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江西上半年問責244名領導幹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822

(新華社/圖)

“上饒市委委員,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詹曉華作為第一責任人,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對多名班子成員和分管部門幹部連續違紀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贛州市紀委駐市發改委紀檢組組長鐘華鋒履行監督責任不力,對幹部疏於教育監督,對該立案調查的案件超期未結、查處不力,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近日,江西省紀委通報了六起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典型問題。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西全省共查處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問題157件;問責領導幹部244人,其中黨紀政紀處分91人,組織處理131人,其他方式問責22人。

今年以來,江西省委堅持以上率下,積極落實主體責任,省委中心組、省委常委會多次組織學習貫徹中央和中央紀委決策部署,專題研究全省“兩個責任”落實工作。今年5月,該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專題聽取了2015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報告,審議了2016年度責任制考核方案,對今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一步做出部署。

“主體責任就是政治責任,這個‘牛鼻子’抓得住抓不住,關鍵靠書記。”江西省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前不久,江西省委、省紀委主要領導就巡視反饋整改落實問題專題約談了南昌、九江、上饒等設區市的市委書記和紀委書記;省紀委領導還對去年社會評價成績靠後的3個設區市和3所高校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進行了約談。“通過約談緊盯省管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不斷加大問責力度,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傳導壓力的工作態勢,促使他們把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起來。”

為深入推進“兩個責任”落實,江西省各地充分發揮監督檢查作用,把落實省委《關於落實把紀律挺在前面要求的意見》、執行換屆紀律和選好用好幹部、集中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正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等作為重點檢查內容。同時,該省還充分運用現有的政務信息管理系統、信訪舉報系統、電子監察平臺和社會評價等信息數據,加強對“兩個責任”的日常監管和檢查考核。

在此基礎上,為促進問責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規範化,江西正著手制定《江西省紀檢監察機關“一案雙查”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江西省〈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實施辦法》等制度,著力構建問責追責的“鐵籠子”,進一步增強落實“兩個責任”的剛性約束和震懾力。

沒有問責,責任就落實不下去。江西省以紀律為尺子,堅持問題導向,以強有力的問責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切實扛起責任,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01

雲南通報6起被問責典型問題 包括私設“小金庫”

8月19日,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獲悉,雲南省紀委近日通報了部分地區查處的6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被問責典型問題,其中有多起涉及公款消費而被問責事件。

1.昭通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張昌恒因單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被問責。

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張昌恒任昭通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期間,同意昭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違規向招標代理公司收取“專家評審費”共計205.1萬元,違規將其中的180.24萬元發放給單位幹部職工(截止2016年8月16日,違規發放幹部職工的資金已收繳86.38萬元,其他的正在收繳);違規將收取的保證金分4次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入昭通建行獲取利息60余萬元。t同時,張昌恒同意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違規向4位副局長發放汽車燃油補助費5.24萬元(已收繳上交財政)。2016年5月,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等問題,張昌恒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被免去昭通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職務。

2.大理州巍山縣原縣委常委、副縣長楊利軍因分管部門多人違紀違法被問責。

2011年11月至2015年2月,楊利軍在擔任大理州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期間,其分管的縣農業局、縣水務局等部門主要領導嚴重違紀,部門違紀違法案件多發,楊利軍負有主要領導責任。2016年6月,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等問題,楊利軍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職務重新確定為副主任科員。

3.紅河州綠春縣大黑山鄉原黨委書記何波發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等被問責。

2011年11月至2016年3月,何波發任紅河州綠春縣大黑山鄉黨委書記期間,對大黑山鄉政府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套取財政資金275.58萬元在賬外管理使用的情況沒有予以制止;對大黑山鄉財政所所長李沙(另案處理)截留、占有綠春縣財政局先後下撥的2010年至2015年草畜平衡補助資金21.8萬元的違紀行為監管不到位。2016年6月,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何波發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被免去大黑山鄉黨委書記職務。

