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聯儲主席耶倫:勞動力市場仍存在大量閑置資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217

周五,耶倫在全球央行年會Jackson Hole上發表講話。她表示,勞動力市場仍存在大量閑置資源,失業率下降誇大了就業市場健康程度;預計10月結束QE;若就業市場進展持續好於預期,將使加息更快到來。耶倫講話期間,美元指數急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耶倫表示,對於何時加息,無法給出嚴格答案,在加息前,美聯儲需要確保美國經濟走在穩健的道路上。若勞動力市場複蘇仍快於預期,或通脹上行速度快於預期,美聯儲可能提早加息,此後加息速度也許會更快。耶倫稱,美聯儲在作加息決策時會非常謹慎,貨幣政策沒有簡單的解決方式。

耶倫表示,美國經濟已取得顯著進展,勞動力市場自最大最持久的衰退中複蘇,但強調勞動力市場仍存在大量閑置資源。耶倫指出,在評估勞動力市場的閑置程度時應非常精細,因為與美聯儲雙重使命“價格穩定和充分就業”吻合的就業水平是什麽,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耶倫指出,結構化因素嚴重地影響著美國勞動力市場,這包括勞動力老齡化和其它人口變化趨勢;勞動力市場活力也可能發生了變化;勞動力市場出現兩極分化——中等技能的職位相對減少。

耶倫今日講話與前日公布的美聯儲7月FOMC會議紀要立場大體一致,7月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們認為勞動力市場在向充分就業前進,但還未自深度危機中全線複蘇。

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表示,今日耶倫演講和7月國會證詞時一樣模棱兩可。耶倫承認勞動力市場在複蘇,但沒有表示這種複蘇將如何影響首次加息時點。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今日耶倫強調,在通脹上行前經濟可以創造多少就業是相當不確定的,這較她今年早些時候認為失業率很高的觀點有所改變。這種改變表明,美聯儲可能比預期提早加息。

堪薩斯聯儲主辦了今年在懷俄明州Jackson Hole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也將發表講話。

以下根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實時新聞整理:

預計10月結束QE。

若就業市場持續好於預期,將使加息更快到來。

FOMC認為勞動力資源存在大量閑置。

過快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影響就業市場完全複蘇。 

即使就業人數增加,就業市場仍未完全恢複。

美聯儲在勞動力市場的周期性及結構性影響上需要作出艱難判斷。

作出判斷時應註意薪酬數據表明勞動力市場疲軟程度高於失業率所體現的。

薪資增幅有限不足以刺激通脹。

在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背景之下,沒有簡單措施可言。 

失業率顯著下跌,速度令人驚訝。

過去嚴重的衰退可能已經造成了勞動力市場長期性改變。

實現就業最大化之前,可能出現薪資和物價壓力。 

耶倫講話期間,美元指數急漲,非美元貨幣全線下挫。美元指數刷新日內新高,達到82.29,接近2013年9月9日以來高點。歐元兌美元跌至1.3236,刷新2013年9月10日以來新低。

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01

神秘“消失”疑慮加深!金正恩疑缺席朝鮮勞動黨建黨紀念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30

pg-28-kim-jong-un-getty2

圍繞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消失”之謎今日再度加深——他似乎缺席了一個重要的祭拜自己父親和祖父的紀念日。

據法新社報道,10月10日是朝鮮勞動黨建黨69周年紀念日。朝鮮主要領導人當日在平壤錦繡山太陽宮拜謁了金日成、金正日的遺體。但根據朝中社對朝鮮官員拜謁情況的介紹,在本次活動名單中沒有出現金正恩的名字。

過去,在建黨紀念日這個節日里,金正恩都出席過相關活動。

不過,朝中社消息還稱,金日成主席和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總書記立像前陳放著金正恩敬獻的花籃。

華爾街見聞昨日援引大公網一篇評論文章稱,

金正恩如果沒有現身,這或許會有兩種解讀:一是金正恩的病可能比外界想象的嚴重一些。例如確實做了手術,以至於術後恢複期未過,不能公開走動。但可能會以獻花的形式來表達對祖父和父親的敬意。

