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PokemonGo遊戲數據各種逆天 國產手遊該怎麽追趕

任天堂市值不足200億美元,上線之後,任天堂一周時間漲逾80%,而這還是該款遊戲尚未在日本、中國等大熱地區開服的表現。

用戶裝裝裝 股價漲漲漲

更多的數據能進一步證明用戶與市場都認可了這一款遊戲。

根據Survey Monkey數據顯示,這款遊戲日活躍用戶數量(DAU)高達2100萬,已經擊敗之前的記錄保持者糖果傳奇,後者最巔峰時期擁有2000萬日活用戶。

目前,Pokemon go僅在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三地開放,然而全世界的玩家都已為之瘋狂。下載Pokemon go後第二天繼續打開該遊戲的比例達到了70%,業內稱之為留存率。該比例高過行業平均水平一倍以上,而這一指標也和遊戲的吸金能力息息相關。此外,人們平均每天花在Pokemon Go上的時間為 33分鐘,而花在 Facebook 上的時間是 22分鐘,Snapchat 18分鐘,推特17分鐘,Pokemon Go無疑已成為目前勢頭最強勁的遊戲社交平臺。

而在遊戲的價值變現上,《Pokemon Go》也一點不比任何一款當紅遊戲差。即使《Pokemon Go》提供用戶免費下載使用,這款遊戲還是通過遊戲中的微交易和以及零售商開展的基於位置的營銷合作關系而創造了大量的收入。據Sensor Tower的數據,《Pokemon Go》遊戲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市場上收入最高的應用。

與用戶直接下載安裝與貢獻直接經濟收益相比,資本市場對於該遊戲的認可一點不比遊戲迷們的熱情差,與《Pokemon Go》有關的公司股價一路飆升,勢不可擋。作為這款遊戲開發商的任天堂股價連日暴漲超過65%,目前超過3萬日元,是2010年4月以來最高值,如果繼續增長的話,可能將成為2009年1月以來的最高值。而公司市值今天則在東京交易所漲至390億美元以上,超越了索尼。而且,德銀對任天堂的估值已經達到了270億美元,追平了全球著名的互動娛樂軟件公司美國藝電以及全球最大的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動視暴雪這兩家公司的估值。

除了任天堂自身,與《Pokemon Go》相關的麥當勞在日本的股價也暴漲了一把。由於麥當勞在開心樂園餐中贈送Pokemon玩具以及《Pokemon Go》即將在日本上線會把麥當勞作為贊助站點,今天麥當勞日本的股價在一度漲幅達到23%,觸發了熔斷,創下了2001年7月上市以來最大的漲幅記錄。而在國內,搭上“任天堂”順風車的大富科技(3000134)近日漲停,原因僅僅是公司的參股公司華陽微電子成為任天堂公司周邊玩具產品的玩具標簽供應商。而由於遊戲采用了AR技術,國內一批AR概念股聞風大漲,GQY視訊(300076)甚至在業績預告同期下降69.56%-84.78%的背景下連續四日漲停。

瘋狂背後 中國手遊怎麽了?

與《Pokemon Go》在用戶與資本市場上獲得的認可與巨大收益相比,中國手遊行業最近有些蕭條。不僅僅是手遊新規之下各大遊戲廠商紛紛調整了產品的投放與發行步伐,而且中小、獨立開發者和小發行商們更多是迷茫,難以從新規之外尋找到更好的方式快速申請到版號。國內的遊戲公司幾乎是無暇顧及一款在中國難以體驗到的手遊威脅。

不過外界對於中國遊戲行業的不滿卻已經開始口誅筆伐,大多數的質疑是在於國內遊戲行業對AR技術的漠視與投入過少,將更多的關註重點與資金都投入到了VR之上。不過這似乎並不是中國遊戲行業獨有的偏向,全球的遊戲行業都有這種趨勢,據CB Insights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VR投資額增長達到391%,從9500萬美元飛躍式增長至4.65億美元,但AR的投資額則下降81%,降至1.25億美元。但是根據Digi-Capital的研究預測,2020年全球範圍內AR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美元,將會是VR市場規模300億美元的4倍之多。

普通的AR遊戲在國內屢有出現,但是此前並沒有在國內得到用戶與市場的認可,遊戲公司自然不會一直做虧本買賣。藍港互動副總裁王世穎此前就曾對媒體表示,國內之前上線的AR遊戲比較少,而且這些AR遊戲產品,也沒有取得特別好的經濟效益,基本上是上線就死了,或者根本沒有看到上線。

而從技術與內容上上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Pokemon Go》的成功不單純是AR技術的成功,LBS (基於位置服務)技術的支持,寵物小精靈這一超級IP的加持以及社交功能的強化也是其不可缺少的成功元素。

此前,開發商Niantic上線的一款遊戲《Ingress》雖然沒有大火,但已經應用了LBS技術,這也為《Pokemon Go》提供了大量的基礎地圖位置數據集。另外不可忽視的就是橫跨20年的涉及遊戲、動畫、電影、玩具各個領域的超級IP:Pokemon,從1996年第一作“Pokemon”遊戲登陸Game Boy,20年間Pokemon除了今年即將在3DS上推出的《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外一共推出了51作遊戲、805集電視動畫,18部劇場版電影以及27部動畫短片,四部TV節目系列。

昆侖萬維CEO陳芳曾表示,“我其實不太認同這是AR遊戲的火爆,而是Pokemon GO的火爆。這包含了Pokemon的IP、LBS、AR幾大元素,除了任天堂以外,也不要忽略Niantic以及社交網絡的貢獻”。

