紅米Note系列產品縮短研發周期,2014年4月小米在專利缺失的情況下啟動國際化計劃,即使在專利寬松的印度也遭遇了訴訟。

從產品布局上,小米從一年主推一款產品到2月24日同時推出5和4s兩款產品,而3月29日的新國貨發布會再推出紅米3增強版,據悉同時還將推出筆記本電腦,無人機和電飯鍋。某一天小米如果像華為三星每月開一次新品發布會,甚至推出小米空調,小米門鎖筆者都不會覺得詫異。

從手機產品上看,小米從2000元以下市場進入2000及3000元市場,在專利缺失的情況下布局全球市場,從手機市場迅速進入電視,凈化器,路由器,pad,甚至影視市場,金融市場,無人機市場,筆記本電腦市場.....產品在生態圈內廣泛布局,可以說,小米正在被業務發展捆綁,不得不拓展產品線和產業鏈。

而對於非小米發展模式的互聯網+硬件公司來說,他們完全可以不用奪命狂奔,而小米在這臺高速運轉的發展戰車上不可能慢下來,如果慢下來小米營銷帶來的性價比定位會迅速瓦解,小米生態賴以存在的根基也會受到影響。

小米,處於比蘋果更難過的困境

盡管蘋果、小米都面臨同樣的困境,但兩者又不一樣。從市值上,蘋果仍然是市值5700億美元的公司,仍然高居市值第一,蘋果仍然是盈利節節走高的公司,即使市值被谷歌短期超過但第二天就再度奪回了第一的位置。小米從一年前估值450億到現在估值跌去40%,估值是投資者和市場對公司當前和未來前景最直接判斷的反饋。

背後是對蘋果和小米的市場競爭環境、未來發展前景的迥然不同的預測。

行業競爭能力

作為iOS系統的唯一擁有者,無論在系統底層還是硬件設計、品牌營銷層面,蘋果的高品質在短期內仍無可替代。開放安卓系統帶來的底層的不友好和不安全導致幾乎所有安卓品牌在短期內仍無法與蘋果抗衡,唯一能與蘋果品牌抗衡的只有三星,但三星還達不到挑戰蘋果的高度。

小米的競爭環境則嚴苛得多,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3億部,安卓占82%,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5.18億部,上市新機型共計1496款,小米2015年小米6750萬出貨量,華為6220萬緊隨其後,vivo和OPPO也都超過3300萬銷量。

小米的成功源自針對普通用戶的高性價比定位,通過口碑營銷和在線預訂的方式節省了渠道費用和營銷成本,但隨著其他手機品牌營銷方式的跟進,供應鏈和價格體系的重新整合,小米的性價比和營銷優勢已經並不那麽明顯,特別是在2016小米進軍線下渠道,小米之家轉型為銷售渠道,進駐1200家蘇寧門店,外加運營商渠道,都再度將小米的性價比優勢損耗殆盡。而線下渠道拓展是小米的盈利新渠道還是為了擴大出貨量支撐估值還需要小米來驗證。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蘋果的成功除了有改變世界級的創新產品,卓越的供應鏈管理同樣舉足輕重。良好的供應鏈管理也是蘋果攫取最大化利潤的法寶,CanaccordGenuity的數據顯示,2015年蘋果銷量占據智能手機市場的17.2%,營收占了整個產業的54%,但利潤占整個行業的91%,利潤率在全球市場僅次於工商銀行,排名世界第二。

蘋果的供應鏈管理連續四年榮居Gartner的全球供應鏈25強榜首,庫克1998年加入蘋果後正是憑借供應鏈管理上的良好表現成為蘋果新任CEO,蘋果典型的輕資產經營模式下幾乎所有的關鍵技術和生產工藝都是與供應商合作開發。

蘋果的供應鏈管理不僅是通過龐大的出貨量、買斷產能和高利潤保證供應商的利潤,提高自己的議價能力,同時通過建廠資金支持和工程師派駐解決技術問題以實現新技術的快速商用,幫助供應鏈通過技術商用後的其他廠商合作獲取利潤,打造供應商與蘋果的利益共同體。這也是為什麽蘋果手機的單價一直持續上漲,而Android手機的均價則不斷下滑。