4.臨滄市滄源縣單甲鄉原黨委書記劉文明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等被問責。

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劉文明任滄源縣單甲鄉黨委書記期間,與時任鄉長張華共同商量、默許張華操作,套取扶貧項目及其他資金私設“小金庫”共計670余萬元,用於鄉政府接待費、發放幹部職工獎金等支出。同意張華、單甲邊防派出所占用紅磚、水泥、鋼筋等佤山幸福工程等項目物資,折合人民幣20.09萬元。2015年5月,張華受到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此外,劉文明還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2016年6月,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等問題,劉文明受到開除黨籍處分。

5.玉溪市元江縣司法局局長白永軍因單位違規用公款支付部分手機款及通訊費用問題被問責。

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元江縣司法局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中國電信元江分公司通過保底消費贈送手機業務,違規用公款支付部分手機款及通訊費用共計人民幣8.245萬元,領取31部手機,分配給司法局幹部職工使用。2015年11月,縣司法局幹部職工主動退繳違紀款8.245萬元已上繳縣財政。2016年4月,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白永軍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6.文山州廣南縣篆角鄉衛生院原院長王文林因單位私設“小金庫”和多次公款消費被問責。

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王文林在任廣南縣篆角鄉衛生院院長期間,篆角鄉衛生院私設“小金庫”13.49萬元;篆角鄉衛生院先後多次用公款共計1.889萬元到KTV娛樂場所接待消費。2016年4月,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等問題,王文林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

通報指出,以上被問責的領導幹部,管黨治黨不嚴、責任擔當缺失,有的甚至自身存在問題,更無從以上率下,當好廉潔從政的表率。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要從中汲取深刻教訓,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自己擺進去,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真正把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

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各級黨組織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強化問責工作,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一級管好一級、層層傳導壓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尊崇黨章,踐行忠誠幹凈擔當,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責任。要強化對黨員幹部的日常管理監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各種違反黨紀的行為堅決查處、絕不姑息,切實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各級紀檢機關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44

水利部:10名履責不力的局級領導幹部被問責

據中紀委網站19日報道,8月16日,駐水利部紀檢組召開流域機構紀檢組組長座談會。 會議通報,駐水利部紀檢組今年以來已對10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不力的局級領導幹部進行問責,其中紀律處分3人,誡勉談話7人。

會議指出,當前,防汛抗洪工作是水利部門最為緊要的任務。如果出現重大失職失責造成嚴重損失,產生惡劣影響,防汛責任就會變成政治責任,就要問責。因此,水利紀檢部門要切實加 強對落實防汛責任的檢查,對防汛抗洪工作不力造成重大損失、造成惡劣影響的,堅決嚴肅問責。

會議強調,駐水利部紀檢組還將督促綜合監督單位黨組盡快制定出臺關於貫徹落實《問責條例》的具體實施辦法,各流域機構紀檢組也要對本單位現有的制度進行梳理 規範,規範問責程序,推動制定本單位的實施細則或措施,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的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50

上海:多位官員違反財經紀律被問責

上海市紀委今天通報5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被問責典型案例,涉市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黨委副書記,新長寧(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魯迅紀念館館長,寶山區虎林中學黨支部書記,浦東新區高行鎮黨委書記、原黨委書記。相關人員均受到處分。

1、市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黨委副書記趙剛因單位多次違規組織公款吃喝、違反財經紀律等問題被問責。

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期間,市供銷合作總社多次違規組織公款吃喝、公款送禮、公款旅遊,共計花費公款14萬余元;該社還違規超範圍使用專項經費逾300萬元用於公務接待、辦公開支、發放津補貼等。趙剛作為該社主要領導,對本單位違規使用專項經費等行為審核不嚴、失管失察,負有領導責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2、新長寧(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謝珂因下屬公款吃喝、違反組織紀律問題被問責。

2016年1月6日,新長寧(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彬、人力資源部安全主管陶文明違規組織人員公款吃喝,一名參與人員酒後開助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後死亡,該公司未及時向集團黨委和區有關部門報告,違反了組織紀律。馬彬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陶文明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謝珂對上述違紀問題負有領導責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3、魯迅紀念館館長鄭亞因單位違規組織公款吃喝、購買發放消費卡等問題被問責。

