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流通教父加入全聯 再戰江湖 徐重仁×林敏雄 封王之戰(078-084)

2014-01-13  TWM
 
 

 

自統一超商退休一年半後,徐重仁選擇加入台灣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誓言將打造台灣第二次流通革命。面對外界好奇,他的算盤怎麼打,他輕鬆且自信地說:「聽起來好像不可能,但是我們看著辦吧!」製作人.劉俞青、方德琳 撰文‧許瓊文 研究員.楊政諭走進位在宜蘭市中心,一家近二百坪的超市,大門口備有十五個停車位,電動門敞開後,映入眼簾的是潔淨整齊的貨架,溫暖的燈光色調,明確的購物動線,讓人宛如置身台北市百貨公司地下室的頂級超市。

如果不是門口偌大的藍白色招牌,可能不知道,這是過去以「實在真便宜」策略,站穩台灣超市的領導品牌「全聯福利中心」。

全聯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宜蘭市健康路上,成立了這家「新形態店」,這個最新的店型,也將是全聯近七百家店的示範店,將提供消費者新的購物體驗。

一四年一月七日採訪這天,是尋常的周二上班日,正午時刻消費者不多,但更能讓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新店鋪帶來的空間舒適感。

一位住在附近的盧小姐,自己開著車前來購買今晚全家人的食材,她說,「這家店擺放比較整齊,而且停車很方便!」盧小姐發現,新開的全聯和其他家很不一樣;不只是盧小姐,和太太、媽媽一起來「逛」全聯的戴先生也說:「全聯不只便宜,也變好逛!」不需要多做說明,全聯的轉變消費者很快就察覺到。

這些改變的背後,有一位重量級的藏鏡人,推動著全聯福利中心的演進,他就是台灣「流通業教父徐重仁」。從一三年,徐重仁就帶領一組人馬,在這裡進行店鋪的調整實驗。從這裡,他要進行另一個通路改革的夢想,打造全新的超市生活形態。

與林敏雄攜手 打造「二次流通革命」將場景轉換到台北市內湖全聯新的總部大樓,在一月六日,徐重仁六十五歲生日這天,對外界宣布接任全聯總裁職務。

當徐重仁與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走入記者會現場時,宛如好萊塢明星進場般,鎂光燈閃亮全場,將近五分鐘的時間,快門的聲音沒有停過。當天上午全聯以簡訊通知媒體,隨即下午的記者會,現場擠進電子、平面媒體記者將近百人。

徐重仁的這一步,為台灣的零售通路產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所有人都好奇,他到底怎麼想?

當晚電視台、新聞評論節目以及隔日的各大報紙,都以大大的標題討論著徐重仁是「教父的逆襲」、「復仇」、「與統一超商對打」等字樣,猜測他是衝著統一超商而來,要用全聯超市與老東家一較勝負。

記者會隔天,徐重仁接受《今周刊》的獨家專訪,徐重仁拿出自己在臉書上的PO文,回應了媒體的揣測。「電視媒體有很多不專業,誤導了觀眾的觀念,造成大家的惶恐不安,甚至製造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和對立,相當可惜!我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我想的是『共好』,而不是誰仇恨對立,這不是我追求的人生。」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徐重仁就以顧問的身分,參與全聯的經營,宜蘭的示範店,就是徐重仁的「牛刀小試」。被問到對全聯未來的目標,徐重仁滿足了報紙的標題,預測「二○一七年要達到一千店,二○二○年營收達二千億元,」雖然他幽默地說,「這個數字比較好記啦!就像我以前在7-ELEVEn喊出﹃Two thousand in two thousand︵在二○○○年開出兩千店︶﹄一樣。」但是徐重仁很清楚,這句話不只是口號而已,而是三十多年在零售產業的歷練,以及三百多天對全聯的觀察,他早已胸有成竹,「我心裡有一個清楚的方向,要證明這個產業有一定的水準,超市可以成為每個人家裡的廚房與倉庫。」「我的夢想是為了創造社會的幸福感!」徐重仁在感性的背後,其實是有著清晰的理性分析脈絡,很清楚地擘畫著全聯未來的方向。