在這麽重要的日子完全不作任何表示,對朝鮮社會而言,是非常奇怪也是非常失禮的,幾乎不可想象。因而金正恩無論現身與否,都肯定會在這天突出 " 存在感 "。這應該會多少打消外界對朝鮮政局不穩的猜測。

這不是金正恩第一次缺席重大活動。朝中社報道稱,平壤四·二五文化會館10月7日舉行中央報告大會,慶祝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正日就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17周年。金正恩缺席了大會。

至此,金正恩已“消失”達37天,關於其健康狀況及朝鮮局勢的猜測也眾說紛紜。據韓聯社報道,金正恩近來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9月3日,他與妻子李雪主觀看了一場音樂會。《勞動新聞》當時曾刊載這對夫妻觀看女子樂團演出的照片。

朝鮮政界一貫對外保持神秘狀態,外界無法知曉這個國家真正發生了什麽,觀察者僅能從公共活動和儀式中仔細觀察哪些政界高官出席了活動,而哪些高官沒有出席來推測朝鮮內部政治情況。

外界對金正恩“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如此之久充滿疑慮:他是真的身體欠佳,還是朝鮮政權內部存在陰謀?

路透社援引了解朝鮮高層的人士消息稱,金正恩還在牢牢掌權,只是腿部受了傷。該人士稱,金正恩在視察軍事演練時受傷,需要100天左右才能複原。9月末,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報道稱,金正恩雙腳腳踝骨折,正接受治療。

自從金正恩消失在公眾視野中之後,媒體報道稱金正恩的汽車並未離開平壤。這可能說明他仍在朝鮮首都。韓聯社7日援引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的話說,從韓國情報部門處獲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目前身在平壤北部某處。

外界對金正恩是否還真正掌權的疑慮從本月4日大幅升溫。當天,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人民軍總政治局長黃炳誓率領一眾朝鮮高官突訪韓國。

外界將黃炳誓視為朝鮮政權二號人物,兩位隨行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朝鮮國家體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長崔龍海,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統一戰線部部長金養健分別被視為朝鮮三號、四號人物。

不過,這為朝鮮半島局勢改善帶來了想象空間。然而,今日的最新消息可能令這種預期降溫。據韓聯社,朝鮮向韓國境內發射炮彈。

據英國媒體The Telegraph文章,有人猜測,目前的實際掌權者可能是金正恩年僅24歲的妹妹Kim Yo Jong。她被報道稱“已經掌握了一些關鍵的領導權”,同時也是金正恩的知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30

低價能源正在取代廉價勞動力 塑造全球新格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89

shale-gas-gazprom-us.si

20年來,全球化最大動力是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勞動力差。而現在,全球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已經讓位於廉價能源。石油的價格下降,頁巖氣熱潮使得美國的天然氣價格低至法國的三分之一。大量的公司正在搬回美國,能源價格正在塑造全球的新格局。

對於要搬遷的公司來說,這個世界已經天翻地覆。廉價的能源是新的廉價勞動力。德國呼籲瑞典支持擴大兩個煤礦,而歐盟轉向清潔能源的努力正面臨挑戰。

曾經的勞動力價格差使得紡織品、電子產品和其他行業將工廠從發達國家搬遷至中國。現在,工資的差距正越來越小,而能源價格差距卻在變大。在對生產效率進行調整後,中國的人工價格已經超過美國的一半。而能源價格則不斷下跌。美國從中獲益不少。

盡管油價下跌從理論上來說對所有能源依賴的國家有利,但是各國獲利的程度並不一致。全球最大的獲益者就是美國。大量的公司正在搬回美國,尤其是能源消耗較大的化工、石油、鋼鐵行業。

歐洲則每況愈下。長期來看,補貼可再生能源、對碳排放收費可以幫助歐洲獲得更廉價的清潔能源。然而,現在政策正讓歐洲公司遠離歐洲。

很顯然,與其在歐洲建造一個全新的、環保的工廠,不如選擇把產品放到中國現有的工廠制造然後出口——後者便宜得多。

即使現在歐洲國家拋棄清潔能源,它也很難趕上美國頁巖氣的腳步。就算美國將廉價液化天然氣出口至歐洲,美國依然在能源上具有成本優勢。

隨著全球薪酬差距的縮小,能源價格的比較優勢變得更為突出。

全球其它地區的工資增長幫助了美國制造業的增長。在2006年-2011年,亞洲平均薪資年均增長5.7%,而發達國家增速僅為0.4%。而生產效率也有所提升,工廠不再需要那麽多的工人。一座高級的制造工廠雇傭工人往往少於200人。