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期間,魯迅紀念館違規在財政專項資金中列支經費4.8萬余元,用於違規公款吃喝、購買發放消費卡等。鄭亞對此負有領導責任,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4、寶山區虎林中學黨支部書記黃惠琴因單位違反財經紀律問題被問責。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虎林中學違規將外借教師的績效工資以各種名目發放給校內其他教職工,共計110余萬元。該校原校長孫曉忠負有領導責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黃惠琴落實主體責任不力,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5、浦東新區高行鎮黨委書記張立新、原黨委書記聶廣荷因下屬嚴重違紀問題被問責。

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間,高行鎮副調研員郝唯實、蔡雪慧未經組織批準出國(境)、未履行請假手續不上班及未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郝唯實受到留黨察看、行政降級處分;蔡雪慧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行政降級處分。張立新、聶廣荷落實主體責任不力,受到誡勉談話處理。

上海市紀委表示,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要從以上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訓,真正把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各級黨組織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敢於較真碰硬,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強化對黨員幹部的日常管理監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各種違反黨的紀律的行為堅決查處、絕不姑息,切實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把問責作為從嚴治黨利器,進一步強化問責工作,尤其突出對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管黨治黨不嚴不實、“四風”和腐敗問題多發頻發、巡視整改不落實等問題的問責,同時不斷完善和規範問責工作,使之常態化、制度化。要加大通報曝光力度,釋放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信號,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25

發改委:未按要求實施政府信息共享的要問責

9月23日,從發改委網站獲悉,近日,國務院印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國務院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制度化和規範化的重要文件,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規範性和綱領性文件。

如何看待這一文件出臺的重大意義?文件制定的背景和歷程?如何推進解決政務信息共享難問題?《辦法》做出了哪些規定和保障措施?下一步工作怎樣安排?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有關負責同誌近日接受了記者采訪。

1、據了解,《辦法》是我國第一部關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管理制度,您認為文件的出臺有何重要意義。

答:政務信息資源是國家數據資源的重要組成,是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辦法》是國家推進政務信息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我國第一份關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規範性文件。《辦法》明確了政務信息資源的定義和分類,提出了“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等原則,界定了信息共享的範圍和責任,明晰了信息共享的權利和義務,對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構建以及信息共享工作的管理、協調、評價和監督等做出了硬性規定和要求。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推進政務信息共享的主要政策依據,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將改變我國政務信息共享“無據可依”的歷史,有效打破“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大大提升政務信息共享管理和約束效力,使政務信息共享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推動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進入“集約整合、全面互聯、開放共享、協同共治”的新階段,有效加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

當今,全球範圍內以數據生產、采集、傳輸、流通、存儲、處理和利用為主線的新興產業正在加速興起。我國正處於工業經濟和信息經濟交匯發展的關鍵階段,加快推動政府數據共享,深入發掘政務信息資源潛力,有利於全面釋放數據紅利,引領激發技術紅利、制度紅利和創新紅利。通過政務信息共享引領帶動大數據創新應用和產業融合發展,有利於重構生產經營方式、經濟治理模式和國際競爭格局,將成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戰略選擇。

2、推動政府數據共享是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的重要舉措,請您介紹一下《辦法》出臺的背景。

答: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政務信息資源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政府部門已經成為最大的信息數據生產、收集、使用和發布單位。但因跨部門共享機制不健全、政策制度滯後等原因,“不願共享”、“不敢共享”、“不會共享”等問題突出,影響了數據資源共享應用的整體效能。適應國家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大形勢,亟需加快推進政務信息共享,支撐政府改革創新,提高科學決策水平、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據共享工作。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制定政府信息資源管理辦法,加快推進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19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強調指出要“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李克強總理多次要求推動政府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消除“數據煙囪”。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發展改革委、網信辦組織有關方面進行了認真研究,成立了《辦法》起草組,赴深圳、廣州、佛山等地方進行了專題調研,分類召開了中央部門、地方政府、研究機構、業界專家、社會企業等討論會,兩次正式征求了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以及部分省市的意見。2016年4月13日,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我委徐紹史主任主持召開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了《辦法》,根據會議意見對文稿完善後,形成了《辦法》(送審稿),由發展改革委與網信辦聯合上報國務院。在此基礎上,國辦就《辦法》再次征求了31個省(區、市)和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意見,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內容。