徐重仁要將他的管理思惟,引進全聯福利中心,帶動超市的演進,創造「第二次的流通革命」。

打造新形態超市 要靠四大策略首先,徐重仁要做的是「導正觀念」。他告訴全聯的經營團隊,「不要一直看別人在做什麼,相信自己的思惟邏輯,超市不等於量販店,也不等於便利商店。」徐重仁進入全聯的第一步,就是矯正所有人的觀念,要打造新一代的超市形態,不是與便利商店、量販店搶市場,而是提供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創造更好的購物經驗,貼近市場脈動的設計。

徐重仁在擔任全聯顧問時期,先主導成立最高層的「決策會議」,每兩周開一次會,各部門的最高主管都參與。「過去各部門各自為政,很多事情沒有溝通,所以我先抓粽子頭,高層討論決定的事情,下面就會一步步執行。」「過去全聯很少橫向聯繫,總裁為全聯注入新的能量!」全聯負責展店的副總經理賴淑子說,「總裁的器度、專業,讓我深感佩服,很興奮可以跟他一起工作。」不只是賴淑子,就連董事長林敏雄都難掩對徐重仁的崇拜。

第二步策略,徐重仁要從「店鋪形態」開始下手。位在宜蘭的新形態店就是一個示範例子。過去全聯的廣告中,總是強調狹窄的走道、昏暗的燈光,是為了節省成本,將利潤回饋給消費者,建立「物美價廉」的品牌形象。但是,徐重仁認為,現在的平價時尚不只出現在服裝品牌,零售通路也可以提供消費者「平價產品」,並保有舒適、寬敞、方便的購買環境。

舉例來說,過去全聯的購物走道為了陳列更多商品,往往只有一米左右,在新形態店的購物走道,就擴增到一米五;貨架陳列的高度,過去把庫存商品堆到天花板,但是新形態店把庫存商品放到後方倉庫,隨時補貨,可以讓一位一百五十公分的女性,很輕鬆地伸手拿到商品。

此外,新形態店採用LED的環保柔和光線,搭配咖啡米黃色系,襯托貨架的鐵灰色,以及簡約風格的吊燈,整體的「時尚感」會讓人錯以為在頂級超市。同時徐重仁也要求,將生鮮商品清楚分類,把「水果」放到走道中間,採用落地陳列的方式,「因為水果顏色鮮豔,如果整理整齊,放得很漂亮,是會『勾引』消費者進來『看看』,即使不買水果,也會勾起其他購買欲望。」但是,新形態店的投資成本,並未比過去多,徐重仁將店內品項數,從一萬多件減少到七、八千件,重新規畫商品陳列及購物動線,「消費者反而可以更輕鬆地買到他想要的東西。」徐重仁說。

接著,徐重仁也要開發更多新品項,為消費者帶來幸福感。例如開發更多以「小家庭」消費概念的品項,成為消費者家裡的廚房。

第四項策略,徐重仁認為在現今「食安問題」嚴重的大環境下,全聯很快地推出「二○一四安全蔬果白皮書」,包括蔬果的源頭契作管理,以平價擴大有機蔬果、農產品的供應,以及取得大宗作物生產履歷的認證等。徐重仁運用他多年來在零售產業的畢生絕活,讓全聯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全聯悄悄改變中 提升品牌形象為第一要務在徐重仁的領導下,全聯悄悄地在改變中,對外不只要讓消費者有全新的購物體驗;對內也要讓全聯成為A級的作戰團隊,提升整體的品牌形象。

負責提供全聯所有貨架的供應商和麗富總經理葉進榮,在一九九九年開始與全聯合作,至今超過十年。他觀察全聯的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他們有全台灣最先進的物流、倉儲系統,足以與統一超商的捷盟抗衡,而且超市的規模更大,貨物的數量更多!」葉進榮分析,一家便利商店只需要一輛三.五噸的貨車就足夠配送所有貨,但是一家超市上萬種商品,需要至少八.五噸的貨車,這背後的倉儲物流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驗,「全聯早就不是過去靠供應商自己來送貨的小公司了!」葉進榮說。

