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独家专访】邹晓春:国美不再需要强势职业经理人

http://2009.nbd.com.cn/newshtml/20100910/20100910013448922.html

核心提示:这次国美的事件表面看很热闹,但深层次的问题是管理层面和股东如何相处,企业的领导人怎么公平对待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等问题。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随着国美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的临近,由大股东提名进入董事会的执行董事候选人邹晓春也将于近日启程赴香港拜会机构投资者。9月9日下午,邹晓春在国美总部鹏润大厦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

国美“三巨头”:陈晓(左) 邹晓春(中) 黄光裕(右)  每经网制图

陈晓的三个“不妥当”

  NBD:国美董事会和大股东黄光裕的控制权之争闹得沸沸扬扬,您个人如何看待这次事件?您认为引发这场控制权之争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邹晓春:这次国美的事件表面看很热闹,但深层次的问题是管理层面和股东如何相处,企业的领导人怎么公平对待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等问题。

  我认为,这次黄总和陈晓先生争执的关键在于企业发展的方向问题,是国美发展路径之争。很明显,大股东认为,陈晓先生领导的董事局在企业发展方向 上不对。其次,陈晓先生所言所行没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股东,至少大股东对他的公平性表示担心。陈晓先生的公开言论,包括“鱼死网不会破”、“黄先生的政治 生命已经结束了”、“我们可以通过增发让他出局”等,已经表明,黄总不仅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得到。增发,作为股东授予董事局的一种权 利,是在董事局维护公司的发展、维护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来行使的,而陈晓先生把这种授权变成了将大股东踢出局的手段,完全脱离了正常的逻辑。

  NBD:您认为陈晓没有公平对待大股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邹晓春:我认为陈晓在三件事情上做得非常不妥当。第一,引入贝恩资本时,贝恩所提出的有关股权、董事局席位、非上市部分必须委托上市公司管理三年等条件都同大股东利益息息相关,陈晓先生却一味排斥大股东的参与,大股东方面并不了解答应这些条件换来什么样的对价?让人很难签字。

  第二,陈晓先生没有履行好信托责任,没有站在股东立场上来做股权激励方案,而是出于某种个人目的。陈晓先生作为董事会主席只是代理股东行使这个权利(进行股权激励),但是否需要多听取员工和股东的意见呢?

  第三,5月11日,在大股东否决了国美电器董事会对贝恩三位非执行董事人选的提案之后,陈晓当晚就临时委任了这三位被否决的董事人选。虽然董事局有权利组织召开股东大会,却没有权利否决股东大会的决议。

  大股东出事以后,一直希望能有大股东的代表进入董事局,对公司行使管理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陈晓先生的回应,他非常不恰当的做法就是  “去黄光裕化”——大股东有大股东的权利,难道因为大股东有刑事案件就剥夺了大股东的其他权利?

        下一页:

  香港投资者最关心决议案缘由

香港投资者最关心决议案缘由

资料图

  NBD:据了解,此前您已经到香港同投资者沟通过,您与哪些投资者有过沟通?他们对于您的拜访持什么样的态度?

  邹晓春:我今年已经去过香港很多次了。出于对其他股东和投资者的尊重,具体的情况不方便透露。股东投谁的票,我觉得这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情,我相信他们会在“9.28”做出正确的选择。

  NBD:投资者最关心哪些问题?

  邹晓春: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这次大股东提出5项决议案的主要原因。我们将向投资者解释其中的缘由,分析各方利弊,与投资者探讨公司未来如何发展最好,大股东方面可以提供哪些资源给上市公司,比如未上市门店等,而陈晓可以给上市公司带来什么?

  另一个方面,国美虽然发展了,但是在陈晓的带领下发展放缓了,现在,苏宁无论是在门店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都在追赶国美,这样下去,国美很快会被苏宁超越,这对公司非常不利,投资者非常希望听到我们对未来国美发展的思路。

  NBD:您会如何对投资者说呢?

  邹晓春:我们会对投资者说,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大股东发起动议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会针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跟管理层重新探讨和审视国美的五年发展规划,发展的步子是否可以加大?一定要保证领先优势,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此外,我们还会对投资者说,如果大股东的5项决议能够得到支持,大股东也会采取积极行动回报投资者。我们会推动非上市的300多家门店尽快注入上市公司,保持国美的整体性。这也最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希望这场控制权之争尽快结束。

  NBD:对于“9.28”的结局,您有什么样的判断?如果不能如大股东所愿,又会采取什么措施?

  邹晓春:根据我的判断,大股东的提议会得到支持。如果大股东的5项决议未获支持,那么大股东方面很难再相信国美董事会,将把非上市门店收回自主经营。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国美将可能会一分为二,这种事情也是大股东不愿意看到的!

  国美需要平和的领导人

  NBD:国美某高管曾对媒体表示,国美早已不是黄家的国美,对于这个说法,您怎么看?

  邹晓春:这种说法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从2004年国美在香港上市以后,大股东从来就没有说过国美是姓黄的,既然国美上市了就是公众公司。你可以看到,国美的高管中除了黄总、杜总,黄家人有没有担任高管?即使是他的妹妹黄秀虹也是外派上海做区域总经理。

  如果国美是黄家的国美,陈晓怎么会当上董事局主席?

  NBD:您认为,国美控制权争夺事件背后暴露出家族企业转型中公司治理上的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如果黄家在这场对决中成为赢家,那么是否会在国美公司治理方面有新的突破?

  邹晓春:客观来说,无论从国美的章程还是组织架构上来说都是很严密的,很多样化、国际化,只是最后演变成某些人自己的问题。

  NBD:虽然您说国美的公司很完善,但是刚才您也说了,由于个人的原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是否说明国美的今天依然是“人治时代”?

  邹晓春:国美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某些方面还是没有脱离人治的痕迹。把个人凌驾在组织机构之上,是很不合理的。一个企业是需要强势的领导还是平和的领导?我觉得各有利弊。从近两年的事情看,陈晓表现得非常强势。

  NBD:如果您进入国美董事会,将如何来改变这种状况?

  邹晓春:我不是一个强势的人,今后到了国美,我一定会走平和路线。

  NBD:为什么您不做一个强势的职业经理人?

  邹晓春:国美的股权结构非常复杂,一个强势的领导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更需要)体现领导的协调能力。一个平和的人对这个公司是最好的。

  NBD:大股东黄光裕委任您与其胞妹黄燕虹进入国美董事会,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二位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邹晓春:我是一个职业律师,常年担任国美的法律顾问,大股东提名我,我想是更希望让我以更专业的角色进入董事会,用法律上的知识 和经验加强公司的管理,从法律层面把握国美战略的合法性。另外我也注意到,现在董事局的知识构成的确比较欠缺中国法律和中国资本市场方面的经验,我想我可 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至于黄燕虹,据我了解,她第一份工作就在国美,作为创始人的亲属,在创业初期和后来的企业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她得到大股东的信任,可以行使大股东的权利,可以在大股东和公司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41

強勢挑戰者》砸百億元送機上盒 壹電視再掀媒體新風暴? 黎智英獨家告白: 我砸錢做好的節目, 肯定有機會!

2010-11-15 TWM




黎智英一手打造的壹電視,證實將自十二月開始免費贈送電視機上盒,直接進入台灣家家戶戶的客廳。

在電視數位化的潮流裡,黎智英率先開了第一槍,勢將掀起電視圈的一波戰火。《今周刊》特別專訪黎智英,請他一談對於創辦壹電視的想法,以及壹電視要如何超越其他電視台,贏得觀眾的青睞。

撰文‧劉俞青 攝影‧吳東岳、林偉凱

繼《壹週刊》、《蘋果日報》之後,不管你喜不喜歡,接不接受,「壹電視」就要來了。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砸下超過百億元,將於十二月開始,挨家挨戶免費送電視機上盒;他說,壹電視一定成功。黎智英有備而來,勢將引發一場電視戰火!

二○○一年《壹週刊》首度登陸台灣,○三年,《蘋果日報》也來了,就此掀起台灣媒體的狗仔風氣,從此「黎智英」三個字,讓許多台灣人又愛又恨。

但無論多少人罵他,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如今的《蘋果日報》與《壹週刊》,在台灣報紙與雜誌發行量的排行榜上獨占鼇頭。根據發行公信會(ABC)今年上半年 的發行統計,《壹週刊》一期平均發行量是十萬本,《蘋果日報》日平均發行量估計約五十萬份,更遑論有多少媒體轉載、沿襲壹傳媒報導的新聞內容,讓人不得不 正視「黎智英」這位港仔對台灣傳媒的巨大影響力。

黎智英說他愛台灣,賭台灣大好,這幾年來他在台灣置產,從北市內湖、北縣土城,一路買進台北市中心,二年前,《今周刊》專訪他時,他已大買超過一萬坪土地,如今他說他還在買,而且,一筆都沒賣過,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台灣還會更好」。

如今黎智英發下豪語,要進軍電視!今年七月,壹電視已經搶先在網路上開播,十二月,他決定送全體台灣人一個耶誕大禮,就是免費的電視機上盒(set top box)。

機上盒到底要送多少?一直令外界好奇。但根據透露,黎智英打算讓台灣挨家挨戶都能收看得到壹電視,台灣家戶數共有五百二十萬戶,黎智英是否也準備了同樣數目的機上盒?黎智英笑笑,不願正面回答。

比《蘋果日報》進軍台灣報業還要狠!

他不只要送機上盒,而且,免費收看壹傳媒提供的頻道內容,這種強迫放送的方式,比起九年前,《蘋果日報》以每份五元的方式進軍台灣報業,還要更狠。

據傳,壹電視的電影台已與美國八大電影公司簽約,未來新的強檔影片只要一下映,觀眾在最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而其購物台業者也將與國內網購龍頭 PChome合作。電視圈正彌漫一股風雨欲來的緊張氣氛,黎智英這一次出手,讓所有台灣頻道商嚴陣以待。但對於這些有關壹電視內容上的傳聞,黎智英不願正 面證實,只說「保證讓大家耳目一新」。

無論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怎麼擋,黎智英以實際行動力與百分百的投入,首次對外界證實:這一次,他玩真的。

你當然還是可以不喜歡他,但無論如何,你應該正視他。

以下是他首次破除外界疑慮,在媒體面前暢談他對壹電視的想法與擘畫:頭一次有跳下來做電視的念頭,是三年多前,因為你只做平面媒體,真的很怕,怕有一天沒得做了。

而且台灣電視節目這麼爛,製作成本這麼低,我砸錢做最好節目,肯定有機會。

談投資

我砸錢,一集成本五百萬元沒問題!

我們不能用現在去想像未來的電視,時代不一樣了。第一,媒體不同了,有網路、有iPad、手機;第二,市場也不一樣了,以後是大中華的市場;第三是內容也 不一樣,以前的節目是做給歐巴桑看的,將來有了互動之後,是要做給所有人,例如上班族看的。媒體要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你問我會變成如何,我也不知道,但 我知道總之要變了,新媒體時代來了!

電視要怎麼做?一開始我估計大約花三十到五十億元,買頻道來做,後來看了幾家例如八大電視台等,機器都是舊的,人也是舊的,腦袋也是舊的,花幾十億去買這些舊東西?當時,我就決定跳下來自己做了。

後來NCC的事情則是意外,但我說NCC幫我們指路啊,本來以為是幾年後才要做的事,因為NCC,逼我們提前做,所以我說NCC給我啟發,這一啟發,把我從幾十億元的投資,一下子拉高到百億元以上,光是機上盒成本就超過一百億元,反正早晚都要來的,就做了!