3、信息共享是被提了很多年的電子政務領域的“老大難”問題,請問具體存在哪些阻礙。

答:我們研究認為,當前信息共享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

一是制度缺位,不敢共享。對於部門信息資源的所有權、管理權和使用權以及信息共享的責任主體等,一直沒有從制度層面予以明確,推進信息共享只能從工作層面協商解決,難度大,周期長,一個項目的共享協議往往需要幾個部門協商很長時間,共享的數據質量、時效性等均難以保障,大大影響項目建設進度和政務效能。

二是認識不足,不願共享。信息資源獨有專享的權屬觀念在各個部門甚至司局、處室都普遍存在,缺乏內在動力和外部約束機制,造成政府信息資源部門化、部門信息資源利益化,各部門在信息共享中想得到卻不願付出,嚴重影響了政府信息資源的潛在效益。

三是環境滯後,不會共享。我國政府信息共享尚未形成統一的平臺和標準體系,對數據格式、質量標準、數據可讀性、互操作性等均未作出明確要求。當前少量地方的局部探索,也是自己定標準、自己建平臺,形成了信息孤島。

4、《辦法》如何解決“不願共享、不敢共享、不會共享”的問題,具體的思路是什麽。

答:首先,在《辦法》中明晰了信息共享的權利和義務,界定了信息共享的範圍和責任,將有效解決由於制度缺位帶來的不敢共享的問題。

其次,在《辦法》中強化了對信息共享工作的管理、協調、評價和監督,一方面加強績效評價,對於信息共享工作突出的部門,采取激勵措施,正向引導各部門共享數據;另一方面強化監督問責,對於未按要求開展信息共享工作的部門,采取項目稽查、審計監督等措施,建立問責機制,解決不願共享的問題。

第三,在《辦法》中明確要求建立信息資源目錄制度,各部門按照統一的標準制定信息資源目錄,明確可以共享的信息資源,並通過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進行跨部門共享數據,有效解決環境滯後帶來的不會共享的問題。

5、《辦法》主要作了哪些方面的規定。

答:《辦法》包括總則、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政務信息資源分類與要求、共享信息的提供與使用、信息共享監督和保障、附則等共6章28條內容。具體可歸納為:明確一個定義、遵循四項原則、確定三種分類、落實三項任務、強化五大管理。

明確一個定義。即政務信息資源包括政務部門依法采集、依法授權管理的和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信息資源。考慮到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的緊迫性,為加快工作進度,此次《辦法》將政務部門的範圍暫規定為政府部門及其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下一步,待條件成熟後再擴大推廣至黨委、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等機構。

遵循四項原則。即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需求導向、無償使用,統一標準、統籌建設,建立機制、保障安全。規定“特殊情況不能提供共享的,應提供法律、行政法規或黨中央、國務院政策依據”。

確定三種分類。按照信息共享類型,將政務信息資源分為無條件共享、有條件共享、不予共享等三類。同時,對於基礎信息資源、主題信息資源的共享及目錄編制做出了具體要求。

落實三項任務。一是編制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摸清“家底”;二是加快共享平臺建設,要求各部門業務信息系統抓緊向政務內網或政務外網遷移,並接入共享平臺;三是推動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使用,規定“凡屬於共享平臺可以獲取的信息,各政務部門原則上不得要求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重複提交”。

強化五大管理。即5方面監督保障措施,從信息共享情況的評估檢查、督查審計、網絡安全保障、標準體系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6、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政策落地難問題,《辦法》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答:《辦法》規定了五大方面的監督保障措施。從具體措施來看,有三方面的考慮。一是明確責任機制,加大統籌力度。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各政務部門應建立健全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制度,明確目標、責任和實施機構。二是建立約束機制,加強項目管理。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網信辦建立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投資和運維經費協商機制,凡不符合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網絡安全要求的,不予審批建設項目,不予安排運維經費。同時將目錄編報和接入目錄管理系統的要求分別納入到政務信息化項目的立項審批和驗收環節。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監督管理。發展改革委、網信辦組織編制信息共享工作評價辦法,每年會同中央編辦、財政部等部門對各政務部門提供和使用信息情況進行評估。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每年度向國務院提交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情況報告。

