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 Dec 2015 - [香港八十前] 冠忠巴士(306)上半年業績 + 財務分析數據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6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冠忠巴士(306)(公司網址)現價$4.23,現時市值約19.5億港元(「香港八十前」成員),提供非專利巴士、專利巴士、本地豪華轎車、酒店及旅遊、中國內地巴士等服務,當中以專利巴士服務最重要,去年度佔整體收入及溢利皆超過70%。昨天公布至今年9月上半年業績,收入按年持平,毛利率升4.6個百分點,經營小巴的進智公共交通(77)一樣,主要受惠於價大跌。純利按年升56%,撇除非經常性收益之除稅前純利,按年亦升36%。財務及營運現金流皆健康負債比率則仍然高企中期息連特別息派息進取,金額高於純利。

大家若有興趣對上市公司作業績財務分析DIY,並取得Microsoft Excel Templete,請參閱我的最新著作「港股A餐」,各大書局有售,或可到「超閱網」(按此)網購。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摘要大公開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94

2 Jan 2016 - [香港八十前] 進智公共交通(77)及冠忠巴士(306)財務分析數據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6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今天在香港最受歡迎財經雜誌之一「經濟一週」,繼續隔週刊登的專欄「香港八十前」,我這個「八十前」會主力分析市值未到80億港元(約10億美元),市場較少留意的港企。今天的主角是進智公共交通(77)及冠忠巴士(306),而就著實體書篇幅所限,我會將集團財務分析數據放在「紅猴」Blog上,相輔相乘,實行內容O2O。若大家想盡快參閱專欄內容,請購買「經濟一週」實體書或電子版。

進智公共交通(77)財務分析數據 (按此)
冠忠巴士(306)財務分析數據 (按此)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摘要大公開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27

特斯拉原型車,刺激蔡易忠轉行做車子 年薪六千萬金融咖 變電動巴士龍頭

2016-01-11  TCW

「他們的車爬坡比柴油車還有力!」台積電、故宮南院都用它的車,華德動能成功背後,是一位外行人看見未來趨勢的堅持。

綿延六十公里長陡坡的阿里山公路,限速僅三十公里,大小巴士走走停停阻道,連柴油巴士都謹慎以待。一輛電動中巴卻用三檔就輕鬆上下山,「他們的車爬坡比柴油車還有力!」採用華德動能電動巴士的加成交通公司總經理鄭榮華,對這輛車顯得相當滿意。

據交通部至去年十一月最新統計,全台共一百五十八輛電動巴士上路,有八十五輛來自華德動能。由於開發早、產品妥善率達九九%,讓客戶信心大增,包含台積電環廠巴士、故宮南院、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等,都選用他的車。

耗時一年,通過經濟部標檢局C N S充電設備安全檢測與交通部六項性能驗證,華德動能是目前唯一取得合格證書的廠商,接單效益倍增,二0一五年下半年營收比二0一四年同期成長八成,十一月 單月營收逾八千菖元,年增四十一倍。市占逾五成,站穩全台電動巴上龍頭地位。如今一張張訂單湧進來,你很難想像他們在一四年法規還沒有通過時,一整年沒有 業績進帳,喝西北風的慘狀。

他,八年兩度投入首次砸四千萬只剩一輛車帶領華德動能撐過難關的,是眼前這位身著合身剪裁西裝、談吐溫文的董事長蔡易忠。

八年前的他,還是個叱吒金融圈的操盤手,不到三十歲,年薪就逼近六千萬元。看到特斯拉(Tesla)首部電動車Roadster原型車登上《時代雜誌》封 面,蔡易忠認定電動車是未來的產業,0九年正武在台創業,「當初也是一股衝動,」蔡易忠笑稱,如果當時理性評估過,「知道這麼難,大概就不會做了。」

一開始,蔡易忠斥資四千萬元,做出第一輛純電動低底盤樣車,結果公司財務、制度都不上軌道,最後結束營業,四千萬學費只留下一輛供瞻仰的樣車。第二次,又 受到特斯拉刺激,第一輛電動車Roadster正式投產,又觸動了蔡易忠的心,他仍堅信,綠能商機是世界趨勢,決定再砸積蓄七千二百萬元,重新出發。