我的機上盒是送的,看壹傳媒的頻道包括新聞台、綜合台都是免費,但此外,還會有國外的電影頻道等等,這些要看就要錢;另外,如果你要隨意選取,例如八點要看七點的節目,這部分也要付費,大約是一天五元。我一開始不向觀眾收費,只賺廣告商的錢,相信我,這樣就夠了。

我是生意人,這筆投資回收沒問題,不用擔心。首先,我砸錢,一集製作成本五百萬元沒有問題(許多談話性節目,一集成本只要十萬元),我們已經在做了;第 二,我百分之百全心投入,我是認真做事的人,每天晚上八點就睡覺,凌晨一點起床就開始想,用什麼資源可以做到最好?看哪裡不對就改,我是可以接受失敗的, 一直在錯中學,錯了就改,失敗就修,怎可能不成功?不可能的。

只要把節目品質做好了就不用怕。很多人說「content is king(節目內容最重要)」,我說不對,是「quality is king(有品質的節目才最重要)」,品質好,觀眾就自然會轉台,不用擔心收視習慣的問題,品質好就不怕沒市場。

談獲利

至少三年內一定賺,而且是很多錢!

我剛剛說了,現在是大中華的市場,現在大中華的黃金時段需要二萬多個小時內容,但現在市場只有五千個小時,你說好品質的節目會怕沒市場嗎?

我不是神仙,什麼時候才會賺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定賺錢,至少三年內一定賺,而且是很多錢。

我不是很多錢的人,我對錢其實沒有感覺,我說過我是生意人,我知道這絕對是一筆好生意,但你要問我會賺多少錢?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做事情沒規畫的,我只是每天解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我是傻孩子個性的人,方向對就認真做,賺多少錢不是我最在意的。

但你放心,我知道電視的重要性,它是直接進入家庭的,因此對家庭不適合的內容,我絕對不會做。壹電視畢竟不是《蘋果日報》、《壹週刊》,這些刊物你可以選擇買或不買,但電視不可能,它直接就進來了,除非我瘋了,否則這些不適合的內容一旦放進電視,我只有死路一條。

做和社會對立的事,有什麼好處?電視不能超越家庭倫理,這一點我很清楚。

但不做這些,我的壹電視還是和現在其他電視有很大不同。你看看(指向背後正在播出的壹電視畫面),光用眼睛看,就有很大不一樣,畫面多乾淨。

一年多前有一天,我在看台灣的電視,但我發現我背對電視,光用聽的,就完全懂,這不是電視,是廣播。我的新聞不一樣,它讓你用看的,就知道這條新聞在播什麼,這才叫電視。

比方說,一則火災新聞,我們會告訴你當時火場是什麼樣子,怎麼逃出去,讓你完全了解,這和現在的電視新聞完全不同。

我的壹電視一共用了七百個人,其中新聞的投入最多,也是最快可以創造營收的部門,綜藝也會很快,比較慢的是戲劇,這需要時間。但我們找來陳玉珊(三立「命 中注定我愛你」編劇)、蔡岳勳(「痞子英雄」導演),我們也和知名製作人王偉忠合作,製作費是目前他在其他台的五倍以上。我的錢當然不會白花,你等著看, 王偉忠將來肯定不得了;這樣的團隊怎麼可能不成功?

我現在全心投入做電視,做品質最好的節目,我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其他的包括《蘋果日報》、《壹週刊》我都不管了,其他競爭者我也不看,我一個人都不認識。

談人才

台灣有最好的人才,這就是競爭力!

這十年來,我對壹傳媒在台灣的發展很滿意,但賺的錢,眼前都要先虧給電視了,沒關係,我還年輕(黎智英六十二歲)。

最後我要說,未來十年最大的困難有二,一是頻寬不夠,不夠空間承載更多傳輸內容;另外一個則是不夠資源去做更好看的內容。前者不是我能控制,但後者,我必 須說,這市場太大了,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匯集。本來台灣有很多很棒的創意人才,現在都跑到中國去了,這些人應該要回流,台灣有最好的條件做創意內容的製作工 廠,壹傳媒率先號召,希望這些資源趕快聚集過來。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在香港做電視?語言是最大問題。台灣說國語,才有中國市場,台灣還有最好的人才庫,所以我把我的動畫團隊三百人全設在台灣,因為台灣有遊戲產業,台灣人要知道自己擁有最珍貴的資源,這其實就是最好的競爭力。

找來沒有電視經驗的人擔任壹電視董事長黎智英、朱華煦為何一拍即合?

朱華煦是誰?在2008年之前,這三個字只在食品業的相關資訊上會看到,例如百事可樂、桂格食品,但如今,他是壹電視董事長。找來沒有任何電視經驗的人做電視,黎智英在打什麼算盤?

過去從來沒接觸過與媒體相關的職務,朱華煦在57歲「高齡」,接下壹電視董事長一職,應該說朱華煦「膽識過人」?還是起用他的黎智英勇氣可嘉?

「兩者都是吧!」朱華煦說,過去30年的職場生涯,他從事的是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行業,身為美籍華人的他,在美國獲得工商管理碩士,曾任惠而浦大中華區總 裁、孟山都大中華區總裁,1998年進入百事中國,之後出任百事中國區總裁,這些經驗,讓他充分了解消費者的想法與行為。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特質,讓向來最 重視觀眾(或讀者)感受的黎智英頗為讚賞。據了解,黎智英相中朱華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電視正邁向新的時代,只有找來沒有電視經驗的人,才能有創新的作 法。

08年秋天,兩人初次見面,一談就是4個小時,再經過一個多月,黎智英就拍板,由朱華煦出任台灣壹電視的負責人。

朱華煦其實與台灣頗有淵源,1994年到96年曾在台灣桂格工作,是佳格的一號員工,與佳格董事長曹德風是好友。這一次回到台灣,他說,台灣變化不大,但這正是壹電視的機會,壹電視一定給台灣觀眾全新的感受,請大家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38

招兵買馬 統一江湖 崩牙駒強勢出監

2011-4-21   NM




黑道霸王尹國駒(崩牙駒),九八年五月入獄,一晃十三年即將重回江湖。

人未出冊電話先到,近日江湖中人都紛紛收到他的電話,收舊數打招呼皆有,目的是讓所有人緊記他的存在。

同時,他在獄中不斷收口靚,不少重犯都拜入其門下,成為其復出的一支「奇兵」。

崩牙駒的死對頭也作出連番部署,除了嚴陣以待外,更欲挑起14K內部互鬥,先行削弱崩牙駒兵力。

中央和澳門當局也極度緊張,不斷向江湖收料,企圖軟硬兼施壓制崩牙駒復仇大計。

面對即將出冊的崩牙駒,澳門已開始風起雲湧,各路人馬都繃緊神經。

崩牙駒被判十三年十個月,澳門監獄堅稱,根據法院文件,崩牙駒刑滿之日是明年十二月。然而由崩牙駒在九八年五月一日被囚日開始計算,他刑滿之日應是明年三月。

崩牙駒過去每年都有申請假釋,但都被否決,澳門監獄回覆本刊時承認,崩牙駒今年的申請,法院仍未有最後裁決。換言之,崩牙駒會否今年提早假釋,仍是未知之數。

出獄後環遊世界

據知,崩牙駒仍未獲批假釋的關鍵,是他的態度不合作。過去當局一直有派人入監獄與他談判,希望他答應出獄後離開澳門甚至退出江湖,但他表現得模稜兩可。 「佢同當局講,佢出獄之後一定會離開澳門,就係同家人去環遊世界,但之後下一步點做,佢到時先慢慢諗清楚。」崩牙駒一名手下表示。他不願向當局作出任何承 諾,法院自然也不會批准他假釋,雙方一直拉鋸。然而,江湖自上年年尾已開始盛傳,崩牙駒即將出冊,一般人認為,年屆五十六歲的崩牙駒,面對翻天覆地變化的 澳門新局面,不會再有任何搞事的能力。但曾入獄探望崩牙駒的手下卻向本刊透露,崩牙駒心中「那團火」燒得很厲害,出獄後一定風起雲湧。

崩牙駒有幾惡

九十年代,崩牙駒黑道事業如日方中,澳門亦發生多宗駭人聽聞的黑幫暴力事件︰

1995-1996年:澳門政府官員多次遭襲擊,司法警察司及治安警察廳總部,遭歹徒投擲炸彈襲擊。

1998年3月24日:澳門博彩監察暨協調司屬下的博彩廳廳長馬詩發,在前往午飯之際被歹徒用手槍在極近距離行刑,後腦中槍身亡。

1998年4月15日:澳門保安政務司司長的司機黃錦成在其住處附近,被一名來歷不明的暴徒槍殺。

1998年5月9-11日:澳門發生53宗縱火案。

1998年10月4日:澳門法庭被四名黑幫成員用AK47自動步槍猛烈掃射。

1998年12月13日:三名剛由葡國應聘到澳門協助改善獄政的葡警,被一名獨行槍手狙擊,造成一死一傷。

1999年9月14日:負責審理崩牙駒案件的司法委員會主席羅明素夫婦,剛由葡萄牙抵達澳門,二人即遭槍殺身亡。

心願統一江湖

「佢喺單人倉囚禁,早幾年仲專門找獄中一名懂書法的犯,幫佢寫了四個大字掛在倉門口,就係『統一江湖』。」該名手下透露,由於看守崩牙駒的獄卒是尼泊爾 籍,所以搞不清楚他寫的是什麼。九八年五月一日,司警司長白德安坐駕突然被炸,白德安「僥倖」逃過之後,又「神勇」於數小時內破案,在葡京親手拘捕崩牙駒 時,雙方「怒啤」的鏡頭仍是經典,崩牙駒的手下亦一直認為,大佬當年是被人明屈,這股怨氣不大才怪。「一隻野獸被人困十幾年,佢出來會唔會平靜呀?」

江湖收數名單

澳門不單盛傳崩牙駒快要出冊,同時也流傳著一份「崩牙駒收數名單」,收數名單中有各種各樣人物,當中也包括了街市偉的名字,街市偉是他的死敵,兩人曾在九 八年於澳門街頭連番激戰。「陸續有江湖中人收到崩牙駒託人打來的電話,甚至有人收到崩牙駒親自打來的電話,都係提及十幾年的一些陳年舊數。」據知,崩牙駒 並不太著緊數目,反而是藉機跟江湖中人打招呼成分居多,收到電話的都感到他中氣十足,更向人強調街市偉欠他的錢一定要收回來。「崩牙駒依家都大把錢,佢家 族仲有好多賭廳在手,所以根本唔會緊張啲舊數目,只係旨在提醒嚇以前有交往的江湖中人,佢即將重出江湖,到時會再傾偈。」崩牙駒的手下江仔透露,其大佬欲 強勢復出的部署非常明顯。去年十月,香港14K龍頭「太子」出殯當日,崩牙駒也特意叫人送上自己花牌,並擺在大堂當眼處,下款尹國駒三個字,叫到場致祭的 各路黑幫人物均暗暗吃驚。

