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全集

2008-10-23 to 2008-10-25  AppleDaily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一)絕望之路

金融海嘯震撼內地,在珠三角港資 廠湧現倒閉潮之際,長三角也未能置身事外,民營企業眾多的浙江受到的衝擊更大,今年以來至少有21位企業老闆因債務困擾自殺,為避債「走佬」者更是成風。 全省六萬中小企業命懸一線,溫州兩成企業出現危機。近日,本報記者深入浙江溫州等地採訪,深深感受到當地老闆在經濟急速下滑時的無助和徬徨。本報記者

溫 州雲光泵閥製造有限公司老闆朱吉光自殺,被認為是金融海嘯「致命」的典型事件。事情過去兩個月,但在當地仍震撼不已。溫州一位老闆告訴記者:「朱吉光是個 好人,自己生意做得好好的,就是因幫朋友擔保借錢,結果朋友生意因金融風暴出了問題,他揹上了一千多萬元債務,擔保公司天天上門追,沒有辦法,他只好喝農 藥自殺。」

「你們自己保重,爸走了」

在溫州永嘉東甌工業園,記者看到,雲光泵閥公司工廠空無一人;朱家位於鎮上的舊居亦是落 閘上鎖,追債者潑的紅油仍歷歷在目。鄰居稱,朱家人全都避債在外,不敢回來,因為只要一露頭,債主就會上門,沒好日子過。「那筆巨債,夠他們一家人揹的 囉,真可憐!」據稱,朱仰藥自殺前給兒女們寫下了遺書:「你們自己保重,對你們的媽媽好一點,爸走了,沒用了。」距溫州百多公里的蘭溪,一新製藥公司董事 長鄭亞津也選擇以死的方式為債務尋求解脫。鄭家留守廠房的一名遠房親戚對記者說,一新本來是明星企業、納稅大戶,鄭董事長還是人大代表,浙江「十佳青 年」,但「他就是貪大,不停擴張,借了很多錢,聽說還有高息的」。親戚更指,有些債本來沒到期,但銀行和債主擔心收不回錢,提前追逼,加上今年出口成問 題,產品賣不出去,終於釀成悲劇。

20%中小企業現生存危機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向記者坦承,溫州至少兩成中小企業 出現生存危機,「有報道說全省有21個老闆自殺,在我們溫州應該說還是很少,離家避債可能多一些,因為畢竟年底快到了。」據介紹,因為銀行對中小企放貸條 件很嚴,溫州大部份中小企都要通過民間借貸,解決企業的資金周轉問題。周德文說:「如果不是因為出口減少,以及信貸斷鏈等問題,溫州企業不會有現在這場危 機。」

個案一「能活下去才是本事」

「死很容易,能活下來才是本事!」在溫州鞋都,記者正好跟無所事事散步走出工廠大門的天力鞋業有限公司主管王維榮相遇,他也樂意跟記者「聊聊天」。被問到如何看待那些以死求解脫的老闆,他笑了:「要是一到絕境就想死,那我們都死好幾回了!」

鞋廠拓俄巿場損失數百萬

王 維榮說,因歐美定單急減,他們廠近年特別開拓了俄羅斯市場,眼看莫斯科的生意越做越大,「誰知今年初,老毛子(俄國人的俗稱)突然以清理灰色通關(即不是 正規納稅進口)為由,把在莫斯科所有的溫州鞋全部封了,連中國外交部交涉也沒用!」他稱,僅這次他們廠損失就幾百萬元,「我們急得紮紮跳,就差沒從樓上跳 下來!」性格詼諧的王維榮稱,溫州人其實很愛惜生命,稍微有點錢的人更是如此,「不是我說我們本地人的壞話,你要是看到街頭有人打架,躲得遠遠的,可能是 本地人;打架的,肯定是外省來的!」他認為,在這場危機中,溫州多數老闆都在找機會,「溫州人就是這樣,很會從逆境中找機會。你應該聽說過,溫州人又被稱 為中國的猶太人。」

個案二廠東慶幸「留得青山在」

「我也想到過死,好在有親戚幫忙,借錢讓我填上那些債洞,否則我真不知怎麼 辦了!」在溫州永嘉工業區一個已倒閉的五金廠內,35歲的東主謝明新對記者說。他的工廠生產出口餐具,生意好時請有幾十名工人,但今年初定單急減,加上原 料漲價,無法繼續經營,惟有把債還完關門了結工廠。

曾萌死念親戚借錢還債

「往年生產時,通常我拆借周轉的金額不會太多,每批 貨投料前,也就是七八十萬而已。順利的話,交貨後一個月連本帶利還清,還小有剩餘。」謝明新說:「近年不但借錢利息高了,最高月息要兩三分;材料也貴了, 工人的工資也加了,反正一切加起來,賺的越來越少,老闆不好做了。」這位開國產桑塔納的小老闆,對早年推銷時的艱苦經歷津津樂道,希望以此鼓勵陷入困境的 同行:「那時候我們甚麼都沒有,就是背着一大包,包裏裝滿產品樣辦,全國各地去找客戶,睡地下室,吃冷飯,也不覺得怎麼樣。現在條件好多了,不管它是金融 風暴還是銀融風暴,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干嘛要尋死?你說對吧?」

今年內地部份自殺老闆

姓名:朱吉光職務:浙江溫州雲 光泵閥製造公司董事長原因:欠債姓名:鄭亞津職務:浙江一新製藥董事長原因:欠債姓名:段民乾職務:陝西華乾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原因:企業欠債姓名:魏東 職務:湖南湧金集團董事長原因:財務問題姓名:謝貴華職務:四川油江佳公司董事長原因:油價暴跌欠債姓名:余某職務:廣東東莞長安仲和眼鏡廠東主原因:股 市暴跌欠債資料來源:互聯網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二)怒海求存

金融海嘯下,浙江商界愁雲慘霧, 六萬中小企命懸一線。老闆們各諗路數怒海求生:或落閘裁員、或停產減產、或轉攻內銷、或售賣廠房、或將廠房部份轉租。有老闆降格,連一兩萬美元的定單也願 接,但仍無所獲;有老闆往年一兩個月就攜家眷來港一次,消費兼了解市場行情,但今年「一次還沒有,能省就省!」也有聰明老闆藉裁員潮「吸納人才」,進行 「人才升級」。本報記者

驅車入溫州鞋都,到處可見緊鎖的廠門、空曠的廠區;留守員工百無聊賴或遊逛或打撲克;園區林蔭道上,賣生果和賣 飲品的小販無精打采;的士司機表示,以前絕非此景,「一入到園區,機器聲吵得你煩死。現在,都快成公園了!」溫州鞋業行會秘書長謝榕芳坦承,協會至少有近 200間廠倒閉;而溫州外經委的資料顯示,全市1.5萬多家中小企,已有1,200多家停產或倒閉,接近一成。浙江省有關部門資料顯示,全省60,000 中小企業面臨危機。

花10萬元參展沒有一張單

「沒辦法,炒人是免不了的!」溫州好霸鞋材董事長林錦標表示,他的廠10條生產 線停了5條,100多名工人只剩40多個,「剛去了一趟廣交會,一份定單也沒拿回來,再養幾天,實在不行就全炒了。」溫州真情眼鏡公司總經理葉劍清也表 示,她幾天前剛參加當地一個展覽會,花10萬元參展費,但一張單也沒拿回來,「原來200多工人,沒事做,只好給他們六折支薪,有定單再回來。」

在 溫州當地媒體上,廠房轉讓、出租的廣告大行其道,「以前一幢千平方米四層廠房,叫價要上千萬元,現在,六、七百萬都有出價了。廠房租金也掉了近一半!」當 地一位傳媒人說。專做聖誕禮品的一位老闆稱,今年為找定單,他連起步數量要求都不提了,「以前沒有10萬美元以上的單我們都不接,今年根本不提數量,一萬 兩萬也行但還是接不到!」

先炒人後改聘平價熟手工

在鞋都,記者留意到有不少「廠內廠」,或大門是一個公司招牌,院內樓上卻掛 出好幾個不同公司的招牌。天力鞋業董事長王忠義笑稱:「這是跟你們香港學的,分租!」他不無自豪地表示,剛成功把自己四層廠房的三、四樓租給一家公司, 「每年收租金40萬,起碼,我這間廠的正常維持費用,已經找回來了!」雖然每個老闆都聲稱「裁員減產」,不過在鞋都,很多廠門口仍然貼出招聘啓示,表明要 招工多少多少人。一位打工仔跟記者揭穿這背後的「乾坤」:「以前老闆花一千多塊錢,根本請不到一名熟手工人,現在到處炒人,八、九百塊就可以請到熟練工 人,老闆們也借機對人才升級換代哩!」

浙江廠商應變求生招數

‧停產‧減產‧裁員‧產品減價‧轉攻內銷‧轉產其他有市場產品‧縮小定單落定規模‧售賣廠房‧將廠房部份轉租合用‧減少外遊‧重過平民生活

小資料溫州、義烏中國小商品之都

浙 江南部的溫州、義烏兩市,是中國小商品生產最集中和發達的地區,其中溫州出品了佔全國市場份額10%的服裝、20%的皮鞋、60%的剃鬚刀、65%的鎖 具、80%的眼鏡、90%的金屬外殼打火機,電器、泵閥、印刷也是成行成市。中國出口的鞋,六成產自溫州,出口的眼鏡五成也產自溫州。距離溫州僅百多公里 的義烏,則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集散地。當地每年10月都舉辦一屆國家級的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產品門類滙集人類日常生活所需1,502個大類、32萬種 商品,與廣州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海華東進出口交易會,被譽為中國三大國家級的經貿展覽會。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三)都市危情

金融海嘯衝擊中國,數十萬在內地 工作和生活的港人亦不能置身事外,他們的生意、生活均受到影響。在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有零售港商不得不縮短戰線,收縮業務。從事餐飲的港商則順應時勢, 放棄團體和高端市場,轉攻平民市場。做服裝進出口的港商,要轉攻內銷。受訪港人均表示,會收斂他們在內地的投資和消費行為,「靜觀局勢變化」。本報記者

「Sport100」是港商在內地創辦的運動休閒、時尚購物多品牌一站式大型零售概念店,目前在全國擁60多家分店。其行政總裁張國倫接受 本報訪問時坦承,金融海嘯對生意造成一定影響,「主要是消費者消費信心下降,不願消費,或小心消費。」他指,今年以來先是南方雪災,然後四川地震,這兩場 災難制約了民眾的消費,「單位天天叫捐款,誰還敢大方出來買嘢?」

港商收縮業務關蝕本舖

張國倫指,北京奧運更令社會消費蕭 條,「外國人少了,好多人攞唔到簽證;二來市民都縮在家中睇轉播,行街都少。」原本指望十.一黃金周谷消費市場,「點知又來金融海嘯,搞到市民冇晒信心, 雖然他們手中的錢未必減少,但呢個環境下,買嘢都少了。」張國倫又表示,近幾年他們的公司每年營業額增速都有50%以上,「今年至少降一半,甚至打算收 縮,關閉一些虧本店舖。」

酒樓專攻平民化市場

港資唐宮集團上海地區總經理林健雄表示,金融海嘯對內地餐飲影響主要是團體消費 和高端消費,「你知道內地企業和單位興請客,規格檔次越高,越受追捧。o依家好多企業唔掂,請客自然少咗。」他稱,以前上海高檔餐廳夜夜爆棚,「o依家你 再去睇,好多都烏燈黑火,冇啲人氣。」林表示,唐宮主要做中檔消費,大眾化,「o依家睇這條路對,你睇我幾旺!來遲啲仲要排隊先有位!」據介紹,唐宮在上 海已有四家分店,第五家正在裝修,「好快就會開業。」在上海從事服裝進出口的Joanna坦承,金融海嘯令生意大受影響,今年定單至少減五成,「冇辦法, 我哋正諗緊轉攻內地市場,大家都明白,內地市場有得做,但競爭激烈,捱啦!」所有受訪的港人都表示,因金融海嘯,他們的個人生活方式也要改變,「至少我會 減少投資行為。」張國倫稱,「例如買樓啦,換新車啦,這些暫時都唔會再有了。」而林健雄則笑稱,自己本來沒有特別愛好,反而內地經濟差,市場蕭條,相信物 價會平咗,「靜觀局勢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3

有點憤概-無軌火車系發展全集及必美宜(379)最新消息


昨天David Webb出文講百富(8272)這隻股,講述其與必美宜(379)及中國生物醫學(8158,邦盟匯駿)的關係。

http://www.webb-site.com/articles/byfordbubble.asp
 

Shareholders sell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331/GLN20090331107_C.pdf

On 31-Mar-09, China Bio-Med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Ltd (CBRT, 8158) announced that it was selling a portfolio of listed shares and unlisted warrants for $17m gross ($16.5m net) through Excalibur. These included 10m shares of Byford. This portfolio was probably acquired at some point after 31-Jul-08, as CBRT did not suffer any gain or losses on financial assets until the quarter ended 31-Oct-08. Incidentally, Joseph Orr Wai Shing is an INED of both Byford and CBRT.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103

On 4-May-09, PME Group Ltd (PME, 0379), which was also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of CBRT, sold 50m shares (2.5%) of Byford in the market at $0.35 to raise $17.5m gross ($17.4m net). Our CCASS Analysis for the settlement date shows that these shares probably moved from the custody of Kingston Securities Ltd to Fortune Securities.

