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札記【467】股林外傳(8)安全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7m6.html
資札記【467】股林外傳(8)安全

 

延續以往的標題風格,用兩個字做標題,其實想寫的是很囉嗦的:深深地安全邊際,你存在我深深地腦海裡,我的夢裡,我的、、、、、

為什麼這麼感概?我長時間不斷咀嚼「安全邊際」,後來有一天,像這個故事裡的乙兄那樣,吃了永不受傷的仙丹,就是未來無限的安全,這是基石,然後去闖蕩江湖,應該獲利豐厚。

從這個想法延展開去:

1、  目前有一堆可供投資的產品,你來挑選

銀行存款年化收益率    3% 

逆回購               4%

某股票基金A       5%   

某債券               6%

某債基金             6%

某債分級基金         12%

某股常年股息率         4%

2、  上面品種所蘊含的風險有所不同,但其實都是一樣的,歸根結底都是:信用問題

大約思考了半年,我好像徹悟到了一點:

所有的投資都是一項投資人購買信用債券的過程!!

存款要看銀行國家的信用,通脹繼續印鈔繼續,其實在剝奪你的存款利息和本金,這風險不小。

股基金A類大多是相伴銀行利率而浮動的,能比利率多一些

債券、債券基金不用提

股票也是一種信用債券,你將資金給企業經營,企業以紅利回報你,當然那些不派發紅利的優秀公司能長期用你的每1元錢投資賺取大於1元的利潤是極少數的公司。將企業股票當成一種債券,也只能是研究市場上的極少數有信用的企業,表現之一就是常年不斷分紅。

3、  我期待的每年股息率是4%之上,不計複利,每年100元給俺4元,25年翻倍

這就是俺最起碼的要求,這就是安全邊際的跳板!握在手每年固定這4%收益之後,期待能在此跳板基石上縱身一躍獲得摩天大樓般的收益。

4、  在上面一堆這樣的品種裡挑選,我當然首選股票。

照上面舉幾個例子,例子要求:能保證常年分紅的不死鳥企業。

1)、中國石油:

大約常年1股分紅0.32元(紅利稅忽略)安全邊際價格大約是:0.32÷4%=8

看看中石油的股價走勢:最近低點是8.44沒佔著8元的這便宜

2)工商銀行

大約常年1股分紅0.16元,安全邊際價格:0.16÷4%=4

看看走勢:最低往年到過3.13,今年3.6,目前還在4元不到,這就是當前有很多大資金追逐的理想安全邊際。

3)魯泰

大約常年1股分紅0.25元,安全邊際價格:0.25÷4%=6.25

看看走勢:歷年最低價果然就在6元上下,最近到達了5.65元,目前還在6元價格之下。

4)偉星股份

我們採用倒算一下看看,今年分紅股息率是否能保證,目前價格8.33元,若給股息率為4%的話,每股只需分紅

0.33元,看看企業的以往分紅狀況,最多時候有10送10元,最近是10送7元,不敢保證大比例分紅可以長期維持,但企業有長期分紅的信用特點,10送3.3可不可以維持呢?這需要投資人研究一下,當然還是市場價格越低的話越合適。

5、  安全邊際的保護:

企業經營是否常年穩定?是否能保證常年分紅比例?是否、、、、、、

回答以上問題不是難題,我們可以苛刻選擇能夠長期穩定的企業,最好有些成長,分散選擇、倉位控制來規避失敗的案例。

6、  飛躍

有了以上的分析,你會醍醐灌頂般明白,什麼是實實在在的安全?買入信用債券般的股票,只要求先跑過銀行存款利息!然後再圖飛躍!

飛躍既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成長,經濟形勢的好轉,戴維斯雙擊,市場給與超高估的價格。

為什麼能長期持有等待飛躍呢?因為你手握保本安全的東西,就可以任憑在基石之上放任飛翔了。如果你有一大堆現金,市場上股票還沒有此機會,那一定是在沒有安全邊際的時候,那麼你看看債券或逆回購,如果都不行那只有存款了。回過頭來看,安全邊際就這麼簡單,它迫使你必須摳門的選擇、討價還價地買入,這些特質融入性格,就是合格的價值投資人了,不是嗎?想一想,哦,我們之前都做了些啥?價值投資是標榜出來的麼?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價格收益關係。

我用了很多年的時間想明白了一些事情,還好總算明白了一丁點兒,今後繼續思考,你會明白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例如沒有這樣的一丁點的股票價值安全邊際機會怎麼辦?看看債券看看固定收益類,這是必然,突然,我似乎明白了賽斯.卡拉曼的倉位嚴苛但常年收益不菲的理由,也似乎明白了巴菲特所講的別人恐慌的時候我為什麼要貪婪,有這樣的機會當然需要貪婪,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安全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92

「注碼定輸贏」外傳(一)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3.html
眾商品上月暴跌後,宏觀除了美股續破頂,不外上上落落。自己看書度日,也努力找戰法、心法的罩門。整理書山時,無意翻了Jack D, Schwager的Stock Market Wizards,重看神級交易員Steve Cohen那段訪問,有感,下筆記之。 



先循例介紹,Cohen為何許人?據維基百科:1992年廿球美金,創立SAC Capital Advisors。廿年後,SAC管理140億美元,而Cohen身家變成83億。 

書中Cohen一席話,看似平平無奇,但我覺得蠻有深意,粗略翻譯如下: 

我會統計麾下交易員的表現。我最厲害的部下,交易的勝率,僅為63%。大部分部下的勝率約為50-55%。這意味出錯的機率是蠻高的。事實如此,最好的應對,必須確定輸時輸粒糖,贏時贏間廠。 

(I compile statistics onmy traders. My best trader makes money only 63 percent of the time. Mosttraders make money only in the 50-55 percent range. That means you’re going tobe wrong a lot. If that’s the case, you better make sure your losses are assmall as they can be, and that your winners are bigger.) 