未命名_meitu_0.jpg

2010~2015蘋果和安卓手機平均單價變化

通過要求供應商從蘋果指定的廠商購買材料,通過買斷產能,以及扶持現有供應商競爭對手來保證蘋果對供應商的管控。所以,雷軍曾在小米成立之初在尋求供應商支持時曾無奈地表示,供應商眼里只有蘋果和非蘋果的概念。

而小米對供應商的管控則比蘋果差了幾個量級,一方面是小米成立僅6年,在供應鏈的管理上還不足。另一方面是小米出貨量以及供應商利潤率並不足以得到供應商的重視、獲得更大的議價能力。

所以小米5才不得不苦等驍龍820了19個月時間,所以小米初期才不得不搞期貨營銷;所以小米在新品發布時不得不避開蘋果,以避免富士康的組裝生產線過度傾斜蘋果而影響小米的產能;所以小米在用聯發科制衡高通失敗後,不得不冒著被高通制裁的危險考慮小米芯的研發;所以蘋果可以整合全球範圍內的產業鏈,而小米對產業鏈的整合還局限一域。

比不上蘋果,但這仍然是最好的小米

現在所有手機新品發布會,言必談蘋果,不拿iPhone 6和6s作對比好像就不能體現自己產品的特別,但iPhone也是一個不斷叠代的產品,不可能保證每個功能都領先對手,也不可能保證每款產品都完美無缺,所以才造就了那些不斷靠意淫達到了高潮並期望讓粉絲達到高潮的手機品牌。

而小米呢?現在的小米可能才是最好的小米,小米有諸多的問題,小米增速面臨下降,小米線下渠道拓展或拖累盈利......然而這不正是小米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嗎?高速增長不可持續。

當行業變成藍海,業績增長必然下降,而為了維持增長必然會經歷產品線的延伸和產品價格的增長;當產品成為街機,品牌對用戶的吸引力自然也會隨之下降,想要表現個性的用戶會離開。

小米品牌的確在供應鏈和渠道上的話語權不夠,但對於一個成立6年的品牌來說,小米無疑逐漸在加強自己的短板,補齊傳統手機品牌需要20年才能建立的運作經驗。小米的高性價比並不是性能和價格的比值,而是硬件配置和價格的比值,競爭對手的複制速度和趕超比軟件和系統更加容易,所以小米的性價比逐漸褪色......

可以說,為了保證高速運轉,小米是不得不在渠道、供應鏈、產品布局、產品賣點上做調整,這樣的調整速度在外界看起來的確是步子快了一些,或者說為了維持小米的運轉雷軍不得不加快布局,然而這不正是互聯網的魅力所在嗎?快速,高效的整合產業鏈,加速產業鏈的轉型。

當然,小米這樣邁著大步很容易扯著蛋,但小米掌舵人雷軍作為互聯網資深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對小米發展的遠見和布局無疑是傳統手機品牌所不具備的。小米缺乏傳統行業供應鏈的基礎,傳統手機品牌缺乏互聯網的營銷和基因,小米和傳統手機品牌必然會進行融合,當某一天小米在整合全產業鏈和設計上達到傳統手機品牌的高度時,小米模式才會爆發真正的魅力。

筆者微信公眾號:鳳毛麟角(fengmaolj)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20

315之外,這個世界同樣危機四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0/154784.shtml

導讀 : 恐懼有一種違背常理但又有趣的黏合力,通過塑造一個共同的敵人(比如AI),恐懼把人們聚在一起。

總有那麽幾天,這個世界讓你感到危機四伏,譬如315,這幾天,你總會在把玩手機時心懷戒備。盡管你我今天身處的世界總要比昨天美好一些,但必須承認,技術為人類帶去的麻煩幾乎與福音一樣多,倘若加之故意釋放的惡意,技術演進的複雜化傾向無疑會讓人猝不及防。