在徐重仁看來,台灣超市還有很多可以創新的空間,例如結合社區在地化,提供更多服務,幫老人宅配購買的商品,或是與虛擬網路線上線下整合,提供更方便的購物流程,「與傳統的超市很不同,你們以後會感謝我啦!」過去,徐重仁讓台灣的便利商店打造出另類驚人的台灣奇蹟,超商多樣化的經營形態、不斷創新的服務,讓國際都來取經,更奠定7-ELEVEn在台灣指標性的地位。

如今,就如同徐重仁在臉書上為自己下的結語:「我將今後的事業視為台灣『第二次流通革命』是具有充分的使命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為我們的社會盡一份心力。」徐重仁能否再次為流通產業打造新的奇蹟,外界都引頸期盼拭目以待。

徐重仁

出生:1948年

現職:全聯實業總裁、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經歷:統一超商總經理、台灣連鎖加盟協會理事長學歷: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管理學名譽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所

徐重仁拚一場新流通革命

——零售流通業市占版圖

流通業

營業額總計

5560億元

統一超商33% 1835億元

全聯13% 700億元

全家9% 494億元

其他45% 2531億元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註:全聯營收是以全年預估,其他以2013年前11個月營收計算,流通業包含便利商店、超市與量販店。

徐重仁的夢想與責任—— 全聯展店大衝刺1998年 68店 全聯實業接手全聯社68家分店2003年 200店全聯突破200店,營業額178億元,超越頂好成為超市一哥2009年 500店 全聯第500家店開幕;營收超越全家便利商店2013年 700店全聯擴張至近700家店,年營收約700億元2017年 1000店 徐重仁上任總裁,預計2017年要開到1000家店2020年2000億元過去,徐重仁的創新點子,改變你我的生活?

茶葉蛋

便利商店首創的第一項熱食便是茶葉蛋。

24小時不打烊

全年無休,一天24小時提供消費者更方便的服務。

金流代收服務

便利商店代收服務全球第一,為便利商店增加許多「過路財」。

物流宅急便

提供消費者貨物運送服務,間接刺激電子商務產業的蓬勃發展。

自助服務機

買高鐵票、訂機票、叫計程車,一台機器全部搞定。

現煮咖啡服務

創造咖啡午茶的飲食習慣,下午來一杯超商咖啡提神醒腦。

外食新選擇

坐在便利商店裡,就可以完成一頓滿足的簡單午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35

改造全聯 徐重仁向省道休息站借梗

2014-08-04  TCW
 
 

 

流通業教父徐重仁轉任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大展手腳推動業界二次革命,而他繳出的第一張成績單,靈感竟來自省道休息站。

七月二十六日,全聯二代店中最大、面積達二千三百坪的嘉義榮昌店開幕,徐重仁與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親自南下巡視。徐重仁踏進店裡的第一個動作,不是伸手寒暄,而是走向貨架,將標價牌從膝蓋位置移至胸部高度。注重細節,更能看出他對轉戰全聯後首件代表作的重視。

全聯二代店,七月於台南、嘉義、雲林率先開出九家,除拉高肉類、蔬菜、水果、鮮魚、熟食等生鮮商品的販售比率達五○%,更強打「農家直採區」,提供當地農民銷售平台、販賣產地直送農產品,至今已與超過五十家小農合作。而徐重仁的靈感來源,是日本的省道休息站「道之驛(道の)」。

「我以前就想做道之驛!」徐重仁說,日本的道之驛與台灣國道休息站不同,除提供停車、休息區域,因省道是當地聯外道路,也成為農產集散地,農民在此除可販售自家耕種、小產量的特色農作物與加工品如醃漬物外,經營者也會規畫「各站限定」商品,如特殊口味的霜淇淋、天婦羅炸物等,帶有振興當地產業意涵,「台灣休息站都太商業化,全是為觀光客設計的。」他說。

據瞭解,徐重仁每季定期赴日考察,從北至南至今已走訪不下數十個道之驛。那麼,自認是「台灣最瞭解日本的人」的徐重仁,為什麼不將道之驛引進國內?「台灣要做,還要政府招標、投標,太複雜,我直接來全聯做,比較快!」他笑說。

日本經驗:賣地方特色漁獲農作直送,年營收億

道之驛到底有多大魅力,讓徐重仁唸唸不忘,要在全台超過七百家的全聯全面推行?