他,勇於改錯新車踏板測試逾十萬遍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知道自己在這行業是外行,外行人要聽內行人的話,所以他特別容易認錯,有錯就改;在經驗上他不如人,在態度上他體會了,解決每一個小錯誤,累積起來就是大成功的道理。

「他很肯改、我們的建議都會聽,」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動車推動辦公室副主任高明汶分析,華德動能每一代產品不斷進步,蔡易忠勇於改錯的特質是關鍵因素。

「開發並不難,但研發的路很漫長,」蔡易忠說,一四年為了車體零件品質、車輛故障等問題,被客戶與工業局罵到臭頭,如一項僅新台幣三干元的小零件電門踏 板,使用四年相安無事,後來卻發現電門卡接不順。輕則踩放不易、造成駕駛不便,嚴重則會暴衝、危及安全,讓他非常頭痛。

發現狀況之初,華德動能生產處經理葉斯海力諫蔡易忠立刻撤換踏板,但蔡易忠卻不疾不徐的要他先評估嚴重性。若非直接危及安全,得先做半年的測試報告上呈。 「他就是標準英國紳士作風,就算生氣、有天大的事情也是這樣有條不紊,」蔡易忠多年好友、華德動能獨立董事李一勵表示。

看了報告,判定問題存在,蔡易忠這才找來廠商,一口氣花了七十萬元,相當一輛大巴售價的近八%,製作測試踏板。重複踩放測試逾十萬次,經半年測驗,沒問題才放行。

「我常在想,為什麼要蹚這趟混水?以前當交易員,四個人一年毛利就賺二十幾億,現在一年營收才兩、三億元。」自行創業不比金融業風光,遇挫折時,蔡易忠也 並非沒有猶疑過,「我有點不甘心,這東西怎麼可能做不起來。」蔡易忠強調自己不是不服輸,而是認定電動車有潛力,決定繼續拚。

堅信這個趨勢會一路向上,他也越來越積極投入。一二年八月,他不滿足當時電動大巴極速只能跑到時速九十公里,他想要再提升,朝時速一百二十公里目標前進, 爬坡力也要從原本的一八%,增加到三0%。蔡易忠花了半年,研究如何改傳動系統,最後斥資增加變速箱、改馬達零件,前後至少投入三百萬元。

限時一年通過的續航力、爬坡力等六項性能檢測,更讓蔡易忠吃足苦頭。其中測試電磁波對車體內外千擾的電池相容性檢測最難。華德動能研發部協理許聰志表示,團隊花了半年,每週將車子從桃園大園帶到彰化的車輛測試中心實驗室檢測,就是為了找出肉眼看不到的電磁波千擾。

評估後,全車通訊線、電信線等纜線裝上遮蔽線,車體元件加遮罩,得多花購線成本一.五倍,才能最快解決問題。請示蔡易忠後他立刻批准,強調「不計成本,多少錢都要做好。」

「我們被工業局、客戶罵了一年多,現在終於不罵了,」蔡易忠自信的說。原本是憑憨膽誤闖的蔡易忠,憑著勇於改錯的態度,從外行修煉成一身真功夫,但在電動巴士競爭仍混亂的戰國時期,能否帶領華德動能維持高市占率,將會是蔡易忠的最大的挑戰。

蔡易忠出生:1973年學歷: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電子電機工程碩士經歷:倫敦瑞士信貸銀行衍生性金融商品部風險

管理分析師、束京德意志銀行衍生性證券

商品部副總裁、東京摩根大通銀行衍生性

證券交易部執行董事、香港滙豐銀行證券

部董事總監現職:華德動能董事長

撰文者王柔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03

嘟嘟巴士完成1億元B輪融資,上市公司彩虹精化領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09/155686.shtml

嘟嘟巴士完成1億元B輪融資,上市公司彩虹精化領投
i黑馬 i黑馬

嘟嘟巴士完成1億元B輪融資,上市公司彩虹精化領投

本輪融資將會繼續用於加強團隊實力建設和圍繞新能源打造智能公共出行系統。

i黑馬訊5月8日消息,互聯網巴士出行平臺嘟嘟巴士宣布獲得由上市公司彩虹精化(002256)領投,國信基金等機構跟投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額達1億元人民幣,嘟嘟巴士表示未來將與彩虹精化在新能源巴士產業布局和智能公共出行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共同推進“互聯網+綠色能源+智能公共出行”,打造國內領先的智能公共出行平臺。