手下賭場插旗表

亡命之徒拜入門下

從傳出即將假釋的消息,到致電江湖中人的收數電話,崩牙駒其實一直精心部署自己復出之路。其手下江仔更指出,江湖中人目前看到的還只是表面,崩牙駒暗中還 做了許多事情,包括招兵買馬,更專收被江湖中人避之則吉的「麻煩人」。「好多人以為阿駒在獄中已修心養性,佢仲專登託人在外邊買佛經入來俾佢,話要收嚇心 火噃。但其實佢一直仲喺獄中收o靚,咩重犯都收,幾乎來者不拒。」當中最經典的,便數前年因肢解「差佬文」一案被捕的馬德,判刑前便拜入了崩牙駒門下。 「差佬文」肢解案的另一嫌疑犯九指華,在逃亡期間,經馬德的穿針引線,也在電話中表示願意與崩牙駒結盟。「崩牙駒在澳門人面好廣,九十年代更有能力撤銷自 己的通緝令,九指華因此相信崩牙駒可以幫到自己,崩牙駒也表示會協助他重回澳門,不用逃亡。」九指華向來在江湖以「癲」出名,案底纍纍,最後更捲入肢解 案,不少人都對他避之則吉。但崩牙駒卻毫不介意,仍然收他入門下,所有人都為之大惑不解。「其實好簡單,一個想歸於平靜嘅人,自然會減少同麻煩人接觸,但 一個有心震動江湖嘅人,自然唔怕麻煩人,呢種膽正命平嘅打手多多都收。」熟悉崩牙駒性情的手下都知道,他以前也喜歡在中山訓練殺手來澳門行動,如今在獄中 繼續收嵁,擺明出獄後有大動作

手下各有地盤搵食

除了暗中收「奇兵」外,崩牙駒往日的一班得力手下,也在幾年前陸續出獄,在澳門賭業的蓬勃發展中,他們都各有地盤「搵食」,站穩陣腳並養精蓄銳靜候大佬出 冊。「MGM一樓嘅日昇賭廳,就係崩牙駒手下的大本營,卓雄同Sunny光都長期喺度打躉,豪仔都不時有過來。」崩牙駒手下江仔指出,崩牙駒雖然入獄,但 過往在背後支持他的有錢佬,仍然會照顧他的手下,不少賭廳開幕,亦都會預留一份予崩牙駒的手下。其中豪仔在威尼斯人及新濠天地均有賭廳,而軍師石歧Do則 在海立方有賭廳打骰,大批手下早有落腳點。崩牙駒一眾手下中,近年冒升最快的,反而是徒孫輩的「洗米華」。洗米華是跟豪仔出身,但因為交際手腕了得,得到 不少廳主賞識,近年更以太陽集團名義經營好多賭廳。「星際五樓成層都係佢嘅,崩牙駒成系人當中,依家以佢最大勢力,加加埋埋有十幾廿個廳在手,但佢依然仲 係好尊敬崩牙駒。」江仔指出,外傳崩牙駒出獄搞茶餐廳實屬笑話,他一班手下如今個個獨當一面,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親妹幫手打理賭廳

就算不靠手下幫忙,崩牙駒家族的實力亦是不容小覷,他其中一個妹妹阿菲,仍然在幫他經營賭廳。「阿菲都有六、七個廳喺手,崩牙駒以前嘅萬豪廳都仲喺度,以 前崩牙駒就話好大使,但十幾年來,崩牙駒都只是坐監,而其妹就不斷幫佢搵錢,咁多年積埋嘅財力起碼過億,都唔係講笑。」除了阿菲外,崩牙駒另一個妹妹阿燕 及阿菲丈夫烏鴉文,也在賭廳內十分活躍,此外,崩牙駒家族的業務也很多元化,甚至在廣西與當地合作搞電網。澳門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崩牙駒並未錯過黃金賺錢 機會,但對於一個慣了呼風喚雨的江湖大哥而言,當打之年身陷囹圄,對他而言實在「屈」得太辛苦。崩牙駒為出冊而做出連番部署,其仇家看在眼裡,自然亦不會 坐以待斃。崩牙駒最大的死敵,便是水房揸fit人「水房賴」,經過十三年的擴張,水房賴的親信幾乎遍佈各賭場,不少當年跟隨崩牙駒的14K幫眾,亦紛紛轉 投其門下。縱然如此,水房賴依然不掉以輕心,先出一招撒手鐧來狙擊崩牙駒,就是把他的剋星「摩頂平」找來嚴陣以待。

命中剋星回歸澳門

崩牙駒剛出道時,可說是跟隨「摩頂平」搵食,然而廿年前為求上位,崩牙駒出庭頂證摩頂平牽涉入一單謀殺案,摩頂平勢估不到有此一著,苦無對策下逃亡往泰國,這一離開就是廿年,兩人「牙齒印」之深可想而知。

去年中,突然有人聯絡到摩頂平,表示可協助他重返澳門,據知幕後策劃的正是水房賴。原來,澳門有一項規定,只要逃亡日子超過所犯事刑期,而又得到社會知名人士擔保的話,便可以重回澳門。水房賴找到有力人士替摩頂平擔保,使他可終於重踏澳門土地。

摩頂平回到澳門後,水房賴更協助他獲得找個賭廳來打骰,加上一批以前的手下歸隊,使得摩頂平迅速在澳門站穩陣腳。摩頂平感激水房賴之餘,水房賴也另有算盤打響,就是崩牙駒一旦出獄,首先面對的就是這個昔日仇人。

「摩頂平和崩牙駒都屬14K,本來已是一山不能藏二虎,加上廿年前的恩怨,鬥爭隨時一觸即發。」江仔表示,水房賴這一招著實厲害,利用14K自己人內耗,崩牙駒倘若真的打算復仇,已先削弱他一半兵力。

同時,水房這十三年來銳意吸納大批新成員,加上與香港過江而來的新義安、勝義等人馬保持合作關係,實力可謂比崩牙駒一系人馬強出數倍,就算終極一戰也勝券在握。

還有一張王牌,可使水房賴大可安枕無憂,這便是中央和澳門政府,都不想澳門出現亂局,必定傾全力壓制崩牙駒復仇的舉動。「當局會採取一手棍一手蘿蔔的策 略,一方面可在政策上向崩牙駒的對手傾斜,使彼此實力拉遠,例如禁止崩牙駒的人馬入賭場搵食,已可叫崩牙駒一系人叫救命。另方面,也會以利誘政策,只要崩 牙駒承諾不搞事,則可以有更多賭廳供其手下搵食,權衡輕重,讓崩牙駒明白要復仇的代價是極大。」澳門一名賭廳廳主如此分析。

中央軟硬手段對付

對於一個江湖人物,中央不用出動解放軍自然也可輕易殲滅,但倘若能以協調手段解決江湖恩怨,各路人馬日後自然也會更聽中央「支笛」,總好過以強硬手段,造 成澳門街頭更激烈對抗。「始終仲有好多古惑仔當崩牙駒係偶像,把呢班人逼得太急,對整個澳門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中央都傾向用協調手段解決。」該廳主透露, 最近中央經常派員來接觸不同江湖人物,表示會大力支持各幫派安分守己搵食,但如有人在澳門搞事的話,則會連根拔起。此外,澳門的賭業形勢亦和十幾年前完全 不同,過往賭權未開放時,由於只有十幾個賭廳,僧多粥少情況下,黑幫自然經常血戰街頭。「賭權開放之後,依家幾乎日日都有新賭廳開幕,大家都做到停唔到 手,仲邊有人為爭賭廳而開片呀!」該賭廳廳主指出,沒有利益爭奪,澳門也不會重蹈十多年前的亂局。「澳門賭業塊餅愈做愈大,幾多人都容納到,只要賭業一日 仲擴張,黑幫就相安無事,除非賭業突然收縮,大家爭飯食就會打到七彩。」該廳主表示,崩牙駒不會因利益而搞事,只是復仇這個心魔一日未除,各方才對崩牙駒 出冊顯得異常緊張。

靠惡起家

現年五十六歲的崩牙駒,原名尹國駒。五五年出生於澳門青州貧民區,父親是澳門工人。尹小二輟學,十六歲便跟人在街上炒賣黃牛飛,當年賺到錢的他立即買來一 部私家車無牌駕駛,四出飛車時因一次交通意外撞甩門牙,「崩牙駒」的外號因而誕生。後來,崩牙駒拜入14K頭目黑仔華門下,開始在澳門沙梨頭區搵食,不久 更與一眾兄弟組成「七小福黨」,八十年代初期,黑仔華帶崩牙駒踏足賭場,開始他稱霸濠江的霸業。九○年尾,崩牙駒首次在澳門賺了第一桶金,開始與早已不和 的大佬黑仔華反面奪地盤。崩牙駒野心勃勃,不但下命令要外來的香港黑幫撤離澳門,更進一步表示要壟斷澳門賭場疊碼仔所有利益。九六年,崩牙駒大量招兵買 馬,訓練了一批好勇鬥狠的手下,為其打江湖的野心奠下基礎。九七年,崩牙駒的軍師石永祥被對家水房殺害,兩幫人正式反目。崩牙駒即時反擊,派人不斷追殺水 房人馬。後來他得悉水房有人想殺他,便迅速逃離澳門避走歐洲,開始在海外遙控澳門,以打游擊方式將水房等人殺得措手不及。澳門被外國列為高危地區,勸諭本 國遊客非必要別前往澳門,嚴重影響澳門旅遊業。

拍自傳搞concert

九八年,在江湖闖出名堂後,崩牙駒開始涉足娛樂圈。他出資一千四百萬港元拍攝自傳電影《濠江風雲》,更邀得影星任達華、蔡少芬等擔當主角,內容主要描述崩 牙駒前半生的威水史,在澳門拍攝期間數百馬仔出動充當臨時演員,甚至在氹仔大橋逆線行車,儼如澳門話事人。電影曾在香港上映,但不久便被香港和澳門當局禁 映。除了拍電影,崩牙駒更在澳門大搞慈善演唱會,邀請了「四大天王」的張學友及劉德華「開騷」,又拍電影又做善事,崩牙駒開始以「澳門商人」自居,同年三 月底,更高調接受國際性雜誌《時代週刊》及《新聞週刊》的訪問,採訪期間,崩牙駒帶著記者穿梭旗下酒樓、賭場,大談澳門黑幫及抨擊葡澳政府。兩份雜誌均以 「Broken Tooth: The Godfather of Macau」(崩牙駒︰澳門教父)為題報導,崩牙駒頓成國際級黑道人物,其黑道聲勢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直至他九八年五月被捕為止。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廿 三日,崩牙駒被法院裁定參與黑社會、放高利貸、洗黑錢、擁有軍火、非法賭博等罪名成立,被判入獄十五年,經上訴後改囚十三年十個月。

後記

九八年,記者入行不久,即碰上澳門風起雲湧的局面。當時澳門幾乎日日都有爆炸開槍事件,整個市面都瀰漫恐怖氣氛。當日記者被派往澳門跟蹤報導,為求第一時 間獲得街頭火併消息,記者甚至把收聽警方消息的電台也放在酒店房內,與攝影記者廿四小時輪流收聽,一有情報就馬上坐的士撲出去,這段時間維持了一個月,也 是崩牙駒被捕前後,澳門最血腥的日子。其中一次採訪爆炸期間,又有另一個炸彈在採訪現場引爆,不少行家都說,情況跟戰地記者差不多。其後崩牙駒被判入獄, 入獄前更在庭上不滿嚎叫,情景歷歷在目,今日,記者已是中年,崩牙駒也變成年近六十。人生有幾多個十三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8