如同台灣國道休息站,日本的道之驛亦為公設民營,由各省縣政府招標、尋找業者代為經營,再公開招募當地人才擔任站長,全日本至今已超過一千家立案在列。

不同的是,國道休息站是旅客的中繼站,道之驛則定位為到訪當地的第一站:除過路休息外,品嚐、購買當地土產美食,或想體驗在地特殊的經濟活動,都能「一站購足」;至今已成為年營收近新台幣一百二十億元的新業種,被《日經Business》譽為超商、購物中心外的「第三流通」勢力。

以徐重仁最推崇的福岡縣為例,位於宗像市的站點,提供鐘崎漁港每天捕獲的漁獲、現炸海鮮,與當地農家現採的番茄、高麗菜等近六百種商品,因不經過拍賣市場、直採直送,產品新鮮度凌駕鄰近超市,每天來客數平均可達五千人,年營收近新台幣六千萬元,在全日本道之驛中名列前茅。

熊本縣宇城市則靠當地特產生薑,製成生薑冰淇淋、生薑果凍、生薑黑糖漿等,於道之驛販賣,年營收也超過新台幣四千三百萬元。

更重要的是,如宗像市,合作的六百名當地漁夫中,有三十二人年收入因此增加新台幣三十萬到一百七十萬元,證明道之驛確實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也使其發展更五花八門,有些還兼營溫泉、博物館、觀海台、動植物園、旅館與在地體驗館。

以佐賀縣鹿島市的道之驛為例,因鄰近有明海濱,站方還附設「干潟體驗區」,讓遊客體驗當地特殊的捕魚方式:身體趴在木板,於沙洲上匍匐前進,到定點後起身垂釣彈塗魚。站內也販賣當地盛產的串燒彈塗魚、現烤牡蠣,讓道之驛雖名為休息區,卻能確實把旅客留下來。

台灣做法:推小農特區農家定價,放照片人名宣傳

在台灣,全聯要轉變為台灣的道之驛,雖店址、業種定位都差距仍大,但二代店的小農特區,確實是個開始。

全聯總裁辦公室協理蔡曉逸說,全聯擷取道之驛「地產地銷」的概念,與車程一小時內的小農簽約,對方從產地直送、不經過第三方,因此能保證新鮮度,且不受市場價格影響。而全聯的角色是平台提供者,初期會提供包裝、行銷協助,收取七.五%管銷費用(業界平均為三○%),定價則由小農自訂,讓對方能透過市場反應,調整種植計畫或價格策略,增加收入。

也因此,比起其他區塊在標示上強調產品品名,全聯的農家直採區,宣傳標牌上則強調小農的全名、照片,主打個人品牌,「就像鄉下,村裡都知道誰種的芒果最好吃;如果消費者吃了想回購,他就能認名字、支持對方,這是最理想的正面循環。」蔡曉逸說。

都會型店面較吃香在地訴求,鄉鎮客群不埋單

不過,全聯總經理蔡篤昌也坦承,就其他已經開幕三週的二代店銷售成績看來,小農特區僅在都會型店面反應較佳,與鄉鎮型店面銷售額差距達一倍以上,顯示道之驛的成功模式,是建立在外來客或非農業工作者,對當地物產產生的「物以稀為貴」心理,而這與全聯最核心的在地家庭客群仍不盡相同。

不論全聯能否成功移植道之驛來台,或必須經調整才能找出更好的商業模式,不可否認的,如同道之驛,超市龍頭全聯也已逐漸成為台灣的「第三流通」勢力;透過全聯,徐重仁還會投下哪些震撼彈?他的每一次出手,都將是業界焦點。

【延伸閱讀】二代店賣生鮮貨,佔比高達5成——全聯新舊店型比較

一代店店數:705產品配比:1.全乾貨(約100店、2. 80%乾貨+20%生鮮(約600店)內部擺設:1.追求坪效,商品多放置在走道上、2.不裝潢、色調昏暗生鮮陳列方式:1.斜口式貨架、2.袋裝商品特殊商品:無

二代店店數:9產品配比:50%乾貨+50%生鮮(包含肉類、鮮魚、蔬果、熟食等)內部擺設:1.走道上禁止陳列,保留基本130㎝寬度、2.以黃色油漆牆面,增加店內亮度生鮮陳列方式:1.平台式貨架、2.不包裝「裸賣」,讓消費者自行挑選,貼近傳統市場氛圍特殊商品:現煮咖啡、現做披薩、農家直採區

整理: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11

和統一搶傳藝 徐重仁:那是我的Baby

014-09-01  TWM
 
 

 

統一集團與全聯社,國內兩大通路巨人,將首度正面交鋒!