嘟嘟巴士是由深圳樂途寶科技推出的互聯網定制巴士出行平臺,於2015年4月底正式上線,作為國內該市場的領跑者,6 月中旬獲得由梅花創投、險峰華興聯合投資的1200 萬Pre-A 輪融資, 隨後9月完成了5200萬A輪融資,平臺線路數達2000條,關註用戶突破100萬。其業務拓展包含深圳,北京,廣州、海南、陽朔、珠海、香港等十多個省市地區,巴士場景覆蓋上下班、直通車、周末遊、自主包車等多個方向。

提及未來發展,嘟嘟巴士CEO劉逸洵表示,本輪融資將會繼續用於加強團隊實力建設和圍繞新能源打造智能公共出行系統。需求端上,一方面用大數據聚合海量需求,智能匹配用戶出行路線,動態智能調度巴士,進一步提高運作效率;另一方面通過app+智能硬件的方式,構建票務核銷體系,到站智能提醒等信息服務系統,進一步提升用戶乘車體驗。供給端上,利用技術優勢向運輸企業輸出智能巴士調度和車企管理服務,進一步整合新能源產業資源。實現更高用戶粘性,更多想象與跨界合作的空間。

華峰資本楊炳龍表示:“在嘟嘟巴士本輪融資中引入戰略投資者彩虹精化,是出於嘟嘟巴士未來構建全國智能公共出行平臺的戰略考量,彩虹精化近年順應國家新能源發展重大戰略,搶先布局新能源全產業鏈,資源豐富實力雄厚,能與嘟嘟巴士形成強大的線上線下資源互補,在不久的將來,相信嘟嘟巴士攜手彩虹精化能夠構建全新的智能出行服務生態。”

互聯網巴士 融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336

奔馳推出自動駕駛巴士 已成功在荷蘭街道馳騁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知名汽車廠商梅賽德斯-奔馳當地時間周一對外展示了自己的最新研發成果——一款名為“Future Bus”的自動駕駛巴士。而且,奔馳還成功讓其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街頭自動行駛了12英里。

奔馳介紹稱,這款“Future Bus”搭載了公司最新的自動駕駛系統CityPilot,這一系統同此前的“HighwayPilot”半自動駕駛系統有些類似,即能夠幫助車輛可以自動在規定的巴士線路內安全行駛,自動行駛的最高速度則可以達到43英里(約合70公里)。

而且,CityPilot針對城市巴士的需要進行了多處調整。該系統利用GPS、雷達,以及多個攝像頭來識別交通信號、行人,以及其他障礙物。在獲取這些數據之後,“FutureBus”可以自動停靠、駛離巴士站點、穿越隧道、識別交通信號燈以及在遇到障礙物時自動剎車或是在必要情況下升起無障礙平臺。當然,在這次的演示中奔馳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為車輛配備了一名人類駕駛員。

不過,奔馳似乎並不準備將CityPilot的完整功能搭載到未來的巴士車型中,而僅僅是計劃將其中的自動駕駛和停靠、駛離巴士站點整合到未來的巴士車型中。

奔馳表示,自己還希望通過這一半自動駕駛技術進一步優化旗下零排放動力總成系統的效率。

除了自動駕駛技術外,“Future Bus”在設計的許多細節方面都體現出了奔馳對於未來公共交通系統的理念。比如,奔馳在行人區域設計有可供手機充電的電源接口,同時乘客可以在車內的顯示屏幕中查看多種信息。

事實上,在今年早些時候奔馳還研制了一款重型自動駕駛概念卡車“Future Truck 2025”。該公司相信,這一概念設計將最終有可能幫助減少每年高速公路意外事故的發生。

據悉,奔馳所設計這款卡車並不具備類似谷歌(微博)自動駕駛汽車那樣在城市道路上自動導航、穿梭的功能,但卻可以在開放的高速道路上自由馳騁。奔馳認為,開放的高速公路恰恰是這類卡車最具威脅的地區,因為卡車司機通常都十分缺乏睡眠,而疲勞駕駛就有可能會對高速道路上的其他小型車輛構成巨大威脅。