然後有份報紙就說: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296

...

 文章末段,仲提到有part 2,講明百富只不過係佢調查嘅一小部份,之後仲有必美宜(379)、中國生物醫學(8158)、中國富強(290)等連帶關係。乜嘢叫劇力萬鈞、好戲連場,大家遲啲咪知囉!

 ..

其實根本不用等。我去年已經講過這一系,好像無報紙發覺,更重要的是,我是香港第一個人說這堆公司是有關係,更比David Webb深入。


無軌火車-中國鐵路貨運(8089)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67

無軌火車系: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87


無軌火車爆破: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907

買中國生物醫學(8158):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984


買元昇國際(925),失敗,入主藍帆科技(8166)。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7611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053


再購入中國富強集團(290),並在上月增持。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107
股東名稱 作出披露的原因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每股的平均價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PME Group Limited 104(L) 200,000,000(L) HKD 0.160 368,738,000(L) 48.77(L) 06/05/2009
Top Good Holdings Limited 104(L) 200,000,000(L) HKD 0.160 368,738,000(L) 48.77(L) 06/05/2009
PME Group Limited 103(L) 14,790,000(L) HKD 0.232 168,738,000(L) 22.32(L) 26/03/2009
Top Good Holdings Limited 103(L) 14,790,000(L) HKD 0.232 168,738,000(L) 22.32(L) 26/03/2009

又利用中科環保(359)購入遵小鐵路,留意賣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24/LTN20090324216_C.pdf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905

 中科環保(351)於去年重組復牌後,緻力於尋求發展,早已簽訂諒解備忘錄,有意投資於鐵路項目,已獲得重要進展;由收購49%,爭取至51%控股權,已訂立相關協議。

   中科環保公布,其全資附屬公司已與賣方朱共山協議,收購高遠控股股權70%,代價為70美元。與此同時,買賣雙方及有關公司訂立可換股債券認購協議,將 認購中鐵物流的可換股債券,金額不少於3.92億元但不多於4.025億元。於完成買賣事項後,買賣雙方及高遠控股將訂立股東協議,以進一步規管有關各自 對高遠的出資及高遠業務的事務管理及責任。

遵小鐵路具戰略優勢

   目前的高遠控股,全資擁有中鐵物流,而中鐵 物流持有於中國成立的遵小公司及寬平公司股權各62.5%。收購高遠控股的其中一項先決條件,是中鐵物流收購於中國成立的唐承公司股權51%,該收購將於 完成高遠控股買賣前完成,已制訂協議最終稿,建議代價為7939萬元人民幣的等值美元。

  中鐵物流將透過中國附屬公司(遵小、寬平及唐承)建設遵小鐵路,包括三段鐵路工程,上述三公司已獲中國政府當局批準各興建其中一段,即三公司結合便可興建全條鐵路,遵小及寬平亦獲批準經營集裝箱及自備車租賃服務業務。

   遵小鐵路位於唐山市,自然資源(如焦炭、煤及石灰石等)豐富,地理位置具戰略性優勢,遵小鐵路連接唐山市遵化南與承德市小寺溝。中國政府在「十一五」規 劃中宣布,將重點發展唐山市,尤其是曹妃甸;根據規劃,曹妃甸完全開發後,將為四大主導產業(大型貨運碼頭、鋼鐵、化工及電力)提供三百一十公裏的造地, 曹妃甸擬發展成為能源及原材料(包括能源、礦石及其他散貨)分銷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商用能源儲備基地及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根據規劃,遵小鐵路已被 選定為重點項目之一,相信成為連接曹妃甸與承德市的戰略性幹線,可滿足鄰近地區一級生產項目對鐵路服務的需求。

   遵小鐵路全長一百二十一 公裏,估計投資總額約16億元人民幣,預計2010年第三季投入營運。在鐵路完工及自中國政府取得所需的許可證後,高遠控股的主要業務是透過中國附屬公司 在遵小鐵路沿線經營集裝箱及自備車租賃服務業務。鐵路的建造成本,將由中鐵物流所發行可換股債券所得款項、中國附屬公司的其他股東出資及銀行項目融資撥 付。如以中鐵物流所發行可換股債券所得款項計,相信鐵路工程需再融資10億元或以上。

   根據協議,中科環保將認購中鐵物流可換股債券不少 於2.74億元(但不多於2.82億元),為期五年,按票面按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加2厘利率計算,但以中鐵物流從中國附屬公司獲得收入為準;換股價為1億 元,如中鐵物流錄得盈利,將用於贖回有關債券,如自債券發行日起十八個月內,中國附屬公司未能取得管理及營運鐵路所需批準,或賣方未能按期認購債券 1.175億元(但不多於1.207億元),中科環保可要求中鐵物流立即贖回全部債券。發行債券的先決條件是買賣高遠控股完成,方可作實。賣方的朱共山對 此作出個人擔保。

主業虧損有發展需要

   中國附屬公司的遵小、寬平及唐承,去年均錄得小量虧損,而資產淨值分 別為6012萬元人民幣、914萬元人民幣及1.217億元人民幣。中科環保購入高遠70%後,透過中鐵物流而佔三間公司不同權益,約佔其現有資金 8400萬元,但認購中鐵物流可換股債券不少於2.74億元,相當於發行額70%,亦相當於佔有鐵路實際經營權約41%;經營權隻限於沿線經營集裝箱及自 備車租賃業務,通告未提及經營權是否有限期,而未來經營成效更難估計。

   中鐵物流發行可換股債券,可換股隻是形式,以備必時之需;除非中 鐵物流可以上市,否則換股並無意義。有關債券已定五年內到期贖回,發行額3.92億元。中鐵物流本身並無資源,日後的收入隻是來自三間中國附屬公司的貢 獻。假定債券於2014年第三季到期,而鐵路於2010年第三季營運,由此推算,中國附屬公司經營四年,對中鐵物流的派息,可以應付贖回。若然如此,則中 國三間附屬公司四年經營所得盈利應不少於10億元,中鐵物流佔41%約4.1億元,相當於五年回本。但這不是對盈利的估計,純是以贖回債券期為準而作出推 算,並無任何數據對業績作出預測。事實上,隻要股東同意,債券的贖回期可以修訂。

   目前的中科環保,隻是經營東莞廢物焚燒電廠,一期擴建 工程已於2007年年底完成。去年上半年有關收入5572萬元,但燃料成本已是3735萬元,因而仍在虧損2000萬元;目前燃煤價格已明顯下跌,希望對 經營有所幫助。但隻有一項投資,有發展的需要;目前選擇投資於鐵路相關業務,因資料所限,未來經營成果仍待觀察。上述的協議,隻是反映中科環保的發展意 向,而發展成效則難肯定。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103

直真節點的收購改條件,戴兆兄又有論述。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266

   直真科技(2371)於2008年4月協議一項價值29.28億元的收購,是在中國的大型戶外顯示屏相關業務,按照慣例,在中國涉及的收購,需要較長時 間的審批,其後又出現全球金融危機協議一直延期,現仍待完成。更重要的是,收購代價受種種影響,已較最初協議價暴跌73%,至7.8億元。

   該協議的代價,當時是根據賣方提供估值不少於30億元人民幣雙方釐定,而協議的先決條件,包括買方委聘的專業估值師出具報告,列明相關價值將不低於28 億元人民幣。於近日作出補充協議後,收購代價已減至7.8億元,而原來相關先決條件買方委聘專業報告的價值,已修訂為不少於7.8億元。原來收購代價較專 業估值有折讓7.8%(29.28億元與28億元人民幣的比較),修訂後的收購代價,將與估值相同,並無折讓。

  支付代價的形式,包括現金2400萬元(與原先協議相同),餘數發行可換股票據支付7.56億元(原先協議為29.04億元)。

   直真科技認為,由於全球金融及證券市場出現巨變,原來的代價及可換股票據換股價(下文再述)不再反映市場現狀,並認為收購業務具增長潛力。於作出補充協 議後,符合股東整體利益,亦修訂完成期延至2009年年底,其後有關協議將予以終止,而直真科技仍可選擇完成收購事項。

   原來協議的可換 股票據為五年期,不計利息,換股價為2元(較當時股價2.36元折讓15.25%),修訂協議的換股價已降低至0.519元(相當於市價1.4元折讓 63%),相信其他條款不變。值得注意的是,票據的表面值價大幅減少,而換股價的修訂,可換得的股份數量相似,還較原先增加約四百萬股,由十四億五千二百 萬股,稍增至十四億五千六百萬股,約為換股後擴大股本的78.2%。因此,有關的估值、收購代價以至換股價的修訂,都是互相遷就,是數字遊戲;而引發修訂 的,可能是估值問題,雖然也有若幹數字遊戲成分,但也不能過分。無論如何,這項收購,實際上是變相買殼,賣家的要求始終是股權78%水平。修訂條款,旨在 取得相關方面接受,買殼及賣殼的意向仍未改變。

   直真科技的收購,最終是收購一家2007年於中國成立的創智利德公司股權98%,資本為 5100萬元人民幣。其主要資產為一份合作協議,是與新華音像簽訂,以在中國各大城市經營及廣播一系列大型二極管顯示屏。新華音像是直接隸屬於新華社(官 方新聞代理及中國國務院下設機構)的機構,在中國各地經營二十六台大型二極管顯示屏,並擬把該等顯示屏轉讓予創智利德,但後者有選擇權。合作協議是新華音 像同意與創智利德合作在各大城市設置二百八十五台顯示屏,地點將由雙方協定。

  合作協議內容顯示,每台顯示屏均須由新華音像個別批準,並有一定合作期,約為二十年。顯示屏在日間持續廣播,但須預留部分廣播時段,以供發報新聞相關內容,亦須向新華音像支付定額使用費,創智利德經營顯示屏的收益將來自廣告播放。

   根據去年5月直真科技通告資料,創智利德當時已在廊坊市新華路人民公園設置一台大型二極管顯示屏,並將於去年年底前在北京黃金地段設置四台,位於北京西 火車客站、首都機場三號航運站、朝陽區中央商務區清華工美及長安街百盛購物中心,實際是否已完成設置則不詳。去年4月底的估值不少於30億元人民幣,是以 上述五台顯示屏為準,亦作為釐定收購代價29.28億元的依據。

   經營五台顯示屏,當時估值為30億元人民幣,已成過去,補充協議的要求 已大幅調低估值要求不低於7.8億元,兩者差距之大,令人驚奇。當然,事隔一年多,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經濟環境有相當轉變,但是否估值跌價77%,令人 不易信服;但亦無數據足以爭議,隻能視作表面數字,對此心中有數!