拉王文洋助陣 陳盛沺強勢回鍋聲寶

2011-5-12  TNM




本土老牌家電廠聲寶家族近日鬧騰起來。曾因案遭通緝的聲寶陳家長子、63歲的陳盛沺,打算在6月董監改選時,拿回交給弟弟陳盛泉「代管」7年的聲寶董座大位,並找來外甥王文洋助陣。

本刊調查,面對老哥逼宮,陳盛泉不敢翻臉,但陳盛沺的強勢,已引起持股3成的家族成員強烈反感,一場家族內訌戲碼,恐免不了。

陳盛沺四月二十日主動開記者會,宣布要「回鍋聲寶」。陳盛沺是有七十年歷史的老牌家電聲寶陳茂榜家族的長子,本來就是聲寶董事長,但七年前因案遭通緝,滯留大陸,倉促間將事業交給弟弟陳盛泉打理。陳盛泉接手後,聲寶走出營運虧損谷底,三年前開始賺錢。

兄找弟 齊受採訪

如今,陳盛沺獲判緩刑,打算重披戰袍。照理這是家務事,關起門來自家人商量就好,但陳盛沺竟提前宣布,等於公開要現任聲寶董事長陳盛泉「讓位」。究竟陳盛沺回鍋一事是否獲得家族支持,令人起疑。

對此,九日下午五時,陳盛沺在八德路上的陳茂榜基金會辦公室接受本刊採訪。為了澄清外界疑慮,陳盛沺特地把陳盛泉從董事長辦公室找來,一塊受訪。

四十五分鐘的訪談中,陳盛沺獨挑大梁,大談六月改選時,自己將出任董事長,弟弟則是副董事長,兄主內、弟主外,二人一塊打拚,「未來希望能重新打造父親時 代『勤儉』的價值觀。」弟弟隔著一張辦公桌,看著哥哥侃侃而談,不發一語。席間,陳盛沺提議:「我在場,(指弟弟)會不會不方便說,要不要到隔壁去說?」 陳盛泉笑著搖頭。

由於陳盛沺仍在緩刑期間,若六月十五日聲寶改選順利上位,將是上市公司中「首位緩刑董事長」,適法性挑戰主管機關底線。「我已經請教過法律顧問,除非主管機關有疑慮,否則應該沒有問題。」陳盛沺說。

硬回鍋 家族反彈

好不容易找到空檔,本刊轉向陳盛泉提問。陳盛泉說:「兄弟倆曾經討論過,順利的話,日後將出任副董事長,至於總經理則交給專業經理人。如果主管機關不同意 的話,那就續任董事長。」聽弟弟這麼說,哥哥改口接腔:「如果沒辦法當董事長的話,將會支持陳盛泉擔任。」說明二兄弟對哥哥回鍋一事,已達成共識。

不過,陳盛泉能否如願重返聲寶,除了要經過金管會這一關,最關鍵的,還得經過持股超過三成的家族成員同意。

本刊調查,陳盛沺未先徵詢家族意見,就大動作宣示回鍋,已引起家族反彈。

一位家族成員向本刊表示:「陳盛沺應該先問問大家的想法,不能先斬後奏,想做什麼就做,然後要大家支持。」「企業經營是要講成績的,以前又不是不支持他,結果呢?」「陳盛泉做的好好的,要換掉他,總要給點理由吧。」「總不能說是長子,董事長就該是他吧。」

獲緩刑 想返家業

陳盛沺是聲寶創辦人陳茂榜的長子,陳家從賣收音機起家,一九六三年開始生產自有品牌電視、冰箱等。陳盛沺一九八七年接棒時,當年營收破百億元,年終獎金動輒發放半年以上,名列家電三雄,風光不已。

後來陳盛沺多角化經營,投資棒球隊、汽車等,多以慘賠收場。而最慘的,莫過於二○○五、二○○六年間,虧掉百億元,陳盛沺則因聲寶旗下瑞智精密對大陸超額投資案,遭通緝留滯海外。

這些年,陳盛沺將家業交由弟弟打理。直到三年多前,大選後改朝換代,他返台投案。回台期間,他對家業「積極關心」,在聲寶桃園總部弟弟陳盛泉的董事長辦公室裡,設有自己的祕書。去年三月獲判緩刑後,心中石頭落了地,他起了回鍋的念頭。

王文洋 報恩買股

然陳盛沺本身持股僅有一千多張,他的妻子范碧娥持股二.一二%,合計不到三%。因此,陳盛沺先搬救兵,找上外甥、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長子王文洋。王文洋的祖母、也就是王永慶的母親王詹樣,與聲寶創辦人陳茂榜夫人陳張秀蘭為表姊妹,王文洋得叫陳盛沺表舅。

王文洋答應支持,以大娘王月蘭的名義買股。依聲寶四月二十九日揭露的十大股東名單,排名第一的就是王月蘭,持股一萬五千多張,約二.六三%。

王文洋友人指出:「王文洋純粹是要幫表舅的忙,雖只買五%,這個持股已經足夠當董事長了。」一名台塑老臣說:「與其說是投資,不如說是來『報答、還債』 的。當初王文洋赴大陸成立宏仁集團時,陳盛沺投入了六億元,但是宏仁營運先盛後衰,虧了那麼多錢,讓很多大股東住進『套房』,有點說不過去,現在表舅有需 要,王文洋當然出手幫忙。」

尋支持 反應冷漠

這一項回鍋計畫,陳盛沺在一月十三日,與弟弟一塊到日本出差時才告知。事前不知情的陳盛泉,礙於兄弟情誼,默默同意。之後,陳盛沺便開始積極地運作。

先是農曆年前,陳盛沺透過誠寶科技前總經理陳守能,動員全台的經銷商幹部,出席二月十二日的聲寶家族春酒聯誼。在台北福容大飯店宴會廳的聯誼會上,多年不見的陳盛沺,「突然現身」。

「會上,陳盛沺告訴大家,聲寶今年會賣地。並提醒大家可以買股票,但要保留至四月十六日停止過戶日,這樣才可以在今年股東會時投票支持陳盛沺。他還保證, 支持他就可以賺錢,聲寶股價會拉到二十元以上。」一位與會者說。聲寶在林口有四萬多坪土地,在土城有三千多坪土地,資產豐厚。

三月底,陳盛沺轉而尋求家族成員支持。他廣發邀請函,請家族成員在四月二十三日到南崁中悅音樂廣場的自家豪宅小聚。但家族成員反應冷漠。

因此,四月十五日,陳盛沺趕忙再發通知給家族成員。「這次,陳盛沺直接在邀請函中,附上請大家簽名支持他當董事長的回函,信中還保證,未來聲寶股價上漲,配股一元以上。」知情人士說。此外,陳盛沺還打電話給家族成員補充,過年期間已邀王文洋入股。

「四月二十三日聚會當天,儘管陳盛沺熱情邀約,家族大多缺席。」一位家族成員說,「當年聲寶虧損連連,說穿了不還是陳盛沺捅的婁子。」

此外,陳盛沺滯留北京時,與名舞蹈家曹金鈴過從甚密,曹金鈴一度被人誤為「陳夫人」,也讓家族成員不諒解。

陳盛泉 低調回應

對陳盛沺的強勢表態,陳盛泉在聲寶內部不得不說話:「最近傳言很多,我也希望大哥回來,他也是大家的老長官,希望他能夠繼續領導,繼續擦亮聲寶這一塊老招牌。」謹守老二哲學的陳盛泉,不輕易動怒,話也說得很保守。

但陳盛泉也回憶:「接聲寶時,狀況很緊張,一直到這幾年,總算站穩腳步。」七年前,他臨危受命,接下財務吃緊的聲寶,天天要面對周轉問題,當時他咬牙苦撐,只求保住聲寶招牌,經過減資、賣地、景氣好轉,直到二○○八年才終於轉虧為盈。

如今,這張成績單,贏得家族成員信賴,也成了和哥哥抗衡的利器。陳盛沺能否如願回鍋聲寶,還有戲可瞧。

陳盛沺小檔案

現職:陳茂榜基金會董事長、聲寶集團會長

生日: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九日

學歷:成大水利系畢、美國猶大州州立大學土木碩士

家庭:妻子范碧娥、育有二子

經歷:一九九一年起主掌聲寶集團。二○○四年起因涉掏空子公司瑞智精密等案,將聲寶、瑞智董座交棒給弟弟陳盛泉,滯留北京至二○○九年,才返台面對官司,其後獲判緩刑;二○一一年計畫回任聲寶董事長。

陳盛泉小檔案

現職:聲寶集團董事長、夏寶董事長

生日:一九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學歷:台大電機系畢、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電機系碩士

家庭:妻子許美洋、育有一子一女

經歷:一九八五年左右返國出任台灣新力土城廠協理;二○○三年接任聲寶副董事長;二○○四年任聲寶董事長;二○○五年兼任瑞智董事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3

八年改造聲寶命運 卻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老哥強勢復出 陳盛泉心酸卸兵權

2011-6-27  TWM




陳盛泉把聲寶從瀕臨破產邊緣,整頓為一家毛利率攀升至七年來最高水準,而且財務趨於穩健的企業。不過,大哥陳盛沺復出,他卻「毫無抵抗」交出董事長寶座,這當中有什麼內幕?

撰文‧謝富旭、鄭淳予

「我要被downgrade(降級)了!」三個月前,聲寶前董事長陳盛泉對好友吐露了這句話。三個月後,陳盛泉的哥哥陳盛沺聯合已故「經營之神」王永慶長 子王文洋,除了兩人自有股權外,外加蒐購委託書,以掌握近六○%的股權「強勢」重新入主聲寶。執掌聲寶經營兵符長達八年的陳盛泉轉任副董事長一職,卸下肩 上的經營重擔。

二○○四年,陳盛沺因聲寶集團旗下瑞智精密違法投資中國大陸,滯留大陸未歸,陳盛泉臨危受命擔任聲寶董事長。當時五十四歲的陳盛泉面對的聲寶家業,內有轉 投資虧損黑洞深不可測、外有家電市場萎縮,還有因哥哥涉嫌掏空瑞智精密與政府關係急速降至冰點,企業形象江河日下。私底下喜愛研讀台灣史的陳盛泉,面對的 是一段聲寶創辦以來,最黑暗艱困的歷史時刻!

