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發《實在扛不住,請再扛一扛!》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z7v.html

    眼前,股市暴跌!重發2015年7月7日小文:

實在扛不住,請再扛一扛!
2015年7月7日

    “扛不住了啊!”今天,又有幾個朋友來電哀嘆。

    這場迅雷不及掩耳的股災確實讓人膽戰心驚,害怕不已。作為我們小散又有什麽辦法呢?我想,只能堅守!這不失為是一個沒辦法的好辦法吧?本人在置頂小文《兩條定理》中講到,股市運行,時間是空間的函數,跌得越快,調整或熊市的時間就越短;股市是鐘擺,怎麽跌下去,就會怎麽漲上來。據此原理,股市漲高了總要下跌,而慢跌陰跌不如快跌暴跌,是不是?所以,我們任何時候都無須害怕和擔憂,而應該更加堅定信念。還有,暴跌或走熊給了我們更好的買入機會,何樂而不為呢?這回,大家千萬《別把投資再做反了》(本人前篇小文),因為人的一生苦短,股市人生沒有幾次可讓你投資方向走反折騰的,是不是?

    當前,各種悲觀論調四處充斥,這讓我再次想起本人小文《兩條語錄》(2011-9-15):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毛澤東說:“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其所以是錯誤,因為這些論點,不符合大約一百萬年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事實,也不符合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體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種自然科學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歷史事實。”

    我也相信巴菲特曾說的一句話:在過去的238年,沒有人靠押註自己的國家崩潰而獲得巨大成功的。

    朋友,我們既然選擇了遠方,我們就只能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朋友,實在扛不住了,請再扛一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58

老樓周記:劏房受捧實在可悲

1 : GS(14)@2016-09-30 08:07:14

深圳新盤細至僅6平方米、呎價1.5萬元,依然全部賣晒;至於一個關口之隔的香港,離這個情景不遠了。還記得兩年前長實(1113)開售大埔嵐山一期最細177方呎劏房,成為「古墓派」縮影,誰知蚊型單位在樓市回升後又再次成為市場話題,香港人的悲哀,越住越細。當日仲有好多市民話不會買呢啲樓,或斥發展商不人道,然而這批劏房兩年後在二手市場放售,大升六成,由百餘萬元升至200餘萬元,老樓上車時也是買近200餘萬的蚊型樓,那時實用面積也有370方呎,都覺得好逼狹;今時今日市民卻追棒這些無間隔的細單位,上車文化令發展商有恃無恐,越起越細。老樓兒時常到親友家住黃大仙的公屋玩耍,一屋不足100方呎,沒有室內廁所要走出大冷巷、連廚房也在屋外的走廊區,那時想到自己長大後,絕不要住這些單位,要有間隔和個人空間。那時香港土地與現時一樣不足,透過填海或發展新市鎮來造地建屋,沙田和荃灣算是首批衞星城市,以上車盤為主,但沙田第一城實用327方呎的單位可以有兩間房,目前面積細了一半,開放式劏房,廁所間只有10至20方呎,有等於冇,開放式廚房不可以用明火,改用電磁爐,時代進步但生活空間倒退,這是甚麼的香港?慨嘆現今反而有買家搶購潮,專掃細單位,越細越好賣,因為租金可以租得更高。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30/19786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78

林少陽:復甦板塊 濠賭較實在

1 : GS(14)@2016-11-08 05:35:13

【明報專訊】上週末起碼有三單大事,或以不同程度拖低本周港股投資氣氛。第一單是上週五收市後香港特區政府宣佈遏抑樓市措施加辣,所有投資用途物業劃一提高印花稅至15%;第二單是兩名青年新政候任立法會議員因為宣誓風波,引發人大介入釋法;第三單是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裡重陷電郵門醜聞,令選情再添變數。

單看牌面,現時市場上的確充滿了不利後市的信息,後市應該看淡。然而,金融市場的短期走勢,往往是捉心理多於基礎分析。正因為上述眾多不利信息的存在,市場才有機會出現錯價的機會。

港樓加辣,對港股的影響未必很大,應該只局限於個別港資地產股。上週五晚夜期反應也不大,算是對上述看法的印證。至於人大釋法,在充滿銅臭味的股市,相信很少投資者會關心,市場當冇件事的機會也很大。雖然個人反而認為,人大再次釋法,或進一步打擊港人對本港經濟前景的信心,長遠不利本港樓市,其影響亦遠比樓市辣招大。不過,話得說回頭,現時本港GDP只佔中國GDP不足3%,本港經濟亦早已與中國經濟融合。雖然很多港人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目前中國因素對港股的影響,遠大於港人對自身前景的看法,港人對本港經濟前途的看法,恐怕早已無關宏旨。

相對加辣釋法 仍是美大選最重要

與美國總統大選相比,上述兩單消息相信並不太重要。由於明晚美國便將舉行下任總統選舉,現時兩名候選人的選情極之接近,任誰也不能很有信心的說,下屆美國總統會是希拉裡還是特朗普──應該不會是兩者皆未能當選吧?雖然等到週三選情明朗化後才入市,可能會稍為蝕章,但由於結果太不確定,這可能是沒有辨法之下的最佳應對策略。