所以說,國內的遊戲行業之所以沒有誕生出《Pokemon Go》並不在於AR技術難度之上,而是缺乏配套的技術生態積累與支持以及有效的將技術、超級IP與用戶連接在一起的恰當方式。

 

(綜合來源:證券時報、新浪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07

Facebook進軍制造業:未來十年,我們將造各種東西

據外媒報道,Facebook龐大的辦公園區中冒出了一塊名為Area 404的區域,這實際上是配備了先進檢測設備和重型機械的實驗室,在這里工程師們可以把構想變成原型產品,設置這個實驗室則是為了加快創新周期。

據悉,這不是一個幫助工廠大規模生產智能手機或其他消費產品的實驗室,相反,它就是為工程師提供工作所需的一些高科技裝備,為公司的長期計劃發展提供智能設備連接、互聯網通信裝備等方面研究的實驗室。

8月4日,Facebook CEO紮克伯格在社交媒體上稱:今天,我們開啟了Facebook歷史上最大、最先進的硬件實驗室。未來十年,我們將建造各種東西,從Oculus頭部設備,到太陽能飛機。 我們的各個團隊一直都有自己的實驗室,但是我們的新實驗室是一個樞紐,將使得工程師可以一起工作,讓連接世界的進程變得更快。 新的實驗室大小是半個橄欖球場,內含削鐵如泥的五軸噴水器和九軸銑車床等各種設備。它甚至還有電子顯微鏡和CT掃描儀,可以幫助工程師對部件進行故障分析。這些設備是如此沈重,以至於我們不得不拆除建築原有的地板,然後重新安裝地基。我對我們開發的產品非常期待。還有太多的事情等待我們完成,未來,我們將會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時刻。

Facebook的工程師斯賓塞·伯恩斯(Spencer Burns)表示,在過去,如果將硬件測試項目外包給外部的實驗室,可能要花費好幾周,而現在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完成這些工作僅需幾天。

在這里,媒體們看到了很多集成了高端科技的設備,包括水流切割機,通過高速噴出水和石榴石礦物的混合物,能夠切割幾乎一切材料。還有五軸銑床,能夠將實驗樣品傾斜和旋轉,從而打造出非常精準的切口。Facebook方面表示,這座實驗室里有很多地方連該公司的CEO紮克伯格也被限制進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84

人民幣各種出路 量化交易近飽和

深港通週初通車,股市未見熱鬧,其實踏入年尾市場一般較靜局,現市況顯示深港通未有影響投資人的部署。筆者認為深港通對港股市場的中長線影響是正面的,估計內地資金未來會逐步流入。

近月人民幣急貶值,內地即嚴打走資,由去年限制境外提款每年不超出十萬元、10月底全面暫停以銀聯卡繳交香港壽險保費、加強中國企業收購外國企業審查(超過500萬美元必須提前與當局面談)等,從多個途徑打擊大小額人民幣外流,未來更會有異地戶口通報防逃稅措施...  private bankers 慨嘆未來生意難做 - 除了走資渠道,是客戶不想將錢存放在香港。

那麼內地資金的出路是甚麼?人民幣貶值又未能兌換外幣,大概會買資產保值。物業本是最佳資金出路,無奈樓市熾熱,繼早前一二線城市收緊房貸,12月限購政策加辣 - 例如武漢主城區禁止家庭購買第三套房;浙江省嘉興市暫停向擁有一套以上住房的非本藉家庭出售市區住房等。無法買住宅,剩下的出路有高息債券、比特幣、A股市場等,港股當然亦是出路之一,尤其滬港通和深港通毋須內地投資者將人民幣匯出境外。儘管買股總有股價升值的期望,但即使港股升幅有限,只要港元和美元掛鈎,就能對抗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了。

復星國際(0656.HK) 日前公佈出售海外保險公司Ironshore,並將錄得約3億美元盈利,也許受利好消息刺激,股價昨日升幅超過4.6%。本欄過往曾分析推介此股,其上半年業績不俗,尤其是營運現金流入增加了91%。雖然截至6月份,持有現金和短期負債總額相約,但出售Ironshore 後,集團在海外持有超過約30億美元現金,供未來業務發展。在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受嚴厲規管的情況下,這交易會為集團帶來優勢。筆者認為此股值得投資者注意並持有。



上週與擁有超過10年系統交易的友人 happy hour,據說量化交易出現約20年,數據分析和處理技術走前10年(就是未興起講大數據時,量化交易人已經處理和分析大數據),現時的行業技術很成熟,甚至接近飽和。TEZA Hedge Fund 曾經年賺2.5億美元,2015年據說盈利下降至8000萬美元,今年接近無錢賺...  由此可見量化交易的利潤已大幅萎縮。另外又提到投資者(包括獨立投資人)都應了解自己在整個產業鏈的位置,和投資圈的生態(如最大戶是主觀基金,其次是退休金等),再從中觀察各種參與者的作風。交易說到底是供求關係,若能較大戶搶先一步行動便有優勢。要搶先並不一定鬥速度,而是透過了解自身投資策略的優缺點。獨立投資人相對大戶的持貨量細,所以動作較靈活;而且由於成本高,較少追求短期高回報,較有耐性坐穩。

若能了解投資策略的entry barrier 和優缺點,並加以運用,就能提升整體效果。筆者以往極少從生態角度思考市場和投資的位置,但這似乎是重要和值得探討的問題。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94

中央政治局會議:著力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月10日全天召開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聽取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會議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目的,也是一條根本的政治規矩。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嚴格執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誌為意誌,切實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