清創止血 救回瀕死家業「那時候,銀行的人一碰到我們,就毫不留情面地問聲寶會不會倒閉?讓人情何以堪!」一位聲寶老臣回憶說。陳盛泉接掌聲寶後,馬不停蹄地對聲寶 過去的轉投資虧損沉痾進行緊急切除手術,在他近八年董事長任內大力整頓的聲寶,雖然還稱不上浴火鳳凰,但止住失血,穩住局面,讓聲寶重新站穩腳跟並起死回 生,倒是家電業界對陳盛泉的客觀評價。

陳盛泉接任聲寶董事長大位後,首先動刀的就是虧損連年的新寶科技。新寶科原本從是電腦監視器製造,後來進入代工液晶電視領域。陳盛泉曾企圖將新寶科技轉型為收銀機、醫療及安控監視器等領域,但改革最後仍告失敗。新寶科於○八年被法院裁定破產。

接下來,陳盛泉把「手術刀」指向聲寶的3C通路賣場上新聯晴、聲寶第二品牌Claire以及聲寶集團旗下的電子轉投資事業。上新聯晴從展店最高峰時的近二十家門市,縮減至目前的十一家,並與倍適得電器(BEST)結盟聯合採購,降低成本。

雖然上新聯晴去年仍告虧損二千六百多萬元,但這已經是從每年一度虧損高達四千多萬元顯著降低。Claire則毅然結束,聚焦聲寶單一品牌,避免踩入另一個 財務黑洞難以自拔。聲寶持有二○%的筆電代工廠志合電腦,也在陳盛泉拍板下,與精英換股合併。聲寶自此從高科技大夢中覺醒過來,重新聚焦家電本業。

不過,陳盛泉的整頓聲寶之舉,讓聲寶的股東付出慘痛代價。○四至○七年這四年間,聲寶總計為業外轉投資提列高達新台幣九四.三億元的損失,這四年間的累計 稅後虧損則高達一二七億元。聲寶的每股淨值也從陳盛泉接任董事長那年的十一元節節滑落至○七年的五.二元,並進行兩次減資,股本從一二八億元降至五十八億 元,才讓每股淨值回升至十元以上。

處女座的陳盛泉,揚棄一味衝營收與多角化經營策略,在八年董座任內,聲寶表面看似營收節節敗退,從○四年的超過二百億元一路萎縮至去年的一百億元,但「裡子」已經逐漸改善。

雖然八年間,聲寶的營收「消失」了一半以上,表面看似事業版圖嚴重萎縮,但去年合併營收雖僅一○二億元的聲寶,卻創下近十九億元的毛利,毛利率達二○%, 是七年來最佳的一年;營業利益率達二%,則是八年來最好的成績。更重要的是,一度為投資人詬病的高負債,也在陳盛泉積極處分並活化資產下,從最高峰時期的 一百二十億元降至五十億元出頭,負債對淨值比從最高峰的二五○%降至今年第一季底的六六%,財務穩建度已遠優於老牌家電廠大同(負債對淨值比為一五 六%),更與家電優等生東元相當接近(五四.六%)。

○八年陳盛泉延攬建中同學、在電子業任職過的王宇東擔任聲寶總經理與執行長。「Tony Wang當執行長後,聲寶紀律更嚴明,獎罰更明確」、「Tony儘管讓聲寶員工神經緊繃不少,但卻是聲寶近三年來本業轉虧為盈的重要功臣之一!」一位聲寶的顧問如是說。

股東會釋出兵權 滋味百陳陳盛泉個性溫和,對員工兇不起來,他深諳自己的個性,於是從外面找了一些顧問及專業經理人代替他扮演黑臉角色。「去聲寶跟他們主管開會之前,『阿 泉』總是一直交代,不要客氣,要嚴厲一點,多批評一點,這樣聲寶的主管才會進步!」這位顧問透露說。

陳盛沺從小就被集團創辦人陳茂榜積極培養為集團接班人,O型雙子座的他腦筋轉得快,聲寶集團的多元發展都出自他的點子,小他二歲的陳盛泉則是典型的A型處 女座性格,凡事謹慎、注重細節。兩兄弟個性雖大相逕庭,但陳盛泉對哥哥陳盛沺卻極為敬重。即使陳盛沺所做的決策讓他不認同,「阿泉也會放在心裡不會講出 來!」親近陳盛泉的友人說。

因此,今年聲寶股東會改選,陳盛沺不但聯合王文洋,甚至在市場公開徵求委託書強勢入主聲寶的作法,據了解,這個舉動讓陳盛泉心中頗不是滋味。他對親近的友 人傾吐心事說:「本來就沒有要跟他爭的意思,何必防我防成這樣?」不僅徵求委託書,陳盛沺一登上聲寶董事長寶座後,隨即撤換王宇東,自兼總經理一職。聲寶 集團上下傳言,陳盛泉過去八年所拔擢的高階主管以及外部顧問可能將被一一撤換掉。

六月十六日晚上,陳盛泉在台北市君悅飯店,好友為他舉辦一場告別聲寶董座的餐會(陳盛沺沒有參加)中,特別請了一名小提琴樂手演奏多首他喜愛的曲目。據友 人轉述,當小提琴手演奏到(阮那打開心內的門窗)時,他神情頗為激動。餐會尾聲,陳盛泉甚至引喉高歌一曲(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聲寶的「陳盛泉時 代」隨著這首歌曲畫下一個句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6

蹲好馬步、順勢而為、發掘強勢股 東山三年苦讀逾百遍 領略兵法要義

2011-7-4  TWM




 東山老師坦言,從前少年得志,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發現錯得離譜。

十幾年前,他開始看《孫子兵法》,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對他最深遠的,莫過「順勢而為」、抱緊大盤。

撰文‧歐陽善玲

「如果時光倒流二五○○年,我遇到孫子,會馬上給他磕頭,請他收我為徒。」史書作家東山,在股市打滾二十四年,接觸《孫子兵法》超過十三年;他鑽研老祖宗的戰略智慧,反覆研讀《孫子兵法》至少一百遍,讀了三年,才慢慢通透其中道理。

聊起這套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帶兵征戰絕學,東山眼神發光、心神領會地說,《孫子》啟發的是戰略觀念,他將人性摸透,專攻人性弱點。「人性是永遠不變的,不是貪生怕死,就是貪財好色;而股市,正由人所組成。」參透《孫子》的奧妙之處,在股市,也就不容易受傷。

找到「股市之道」

上 不去、下不來的盤就別玩打開《孫子》,開宗明義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東山依著句子解釋,「戰爭是國家重要大事, 關係到人命生死、國家存亡,一定要好好研究、考察。」轉換到股市操作,也是一樣。講到這裡,他拍了一下桌子說:「當初就是不懂『股市之道』,才會摔得這麼 慘。」東山回憶,一九八七年第一次踏入股市,當時上市公司只有三百多家,錢多籌碼少,不管好股、爛股,全都雞犬升天,讓他產生「股市只漲不跌」的錯覺。他 靠著本業出版社工作,累積到一筆令人稱羨的財富,拿著這筆錢,東山勇闖股市叢林,沒多久時間,就賺進千萬元資產。

「剛開始,我也不相信只要 看著螢幕上跳來跳去的數字就能賺錢。那時候,走大多頭市場,給我錯誤觀念,後來把我害慘了。」東山語氣激昂地說,「這是我生平遭遇到最大的挫敗」;八個月 內,資產從六千萬元變成二十八萬元,每天晚上都在作惡夢。後來,讀了《孫子》才發現,股市不但冷酷無情,且殺人不見血,就與戰場一樣。如果不用頭腦,不先 把功夫練好就進場,最後就只有被痛宰的份。

在股市重重摔了一跤,東山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懂「股市之道」,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玩股票。他深有所感地表示,股市很玄妙,不停跳動的數字,看起來好像只有漲、跌或平盤,但裡面迷霧重重。為了將股市的節奏本質弄清楚,他開始到處拜師學藝,想掀開股市神祕面紗。

「股市有一種運動慣性,一是上升,一是下跌,還有橫著走;上不去、下不來的盤,我就不玩。」東山潛心學習,經年累月下來,他斬釘截鐵地說,「現在股市要痛宰我,是不可能的。」這份自信,來自他悟出一個真理,即操作股票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永遠緊抱大盤大腿」。

東 山說,台股從九三○九點一路下滑到三九五五點,我聽過身邊賠錢最多的人,金額高達三億元。為什麼會賠錢?道理很簡單,股市有多空,當市場走多的時候,代表 財神爺站在多方;而從九三○九點重挫到三九五五點,很明顯地,財神爺站在空方。這時手中握有大量股票,等於站在財神爺的對立面,試想,這樣會有好果子吃 嗎?

蹲好馬步練功夫

即使做好萬全準備 行情也不能被操控除了抓緊大多頭行情、順勢而為,東山自信能在股市屹立不敗的原因,就在他常以《孫子》期勉自己,進場前須修煉好自己的實力,不打沒把握的 仗。例如,「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白話是說,先消除自己的弱點,具備敵人無法打敗的條件;在準備充分、基礎完好下,等待敵 人發生錯誤,以創造致勝機會。

股市裡,他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解,「不該玩股票的時候就別玩,等到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出現,再進場。」另外,孫子 說:「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引申到股市,就是將大盤看作是強大對手,當兩軍對壘時,一般人是不可能力抗大盤的。東山巧妙比喻,「就算首富,擁有二千億 元資產,足以控制盤勢,但也只能當一天的王。就好比在森林裡,遇到獅子、老虎,手中沒有武器,那還不快逃?」東山強調,如果面對的是非常強大的敵人,硬幹 是匹夫之勇、笨蛋行為。不僅如此,只要大盤沒有大行情可圖,就算有波段獲利空間,東山也不為所動,保持空手。「要進入股市,先決條件是波動要大;像這兩個 月以來,指數上不去也下不來,要賺錢就很難。」像孫子說:「兵貴勝,不貴久。」對應到股市,講白了就是「賺錢才是唯一的王道」。東山直言,很多人有壞毛 病,手上沒股票會睡不著。「像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因波動幅度不大,頂多能賺小錢,但這就像刀口舔血,雖 舔到了血,但有失去舌頭的危險。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就好。」至於什麼是好機會?東山借用《孫子》進一步說明。「百戰百勝,非善之 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百仗勝百次,不是高明中的高明,能在不開戰情況下,使敵人降服,才是高明中的高明。運用在股市,即做短 線交易,成本高、利潤低,非明智之舉;真正的高手,會伺機而動,順著大多頭趨勢而為,輕鬆賺錢。

「做股票,不要做得那麼痛苦!比方說,大盤 雖然一天可漲百點,但若實際上漲停板家數不多,代表這個盤只是形式漂亮,但本質不好。」東山分析,漲停家數少,代表主力對前景感到不明朗。只要主力不介 入,就難有大行情,想要賺錢就不容易。像現在指數波動幅度小,要抓到高低點獲利,只有神仙才辦得到。

因此,要在股市作戰贏得勝利,就要靠「客觀環境」來打敗敵人。「所謂『勢』,就是大方向。當趨勢走多,操作股票自然輕鬆又愉快。」東山強調,操作個股時,一定要先看大盤怎麼走,沒有大盤走多的支持,個股基本面再好、技術面再棒,也絕對走不高、走不長。

實際操作順應節奏

股 市求勝關鍵 找出強勢股他說,知道勢怎麼走,操作就順利。而在選股上,最簡單好用的一招,就是「穿頭慣性法」。東山解釋,所謂穿頭,是指股價突破最近一波高點並站穩其 上。這是股價開始走多的初訊,但不代表股價將從此扶搖直上,因為有可能才剛穿頭,就立刻回頭。意思是,只突破了一天,就被打回來,形成假穿頭。反之,若股 價一旦穿了頭後,又繼續穿頭,形成所謂穿頭慣性時,就表示多頭行情來了。

「股價能穿頭,並形成穿頭慣性,最重要意義是,讓最近一波乃至上上 波被套牢的人解套。這表示,多頭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進股票,追價意願強,一旦多數投資人願意追價,行情自然易漲難跌。」東山說,一旦搞清楚了什麼是穿頭, 什麼是穿頭慣性後,實際上操作也要順應一定節奏,才不會亂了方寸。

他建議,「第一次穿頭時,先買進總資金的一成;不必買太多的原因,是防止 假突破而受重傷。第二次穿頭時,證明第一次的作法是對的;做對了、賺到了,才值得加碼。到第三次穿頭時,不但證明前二次的操作正確,更重要的是,穿頭慣性 形成,多頭行情宣告來臨,要怎麼加碼,該怎麼操作,就很簡單了。」另外,當台股處於箱形整理盤局,亦即當股價在一個極狹小的區間遊走,碰到這種技術線形, 只要大盤還在多頭行情中,一旦出現穿頭,尤其是漲停板式的穿頭,不必等到穿頭慣性,就要趕快進場。原因有二:一、大盤在多頭行情時,技術面好的個股,一旦 穿頭,就很容易形成慣性;二、平台整理的個股,整理期越長,爆發力越強,不及時進場,就越難買得到。透過東山的「穿頭慣性法」,操作強勢股,就能像「行於 無人之地」那樣輕鬆、自在。

「十幾年前,我開始念《孫子》,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東山說,從前少年得志,很年輕就賺到一筆可觀財 富,便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才發現錯得離譜。多年下來,仔細揣摩《孫子》箇中精髓,只有「五體投地」四個字,才能完全表達內心崇敬之意。而參透了《孫 子》偉大、奧妙所在,也讓東山看破一般股市迷思,並重新面對過去失敗經驗,反覆提醒自己,謹記老祖宗的智慧。

東山

出生:195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史書作家

經歷:出版業

著作:《股市戰略與絕學》、《你能懂的孫子兵法》等10多本書孫子曰:「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股市啟示:利用客觀環境來求勝。「勢」是大方向,當趨勢走多,操作股票自然得心應手。

實戰技法:如何判斷多頭行情?