在具體設計中,奔馳為這一卡車內置了自適應巡航系統、自動剎車輔助、車道偏離警告以及一款在公司內部被稱為“高速領航”(Highway Pilot)的車載系統。該系統包含有一組先進的攝像頭、雷達傳感器和最新的盲點分析技術,因此“Future Truck 2025”將可以快速對周圍路面和交通流量情況進行分析。但需要指出的是,該車型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汽車,因為司機仍然需要在卡車經過交叉路口以及匯入車流的時候介入駕駛。

 

(綜合來源:騰訊科技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08

“空中巴士”巴鐵試驗車啟動路面測試 可載客300人

幾年前或許你還對車“吃”車的想法嗤之以鼻,以為是天方夜譚,但是今天,車能“吃”車真的變成了現實。

我國自行設計研制、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試驗包括剎車距離、摩擦系數、耗電等,檢驗車和路、人和車的關系。

巴鐵1號試驗車為一節車廂,車長22米,寬7.8米,高4.8米,額定載客數為300人。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路面測試跑全程不過300米。有網友質疑稱:“300米是開玩笑吧,還沒跑起來就停下了!”

據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介紹,“巴鐵”是一種新型的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設計適用於城市主幹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采用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設計,隆起的架構設計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被網友戲稱為“能吃車的地鐵”。

巴鐵公司此前對外宣稱,“巴鐵1號”試驗車是世界首輛電力驅動的新型道路上部空間載客運輸的公共交通工具,其環保、緩堵、節能的優勢將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有效減少“城市病”的問題。

巴鐵公司總工程師宋有洲表示:“理想狀態下,‘巴鐵’最高時速可達60公里,平均時速40公里。”目前普通公交大巴的平均時速為15公里-20公里。

不過對於巴鐵的這種說法,還是有不少的質疑聲。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陳艷艷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城市交通現狀複雜,橋梁高度、電車高度、綠化帶、私家車和社會車輛的行駛要求都會影響‘巴鐵’上路。”還有不少市民擔心交通安全,“現在小車肆意變道太多了,萬一撞上怎麽辦?”

不過作為全球首輛建造完成而且已經測試上路的新型交通運輸工具,“巴鐵”的出現更多地受到了業內人士的鼓勵,幾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業內人士幾乎一直認為該方案對於緩解區域交通的壓力具有積極意義。

智車優行創始人CEO沈海寅對第一財經表示:“‘巴鐵’的項目還是非常具有原創性的,在中國缺乏原創的創新環境下,不管這個項目最終是否經得起考驗,至少做出來了,還測試了,應該鼓勵。”

普華永道旗下思特略全球合夥人、汽車行業分析師彭波對第一財經表示:“對於中國來說,任何新型交通模式、交通工具和交通系統方面的創新都值得研究和鼓勵,‘巴鐵’的案例是中國公共交通領域目前所看到的最具創新的模式,盡管障礙還不清晰,但這是中國所需要的,也是全球首創的,值得好好研究。”

今年5月,‘巴鐵’空中巴士的照片首次在網上公布時,大多數人以為是個玩笑。“這還怎麽在下面開車呢?太恐怖了!”不少網友覺得這個想法太瘋狂。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這個項目是拿來騙投資的。不過,目前究竟誰在投資‘巴鐵’項目還不清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接觸過任何一個參與該項目的投資人,確實比較難評估,但是這東西的確是新事物,對局部城市交通將有所緩解,提出了全新的積極方案。”他還認為,對中國來說重新修建軌道不是難事,只要政府有決心,肯定能建成。

2010年,“巴鐵”披露空中巴士項目,今年5月,在北京的高新技術展會上正式亮相。“巴鐵”設計師宋有洲表示:“原車型已經在建造中,並且已經簽署試點協議,未來將與包括南陽、秦皇島、沈陽、天津和周口等5個城市的政府合作,進行用車試點。”