不過我今天想談的並非暴露於陽光之下的惡意,而是更大尺度上那些隱性的風險。航空界有個著名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它告訴我們,在某些時間節點,人類自身的素質與責任心(何況在中國)已開始趕不上技術的演進速度,在一部分人眼中,盡管技術與商業的力量為每個個體帶來巨大福祉,但整個人類正處於更為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 

風險社會

嗯,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將這種不確定性詮釋為“風險社會”。很好理解,作為整體,人類已基本告別貧瘠,而隨著活動頻率和範圍的增大,整個世界的風險結構正從自然主導更多演變為人為主導(譬如經濟危機,人工智能),在協作體系日趨複雜的社會,新的需求將導致新的問題,新的問題將導致更多新的問題。

當然,這種車輪般的周而複始也有樂觀的一面,凱文·凱利就將其視為進步的表征——所謂“進托邦”(protobia),在他看來,“我們的歸宿會是‘進托邦’。更準確地說。我們已經到達了進托邦。在進托邦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雖然變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麽一點點。它是一種漸進式的改進,也是一種溫柔的進步。這種微小的進步既不引人矚目,也不鼓舞人心,極易被忽略,因為進托邦在產生新利益的同時,也在制造幾乎同樣多的新麻煩。今天的問題來自昨天的成功。而對今天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又會給明天埋下隱患。隨著時間流逝,真正的利益便在這種問題與解決方案同時進行的循環擴張背後逐漸積累起來。”

但必須承認,當世界連作一團,人類亟待解決的問題正變得日趨艱難。就像KK所言:“我們可以創造的最複雜事物沒有上限,我們將在多個方向上創造新的複雜事物,其複雜程度甚至會令我們自己也驚嘆不已。”而你知道,一架消失的飛機,人類居然找了兩年(剛看新聞說,法屬留尼汪島發現的殘骸可能並不屬於MH370班機)……這不禁讓人起疑,當更為複雜的系統性問題降臨,我們究竟能拿出怎樣的應對方案。

人類是怎樣陷入一種所謂“組織化不負責任”的風險之中的?一個合理解釋是,分工越來越細。經濟日趨繁榮和人類不斷推動分工細化直接相關,古時360行如今已是成千上萬,照此趨勢,未來分工只會日趨細化,並更多以原子化的個體方式存在——換句話說,只要分工趨勢不變,任何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將以其他人的工作(和生活)為依存條件,每個人的每項活動都將變成一種合作,這也許將讓整個系統趨向脆弱。

可以稍開腦洞,這也是為什麽許多科幻作品喜歡以某種類似“真社會性”(螞蟻,蜜蜂)的社會結構描述高等生物,那是終極意義上的分工協作,它們並非如《1984》那般以喪失自由的罪惡為代價,而更多偏向群體意識的融為一體(比如三體人沒有隱私),這也是為什麽不少未來學者都幻想人類大腦將借助機器互相連接,湧現出新的群體智慧——即便現在,將一群人放在一起得到的智慧也並非每個個體的簡單加和。

事實上,“風險社會”或許並非泛指人類——人類社會的不確定性只是更為宏大維度不確定性的一個環節。拿最近火熱的AI來說,誰都知道我們正以造物主的姿態餵養它,但當它長大成“人”,也並不意味著安全無憂,機器智慧勢必以“統一意識”的方式湧現,所以不少人預測,也許一個卑微的病毒即可讓它迅速滅絕…… 

怎麽辦

好吧,將視角拉回現實,面對“群體性危機”,人類該如何防範?