  另一方面,從協作協議看,可設置的顯示屏約二百八十五台,較已設置的五台增加五十六倍,也是驚人數字,如五台7.8億元估值是合理,則二百八十五台的估值豈非達數百億元;當然,設置地區不同,估值有別。同時,如完成設置二百八十五台,相信費時甚久,亦需投下相當資金。

   賣殼轉型的安排,涉及表面交易數以十億元計,現在已是常見的事,但修訂協議使交易代價跌幅如此之大,則不多見。而數字的安排又使交易現金及發行股數無甚 變化,是換股價的調整使然,最終使賣方可以持有的股權維持於相同水平,主要在於換股價由2元調低至0.519元的影響。因此,發行可換股票據減少74%, 而換股價亦調低74%,使發行股數維持;不過,直真科技的股價於修訂協議時,隻較初次協議時下跌40%而已,如何定價真是一門學問!可以注意的是,去年初 此股的高價是4.4元,去年年底低位隻有0.156元,而近期股價又高達1.6元,表現極之波動。

所以,泛火車系主力是8089、379,新近有290、359、8166,而2379、8158、692已多數退出,745還有在玩,885已反目,925失敗並歸北控系,加上Webb兄的8272,基本上已有十二隻和曾這家公司有關係。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2/LTN200906021146_C.pdf

今日,系內的必美宜(379),向一位第三者吳佳能先生,以2億大元向Crown Sunny購入億偉49%股權,而該公司和中國體健文化傳播的附屬公司訂立框架協議,中國體健文化又和央視設立的央視風雲傳播簽訂了一份開設付費體育頻道的諒解備忘錄。


一份框架協議加諒解備忘錄就值四億多,「關係」的價值真是很不尋常,值不值真是見仁見智。

另外,亦把公司剛剛沽出直真節點套現的款項全部拿光,真是概念大過天,橋不怕舊,最緊要你受不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95

庖丁解牛:一次關於投資的演講(全集) 作者:和也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11&extra=

庖丁解牛畢,「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這種感覺太好了。


很多人認為巴菲特教導我們潛心研究公司而不必關心宏觀經濟,這種認識是錯的。


公司上市後,就具備了雙重屬性。一方面,它是一家公司,要持續經營,另一方面,它是一個交易品種,就會有波動性。兩個屬性都很重要,都要研究。


| 這是一篇好文章。至於作者,一說是前公募一哥王亞偉,一說是鵬華李國飛,姑且不去管它。本文成於2010年,時隔4年,舊文重讀,饒有趣味。


開場白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能和北大的年輕校友們一起探討投資的一些理論。 我對投資理論研究一直就很有興趣。95 年進入這個行業,從操盤手到基金經理到出來自己做,感觸和體會還是很多的。


投資是項很辛苦和很寂寞的工作。投資體系龐大而且複雜,就像一座很大的森林,我們 要耗用一生去研究它,會發現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東西。很多年以來我都這麼做,持續思考,但一直沒有做系統性的總結。所以今天我也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全面的反 思一下投資的一些重大領域的理論框架。


今天的講座,我的想法是和大家交流一些東西,而不是我要教導大家什麼東西。今天的分析框架分四個部分:宏觀經濟、股市波動性、公司經營和公司估值。在投資這座森林 裡,這四個分支是比較重要的,對每一個分支我們都需要花很多心力去研究。以我認為, 投資就是要不斷建立一些理論框架,並在情況發生改變後有勇氣不斷打破它而重建。我 們看巴菲特、費雪等大師,都有非常清晰的理論體系,操作背後都有一套投資哲學在支 持。我們也是在努力學習和思考他們的投資哲學,所謂「有緣人得之」。我希望能夠學 習他們的精華,並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自己的體系。


有一本很有名的書叫《黑天鵝》,它的主題是說,我們辛辛苦苦建立了很多投資模型, 去管理我們日常的投資。投資風險可以用一條高斯曲線來表達,大部分風險都在某一個 區域裡面,我們努力去規避最主要的這樣一些風險,但是一次極小概率意外的出現,就 可以顛覆一切,將辛辛苦苦建立的模型打破,很多財富從而化為烏有。但我想,巴菲特 從 60 年代做投資以來,經歷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所謂黑天鵝事件,他不但存活下來了, 而且活得很好,他是怎麼做到的?2008 年《黑天鵝》這本書的出版,讓投資界很震驚, 都在反思。黑天鵝事件是不可避免的,關健是我們如何去應對,讓我們的資產不斷增值, 活得更好。這是促使我去思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談談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我認為,在市場的每個具體階段,我所研究的這四個分支 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核心矛盾,有些非常敏感的因素。如果我們不能挖掘出在這個階段 裡最核心的矛盾是什麼,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還不夠努力,我們還沒有挖掘出 本質和規律所在,所以要不斷去探求。過一段時間新的情況出來了,最核心的矛盾改變 了,我們又要重新挖掘。我們始終要努力抓住最核心的矛盾。


其次,這四個理論框架裡的每一點,我都希望與巴菲特的投資思想作一個印證。巴菲特 對這些問題都有論述,零散地分佈在巴菲特的年報和各種訪談裡面。巴菲特在投資界的 修煉已經達到非常高的境界。他的很多說法,我們要加以印證。我自己感覺這幾年我們 國人對巴菲特的理解很粗疏。中國人很喜歡以簡馭繁,不少人把他的投資理念簡單理解 為不管宏觀面、買了好股票就長期拿著不放就能賺大錢,這種絕對化的理解是有問題的,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所謂巴菲特的信徒在 2008 年都吃了很大的虧。有些地方是我們誤解 了巴菲特的思想,以及有些地方是巴菲特講的不清楚


一.宏觀經濟分析


(一)用「單一規則」分析經濟週期


研究經濟就是研究週期。我嘗試用「單一規則」來分析經濟週期。「單一規則」是借鑑 弗裡德曼的說法,他認為,當代一切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信用形式,一切經濟政策的 調節都是通過貨幣的吞吐(擴張或收縮)來發揮作用。一切經濟的變量,都和貨幣有關 系。貨幣推動力是說明產量、就業和物價變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貨幣推動力最可靠的測 量指標就是貨幣供應量。由於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取決於貨幣當局的行為,因此,貨幣當 局就能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來調節整個經濟。政府只需要將貨幣供應的增長控制在既適 度又穩定的水平上就可以了,方法就是將貨幣供應的增長率相對固定,這就是所謂的「單 一規則」,除此以外,不應該也用不著對經濟多加干預,市場會自己進行調節。這是弗 裡德曼最核心的思想。


70 年代開始,美國採取這種方式成功解決了通脹和失業率較高同時並存的經濟難題(這 是凱恩斯主義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之後,這種貨幣主張被很多西方國家所接受,成為 發達國家經濟政策最重要的理論。但是顯然,我們國家並沒有這麼做。


(二) 一切通脹問題都是貨幣問題


一切通脹問題都是貨幣問題,這是弗裡德曼最著名的論斷。通脹這個詞語容易產生歧義, CPI 並不是最好的指標,貨幣購買力這個名詞可能更好,大家更容易理解。最近幾年貨 幣發的很厲害,買房子越來越辛苦,教育醫療等支出也讓老姓感覺很頭疼,我們的購買 力水平顯然在嚴重下降。我認為,我們可以用貨幣發行總量的變化大致估算貨幣購買力 水平,具體到某一項資產價格,我們可以用供求關係來加以判斷。我們可以用這種辦法 來分析房價、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比如勞動力,高善文的一篇報告說,2007 年下半年 我們國家已經邁過了劉易斯拐點,農民工不僅僅要求滿足最低生存需要就算了,他們對 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勞動力供需矛盾發生了深刻變化,因此工人工資在上漲,農產品 價格也漲得很厲害,由於農村勞動生產率提高很困難,因此農產品價格上漲是不可逆轉 的,而且會長期維持,發改委說是有人故意炒作,這是推卸責任的做法。CPI 會長期比 PPI 漲幅高,這也是由於勞動力價格上漲引起的,韓國和日本在邁過了劉易斯拐點後, 就是這種情況。另外判斷有色金屬價格,全球量化寬鬆條件下,不僅中國資金起作用, 全球資金都起作用,當然只有漲了。怎麼去衡量貨幣供應量呢?有很多指標,比如 M1 增 速、M2 增速、M1 增速-M2 增速、M2/GDP 等,後面還有介紹。


(三)產能增加和過剩週期、房地產週期是最敏感的實體經濟週期



貨幣是如此重要,我們要研究什麼實體經濟的變動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重大變化。我們 國家貨幣規模(M2)的變化主要由兩個方面引起,一個是信貸規模的擴張,第二是外匯 結匯,還有小部分是央行負債。


從 2010 年來看,信貸規模佔 67%的權重,外匯結算佔 28%權重。是什麼影響信貸規模 的變化呢?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固定資產投資。根據 2009 年中國統計年報,城鎮固定資 產投資達到 19.4 萬億元,採礦、製造、交通運輸等和產能直接相關的投資,達到 11.1 萬億,佔比 57%。而公共產品的提供,如水利、環境教育、衛生文化等固定資產投資只 佔 30%,這和國外很不一樣。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不是為了滿足老百姓的娛樂生活 消費,而是為了滿足產能增加的需要。所以,高善文的文章《十年之癢》,結論我很認 同,產能增加和過剩週期的確是中國經濟最核心的週期。


我們的產能擴張了,無非是為了滿足兩個需求:國內消費需求和國外消費需求(即出口)。 但是,國內消費需求要有很大增長是很困難的。2009 年居民零售消費總額增長 15%,2010 年至今是 18.3%,已經不錯了,未來也不會有很大增長,這和我國的政治經濟環境是直 接相關的。我們的社保、醫療體系等都不完善,尤其是養老問題很嚴重,現在大家的養老金並非由國家統籌,還是基本由縣市一級統籌,投資渠道只有國債和存款,這幾年收 益率還不到 2%,在高通脹下這些資產嚴重縮水,寅吃卯糧,赤字嚴重,等到你們退休後, 能拿到的退休金有可能是不夠的,不足以維持你退休前的生活,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會成為最影響中國人幸福感的事情。那你還敢隨便消費嗎?另外中國政府與民爭利的情 況很嚴重。這幾年國家財政增長很快,2006 年增長 22%、2007 年增長 32%,2008 年金 融危機還增長 19%,2009 年增長 11%。今年前十個月增長 22%,但是居民工資收入增長 水平卻很低,大家拚命呼籲,但個稅起征點還是頑強地維持在 2000 元不變。可見政府 並不想藏富於民,而是希望將更多錢放在庫房裡。由於有如此多的顧慮,除非政治體制 有大的改革,我不認為消費會給經濟增長帶來驚喜。看「一二五」規劃時,說要培育中 國消費市場成為世界級的市場,我覺得是很困難的。產能的擴張還是要寄託在出口上。 自從 2001 年中國加入 WTO 出口持續大幅增長,我們是世貿體系最大的贏家。我們的出 口依存度是很高的,2009 年出口占 GDP 是 24%,出口金額與居民零售總額的比重是 65: 100。2009 年出口總額達到 1.2 萬億美金,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2008 年金融危機 出口下滑了一點,導致東莞工廠減少了 15-20%,引起工人失業,社會動盪。現在國家推 動城鎮化建設,產能向中西部轉移,加大基礎建設,這是一個重大國策,這部分產能轉 移很大一部分是出口帶來的。因此要非常重視出口未來的潛力。


簡化一點,我認為產能增加和過剩週期的核心是進出口週期。衡量指標上,進出口增速 和出口產品的結構比例,還有 PMI 等。高善文認為產能增加及過剩週期是核心週期,但 沒有說房地產週期,是不完整的。房地產週期,影響也很重大。2000 年之後,要解釋中 國經濟的增長奇蹟,除了加入世貿帶動出口增長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房地產。03-07 年 地產狂飆帶動經濟發展,08-09 年金融風暴,政府採用啟動房地產的方式來啟動中國經 濟,算是把經濟從泥潭里拉了出來,當然代價也很大。關心地產週期,衡量指標主要有: 房地產投資增速、房屋銷售量、新屋動工量、房價收入比、房租回報率等。


地產對經濟影響有多大呢?我們看幾組數據。


第一,房地產所佔財富比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個統計,2004 當年全球可變 現資產的規模是 170-220 萬億美金,住宅和商業地產 90-130 萬億,股票 35-40 萬億, 黃金很少只有 1.6-2 萬億。因此從全球角度來看,地產占人類財富的比重超過 50%。而 且由於貨幣貶值,全球不動產價格持續走高,今天地產所佔財富的比重應該更高。而中 國呢,有一個大概的測算,2009 年 7 月中國房子的總值超過 90 萬億,現在可能已經 超過 100 萬億了。而我們的 GDP 2009 年是 34.5 萬億,今年大概是 37.5 萬億。房價 總價值超過 GPD 的兩倍多。未來城鎮化後,農村土地價格變得更值錢。房地產所佔財富 比重非常驚人,一點點的波動對整體經濟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房地產對 M2 的吸納。09 年初 M2 是 47.5 萬億,年底時是 60.6 萬億,一年增 加 13.1 萬億。而 09 年地產銷售總額是 4.4 萬億,佔新增 M2 的 34%。09 年房地產投 資完成額是 3.62 萬億,佔了 27.6%,一部分賣出去了,還有一部分沒賣出去。房地產 銷售額加上已經建好但還沒有賣出去的,估計佔新增 M2 超過四成。和房地產業配套的 水泥、建材生產等,佔比也很重,按照 10--20%的比例算,所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房 地產及配套產業對新增貨幣吸收比重可能在 60%左右。這是 09 年增加那麼多貨幣卻沒 有發生很嚴重通脹的其中一個原因。


