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皇宮再發聲明:國王普密蓬健康狀況仍不穩定
當地時間12日晚,泰國皇宮發布聲明稱,泰國國王普密蓬的健康狀況仍不穩定,普密蓬正使用呼吸機,並與一個新的感染作鬥爭。
泰國皇宮在一個新的聲明中稱,“血液測試顯示他有感染,並且肝功能異常。醫生已使用抗生素,並降低血酸。”
“他的病情總體仍不穩定”,該聲明補充道。

88歲的普密蓬在位70年,近年健康狀況大不如前
據此前報道,10月8日下午,醫生們替普密蓬進行了血液透析,並且更換了排走普密蓬側腦室多余腦脊液的喉管。其後,普密蓬的血壓時有下降,醫生用藥並使用呼吸機,使其血壓回複正常水平。
到9日淩晨,普密蓬的脈搏增快,血壓問題有所消退;然而他的血酸升高。超聲波心動圖顯示,普密蓬肺部血壓升高,註入其左心室的血液顯著減少。同日下午,醫生施藥為普密蓬擴張肺部血管,其脈搏和血壓此後有所改善。
10月9日晚,泰國皇室宮務處發聲明表示,久病未愈的泰國國王普密蓬健康情況不穩,醫生正密切監察。
據悉,88歲的普密蓬在位70年,近年他健康大不如前,長期留院療養,在今年1月曾經短暫出院。近年也很少出席公眾場合,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是今年1月。
過去2年里他分別因細菌感染、呼吸困難、心臟問題和腦積水等多次入院接受治療。據泰國王室內務府稱,今年6月和5月,國王普密蓬都接受了腦積水治療。6月早些時候還接受了心血管手術。
外交部:普密蓬國王為中泰兩國務實合作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0月13日晚,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泰國國王普密蓬逝世答記者問。
有記者提問,泰國王宮事務處宣布泰國國王普密蓬於10月13日逝世。中方對普密蓬國王有何評價?
耿爽表示,普密蓬國王深受泰國人民愛戴,長期以來為促進國家穩定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多年來,國王對中泰友好關系的發展傾註了極大熱忱,同中國領導人共同確立了中泰關系的發展方向,為增進兩國人民友誼,開拓兩國務實合作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他說,中方對泰國國王普密蓬陛下逝世表示沈痛哀悼,向泰國政府和人民表示誠摯慰問。
據悉,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曼谷時間今天下午3:32去世,享年88歲, 在位70年,是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
泰國國王普密蓬病逝,為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泰國宮務處發布公告,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曼谷時間今天下午3:32去世,享年88歲。
普密蓬國王1946年登基, 1950年5月加冕,是曼谷王朝第9位國王,至今已有70年,是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
近年他健康大不如前,長期留院療養,在今年1月曾經短暫出院。近年也很少出席公眾場合, 去年5月,他曾出席在大皇宮舉行的加冕65周年慶典活動。

深受泰國人民尊敬的普密蓬國王
過去2年里,他分別因細菌感染、呼吸困難、心臟問題和腦積水等多次入院接受治療。據泰國王室內務府稱,今年6月和5月,國王普密蓬都接受了腦積水治療。6月早些時候還接受了心血管手術。
泰國皇宮曾在10月9日、12日連續發聲明稱普密蓬的健康狀況不穩定。
據悉,普密蓬國王在泰國民眾中享有崇高威望,在國王病重期間很多民眾自發為國王祈福。目前,泰國相關部門正在舉行特別會議就繼位等事宜進行磋商。
泰國新國王登基後首次宣布大赦 死刑減為無期
12日據新華社消息,泰國當地媒體報道,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11日宣布大赦眾多囚犯。這是新國王登基後首次宣布大赦。
獲得國王禦準被提前釋放的囚犯包括:殘障人士;重癥患者;首次入刑且已服一半以上刑期的女性犯人;60歲以上、已服5年以上刑期或至少三分之一刑期以上的犯人;20歲以下、已服一半以上刑期或剩余刑期少於兩年的犯人等。
根據大赦令,被判處死刑的犯人也獲赦免減刑為無期徒刑。

泰國新國王哇集拉隆功
泰國普密蓬國王於今年10月13日逝世,享年89歲。新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12月1日正式登基。哇集拉隆功生於1952年7月28日,現年64歲。他是普密蓬國王和詩麗吉王後唯一的兒子。