悲觀地說,沒有任何萬能解。但至少可以肯定,就像貝克所言,在風險社會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解決問題,完全基於本國利益做出的選擇往往以失敗告終。事實上,順應天性的國家至上和“小國寡民”觀念正成為阻礙人類發展的枷鎖(基於情緒的民族主義更是不值一提),誰都知道,無論流行病還是恐怖組織,它們都不太在意國境線。《數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也曾表示:數字化技術不僅讓普通人可以享受到更多信息和服務,也為恐怖分子和極端主義提供了便利,當數字化發展到如此複雜的程度,已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社會文化問題——國家主義是一種疾病,當它和宗教,經濟,貿易等相結合時候變得更糟。

某種意義上,“國家”概念基於虛構。人類進化以來,但凡超過150人(鄧巴數)的社交壁壘,若還想要擁有群體概念,都必須構建所謂的“想象的共同體”,重新定義一個關於“我們”的新的故事,按照《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所言:“人類一直生活在雙重現實之中,一方面,我們有河流,樹木和獅子這種的確存在的客觀現實,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像是神,國家和企業這種想象中的現實,隨著時間流逝,想象現實越發強大。”

嗯,也許是時候適當抑制這種“想象”了——或者可以嘗試想象一個更大的共同體,譬如“地球村”,這並非一個新鮮概念,卻愈加成為對抗不確定性的利器。而且你真不覺得麽,這個世界多小啊,坐飛機繞一圈也就一兩天,未來將變得更快。

從這個角度,對於風險的恐懼也沒什麽不好,就像某位學者所言:恐懼有一種違背常理但又有趣的黏合力,通過塑造一個共同的敵人(比如AI),恐懼把人們聚在一起。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為您提供文字優雅的原創科技文章;微信公號:李北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886

埃爾多安:捍衛里拉與對抗伊斯蘭國同樣重要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周三表示,捍衛土耳其里拉匯率與在敘利亞對抗伊斯蘭國武裝同樣重要,呼籲民眾繼續拋售美元,並指責在市場上做空里拉的投機者,稱他們試圖“分裂及毀滅”土耳其。

埃爾多安是在安卡拉總統府向各省區高層領導發表講話時作出上述表態的,他說土耳其經濟正在成為外匯投機勢力的目標,強調土耳其里拉“沒有貶值的經濟基礎”,並呼籲民眾將外匯換成黃金或者里拉。剛過去的11月,土耳其里拉/美元創金融危機來最大單月跌幅,市場擔憂經歷了7月的未遂政變後,匯率波動或讓土耳其國內的政治穩定局面將出現微妙變化。

埃爾多安指出,打擊匯率投機行為,與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同樣重要,沒有區別。目前土耳其軍隊正在敘利亞北部地區與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伊斯蘭國武裝組織及庫爾德武裝展開激戰。本周一聯合國安理會對有關敘利亞阿勒頗人道局勢的決議進行投票,該決議被俄羅斯與中國否決。此後戰事發生逆轉,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兵敗如山倒,在阿勒頗古堡北面的敘反派武裝開始大規模投降,目前政府軍已經拿下了阿勒頗東部75%的土地。周三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和加拿大聯合呼籲暫時停火,允許聯合國將人道主義物資送往阿勒頗。

目前土耳其國內的理發店、餐館、金店等經營者正在積極響應號召,將美元兌換成里拉。土耳其國防部周三將部分國防支持基金兌換成2.627億土耳其里拉和3130萬歐元。另據當地NTV電視臺報道,土耳其能源監管機構EDPK決定當地天然氣將以土耳其里拉取代美元計價出售。伊斯坦布爾證券交易所上周也將所有現金資產出售並兌換成土耳其里拉,但具體數額並未公布。

今年以來,土耳其里拉/美元貶值了近15%,周三午盤的報價在1美元兌換3.4230。目前土耳其正在與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展開磋商,計劃未來的雙向貿易能繞開美元,以各國當地匯率結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52

Snap上市了,同樣是超級相機的美圖會更好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3/161646.shtml

Snap上市了,同樣是超級相機的美圖會更好麽?
闌夕闌夕

Snap上市了,同樣是超級相機的美圖會更好麽?