第三,房地產對貸款的吸納。存量部分,09 年末中國銀行業對房地產業,包括對房地 產公司和對貸款購房的老百姓,總的貸款佔總體貸款規模的 23%。增量部分,09 年全 年新增貸款接近 10 萬億,其中房地業所佔比重約 22%。在西方發達國家,這一塊比重 也很厲害。它們還能發 CDO 和 CDS,槓桿很高,在 08 年巔峰時曾達到幾十萬億美金的 規模。因此,次級債問題爆發,房價聞風下跌,西方的金融機構普遍都崩潰了,前車可 鑑啊。從最近花旗、富國銀行的業績報告看,房地產貸款佔總體信貸的比重仍達 40%多。 因此,這是一個全球問題,房地產業對貨幣和經濟的影響都很大。


(四) 中國貨幣政策的主要特點和未來可能的經濟風險


1. 唯一目標是經濟增長


中國貨幣政策的目標,全球罕見,說是兼顧,實際上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經濟增長,其 他三個傳統目標都不重要,包括通脹在內。而在西方發達國家,控制通脹往往是最重要 的目標,即使為了刺激經濟增長而降息,也要以通脹不惡化為前提。在中國,因為經濟 增長會帶動就業,這關乎民心穩固,所以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拉動經濟增長。由此所 帶來的最糟糕的問題之一,就是制度性地容忍負利率。


2. 制度性地容忍負利率


負利率從經濟學角度看很可怕,長期負利率會讓資源錯配,讓資產價格不合理上漲。因 為擔心貨幣放在銀行裡貶值,貨幣只好不斷流動去尋找投資增值的機會,這會加快貨幣 周轉,從而令通脹加劇。過去歷次通脹時期,政府都遲遲不願意加息,因為擔心加息會 對經濟增長帶來影響。上一次是 2007 年,下半年開始通脹升溫,12 月時 CPI 已經是 6.5%,而一年定期利率這才剛從 3.87%調整到 4.14%,2008 年 4 月通脹達到高點 8.5%, 而利率在這期間卻沒有做任何調整。最近 CPI 也不斷上升,我們的加息過程也很緩慢。 實際上我們是最早從全球經濟危機中走出泥潭的。現在 CPI 已經是 4.4%了,但是我們的 利率直到上個月才從 2.25%上調到 2.5%。上個星期看到社科院一篇文章,說我們的 CPI 權重設置有問題,這幾年通脹可能被低估了 7%,目前 4.4%的 CPI 我覺得也是不真實的, 直觀感覺是 6-7%,甚至更高。長期容忍負利率從經濟學上看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但是這 種政策目前看不到大的實質性的調整,實質上是用全體人民的財富來補貼銀行,這是一 件極不負責任的事情。在西方發達國家,控制通脹是所有央行最核心的事情。包括這一 波的量化寬鬆,美聯儲大肆放水,但也定下前提是核心通脹率不可超過 2%,超過了就 停。美國現在通脹大概是 0.2%--0.3%。


3. 中國貨幣之謎


我們的 M2 長期高速增長,但是為什麼 CPI 卻沒有高漲呢?這就是「中國貨幣之迷」。 有個指標M2/GDP,從 91年的88.8%增長到00 年的135.7%,08 年是151.3%,09 年178%, 現在 185%左右,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裡排名第一,美國是 60%左右。每年的 M2 增長指標, 多年來央行定在 15%左右,而 08 年 1 月之後增速驚人。對比一下美國,2008 年 1 月, 我國 M2 是 41.7 萬億,到 2009 年 1 月增到 49.6 萬億,增長 18.94%。美國從 7154 萬 億美元增加到 8123 萬億美元,增速 10.36%。2009 年底,我們的 M2 已經 62.56 萬億, 當年增長 26.13%,而同期美國增長 2.29%。今年 10 月份對比去年底,增長 11.86%,同 期美國是 3.29%。我們目前的 M2 是 69.98 萬億,美國大概相當於 58.3 萬億人民幣, 我們比美國多 11.69 萬億人民幣,但我們今年的 GDP 是 37.5 萬億,美國大概相當於 99 萬億人民幣,將近我們的三倍,但是我們的 M2 比美國還大。這三年來,我們的 M2 貨 幣增長 69%,而美國是 16%。當然中美 M2 計算方式有些不同,但是大 的方面應該差不 多。


同時我們看另外一組數據,易綱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國 1978 年到 1992,中國的 M1 和 M2 分別增長了 20 倍,但是,官方物價指數和自由市場價格指數也只增長了 1.25 倍和 1.41 倍。貨幣流通量增長如此驚人,CPI 增長卻不是很多,超額貨幣去哪裡了?我認 為最好的解釋是,我們有大量的產能和資產對 M2 較好的吸收。1978—1999 年間,中國 整體經濟高速發展,百廢俱興,產能不足情況非常嚴重,大量外資被吸引進來,大量投 資工業區,購買設備,修建高速公路等,貨幣增長再多也能吸收,所以通脹雖然出現了, 但並不太嚴重。


4. 房地產景氣難以持續


08-09 年間,貨幣超量發行,前面我介紹過,房地產吸納了大量的增量資金。大量購房客把錢交給房地產商,房地產商再去向政府買地,再投資建樓。貨幣從分散到高度集中, 都匯聚到房地產商那裡了。房地產商拿到了售樓款,M2 是不變的,並不是說新增的貨幣 被消耗光了。貨幣和實體經濟的關係,周其仁說,這是水和面的關係,水多了就加面。 中國的面,最敏感的就是出口和房地產,我覺得現在都到了很難持續的程度。看下我們 最新的房地產數據,1-10 月份, 全國房地產施工面積達到 36.98 億平方米,同比增長 28.3%;竣工面積 4.2 億平方米,新開工 18.13 億平方米,明年可供銷售的面積可能達 到 30 至 40 億平方米。我們算算每年能銷售多少面積,2009 年銷售了 9.3 億平方米, 今年以來,前 10 個月銷售面積是 7.24 億平方米,今年大概能賣掉 10 億平方米,明年 的供應量接近需求量的三倍多至四倍,所以明年房屋的銷售供給是很充分的。另外,在 負利率的情況下,房子一推出來馬上就將被搶購一空,地產商說這是由於剛性需求強烈 所致。這個剛性怎麼看?有沒有水分?大部分的小兩口,雙方父母幫忙給首付,小兩口 每月交按揭,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購房現象。耗用兩代人的財富去買房子,壓力是非常 沉重的,有很多買房的行為並不是出於自住的需要,而是投資的需要,甚至可以理解這 是一種儲蓄行為,是在負利率情況下,為避免財富縮水而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行為。這 種「真實需求」既真實又不真實,我估計有 30%,甚至更多的購房行為,是我說的這種 情況。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利率加上去,不是負利率了,我們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房子 的供應量可能是過分充足了,而我們的自住需求可能並沒有現在所看到的那麼高。以我 的觀察,現在整體房價已經到了不可再持續、不可再承受的地步。看一些簡單的指標, 租金回報率只有 2.5%,一些大城市可能更低。小兩口買一套房子,不吃不渴都要二三十 年,這種日子還怎麼過?這對中國人整體的財富是很大的傷害。而且父母年紀大了,養 老怎麼辦?對豪宅來說,中國財富加速集中,有錢人越來越有錢,所以豪宅影響不大, 一不小心可能還有較大的空間。但是,普通房子的價格可能無法再持續增長了。中央政 府看的很清楚,所以利用各種手段來限制買房,來壓制房價增長空間。一方面房價問題 已經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甚至引起社會動盪;另一方面還有一種陰謀論,據說美 國這一波大放水是一個大陰謀,美元在美國停留並不多,很多都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流 出去了,集中流到了新興發展國家,抬高了當地的資產價格。某一天美國經濟緩過氣來 了,美元一走強,貨幣回流,資金一撤,樓股齊跌,匯率急貶,新興國家的經濟可能會 受到重創。現在這種陰謀現在都成了陽謀了,全世界各國都在採取措施限制熱錢流入。 我自己判斷,我們這三年貨幣發行如此氾濫,而且負利率,房價一再上漲引發羊群效應, 大家都去買房子。現在房地產業感覺已經到了階段性增長的末期,泡沫是不小的,需要 一個較長的時間去消化,甚至不排除較大調整的可能性。現在多空雙方處於僵持的狀態, 如果某天出現一些經濟問題,例如出口不景氣了,房價走勢會變得很敏感。


5. 出口也面臨壓力


出口壓力很大。去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國。今年 1-10 月份,出口額和 09 年 同比增幅有百分之三十六,但和 2008 年同期相比增長只有 6% (這是在人民幣匯率對 美元只上升了 2.5%的情況下做到的,而同期亞洲多個主要國家匯率上升了 6%---16%)。 我們已經是全球出口老大,增長潛力當然是有限的。今年的廣交會情況一般,石廣生給 自己定的目標是明年出口增長 9%。但是,我覺得,如果只有 9%,增速就太低了,會引 發很多問題。明年出口有很明顯的壓力,不利因素很多,匯率上漲、勞動力價格不可以 逆轉的提高、農產品價格上升,還有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美國經濟雖然還不錯,但是屬 於無就業的增長,預期幾年內可能都是這種情況,這樣美國的消費就很難起來。歐洲比 較糟糕,除德國外普遍舉步維艱,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等這些國家,長遠來看它們國家 財政都是要破產的,對中國未來的出口增長都不是什麼好消息。我們國家的出口,也許 2011 年還可以,但是到 2012 或者 2013 年就需要很謹慎了。出口事關我國貨幣發行的 增量。2004-08 年,外匯結匯佔新增貨幣 M2 接近 50%,09-10 年約佔 28%。如果出口順 差縮小,對我們的貨幣環境都有較大影響,對資產價格也會有較大影響。而且我們貨幣 如此濫發,真實通脹如此之高,如果某天經濟形勢不太好,資金外流,人民幣升值的進程甚至可能會逆轉。這些都是水和面的問題,水太多了,前所未有,但是我們的面不夠。 我們的通脹很有可能會起來,因此要做壞的打 算,甚至不排除惡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


今年年底 M2 會達到 71 萬億左右,仍然維持 15%增長的話,明年 83 萬億,後年 96 萬 億左右。2012 年 GDP 按照 8%的增長也就 44 萬億。M2/GDP 將是 218%,非常驚人。這 是可持續的嗎?現在大家在討論明年的信貸規模是多少, 6萬億、6.5 萬億還是7 萬億, 我認為大家沒有看清楚問題的關健所在。我們現在應該考慮的是,趁現在全世界經濟還 可以,怎麼迅速進行一些調整,產業如何升級,房地產價格較高,怎麼通過一些方法讓 泡沫逐步釋放。如果明年仍然維持六七萬億的信貸規模,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惡性通貨 膨脹。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已經到了好消息不太敏感、壞消息很敏感的時候,如果有 一天出口不太順利,我擔心會產生骨牌效應。我很關心出口和房地產的形勢。有很多角 度可以觀察中國經濟,我選擇「單一規則」---用貨幣增量這個角度。我們國家現在的 經濟局面有點類似 95 年通脹之初,當年通脹最高達到 27%,當時朱鎔基選擇硬著陸, 大幅加息,壓制了通脹,奠定了後來很多年經濟發展的基礎。現在當然沒有人可以像朱 鎔基那麼鐵腕,但是我們要認真考慮怎麼給經濟逐步降溫,不斷回收流動性,給民企更 多發展空間,有更多可投資的領域。需要更多的面,把水吸收掉。未來,我希望能有較 大的加息,以及我們的匯率可以升的更快一些,控制熱錢的注入。整體來講,明年下半 年至後年,很多不好的經濟問題會逐步浮現出水面。但我不認為現在大家已經比較充分 的意識到這一點。


(五)對巴菲特的誤解


很多人認為巴菲特教導我們潛心研究公司而不必關心宏觀經濟,這種認識是錯的。1968 末他關閉合夥基金公司是很明智的,後來美國經濟和股市都陷入長期的調整。2008 年金 融危機之前,長達三四年的時間,巴菲特的公司資產有四五百億美元的現金,一直都沒有做大的投資,直到金融危機之後,他才開始大規模投資,能用的現金都用完了,而且還採用發行新股方式收購鐵路公司。他是這波金融危機最大的贏家。巴菲特是真正研究 宏觀經濟的高手。判斷非常準確。宏觀面對股市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想做好投資,不花 心思研究是不行的。