9日,哇集拉隆功登基後首次出訪,民眾高舉畫像歡迎。(圖:東方IC)
凱恩斯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理財:大規模購入股票,25年間平均收益率高達16%!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811

凱恩斯原來是個投資高手。(資料圖/圖)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創立於1441年,在劍橋大學眾多學院中財力最雄厚。一次大戰後,凱恩斯參與學院的資產管理與投資,他最大膽也最激進的改革,是把收益來源從地產轉入證券。此事的成敗與投資的時機密切相關,他的成果盈虧互見。期間最重大的失誤在於,未能預見到1929年10月的紐約股市崩盤,以及之後持續幾年的世界性大蕭條。於是他改變策略,買入後耐心等待度過大蕭條,也讓他從原本的短期進出買賣,轉為長期投資者,讓國王學院的資產得以長期受益。
為什麽1920-1930年代國王學院的資產管理,對現代還有意義?因為在那個歷史轉折的階段(一次戰後到1930年代大蕭條),凱恩斯對大學資產的投資策略,做了方向性與策略性的大轉向。今日各國的高等教育機構,都面臨經費與資產收益的龐大壓力。雖然環境各異,但面臨的轉折壓力和1920-1930年代類似。凱恩斯的膽識、獨樹一幟、特立獨行,在國王學院也遭到保守力量阻撓,但事後證明這是高明的創見,值得現代借鑒。
凱恩斯的新策略有兩大特點:1)把傳統的收益來源,從農業性不動產轉向高流動性、高風險、高變現的證券市場。2)他秉持“動物精神”,勇於投資、敢於投機。過程中有得有失,有成有敗,但他以國王學院的“終身院友”為榮,忠誠管理資產,劍橋大學31個學院中,在二次大戰結束前,國王學院的經濟狀況一直最好。
凱恩斯一生的職位眾多,幾乎每年都更換重要的國內外職責。1909年他被指派為學院的賬戶督查員(Inspector of the Accounts),1912年被選入國王學院的管理委員會,1918年戰後成為“副司庫”(Second Bursar),1924年成為“首席司庫”。直到1946年過世,都沒離開過這個職位,這是他擔任時間最長久、也最榮譽的工作:為劍橋最重要的學院、也是他自己的“母院”奉獻一生的投資智慧。
相對地,1920-1940年代的哈佛、耶魯大學,資產管理還是傳統的不動產收益,要到20世紀下半葉,美國高等教育機構才改采凱恩斯式的投資:長期投入有價證券。凱恩斯可說是高等教育“機構證券投資”的先驅者。從本文的表格可看出,凱恩斯給學院帶來巨大的資產利益,每年歲末財務報告時,國王學院的投資報表,就成為劍橋大學的焦點。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資料圖/圖)
劍橋共有31個學院,國王學院是最大也最有名的,遊客需付費排隊參觀。1441年由亨利四世設立,曾賦與相當豐厚的資產,主要是農業不動產(耕地與莊園),散布在英格蘭各處。學院的著名院友,除了凱恩斯,還有擔任過都鐸王朝伊麗莎白女王內政大臣的Sir Francis Walsingham、擔任過首相的Sir Robert Walpole、近代計算器重要人物Alan Turing。

圖1:國王學院的耕地與莊園,散布在英格蘭各郡。數據來源:Chambers, Dimson and Foo (2015): “Keynes, King’s and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p. 131, Figure 4.1.(資料圖/圖)
1441-1920年代初期近500年間,國王學院的資產以農業收益為主:共有36個莊園和8個在1453年沒入的教區長財產。愛德華四世時(1461-1470在位),沒收了一大部分學院的初始資產,導致年收益減半。都鐸王朝亨利七世與八世時,又得到王室贈與,成為劍橋大學最富有的學院,直到1546年三一學院(Trinity,這是牛頓所屬的學院)成立時才被超越。
學院的司庫如何管理資產?基本上是與佃農簽約、更新契作條件、出售林木、派任農地的管理人員。除了王室的賦與,學院也接受各方的捐贈、遺贈、購買,但在這400百多年間,這些事的比例不高。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學院資產,1850年之前都受到法條約束,不得出售土地,直到1920年在凱恩斯手中才有大幅變革。
為何需要大變革?因為碰到幾件經濟興衰。1)就興盛面來說,英國的農業革命,1700-1850年間田地生產增加5倍,但田租收益增加8倍。對學院這是好消息,所以長期習於享受不動產的豐厚收益。2)就衰退面來說,1870-1900年代英國農業進入蕭條衰退期。土地革命的壓力,以及越洋運輸的興盛,鼓勵農民往北美洲、澳洲、阿根廷開發新耕地,因而造成國內農產品價格下跌。3) 1870-1890年代中農業地租下跌3成,跌回60年前的水平,國王學院的收益在20年間,因而減少約1/5。到了1913年一戰前夕,學院的收益略有回升,但一直無法回到農業大蕭條之前的水平。
