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彥宏對話學子:理想讓困難變得不再重要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088883.html

記得我上次在北航看到李彥宏還是本科,當時只看到他帥氣的後腦勺,沒想到這次距離這麼近,氣場完全不一樣!」張萌,北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作為主持人和李彥宏進行1個半小時的對話後,顯得難以平復自己的心情。

9月13日晚,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現身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與來自計算機、軟件等專業的同學進行對話,是夜,這座技術類院校也因為一個技術型領袖的到來而 平添許多生動。原本只能容納800人的場地進入了1000多人,過道與門口擠滿了聽完整場的「站士」,現場甚至有學生拉起近3米長的條幅,將百度校園招聘 的口號回贈給李彥宏——「Robin,看見你的光芒」……

「很長時間以來我和同學們的期待是一樣的,」懷進鵬校長高興地說,「在60年校慶時有幸邀請到了李彥宏到北航大講堂,百度公司的技術創新、發展、面對挑戰的智慧和包容,讓我非常感動。」

「大學最重要的是獨立思考」

「我特別喜歡年輕人」,對話開場,李彥宏就直言對台下學子的期待,他認為,整個互聯網行業每一天都不斷湧現新的機會,年輕人越沒有固定的思維和經驗,越能創造別人從來沒有做出來的東西,「其實大學裡最重要的東西是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李彥宏說。

那麼又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判斷力呢?

首先,頭腦要聰明,李彥宏調侃說,不能太笨,要有一定的聰明勁兒;第二,對事情有濃厚的興趣,要有激情,自己喜歡,才會下工夫去琢磨。第三,要有豐 富的信息來源,李彥宏透露,自己從小就對信息有極其濃厚的興趣,中學時,就很嚮往圖書館,「我最喜歡看報紙,因為報紙的信息是最新的,我每天會去翻看各個 城市各個地方的報紙,覺得特別有滿足感」。他的這種想法,伴隨著他後來上大學,到美國求學,一直到回國創立百度,「我一直都希望能更好地、更快地獲得最新 信息」。

李彥宏期待同學們通過培養這樣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為自己找到創新的方向和價值。他甚至以百度最高獎的平台作為激勵,「即使不是百度員工,但是北航同學做出好東西,我也可以給一百萬美元。」

「理想讓困難變得不再重要」

「被妻子從菜園裡拽出來的IT領袖」、「加利福尼亞的農夫李彥宏」……這個聽似頗有故事性的段子是真的嗎?面對同學們的好奇求證,李彥宏也輕鬆地辟了個謠:「我妻子確實拔過我的菜,但是我回國創業不是因為菜被拔了,是因為我看到了中國的機會。」他說,「我相信那時的中國需要搜索技術,中國的網民也應該像美國人一樣便捷地平等地找到網上的信息,我能夠幫助他們做得更好,所以我回來了,當你心中有理想時,那些艱苦條件都變得不重要。」

「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要想清楚你的使命是什麼,你想最終達成什麼目的,只有心裡真正有理想才有激情去克服困難。」在李彥宏看來,「一個理想之所以偉大,也是由於這個理想不是靠一個人能夠實現,是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

時至今日,雖然已經是成功者,李彥宏仍然認為自己每天做的是幫助他越來越接近理想——那就是「用技術改變世界」。「很多人說我現在應該已經是一個滿足的狀態,其實不是,該有的東西都有了,這是很可怕的。我們真正做事情,其實心中的理想永遠是只能無限接近而不能達到的。」

「互聯網至今讓我心潮澎湃」

「互聯網行業的美妙之處在於變化,面對一個新東西,大家都得從頭學。不斷變化,就逼著你不斷學習,不斷解決新問題。」在風雲莫測的互聯網,有人退居 二線,有人徹底離開,但李彥宏卻始終感到新鮮與享受,「這樣的環境真的是讓人心潮澎湃。當你花了多於別人十倍的時間,一定會比別人做得好。」他說。

「有人說中國沒什麼創新,都是C2C——Copy to China,」李彥宏開玩笑地說。但現在已經不一樣了,「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已經是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我們上網人口是全球第一,我們有可能比美國人最早 看到新問題,尤其是我們的年輕人想出來好的解決辦法時,你就會有顛覆性的創新,你就有機會去改變世界,這時中國才會在國際上有地位。」

北航中有很多「學生開發者」,這些學生在功課之餘,也會開發各種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軟件。李彥宏的到來,吸引了一大群學生開發者爭相競睹技術偶像,現場搶到第一個發問機會的同學就是一位學生開發者,希望李彥宏講解百度開放核心云能力對於學生開發者有何幫助。

李彥宏的回答中充滿了對北航同學的關心和期待,「百度的絕大多數云能力都對現在的開發者開放使用,如果你覺得有的能力還沒有開發出來,你可以跟我們 來提。哪怕不是標準化的需求,也可以跟我們工程師溝通和合作,比如定製抽取數據分析。」在李彥宏看來,百度云平台就是希望能讓包括學生在內的,越是沒有資 源的開發者與擁有資源的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代人在為下一代人搭橋,我也希望你們這一代人做的比我們好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86

巴菲特:零售股選股三大困難 劉建位__學習巴菲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8e9ab0102eai2.html

 前一段電商零利潤促銷大戰非常吸引眼球,它們本想借此吸收客戶購買,沒想到吸引來發改委進行調查。不過電商銷售總體規模還遠遠不能和零售行業實體店相比。十一黃金週,也是零售業的黃金週。現在國家正在想方設法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輕鬆斷定,零售行業未來幾年肯定會繼續快速增長。但是,零售行業銷售收入高增長能帶來零售企業盈利高增長嗎?收入和盈利高增長的明星零售企業是流星還是恆星呢?即使是幾乎可以確定是恆星的超級明星零售企業股價是否過於低估呢?

巴菲特在5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非常關注零售業,收購了內布拉斯加農具商城等多家零售企業,也買入了沃爾瑪、好市多等零售股。他本人坦言:。但是他本人坦言:零售業競爭太殘酷了,找到一個能夠持續賺錢的零售企業十分困難,找到沃爾瑪這樣的超級明星零售企業非常困難,找到投資超級明星零售股的良機更是極其困難,所以他更多是整體收購零售企業而不是買入零售股。