二.股市波動性


(一) 鐘擺


經驗表明,投資者的情緒總是從極度悲觀到極度樂觀,股市因此總是大幅波動。股市的 波動性恰如一個鐘擺,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有波動,就有機會,有大的波 動,就有大的暴利的機會。一方面我推崇價值投資,但另一方面,我認為選時遠比選股 更重要。我們要作判斷,在股市的低潮要儘量迴避,在高潮時也要有減持的勇氣。有一 個知名投資人趙丹陽,2007 年 3500 點時就清倉了,後來股市漲到 6000 多點,利潤最 豐厚的一段他是完全沒有享受到,我想他是不是建立了一個模型,認為 3500 已經估值 到頂了,因此就不玩了。這很可惜。股市的波動性非常複雜,也非常吸引人,我們要掌 握其中規律。


(二) 股市和宏觀面直接緊密相關


宏觀面對公司業績、整體融資環境和市場信心都有重大影響,直接影響股市。我想股市 大的波動有七八成的原因是宏觀面的變化。經驗表明,股市一般在宏觀面見頂之前三至 六個月見頂,在宏觀面見底前三至六個月見底。


(三)股市波動的本質是資金的運動


錢湧向哪個公司,哪個公司價格就會上漲。股價波動,最本質的的原因就是資金運動。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也是解釋資金運動的其中一種理論,而不是相反,公司有競爭力,業績不錯,因此大家長遠看好它,資金追捧它,因此股票價格就上漲了。有很多不同的 投資理念,實質都是解釋特定情況下一些資金的運動規律。股市資金運動可由以下幾個 因素作出判斷:


1.貨幣增速

研究市場資金動向的指標,比較敏感的有 M1 增速,M2 增速,M1 增速—M2 增速等。有 很多實證分析,非常值得重視。給大家展示兩幅圖,上面這幅圖很有名氣,是招商證券 的研究員羅毅寫的,叫《M1 定買賣》,發表於去年 11 月份 3300 點左右的時候,當時 M1 的增速達到 34%,他說市場很危險,是極好的賣點,市場可能會回調兩成至 2300 點, 不幸被他準確言中了。他從數據推演出,從 1996 年到現在,如果每次 M1 增速接近 10% 就買入股票,超過 20%就賣出,投資標的是深成指,從 1996 年到 09 年 11 月,投資收 益率是 95 倍。

高善文也有一篇報告《錢多了,錢少了》分析 M1—M2 的剪刀差,判斷股票市場資金的 充裕性,從而做出買賣操作,也挺有見地的。


2.PE\PB

市場整體的 PE\PB 水平是衡量市場整體估值水平比較好的指標,也是評判資金參與投資 股市風險的一個很好的指標。2001 年最瘋狂的時候,兩市整體 PE 是 70 倍。2007 年 10 月,市場 6200 點,歷史新高,當時深市 PE 是 69 倍,上海是 50.6 倍。目前全體 A 股 PE 以中報來計算 22 倍,去除銀行股後是 30 倍,如果再去掉兩油和煤炭,整體 PE 大 概 36 倍。中小板 55 倍,創業板 74 倍。PB 水平大概 4 倍,去掉銀行股大概是 3 倍多 一點。毫無疑問目前創業板和中小板整體估值絕對是過高了。情形就像 00 年的網絡股 狂潮,估值高得不可議,但大家會說,公司業績增長很快,股價還能漲。類似的情形歷 史上出現過很多次,每次泡沫發生前,都認為這次沒事,因為這次和以往是「真的不一 樣了」,但結果呢,「每次都是一樣」的。目前創業板的泡沫是很明顯的,是不可持續的, 什麼時候破掉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對比幾個指數,恆生指數,以今年計算 16 倍左右, 道瓊斯是 14 倍,標普 500 大概 15 倍。歷史上道瓊斯平均是 20-25 倍,納斯達克高一 點,25-30 倍左右。這麼看美國香港還可以,A 股總體來看也不算很高,但也不低了, 中小板和創業板很高,這個泡沫需要慢慢消化。


3.資金成本—利率

利率和通脹率直接相關。利率的倒數往往是市場的價格中樞,即常態下可接受的 PE 水平。 如果利率不斷下調 ,那合理 PE 也要調高。日本股市的 PE 有五六十倍,因為日元的利 率將近零。在美國,一個經驗是,如果利率低於 4%,即使利率再往下調,投資者可接受 的合理的 PE 也就是 25 倍,,哪怕利率降低到 2%,市場 PE 也很難往上調到那裡去,這 是為什麼呢?原來,從 70 年代起一個主流的觀點認為,適度的通脹是有益的,3%--4% 是合理的水平。我查了一下 1997-2008 年金融危機未發生前 11 年的數據,美國的通脹 率在 3%左右。大家預期即使現在通脹高於 4%,,美聯儲也會想方設法壓低通脹至 4% 以 下,這就是利率低於 4%之後,美市 PE 往上調整會出現鈍化的原因。今年 10 月 19 號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在一個重要會議上說,大部分貨幣官員認為核心通脹率應保持在 2% 或稍低的範圍,這是伯南克在公開講話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把一個具體數字作為美國央 行的通脹目標。現在很多分析認為,美國維持這樣的低通脹水平可能會持續多年。如果 市場普遍這樣認同了,那我認為道瓊斯指數可以有系統性的提升估值的機會,也許合理 的PE 水平就不是25 倍了,說不定市場可以接受30 倍左右的水平,現在道瓊斯的PE 只 有 14 倍,所以我對美股挺樂觀的,美股創新高相信只是時間問題。現在港股的利率也 很低,也可能跟隨美元利率長期維持,港股的前景也值得看好。


4.換手率

市場能不能上漲,要看多空雙方的力量比較,換手率非常值得重視。在低點往往成交極 度萎縮,因為想買的人少了,在高位,一般放天量,因為想賣的人多了。雖然說買和賣 的金額無論在什麼點位都是均等的,但實際上決定方是不一樣的。如果在比較高的位置 換手率急劇擴大,是很值得警惕的信號。我最近測算了一下,10 月 26 號那一天,深滬 總市值是 31 萬億,流通市值是 19.4 萬億,成交金額約 5200 億,換手率(成交金額/ 流通市值)2.7%,成交金額除以總市值是 1.68%。創業板和中小板的換手率分別都超過 5%。看看 2007 年 10 月份,平均總市值 28 萬億,流通市值 8.91 萬億,平均成交金額 1951 億,換手率是 2.18%,平均成交金額除以總市值是 0.697%。現在的換手率比當時 的換手率還要高。成交金額除以總市值是當時的兩倍以上。所以,這麼高的換手率不是 很好的事情,由此判斷 A 股的上升空間可能有限。現已經達到 5000 億了,上到 3500 點 就需要 6000-7000 億,上升到 4000 點可能需要 8000 億水平,能持續嗎?


看看香港,10 月 26 號,總市值 20.8 萬億港幣,成交金額 900 億,換手率 0.4%,和 歷史上的高水平還有較大距離,從這個意義上看,香港股票向上走的空間大一些。


(四)反射理論


反射理論是索羅斯提出的。我覺得沒有比它更好的解釋市場波動性的理論。有人總結, 在投資方面人類常見的情緒有 16 種,比如代表性效應:認為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錯 誤共識效應:高估與我們所見略同者的人數;選擇性認知:只願意聆聽有利於我們判斷 的意見,對不同的意見置之不理。人類的這些情緒會影響股票市場的表現,索羅斯據此 提出了反射理論。


反射理論的核心是指投資者與市場之間會互相影響。投資者根據掌握的資訊預期市場走 勢並據此行動,而其行動事實上也反過來影響市場走勢,甚至改變市場原本可能的走勢, 一個大的趨勢一旦形成後,二者會互相加強,互相鞏固,直至「無可動搖」,索羅斯稱 之為「加速期」,當認知和真實差距很大時,形勢就會失去控制,直至逆轉。


這個理論,有點抽象,但很有意義,操作性也很強。他根據這個理論有過多次成功的操 作,當然也有失敗的。他的做法是,冷靜地研判市場會否出現一個大的趨勢,先做一個 假設,然後不斷根據市場本身及投資者情緒的變化,看這個假設的趨勢是否能夠確立, 從而進行佈局。這個理論裡面,有一個「加速期」,我覺得是非常有價值的概念,可以 據此研判市場是否在頂部或底部。我總結它有幾個特徵:


1.市場形成高度的共識,包括分析師、基金等形成高度共識。

2.在頂部時,總有些舉足輕重的公司進行大規模融資,市場解讀為利好,還要上漲。我 最有印象是 07 年 8 月的時候,萬科以 31 元,一個很高的價格,配股融資大概約 100 億 元,消息傳出之初,萬科的價格從 20 多,一口氣漲到 36 塊錢去了。真正實施時,股價 直奔 41 元,市場把它解讀為重大利好。之後,萬科走勢一落千丈,最低跌到三塊多(除 權後)。

3.在底部時,一些舉足輕重的企業回購股票 ,市場不理不睬,還要下跌。我們看到 04~05 年的時候,這種情況很普遍,一些非常優秀的公司大量回購股票,但市場置若罔聞。因 為很多時候,公司比任何人都要瞭解他自己的實際情況,高位時,它覺得可能高估了, 會考慮以增發的方式,拿到更多的錢,在低位時,它覺得,價格太低估了,這麼好的價 格,我為什麼不買進它註銷呢?

4.在一個很短時間裡,股指或者一些非常重要的公司,會出現突然間加速上升或加速下 跌的情形,這要高度警惕,形勢可能要逆轉了。黎明前的黑暗,會特別的黑,登頂之時, 有人會發瘋。


(五)旁觀者


下面我談談「旁觀者」的問題。


基於反射理論,索羅斯認為,一般人很難判斷股票市場的走勢,為什麼呢?因為你本身 就是市場,你已經和這個市場融為一體,互相影響,你的判斷影響股市的走勢,股市的 走勢反過來又影響你的預期。那我們怎麼能夠走出這個誤區,研判市場大勢呢?我想應 該做個「旁觀者」,和這個市場若即若離,才能「旁觀者清」。如果和這個市場離得很遠, 就很難發現本質、發現主要矛盾;走得太近,各種瑣碎消息充斥市場,會讓我們迷失方 向,干擾我們對主要矛盾的判斷。我們要做一個 bystander,以旁觀者的心態看待市場, 我們要離這個市場既遠又近,始終把握主要矛盾,客觀認識這個市場。如何做一個 「Bystander」,這是一個重要課題,對我而言,始終這樣要求自己。


這是成功投資的關鍵所在。


但是,非常難。(整理演講稿時,我想補充一點,就是「一個意見都不能提」。我多年前 做投資總監,年少輕狂,無知者無畏,經常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指手劃腳,實際上公司是 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從來就沒有因為你的意見發生過什麼改變。就如一個人是很難 被改變的,一個公司亦然。企業經常環境非常複雜,不在第一線的管理層,根本很難根 據形勢改變提出對策。我們提出的意見,99%不是廢話就是錯誤的,1%也許有點真知灼 見,但是,如果是一個好公司,它自然會意識到,對一個壞公司,再怎麼提,也沒有用。 如果我提出意見,我就會想,公司如果按我的意見這麼去做,經營方面就會如何如何。 這往往是一廂情意的,而且會嚴重影響對這個企業的客觀判斷。我們所需要做的事情就 是觀察,持續觀察!這是做一個「旁觀者」的重要一部分。)


(六)對巴菲特的誤解


巴菲特說過,紐交所即使停市三年,對他都沒有什麼影響。費雪也說過,在股市中有兩 種掙錢的方式,第一種是掙股市波動的錢,第二種是掙企業業績增長所帶來的錢。聽起 來,他們似乎認為研究股市的波動性不重要,研究公司的增長就夠了,價格波動和公司業績增長是兩件不相干的事情,很多人接受了這種說法,他們認為買進一個好公司,預 期長期會有增長,就不管股市了,長期守著它。07 年高潮的時間,這種論調很流行,有人買了萬科招行,就打算放個 20 年,結果是損失慘重。實際上,巴菲特早就講過:當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他說股市停市對他的投資沒有影響,只是想特 別強調我們選股時要立足長遠,而不能太關心股市短期的波動。很多人片面理解了他的話。公司上市後,就具備了雙重屬性。一方面,它是一家公司,要持續經營,另一方面, 它是一個交易品種,就會有波動性。兩個屬性都很重要,都要研究。


巴菲特在高潮時會賣股票,在低潮時他很開心,因為買股票發財的時機又到了。07 年 的時候,中石油,漲了 5 倍後,他賣掉了。08 年,在金融風暴最激烈的時候,他不但 把能買的錢都買了,而且還通過增發股票的方式收購鐵路公司。