會議認為,過去的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強化政治領導責任,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凝神聚焦發力,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會議認為,過去的一年,中央書記處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協助黨中央抓全面從嚴治黨,指導群團工作尤其是群團改革,推動一批黨內法規文件制定和實施,配合辦好一系列重要會議和重大紀念活動,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會議強調,今年我們將召開黨的十九大,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要紮實做好黨中央部署的各項工作,緊緊圍繞大局履職盡責,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自覺接受黨內監督和各方面監督,加強黨組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水平。

會議強調,中央書記處要帶頭講政治,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服務大局出謀劃策,突出重點抓好落實,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完成好黨中央交辦的各項任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51

特朗普就職演說,希望緩和各種緊張氣氛

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美國總統,也沒有兩篇一模一樣的美國總統就職演說。然而,新一任美國總統在國會發表的就職演說雖然總與其前任不同,但其討論的主題和傳遞訊息的方式卻有很多相似之處。

政屆和媒體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特朗普同以往任何一位美國總統都不同,他的講話風格也異於傳統政客,但是,在他本周五將要發表的就職演說中,卻可能會追隨往屆總統的腳步,談論一個之前被談論過多次的主題:國家團結。

當選總統特朗普過渡團隊成員表示,在這篇演說中,特朗普希望能夠緩和目前的各種緊張和敵對氣氛。

“他想要繼續討論能夠將國家團結到一起的領域和話題。”即將擔任特朗普白宮新聞發言人的斯派克(Sean Spicer)表示。

特朗普:就職演說我親自寫

去年年底聖誕節期間,特朗普曾表示,他將親自操刀撰寫這篇演說。本星期,特朗普團隊表示,除特朗普自己的觀點外,演說稿的撰寫同時得到特朗普長期以來的演說稿撰寫者米勒(Stephen Miller)和幾位助手的協助。

過渡團隊稱,特朗普已經通過演說臺和提詞器進行了演說的彩排,在這篇演說中,主題將集中在“美國優先”和 “讓美國再次偉大”。

外界紛紛猜測,喜歡即興發揮、不愛朗讀提詞器的特朗普是否會在正式的就職演說中“跑題”。對此,過渡團隊將此前特朗普接受共和黨總統提名的講話和大選夜勝利發表的講話為先例稱,就職演說一定會有明確的主題和目標。“他會發表一篇為所有美國人準備的就職演說。” 斯派克說。

必講美國苦難家史和殘酷現實

新總統就職演說也被看作是其首篇“國情咨文”,這也可以讓他借機為美國開出“藥方”。

“當美國總統不容易”,是歷屆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中一個隱含的主題。即使國家處於最繁榮、最鼎盛的時期,也會面臨挑戰。雖然美國總統就職當天的論調是“慶祝”,大部分的總統卻都會利用全國都會關註的這個機會提醒民眾,美國所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是什麽。

比如,林肯1861年宣誓就職的時候,美國正逢國家分裂的狀態,他就發表了主題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演說。

“我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我們絕不能成為敵人。盡管目前的情緒有些緊張,但決不能容許它使我們之間的親密情感紐帶破裂。”林肯在演說中說,“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從每一個戰場,每一個愛國誌士的墳墓,延伸到每一顆跳動的心和每一個家庭,有一天它會被我們的良知所觸動,再次奏出聯邦合唱曲。”

不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總統就職,“貧困”都曾是困擾多個新總統的難題。因此,也就有多個總統在宣誓就職的演說中告訴那些美國社會底層為了生計掙紮的民眾們:“我沒有忘記你們。”

最經典的例子是1937年, 羅斯福在連任就職演說中描繪了一個在經濟大蕭條中掙紮並試圖探尋解決問題的政府。“我看到三分之一的民眾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羅斯福說 ,“我給大家描述這樣的景象,並不是對未來絕望,而是充滿了希望。既然我們國家出現了這些不合理現象,那就應該消滅掉。我們的任務不是讓富人更富有,而是讓窮人能夠豐衣足食。”

向美國的盟友和敵人傳遞訊息

因為美國總統就職演說總會受到來世界各國的關註,“外交政策”也通常會在這篇演說中扮演重要角色。新上任的美國總統都會利用這個平臺向美國的“盟友”和“敵人”傳遞訊息。

比如,在1985年冷戰時期,里根總統的連任就職演說中就把蘇聯作為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主題。“世界上有的國家蔑視我們對人性尊嚴和自由的觀點。這個國家就是蘇聯。他們進行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軍,擴充彈藥庫和進攻性武器。”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1961年,肯尼迪向美國在聯合國中的盟友發表“重申聲明”。“至於聯合國這個各主權國家的世界性大會,”肯尼迪說,“在今天這個戰爭工具發展速度超過和平工具的時代,它(聯合國)是我們最後的、最美好的希望。我們願意重申我們的支持諾言,不讓它變成僅供謾罵的論壇,加強其對於新國、弱國的保護,並擴大其權力所能運用的領域。”

不要忘談美國精神

沒有一篇精彩的總統就職演說是不談美國精神的。在美國人眼中,總統就職是僅次於美國獨立日和蘋果派之外最具美國精神的象征。

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美國人總統奧巴馬在2009年宣誓就職時,就用了很大的篇幅講述美國精神的內涵。“我們面臨的挑戰可能前所未聞。我們迎接挑戰的方式也可能前所未有。”奧巴馬說,“然而,我們賴以成功的價值觀──誠實和勤奮、勇氣和公平、寬容心和探索精神、忠誠和愛國 ,均由來已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13

四面樹敵的余承東,為什麽急於給華為打上各種標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8/162189.shtml

四面樹敵的余承東,為什麽急於給華為打上各種標簽?
二說 二說

四面樹敵的余承東,為什麽急於給華為打上各種標簽?