所以,公司正在搬離亞洲,回到美國。

德國化學公司BASF正將其5年200億歐元投資計劃中的1/4投向美國。BASF計劃在美國建造14億美元的丙烯工廠。天然氣不僅僅能提供能源,還提供化學原材料。

即便歐洲的工廠沒有被關閉,其部分產能也已經被轉移至了美國。

奧地利鋼鐵公司正在德州建造一個5億歐元的設施,該設施的產量將是奧地利本土鋼鐵廠的5倍。其將在德州使用廉價的天然氣加熱鍋爐,而非其在歐洲使用的、更為昂貴的煤。

擁有大量的頁巖氣儲備無疑是美國的一大福音。但歐洲必須意識到,全球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已經讓位於廉價能源。忽略這個問題,歐洲經濟將陷入更大的麻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68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對加息應有耐心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41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對加息應有耐心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

周三,美聯儲12月FOMC聲明稱,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美聯儲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密切監控通脹。

FOMC聲明第一時間要點匯總:

FOMC稱,在加息問題上應保持“耐心”。
FOMC稱,“耐心”表述與此前“相當長時間”表述立場是一致的。
Fisher,Plosser,Kocherlakota投了反對票。
FOMC聲明中未提及近期全球市場劇動。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
通脹水平低,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



美聯儲在聲明中稱,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耐心”之說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盡管近期全球市場劇動,美聯儲改用“耐心”措詞,表明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以及明年采取加息政策的決心。

美聯儲在聲明中的這一變化基本符合此前市場預期。過去幾周市場就開始普遍預期美聯儲可能在12月利率決議上對政策聲明進行修正。不少分析師預期,美聯儲可能在本次聲明摒棄“相當長時間”的措辭,取而代之的是采用“耐心”。

不過,主流媒體對聲明中的這種變化解說不同。《華爾街日報》在文章中敘述為美聯儲保持“相當長時間”陳述,而彭博稱美聯儲摒棄了“相當長時間”陳述。之所以媒體有這種分歧,是因為美聯儲在聲明中措詞略有含糊,先是敘述為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再解釋稱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

美聯儲公布了季度經濟數據預測。其中顯示,17名美聯儲官員中,有15名預計明年首次加息,9月會議上為14名,6月會議上為12名;2名官員傾向於2016年加息,與9月會議人數持平。美聯儲官員們對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的預測低於9月,表明雖然有更多委員預計明年加息,但他們認為加息方式將更為溫和。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1.125%,9月時為1.375%;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2.5%,9月時為2.875%;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3.625%,9月時為3.75%。

本次會議上,有三名官員投反對票。其中兩位為鷹派委員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和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他們希望美聯儲能更早加息。另一位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Kocherlakota,他是超級鴿派委員,希望美聯儲不急於改變前瞻指引。

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撰文稱,美聯儲FOMC聲明加入了“將繼續密切監控通脹變化”措詞,這意味著美聯儲擔憂與石油關聯的通脹下跌;雖然耶倫強調通脹下滑是暫時的,大部分官員也認為經濟將熬過這一短暫時期,但之前美聯儲並未在聲明中表明正在監控通脹,且美聯儲經濟預期中的通脹預期也大幅低於9月,這似乎表明在就業市場與通脹之間,美聯儲的決策有偏向通脹指標的趨勢。

FOMC今年12月對經濟前景的預期:

