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二手反覆 CCL三指數跌

1 : GS(14)@2017-10-09 03:47:08

【本報訊】二手樓價走勢反覆,CCL三大指數全線向下,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在160點反覆徘徊,最新報160.75點,按周跌0.12%。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CCL Mass報161.63點,按周跌0.52%。CCL(中小型單位)報159.95點,同樣按周跌0.52%。上述兩個指數同樣連跌三周,分別累跌1.02%及0.9%。惟豪宅樓價表現突出,CCL(大型單位)最新報164.69點,連創歷史新高,連升兩周共3.61%。美聯吳肇基表示,鰂魚涌太古城綠楊閣低層D室,實用922方呎,累減235萬元下,以1,445萬元成交,呎價15,673元,低同類單位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3/201617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75

【飲食籽】反覆燜焗夠腍滑 香而不羶古法羊腩煲

1 : GS(14)@2017-11-13 03:55:54

燜一會焗一會煮出來的羊肉,腍滑不硬,皮也可以煮得腍。

【飲食籽:大廚秘技】一鍋滾熱得劈劈啪啪作響的羊腩煲,還沒吃到嘴邊已覺得一陣暖。惟一咬下,卻發現那塊羊皮硬得咬不動(俗稱「沙皮」),當下美味的聯想即告幻滅!「沙田18」的總廚何振雄師傅就教路,要想羊腩煲香而不羶,肉又腍滑,需要分兩個步驟去處理羊肉。


「最先要做的是去羶。」何振雄師傅指先把羊肉白鑊乾煸,再加水汆燙,羊羶味基本便會消除掉。想羊腩燜得腍滑不硬,不能一味硬攻去開火燜,「要燜一會焗一會,再燜一會焗一會,羊肉才會腍滑。」何師傅說不論是燜比較流行的港式枝竹雙冬羊腩煲,還是他這次示範的古法筍乾燜羊腩煲,講究的還是火候的控制。


古法羊腩煲

何振雄師傅是沙田凱悅酒店「沙田18」的總廚,入行超過三十年。


吃筍乾更有風味 清水蜜糖水各浸一晚

燜羊肉時,一開始最好多加水直至蓋過羊肉面,頭半小時要開大火煲,之後收中火煲一小時,再熄火焗半小時,如是者需要重複一至兩次。「這樣一焗,讓味回到肉內,而餘溫能令肉更滑。強行用猛火去煮會沒那麼好吃。」何師傅提示着。至於要燜焗多少次,便要視乎當天所煮的羊腩了,何師傅說羊肉買回來,經過上述的乾煸和汆燙後,如果摸起來的皮仍然很硬的話,那便是沙皮,想要把皮也燜得腍,便要最少燜焗約三次才會腍身。至於配料,一般會用枝竹、冬菇、鮮冬筍等,這次何師傅建議用筍乾來燜羊腩會更具風味。不過筍乾沒煮之前,聞起來是一陣難以形容的怪味,想要煮出來變得更好吃,便要跟隨何師傅的妙方,先將筍乾用清水浸一晚後,再用蜜糖水浸泡一晚,這樣便可以徹底清除怪味,只剩下筍乾的濃郁筍香,跟羊腩煲最為合味。