即使你什麽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一定要換。

本文由闌夕(微信ID:techread)授權i黑馬發布。

沒有人保證一個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因為人性就是要更新。」馬化騰曾在2014年接受采訪時這樣曾感慨越來越看不懂,比如他錯過了Snap早期的投資機會。

盡管當時已經獲得光速創投、Benchmark等美國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連Facebook也願意出價30億美元收購,但人們顯然對Snapchat能否顛覆Facebook抱有疑問的。

因為也正是在這一年,Facebook的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第22大的公司,並占據了當年社交網絡總廣告支出市場份額的75%,高達114億美元。而同年Snapchat的收入只有300萬美元,卻足足燒掉1.28億美元。

如今Snapchat的公司名改為Snap,Snap完成了創始人斯皮格爾當初拒絕Facebook收購要約時的豪言,即將以近240億美元的估值在本月完成IPO,並被越來越多的人看作是Facebook未來的顛覆者,甚至就連Facebook都不惜一再推出或計劃推出閱後即焚、拍照眼鏡等產品,以試圖狙擊這家新晉社交巨頭。

同樣是少年天才,同樣是起源於校園,甚至都因創意來源問題對簿公堂。早在2013年自稱為Snap早期合夥人的布朗就曾將Snap告上法庭,聲稱Snapchat的創意來自於他2011年7月發布的Picaboo產品,自己也曾作為團隊成員涉及了Snapchat的Logo。這樣的故事和當初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與文克萊沃斯兄弟的扯皮官司簡直如出一轍。

但Snap卻和Facebook有著一個本質上的區別,Facebook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將自己定義為社交網絡,而Snap時至今日的產品核心依然是超級相機Snapchat。

用手機拍照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早在2000年11月,夏普就曾在日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拍照手機——夏普J-SH04,它搭載了一顆像素僅為11萬的後置攝像頭,但售價卻高達500美元,考慮到匯率和通脹的變化,這款手機放在今天的售價大概相當於一臺128G iPhone 7 Plus。

ec96cf973b11ee8dd6ce8ce5a7cc3fe9

但在17年前,夏普並沒有讓手機拍照這件事情變得流行,正如上世紀80年代發明自拍桿的日本人上田宏一樣,這位攝影發燒友為了解決自拍問題,為自己的數碼相機設計了一根帶有三腳架螺絲的可擴展桿,並在相機前面加裝了一面鏡子,以便使用者可以看清自己的操作狀況,只可惜知道2003年自拍桿的專利到期,上田宏也沒有等來自拍桿的流行。

一切偉大的發明創造之前總會有著漫長的醞釀期,直到所有條件都具備後,劇烈的變化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迸發。直到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以及3G/4G網絡和Wifi解決了人們傳輸圖片的問題,手機拍照才真正變得流行,而Snapchat憑借優秀的濾鏡效果和新奇特的AR貼紙抓住了18-24歲年輕用戶的心,從而踩到這個風口。

「有了凱撒,就有他的布魯特斯。」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這樣記述道。當Facebook大到已經要壟斷社交網絡時,自然會有人選擇挑戰,並獲得相應的支持者,Snapchat便是之一。

基於超級相機基礎上增加的閱後即焚功能,Snapchat讓年輕用戶不再擔心父母看到年輕人之間聊天記錄,也不需要害怕「艷照門」的重演。表情、照片和短視頻正逐漸成為年輕人們新的社交語言。

除了社交之外,隨著AI風口越來越熱,占據了年輕人手機攝像頭的Snap有了更多的故事可講。因為隨著手機成為人很難分割的一部分延伸,攝像頭便是這一延伸的眼睛,所以Snap也在不遺余力地搶占,所有和用圖像去記錄世界相關的入口,比如說智能拍照眼鏡。

某種意義上,手機攝像頭正在替代我們的眼睛,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下面這兩張照片拍攝於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廣場,分別是2005年教皇Benedict十六世當選和2013年教皇方濟各當選時的畫面。

cd86152999f33a32df3bab781f251def

人們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文字作為單一的信息傳遞載體,在基礎設施完善之後,人們對富媒體內容的需求變得更加強烈,希望得到更多是人性永遠不變的特點,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滿足推動著科技與社會的進步。