今年初出任全聯社總裁的流通教父徐重仁,再拋震撼彈。這次,他瞄準的是位在宜蘭冬山河畔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這是目前由其前東家,統一集團旗下的統一蘭陽藝文公司,所主導營運的大型文化園區新一階段委外經營權標案。

商戰起:新東陽、金車也來搶標

用「商戰一觸即發」來形容即將於九月十九日截止投標的傳藝中心經營權委外案,一點都不為過。

因為,除了有營運該園區十年經驗的統一集團原班人馬,以及徐重仁領軍的全聯社表態爭取之外,包括經營多處國道休息站的新東陽,以及在宜蘭設有佛光大學的佛光山體系,都著手評估中;至於在地深耕的金車企業,則結盟全家便利商店參與競標,不願肥水再落外人田,各方人馬皆有備而來。

「更多民間企業來爭取(經營權),這是好現象,」國立傳藝中心主任方芷絮表示,宜蘭傳藝是國內第一個適用《促參法》委託給民間經營的文化園區,得標廠商不但負責營運園區內的商業設施,也須與公部門共同企畫展演節目,以符合動態博物館的文化傳承功能。

而從十多年前開園初期,每年入園人次約五十萬,到雪隧通車後,激增至百萬人次,去年更持續成長至一百二十萬人次,並不因時間久遠,旅客缺乏新鮮感而遞減,「這是官民攜手經營文化園區,極具指標性的個案!」方芷絮說。

此外,為擴大民間參與,也由原本的OT模式(政府興建、民間經營),轉型為ROT模式(民間擴建、經營,期滿歸還政府)。因此,參與本次標案的營運公司資本額,將由原本的兩億元提高至五億元;特許經營年限,則從原本最長十二年,延長至二十五年。

動作多:全聯社從統一蘭陽挖角

儘管競標門檻拉高,且獲利能力相對有限,以統一蘭陽為例,去年營收逾五億元,獲利僅約三千三百餘萬元,績效排名在統一超集團各子公司中後段,但傳藝中心每年上百萬人次造訪,產生的企業品牌延伸效應,仍深具吸引力。

不過,平價超市起家的全聯社,扮黑馬跨界搶標,和徐重仁的前東家正面交鋒,則最令外界感到意外。

「那(指傳藝)是我的Baby(孩子)!」面對查證,徐重仁簡短回應,但也對低調布局的這項標案為媒體所得知,顯得有些意外。

投標前夕,徐重仁不願對全聯社為何搶標傳藝經營權多做任何說明,僅輕描淡寫表示,「試試看,也不一定非標不可。」但全聯社團隊透露,以老闆(徐重仁)在流通業界的高度,不會做沒把握的事。事實上,為拿下當年在他擔任統一超總經理任內一手擘畫的傳藝中心經營權,徐重仁不但在今年農曆過年後,延攬統一蘭陽前副總經理葉永祥加入全聯社,更結盟某宜蘭知名飯店等在地資源,全力爭取標案的勝出機會。

而之所以用「Baby」形容他和傳藝間無法割捨的情感,乃和徐重仁長期關注文創產業有關。

「經營傳藝,其實很複雜,並不是為了獲利,而是內心有一個理想,」也曾競標過華山藝文中心經營權的徐重仁,多年前對外界透露,他在日本直島看到安藤忠雄在當地漁村所建的美術館,附設有旅館等商業空間,使人在夜間也可以看美術館,小漁村因此活絡起來,讓他深刻理解到企業替文化注入生命的可能性,才動念投入統一蘭陽的籌備。