材料

黑草羊腩件2斤筍乾(切件)8両陳皮(已浸)2片薑(切片)1両半南乳30克磨豉醬30克片糖碎10克生抽1茶匙老抽1茶匙鹽適量米酒2湯匙蒜苗(切段)1條水適量


這次燜羊肉的配料以筍乾為主。

筍乾(右)要早兩天開始處理,吃起來才不會有一陣怪味。



工具:砂鍋、鑊時間:4小時30分鐘快手指數:★★☆☆☆

羊肉乾煸至表面帶點啡色才加水去汆燙。

做法

1.筍乾預早浸一晚清水,再浸一晚蜜糖水,切件備用。燒熱鑊,不加油,白鑊入黑草羊腩件,大火乾煸。

羊肉汆水時會浮起一層泡泡,最好把泡泡撇走,羊肉才不會留下羶味。


2.把羊腩件乾煸至表面帶點啡色,加水至蓋過羊肉,燒滾,把滾起的浮泡撇走,一直至水開始變清澈,撈起備用。

把醬料炒開再加羊肉,不會有羶味。


3.燒熱油,把薑片炸至金黃撈起。另備一鑊,加油爆磨豉醬、南乳和薑,加入羊腩件繼續爆炒,下片糖碎,再灒入米酒繼續炒。

一開始加多些水,燜煮時便不用再加水。


4.在鑊中加水時至蓋過羊肉面,加入筍乾件和陳皮,再下生抽、老抽和鹽調味。換到砂鍋中,大火滾起,加蓋燜半小時,收中火燜一小時,熄火焗半小時。開蓋檢查肉是否軟腍,未腍便重複多一至兩次這步驟。臨吃前放入蒜苗即成。

貼士

羊腩件一開始要乾煸,不能加油去炒,不然煸出來羊肉會不夠好看和不夠香。謹記乾煸時要快手,否則羊腩件會燒焦。


採訪:謝翠玲攝影:劉永發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8/202071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59

恒指再升180點 分析:升幅太集中料後市反覆

1 : GS(14)@2017-11-19 12:56:19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走勢先高後低,早市承接外圍高開後向好,最多升超過300點,不過未能企穩29,200點關口,尾市升幅收窄,惟在曾創出新高的騰訊(0700)和平保(2318),以及內銀股帶動下,收市仍報29,199點,上升180點,國指升0.65%;大市成交額為1195億元,連續10個交易日破千億。有分析員稱,騰訊強勢支撐近日升市,但需留意其他股份動力不足,或成後市調整誘因。

連續10日成交破千億

昨日「北水」通過互聯互通淨買入港股的金額為34.81億元,另外官媒發表文章批評貴州茅台的業績不能支持其股價大幅上升,南水通過滬股通淨沽出貴州茅台達11.29億元人民幣。

除了騰訊支撐大市,前日上升5%的平保昨日曾經創80.25元歷史新高,全日升1.29%,報78.85元。此外,內銀股表現不俗,工行(1398)、建行(0939)和中行(3988)分別上升2.15%、1.79%和0.27%。前日除權的九倉(0004) 昨跌5.2%,為表現最差藍籌。

港股基金一周流入7.9億

富瑞發表報告稱,截至本周三(15日) 為止的一周內,中國股票基金錄得淨流入4.51億美元(約35.2億港元);香港股票基金亦錄得淨流入1.01億美元(約7.9億港元) (見圖)。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雖然恒指上升但相當「辛苦」,升幅亦只集中在個別成分股和板塊,其他未能跟上,預料後市依然反覆,股市若要再上升,升幅需要擴散至其他成分股,支持位在28,500點至28,800點。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認為,騰訊勢強,下周再上升至29,400點不難。對於內地有傳言稱,平保短期將宣布分拆陸金所上市,羅尚沛認為現時升勢過急,如果分拆消息沒有出現,回調力度將會相當強,不過若消息成真,升至85元亦不足為奇,建議再觀察下周情况再決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57&issue=20171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286