1882年學院首次公布收支狀況:不動產收益約3.64萬鎊,證券收入只有1,600鎊。顯示學院對證券的消極態度,原因很簡單:條文規定不得處置不動產,所以沒有足夠資產轉投資本市場,只能購入少量政府公債。19世紀末時,牛津劍橋的這項規定松綁了:可以處理不動產,也可以投入證券市場。國王學院因而在1880年代,買入印度政府公債(由英國政府保證),也買了英國鐵路債券,1890年代又買了英國市政府債券、殖民政府債券。這些都是證券信托業名單上,具有的“一級債券”。
換言之,1893年與1900年的投資信托法條,賦與學院有更高的管理資產自由度。但在一戰前,還是以持有安全性高的公共部門債券為主,尚未能多元化經營。這些保守投資所賺取的利息收入,只占全部收益的10%,無法抵消農業蕭條帶來的沖擊(表1)。

數據來源:Chambers, Dimson and Foo (2015): “Keynes, King’s and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p. 133, Table 4.1.(資料圖/圖)
1918年戰後,凱恩斯被選為學院“副司庫”,1924年升為“司庫”(First Bursar),全權負責投資政策直到1946年過世。在這段完全自由自主、不受挑戰的22年間,表2顯示凱恩斯對學院資產的調配比例。國王學院比美國名校更早走向證券化。

數據來源:Chambers, Dimson and Foo (2015): “Keynes, King’s and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p. 135, Table 4.2.(資料圖/圖)
把這麽高比例的資產投入證券市場,投資報酬率是否也很高?計算過後發現,並沒有過去所認為的那麽高:1924-1946年間平均收益率為16.0%,同時期英國證券市場的平均收益為10.4% , “限制型的證券”(restricted Portfolio)6.8%,英國政府債券6.8%。所以凱恩斯的選股表現,是比同時代的平均值高,但也沒有那麽“神”。
圖2顯示1922-1946年間,國王學院的投資報酬率(黑色線),和全英國資產投資報酬率(淡色條)。1922-1946這25年間,有6年表現比不上全英國的平均值(6/25=1/4)。這表現不佳的6年中,4年是在他接手的前8年內。

圖2:1922-46年間,國王學院的投資報酬率數據來源:Chambers, Dimson and Foo (2015): “Keynes, King’s and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p. 216, Figure 1.(資料圖/圖)
黑線比灰線低,表示凱恩斯的表現較差,若累計1922-29年間的落差,會看出剛接手的前8年,比英國平均證券報酬率的收益,總共少了17.2%(業績落後)。尤其碰到1929年大蕭條時,凱恩斯的業績更差,1930-31年間虧損也很嚴重。真正的翻轉點在1932-36年間,凱恩斯大有斬獲。在二次大戰前幾年間(1938-40),他也是表現不佳,1941-46年間又表現良好。
整體而言,凱恩斯這麽聰明的人,25年間在股票市場上還是翻了兩次船(見圖2的負值)。主要是因為大蕭條與大戰,若在平時他表現得還不錯。限於篇幅,還有些更細節的逐年數字,不適合在此複制,一方面篇幅太長,二方面數據過細。有興趣的者請上網看Chambers et. al. (2015)頁847表1,詳述:1) 1921-1946年間,凱恩斯買賣股票的次數與金額。2)頁849表2詳述1921-1946年間,國王學院各種資產的逐年報酬率。
接下來看圖3:1919-2013近百年間,國王學院資產配置的趨勢變化。這顯示幾項特點:1)長期而言,不動產的比例持續下降,1975-1985年間升高過,之後又下跌。2)普通股的比例愈來愈高。3)優先股在1965年之後完全消失。4)固定收入的比重逐年減降。5)現金的比重也日益次要。6)若把焦點放在凱恩斯主掌的1924-1946年間,就可看出他要扭轉性的責任:把整體方向做結構性調整,到了2013年還看得出這項轉變的影響。

圖3:1919-2013年間國王學院資產配置的趨勢變化。說明:深黑色:不動產的比例;左向斜虛線:固定收入;灰色:優先股;右向斜線:普通股;左向斜線:現金;空白區:其他。數據來源:Chambers, Dimson and Foo (2015): “Keynes, King’s and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p. p.137, Figure 4.2.(資料圖/圖)