預期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1.125%(9月時為1.375%)。
預期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2.5%(9月時為2.875%)。
預期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3.625%(9月時為3.75%)。
預期2015年GDP增速2.6%-3.0%(9月時為2.6%-3.0%)。
預期2016年GDP增速2.5%-3.0%(9月時為2.6%-2.9%)。
預期2017年GDP增速2.3%-2.5%(9月時為2.3%-2.5%)。
維持美國長期GDP增長預期在2.0-2.3%不變。
預期2015年底失業率在5.2%-5.3%(9月時為5.4%-5.6%)。
預期2016年底失業率在5.0%(9月時為5.1%-5.4%)。
維持2017年底失業率預期在4.9%-5.3%不變。
維持長期失業率預期在5.2-5.5%不變。
預期2015年PCE通脹在1.5%-1.8%(9月時為1.6%-1.9%)。
預期2016年PCE通脹在1.7%-2.0%(9月時為1.7%-2.0%)。
維持2017年年底核心通脹率預期在1.8-2.0%不變。



12月FOMC聲明中文全文:
10月會議以來,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得到的信息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新增就業人數穩健,失業率繼續降低。總的來說,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家庭支出以溫和速度增長,企業固定投資在上漲,但房地產部門複蘇仍然緩慢。通脹水平仍持續低於美聯儲長期目標,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基於市場的通脹指標顯示通脹預期進一步下滑,基於調查的更長期通脹預期仍保持穩定。   

與美聯儲的使命相一致,FOMC委員會尋求就業水平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委員會預計,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經濟活動將以溫和速度擴張,勞動力市場指標會朝著美聯儲的目標方向發展。委員會認為,經濟活動和就業市場的風險接近於平衡。委員會預計,隨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價格走低等暫時性因素消退,通脹將逐漸朝著2%的水平前進。委員會繼續密切監測通脹走勢。

委員會重申,為支持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是合適的。對於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有多久,委員會將評估實際與預期情況,看是否朝著美聯儲最大化就業和2%通脹目標前進。委員會在評估過程中,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勞動力市場情況、通脹壓力指標、通脹預期和金融環境發展的相關信息。基於對這些因素的評估,委員會仍認為,對於將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委員會認為,這種指引與此前聲明中提及的“在10月資產購買計劃結束後,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當前目標範圍內相當長時間是合適的”說法是一致的,特別是若通脹預期持續低於2%,且更長期的通脹預期牢牢受固。然而,若未來信息顯示,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改善速度快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早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反過來,若上述兩個方面的改善速度慢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晚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

委員會維持所持有債券到期再投資買入的滾動投資原則。該政策下,委員會將持有大量長期債券,可以使整個金融市場獲得寬松的貨幣條件。

FOMC貨幣政策中投票贊成行動的人是:主席耶倫(Janet L. Yellen, Chairman);副主席杜德利( William C. Dudley, Vice Chairman);Lael Brainard;Stanley Fischer;Loretta J. Mester; Jerome H. Powell;Daniel K. Tarullo。投反對票的是Richard W. Fisher,他認為盡管委員會應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保持耐心,但10月以來美國經濟表現進一步好轉,比委員會預想的更好,加息的合理時間應更早;投反對票的還有Narayana Kocherlakota,他認為在持續低通脹和基於市場的長期通脹預期下滑的背景下,可能無法達到2%通脹目標,有違委員會的信譽度;投反對票的還有Charles I. Plosser,他認為考慮到經濟改善情況,聲明中前瞻指引部分不應強調多長時間,不應強調當前前瞻指引與此前立場一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34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對加息應有耐心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44

周三,美聯儲12月FOMC聲明稱,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美聯儲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密切監控通脹。

fomc201412

FOMC聲明第一時間要點匯總:

FOMC稱,在加息問題上應保持“耐心”。

FOMC稱,“耐心”表述與此前“相當長時間”表述立場是一致的。

Fisher,Plosser,Kocherlakota投了反對票。

FOMC聲明中未提及近期全球市場劇動。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

通脹水平低,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

美聯儲在聲明中稱,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耐心”之說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盡管近期全球市場劇動,美聯儲改用“耐心”措詞,表明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以及明年采取加息政策的決心。

美聯儲在聲明中的這一變化基本符合此前市場預期。過去幾周市場就開始普遍預期美聯儲可能在12月利率決議上對政策聲明進行修正。不少分析師預期,美聯儲可能在本次聲明摒棄“相當長時間”的措辭,取而代之的是采用“耐心”。