據“巴鐵”公司介紹,此次在秦皇島測試的只是目前在建的車廂中的一節,實際上路的空中巴士將由4節車廂組成。而此前有測算數據顯示,“巴鐵”每建造一公里的成本僅為地鐵的16%-20%,能夠至少緩解主幹道35%的擁堵。而且一輛“巴鐵”可以代替40輛普通公交大巴的燃油,每年可節省864噸燃油,減排2640噸。

目前全球範圍內都沒有類似“巴鐵”的案例。有外國網友評論稱:“這是中國在公共領域創新的為數不多的案例之一。”高風咨詢董事總經理、汽車行業分析師羅威(Bill Russo)對第一財經表示:“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任何創新都要有接受質疑的勇氣。”

他還表示,“盡管‘巴鐵’無論從實用性或者政策層面都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對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法規制定和人們行車習慣等方面的考驗,但是從創新的角度,對於提升中國制造業確實有其積極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29

又是旅遊巴士!澳門一旅遊巴士沖入診所 29名內地遊客受傷

據新華社報道,8日下午,一輛旅遊巴士在澳門半島同安街包公廟附近撞進路邊建築物,29名內地遊客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

另據香港媒體報道,該旅遊巴士被懷疑沒有拉上剎車手掣,意外沖入一間中醫診所。涉事旅遊巴士半個車身撞進診所內,車頭嚴重損毀,玻璃碎裂;店鋪大門被撞至變形,鋼筋外露,附近道路的欄桿亦被撞毀。

最新消息:8日晚澳門特區政府通報,事故起因初步調查疑為司機沒拉緊手剎導致旅遊巴士失控。司機為澳門居民,因涉嫌危險駕駛已被拘捕。遭遇事故旅行團為一來自深圳的散拼團,共44名內地旅客,沒有領隊。事故已致32人受傷。

涉事旅遊大巴

事發後,大批消防人員到達現場,救出傷者和旅遊巴乘客,鏡湖醫院在消防人員到達前,已派出醫生和護士到現場協助。事件中,多名途人被撞傷,有人一度被困車底。

現場消息稱,事發時肇事旅遊巴正停在斜路上,懷疑沒有拉上剎車手掣,乘客上車時感到搖晃,旅遊巴士接著由高園街失控沖落同安街一間中醫診所,當時司機不在車上。

現場為鏡湖醫院同安街近包公廟附近。澳門電臺圖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38

無人駕駛公交你敢乘嗎?新加坡要開始試驗無人巴士了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無人駕駛技術的測試在新加坡逐漸起步,而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將把這方面的測試進一步擴大,與南洋理工大學合作展開當地首個無人駕駛巴士的試驗。

在計劃中,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院將以兩輛混合電動巴士試驗提供市鎮內和市鎮之間的定時與固定路線無人巴士服務。該校校園至附近潔凈科技園的道路預計是無人巴士初步試驗的路線。該試驗將來還可能擴大,讓無人巴士在南洋理工大學、潔凈科技園以及先驅地鐵站間載送乘客。

另據媒體報道,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希望最終為現有公共汽車配備傳感器,開發一套能夠在新加坡交通和氣候條件下有效使用的自動駕駛系統。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並未具體指明測試將從何時開始。

新加坡在本周早些時候表示,將就自動駕駛汽車在街道清掃和垃圾收集方面的潛在用途聽取行業和研究機構的意見。目前,新加坡還在該國西部地區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但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早上9時28分,由nuTonomy公司研發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在啟奧城一條小路轉換車道時,與一輛卡車發生擦撞。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與警方正在調查事發原因。根據nuTonomy公司發出的公告,事發時,這輛無人駕駛車正以低速行駛,當時車上有兩名工程師。

除了全力配合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和警方調查,nuTonomy也會對確切的事發原因展開內部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17

大客戶實為關聯企業 非標意見牽出巴士在線並購疑案

新嘉聯在2015年完成對巴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巴士科技”)的並購,上市公司由此更名為巴士在線,並進入高速增長期。2016年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逾7倍。但就是這樣一份靚麗的財報,卻被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並對巴士科技與大客戶金視博華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提出疑問。