接下來看圖4:1921-1945年間學院的股利有多好?凱恩斯選購的證券,在1921-1945這25年間,報酬率大都高於買公債,也比100種代表性股票的報酬率高。長期而言,凱恩斯是學院資產投資的優良代理人。

圖4:1921-1945年間國王學院的股利說明:1)黑色折線是國王學院的股票股利:每年8月的股利總收入,占投資額的%。2)直方條:英國的聯合債券(consol)的報酬率。3)灰色陰影區:英國100項代表性股票的股利%。數據來源:Chambers, Dimson and Foo (2015): “Keynes, King’s and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p. 138, Figure 4.3.(資料圖/圖)
圖5顯示另一個重要面向:選股的國際多元化。整體而言,非英國證券在1930年代時約占75%,顯示國際多元化很活躍。美國的大學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在同一年代幾乎只持有本國證券。劍橋大學的其他學院呢?以最富有的三一學院為例,甚至到了1957年,還是以不動產收入為主(83%),證券收益只有8%。

圖5:凱恩斯選股的國際多元化說明:1)黑色區表示英國證券的比例;2)左向斜線:美國證券;3)淺灰區:歐洲證券;4)空白區:亞洲證券;5)右向斜線:其他國家:例如南非金礦股。數據來源:Chambers, Dimson and Foo (2015): “Keynes, King’s and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p.142, Figure 4.5.(資料圖/圖)
1920年代主掌國王學院資產時,凱恩斯替學院購入的證券總值約兩萬鎊。1946年過世時已超過82萬鎊。這項豐碩的成果,甚至比他在其他公職的成就更引人註目。他過世時捐贈44萬鎊給國王學院,換算成2012年的幣值約1500萬鎊。這批遺贈包括:財務投資、藝術品、善本古書、名人手稿(以牛頓手稿最重要)。其中的藝術品約值1946年的3萬鎊,1988年時增值到約1700萬鎊,今日的價值當然更高了。凱恩斯是國王學院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院友:終身為母院奉獻心力,為學院賺取巨額財富,逝後又大方遺贈私產。對國王學院而言,凱恩斯的財務性貢獻是前無古人,也不容易出現後有來者。
參考書目
Acharya, Shanta and Elroy Dimson (2007):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Investment Strategies in Oxford and Cambri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mbers, David and Elroy Dimson (2013): “John Maynard Keynes, investment innovator”,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7(3):213-28.
Chambers, David, Elroy Dimson and Justin Foo (2015): “Keynes the stock market investor: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50(4):843-68.
Chambers, David, Elroy Dimson and Justin Foo (2015): “Keynes, King’s and endowment asset management”, Chapter 4 of Jeffrey Brown and Caroline Hoxby: How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Great Recession Affected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127-50.
Dunbabin, J.P.D. (1975): “Oxford and Cambridge finances, 1871-1913”,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8:631-47.
聯繫 5.5億人 儼如第三大國國王 facebook教主 2010風雲人物
1 :
GS(14)@2010-12-16 22:44:3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770906