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本文由二說(微信ID:chonger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蟲二。

任正非“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的叮嚀言猶在耳,“總是在冬天”的警醒以及“再提一次滅蘋果、三星,罰款100元”的要求,都沒能阻止綽號大嘴的余承東面對媒體和公眾時強烈的表達欲望。

余承東所代表的消費者BG話語體系表面看來與謹飭自守的華為文化格格不入,但在精神內涵上卻有相通之處,任正非就有這樣的表態:

“允許異見,就是戰略儲備。我對自己的批判遠比我自己的決定要多。”

而在目標相同的背景下,任正非也容忍個性的差異:

“所謂寬容,本質就是容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不同性格、不同特長、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組織目標和願景的旗幟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寬容。”

微信圖片_20170328135815

余承東左右開弓,四面出擊,對友商的抨擊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目的就是給從量變到質變的華為手機,提前貼上4個為友商量身定制的標簽。

標簽1:高端市場無視三星

在此前不久的華為P10發布會上,余承東對媒體表示,目前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格局已經從蘋果和三星變成了華為和蘋果,首次戲劇性的無視了保有龐大出貨量的三星。

微信圖片_20170328135821

之所以如此,恰恰因為銷量豐收的華為去年在高端市場並沒有靚眼的成績。

按IHS Markit的數據,2016年全球最熱智能手機是iPhone 6S,銷量6000萬部,第二名的iPhone7銷量也有5200萬左右,前10名中有4款iPhone,5款三星,僅有的中國品牌偏偏不是華為而是OPPO的A53。

華為從品牌形象和利潤考慮,突破高端產品是必然選擇,但4000元以上智能手機僅占整體出貨量的11%,p10頂配站上5000元大關,顯示了直面蘋果、三星的勇氣,余承東以受困於爆炸事件的三星為突破口並不奇怪,華為也被認為是最有資格挑戰三星的中國廠商。特別是在國足戰勝韓國的狂歡中,華為“不給韓國手機任何機會”的口號也更煥發出別樣的光芒。

標簽2:產品和技術超越蘋果?

余承東一邊調笑iPhone7拿換彩殼當創新,肯定賣不好,一邊自誇華為手機已經在產品和技術上超越了蘋果,下一步是實現生態和服務的趕超。

他的論據除了拿徠卡當賣點的雙攝就是舍棄高通Quick Charge和聯發科Pump Express而自研的SuperCharge快充技術,再加上瓦特實驗室的石墨烯電池,但實際應用中,華為未必比OPPOP的VOOC低電壓高電流快充技術有多大優勢。

微信圖片_20170328135825

蘋果的著眼點是對功耗的有效控制而不是快充,一向對大功率充電器做電路保護,這也是為什麽iPhone的續航一般,用戶仍覺得它比較靠譜。

余承東同時還不附帶任何解釋的甩出這樣的觀點,華為的4G內存要比友商的6G內存快速、流暢得多,以致有網友調侃,華為何不把4G內存手機直接標為6G?

華為的另一個突破點是安卓的老大難:卡頓現象,雖然谷歌宣稱全新的安卓8.0系統將告別卡頓,但在國產手機仍普遍使用安卓6.0的今天,卡頓和死機仍是死敵。調查顯示,安卓手機的卡頓比例在40%左右,iPhone僅為13.5%。

華為為此投入了很大精力,去年聯合阿里、百度、騰訊、網易共同成立了安卓綠色聯盟,通過安裝、啟動、崩潰、無響應、閃退、黑白邊、無法回退、界面異常、運行錯誤、賬號異常、卸載等十一個檢測項,對應用的第三方兼容性進行全面檢測。

微信圖片_20170328135829

華為從Mate9開始宣傳18個月不卡頓,這口號本身極為奇葩,因為它暗示手機18個月後將發生卡頓!華為大概也知道這是個槽點,又配上了更糟糕的文案:根據調查結果,18個月是消費者換機需求的平均周期,也就是說Mate9的有效壽命就是一年半。

標簽3:全面屏,我們要做就做到最好。

余承東要加入三星S8和小米MIX主宰的戰場,自然有搶占技術制高點的考慮,他相當大膽的透露,華為不做則已,要做就是整個上下機身的全透明。

擁有成熟產業配套的華為手機,自信可以在技術上壓制小米,牽制三星,雖然余承東現階段未必對全面屏感興趣,但他不會放過打擊小米發燒優越感的任何機會。

此前微博上曾經曝出一張疑似是華為全面屏工程機的圖片,圖中那款顏值很低的手機保留了窄小的前額,但下巴確實消失無蹤了。

微信圖片_20170328135833

從現在公布的消息來看,雖然華為mate10之前有全面屏的諜照流出,但很大可能不會采用這一方案,這只會是余承東在合適時機狙擊小米的秘密武器。

微信圖片_20170328135837

標簽4:華為靠技術創新領先,不靠促銷員!