7、關於下一步《辦法》的落實推進,有何計劃。

答:為進一步增強《辦法》的指導性、可操作性,我們研究制定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指南》,進一步規範和細化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的組織編制、工作程序、審核管理、使用規範等方面的內容。下一步,發展改革委會同網信辦等部門將抓緊出臺《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指南》,作為《辦法》配套文件。接下來,我們還將組織啟動政務信息資源目錄試點工作和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構建工作,結合當前發展改革牽頭推進的“放管服”信息共享工作,進一步推動政府數據的歸集、共享與應用,促進《辦法》有效落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72

河北通報6起環保問責案例 深州市委書記被黨內嚴重警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8日晚從環境保護部獲悉,河北當日通報了6起環境保護方面問責典型案例,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黨委書記馬永賢等被行政記過,深州市委書記孫雲霞等6人分別給予黨內嚴重警告、黨內警告處分、行政記大過處分。

“對黨政領導幹部在環境保護方面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失職瀆職、濫用職權的,要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河北省委書記趙克誌在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河北時鄭重表態。

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環保部介紹,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專門成立調查問責工作領導小組,迅速查清事實、厘清責任,倒逼履責、深入整改,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對487名責任人嚴肅問責,其中廳級幹部4人、處級幹部33人、科級及以下幹部431人、企業主要負責人7人、企業其他管理人員12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94人、誡勉談話117人、免職或調離10人,移送司法機關5人。

其中的6起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省環保廳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處監督檢查不到位、把關不嚴,致使應淘汰燒結機被違規認定並予以保留。對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黨委書記(省環保廳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處原副處長)馬永賢、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林海、武安市環保局副局長張計興等7人分別給予行政記過、行政警告處分、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省環保廳副廳長李葆另案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深州市委書記孫雲霞任深州市政府市長期間,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超越權限審批應由國家發改委核準的陽煤集團深州化工有限公司年產22萬噸乙二醇項目。對孫雲霞等6人分別給予黨內嚴重警告、黨內警告處分、行政記大過處分。

唐山市4個鐵合金項目未按要求完成產能替代,騰達公司用虛假的產能置換函騙取環評批複,曹妃甸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孟祥佐、政府辦公室秘書一科科員鄭巍涉嫌偽造鎳鐵合金項目產能置換函,古冶區發改局對鼎祥公司上報的產能轉讓協議未組織核實把關,樂亭縣政府督查室對乾億公司提交的鎳鐵合金項目產能替代方案未經核實上報,唐山市發改委產業協調處對相關項目未經核實上報,造成相關項目產能置換不實問題。對唐山市發改委產業協調處處長卞明江,古冶區發改局局長郝德民,樂亭縣政府督查室副主任、政府辦副主任兼支重辦主任張安等6人分別給予行政記大過、行政記過、行政警告處分。孟祥佐、鄭巍、騰達公司涉嫌公文造假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國電保定西北郊熱電廠項目煤炭消費等量替代方案和滿城縣紙制品加工區熱電聯產項目煤炭等量替代方案申報過程中,省發改委節能監察監測中心和保定市、滿城區發改部門未認真比對核實,造成兩個項目等量替代方案中部分鍋爐出現重複替代問題。對省節能監察監測中心法制監督室主任田麗君,保定市滿城區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馮亮等7人分別給予行政記過、行政警告處分、誡勉談話。保定市發改委原主任張麗娟另案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唐鋼分公司實施高爐易地改造工程,未經審批,開工建設1座1580m3高爐項目。對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唐鋼分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蘭玉等5人分別給予行政警告處分、誡勉談話、通報批評。

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邯鋼分公司未按環保部批複要求淘汰900m3高爐和90m2燒結機。對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邯鋼分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郭景瑞等5人分別給予行政警告處分、誡勉談話、通報批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51

用扶貧資金給村組幹部發“辛苦費” 涇陽6名村幹部被查處 3名扶貧幹部被問責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856

國家補助每戶7500元扶貧資金,到每戶村民手里卻只有500元,其余的7000元都被村幹部截留用於集體開支,甚至用來給村民小組長發“辛苦費”!陜西省涇陽縣安吳鎮馬家村包括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在內的6名黨員日前被查處,縣扶貧辦3名相關負責人被問責。