另外一方面,巴菲特個人的持股和他的上市公司(伯克希爾)的持股,不是一個概念。 在 08 年 7 月,他曾經接受過一個電台的採訪。他說,我之前的個人的投資 100%是國債, 現在開始是滿手的股票。不久後還有一次,他接受採訪時說,我的持倉裡面大部分是富 國銀行。大家可能認為他公司有什麼股票,他的個人投資也是什麼股票。公司持股在大 跌時沒賣,他自己的持股也不賣。實際上,情況不是這樣的。市場不好的時候,他自己 也曾經空倉,徹底空倉。而他的公司,目前股票倉位只佔公司總資產的 20%多,即使市 場不好,公司的倉位也必須保持,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很多中國投資者並不瞭解這 個情況。


另外我認為,投資股票跟做企業是不一樣的。做企業的時候,無論是高潮還是低潮你都 要持續經營。不能說高潮的時候,就把它賣掉,低潮的時候再把它接回來,沒有這種事 情。一些偉大的企業,低潮的時候它要抓緊時間進行收購,進行擴張。但是我們做股票不是那麼回事,高潮時把它賣出去,低潮時把買回來,才是明智的選擇。


而且,一個公司,在陷入低潮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告訴你它一定可以東山再起,因為不 可預知的因素太多了,一些技術方面的變化,一些管理團隊的變動,可能都會對它的持 續經營造成致命的影響,有些坎可能過不去就過不去了。我們死守一個公司,風險實在 非常非常高。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柯達,幾十年的大藍籌,現在一敗塗地。但我所說的意 思不是指普通意義上的波段操作。我覺得中短期的波動,是難以預測的;但是一個長期 的波段,週期方面重大的波段,是可以分析和預期的。我們一定要研究。


三.公司經營分析


(一)公司本質:價值觀和執行力


我認為,一個公司就是它的價值觀加上執行力。


價值觀,我的理解有三點:第一點是它的願景,它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公司,第二點它 如何定義和員工的關係,第三點它如何定義的和客戶的關係。這些就是價值觀的全部。


講個例子,萬科,我很熟悉的公司。它的願景是做一個純住宅的公司,至少在 08 年之 前是這樣,後來做了一點調整,也做一點商業地產。而且它想成為一個令人尊重的公司, 它整體的住宅設計、質量,尤其是物業管理都做得很好。


它如何對待員工呢?它每年都會請蓋洛普做一個員工滿意度調查,一直都很高。它有非 常尊重員工的文化,希望和員工一起共同成長,經常做培訓,並給員工不錯的的待遇。 和客戶的關係呢?我買過萬科的房子,我覺得萬科的物業管理在行業裡是遙遙領先的。 它的服務理念,它對住戶的承諾真是非同凡響。所以它不但有價值觀,而且它是真正這 樣去做的。雖然我幾年前就把它的股票賣掉了,但我仍然認為它有機會成為一家偉大的 公司。


問一個普通人,他的人生哲學是什麼,他不清楚,甚至認為這是自尋煩惱。只有最優秀 的人,他會認真思考總結,他有一套完整清晰的為人處事的哲學,他就是這樣做的。公司亦然。


執行力包括:一是員工賞罰晉陞機制,二是質量管理,三是客戶關係管理,四是研發和 創新機制。


(二)選股標準


1.護城河


我評估公司是否優秀和強大的指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巴菲特常說的護城河,它的深度到 底有多深。除此之外,我認為無須第二個指標去評判。沒有比這更核心的東西了。護城 河一般源於專利技術、服務質量或者產品質量。Intel,它的護城河是技術專利,萬科星 巴克這些公司,它的護城河是它的服務和質量。形成很深的護城河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研究公司,看它的報表,只是研究的一小部分。感受它的價值觀,評估它的護城河的深 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個公司「軟」的東西,比「硬」的東西更重要。企業經營非 常複雜,而且變化很快,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公司基本上是無法預測的。從長期 看,護城河很深的公司,總是不斷會給人帶來驚喜;護城河很淺的公司,就會不斷給人 帶來壞消息。你選擇一家公司,它有一個好的團隊,有很深的護城河,就行了,剩下的 事情,你去預測它,其實是浪費你的時間,但你可以去跟蹤它,觀察它。我如此強調護 城河,因為這是成功選股的關鍵。


2.三點標準


我這幾個標準是消費類公司的選股標準,其實稍稍修改一下,別的公司也適用。我自己 是真的這樣去選股的。


第一:善待客戶。對於消費類公司,我們一定要注重客戶對它的產品有多滿意,投訴機 制是否順暢。這點非常非常重要。只有客戶滿意度很高的公司,才值得我們研究。如果 客戶對這家公司的產品不滿意,那多好的財務數據都是沒有用的。


第二:善待員工。一些非常優秀的公司,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都是很高的。他們會為身 為公司的一員為榮。像萬科,畢業生如果能去萬科-----地產界的黃埔軍校,他覺得挺 驕傲的。在互聯網業,如果能到騰訊或者到百度,這個員工也覺得挺自豪的,能去這個 公司很不容易啊,證明自己很優秀,他也願意為這個公司有所付出。我經常問他們員工 工資收入水平,晉陞是否主要是內部產生,每年是否有一定的淘汰,工作是否有成就感。 要瞭解這些,就必須和公司的各個階層,包括高中低層都有接觸。要瞭解員工的士氣, 最好的辦法是問最前線的員工,看他們是否滿意,鬥志是否高昂,如果他們對公司諸多 指責,那麼就要小心一點。我們要深入公司,和各級員工建立一些私人的關係。


第三:產品創新。在超市,看一看公司有沒有經常推出新產品,賣得好不好。如果你是 招行的股東,經常去他們的網點,看看他們的服務好不好;如果你是騰訊的股東,你可 以下載他們的軟件,看看有沒有些很酷的新功能,和別的公司的產品性能上對比一下。 要親自體會。商業競爭實在太激烈了,新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是利潤持續增長的保證。


最好的消費類公司的產品,不僅僅是一種產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我們有幸能遇 到這類公司,就可以做為長期投資目標。巴菲特當年投資的《華盛頓郵報》,美國中產 階級就讀這份報紙,覺得是一種身份象徵。你看鳳姐,她讀的是《故事會》《知音》這 些,說明她品味很高,知識淵博,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你在星巴克一坐,你會覺得 自己是個小資了。騰訊的產品,當然由於最近和 360 斗,名聲不太好,你看很多年輕人, 生活在 QQ 上,聊 QQ、玩 QQ 遊戲、QQ 空間、QQ 秀、聽 QQ 音樂,偷瓜偷菜等等,當它 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你就發現它的黏性特別強。


如果一家公司它的產品有這種特質,往往有機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如果它的產品甚 至能達到某種壟斷的程度,那就更好了。再舉騰訊這個例子,這次名氣受損得厲害。但 是雖然你覺得不好吧,但最後大家還是要用它。壟斷就是這麼好的一件事情。雖然你不 滿意,但是又不能找到可以替代的東西,只要就用它了。企業總會有些行差踏錯的時候, 不好的時候,壟斷性的產品,就能始終維繫和客戶的關係,有巨大的抵抗風險的能力, 在碰到順境的時候,它會比任何對手都要增長迅猛。所以碰到壟斷型的企業,市場會給 很高的溢價。像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這樣的企業,基本是這兩大寡頭壟斷了中國的某個 細分市場,具有很強的提價能力、議價能力。對投資而言,壟斷是比較好的事情,是重 要的戰略投資標的。


從財務角度來看,簡單談談,我們希望有好的 ROE,有好的毛利率,少負債,最後不負 債。依我的選股標準,如果公司的毛利水平沒有 40~50%,那根本連看都不要去看它。毛 利水平很低的公司,降價的時候,風險很大,抗通脹的能力很弱,不是一個好的長線投 資的標的。


(三)公司的生命週期


我把一個公司的生命週期分為:初創期,成長期,平台期和衰落期。長期投資於不同周 期的公司,獲得的回報是完全不一樣的。從一開始投資的時候,就要建立一個框架,它 到底處於什麼的一個階段。我最喜歡投資的公司,是處於成長期的公司,它已經脫離了 初創期的危險,公司業績開始大幅成長,那麼我們有機會獲得豐厚的利潤。處於平台期 的公司,是不值得長期投資的,最多只有一些階段性的交易機會。


整個成長期,我把它再細分成高速成長期、穩健成長期和緩慢成長期,接著進入平台期。


我先給大家介紹這個概念,到後面談到公司估值時再和大家詳細討論,這關係到股票買 點和賣點的問題。


那麼我們怎樣判斷公司處於成長期的什麼階段呢?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大致可從四個 方面判斷:首先,要看市場容量,有時候要看細分市場的容量,韋爾奇有個「數一數二」 的策略,是指在細分市場裡數一數二;第二,看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如果份額已經很 高了,那就意味著成長起來就比較困難了,如果比較低,業績增長的潛力就大些;第三, 要看公司新產品儲備;第四,要看它的併購策略,尤其對科技公司。


(四)巴菲特的遺憾


巴菲特常有談論選擇公司的標準,他非常強調護城河,但是,很少談論公司處於什麼成 長週期,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甚至誤導了不少中國投資者。實際上,從 98 年開始,他的股票投資做得非常一般,真正成功的投資只有中石油和比亞迪,但相對他 管理的資金規模,金額都不大。在 98 年之前,他有過非常成功的投資,例如吉利剃鬚 刀、可口可樂、蓋可保險、喜詩糖果、運通信用卡、富國銀行,無一例外全都是消費類 公司,而且都處於比較高速增長的階段,股價都漲得很好。98 年之後,也許他公司規模 太大了,或者他年紀太大了,以至於他很難體驗一些新的產品,對消費產品的的敏銳性 就不夠了,所以就難以重演當年的神話了。現在他投資了很多能源、公共事業類的公司, 這些公司的成長能力當然不會很好。 因此,我們學習巴菲特選股,是指學習他在 98 年 以前的選股,而不是現在。可口可樂,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的可口可樂股價,比 98 年跌了 30%。他在 02~03 年的時候檢討過,說在 98 年的時候就應該把他賣掉,因為當 時可口可樂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裡的佔有率已經很高了。上個月,央視採訪巴菲特, 但斌向他提了這個問題,說你的可口可樂十年來跌了 30%,你怎麼看啊?巴菲特當時顧 左右而言他,說公司很優秀啊之類的話,隨便對付過去了。我覺得挺很遺憾的。一個公 司,哪怕它的護城河再深,它的管理團隊再優秀,當它過了成長期,進入平台期,從長 期來看,它給你的回報往往是不理想的。萬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公司,我非常欣賞,但 是可能最好的成長期已經過了,可能就不見得是很好的投資品種了。


四.公司估值


(一)買點和賣點


巴菲特反覆強調「安全邊際」,好公司在較高折扣時買入,才有安全邊際,才有好的收 益。如何給公司估值呢?他提出了一個現金流折現的模型,這個模型理論上是放之四海 而皆準的。它要求預測公司未來五至十年的增長速度並計算其未來現金流,然後根據一 個合理的折現率,計算出今天公司值多少錢。例如現在公司每股值 10 塊錢,當跌到 5 塊 錢的時候就買進它;未來當升到 20 塊錢的時候,就賣掉。可見,這個模型不但是個估 值體系,而且還是個操作模型。


但是我發現,根據這個模型去估值、去操作,非常困難。


首先。因為我們很難預測公司未來五年或十年的增長速度,折現率多少比較合適,也很 難判斷,因為折現率理論上和利率相關,利率理論上和通脹率相關,要判斷通脹率談何 容易。由於要計算的時間很長,增長速度或者折現率稍稍作些調整,計算出來的估值會 出現巨大的差異。我有些朋友在 07 年 8 月份 40 塊錢買入萬科,當時萬科已經 3000 多 億市值了,他自己也用模型算了一下,覺得也不貴啊。除了現金流折現這種模型,現在 還出現了更多的估值模型,其實原理基本是一樣的,同樣問題很多。根據反射理論,在 股價漲跌的過程中,我們的預期會不斷發生改變。大家如果多看看一些券商的研究報告, 就會發現這個問題。股價漲了,它的估值模型的參數就變了,目標價就提高了,股價如 果超過設定的目標價後,分析師繼續調整參數,目標價更高了。如果跌了,處理過程也 一樣。今天是一個估值,股價大漲或大跌後,即使公司的經營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公司又是另外一個估值。在股市頭部和股市底部,相隔幾個月,一個公司的所謂估值可以相 差幾倍,尤其是一些週期類公司,分析師的報告看起來都很有道理。07 年 7 月份的時 候,看看不同券商的地產研究報告,普遍將萬科的目標價調到五六十元,甚至七八十元 的,這都是市場上最有影響力的地產分析師的報告。是不是很可笑?由於各種不同模型 的參數設置的隨意性很大,以至所謂公司估值,成了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實際 上,不是分析師給這個公司估值,而是當時的股價給公司估值。這很有趣吧?我越研究, 就越發現,估值這件事情,很不靠譜。公司無所謂估值,你不能給它一個準確的估值。 如果非要說有估值,那乾脆說它有好幾個估值。研究買點和賣點,哪個價格值得買進, 哪個價格可以賣出,比研究公司值多少錢更有意義,操作性更強,也許更符合股市波動 性的特點。