1、大盤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均線呈現多頭排列。

2、指數突破最近一w波高點,並站穩其上,甚至形成「穿頭慣性」,就代表多頭行情來了。

孫子曰:「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股市啟示:不要與大盤趨勢對抗,「永遠緊抱大盤大腿」實戰技法:大盤反轉徵兆怎麼看?

當大盤愈走愈高,突然一天跌幅超過1.5%,包括開高走低的實體長黑,就要小心盤勢可能由拉回,變成回跌。

孫子曰:「善戰者,先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股市啟示:贏不了的盤,就不玩;只有在最佳狀態、有穩賺把握才進場。

實戰技法:如何尋找強勢股:穿頭慣性法1、個股股價第一次穿頭時,買進總資金的一成;第二次穿頭時,才加碼;第三次穿頭時,穿頭慣性形成,操作就很簡單。

2、操作個股時,要先看大盤走法,沒有大盤走多支持,個股技術面再強也走不高、走不長。

孫子曰:「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股市啟示:把股票脈動摸清楚、技術分析學好,就能不被盤勢牽著鼻子走。

實戰技法:如何從價量變化,掌握盤勢?

1、任何技術指標都由價、量而來。其中,「價」最重要,有「價」才有「量」。

2、看不懂、或技術線形不夠好,寧可不進場。

東山老師對未來台股的看法:「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68

王文淵強勢領導 台塑治理危機愈補愈大 一封信、兩位董座和三位被告的啟示

2011-9-19  TWM




台塑一年多來的八把大火,燒得領 導階層方寸大亂,管理嚴重脫離常軌。台塑內部人士直指,王文淵的「大阿哥」強勢性格,是台塑治理的關鍵危機。「他爬得愈高,總管理處功能愈弱化,稽核功能 全都漏,讓公司治理出現大問題。」

撰文‧林瑩秋、方沛晶

對「經營之神」王永慶而言,他和弟弟王永在奮鬥一輩子,打下的就是「王家天下」。但是,打天下並不難,如何治理江山才是問題,而且還要後代子孫能接上手, 更是難上加難。

台塑一年多來的八把大火,燒得領導階層方寸大亂,從幾件事就可看到台塑管理高層脫離常軌,對「公司治理」說一套做一套。

第一件事,是台塑化對雲林縣政府的十億元捐款謎雲。

捐十億 董事會完全狀況外?

六輕工安事故期間,雲林縣縣長蘇治芬證實,七月十九日台塑化匯給雲林縣政府十億元捐款,指定用於布袋戲傳藝中心等興建用途。在外界看來比以往回饋地方的金 額高,又在大火連環燒的敏感時機,事情曝光後,一度被懷疑是「不樂之捐」,讓蘇治芬蒙受不白之冤,逼得她主動請送調查以示自清。

但,這筆錢是如何支出的?

根據台塑化董事會議事規範,「重要財務業務報告」是定期董事會的議事內容,這十億元,毫無疑問是重大財務業務,因為連台塑化被雲林縣政府罰個十萬元,都要 乖乖上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說明「重大訊息」。此外,根據集團總管理處訂定的捐贈辦法,凡一億元以上捐贈,須提報公司最高決策單位︵董事會︶,何況是十億 元巨額捐款,董事會完全狀況外。

而且這十億元從七月十九日支出,一直到事情鬧開,才在八月二十三日第三季董事會上趕忙「追認」,等於「先斬後奏」;之後,船過水無痕,事關股東權益,至今 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卻還是找不到台塑化對這十億元的詳細說明。

台塑化只在八月十五日發布新聞稿簡要說明,「…為配合雲林縣『農業首都』發展政策,並協助推動布袋戲文化保存與傳承,由台塑企業以專款專用方式於一○○年 七月捐贈雲林縣政府十億元,供縣府在當地興建『布袋戲藝術館』…,絕非私相授受之黑錢,亦無意影響縣府對本企業六輕之監督。」身兼台塑化常董的集團副總裁 王瑞華,雖對媒體公開表示,這是她做的決定,再由總管理處去洽談與執行。但她先幫台塑化捐了十億元巨款,再要董事會追認,這作法與大家熟悉的「公司治理」 原則落差太大,讓一向很少發言的台塑化獨立董事、前國民黨投管會主委張昌邦,都忍不住表示意見。他或許看多了國民黨黨營事業機巧之妙,但肯定是第一次「看 不慣」這種先斬後奏的大筆支出。

第二件事,是王文潮辭去董事長後,接任的專業經理人陳寶郎,並未像王文潮一樣得到王家人完全的信賴。

台塑集團核心管理階層多姓「王」,彼此是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再加他們婚配的對象,以及幾位忠心耿耿的王家老臣。但一連七把火燒出了王家天下的危機,也 燒出第一位與王家毫無淵源的陳寶郎,接下台塑化董事長這樁人事案,打亂台塑內部原定接班布局。

要退隱 放手給專業經理人?

王文潮口口聲聲說,王家人要退隱,把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但台塑集團卻在八月二十六日正式公告,以前原油、煤炭採購都由台塑化負責,以後基於成本和效率 考量,改歸由集團總管理處統一採購。換句話說,就是一年兩百億美元的油、炭採購權又回到總裁王文淵手中,非王家人,手是摸不到重大採購業務的。

而且,台塑企業為了運輸之便,在一九八○年三月,於賴比瑞亞登記成立「賴商」台塑海運公司,擔負起集團海上運輸之重責大任;為配合麥寮六輕工業區港口營 運,在一九九六年八月設立「台塑通運」公司,對麥寮港進出船舶提供船務代理服務;又為了載運台塑企業所生產之油品,在二○○○年六月設立「台塑海運」,計 有油化兩用輪、化學輪、散裝煤輪、油品輪、貨櫃輪……等各式船舶四十七艘。以往這些公司的業務,都劃歸台塑化所管,但內部傳出王家人下台、陳寶郎上台後, 這些業務將轉由台化管轄,又回到王家人手中,更加深陳寶郎的「外姓」色彩。

第三件事,是關於組織架構。

今年初台塑越南河靜鋼鐵發了一份公文,公布越鋼的組織架構圖,上面有董事長林信義等重要幹部的名字,但最後卻附了一則落日條款「暫訂至民國一百年十二月 底」。看過這份公文的台塑人士多感納悶,因為組織架構是可長可久的建制,「保鮮期」怎會只有四個月?難不成意味著明年越鋼又會有新的人事調動?讓台塑人看 得霧煞煞。

第四件事,是關於工安事故的檢討。

五月十二日,六輕發生今年第一次大火後,總裁王文淵曾指示內部要認真檢討火警事故。據內部人士透露,大家檢討半天,最後王文淵裁示:「安衛環中心對事故發 生應有SOP好像未建立,請建立!如FTIR架設太慢,訪談未盡完美!」這份公文會辦了很多單位,但部分人士坦承:「實在看不懂王文淵在裁示什麼?」而且 在五月十二日事件,南亞認了錯,但內部懲處卻以「事故責任已有司法機關調查中」為由,決定擬待確認後再行議處,南亞總經理吳嘉昭也批示﹁事故責任與懲處另 議﹂。但即時的懲處在管理上最具效用,拖久了,誰對誰錯也沒人在意。而且把公司內部的懲處和司法審判掛鉤,這大概也是公司治理罕見的案例。

以去年七月三十日的工安事故為例,從雲林地檢署主動展開偵查,一直到今年八月偵結「不起訴」,歷經一年多時間,最後因為不起訴而沒有任何人受到懲處,但事 故發生造成公司損失,卻沒人需要為此負責。

至於日前六輕的連環工安事故,目前已有二廠長、一主管被雲檢列為被告。一位六輕員工透露,通常這類工安事故,檢方都會「向上發展」,希望溯及單位最高負責 人,所以幾乎就是該廠廠長,但最後被判有罪的,也幾乎都是「頂罪」的專員級以上員工。不過這些員工日後都會被高升成經理,雖然可能沒有實權,但職等一定三 級跳,得到應有的補償。

王永慶二房么兒王文祥,八月間曾寫了一封信給台塑化董事會,表達二房對集團管理高層領導的不滿,並要求追究火災真正原因和責任歸屬。

一封信 表達二房強烈不滿?

這封信,就像一顆石頭,狠狠丟進已經動盪、渾濁不堪的水池中,「撲通」一聲,濺了大家一身溼。八月二十三日的台塑化董事會中,這封信讓王家人之間的權力關 係再次緊繃,也再次呈現王文淵威權領導、一人說了算的行事風格。

當天,王文祥建議由台塑化董事會成立「工安監督小組」,王文淵先是回絕,認為那和原來的制度設計疊床架屋,已經有的功能,何須再設一個小組?因為王文淵明 確表態,董事會一改過去的共識決,破天荒動用表決,採用無記名投票,最後以十四比一的懸殊比數,否決王文祥的這項提議。

任憑台塑內部用各種方式檢討六輕工安事故,都不如王家老臣、想要退休的台塑董事長李志村說得「一針見血」,他直言:「台塑當初選麥寮是選錯地方了!」不 過,這句話聽在王家人耳中顯然是犯了大忌,因為當初場址是王永在選的,也經過王永慶同意,怎麼會有﹁錯﹂呢?

龐大的台塑王國,目前正遭逢嚴重的「治理危機」。以現在台塑集團的作法,把很多工程、業務都外包出去,對價格要求又非常嚴苛,低價競標的結果,又造成品質 不穩定,再加上地方勢力介入,讓六輕的工安堪慮。

除了治理危機之外,更讓人擔憂的是台塑的「營運危機」。

七月底發生工安意外的台塑化,八月煉油廠全部停車二十天、三廠也進入歲修,加上南亞目前還有七座工廠停爐,已導致負責國內運輸的台塑貨運面臨「無貨可載」 的窘境。

為降低營運損失,公司「鼓勵」貨運員工盡量休年假。由於以往集團內員工年假未休可折現,現在卻是「一定」得休,貨運員工認為,「這根本就是另類的無薪 假!」更令員工擔心的是,六輕停工計畫出爐,明年九月底前六輕六十六座廠、每一吋管線都將分階段停工檢查,這也代表未來一年「無貨可載」的情況恐成為常 態,年休假休完了以後,屆時恐怕真的得放無薪假。看來「大阿哥」王文淵碰上治理和營運上的雙重危機,腳步更顯得凌亂不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6

「生態系」盟主 強勢主導或共治分利好?