董事會同期發布了專項說明,披露金視博華的股權變更信息,也讓其與巴士科技的關聯關系坐實。但回溯最初的並購重組方案,相關關聯人的持股和任職信息被全部隱匿。值得註意的是,並購完成後,金視博華給上市公司帶來的營收貢獻不斷提升、應收賬款也逐年飆升。

目前,巴士在線董事會宣布停止與金視博華的新業務往來。然而,上市公司及審計機構並未對二者過往業務進行核查和追溯。在業績承諾期的最後一年,隱匿的關聯關系和隨之而來的利益輸送隱患,讓兩年前的這起並購陡生變數。

隱匿的關聯關系

巴士在線近日公布了2016年年報,公司全年分別實現營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58億元、9360萬元,同比增速分別高達260%、761%。但就是這樣一份靚麗的財務報表,卻被審計機構中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

在審計意見說明中,審計機構稱,“我們無法實施滿意的審計程序就巴士科技公司與金視博華是否存在關聯關系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同時,我們亦無法確定上述交易及其他可能未被識別出的關聯交易是否會對公司財務報表中的會計處理和披露產生影響。”

巴士科技是上市公司子公司,在2015年並購而來。2015年,新嘉聯(巴士在線前身)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以16.85億元收購巴士科技100%股權。該重組在當年10月獲證監會核準,巴士科技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2016年初,上市公司正式更名為巴士在線,法人代表也由巴士科技實際控制人王獻蜀擔任。

此次被審計機構關註到的金視博華,是巴士科技的廣告代理客戶。在並購之初公布的交易草案中,金視博華在2014年躋身巴士科技銷售額前五大客戶,以1529萬元的銷售額占到巴士科技總銷售的7%。

在上述草案中,金視博華顯示為“非關聯方”。公告還稱,報告期內巴士在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其他主要關聯方或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在前五名客戶中未持有股份。

那麽,在2016年審中被審計機構質疑的巴士科技與金視博華,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年報發布的同期,董事會針對非標審計意見發布了專項說明。由此披露的金視博華股東變更記錄,坐實了金視博華實與巴士科技的關聯關系。公告顯示,經查金視博華公開的工商信息資料,王獻蜀的妺妺王麗玲、母親朱美花曾於2012年12月29日至2015年1月8日期間,先後持有金視博華100%股權並擔任執行董事、經理。2015年1月9日起上述股權和任職全部解除。

具體的股東變更軌跡,則更為眼花繚亂。2013年1月15日之前,金視博華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0萬元,股東為黃勇和王麗玲,股權比例分別為80%和20%。2013年1月15日黃勇將股權轉讓給王麗玲,王麗玲持有金視博華100%股權,並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及經理。

密集而頻繁的變更,發生在此後的一段時間里。王麗玲於2014年12月18日將100%股權轉讓給朱美花,並由朱美花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及經理。僅僅一個月之後,2015年1月15日,朱美花又將100%股權轉讓給呂煥召。此後的半年內,金視博華的股權又經歷了三次轉手和變更。

值得註意的是,金視博華的股東變更時間節點非常敏感。根據時間推測,王獻蜀所指的“相關盡職調查”,是指在2015年新嘉聯並購巴士科技時的盡職調查。關聯人在客戶公司的持股和任職,都在巴士科技被並購之前全部變更並消失。

在上述專項說明還披露,公司董事會已就此事對王獻蜀進行問詢。王獻蜀確認,金視博華公開登記資料中原股東王麗玲和朱美花與自己的親屬關系,並表示由於當時規範意識不強,並未意識到朱美花轉讓金視博華100%股權後,其與金視博華關聯關系仍將存續12個月,因此在相關盡職調查過程中未及時披露該關聯關系。

然而,對於關聯關系的未如實披露,並非如王獻蜀所言的“規範意識不強”。在2015年交易草案中,王麗玲的任職經歷更巧妙“漏”掉了擔任金視博華法人代表和經理等一項。

附:2015年5月新嘉聯公布交易草案中披露的王麗玲相關信息

王麗玲基本資料.JPG

 

重組草案顯示,王麗玲近三年的職業和職務中,僅披露了擔任巴士科技華北國內客戶部總經理一職位,並未披露在金視博華中的任職信息。在當年年報等公告中,也從未披露過王麗玲與金視博華此前的關聯關系。

大客戶背後另藏隱情?