「唓!依段好似好行貨喎!」看似平凡,卻點出了投機的一個基本重點:交易系統的設計,以至值搏率的計算,都必須同時兼顧機會率(winning%)和回報(payoffs)。 

說大道理前,不如分享一下一段往事。大概十年前,自己是東尼伯伯的信徒,持股都是匯豐(5)、宏利(945),對於投機一竅不通。當時的工作時間雖極長,仍很喜歡收工後,約固定三位朋友打麻雀 (自己三歲已略懂打麻雀,所以寫文很多時自自然然會用打牌來闡釋道理),打聯賽。可是自己勝出率不到二成,瓜多過菜,基本上是派錢。 

反觀朋友S,贏的次數多,贏錢的金額也大,我們給他的綽號是「自摸之達人」(綽號氣勢,絕對可比投資達人(澳門)嗰級)。當時年少氣盛,鑊鑊都輸,自然心有不甘,曾苦思敗因,看書、問人、求神、問卜,仍毫無頭緒。直至近年研究值博率理論時,才無意中找出當年敗因背後的理論。 

以前打的是廣東牌,先交代一下,免得不熟的朋友,看得一頭霧水。規則是最少三番「起糊」,「半辣上」,最大十番。唔出銃不用輸錢,出銃那家輸雙倍。自摸的話,其餘三家「位位有份」。例如不幸出銃十番,輸256元,如果自己自摸十番,每位收128元,共收384元。實際金額上落,可參考下表:



 當年打法最「戇居」之處,就是迷信「迷食當三番」,但求「搶旺個莊」。很喜歡全力主動出擊,快速搶攻對對糊,混一色,食五、六番為主,食出一鋪收4864元,手氣好自摸時,收7296元,「有錢落袋墊底」,吹住口哨來打,心情特別暢快。尤其是幾回合連輸後,心想今次復仇在望,反勝「自摸之達人」,盡吐烏氣,心神更是激動。 

但朋友S如果出閘墮後時,多好整以暇,笑笑口繼續打。然後局勢例牌變成以下咁款:自己一如以往搶細糊,又碰又上,打到「九章落地」。忽然間朋友S一輪急攻,兔起鶻落,或六章,或九章,但牌面是清一色對對糊,十番格局,問題便出來了。 

假如不棄糊,繼續做五番,別人打出,實收48元。萬一「駁火」失敗,出銃給「自摸之達人」,輸十番,256元就影都無,要食6鋪五番,才能追回失地。一旦感覺有機出銃,自然多是選擇棄糊,希望「捱到摸旺」,逃出生天。 

但由於自己已「九章落地」,手持僅四隻牌,不知何故,老是會摸到「達人」求的那家牌,幾輪以後,守無可守,便要「焗打」。正所謂上得山多終遇虎,搏得牌多自出銃,「食!」,「X,真係十番。」慘,輸256元。之前「納得就納」的彈藥,忽然嘔突,由贏變輸,氣勢、信心自然大受打擊。但本着「誓不低頭」的傲氣,自然是繼續「搶糊」,但幾圈之後,又是搏牌失敗,給「自摸之達人」連環食出八番、十番。打完八圈,輸了幾鋪大牌後,自然輸到嘔血,一邊講粗口,一邊付鈔票。然後又再去部署復仇大計,希望改善牌章,增強「食糊力」。現在回想當日的行徑想法,真的覺得自己很白痴,枉自己仲讀那麼多書 

後來研讀值搏率的理論,才明白當年之敗,根本跟運氣無關,關鍵是自己無耐性做大牌,而走了「納得就納」,求快食糊的死路。人家食1鋪十番,自己得吃6鋪五番,才能抵銷。假如人家手風順點,食得兩、三鋪八番、十番,「head住」你五、六百元來打,要食12鋪糊五番來追,基本上是輸硬:一個圈不連莊,得四鋪牌,四圈十六鋪,怎可能給一個人食12鋪糊? 

反觀「自摸之達人」的打法,專做大牌,四圈食出1鋪,只要不出大錯,縱贏不到錢,也不會大敗。食出2鋪大牌,95%會贏錢。3鋪的話,必定大勝。達人長勝,自己長輸,根本與牌章、運氣無太大關係,而是策略高低的問題。 



這段白癡的往事追憶錄,基本上已可印證明了前述的投機道理: 交易系統的設計,甚至值搏率的計算,必須同時兼顧機會率和回報。原理就像打牌,但求食糊次數越多越好(maximize the winningpercentage),而不理贏時回報和虧損時的幅度(magnitudeof payoffs and losses),基本上很容易重蹈小弟打麻雀逢打必派()的老路。

 機會率的重要性,其實比絕大部分交易員的感覺、直覺為低。有經驗的交易員,construct(想不到怎樣翻譯這個術語)一個交易時,必定本能地首先衡量贏時贏幾多,輸時輸幾多。又再抄一次索羅斯的名言:「啱定錯,好閒。炒賣奧義,在乎啱時執幾多,錯時放低幾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10

「注碼定輸贏」外傳(二)- 答網友S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5/s.html
5月4日收到網友S的電郵,不好意思延至今天才回答。

電郵原文如下:

吳兄你好,

最近檢視番自己過去幾年的交易紀錄,發現自己出出入入股市多年原來只係打個和。今日拜讀閣下「「注碼定輸贏」外傳」的文章,發現自己完全中哂入面所提及的問題。因為對自己做的決定冇自信,所以我每日會睇大量blog、財經資訊同forum「抄功課」,但越睇得多就越亂,買買賣賣完全無系統可言。若再保持現狀長線一定會輸大錢,所以希望吳兄介紹一些書籍以解決本人以下問題:

- 心理質素
- 提高分析能力
- 交易系統設計

另外,亦想八卦一下吳兄除信報外,會閱讀哪些資訊以了解市場趨勢?如何避免自己陷入噪音交易(noise trading)的陷阱?