今年8月22日,涇陽縣紀委調查組人員在安吳鎮馬家村排查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時,發現該村存在截留挪用扶貧資金問題。經查,該村村幹部截留了縣扶貧辦2014年、2015年的蔬菜大棚保溫簾和貧困戶養雞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共計45.1萬元,已挪用10.35萬元用於村里各項支出,各村民小組長每人還領取了1000元的辛苦費。

最終,經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給予該村黨支部書記劉建華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原村委會主任及4名村民小組組長黨內警告處分。追繳的45.1萬元違紀資金上繳縣財政。同時,對縣扶貧辦實施問責,給予縣扶貧辦主任黨內警告處分,給予縣扶貧辦分管項目領導及具體工作負責人員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99

首批中央環保督察收尾:交辦舉報13316件 問責3287人

11月23日,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雲南省反饋督察情況。至此,2016年第一批環境保護督察8個督察組已全部完成督查任務。

統計數據顯示,從7月12日至9月30日,8個督察組共計交辦群眾來電來信舉報13316件,地方已辦結13074件,其中責令整改9617件,立案處罰2659件,共計罰款1.98億元;立案偵查207件,拘留310人;約談2176人,問責3287人。

有專家表示,“督察組在各地進駐時間雖只有一個月,但力度前所未有,對地方環境保護帶來的影響將是深刻的、長遠的。”

這場治汙問責風暴最大的特點就是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現了督企、督政向黨政同督的轉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蒙古、河南、雲南采訪時,明顯感受到環保督察對當地的“震動”。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表示:“對督察組反饋的所有問題都不等不拖、立即整改、全面整改,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遺憾。”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也表示:“對督察組反饋的問題,誠懇接受、照單全收”“整改一個、銷號一個,一抓到底”。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媒體表示,中央環保督察此次“措辭嚴厲”,一方面點出具體環境問題倒逼地方積極整治,另一方面也向全社會傳遞了中央鐵腕治汙的決心。

督查組留下哪些“狠話”?

11月14日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隨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查組到達鄭州,一出火車站就被濃濃的霧霾裹挾,空氣令人窒息。

鄭州的大氣汙染形勢已經十分嚴峻。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鄭州市空氣質量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排名中,從2013年倒數第10,一路下滑到2016年上半年倒數第3,成為全國汙染最重的省會城市之一。

2015年,河南省PMl0濃度均值135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均值80微克/立方米,兩者濃度在全國31個省(區、市)排名分別位列第三和第一。

“由於認識存在誤區,導致環保壓力傳導不夠到位,推進落實不夠有力。”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王萬賓說。督察組發現,2015年,在全省環境保護責任目標考核中,鄭州市考核結果為未完成,在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中,鄭州市考核結果為優秀。

督察組僅在河南一個月間,就督促河南省按照邊督邊改的要求,嚴查嚴處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案件,責令整改1614件,立案處罰188件,拘留31人,約談148人,責任追究1231人。

記者註意到,自7月16日督察組進入後,河南也打響了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但大氣汙染防治積重難返,短期內難以見效。

河南省使出的第一招就是“敲腦袋”,讓一些“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推進不力、措施落實不到位”的人醒一醒。

在8月4日河南省召開的全省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第一次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河南省副省長許甘露就點名了5名官員,分別是省商務廳副廳長高翔,新密市市長張紅偉,焦作市副市長喬學達,周口市委常委、鹿邑縣委書記朱良才,新鄉縣環保局局長田克傑。

“省委省政府明確對加快淘汰重汙染企業提出了要求,但一些地方和企業重視不夠,其中焦作市工業汙染突出,但截至目前重汙染企業淘汰關停力度不夠。在全省空氣質量整體改善的同時,焦作市的空氣汙染指標卻居高不下,拖了全省後腿。”許甘露說。

對鹿邑縣委書記朱良才的批評是,“沒有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地的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措施”。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鹿邑縣的PM10平均濃度和PM2.5平均濃度均高於省直管縣(市)平均濃度,其中PM10濃度和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差距很大。”

而新鄉縣由於“去年的藍天工程不少治理任務沒有完成,煤質管控、餐飲油煙治理、渣土車管理等處於失控狀態。今年7月1日至23日,新鄉縣的PM10和PM2.5平均濃度仍居高不下。”