不過,主流媒體對聲明中的這種變化解說不同。《華爾街日報》在文章中敘述為美聯儲保持“相當長時間”陳述,而彭博稱美聯儲摒棄了“相當長時間”陳述。之所以媒體有這種分歧,是因為美聯儲在聲明中措詞略有含糊,先是敘述為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再解釋稱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

美聯儲公布了季度經濟數據預測。其中顯示,17名美聯儲官員中,有15名預計明年首次加息,9月會議上為14名,6月會議上為12名;2名官員傾向於2016年加息,與9月會議人數持平。美聯儲官員們對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的預測低於9月,表明雖然有更多委員預計明年加息,但他們認為加息方式將更為溫和。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1.125%,9月時為1.375%;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2.5%,9月時為2.875%;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3.625%,9月時為3.75%。

本次會議上,有三名官員投反對票。其中兩位為鷹派委員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和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他們希望美聯儲能更早加息。另一位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Kocherlakota,他是超級鴿派委員,希望美聯儲不急於改變前瞻指引。

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撰文稱,美聯儲FOMC聲明加入了“將繼續密切監控通脹變化”措詞,這意味著美聯儲擔憂與石油關聯的通脹下跌;雖然耶倫強調通脹下滑是暫時的,大部分官員也認為經濟將熬過這一短暫時期,但之前美聯儲並未在聲明中表明正在監控通脹,且美聯儲經濟預期中的通脹預期也大幅低於9月,這似乎表明在就業市場與通脹之間,美聯儲的決策有偏向通脹指標的趨勢。

FOMC今年12月對經濟前景的預期: 

預期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1.125%(9月時為1.375%)。
預期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2.5%(9月時為2.875%)。
預期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3.625%(9月時為3.75%)。

預期2015年GDP增速2.6%-3.0%(9月時為2.6%-3.0%)。
預期2016年GDP增速2.5%-3.0%(9月時為2.6%-2.9%)。
預期2017年GDP增速2.3%-2.5%(9月時為2.3%-2.5%)。
維持美國長期GDP增長預期在2.0-2.3%不變。

預期2015年底失業率在5.2%-5.3%(9月時為5.4%-5.6%)。
預期2016年底失業率在5.0%(9月時為5.1%-5.4%)。
維持2017年底失業率預期在4.9%-5.3%不變。
維持長期失業率預期在5.2-5.5%不變。

預期2015年PCE通脹在1.5%-1.8%(9月時為1.6%-1.9%)。
預期2016年PCE通脹在1.7%-2.0%(9月時為1.7%-2.0%)。
維持2017年年底核心通脹率預期在1.8-2.0%不變。

12月FOMC聲明中文全文:

10月會議以來,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得到的信息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新增就業人數穩健,失業率繼續降低。總的來說,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家庭支出以溫和速度增長,企業固定投資在上漲,但房地產部門複蘇仍然緩慢。通脹水平仍持續低於美聯儲長期目標,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基於市場的通脹指標顯示通脹預期進一步下滑,基於調查的更長期通脹預期仍保持穩定。   

與美聯儲的使命相一致,FOMC委員會尋求就業水平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委員會預計,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經濟活動將以溫和速度擴張,勞動力市場指標會朝著美聯儲的目標方向發展。委員會認為,經濟活動和就業市場的風險接近於平衡。委員會預計,隨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價格走低等暫時性因素消退,通脹將逐漸朝著2%的水平前進。委員會繼續密切監測通脹走勢。

委員會重申,為支持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是合適的。對於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有多久,委員會將評估實際與預期情況,看是否朝著美聯儲最大化就業和2%通脹目標前進。委員會在評估過程中,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勞動力市場情況、通脹壓力指標、通脹預期和金融環境發展的相關信息。基於對這些因素的評估,委員會仍認為,對於將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委員會認為,這種指引與此前聲明中提及的“在10月資產購買計劃結束後,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當前目標範圍內相當長時間是合適的”說法是一致的,特別是若通脹預期持續低於2%,且更長期的通脹預期牢牢受固。然而,若未來信息顯示,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改善速度快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早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反過來,若上述兩個方面的改善速度慢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晚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