美國《時代》( Time)周刊 2010年風雲人物,昨天(周三)揭曉。《時代》沒選掀起外交大洩密風暴的「維基解密」網站創辦人阿桑奇( Julian Assange),沒選被困 60多天絕地求生的智利礦工,而是選上社交網站 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時代》指他以 fb聯繫 5.5億人,掌握他們的社交網,改變他們的生活,儼如世界第三大國的國王,是個前無古人的成就。
現年 26歲的朱克伯格,是《時代》歷來第二位最年輕風雲人物,僅次於是 1927年以 25歲之齡開創駕飛機飛越大西洋的林白( Charles Lindbergh)。《時代》指,他跟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 1952年當選風雲人物時同齡,但還年輕兩周,最大分別是英女皇只是繼承王國,他則以科技創立王國。
雖然近期風頭被阿桑奇蓋過,朱克伯格今年也夠多頭條新聞: fb用戶人數今年 7月突破 5億里程碑; fb宣佈結合成四合一即時通訊平台,預示電郵末日;揭他創業陰私的電影《社交網絡》上映。
用戶人數日增 70萬
《時代》形容朱克伯格創立的 fb王國,一切數字都是那麼驚人: fb用戶人數每日約增 70萬人,現已達 5.5億,在不足七年內, fb成為全球 1/12人聯繫的平台,創造了一個差不多有美國兩倍大的社會實體,整個網絡使用 75種語言,用戶每月共花 7,000億分鐘上 fb,每日有約 10億段新內容在 fb張貼,每分鐘處理 17億次網絡互動。
《時代》指 fb走紅最初或有貪玩趕潮流成份,但現在世界已進入 fb年代,近半美國人與全球 1/12人,社交生活都在 fb進行。《時代》執行總編輯施滕格爾( Richard Stengel)說:「 fb現已是世界第三大國度(僅次於中國和印度),也肯定比世上任何一個政府掌握更多國民的資料。朱克伯格這個哈佛大學輟學生,就是這國度穿 T恤的國家元首。」
除了朱克伯格,《時代》也公佈其他風雲人物名次,第二是顛覆美國兩黨制傳統秩序的茶黨( Tea Party),第三是阿桑奇,第四是象徵阿富汗戰爭陷入泥沼的總統卡爾扎伊( Hamid Karzai),第五是智利礦工,入圍最後六強的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喬布斯( Steve Jobs)無名次。
阿桑奇在《時代》網上選舉被網民選為風雲人物,《時代》編輯卻選了朱克伯格。施滕格爾解釋,朱克伯格和阿桑奇可說是一體兩面,兩人都主張開放透明,某程度對私隱不屑一顧。阿桑奇透過公開機密來攻擊政府和大機構,目的是剝奪他們的權力;朱克伯格則鼓勵個人自願分享資訊,目的是為他們賦權。阿桑奇認為世界充滿敵人,朱克伯格則認為世界充滿潛在朋友。
施滕格爾列出選朱克伯格的三個理由:第一,他「聯繫了逾 5億人,並掌握了他們之間的社交關係,是個前無古人的成就」;第二,他「創造的交換資訊新系統,已變得不可或缺,有時甚至有點可怕」;第三,他「改變了我們過生活的方式,以創新甚或樂觀的新方式過生活」。他在 fb網頁留言,對獲選風雲人物感榮幸,又說「我們的小團隊希望全世界更開放和聯繫起來」。
美國《時代》周刊/MSNBC網站
2 :
GS(14)@2010-12-16 22:44:55王國力拓即時通訊版圖
2010年12月16日
facebook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類社交習慣,單靠一個網站,就可跟世界各地的人結成一個「朋友」網絡,令世界變細了、人與人距離拉近了。 fb已成為全球最大網站,朱克伯克卻不甘於現狀,還致力打造一個綜合通訊平台,做即時通訊霸主。
打造即時通訊平台
互聯網 1960年面世時,旨在促進通訊,直至 1990年才成為電腦用戶的通訊主流,卻滋生了黑客、電腦病毒和垃圾電郵。朱克伯格卻把網上通訊改變過來,注入信任和友誼,製造一個平台,一次過給朋友更新自己的消息、上載照片和留言,把所有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係連結起來。
fb雖有 5億用戶,但放眼未來,朱克伯格將推出一種把電郵、即時通訊、手機短訊( SMS)和 fb訊息共冶一爐的四合一平台服務,之後直接點擊朋友名字,就可按朋友偏好設定收發方式,回覆訊息,試圖催谷網上即時對話通訊革命,誓要做即時通訊霸主。
朱克伯格的宏圖大計是把互聯網 fb化,只要你上網,就可經常和朋友聯繫。由於大家用的是真身份, fb令網上世界變得更貼近真實,但代價是要犧牲私隱。
《時代》周刊/《蘋果》資料室
3 :
GS(14)@2010-12-16 22:45:08fb員工團隊精神至上
2010年12月16日