然而,徐重仁終究已離開統一集團,這回以全聯社總裁角色,回頭爭取前一個職位經手的相關業務,不免讓人聯想徐重仁與統一掌門人羅智先之間,剪不斷的商場恩怨情仇。

引聯想:變徐重仁、羅智先恩怨大戰

對此,一位追隨徐重仁,從統一超轉戰全聯社的主管表示,「老闆一直要我們做自己,不要看別人。」一開始是聽聞相繼砍掉獲利欠佳子公司的統一超,無意再爭取傳藝經營權,與其被其他團隊接手,不如延續徐重仁對文創產業的想法,全聯社才開始評估競標的可行性;對方則是直到發現有統一蘭陽高階主管赴全聯任職,才驚覺事態不妙,重新評估參與此標案的可行性,「全聯若沒出手,統一應該早就放棄了。」

此一說法,統一蘭陽團隊不予置評,僅表示站在集團立場,「職棒球隊是動態的,傳藝中心是靜態的,統一都會繼續支持,發揮對社會的影響力,」表達志在必得的企圖。

不管雙方說法如何,這次競標傳藝中心經營權的商戰,有了徐重仁的全聯社參與,將難免再被外界放大解讀為徐、羅兩人的商場之爭。

【延伸閱讀】不只做大通路,還跨足文創產業——徐重仁改造全聯社大事紀

●招兵買馬2014年1月:出任全聯社總裁,宣布啟動「流通業二次革命」3月:統一康是美前總經理蔡篤昌,轉任全聯社總經理統一超前整合行銷部長劉鴻徵,轉任全聯社協理

●企業轉型4月:採購1,500公噸雲林蒜頭,協助解決產地產銷失衡5月:與IBM攜手,架構未來5年企業轉型IT藍圖7月:雲嘉地區開出6家二代店,並搭建在地小農銷售平台於農曆7月,首辦「妖怪搖鬼音樂節」,企圖搶攻年輕族群

●拓展版圖8月:籌備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委外經營「規畫構想」標案 12月:全台750分店,預計將全面轉型為生鮮超市

整理:尤子彥

【延伸閱讀】1分鐘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位址:位於宜蘭冬山河畔,占地24公頃,目前每年入園人數約120萬人次,創造400人次以上就業機會

特性:台灣第一個適用《促參法》,委託民間經營的文化設施園區

營運:統一蘭陽藝文公司自2004年9月起取得特許經營權,2016年將屆滿;2014年9月19日經營權投標截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15

徐重仁寫37年靈感清單

2015-08-17  TCW

你可知道,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Coffee)能在台灣紅遍大街小巷,最早的源頭,竟來自一張清單!

一手將7-Eleven統一超商拉拔起來、成功引進星巴克,人稱「流通業教父」的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最知名的工作搭檔,就是他的筆記本與便條紙。到現在累計數千張便條紙、好幾箱筆記本,密密麻麻記載著的,是他的獨門清單執行術。

很多人都有隨手記下待辦事項與靈感清單的習慣。但徐重仁辦公室的一景,卻讓我們看到了,當清單碰上好的執行習慣。可以發揮多大的力量。

心法一:用筆記,釋放腦袋壓力

採訪這天,徐重仁準備好一大落筆記本,每本都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工整的標上日期。隨手翻開二○一一年的一本筆記,上面竟然寫著美國女星潔西卡.艾芭 (Jessica Alba)的大名,下方將艾芭創辦的誠實公司(The Honest Company),列為關注對象,這家公司,是幫助艾芭今年登上《富比世》美國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的關鍵。

早在四年前,不關心八卦的徐重仁,竟在艾芭甫創業之際,就注意到這家網路電商。

徐重仁的靈感清單能發揮力量,第一個關鍵是:靈感一出現,他馬上寫。

「有靈感,要馬上寫下來。」徐重仁解釋,人的記憶力有限,隨時想到隨時記,可以保留住好的靈感,寫下來也等於釋放強記下來的壓力、讓腦筋繼續思考下一件事,「讓我覺得很輕鬆,壓力減輕不少。」

在寫的同時,他同時會思考下一步動作,並且要求自己馬上執行。「不能說列個(待辦)清單慢慢做。」據他觀察,大多數人列出待辦清單後,通常會拖延,「結果是都不會去做啊!」