第一,找到一個能夠持續賺錢的零售企業十分困難。

巴菲特(1995)說:「零售業是一個競爭十分殘酷的行業。在我個人的投資生涯中,我親眼看到過數量眾多的流星型零售企業,它們曾經一度享有快得驚人的銷售收入增長率和高得驚人的淨資產收益率,但是突然業務急劇下降,往往一頭直下走向破產的結局。這種流星短暫一閃之後就毀滅的現象在零售行業裡面遠遠要比製造行業或服務行業更加常見。其中一部份原因是,因為這些零售企業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聰明過人,因為不管你搞出什麼樣的創新,你的競爭對手總是能夠成功複製你的做法,然後超越你所做到的水平。與此同時,那些消費者總是受到你能夠想像到的各種各樣的誘惑,到不斷湧現出來的新商家嘗試一下。在零售業,銷售一但下滑,就會失敗。和零售業這種必須時時刻刻聰明過人的行業完全相反,還有一種我稱之為只需要聰明一時的行業。例如,如果你當時足夠聰明,在電視行業發展剛發展起來的初期,買下了一家電視台,那麼你甚至可以把這家電視台交給你那個又懶惰又愚鈍的侄子來經營管理,照樣可以幾十年都經營良好。當然如果你找到一個像大都會公司CEO湯姆 ·墨菲那樣的超級明星經理人來管理這家電視台的話,你賺到的錢將會多得多。但是即使沒有墨菲這樣的超級明星經理人,你照樣可以舒舒服服地賺到很多錢。但是對於一家零售企業來說,如果聘用了一個又懶惰又蠢笨的經理人,就等於買了一張通向滅亡的特快火車票。」

看看你家附近的小店,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幾年下來換了好多家。即使沃爾瑪、家樂福、蘇寧、國美的大店也會關門,甚至有的會整體退出一個二線城市。

再想一想,曾經無比風光的日本八佰伴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突然破產,在8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鼎盛時期成為日本最大連鎖百貨商店的崇光百貨在2000年破產倒閉, 2002年原來美國零售行業霸主凱瑪特申請破產。它們都曾經強勁增長稱霸市場許多年,一度被認為是恆星,結果還是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了?

無論是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大城市,還是全國各地二三線城市,到最繁榮的市中心看看,10年之前曾經無比風光的大型百貨商場絕大部分都消失了。

零售業數量眾多,肯定隔幾年就會了大明星,但是成為明星零售企業和個人成為娛樂明星一樣概率很低,即使成為明星也大多數隻是一閃而過的流星。

毫無疑問,隨著中國經濟越來越強大,國民越來越富有,消費能力越來越強大,零售行業將來肯定會大幅增長。但是巴菲特(2009)警告我們,行業的高增長並不意味著高盈利:「我和芒格迴避投資於那些我們無法評估其未來發展的企業,不管這些企業的產品是多麼令人激動。回顧歷史,根本不需要任何過人的聰明才智,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預見到,一些行業將來會有極其驚人的增長,比如 1910年代的汽車行業,1930年代的航空行業和 1950年代的電視機行業。但這些行業後來的極速增長的同時也導致極度激烈的競爭格局,結果逼死了幾乎所有進入這些行業的企業。即使倖存下來的企業也只好遍體鱗傷血液不止地退出戰場。正是因為我和芒格明白,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一個行業未來將會出現激動人性的高速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夠判斷出這個競爭對手們將會血戰爭奪霸權的行業的銷售淨率和投入資本收益率究竟會是多少。在伯克希爾公司競爭我們堅持只投資於那些未來幾十年盈利前景可以合理地進行預測的公司。即使如此,我們未來還將會犯下很多錯誤。」

事實上,隨著亞馬遜、Ebay、淘寶這些網絡零售企業的興起,零售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和殘酷,未來盈利前景更加難以預測。別說是普通人,也別說是零售行業專家和零售行業分析師,就是這些企業的創始人和高管自己也無法預測,因為零售行業本身發展太複雜多變了。如果黃光裕創立國美電器時也無法預測家電連鎖零售業的發展,馬云創立淘寶時也無法預測網絡購物的發展,你怎麼能輕易相信那些所謂專家的預測呢?

巴菲特(1993)說的非常實在:「許多行業,我和芒格根本無法確定我們分析的這些公司的到底是 「寵物石頭」 (pet rock)還是 「芭比娃娃」 (Barbie)。甚至即使我們花了許多年時間下大功夫努力研究這些行業之後,我們還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有時是由於我們本身智力和學識上的缺陷妨礙了我們對這些產業的瞭解,有些情況則是由於行業本身的特性就是最大的障礙,例如對於一家隨時都比須應對快速技術變遷的公司來說,這就導致我們根本就無法可靠地評估其長期經濟前景。在三十年前,我們能預見到現在電視機製造產業或電腦產業的變化嗎?當然不能。(就算是當時滿腔熱情進入這些產業的投資人和企業經理人大部分也沒有預見到。)那麼為什麼我和芒格非得認為我們能夠預測其它快速變遷產業的發展前景呢 ? 我們寧願專注於那些容易預測的企業。已經看到一根針一目瞭然清清楚楚躺在那裡,為什麼還要費事去尋找稻草堆埋藏的一根針呢?」

第二,找到沃爾瑪這樣的超級明星零售企業極其困難。

2003年,巴菲特說:「過去幾年,在《財富》雜誌「最家尊敬企業」評選中,我一直投票給沃爾瑪。」可見巴菲特對沃爾瑪有多麼欣賞。

但是巴菲特(1991)就坦承,在沃爾瑪發展的早期就預言到後來它會成為一家超級明星零售企業而且會長盛不衰,這是根本不能的。

「一般來說,我們極其重大的錯誤並不是屬於做錯了什麼事,而是錯過了什麼事。由於各位股東根本無法看到我們錯過重大機會的錯誤,也許可以讓我和芒格免掉一些難堪,但看不到一點也不能減少我們這些錯誤所付出的代價。我所說的這些錯過重大機會我本人應該負完全責任的錯誤,並不是我錯過了一些依賴於只有少數專家才能搞懂的極其複雜深奧的發明創造的公司 (比如施樂公司)、高科技公司 (比如蘋果公司)、或者甚至是極其聰明的銷售方式 (比如沃爾瑪公司)。我們永遠不可能開發出一種能夠超常的能力,從而能夠很早就獨具慧眼地發掘出這樣的未來超級明星。相反,我所說的這種錯誤是,我們錯過了那些我和芒格完全能夠瞭解而且看起來非常明顯具有投資吸引力的公司 ——但是對於這些公司我們最後只不過是咬著手指頭一直猶豫不決,而沒有動手買入。」

第三,找到投資超級明星零售股的良機也是非常困難。

儘管巴菲特在零售行業找到沃爾瑪這樣賺錢的企業,而且事實證明是非常賺錢的超級明星企業,但是,好公司未必是好股票,再好的公司,股價過高也肯定不是好股票。巴菲特強調買入股票的前提是必須有充分的安全邊際 「……我們在買入價格上堅持留有一個安全邊際。如果我們計算出一隻普通股的價值僅僅略高於它的價格,那麼我們不會對買入產生興趣。我們相信這種「安全邊際」原則——本·格雷厄姆尤其強調這一點——是投資成功的基石。」