What we are reading:放心吧!大勢反覆向好

1 : GS(14)@2018-02-25 03:24:46

「今天,過胖奪命超過飢餓,終老超過傳染病,自殺超過戰爭。」《人類大命運》作者指出,現代人已有翻天覆地的神能,不用寄望上天安排命運。哈拉端和主流知識份子一樣,雖不否定人類史無前例的物質文明成就,但更關注今人類面對的存亡危機、心靈貧乏和社會不公;右翼和保守宗教則怪罪我們叛逆道統和威權,以致今天種種的淪亡和敗壞,誘人嚮往虛構的「偉大的過去」。太平盛世,「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無人對「唱好」感興趣。傳媒人以監察權力、揭露內情為己任,聚焦於負面,正好迎合人的本性,我們生活逼人,為兒女擔憂,而時間卻會療癒傷痛。所以,過去總是美好純真,今天的標準卻不斷提高,前路茫茫,令人悲觀。不過,放眼歷史,環顧全球,大圖像卻大相逕庭。著名認知心理學者Steven Pinker透過由專門數據組織搜集的資料,指證全球文明不斷在進步:從健康、存活、財富、公平、環境、和平、安全、恐佈主義、民主、權利平等、知識、生活水平、快樂和滅絕危機多個範疇的75個指標的演變可見,人類文明200多年以來,特別是近30年,一直反覆向好,沒有例外。「唱好」甚少受大眾關注或知識份子的尊敬,現代歷史學者甚至認為有違專業本份。Pinker曾在2011年暢銷書中獨排眾議,力證全球暴力正在減退,竟得到不少知識人士的普遍認同;7年後以更大的野心譜成一部歌頌人類進步的「證據為本」史詩式巨著。新書《Enlightenment Now》剛於日前(2月13日)出版,筆者迅速讀畢,有賴認為此書是畢生最好的Bill Gates提供預覽及作者近月在 Twitter的分享。
EN分為三部。教授首先鋪陳一個全面運用現代科學的框架,剖析人類存活狀況,然後以大部份篇幅,透過上述75個歷史圖表描述人類自啟蒙運動以來在各範疇內反覆向好的狀況和成因。海量證據面前,讀者很難不被說服。學界對EN的定論雖然言之尚早,但近日的多篇書評大致正面。史家David Wootton認為單憑數據分析充其量只能構成一部溫馨歷史(comfort history),但承認EN是一個不錯的故事。
Pinker無意指責今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更直言以他今日的地位,不怕來自各方的攻擊,才敢於無視學術禁忌和誤區,為現代文明還個公道:「啟蒙精神不斷推動人類進步。祖先以理性、辯論和求真的組織機構取代教條、傳統和權威;以科學取代迷信和魔術;以人本主義對普世繁榮的追求擴闊族群、國家、種族、階級和信仰的狹隘價值觀」。在最後的第三部,教授以現代語言重新陳述理性、科學和人本主義三個居功至偉的啟蒙運動理想,當中隱見一段江湖恩怨。作為超越實證科學與人文學科的「第三文化」表表者,Pinker曾在2013年發表《科學不是你們的敵人》鴻文,呼籲少數「第二文化」文字人放下成見,不要自絕於科學:「放心吧,科學有使命去豐富和多元化人文學科的學術知識工具,而非抹殺它們」,他其後和雜誌編輯 L. Wieseltier的高調辯論促成本書的合約。雖然5年後EN不再提及「與雜誌知識份子的爭執」,更明言科學必須服膺於人文主義精神,但Pinker不忘重申,「科學是人類及至宇宙最引以為傲的成就」,「科學不只於羅列一些事實,它早已與哲學和理性合而為一」。
TC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8/203083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936

鮑威爾暗示或加息4次 美匯升 上季GDP輕微下修 美股反覆

1 : GS(14)@2018-03-01 08:09:44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新任主席鮑威爾明言加息或較預期多,昨公布的美國第四季GDP按季折合成年率修正為增長2.5%,較初值下調0.1個百分點,符合預期。這主要由於3年來最強勁的聖誕旺季消費支出,導致進口增加,庫存增長受限,令上季的GDP增長較第三季的3.2%增幅顯著放慢。第四季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按季折合成年率修正值為1.9%,跟預期及初值一致。

市場關注到聯儲局可能加快加息,美匯指數昨升至90.6水平,創逾1個月高位。美元兌加元今年以來首次升穿1.28。期金跌穿每盎司1320美元水平。不過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回落至2.9厘以下。美股早段止跌回升,道指曾升逾150點,惟之後又曾倒跌。蘋果、高盛早段升逾0.5%。市場憂慮英國「脫歐」協議難以達成,英鎊兌美元昨跌0.8%至1.379,是2月9日以來低位。

脫歐協議恐難產 英鎊跌

美國上季進口增長14%,是2010年第三季以來最快的增長,抵消了美元疲軟帶動的出口增長,由此導致的貿易逆差,把上季GDP增長減去1.13個百分點。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2.3%,較2016年的1.5%增幅顯著加快。不過增長動力似乎自年初以來有所放慢。數據顯示,美國1月的零售銷售、房屋銷售、耐用品訂單及工業生產有所下降。昨公布的1月待完成房屋銷售意外按月跌4.7%。此外,出口下滑,美國1月商品貿易逆差擴大至逾9年來最高。由於季節性因素,美國首季經濟增長一向相對較弱,但隨着減稅及財政刺激措施推出,今年餘下時間經濟增長可望加快。