大客戶背後的關聯關系在並購之初被隱匿,並購後其所帶來的營收貢獻卻不斷提升、應收賬款逐年飆升。這引發了一系列的追問:潛在的利益輸送隱患和業績真實性如何考證?基於收益法的資產評估和交易作價是否生變?而在質疑中,上市公司往年並購案陡增變數,業績與商譽風險值得關註。

巴士在線董事會目前已公布了消除該影響的措施,決定自公告之日起,公司與金視博華不再發生新的業務往來。數據顯示,巴士科技已收到金視博華支付賬款5296萬元,仍有應收賬款2107萬元。

然而,新業務往來雖已暫停,但上市公司及審計機構並未對巴士科技與金視博華過往業務進行核查和追溯。

數據顯示,在金視博華與巴士科技還存有關聯關系的2014年,前者一躍躋身巴士科技前五大銷售客戶,其所在的代理廣告業務板塊收入也開始出現激增。在2015年新嘉聯並購巴士科技的交易草案中,巴士科技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前6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億元、2.3億元和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490萬元、6437萬元和4083萬元。業務增速明顯。

與此同時,從2015年至2016年,金視博華的應收賬款就始終位於公司客戶前列。2015年年報中,應收賬換達到3152萬元。至2016年底,巴士科技對金視博華的應收賬款飆升至7403萬元,其中超過合同約定收款期限的應收賬款余額6236萬元。

附:巴士在線2014年銷售額前五大客戶情況

在重組草案中,巴士科技原股東還給出了一份更誘人的業績承諾,2015年至2017年,原股東承諾巴士科技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億元、1.5億元和2億元,扣非後凈利潤分別不低於9000萬元、1.4億元和2億元。

上述草案還顯示,彼時巴士在線的評估方式最終正是采用了收益法,資產作價16.85億元,較經審計賬面價值增值了16.21億元,增值率高達2530%。

此外,承諾業績和商譽的風險也不容小覷。根據2016年年報披露,上市公司由於並購巴士科技還產生了15.37億元商譽。而承諾業績的風險或已在顯露。在2015年,巴士科技凈利潤以及扣非後凈利潤分別超額完成1458萬元、271萬元。但至2016年,巴士科技開始出現未完成業績承諾的情況,實際凈利潤、扣非後凈利潤較承諾額分別相差1863萬元、1469萬元,完成率均不足90%。盡管如此,在當年,巴士科技為金視博華代理的品牌發布廣告就已經確認營收7407萬元;而在2015年11月與12月,也貢獻了838萬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47

未上報關聯關系引監管關註 巴士在線內控制度成問詢重點

由於全資子公司與客戶的關聯關系未上報,巴士在線去年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保留意見。隨後,巴士在線更先後收到來自監管層和交易所的關註及問詢。浙江證監局在監管關註函中,追問該客戶此前是否由子公司實控人控制、其業務銷售定價是否公允等;對上市公司內控制度的關註也明顯加強,要求巴士在線核查是否存在其他未識別關聯關系、內控是否未得到有效實施等。

巴士在線在5月19日對關註函做出回複,稱該客戶並未受子公司實控人控制,目前已不存在實質性關聯關系。巴士在線同時坦言,在關聯人及關聯交易報備方面存在缺陷,未來將進一步加強。目前,巴士在線要求子公司上半年完成對涉事客戶的逾期回款,並停止後續業務合作。

未上報關聯關系引監管關註

據第一財經此前的報道,巴士在線近日公布了2016年年報,並被審計機構中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影響審計意見的關鍵,是全資子公司巴士科技與其廣告代理客戶金視博華之間關聯關系此前未上報。

公告顯示,新嘉聯(巴士在線前身)2015年以16.85億元收購巴士科技100%股權。巴士科技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2016年初,上市公司正式更名為巴士在線,法人代表也由巴士科技實際控制人王獻蜀擔任。金視博華為巴士科技的廣告代理客戶,自2014年躋身為公司前五大客戶。