對於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高翔的批評,則是因為商務廳放松了對違法違規加油站點監管。

在寧夏,有群眾向督察組舉報“永寧首峰金屬制品有限公司長年排放煙塵”的問題,但永寧縣上報督察組並公示的查處結果為“經查,該企業因市場原因已於2015年8月停產至今”。

經過督查組查證,2015年至2016年7月,該企業一直處於正常生產狀態,這與永寧縣向督察組反饋的情況嚴重不符。對此,銀川市紀委責成永寧縣委、縣政府向自治區和銀川市作出深刻書面檢查,並對永寧縣縣長給予誡勉處理,相關責任人被責令公開道歉或免職處理。

“寧夏自治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產業倚重倚能。生態、大氣、水等方面一些環境問題凸顯,環境保護工作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對推進綠色發展的艱巨性、緊迫性和複雜性認識不足,存在重開發、輕保護問題。”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寧夏反饋督查情況時,留下這兩句“狠話”。

在內蒙,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翟青說,“不少同誌不僅沒有認識到生態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反而認為全區環境容量大,環境不會出問題。”而這也是全國許多地區的共性問題。

“一些地區生態破壞情況令人心痛。發展煤化工、電解鋁、火電等產業有利於發揮資源優勢,但在產業空間布局、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研究不夠,在產業環境風險控制方面措施不多,已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翟青說。

本報記者註意到,在各省區的反饋會上,督察組還留下了許多“狠話”:在黑龍江,督察組的反饋意見說,黑龍江“存在降低標準、放松要求現象”“部門監管責任不履行、不落實”;在廣西,督察組的反饋意見說,“一些地方環境保護工作被動推進多,主動作為少”“環保為發展建設讓步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江西,督察組的反饋意見說,“環保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突出”;在寧夏,督察組的反饋意見說,寧夏放寬大氣汙染防治目標,“自行減壓”。

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將啟動

環境保護督察是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有別於以往對企業和重點汙染源的環保監查,中央環保督察層級高,督察的對象主要是各省級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並且要下沈到部分地市級黨委和政府。

更重要的是,督察結果將作為對領導幹部考核評價任免的重要依據。重大問題和重點案件還要及時向中央匯報。

去年7月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確定,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地方,將被先期督察,黨政領導有可能被同時追究責任,以體現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

中央深改組確定,“近期要把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

“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幹部,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肅追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抓住了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的“牛鼻子”。

中央高層多次強調,“一定要嚴格環境執法”,不僅要“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讓其付出沈重的代價”,也要“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

根據中央安排,7月12日至16日,8支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雲南、寧夏8省區。此次環保督察重點是了解省級黨委和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等情況。

據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介紹,2016年第一批環境保護督察期間,8個督察組共與195位省級領導、136位省級有關部門和地市黨政主要負責同誌進行個別談話,走訪部門和單位155個,調閱各類資料2.3萬余份,對84個市(州、盟)開展下沈督察或補充督察,現場抽查各類點位1500多個,制作筆錄1680余份,梳理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100個。

“督察進駐期間,國務院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微信群,采取‘三天一調度、五天一匯總’等措施加強督察協調調度,較好地掌握各督察組工作進展,為各督察組平衡、平穩開展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劉長根說。

統計數據顯示,8個督察組及相關工作人員共計190余人,帶動地方投入查處整改工作人員近4萬人。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種各樣的督察較多,不僅中央層面有,省級層面也有。層層督察,壓力層層向下傳導。對於2016年第一批環境保護督察,地方政府官員和百姓怎麽看?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認為,“在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江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問診把脈、評卷打分,開出環保‘診斷書’,十分及時、非常對癥。”

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說:“誠懇接受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不講條件、不講理由、不折不扣地抓好督察反饋意見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表示:“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的反饋意見,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認領,照單全收。”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也表示:“用好督察成果,做到一個問題、一套方案、一名責任人、一抓到底。”

本報記者從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了解到,督察進駐後期,各督察組均收到群眾來電來信表示感謝。江蘇一些群眾表示,有關舉報問題得到迅速整改,但擔心進駐結束後汙染反彈,希望督察組能夠常駐江蘇。內蒙古許多群眾來電感謝督察組,包頭巿一名退休工人還專門寫詩對督察組工作進行點贊。