目前,市場人士一般相信,如果希拉裡當選,環球股市應該反彈(因為之前環球股市已先行調整),但反彈幅度未必很大,畢竟這個仍然是目前較多人預期的正常結局,在驚喜不足的情况下,環球股市的上升力度恐怕有限;反之,如果是特朗普當選(現在看來機會率未必低得過50%很多),則環球股市將進一步下挫。

港股向來與美股相關性很強。美股的弱勢,將打擊港股的短線市場氣氛。然而,最近中國公佈的宏觀經濟數字持續改善。即使本港零售數據未見明顯復甦,過往主打內地旅客的高級珠寶零售股及澳門賭業股,在預期宏觀經濟逐步改善之下,最近紛紛逆市而升。

倘港地產股遭拋售 資金需新出路

另外,本欄亦觀察到,雖然內房受到政策打壓,基建投資或成為政府下一輪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近期多隻水泥、重卡及鐵路基建股,其股價表現強勢。

目前,市場並沒有新錢流入,上述股份的強勢,似乎只是來自今年大幅跑贏大市的汽車、手機零件及紙業股。未來一周,假如港資地產股成為下一輪撤資的對象,這批資金仍然有需要找新的出路。由於本港零售復甦,目前仍然僅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較為實在的復甦板塊,若本周港股大跌的話,首選為以銀娛(0027)及金沙(1928)為首的澳門賭業股。

(作者客戶持有銀娛及金沙財務權益)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37&issue=201611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326

Money Walker:Trumpflation未夠實在

1 : GS(14)@2016-11-30 23:54:35

美國大選落幕至今三周,越來越多人質疑美元強勢可以維持到幾耐。單係特朗普勝出大選嘅結果,市場幾星期間唔止肯定咗美國今年12月會加息,更已由原先預期2017年全年僅加息一至兩次,變為預期2017年全年加息兩至三次。問題係單靠憧憬炒足個星期之後,市場開始嫌唔夠催化劑玩落去。睇番技術面,美滙指數已觸及100至101嘅超長期阻力,要真正突破呢個阻力,的確需要有好強勁嘅基本因素配合。
Trumpflation堅定流,最快相信要到出年初先有更多線索,如果特朗普嘅政策說服到市場,美國出年經濟或通脹情況有需要每季加一次息,即係全年加夠四次,咁美元要突破上述阻力,未必話冇可能。不過就算特朗普交唔到貨,美元要再大升都並非全無希望,因為仲有美國以外嘅因素可以左右到美滙。倘油組成功達成減產協議,進一步推動油價大升,繼而支持環球通脹預期回歸,美債息又會有得繼續升,又或者如果歐日遲吓再進一步寬鬆,導致歐元或日圓兩者同美元之間息差擴闊,對美滙指數支持就更大。當然,以上全屬FF,油組減產會議一波三折,就算達成協議都未必會遵守,歐日進一步量寬唔係冇可能,但暫時未有聲氣囉。筆者其實傾向相信美元上升周期就快尾聲,美國明年難以一季加息一次,事關參考番對加息準繩度相對較高嘅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班玩開利率期貨嘅交易員暫僅預期2017年美國全年加息一次起兩次止,今年12月逾九成機會加一次息,2017年6月有逾五成可能再加息0.25厘以上,但去到2017年11月,進一步加息嘅機會率仍不足四成,即係話班利率期貨交易員對加息步伐睇法唔算進取,美元大牛市呢個炒作主題,暫時都未話係好實在。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495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619

陳永傑:美元陰乾 買樓夠實在

1 : GS(14)@2017-12-03 18:06:52

【明報專訊】雖然投資金句說「Cash is King」,但假如在不適當時間持有太多美元現金,可以輸得很嚇人。所以近十年來,愈來愈多人持有本港物業,原因是美元長期貶值,再加上通脹,陰乾程度嚴重。

轉眼又到年尾,2017年個多月之後便畫上句號,暫時各種熱門投資工具,本港股市獨領風騷。截至11月上旬,恒生指數以32.36%升幅領先,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作代表的本港二手樓市以11.82%升幅居次。但如果持有美元作資產,在全球投資市場大旺市之中,逆市勁跌8.09%,處於陰乾狀態。假如再計入今年本港1.7%通脹,美元貶值幅度接近10%。代表港股的恒生指數勁升32%,如果不是買入追蹤恒指的盈富基金,投資者在港股回報會有很大落差。投資股市選股是勝負關鍵,如果不幸買錯弱勢股,不僅跑輸大市,更甚者是逆市而跌。運氣更差的,買入單日可勁跌八九成的股票,損失就更慘重。所以,恒指升,不等同持有股票也有同等回報。

投資本港住宅物業,雖然有可能要付出約達樓價一半的三種印花稅,但亦因此會令投資者採取長線投資策略,不再有短炒的預期,安心作長線持有。今年住宅樓價無疑跑輸給港股,但表現也不俗,暫時錄得11%升幅。

置業可抵消租金升幅

今年樓價升勢不及恒指,但樓價升幅已經完全抵消美元匯價的跌幅,並且解決到居住甚至投資這兩個重要問題,可謂一舉數得。最低限度,置業之後,業主不必面對今年首10個月租金累升6.3%的問題,不用為將來加租以至搬遷而頭痛,搬屋及加租都非常麻煩。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13&issue=201711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