那是不是我們就根本不要管什麼主流估值模型了?不是,這些模型的假設都是有一定道 理的,我們要瞭解市場的共識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才能利用它來發財。我之所以說, 所有的估值都不靠譜,是因為我瞭解市場上基本上所有的模型,這些模型都有些什麼重 大的缺陷。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判斷買點和賣點。


(二)市場中的主流估值方法


簡單分類一下,市場有三種估值方法。


1. 成長性估值


第一種是成長性估值,我們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低速成長公司估值,另一類是高速 成長公司估值。給低速成長公司估值,有個模型叫做所謂的「戴維斯雙殺」。你以比較 低的市盈率買入一些低速成長的公司,舉個例子,比如說以 10 倍的市盈率買入一個公 司,它每年的成長也不高,10%吧,持續 3 年之後,市場認為它的增長比較穩定,因此 給它的合理 PE 從 10 倍提到了 13 倍。你的回報是 1.1*1.1*1.1*1.3,掙了超過 70%的 錢。這個模型可靠嗎?見仁見智,我很懷疑。對於一些比較穩定的公用事業類公司,由 於產能擴張引起低速增長,可能有些道理。瞭解一下吧。


對於比較高速成長的公司,情況會比較複雜,現實中它的波動性會非常強,價格容易大 起大落,談所謂估值基本沒有意義,我們要討論的是以下幾個問題:


(1)賣點


我介紹過,一個處於成長期的公司,成長期又可以分為高速成長期、穩健成長期和緩慢 成長期,然後進入平台期。我認真研究過,在高速成長期的後期,或者是穩健成長期的 中後期,市場會給公司一個很高的估值,PE 會很高。在高速成長期的末期,市場往往 會極度不理性地給它一個不可思議的 PE。我們看 01 年的時候,網絡股泡沫就是這樣吹 起來的,有些網絡公司之前可能以每年 400~500%的速度在增長,市場就認為這種速度可 以長期持續,一個沒有任何贏利的公司也可以賣出一個天價,這當然是一個好的賣點。 高速成長期之後,到了穩健成長期,在它的中後段,市場給他的 PE 會稍稍回落,但仍 然能維持一個比較高的估值水平,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賣點。一旦進入緩慢成長期,價 格往往會大幅下跌,它的 PE 水平就會大幅下滑。看看 Google,一家偉大的公司,穩健 成長過去之後,現在的 PE 水平大概只有 24 倍。微軟也是,微軟現在的價格是 2000 年 最高價的一半不到,PE 只有 11 倍,過了穩健成長期,公司價值可能大縮水,所以判斷 它現在處於什麼成長階段,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漲不動的時候,也是一個賣點。怎麼解釋這個問題?我們經常會琢磨,公司經營 情況如何,這個公司的目標價是多少。如果有一天,發現它漲不動了,各種好消息都出 來了,它還是不漲。那它現在是什麼價格,那它就值什麼價。不要和市場過不去。這個 道理聽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


(2)買點


好公司碰到不好的時候,是最佳的買入機會。或者是由於股市大跌,或者是行業遇上低 潮,或者是公司碰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導致價格大跌,那都是很好的買入機會。


巴菲特說過熊市是投資者的好朋友。每次碰到股市大跌的時候,都是好的買點,所以我 們應該很 Hi 才對.,而不應該愁眉苦臉。當年他買運通,那時公司剛發生了色拉油醜聞, 股票跌得一塌糊塗,但巴菲特認為這一事件並不影響公司長遠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加碼 買進。當年買萬科也是,05 年上半年,公司發展得很好,但行業受到宏觀調控,市場如 驚弓之鳥,一路暴瀉,股價跌到你不敢相信為止。這種機會,太難得了。


另外,跌不動的時機,就是買入的時機。舉個例子,08 年 10 月份的時候,金融風暴, 跌得非常厲害,港股從 32000 點一路往下狂跌,當時的 PE 是 25 倍多,到底能跌到哪 呢?是 20000 點嗎?18000 嗎?不是,跌到 10600 點,PE 是 6.3 倍,令人難以置信。 騰訊當時從 70 多塊跌到 40 塊,還曾經下探到過 35 塊。跌到 40 元的時候,按當年的 業績算,PE 在 23 倍左右,仍然是香港,甚至全世界最昂貴的股票之一,還能跌嗎?為 什麼就不能跌到 20 塊錢,10 塊錢?如果跌到 10 塊錢,就是 6 倍多的 PE,和市場差不 多。那個時候,還連接發生了幾件事情:百度出了個「央視門」,央視爆光它的搜索廣 告裡有假藥廣告,大家口誅筆伐,股價從 400 多元暴跌到 102 元;騰訊廣告部的一個領 導出了一點醜聞,據說是一些廣告費用不清不楚,那叫「廣告門」,投資者很擔心;這還 不算,馬化騰在 41 塊錢左右,出了大約 1186 萬股,震驚市場,他為什麼這麼做,是 不是對公司不看好了?大家嚇壞了。但是,這麼多很壞的消息出來後,40 塊錢左右它就 跌不動了,我們還能指望它能跌得更多嗎?要不要再等等?實際上,跌不動了,就是一 個最好的買點。說來容易,做起來也很難。需要冷靜分析公司業務,更需要勇氣。


(3)和宏觀面的相關性


有些公司的業績和宏觀面是強相關,有些是弱相關,還有些比較中性。對強相關的公司, 我們在判斷買賣點的時候要有定力,要耐心等待週期的頂部區域或者底部區域。對弱相 關的公司,我們更多的是瞭解公司本身基本面的情況,而不必太關心宏觀面。這有很多 的教訓,比如說一些消費類的公司,其實和宏觀經濟的走勢相關度並不太高,很多人等 啊等啊,總想在宏觀面最差的時候才動手買入,這會錯過很多機會。所以我們從一開始 就要建立一個框架,判斷公司和宏觀面是何種相關。


(4)對巴菲特的誤解


很多人認為巴菲特買股票後就是「長線持有,一直不賣出」。巴菲特也曾經講過:「如果 不想持有公司 10 年,就不要持有 10 分鐘」,事實真是如此嗎?巴菲特從 60 年代開始 至2008 年,有數據可查的,他一共投資了200 多只公司,持有超過3 年的,只有22 只。 可見,護城河的深度是需要經常作評估的。一旦公司的經營有問題,就要走人。或者認 為未來增長空間有限,也要出貨。巴菲特在 07 年賺了五六倍賣出中石油就是一個好的 案例。


2.重組估值


重組估值,不是我的研究對象。但我覺得大家可能有興趣。我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大 家可以百度一下。李 XX 的《展望』99 股市:誰是重組大黑馬?》。他是我以前的一個同 事,99 年寫了這篇文章。他有嚴謹的思路,經過認真分析,篩選出 20 多只公司,事實 情況是,他推薦的這 20 多只重組公司基本上都是後來一兩年的超級大黑馬。直到現在, 我都認為這是非常精彩、非常有深度的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學習他的選股思路。後來他 自己做私募了,做得很好,收穫頗豐。所以我覺得,一個人的財富,和他的的深度直接 相關。


3.相對估值


還有相對估值,其實也並不是我研究的重點。剛好有一個朋友做了分析師,有時候向我 請教,我就幫忙總結了一下。相信在座很多人,可能經常捕捉熱點進行操作,可能也會 感興趣。所謂的相對估值,它的特點是不在乎公司的好壞,而是在乎公司是否在中短期 能夠上漲。它現在是券商和基金主流的估值方法,講究的是資產配置、板塊輪動、博弈。 當然他們也做基本面分析,但不是最重要的,它的核心是敏感性分析,對經營指標、行 業政策、經濟指標(利率等)、資金喜好等,進行一些敏感性分析。我在此拋磚引玉, 希望能給大家開拓一下思路。


(1)總結一個行業裡幾類公司的盈利模式,各種模式之間的優缺點,核心的幾個經營 指標是什麼。對一個具體公司,什麼經營數據的變化,可能對他的經營產生重大的影響。 比如說連鎖店的商業和百貨類的商業,最重要的營運指標是不一樣的。地產公司,它的 地儲備和土地成本,對業績的影響很重大,對股價影響也很敏感。對網遊類的公司,ARPU 值、平均同時在線人數這些指標,就很敏感。當這些營運指標出現比較大的變化的時候, 就需要你非常認真去關注了,可能會引起股票價格的比較大的波動。


(2)行業政策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比如行業標準、出口退稅、稅收政策的變動, 對公司影響是怎麼樣的,哪些公司會受益,哪些公司不太好,提前要做好功課。


(3)宏觀經濟指標,例如利率上調對公司的影響。簡單而言,對負債率高的公司影響 就比較大一些,對輕資產低負債的公司影響就會小一些。


(4 )資金偏好的敏感性。講幾個例子。一是市值,小市值的公司比較容易受到資金的 喜愛。在中國,中小板、創業板的估值比一般 A 股公司的高一些,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 市值小嘛,我認為這是合理的事情,但也不能過高;二是機構持倉的比重,如果機構持 倉某隻股票比例已經很高了,那麼股價再漲就難了,如果持倉比例比較低,才容易跑出 黑馬;三是在行情反彈的時候,行業內估值相對比較低的公司,比較容易受到資金青睞; 四是有代表性的新公司的 IPO,其定價會影響已上市的同類公司,等等。


(5)一些公司經營情況很糟糕,股價很低,這種公司往往是敏感度很高的公司。它經 營方面稍稍有改善,就可能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同進也存在一些重組、收購和資產注 入的可能性,容易成為黑馬。


(6)高度關注公司的增發和回購。


(7)關注管理層激勵。公司業績是很容易受到操控的。我們要認真研究管理層激勵的 具體條款。它可能會對公司的未來業績有所指引。


還有更多,希望大家不斷總結。


此外,對於一個分析師,他的中心任務是持續地系統性地尋找黑馬和迴避風險,我們可 以做兩個測試和一個評估。第一個測試叫股價強弱測試,還有一個是好消息壞消息測試。 它們的理論模型是這樣的,叫內部消息洩露模型,或者叫老鼠倉模型。比如說一個公司 已經公佈季度業績了,三個月之後才會再次公佈業績。我做一個假設,這三個月裡面公 司沒有發生重大的事情,行業方面也沒有發生什麼重大的事情。那麼在這 3 個月裡,能 影響股價波動的,應該只有大盤整體的走勢。三個月內股價的波幅減掉股指的波幅,按 道理應該是一條直線,對不對?但是情況一般並不是這樣的,往往有波動,甚至大的波 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發生了內部消息洩露。一些內部人,比如說董事長、總經理、 財務總監或者銷售總監等,瞭解公司的經營情況,消息就這樣洩露出去了,他的親人, 或者好的朋友,或者一些關係較好的基金經理,就會不斷地買進或者賣出,導致股價有 所波動。


股價強弱測試:就是週期性,如一週或一月,對同一個行業裡的一批個股,或者找一批 最有相關性的個股,比較彼此走勢的相對強弱。如果發現某個公司股價持續相對走強或 持續相對走弱,作為分析師,應該打個電話或登門拜訪瞭解一下情況了。


第二是好消息壞消息測試:就是當公司遇上好消息或壞消息時,對它的股價表現進行打 分。例如政府出台了一個地產利空,地產公司平均跌幅在 5%,但某個地產公司只跌了 1%,甚至還漲了,那就給它打個很高的分數。或者,公司公佈了一個重大利空,分析師 猜測應該會下跌 5%,但是它只跌了 1%,甚至還上漲了,那也給它打個高的分數。如果 這種情況持續的話,可能是由於公司經營方面起了某些變化,那麼分析師就應該關注了。