委員會維持所持有債券到期再投資買入的滾動投資原則。該政策下,委員會將持有大量長期債券,可以使整個金融市場獲得寬松的貨幣條件。

FOMC貨幣政策中投票贊成行動的人是:主席耶倫(Janet L. Yellen, Chairman);副主席杜德利( William C. Dudley, Vice Chairman);Lael Brainard;Stanley Fischer;Loretta J. Mester; Jerome H. Powell;Daniel K. Tarullo。投反對票的是Richard W. Fisher,他認為盡管委員會應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保持耐心,但10月以來美國經濟表現進一步好轉,比委員會預想的更好,加息的合理時間應更早;投反對票的還有Narayana Kocherlakota,他認為在持續低通脹和基於市場的長期通脹預期下滑的背景下,可能無法達到2%通脹目標,有違委員會的信譽度;投反對票的還有Charles I. Plosser,他認為考慮到經濟改善情況,聲明中前瞻指引部分不應強調多長時間,不應強調當前前瞻指引與此前立場一致。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原文見鏈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52

美國勞動參與率跌至38年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51

盡管12月非農就業人口和失業率雙雙好於預期,但是12月美國勞動參與率僅有62.7%,創38年新低。

數據顯示,12月新增非農就業 25.2萬人,市場預期增加24萬人,前值由增加32.1萬人上修至35.3萬人;失業率為 5.6%,市場預期5.7%,前值5.8%。

勞動參與率62.7%,為1977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12月未加入勞動力市場人數增加至451000人,遠超111000個新增工作的數量。從圖形來看,這一趨勢一直在延續。這也是失業率走低的因素之一。

111

此外,居民就業占人口的比例為59.2%,近4個月以來維持不變。

22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56

網拍勞動力時代

2015-01-19  TCW
 

網路、手機,正在破壞職場生態。

Uber的誕生,只是這場職場大解構的前奏曲。一支在舊金山設計出來的App,讓有搭車需求的人、有空車可出租的人,即時搭上線,一個付錢、一個出力,用雙方同意的價格進行交易;你是不是個好顧客或好司機,雙方可以互相評等,留下紀錄;而這個累積的資料庫,將影響交易者未來的成交機率、交易價格。

短短五年內,這一支程式成功登陸五十三個國家,威脅了運將們的生計。這樣的服務,隨叫隨到,價格根據市場波動,被《經濟學人》稱為「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不只計程車,醫生、律師、會計師等領域都正(或即將)發展出這樣的服務模式。

想想看,未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在手機上按一個鍵,醫生就可以在兩小時內上門看診,律師到府提供諮詢,企業也不再需要自己養法務長、會計人員……。

過去,企業付出固定薪資來買斷員工每天八小時的生產力,但在交易期間,即便員工生產力不如預期,還是得負擔雇用成本。同樣的,員工將每天八小時時間賣斷給企業,即便覺得報酬與付出不成正比,也不能兼差。

隨著科技的突破,若一項服務的內涵能被具體化,甚至規格化,未來各類型的網上勞動力市場會不會出現?屆時,企業、員工不再需要簽訂長期合約,企業可用更精準的成本買入勞動力,工作者也可自由與買方們接觸,獲取更高報酬。

這樣的職場很動態,但也很現實,就像網拍市場。在網拍平台上,一本絕版的中古書,很容易被世界彼端的人發現而拍出高價;但一本大量發行的百科全書,卻只能賣出均一低價。這個市場沒有中間地帶,只有可被大量複製的低價產品,與獨一無二的高價產品。

如果有一天,勞動力也進入網拍時代,能創造獨特價值的工作者,機會將無限大,若無法將自己差異化的工作者,被取代的低價化危機則如影隨形。

網拍職場,儘管還沒來臨,也不至於全面發生,卻很值得思考。如何面對職場大解構時代?本期,我們獨家取得最大商務社交網站LinkedIn授權,透過全球三億上班族關心的議題、財星五百大企業的成功教練們,解讀未來職場趨勢,讓每個人的努力都能有臨門一腳的關鍵得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322