不好意思問題太多,希望吳兄有空時回答,thanks!

答覆如下:

我可以介紹全世界最好教授投機的老師給你,你有興趣認識嗎?其實想要改善投資/投機的功力,不是跑去報投資課程、買書、訂收費股評、買新的電腦系統、求神問卜,而是從自己過去的交易紀錄中﹐找出自己操盤手法的優點和缺點。

禪師葛榮說過一句說話,我覺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當你認為已經懂得一切的時候,那就是你學習的終結。」勝由敗中求,過去的經歷,尤其是錯誤,最能令人快速成長。

我的建議,是先不要加入新的測市指標。最常見的情形,例如用開RSI來決定入市時機,吃了一輪白果後,覺得用開的指標唔得,便會傾向加入新指標,比方說SMA、EMA、MACD…尤其是越exotic,越冷僻的指標,例如XO圖、百家樂長路單跳,越有吸引力。結果你會發現,個個指標都是一時得,一時唔得,換來換去,煩到噴泡,命中率卻沒提高過分毫(如果沒有倒退的話)。

打個比方,你洗手時,戴著的金戒,不慎掉進一大缸紅色的染料中。你最不應該做的,是拼命往缸中倒進黃色﹑藍色﹑青色的染料,使染缸更加混濁。

又例如下面的兩條方程式,那一條較容易解答?

A)
 
B)



重點:變數(variables)越少,化解問題的難度較低。

根據眾多神級交易員的訪問,你應該先檢討自己的money management技巧。正如「注碼定輸贏」外傳(一)希望帶出的道理:盈虧幅度,遠重於獲利次數。測市技巧跟機會率(winning %)相關度較大,而money management技巧斷定了盈虧幅度。孰主孰次,呼之欲出。

先把過去十二個月的交易單據找出來。然後找出20次贏得最大的交易(指贏的金額,不是%),鼓勵自己一下。跟着找出10次輸得最甘的交易(也是指輸的金額,不是%),然後嘗試找出一些隱藏、之前沒有留意過的模式(pattern)。可以參考以下的問題,作爲切入點:


  • 工具:輸大錢的集中在衍生工具(牛熊、期指、期權)、國企、國策、恒指、週期股、商品、公用、二三線股、甚至某幾隻特定的股票?(例如某基金經理過去6-7年,炒中石化(386)例輸,但每隔大概一年,他就會本性難移地,「吻下來豁出去 這吻別似覆水 再來也許要天上團聚」,結局當然是「每年這天記得再流淚」)又例如期油、美債、黃金、白銀、海外股票指數、外匯、VIX?

  • 市場:本地?A股?美國?韓國?

  • 沒有預設止蝕位?

  • 設了止蝕位卻無法執行(technical問題)?

  • 輸錢時斬唔落手,次次等反彈沽出卻彈都唔彈?

  • ShiftStop (橫掂輸開,唔爭在輸多200點啦)?

  • 沽期權中招?

  • 止蝕位放太近,裂口下跌時大失預算?

  • 運用margin,槓桿太大,被逼低位斬倉?

  • 輸時溝淡,越溝部分越大,大注大敗?


以上問題,應該足夠找出(至少部分)犯錯的模式。犯錯模式一日無法明確(defined),問題便永遠無法解決。我見過太多的交易員和基金經理,就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的缺點,而只懂得將失敗歸因於「人有三衰六旺」。希望你能夠避免重蹈他們的覆轍。

你找出犯錯模式後,仍然有問題,請隨時聯絡我。

至於有關日常閱讀資訊的問題,其實無一定定案,視乎個人操作手法,以TA或是FA爲主。例如你只短炒恒指100點,牛熊證盤紙、ADR走勢、匯豐(5)和中移動(941)的新聞,以及恒指本身的圖表,已很足夠的。例如我有些朋友,是純TA運作炒個股,他們基本上99%時間,都是花在看圖表上,完全不會自行研究FA。如果你炒個股FA,可能公司通告、研究報告會遠比指數相關的消息更重要。

本地報紙財經版,我大概都是瞄一下標題,跟我關注的個股有關,我才會有興趣看一下。必看是公司回購訊息,和出業績日期那個表。本地專欄只喜歡看明報的李順威,和蘋果的情陷夜中環,大概15分鐘就完事。信報我只有到Pacific Coffee時才會看。

海外媒體是Bloomberg、FT、Economist,和將會問戰友借Fortune來看。其實我大部分時間其實是看書的,近來看得瘋了,一個禮拜能看4本書。個人認爲,書的有用訊息度遠比報紙、雜誌高N倍。



吳瑞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70

「注碼定輸贏」外傳(三) –「納得就納症候群」上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6.html

上集「注碼定輸贏」外傳 (二),回答了網友S的提問:


最近檢視番自己過去幾年的交易紀錄,發現自己出出入入股市多年原來只係打個和。今日拜讀閣下「注碼定輸贏」外傳的文章,發現自己完全中哂入面所提及的問題。因為對自己做的決定冇自信,所以我每日會睇大量blog、財經資訊同forum「抄功課」,但越睇得多就越亂,買買賣賣完全無系統可言…


上集的建議,是避免加入新的測市指標,因為系統的變數越多,越難化解。然後應全力集中從交易單據,10次輸得最甘的交易中(指輸的金額,不是%),找出跟money management有關的犯錯模式。當時提議過10條問題,作爲檢討的切入點。

5月20日收到網友S的兩封回郵。

首封電郵:


首封電郵:

吳兄:

非常感激你解答本人問題!
其實由今年開始,我每次買賣後都會紀錄番我做相關決定的原因。開頭我以為好多時係因為自己不守紀律,但讀完你的文章後發現仲有其他因素令交易出錯(我真係對某隻股情有獨鍾)。呢排我已經暫停交易,希望可以儘快搵出自己的犯錯模式。

最後都要講多句thank you!