堅持運用這兩個工具,因為都是可以量化的,可能有助於系統性地分析公司情況。


另外,可以進行一個分析師評級評估。有份量的分析師對公司股價走勢的影響會比較大。 我們要瞭解他們是如何估值的,主流的估值模型是怎麼樣的。我們要分析其平均預期, 也就是所謂的市場共識。自己研究這公司後,如果發現公司業績比市場共識要高得多, 那可能是一個好的買點;如果遠低於市場的共識,那就是一個好的賣點。另外,如果發 現很多分析師高度一致看多或看空的時候,往往是好的買賣點。


五.小結


現在我想做一個小結。市場裡有很多種投資理念,每一種都有成功的案例,都有可取之 處。我所堅持的理念,和大家分享一下。說簡單也很簡單。


首先,分析宏觀週期,每三五年就是一個經濟週期。我們要耐心觀察;

其次,制定十分苛刻的選股標準,耐心等候合適的買點;

最後,既然公司是無所謂估值的,我們要和市場若即若離,關注市場的情緒。


六.投資的境界


和做人一樣,投資也是有不同境界的。巴菲特的境界很高,高山仰止,我們應該有信心 見賢思齊。


有一天我看《莊子》裡的《庖丁解牛》,豁然開朗,覺得我們做投資能達到的境界,原來和庖丁沒有分別。


《庖丁解牛》故事很精彩。文惠君要找庖丁講講他是如何解牛的,為什麼水平如此之高, 聽完之後,文惠君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庖丁說,宰牛之初,「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下刀時,「依乎 天理」,「因其固然」。我的理解是,任何事物都有脈絡可尋,對每一個重要節點,都要 認真把握,掌握其規律。例如投資,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宏觀面、波動性、公司經營、 估值體系這些節點都很重要,我們要全盤考慮,發現規律。普通屠夫宰牛,一個月就要 換刀,好的屠夫宰牛,一年就要換刀,因為他們總是猛割猛砍,當然刀很容易就折了。 庖丁不一樣了,十九年了,一把刀沒換過。


他說,「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他 對骨頭關節這些地方,不是一輪猛砍,而是用非常薄的刀,遊走於「有間」(空隙)之 中,自然遊刃有餘。


我的理解是,投資是件很寂寞的工作,很多時候是自己對自己心靈的拷問,會遇到很多 困難,股價的漲跌,也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很大的壓力和影響。我們要力爭發現一些重 大的趨勢,包括宏觀面的、或者公司經營層面的,在困難堆積如山的茫茫前程中尋找一 條坦途,儘可能迴避一些非常痛苦的選擇。垃圾堆裡找黃金,非常困難;大勢很不好,有些聰明人橫刀立馬,火中取栗搏反彈,很不容易;巴菲特一位很有智慧的好朋沃爾夫 曾教育巴菲特:「沃倫,如果你在一個黃金堆裡找一根黃金做的針,那麼找這根針就不 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可是看一看周圍,到處都是拿著放大鏡去尋找這根針的聰明人。 簡而言之,我們要去掙一些容易掙的錢,不要去掙一些很難掙的錢。容易掙的錢呢,容 易掙很多倍。很難掙的錢呢,即使我們很努力,付出非常多,但還是很難掙錢。


庖丁解牛畢,「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這種感覺太好了,有志於投資的各位,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達至庖丁的境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74

5.2元看《使徒行者》全集 每經影視記者體驗迷局一樣的盜版資源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22/1155674.html

每經影視記者 溫夢華

《羞羞的鐵拳》《英倫對決》《天才搶手》等正在熱映影片,《白夜追兇》《使徒行者2》等網劇、電視劇、綜藝……越來越多的熱門付費影視劇,只需一個網盤、幾塊錢,便可輕松拿到想看的資源。

最新影視劇資源,總是有盜版鏈接出來,此現象,由來已久。每經影視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很多盜版鏈接在分享後會被“秒刪”,然而這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些盜版資源就像“野草”一樣,往往是刪掉一批又來一批。

這些盜版鏈接究竟來自哪里?如何傳播?背後組織又是如何運作?

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歷時一周,對所謂的“影視資源代理”進行體驗和調查。

【發現】8.88元看《白夜追兇》全集

每經影視記者在某部熱劇評論下選取多名資源售賣者,以購買者身份對影視盜版資源進行了體驗。


▲售賣者微博及朋友圈關於售賣資源的部分相關信息(截圖)

在詢問國慶檔影片以及熱門網劇《白夜追兇》等相關資源後,對方稱“首次無償,後面一般情況下電影5.21元,熱劇8.88元”。不過,對這些資源的具體價格,不同的售賣者的價格會稍微有些差別,但基本都在3~8元之間。


▲影視劇盜版鏈接售賣價格(截圖)

除售賣盜版資源外,在與幾位售賣者交流過程中,對方表示還有“發展代理”的業務。一位售賣者稱,“代理有兩種,88元是會員代理,168元是資源代理,資源包括影視、音樂專輯等各種都有。兩個一起入,只需198元”。”


▲“影視資源代理”業務(截圖)

經過詳細詢問,每經影視記者了解到,所謂的會員代理,即以低價格售賣各大視頻網站的會員。“在成為會員代理後,團隊會給你一個商店,各個視頻網站會員都有,價格最便宜的才3塊錢一個月”上述售賣者解釋到。



▲會員代理(某售賣者朋友圈截圖)

而資源代理則是把你拉進一個微信群,在群里每天會有管理員不斷更新各種鏈接,你只需要準備一個百度網盤,直接拿劇,“想賣多少錢自己定,自己還能終身免費看”。


▲資源庫更新(截圖)

【體驗】《白夜追兇》1080p盜版 不亞於視頻網站效果

了解情況後,每經影視記者向不同的售賣者購買了《英倫對決》《天才搶手》《白夜追兇》《使徒行者》等影視劇的資源鏈接。

分別觀看後發現,電影類的清晰度,雖然不能與影院效果相比,但是整個畫面清晰度尚可,字幕也比較清楚,不會出現太大晃動、黑屏等情況;而網劇、電視劇類型的清晰度,相比電影類盜版更高。與網站標清、高清版本的清晰度相差不大。


▲《天才搶手》盜版鏈接視頻截圖

上周末,在後幾集依舊需要會員才能觀看的情況下,每經影視記者已經收到《白夜追兇》1080p以及《使徒行者2》720p的視頻鏈接。

對於清晰度,上述售賣者稱,在買劇之後,若有高清資源出來,可以無償發給購買者,不用再額外付錢。


▲《使徒行者2》720p盜版鏈接截圖

▲《白夜追兇》1080p盜版連接截圖

▲《白夜追兇》優酷視頻標清截圖

▲《白夜追兇》優酷視頻高清截圖

【揭秘】背後團隊分工明確 代理者可月入上萬元

通過交談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發現,在很多“資源售賣者”背後都有團隊組織,即“發資源的團隊”。每經影視記者購買“資源代理”後,記者被“上家”拉進了2個分別有近500人的微信群。其中一個即是資源庫,在資源庫中,只有管理員有發言權利,其他人只能拿劇不能說話,否則會被罰款。


▲資源群“禁言”規定

在資源庫中,每天會有2~3位專門的管理員更新資源鏈接。除“資源庫”之外,每經影視記者還收到了數個公眾號,“上家”稱:“都關註,都是自己團隊搜集的,可以從這上面搜想要的劇。”

此外,對於“初入者”,這些團隊不僅形成了“師傅帶徒弟(或上家下家)”的流程,而且還有專門教你推廣傳播的“引流教程”,所謂的“上家”也會教你一些“竅門”。比如如何運用暗語和諧音等方法避免被和諧、如何吸引客戶等。


▲引流教程截圖

但“資源代理”真的能獲得可觀收入嗎?

“反正不會虧本,不僅可以自己看,還可以掙錢。”“完全看自己,做的好一個月幾千,大佬級別的都是月收入過萬”“剛開始客戶都比較少,但我們要做長期,影視這塊需求量還是挺大的。”多位售賣者都曾如此表示。

而記者的“上家”也說到:“賣了不到半年,700多元,但我都是沒事想起來才發的,都快1000了。我師傅賣了兩年多,一個月過萬了。”

不過,對於月收入過萬元的高收入者,“上家”也解釋道:“他們收入高不只是賣資源,還會賣引流方案,一套引流方案賣幾千元。”

“賣出去的錢不用上交嗎?”“不用,都是自己的。”既然不用上交,背後的團隊如何運作?每經影視記者再三問詢,“上家”才解釋說:“每發展一個‘代理’,在拉代理入群時,需要拿出8元上交給管理員,即所謂的管理費”。

【迷局】盜版來源眾說紛紜 依舊成迷

對於這些“資源”背後更深層次的來源,雖然每經影視記者經過多方采訪試圖探知,但有人表示“不知道”,有人諱莫如深,目前看來依舊是一個迷局。

一位售賣者談到:“我們有團隊的,來源都正規。”但也有售賣者指出“可能是內部人士發出來的”不過,對於更加詳細的來源,售賣者們表示不清楚或不方便透露。

每經影視記者也曾和某位資源管理員交談,試圖通過成為資源管理員,探知“發資源團隊”背後,但對方回複“現在不招收資源管理員”,對每經影視進一步的詢問,對方稱“隱私不方便透露”。

對於盜版鏈接的來源,《白夜追兇》總制片人、阿里文娛大優酷影劇中心高級總監袁玉梅在接受每經影視記者采訪時稱:“從現有的監測數據看,《白夜追兇》在百度雲盤、迅雷、電視貓、電視粉等都發現了盜版資源。來源方面主要是軟件技術,我們會員一放出,半小時就有人可攻破,也有錄屏。”

每經影視記者也試圖聯系騰訊視頻相關人士了解情況,但對方回複:“關於這部分內容,暫不接受采訪”。

院線影院方面,完美院線總經理吳鶴滬在接受每經影視采訪時說到:“不知道。來源可能有很多方面,此前也有影院被追查過,但具體來源我們也不知道。對這種行為院線影院當然很反對。”

此外,一位從事影院工作多年的資深人士表示:“國外影片只要不是同步上映的,幾乎都有盜版鏈接,這些鏈接多半出自國外;國產影片幾乎沒有盜版,如果有都是上映之後被一些人偷拍的。”

而電影公司方面,熙頤影業創始人、CEO韓薇對每經影視記者說道:“關於來源,我認為不會是出品方或片方行為,這是對影片不好的事情,出品方怎麽會做呢。”

▲國慶檔熱映的6部影片,在小長假尚未結束時,盜版資源便已流出(圖/國家版權局)

不過,雖然盜版資源的源頭目前尚是迷局,但是面對盜版資源帶來的危害,防盜及維權方面的行動從未停止過。很多影視公司、播出平臺,都會找專業的公司清理、封殺盜版鏈接。袁玉梅表示:“我們堅決嚴厲打擊此類侵權鏈接,截止目前我們累計發現侵權鏈接幾萬多條,處理下線了絕大部分的侵權鏈接。”

【聲音】稱為“微商”的影視代理 實則是侵權行為

“這些鏈接會觸犯法律嗎?”“感覺有點像傳銷”…對於每經影視記者體驗時的一系列疑問,“上家”及多位售賣者均表示:“不會吧,法律還管這個”“這就是微商的一種,只不過我們代理的是無形的影視資源。”並且解釋道,“不用擔心,大多都是兼職,學生做的多一點。”

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軍律師在接受每經影視記者采訪時談到:“在我看來,幾乎百分百微商分銷分享的熱門影視綜藝內容資源都屬於侵權、盜版。即在沒有得到片方授權許可或者並非版權方自主提供正版源的情況下,對版權內容進行的盜鏈傳播、網盤侵權內容分享等行為,這些都屬於版權侵權的類型。應該負有一定的法律責任。”

此外,王軍律師也指出,“事實上,任何一個網絡傳播的形式,包括上傳和下載,相關行為合法性的來源是要有授權,而對於是否存在合法授權其行為本身就可以體現出來,比如一些熱門影視劇的授權是具有極強目標性的,是不會向一些零散的個體進行分散授權的。”

袁玉梅也表示:“這些盜版資源嚴重影響了視頻網站的會員付費業務,並分流了視頻網站的用戶和流量,侵犯了我們的合法權益。”

據相關報道稱,在2016年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新型版權問題研討會上,相關業內人士曾表示,據科學測算,網絡視頻盜版引發的直接損失為21.0億元,間接損失高達130.3億元,合計151.3億元。

今年下半年,國家繼續開展打擊盜版的專項行動“劍網行動2017”,對在網絡影視、音樂、動漫、軟件、教材等各個領域,在電子商務、軟件應用商店等平臺的版權進行重點維護、規範和整治。在黨的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該行動再次被提及。我們相信,隨著這個行動的縱深開展,版權的合法權益及秩序將得到更好的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5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