但是,零售企業大家本來就非常熟悉,超級明星零售股更是大白馬,人人皆知,股價往往相當高,能夠低價甚至只是合理價格買入的機會並不常見,尤其是能夠巴菲特這樣資金規模龐大的人買入數億美元的機會更是少見。

巴菲特從小就知道可口可樂是好公司,但直到他58歲時才第一次重倉買入可口可樂。

巴菲特二十年前就知道沃爾瑪是好公司,但是他直到2005年他75歲時才第一次重倉買入沃爾瑪,投資9.44買億美元買入19,944,300股。

但是巴菲特買入之後,2006年上漲0.13%,2007年上漲4.89%,2008年上漲20%,2009年上漲下跌2.56%,2010年上漲3.22%,整整5年才上漲了26.72%,連中國的定期存款利率都不如。

不過2011年上漲13.84%,2012年前8個月上漲了24%,非常搶眼。

但是巴菲特買入這6年8個月沃爾瑪只上漲了78.58%,年復合收益率只有9%左右,並不算高。

不過巴菲特2009年3季度增持17,892,442股,4季度增持1,200,500股,增持近一倍,至今近3年盈利59%,相當可觀。2012年1季度巴菲特又增持7,671,000股,至今不到半年上漲22%。

可以說,巴菲特2005年買入沃爾瑪收益率並不高,2009年由於金融危機爆發美國消費大幅下滑,沃爾瑪2008年9月到2009年2月初5個月大跌20%以上,巴菲特才等到到大量低價買入的機會。

巴菲特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底持有零售股4只,合計市值41億美元(+3.6億),佔組合只有5%(+0.5%)。其中:沃爾瑪4.38%,好事多0.55%,CVS Caremark0.33%,Dollar General公司0.24%。1季度減持美國大型折扣連鎖超市Dollar General公司19%後,2季度又減持9%(-0.17億美元)。減持美國最大藥品零售商CVS25.4%(0.82億美元)。

不過巴菲特收購了多家零售企業,其中包括美國第一大珠寶商Borsheims Fine Jewelry和Ben Bridge 珠寶店,還有Nebraska Furniture Mart、Star Furniture、Jordan's Furniture、RC Willey Home Furnishings四家商場。巴菲特承諾收購後不會對企業業務經營和管理做出任何改變而且不會再轉手出,因此往往可以得到非常低的收購價格。但這些零售企業也主要是早期收購。最近這些年巴菲特基本上沒有進行過大的零售企業收購。

最後概括巴菲特對於零售行業的看法是:找到賺錢的零售企業難,在企業發展早期找到長期持續非常賺錢的超級明星企業非常難,找到超級明星零售公司股票低價大量買入的機會更是難上加難。

我之所以收集整理巴菲特對於零售行業、零售企業和零售股投資的看法,是想告訴大家,儘管零售行業人人都懂,明星零售企業人人皆知,但零售行業和零售企業的未來5年10年的長期發展非常難以預測,零售股長期投資絕對比你想像的要樣困難得多,即使巴菲特這樣的大師對於零售股投資也非常謹慎。

但是如果你的投資期限少於三年,甚至只有短短幾個月或者幾天,請不要理會以上總結的巴菲特對於零售業長期投資的看法。巴菲特認為低於3年就是短期投資,相當於賭博,只能祈禱自己好運。

(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07

蘋果iOS主管離職: 與同事相處困難 拒絕就地圖道歉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549

WSJ: 相關人士透露,在拒絕簽署蘋果關於新地圖服務缺陷的道歉信之後,高管Scott Forstall被要求離開公司。

負責蘋果移動軟件開發的Scott Forstall近期和其他蘋果主管發生了衝突。他的離職是蘋果近期歷史上最大的管理層變動,也是庫克上台之後最大的內部清理行動。

蘋果週一宣佈了Scott Forstall離職的消息,一起離職的還有新的零售部負責人John Browett。相關人士透露John Browett也是在被要求後離職的。剛剛到任不久的Browett沒有成功融入蘋果,並且犯了一些錯誤,包括錯誤採用了新的員工安排政策使得一些員工的工作時間銳減。

Forstall離職之前,蘋果內部氛圍由於高層級別問題而越來越緊張。近年來,許多高層一直抱怨Forstall不夠合作,而且一直炫耀和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的緊密關係。

沒有了喬布斯從中化解,Forstall和其他高管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知情者透露,43歲的他最近告訴別人在喬布斯走後,公司沒有了「決策者」。

Forstall最近也給一些iOS軟件開發團隊的成員發去一份電郵,內容表示他覺得團隊沒有在從事擁有足夠偉大想法軟件的開發。

緊張的關係在蘋果地圖問世時達到了頂峰,Forstall和他的團隊花了數年時間來製作Google地圖的替代品,但在蘋果今年9月發佈自己的地圖之後,收到了無數用戶關於其準確性和其他bug的抱怨。

在決定如何處理危機時,Forstall申辯說公司不必道歉,就像當年蘋果給客戶遞送的手機天線出現問題時一樣。CEO庫克和其他一些人不同意,最後庫克在道歉信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庫克上台後,高層的級別基本保持穩定。他也提拔了一些高層,今年8月,他提拔Mac軟件開發總監Craig Federighi為蘋果高級副總裁,蘋果週一表示Federighi會接手Forstall在移動iOS程序部的工作。

Forstall是在蘋果工作了15年的元老級人物,屬於喬布斯的門徒,他的名字曾經和可能的繼任者聯繫在一起。他在公司晉陞神速而且以喜歡冒險聞名。但是他也出了名的不願意合作,而且「從來沒有融入蘋果的文化。」

在這幾週裡,Forstall和他的團隊正在忙於改進蘋果地圖,該程序是蘋果可以不再依賴Google的相似服務。熟悉該事件的人士表示,為了及時發佈產品,開發團隊忽略了許多已知的程序錯誤。

Browett五個月之前剛剛加入蘋果,代替任職已久的原銷售負責人Ron Johnson。加入蘋果之前,Browett任職於英國的大家電公司Dixons Retail PLC,庫克曾稱讚過他在客戶服務方面的專業經驗。

但從一開始接替就並不順利。公司正在尋找接任的人選,現時的零售團隊則直接向庫克匯報。

高級副總裁Eddy Cue會負責Siri和蘋果地圖,高管Jony Ive和Bob Mansfield也都擴大了自己的職能。公司說變動旨在更好的發展其在線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17

恆大超過百個樓盤降價 主席許家印承認營運困難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2ry.html

剩下的樓盤地皮位置太爛了。如何快周轉?位置還是位置!