網友S


第二封電郵:

你好!

睇番過往交易記錄,輸得最甘就係2009年時買賣牛熊証,兼向下溝,起碼輸咗本金的10%,自此之後我已經冇掂任何衍生工具。

正股輸得較甘係2011年,當時自己係一名偽價值投資者,自以為Mr. Market 錯咗,就死揸爛揸,結果某股輸左50%先止蝕,另外都有啲輸左3x% 左右,唯一慶幸就係止蝕後啲股繼續free fall,甚至停埋牌。

之後我就每隻股都定約10-15%止蝕,好彩都冇再輸大錢。

但問題亦開始出現,我對於止蝕非常敏感,每隻股都揸唔長。例如某股已有10%帳面利潤,一回番我就即刻止賺,後尾發現只係調整又唔會再買番,因為覺得現價比之前買入價高=貴、唔再抵買 (中哂你之前推介本「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入面所講的思考錯誤) 。另外有啲股明明都帳面賺緊比較多的又唔set好止賺,例如我$5買入,目標$8,隻股去到$7.8開始回,到$7, $6.5, $6 我都冇止賺,最後可能平手離場甚至倒蝕!

所以由上年到而家賺錢的交易金額只係好細(相對整個組合),以百分比計贏得最多反而係注碼較小的交易。今年有幾單交易,因為上述原因已經賺少好多好多。

………….

最後都要再次多謝你的建議!

網友S

[注:電郵有經過刪減及潤飾]
網友S的懊惱:唔止蝕輸五成?但過份敏感,就贏唔到大錢,震一震倉,買中股皇都無用。明明可以贏五成甚至更多,結果可能贏得5%甚至更少…

點解救?其實也不是太困難。只是又要借小弟與「自摸之達人」,在麻雀檯上交戰的「瘀事」來闡釋道理。

話說當日「麻雀聯賽」,打到季尾時,基本上是「一敗塗地」。季初時,打八圈大概可能輸一、二百,到季尾時,放低三、四百,甚至四圈輸一千都試過。輸完又輸,後來真的輸到終極無癮,斬手指戒打牌,只差點要跟「自摸之達人」絕交!

當年屢敗,自然「呻到樹葉都落埋」、「X到亞媽都唔認得」:「XXXX,真係好X黑仔!點可能次次都唔夠佢快架!」、「隻手真係臭架,食嗰隻牌就摸唔到,出銃嗰隻就摸到應一應!」

幾年後,苦心鑽研值搏率理論時,才無意地醒悟,當年打牌打到「一pat屎」,是因爲著名的心理病「納得就納症候群」作崇。

以下是「左傳」(全名:左穿右插投機者秘傳)對於「納得就納症候群」的記載:

患者:絕大部分是經歷過重大心理創傷的麻雀手或交易員。
病徵:焦慮,情緒起伏極大,聽覺變得異常靈敏(尤其是周遭雜音),嚴重缺乏安全感。坐立不安,缺乏耐性,口中經常唸著:「以快打快」、「走得快好世界」、「最緊要轉身夠靈活」等口訣定驚。

當年自己患上「納得就納症候群」的原因,就是給「自摸之達人」的連環「十番攻勢」創傷心靈的後遺症。不斷出銃後,打牌的自信心益發下降。明明副牌幾靚,食七番甚至十番的機會頗大,由於怕出銃,「有得食變成無得食」,反再輸多256元,「都係唔好咁搏」,只會降低要求,甘心改做五番,甚至三番,但求快快食糊了事,減低出銃的風險。

當年自以為好醒,其實是蠢過「豬頭炳」。(還是那句,枉自己仲讀那麼多書…)牌做細啲,捨七(番)取五(番),理論上是會快點食糊(但實際上另一回事,當中玄妙,容後解釋),但「有辣有唔辣」!由於食五番,實收得48元,比七番的96元,少了一半。以往出銃1鋪十番,食3鋪七番就能追凸。但改爲專攻五番,萬一給「自摸之達人」逮個正著,就要食6鋪五番,「利潤」才能由負轉正!

察覺了小弟的心理變化,「自摸之達人」打牌時,神情更加輕鬆。雖然我理論上食糊的機會率,是提高了;但他出銃大牌的風險,進一步降低。5鋪牌中,只要能夠食出1鋪(即命中率爲20%),都夠贏錢,心理壓力自然較輕,本來牌章已高我一截的「自摸之達人」,打牌時更加揮灑自如。例如副牌其實頗爛,或以奇兵取勝,打心理戰,「夾硬」擺出一副六章「清一色萬字對對糊」的格局(可能他總共只得五隻萬字),自己就會嚇得主動棄糊,而時間就會變成他的朋友,我的敵人。很多時就是給他摸吓一隻,摸吓又一隻地「入章」,開局爛牌變十番。

又例如大家都是「九章落地」,互相搏牌時,自己的心理壓力會大N倍。由於我搏輸時,會輸到爆頭,壓力自然大過玩俄羅斯輪盤。「自摸之達人」中棍都唔太傷,咪只會當俾水槍指住個頭,「哦,瀨嘢噃!」,就算中招,只會笑咪咪地拿張紙巾出來,抹吓個頭,推牌打過下鋪。

局勢發展下去,一方自然信心澎湃,劍氣長江,出招法道,更刁更狠;連環得手,以血餵劍後,信心再上一層樓,劍勢更形霸道,一劍平天下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越打越旺,贏到開巷。另一方卻左支右絀,顧得攻時,防守又出破綻;顧得守時,只能背水結陣,死命防守,盼耗至終局,連「輸少當贏」亦不可。久守必失,久輸必頽,自我懷疑,呻吟不絕,自信全失,肝火沖天,粗口不絕,鋪鋪「暴走」,引頸待鑿,一敗塗地,土崩瓦解,理所當然!死亡旋渦,斯之謂也。

往事追憶至今,問大家一個問題:「學打牌,當學小弟,或是『自摸之達人』呢?」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吧!問題是炒股票不是打牌,打麻雀的心法,跟炒股票的心法,究竟有何關係呢?