facebook着重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這不但適用於用戶身上,還適合 fb職員身上。員工除了可免費享用三餐和小食,還是以團隊式合作,務求把這個社交網站做到最好。
工作間由實驗室改成
某個周三早上, fb「個人檔案」頁面改版後第三天,負責改版的團隊工程師、設計師、數據專家,齊集加州帕洛阿爾托( Palo Alto)總部一個無窗工作間,檢討新版使用情況的簡報。
團隊的工作間是由密封的科學實驗室改裝而成,與公司其他部門的開放工作間環境不同,工程經理懷斯曼( Josh Wiseman)說是好事,因為團隊聚在一起工作,任何新訊息,只要說出來,其他同事即時收到,並作出反應,毋須經電郵或開會,有利工作進度。
華裔產品經理鄧修平( Peter Deng)說,團隊為新版緊張了幾個月,新版順利「出街」,壓力才稍稍紓緩,但他們未敢鬆懈,繼續埋首電腦前,留意着新版推出後的用戶反應,檢討哪些地方要作出修改。經討論後他們發現用戶應用新增「相片欄目」時有點迷惘,鄧修平隨即決定加入更多教導用戶的資料,確保用戶明白新功能。
《時代》周刊
4 :
GS(14)@2010-12-16 22:45:22神童不孤僻 12歲搞網站
2010年12月16日
沉迷上網易變「電車男」,創辦 facebook的朱克伯格卻絕不孤僻,相反他一直在緊密人際關係中長大,與家人親厚,有個同居華裔女友,日前更承諾捐身家做善事。
捐出至少一半身家
朱克伯格 1984年在紐約州出生,有三姊妹。他跟大他兩年的大姊玩得瘋,試過某年寒假自拍《星戰》,「每天起床後開製作會議」,又把 2歲妹妹塞入垃圾桶扮機械人 R2D2,大姊現是 fb市場推廣主管。牙醫父親說他從小固執,「向他說不要有事實、往例、邏輯、理據支持」。
朱克伯格從小就是電腦天才,用 486電腦寫程式, 12歲替自家搞了個「朱克網」( ZuckNet),中學時以學校做背景炮製大富翁電腦遊戲。愛玩電腦卻不是「電車男」,七年前還未搞 fb,他已在哈佛大學排隊等上廁所時,結識華裔女友 Priscilla Chan,兩人感情要好,共賦同居。為了和她到中國旅遊,他還每天晨早學中文。
朱克伯格坐擁 69億美元(約 538億港元)身家,工作是他最大「嗜好」,生活卻很樸素,駕駛的只是 Acura TSX。但他絕非孤寒財主,剛響應股神畢菲特與微軟創辦人蓋茨號召,承諾捐出至少一半身家做善事。
美國《時代》周刊
5 :
GS(14)@2010-12-16 22:45:54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3-134759?category=m
阿桑奇才是今年風雲人物
欄名:社評
《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昨晚揭曉,網民票選第一名、最近掀起全球外交軒然大波的「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竟名落孫山,反而社交網站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卻意外當選。
《時代》欠世界一個交代
論影響力,全球用戶超過六億的Facebook亦非泛泛,但說到撼動世界,徹底實踐「資訊共享」,並令更多網民俯首稱臣的,維基解密在今年可說領盡風騷。《時代》的編輯是否一如○一年不選拉登作風雲人物般,再次迴避爭議性人物,外界難知。
阿桑奇和維基解密之所以撼動世界,因為在促進資訊透明上,他們既展示了互聯網的驚人威力,亦反映了互聯網的脆弱性。
維基洩密風波揭示了在互聯網時代,公共信息保安,尤其國家信息保安已防不勝防。據稱洩密者只是美國一名年輕情報員,他只需一隻光碟,就輕易把總容量不過 1.6G、超過二十五萬份美國外交機密文件下載,並交予維基解密。維基解密隨後與多國著名報刊合作公開部分文件,互聯網則迅速將之傳遍全球,可說無從攔截。此令美國官方大為尷尬,展開對維基解密的全面封殺。
此事最諷刺之處在於,向為資訊科技大國、擁護新聞自由的美國,應對維基洩密風波竟沿用舊思維、老手段,一方面抹黑阿桑奇為「恐怖分子」、「性侵犯者」,另一方面向其服務提供者Amazon、Visa、PayPal等施壓,凍結維基解密的網站和捐款戶口。今年初,美國還義正詞嚴地追打中國干預Google的資訊自由,如今卻顯得表裏不一。
美國大力打壓,激起國際與網絡上的反擊。多國網民上街或在網上聲援阿桑奇,個別黑客甚至入侵PayPal、Amazon的電腦系統,癱瘓其服務以作報復。互聯網時代令少數不滿政府、喜歡挑戰權威的黑客(hacktivist)擁有更大破壞力。
互聯網多為善少為惡
維基解密反映互聯網威力,能將社會推向更透明,衝擊國家、企業的資訊保密制度及能力;但另一方面它亦反映互聯網可讓一小撮激進的人掌握更多權力、衝擊制度穩定。互聯網為善為惡的力量都異常龐大,但網上世界還未建立一套約定俗成的規劃與道德,如何能令互聯網對世界更多建設、更少破壞,將是本世紀人類一大重要課題。
6 :