恆大地產上月銷售出乎市場預期錄得逾140億元(人民幣.下同),刷新單月銷售紀錄,是源自「薄利多銷」策略。主席許家印本週二罕有地來港與數家基金高層會面時透露,10月份開始在全國168個項目降價最多15%,以加快完成銷售目標;他又承認,三四線城市營運環境困難,未來將逐步加大二線城市的買地及銷售比重。

  有與會者透露,許家印是次清楚地表明,財政狀況及銷售成績是首要改善重點,他又明白庫存水平續升,將對業績帶來負面影響,故9月開始已積極加快去庫存力度,上月在全國168個項目減價10%至15%不等,務求「要錢不要貨」,刺激合約銷售按月急升逾7成。

  許家印指出,11月份起,集團已把均價輕微上調約3%,但相信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升幅已有限,預期11月份的合約銷售能維持在100億元水平。以此計算,恆大首11個月累計銷售將達820億元,完成全年800億元目標。

  不過,銷售額再創新高的同時,10月份的均價卻僅每方米5590元,是接近三年以來的單月新低。有分析員估計,恆大今年全年銷售均價約5900元,相當於淨利潤率只有9%至10%。

  暫停買地改善財務

  由於調控政策冷卻三四線城市樓市成交,恆大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期間五個月只錄得120億元的銷售額,集團不得不改變策略,轉戰二線城市,迄今二線城市銷售佔整體達50%;然而,二線城市土儲比例不大,故許家印表示,未來將積極補充土儲,如之前已在無錫、福州及寧波等地作收購。

  有內房分析員指出,恆大於2011年期間急速擴張,且重量不重質,以低價買下多幅質量一般的地皮,是拖累今年銷售的關鍵。雖然近期已收購較優質地皮,惟有關土儲只有約1700萬方米,相對整體1.5億方米的比例非常有限。

  為了確實改善財務狀況,恆大近期亦已暫停買地,同時表明不會發行高息債券,以免進一步拉高負債比率。

  集團正考慮向高息債券持有人回購債券,並已經償還一筆海外信託貸款,務求年底前降低負債水平。截至6月底止,恆大的負債率躍升至96%。

  儘管集團還未釐定2013年的銷售目標,但許家印預期,明年內地樓市將好過今年,集團已準備50個新項目於明年推出,令總可供銷售項目增至最多240個,較2012年增長逾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77

增產困難的美孚石油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302

增產困難的美孚石油

2012年12月02日 10:45   
文 / liya

本月,美孚石油公司將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州正式開始大規模的油砂開採工作。這項耗資110億美元的Kearl油砂處理項目,將為美孚石油公司提供更多原油,在接下來十年中日產量將提高到170,000桶。

美孚石油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貿易公司(以市值計算)。算上Kearl項目,還啟動了其他20個新的項目,以應對其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在最近一個季度持續下降,已跌至三年來最低點。

截至目前,今年美孚石油公司的股價上漲3.9%,這與5年前沒有太大變化。

一些分析人士懷疑從印度尼西亞到西非的深水採油作業將會於2014年開始。美孚預計這些項目可以增加其原油產量至880,000桶,相比目前提高22%。

瑞銀分析師們預計美孚2012年的產量同比將下降5.7%,而雪佛龍預計下降2.9%,BP石油公司下降2.7%,殼牌石油公司上升2.2%。

增產原油對美孚等這樣的公司來說已經越來越難。因為容易開採的大油田已經很稀少,而政府控制下的石油公司,比如俄羅斯和中國,動作已經愈發具有侵略性,捨得花大價錢來競標好項目。其他的原因還包括現有油田產量日益枯竭,每年減產在5%-7%左右。

美孚拒絕談論一些特定項目的啟動風險。在與分析者和投資者的討論中,其高管強調他們並不尋求很快增產或以利潤為代價,但在大項目上押注將會顯著提高其長期利潤。

美孚在石油勘探和生產上的年度預算大幅增長:2017年之前,它計劃每年花費370億美元在這兩項上,相較09年上升了近20億美元。

美孚計劃通過擴大在安哥拉的Kizomba深水油井項目增加石油產量,美孚擁有該項目40%的產量,預計獲得40,000桶原油/天。在印尼, Banyu Urip項目將每天生產165,000桶原油,到2014年年底。美孚擁有45%的產量,差不多75,000桶。同時,在巴布新幾內亞,到2014年,一個液化天然氣項目預計出口增產至940,000立方英呎,出口到中國和亞洲其他市場。

到2014年,加拿大的油砂項目預計將為美孚增產37%。

但是油砂項目位於偏遠地區,需要很多的工人和數十億美元資本。同時由於加拿大運輸管道能力限制,造成原油輸出障礙。增加管道是解決辦法之一,但是遭到了環保主義者的強烈反對。

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暫時推遲了Keystone XL管道項目,不過大選結束之後還是有望通過。只不過可能會附帶更多的環保要求,因此會增加成本和減緩油管道建設速度。

此外,美孚石油公司還有可能面臨退出伊拉克南部石油開採計劃。伊拉克官員稱美孚石油公司最近通知他們,該公司計劃出售其在West Qurna石油項目的60%的股權。

儘管面臨著這些,不少分析人士還是看好美孚石油公司,預計明年該公司的產量將上升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45

尚德破產重整困難重重

2013-03-25  NCW
 
 

 

國聯注資以期成立新尚德,無錫市政府保殼意圖明顯。無錫尚德債權人、尚德電力債權人、施正榮之間還將龍爭虎鬥◎ 本刊記者 田林 文tianlin.blog.caixin.com 3月20日,只用了三天,無錫市法院就接受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尚德)九家債權銀行的申請,做出最後裁定,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

破產重整是一種破產保護,對於可能或已經破產但又有希望再生的債務人,法院通過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協商,並根據法律強制性地調整其利益,對債 務人進行債務清理和生產整頓,以期擺脫財務困境,重獲經營能力。

無錫市中院對債權銀行的申請作出裁定,意味著手上還有無錫尚德欠款的供應商暫時不能再向無錫尚德全額追討債務,同時在債權銀行的融資也將暫停收取利息,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暫時減輕無錫尚德的債務負擔。

尚 德 電 力 控 股 有 限 公 司(NYSE:STP,下稱尚德電力)也于當晚發佈公告,接受了破產重整的安排。

無錫尚德是尚德電力的全資子公司,集中了尚德電力的主要資產。接近尚德電力高管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這意味著出資人的權益要進行調整,即尚德電力作為無錫尚德的全額出資人,也將無權處置無錫尚德的資產。

“按常理,一般法院從受理破產重整到最後裁定有個過程,但這次僅僅只有三天,(這是因為)前期做了大量的溝通和資料準備工作。”一位接近無錫市中院民二庭主審法官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一位無錫的律師告訴財新記者,重整方案實際上在3月初已經定下,無錫新區法院也于3月初開始受理起訴無錫尚德的案件,“在此之前法院均不受理”。實際上,在最終破產重整之前,無錫尚德就債務危機已與無錫市政府和江蘇省政府交涉一年多。