OV在國內市場的高增長給所有手機廠商很大震動,特別是在3000元以上市場,蘋果和三星都丟失了相當份額,華為的份額也僅從13.01%增長到了13.29%,品牌美譽度的大幅提升並沒有反映到銷量上。

但余承東對整個市場格局的判斷仍然十分樂觀。

首先他認為OV的高增長得益於在四五線城市搶先收割了換機紅利,這與雷軍的看法類似,華為雖然力推nova支持千縣計劃,但頂多是對小城市用戶的羈縻之策,用余承東的話說,“在靠促銷員忽悠的地方,對我們不太有利”。

從態勢上看,華為也不太可能與OV近身肉搏,余承東承認過去一年華為手機的Marketing、渠道、零售費用增長過快,導致成本急劇攀升,已受到任正非的指摘。

對OV的反攻可能會聚焦兩點。

一是通過雲服務來提升華為手機的內在價值。國內用戶存儲在華為雲端的照片就有750億張,對p10用戶還開放了3個月的VIP服務,今年將向海外擴展,依托軟件和雲服務在硬件之外對其他品牌進行不對稱競爭是華為的主要方向。

微信圖片_20170328135841

二是在印度市場的逆襲。余承東對於偏向低端的印度市場本來興趣不大,印度最便宜的入門智能手機的價格僅為4美元,約合人民幣25元左右,但13億人口的印度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手機的事實以及國產手機占比超過50%的市場不容忽視。

華為與印度合作者Flex在欽奈的手機工廠已然準備完畢,在印度也設立了200家服務中心,計劃明年即占領10%的市場,同時把服務體系擴展到5萬家。

總之,在高端市場無視三星,技術上自稱秒蘋果,全面屏碾壓小米,渠道上又不屑OV的華為手機今年如何巨變值得觀察。

華為 余承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99

脫歐談判還沒開始,歐盟就開始各種“排擠”英國

盡管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商定在英國大選之後再正式開啟脫歐談判,但目前布魯塞爾已開始有組織地將英國企業排除在數十億歐元的合同之外,同時敦促企業轉移到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

避免“不必要的並發癥”

據英國《金融時報》獲得的一份內部備忘錄,歐盟委員會高級官員已經對工作人員表示在2019年前避免因英國產生的“不必要的額外並發癥”,凸顯出盡管英國尚未正式離開歐盟,歐盟的行政層面已毫不留情地發出陣陣寒意。

布魯塞爾明明白白地呼籲歐盟工作人員鼓勵在英國的私營部門為英國脫歐的“法律後果”做好準備,並考慮“在歐盟設立辦公室”以維持經營許可的必要性。一些機構還被告知做好敏感數據庫和英國斷開的準備,或許在英國正式脫歐的那天真的會斷開。

同時,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歐盟委員會及其機構預計還將在所有活動中充分考慮英國可能在2年後就將成為“第三國”的事實,包括在任命工作人員,或判定是否給一些研究項目或服務項目提供數十億歐元的直接合同等。

歐盟官員稱,歐盟結構性或區域性基金方面的支出不會凍結,因為這些基金是通過英國政府而非直接通過歐盟機構執行的。

然而,其他直接融資領域則正在收緊,布魯塞爾已經規定,如果供應商不再位於歐盟成員國,那麽最新階段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相關的任何合同都可以無罰金作廢。

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是歐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此前曾有英國媒體報道稱,英國脫歐也將面臨失去歐盟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統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訪問權,英國將同瑞士和挪威一樣,就訪問權和歐盟進行單獨談判並簽訂第三方協議。

同時,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和歐洲藥品管理局這兩大機構總部也將離開英國,目前這兩個機構的總部都在倫敦,雇員上千人,英國方面有意將這兩個總部留在倫敦,但歐盟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席納斯(Margaritis Schinas)最新表示,這兩個機構未來的總部所在地將由除英國外的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決定,正在脫歐的英國無權幹涉歐盟機構總部所在地,這是英國脫歐的後果。

英國大選後正式開啟談判

當地時間3月28日,特蕾莎•梅正式簽署了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脫歐程序的信函,第二天,英國駐歐盟大使提姆•巴羅將其交到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手中。一周後,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份有關英國脫歐的談判條件議案,授權歐盟在談判中以強硬立場對待英國。

歐洲議會投票得出,英國必須為脫歐付出600億歐元分手費並保證在英歐盟公民權益,歐盟才會開啟英歐自貿談判。

當地時間18日,特雷莎•梅忽然宣布將在今年6月8日提前舉行大選,不少觀察人士認為,梅在脫歐上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多重壓力,提前大選旨在增強特雷莎•梅政府的合法性和信任度,充分團結內部力量,從而更有底氣地和歐盟進行談判。而在反對派眼中,提前大選也被視為梅強勢脫歐態度的明證。

對此,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和梅商定在英國大選之後開啟脫歐談判。席納斯說:“歐盟委員會主席認為,和英國真正的政治談判將在6月8日選舉之後開始。”

同時,他稱歐盟委員會將在5月20日~22日間提交有關談判的意見草案,而歐盟總務理事會屆時可能會直接授權歐盟委員會專員進行談判的權限。

圖斯克則表示英國提前選舉不會影響其脫歐談判進展。圖斯克的發言人阿曼恩(Preben Aamann)18日稱,除英國外的歐盟成員國將按照此前的計劃繼續推進英國脫歐進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17

新三板做市指數連跌23天創紀錄 尋底路遇各種低於預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16/1106635.html

每經記者 冷輝 王小璟 每經編輯 畢陸名

4月10日到5月11日,三板做市指數連跌23天,刷新了三板做市指數連續下跌的歷史記錄。自三板做市指數2015年3月18日正式發布以來,從未有過如此長時間連續下跌的情況出現。究竟什麽原因導致新三板市況再度惡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專業人士。