答案:一理通,百理明,「以雀入股」,「雀道」化「股道」,實屬可能。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智慧勝感覺,知識改命運。讓我們再一次借用新對沖基金之王達利奧(Ray Dalio)的獨門「麥樂雞」投資(及思考)心法(新讀者可以先參考舊文「周生生與達利奧」),去拆解當中奧義。

還記得「麥樂雞」心法的六字口訣嗎?就是:「先拆細,後分析」。而所謂「先拆細」,意指分析的起手式,是先將任何事情,拆解成不同的組成部份(component parts)。

其實前述打麻雀的故事,如果閣下心水夠清的話,
來來去去都是圍繞這三個因素:
(I)出銃時輸的番數;
(II)食糊時贏的番數;
(III)食糊、出銃的機會率。


(請好好記住這三個因素,因爲基本上以後的所有文章,都是從這三個因素出發,組合成爲無數策略。)

小弟輸到噴血的「長敗之形」組成部份:
輸時十番(256元),贏時五番(48元),就算有極高的食糊率(84.2%),也只打和。

「自摸之達人」贏到開巷的「長勝之形」組成部份:
輸時五番(48元),贏時十番(256元),(因此)極低的食糊率(15.79%),已足夠打和。

(計算打平百分率之法,容後交代。)

換句話說,「自摸之達人」牌章之精髓,不敗之因由,在於專注做十番大牌,只要出銃時輸的是「不入肉」的五番,久唔久食一鋪,已夠打和。人有六旺,勢不可擋時,九霄龍吟驚天勝,我若爲皇!

讓我們返回網友S 5月20日兩封電郵的提問,當中的關鍵資訊,可以大致歸納如下:

某股輸左50%先止蝕,另外都有啲輸左3x%,之後我就每隻股都定約10-15%止蝕;
某股已有10%帳面利潤,一回番我就即刻止賺 (由此推論利潤率應低於10%);
所以由上年到而家賺錢的交易金額只係好細。

正如前述:一理通,百理明,「以雀入股」,「雀道」可化「股道」。以雀爲喻,網友S的牌風實爲:
(I)出銃時:輸10-15%;
(II)食糊時:贏少於10%;
(III)結果:微賺。

事到如今,問題的核心及解決辦法,漸有水落石出之狀。

症初斷,怎根治?文太長,手太痛,下期續。
吳瑞麟
http://investhof.blogspot.hk
(聯絡電郵: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02

「注碼定輸贏」外傳(四)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21.html

注碼定輸贏外傳()

塔雷伯在Fooledby Randomness書中(中譯:隨機漫步的傻瓜)一個故事,很值得大家參考:

話說塔雷伯仍爲投行打工時,每週都要開大會,跟其他交易員交流。有一次,被問及對於下週指數的看法,答曰:「我看有70%機會微升,升大約1%。」有同事忽然怒叫:「喂,明明頭先看你沽了一大堆期指!又玩忽然轉view呀?」塔氏答曰:「無呀,我無轉view呀!我都唔知幾有信心!」眾人即時爆笑:「看升但係就沽期指,服了你!」寸嘴回應:「你班友笑成咁,我覺得應該再沽多堆期指囉!」見塔雷伯認真如此,完全不像說笑,其他人丈八金剛摸不到頭腦,不知其葫蘆賣甚麼藥。究竟什麼驅使他「看好卻做淡」呢?

塔雷伯的著眼點,不在於事件出現的機會率(probability),而在於回報(payoff)他估計,指數有70%機會升1%;但如果跌時,會跌10%正因爲如果「爆冷」下跌的話,回報超高,做淡反而才是上算:



機會率(probability)X 回報(payoff)= 期望值(expectation)這算式,初中數學堂已教,人人理應滾瓜爛熟。但塔雷伯在書中超感嘆曰:「我畢生在投資界打滾,由於其他人不依靠這理論思考,所以大家永遠衝突不斷!挑我機的,可不是二打六呢,而是有MBA的菁英呢!他們老是只看機會率,卻永不看回報多寡!」

書中另一個例子是上述思維的極致:

假設你跟人對,你的勝出率是999/1000,勝出時贏到$1; 輸的機會率是1/1000,輸時會輸$10,000。賭唔賭得過?

答案:完全賭唔過。預期值顯示,長賭必輸。



例子想帶出的重點是:除非你參與的投機,跟數學教科書中的例子,回報都是固定不變(例如擲銀仔,擲中,贏一蚊;擲中,對等地輸一蚊)不然的話,考慮個別交易值博與否,或衡量交易系統的長期表現, 必須同時考慮回報的幅度,不然會落得經常贏(指贏的次數),但圍大數卻落得負回報的下場。塔雷伯書中的原文:

Thefrequency or probability of the [win or] loss, in and by itself, is totallyirrelevant; it needs to be judged in connections with the magnitude of theoutcome.

