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嚴考核+穩貨幣”定基調 2月金融數據全線放緩

由於1月金融數據基數較高,2月數據增量環比全線放緩。

3月9日,央行發布的2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人民幣貸款增加1.17萬億元,同比多增4391億元,但比1月人民幣貸款2.03萬億元的增量大幅減少。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5萬億元,比1月3.74萬億元的歷史高點“腰斬”70%。

多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人民幣新增貸款在2月放緩屬於正常現象,銀行按照季節變化保持合理投放進度。而社融的大幅下降“或與監管環境有關”,2月銀行表外融資占比顯著回落,央行近期加強了對銀行理財在MPA廣義信貸規模中的考核,限制了信貸通過信托、委托貸款等通道出表的增長。

表外融資規模增長放緩

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5萬億元,不及預期,比1月3.74萬億元的歷史高點下降了2.59萬億元。

其中,表內貸款增加1.03萬億元,表外貸款2234億元同比基本持平,票據融資減少1718億元,債券融資凈減少1073億元,股票融資增加570億元。“從銀行自身收益來看,增加了信貸,減少了票據融資。確保信貸投放,壓縮票據融資。”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

招商證券分析師閆玲表示,票據出現負增長並不意外,1月份票據融資增長過多,銀行調整結構屬於正常現象。債權融資負增長主要與2月份的債市波動有關。債權市場波動較大影響了債權發行。

銀行表外融資(委托+信托+未貼現承兌匯票)占比方面,數據顯示,委托貸款增加1172億元,同比少增479億元;信托貸款增加1062億元,同比多增753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718億元,同比少減1987億元。“這三項顯著回落有可能與監管環境有關。”閆玲稱。

溫彬亦稱,近期央行加強了對銀行表外業務的監管,例如銀行理財納入MPA廣義信貸規模中考核,限制信貸通過信托、委托貸款等相關通道出表的增長等。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認為,2月社融數據反映出企業融資需求有限。此外在MPA考核下,此消彼長導致貸款增但票據和債券減。

中金公司指出,2月融資結構很明顯繼續向貸款傾斜,但考慮到融資需求本身並不是很強烈,結合MPA考核壓制整體廣義信貸的增長,銀行在融資工具上只能有所取舍,保貸款,壓票據,壓債券。在3月末MPA考核時點來臨之前,由於今年考核壓力很大,預計銀行會繼續壓縮整體廣義信貸增長,表內依然主要保住貸款,階段性債券配置需求不那麽強,並壓縮短期資金拆放,重點配置同業存單。

居民按揭貸款下滑

2月,居民按揭貸款3804億元,環比下降2489億元,表現出居民按揭信貸下滑的態勢。

閆玲認為,自去年10月住戶中長期新增貸款占整個新增貸款規模的比重達到75%的高峰之後,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下滑。不過2月份從31%小幅回升到32.5%。可以看出,央行對住房按揭貸款的增量管制嚴格,同時這也與整體房地產銷售量下降有關。

一位國有大行地方分行副行長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年初央行給各家銀行窗口指導意見,例如針對房地產行業的信貸政策收緊等,這在去年是沒有的。

房地產銷售回落開始於2016年10月,“但由於居民貸款延遲發放問題,可能導致居民中長期貸款回落有所滯後,現在居民貸款回落開始有所顯現。”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

“1月份的房地產按揭貸款是2016年積攢需求的集中釋放,2月份按揭貸款基本恢複正常,兩會期間高層頻繁提及房地產市場,市場對於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預期逐漸升溫,短期內市場將會逐漸轉為觀望。”華泰證券宏觀分析師李超認為。

房地產銷售下滑、房企融資渠道受阻也使得M1與M2“剪刀差”終結了此前連續7個月收窄的局面。

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8.2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個和2.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47.65萬億元,同比增長2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6.9個和4個百分點。閆玲指出,2月M1、M2剪刀差環比暫時擴大,但從趨勢上還是屬於收斂的,這主要與房地產銷售下滑、房企融資渠道受阻有關。