於是我們看到關於攝像頭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但用戶顯然並不需要那麽多不同的攝像產品,因此寡頭化成為了最終的趨勢。

與Snap一樣,在國內占據人們手機攝像頭的美圖也在去年赴港上市,這家起步於PC時代在線修圖工具的公司,幾乎所有的移動端產品都是圍繞著手機攝像頭展開的。根據美圖的公告,截至2016年10月,美圖旗下產品總計擁有4.56億月活躍用戶,遠高於Snap的3億月活。

不過相比Snap的快速成功,蔡文勝和吳欣鴻的美圖雖然在市值上與Snap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基礎也似乎穩固。「我比較敢拼敢賭,經常在背水一戰的情況下去賭一個事情。」蔡文勝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性格,因此當2011年移動互聯網浪潮開始的時候,在PC端修圖美顏領域奮鬥多年的蔡文勝選擇豪賭「基於移動攝像頭,讓圖像的更美」這個需求點,和吳欣鴻一起推出了移動版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拍、潮自拍等一系列產品,將用戶所有關於自拍、變美的需求全部覆蓋。

正如Snap抓住了Facebook移動端起步較慢的失誤一樣,美圖也成功借助了2011年起的移動浪潮,依靠移動端流量紅利迅速形成產品矩陣。這樣的產品矩陣雖然不如Snap憑借Snapchat單點突破那樣鋒利,但卻可以讓美圖在成功占領中國大多數女性用戶的手機攝像頭之後,也成為BAT之外中國第四大的移動端流量入口公司。

但港股資本市場對美圖的認可沒有Snap一樣高,Snap的IPO市值預計在195-240億美元之間,而美圖的市值近期始終穩定在54億美元左右,市值只有Snap的1/4。

004f6c52ed9b4d7588c5e3324481ce69

這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相較於更寬容、更願意相信未來成長的美股市場而言,港股市場顯然更看重公司當下的財務數據,並不習慣於虧損的公司享有高估值。

另一方面,港股市場以傳統行業為主,業績平均增長速度只有10%,而美圖2016年12月的收入則比2016年上半年月平均值增長了近5倍,對像美圖這種數億用戶量級的互聯網公司,港股投資者對半年相差5倍這樣的收入爆發式增長缺乏經驗。

當然,美圖也正在努力改變著港股投資者的看法,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美圖預計其互聯網業務及其他分部將於2017年12月之內達到當月營收平衡。而隨著美圖進入恒生大中型指數,3月6日內地投資者就可以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投資美圖股票,這對於坐擁4.56億月活躍用戶的美圖而言,意味著它的用戶,甚至是粉絲有機會成為美圖的股東,這對公司估值體系的改變將會是巨大的。

在估值上,美圖距離著Snap依然還有一段距離,盡管在用戶量上,植根中國市場,並快速在海外複制的美圖似乎更占優勢。根據Snap提供的上市材料,2016年第四季度,Snapchat在歐美以外的市場用戶環比停止增長,而受限於政策因素的Snapchat短期內顯然也無法涉足中國市場。反倒是在同期,美圖海外用戶數由2016年6月底的3.7億增長到10月底的4.3億,美圖正站在中國互聯網出口全球的風口上。

而美圖和Snap的距離並非用戶量所能抹平的,並不僅僅是因為Snap的社交故事更性感,還因為中美文化的巨大差異。相較於更熱衷於向外拍的歐美用戶,中國用戶似乎更熱衷於自拍,甚至整個東亞地區的攝影產品榜單前列也都是被各大自拍App占據。

向內拍和向外拍代表著一種文化,這似乎也解釋了中國為什麽沒有誕生Instagram這樣的產品,因為自拍很難延伸到社交或社區。如何在未來借助AI和AR,為用戶創造更出色的工具,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記錄外在世界。

「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100多年前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過,但他或許從未想象過,攝像頭正在代替我們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甚至通過增強現實的效果來為這個世界疊加一層虛擬的美。

即使你什麽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一定要換」,現在想來,馬化騰當初的這句話似乎不僅僅適用於Snap。