GS(14)@2010-12-17 10:32:43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2-901009?category=m
fb收入衝20億美元 勝雅虎
成全球第3大網站 力追Google微軟
社交網站近年大行其道,財源亦自然滾滾而來。有指Facebook(簡稱fb)今年營業額有望衝擊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若屬實金額將超過去年1 倍。數據亦顯示Facebook已超過雅虎(Yahoo!)成為全球第3大網站,僅次於Google及微軟(Microsoft)。
彭博社引述3位消息人士報道,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Faceboook今年的營業額可能達20億美元,增長步伐遠超集團預期。
據一位消息人士指,Facebook今年營業額將較去年增逾倍,但因Facebook乃私人公司,不需公布營業額,故提供消息來源者亦要匿名。另外兩位消息人士較早前表示,Facebook去年營收約在7億至8億美元之間,而今年原預期會在15億美元左右,若達20億可謂遠超預期。
總部位於加州的Facebook,目前擁逾5億用戶,可說是廣告商爭相結盟的目標,目前客戶包括可口可樂、Adidas等國際巨企。
美國研究公司ComScore數據顯示,今年10月Facebook在全球用戶人數排名已超越雅虎進佔第3位,僅次Google和微軟。據國際數據資訊(IDC)分析師指,消費者與社交網絡之間的「愛情」,可說是矢志不渝,所以Facebook不會消失;而所有重量級品牌都齊集Facebook。 Facebook發言人Jonathan Thaw拒絕就上述報道評論。
Twitter:注資後 估值漲近3倍
另一方面,Twitter行政總裁Dick Costolo在Twitter個人用戶上宣稱,經過最新一輪金額達2億美元注資後,Twitter現估值為37億美元,增長顯著。公司在2009年秋季的上一輪注資時,估值僅為10億美元,事隔1年身價已漲2.7倍。
Costolo指將有兩位新成員加入董事會,分別是Flipboard行政總裁Mike McCue及網上廣告商DoubleClick前行政總裁David Rosenblatt。
撰文:陳智深
湯加國王 駕崩瑪麗醫院
1 :
GS(14)@2012-03-19 23:09:0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68607
據了解,他來港之後已透過湯加駐港領事館通知警務處,除了有近身私人保鑣在旁保護外,按程序由警務處保安部派出 G4(要員保護組)加強保安,料他順道在香港七人欖球賽本月 23至 25舉行期間,欣賞國家隊湯加的表現。
然而,他上周四突告肺炎病倒,急需到公立醫院求醫,由於他屬於外國元首,港府立即安排在瑪麗醫院接受治療,經驗血後證實他罹患血癌,近日病情急轉直下,即使醫管局已派出名醫港大血液腫瘤和骨髓移植科主任鄺沃林主診,仍告返魂乏術,延至昨日下午 3時 15分宣告不治。
根據消息指出,他在病房彌留之際,主要皇室成員均陪伴在旁,包括主要繼承人王儲兼胞弟圖普托阿.拉瓦卡,目送兄長最後一程,稍後由仵工把遺體放入鐵箱抬走,運至停屍間稍後處理。
仵工運送圖普五世遺體期間,至少兩名私人保鏢在旁守護下樓,甚至伸手遮掩《蘋果》記者鏡頭,防止攝入鏡中。由於死因並無可疑,但基於身份特殊,有待王室成員到西區警署簽署屍體處理文件,稍後由專機送返湯加安葬。法新社昨晚引述湯加傳媒證實事件,本報昨晚致電湯加駐港領使館了解,但由於不在辦公時間,截稿前未有人回覆。
2 :
GS(14)@2012-03-21 00:13:29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72063
圖普五世的遺體昨晚仍停留在瑪麗醫院停屍間。據了解,王儲伊瓦卡諾已辦理兄長死亡證,並要求警方立即發出死因無可疑的文件,好讓遺體立即返國,但礙於無特殊理由,有關證明無法即日辦妥。政府總部禮賓處及警務處保安組已介入協調,料可於一至兩日內辦妥,遺體毋須再舁送西環殮房便可直出機場,由專機運返當地下葬。記者昨到湯加位於灣仔的駐港領事館了解,職員指榮譽領事外出,未作回應。
伊瓦卡諾昨以湯加首相的身份,透過電台發表簡短講話,正式宣佈國王去世,稱皇室及湯加將舉國哀悼,內閣並開會討論國葬事宜,當地不少居民自發穿起黑色衣服,悼念這個一手把封建統治推向民主改革的國王。
圖普五世死訊一出,其他國家及地區紛紛哀悼。昨日抵港備戰七人欖球賽的湯加國家隊球員錫亞萊稱,對國王逝世感傷心,盼用勝利祭國王在天之靈。
3 :
greatsoup38(830)@2012-03-27 00:02:0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90167