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奔赴IPO,提前布局至關重要。關註公眾號“NBD財訪”進入微信平臺,獲取最優質新三板公司董事長的深度訪談,在此前專訪的企業中,金宏氣體等公司的IPO申請已獲證監會受理,確成矽化等6家公司已進行IPO輔導。

多因素疊加致指數下滑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此長時間的持續性下跌並不意外,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無論是創新層股票還是做市股票,這些“績優股”2016年報情況不如預期,落差比較大;其次是“精選層”等政策預期並未如期而至,投資出現了波動;再一個就是整體監管環境趨嚴、去杠桿明顯、市場的流動性收緊,不僅是新三板市場,A股、債市、房市等都在跌,新三板也受到波及。

付立春還特別提到,做市板塊的凈利潤2016年同比下滑了20%,加之不少優質的做市企業因為IPO等因素轉為協議轉讓,從三板做市指數成份股、做市板塊中離去,也影響了做市板塊的整體行情。

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表示,擬IPO集郵、扶貧集郵、“精選層”等概念炒作暫告段落,以及主板整體下跌等外圍的影響,是做市板塊下跌的兩個重要原因。

另外,周運南補充到:一是不少優質做市股票紛紛轉為協議轉讓,進而退出做市指數成份股;二是政策預期逐漸減弱,從去年底、兩會期間、五一期間等時間點,預期政策遲遲沒有落地;三是年報“變臉”太多,很多公司的業績大幅縮水甚至突然虧損,更嚴重的是,年報甚至無法正常披露。以上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市場整體下滑。

一家東南地區大型券商的新三板首席研究員告訴記者,年報披露、業績被證偽,政策進度不達預期,監管去杠桿、A股下跌等多個因素都是三板做市指數下跌的原因。上證指數近期也有19個交易日連續低開,新三板之所以連反彈都沒有,是因為市場流動性較差,在這個情況下不會有人“接飛刀”。而且做市板塊的跌法往往是“一步到位”,因為投資者只能和做市商做對手盤,還不設漲跌幅,沒有博弈空間,往上拉股價只會帶來更多拋盤和踩踏。

市盈率已不足22倍

在23連跌之前,三板做市指數也經過了一輪大漲。今年1月19日至3月28日,三板做市指數從1091.88點上漲至1162.23點,上漲70.35點、漲幅達6.44%。這是自2016年以來,三板做市指數出現的最大漲幅,創出近9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就在大家都認為市場終於要脫離底部的時候,三板做市指數又用23連跌為這場短暫的上漲行情畫上了句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2016年至今,三板做市指數曾有過兩次行情低點,分別是去年9月1日收盤的1075.94點和12月20日的1082.92點,此後都迎來了15天左右的反彈,分別上漲了22.69點和32.51點,幅度分別為2.11%和3%。目前,三板做市指數在1090點一線,接近此前兩次的歷史低點。

股價漲跌的本質是估值的變化。記者還發現新三板做市板塊的市盈率中值同三板做市指數表現出高度同步的特征。

從做市板塊市盈率中值(剔除負值)來看,2016年以來的最低點出現在去年12月15日,做市板塊的市盈率中值為21.37倍。而截至今年5月12日收盤,做市板塊的市盈率中值為21.81倍,不足22倍,距離歷史低點相差不多。部分行業平均市盈率(剔除負值)甚至跌破20倍,比如電信業務、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分別只有15.4倍和17.8倍。

比較新三板做市板塊與創業板、中小板的市盈率中值,盡管做市板塊的市盈率在逐漸“變貴”,但截至5月12日,也僅有創業板的3.3折和中小板的4折。2016年末到2017年初,做市板塊之所以相對於創業板和中小板在“變貴”,一方面是因為這段時期三板做市指數持續上漲,另一方面則是後者在擠壓泡沫、整體市場估值回調。此消彼長,做市板塊與後兩者之間的估值差距相對縮窄,未來如有創業板、中小板繼續回調等因素,二者之間估值差距仍有可能繼續縮窄。

一家華南知名券商的新三板做市部門總經理對此表示,不少優質做市股轉為協議轉讓或停牌,拖累了三板做市指數表現。目前1090點的位置、做市板塊22倍不到的市盈率中值,從歷史的角度來判斷是否低位不太適合,畢竟這個歷史太短。但這個位置肯定不能說高,說已經到了底部也難下判斷。而A股有可能會再度下跌,也會對新三板產生影響。

不過該人士同時提到,對於機構來說,該入場還是會入場。目前的位置不乏基本面穩固、經營發展良好的企業,估值也不高,機構還是會進行一些布局,挑挑揀揀也會有一些不錯的標的,就像A股“熊市”中的“漂亮50”。而如果制度改革提速、預期政策落地,比如再分層政策落實的話,那些有望進入新的層次且業績優良的企業估值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結構性機會仍存在

23連跌之後是否可以說市場已經見底或者接近底部了呢?投資者又該如何布局?