此間有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督察組的督察對象、督察內容對於地方汙染防治均具有導向性。在下一步的督察中,督察內容也應根據地方特色有所側重。這位專家舉例說,如對於一些大中城市,近年來機動車汙染日益嚴重,已成為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督察組在加強對傳統汙染物防治督察的同時,也應加大對機動車汙染防治的督察。

“一旦所有的省區都有大問題,都難以整改,不僅各省區就要反省,國家層面特別是發改委、環保部也要反思改革的戰略部署是否適度,是否接地氣,是否與發展階段相適應,部門之間追求的目標是否協同共進,然後對改革與建設方法和措施進行調整。”常紀文對本報記者表示,“用現在的要求和理念,督過去發展中帶來的歷史問題是對的。但需要一定的耐心。”

根據安排,從2016年起,中央環保督察組將用兩年左右時間對全國各省區市全部督察一遍。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第二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也將在近日啟動。

2016年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八省份分組情況

環保督察人員在觀察企業排汙情況。攝影/章軻

環境保護督察重點是了解各地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攝影/章軻

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內蒙古自治區情況反饋會。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43

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組開始下沈督察 已約談問責275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日晚從環境保護部獲悉,已經進駐7省市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於近日陸續下沈督察,對重點環境違法違規問題進行現場調查取證。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16年第二批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於11月24日至30日陸續實現督察進駐。

圖為11月28日夜,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召開第一次組務會。攝影/章軻

環保部介紹,截至12月5日,7個督察組共計受理群眾來信來電舉報4309個,累計向被督察地方交辦有效舉報問題2563件,督促地方整改辦結497件,責令整改559家,立案處罰295家,拘留18人,約談問責275人。

根據安排,首先進駐重慶的第五督察組已於12月4日開始下沈督察工作,分成4個小組對重慶市8個區縣及需要關註的重點問題開展現場督察。12月5日,負責湖北的第三督察組也召開了第一階段督察總結會議,擬於近日下沈到相關地市。

環保部介紹,其他督察組在繼續推進省級層面督察的同時,也已初步擬定下沈督察方案。下沈督察是督察進駐的重要環節,主要任務是對重點環境違法違規問題進行現場調查取證,對群眾舉報突出問題查處情況進行抽查核實,對地市黨委、政府推進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督察督辦。

“我們手頭已經掌握了一些重大線索,目前只有督察組少數人知道。相關證據還需要到現場核實,取得進一步證據。”有督察員對本報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與第一階段查閱資料和約談相比,下沈督察更加任務艱巨,督察組表示,將嚴格督察、規範督察,嚴肅查處環境違紀違法行為。對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發現一起查實一起;對群眾舉報問題重視不夠、查處不力的,堅決督辦地方依法依規問責;對應付督察,甚至弄虛作假、欺瞞哄騙的,一經發現堅決予以公開通報,並責成地方依法處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38

兩副省長被問責,人民日報稱“去產能”決不許半途而廢

日前,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對兩家嚴重幹擾鋼鐵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工作的企業予以查處,對江蘇、河北兩省副省長進行行政處分。處理之嚴格、問責之嚴厲,近年少有。這一舉措,確保了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彰顯了“去產能”的堅定決心。

去產能,位列“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首,事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敗,決不許半途而廢。盡管2016年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雙雙提前完成任務,但是鋼鐵、煤炭產能仍然絕對過剩,多數落後產能的供求關系並未根本扭轉。如果因為市場暫時性回暖而盲目複產、擴產,行業就會再次被拖入巨虧泥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可能功虧一簣。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化解過剩產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去產能的任務拖得越久,付出的制度成本就越大。放眼當下,部分幹部還在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里徘徊,一些地方政府貫徹執行國家政策不力;有的產能過剩企業依然心存僥幸,對淘汰落後產能態度不堅決、行動不迅速。這就要求地方黨政幹部不僅綜合考慮市場規律、債務處理、就業保障等諸多因素,更要排除價格波動對去產能工作的幹擾,下好大棋局中的關鍵一子。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複燃,同時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工作。新年將至,去產能將迎來攻堅之年,我們需要以釘釘子的精神,把淘汰落後產能的工作真正落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