【本報訊】本月 18日訪港期間駕崩的湯加國王圖普五世,遺體停留瑪麗醫院一星期後,昨日啟程運返湯加。運送隊伍聯同保安人員曾以探測器詳細檢查車隊等,警方兩度將薄扶林道封閉,方便車隊出入。
享年 63歲的南太平洋島國湯加國王喬治.圖普五世本月訪港期間不適, 15日到瑪麗醫院求醫,延至 18日不治,其遺體一直存放醫院殮房。昨午 5時許,警方人員到達醫院殮房門外清場,多名運送靈柩隊伍人員,及 10多名保安公司人員到場,為運送圖普五世遺體回國作準備。
兩度封閉薄扶林道
其後多名圖普五世親友,乘坐兩輛七人車抵達,眾人進入殮房打點。保安公司人員用金屬探測器及反光鏡檢查所有車輛,並帶同器材進入殮房檢查。
晚上 7時 20分, 9名身穿深藍色制服、臂纏黑紗人員,把蓋有湯加皇家旗幟的靈柩運上西式靈車,氣氛肅穆。靈車在警方車隊開路下前往機場,以中國政府包機運返湯加。其間,警方兩度將薄扶林道封閉,方便車隊進出。
湯加昨起全國對已故國王哀悼,預料靈柩今日運抵當地,遺體將存放王宮,周二舉行葬禮,全國服喪期至 6月 19日。
鄭家華:美股上演《國王的新高》
1 :
GS(14)@2013-05-20 13:46:09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520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正當港股在23,000點水平見到疲態之際,自以為外交謀略出眾的日本,其首相派了個資深特使去平壤跟金正恩會面。但最後,特使好像還未回國,在周六已經換來三顆射由北韓射向日本海的短程導彈,確實好不諷刺!作為港股投資者,相信讀者跟我一樣,最關注的,應該是東北亞再度緊張的局勢,會否拖低港股?
過去外圍有負面因素,香港投資者或評論者,慣常會向北望,祈求看到任何可以抵銷負面因素,或作部分沖喜的好消息。但自踏入2013年已來,北面傳過來利好整體港股的大消息,只可以算得上是聊勝於無。即使周六傳出習近平有意再深化經濟改革,理論上有利中國經濟的長遠平衡發展,但相信仍不會利好短期中、港股市走勢。剩下可作靠山的外圍利好消息,可能就是近期屢試新高的美股走勢。
看美股新高對港股利好的效應,可以分成兩種稍為迥異的角度。第一個角度,是有點不懷好意,論者盼望資金怕美股高處不勝寒,開始沽出美股,換入名義上明顯落後的港股。但這個想法有明顯犯駁之處,因為名義上落後的市場,又何只港股?基本上大部分的新興市場,2013年初至今皆落後於美股。即使去年底至今升近50%的日股,日經指數仍只為歷史性高位的三分之一,假若名義上落後就有追上的動力,首相安倍和一眾財金官員,就不用搞什麼「三箭同發」(Three Arrows)的刺激經濟政策。
第二個角度,是美股繼續升所製造的財富效應,令市場有信心投資包括港股在內的新興市場。這看法後面有一個假設,就是美股不再大升,也不會見到重大調整。這有可能嗎?資深對沖基金經理菲力斯‧舒羅夫(Felix Zulauf)就認為,現階段美股氣氛與2011年春天時的國際金市甚為類同,兩者上升主因,都是因為央行們釋出過份寬鬆的資金。那時大家擔心,過多的資金,最終會令超級通脹重臨,黃金作為對抗通脹的最佳投資,是穩賺不賠的。而現階段美國投資環境,亦因類似過份寬鬆的銀根,拖低了其他包括債券在內投資工具的回報,最終所有資金會流向股票市場。但一如令黃金曾暴升的通脹預期,理應推動股價終極上升的盈力增長,一如國王的新衣,事實上都是不存在的。因為,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的平均盈利,在過去9周美股屢創新高之際,未曾獲得調高過!最終,美股很可能會一如金價,在大家搶買時消耗性上升,到大家醒覺時,忽然暴跌!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辣妹「國王的新褲」通街走累哥仔爭啲炒車
1 :
GS(14)@2016-06-06 03:03:02小姐忘了穿褲子嗎?台灣有網友在PTT八卦板分享照片,發文「這年頭~沒穿褲子的人在想甚麼?」,表示較早前一名女子差點害他出車禍,原來他騎電單車在路上,突然看到旁邊的一名女子穿着性感黑絲襪,配上一條性感的紅色小褲褲,提着便當在路上走,不過他仔細一看「紅色小褲褲是在黑絲襪裡面」,他震驚「小姐,你忘記穿褲子啦!」,並附上照片以玆證明。圖文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留言說:「天氣很熱不行嗎?」「國王的新褲」,也有網友推測:「檳榔西施出來買便當」「是褲子啦,看腳環那邊,只是正常衣服都會穿長版蓋住屁股蛋」,也有網友說「國外很多妹子都這樣穿,台灣真的大驚小怪...」「澳洲出去逛街一堆妹這樣穿。」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2/1963807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