破產重整需要有新的資金注入,當年從尚德上市過程中受益最大的無錫市國資金融機構國聯集團 (下稱國聯)成為了“白武士”(指商戰中向弱勢方或對瀕臨破產公司提供幫助的公司)。

財新記者從國聯高層獲悉,在去年無錫尚德出現極為緊張的局面下,政府討論的方案就是讓國聯和無錫市產業集團(另一家國資背景的企業)各出1億元為無錫尚德做資產擔保,向銀行貸款。但有意見認為,無錫尚德母公司尚德電力的償債壓力巨大,為了確保無錫尚德能夠在資金注入後逐漸走向運轉正常,需要首先切割與尚德電力的關係。

無錫尚德的一位高管表示,在九家債權銀行向法院申請無錫尚德破產重整之前,國聯就已進入,並將最終注資成為無錫尚德的新股東。

向“新尚德”轉變的過程將極為困難。諸多利益需要平衡和妥協。無錫尚德銀行債權人的削債勢在難免,新股東的債務負擔或仍以十億計,破產保護和新的資本注入,能否確保尚德持續生產經營,形成“造血”能力?

在上市公司尚德電力層面,5.41億美元可轉債已形成違約,債券持有人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起訴尚德電力,要麼等待和無錫尚德的債權人進行談判。而大股東和尚德電力的創始人施正榮,雖然此前已被宣佈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一職,但仍將在政府和新股東要求下,在重整中發揮作用。

尚德破產,只是拉開了中國光伏行業危機的一角。

違約將像多米諾骨牌

根據新華社報道,上述申請破產重整的銀行表示,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農行、中行等在內的九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餘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而財新記者獲得的相關銀行數據表明,截至1月底,無錫尚德的銀行債務總額達到人民幣79億元。

對於債權銀行而言,為資產保全提出破產重整訴訟,往往是一個階段性的手段,以確保本金的安全性。起訴並不意味著無錫尚德就要進入破產清算。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尚德現在的生產經營。”一位接近債權人銀行的人士對財 新記者表示。

“起訴主要是解決債權的確權,在債務重組之時鎖定債務金額,最終可以以債權人的名義提出重整申請。”一位長期從事破產案的律師表示,在這個程序里實現資產和債務重組,後續注資,或者債轉股,將取決于最終批准的重整計劃。“銀行往往需要法院出具的削債裁定,才能進行核銷。”他說。無錫尚德不是孤島,隨著母公司尚德電力在3月18日宣佈可轉債違約,以及無錫尚德進入破產重整,其他關聯企業的銀行債務違約也將像多米諾骨牌般瞬間湧現。

以中行為例,既在無錫尚德有債權,同時也在無錫尚德的關聯公司——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 (下稱上海尚德)有相應的債權。中行上海市浦東分行此前已起訴上海尚德違約,原定于3月19日上午10點在浦東新區法院開庭,最終因上海尚德方面臨時申請提供新證據而延期。

法院裁定無錫尚德破產重整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行無錫相關分行的行長已經赴上海討論方案。

中行還在無錫尚德持有91.2% 股權的洛陽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洛陽尚德)中有5000萬元的貸款。目前洛陽尚德貸款餘額為2.38億元,已有8000萬元為關注類貸款。還有3000萬元的貸款為招行提供。

“以前銀行是不打算給無錫尚德子公司貸款的,後來沒辦法了,無錫尚德的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了,只好給其子公司貸款。”招行的一位分行行長表示。

此外,無錫尚德還為數家關聯公司提供約20億元的擔保,這些公司之間也存在互保互貸,如由榮德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榮德系”企業和亞洲硅業等(相關報道見本刊2013年第10期“尚德的剩宴”)。這些都可能在“尚德系”當下的局面中形成交叉違約。

多位熟悉尚德的人士指出,對無錫尚德的破產重整程序擧動後,“尚德的核心子公司很有可能也將會申請破產重整”,這樣可以理清“尚德系”子公司和母公司的整體資產狀況,債權銀行可借此擬定相應的清償比例。

國聯背後的“白武士”

對於債台高築的無錫尚德而言,“破產重整是必然的過程,因為只有重整才能最終擺脫舊債,從而再輕裝上路。”一位無錫尚德的高管對財新記者表示。他評價LDK 賽維的模式說,盡管目前有國資注入企業,尚未破產,沉重的債務依然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巨大包袱。

無錫當地一位長期從事商事案的律師表示,無錫尚德很可能參照永中科技的模式進行破產重整。永中科技當初的做法是,首先進入重整,將一些不良債務剝離出去,然後政府再注資到一個核心資產中,重新成立一個“新永中”。

無錫市政府和它派出的“白武士”國聯確有此意。多位接近國聯的人士表示,重整的目標在於,將原有的無錫尚德的整體債務和資產打包賣掉,然後將資金注入核心和有競爭優勢的資產當 中,最終成立一個新的公司。

一位無錫尚德的債權人表示,國聯事實上已經開始接管尚德,包括準備各種材料,主要在於確定包括無錫尚德和尚德電力其他子公司到底有多少資產和多少負債。3月18日,尚德電力發佈公告,亦宣佈來自國聯的周衛平出任公司董事兼總裁。

上述人士分析,目前在整個尚德的資產中主要的優質資產是生產設備和流水線,以及尚德電力的品牌和國際銷售渠道。

無錫尚德進入破產程序以後,其他幾個核心子公司,例如洛陽尚德、上海尚德等,均有可能、也必須進入破產重整。一方面向銀行削減債務,申請延長還款期限;另一方面引入新的國資背景的投資人,以股權的形式注入資金,盤活企業的生產經營。

“在無錫尚德的幾個生產線上,目前P2、P3及P4工廠仍在生產,而其中最優質的資產是P4工廠。事實上,國聯和無錫市產業集團在P4工廠已經有股份,因此這部分資產將成為未來新注資的對象。”一位接近尚德電力高管的人士表示。

接近尚德的觀察人士表示,有跡象表明,國聯財力有限,要拯救整個“尚德系”,國聯或還將聯手新的投資人。

目前在上市公司尚德電力到期的5.41億美元的可轉債當中,已經有60% 的持有者同意延期兩個月償付,剩下的40% 的違約債務金額約為2億美元(約13億元人民幣),這已接近國聯在2011 年底15.5億元的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尚德電力在3月18 日宣佈新任的董事會成員當中,除了來自國聯的周衛平,還有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光大國際)的獨立董事範仁鶴。

範仁鶴現在仍兼任香港建設 (控股)有限公司、希慎興業有限公司、第一太平有限公司、珠海中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及Goodman Group (一家于澳大利亞上市的公司)的獨立董事。在此之前,範仁鶴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是斯坦福大學統籌學碩士及麻省理工學院管理科學碩士。