徐重仁舉例,最近自己正研究農業,看到日本電視頻道正在介紹某家農產公司的成功故事,馬上拿出紙筆,邊看節目邊摘錄重點,並加入自己的靈感與想法,列成摘 要清單。等節目一播完,他以摘要為本展開研究,上網到該公司網站了解經營模式、知道經營者的來歷後,評估需要更進一步接觸,就請秘書主動聯絡、親自拜訪該 公司。徐重仁說,經過一番交流後,縱使不能合作,也可以嘗試將他們的成功方法,用在自己工作上。

心法二:馬上做,引進星巴克關鍵

第二個點是,寫下後,馬上做。

讓靈感藉由列成清單這個動作,不只停留在「想」的階段,而能「舉一反三」,並能進化到「做」。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當年他為統一集團引進星巴克咖啡。

「我有朋友跟我說:『我也覺得(星巴克)很好喝,為什麼只有你引進?』」徐重仁笑著說,他一開始並不懂什麼是星巴克,只知道在美國、日本好像滿夯的,就將 對星巴克的大略了解列在清單中。接著研究後,發現引進台灣也許行得通,由此引發一連串的評估與策略。結果,就是讓星巴克成了台灣人們除了家裡、辦公室以外 的第三個生活空間,「如果沒有記下來,那我可能像一般人一樣,就只覺得外國的星巴克咖啡很好喝。」他說。

由於他的清單一記下來就要「衝衝衝」執行,徐重仁三十七年來累積的清單,有個極不可思議的特色:從不塗改。既沒有錯字塗寫、也沒有刪文、補詞,或畫線調換 順序,工整端正的字跡,總讓人誤以為是事後謄寫出來的。「哪有那個時間啊!」徐重仁說。因為他總在縝密思考後,才一筆一畫記下來。

他的每一張清單,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行動計畫。

為了隨時捕捉靈感,徐重仁在隨手可得的地方,都擺上回收紙裁剪而成的便條紙,辦公桌上有一大疊,在家中包括飯桌、床邊、客廳都擺上了便條紙。那廁所呢? 「現在廁所都改用手機記了。」徐重仁笑說,除了便條紙,隨身攜帶的口袋大小筆記本、智慧型手機,都是自己記錄清單的工具。

心法三:回頭想,精準累積靈感

第三點,重要的靈感,再收斂變成商機筆記。

其實,剛進到職場時,徐重仁並沒有列清單的習慣。這習慣,是被他當年的老闆──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所逼出來的。「你如果沒拿筆記,他會罵你,」徐重仁回 憶,高清愿認為,一個人不可能記那麼多事情。高清愿自己習慣列出待辦清單,達成時就打勾,搭配他的高自律能力,效果很好。性子比他更急的徐重仁,學到這招 後,很快就演化為連打勾也不必。

「我沒必要打勾,因為馬上就要做。」

「原則就是:簡單的事不要複雜化。」能一次執行的事,就不要分段進行。

但,每當有靈感,寫下來就要執行,難道不會筋疲力盡嗎?

其實,徐重仁的清單還有分類型,有一種要當下立刻執行,有一種則是長期追蹤參考性質,先了解大概趨勢,就先放下,類如潔西卡.艾芭與誠實公司。

徐重仁認為,這部分也很有價值。「有時候我需要跟同仁討論一些主題,我也會去翻翻以前的筆記本,」他說,就算時間很緊迫,但因為以前已經準備過,很快就知 道要講些什麼,「如果平常沒有這個習慣,事到臨頭就會找不到可用的資料。」真正很重要的靈感清單,他也會在累積些資料後,重新謄寫在大筆記本上。

的確,徐重仁因為經驗累積,可以很快就列出精準的靈感清單,這對多數人而言,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別忘了,三十七年前的他,也不過是個碩士畢業的菜鳥。當他把列清單與行動,化為日常習慣後,力量,自然能發生。

【延伸閱讀】工作值得做?徐重仁幫你Check ——給上班族的工作檢查清單

□ 能否快樂工作?

□ 能否化壓力為動力?

□ 能否體會習得專業比經驗更重要?

□ 工作的方法正確嗎?

□ 能否做到見樹也見林?

□ 工作之外,OFF生活是否精彩?

資料來源:徐重仁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54

徐重仁兒子為自由 創業去賣麵

1 : GS(14)@2010-12-27 16:39:44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5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