付立春對於前者的回答是“沒有”。付立春告訴記者,去年至今,從總體的行情上來看,市場交易量並不是特別的大。特別是做市成交的量,處於一種比較冷清的狀態,這種情況可能還會長期存在。新三板二級市場無論是漲還是跌,都是需要價和量的配合,如果沒有量的支撐,跌也跌不動,漲也上不去。二級市場的狀態現在是一種低位、低量的平衡,短期之內很難改變。

付立春還表示,某些板塊和概念還是會湧現,類似“精選層”等預期的脈沖式行情,在今年可能還會有。除了集合競價和大宗交易,7月1日實施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創新層審計新規,這些政策推出和實施對市場都會產生一些正負面的影響。

另外,上述券商研究員也表示,就目前市場狀況而言,是否是底部“不好說”。新三板不像A股,不宜拿A股的點位、支撐位等技術指標直接套在三板上,兩者之間的交易制度、流動性不一樣,能看的只有市盈率。目前,市盈率確實到了之前的低位水平,但如果炒短線,結局並不好說,很可能會“踩雷”。

“我個人感覺還沒跌完,投資者的情緒很差。”該人士同時稱,整體市場大環境不是很好,政策預期落空。先撇開這些不談,僅從基本面來看,2016年的財務狀況表現不佳,下降得很快,也許會導致大家對2017年的預期打個“折扣”。業績“變臉”對投資者的傷害很大,三板企業又不像A股企業抗風險能力強。仔細觀察,其實做市指數漲跌幅不算太大,主要還是底部有一些IPO概念股等結構性機會在帶動。

周運南的看法也類似。他說做市板塊是否到了底部,取決於新三板二級市場流動性的狀況。如果政策能及時跟進,市場流動性好轉,那麽可能底部為時不遠;如果流動性保持目前的狀況,那麽以目前三板做市板塊21~22倍之間的市盈率中值來看,還是不算低。

同時,周運南認為對投資者布局優質個股來說,目前可能是機會大於風險了。一是年報的“雷”已經炸得差不多了,二是很多集郵概念股和“精選層”概念也回調到底部了,三是交易制度改革的政策預期又逐漸明朗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75

海南概念偃旗息鼓,各種炒作為何總是“吃肉的少,挨打的多”?

4月16日一日的暴漲行情之後,“海南概念”便偃旗息鼓。4月17日、18日,Wind資訊統計的海南旅遊島指數連續下跌,兩個交易日跌去個8.8個百分點。

在以散戶為主導的市場中,A股從來不乏炒作:炒概念、炒地圖,炒主題…但事後來看,總是“吃肉的少,挨打的多”。譬如近日,“獨角獸”概念橫空出世,監管層也提示避免過度炒作。

“一個基金經理同行,去年他用兩成倉位在一個自認為最強的主題板塊里不斷做波段,進進出出,最後在那個板塊是虧損的。當你不知道價值在何處時,換個新方向很難;持有並拿住更難。”北京一家老牌公募基金經理何巖(化名)在與第一財經記者交流時表示。

不乏概念炒作

A股市場,概念主題層出不窮,因此素來不乏炒作。經驗教訓證明,概念主題的炒作往往一段暴漲後便進入跌勢,後知後覺者很容易成為“接盤俠”。

過去的幾年,A股概念不斷,幾乎引發全市場散戶及遊資參與的亦不少。比如雄安概念、PPP、“證金概念”等。

2015年股市異常下跌後,以證金公司為代表的“救市”形成市場一股新的力量。在其帶動下,證金買入的股票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這些股票也被戲稱為“王的女人”,典型代表是梅雁吉祥(600868.SH)。

2016年,A股興起一波PPP概念的炒作。Wind資訊統計顯示,2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144個交易日上漲31.25%,到了9月8日,150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過了40%。不過,之後PPP概念進入回調通道,雖然中間亦有反彈,但至今已經跌去近三成。

更早之前的2013年,市場炒作上海自貿區概念,以龍頭股外高橋(600648.SH)為例,自當年8月30日複牌起已上演了至少14個漲停板,股價翻番,並創出該股上市後的歷史新高。隨後,獲利資金紛紛離場,甚至出現搶跑之勢,概念板塊大跌。

梅雁吉祥行情並未持續太久。從2015年10月23日開始,梅雁吉祥則進入下跌通道,在160個交易日跌去近50%。

“2016年年中炒過芯片,全年炒過PPP,這些主題我們沒有參與。從結果來看,我們不參與的結果還不錯。反之,進去的人並不一定能真正賺到錢,實現正收益很難,坦率說,這種概念是很難把握的。”何巖坦言。

“一系列政策是有利的,但是否能落實到投資上並取得收益可能是另外一回事。A股從來不乏炒作,因為其散戶占比比較高,離成熟市場還有一段距離。”其進一步表示。

深交所數據顯示,2016年開始,機構投資者占比逐步提高,但證券賬戶資產量低於50萬的投資者占比為75%,顯示出A股依然是散戶為主的市場。這種情況下,概念性的炒作便或多或少存在。

“長期來看股市向著價值投資方向是無疑的,但中間一定會有反複,各種炒作還是會存在。”何巖認為。

事後來看,A股主題概念的炒作並非全無效果,只是在看到暴漲後才啟動投資,很容易成為接盤者。比如海南旅遊島指數在2月12日至4月16日期間上漲了32.7%,近兩日的調整亦在清理之中。

與此同時,A股依舊是情緒化極端的市場,在這個階段體現於對藍籌股的強烈追捧,中小市值股票均泥沙俱下。

事實上,今年來,很多基金經理在交流時表示,今年的機會不一定還是會聚焦在白馬藍籌上,而更有可能是真價值和真成長。

“那些炒概念的,炒各種花樣繁多的並購以後大量減持大股東高位套現的公司,我們會多加小心。”何巖也說。

監管力度加大

事實上,監管層對題材炒作的打擊力度愈發加大。

日前,監管層公布北八道操縱市場案,開出57億元史上最大罰單,對於市場各類題材股的炒作起到較大的震懾作用,前期持續大漲的科技題材板塊紛紛大幅下挫。

4月16日晚間,恒信東方(300081.SZ)公告稱,公司於去年5月變更募集用途,擬在海南設立“虛擬數字影視攝制培訓基地項目”。深交所隨即於17日就該事項下發關註函,要求公司說明在項目無任何進展的情況下披露上述公告的原因,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意圖。