美圖秀秀Sna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87

為什麽快手獲3.5億融資,秒拍同樣是最大贏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7/162161.shtml

為什麽快手獲3.5億融資,秒拍同樣是最大贏家
首席發言者首席發言者

為什麽快手獲3.5億融資,秒拍同樣是最大贏家

快手的內容正在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像秒拍。

本文由首席發言者(微信ID:shouxifayanzhe)授權i黑馬發布。

快手拿到了騰訊的3.5億美元融資這件事,一時間震動整個行業,快手的價值再次成為了議論焦點。快手究竟價值幾何姑且不論,在我看來,此次融資除了快手之外,秒拍其實也是最大的贏家。

為什麽這麽說?

3.5億是對整個短視頻行業的風口預判

騰訊此前較大的一次戰略投資是當年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並,其追加金額為10億美元,而此次一個快手就達到了3.5億美元,重要程度直追新美大, 同時此次快手還得到了馬化騰的親自站臺發聲。

騰訊如此大手筆投資,再加上馬化騰親自站臺,則說明了向來重視泛娛樂的騰訊也極為看好短視頻這一風口,而預計2017年則一定是短視頻的爆發之年。

為快手站臺,也是在為整個短視頻行業站臺,作為國內幾家最大的短視頻平臺,快手、秒拍、小咖秀、美拍等產品均是此次的受益者,而這里我們以秒拍為例,談一談為何其受益程度最大。

快手的內容正在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像秒拍

微信圖片_20170327143220

事實上,如今的快手已經與早期大有不同,其早就過了野蠻生長階段,並且競爭也異常激烈,像早期的“MC天佑”、“搬磚小偉”這樣僅靠喊麥,健身表演的簡單個人秀內容已經很難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快手用戶關註。

因此另一方面,如果長期關註快手的用戶就會發現,快手中已經越來越多的出現越來越專業的草根,唱歌、街舞、說段子,甚至還出現了大量的草根團隊在制作短視頻內容。

簡單的說,快手已經越來越像秒拍,這並非來自於快手官方的頂層設計,而是快手內容本身正在發生變化,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快手的內容一定會是越來越專業的草根UGC+PGC內容構成,而在2017年,如果是隨意的即興的,不經策劃的表演,則註定不會再像此前那樣吸引用戶,更多的是被淘汰。

而在專業內容的生產上一直都是秒拍的優勢,其占領了整個國內的頭部大IP短視頻內容,有著先發優勢,此後也將繼續保持領先。

因此,當快手中的內容變得越來越秒拍時,也可能是快手流量價值重估的一個重要時間點。

抵達流量瓶頸之時,快手也必須向秒拍模式做出轉變

目前快手的主要變現模式,除了直播外,依然主要來自於信息流廣告,盡管利潤豐厚,簡單粗暴,但卻註定會受制於流量的瓶頸。

羅振宇曾在2017跨年演講中提過一個重要的關鍵信息,當前國民總時間已經進入到了飽和階段,今後不會再有更多的流量會出現了,那麽快手恐怕即將告別瘋狂的高速增長期,在2017年或者2018年進入流量瓶頸階段。

也如同羅振宇所說,時間戰爭的下半場在於,如何從已有的流量之中挖掘更多的變現價值,實現單位流量的價值提升。

因此,盡管眼前的快手依然是流量為王的階段,但在不久的未來,也必須遵從資本的意誌,加強運營管理,加強粉絲關系鏈,在已有流量中提升更多變現可能性,像秒拍模式轉變。

而在這點上,秒拍依托於微博這棵大樹,在粉絲關系的深厚沈澱上自然不必多說,最為關鍵的是其實國內首家建立MCN模式的短視頻平臺,鏈接內容生產者、廣告商、MCN孵化機構,實現三贏局面。