2012-8-27  TCW




商業生態體系(business ecosystem,以下簡稱生態系),是一九九○年初期提出的概念,強調企業之間彼此透過合作、共同演化(co-evolution)過程,產生有價值 的終端產品或服務,是一種「打群架」的概念;現在又因為數位科技匯流,以及商業環境複雜度提高,以生態系為主體的競爭趨勢越趨明顯。

如,蘋果(Apple)與其線上市集中逾五十萬個應用軟體的廠商,就是一個陣營。蘋果的成功,讓台灣企業更看到生態系的殺傷力。

然而,生態系,也正演化出南轅北轍的模式。如英特爾(Intel)與微軟(Microsoft)及成千上萬軟硬體廠商形成的Wintel生態系,和以安謀 (ARM)為中心的應用晶片開發社群;前者,強勢主宰產品規格,後者,只負責建立產品架構,收取授權費,把產品創意主導權留給合作夥伴。

一個獨裁主導,一個共治分利;前者,生態系盟主握有資源和技術,清楚掌控終端市場需求,缺點卻是,缺少差異化;後者,盟主本身沒有資源,只提供技術,且得讓利給夥伴,並要仰賴眾多夥伴才能分散研發風險,但卻能讓創新像種子一樣,遍地發芽。

現在,全球逾九成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都得用安謀架構的晶片,安謀不僅近五年營收成長逾五成,更將直接威脅英特爾。安謀營運長巴德(Graham Budd)與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國企系教授李吉仁對談兩種生態體系的優缺點與未來勝負,精彩內容摘要如下。

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國企系教授李吉仁(以下簡稱李):技術多元化的今天,建構並運用產業生態系力量將是趨勢,因為在各自專精的前提下,可以槓桿運用不同 公司的技術與資源優勢。但生態系類型卻有不同,過去看到有中心廠商主導、甚至主宰整個生態系的發展與競爭力,如英特爾。安謀發展生態系的觀念有何不同?

建生態系,不必當強勢領導經營社群,夥伴逾九百五十個

安謀營運長巴德(以下簡稱巴):我們是滋養和協助的角色。不強迫或限制生態系,因為這麼做的話,會讓創意窒息,安謀模式很棒的地方是,透過處理器的授權, 新創公司不須為既有的IP(智慧財產權)付出一大筆錢才能進入市場。創造和維護像這樣的處理器架構,需要上億美元,新的公司將很難有機會。

李:你們之所以選擇不一樣的策略,與公司成立時的資源限制有關。但你們不做終端產品,如何才能成功發展生態系?有何關鍵因素?

巴:我們的經營模式建立在由超過九百五十個夥伴形成的社群。透過鼓勵生態系創新,我們也鼓勵市場更多元。很多公司都有他們自己專攻的領域,他們可以自由創 新、區隔市場。你把過去十年行動電話市場的發展和PC市場的發展拿來比較,你會發現,很有趣,(安謀專攻的)行動電話市場都有很大的改變,但PC市場 卻……。

李:都一樣。

巴:對。因為我們的生態系不需要有一個標準的核心。

李:創新的自由固然很好,但,另一方面,你們也不容易強制你們夥伴合作的方向。你們如何讓安謀的平台可以成為產業的標準規格(de facto standard)?

賺權利金,不限一種「寬度」成本分攤,減低新品上市風險

巴:當我們二十年前成立時,願景就是要成為數位世界的標準架構。當時公司資金很少,我們利用生態系的模式,也就是我們授權技術給半導體公司,半導體公司付 我們授權費,同時他們每賣出一個晶片,也會付小額的權利金。與其他公司結成夥伴,他們幫忙我們分攤(研發)成本,也讓運用安謀處理器架構的新產品上市風險 降低。這個模式最棒的就是,為了源源不絕的權利金,我們和半導體公司共同被驅動著,要讓商品上市又快又成功。

李:你怎麼看兩方未來的技術競爭?

巴:我們的模式讓產業能有很多元的選擇。英特爾沒有的,就是這種「寬度」,像在處理器,我們有不同的架構。讓夥伴可以創造多元產品。

李:但生態系完整建立前,任一個客戶對你們會有很大影響,因為你們對終端產品的影響力沒有英特爾大。剛成立的時候,你沒有這麼多夥伴可以分散風險,怎麼管理風險?

巴:安謀成立第一天時就針對很多市場需求來分散風險,我們授權這項處理器的技術給很多公司,現有超過二百七十個公司。同時,我們持續進入不同新市場,五年前都是微處理器,近來是雲端伺服器,永遠在看新機會,讓IP應用多元化。

李:你如何看未來產業不同生態系模式的發展?

巴:我覺得這兩者是會共存。但我相信以IP為主的生態系模式,還是會在未來科技產業扮演關鍵的角色。

客戶分級,不怕選錯了搭檔傾聽需求,技術永遠領先五年

李:每個生態系都有優缺點,你如何確保這樣的合作關係長久?因為只做產品的公司可以把技術包在產品裡,較容易保護其IP,而你們只授權技術不做產品,如何確保技術不會外溢?

巴: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很複雜(不易模仿)的技術,隨時有很強的產品規畫。只要我們能持續做到這樣,合作夥伴沒有必要自行研發。我們會發展出未來五年需要的技術。

李:但很關鍵的挑戰是,如果你選錯夥伴,如果你的夥伴不成功,你將沒法攤銷合作過程中投入的成本,你能否分享一下如何選擇好的合作夥伴?

巴:新產品開發階段初期,我們會廣泛從市場蒐集資訊,也會找一小群被稱為「領先夥伴」,這也是和生態系合作很重要的方式,讓我們更聚焦(在未來的技術)。 基本上,所有客戶都是使用我們的標準IP,差別只在於,你在研發的什麼階段開始使用它,而領先夥伴會在一開始就接觸到。

李:你讓你的領先夥伴有先行者優勢,當兩家競爭廠商都想成為你的領先夥伴,你如何處理他們的需求?

巴:大部分有興趣成為領先夥伴且我們可支援的,(每個領域)只有三到四家。當然有些公司的確投資在我們身上比別人多,這自然影響我們和這些公司合作、支援的程度。

李:要協調這麼多生態系裡重要的夥伴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你如何確保你的技術符合每個的需要?

巴:這和維繫「關係」有關。安謀很小,只有兩千位員工左右,要對上九百五十位夥伴。這些夥伴公司,從高階主管到研發人員,我們都要有效聽取他們的計畫和未來想看到的技術,再把這些放進我們的產品裡。傾聽,而非獨裁。我們了解後,用彈性來回應。

李:你怎麼能正確掌握客戶賣出去的產品數量,從而收取適量的權利金?

巴:我們也會看晶圓廠出貨,但主要還是看外部會計師財報審核。

李:另一方面,你們授權金或權利金制度也很有彈性,像新創的小IC設計公司永久授權金低,但權利金就高,而大IC設計公司有成本規模,可攤提高權利金,除了確保每個公司都有公平競爭機會,你也是用這模式來降低風險?

巴:對,因十個客戶不會都成功,可能只有兩個成功,六個還不錯。而我們也需要分攤研發費用。但有趣的是,我們只收幾分錢的權利金,客戶有很大空間創造附加價值,也有更大毛利空間。

李:另外一個問題是,你們要如何抓到終端市場各種需求?因為應用很廣;和英特爾不同,它是主導技術發展,也直接創造終端產品需求?

巴:透過傾聽,我們和市場不同區塊溝通,了解市場發生什麼,把訊息帶回產品部門。但也必須小心不要創造太多產品,因授權是要大家都能用我們授權的技術,產品太多,授權模式就不會成功。我們必須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李:Cool,很有趣的模式。

【延伸閱讀】分散式創新,附加價值更高

做為移動載具中央處理器的先進技術提供者,安謀不提供標準的關鍵零組件,而是採取智財授權與協作開發收取權利金的模式,驅動中下游合作廠商的創新應用能量。這種以無形資產為獲利基礎的商業模式,具有低資產投資風險、以及與客戶分享市場成果的好處。

要能夠驅動此種生態系,不僅需要兼容標準的技術核心與創新的彈性需求,更需要動態平衡與合作夥伴間的策略利益。不同於過去PC的生態系,由中心廠商集中投資並控制標準架構的發展方向,安謀的生態概念傾向於分散式創新、共創價值與分利。

台灣廠商過去習慣於在標準化關鍵零組件的架構下,進行快速終端產品的應用創新,但附加價值相對有限。與安謀這種智財授權模式合作,廠商有機會因差異化創新 獲得較高的價值,但台廠還需要有較高的內在創新能量與差異的合作思維才行。口述: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國企系教授李吉仁

【延伸閱讀】安謀產業生態系合作夥伴超過950家統計至2012年,安謀生態系合作廠商逾950家,從做汽車儀表板、電子恐龍到智慧型手機等都是夥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92

城投債強勢歸來

http://www.eeo.com.cn/2012/1027/235260.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慧晶 在經歷了2011年年中的極度慘淡、發行幾乎陷入停滯的境況後,城投債正以一種熱門投資品種的姿態重新活躍在債券市場上。

2012年上半年,城投債再度成為債市交易員之間最搶手的品種。「城投債行情好,大家都搶著要。有些資質好的債券甚至要托關係才能買到。」一位券商交易員表示。

同時,監管層的態度也在轉變。發改委財金司一位魏姓處長在今年5月中旬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今年一定會加快平台債的發行。Wind資訊數據顯示,8月份城投債的發行量達到1222.2億元,9月份發行量為1280億元。而2011年全年的發行總額才4266.4億元。

然而,城投債的發行主體「換湯不換藥」,資質反而在下沉。發行主體中,直轄市和省的發行量減少,而省會城市和地級市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今年新發的城投債雖說資質有下降的趨勢,但收益率相應也高,投資者還是覺得城投債畢竟有地方政府背書,且騰挪空間大,甚至比一般企業好,違約的概率總會比較小。」國海證券債券研究員陳瀅說。

無論從供給還是從投資者的響應熱情來看,城投債都在以強勢的姿態歸來。一些投資機構最近在給城投債積極建倉,7%的利率加上息票,一年收益可輕鬆達到15%。

機構搶券

華英證券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吳錦生最近接到的電話和短信特別多,都是各投資機構「聞券而來」的,他們希望在華英證券下周就要發行的一隻城投債中,得到儘可能多的認購數量。

◆下轉05版

◆上接01版

「這和以前確實有很大不同。以前要路演推介,現在機構非常積極,有的獲悉消息立即通過各種渠道主動聯繫承銷商,希望獲得認購。」吳錦生說。這是一隻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發行的2A級債券,發行利率大致7%多,詢價中的認購倍數已經3倍了。

一家債券私募基金人士稱,現在城投債的確是供不應求,最近券商資管在城投債市場的買盤力量很強大,這背後還可能主要是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