在2015年的“證金概念”炒作中,披露證金持股的上市公司亦表現出不同的做法,一些是因為達到信息披露標準而對外披露,有的上市公司卻是打起了“算盤”:為了披露而披露。

不僅國內,國外對於概念炒作的監管亦很嚴厲。近期,全球數十家不知名公司先後公布了進入比特幣行業或將涉足分布式區塊鏈技術領域計劃,近幾個月來上述公司股價出現大幅飆升,這一異動情況引發SEC高度關註。“需杜絕、警惕沒有實體應用案例所支持的概念炒作。”

對於市場惡意炒作“證金、匯金概念股”的行為,分析人士指出這種籌碼博傻的行為,將導致市場扭曲、劣幣驅逐良幣,真正的有產業基本面邏輯支撐的股票反而被繼續冷落。

近期,另一個備受市場各方關註的便是“獨角獸”CDR制度的初現端倪。

3月3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幹意見》,避免市場過度炒作“獨角獸”也成為監管機構關心的方面。

針對試點企業概念題材多,易受市場追捧,上市後可能存在過度炒作的市場風險,證監會發言人表示證監會將采取相關措施,將嚴格按標準和程序甄選企業,把握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合理把握試點節奏;強化信息披露、市場監管和投資者教育,督促市場參與各方恪盡職守,歸位盡責。

“我們認為監管層對新經濟公司回歸的風險管理重心在於‘CDR與境外ADR(股份)價差合理化’,而非新經濟公司股價本身。”有券商從發行和交易制度安排上,站在市場參與者的角度建議,市價發行,不設發行指導市盈率;堅持市值配售原則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基石投資者與融券做空機制;設置跨境做市商,平抑市場價差等。

“以後國際上的公司互聯互通,很多公司都能用CDR這種方式來比較。另一方面,我們首先要觀察,近期的上漲僅僅是因為’獨角獸’的概念還是其他。如果是前者,我們不會簡單根據這一點(做判斷),最後還是要落實到基本面,由公司的業績增長和估值水平怎麽樣來決定是否投資。”何巖也說。

上述券商同樣也表示,股票價格長期趨勢取決於公司基本面和估值,CDR和境外ADR(股份)均受此影響。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則認為,很多獨角獸已經過了快速成長期,且境外股市高漲,這些獨角獸股價很高,投資者分享獨角獸成長紅利的可能性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90

商務部:美方一直沒有停止采取各種使貿易摩擦升級的措施

過去兩周,美國華盛頓連續迎來兩場聽證會:當地時間19日,美國商務部聽取了美國就進口汽車及零配件作“232調查”的意見;當地時間24日及25日中午,根據對華“301調查”,就價值16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問題召開聽證會。有趣的是,在上述兩場聽證會上,絕大多數利益攸關方,都對征稅表達了反對意見。

在今天的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註意到,在“232調查”聽證會上共有來自美國和其他地區的共44個利益攸關方發言,其中43家反對,認為汽車及零部件屬於典型的民用產品,發起所謂的“國家安全調查”,缺乏正當理由,不符合美國汽車產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希望美方正視業界和消費者的呼聲,作出正確的政策選擇。中方將密切關註美方調查進展,堅決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此外,關於美方發起對華301調查並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的問題,高峰稱,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美方指責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產業政策方面采取不公平行為,是歪曲事實、站不住腳的。據我們了解,在美方公布的300多份書面評論意見中,有九成以上的利害關系方表達了反對意見,這已經充分說明問題。“我想強調的是,自美方發起對華301調查以來,美方一直沒有停止采取各種使貿易摩擦升級的措施,卻反而指責是中方導致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孰是孰非,不辯自明。”

圖為第一財經記者郭麗琴在報道現場

兩次參與301調查現場聽證的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易波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現場除了6家企業反對之外,在場的82位代表均表達了反對意見。一天半的時間共有11個小組,24日有8個小組,25日有3個小組。7月31日公共評論期結束不久之後,美國會發布最終清單。

這六家反對的公司包括四家美國鋼鐵企業,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Solar World),一家與中國公司ZPP有競爭關系的電纜生產商(Southwire)。兩次聽證會,美國零售商協會都有派團參加,表達對零售行業征稅的不滿。

“反對征稅的主要是進口商,需要從中國進口中間品的生產商,反對的則是與中國有競爭關系的企業。”易波說。

他與幾家鋼鐵公司分到24日最後一組。四家美國鋼鐵公司來勢洶洶,認為雖然援引“232調查”,美國已經對中國的鋼鐵和鋁制品征稅,但“301調查”還需要征收那些未被覆蓋到的產品。易波的觀點是,“232調查”和“301調查”有區別,如果已經對鋼鐵和鋁制品征稅,再次對該品類征稅,則不太公平。

去年8月,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授權下,USTR宣布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今年4月,USTR公布對華“301調查”征稅建議,並公開征求意見。征稅產品建議清單涉及中方約500億美元出口商品,建議稅率為25%,涵蓋約1300個稅號的產品。

7月6日,美方開始第一輪關稅措施,即針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中方隨後進行了反制,針對34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25%關稅,並在WTO就美國對華“301調查”項下正式實施的征稅措施追加起訴。此次,美國USTR所舉行的聽證會是針對美方第二輪關稅,即涉及總價值約160億美元、種類涵蓋半導體、電子產品和化工產品等284個類別的中國對美出口產品實施關稅進行聽證。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