換句話說,不論賭博也好,投機也好,機會率(勝出的次數或打牌食糊的密度)跟回報(投機看中的回報或打牌食糊的番數),必須兼顧。這系列文章至今,反覆解釋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只是常人(包括以前的自己)的思維,都是置回報不理,所有的心神,都是放在提升勝出的機會率。

一旦你將上述的概念內化後你可以透過設法控制回報和損失,來提升交易系統的長期回報。極端一點,你可以完全不依賴預測來交易,把報紙及收費股評掉入垃圾桶,仍然有利可圖。下期會交代相關概念的起手式


吳瑞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68

股市高手不外傳心法 月花60元全窺秘


2014-08-25  TCW  
 

 

想投資又怕血本無歸?不妨試試虛擬炒股遊戲TradeHero,這個手機App曾攻占81國財經類排行冠軍。

TradeHero雖名為模擬遊戲,但遊戲中的資料卻和真實股市同步,玩家若想窺秘遊戲排行榜上的高手如何炒股,可付費訂閱高手動態,每月僅需1.99美元(約合新台幣60元)。除了可隨時查看高手的投資組合,一有買進、賣出,訂閱者都會收到通知,高手則可從訂閱費中抽成。

傳統銀行、券商也透過TradeHero吸引客戶投資,例如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把它當成教育工具,也有銀行在遊戲中舉辦投資大賽。比起第一步就跳進市場,更多人願意先在遊戲中試試手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15

著眼治理與永續性 中國才有救 破解迷思》中國資金流出 不如外傳嚴重

2016-02-08  TCW

人民幣貶值引發全球市場劇烈震盪,陸股跟著委靡不振。 值此時刻,本刊再度專訪投資名家劉俊杰, 他看好中國的長期趨勢仍然不變。

今年投資人主要觀點是:「資金回流美元,新興市場資金外逃,人民幣將續貶。」然而,市場向來遵循「八二法則」,也就是八成以上群眾失利、極少數人賺錢,所以今年大多數人都將押對寶?我持保留看法。畢竟,如果廉價資訊足以致富,早就滿街是有錢人;反之,既然市場常出錯,我認為美元即使未觸頂,可能也來到波段高點,需要時間盤整。看似風雨飄搖的中國股市,仍是我長線看好的投資標的。

我認為,即使聯準會全年升息一%,利率水準還是遠低於人民幣(目前人民幣存款利率約一.七五%),人民幣吸引力仍在;此外,全球緊盯資金流出中國,甚至有人認為,中國外匯存底將在幾個月後低於安全水位。中國當然有資金外逃問題,但幅度真如此驚人?

匯率有轉機

人民幣重貶 中國沒好處

中國二○一四年近四兆美元的外匯儲備,其中近一兆是持有歐元,數千億是持有日圓,歐元及日圓一四年對美元大幅貶值,中國以美元計價的匯損,大約就達二千億美元。去年,中國赴海外旅遊購物人數暴增,但入境遊客成長有限,估計海外旅遊消費多支出數百億美元。

另外,一五年以來新興市場貨幣普遍大貶,牽動資金撤出貶幅相對較少的人民幣,是很自然的情緒反映。扣除以上三項因素,真正所謂「外逃」的資金,應該不到二千億美元。

此外,儘管市場一面倒認為,人民幣匯率將貶至一美元兌七元人民幣,但從幾方面觀察,中國捍衛匯率的決心也很堅定,因此我認為,人民幣匯率應不至於重貶。

首先,中國政府近期政策談話都聚焦在整頓、整併殭屍企業,如果放任人民幣貶至七,豈不是讓中國出口業者喘一口氣?屆時,中國強力改革殭屍企業的意圖,很可能功虧一簣,這理應為當局所不樂見。

從整頓殭屍企業,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實中國政府都在為「中國智造二○二五」計畫做準備。為此,中國政府展現相當強大的決心,寧願犧牲短期成長、也要換來經濟轉型的成果。所以人民幣此時不宜重貶,否則整體產業結構,恐又走回低毛利、低附加價值的老路。

其次,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後,新權重今年十月才生效。此前,中國當局必須維持人民幣狹幅波動,萬一人民幣貶到七,國際間要求升值的壓力捲土重來,再行升值後,又顯得波動過大,對其加入SDR應該是不利條件。

第三,回顧八六年至九○年,原為全球第二強國的日本,就是順應多國要求日圓升值壓力,放手讓匯率升值,房市、股市泡沫雙雙爆破,直接導致日本進入「失落的二十年」。反觀中國,在大國競逐關係間,中國態度向來是堅守核心利益、走自己的路,因此從種種跡象推論,人民幣應可大致守住七比一美元的關卡。

經濟有生機

計畫性治理 拚永續成長

看待中國總體經濟,應盡可能抱著客觀態度,用評斷先進國家的一致標準檢視,才不會被片段資訊所迷惑。例如有分析認為,陸股股災是因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急速放緩而起,但即使GDP增長降至六%、甚至五%,還是各主要國家最佳水準,如果股災是中國GDP增速放緩所致,那麼請問○九年到一二年,中國GDP成長維持八%以上,為何股市不漲?反而是同一時段經濟成長率很差的歐、美股市漲翻天?