一位熟悉範仁鶴的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範仁鶴個人能力很強,在中信泰富期間參與過處理跨境公司的破產重整案,當中他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據其推測,光大國際很可能是國聯背後參與尚德重整的新的戰略投資人。

資料顯示,光大國際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公司,該公司以綠色環保和新能源為主業,以光大環保工程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和光大環保科技發展 (北京)有限公司為業務支撐,以環保能源、環保水務和新能源三大領域為業務發展重點。

無錫政府力保殼公司

盡管目標明確,但重整仍將困難重重,各方利益不易調和。

在無錫尚德的重整方案中,新的出資方與原有的債權人之間恐為零和博弈。一位接近債權銀行的知情人士表示,削減銀行債務很可能是國聯注資尚德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對股權進行定價”。但是,“目前沒有銀行會同意減債的方案”。

按照近80億元銀行債務算,即便償還六成本金,銀行也將有32億元虧損。

“在現有條件下,國有銀行寧可讓無錫尚德進入破產清算,也不可能接受減債方案。”上述人士說,銀行當下惟一能接受的是,先將債務打包,等重整結束後,用新公司的現金流來償還債務。

他提出,銀行可能希望在合同上附加一些條款,例如新公司產生現金流以後,優先償還銀行的債務,在具體方案中會增加一些限制性條款,當中包括本金如何償還,“對於銀行而言,這是最理想的方案。”不過,博弈不會停止。

“減債是毫無懸念的結果。”上述長期從事破產案的律師表示。

“政府肯定不會輕易救,最終必須得減債,銀行肯定會損失。”一位無錫市開發區管委會知情人士也如此表示。

此外,由於無錫尚德已經進入破產重整,切斷了美國上市公司對它的控制,尚德電力的債權人能得到多少比例的償付,將是嚴峻的問題。

隨著周衛平等人進入董事會,無錫市政府保住上市公司的殼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但尚德電力除去無錫尚德之外,還有多少資產能夠用于償付尚德電力的債券持有人?如何讓境外債權人妥協一定的清償比例?如何能夠公平地保護境內外債權人的利益?

尚德電力11月14日向債權人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8月31日,尚德電力本身持有的流動性資產中的非限制性現金只有330萬美元。除去無錫尚德,尚德電力控制的其他資產中能提供的無限制性現金只有7590萬美元,這部分現金相當于無錫尚德的二分之一。

假設美國的債權人不接受尚德電力的債務重組方案,並向美國法院提出破產重整,那麼上市公司也將會移交給美國的托管人。國聯前期做的工作有可能要因此重新調整。這將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施正榮的作用

直到目前,被逐步剝奪“尚德系”控制權的施正榮,仍將扮演重要角色。他同時是無錫尚德和尚德電力的大股東,他個人資產也最多。他在整個“尚德系”資產債務重組中的態度仍至關重要。

這種重要性,可以從施正榮3月5日在就自己被免去尚德電力董事長一職發表的聲明中顯現出來。

在公告中施正榮表示,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保護公司不受到非法行動的傷害。“我將繼續以執行董事長身份服務公司,盡我最大努力讓公司渡過難 關。”上述接近尚德電力高管的人士表示,施正榮公開對抗,表明兩個意圖,一是讓他與原董事會矛盾公開化,其二是向外界傳達自己目前仍為尚德電力大股東的信息,他對無錫尚德的重組進展很關鍵。

不少見過施正榮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一個具有“國際範兒”的知識分子,認為他和做外貿出身的賽維的彭小峰完全不同,看上去很儒雅,也很專業。當年的施正榮,喜歡獨來獨往,隨身帶著兩個保鏢。

施正榮個人和家族持有尚德電力約60% 股份(施正榮持有30.2%,施正榮及其家族控股的D&M Technologies 持有29.4%),他的家族企業及其“幕僚”團隊主要在上海。在破產重整中,施正榮面臨兩個選擇:其一,自願用自有資產注資;其二,繼續把從尚德獲得的利潤雪藏起來。

一位接近國聯高層的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在債權人向法院提出申請破產重整之前,國聯已找施正榮對話,想把施正榮請回來,看施正榮能否再次注資無錫尚德。但這一請求遭到了施正榮的拒絕。

2012年8月1日 和12月18日, 投 資 者Anna Henisz 和Kent Ji 分 別 在 美 國加利福尼亞中心區法院和北區法院起訴了施正榮、Julian Ralph Worley、張怡和David Hogg 等 人。2012年9月6日,Thanh V. Le 也在加利福尼亞北區法院起訴施正榮、金緯和張怡,要求他們對 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進行賠付。

在這些訴訟前後,有關施正榮在GSF反擔保欺詐門,以及各種關聯交易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報道層出不窮,而他拒絕以個人資產挽救面臨債務困境的尚德電力。

當尚德電力沒有資產來償還到期債務的時候,或者清償比例極低的時候,按美國的法律,投資人可考慮到公司高管在公司所進行的關聯交易對公司的損害,從而對公司資產損失造成的影響,通過訴訟的方式,追溯賠償以覆蓋不得償付的債務金額。

因此施正榮的關聯交易,成為債權 人要求其配合重組方案、談判債權減債比例的籌碼。

一位接近尚德電力原財務總監張怡的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張怡曾經多次提醒施正榮,不應從自己親戚朋友的公司採購,即停止關聯交易及利益輸送。

但施正榮頑固地堅持“有福同享”的中國人情,他說了一句話,“我已經做大了,我也要把我的親戚們帶出來。”本刊記者周群、實習記者榮宗驍對此文

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89

投資路上的困難 徐徐樂

http://xueqiu.com/3824756398/23724302
如果問你投資路上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會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答案,歸結起來,最多的答案是沒太多錢,其次是不知道投資什麼一定掙錢,而這些在我看來並不是主因。投資最大的困難是你的駕馭能力!

錢可以從沒到有,從少到多,這不是最大問題。投資什麼都有風險,只不過看你的控制能力。沒有把錢投進去就一定有回報的,天上掉陷餅的事只存在幻想和運氣當中!