她表示,與1月份M1顯著回落不同,2月M1同比增長21.4%,符合季節性歷史規律。一般情況下,1月份企業存款會向居民存款轉移,所以1月M1、M2剪刀差顯著收窄,2月份剪刀差恢複正常。

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7年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余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這一M2增速目標較去年13%的目標下調了一個百分點。中金公司指出,今年M2目標下調以及MPA考核也會導致後續整體M2和社融增長放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51

亞投行籌備成立 嚇退淡友走勢回穩 任總:人幣基調強勁

1 : GS(14)@2015-04-09 00:45:28

■有分析認為,人幣今季步入鞏固期,不會一面倒升值,現時每百港元現鈔約兌不足80元人幣水平。 李潤芳攝



【本報訊】人民幣走勢回勇,淡友冚盤,銀行界認為,中國牽頭的亞投行籌備成立,人幣加入成為國基會特別提款權(SDR)貨幣近期亦在熱論中,若兩者能成熟成事,對人幣認受性、使用需求及儲備貨幣地位,將帶來突破性以至變革式(transformational)影響;短期內人幣用量雖不致激增,但在市場良好心理願景下,炒人仔貶值沽盤已被殺退離場。記者:劉美儀


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對本報表示,亞投行的設立對人幣發展「有重大實質意義」,透過該平台,亞洲區基礎投資業務,在交易及支付方面,「用番區內貨幣單位好合理」,此舉對人幣發展「係一個big push(大推進)」。有分析說,人幣自上月中掉頭回升後,「轉角勢」已形成,今季將步入鞏固期,但不會一面倒升值,暫未見資金大舉湧向人幣長倉,或開立賭升結構工具。每百港元現鈔牌價約兌79.6人幣;在岸價昨收報每美元兌6.1959人幣。




對可能加入SDR反應淡

人幣滙率會否進入強勁轉勢?任志剛笑問,「過去一段時間人幣貶值了多少?」,他說可能受資金外流或內地打貪政策等影響,導致一些沽盤出現,但實質貶幅「好少」,他一直認為人幣「基調強勁」。對於成為SDR一員及衍生影響,任志剛反應較為淡然,認為人幣獲准加入SDR,機會是存在的,但准入不等於SDR便成為國際貨幣體系重要一環,始終「SDR不是主權貨幣」,其前景及活躍度,端視國基會及大股東意向。他相信,國際貨幣及金融體系重要交易媒界,仍以主體貨幣而非SDR為核心。花旗大中華金融市場主管及香港區司庫莫兆鴻表示,亞投行成立及人幣納入SDR等課題,若發展成熟,對人幣確立儲備貨幣地位及國際化進展里程,將產生「transformational」影響。



花旗渣打料扭轉弱勢

人幣從3月初最弱見每美元兌6.28人幣,回升至目前升穿6.2水平,他相信「轉角位已經轉咗」,季內人幣滙率「強過現水平的機會大過偏弱」,但不等於一味單邊上升,合理位置徘徊於6.1至6.25,之後走向視乎美滙表現及加息時間。渣打(香港)香港金融市場主管陳鏡沐認同,踏入第2季人幣「轉勢已成形」,料今季在6.15至6.2之間上落。國基會限定每5年才複檢SDR名單,他指時間上若「畀多12個月(內地)」,讓滬港通、深港通及資本賬優化政策「開多啲」,更符合SDR「可自由使用」定義。但無論從心理及實質角度看,他說亞投行及SDR因素,肯定成為人幣國際化重要推手。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亞投行及SDR若能成事,會帶動人幣使用量及用途,有突破性增長。人幣惝能成為SDR一員,其儲備貨幣認受性大增,將來很多參與亞投行項目的內地企業,會傾向以人幣作融資中介,更頻密運用中港點心債市場集資,驅動人幣境外使用量上升。短期內人幣實際需求不會激增,但在市場心理轉佳下,賭人幣貶值的沽盤要平倉離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408/191042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