美國參議員:耶倫擔憂勞動力市場和海外經濟 不會立即加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64

周四,美國參議員Schumer稱,耶倫告訴他美國經濟在變好,但仍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需要時間。基於對勞動力市場和海外經濟的擔憂,耶倫稱不會立即加息。

yellen

耶倫在國會大廈與參議員們舉行午宴,期間就貨幣政策展開交談。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美國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Chuck Schumer表示,耶倫稱,美國經濟在持續轉好,但美國仍需創造更多就業,勞動力市場有待改善,還有許多路要走。耶倫對美國就業創造依然有些擔憂,這是她最關註的地方,也正是基於這種擔心,耶倫認為美聯儲不該馬上加息。

據弗吉尼亞州參議員Tim Kaine,耶倫對海外經濟形勢表示擔憂,但對美國經濟基本面表示高度樂觀。伊利諾伊州參議員Dick Durbin稱,耶倫在談話中提到了歐洲經濟形勢,認為是經濟發展中的風險因素之一。

Durbin稱,耶倫對美國財政政策的評價與以往不同。以前她認為,近年來美國政府削減開支,財政對經濟有拖累作用;現在她認為財政對經濟的作用是中性的。

美聯儲發言人Doug Tillett拒絕就耶倫與國會議員的講話內容加以評論。

上述消息對周四美股起到提振作用。標普500指數早盤跌破2000點,但隨後一路上漲,收盤漲幅接近1%。美國參議員們轉述耶倫貨幣政策立場、油價自六年新低反彈,均對美股起到推動作用。

周三,美聯儲1月FOMC聲明顯示,FOMC委員會一致同意對加息應有“耐心”。美聯儲對經濟更樂觀,並指出新增就業強勁,但預計通脹近期會下降。美聯儲稱作加息決定時會考慮海外經濟。

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撰文稱,1月FOMC聲明暗示,美聯儲在6月前不太會加息。耶倫在12月新聞發布會上稱,“耐心”措辭意味著接下來兩次FOMC會議上不太會加息,以此推斷,美聯儲不太會在3月和4月會議上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19

農村通貨膨脹釋放空間縮小,二元勞動力結構趨於終結。 唐史主任司馬遷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6962670
@西峰 號召,春節節假期間本想多瞭解途經地的樓市情況,但無心種柳之下得出了文題的結論。由於本文將列舉一些可能會引起地域歧視爭議的現象,故隱去地名。
A市屬於地級市,有機場及高鐵。近年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土地財政依賴灰常嚴重。用當地公務員的話:市財政第一優先保障對象是——推土機用油。
中小企業運營陷於困境,尤其是出口型的企業受匯率和勞動力價格上升雙重影響,非常困難。席間聽兩個企業主對話,甲今年是靠小舅子支持才把工人的薪水足量發放的,如果不足量發放,則開春返廠工人不足,又要用工荒;乙則推薦使用緬甸越南黑工,說是春節給300元也能正常開工。我問當地的公安和勞動監察部門是否干涉,乙說要抓我去坐牢就抓好了,做這買賣都不如坐牢舒服(舒服)[吐血]
從市民消費角度看,娛樂消費已經有超過食品消費的勢頭。在一條主要的商業街上,有十幾家桑拿洗浴、音樂會所、夜總會,電影院的排片也基本與北京一致。一位經營連鎖酒店經營者(定價168-268)說:過年有很多年輕人從外地回來,就在他那包房。我問是否是本地人,他說:這些年輕人就是不願意回家住。
從機動車保有量來看,也頗為驚人。A8這種車在當地也頗為常見。但更多是10-20萬的汽車,信貸消費佔比高。

從消費模式和CPI的角度看,A市的通脹釋放空間已經很小,且由此造成的勞動力價格水平提升速度也很驚人。我看到好多店舖都有招收人工的告示,普遍起薪在2500-3000。