還有不少意見認為,人行降息、降準加上人民幣貶值,才引發資金外逃。

但歐、美、日本在金融海嘯後,不就是靠超低利率和貨幣貶值,才引導股市慢慢漲上去?為何中國依樣畫葫蘆,反被當成跌市元凶?若投資者缺乏邏輯一致性,市場訊息只會讓你在震盪中隨波逐流,難以培養可持續(sustainable)的觀點,更遑論獲利。

只有從「可持續性」及「治理」的觀點,才能合理解釋○九年迄今的中國經濟及股市變化。從朱鎔基下台至○八年,將近十年時間,中國近乎畸型的高成長及大繁榮,已滋生出國家治理上潛在的危機,包括貪腐、盲目投資、房地產飆漲、高槓桿及生態環境惡化等。

○八年金融海嘯爆發,當時中國提出的四兆救市方案,雖然暫時解除了經濟成長失速下墜的燃眉之急,但是,從「永續」及「治理」的觀點,卻是提油澆火,潛在危機更形擴大。這是○九年迄今GDP一路下滑,及○九年迄一四年上半,A股無視全球股市大漲而「斯人獨憔悴」的主因。

如果中國延續習李上台前的發展模式,這個國家可能已瀕臨崩潰邊緣,也就是習近平所謂不打貪腐,就會亡黨亡國。

股市有契機

政策開放後 陸股將大漲

我大約在兩年前開始看好陸股,就是因為看出習近平已清楚認知治理及永續性的重要,並且有計畫、劍及履及地治理中國。現在看到的種種問題,嚴格說來是前朝遺留下來,而習李必須概括承受去解決的。這當然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有新的局面。但前朝也不只遺留下負債,還有諸如外匯儲備大增等寶貴資產;相較於鄧小平改革開放初期的百廢待興,習、李團隊目前擁有更大迴旋空間,足可應對中國在戰略改革的長期過程裡,產生的衝擊與種種副作用。

接下來,我的觀察是:第一,陸股大跌後,目前離長期底部不到一千點,應該已接近另一個長期底部;第二,中國改革需要時間,可能需要一到三年才見效;第三,人民銀行最近暫停降準、降息,可能是因為人民幣貶值,因此匯率何時止跌是關鍵。

我認為中國在尋找、試探市場對人民幣的均衡價,一旦確定,就會重啟降準、降息。因為歷史經驗已證明,貨幣政策影響力遠超過經濟基本面,從歐洲、美國到日本,都是降到幾乎零利率以後,股市開始大漲。

陸股歷史只有短短二十多年,從一開始,股市就被領導人視為可有可無的實驗工具,因此法律規範不夠完善、財報透明度不佳;其直接影響是,全球先進國家家庭的資產中,平均四分之一是股票部位,但在中國只有十%,遠低於國際平均值。

中國近年在財經上已展現出與國際資本主義接軌,開放資本與貨幣市場更加自由化的決心與動作,包括滬港通、SDR以及MSCI指數納入A股等措施逐漸上路,加上國家治理走上更能保證永續發展的方向,長期而言,資金應該是流入,而非流出陸股。就好像一個杯子,現在大半還是空的,未來外資、民間資金應該都會加水。在這個架構下,陸股長線大漲機會仍存在。

美元進入盤整 可能已經觸頂

——美元指數近二年走勢

強升27%

從14年5月的78.93起漲,不到一年的時間,強升27%,創下波段高點100.71。

整理一年

美元指數在前波高點100.71後,迄今都在10%以內區間盤整,美元可能已經觸頂。

再度降準、降息時 陸股可望大漲——上證指數近11年走勢陸股雖然大跌,但目前距離08年底部不到一千點,價位是各國最便宜的。

撰文 / 口述•劉俊杰 整理•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53

"武林外傳"告"龍門鏢局"侵權 發行方遭索賠三千萬

10月14日消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官方微博@知產北京日前發布《 武林外傳訴龍門鏢局不正當競爭索賠3000萬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審  》一文,稱《武林外傳》版權所有方將《龍門鏢局》8名聯合投資出品方告上法庭。目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受理上述訴訟,並將擇日宣判。

"知產北京 發布全文如下:

10月12日上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原告北京聯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盟公司)訴被告北京小馬奔騰壹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馬奔騰壹公司)、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馬奔騰公司)、安徽廣播電視臺經濟發展公司(以下簡稱安徽電臺)、海南電廣傳媒影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電廣公司)、東陽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盟公司)、柏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柏聯公司)、盛達思(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達思公司)、西安小馬騰飛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馬騰飛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

原告聯盟公司訴稱, 2005年其投資拍攝的電視劇《武林外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編劇為陳萬寧(筆名:寧財神)。2013年,小馬奔騰壹公司等八被告聯合出品了陳萬寧的又一部電視劇《龍門鏢局》。八被告在多個場合突出編劇地位,明示、暗示電視劇《龍門鏢局》與《武林外傳》存在前世今生的關系;多次出現“《龍門鏢局》完勝《武林外傳》”、“《武林外傳》在置景和服裝上因陋就簡,《龍門鏢局》高端洋氣”等文字;且陳萬寧亦多次宣稱《龍門鏢局》系《武林外傳》的升級版,但原告與《龍門鏢局》之間並無任何關聯。

原告聯盟公司認為,《武林外傳》電視劇的熱播使其成為知名商品,“武林外傳”成為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八被告的前述行為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虛假宣傳、商業詆毀、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違背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構成不正當競爭。為此,原告請求法院依法判令八被告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00萬元及合理支出1萬元。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該案後,依法由法官趙明、法官卓銳和人民陪審員高睿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

當天庭審中,原告聯盟公司、被告小馬奔騰壹公司等六被告悉數到場參加了庭審,被告安徽電臺、柏聯公司未到庭參加訴訟。

針對原告聯盟公司的訴訟主張和訴訟請求,被告小馬奔騰壹公司、小馬奔騰公司、小馬騰飛公司共同答辯稱,三被告攝制、發行40集電視連續劇《龍門鏢局》系合法使用著作權;原告僅享有電視連續劇《武林外傳》的版權及衍生物品的所有權,並不包括劇本的著作權;編劇陳萬寧有權創作《龍門鏢局》,且《武林外傳》和《龍門鏢局》是編劇陳萬寧分別創作的兩部完全獨立的作品,三被告基於陳萬寧創作的劇本拍攝影視作品,並未侵害原告的利益,更未貶損原告及《武林外傳》的聲譽。為此,請求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海南電廣公司答辯稱,海南電廣公司事實上既未出資,亦未參與拍攝、發行等,因此本案與自身並無直接關聯,被告海南電廣公司並非適格被告。