統計:美股3月多做好

不過本月仍要面對聯儲局加息等因素,聯儲局亦會公布對通脹和利率的最新預測,有可能超出目前的預期,令股市再次波動。鮑威爾首次向國會作證,對美國經濟前景作出樂觀評估,令市場揣測聯儲局今年的加息次數,可能高於目前預期的3次。他表示,今年以來美國經濟的表現,比他在去年12月的預期更強。自去年底的預測以來,他對通脹上升的信心增強,或有理由支持加息次數比預期多。他承諾將繼續循序漸進加息,防止經濟過熱,其言論拖累美股周二下挫。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員認為本月加息的概率達87%,預期今年加4次息的概率增至33.6%(見圖 )。

股市經歷動盪的2月後,進入了通常相對穩定的3至4月。標普500指數上月初曾較1月高位跌10%,之後收復大部分失地,整個月跌2.8%。投資研究機構CFRA表示,2月為標普500指數表現第三差的月份,而3月則是表現第三佳的月份。回溯至1945年的數據,標普500指數在3月有三分之二的時間上漲,在4月該比例更達69%。Bespoke創辦人Paul Hickey亦向CNBC稱,自9年前的牛市開始以來,3月的標普500指數升幅略低於3%。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53&issue=20180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163

黃國英:巿况反覆 慎選股減槓桿

1 : GS(14)@2018-03-06 03:41:50

【明報專訊】世界政局風雲變幻,投資市場自然波譎雲詭,反反覆覆、上上落落已經變成了另外的一種新常態,但即使如此,其實投資市場整體上來說,情况仍然算不上很壞。稍前的急挫既急且勁,道指單日的跌幅可以達到1600多點,當然可以令投資者聞風喪膽、風聲鶴唳了。現在雖然也有下挫,但相對起來,仍然算是溫和很多。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放鷹」,從而就出現了反彈後的新一輪跌浪,但和早前的急跌相比,仍然只是小巫見大巫。從力量和動能來看,就可以看出是溫和得多。

這輪有秩序的下跌,內在的情况還有很多的不同。去年因為股票市場不斷上升,投資者都是滿持貨,甚至是用窩輪、槓桿都全部出動來爭取最大回報。但經過稍前的一輪暴瀉,單日跌幅竟然如此驚人,投資者就學乖了,改變成不會再全倉出擊,把自己的安全系數調高,抵禦波動的能力因而大大增加。因此就算出現連續下跌,市場仍然是處變不驚,側面說明以往哪些高槓桿、高風險的操作已經有所收斂,於是就促成現今的市况了。

有序下跌 科網金融旅遊板塊尋寶

現在的投資者最重要是考慮兩點,第一點是未來的通脹會否變得非常強勁?另外一點 就是要尋找哪種股票能夠抵禦加息和通脹的侵蝕?投資者要適應新形勢,未來市况不會太差,但也不會太好。最近的恒生(0011)、銀娛(0027)業績,其實情况亮眼,說明了企業經營是有可為之處的。但大環境是利息上升,對企業前景不利,好淡糾纏下,市况就會出現上下波動,其實是十分正常。因此未來就算下跌,也是屬於有秩序地下跌,甚至是陰乾式下跌,就好像去年慢慢上升的市况一樣,只不過是方向倒轉過來而已。現在投資操作的情况,就變成了一個選股遊戲,最重要是分辨出哪些將會成功和哪些將會失敗的生意而已!

未來趨勢相信只有科網、金融和旅遊板塊會比較有利,投資者就適宜在這幾個板塊中尋寶了。未來整體趨勢不必過分悲觀,可能是一半上升一半下跌,甚至再差一點是三成上升七成下挫而已,但如果選對了股票,大市下挫又和你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投資者站對了隊,股份上升就有賺錢的份了。反而指數的操作就會很困難得多,忽升忽跌會令投資者無所適從,因此指數的操作就是少沾手為妙。最重要是找到市場中的贏家股份,這樣就有運行了。還有今年不適宜使用高槓桿,去年整體大市是「慢牛」上升,借錢、高槓桿來「坐貨」賺錢是正常操作,但今年卻已經發生了變化,再蕭規曹隨恐怕就會鎩羽而歸。投資最忌就是一本通書看到老,去年可以「食大茶飯」的,今年照辦煮碗就可能要「乞米」,如果死守不改轅易轍,就很容易會掉入陷阱而難以自拔了。