B市屬於地級市,有小規模港口和鐵路。房地產開發已經趨於過剩。外來人口占比多。由於逗留時間短,不能深入觀察。但其通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奢靡於A市。我印象裡原來一頓人均30元的雜海,居然變成近200元。一行6人在一個很普通的KTV小聚,只喝啤酒(沒有任何陪侍行為),居然要1400元(帝都溫莎KTV價格水準?)。
該地賭博盛行,高利貸引起的刑事案件層出不窮,一般重傷以下刑事案件,警員一般就地調解處理(用當地人說法,就像交警調解剮蹭一般)

C鎮在B市附近,是此行的目的地。由於徵地問題,出現大面積土地撂荒。當地農民都希望能得到一筆徵地賠償。青壯年勞動力基本離鄉,只有適宜機械化耕種的部分土地(30%左右)被集中承包經營。同時有一些外來人口承包土地蓋大棚種蔬菜向附近城鎮供銷。

就這三個樣本來看,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大、城鄉差距的縮小、城市生活模式的下沉。農村可用於通脹釋放的空間越來越小。原本「城市勞動力價格市場化,農村勞動力價格基於生存成本」的二元勞動力結構趨於終結。
這種趨勢性變化隨著戶籍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改革等等措施的推進,將越來越明顯。
因此,於國土外尋找新的通脹釋放空間,尋找新的低廉勞動力是迫不及待的任務,從這個角度看,也便很容易理解本屆政府一方面力促本土產業升級和創新水平(京津冀、4.0)另一方面對外謀求生存空間(一路一帶)的用意了。

去吃飯,先碼這麼多,拋個磚頭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42

於無聲處聽驚雷: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三年萎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33

2月2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透過這份看似平常的公報可以窺見中國經濟社會正在悄然發生的巨變。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在一份名為《於無聲處聽驚雷:從2014年統計公告看未來趨勢》的報告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兩點,一個是關於中國的人口結構,一個是房地產。

在人口方面,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正在下降。公報顯示,2014年年末16-59歲的人口占比為67%,比2013年年末下降了0.6個百分點,減少371萬人,這是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第三年萎縮。

QQ圖片20150227095920

QQ圖片20150227095901

值得註意的是,去年外出農民工有16821萬人,增速僅1.3%,比2013年1.7%的增速下降了0.4個百分點,近些年這一比例一直在明顯放緩。

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在快速上漲,居民收入增速超過人均GDP增速,農村居民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公報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長1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11.2%。

而房地產市場與人口結構息息相關。任澤平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已進入長周期“總量放緩、結構分化”新階段。

房地產投資增速的大幅放緩跟住房飽和度和置業人群達到峰值有關,城鎮戶均套數約為1左右,20-50歲置業人群已到達峰值並開始逐年減少。

房地產投資的冷卻又是經濟增速放緩的“罪魁禍首”。2014年GDP增長7.4%,比過去30多年年均9.8%的增速下降了2.4個百分點。任澤平稱,其主要原因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從2013年的19.8%大幅下降至2014年的10.5%,降幅近一半。房地產投資占固投的24.6%,房地產相關投資(地產投資加上相關的制造業和基建投資)占約50%。

QQ圖片20150227111849

任澤平預計,2015年房地產投資將進一步下降到5%左右,對應的GDP增速7%左右。

未來中國勞動力人口下滑的形勢可能更嚴峻。根據社科院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在2020年之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年均減少155萬人;2020-2030年將年均減少790萬人,2030-2050年將年均減少835萬人。總計到2050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2.5億,按照勞動參與率推算,中國未來減少的勞動力人口,將在2億左右。

這引發了不少擔憂。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研究員羅天昊發於《南方都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寫道,日本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停滯的時代”,正與是其人口的萎縮相伴。未來,隨著全國最深重的老齡化時代到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將迅猛飆升,經濟前景堪憂。

這將是一個可怕的景象。中國不僅經濟增速下滑,所寄望的創新轉型,也因為人口活力的喪失,青年人口的不足而付諸東流,陷入一個死循環。

他認為,移民蜂擁而入,不是中國想不想控制的問題,而是計劃生育導致的必然結果。“或者這將是最大的諷刺。用計劃生育節制本國人民的活力與生機,用高房價迫使本民族的青年不得不為生計奔走而喪失朝氣,原來最後是為他國人做嫁衣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