被告東陽盟公司答辯稱,依據東陽盟公司與被告小馬奔騰壹公司簽訂的電視連續劇《龍門鏢局》發行協議書以及授權書的規定,本案與被告東陽盟公司並無關聯,被告東陽盟公司並非適格被告。

被告盛達思公司辯稱,其並非適格被告,而且原告指控的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不成立,索賠數額過高。被告盛達思公司於其他七被告無共同故意,無共同行為。

該案將擇期進行宣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90

卤林外传 用老卤煮“久味”

1 : GS(14)@2011-02-12 18:50:17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12/184482.html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速了熟食、卤味食品行业的发展。据权威报告统计,仅2009年我国卤食行业市场需求量就高达800亿,并且这一数字仍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速了熟食、卤味食品行业的发展。据权威报告统计,仅2009年我国卤食行业市场需求量就高达800亿,并且这一数字仍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在行业之中,具有健康、美味、营养的卤食正成为消费者的市场新选择,其中安徽久味公司的卤林外传因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在众多卤味品牌中独树一帜。
  曾经有位卤水大师说过:“百年老卤弥足珍贵,只要有时间谁都可以成功。”事实上,这位卤水大师所言的“时间”是一个极度厚重的字眼。而无论是卤林外传的久味辣烤鸭还是久味香脆鸡,都是百年老字号久味熟食的主打招牌产品,其产品都有超百年的历史。卤林外传的卤汁经过八代人的坚守和改良,一直沿用到现在,这样的卤汁完全体现出自然的尊贵与灵性。但同时这样的卤汁也是短时间内催长而成的肉鸡鸭完全禁受不起的,所以卤林外传一直坚持选择无公害散放的鸡鸭,不仅天然生态、绿色健康,也只有这样,百年卤汁才能全面地渗透到食材中,二者相得益彰。
  百年好卤带来的是产品口味的纯正,但卤林外传却不止步于此。久味的现任掌门--第八代传人李良道先生在继承祖方的同时又不断创新,打出和其它卤食品牌不同的差异化定位理念。公司常年聘请多名国内卤食行业的知名厨师,在改进卤林外传各色传统产品口味的同时,还不断研发适合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这些卤料功底深厚的专业人士,用几十种卤料配出浑厚复杂的绝佳味型,好吃又不可言状,让抄袭者难以模仿,成就了更高深的境界。
  如果说卤林外传的成功秘诀在于其品质的可靠和口味的独特,那么创新的经营思路也为其增色不少。卤林外传始终坚持以客户和利润为核心,无论卤林外传的特卖店在全国哪里登陆,统一醒目的红色门头、独特的口味、平民化的价格,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火爆异常的购买狂潮。由于起步资金很少,经营者在掌握制作技巧和经营要点之后,只要稍加努力便可走上正常赢利轨道,而目前全国50多家卤林外传特卖店也已经用业绩证明了这一点。
  如今,卤林外传计划3年内与广大有识之士联手打造卤食行业的“麦当劳”“肯德基”,打造休闲卤味的金字招牌,对创业者来说,小本投资能拥有如此强大的气场,夫复何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66

講膠所手記:「東九龍起飛」外傳

1 : GS(14)@2012-08-17 10:33:0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E5%A4%96%E5%82%B3
地產界叔父輩茶敍,為食嘅YY掹衫尾食好嘢,順便聽古仔,席間叔父輩閒聊近1年嘅戰績,個個都贏,但YY覺得最過癮係早排東九龍工廈插旗戰。
之所以有呢場插旗戰,咪就係多得政府話要東九龍變天囉!叔父們話,同以往幾十年一樣,政府每話要大搞邊度之前,梗有高人先知先覺,喺事件發生前入定曬貨然後贏鋪勁,今次亦一樣,但有趣嘅地方係,「雪糕佬」(老廉是也)次次都循例睇嚇有冇乜嘢違規偷步,但呢一次唔知點解玩認真,猛咁搵班地產佬上去傾偈,搞到班友仔淆曬底。
叔父們話班地產佬咁驚,皆因單嘢橫跨兩屆政府,雖然咁大棚人飲完咖啡至今都冇人出事,但今年冇事唔代表出年冇事;再者大家都信思歪乜都做得出,呢單嘢有冇下文?大家已經買定花生了,只係等幾時剝。
YY
2 : Sunny^_^(11601)@2012-08-17 10:52:50

D花生lum晒...
3 : GS(14)@2012-08-17 10:59:08

2樓提及
D花生lum晒...


唔明
4 : Sunny^_^(11601)@2012-08-17 11:00:06

3樓提及
2樓提及
D花生lum晒...

唔明


"大家已經買定花生了,只係等幾時剝。"

等得來都lum晒
5 : GS(14)@2012-08-17 11:02:17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D花生lum晒...

唔明

"大家已經買定花生了,只係等幾時剝。"
等得來都lum晒


d花生都壞晒
6 : cody9(14279)@2012-08-20 00:06:42

屎眼梁悪得啲乜出樣吖?佢得閒都用嚟瀨啲京官屎眼,等佢唔駛「被腳痛」喇。smiley
7 : GS(14)@2012-08-20 10:43:48

6樓提及
屎眼梁悪得啲乜出樣吖?佢得閒都用嚟瀨啲京官屎眼,等佢唔駛「被腳痛」喇。smiley


現在他都是捱下捱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