與去年年中的「市場拋售」相比,投資者對城投債的態度可謂是截然不同。

2011年6月開始,上海申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因近10億元流動資金到期,部分出現逾期,被上海銀監局約談。緊接著,云南城投債因為資產重組受到市 場質疑,成為機構集體拋售城投債的拐點。彼時,經歷了央行3次加息和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市場,又恰逢年中銀行業績考核,資金本來就處在高度緊張狀態。 這兩起事件成為市場拋售城投債的最大理由。

此後,烏云壓債,城投債的發行進入慘淡階段。整個7月份,僅發了10只城投債,其中,更有兩週時間一隻債都未發出,當時很多機構更是清空了手中的城 投債。整個債券市場也進入了寒冬期。「當時融資平台自身在進行清理規範,包括剝離公益性資產、充實資本金等;而在沒有掌握融資平台債務規模的前提下,監管 機構採取了比較謹慎的態度,發行速度比較慢。」中誠信國際高級分析師王立說。

去年10月份以後,市場資金開始寬鬆,債市逐漸轉暖。在機構建倉的衝動下,高等級債券受到市場熱捧,並沿著信用等級鏈條逐漸向下蔓延,中低等級的高收益債也開始熱起來。此後,城投債因為其較高的收益,也進入了投資者的考慮範圍。

「今年上半年城投債的上漲更多是由於前期大幅下跌帶來了較大空間。今年一季度,2A-級的5年期城投債二級市場成交收益率都在8.5%以上,在這個 收益水平上,風險偏好型機構的配置意願顯著增加。」民生加銀基金高級分析師張旭說,「2011年後兩個月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到期的高峰,但並未出現過多負面 事件,因此市場對城投債券信用風險的擔憂開始降低,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到今年3月份,城投債的發行量創下1535億元的高峰。「今年經濟形勢不好,拉動內需的三駕馬車中最易拉動經濟的還是投資,國家發改委能夠動用的最 主要的工具就是投資,所以形勢發生了急劇轉變。」吳錦生說。前兩年發改委手上積壓了600多只債,到今年上半年都釋放出來了。「基本上一個工作日批一隻 債,速度明顯加快。」吳錦生說。而這些舊賬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縣級和開發區城投,這也被市場認為是監管層鼓勵放行的信號。

6月份以後,交易商協會對很多地方融資平台放鬆了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多家地級市乃至區縣級城投企業都加入了中票發行隊列。「交易商協會的動作比較大,對發行人的房地產和土地出讓收入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豁免。」上述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而這對發改委似乎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在8月份的北戴河會議上,發改委對各大券商的建議進行歸納,提出放鬆通道,要放鬆對財政收入比較好的、尤其是 百強縣的通道;比如推出定向備案制等等。但前述券商固定收益人士表示,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根據監管層處得到的最新消息,還是繼續推行通道制管 理。

實際上,在他看來,發改委的審批並沒有任何放鬆,在限制條件上還增加了。如現在規定平台公司利潤要對利息有1.5倍的覆蓋;比如現在對政府補貼收入不能完全計入收入中,平台公司的收入只有30%可以來自政策補貼,而70%必須來自主營業務收入等。

「不過,在交易商協會的壓力下,發改委可能會採取一定措施讓這些城投公司繼續回流到企業債的通道上來。」該人士表示。

「債券認購的情況是和市場流動性有關係的。其實市場上投資人並不缺錢,而是缺可投資的項目。債券作為固定收益的產品,目前2A級的債券產品的發行利率已經回歸到了7%的正常水平。」吳錦生說。

「其實現在很多城投債的價格已經處於100元以上了,未來的資本利得收益幾乎很少,我們買了也就是賺個票息。」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稱。

新債質次

儘管市場熱捧,但城投債的基本面並未發生實質性變化。

12臨沂經開債是今年中旬以來發行利率最高的城投債,達到了8.26%,而整個9月份,城投債平均發行利率維持在6.51%左右。

雖然同樣是地級市,但臨沂市在山東省內只是排名中上,12臨沂經開債是臨沂投資有限公司發行的第一隻債券,這家平台公司的註冊資本僅為1億元。

「一方面,同樣都是縣級發行人,今年的發行人和往年相比,資質明顯偏弱;另一方面,同樣都是AA級的城投企業債,其發行人以及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也顯著低於往年。」張旭表示,「發行利率提高是必然的,否則城投品種風險調節後的收益無法滿足投資者的要求。」

今年3月,城投債的發行利率已經達到過一個小高峰,平均發行利率達到了7.65%,在發行的125只債券中,有81只都達到了8%以上,而這些債券的評級基本都在2A,甚至部分是2A+。這些發行人中,就有不少縣級市的影子。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資負責人表示,近期新發信用債的資質在明顯下降,以前新發10個城投債,可能會買其中的五六個,但現在最多買一兩個。

前述債券私募基金人士認為,城投債良莠不齊比較嚴重。例如某沿海地區發的縣級債資產就是灘塗用地,而東北的某城投債資產是林地,這樣的債券被其嚴格禁止買入。

一位券商固定收益人士表示,對於發行利率較高的城投債,一些大的公募基金可能比較謹慎,但不少小的基金和券商自營、資管則想借此博出位,購買的積極性很高。

據中誠信資訊數據顯示,今年的城投債發行人中,直轄市和省為主體的城投債比重下降了10%和3%,而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的發行量都增加了9%。同時,縣和開發區管委會設立的融資平台達到了35家,佔比為15%。

中誠信國際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儘管平台債發行人被限制在百強縣政府、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設立的融資平台中,但中誠信國際也注意到,有的縣級政府設立 了多個融資平台在公開市場上直接融資,從而分散了地方政府對各個融資平台的財政投入;而有的開發區與行政區實行雙重管理,在這一體系下,開發區管委會要就 稅收收入與行政區政府分成,極大地削弱了開發區管委會的財政獨立性。

與此同時,有擔保的債券比重在大幅下降。中誠信國際在報告中指出,在2009年3月—2010年5月的平台債中,超過90%都有擔保,而在2012年前4個月發行的平台債中,有擔保的不到40%。

奇怪的是,發債主體的資質在下沉,但評級卻在上調。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調評級的債券有126只,其中城投債佔了30只。而下調評級的債券只有如新中基、江西塞維、海龍等債券。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副總裁周沅帆認為近兩年的評級上調是正常的:「地方政府對城投公司的支持意願和力度是其他非城投企業所不具備的,這也是城投公 司評級調整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去年上半年經濟出現下滑後,地方政府加大了對地方融資平台的整合力度,這就使得城投公司的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得到明顯提 升。同時,企業基本狀況的改善和提升,也會促使其信用級別的提升。」

風險緩釋?

2012年開始,城投債迎來了兌付高峰。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2年共有84只債券到期,兌付金額達971億元,2013年共有45只債券面臨到期,兌付金額達608億元。

而在這些即將到期的債券中,有多只債券的發行人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發新債。以蘇交通債為例,其在2003年和2008年發行的兩期債券都將在 2013年11月到期,兌付金額達43億元。今年3月,其發行人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又發行了25億元的5年期公司債,並密集發行3期短融,短融的募資總 額達到65億元。

同樣情況的還有張江債,2009年發行了一筆8億元債券在今年6月10日到期,而發行人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在今年5月18日又發行了一筆7億元的債券,發行利率5.6%。

該筆債券沒有擔保和抵押,但募集說明書中指出,發行人擁有良好的間接融資渠道,與各家銀行保持著長期良好合作關係,獲得了優良的信用記錄。「發債主 體重複發債很正常,這樣的情況也很多。」一位券商研究員表示,「作為企業來講,貸款融資可能也不能做到還了上期再借下期,主要是要把還款期限做好分配。而 且保持一定的負債率不要過了就好。」

周沅帆則表示,西方的市政債都是借新還舊,滾動發行的,只要能支付利息就行。對於今年的企業債來說,由於央行的兩次降息,企業的融資成本已經大大降低,因此其舉借新債以替換到期債券的成本也有所下降,這對於其債務壓力而言,無疑是利好。

在今年面臨回售的城投債中,有十幾隻也進行了存續,並都對票面利率進行了上調。如09蕪湖建投債,其回售日期是2012年3月23日,發行人選擇上 調票面利率100BP,債券票面年利率從4.25%上調至5.25%。由此,蕪湖建投債順利完成了債券存續。「現在含權債都會選擇上調票面利率繼續存續, 畢竟地方政府日子不好過,不希望現在就還債,能存續就存續。」一位評級公司分析師表示。

對於市場的參與者來說,他們似乎並不那麼在意城投債的風險。「個人認為,城投債的風險不在個券,更多是系統性風險,目前來看出現這種風險的可能性還不大,許多城投債二級市場已經出現溢價,搶到了轉手賣掉就能賺差價,公募基金大多也在買。」前述債券私募基金人士稱。

在經歷了ST海龍、江西塞維等債券的兌付事件後,投資者對政府信用有了新的認識。

「地方政府無論是從政績還是保護融資渠道的角度考慮,均不希望讓歷史上首次債券違約事件發生於自己身上。國家發改委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已在城投債券市場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競爭關係,也均不希望在自己所轄券種發生違約。」張旭說。

他向本報透露,在年中一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財金司李聚合副司長曾告誡城投債發行人,對城投債的違約要實行連坐制度,即對於有違約事件發生的地方,以後該地區發債會受到限制。

(本報記者趙娟、胡蓉萍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55

強勢日元陰影下的日本企業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633
FT:索尼、夏普、松下這三個曾經顯赫的品牌如今都已不再那麼閃耀,曾經的日本三大電子產品巨頭如今齊齊跌落深淵。
 
索尼第二財季淨虧損155億日元。
 
標普將松下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BBB級。松下第二財季淨虧損6980億日元,削減2012財年淨利潤預測至虧損7650億日元。
 
惠譽將夏普評級從BBB-降至垃圾級B-,夏普承認對是否能夠繼續留在行業裡存在「嚴重的疑問」。據FT,夏普預計明年三月底結束的財年將錄得4500億日元(56億美元)淨虧損,高於8月份預測的2500億日元。上個財年夏普虧損3960億日元。
 
在惠譽對夏普的評級意見中寫道:
惠譽預測松下的核心業務在短期至中期內不會出現任何有實際意義的扭轉,這既是由於市場地位的下降,也是由於強勢日元導致的價格競爭力下滑。
 
沒錯,日元是背後的驅動因素。
 
法興的分析師Kit Juckes寫道:
 
曾幾何時,曼聯的球員身披「夏普」戰袍,阿森納隊服上寫有「JVC」字樣。如今,這些昔日的明星被台灣和韓國的後輩們逼入此等境地不禁讓人唏噓。而如果日元不那麼強勢,這一切還是可以挽回的。
 
下圖是日元的走勢:
 
Kit Juckes寫到:
顯而易見的解決措施就是讓日元貶值。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日本的實際利率和真實債券收益率都高於歐美。日本的淨國際投資頭寸仍然龐大,這些都不是日本央行所能控制的。事實上,過時十年裡,日本央行無數次的干預匯市,購入美元拉低日元,再降獲得美元用來購買短期美債,從而壓低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而這又推高了日元。
 
因此,我們仍然需要等待改變局面的因素出現,日元的大趨勢仍然沒有實際改變。明年可能需要一些更極端的措施,但在此之前,夏普、松下、索尼以及其餘的日本科技企業仍將靠自己苦苦掙扎。
 
下面,來自德意志銀行的Alan Ruskin的圖表顯示出日本企業面臨的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