因此,秒拍是一個IP、粉絲關系鏈、孵化、變化等多種元素混合的短視頻生態平臺,而由於其生態的多樣性,因此也能在同等流量情況下實現更強的商業價值轉化。

殊途卻同歸,算法的未來是IP

微信圖片_20170327143229

算法所能夠解決的是為用戶提供內容,但是另一方面,流量的上限也決定了其商業價值的上限,因此與快手根出同門利用算法捕獲用戶的今日頭條,其打法也可以看成是快手的效仿的對象。

今日頭條在流量到達一定階段之後,其也在焦慮流量變現的天花板,並終於開始圍繞粉絲關系鏈在發力,引入明星、引入問答、引入IP扶持,意在效仿微博模式,沈澱粉絲關系。

快手的情況及其類似,屬於其頭部的IP網紅也已經出現,而其也已經開通了直播,粉絲關系鏈也在沈澱。只不過與頭條不同,快手目前似乎並沒有意識到粉絲沈澱的重要性。

3.5億美金是否真能對快手起到作用?快手目前依然采用算法技術,而沒有官方形式接入的運營,而其官方又宣稱不會做推廣,官方獨立於內容體系之外,因此很難看到這筆錢能夠對快手起到加速作用,快手的未來依然不確定。

反觀秒拍,則確實需要用錢,也能夠將錢用到實處,為各大網紅KOL,專業團隊提供資金補貼,流量支撐等等。而其確實可以通過資本來撬動更多的優質內容,深入到各個垂類的MCN運營,因此秒拍未來的發展,能夠比快手更為清晰可見。

無論快手如何變化,秒拍始終是贏家

快手獲得此輪的融資,無論資金去向何處,秒拍依然是贏家。

如果其不用這筆錢加速內容運營,那麽其依然依靠流量為王的思路,由於商業模式的不同,投資人並不會將快手與秒拍的價值等同,秒拍自然更加高枕無憂,可以繼續抓緊時間深化各個MCN垂類的孵化,搶占孵化頂級頭部內容。

而如果快手用這筆錢加速內容運營,那麽就等於其向外宣布了秒拍模式才是短視頻未來的最終正統,正如今日頭條將微博視為勁敵一般,也會反過來拉動秒拍的估值,而同時,投資人對其價值的衡量又會從流量模式轉變為IP模式,而秒拍也始終保持領先位置。

結語:

無論快手此後會做出何種動作,都不會影響短視頻內容本身的競爭正在越來越激烈,短視頻內容本身正在變得越來越優質的歷史進程。

而短視頻平臺要想在流量的天花板上完成二次突破,就必須對這些IP內容進行更多的價值深挖、粉絲關系建設,而這也是整個是短視頻行業的終點,算法只是加速抵達這一終點的手段之一。

短視頻快手秒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16

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 之 《直播罪證》

本來早兩日已經出現出帖,不過記得今日判案大日子,就乾脆等多兩日確認犯法先出。

西九龍法院法官今天裁定,5名Uber 司機被控《駕駛汽車以作出租或取酬用途》及《沒有第三者保險而在道路使用車輛》兩項控罪均罪名成立。

正如我一早講過,唔理大家幾鐘意Uber服務都好,唔合法就係唔合法。一日法例未修改,無的士牌做同的士一樣嘅服務,即係等同「白牌車」。

有啲人成日話法例追唔上Uber呢啲營運模式,呢點我個人係非常認同。不過我認為Uber 係應該先要求政府修改法例,等修法後先至先開業,而唔係依家咁挑戰政府底線囉。

Uber 公司其實同佔中三人組一樣,叫司機唔駛擔心去以身試法。事實上就係精人(Uber 公司)出口,笨人(Uber 司機)出手仲出埋車。結果呢,咪出手嘅笨人被控罪成兼留案底,而出口嘅精人就企係安全位置叫大家唔好怕,繼續叫另一班去以身試法!

而片中呢位擁有法律高級文憑嘅女藝人呢,仲蠢到比Uber利用,直播自己《駕駛汽車以作出租或取酬用途》(依家Uber 有AIG受第三保告唔到呢條喇),真係叻到無嘢好講。希望佢唔會因為條直播片比人告喇。


馬沙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charblogger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3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