六年前我和女友積攢在一起只有四千元錢,這是我們年輕時唯一的一筆存款。我們拿來開始投資,後來結婚時裝修我們節省了一半錢,再加上彩禮錢總計五萬,這算是我們當時最大的一筆積蓄了。把這些錢投入了股市和許多股民一樣想藉著牛市瘋狂的力量賺到更多的錢,其結果大家都可以想到----虧損纍纍。在08年金融危機過後,我的虧損度最大60%。那時我們的工資加起來三千多元,除此之外,也就多了一千元的福利工資。和很多初來股市的人資金比,我們可以忽略不計,那時比我投資錢多的人很多,同事、同學、朋友很多人都是拿著七八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去做股票。那時我心裡暗暗曾經告訴自己,五年後我一定在股市裡賺的錢比他們更多。

錢少沒關係,重要得找到問題所在,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不要在股市裡亂打亂殺,不能再把自己的錢當兒戲,幻想幾月就暴賺。重新規劃自己,首先是放下原有的舊觀念,瞭解自己的投資能力,不斷進行學習。走捷徑最佳的方法是看前人所走過的路。所以我通過看書瞭解這個市場,看看那些成功的人是如何做的,有什麼經驗是我們曾經犯的或是將來容易犯的。然後再製定我的規劃,如何用現有的錢和每月的餘錢進行投資,選擇適合我投資週期的標的股。儘可能的利用錢的流動性增加投資本金,並在投資過程中反思問題,總結經驗,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一個人投資可以按著自己的想法去做,在成家後的投資就不是一個人說了算,有時你的決定會影響到家庭。如何在投資和家庭中找到平衡需要自己做更多的工作,這種工作不僅是說說的事,要反映在你的行為中:對投資的認知程度,對投資的規劃以及自身的行為,要想讓對方相信,你需要先自己相信,然後是影響對方。很多人沒做好工作是因為他自己說的理由都無法說服自己,又怎麼能說服比你更保守的人呢?在這五年的投資中,我們不停的遇到問題,可能在別人眼裡不是問題的問題,在我們這是最大的問題。也並不是有些人想的你的活錢多,所以想投就能投。總的來說我們是不斷去克服困難,延時享受,解決問題,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你不輕易妥協,你就會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快六年了,我已實現了當初對老婆的承諾:第一個五年規劃目標。五年前那些比我多的資金投資股票的人很多已在這幾年熊市中套住,甚至連看一眼都懶得看了。還有一些人已退出股市,但我們已經實現翻倍的收益,不再是那小股的游擊隊了,可以組建一個軍團。現在我們繼續在向著我們的第二個規劃目標努力,雖然還會遇到很多問題,但這些不足以成為前進的障礙。

錢少沒什麼,積攢總會越來越多的,時間是最好的朋友。有的人總是著急,一想再過二十多年我都老去了,掙那些錢有什麼用?可他沒有想一想,如果不這麼做,二十多年仍然要過去,也許你掙得更少的可憐。不要比結果,重要的是過程,也許結果會出乎你的意料。

投資什麼掙錢不能總停留在想上,也不要看別人做的如何再考慮自己去做,世界上最多的錢總是分配在少數人手裡,不可能大多數人有錢,所以大多數人去做的事肯定不是最好的事。投資也一樣,要選擇少數人去做的事,成功概率就高。

如今如果有人問我投資什麼最好,我仍然認為股票是最好的一種投資方式。尤其是未來這幾年,它將為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高額收益。同時我也相信更多的人並沒有看到,他們會等到買買就掙錢的行情時候才會進入,那時這個隊伍裡不會再有我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45

投資困難投「巴神」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516063

根據富豪投資者團體「老虎21(Tiger 21)」今年度投資傾向調查結果顯示,偏好投資「股神」巴菲特的巴郡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的成員最多,擠下連續兩年居冠的蘋果。「老虎21」創辦人暨理事長綜南菲爾德(Michael Sonnenfeldt)表示,蘋果全盛期已過;「老虎21」成員偏愛巴郡股票的事實顯示,巴菲特自金融海嘯以來的投資策略令人滿意。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股神」使出其危機入市的看家本領,以共約252億美元本金投資六家大企業,迄今投資收益已達100億美元,投報率高達近40%。最佳例子是2008年10月巴郡出資65億美元給瑪氏食品(Mars),作為收購箭牌(Wrigley)的部份本金,貸款條件包括購買21億美元的箭牌特別股。瑪氏近日已償還巴郡44億美元的貸款,估計可讓巴郡認列至少6.8億美元的獲利;若再加上這幾年每年的派息與債券利息,巴郡對瑪氏/箭牌的投資迄今投資總收益逼近40億美元。

另外,金融危機期間,巴郡也拆借50億美元給高盛,巴菲特爭取到購買每年可派息5億美元的高盛特別股,2011年3月高盛買回特別股時另給巴郡5億美元當作補償。總計,投資高盛迄今為巴郡進帳17.5億美元的獲利。期內,巴郡以類似的貸款條件,投資了美國銀行、通用電氣、陶氏化學與瑞士再保。更厲害的是,這些投資的收益未來保證持續增加,以美國銀行為例,除了每年約3億美元的配息,巴郡還擁有以每股7.14美元買進7億股美銀普通股的認股權,以美銀目前14美元股價計算,光是認股權的帳面獲利就近50億美元。

Picture 

巴菲特針對這幾項大投資接受專訪時指出:「單純就投資獲利而言,當年那個時間點一般的股民只要敢進場都能有同樣的戰果,這就是當大家都極度恐慌,就是你勇於出手的時候。」然而,這位「巴神」以神級投資者的身份在美國呼風喚雨數十年,金融海嘯一役卻讓我們重新見識到「股神」的辣招(請參考舊文拆解股神賺錢edge),跟本不是簡單的投資決定,學識也未必執行到。因此,當大家開始感到投資困難的時候,就自然會想到投資「股神」的巴郡哈撒韋(BRKABRKB),把錢park入巴郡,肯定比自己投資,甚或給其他基金經理投資,都來得心安理得,回報更有保證。

談到巴菲特的戰績,林少陽在其專欄的Q&A中提到:『能否維持每年15%的回報,要看大環境。如果中國的經濟,開始步日本或南美諸國的後塵,則每年10%的複合回報,於願足矣。巴菲特最當打的年分,剛好是生於美國國力最鼎盛,增長最持久,最和平的時間。但願我國能夠繼美國之後,成就東方社會的太平盛世;可是,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欠缺很多美國所擁有的綜合國力。

投資者要在投資上有突破,除非我們能跑出框框,成為一個環球投資者,但需要的,很可能是另一套的功夫,我們學習的榜樣,將是索羅斯而非巴菲特。若由索羅斯出道的年份開始計算,其多年來的投資表現,其實是勝過巴菲特。他之所以財富沒有巴菲特那麼多,只是因為巴菲特比他孤寒;另一方面,索羅斯亦比巴菲特有更多賺錢以外的興趣,例如婚姻──連同現任太太在內,有過三任太太),以及事業(與巴菲特只肯死後將身家捐出來做善事,索羅斯早已身體力行,支持第三世界及東歐的慈善事業及民主發展。』

對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特色有興趣的讀者,我們(本人)建議大家閱覽本blog「名人的足跡」專欄中的巴菲特篇(已完結)和索羅斯篇(連載中),大家必能從中找到學習的地方尤其是索羅斯的投資哲學,能學習的技巧較多,文章又是深入淺出,因此,絕對值得大家細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131