政治上看就要考慮習近平主席鞏固了權力之後情况變化如何,整體來說,以往以GDP 的計算來作股價方向的預期應該要有所改變,現在股價的側重點應該要變成集中在環保、改善人民生活質素這些類別中尋找。中國已經從追求增長進化成改善生活,投資市場的操作亦要因時而變,否則就會落後於形勢。在金融類別中選股優先考慮的就是金融科技,首選當然是中國平安了(2318);科網股來說,騰訊(0700)當然是不二之選;至於旅遊業方面,應該着眼於航空公司類和酒店類,那些網上旅遊服務業就不宜沾手。

中國聚焦改善生活 首選平保騰訊

機場來說,上海機場應該是最佳,北京首都機場和深圳機場都各有問題。首都機場(0694)因為新創建(0659)持有了大量股份,只有等到新創建全部沽清才會有一飛衝天之日。深圳機場則是另外一種矛盾,就是因為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預計有很多人將會乘車來香港使用香港的機場,換句話說,就是對深圳機場有一個潛在的打擊,在情况未明之前,深圳機場都應該會被壓抑,難以破位上升了。當然現價會相對較低,但如果要有可觀回報,就要預計需要作一個較為長期的持有了。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78&issue=2018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261

意國懸峙國會 歐元反覆

1 : GS(14)@2018-03-11 23:42:18

【本報綜合報道】意國陷懸峙國會,歐元好淡爭持。意大利大選結束,一如預期出現沒有單一政黨於議會內取得多數議席的懸峙國會局面,歐元兌美元昨大部份時間走勢反覆,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30分,跌不足0.1%,報1.2307。意大利大選結果未有出現令市場意外的極端情況,歐元昨亞洲市早段造好,曾升0.4%,創1.2367的兩周高。不過之後好淡爭持,最多曾跌0.4%,低見1.2269,其後跌幅收窄並重上1.23。瑞穗銀行首席市場策略師Daisuke Karakama指,意大利大選結果對歐元影響有限,又認為歐元今年最大焦點並非歐元區政治情況,而是歐央行會否逆轉量寬,另一焦點是歐央行會否開始討論調整利率水平。意大利富時MIB指數低開2.1%後跌幅大為收窄,昨尾市跌0.8%,報21735點。上周錄四連跌的德國DAX指數及英國富時100指數,昨從早段的約一年低位收復失地,尾市齊齊向上。美國貿易戰憂慮續困擾亞洲區股市,韓國KOSPI指數昨跌逾1%。

油價先升後跌

利比亞石油產量減少的消息一度支持國際油價昨走高並升逾1%,但國際能源機構(IEA)料美國未來5年會主導石油行業,觸發油價倒跌。布蘭特期油昨最多曾跌0.3%,低見64.21美元;紐約期油曾跌0.2%,報61.16美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6/203237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450

港股表現反覆 農行獲看好升逾半成

1 : GS(14)@2018-03-19 04:26:08

【明報專訊】港股昨日表現反覆,早上低開後急升115點高見31,709點,前晚美股回吐逾百點,表現偏軟。惟騰訊(0700)尾市抽升,恒指午市跌幅收窄,於收市競價時段(U盤)更拗腰倒升55點,收報31,601點,全日僅升7點或0.02%,成交1101億元。國企指數升49點或0.39%,報12,746點。

昨日2.26億元北水流入港股,比前日的10.46億元大幅減少78.39%。重磅股騰訊將於下周三(21日)公布業績,花旗將目標價由482元調升至538元,維持「買入」評級,昨以全日最高位462.8元收市,收市升0.61%,推升恒指20點。

花旗唱好 騰訊收報462.8元

農行(1288)前日宣布向匯金公司、財政部等7家機構非公開發售A股,集資最多1000億元人民幣,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市場並未因此對農行和內銀持負面看法。前日收市後,農行公布去年純利按年升4.9%,昨收市上升5.37%。其餘三大行亦做好,中行(3988)升1.84%為表現最佳藍籌,工行(1398)升1.14%。

