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公募年度排名戰打響 貨基沖量效應劇減

2016年即將逝去,一年一度的基金公司排名很快就要出爐。由於行業排名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公司的品牌與外界的認可度,如今基金公司們正在打響年度“排名戰”,尤其是對規模考核較為重視的公司參與態度最為積極。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與往年貨幣基金在年末發力情況不同的時候,今年年末沖量的主力軍或許將屬於委外業務。一如今年6月《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巨無霸“定制基金”乍現 10萬億委外重塑公募生態圈》一文所講,大量委外資金的入場正在改變行業的格局。而接下來,委外資金極有可能在排名戰的最後關頭改變2016年度多家基金公司的最終排名。

前十競爭異常激烈

臨近年末收官之際,一年一度的基金排名戰已經打響。尤其是一些所處排位比較尷尬的基金公司,如今正在奮起,力爭占據有利位置,保住行業的優勢排名。

依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9月末,天弘基金、工銀瑞信、華夏基金分列行業前三,對應的公募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8321億元、5594億元、5365億元。天弘基金穩坐行業第一,工銀瑞信則是連續兩個季度超越華夏基金,領先優勢為229億元,但如此優勢未能提前鎖定老二之位。在最後一個季度,若華夏基金奮力直追,工銀瑞信保持規模平穩增長或者出現縮減,第二大公募的歸屬仍有懸念。

公募資管規模4000億以上的基金公司還有易方達一家。截至9月末,易方達管理的公募資產4473億元。3000億以上的公募還有南方基金3898億元、廣發基金3597億元、嘉實基金3202億元、匯添富3050億元,行業的排位為5-8位。2000億以上公募還有中銀基金、博時基金、建信基金、招商基金、鵬華基金、富國基金,對應的管理規模為2926億元、2912億元、2837億元、2727億元、2426億元、2157億元,排名為9-14位。

在前三大基金公司保持明顯優勢的情況下,誰是另外7家前十名的基金公司則懸念叠起。由於凈申贖實時數據無法查證,當前可參照的影響公募規模的重要數據則落到了新基金的發行數據上。實際上,在今年新基金發行高潮叠起,產品成立數量創歷史紀錄的背景下,新基金發行情況對一家基金公司最終排名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工銀瑞信在排名戰打響之前,盡顯其發行優勢。早在二季度,工銀瑞信發行了一只名為工銀瑞信泰享三年的純債型基金,規模高達300億元,成為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新基金。再加上其他多只基金的發行,工銀瑞信二季度規模多年來首次超越華夏基金,並把優勢延續到了三季度。四季度,工銀瑞信產品擴張的步伐有所收斂。10月以來,工銀瑞信發行了5只新基金,累計募資規模34.34億元。而華夏基金10月以來發行的6只基金募資規模逾70億元。若參照當前基金發行數據,兩家基金巨頭的差距在縮小。

與天弘基金穩坐行業第一一樣,易方達的老四之位一時難以撼動。10月以來易方達成立了4只基金,累計募資金額55.35億元。仍舊保持了較第五名的明顯優勢。

相比工銀瑞信大幅擴張後的低調,建信、中銀、招商三家銀行系基金正在奮起追趕。進步“最快”的無疑是建信基金,10月以來,建信基金發行的9只基金累計募資金額高達850億元,其中新成立的建信恒安一年定開、建信恒瑞一年定開、建信恒遠一年定開的規模均為248億元。顯而易見,建信基金年末挺進前十幾無懸念,排名也將從9月末的11位前進多個名次。中銀基金盡管10月以來只發行了中銀豐潤一只基金,但200億的首募規模大大增加了其保“前十”的底氣。鑒於9月末,中銀基金與排名第8的匯添富僅124億元的差距,且10月以來匯添富未發行基金產品,中銀基金極有可能超越匯添富,奪回上海第一大基金公司的“寶座”。招商基金盡管10月以來密集發行了13只基金產品,但募資規模總計為73.92億元,遠不及中銀基金一只產品的發行量,而鑒於招商基金與前十名拉來的較大距離,若在2016年最後關頭未發力追趕那躋身前十仍有較大壓力。

當前十名排名相對靠前的嘉實、南方、匯添富等感受到銀行系基金超越的壓力時,排名第十的博時基金要在年末要保住前十的位置,則壓力沈重。10月以來,博時基金發行16只基金累計募資金額為52.53億元。

左右排名的關鍵

2016年似乎與以往不同,由於近期資金面異常緊張,年末貨幣基金“沖量神器”的功能大幅下降。與之相反的是,由於10月以來貨幣基金收益與成本倒掛現象的存在,行業內屢現大幅贖回,貨幣基金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排名戰”拖累因素。

資金最緊張的一天莫過於12月的首個交易日,當天滬深交易所的國債逆回購利率飆升,滬市一天期逆回購品種收盤報10.295%,深市1天期品種收報7%。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內部人士鄭峰(化名)當日接受本報采訪時稱,11月以來行貨幣基金大量贖回現象頻現,這對一些貨幣基金占比較大的公司來說,無疑是在被動“瘦身”,作為應對一些公司放開了貨幣基金申購上限,希望引入機構資金緩解規模縮水壓力。

據鄭峰介紹,資金一旦緊張,貨幣基金的“沖量”成本水漲船高,最高的時候炒到了放兩周、成本萬分之五的地步。這對沒有股東優勢的基金公司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對於有股東優勢,尤其是銀行系的公司來說,資金成本可能又另當別論。

據Wind資訊,截至9月末,天弘基金貨幣基金規模高達8041.97億元,占其公募資管規模的比重超過了95%。鑒於9月末天弘基金遠超同業逾2700億元的明顯優勢,除非在四季度發生凈贖回超過30%的小概率事件,天弘基金龍頭老大的位置才有可能失去。工銀瑞信與華夏基金的貨幣基金規模與行業排名相類似,分別為3293.22億元、3173.57億元,是僅次於天弘外貨基規模逾3000億元的基金公司。

貨幣保有量排名第四的廣發基金貨幣基金管理規模為2272.8億元,若遭遇貨基大幅贖回,整體規模極有可能低於三季度。不過,鑒於9月末,其規模領先排名第7的嘉實基金近400億元、排名第8的匯添富500多億元的優勢,年度排名下滑或將極為有限。而相比嘉實和匯添富兩位“前輩”,10月以來狂發850億新基金的建信基金在年末彎道超車的概率相對更高。

當貨幣基金牌式微之際,在業內人士看來,當面最能攪動行業排名的因素還是委外資金的入場。過去半年多來,委外資金正在重塑公募行業格局。盡管針對基金公司狂發委外等產品,監管部門窗口指導要求基金公司控制發行節奏,但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產品庫里“存放”著數只獲批產品,而臨近年末收官之際,這些產品極有可能在年度接力賽的最後一棒改變戰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