江蘇鹽城多家農資互助合作社出現兌付困難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856

中新網報導,1月24日上午,江蘇鹽城亭湖區新洋經濟區瑞鑫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門前,眾多儲戶排隊兌付自己的存款。據瞭解到,包括該合作社在內的當地三家合作社「人去錢空」一事被曝光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相關部門正抓緊落實儲戶存款兌付。

亭湖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虞龍壯表示,亭湖區目前只有瑞鑫、東城、新洋三家合作社出現兌付困難問題,但並沒有「人去錢空」,有關部門已經介入,採取措施幫助合作社追要投資資金,保護農民互助金安全。公安部門也已經介入調查合作社運作中是否存在違法行為。

亭湖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政府相關部門介入下,春節前三家合作社都將陸續開門兌付。瑞鑫合作社先兌付存款總額的8%,剩餘款項兌付方案正在協商,爭取一年內結清。新洋合作社先兌付存款總額的10%,剩餘款項將在三年內結清。東城合作社爭取年前開兌部分款項。年後相關部門仍將繼續採取各種措施,盡快按約定及時兌付。

瑞鑫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社員孫賢才說,他在該合作社共存款56000元,目前兌付8%,所以暫時只領到4480元。「雖然拿到的錢不多,但是大家看到了希望,能安心的過個年。」

央廣網1月23日報導,近幾年鹽城市開設了幾十家「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通過吸儲和放貸的方式經營運轉,向儲戶承諾,存款到期後可得到利息和分紅。

從2013年初開始,該市亭湖區陸續有儲戶反映存款無法兌現。到2014年年初,鹽城市亭湖區東城、環保產業園、新洋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已經大門緊鎖,銀聯、鹽東鎮、瑞鑫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均已沒錢兌付。在亭湖區鹽東鎮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辦公室的一位值班人員稱,因為取錢的人多,放出去的貸款難以收回,導致資金鏈斷裂。

東城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儲戶薛女士稱,銀行的吸儲員告訴她,他這個是政府行為,有政府的公章,給你一定的利息,還有適當的分紅。「因為我們相信政府,所以我們就充分的相信他了,我們就把錢丟進去了,誰想到在11月份,吸儲員就告訴我們說,出事了。」

據《東方早報》瞭解,這些「農資互助合作社」經當地農業主管批準成立,並獲得了由當地民政局核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合作社的設置從櫃檯、等候區、顯示屏等均與一般銀行無異,但主要通過吸儲和放貸的方式經營運轉,並向儲戶承諾存款到期後可獲得年利率約3.5%的利息和分紅,因此在運營之初頗受青睞。

當地稱違法挪用致資金鏈異常

據前述《東方早報》報導,1月23日下午,亭湖區承認,相關信用社無錢兌付的消息基本屬實,目前鹽城市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並將盡最大努力為儲戶盡快收回存款。

亭湖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虞龍壯表示,目前該區涉及無法兌付的儲戶可能有2000多戶。而據儲戶們初步統計,涉及金額或達數億元。

據介紹,在經營運作過程中,部分合作社違法違規操作是導致現在資金鏈異常的根本原因。

虞龍壯介紹,以瑞鑫合作社為例,其負責人羊寧搞了一套假賬對付農村辦等部門監管,實際上卻把資金投到房地產開發上了,目前一時無法收回;東城合作社是負責人跑掉了,自己刻了章印了單據,屬於非法集資,目前公安機關已經立案。

虞龍壯承認,該區委農辦管理經驗不足,在監管上存在漏洞,但會通過資產處置等盡最大努力為儲戶們奪回損失,最晚2015年全部結清。

據瞭解,此前鹽城大豐市也曾出現類似事件。隨後,大豐市相關部門表示,該市已建立相對完善的綜合管理平台,對各合作社的資金進行實時監控,同時該市農工辦將和各鄉鎮簽訂責任狀——一旦合作社出現問題,將由鄉鎮承擔責任。

有輿論把此事和銀行破產倒閉的擠兌潮相提並論,不過《北京青年報》評論指出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評論稱,根據《農民資金互助社管理暫行規定》的明確規定:農村資金互助社以吸收社員存款、接受社會捐贈資金和向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融入資金作為資金來源。農村資金互助社不得向非社員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及辦理其他金融業務,不得以該社資產為其他單位或個人提供擔保。——既然如此,哪來的「儲戶」呢?所謂「眾多儲戶存款無法兌付」,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股東退股而不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07

李克強對周小川尚福林稱:讓你們壓低利率是挺困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60

李克強,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周小川,尚福林

繼國務院出臺政策加大扶持小微企業、中國央行一個多月以來首次下調中標利率後,中國領導層又釋放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信號。

中國銀行上海自貿區分行行長潘嶽漢透露,本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調研該行時對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和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說,讓你們把利率壓下來是挺困難的,但一定要通過改革來倒逼,讓跨境的資金有效流入以後,使得國內的資金成本加快降下來,這是最好的辦法。

今年中國政府更加重視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僅7月一個月內,李克強就四次提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問題,並在7月23日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緩解企業融資難的十條舉措。本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出臺六條政策,在稅收、融資、財政、信息系統等方面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

李克強對周小川和尚福林上述講話當天,中國央行開展的1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3.50%,環比上期下調20個基點,這是今年7月底以來首次下調中標利率。

正回購是央行以一定規模債券作抵押融入資金,並承諾在日後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央行利用正回購操作可以達到從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較央行票據,正回購鎖定資金效果較強。

對於此次央行出乎市場意料下調中標利率,分析人士認為,釋放了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降低融資成本的政策信號,近期降息降準的概率下降。

上周末公布的8月中國數據普遍不如預期,“李克強指數”之一發電量年內首次負增長,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創68個月和13年來新低,主要行業工業增長均放緩。市場對中國央行降息降準的預期再度升溫。

但本周新華社評論文章公開批評外界期待降息的論調,認為是不信任中國改革。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也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貨幣政策要堅持穩健,不搞強刺激。

對於外界關心的會不會降息,陳雨露回應說,還沒有到下這個決心的時候。如果降息就是個強信號,對堅持新常態下貨幣政策預調微調大家會疑慮、混亂。陳雨露稱:

“(降息)能不這樣做就不這樣做,想點其他辦法,定向降準、公開市場操作等。讓廣義貨幣供應量M2保持在13%左右,預調微調的手段有的是。”

新華社發布陳雨露上述評論次日,市場傳出中國央行向工、農、中、建、交五大行進行各1000億元SLF的傳言。SLF是央行在2013年初創設的新工具——常備借貸便利,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

傳言稱此次中國央行期限為3個月。這類合計5000億元的短期貸款效力相當於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昨日建行董事長王洪章證實了上述傳言。

至此,通過以上下調正回購利率及5000億元SLF,中國央行已釋放維持資金面穩定與引導利率下行的信號,加之央行顧問陳雨露的不實施“強刺激”表態,預計中國央行近期全面降息降準的幾率較小。(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