高盛報告表示,集資對農行的每股盈利及每股資產淨值攤薄最多可達6%及1%,惟可透過新資產提高資本回報率。申萬宏源稱,農行增發由7家機構全數認購,並未向次級市場,即股市融資,不存在「市場抽血」效應。農行未參與三大行在2011年補充資本行動,是次增發只是為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不代表其他大行需要融資。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昨日發布,將中保監與中銀監合併為新監管機構,並將擬定法規等職能移交人民銀行。消息未對內險股有太大影響,走勢個別發展,中人壽(2628)升0.42%,平保(2318)下跌0.46%,新華保險(1336)跌1.71%。

耀才:市場觀望美數據兩會消息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美國昨晚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前夕,市場擔心若數據偏強加息會提速,加上近期中國兩會傳出多個消息,市場以靜觀其變為主,因此港股比較呆滯。他認為早前大市已經累升不少,預料下周騰訊公布業績前,恒指會在31,500點附近拉鋸。至於中國重組銀保監,植耀輝認為影響需要時間觀察,不過中銀監與中保監很多時看法有分歧,合併後金融監管或會再收緊,需要視乎下一步部署。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79&issue=201803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86

美CPI按月放緩 道指反覆 加息4次機率跌至26% 撤換蒂勒森不利股市

1 : GS(14)@2018-03-19 04:26:14

【明報專訊】由於汽車、電訊服務等價格下滑,美國通脹升勢緩和。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月升0.2%,升幅較1月低0.3個百分點;按年則升2.2%。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類別,核心CPI按月升0.2%,升幅較1月低0.1個百分點;按年升幅則維持在1.8%。按月數據符合經濟師預期,按年數據則略低於預測。相對溫和的通脹數據,料不足以動搖當前的貨幣政策。

聯儲局預期,只要通脹升幅符合預測,今年將加息3次。數據公布後,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員預計聯儲局今年加息4次的概率降至26%,較數據公布前下降了2個百分點。美匯指數跌穿90,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微跌至2.86厘。

美匯跌穿90 10年債息跌至2.86厘

受通脹數據刺激,標普500指數曾突破2800點,是2月初以來首次,道指早段最多升逾130點,但升勢維持不久,一度倒跌近百點,至凌晨零時50分,又回升27點。受蘋果股價上漲帶動,納指早段創新高。

但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撤換國務卿蒂勒森,美股早段先升後回。由於特朗普認為蒂勒森的想法過於建制派,市場擔心蒂勒森離職後,白宮更趨向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恐影響美國經濟。此外,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期,美國下月的頁岩油產量將創新高,國際油價跌逾1%。紐約期油在每桶60美元水平徘徊。布蘭特期油跌至每桶約64美元。

經濟師﹕通脹重返「毋須擔憂」水平

美國2月的汽油及燃油價格下跌,整體能源價格則微升0.1%。新車價格指數連續第2個月下降。無線電話通訊收費按月跌0.5%,按年跌9.4%。上述因素抵消了服裝、運輸服務、飛機票等部分的升幅。

Navy Federal Credit Union經濟師Robert Frick表示,2月份通脹重返「毋須擔憂」的水平。CPI數據在聯儲局下周會議前公布。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分析師預期本月加息的概率為86%。

VIX期貨 反映市况將持續動盪

上周公布的2月私人機構工人平均時薪增幅也有所緩和,按年升2.6%,略低於1月時的2.8%按年升幅,反映美國工資和物價壓力仍較為溫和。

不過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包括對冲基金在內的槓桿基金持有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期貨好倉合約超過淡倉合約,是2016年2月以來首次,反映市場人士認為市况將持續動盪。加拿大央行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不確定,已限制加拿大的投資活動。美元兌加元升0.6%。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71&issue=201803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90

李順威﹕金髮女孩未消失 股市反覆向好

1 : GS(14)@2018-03-19 05:04:26

【明報專訊】近周市場多的是消息,最先是美國聯儲局新任主席鮑威爾在國會發表言論,語調樂觀,市場立即調高今年加息機會,一些銀行更提出今年可能要加息五次。在第二次聽證會發言,鮑威爾的言論有些少調低下來。市場正在左顧右盼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宣布向入口鋼鐵和鋁徵收懲罰關稅,市場擔心掀起貿易戰。然後又有歐洲意大利選舉,民粹派取得重大勝利。市場於是繼續波動。