審計機構指出,就巴士科技與金視博華是否存在關聯關系,無法實施滿意的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而董事會在年報發布的同期,也針對非標意見發表了專項說明,經查金視博華公開的工商信息資料,王獻蜀的妺妺王麗玲、母親朱美花曾在2012年12月29日至2015年1月8日期間,先後持有金視博華100%股權並擔任執行董事、經理。

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對於關聯方認定的規定,董事會確認自巴士科技並表的2015年11月1日起,至2016年1月9日(股權轉讓後關聯關系存續12個月),巴士科技與金視博華仍存在關聯關系。而自2016年1月10日起,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二者仍存在關聯關系。

根據巴士在線5月19日的公告,浙江證監局在關註函中進一步追問,在關聯人持股期間,金視博華是否受王獻蜀實際控制;以及在2015年1月關聯人轉讓持股後,巴士科技是否還與金視博華存在實質上的關聯關系。

巴士在線對此回複稱,通過對王麗玲、朱美花和王獻蜀出具的說明和進行問詢,金視博華在關聯人持股期間並非受王獻蜀實際控制,是由王麗玲負責經營管理。在2015年1月9日,朱美花轉讓金視博華股權後,朱美花不存在通過他人持有金視博華股權的情形。

與此同時,巴士在線還聘請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對此次事件進行調查。根據金杜出具的法律意見書,自2015年1月10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王獻蜀與金視博華不存在關聯關系;除王獻蜀之外,巴士科技其他的董高監與金視博華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不存在關聯關系。

回複中,還披露了此次事件責任的劃分和歸屬。上市公司方面還坦言,在關聯人及關聯交易報備方面存在缺陷,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此外,巴士科技實際控制人也向投資者發表致歉。王獻蜀表示,因其當時對上市相關法律法規不了解,從而導致疏忽。

值得註意的是,浙江證監局在此次關註函中,也明顯加強了對上市公司內控制度的關註,要求巴士在線說明如何有效識別所有關聯方、公司內控是否未得到有效實施,並追問是否還存在有其他未被識別的關聯方。

巴士在線方面對此回複稱,在今年5月對公司董監高、持股5%以上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實際控制人與上市公司關聯交易情況,以及五年前20大客戶和供應商工商信息資料,分別進行了內部核查和外部查詢。結果顯示,尚無證據顯示,2016年上市公司存在其他未被識別的關聯方和關聯交易、以及與其他客戶和供應商尚未識別關聯關系。

追溯涉事客戶過往銷售情況

在關聯關系的確認和核查的同時,監管層也對涉事客戶的歷年銷售情況進行核查。

從近三年的數據統計來看,巴士在線對金視博華的銷售額和應收賬款呈現同步增長。2014年至2016年,對金視博華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528.7萬元、5801.75萬元、7407.16萬元,同期年末應收賬款分別為582.68萬元、3151.44萬元、7403.21萬元。

浙江證監局在關註函中直擊三方面問題,即歷年銷售增長和賒銷規模是否與金視博華的規模相匹配,是否符合上市公司的賒銷政策,對金視博華銷售定價的是否公允。

對於銷售額和賒賬規模增長與金視博華規模的問詢,巴士在線回複中分析稱,在資金鏈方面,一般情況下媒體代理公司在收到廣告主的廣告款後,再將款項打給廣告平臺公司;通過收取代理費或投放差價的形式賺取利潤。因此,媒體代理公司所需占用的資金一般較少,資金實力與其經營規模沒有必然聯系。“巴士科技對金視博華的銷售增長和賒銷規模與其規模並不存在必然的關聯關系。”

巴士在線還表示,作為一般代理公司,金視博華是公司長期合作的老客戶,對其賒銷政策按照公司整體賒銷政策執行。對金視博華代理的廣告客戶刊例價格和實際執行折扣,近三年保持一致,與其他代理媒體公司的定價策略相同;銷售定價也按照巴士科技銷售管理制度執行,符合市場基本定價規律。

然而,上述統計同時也顯示,金視博華2016年銷售回款逾期較多、時間較長。針對這一情況,上市公司在回複中稱,目前已多次要求業務員和分管領導定期進行催收,督促巴士科技切實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避免類似大額逾期的情形再次出現。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已對巴士科技做出今年6月30日之前完成逾期應收款回收的要求,並停止了巴士科技與金視博華的後續業務往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