加重市場觀望氣氛的還有環球央行政策去向,三大央行發出不同信息。美國多名聯儲局成員發言,Kaplan支持今年有3次加息,聯儲局應該開始收緊政策,失業率今年會下降至4%之下,現在已經在或者低於充分就業,加息是維持經濟增長的最好辦法。

聯儲局成員發言鷹派 市場添壓

另一名成員Brainard說美國經濟增長的頂頭風現在變成順風,減稅會刺激經濟增長,順風會加速加息步伐,有信心通脹會支持循序加息。他並不擔心加息對市場的影響,因為信貸差價仍然收窄,美國家庭槓桿仍然不高,核心銀行體系的槓桿受控制,短期超過2%通脹目標是可以想像的。兩位成員的發言都比較鷹派,在市場比較緊張的時間,加重了壓力。

但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國會確認聽證會上表示:(1)重點是通脹達標,在2019年財政年度達到2%目標是普遍共識,但距目標仍然很遙遠,有下行風險和價格預期的不穩定性,通脹仍然有些疲弱;(2)通脹未達標之前,少些寬鬆是難以想像的;(3)不會想像日本央行不能買到足夠債券,也不會在通脹達到2%目標之前超過買入金額;(4)退市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但視乎退市方法,現在不適宜討論具體情况;(5)日本投資者有本土資產取向,因此日本債券出現大沽售的機會不大,外國投資者轉換資產的可能較大,需要保持財政健康以維持信心,因為本土資產取向不能支持日本債券穩定。

美股指表現各異 半導體重返高位

歐洲央行會議維持利率政策不變,但是卻刪除了「如果前景不理想或財務情况不符合增長和通脹路向,央行將增加資產買入計劃的數額和時間」一段說法,使一些市場分析認為是央行開始改變鴿派的調子。央行維持2019年和202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預測,但是調高了2018年的預測,由2.3%調高至2.4%;維持2018年和2020年通脹的預測,但是將2019年預測由1.5%調低至1.4%。這個調低使央行在2018年底加息的機會下降。歐元在公布之後上升,不過於行長發言之後回落,因為市場又走出了另一個解釋,刪除增加寬鬆數額一段文字可能並無新的意思,只是對於現在歐洲經濟改善的一個反映,而不是政策轉向。

不過,除了日本和歐洲股市曾經下試2月低位之外,美國股市三大指數(道指、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都未有回到2月低位。近日股市走勢有幾個重點需要留意:界別和股票的相關系數下降,因此出現不同指數不同界別和不同股票的相異走勢。最明顯的就是美國三大指數之中,道指表現最差,納指相對和絕對表現都好得多。在風雨飄搖之際,半導體股指數已經重返今年高位,我經常提及的軟件股也是升多跌少,主要指標股全部都在今年高位。

經濟增長通脹未至 納指新高

其實近日也有不少好消息,包括朝鮮願意就核武作出讓步,美朝將會在5月舉行破冰會議;環球經濟數字大都維持增長;日本央行行長黑田多次強調會維持量化寬鬆;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基督教民主黨達成協議組成新政府;信貸差額仍然相對穩定;在加息陰影之下,債券息率並沒有升越2月高位;企業債券市場方面有資金流出,但新的債券發行仍然很有支持——CVS發行歷史上最大額的企業債券,結果反應熱烈,而且新債上市之後亦有不錯表現。

更近的好消息有美國2月份就業職位增加31.3萬份,高於預期的21萬份;失業率4.1%,高於預期4%;平均時薪上升0.1%,低於預期0.2%。這組就業數據是最好的「金髮女孩」(Goldilocks Economy)情况,就業增加,但是薪金增長低於預期,反映既有經濟增長,又沒有通脹;此外,失業率上升反映就業人數增加,即是說市場仍然有剩餘勞動力。就業數字公布之後,美股上升。科技股表現最佳,納指新高,2月跌市彷彿成為過去。

[email protected]

[李順威 牛熊共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96&issue=20180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